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和谐社会理论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和谐是一个古老的范畴,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本文拟从和谐社会理念的历史渊源和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相关思想入手,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以及和谐社会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论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和谐社会理念的渊源和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和谐思想,这是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理论的渊源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这为以后的革命导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丰富和谐社会理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线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实质内涵,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三个方面,阐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和原则要求。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和谐社会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在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论点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和谐社会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认识;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处理阶级关系的方法论;充实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提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课题;开创了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新思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内容等方面。
Harmony is an ancient category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 Greek times in the West and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Chunqiu-zhanguo Period in China. The author try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meaning of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heory of Harmonious Society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in this paper, from the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relative thought of Marxist about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art I: Mainly to elaborate the Origin of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oretical basi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ains a wealth of ideas of harmony, which is one of the sources of the theory of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Marx and Engels established theor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based on critically-inheriting of the utopian socialists of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which contains a wealth of ideas of social harmony. This will provide important clues on enriching harmonious social theory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for later revolutionary tutor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ocialism. In the proces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three generations of the CPC leadership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Part II: Mainly to elaborate the theoretical meaning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From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l connotation of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s well a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part tries to clarify the theory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meaning and principles of the requirements.
     Part III: Mainly to elaborat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heory of Harmonious Society to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based on the brief combing of the basic point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this part discuss the contribu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theory, which contains six points as follows: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historical period of socialism; enriching the methodology about dealing with class relations in the socialist period; enriching the development theory of Socialism; providing the new issues about the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advancing the new thinking on foreign relations of Socialism; developing the content of Marxist society construction , etc.
引文
4《老子》第二十五章
    5《庄子·齐物论》
    6《论语·学而》
    7《论语·子路》
    8《老子》第八十章
    9《老子》第四十二章
    10《老子》第四章
    11《老子》第十章
    12《论语·颜渊》
    13《论语·季氏》
    14《孟子·梁惠王上》
    15《孟子·公孙丑下》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83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8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8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页
    2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页
    2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8页
    2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26页
    2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22页
    2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页
    2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页
    2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7~278页
    2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4页
    30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79页
    3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稿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80页
    32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61页
    3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稿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15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202页
    3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光明日报》,2007年10月25日
    3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页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页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页
    40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06页
    4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9页
    4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4页
    4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7页
    4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111页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9页
    4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8页
    47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85页
    48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85~686页
    49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1页
    5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页
    51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88页
    52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85页
    5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0页
    54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442页
    5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555页
    5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页
    58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06.20
    5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光明日报》,2007年10月25日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斯大林文选(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10]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江泽民文选(l-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日报》,2004年9月27日
    [16]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
    [17]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光明日报》,2005年2月20日
    [18]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8日
    [19]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0]乐后圣.和谐社会构建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
    [21]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22]朱耀群.中产阶层与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23]杨青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7.
    [24]郭宝宏.论人的需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5]肖东波.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纲(1921-1949)[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26]方同义.中国智慧的精神(从天人之际到道术之间)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7]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8]于炳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9]吕建中.和谐社会主义:通向共产主义的科学路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0]陈如.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石:和谐社会的实践与理论创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1]李林.依法治国与和谐社会建设[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32]张小平.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3]李建华.和谐社会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长沙:湖南出版社,2007.
    [34]赵存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进展: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5]魏发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论纲[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6]李坤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7] [美]赛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8]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9] [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40] [美]奥利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41] [德]威廉·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孙则明译)[M].北京:商务印刷所,1960.
    [1]王葵.和谐社会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7.9.
    [2]张耀灿,蒋舟,张冬利.和谐社会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J].理论探索,2007.5.
    [3]郭秀云.和谐社会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J].政治与社会,2006.7.
    [4]秦朝钧.用发展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和谐社会的实践[J].三峡大学学报,2007.6.
    [5]张骐.论和谐社会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理论学习,2006.6.
    [6]李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对私有制的再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5.
    [7]杨学文.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J].长江论坛,2007.1.
    [8]宋彦民,王聚芹.构建和谐社会是开拓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思路[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7.
    [9]田培炎.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J].理论参考,2007.1.
    [10]赵振华.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启示[J].理论建设,2005.4.
    [11]熊文枫,杨莉,邹小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J].四川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12]荣开明.构建和谐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J].孝感学院学报,2006.1.
    [13]陈宇超.和谐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解读[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
    [14]贾秀梅.和谐社会: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回归[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3.
    [15]王红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化透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5.
    [16]王宜民.和谐社会理论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J].群众,2007.4.
    [17]黄中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J].学习导报,2006.2.
    [18]刘卫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崭新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
    [19]范同军,蒋丽芝.和谐社会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J].天府新论,2007.2.
    [20]包心鉴.和谐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解读[J].齐鲁学刊,2005.4.
    [21]林建华.“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2]牛先锋.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J].理论视野,2005.5.
    [23]张桂英,徐鹏云.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