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南京国民政府倡导的农村合作运动始于三十年代,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垮台而失败。充分认识、总结这场运动的失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当今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就这场农村合作运动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第一部分,回顾了早期改良人士及团体对合作社的探索。这种探索对后来南京政府倡导和推动农村合作运动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第二部分,就南京政府对农村合作运动的提倡、合作运动发展的原因及各个不同阶段的情况,进行了叙述、分析和研究。
     第三部分,归纳了农村合作运动的特征,即以信用合作为主,肩负政治、军事、社会等多种功能,缺乏稳定资金来源,合作社主要靠外力制造而不是社员自发组织的一场运动。
     第四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合作运动的绩效。虽然合作运动在调剂农村金融、救济灾荒;发展农业生产、支援战争;改造农村社会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其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既没有解决农村金融的枯竭,也没有改变农民生活的困苦。
     第五部分,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了合作运动失败的原因,即政局动荡不安,战争连绵不断,政府政治腐败,避开土地问题,背离合作原则,合作社本身素质差等因素。
     本文结语部分从总体上对农村合作运动作了简单的评价。合作运动尽管对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作用收效甚微,但它却是南京政府企图把中国农村推向近代化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which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of Nanjing initiated began in the 1930s. With the Kuomintang regime collapsing on the mainland China, the movement ruined accordingly. It can help us draw its lessons to our present rur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of the failure of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at that time. The paper studi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first part gives a retrospection on the exploring of cooperatives by the initial reforming figures and organizations. The exploration effectively influenced on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which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advocated and carried out later.
    The second part studies how the cooperative movement was advocated by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its different phases and reas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vement.
    The third part sums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operative movement. Its main business was credit cooperation, and with other functions such as political, military and social functions and it lacked stable sources of funds. Furthermore, the cooperatives were not voluntarily organized by theirs members but mainly by coercive measures.
    In the fourth par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cooperative movement. Although the movement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making up the rural finance and relieving the famine,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supporting the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 and reforming rural society to a certain exten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role was very insignificant because it
    
    
    
    
    neither solved the exhaustion of rural finance nor improved the peasants' life.
    In the last part, the thesis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for the failure of the campaign from various angles. The reasons for it failure were the turbulence of political situation, successive wars, corrupted government, the unsolved problem of land, the deviation from 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and the poor quality of the cooperatives themselves etc.
    The thesis finally makes a full evalu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movement. In spite of little effect on recovering and developing the rural economy, it was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s beneficial attempt to promote our nation'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引文
[1]、[123]、[124]、[127]、[189] 朱斯煌编《民国经济史》,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四十七辑468,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45、110、110、19、357页。
    [2]、[10]、[11] 朱进之:《促国民自设平民银行》,《东方杂志》第16卷第8号,1919年8月。
    [3]、[4]、[9]、[21]、[30]、[31]、[36]、[115]、[122]、[186]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1981年版,第87辑,第504、505,511、511、516、518、511、195、548、228页。
    [5] 《五四时期的社团》(四),第20—150页有关资料统计而得,三联书店1958年版。
    [6]、[32]、[58]、[139]、[142]、[149]、[159] 行政院新闻局编:《中国合作事业》,行政院新闻局1948年版,第23、23、24、35—37、30、31-33、39—40页。
    [7] 陈超予:《合作生活与中国农村》,《社会科学论丛》3卷5号,载章有义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07页。
    [8]、[12]、[13]、[18]、[24]、[25]、[26]、[27]、[37]、[41]、[47]、[48]、[51]、[52] 寿勉成、郑厚博著:《中国合作运动史》,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版,第187-188、188、188-189、37、49、107、108、108、301、127-128、258、257、306、309页。
    
    
    [14]、[15]、[16]、[17]、[23]、[38]、[39]、[102]、[103]、[148]、[151]、[152]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1980年版,第84辑,第481-482、476、497-498、478-479、241、487-491、484-487、221、211、214、235、237页。
    [19] 《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3—824页。
    [20] 《孙中山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8页。
    [22]、[28]、[33]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635、947页。
    [29] 章元善:《华洋义赈会的合作事业》,载《文史资料选辑》第八十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69页。
    [34]、[35]、[100]、[118]、[119]、[125]、[126]、[135]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8、187、218、486、572、640、719、741页。
    [40]、[42]、[158]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344、308页。
    [43]、[44] 乡村工作讨论会编:《乡村建设实验》第三集,民国丛书第四编16,上海书店1992年出版,第277、282页。
    [45] 梁濑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山东民众教育》4卷9期,转引自朱汉国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54页。
    [46]、[198]、[199] 郑厚博著《中国合作运动之研究》,农村经济月刊社1936年版,第575、624、625页。
    [49]、[113] 千家驹:《我所见的邹平》,《中国农村》第3卷第3期,1937年3月,载《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第977、978页。
    [50]、[54]、[55]、[61]、[62]、[63]、[65]、[66]、[67]、[72]、[78]、[79]、[80]、[84]、[85]、[86] 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79、187、183-184、412、414、414、622-623、623、627、343、4、886、909、745、260、12页。
    [53]、千家驹、李紫翔:《中国乡村建设批判》,民国丛书第四编16,第215页。
    [56] 李自发:《中国合作运动前瞻》,《中国经济》第3卷第1期,1935年1月。
    [57]、[71]、[192] 千家驹编《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民国丛书第二编35,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第190、491、258页。
    
