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结构、文化和能动性:上海外来女工抗逆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和社会的急剧转型,当代中国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劳动力大迁徙,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外来女工”劳动力移民群体。围绕“外来女工如何应对城市生活与工作中的困境”这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格尔兹的“文化”概念的整合,试图在结构、文化与能动性的互动关系中,探索和分析外来女工“抗逆力”之形成与展现的动态过程。
     已有的抗逆力研究多见于心理学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缺陷在于过分强调量化,缺乏对社会文化脉络和个体能动性的关注,且在抗逆力的测量理论和方法上至今难以形成科学的共识。有鉴于此,本文将立足质性研究方法,转换研究视角,关注的焦点不再圉于“抗逆力”的高低或谁具有抗逆力之类的表象性问题,而是将“抗逆力”视为一个生活史的动态过程,一个在结构、文化与能动性的交互作用之中展开的过程,并以此视角去深度观察和解析外来女工的生活史及其人生体验。而通过深度访谈所获得的28位女工的第一手个案资料,则为本研究的核心叙述与类别分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本研究的发现和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抗逆力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是不断展开的,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结果。生活是不断展开的行动流,故所谓的结果只不过是生活过程或行动流的某个片段的摄影。对于外来女工抗逆力问题而言,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尝试突破结构的限制、利用文化资源去重新定义情景、形成意义、寻求支持从而回应生活的过程。当然,这样的突破在某种程度上是情景式的,并不能全然突破结构的制约。
     第二,外来女工个体在日常接触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与资源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与文化意义上的“结构”或结构性环境,其抗逆力则实现于她们在逆境中与结构性环境的互动行为流的反思性监控过程。该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结构”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如此,“结构”形成于抗逆力的过程,又对抗逆力的过程构成制约性与使动性。从外来女工抗逆力的保护层面与风险层面的论述可以清晰地看到,二元性制度的排斥、车间与宿舍的规训、生活体验的痛楚等三个方面,乃外来女工面临的最主要的结构性障碍;而树立生活信心、确立期望目标、寻求社会支持,则是外来女工个体的能动性与结构的互动过程的三个方面。
     第三,文化可视为一系列互动流所生产的意义与符号系统。在对“家”、“关系”、“忍”三个文化符号的解释与再解释中,可以看到外来女工抗逆力的文化之维,可以看到外来女工能动性之丰富多彩的展现。
     第四,结构、文化、能动性三者之间并非对峙性关系,而总是糅合在一起且动态地展现在个体的抗逆力过程之中。就外来女工而言,其抗逆力基于个体能动性,一方面透过对个体行动结构的持续性反思性监控过程得以展现,另一方面嵌入在个体对文化之意义的动态地“理解”过程中。
     本文在挑战了现有的心理学和个体主义之抗逆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结构、文化与能动性三者的类属于动态的、关系主义之抗逆力的解释架构。这一架构既回应和弥补了现有抗逆力理论的不足,为外来女工及移民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域,对于专业社会工作实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或实践价值。
Accompanied by economic reform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China has witnessed the great migration of the workforce and the formation of a large scale labor immigrant group which is called "Female Migrant Workers". With the question of how the female migrant workers deal with the plight of urban life and work, I began the study about what role the resilience has played on female migrant workers as a process. I try to integrate Giddens's structure theory and the Geertz's cultural concept in order to master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resilience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ructure, culture and agency.
     Resilience as a new theory has already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but the existing theories are all based on the study of psychology, which lay too much emphasis on quantification and lack enough attention on cultural context and individual agency. What's more, even the quantification research didn't reach a consensus on the measure of resilience. For this reason, I transformed the perspective, neither the extent of resilience, nor the possession of the resilience, nor the presentation of resilience. I see resilience as a dynamic process, which developed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ructure, culture and agency.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life history of one female migrant worker and the theme and the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this article pays attention to the life experience of female migrant workers by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collects research information by thick interview of28female migrant workers.
     What I have found out are as follows. Firstly, resilience is a continuously dynamic progress which has no simple results. The so-called result is just a picture of one moment of life, but life is always moving forward, in which case resilience also presents the progress of flowing and changing. This progress reflects that the female migrant workers are constantly breaking through structural constraints, making use of culture resources to redefine circumstance, making sense and seeking help to respond to the plight of life.
