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士绅到知识分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中国知识阶层从传统乡土性“士绅”到现代都市型“知识分子”的转型过程,运用历史社会学的比较分析方法,从教育制度与群体变迁的维度,考察此一转型的具体过程、机制和逻辑,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
     转型肇端于废科举、兴学堂。这一骤然切换,实现了教育体系从培养传统形态的“士绅”,到培养满足现代社会分化与专业化功能需求的职业人才的跨跃。知识分子疏离了政治,获得了知识自觉,回归文化本位,赢得相对自由的公共空间。他们通过近代大学、出版、研究机构等基础性文化建制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自主进行知识生产和传播。
     转型过程中,知识阶层从社会中心退缩到社会边缘,从功能复合、角色二重,但职业单一的支配阶层,演变为角色、功能单一,职业多元,存在于阶级之间、而不是阶级之上的集合体,成为曼海姆所说“自由漂浮的”阶层。
     与此相应的是知识阶层自我意识与集体认同的嬗变。从“中等社会”开始,知识阶层就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身份,力图与传统士绅告别。五四运动之后,用以指涉新式教育所催生的新社会群体的“知识阶级”日益流行,此一概念对比二十世纪初年的“中等社会”,已经基本将士绅排除出去。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层定位不是没有分歧:一部分成员努力建构“学术社会”,力图重塑知识的尊严,重建社会重心;另一部分知识分子则主动认同边缘,放弃知识人身份,慨叹:“我很惭愧,我还不是一个工人”。
     新式教育的层次结构、区域分布日趋失衡,城乡以及沿海与内地的教育差距急剧扩大。教育重心向城市转移,尤其向沿海大都市移动,农村智力资源大量流失,农村文化生态蜕化,乡村社会失去重心,自治性和自主性不复存在,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进而埋下革命病灶之一——乡村推翻城市,内地颠覆沿海。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cess of China's intelligentsia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rural gentry to the urban intellectual. By the historical/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the paper analysis the idiographic process, mechanism, logic, and the profound impac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is social society, from the dimensionality of the change of educational system and intelligentsia.
     The inchoation of China's intelligentsia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was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schools.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o the modern school, had realized the evolution of the system from brought up traditional type gentry to the professional. The professional met the functional demand of social differenti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intelligentsia had become the free-floating stratum in deed. They moved back to society margin from the center. Their social role and function had become singleness from the compound social function and double role. Though intellectuals alienated political power, they had gained the free public space, with the giving birth to self-consciousness of knowledge and regressing cultural role. They had settled down and get on with their pursuit in the modern culture infrastructure such as university, press, and research organization. Intellectuals had gained an independence system of producing knowledge and spreading abroad culture by this infrastructure.
     Contrast with this was the change of intelligentsia's self-consciousness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Since "the middle society", intelligentsia had been struggling to quest new identity, and tried to say goodbye to gentry. After the "May-forth Movement", the term "intelligentsia class" denoting the new social society had been brought up by the new education had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Contrast with "middle society" in the beginning of twenty century, this term had already excluded the gentry. Bu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at the orientation of "intelligentsia class" had been produced divarication. Some intellectuals made great efforts to build the "academe society", tried to win the dignity of knowledge again, and construct the new core of modern society. But the others actively identified with the lower stratum and abandoned the intellectual identity. They had sighed with regret, "I am ashamed of that I am not a worker now!"
     But after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unbalance of the hierarchy, structure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new education had gradually been out of control. The educational center moving to the urban, especially to the coastal metropolis, caused the education gap of rural-urban and interior provinces-coastal areas widening increasingly. So mass of the rural educated persons had been swarming into urban unceasingly, the rural cultural-ecological system gradually had been degenerating, and the rural society lost its elites. It was one of the root reason of the rural revolution would pull down urban and interior provinces would overthrow coastal areas.
引文
1 实际上,只有从明清时期开始,士绅才作为一个完整的、有影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集团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这主要是因为明以后科举的机能发生了某种质的转变,举人、生员等科名逐渐变成中一种终身的资格,享有相应的身份特权。(参见吴金成:《明清时代绅士层研究的诸问题》,载东洋史学会编《中国史研究的成果与展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2 参见张仲礼:《中国绅士》,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8页。
    1 Aleksander, Gerll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the Intelligentsia," in The Intelligentsia and the Intellectuals, ed., Aleksander, Gella, Beverly Hill: Sage Publication Ltd., 1976,p12.
    2 Aleksander, Gerll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the InteLligentsia," in The Intelligentsia and the Intellectuals, ed., Aleksander, Gella, Beverly Hill: Sage Publication Ltd., 1976,pp12-13.
    3 参见陈国祥:《从文化观点谈知识分子——访叶启政教授》,收入周阳山主编:《知识分子与中国》,台北:时报文化事业出版有限公司,1980年,第24页。
    4 参见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创世纪》,收入氏著《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0页。
    5 Lewis S. Fruer, "What is an Intellectual," in The Intelligentsia and the Intellectuals, ed., Aleksander, Gella, Beverly Hill: Sage Publication Ltd., 1976, p.48.
    1 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238页。
    2 R. Michcls, "Intellectual," in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cd. Edwin R. A. Scligman New York: Macmillan Inc., 1963, pp.118-124.
    3 Edward Shils, "intellectual,"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Collier Macmillan Inc., 1968, pp.399-414.
    4 参见罗慧燕:《知识分子与国家》,香港:香港人文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5页。
    5 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1页。
    6 如1919年2月,李大钊在《晨报》发表《青年与乡村》,便多次使用“知识阶级”一词。周作人在1919年3月翻译的一篇英文《俄国革命之哲学的基础》,也出现了“智识阶级”一词。
    7 夏丐尊:《夏丐尊散文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71页。
    1 朱自清:《论气节》,《知识与生活》第2期,1947年5月1日。
    2 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3页。
    3 参见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364页。
    4 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译组译,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第39页。
    1 有关转型时代的论述参见张灏:《近代中国思想史的转型时代》一文,收入氏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2 参见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收入氏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3 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中外日报》1906年1月10日.
    4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9页.
    5 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李仲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15页。
    6 有关自我认同对于阶级、阶层生成的重要性的论述可参见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前言》(钱乘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以及具海根《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粱光严、张静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一书的导论。汤普森令人信服地写道:“阶级是由亲身经历过自己的历史的人定义的,而归根到底。这是惟一的定义”“而当一些人由于共同的(继承的或分享的)经历,感觉到并且能表达清楚它们之间的利益的共同性和与另一些人的利益的不同性(而且通常是对立的)时,阶级就产生了。”
    7 参见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收入氏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 参见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8页。
    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新版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页。
    3 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3页。
    1 张仲礼:《中国绅士》,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2 此处所引为中译本,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费成康、王寅通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40-342页。
    3 Hsiao Kung- chuan, 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0, pp.316-320, pp.506-507.
    1 瞿同祖:《清代的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2 参见 Franz Michael, "State and Society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7, No.3, 1955, pp.419-433.
    3 所谓“双轨”乃是指由自上而下的皇权和自下而上的绅权所构成的政治格局。进一步说,即是县以上通过官僚集团实现政治整合,县以下乡村则通过士绅实现社会整合,两者互为依靠,相互补充。参见费孝通:《基层行政的僵化》与《再论双轨政治》,收入《乡土重建》,载《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 潘光旦、费孝通:《科举与社会流动》,《费孝通文集》第五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第440-455页。
    1 转引自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2 Ho Pin-ti: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书中何炳棣总共统计了从1371-1904年有履历可考的12000多位进士,1804-1910年间22000多名举人与贡生的履历。
    3 Benjamin A. Elman: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Reproduction via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0, No. 1, Feb 1991, pp. 7-28; Benjamin A. Elman: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1 该书英文原名Social Mobility in China,2000年由学林出版社出版中译本,书名为《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
    2 Franke, Wolfgang: Reform and Abol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3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33-434页。
    4 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二十一世纪》,2005年10月号。
    5 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 罗志田:《清季科举改革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以及《数千年中大举动——科举制的废除及其部分社会后果》,《二十一世纪》,2005年10月号。
    2 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第10页。
    3 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兼与日本士族比较》,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4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5 高钟:《文化激荡中的政府导向与社会裂变:1853-1911年的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3、第181-192页。
    6 相继出版的成果包括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台湾)“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专刊(41),1981年;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同前专刊(43),1982年;李国祁:《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1860—1916)》,同前专刊(44),1982年;张朋园:《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南省(1860-1916)》,同前专刊(46),1982年;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同前专刊(48),1984年;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16)》,同前专刊(64),1991年。
    1 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1860-1916年),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第438、380页。
    2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59页。
    3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第160页。
    1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第161页。
    2 参见郑也夫为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中译本所写的序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参见路易斯·沃思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所作的序言。
    4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第158-159页。
    1 弗·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郏斌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2 刘易斯·科塞:《理念人·前言》,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3 参见郑也夫:《译者后记》,载《理念人》。
    1 布迪厄:《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与J.-C.帕斯隆合著),刑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蔡嵘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爱德华·希尔斯:《知识分子与当权者》,傅铿等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学术的秩序一当代大学论文集》,李家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2 参见许纪霖:《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3期。
    3 陈明远:《文化人与钱》,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马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4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 参见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第6期(1991年8月)。更系统的论述参阅Ying-shih Yu,"The Radicalization of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Daedalus,122:2 (Spring 1993),pp.125-50.
    2 王沉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收入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3 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和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收入氏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4 罗志田:《新的崇拜:西潮冲击下近代中国思想权势的转移》,收入氏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5 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收入氏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6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64-73页。另参见程美宝:《区域研究取向的探索——评杨念群著(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1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5-49页。
    2 见Joseph Levenson,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pp. xi, xxvii。
    3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晚清政治思想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另参见熊月之、周武主编:《海外上海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26-327页。
    4 Catherine V. Yeh, "The Life - style of Four Wenren'in Late Qing Shanghai",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2, 1997.
