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家办大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温家宝总理提出“教育家办学”以来,这一命题已成为全国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家办大学的经验与教训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战争贯穿南京国民政府整个时期,战争当前,军事为先,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虽然重视教育,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来管教育,无形之中为中国的教育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改革环境。先进的知识分子们把救亡图存之责任寄予高等教育的发展之上,掀起了教育救国的浪潮,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迅速崛起,一大批教育家在极其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不计个人得失,克服重重危机,为祖国发展培养出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成为近代中国大学的先驱者,对近代中国大学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战火纷飞、内外战不断,经济形势虽有所好转,但军费开支浩大,通货膨胀严重,再加上新旧文化、东西文化矛盾冲突的交织,使得教育家办大学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战。教育家们不停地“内修外练”,办学思想不断走向成熟,最终把大学办成一所所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的大学”。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但任何个体都是群体的一分子,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存在。个体的集合即是群体,每一个个体都带有群体性,通过分析有代表性的个体,可以总结出群体的特征。虽然梅贻琦、张伯苓、陈裕光的办学之路存在很大差异,如,梅贻琦的目标是“通才”,张伯苓的目标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陈裕光“要拿整个人生作为教育目标”,但从这些差异中不难看出他们之间的共性,即,他们都有明确的办学目标。还有,虽然梅贻琦尊崇的是“教授治校”,张伯苓制定的是“校务公开、责任分担、师生合作”,陈裕光的组织管理方式是“共和”,但从中可以看到,他们都主张民主治校。另外,无论是张伯苓的“土货化”办学方针,还是陈裕光的“三一制”和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举措,都反映出他们立足中国实际,以“中”化“西”的办学思路。总之,从梅贻琦的清华大学办学之路(国立大学)、张伯苓的南开大学办学之路(一般私立大学)、陈裕光的金陵大学办学之路(特殊的私立大学:教会大学)中,可以透视到属于教育家群体的特质及教育家办大学的共同特点。即,教育家群体的特质:有远大的教育理想与毕生的教育追求、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取得丰硕的教育业绩、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与重大的创新成果、有深厚的民族精神与广阔的国际视野、有广泛的社会认可度与深远的社会影响;教育家办大学的共同特点:1.心怀历史责任,明确办学目标;2.立足中国实际,以“中”化“西”;3.注重学校“软”、“硬”环境建设;4.民主治校;5.注重基础,办出特色。
     通过研究可以引发我们很多思考,宏观层面:为什么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大学却取得如此大的发展?微观层面:为什么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一个或几个教育家即能成就一所好大学?是什么样的治校方略和办学措施使他们所办的大学影响如此深远?历史不是“故纸堆”,不是“陈年老账”,而是一面镜子,它由过去的素材做成,用于照亮现在与未来,丢掉历史就如同人失去了记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办大学的教育家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治校经验,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在历史观照中,批判地继承与创新,探索更好的大学治校方针与方式,促进大学的发展。
Since "Premier Wen Jiabao put forward of running schools by Educators", thisproposition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education sector. Taking history as a mirror, one canknow the rise and fal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period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university educators may give us some enlightenment.
     The war throughout the entire period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During the war,the military first. Led by Jiang Jieshi,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Although kowning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but not so much time, money and energy to education, Thisinadvertently for Chinese education to provide a relatively loose and free environment ofreform. The advanced intellectuals put national salv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education, this caused a wave of education to save the nation. In this case, High Schoolexpanded rapidly. A large number of educators regardless of personal gain or loss, inextremely difficult conditions, to overcome the crisis, cultivate many talented people for thedevelopment of Nation, become a pioneer of modern Chinese University, play a decisive roleto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in modern China.