     Secondly,"structure" is regarded as the rules and resources, which individuals are involved in the day-to-day contact. Resilienc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reflective monitoring process about the interaction flow with environment, when the female migrant workers facing adversity, and this process is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to "struc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eflective monitoring", which means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rules and resources. So, the "structure" is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resilience, and then constituted the constraints on it. Meanwhile the article carries out the elaboration from the protection factors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the female migrant workers' resilience, making a conclusion that rejection by the duality system, discipline of the workshop and dormitory and the pain of life experience are the major risk factors to their structural impediments, while building up life confidence, settling expectations, and seeking social support are the part of dynamic progress of resilience presented from personal motility and structural interaction.
     Thirdly,"Culture" is a set of symbol system, which social interaction occurred around it. However,"resilience" shows how female migrant workers behave in action and then in action flows. The define and redefine of three cultural symbols——"home","relationship","tolerance" can show the resilience on female migrant workers in the dimensions of culture, and in which showed the agency of female migrant workers.
     Last but not least, as the two different social phenomena, structure and culture are not in a confrontation between relationship, but blend together dynamically with motility to show in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 resilienc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life history of several female migrant workers, the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resilience of female migrant workers bases on the individual agency, which appear from the continued reflective monitoring of individual action structure and embeds the understanding process of the meaning of culture.
     The article challenges the now-existing theories based on psychology and individualism abstractly and puts forward the resilience framework focusing on integrated structure, culture and agency, relationism and dynamic. This framework responds to shortages of the now-existing theories on resilience to some extent and also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female migrant workers. So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also have some practical meanings.
引文
1李若建: 《女工:一个重生的社会阶层》, 《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91页。
    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2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年版,第176页。
    3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4谭深: 《打工妹的内部话题——对深圳原智丽玩具厂百余封书信的分析》, 《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第63页。
    5潘毅:《开创一种抗争的次文体:工厂里一位女工的尖叫、梦魇和叛离》,《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11页。
    6杰华: 《都市里的农家女》,,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7陈佩华:《生存的文化——通过私人信件透视外来工人的生活》,《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8刘林平、郭志坚:《企业性质、政府缺位、集体协商与外来女工的权益保障》,《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第74页。
    9李若建: 《女工:一个重生的社会阶层》, 《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96页。
    1刘旗、张冬平:《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性别特征及差异分析——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5期,第29页。
    2外来女工权益保障和生存状况课题组:《外来女工权益保障与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S1期,第28页。
    3谭深: 《打工妹的内部话题——对深圳原智丽玩具厂百余封书信的分析》, 《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第65页。
    4扈海丽: 《苏南地区外来女性劳动力状况调查》, 《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4期,第19页。
    5谢启文: 《阳光边缘处的另样生存—北京青年流动农民的生存状态》, 《青年研究》2007年第5期,第65页。
    6外来女工权益保障和生存状况课题组: 《外来女工权益保障与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S1期,第31页。
    7郑家学: 《女工保护调查——一份沉重的答卷》, 《现代职业安全》2007年第3期,第18-20页。
    8何雪松、黄富强、曾守锤: 《城乡迁移与精神健康: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 《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111-122页。
    1朱虹:《身体资本与打工妹的城市适应》,《社会》2008年第6期,第155页。
    2潘泽泉:《全球化、世界工厂与中国农民工发展的经验教训》,《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58页。
    3文军: 《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第21页。
    4李若建:《女工:一个重生的社会阶层》,《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95页。
    1王比学:《关注职工休息权:其实我不想加班》,人民日报,2005年11月30日。
    2戚良艳:《安徽省C县L村外出女工工作生活状况调查》,《青年研究》2004年第4期,第19页。
    3谭深:《打工妹的内部话题——对深圳原智丽玩具厂百余封书信的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第66页。
    4志辉:《农村民间组织与中国农村发展:来自个案的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7-105页。
    5朱虹: 《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一项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经验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52-58页。
    1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第63页。
    2戚良艳:《安徽省C县L村外出女工工作生活状况调查》,《青年研究》2004年4期,第20页。
    3潘毅:《开创一种抗争的次文体:工厂里一位女工的尖叫、梦魇和叛离》,《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20-21页。
    4[澳]杰华著:《都市里的农家女》,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5朱虹:《身体资本与打工妹的城市适应》,《社会》2008年第6期,第169页。
    6谭深: 《弱者的反抗——围绕一次搜身事件中女工集体行动的分析》,香港中文大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和工运”研讨会论文,2003年。
    1郑松泰:《“信息主导”背景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第108-109页。
    2刘俊彦、胡献忠:《新一代农民工发展状况研究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1期,第53页。
    3宋林飞:《城市移民的文化矛盾与社会安全》,《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6页。
    4陈佩华:《生存的文化——通过私人信件透视外来工人的生活》,《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5[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310页。
    6谭琳、苏珊、刘惠:《“双重外来者”的生活——女性婚姻移民的生活经历分析》,《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第73页。
    1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第90页。
    2朱虹:《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一项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经验研究》,《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54页。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4严翅君: 《长三角城市农民工消费方式的转型——对长三角江苏八城市农民工消费的调查研究》, 《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224页。
    5余晓敏、潘毅:《消费社会与新生代打工妹的主体性再造》,《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第162-163页。
    6 Werner.Risk,Resilience,and recovery:Perspectives from Kauai longitudinal study,Development and Psycopathology,1993,(5).p.5O.