    1 参见熊月之、周武主编:《海外上海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2-33页。
    2 萧邦奇:《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周武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3 Yeh Wen-hsin, The Alienated Academ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 1919-193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4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金安平、张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6 齐慕实(Timothy Cheek):《北美学术界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开放时代》,2003年第2期。
    1 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 参见Alfred North Whitehead,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关于怀特海所说“错置具体感的谬误”的中文论述,则请参见林毓生著,朱学勤编:《热烈与冷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8-39页。
    3 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19页。
    1 有关历史/比较分析方法,可参见斯科克波:《国家与社会革命》第一章第五节《比较历史方法》,刘北成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有关此一方法的逻辑基础,可参见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五至第七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 有关“理念型”(或译“理想型”)具体阐释可参见钱泳祥编译:《韦伯作品集(一):学术与政治》,《韦伯的学术》第1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 参见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58页。
    2 参见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12-316页,以及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97页。
    3 参见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第97-98页。
    4 可参阅贾志扬(John chaffee)所著《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一书。商衍鎏曾对科举制度作一扼要总结:“自汉至隋,轻于文字而重于选举。自隋、唐至宋,重在考试而不核行能。自宋神宗后,专以进士为贵,降至于明、清,守之而勿失”(《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序例》,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
    1 参见韦伯:《中国的宗教》,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6页。
    2 参见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99页。
    3 《明史》卷69《选举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 参见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北京:三联书店,第99页。
    5 Marcel Mausse:《人类学教程》巴黎Payor图书室1989年,第7页。转引自《华康德:解读布迪厄的“资本”——<国家精英>英译本引言》。http://dzl.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10812
    6 转引自钟毓龙:《科场回忆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页。
    7 《钦定礼部则例》卷60《童试事例》。
    1 《钦定学政全书》卷21《考试题目》。
    2 参阅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第11页。同时亦可参阅蒋梦麟所着《西潮·新潮》第7章《参加郡试》(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60-62页)。
    3 参阅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第9页。
    4 《事例》,卷三七○,《礼部:学校》,《学额通例》条下。
    5 参见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354页。
    6 参见张仲礼:《中国绅士》,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00页。
    1 如《钦定礼部则例》即规定:“乡、会试入场官员之子弟及同族,除支分派远散居各省各府籍贯迥异者,毋庸回避外,其余虽分居外省外府在五服以内,及服制虽远聚族一处之各本族,并外祖父翁婿甥舅,妻之嫡兄弟、妻之姊妹,夫妻之胞侄、嫡姊妹之夫、嫡姑之夫、嫡姑之子、舅之子、母姨之子、女之子、妻之祖孙、女之夫、本身儿女、姻亲,皆令回避,不得与试。”(《钦定礼部则例》卷89《乡会试回避》。)另可参见魏秀梅:《清代科场回避制度,1645-190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6期(1987年6月)。
    2 《清史稿》卷108《选举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3 尹会一:《健余先生文集》,“广西乡试最后试”。
    4 尹会一:《健余先生文集》,“广西乡试最后试”。乾隆在上谕中曾这样说:“国家设科取士,首重者在四书文。盖以六经精微尽于四子书,设非读书穷理,笃志潜心,而欲握管挥毫,发先圣之义蕴,不大相径庭耶?”(《钦定科场条例》卷17《乡会试艺》。《大清会典事例》卷三百三十二,乾隆10年谕。)
    5 《清史稿》卷108《选举志》。
    6 《钦定科场条例》卷17《乡会试艺》。
    7 张海珊:《送张少渊试礼部序》,见《清经世文编》卷2,第80页。
    8 《钦定科场条例》卷17《乡会试艺》。
    9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355页。
    10 张仲礼:《中国绅士》,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24页。
    11 《钦定礼部则例》中举额分配如下:顺天乡试中额分编满、合、夹、承、贝、南皿、北皿、中皿字号分别录取,具体名额的分配是满字号27名,合字号12名,共加五经遗额2名;夹字4名;承字1名;贝字101名,加五经遗额5名,共106名;南皿36名,北皿36名,共加五经遗额4名;中皿无定额,每20卷中1名。副榜仍各照字号,每举人5名取中1名。其取中举人,有奇零不足五名之数者,就不将其列入计算范围。各省乡试中额是:山东69名,其中耳字号3名;山西60名;河南71名;江南114名,其中江苏69 名,安徽45名;浙江94名;江西94名;福建85名,其中至字号(台湾生员)2名;湖北48名,或47名;湖南45名,或46名,都是轮换录取;陕西61名,其中丁字号(宁夏)2名,木字号(榆林)1名,这两个地方的录取采用一科另编字号,一科与全省士子统一考试轮换进行,而聿左号(甘州、西宁)1名,聿右号(肃州、安西、乌鲁木齐等处)1名,每科另编录取;四川60名,其中宁字号(宁远府)1名,需要应考者满30人才另外编号;广东71名,增加卤字号名额1名;广西45名;云南54名;贵州40名。各省副榜各视正榜,每举人5名取中1名,但是增加的乡试录取名额中不能增加副榜名额。(《钦定礼部则例》卷93《仪制清吏司·乡会试中额》。)
    1 《钦定科场条例》卷二十《各乡试定额》。
    2 《钦定科场条例》卷22《会试中额》。
    3 参见林丽月:《科场竞争与天下之“公”:明代科举区域配额问题的一些考察》,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20期(1992年)。
    4 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93页。
    5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第153页。
    6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355页。
    1 有关这些科举仪式的详细记述可参见商衍鎏:《消代科举考试述录》,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
    2 转引自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65页。
    3 出身官员家庭是指夺魁时其祖辈、父辈或兄长曾任或正任县令以上官职。此表根据周腊生:《清代状元奇谈·清代状元谱》(第二版),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246-248页资料制作。
    4 《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 转引自刘海峰:《科举学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6页。
    2 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载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 《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0页。
    4 见舒新槭:《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47页。
    5 《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9-90页。
    6 见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一册,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99-101页。
    7 参见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407页。
    8 《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0页。
    1 《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9—90页。
    2 参见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392页。
    3 《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0页。
    4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第941页。
    5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4998-4999页。
    6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228页。
    1 见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47-58页。
    2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719页。
    3 朱有璩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64页。
    1 参见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62-63页。另参阅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231-232页。
    2 舒新缄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65页。
    3 《时报》1905年9月7日。
    4 转引自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李仲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1页。
    5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6-147页。
    1 参见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414页。
    2 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66页。
    3 参见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4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第171-174页。
    1 据《东方杂志》第5年第2期(1907年7-8月),载《吏部奏举贡考职並优贡录用知县补缺班次章程折》,考试举贡与朝考录取优贡两项“所用知县三四百员”,“若归于一班,则班次之拥挤过甚……所有举贡分省知县,拟请附于即用班内,一切序补酌补之处,悉照即用人员之例办理,其优贡知县即专归于候补班内,照候补之例办理……至二等优贡,奉旨以按察司经历、盐运司经历、散州州判、府经历、县丞分省补用者,每项不过三十人,自应一律归于候补班内”。
    2 《四千八百余之优拔》、《考试优拔之现相》,《大公报》1909年8月16日、9月11日。
    3 何刚德:《客座偶谈》,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4 《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894年4月21日,第32页。
    5 《退想斋日记》,1903年1月13日,第118-119页。
    6 《退想斋日记》,1904年3月13日,第132页。刘大鹏所说光绪二十一年以来童试人数逐年锐减的情况,有学人提出可能与光绪二年至六年山西大旱人口锐减有关。相关资料显示,大灾确实导致山西人口减少47.7%(参见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77、689页),对科考会有一定影响。但刘大鹏记录光绪三年、四年大灾时太原县仍分别有100多人和80多人应试,然后逐年递减,甲午和新政开始后,递减加速,则灾害并非应考人数减少的主因。
    7 《朱峙三日记》,1904年3月18日,《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1辑,第321页。
    8 《论中国学堂程度缓进之原因》,《东方杂志》第1年第6期,1904年8月6日。
    9 周振鹤:《官绅新一轮默契的成立——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的社会文化背景》,《复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1 参见桑兵:《晚清民国的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89页。
    3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217页。
    1 清末学堂初立,学生年龄一般都比较大,且当时政府规定,高等小学堂毕业奖励生员出身。
    2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06页。
    3 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台北:中华书局,1969年,第31-32页。
    1 资料说明:本表是根据《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见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206-317页)所载之科目程度及教授时间表统计绘制而成。其中学堂时数是以整个修业年限计算之。
    2 有关清末乡土教科书、乡土志、“乡土教育”以及其中“由乡及国”的观念,可参见程美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一书的第二章《岭外入中国》之《由乡及国》以及《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3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296页。
    4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17页。
    1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21页。
    2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21页。
    3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29-337页。
    4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39页。
    5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40页。
    6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41页。
    7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50页。
    8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55页。
    9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59-386页。
    1 上述个人生活史资料取自樊洪业:《从科举到科学:中国本世纪初的教育革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年第1期。
    2 郭沫若:《少年时代》,《郭沫若选集》第一卷上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9页。
    1 相关分析见下一节《制度转轨所引起的社会失衡》。
    2 舒新缄:《我和教育》(上),台北:龙文出版社,1990年,第53页。
    3 舒新城:《我和教育》(上),台北:龙文出版社,1990年,第53页。
    4 邹鲁:《少年的回顾》,台北:龙文出版社,1993年,第16页。
    5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7、77-78页。
    1 参见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1-162页。
    2 参见邱秀香:《清末新式教育的理想与现实》,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2000年。
    3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392页。
    1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第111-112页。
    2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596-597页。
    3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2卷,高平叔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64页。
    4 见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2卷,第130-137页。
    5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651页。
    1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659-660页。
    2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669-676页。
    3 资料来源: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523页。
    1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663-664页。
    2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697-712页。
    3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712-714页。
    1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改革发生巨大关系者,一为新教育思想的引进和教育宗旨的革新;一为白话文运动与国语教学改革。此二者为1922年新学制的酝酿、出台作了很好的准备与铺垫。
    2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990页。
    3 参见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989-993页。
    1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8页。
    1 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辑,第93册,学部总务司第一、二、三次教育统计图表。
    2 以当时人口约4亿计算,学龄儿童应有6千万人左右,而当时就学儿童仅150万名,新学就学率约2.5%左右。
    3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00页。
    4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22页。
    5 需要说明的是,此一数字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对比,用以说明新式教育起步阶段的容量比较有限,还不能完全取代以科举应试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当然,学堂的兴起,并不意味着民间私塾消亡。事实上,即使到20世纪30年代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乡间还存在大量的私塾传授学童基本的文化知识。
    1 陈启天:《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台北)文星书店,1962年影印,第112-114页。另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第193-194页统计:1907年全国有中学堂398所,学生30734人;1909年有中学堂438所,学生38881人。
    2 均据《第三次教育统计图表》(1909年,学部总务司编)测算,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93册。
    3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455页。
    1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455页;《第三次中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57年版,第124、1226、1228页。
    2 陈启天:《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台北:文星书店1962年影印,另参见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1860-1916)》,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第373-374页。
    3 参见Evelyn Rawski,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9,Chapl.以及张朋园《识字率与现代化》一文,收入氏著《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
    4 见 Evelyn Rawski,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9, pp.1-4.
    5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428页。
    6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1428页。
    1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1428、1431、1433、1435页
    2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1428-1429、1433页。
    1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第三次中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57年,第445页。
    2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400页。
    1 陶行知:《师范教育之新趋势》,《陶行知全集》(一),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67页。
    2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79页。
    3 引自《学部岁入岁出统计表》,见学部总务司编:《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1907年),《光绪三十四年第二次教育统计图表》(1908年),《第三次教育统计图表》(1909年)。
    4 学部总务司编:《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辑,第93册,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4-45页。
    5 学部总务司编:《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75页。
    6 均据《第三次教育统计图表》(1909年,学部总务司编)测算。
    1 张宪文辑:《孙诒让遗文辑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7页。
    2 参见应星:《废科举、兴学堂与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2期。
    3 樊德雯:《乡村—政府之间的合作——现代公立学堂及其经费来源(奉天省海城县:1905-1931)》,载黄宗智主编:《中国现存研究》第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79-124页。
    4 胡尔霖:《拟上学部条陈》(1908年),收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277页。
    5 胡尔霖:《拟上学部条陈》(1908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277页。
    6 费正清、费维凯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45-447页。
    1 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译,台北:文星书店,1963年。
    2 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第54页。
    3 转引自汪一驹:《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梅寅生译,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第151页。
    4 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译,台北:文星书店,1963年,第45-46页。
    5 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第12页。
    6 罗敦伟:《教育统制的检讨》,《教育杂志》,第24卷(1932年)第4号。
    1 教育部编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中《十九年全国各级学校教育概况表》,开明书店,1934年,第1584页。
    2 汪一驹:《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台北:梅寅生译,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第151页。
    1 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译,文星书店,1963,第46-47页。
    2 参见应星:《废科举、兴学堂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2期。
    3 章太炎:《在长沙晨光学校演说》(1925年10月),转引自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下册,823页。
    4 据劳思静估算,一个学童每年只要银一两就够了。参见Evelyn Rawski,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9.