     The ongoing war during the entire period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economicsituation is better, but a massive military expenditure, the serious inflation, coupled with thenew and old culture interweave, the university educators face great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Educators constantly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ining", School of thought has become mature,Finally The university into influential "Chinese university". Each individual is unique, but anyindividual is part of a group, Each individual cannot be divorced from the group. A collectionof individuals or groups, every individual with group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the representative individuals, can be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oups. Although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of running school of Mei Yiqi, Zhang Boling, Chen Yuguang,Forexample, Mei Yiqi's goal is to "generalist", Zhang Boling's goal is " Strict Standard andSufficient Effort, change rapidly," Chen Yuguang "to take the life as the goal of education",but from these differences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that is, theyhave clear goals. Also, although Mei Yiqi respected the "professorial governance", ZhangBoling formulation is the "public school, shared responsibility, cooperation between teachersand students", Chen Yuguang's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mode is "Republic", but fromwhich we can see, they all stand for democracy. EIn addition, both Zhang Boling's "home" guiding principle, or Chen Yuguang's "Three one system" and the reform initiatives to suit for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reflecting their bases on the reality of China, the thought ofexchanging the west for China.In short, from Mei Yiqi and the Tsinghua University (NationalUniversity), Zhang Boling and Nankai University (Private University), Chen Yuguang andJinling University (special private university: the Church University), we can see the common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educators. That is, Common features of educators: The loftyideal of education and lifelong education pursuit, Fruitful achievements in the long-termeducation practice, Advanced education theory and the major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Theprofound national spirit and broad international vision, A wide range of social recognition andprofound social influence; The common features of university educators:1.With the historicalresponsibility, clarifying the goal; on the basis of China's reality, exchanging the west forChina; Pay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 of the school; democracy; pay attention to the basis,Run a school should run a feature.
     It can cause us a lot of thinking through the research, The macro level: why they haveachieved so much in such a turbulent period? Microscopic level: why one or several educatorscan do a good university in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period? What kind of schoolmanagement strategies makes the university so profoundly affected? History is not " A heapof musty old books or papers", not " The dues ", but the mirror,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pastmaterial, it can illuminate the past, now and the future, Lost history as a man lost his memory.We got the valuable management experience from educators in the period of Nanjing nationalgovernment, We should learn from history, Take a critical look at history, explore a betterway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引文
①[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58.
    ②李大钊:史观[A].李大钊选集[C].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29.
    ③[英]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17.
    ①陈太平.知识生产与大学的作用[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9,(2):8.
    ②吴洪成.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247.
    ①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459.
    ①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卷四)[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2.
    ①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卷二)[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2.
    ②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卷二)[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1.
    ③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卷二)[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0.
    ④马雄才.国民经济建设声中农村金融问题之检讨[J].农行月刊(第3卷),1936,(4):8.
    ⑤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卷二)[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4-185.
    ①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卷二)[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473.
    ②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卷三)[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482.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9).318-319.
    ①张生等.金陵大学史[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4.
    ②万仁元方庆秋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整编.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124.
    ③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卷四)[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5-126.
    ④吴宗汾.十年来之物价[A].谭熙鸿.十年来之中国经济[Z].上海:中华书局,1948.31-32.
    ⑤《五四文艺节感言》[N].大公报,1948年5月4日第2版.
    ①朱汉国.中华民国史(第一册)[Z].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6(1).87.
    ②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9).
    ①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卷二)[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440.
    ②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卷二)[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443-444.
    ①张彬.中国教育史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8).267.
    ②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1).283-284.
    ③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1).284.
    ①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8).14-15.
    ②唐爱民.当代西方教育思潮[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8).74.
    ①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85-87.
    ②黄延复、钟秀斌.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校长梅贻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4).49.
    ③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375.
    ①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378.
    ①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379.
    ①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3).213.
    ①黄延复、钟秀斌.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校长梅贻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4).49.
    ②(美)费正清、(美)费维恺,刘敬坤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下)(1912-1949)[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437.
    ③张彬.中国教育史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65-266.
    ①张彬.中国教育史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41-242.
    ①张彬.中国教育史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42.
    ②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中)[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8.
    ①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1).243.
    ②高平叔.蔡元培全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4.178.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139-143.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98.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104-105.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118.
    ②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112-117.编制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186.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85-88.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9).363.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9).371-377.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9).378.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9).401-404.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9).92-94.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9).790-795.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3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1).67.
    ②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35.
    ③吴贻芳.金女大四十年[A].吴贻芳纪念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06.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171-173.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9).816.表中百分比数按四舍五入法取两位小数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199-200.
    ①萧超然等.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293.
    ①何炳松.致何淑馨(五通)[A].刘寅生等编.何炳松文集(第二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66-767.