    7 Felsman.Resilient Children and Adults, Advances,1987,(4).pp.45-61.
    Staudinger, Marsiske, Baltes.Resilience and levels of reserve capacity in later adulthood:Perspectives of life span teory,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3,(5)pp.541-566.
    1 Rosefeld, L.B.Lahad,M.,Cohen,A.Disαter, Trauma,and children's resilience:A community response perspective,Wetport,2001.pp.95-116.
    2 Haggerty,Sherrod.Stress,risk αnd resilience in children αnd αdolense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pp.342-344.
    3 Brooks.Child αt risk:Fostering resilience αnd hope,America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1994,(6).pp.545-554.
    4 Henggeler,S.W.Multisystenic therαpywith serious juvenile offenders αnd their familiies.In J.M.Richman,M.W.Fraser(Eds.),The context of youth violence:Resilience,risk,and protection. Westport,CT:Prageger,2001.p.195.
    5 Kirby,Fraser,M.W.Risk αnd resilience in childhood, Washington,DC:NASW Press,1997.pp.1O-33.
    1[美]杰克·瑞启曼著: 《青少年暴力理论——抗逆力、危险和保护》,穆光宗译,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版,第3页。
    2[美]杰克·瑞启曼著: 《青少年暴力理论——抗逆力、危险和保护》,穆光宗译,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版,第32页。
    1 Johnson,Wiechel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resilience,. Substanceuse&misuse, 2004,39(5).pp.657-670.
    2 Masten.A.S.,Hubbard,J.J.Competence in the context of adversity:Pathways to resilience and maladaptation from childhood to late adolescence,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9,(11).pp.143-169.
    1 Mandleco,Peery.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conceptualiz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Journ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2000,13(3).pp.99-112.
    1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第127页。
    2[英]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田禾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9-80页。
    3[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1版,第170页。
    4[英]马克·J.史密斯著:《文化——再造社会科学》,张美川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1[美]克里福德·格尔兹著: 《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2[美]克里福德·格尔兹著: 《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3吕炳强: 《行动历程中的叙事与筹划》, 《社会》2011年第4期,第93页。
    4金耀基: 《中国社会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5金耀基: 《中国社会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Ⅷ页。
    6 R.Turner.Role-making:process versus conformity, in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Processes,Rose,1982.p.149.
    1孙立平: 《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第87-89页。
    2[英]吉登斯著: 《社会的构成》,田禾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9-70页。
    1边燕杰:《关系社会学:理论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1汪勇: 《“农民工”·称谓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第91页。
    1潘毅:《失语者的呼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0页。
    1 Masten.A. S.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in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Environments,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2).pp.205-220.
    2 Sue Howard, John Dryden, Bruce Johnson.Childhood Resilience;Review and Critique of Literature,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1999,25(3).pp.307-323.
    1[英]齐格蒙特·鲍曼著: 《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144页。
    1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119页。
    2李强:《关注转型时期的农民工问题<之三>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第16页。
    1蔡眆:《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第41页。
    2陈蓓丽: 《宿舍与车间的空间政治——上海外来女工生活体验研究》, 《社会工作》2009年第10期,第15页。
    1陈蓓丽: 《宿舍与车间的空间政治——上海外来女工生活体验研究》,《社会工作》2009年第10期,第15页。
    1陈蓓丽: 《宿舍与车间的空间政治——上海外来女工生活体验研究》, 《社会工作》2009年第10期,第12页。
    2陈蓓丽: 《宿舍与车间的空间政治——上海外来女工生活体验研究》, 《社会工作》2009年第10期,第15页。
    1魏万青:《劳工宿舍:企业社会责任还是经济理性——一项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2011年第2期,第102页。
    2任焰、潘毅:《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26页。
    3吴炜、朱力: 《宿舍劳动体制对农民工权益的影响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4期,第106页。
    R.B.William.The Role of Self-understαnding in Resilience Individuαls:The Development of α Perspectiv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1989,59(2).pp.266-278.