    5 生员参加乡试,每名给路费银三两,花红银九钱,酒席银一钱。举人每名给长夫银二十四两。廪生考贡,例用正、陪二人,各给脚力银二两五钱。既贡,每名给路费银一十五两,花红、旗、匾、酒席银一十二两。(乾隆《长沙府志》卷十三《学校·府学》。)《户部则例》卷93“科场经费”一节对举人会试盘费有如下之说明:“各省政府对应(会)试的举子支付的盘费,从省库地丁银两中拨付。十八个直省中有十七个省是以银两支付,而云南省则给驿马一匹,另给银三两……广东、安徽二十两,江西、湖北十七两,福建十五两,湖南十四两,广西十二两,浙江、河南十两,山西七两,陕西六两,甘肃五两,直隶、四川四两,山东一两。”《吾学录初编》卷5第3-4页则记载如下:“会试盘费:奉天每名九两、十两不等:山东额征银五百八十九两,山西一千九百四十四两;河南二千五百六十两;江宁二百九两;苏州八百五十三两;安徽二千八百四十三两;江西一千六百四十八两,福建五千九百六十七两;湖北四千六百四十二两,湖南二千六百二十一两;陕西四千一百九十八两各有奇,俱按名数均匀摊给。浙江每名额给银十两;甘肃每名五两有奇;四川每名四两有奇;广东每名十八两至三十两有奇不等。广西每名十二两有奇,云南、贵州每名三两,往来驿马一匹。”
    6 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十二日《中外时报》文:“论废科举后补救之法”,《东方杂志》,1905年第11期“教育”栏转载。
    7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95页。
    1 《学部奏定各学堂征收学费章程》,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
    2 庄俞:<论小学教育>,载《教育杂志》,1909年第2期。
    3 《申报》1905年1月1日,1905年1月5日,1905年1月10日。
    4 何刚德:《客座偶谈》卷二,上海,上海古箱出版社,1983年。
    5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95页。
    6 张楞、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卷2下,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第969-970页。
    7 谢岚、李作桓主编:《黑龙江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613、291、636页。
    8 M. Bastid, Educational Reform in Early 20th - Centur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160.
    9 赵笃明:《中国教育应如何改革》,《教育杂志》第17卷(1925年)第12号。
    1 转引自商丽浩:《政府与社会——近代公共教育经费配置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9页。
    2 参见汪一驹:《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梅寅生译,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第91-92页。
    3 张忠绂(1923级)回忆,《清华校友通讯》,新26-27期(1969年8月),第3页。
    4 《清华周刊》第368期(1926年2月27日)。一学期费用中,学费20元,膳费35元,体育费2元,洗衣费3元,实验费3元。
    5 《中央日报》,1931年4月23日,转引自苏云峰:《从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42-143页。
    6 《中央日报》,1931年4月28日。据燕京大学校董会调查,1927-1937年间,燕京大学每年学费从50元增加为110元,比其他大学为高。时北大为40元,清华为20元。至于宿舍费,清华免,燕京为40元。也比其他校高。Philip West,Yenching Universiry and Sino-Western Relations 1916-1952,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p.138.
    7 商丽浩:《政府与社会——近代公共教育经费配置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8页。
    1 古楳,《为什么现在的教育不是民众的?》,载1932年《中华教育界》,19卷,第10期。据表中全体平均项目统计,中山大学各种部均为寄宿制,个人平均年支出费用包括扣除教育直接成本外的学生衣食费用,中学费用为初中费用。
    2 卢绍稷:《中学投考指南》,上海:勤奋书局,1932年。中学和大学教育直接成本包括衣食费用。
    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34、486、477、64、477页。
    4 刘佛丁等:《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国民收入非配问题考略》,《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4期。
    5 舒新城:《我和教育》(上),台北:龙文出版社,1990年。
    6 民国以后舒新城就职于中华书局,主编《辞源》,同时进行教育研究,政治上日趋温和。
    1 黄克诚:《黄克诚回记录(上)》,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第1-19页。
    2 参见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收入氏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1-222页。
    3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85页。
    4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95页。
    5 参见应星:《废科举、兴学堂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2期。
    6 《上海商务印书馆私立尚公小学一览》第9页,引自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76页。
    1 张允候、殷叙彝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二),北京:三联出版社,1979年,第135页。
    2 李景汉编:《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4-245页。李的调查中并未区分新式教育与传统私塾教育,这里权且将所有统计数字中的受教育年限均看作学校教育。
    3 李景汉:《北平最低限度的生活程度的讨论》,《社会学界》,1929年第3卷。
    4 据《第三部消费与投资估计》推算,参见汪馥荪、巫宝山:《中国的国民所得》(上册),上海:中华书局1947年。
    5 曹云祥:《改进清华之道》,原载《清华学报》,十周年纪念特刊,第67页。
    1 据《全国高等教育统计》(1933年)。转引自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43页。
    2 philip West, Yenching University and Sino-Western Relations, 1916-1952,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138.
    3 竺可桢:《浙江大学设置公费生》,《申报》,1936年5月9日。
    4 费孝通、潘光旦:《科举与社会流动》,《费孝通文集》第五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第440-455页。
    5 王光祈,《少年中国之创造》,《少年中国》第1卷第2期,第5页。
    6 下引数据均出自汪一驹:《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梅寅生译,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第93-95页。
    1 黄炎培:《中国教育史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万有文库本,序言6页、144页。
    2 周锡瑞:《改良与革命》,杨慎之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8页。
    1 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62-163页。另参见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77页。
    2 转引自孙立平:《传统与变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21页。
    3 中国民间一直认为,考试制度为产生一个具有高度社会流动性的社会提供了可能。尽管这种考试体系所产生的社会流动的客观机会会在不同的时代或地区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则毫无疑问,即它经常被人们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机制。
    4 此处借鉴了应星:《废科举、兴学堂与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一文的分析思路,《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2期。
    5 参见应星:《废科举、兴学堂与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2期。
    1 我们只要看看出身翰林的蔡元培、文章冠多士的章士钊以及日后为德先生和赛先生作前驱的陈独秀,都曾在密室里用功夫,做过“学习炸药以图暗杀”的热心人,即可窥见一斑。参见杨国强:《20世纪初年知识人的志士化与近代化》,收入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2 Ronald G. Corwin, A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Meredith Publishing Company, 1965, p.3.
    3 按照钱穆先生的界定,历史意见指的是过去时代的人们从切身感受所发出的意见。待时代隔久了,历史的情境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制度与人物,那只能是一种时代意见。他认为,历史意见比较真实客观,我们不能用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参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前言》,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4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50页。
    5 刘大鹏:《诅想斋日记》,162-163页。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000页。
    2 《阅各报兵警交哄事感官》,《砭群丛报》第1期,1909年6月。
    3 艾恺:《最后的儒家》,王宗昱、冀建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4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8页。
    1 一般说来,家庭是将文化标准传给下一代的主要输送带。家庭所传播的也主要是父母所属的阶层和群体所接受的那部分文化。(参见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297页。)但常年在外的学堂生活使得这一输送带不再畅通有效。结构上与传统教育体系有根本区别的新式教育体系日益从家庭体系和社区中脱离出来,并成为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来源。
    2 陈独秀在《实庵自传》中自叙心路陂陀说:“母亲的眼泪,比祖父的板子,着实有威权”。(陈木辛编:《陈独秀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
    3 参见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3页。
    4 参见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252页。
    5 参见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3-264页。
    1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4-185页。
    2 《学部驳复汴抚张人骏请定学律折》,《广州总商会报》,1907年5月10日。
    3 杨国强:《清末新政:历史进化中的社会圮塌》,《史林》,1997年第3期。
    4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3页。
    5 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4页。
    6 《辛亥革命回忆录》(四),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68页。
    7 周作人:《周作人日记》上册,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第344页。
    1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下册,三联书店,1963年,第715页。
    2 蒋梦麟:《西湖·新潮》,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57页。
    3 参见杨国强:《20世纪初年知识人的志士化与近代化》,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164页。
    4 《浔溪公学生第二次冲突之原因》《选报》第35期。
    5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446页。
    6 《札饬禁书》,《汇报》第590号。
    7 《政府严禁书报》,《大陆报》第2年第3号。
    8 《官设图书馆之目的》,《警钟日报》1904年11月5日。
    9 《江南将备学堂致<中外日报>馆书》,《大陆报》1905年8月10日。
    1 《论中国学生同盟会之发起》,《苏报》1903年5月31日。
    2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3 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第四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75-311页。
    4 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5页。
    5 爱国青年(张继)主编:《教育界之风潮》第5章,上海1903年石印本。
    6 《国民日报汇编》二,《苦学生》。
    7 《苏报》1903年5月23日《杭州来函照录》。
    8 《学部通过京外考核各学堂学生品行文》,《东方杂志》,1907年第4期。
    1 参见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5-266页。
    2 侯生:《哀江南》,《江苏》,一(1903年4月),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卷一下,第537页。
    3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63-64页。
    4 《北京女子师范之风潮》,《盛京时报》1911年3月30日。
    5 《陆军小学风潮记》,《民立报》1910年10月22日。
    6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64页。
    7 《大公报》1906年5月8日-9日《张季直殿撰复两江学务处沈观察书》。
    8 《南洋公学学生出学始末记》《政艺通报》壬寅(1902年)第20期。《致南洋公学退学诸君书》《文言报》第15号。
    9 《广方言馆风潮始末记》《苏报》1904年5月10日。
    10 《投函》《警钟日报》1904年5月29日。
    1 《北洋法政学堂专门科学生散学大风潮》,《盛京时报》1908年1月9日。
    2 《大公报》1908年1月12日《答无名自称退学生公启函》。
    3 参见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66页。
    4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8页。
    5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9-171页。
    6 《中国日报》1904年3月14日,《痛哉武备惜哉武备》。
    7 参见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8页。
    8 近代中国,新式学堂并未成为像涂尔干、布迪厄等人所分析的社会主导价值的传送带,反而成为了产生异义、离经叛道,培养颠覆权威的批判的话语文化的滥觞之地。
    9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94页。
    1 参见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7页。
    1 关于中等社会概念的出现与运用,历史学界已经多有注意。《中华民国的创立(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在第三章第四节之二“中国教育会的成立和东南地区的‘学界风潮’”中,对于新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阶层出现于历史舞台并投身政治活动以及社会上所出现的对“中等社会”、“学生社会”的礼赞均有所论述。王学庄后来撰文介绍《俄事警闻》时,再次对以学生为主体的革命派用上等社会、中等社会、下等社会来分析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他们以“中等社会”自居、自认为是革命的领导力量的相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载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此外,胡绳武介绍《游学译编》,陈大可介绍《湖北学生界》,丘权政介绍《浙江潮》,也分别注意到其中的有关文章使用中等社会概念的情况。比较起来,王学庄将其他相关资料联系贯串,而不仅仅就《俄事警闻》所载文章加以概括,又并非简单批判,所见较为深入。后来陈旭麓1992年出版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以专章讨论清末十年间的中等社会,力图揭示此一概念的社会内涵,因此着重于社会分析。最新的研究则是桑兵《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一文(《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桑兵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仔细梳理了此一观念从无到有的展开过程,大致澄清了历史本来的脉络。本节试图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从知识阶层自我意识的萌芽与阶层意识觉醒的角度,着力分析知识阶层从传统士绅形象到现代知识分子形象转变过程中自我认同的嬗变。
