汉字结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字是由原始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表意文字,它的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有音有义,几千年来完美地表达着古今汉语。人类进入科学时代后,人们发现,无论是客观事物,还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人文符号,基本的法则都是组合,就是有由有限构造无限:7个音符,可以表现美妙绝伦的音乐世界;10个阿拉伯数字,可以表示无穷无尽的数字;100多种元素,可以构造浩瀚的宇宙。我们惊奇的发现,世界上的使用文字几乎都在遵循这样的法则。希腊字母有24个,拉丁字母有26个,阿拉伯字母有28个,斯拉夫字母有33个,谚文字母有40个,就是这些数量有限的字母,依靠组合,同样完美地表达着各自纷繁复杂的自然语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组合的优越更加凸现。汉字显然有些“异类”,常用字3500个,通用字7000个,能用字上万个。如此庞大的文字体系,不要说人来掌握和运用它,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它,也是颇为困难的。汉字繁难是个事实,问题是有没有办法解决它。组合既然是个自然法则,那么汉字是否也隐含着这种法则呢?如果没有,那么是否可以人为地设计出来呢?分析汉字的结构,探寻汉字的结构成分,找到汉字的“有限”结构符号系统,那么汉字也是“组合”的了。这就是本文研究汉字结构的初衷。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前人分析汉字结构的成功经验,探索汉字的结构符号系统。早在汉字合体字成为识字教学对象的时候,汉字结构分析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当时仅仅是个人偶然的、随意的求便行为。但这是一种思路,从此开启了解析汉字结构的先河。春秋战国时期,解析汉字结构已不再是汉字传承者的“私事”,已然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只等贤人来归纳总结了。到了东汉,我国最早的文字学家许慎,受先人解析汉字思想的启发,对当时所能见到的“古文字”——小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创立了系统的汉字结构分析理论——“六书”学说。“六书”原本是探讨原始文字造字方法的理论,但客观上却达到了分析汉字结构的目的。用现代的思维方式理解,“六书”分析出的结构成分是偏旁,分析出的结构方式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后世学者对“六书”学说推崇备至,两千年来不断进行深入研究,不但使理论本身日臻完善,现代学者还进一步提出了“三书说”、“四书说”、“五书说”和“七书说”、“八书说”,有人甚至尝试用“六书”理论去分析其他民族的原始文字。
     在传统的汉字结构分析理论中,偏旁的地位至关重要。它不但被广泛应用于汉字识字教学,还被创造性地运用于汉字的排序和检索,推动了辞书学的发展。偏旁概念用之于辞书编排,转称为部首。部首是为归类汉字而精心选择的典型偏旁,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汉字结构成分概念,而只是偏旁的一种有选择应用。一个汉字,理论上只有一个部首,所以,部首没有相应的结构方式系统。
     汉字隶变楷化以后,出于书写的需要,汉字书法领域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关注度要远高于汉字研究领域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关注度。渐渐地,书法研究者首先发现了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笔画。汉字研究领域引入了这个概念,在汉字研究者眼里,笔画是汉字的书写元素,是最基础的结构成分,不可再行分析。笔画的结构方式就是笔画的组合关系,主要有相离、相接和相交三种。
     汉字简化以后,形体已彻底符号化。再用“追根溯源”的“六书”理论分析简化字,已有牵强之感。现代的汉字研究学者普遍接受了西方科学文字学的思想,开始从纯粹形体的角度分析汉字结构,提出了科学实用的汉字“部件”理论。部件与传统的偏旁一样,都是汉字的中间结构成分。只不过,偏旁是根据汉字的造字理据分析出来的,有音有义,结构块较大,处于汉字中间结构层次的顶层;部件是根据汉字的形体构造分析出来的,可以有音义,也可以没有音义,结构块较小,处于汉字中间结构层次的底层。如果将部件视为最小的笔画结构块,称为基础部件,那么偏旁就是最大的笔画结构块,也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合成部件。部件的结构方式主要有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框架结构等。“部件”理论是现代汉字结构研究的核心,它在汉字识字教学、汉字排序检索、汉字信息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当代汉字研究学者普遍认为,部件是建立现代汉字“有限”结构符号系统的合适选择。不过,目前的“部件”理论还不够成熟,其在汉字识字教学、汉字排序检索、汉字信息处理等主要应用领域还不统一。因此,进一步探索汉字部件的本质属性,建立完整统一的汉字部件应用体系,是现代汉字结构研究的当务之急。
Chinese characters evolved from the original hieroglyphic ideographs, which individual is a complete symbol with sound and meaning, it is the perfect expression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With the advent of the technological age, it was found that both the objective reality and the cultural symbols, their basic rules are combination: we use limited rules to combinate unlimited structures. Only 7 notes can be expressed a fantastic world of music; and only 10 Arabic numerals can express the endless number; 100 kinds of elements can be constructed vastness of the universe. We are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e use of the world, almost all of the text to follow this rule. Greek alphabet has 24, Latin 26, 28 Arabic alphabet, Cyrillic alphabet has 33, saying the mother has 40 characters, is the limited number of letters, to rely on a combination, as the perfect expression of their complicated natural language. As mankind enters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superior combination of more pronounced. Character appears to be some "alien", used the word 3500, word 7000 General, tens of thousands of words can be used. Such a large writing system, not to mention the people to grasp and apply it, is the use of computers to deal with it, is quite difficult. Troublesome is the fact that Chinese characters, the problem is there is no way to fix it. Since it is a combination of natural law, then the character is also implicit in this rule it? If not, then it can be artificially designed it?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 to explore the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characters found "limited" structure symbol system, then the character is "combination" of the rules. This i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ort out the previous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ccording to it we try to explore the structure of symbol systems. Early from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ligatures when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Chinese characters has already begun, but were merely personal accidental. But this is an idea, from the analytical struc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 on the first of its kind. Chinese Chun Qiu period, the analyses of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no longer a "private matter" of heritage Chinese characters , which has become a social atmosphere, only needs the summarize of the wise men.