    2李燕平: 《青少年研究的新趋势-恢复力研究述评》, 《青年研究》2005年第3期,第5页。N.Garmezy.Resilience in Children's Adαptαtion to Negαtive Life Events αnd Stressed Environments,Pediatric Annals,1989,20(9).pp.459-466.
    4刘取芝、吴远: 《压弹:关于个体逆境适应机制的新探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112页。
    1[澳]马尔利姆·沃特斯著:《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杨善华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101 页。
    1[澳]马尔利姆·沃特斯著:《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杨善华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P117页。
    2[澳]马尔利姆·沃特斯著: 《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杨善华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1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2叶启政: 《进出“结构--行动”的困境——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论述对话》,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56页。
    3叶启政: 《进出“结构--行动”的困境——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论述对话》,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57页。
    4叶启政: 《进出“结构--行动,,的困境——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论述对话》,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57页。
    5[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147页。
    1[法]涂尔干,莫斯著: 《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2[法]涂尔干,莫斯著: 《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8-90页。
    1[法]斯特劳斯著:《结构人类学(第二卷)》,俞宣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1[英]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9-80页。
    2[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页。
    3[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页。
    4[英]吉登斯著: 《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8页。
    1[澳]马尔利姆·沃特斯著:《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杨善华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2[英]吉登斯著: 《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3-94页。
    1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1杨国枢:《家族化历程、泛家族主义及组织管理》,《海峡两岸之组织与管理》,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53页。
    1李沛良:《论中国式社会学研究的关联概念与命题》,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编)《东亚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1页。
    1费孝通:《费孝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5-97页。
    2边燕杰:《社会网络与地位获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7页。
    3边燕杰:《社会网络与地位获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0-11页。
    4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1边燕杰: 《关系社会学:理论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6页。
    1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2李敏龙、杨国枢: 《中国人的忍:概念分析与实证研究》,台北桂冠图书公司2000年版,第22页。
    1[美]杰弗里·亚历山大著: 《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贾春增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2[美]杰弗里·亚历山大著:《社会生活的意义——一种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周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3[美]克里福德·格尔兹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4[美]克里福德·格尔兹著: 《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1[美]克里福德·格尔兹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33页。
    2[美]克里福德·格尔兹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33页。
    3 Alexander, Jeffery,Seidman.Culture and Society:Contemporary Debat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p.67-88.
    1[美]克里福德·格尔兹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1[英]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2页。
    2[英]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75页。
    1[英]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9-80页。
    1[美]克里福德·格尔兹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2张帆:《格尔兹的信仰世界》, 《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第207页。
    3[美]克里福德·格尔兹著: 《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1[美]克里福德·格尔兹著: 《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77页。
    1[美]克里福德·格尔兹著: 《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77页。
    2周怡: 《强范式与弱范式:文化社会学的双视角——解读J.C.亚历山大的文化观》, 《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第195页。
    3周怡: 《强范式与弱范式:文化社会学的双视角——解读J.C.亚历山大的文化观》, 《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第195页。
    1田国秀、邱文静、张妮:《当代西方五种抗逆力模型比较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12页。
    1田国秀、邱文静、张妮:《当代西方五种抗逆力模型比较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14页。
    2 Ungar.Children's Resilience-Related Beliefs as a Predictor of Positive Child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Adversities: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s to Enhance Children's Quality of Life, Social Indicators Resrearch,95(3).pp.437-453.
    1[英]吉登斯著: 《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9页。
    2[英]吉登斯著: 《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9页。
    1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1潘毅: 《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192-193页。
    2潘毅: 《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197页。
    1 Antonovsky. Unraveling the mystery of health:How people manage stress and stay well.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87.pp.5-20.