    1 想象一词借自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那本名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 有关学堂风潮进一步的研究,可参见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 梁启超:《敬告留学生诸君》,《新民丛报》第15号,1902年9月2日。实藤惠秀认为梁启超的文章“不但采用了日本词汇,而且还加进了日本式的文气;因此热力万钧,新颖可喜,人们都称之为‘启超体’或‘新文体”,此文即是一个显例。(《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291页。)
    4 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载《新民丛报》第17号,1902年10月3日。
    5 粱启超:《敬告留学生诸君》,《新民丛报》第15号,1902年9月2日。
    6 《倡学生军说》,《苏报》,1903年6月24日。
    7 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新民丛报》第17号,1902年10月2日。
    1 杨笃生:《新湖南》,第4篇,1903年。
    2 王学庄:《俄事警闻》,载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1-162页。
    3 张仲礼:《中国绅士》,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12页。
    4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戊戌变法(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303-304页。
    1 李书城:《学生之竞争》,《湖北学生界》,1903年第2期。
    2 梁启超:《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新民从报》,1904年,第46-48期合订本。
    3 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陈天华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15页。
    4 陈天华:《绝命辞》,《陈天华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36页。
    5 爱国青年(张继)主编:《教育界之风潮》,上海1903年石印本。
    1 李书诚:《学生之竞争》,《湖北学生界》,1903年第2期。
    2 李书诚:《学生之竞争》,《湖北学生界》,1903年第2期。
    3 杨笃生:《新湖南》,第2篇,1903年。
    4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284页。
    1 李书城:《学生之竞争》,《湖北学生界》,1903年2月第2期。
    2 《论中国学生同盟会之发起》,《苏报》,1903年5月30日。
    3 《东京留学》,载《新民丛报》,1904年第3号。
    4 梁启超:《新民说·论政治能力》,《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732页。
    5 自然生(张继):《读“严拿留学生密谕”有愤》(1903),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卷一下,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第685页。
    6 林懈:《论合群》(1904),《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卷一下,第909页。
    7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页。
    1 邹容:《论中国学生同盟会之发起》,《苏报》,1903年5月30日。
    2 参见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5-7页。
    3 孙中山:《致陈楚楠函》,《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86-287页。
    4 梁启超:《与夫子大人书》(1906),引自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73页。
    1 参见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蔡嵘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2页。
    2 李书城:《学生之竞争》,《湖北学生界》,1903年第2期。
    3 李书城:《学生之竞争》,《湖北学生界》,1903年第2期。
    4 卫种:《二十世纪之支那初言》,《二十世纪之支那》,1905年第1期。
    5 杨荫杭:《喫饭新语》(原刊1922年2月28日《申报》),收入杨绛整理:《老圃遗文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532页。
    6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034-1035页。
    1 参见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收入氏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6页。
    2 参见施奈德:《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梅寅生译,台北:华世出版社,1984年,第7页。
    3 参见王汎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载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107-126页。
    1 参见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33-54页。
    2 金梁:《光宜小记》,载章伯锋、顾亚主编:《近代稗海》,第11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86页。
    3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见高叔平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卷,第5-7页。
    4 参见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26页。
    5 傅斯年:《<新潮>发刊旨趣书》,《新湖》第1卷第1号,1919年1月1日。
    6 蒋梦麟:《西湖·新潮》,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1 刘树杞:《论中国两国之异同及中国留美学生之责任》,载《留美学生季报》,第一年春期,1914年3月。
    2 谢赞禹:《留美学生与中国教育之前途》,载《留美学生季报》,1916年第1号。
    3 朱经农:《致胡适》,1920年2月11日,《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1页。
    4 蔡元培:《致汪兆铭函》(1917年3月15日),见高叔平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6页。
    5 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六》,载《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5页。
    6 张之洞:《劝学篇·自序》,见《张文襄公全集》,台北;文星书店,1967年,第221页。
    7 吴稚晖:《四十九岁日记选录》,收在《吴敬恒选集》,台北:文星书店,1967年,“序跋游记杂文册”,第221页。
    8 参见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同时参见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一章太炎、胡适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尤其是第三章“学术与政治”。
    1 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27页。
    2 王世杰:《追忆蔡元培》,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80页。
    3 鲁迅:《我观北大》,《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57-158页。
    4 参见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5 胡适:《提高和普及》,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2卷《胡适演讲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6-437页。
    6 胡适:《被北大开学典礼会上的讲话》,《胡适文集》12卷《胡适演讲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8-439页。
    7 胡适:《在北大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胡适文集》12卷《胡适演讲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447-448页。
    1 陈独秀:《提高与普及》,《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年12月。
    2 李大钊:《本校成立第二十五周年纪念感言》,《北京大学日刊》第1136号,1922年12月17日。
    3 耿云志:《胡适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98页。
    4 转引自王汎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收入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120页。
    5 钱理群:《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以鲁迅与胡适为中心》指出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几件大事都与胡适有关:最早建议成立北大评议会,创办《北京大学月刊》,以及选课制度等等都是胡适初建的。此文收入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285-323页。
    6 胡适:《学术救国》,《胡适文集》12卷《胡适演讲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54页。
    1 傅斯年:《<新潮>发刊旨趣书》,《新潮》第1卷第1号,1919年1月1日。
    2 《张闻天致张东荪》,1919年12月12日,《张闻天早期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3 转引自耿云志:《傅斯年对五四运动的反思——从傅斯年致袁同礼的信谈起》,《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第111页。
    4 参见Wang Fan-sen,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67-68.
    5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卷第1期(1928年)。
    6 参见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
    1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 顾潮编:《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69页。
    3 余英时;《犹记风吹水上鳞》,收入余英时文集第五卷《现代学人与学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5页。
    4 良友图书公司的伍联德也明确表示:“以商业的方式而努力于民众的文化教育事业,这就是我们的旨趣。”(伍联德:《再为良友发言》,载《良友》第36期,1929年4月。)
    5 参见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局》,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6 胡适:《胡适的日记》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 《致张元济》(1926年5月7日),耿云志等:《胡适书信集》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72页。
    2 《胡适的日记》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3页。
    3 孙函收入胡适:《我的歧路》(1922年6月),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361-362页。
    4 参见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59页。
    5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6 参见霆声(周全平):《出版界的混乱与澄清》,收于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上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86页。
    7 参见施奈德:《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梅寅生译,台北:华世出版社,1984年,第98页。
    8 傅斯年:《自然》,载《新潮》,第2卷第3期(1920年1月)。
    1 张彭春:《日程草案》,1925年12月8日,转引自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9页。
    2 顾颉刚:《不寐》,见《我们的六月》(1925年上海),转引自施奈德《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梅寅生译,台北:华世出版社,1984年,第111页。
    3 周予同:《顾著古史辨读后感》,《古史辨》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9页。
    4 见《汤用彤传略》,《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1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5 见《李叔同》,宗志文、朱信泉主编:《民国人物传》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6 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0-381页。
    1 按照席尔斯(Edward Shils)的定义,民粹主义是“一种对于平民百姓、未受教育者、非智识分子之创造性和道德优越性的崇信”。(Edward Shits.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wer and Other Essays,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2.p.20)民粹主义的核心是它的“人民”观,即对“人民”或“民众”的极端崇拜。正如席尔斯说的:“人民构成了道德和标准:同人民保持联系就是善。尊重和不敬的给予基于是否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Shils.The Intellectual and the Power and Other Essays,p.405.)许多民粹主义者都认定,“人民”是个或多或少单一的整体,即具有同质性的民众。对许多民粹主义者来说,农夫与工人之间的差别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那些为其衣食而劳作的“人民”与不劳而获的既得利益者之间的差别。这些特征在我们下面的分析中均可找到相应的例证。
    2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1918年11月5日),《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10-111页。
    3 蔡元培:《劳工神圣》,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19页。
    4 罗家伦:“今日世界之新潮”,《新潮》,第1卷第1号(1919年2月9日),第19至22页。
    5 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新潮》第2卷第4期(1920年5月1日)。
    1 转引自王沉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收入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116页。
    2 王光祈:《少年中国学会之精神及其进行计划》,《少年中国》,1919年12月第1卷第6期,第6-7页。
    3 曹靖华:《男子去长衫女子去裙》,《青年》第5期,1920年4月4日。
    4 德:《教育的错误》,《平民教育》,第9号,1919年12月6日。收入张允候、殷叙彝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三),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第20-21页。
    5 《新人》第1卷第6期《文化运动批评号》下“通讯二”,1920年。
    1 施存统:《复轶千》,《民国日报·觉悟副刊》1920年4月16日。施存统后来陆续写过像《只要我是一个工人》的文章(《民国日报·觉悟副刊》,1924年12月7日)。
    2 美国历史学家A.Dirlik曾明确指出过这一倾向,即“在五四后期,一种新的观点,即知识分子不仅要教导劳工,而且也要向劳工学习,也产生了”。参见A.Dirlik.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67.另参见王沉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收入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121页。
    3 见夏济安:《鲁迅与左翼作家联盟的解散》,《黑暗的闸门》,第71页。转引自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258页。