    ②缪丹.黄金时代的回忆(上)[A].暨南校史资料选辑第2辑[Z].广州: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3.95.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9).407-419.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9).383-400.
    ①刘玉良.大学的精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357.
    ②[美]佛罗斯特著,吴有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94.
    ①吴立保.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91.
    ②王文俊.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98.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9).19-20.
    ②国际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A].中国教育年鉴(第2册)[Z].台北:宗青图书公司,1977.184.
    ③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191.
    ④南开大学校长办公室.张伯苓纪念文集[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212.
    ⑤王文俊.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38.
    ⑥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83.
    ⑦厦门大学校史委员会.厦大校史资料(第1辑)[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230.
    ⑧刘湛恩.刘湛恩文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65.
    ①熊庆来.本校之学术生命与精神[J].云大二十七周年纪念特刊,1949年4月20日
    ②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校刊(第11期)[N].59.
    ③林文庆演讲,时志记录.林校长之大学责任观[J].厦大周刊(第192期)1928年1月5日
    ④刘湛恩.刘湛恩文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65.
    ①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090.
    ②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文汇出版杜,2003.34.
    ③黄延复、钟秀斌.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校长梅贻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4).53.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242-245.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246-247.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334.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9).798-801.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250-254.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9).802.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9).790.
    ①吴立保.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10.
    ②张伯苓.基督教与爱国[J].南大周刊,1925年第1卷第5-6号
    ①张伯苓.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J].南开四十周年纪念校庆特刊,1944(10).
    ②张伯苓.东北事件与吾人应持之态度[J].南大周刊,1931年第114期
    ③张伯苓.南开的精神愈益奋励[N].南京《中央日报》,1937年7月31日
    ④张伯苓.在武汉南开校友公宴会上的演词[N].汉口《大公报》,1937年9月27日
    ⑤张伯苓.世界、中国、南开[N].南开周刊,1947年复刊第5号
    ①何炳松校长在1935年9月12日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暨南校刊,第143期
    ②俞述翰.何校长在建阳的日子[A].何炳松纪念文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520.
    ③林楚平.山城旧事[A].暨南往事[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119.
    ④徐克凡.凭吊何校长之墓[A].刘寅生等.何炳松纪念文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578.
    ①张立.高风亮节,万世长存——纪念何校长冥诞一百周年[A].何炳松纪念文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59.
    ②曾郭棠演讲,吴江霖等笔记.随林校长南渡所得的感想[J].厦大周刊第363期1935年3月1日,8-10.
    ③陈嘉庚先生在中华俱乐部欢迎林文庆先生之演说词[N].南洋商报,1926年2月1日
    ④曾郭棠演讲,吴江霖、潘懋鼎笔记.随林校长南渡所得的感想[J].厦大周刊第363期1935年3月1日,8-10.
    ⑤林文庆.陈嘉庚先生提倡教育之目的[J].厦门大学八周年纪念特刊,1929年4月6日,16-17.
    ①诸葛麒.十年教训[A].国立浙江大学[C].台北:台北浙江大学校友会编,1985.
    ②刘乃和.励耘承学录[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992.9.
    ①何炳松.暨南大学1936届毕业同学纪念册弁言[A].何炳松文集(第二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98.
    ②张亚群.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425.
    ①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编委会.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3.
    ②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校史编辑委员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资料[Z].北京大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134-135.
    ①国立暨南大学《三一年度第一学期纪念周校长报告》(1942年11月2日)[Z].何校长报告纪录(1942年),上海档案馆Q240-1-33
    ①何炳松.国立暨南大学二十六年度毕业纪念刊讲词[Z].见暨南大学档案室所藏复印件,档案号:2004-XS12-23
    ②高宗靖.何炳松校长与暨南剧社[A].何炳松纪念文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38.
    ③刘乃和.励耘承学录[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992.17.
    ④林文庆.本校注重国乐[J].厦大周刊,1926年5月8日,第149期,8.
    ⑤刘湛恩.刘湛恩文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62.
    ①朱学波.吴贻芳[Z].《江苏文史资料》编辑发行,1993.85.
    ②《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编.南大百年实录(中卷)·金陵大学史料选[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16-217.
    ①陈垣.辅仁学志弁首[J].辅仁学志,第1卷第1期,1928(12).
    ②吴立保.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136-137.
