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视野中的学校经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学校经营是指专门提供教育服务的学校组织从自身行为特征出发,以提
    高办学资源效率和效益为根本目的,以教育资源多层次优化配置、整合为基
    本途径,所进行的一系列筹划、营谋活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
    化和转型,有关学校经营的效率和效益问题日益成为教育政策关注的一个重
    要问题。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为基础,并结合案例研究和文献研
    究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当前学校经营的范畴、经济动因、理
    论依据以及发展模式进行初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
    校有效经营的产权制度环境和内部治理结构。
    本文根据学校资金投入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将我国学校经营大致划分为
    五种主要模式:即以私人筹资、以学养学为特征的民办学校滚动经营模式;
    以集团投资、以产养学为特征的民办学校连锁经营模式;以公民合作、优势
    互补为特征的公立学校转制经营模式;以校产国有、个人承办为特征的公立
    学校特许经营模式以及以股份筹资、专家治理为特征的学校教育股份制经营
    模式,并对每种模式产生的社会背景、制度优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前
    景进行了具体分析。
School operating means that a series of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of school as an education service sector for its running efficiency and benefit As the change and revolution of our educational system, the school operating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problem of education policy studying.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new institution economics,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describes the name, economic causes, and development models of school operating in China with the case studying and literature studying, moreover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useful advises on institution environment and structure of school operating.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institutional financing and running, this article classifi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 operating in China into five models: Founded by tuition and operated by private person, Founded by enterprise and operated by educational chain, State-round school
    privatization, State-round school concessive running, operation by educational stock system. It analyses the establishment social background, existence rationale ,main characteristics ,encountering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five models. Even though different models have different background, institutional predominance and limits, they all indicate their ability to effectively accommodate to and utilize market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efficiency and benefit of school operating..
引文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图书馆,1983年版。
    4.(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下),商务图书馆,于树生 译,1962年版。
    5.(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6.易宪容:《科斯评传》,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7.(美)道格拉斯.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8.(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9.(冰)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图书馆,1996年版。
    10.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刘伟、李风圣:《产权通论》,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12.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V.奥斯特罗姆 主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图书馆,1996年版。
    14.胡卫:《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及策略框架》,《教育研究》1995年第5期。
    15.洪成文:《探讨“民办公助”的可行性》,《中小学管理》1998年第1期。
    16.曾天山:《全国民办中小学观察与思考》,《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17.项秉健、顾国治主编:《中国社会力量办学问题研究》,上海科学院出版社 1996年出版。
    18.张建华主编:《’社会力量办学条例’释义》,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8年版。
    19.杨丽娟:《关于教育产权若干问题的探讨》,《教育与经济》,2000年第1期。
    20.陈谦余主编:《学校资产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1.刘云枫、詹菏生:《‘教育产业化’的战略思考》,《教育与经济》,2000年第1期。
    22.郝克明主编:《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3,魏贻通主编:《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4.杜作润等编著;《高等教育的民办和私立》,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
    25.张铁明:《试论教育产权多元化变革》,《教育改革》,1998年第2期。
    26.张铁明:《论国有教育产权的运作及其特点》,《教育评论》,1998年第2期。
    27.储保堂:《论教育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制度变迁的一个推论》《江西教育科研》,1998年第3期。
    28.毛亚庆:《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乏力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29.杨德广:《改制是高等教育走出困境的出路》,《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30.江山:《论民办高校要公助》,《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31.方展画:《高校办学自主权刍议》,《辽宁高教研究》,1997年第6期。
    32.(美)亨利.莱文著:《高科技、效益、筹资与改革——教育决策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曾满超等译,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5年版。
    33.成有信:《我国民办教育的性质和主要办学领域》,《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3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图书馆,1972年版。
    35.康小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6.王进良:《现代产权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37.(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
    38.(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1999年版。
    39.(英)安冬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0.(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41.杨祖功等:国家与市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42.(南)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3.毛林根:产业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4.(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45.石伟平:《劳顿论教育中的市场选择》,《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4期。