    4 S. M. Lipset. The First New Nation, Garden City: Anchor Books, 1967. Pp. 77-78.
    5 我们知道陈独秀有一句常为人引用的口号:中国要实行民治主义,应当“拿英美作榜样”,且陈的这一口号是在五四学生运动爆发之后数月才喊出来的,与此同时他还发表了不少歌颂杜威和试验主义的言论。
    1 陈独秀:《劳动者底觉悟——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演说》(1920年5月),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5-137页。
    2 陈独秀:《敬告广州青年》(1920年10月),《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第186-187页。
    3 辛亥之前的学堂学生年龄均比较大,很多还有着传统功名,故当时他们比较活跃。民国以后,学校里的学生的年龄逐渐回复到正常水平,一直要到五四时期,随着教育的发展,(年龄、知识上比较成熟的)中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数量增长,作为一个群体,学生才再次登上历史舞台。当然学生作为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前后之间有着许多的差异。
    4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41页。
    5 罗家伦(毅):《五四运动的精神》,《每周评论》第23期(1919年5月26日)。
    1 杨荫杭:《学荒》,原文刊于1920年12月20日《申报》,收入杨绛整理:《老圃园文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63页。
    2 《查毓瑛致胡适》(五四后某年的七月三日),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0册,合肥:黄山书社,1997年影印,第622-624页。
    3 瞿世英:《五四与学生》,《晨报》1921年5月4日。
    4 《北京之五四纪念会》,《教育杂志》15卷5号(1923年5月20日)。
    5 张彭春:《日程草案》,1925年6月29日、10月25日),转引自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0页。
    6 戴季陶:《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台北:阳明山庄影印,1951年,第63页。
    7 《京区报告议决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496页。
    8 见《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第76页。
    1 李璜:《我们为什么要办爱国中学》,《晨报副刊》,1926年7月27日;鲁迅《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国民新闻》(广州),1927年5月5日,重印在《中山大学学报》1975年第3期。
    2 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5,184页。
    3 朱家骅:《三民主义青年团在中国青年运动中的意义与价值》(1942年7月1日),收入王聿均、孙斌编:《朱家骅言论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77年,第357页。
    4 罗家伦:《从近事看当年(为五四作)》,《世界学生》第1卷第6期(1942年5月),第2页。
    5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第246页以降。
    6 见顾颉刚:《我对于五四运动的感想》,《世界学生杂志》第1卷第5期(1942年5月),第4-5页。
    7 参见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367-368页。
    1 参见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第246页以降。
    2 李大钊:《知识阶级的胜利》,《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08页。
    3 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卷,第562页。陈的论述与曼海姆所说知识分子基于教育而产生的超越性的观点有相通之处。
    4 参见周思源:《五卅前共产党人对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探索》,《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5 《北京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12-13页。
    1 《北京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12-13页。
    2 李大钊:《青年与农村》(1919年2月),《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46页。
    3 李大钊:《俄罗斯革命之过去、现在及将来》(1921年3月),《李大钊文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60-461页。
    4 C.T.(施存统):《我们怎么样干社会革命?》,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等选编:《“一大”前后》(一),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79-281页。
    1 周思源:《五卅前共产党人对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探索》,《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2 黄日葵、陈仲瑜、邓仲解、刘仁静、李大钊、沈昌:《北京同人提案——为革命的德莫克拉西(民主主义)For Revolutionary Democracy》,《少年中国》3卷11期(1922年6月1日),收入李大钊研究会编:《李大钊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61页。
    3 蔡元培:《蔡元培的宣言》,《努力周报》,第39期(1923年1月28日),第4页。
    4 《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57-58页。
    1 参见国焘:《知识阶级在政治上的地位及其责任》,《向导》第12期(1922年12月6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向导周报社汇刊本,第98-100页。
    2 胡适:《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7页。
    3 参见秋白:《政治运动与知识阶级》,《向导》第18期(1923年年1月31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向导周报社汇刊本,第147-148页。
    4 参见秋白:《政治运动与知识阶级》,《向导》第18期(1923年年1月31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向导周报社汇刊本,第147-148页。
    5 参见秋白:《政治运动与知识阶级》,《向导》第18期(1923年年1月31日),第147-148页。
    6 周思源:《五卅前共产党人对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探索》,《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1 陈独秀:《怎么打倒军阀》(1923年4月),《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0-441页。
    2 周思源:《五卅前共产党人对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探索》,《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3 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1923年12月),《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第557-564页。
    4 陈独秀:《青年们应该怎样做》(1923年10月),《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41-542页。
    5 敬云(刘仁静):《学生会的任务及其组织》(1923年10月27日),收入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前——党的历史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75页。
    1 参见邓中夏:《革命主力的三个基本群众——工人、农民、兵士》(1923年12月8日);《论工人运动》(1923年12月15日);《中国工人状况及我们运动之方针》(1923年12月22日);《论农民运动》(1923年12月29日),均收入《邓中夏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2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203页。
    3 匪石(李求实):《革命中学生应持的态度》(1924年6月14日发表),《六大以前——党的历史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42-143页。
    1 参见周思源:《五卅前共产党人对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探索》,《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2 邓中夏:《我们的力量》(1924年11月),《邓中夏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98-102页。
    3 参见周思源:《五卅前共产党人对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探索》,《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4 邓中夏:《我们的力量》(1924年11月),《邓中夏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98-102页。
    5 张太雷:《中国革命运动和中国的学生》(1925年1月),《六大以前——党的历史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28-230页。
    1 彭述之:《谁是中国国民革命之领导者》,《新青年(季刊)》第4期(1924年12月20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
    2 彭述之:《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1927年5月),《六大以前——党的历史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779页。
    3 张太雷:《中国革命运动和中国的学生》(1925年1月),《六大以前——党的历史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27-230页。
    4 参见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通史》,《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5 百忧:《以科学眼光解剖时局》,《晨报副刊》,1926年10月5日;前溪(吴鼎昌):《智识阶级与革命》,《国闻周报》,1926年11月14日。
    6 转引自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04页。
    7 伍生:《五四以后青年运动的倾向》,《入伍生周刊》,第2期(1927年5月),转引自张培新:《北伐时期群众战之研究》,台北:三民主义研究所,第171页。
    1 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26-427页。
    1 转引自黄延复:《从清华“四哲”看清华传统精神》,载氏著:《清华传统精神》,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 参见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自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参见教育部年鉴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总第505、1406页;《一九三七年以来之中国教育》、《教育通讯》副刊第2卷第9期。
    3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400页。
    1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引言》,金安平、张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2 参见杰罗姆 B.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单正评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8-250页。
    3 见《北京大学民国三年同学录》,转引自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引言》。
    4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一),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02页。
    5 参见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引言》。
    1 参见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5页。
    2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引自杨东平编:《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第2页。
    3 蔡元培:《传略(上)》,《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32页。
    4 参见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第139-140页。
    5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917年1月9日),引自杨东平编:《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第325页。
    1 转引自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6页。
    2 参见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06-407页,以及荀渊:《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对1901—1936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5月,第67-68页。
    3 蔡元培:《回任北大校长在全体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辞》,《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42页。
    1 顾孟余:《忆蔡孑民先生》,载重庆《中央日报》1940年3月24日。
    2 见《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63页。
    1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到1922年北大实际只办起了国学研究所。但这是在中国现代大学中最早以欧美研究机构为模式建立起来的研究所,也是在“整理国故”口号提出后,第一个以国学研究为范围而成立的学术团体,还是在“学术独立”的呼声下,第一个与欧美学术抗衡的国学研究“根据地”(对北大国学门的系统研究请参见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2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引自杨东平编:《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3 蔡元培总结了该书的四个特点:“第一是证明的方法;第二是扼要的手段;第三是平等的眼光;第四是系统的研究。”
    4 见余毅(即顾颉刚):《悼蔡元培先生》,见《贵善半月刊》1940年3月16日。
    1 见《本日刊三大广告》,《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2月5日;《本日刊编辑部启事》,《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2月25日
    2 见《每周评论》(1919年4月13日)所转载的上海《民国日报》的评论。
    3 参见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0页。
    4 参见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第248-249页。
    5 参见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第3-4页。
    1 参见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7页。
    2 “思想家”在许多具体方面各有不同,但是,至少在这个群体的核心人物中间,有一种明显的凝聚性。这种凝聚力必须归因于三个因素:共同的传统,相互间亲密的私人交往,能够利用一份刊物表达其学说的主旨,并使它适应政治舞台上的风云变幻。从以上三个方面观之,《新青年》同仁大体满足了上述条件。(参见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211页)。
    3 本目写作参考了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史》(第一卷)(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霍益萍:《郭秉文和东南大学》(《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第47-53页)、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37)——国立东南大学为个案》(华东师范大学2004届博士论文),许小青:《论东南大学的国立化进程及其困境(1919-1927)》(《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2月号,第93-99页)等文献。
    1 训育的标准是逐步完善人格,培养对国家负责之公民。智育的标准是养成思想及应用之能力,必使学者能思想以探知识之本源,能应用以求知识之归宿。体育是德、智两育之基本,以养成坚强之体魄及充实之精神为标准,对全校则重体育之普及,对个人则重全面之发育。
    2 参见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史》(第一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24-127页。
    1 《国立东南大学校董会简章》,《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南京:南京大学1982年内部印行,第125-126页。
    2 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史》(第一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05页。
    1 有关东南大学董事会制度的进一步研究可参见张雪蓉:《1920年代东南大学的董事会制度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6期。
    2 参见《南大百年实录》(上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2页,以及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史》(第一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18页。
    1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61页。
    1 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史》(第一卷),南京: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49页。
    2 转引自王成圣:《郭校长秉文传》,见中央大学台湾校友会:《中央大学七十年》,1985年,第70页。
    1 易长风潮十分复杂,有关研究请见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史》(第一卷),南京: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57-171页,张耀杰:《1925年:东南大学的党化风潮》,收入氏著《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的人和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以及许小青:《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以国家、政党与社会为视角的考察(1919-1937)》(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第四节《易长风潮中的政党与社会》。
    2 参见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3页。
    3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43页。
    4 马约翰:《美校长任教母校二十五年经过述要》(1940年9月),载《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3册(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87页。
    1 梅贻琦《治丧委员会祭文》,转引自黄延复:《清华传统精神》,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7页。
    2 参见黄延复:《清华传统精神》,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3 梅贻琦:《就职演说》,引自杨东平编:《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第353页。
    1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17页。
    2 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 陈岱孙:《三四十年代清华大学校务领导体制和前校长梅贻琦》,引自黄延复编《梅贻琦先生纪念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第292-301页。此外亦参见黄延复、马相武主编,《梅贻琦与清华大学》,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7-29页;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42-46页;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7页。
    1 中国现代教育家编委会:《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5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09-110页
    1 蒲薛凤:《梅故校长精神永在》,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30页。
    2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345-346页。
    1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引自杨东平编:《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1月,第324页。
    2 蔡元培:《传略(上)》,《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32页。
    3 蔡元培:《大学教育》,《蔡元培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07-508页。
    4 转引自黄延复:《梅贻琦与清华大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5 参见金耀基:《蔡元培先生象征的学术世界》,《金耀基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2页。
    6 陈岱孙:《梅贻琦先生纪念集》序言,黄延复编:《梅贻琦先生纪念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1 朱自清:《清华的民主制度》,《梅贻琦先生纪念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第22-23页。
    1 本节写作参考了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年》(《中国学术》总第15辑,2003年第3期,)、徐明华《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的体制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陶英惠《蔡元培与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集(1978))、林文照《中央研究院的建立与发展》(载董光璧主编《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等文献。
    2 任鸿隽:《五十年来的科学》,载潘公展《五十年来的中国》,台北:(国民党)党史会1976年影印,第185-199页。
    3 蔡元培,《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之概况》,原载《中央周报》,其387、388合刊(南京,1935年11月),见《革命文献》,第53页、427-443页。
    4 Eliot Freidson, Professional Powers: A Study of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Formal Knowledg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P. ⅸ.
    1 参见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年》,《中国学术》(总第15辑),2003年第3期,第182页。
    2 蔡元培:《中央研究院过去工作之回顾及今后之计划》,《中央周报》,第190页。
    3 为保证充分的研究时间和研究质量,中央研究院建院初期曾专门规定本院研究人员一律“不得在外兼课”。(朱家骅:《三十年来的中央研究院》,王聿均,孙斌合编:《朱家骅先生言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第108页。)
    1 蔡元培:《吾国文化运动之过去与将来》,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641页。
    2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9页。
    3 任鸿隽:《发明与研究》,《科学》1918年第4卷第1期,第7页。
    4 顾颉刚:《悼王静安先生》,《文学周报》五卷一、二期合刊,1927年8月。
    5 李石曾:《法国教育与我国教育前途之关系》,《李石曾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0年,第231-236页。
    6 高平叔编:《蔡元培年谱长编》卷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678-679页。
    7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74次会议记录,1927年4月17日”,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中央政治会议档案。转引自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年》,载《中国学术》(总第15辑),2003年第3期,第185页。
    1 参见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年》,《中国学术》(总第15辑),2003年第3期,第186页。
    2 朱家骅:《二十年来的中央研究院》,王聿均、孙斌编:《朱家骅先生言论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77年,第105页。
    3 见唐德刚:《胡适杂忆》第三章《“不要儿子,儿子来了”的政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 《大学院公报》第一年,第一期,第63-69页。《国民政府公报》第15号,“法规”第2-3页。陶英惠最先在其研究中提到这一变化,见陶英惠:《蔡元培与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集(1978),第8页。
    5 Charles E. McClelland, The German Experience of Profession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 34.
    1 参见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年》,《中国学术》(总第15辑),2003年第3期,第188页。
    2 参见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年》一文,《中国学术》(总第15辑),2003年第3期,第190页。
    3 任鸿隽:《泛太平洋学术会议的回顾》,转引自段治文:《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 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1948年7月26日),王聿均、孙斌编:《朱家骅先生言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第94页。
    5 胡适:《丁在君这个人》,见《独立评论》第188期,1936年2月17日。
    6 参见陶英惠:《蔡元培与中央研究院(1927-1940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集(1978), 第32-36页。
    1 《国民政府公报》第1752号(1935年5月28日),“法规”,第1-2页。
    2 “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选举规程”,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研究院档案,卷宗:393/123。转引自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年》,《中国学术》(总第15辑),2003年第3期,第192页。
    3 Joseph Ben-David, "The Profession of Science and Its Power", Scientific Growth,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p. 187.