    
    [59] 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编:《十年来的中国》,民国丛书第五编69,上海书店1996年版,第457页。
    [60] 于永滋:《中国合作社之进展》,《东方杂志》第32卷1号。
    [64] 《江苏合作》,1936年第3期。
    [68]、[69] 何思源:《士大夫教育之恶果及教育改造之途径》,《东方杂志》32卷6号。
    [70] 社评:《从省际贸易说到沟通机制品与土产品》,天津《大公报》,1936年10月2日。
    [73]、[94]、[99]、[101] 薛暮桥、冯和法编:《中国农村》论文选下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16、603、601、616页。
    [74]、[81] 邓云特著《中国救荒史》,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30、135页。
    [75] 冯和法编《中国农村经济资料》,上海黎明书局1933年版,第142页。
    [76]、[77]、[87]、[88] 朱契:《农村经济没落原因之分析及救济农民生计之对策》,《东方杂志》32卷1号。
    [82]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0页。
    [83] 冯和法编《中国农村经济资料》续编,上海黎明书局1935年版,第431页。
    [89]、[90]、[91]、[92]、[93]、[97]、[112]、[116]、[146]、[201] 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版,第601、680、680、600、749、681、200、364、207、217页。
    [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74页。
    [96] 《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页。
    [98] 骆耕漠:《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中的新事态》,《中国农村》1卷9期,1935年6月。
    [104]、[105] 楼桐荪:《合作与复兴》,《东方杂志》第32卷第13号。
    [106] 杨端六:《合作原理》,《东方杂志》第20卷第7号。
    [107]、[157] 王慧民著《农村合作》,上海大华书局1935年版,第19、43—44页。
    [108] 寿勉成:《陈果夫与国民党的合作运动》载《文史资料选辑》第80辑,第173页。
    [109]、[197] 王毓铨:《中国农村合作运动》,《中国经济》3卷6期,1935年6月。
    [110]、[136] 彭连棠著:《民生经济建设与合作》,上海正中书局1946年版,第249-250、244页。
    [111] 于永滋:《合作金融制度之研究》,天津《大公报》,1935年2月17日。
    [114]、[150]、[193] 冯南江:《中国今日的农村合作运动》,《中国农村》第1卷第9期,1935年6月。
    
    
    [117] 《中国国民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要览》正中书局1945年版,第202页。
    [120] 周春:《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121] 行政院新闻局编:《一年来的我国合作事业》,该局1947年版,第5页。
    [128] 沈雷春、陈禾章编:《中国战时经济志》,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197,第6页。
    [129]、[168]、[169]、[174]、[175] 《抗战中的中国经济》,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1957年版,第92-93、92、89、93、91页。
    [130]、[131]、[132]、[133]、[134]、[143]、[170] 《革命文献》101辑,第43-45、9、9、9-10、10、27、23页。
    [137]、[138] 转引自陈岩松著:《中华合作事业发展史》(台湾)商务出版社1983年版,第192、193页。
    [140]、[163] 寿勉成著:《中国合作经济政策研究》,中国合作事业协会1944年版第119、3页。
    [141]、[144]、[171]、[172]、[176]、[183]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财政经济(八),第124、101、105、100-101、104—105、110页。
    [145] 郭铁民、林善浪:《中国合作经济发展史》上册,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148—149页。
    [147]、[160]、[202]、[203]、[204]、[205] 吴承禧:《浙江省合作社之质的考察》载《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民国丛书第二编35,第337、350、344—345、346、347、34、页。
    [153] 蒋介石:《剿匪区内各省农村合作社及四种合作社模范章程训令》,《农村合作》4卷2期,1936年11月,第38页。
    [154]、[155]、[156] 《革命文献》84辑,第373、213、219-220页。
    [161] 候哲葊:《合作实施上的困难及其对策》、《合作月刊》3卷5期,1931年7月。转引自范崇山:《抗战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之考察》,《学海》,1992年第2期。
    [162] 文群:《农村合作指导员训练所的演讲》,天津《大公报》,1933年1月10日。
    [164]、[166] 严中平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北京)1955年版,第346、349页。
    [165]、[180] 骆耕漠:《信用合作事业与中国农村金融》(1934)载《中国农村》论文选下册,第603、604页。
    [167] 邹秉文:《解决中国农村问题之途径》,载《东方杂志》32卷1号。
    [173]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86辑,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1981年版第61-62页。
    