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China's earliest writing scientist Xu Shen, resolved by the thinking of the ancestors of Chinese characters. H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only "ancient writing"– Xiaozhuan and he create a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 structure analysis theory– "Liu Shu" which is defined in the Private methods of the theory of the original text, but the objective i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way, we can say that in " Liu Shu " the structural component is the radical, approach is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figure, refer to things, knowing, shape the sound. Later scholars in the following two thousand years, they go on the in-depth study, which made not only the theory itself is getting more sophisticated, modern scholars have further proposed a "San Shu", "Si Shu", "Wu Shu" and " Qi Shu "," Ba Shu”and so on, Some people even try to use this heory to analyze the foreign original text.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tructural analysis theory, the radical is essential. It is not only widely used in Chinese teaching literacy, is also used in the sort and retrieve Chinese characters creatively, which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exicography. This concept is called a traditionally recognized component of a Chinese character in the dictionary. Radical is classified as a typical well-chosen characters and radical, it is not strictly the concept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Chinese characters, but only the radical selectively applied. A character, in theory, only has one radical, so radical is not the appropriate way to structure the system.
     When the Chinese characters change into“Kai Shu”from“Liu Shu”, Chinese calligraphy areas of concern about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Chinese characters of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field of attention with the need of writing. Gradually, Chinese calligraphy first discovered the smallest structural units - strokes. This concept in the ey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researchers is the most basic structural components element, which can not be re-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s of the strokes are the combinations of strokes, which can be describing as 3 kinds, they are the separating, the joining and the contraction.
     When the simplication happened,Chinese characters has became completely symbolic. It is out of date if we still use the”Liu Shu”theory Modern Chinese scholars generally accept the idea of Western philology science and began to a purely theorem point of view of struc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y put forward th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character "parts" theory.“Parts”are also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s well as the“radicals”. But the radical is based on the rationale analyzed, there are sound with meaning, structure, large blocks, in the top of the hierarchy struc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 middle; component is based on structural analysis of Chinese characters out of shape, can have sound and meaning, can also be no sound and meaning, structure, smaller blocks, in the middle of a hierarchy of the underlying characters. If the stroke unit as the smallest building blocks, known as the basic components, then the structure of the radical is the largest block of strokes can also be seen as the largest composite parts. Components are structured mainly single structure, so the structure, the upper and lower structures, surrounded by the structure, framework structure. "Parts" theory is the core structure of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it is the teaching of literacy in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characters sort retriev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a wide range of uses.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scholars generally believe that part is to build a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limited" structure appropriate symbol system selec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parts" theory is not mature enough, teaching literacy in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characters sort retriev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not the main application areas such as unified. Therefor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components of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characters components to establish a complete and unified application system, is the structure of modern Chinese priority.