    4 当选为第一届聘任评议员的学者分别为:李书华(国立北平研究院副院长)、姜立夫(南开大学教授)、叶企孙(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吴宪(北平协和医学院教授),侯德榜(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工程师)、赵承瑕(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所长)、李协(西北大学校长)、凌鸿勋(陇海铁路总工程师)、唐炳源、秉志(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动物部主任)、林可胜(北平协和医院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胡经甫(燕京大学生物系主任)、谢家声(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先骕(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陈焕镛(中山大学森林植物研究所所长)、丁文江(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翁文灏(国立北平研究院地质学研究所所长)、朱家骅(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张云(中山大学理学院院长)、张其昀(浙江大学史地系主任)、郭任远(浙江大学校长)、王世杰(教育部长)、何廉(南开大学商学院兼经济学院院长)、周鲠生(武汉大学教授兼政治系主任)、胡适(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垣(辅仁大学校长)、陈寅恪(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第一组主任)、赵元任(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第二组主任)、李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第三组主任)、吴定良(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第四组主任)、叶良辅(中央研究院地质所研究员)、茅以升(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处长)。第一届评议会当然评议员分别为:蔡元培 (中央研究院院长)、丁燮林(物理所所长)、庄长恭(化学所所长)、周仁(工程所所长)、李四光(地质所所长)、余青松(天文所所长)、竺可桢(气象所所长)、傅斯年(史语所所长)、汪敬熙(心理所所长)、陶孟和(社会科学所所长)、王家楫(动植物所所长)。以上参见陶英惠:《蔡元培与中央研究院(1927-1940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集(1978年),第32-36页。
    1 参见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年》,《中国学术》(总第15辑),2003年第3期,第193页。
    2 朱家骅:《丁文江与中央研究院》(1956年12月),王聿均、孙斌编:《朱家骅先生言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第748-749页。
    3 “国立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组织规程”,见《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1928年6月-1948年6月)第13-15页。
    4 参见(台湾)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秘书组编印:《中央研究院史初稿》,1988年,第45页。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化学》第2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7-58页。
    2 Tang Hai, Zhongguo Laodong Wenti(The Problem of Chinese Labor), Shanghai, 1928, pp. 172-173; Shenbao Nianjian, 1933; Shanghai Shehui Tongji Gaiyao, PP. 21-22. See Xu Xiaoqun, Chinese Professionals and the Republican Sta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60.
    3 "Monthly Income Range of Chinese Professionals in Repubfican Shanghai in the 1920s and 1930s." "Monthly Salary Scale for Govemment Officials in the 1930s." See Xu Xiaoqun, Chinese Professionals and the Republican Sta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57-58.
    4 Xu Xiaoqun, Chinese Professionals and the Republican Sta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57-58.
    5 李书华:《碣卢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第52页。
    6 闻黎明:《论抗日战争时期教授群体转变的几个因素》,《近代史研究》1994第5期,第161页。有关抗战前后教授的收入对照,见马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65-263页。
    7 梁实秋:《谈闻一多》,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第99页。
    1 弗·兹纳涅茨基著:《知识人的社会角色》,郊斌样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7页。
    2 “国立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组织规程”,见《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1928年6月-1948年6月),第13-15页。
    3 “国立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组织规程”,见《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1928年6月-1948年6月),第13-15页。
    4 十五人分别为杨杏佛(美国康奈尔大学学士,哈佛大学商学院硕士)、丁文江(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学士)、任鸿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丁燮林(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王珊(美国理海大学学士)、庄长恭(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周仁(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李四光(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余青松(美国加州大学博士)、竺可桢(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唐钺(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汪敬熙(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杨端六(英国伦敦大学肄业)、陶孟和(英国伦敦大学学士)、王家楫(美国宾州大学博士)。以上统计主要参考陶英惠:《蔡元培与中央研究院(1927-1940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期,第32-36页,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
    5 三人分别为朱家骅(德国柏林大学博士)、高鲁(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工科肄业)、傅斯年(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研究员)。
    6 八人分别为朱家骅、庄长恭、李四光、余青松、竺可桢、唐钺、汪敬熙、王家楫。
    7 四人分别为杨杏佛、任鸿隽、丁燮林、周仁。
    1 三人分别为丁文江、王瓒、陶孟和。
    2 参见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年》,《中国学术》(总第15辑),2003年第3期,第211页。
    3 蔡元培:《国立中央研究院进行工作大纲》,见《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1937年4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研究院档案,卷宗:393/1567。
    1 参见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3页。
    1 参见上海出版志编辑委员会编:《上海出版志》,第一编:“出版机构”,第一章:“解放前主要出版机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225-264页。
    2 参见陈万雄:《时代机缘与作为——<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序言》,载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3 叶圣陶:《我和商务印书馆》,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18-219页。
    4 茅以升:《我与商务印书馆》,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302页。
    5 例如冰心、贺麟、周谷城、王铁崖等人的回忆,均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
    1 关于早期创办者的社会构成,以及如何经历都市化的洗礼,孟悦有独到而精彩的描述。可参阅氏著《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第三章《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与上海近代印刷文化的社会构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95-117页。
    2 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见:《陆费逵与中华书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75页。
    3 参见李泽彰:《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出版业》,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卷,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4-385页。
    1 本表根据《商务五十年——一个出版家的生长及其发展(未定稿)》绘制,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775页。
    2 王云五:《本馆与近三十年中国文化之关系》,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第284-288页。
    3 参见王云五编著:《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上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3页。
    4 章开沅曾论道:“张元济与王云五都是商务印书馆的大功臣,张奠基于前,王拓展于后,各有自己特殊的角色与业绩。”(见章为王建辉《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一书所作的序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1 参见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76页。
    2 陈叔通:《回忆商务印书馆》,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第133-134页。
    3 参见庄俞:《三十五年来之商务印书馆》,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第740-741页。
    1 参见陈翰笙:《我和商务印书馆同龄》,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368页。
    2 参见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89页。
    3 参见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89-90页。
    4 编译所成立时,张元济遂意由好友蔡元培出任所长,蔡氏亦表应允。后来因《苏报》案,蔡元培从未到职。故此从1902年创立到1903年5月为止,编译所所长一职悬空,张氏在1903年6月继任,在实质意义上算是第一任所长。
    5 引自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97页,表3.1。
    1 可参见郑贞文:《我所知道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204页。郑氏按1908年高风岐逝世时参与公祭的名单,查出当时编译所人员共有63人。
    2 本目写作参考了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三章第98-101页的研究成果。
    3 参见陈叔通:《回忆商务印书馆》,载《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第139页。
    4 参见袁翰青:《自学有成的科学编译者杜亚泉先生》,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85页。
    5 见茅盾:《商务印书馆编辑所和革新<小说月报>前后》,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154页。
    6 见胡序文:《胡愈之和商务印书馆》,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95页。
    1 参见郭汾阳:《蔡元培来者不拒》,收于氏著:《书局旧踪》,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1-22页。
    2 分别见俞颂华:《忆钱经宇(智修)先生》,郑贞文:《我所知道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98、100、203页。
    3 见庄适:《庄俞家传》,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74页。
    4 见郑贞文:《我所知道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201页、209页。
    5 见郑尔康:《郑振铎在商务印书馆的十年》,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265页。
    6 见王云五:《岫庐八十自述》,台北:商务印书馆,1967年,第79页。
    7 此处参考了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三章第105-113页的研究成果。
    8 见郑贞文:《我所知道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206页。
    1 见郑贞文:《我所知道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206页。
    2 见茅盾:《商务印书馆编辑所和革新<小说月报>前后》,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143-144页。
    3 见郑贞文:《我所知道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206页。
    4 见茅盾:《商务印书馆编辑所和革新<小说月报>前后》,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143页。
    5 见郑贞文:《我所知道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206页。
    6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5页。
    7 参见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23页。
    8 见顾廷龙:《回忆张菊生先生二三事》,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13页。
    1 见蒋维乔:《编辑小学教科书之回忆(1897-1905)》,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57页。
    2 参见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111页。
    3 此图本应为同心圆,但为了其中加注文字,故修正为当下之情形。
    4 参见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111-112页。
    1 韦伯分析社群结构与经济利益的关系,认为可将社会中的社群划分为“共同体关系”(vergemeinschaftung)和“结合体关系”(vergescllschaftung)两种形态。前者是指参与者主观感受到彼此之间有相互隶属关系,并建立在情感或传统性的基础之上。后者指个人在群体或组织中只寻求利益的平衡与结合,最纯粹的例子是完全以追求市场利益为经济性的“目的结社”。不过,韦伯亦考虑到在,“结合体关系”中,亦会出现因“价值理性动机”而成立的“信念社群”(gesinnungsversin)。依据韦伯的看法,两种关系形态往往是连续而混合的。有关韦伯的论述参见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4-58页。此外,还可参考马克斯·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甘阳编,李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48-54页。有关韦伯理论的综论,可参见顾忠华:《民主社会中的个人与社群》,收入刘军宁、王焱主编:《公共论丛》第四辑《自由与社群》,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01-102页。
    2 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261页。
    3 根据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5章《迎合与塑造:近代图书市场》表5.10重新绘制而成。
    1 参见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265-266页。
    1 冰心:《我与商务印书馆》,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313页。
    2 舒乙:《老舍和商务印书馆》,收入《商务印书馆一百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26页。
    3 郑尔康:《在作家成功的里程碑上》、陈江:《文化的伯乐》,载商务印书馆总编室编:《商务印书馆馆史资料之33》,北京:商务印书馆内部资料,1985年,第90-91页、232页。
    4 商务印书馆总编室编:《商务印书馆馆史资料之33》,北京:商务印书馆内部资料,1985年,第90-91页。
    5 李孝悌:《清末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1901—191l》,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6 参见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237页。
    1 根据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5章《迎合与塑造:近代图书市场》表5.4重新绘制而成。
    2 有关商务最初编订教科书的记述,可参考当事人的回忆,包括:蒋维乔:《编辑小学教科书之回忆》;庄俞:《谈谈我馆编辑教科书的变迁》,二文均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蒋维乔:《创办初期之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收于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卷,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 参见汪家熔:《蔡元培与商务印书馆》,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478页。
    2 见蒋维乔:《编辑小学教科书之回忆(1897—1905年)》,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57-59页。
    3 蒋维乔:《编辑小学教科书之回忆(1897—1905年)》,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
    4 于卓:《我和商务印书馆》,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448-449页。
    1 陈原:《书和人和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99页。
    2 庄俞:《谈谈我馆编辑教科书的变迁》,载《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63-66页。另有关商务教科书的出版情况一览表,可参见他整理的附表。
    3 王云五:《本馆与近三十年中国文化之关系》,《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
    4 根据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5章《迎合与塑造:近代图书市场》表5.1重新绘制而成。
    1 参见蒋维乔:《创办初期之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收入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卷,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96页。
    2 蔡元培:《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夏君传》,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2页。
    3 参见宋家修:《怀念商务印书馆》收入《商务印书馆馆史资料之25》,北京:商务印书馆内部资料,1984年4月,第7页。
    4 《商务印书馆志略》,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第30页。
    5 参见《教科书之发刊概况》,注②,收于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67页。
    6 参见冰心:《我和商务印书馆》,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312页。
    7 参见贺麟:《漫谈我和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331页。
    8 “终身的读者”一语,见于卓:《我和商务印书馆》,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447页。
    9 参见袁翰青:《我与商务印书馆》,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430页。
    1 参见陈翰伯:《从小读者到老编辑》,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458页。
    2 周谷城:《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的现代化》,收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
    3 参见李欧梵:《上海摩登》,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3页。
    4 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241页。
    5 引自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241页,表5.5。
    1 参见蒋复璁:《王云五先生与近代中国》,台北: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84页。
    2 有关的统计数字记载不一:《商务印书馆百年大事记1897—1997》指第一集有1010种,字数1亿1500万,分装2000册,见于“1929年条”;《本馆四十年大事记》指有第一集有2012册,第二集有2000册,第697页。李家驹据《百年光磉》电子档案资料统计,“万有文库”只有1043种。有关“万有文库”第一集的目录,可参见《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目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第一、二集目录可参见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现代丛书目录》,香港: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8-105页。
    3 王云五:《万有文库第一二集印行缘起》,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290-291页。
    4 参见王云五:《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上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年,252页。
    5 引自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246-247页,表5.6。
    1 引自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247-248页,表5.7。
    2 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248页。
    3 引自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248-249页,表5.8。
    1 参见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4-61页。
    2 引自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250-251页,表5.9。
    1 可参见《万有文库编译凡例》,载《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目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第1页。
    2 王云五:《岫庐八十自述》,台北:商务印书馆,1967年,第115页。
    3 参见王云五:《岫庐八十自述》,“由一个图书馆化身为无量数小图书馆”。第115页。
    4 据李家驹访问部分现代的知识分子,发现他们在中、小学期间亦曾在学校图书馆内阅读过“万有文库”,对于当中新知识的介绍印象尤深。例如上海著名文化人唐振常、上海书店前总经理郭小丹、香港学者卢玮銮等。见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252页注4。
    5 见章开沅为王建辉《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一书所做的“序”。
    6 参见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34页。
    1 根据上海出版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出版志》,第2篇“图书”中的资料绘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297-694页。
    1 参见叶圣陶:《商务印书馆》,《叶圣陶出版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第59-60页。
    2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8页。
    1 也许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有血有肉的人物完全符合上述理想典型。但是这种理想类型的存在终是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2 参见瞿同祖《清代的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十章《士绅与地方行政》,张仲礼《中国绅士》(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一章第七节《绅士的职责》以及《中国绅士的收入》(费成康、王寅通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二章《绅士功能作为收入的来源》。
    3 参见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4 有关农村精英劣质化的研究可参见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40-1942年中国华北的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1 有关“参考群体”理论可参见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十及十一章。
    2 参见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38页。1919年五四学生运动期间,安徽省主席吕调元提出一项建议:立即对学生举办一次特殊的文官考试,其目的是把一些有能力和有志向的学生吸引到政府里来,以削弱学生运动。这项计划反映了当时人们已经察觉上述问题。正如周策纵所评论的:“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从长远来看,一个可靠的录用制度将有助于为成立不久的民国重新建立一种社会平衡”。(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04页。)
    3 沃秋仲子(费行简):《民国十年官僚腐败史》。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第8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页。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吴佩孚更是要求内阁在其司令部召开办公会议,并在会上对政府总理和部长随意发指示,使与会的顾维钧得到“一番新的阅历”。(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1册,第27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 杨荫杭:《读五代史(三)》。原文刊于1922年9月30日《申报》,收入杨绛整理:《老圃园文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654页。
    5 吉尔伯托·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1页。
    1 参见胡适:《追念吴稚晖先生》,《自由中国》,10卷1号(1954年1月1日),第5-6页。早在1903年江苏人金天翮即提出:“一切社会之组织,皆当以军人之法律布置之;一切国防之机关,皆当以军人之眼光建设之;一切普通历史、风俗习惯,皆当以军人之精神灌注之。”(壮游(金天翮):《国民新灵魂》,《江苏》(1903),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十年前时论选集》,卷一下,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第573-574页。)
    2 Robert K.Merton,“Role of the Inteflectual in Public Bureaucracy”,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Rev.ed.;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7,pp.207-224.转引自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52页。
    3 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91-392页。