    ③吴立保.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396.
    ①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刊第145期
    ①黄延复、钟秀斌著.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校长梅贻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4).23.
    ②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编.南大百年实录——金陵大学史料选[Z].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58-59.
    ③罗家伦.敬祝母校(北京大学)三十一周年纪念[A].罗家伦先生文存(一)[Z].北京:国史馆,1976.458.
    ①林文庆演讲,时志记录.林校长之大学责任观[J].厦大周刊,第192期,1928年1月5日
    ②吴幼伊.赴京请愿的经过[J].生活周刊,1931年10月17日
    ③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424.
    ①朱仲华,陈于德.复旦校长李登辉事迹述要[Z].文史资料选辑,第97辑
    ②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0.
    ③蒋梦麟.个人之价值愈与教育之关系[A].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8-39.
    ①林文庆著,雷通群达旨.三民主义救国真诠[J].厦大周刊,第237期,1930年9月27日
    ②吴贻芳.金女大四十年[A].吴贻芳纪念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10-111.
    ③吴贻芳.金女大四十年[A].吴贻芳纪念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11.
    ④沈昆南.何校长与暨大的体育[A].何炳松纪念文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31.
    ①张彬.中国教育史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8).263.
    ①《私立北平辅仁大学一览》(民国26年度),辅仁大学印书局印,1937.
    ②《上星期四周会纪略》,《厦大周刊》1926年6月19日,第155期,6.
    ③《厦门大学布告》第3卷第2期(民国十三年至十四年),厦门大学印刷所印,21-22.
    ④《金陵大学校刊》1931年12月4日,第一版
    ①陈希文.郑洪年一年来国难中之教育言论[Z].国立暨南大学秘书处,1933.56.
    ②刘湛恩.刘湛恩文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59.
    ③刘湛恩.刘湛恩文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61.
    ①《厦门大学民国十年度报告书·英文》1922.5.
    ②《厦大周刊》第364期,1935年3月7日
    ③刘湛恩.刘湛恩文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51.
    ①程思辉,孙海英.厚生务实巾帼楷模——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229.
    ②王运来.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226.
    ①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复旦大学志(第一卷1905-1949)[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268.
    ②赵镜元.主持暨南大学十年[A].政协金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编委会.何炳松与故乡图文集[Z].2006.14-15.
    ③俞剑华.何师柏丞在建阳[A].何炳松纪念文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55-256.
    ④朱宗尧.情系母校,情系建阳——暨南大学抗战后期在建阳建校[J].暨大闽北校友会编.暨南潭讯,第6期,1998年4月
    ⑤《厦门大学民国十年度报告书·结论》,1922.47-48.
    ①林文庆.谈谈大学的图书馆[J].厦大图书馆报,1935年10月30日,第1卷第2期,1.
    ②何励生.最近的厦大[J].厦大校刊,1937年4月6日,第1卷第12期,10.
    ③刘湛恩.刘湛恩文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61.
    ④刘湛恩.刘湛恩文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58-159.
    ①《国立师范学院旬刊》第8期,第9期,第51期,第79期,第103期,第124期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248-259.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324-329.
    ①苏乾英.回忆何校长二三事[A].刘寅生.何炳松纪念文集[A].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53-454.
    ①黄仁.怀念敬爱的何校长[A].刘寅生.何炳松纪念文集[A].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518.
    ②陈炯章.从陈垣校长改作业得到的启示[A].纪念陈垣校长诞生110周年筹委会.纪念陈垣校长诞生110周年学术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06-307.
    ①张素我.回忆敬爱的吴校长[A].吴贻芳纪念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67.
    ②金女大南京校友会.金陵女儿[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9.
    ③吴贻芳.金女大四十年[A].吴贻芳纪念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12.
    ①金女大校友会.永久思念[M].金女大校友会编,1993.53-54.
    ②《国立东南联合大学学生学术团体登记》,上海档案馆,档案号Q240-1-505
    ①周高勋.暨大闽北校友在建阳聚会[J].暨大闽北校友会编.暨南潭讯,第12期,1990年10月
    ②高崇靖.何炳松校长与暨南剧社[A].何炳松纪念文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40.
    ③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一辑)[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40.
    ④《厦门大学民国十年度报告书·学生课外之动作》,1922.9.