    
    [177] 吴承明:《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2期。
    [178] 转引自黄立人:《论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农贷》,《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6期。
    [179] 李景汉:《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合作问题》,载《东方杂志》33卷7号。
    [181] 石柏林:《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7页。
    [182] 吴承禧:《中国各地的农民借贷》,载《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第169页。
    [184] 苻致逵:《商业银行对于农村放款问题》,载《东方杂志》32卷22号。
    [185] 杜岩双:《浙江之农村金融》,《申报月刊》3卷9号,1934年9月。
    [187] 韩克信:《普安农贷鸟瞰》,《中国农村》5卷11、12期合刊,1939年7月。
    [188]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编:《抗战言论集》上册,中国农村合作出版社1937年10月版,第215页。
    [190] 中国通商银行编:《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上海六联印刷公司1947年版,第235页。
    [191] 骆耕漠:《研究大后方农村经济性质的钥匙》,载《中国农村》论文选下册,第871页。
    [194] 朱子爽:《中国国民党土地政策》,国民图书出版社1943年版,第54-57页。
    [195] 郭汉鸣等《四川租佃问题》,转引自孙健著《中国经济通史》中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0页。
    [196] 《战时佃农概况》,转引自《中国经济通史》中卷,第1231页。
    [200] 吴藻溪:《近代合作思想史》,上海棠棣出版社1950年版,第855页。
    [206] 《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83-684页。
    [207]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7页。
    [208] 王宜昌:《中国合作建设之批判的研究》,《中国经济》3卷8期,1935年8月。
    
    
    一、资料类:
    1.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4—87辑,第101辑,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1968年版。
    2.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第3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
    3.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4.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一编、第二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金观甫等编:《全国合作事业讨论会汇编》;朱斯煌编:《民国经济史》,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9辑,4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6.千家驹:《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千家驹、李紫翔:《中国乡村建设批判》:中国文化建设协会:《十年来的中国》,民国丛书第二编35,第四编16,第五编69,上海书店出版。
    7.《文史资料选辑》第71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
    8.《文史资料选辑》第80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
    9.《五四时期的社团》(四)三联书店1958年版。
    二、论著类:
    1.《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9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4.《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寿勉成、郑厚博:《中国合作运动史》,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版。
    7.行政院新闻局编:《中国合作事业》,该局1948年版。
    8.王世颖:《合作事业》,黎明书局1933年版。
    
    
    9.王慧民:《农村合作》,上海大华书局1935年版。
    10.童玉民:《合作概论》,中华书局1936年版。
    11.于树德:《合作讲义》,黎明书店1935年版。
    12.寿勉成:《中国合作经济政策研究》,中国合作事业协会1944年版。
    13.郑厚博:《中国合作运动之研究》,农村经济月刊社1936年版。
    14.侯哲劳:《农村合作运动》,黎明书局1934年版。
    15.寿勉成、李士豪:《农村经济与合作》,正中书局1936年版。
    16.彭连棠:《民生经济建设与合作》,正中书局1946年版。
    17.吴藻溪:《近代合作思想史》,棠棣出版社(上海)1950年版。
    18.熊在渭:《中国合作之路线》,江西农村合作委员会1936年版。
    19.章元善:《合作与经济建设》,商务印书馆(长沙)1938年版。
    20.河南省农村合作委员会:《农村合作法规汇编》,开封新时代1937年版。
    21.王宗培:《中国之合会》,中国合作学社1935年版。
    22.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抗战言论集》(上、下册),中国农村合作出版社1937年版。
    23.行政院新闻局编:《一年来的我国合作事业》,该局1947年版。
    24.杨大全:《近代中国实业通志》,南京中国日报1933年版。
    25.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黎明书局1933年版。
    26.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续编),黎明书局1935年版。
    27.时事问题研究会编:《抗战中的中国经济》,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1957年版。
    28.薛暮桥、冯和法:《中国农村》论文选(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9.《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30.孙健:《中国经济通史》(1840-1949年)中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朱汉国:《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2.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3.石柏林:《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4.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35.中国通商银行:《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上海六联印刷公司1947年版。
    36.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37.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
    
    
    38.郭铁民、林善浪:《中国合作经济发展史》(上、下册),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39.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0.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
    三、报纸杂志类:
    《大公报》、《东方杂志》、《中国农村》、《合作月刊》、《农村经济》、《中国经济》、《申报月刊》、《经济周报》、《民间》、《新中华》等。
    四、参考文章:
    1.姜枫:《抗战前国民党的农村合作运动》,《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
    2.张士杰:《中国近代农村合作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民国档案》1992年第4期。
    3.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中国合作经济运动在不同政权管辖内的特质比较:1912—1949》,《中国区域史研究论文集》。
    4.周为号:《试论抗战前国统区农村合作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5.卜国群;《中国三十年代的合作运动及乡村改良潮》,《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
    6.张士杰:《国民政府推行农村合作运动的原因与理论阐释》,《民国档案》,2000年第1期。
    7.傅宏:《论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8期。
    8.任荣:《民国时期合作运动发展述略》,《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