    4 吴宓与陈寅恪等谈话时,曾就其间的张力提出过非常形象的“二马之喻”。他说自己“心爱中国旧日礼教道德之理想,而又思以西方积极活动之新方法,维持并发展此理想”。然“此二者常互背驰而相冲突,强欲以己之力量兼顾之,则譬如二马并驰,宓必以左右二足分踏马背而絷之,又以二手紧握二马之缰于一处,强二马比肩同进。然使吾力不继,握缰不紧,二马分道而奔,则宓将受车裂之刑矣。此宓生之悲剧也。”关键是时代境遇使知识分子“欲不并踏此二马之背而不能!”(吴宓:《吴宓日记》。1927年6月14日,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3册,第355页。)
    5 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39页。
    6 列文森:《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刘伟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7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黄平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4页。
    1 参见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2 从传统士绅到现代都市知识人,知识阶层的收入是大大降低了的,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也越来越低。在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时代,士绅的主要收入是做官,但1905年科举废除以后,知识阶层通往国家权力的制度化管道被切断了。知识分子的收入主要来自教育、文化领域.因为此处仅就二者从事教学工作的收入进行比较。有关士绅收入的研究请参见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费成康、王寅通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3 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译,文星书店,1963年,第46-47页。
    4 刘来泉、管培俊、蓝士斌:《我国教师工资待遇的历史考察》,《教育研究》,1993年第4期。
    5 参见罗志田:《新的崇拜:西潮冲击下近代中国思想权势的转移》,收入氏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 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和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收入氏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8页。
    2 唐德刚泽注:《胡适口述自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6页。
    3 鲁迅:《关于知识阶级》(1927年),《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90页。
    4 Edward Shils.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wer and Other Essays,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2.p.20
    5 有关“历史情境”与“生存情境”的界定与阐释,可参见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第一章《导言》(高力克、王跃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6 此中过来人也曾现身说法表示,参加国民革命之后,自己很快就觉得“思想上似乎有了寄托,一扫过去那种苦闷消沉的精神状态”(黄克诚:《黄克诚回记录(上)》,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第1-19页。)。
    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3、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民国是档案资料汇编》,第3、5辑,教育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4、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5、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6、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7、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译,台北:文星书店,1963年。
    8、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9、何刚德:《客座偶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0、贺秋五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76年。
    11、黄克诚:《黄克诚回记录(上)》,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
    12、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
    13、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
    14、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三次中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57年。
    15、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16、李桂林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17、李书华:《碣卢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
    18、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19、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20、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21、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一百年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22、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23、唐德刚泽注:《胡适口述自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24、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25、舒新城编:《我和教育》,台北:龙文出版社,1990年。
    26、学部总务司第一、二、三次教育统计图表,收入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
    27、杨荫杭:《老圃遗文辑》,杨绛整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
    28、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局》,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29、王云五:《岫庐八十自述》,台北:商务印书馆,1967年。
    30、王栻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1、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
    32、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乙、丙、丁编、补编,中华书局1952-1959年。
    33、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台北:龙文出版社1994年。
    34、张允候、殷叙彝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北京:三联出版社,1979年。
    35、钟毓龙:《科场回忆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36、邹鲁:《少年的回顾》,台北:龙文出版社,1993年。
    37、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38、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1、巴根:《明清绅士研究综述》,《清史研究》,1996年第3期。
    2、曹文彪:《专家与学者——关于两类知识分子的一项社会文化考察》,《学术研究》,2005年12期。
    3、程美宝:《区域研究取向的探索——评杨念群著(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4、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5、陈蕴茜:《论五四知识分子群体的转型》,《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6、陈蕴茜:《论教育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转型的影响》,《江海学刊》,1996年第5期。
    7、陈蕴茜:《论社会心理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转型的影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8、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年》,《中国学术》总第15辑),2003年第3期。
    9、董德兴:《国外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评述》,《社会科学评论》,1986年第3期。
    10、杜询诚:《试论近代中国社会阶层排序》,载《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11、樊德雯:《乡村一政府之间的合作——现代公立学堂及其经费来源(奉天省海城县:1905-1931)》,载黄宗智主编:《中国现存研究》第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2、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3期。
    13、樊洪业:《前中央研究院的创立及其首届院士选举》,《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
    14、樊洪业:《“研究院”东渐考》,《自然法辩证法通讯》,1990年第4期。
    15、樊洪业:《从科举到科学:中国本世纪初的教育革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年第1期。
    16、干春松:《科举制的衰落和制度化儒家的解体》,《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7、干春松:《近代教育改革和儒家传播体系的崩溃》,《学术界》,2003年第3期。
    18、耿云志:《傅斯年对五四运动的反思——从傅斯年致袁同礼的信谈起》,《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19、关晓红:《科举停废与清末政情》,《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0、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21、何炳棣:《科举和社会流动的地域差异》,王振忠译,载《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22、何怀宏:《1905:终结的一年》,《二十一世纪》,2005年10月号。
    23、黄平:《知识分子:在漂泊中寻求归宿》,《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总第2期,1993年。
    24、黄平:《有目的之行动与未预期之后果——中国知识分子在50年代的经历探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总第9期,1994年。
    25、霍益萍:《郭秉文和东南大学》,《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26、纪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社会》,2006年第6期。
    27、李炜:《中国与韩国社会阶级意识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28、连洁:《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同》,《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9、林丽月:《科场竞争与天下之“公”:明代科举区域配额问题的一些考察》,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20期(1992年)。
    30、刘来泉、管培俊、蓝士斌:《我国教师工资待遇的历史考察》,《教育研究》,1993年第4期。
    31、刘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和形象抒写》,《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2、卢辉临:《绅士的蜕变》,收入扬善华、王思斌主编:《社会转型:北京大学青年学者的探索》,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3、陆建洪:《论清末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型》,《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34、罗志田:《清季科举改革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35、罗志田:《数千年中大举动——科举制的废除及其部分社会后果》,《二十一世纪》,2005年10月号。
    36、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7、齐慕实(Timothy Cheek):《北美学术界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开放时代》,2003年第2期。
    38、桑兵:《近代学术传承:从国学到东方学——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旨趣>解析》,《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
    39、桑兵:《教学需求与学风转变——近代大学史学教育的社会科学化》,《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40、桑兵:《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41、桑兵:《晚清民国的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42、桑兵:《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43、苏力:《中国当代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建构》,《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44、孙立平:《现代化为什么受挫》,《读书》。1991年第5期。
    45、孙立平:《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46、孙立平:《中国传统社会王朝周期中的重建机制》,《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47、孙立平:《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各种社会关系的新变化》,《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1期。
    48、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49、孙立平:《科举制:一种精英再生产的机制》,《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5期。
    50、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51、孙立平:《迈向实践的社会学》,《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52、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53、孙立平:《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裂变》,《天涯》,2006年第2期。
    54、田立田:《市场、政治、波斯纳之箭——评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55、王笛:《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兴起》,《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3期。
    56、王沉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收入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57、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58、魏秀梅:《清代科场回避制度,1645-190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6期(1987年6月)。
    59、吴金城:《明、清时代绅士层研究的诸问题》,载《中国史研究的成果与展望》,东洋史学会第一届研讨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60、吴清军:《西方工人阶级形成理论述评——立足中国转型时期的思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61、吴滔:《在城与在乡:清代江南士绅的生活空间及对乡村的影响——以吴江震泽为例》,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62、武云:《略论民国初年辛亥一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转向》,《学术研究》,2003年第2期。
    63、肖滨:《知识分子与政治符号产品的质量》,《学术研究》,2003年第5期。
    64、萧功秦:《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挫折与历史后果》,《学术月刊》,1995年第4期。
    65、袁立春:《废科举与社会现代化》,《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66、杨国强:《清末新政:历史进化中的社会圮塌》,《史林》,1997年第3期。
    67、杨国强:《20世纪初年知识人的志士化与近代化》,收入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68、应星:《废科举、兴学堂与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2期。
    69、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收入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70、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1991年第6期。
    71、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二十一世纪》,2005年10月号。
    72、熊春文:《实质民主与形式自由——对蔡元培民初教育思想的一种知识社会学解读》,《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73、许纪霖:《二种危机与三种思潮——20世纪中国的思想史》,《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1期。
    74、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
    75、许纪霖:《重建知识与人格的立足点——徐复观的知识分子论》,《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
    76、许纪霖:《置身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知识分子研究——许纪霖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
    77、许纪霖:《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3期。
    78、张朋园:《进步党——兼论清末民初温和型知识分子》,《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1辑,1971年。
    79、张法:《分裂与转型——中国知识阶层从传统向现代的演化》,《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2期。
    80、章清:《重建“范式”:胡适与现代中国学术的转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81、章清:《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简析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失 落及其成因》,《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82、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83、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84、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85、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86、郑也夫:《大学与知识分子》,‘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87、周思源:《五卅前共产党人对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探索》,《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88、周思源:《世界革命与中国特殊国情下的知识分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89、周振鹤:《官绅新一轮默契的成立——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的社会文化背景》,《复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90、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陈明远:《文化人与钱》,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2、陈能治:《战前十年中国的大学教育(1927-1937)》,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
    3、陈万雄:《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4、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5、程美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6、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7、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一章太炎、胡适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8、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9、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台北:中华书局,1969年。
    10、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陈原:《书和人和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12、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3、段治文:《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1919-1936)》,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4、高钟:《文化激荡中的政府导向与社会裂变:1853-1911年的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5、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7、何晓明:《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东方出版社中心,1997年。
    18、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兼与日本士族比较》,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19、胡伟希等:《十字街头与塔一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0、黄敏兰:《学术救国——知识分子历史观与中国政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2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2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
    23、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24、黄延复:《清华传统精神》,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5、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6、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7、黄宗智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8、费孝通、吴晗等:《皇权与绅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29、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30、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1、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2、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3、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4、干春松:《制度儒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5、高平叔编:《蔡元培年谱长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36、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3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38、顾潮编:《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9、顾忠华:《韦伯学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0、顾忠华:《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1、蒋梦麟:《西潮·新潮》,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42、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43、金耀基:《中国的现代化和知识分子》,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77。
    44、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5、金耀基:《金耀基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46、李长莉:《先觉者的悲剧——洋务知识分子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
    47、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48、李良玉:《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49、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50、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94年。
    51、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5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5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4、李明伟:《清末明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1897-192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5、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56、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57、林毓生:《热烈与冷静》,朱学勤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58、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59、刘海峰:《科举学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0、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61、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62、刘泽华:《士人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63、罗荣渠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6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65、罗慧燕:《知识分子与国家》,香港:香港人文科学出版社,1997年。
    66、罗志田、葛小佳:《东风与西风》,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67、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68、罗志田:《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69、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70、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三联书店,2003年。
    71、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72、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73、罗志田:《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4、罗志田:《昨天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人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75、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76、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77、马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78、齐如山:《中国的科名》,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