    [1]边燕杰:《关系社会学:理论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边燕杰:《社会网络与地位获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3]丁建新:《叙事的批评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模式》,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费孝通:《差序格局》,《费孝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金小红:《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金耀基:《中国社会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李路路:《再生产的延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李敏龙、杨国枢:《中国人的忍:概念分析与实证研究》,桂冠图书公司2000年版。
    [9]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0]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梁鸿:《中国在梁庄》,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3]吕国光:《农民工口述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4]莫伟民:《主体的命运》,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15]潘毅:《失语者的呼声:中国打工妹口述》,三联书店2006年版。
    [16]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任焰译,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第二版)2008年版。
    [17]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18]潘毅:《中国制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19]潘泽泉:《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0]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1]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童敏:《流动儿童应对学习逆境的过程研究--一项抗逆力视角下的扎根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版。
    [23]仝志辉:《农村民间组织与中国农村发展:来自个案的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4]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佟新:《异化与抗争——中国女工工作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6]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7]王春光:《社会流动与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8]王铭铭:《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9]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三联书店2006年版。
    [30]徐旭初:《生存故事——50位农民工访谈实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1]叶启政:《进出“结构--行动”的困境——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论述对话》,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
    [32]张声华:《上海流动人口的现状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3]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4]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5]朱炳元、朱晓:《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现代形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36][美]布洛维著:《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李荣荣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37][澳]马尔利姆·沃特斯著:《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杨善华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8][德]鲁道夫·特劳普—梅茨著:《劳动关系比较研究》,张俊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9][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著:《结构人类学(第二卷)》,俞宣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40][法]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刘北成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
    [41][法]涂尔干、莫斯著:《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2][韩]具海根著:《韩国工人》,梁光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3][加]简.克兰蒂宁著:《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张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加]马克斯.范梅南著:《生活体验研究》,宋广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5][美]艾米莉·洪尼格著:《姐妹们与陌生人》,韩慈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6][美]爱德华·霍尔著:《无声的语言》,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48][美]杰弗里·亚历山大著:《社会生活的意义——一种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周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9][美]杰弗里·亚历山大著:《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贾春增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50][美]杰克·瑞启曼著:《青少年暴力理论——抗逆力、危险和保护》,穆光宗译,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年版。
    [51][美]克里福德·格尔兹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52][美]赖特·米尔斯著:《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53][美]罗伯特.K.殷著:《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周海涛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4][美]迈可布若威著:《制造甘愿》,群学出版社2004年版。
    [55][美]诺曼.K.邓金著:《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周勇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6][美]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58][美]苏珊.S.兰瑟著:《虚构的权威》,黄必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9][美]托马斯、兹纳涅茨基著:《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60][美]约翰·洛弗兰德、戴维·A·斯诺著:《分析社会情境:质性观察与分析方法》,林小英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1][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弱者的武器》,郑广怀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62][澳]杰华著:《都市里的农家女》,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3][英]布莱恩·特纳著:《关于阶级的冲突》,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64][英]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65][英]杰西·洛佩兹著:《社会结构》,允春喜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6][英]马克·J.史密斯著:《文化——再造社会科学》,张美川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7][英]马克·柯里著:《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8][英]齐格蒙特·鲍曼著:《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9][英]汤普森著:《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70]Antonovsky. Unraveling the mystery of health:How people manage stress and stay well.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87.pp.5-20.
    [71]Alexander, Jeffery,Seidman.Cultue and Society:Contemporary Debat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p.67-88.
    [72]Cantor N. Life task problem solving:Situational affordance and personal needs. In:Higgins E, Kruglanski A W (ed). Motivational Science:Social and Personality Perspectives. Philadelphia,PA,US:Psychology Press, 2000.pp.100-110.
    [73]Emmons R A.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ives and traits:The case of narcissism. In:Buss D M,Cantor N (ed). Personality psychology:Recent trends and emerging directions.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9. pp32-44.
    [74]Haggerty,Sherrod.Stress,risk αnd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αdolense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pp.342-344.
    [75]Kirby,Fraser,M.W.Risk αnd resilience in childhood, Washington,DC:NASW Press,1997.pp.10-33.
    [76]Little B R. Personal projects analysis:Trivial pursuits, magnificent obsessions, and the search for coherence. In Buss D M, Cantor N (Eds.) Personality psychology:Recent trends an emerging issues,New York:Springer-Verlag, 1989.pp.15-31.
    [77]Sue Howard, John Dry den, Bruce Johnson.Childhood Resilience:Review αnd Critique of Literature,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1999,25(3).pp.307-323.