引文
①参见傅永和《汉字的结构》,载《语文建设》1991年第9期。
    
    ①上海暨南大学演讲稿,1927.12。
    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6。
    ③上海世界书局,1934.4。
    ④昆明识字教育社,1939.1。
    ⑤上海开明书店,1949.3。
    ①参见黎千驹《历代探究“六书”旨意之著述》(《说文学研究》第五辑,线装书局,2010.6);刘志成《中国文字学书目考录》(巴蜀书社,1997.8);杨海清等《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10);吉长宏等《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0)。
    ①参见刘志成《中国文字学书目考录》(巴蜀书社,1997.8);杨海清等《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10);吉长宏等《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0)。
    ①参见黎千驹《历代探究“六书”旨意之著述》(《说文学研究》第五辑,线装书局,2010.6);刘志成《中国文字学书目考录》(巴蜀书社,1997.8);杨海清等《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10);吉长宏等《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0)。
    ①参见《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编)》(商务印书馆,1983.6);《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乙编)》(商务印书馆,1983.3);《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1981—1990上下册)》(商务印书馆,2005.11);《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1991—1995)》(商务印书馆,2003.1)。
    ①王筠〔清〕《文字蒙求》(中华书局,1965.5)。
    ①朱骏声〔清〕《说文通训定声》(中华书局,1984.6)。
    ①参见殷焕先《汉字三论》(齐鲁书社,1982.11)第81—83页。
    ①参见殷焕先《汉字三论》(齐鲁书社,1982.11)第81—83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参见王珏《汉字偏旁名称探源》,载《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②参见殷焕先《汉字三论》(齐鲁书社,1982.11)第83页。
    ③参见王珏《汉字偏旁名称探源》,载《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④参见《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第314页。
    ⑤参见沙宗元《汉字研究中的一组术语》,载《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3期。
    
    ①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9。
    ②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12。
    ③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3。
    
    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
    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0。
    ③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2。
    ④长城出版社,2000.7。
    ⑤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10。
    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10。
    ①《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①《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1期。
    ②参见刘佳《话说甲骨文》(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11)第86页。
    ①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12。
    ②中华书局,1996.5。
    ①中华书局,1994.1。
    ②中华书局,1985.7。
    ①参见刘志成《中国文字学书目考录》(巴蜀书社,1997.8);杨海清等《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10)
    ①葛本仪,青岛出版社,1992.12。
    ②戚雨村等,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4。
    ①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1。
    ②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1。
    ①商务印书馆,2007.7。
    ①参见慧琳[唐]《正续一切经音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0。
    ①参见王珏《汉字偏旁名称探源》,载《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①商务印书馆,1952.6。
    ②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12。
    ①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3。
    ①语文出版社,2008.1。
    ①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12。
    ①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3。
    ②现代出版社,1992.1。
    ①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11。
    ②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12。
    ①长城出版社,2000.7。
    ①科学出版社,1988.12。
    ①《中国语文》1954年第12期。
    
    ①《光明日报》1965年10月13日《文字改革》双周刊第124期。
    ②《语文建设通讯》1983年第9期。
    ③上海工业大学钱码课题组1985年打印本。
    ④学林出版社,1986.8。
    ⑤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
    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
    ①《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第2期。
    ①《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3期。
    ①《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3期。