    46.梁忠义、饶从满:《市场机制与80年代以来美英基础教育改革》,《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3期。
    47.徐冬青:《民办教育热点难点研究综述》,上海市教科院编:《办学体制改革与民办教育发展(之三)》。
    48.王宗敏,徐广宇主编:《中国民办学校研究》,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
    49.厉以宁:《关于教育产品的性质和对教育的经营》,《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10期。
    50.王善迈:《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1期。
    51.杜育红:《论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教育与经济》,1998年第1期。
    52.(德)柯武刚、史漫飞:《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3.陈忠联主编:《教育经费筹集的新思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4.吴开华:《论私立学校的性质——兼与厉以宁商榷》,《民办教育动态》,2000年第3期。
    55.胡卫主编:《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6.刘元成:《民办学校的财产所有权问题》,《教育与职业》,1999年第6期。
    57.陈宝瑜:《民办学校的产权及其组合问题》,《民办教育》2000年第5期。
    58.吴开华:《论私立学校的财产所有权》,《民办教育动态》2000年第8期。
    59.别敦荣、郭冬生:《我国民办高等学校产权问题初探》,2000年第1期。
    60.瞿延东:《关于民办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民办教育》,1999年第10期。
    61.(美)詹姆斯:《教育责任在公私之间的划分》,选自《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美)Martin Carony编著、闵维方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2.厉以宁:《关于教育产品的性质和对教育的经营》,《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10期。
    63.涂元晞《民办教育的投资与回报》,选自王富荣、王集标主编《民办学校创名校的探索》。
    64.北京市政协社会力量办学课题组、北京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与咨询服务中心:《民办教育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民办教育动态》2000年第1期。
    65.李文长:《民办学校的科学定位与发展前景》,选自《民办学校创名校的探索——中国民办学校名牌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成果汇编》。
    66.《转制试点》课题组:《公立中小学转制试点与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上海市‘转制试点’五年调研与思考》,《民办教育动态》,1999.1。
    67.(美)列文:《学校的选择:市场机制》,选自《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美)Martin Carony编著、闵维方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8.(美)詹姆斯:《发展中国家教育中的私人资金和管理》,选自张志义主编《私立、民办学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
    69.(美)曾瞒超:《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私人和公共成本》,选自《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美)Martin编著Carony编著、闵维方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0.E.VanceRandall&Cheng Biao 丁笑炯编译:《中国政府对私立学校的管理》,《民办教育动态》2000年第10期。
    71.Philip G.Albach著,蒋凯 林小英译《私立高等教育:比较视角下的主题与变化》,《比
    
    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72.(美)九科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
    73.约翰.伊特韦尔等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74.转引杜梅萍:《走向国有企业改革的新阶段——访厉以宁教授》,《前线》,1997年第9期。
    75.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76.张铁明:《教育产业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7.(美)曾满超著.魏新译:《西方教育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78.(美)哈罗德.德姆塞茨著:《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第一卷)》,段毅才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79.邢才:《产权探微》,《唯实(南京)》1999年第10期。
    80.伍山林:《交易费用定义比较研究》,《学术月刊》2000年第8期。
    81.傅殷才:《制度经济学派》,武汉出版社1996年版。
    82.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选自(美)A.阿尔钦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1年版。
    83.(南)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一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4.(美)Y.巴泽尔 著:《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7出版。
    85.张五常:《我只用两个原则说明问题》,《经济学消息报》,1990.7.16
    86.张铁明:《深化教育改革也需要产权多元化》,《广州日报》1995年4月13日。
    87.杨丽娟:《关于教育产权若干问题的探讨》,《教育与经济》,2000年第1期。
    88.崔玉平:《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北师大博士论文,2000.5
    89.秦惠民:《走入教育法制的深处——论教育权的演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
    90.(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91.靳希斌:《关于教育经济学若干热点问题的争鸣》,《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
    92.张铁明:《论国有教育产权的运作及其特点》,《教育评论》,1998年第2期。
    93.徐冬青:《办学体制多元化的产权关系与运行机制研究》,《教育评论》,2000年第5期。
    94.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5.周玲:《透视西方发达国家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各级公共财政的支出分担与支出方式》,硕士论文,2000年5月。
    96.(英)伊丽莎白.劳伦斯 著《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97.《张无常武汉答问》,《经济学消息报》2001.1.26
    98.(美)米尔顿.弗里德曼 著《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9.马克.贝磊著、胡文斌译:《教育全成本核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版。
    100.吴忠魁:《私立学校比较研究——与国家关系角度的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1.苏力等著:《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2.吴霓:《中国古代私学发展诸问题研究》,博士论文,北师大教育系,1995年5月。
    103.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4.《1996年我国民办教育基本情况》,《成人教育情况》,1997年第12期。
    10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教育体制的变革与创新》,北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106.刘元成:《民办学校财产的所有权问题》,《教育与职业》,1996年第6期。
    107.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选自(美)A.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108.《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26号1997年7月31日,选自北京教科院民办教育咨询服务中心编《社会力量办学政策法规选编》。
    109.徐长发:《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策略的思考》,(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
    110.陈谦余:《学校资产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1.魏曼华:《关于我国私立学校经费来源的讨论》,《教育评论》1998年第5期。
    112.齐亮祖:《自费学校的经营机制及其宏观调控》,《北方论丛》1994年第1期。
    113.张力:《社会力量办学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体会》》,《中国教育报》,1999年3月14日。