    [1]陈佩华:《生存的文化——通过私人信件透视外来工人的生活》,《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期。
    [2]金元:《韩国产业化时期女性工人的“日常生活”——以家庭、国家、性别为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李沛良:《论中国式社会学研究的关联概念与命题》,《东亚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杨国枢:《家族化历程、泛家族主义及组织管理》,《海峡两岸之组织与管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版。
    [5]谭深:《弱者的反抗——围绕一次搜身事件中女工集体行动的分析》,香港中文大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和工运”研讨会论文,2003年。
    [1]蔡肪:《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2001第4期。
    [2]曾昱:《城市农民工的社会心理探析》,《兰州学刊》2004年第4期。
    [3]陈蓓丽:《宿舍与车间的空间政治——上海外来女工生活体验研究》,《社会工作》2009年第10期。
    [4]陈琳:《合肥市329名打工妹抑郁症状及其与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关系》,《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年第6期。
    [5]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6]关颖:《憧憬、追求中的压力与困惑——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心态调查分析》,《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第3期。
    [7]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8]何雪松:《“忍”的述说——新移民妇女在香港第一年生活体验之纵贯研究》,《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春/夏第30期。
    [9]何雪松、黄富强、曾守锤:《城乡迁移与精神健康: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0]胡明文、肖玲:《农村打工妹与她们的社会网络资本——以江西省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1]扈海丽:《苏南地区外来女性劳动力状况调查》,《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4期。
    [12]李彩霞:《城市经历与女农民工的生育意愿——对武汉市洪山区部分女农民工的个案访谈》,《江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3]李春玲:《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城镇社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14]李红琼、黄正泉、梁剑宏:《流动农村人口心理困扰成因研究——一种社会互动的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5]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16]刘旗、张冬平:《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性别特征及差异分析——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5期。
    [17]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18]李强:《关注转型时期的农民工问题<之三>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
    [19]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20]李若建:《女工:一个重生的社会阶层》,《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21]李燕平:《青少年研究的新趋势-恢复力研究述评》,《青年研究》2005年第3期。
    [22]刘俊彦、胡献忠:《新一代农民工发展状况研究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1期。
    [23]刘林平、郭志坚:《企业性质、政府缺位、集体协商与外来女工的权益保障》,《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
    [24]刘倩:《户籍制度背后:打工妹生存状态及社会心理》,《中州学刊》2001第6期。
    [25]刘取芝、吴远:《压弹:关于个体逆境适应机制的新探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6]吕炳强:《行动历程中的叙事与筹划》,《社会》2011年第4期。
    [27]卢恒:《日常生活与底层的真实表述——评<女工1970:她们的反历史>》,《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28]迈克·安戈尔、田国秀:《建构高危青少年的抗逆力叙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9]潘毅:《阶级的失语与发声——中国打工妹研究的一种理论视角》《开放时代》,2005年第2期。
    [30]潘毅:《开创一种抗争的次文体:工厂里一位女工的尖叫、梦魇和叛离》《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31]潘泽泉:《全球化、世界工厂与中国农民工发展的经验教训》,《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32]戚良艳:《安徽省C县L村外出女工工作生活状况调查》,《青年研究》2004年第4期。
    [33]任焰、潘毅:《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34]宋林飞:《城市移民的文化矛盾与社会安全》,《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35]宋璐:《劳动力外流下农村家庭代际支持性别分工研究》,《人口学刊》2008年第3期。
    [36]谭琳、苏珊、刘惠:《“双重外来者”的生活——女性婚姻移民的生活经历分析》,《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37]谭深:《打工妹的内部话题——对深圳原智丽玩具厂百余封书信的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38]谭深:《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39]唐灿:《性骚扰:城市外来民工的双重身份与歧视》,《社会学研究》1996第4期。
    [40]田国秀、曾静:《关注抗逆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域的新走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1]田国秀、邱文静、张妮:《当代西方五种抗逆力模型比较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42]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43]佟新:《对出口导向型工业化过程中劳资关系的研究》,《工会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
    [44]佟新:《话语对社会性别的建构》,《浙江学刊》2003年第4期。
    [45]佟新:《女性的生活经验与女权主义认识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46]佟新:《研究城市妇女职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3期。
    [47]外来女劳工研究课题组:《珠江三角洲的外来劳工》,《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48]外来女工权益保障和生存状况课题组:《外来女工权益保障与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S1期。
    [49]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等:《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50]韦汉军:《主动性生存方式的日常生活体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S2期。
    [51]汪勇:《“农民工”称谓的历史演变及启示》,《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52]魏万青:《劳工宿舍:企业社会责任还是经济理性——一项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2011年第2期。