    ①参见陈一凡、胡宣华《汉字键盘输入技术与理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6)。
    [01]文以战.《汉字的笔画和笔顺》.上海教育出版社,1964年4月。
    [02]朱典、辛夷.《常用汉字的笔画笔顺》.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
    [03]中国汉字编码研究会.《汉字编码方案汇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0年3月。
    [04]陈爱文、陈朱鹤.《汉字编码的理论与实践》.学林出版社,1986年8月。
    [05]陈炜湛、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
    [06]贝贵琴、张学涛.《汉字频度统计》.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年4月。
    [07]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
    [08]陈世辉、汤余惠.《古文字学概要》.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12月。
    [09]隋信才.《学生常用汉字偏旁例释手册》.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
    [10]陈原.《现代汉字定量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
    [11]陈建文.《汉字排检法与汉字编码创新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
    [12]黄俊贵、倪波.《汉字与汉字排检方法》.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12月。
    [13]赵诚.《甲骨文字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93年1月。
    [14]陈原.《现代汉语用字信息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12。
    [15]李玲璞.《甲骨文文字学》.学林出版社,1995年1月。
    [16]王国印、刘培勇.《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
    [17]郑慧生.《中国文字的发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
    [18]孟世凯.《中国文字发展史》.台湾文津出版社,1996年12月。
    [19]王世征、宋金兰.《古文字学指要》.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年4月。
    [20]潘得孚、詹振权.《汉字编码设计学》.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11月。
    [21]苏培成.《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年8月。
    [22]许锬辉.《文字学简编——基础篇》.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3月。
    [23]戴汝潜.《汉字教与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24]张田若、陈良璜、李卫民.《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25]邹晓丽、李彤、冯丽萍.《甲骨文字学述要》,岳麓书社,1999年9月。
    [26]佟乐泉、张一清.《小学识字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27]陈曦.《汉字演化说略》.群言出版社,2001年6月。
    [28]钟本康.《汉字字形分析》.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7月。
    [29]赖明德.《中国文字教学研究》.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5月。
    [30]陈济.《甲骨文字形字典》.长征出版社,2004年10月。
    [31]贾欣生、郭华.《中文查字法》.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2月。
    [32]马显彬.《现代汉语用字分析》.岳麓书社,2005年7月。
    [33]王辉.《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
    [34]黄沛荣.《汉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台湾乐学书局,2006年6月。
    [35]李家树、吴长和.《汉字的演变和发展趋向》.香港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蔡连章.《古文字基础》.百家出版社,2006年3月。
    [37]陈絜.《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
    [38]刘家丰.《论简化字》.香港远帆世纪出版社,2007年3月。
    [39]曹乃木.《汉字的排序与检索》.语文出版社,2009年3月。
    [40]刘钊、洪飏、张新俊.《新甲骨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41]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2009年5月。
    [42]向光忠.《说文学研究(第五辑)》.线装书局,2010年6月。
    [43]季旭升.《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01]彭瑞祥.《汉字结构的统计分析》.《心理学报》,1982年第4期。
    [02]张普.《汉字部件分析的方法和理论》.《语文研究》,1984年第1期。
    [03]吴伯方.《简论汉字的结构和演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04]万业馨.《汉字结构方式的质变》.《古汉语研究》,1990年第3期。
    [05]梁廷山.《简化汉字的结构分析》.《求是学刊》,1990年第4期。
    [06]范柏泉.《谈计算机汉字编码及其与识字教育的统一》.《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07]申小龙.《论汉字构形的辩证思维》.《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08]申小龙.《汉字构形的主体思维及其人文精神》.《学术月刊》,1994年第1期。
    [09]张恩普.《汉字结构与汉字拼写》.《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10]黄德宽.《汉字构形方式——一个历时态演进的系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11]刘振祥.《汉字部首的历史演化探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
    [12]潘天华.《“汉字部件教学法”刍议——兼论汉字教学方法应与编码方法“兼容”》.《镇江高专学报(综合版)》,1994年第3—4合期。
    [13]孙继善.《关于现行汉字结构的几个问题》.《前沿》,1994年第10期。