    114.魏杰:《经济学》(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15.(美)罗伯特.考特等著《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
    116.《汉语大词典》(2),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17.杨团:《非营利性机构评估》,华夏出版社1998版。
    118.中国民办高教委编:《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二辑,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119.陈永明:《日本私立学校》,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0.江平:《法人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121.邓荣霖:《现代企业制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122.刘诗白:《主体产权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123.宁彬:《论政府对私立学校办学的宏观调控》,北师大教育系硕士论文,2000年5月。
    124.胡卫、徐冬青:《校本管理:现代民办学校管理制度探索》,《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7期。
    125.张志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的产业性及其运作》,选自马叔平主编《北京民办教育发展和展望》,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
    126.《椒江教育股份制办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开发民间教育投资潜力的新探索——椒江《教育股份制》研究报告》,《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127.任靖玺:《南洋教育的发展与探索》,张志义、李家永主编《民办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8.王伟:《教育集团的模式构想与道路选择》,《民办教育》,1999年第5期。
    129.李哉平、张丰:《论教育股份制的运行及其机制》,《教育与经济》,2000年第2期。
    130.张丰、李哉平、陈及人:《教育股份制:现代学校制度的一种《理想》》,全国民办教育发展研讨会论文 2000.6
    131.曲恒昌:《‘筛选假设’与‘文凭疾病’的防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132.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广东人民出版社,90年版。
    133.谢维和:《论教育与社会的资源交换》,《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
    134.(美)A.爱伦.斯密德著:郭红东等译,《财产、权利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5.陈伟志 郑壁如:《集约办学 校企一体 优化规模效应——温州新纪元教育发展(集团)公司办学模式框架探析》,《教育研究》,1999年第8期。
    136.李金初、马宏欣:《公办学校体制改革的形式探索》,《教育研究》,1999年第8期。
    137.刘莉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8.梁小民:《经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 E. Vance Randall. Private schools &Public power:A case for Pluralism, published b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4.
    2. Joseph Murphy, Scott W. Gilmer, Richard Weise, Ann Page. Pathway to Privaization in Education.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8.
    3. Lieberman, Myron. Privatization, and Educationalchoice, ST. Martin's Press, 1989.
    4. Jane Hannaway, Martin Carnoy. Pecentralization and School improvement:Can we fufill the Promise, Jossey-bass Pblishers. San. Francisco, 1993.
    5. Jean Madsen. Private and Public school partnerships:sharing lessons about Pecentralization, Falmer Press, 1996.
    6. Edward H. Hacrtel, Thomas James and Henry Levin. Compring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 Volume 2: school Achievement, The Filmer Press, 1987.
    7. William T. Hartman and Willian Lowe Boyd.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Greenwood Press, 1998.
    8. Jaap Scheerens & Roel Bosker.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al effictiveness, Pergamon, 1997.
    9. Simon Hakim & Pawl Scidenstat. Privatizing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choice:Concepts, plans, and experiences, Prager, 1994.
    10. Lonnie R. Stevans. The Private/Public school choice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Revisited. Education Economics. 2OOO. 4. number2.
    11. Asher, Carol. Hardlessons:Public schools and Privatization New York:Twentieth Century Fund Press, 1996.
    12. IanJamieson. Industry in education: developments and case studies, Longan. 1985.
    13. Juliank. Betts, Jamie L. Sh. The effect of ability grouping on student achivement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Economic of Education Review, Volume. 9 Numberl February 2000.
    14. D. Ashton & F. Green,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15. CHENG, Kai-ming. Marking Minban Education from Public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ivate schools towards the 21 century. 1999. October 13-15.
    16. Yaacob Wan Ibrahim. Collaborative programme in Prive higherEducational Institutions:the Malaysian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ivate schools towards the 21 century. 1999. October 13-15.
    17. James Tooley. The Glgbal Eduacation Industry:Lessons from Private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ublished by the IEA Education and Training Unit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Intenat ionalFinance Corporat ion. 1999.
    18. W.T. Hartman & W.L. Boyd,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Greenwood Press, 1998.
    19. H.B. Hansmann,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Yale Law Journal, 89(5).
    20. James E. The pubic/private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y for education :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Econ. Educ. Rev. 6(1): 1-14, 1987.
    21. Edward B. Fiske, Decentralization of Education: Politics and Consensus. Washington, D. C:The World Bank, 1996.
    22. Richard T. Ingram and Associates, Governing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3.
    23. I.Fisher, Elemenry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New York: Macmillan, 1923.
    24. David Middlewood and Jack Lumby, Stategic Managements in schools and Colleges. London:Paul Chapman Publishing, 1998.
    25. Daniel C.Levy, Building the Third Sector,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