    79、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80、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8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82、邱秀香:《清末新式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以新式小学堂兴办为中心的探讨》,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2000年。
    83、邱天助:《布尔迪厄文化再制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84、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85、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86、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87、商丽浩:《政府与社会——近代公共教育经费配置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88、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
    89、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90、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91、孙立平:《传统与变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92、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
    93、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94、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95、许纪霖:《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96、许纪霖、陈达凯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40-1949》,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97、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98、许纪霖:《另一种启蒙》,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
    99、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100、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101、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2、萧功秦:《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3、萧功秦:《知识分子与观念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4、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碰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5、熊月之、周武主编:《海外上海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06、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07、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108、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9、杨国强:《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110、叶启政:《社会、文化和知识分子》,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4年。
    11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2、王东杰:《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的国立化进程(1925-1939)》,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113、王建辉:《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114、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15、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16、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7、王沉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谱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8、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9、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120、王云五:《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年。
    121、王增进:《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22、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概念与范式的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3、张灏:《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4、张灏:《幽暗意识与民族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125、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1860-1916年)》。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
    126、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
    127、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28、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9、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30、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夏江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31、郑也夫:《代价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132、郑也夫:《信任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133、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134、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135、周明之:《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雷颐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6、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37、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38、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39、周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的后集体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0、周阳山主编:《知识分子与中国》,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0年。
    141、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42、邹谠:《二十世纪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
    143、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4、朱学勤:《风声·雨声·读书声》,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145、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146、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
    147、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
    1、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Said):《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2、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Said):《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3、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知识分子与当权者》,傅铿等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4、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李家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5、艾恺(Guy S.Alitto):《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的两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6、艾尔曼(Benjamin A.Elman):《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7、艾尔曼(Benjamin A.Elman):《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8、艾尔文·古德纳(Alvin Gouldner):《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等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9、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自杀论》,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0、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1、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社会分工论》,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2、艾森斯塔特(Shmuel N.Eisenstadt)):《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13、艾森斯塔特(Shmuel N.Eisenstadt):《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严伯英,江勇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14、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王铭铭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5、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6、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17、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狱中杂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18、巴林顿·摩尔(Barlinton Moore):《民主和专制的起源》,拓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19、白吉尔(Marie-Claire Bet#re):《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张富强、许世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0、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1、C·赖特·米尔斯(C.Wright Mills):《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22、C·赖特·米尔斯(C.Wright Mills):《权力精英》,王昆、许荣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3、C·赖特·米尔斯(C.Wrigllt Mills):《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4、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与J.-C.帕斯隆合著),刑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5、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华康德(Loic Wacquant):《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26、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7、陈志让(Jerome chen):《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
    28、戴维·斯沃茨(David Swartz):《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29、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30、杜赞奇(Prasenjit Duara):《文化、权力与国家——1940-1942年中国华北的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31、格里德(Jerome B.Grieder):《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 出版社,1995年。
    32、格里德(Jerome B.Grieder):《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单正评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33、郭颖颐(Kwok,D.W.Y.):《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雷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
    34、哈耶克(Friedrich A.Hayek):《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35、费侠莉(charlotte Furth):《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丁子霖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36、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刘广京(Kwang-ching Liu)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37、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8、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费维凯(Albert Feuerwerke)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9、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40、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赖肖尔(Edwin O.Reischauer):《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41、弗·兹纳涅茨基(Florian Znaniecki):《知识人的社会角色》,郏斌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42、吉尔伯特·罗兹曼(Gilbert Rozman)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43、具海根(Hagen Koo):《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梁光严、张静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4、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45、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6、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7、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文化社会学论集》,艾彦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48、卡尔·雅思贝斯(Karl Jaspers):《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余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49、柯林斯(Randall Collins):《文凭社会——教育与阶层化的历史社会学》,刘慧珍译,沈姗姗校,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50、柯文(Paul A.Cohen):《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51、柯文(Paul A.Cohen):《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52、柯文(PaulA.Cohen):《历史三调:作为实践、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53、孔飞力(Philip A.Kuhm):《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54、孔飞力(Philip A.Kuhm):《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55、拉赛尔·雅各比(Russell Jacoby):《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56、雷蒙·阿隆(Raymond Aron):《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57、雷蒙·阿隆(RaymondAron):《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58、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9、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60、刘易斯·科塞(Lewis Coser):《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61、列文森(Joseph R.Levenson):《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刘伟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62、列文森(Joseph R.Levenson):《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3、罗伯特·K.默顿(Robert King Melton):《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64、罗伯特·K.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林聚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65、罗伯特·K.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
    66、贾志扬(John chaffee):《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67、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68、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中国的宗教》,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9、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学术与政治》,钱泳祥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70、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71、莫里斯·迈斯纳(Maurice Meisner):《李大钊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译组译,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
    72、莫里斯·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中国东南宗族制度》,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73、齐格蒙·鲍曼(Zygmunt Bauman):《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74、瞿同祖:《清代的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75、任达(Douglas R Reynolds):《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李仲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76、塞缪尔·P·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 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77、斯科克波(Theda Skocpol):《国家与社会革命》,刘北成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78、施坚雅主编(G.William Skinner):《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79、施路赫特:《理想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顾忠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80、施奈德(LaurenceA.Schneider):《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梅寅生译,台北:华世出版社,1984年。
    81、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82、史景迁(Jonthan D.Spence):《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尹庆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83、T.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84、汤普森(E.P.Tompson):《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85、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86、西里尔·E·布莱克(Cyril E.Black):《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景跃进、张静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87、西里尔·E·布莱克(Cyril E.Black)编:《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88、萧邦奇(R.Keith Schoppa):《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周武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89、雅克·勒戈夫(Jacques le Goff):《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张弘译,卫茂平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90、魏定熙(Timothy Weston):《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金安平、张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91、汪一驹(Y C.Wang):《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梅寅生译,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92、维拉·施瓦支(Vera Schwarcz):《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李国英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93、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94、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高力克、王跃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95、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96、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费成康、王寅通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97、周锡瑞(J.W.Esherick):《改良与革命——幸亥革命与两湖》,杨慎之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98、朱利安·班达(Julien Benda):《知识分子的背叛》,佘碧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99、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A. Dirlik.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2、Aleksander, Gerll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the Intelligentsia," in The Intelligentsia and the Intellectuals, ed., Aleksander, Gella, Beverly Hill: Sage Publication Ltd., 1976.
    3、Alfred North Whitehead, 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4、Benjamin A. Elman: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5、Catherine V. Yeh, "The Life - style of Four Wenren'in Late QingShanghai",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2, 1997.
    6、Edward Shils,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wers and other Essay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4.
    7、Eliot Freidson, Professional Powers: A Study of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Formal Knowledg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8、Evelyn Rawski,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9.
    9、Franke, Wolfgang: Reform and Abol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10、Franz Michael, "State and Society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7, No.3, 1955.
    11、Ho Pin-ti: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12、Hsiao Kung- chuan, 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3、Joseph Levenson,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14、Lewis S. Fruer, "What is an Intellectual," in The Intelligentsia and the Intellectuals, ed., Aleksander, Gella, Beverly Hill: Sage Publication Ltd., 1976.
    15、M.Bastid, Educational Reform in Early 20th - Centur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6、Ronald G. Corwin, A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Meredith Publishing Company, 1965.
    17、S.M. Lipset. The First New Nation, Garden City: Anchor Books, 1967.
    18、Xu Xiaoqun, Chinese Professionals and the Republican Sta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9、Y.C. Wang,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West (1872-1949),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660
    20、Yeh Wen-hsin, The Alienated Academ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 1919-193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1、Wang Fan-sen,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