    [14]黎纪.《汉字结构分析法在汉字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武当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15]贾德博.《部首和部件的称说》.《语文建设》,1995年第2期。
    [16]苏培成.《现代汉字的部件切分》.《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3期。
    [17]苏培成.《汉字的部件拆分》.《语文建设》,1997年第3期。
    [18]晓东.《现代汉字部件分析的规范化》.《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3期。
    [19]潘德孚、詹振权.《汉字部件的研究》.《中文信息》,1995年第3期。
    [20]潘德孚.《关于汉字部件类排序的意义和方法》.《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21]潘德孚.《汉字编码与识字教育》.《中文信息》,1997年第1期。
    [22]张学涛.《汉字的笔画、部件、偏旁和基本字四大组成部分——中文信息名词标准化概念探讨》.《电子出版》,1995年第7期。
    [23]陈伟琳、仉玉烛.《汉字部件的界定、类别及其他——通用汉字结构辟异》.《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24]费锦昌.《试谈汉字部件的命名》.《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第2期。
    [25]费锦昌.《现代汉字笔画规范刍议》.《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2期。
    [26]张玉金.《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语文建设》,1996年第5期。
    [27]叶全君.《论汉字部首系统产生的原因》.《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28]王述峰.《试谈汉字部件的命名》.《语文建设》,1996年第7期。
    [29]蒋辅文.《从汉字的系统结构特征看汉字的科学性》.《汉字文化》, 1997年第1期。
    [30]刘春华.《汉字排检与编码输入应合二为一》.《语文建设》,1997年第2期。
    [31]王宁.《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部件拆分》.《语文建设》,1997年第3期。
    [32]余延.《20世纪汉字结构的理论研究》.《汉字文化》,1997年第3期。
    [33]张威.《论汉字笔画的分类标准与命名方式》.《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34]杨同用.《浅谈汉字构形的系统性》.《汉字文化》,1998年第2期。
    [35]吕永进.《现代汉字部件异称例析——兼谈汉字部件名称的规范》.《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36]王贵元.《汉字构形系统及其发展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37]王晶.《以“六书”为滥觞的汉字结构类型理论的流变》.《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38]王作新.《汉字结构的成分位序》.《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39]王敏.《汉字结构与“六书”理论新辨》.《继续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40]骆伟里.《汉字部首和汉语辞书排检》.《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1]陈春雷.《刍议现代汉语中的偏旁和部首定义》.《池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
    [42]曹炜.《汉字字形结构分析和义素分析法》.《语文研究》,2001年第3期。
    [43]韩伟.《汉字形体结构研究论》.《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4期。
    [44]韩伟:《汉字结构类型古今研究综述》.《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45]李大遂.《汉字表义偏旁形成发展与造字法演进》.《汉字文化》,2004年第4期。
    [46]涂建国.《汉字编码和汉字排检法》.《图书馆》,2002年第1期。
    [47]周阿根.《汉字部首和汉语辞书排检》.《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48]江学旺.《从西周金文看汉字构形方式的演化》.《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3期。
    [49]简启贤.《汉字偏旁的名称与翻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50]沙宗元.《百年来文字学通论性著作关于汉字结构研究的综述》.《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51]刘海霞.《字典部首法的起源及其发展》.《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52]班吉庆、张亚军.《汉字部件的定义》.《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53]康国章.《许慎的部首概念及编排实践》.《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54]王应龙.《汉字构形研究述评》.《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55]张晓明.《二十世纪汉字字形结构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56]刘精盛.《论汉字构形的优势和表意文字说的片面性》.《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57]陈顺芝.《六书与汉字构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
    [58]陈顺芝.《论汉字构形的个性特征》.《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59]吴建国、俞庆英、吴海辉.《汉字笔画若干数据的统计方法研究与应用》.《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
    [60]廖志林.《论汉语的偏旁和部首》.《兰州学刊》,2005年第6期。
    [61]陈燕.《汉字部首法取部位置的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3期。
    [62]杨月蓉.《谈现代汉语教材中的“偏旁”和“部件”》.《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4期。
    [63]孙基寿.《汉字输入编码优劣评测方法的探讨》.《中文信息学报》, 2006年第5期。
    [64]李运富.《论汉字结构的演变》.《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
    [65]张素凤、孙文莲.《论古汉字构形变化的规律》.《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
    [66]杨学是.《汉字偏旁形变试探》.《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67]黄天树.《论汉字结构之新框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