    [53]吴炜、朱力:《宿舍劳动体制对农民工权益的影响分析———以江苏省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4期。
    [54]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55]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研究综述》,《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10期。
    [56]席小华、王韶坡:《犯罪少年抗逆力的恢复》,《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6期。
    [57]谢启文:《阳光边缘处的另样生存—北京青年流动农民的生存状态》,《青年研究》2007年第5期。
    [58]徐敏:《被忽略的再就业主体需求—一次下岗女工劳动力交流会追踪研究所引发的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1期。
    [59]严翅君:《长三角城市农民工消费方式的转型——对长三角江苏八城市农民工消费的调查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60]严汇、高景柱:《打工妹的身份认同:内涵、根源及影响分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61]严善平:《中国九十年代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实态及其机制》,《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
    [62]阳毅、欧阳娜:《国外关于复原力的研究综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期。
    [63]于肖楠、张建新:《韧性——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3期。
    [64]余晓敏:《消费社会与“新生代打工妹”主体性再造》,《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65]余晓敏:《中国打工妹主体性的多元建构》,《二十一世纪》,2008年第8期。
    [66]俞宁:《从文化剥离到文化敏感——从个案工作看精神健康服务中的文化意识转向》,《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67]张帆:《格尔兹的信仰世界》,《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68]张蕾:《精神健康与生活质量——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学关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69]郑广怀:《社会转型与个体痛楚——评<中国制造:全球化工厂下的女工>》,《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70]郑家学:《女工保护调查——一份沉重的答卷》,《现代职业安全》2007年第3期。
    [71]郑松泰:《“信息主导”背景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72]周晓虹:《冲突与认同:全球化背景下的代际关系》,《社会》2008年第2期。
    [73]周怡:《强范式与弱范式:文化社会学的双视角——解读J.C.亚历山大的文化观》,《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74]朱虹:《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一项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经验研究》,《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75]朱虹:《话语策略与打工妹的城市适应》,《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76]朱虹:《身体资本与打工妹的城市适应》,《社会》2008年第6期。
    [77]朱考金:《城市农民工心理研究——对南京市610名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青年研究》2003年第6期。
    [78]Brooks. Child at risk:Fostering resilience and hope, America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1994,(6).pp.545-554.
    [79]Felsman. Resilient Children and Adults, Advances,1987,(4).pp.45-61.
    [80]Henggeler,S.W.Multisystenic therapy with serious juvenile offenders and their familiies.In J.M.Richman,M.W.Fraser(Eds.),The context of youth violence:Resilience,risk,and protection.Westport,CT:Prageger,2001.p.195.
    [81]Johnson,Wiechel.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resilience,Substance use and misuse,2004,39(5).pp.657-670.
    [82]Klinger E. Consequences of commitment to and disengagement from incentives,Psychological Review,1975,(82).pp.223-231.
    [83]Masten.A.S.,Hubbard,J.J.Competence in the context of adversity:Pathways to resilience and maladaptation from childhood to late adolescence,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9,(11).pp.143-169.
    [84]Masten.A. S.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in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Environments,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2).pp.205-220.
    [85]Mandleco,Peery. 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conceptualiz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Journ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 2000,13(3).pp.99-112.
    [86]N.Garmezy. Resilience in Children's Adaptation to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Stressed Environments,pediatric Annals,1989,20(9).pp.459-466.
    [87]Rosefeld, L.B.Lahad,M.,Cohen. Disater,Trauma,and children's resilience:A community response perspective, Wetport,2001.pp.95-116.
    [88]R.B.William. The Role of Self-understαnding in Resilience Individuals:The Development of α Perspectiv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1989,59(2).pp.266-278.
    [89]R.Turner.Role-making:process versus conformity,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Processes,1982.p.149.
    [90]Staudinger, Marsiske, Baltes. Resilience and levels of reserve capacity in later adulthood:Perspectives of life span theory,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93,(5).pp.541-566.
    [91]Werner. Risk,Resilience,and recovery:Perspectives from Kauai longitudinal study,Development and Psycopathology,1993,(5).p.50.
    [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2]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年版。
    [3]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