    ①赵镜元.史学家何炳松[A].刘寅生.何炳松纪念文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87.
    ②周震东等.记何校长二三事[A].刘寅生.何炳松纪念文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562.
    ①郑振铎.悼何柏丞先生[A].刘寅生.何炳松纪念文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36-237.
    ②陆伦章.我记忆中的何柏丞校长[A].刘寅生.何炳松纪念文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49-451.
    ①许荣度.炸前厦大之追忆[A].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1辑)[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365.
    ①陈希文.郑洪年一年来国难中之教育言论[Z].国立暨南大学秘书处,1933.83.
    ②竺可桢.竺可桢日记[Z].竺可桢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0.17.
    ③俞剑华.何师柏丞在建阳[A].刘寅生等.何炳松纪念文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56.
    ④《厦大周刊》第364期,1935年3月7日
    ①国立暨南大学《关于导师导生名册及导师分组表等》,上海档案馆Q240-1-61
    ②湖南省档案馆馆藏国师档案《本院人事登记表》,卷宗号61一1一23,《本院教职员调查表》卷宗号61一1一31
    ①王运来.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29.
    ①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金陵大学史料集[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145-146.
    ①刘乃和.励耘承学录[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992.35.
    ①《各学院概况》,上海市档案馆,国立暨南大学档案全宗,Q240-1-677
    ①梅贻琦.抗战期中之清华二续[J].清华校友通讯(七卷一期)1941(5).
    ①《国立清华大学校刊》,1933年3月3日
    ②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九十年[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4.
    ③《清华校刊》第379号,1932年3月9日
    ④黄延复、钟秀斌.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校长梅贻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4).130.
    ⑤黄延复、钟秀斌.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校长梅贻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4).127.
    ①吴洪成.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292.
    ②吴洪成.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97.
    ③梅贻琦.体育之重要[J].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612号),1934年11月12日
    ④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7.
    ①参阅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35.
    ②《清华大学校刊》第619号,1934年11月12日
    ①黄延复.梅贻琦与清华大学[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3).
    ②黄延复、钟秀斌.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校长梅贻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4).158-159.
    ③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10).141.
    ①转引自:吴洪成.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17.
    ①梅贻琦.教授的责任[J].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432号),1932年9月16日
    ②梅贻琦.致新来校的诸同学[J].清华暑期周刊(第10卷第七、八期),1935年8月24日
    ③梅贻琦.致全体校友书[J].清华校友通讯(第3卷第1-5期),1936年4月
    ④参考梅贻琦.致全体校友书[J].清华校友通讯(第3卷第1-5期),1936年4月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近代天津十二大教育家[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4).259.
    ①黄延复、钟秀斌.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校长梅贻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4).13.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近代天津十二大教育家[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4).263.
    ②《清华大学校刊》第341号,1931年12月4日
    ①梁吉生.南开逸事[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16.
    ②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244.
    ③天津文史资料编委会.天津文史资料(第八辑)[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97.
    ①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247.
    ②梁吉生.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241
    ①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97.
    ②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7.
    ③郑致光主.张伯苓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6).38.
    ④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46.
    ①张志刚、王之杰.十一年来之南开大学体育[J].《南开大学响导》1930年5月
    ①郑致光.张伯苓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6).60.
    ②郑致光.张伯苓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6).60.
    ③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2).145.
    ①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MI.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84.
    ②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76
    ①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313-317.
    ①There is another China: essays and articles for Chang Poling of Nankai[M]. New York:King's Crown Press,1948.p10.
    ①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105.
    ①王文俊、梁吉生等.张伯等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08.
    ②南开大学校长办公室.张伯苓纪念文集[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29-30.
    ③王文俊.南开校史资料选(1919-1949)[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0).137.
    ④王文俊.南开校史资料选(1919-1949)[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0).204.
    ①王文俊.南开校史资料选(1919-1949)[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0).162.
    ②王文俊、梁吉生等.张伯等教育言论选集[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80.
    ③王文俊.南开校史资料选(1919-1949)[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0).138.
    ①王文俊.南开校史资料选(1919-1949)[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0).129.
    ②王文俊.南开校史资料选(1919-1949)[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0).133.
    ③南开大学学生会章程草案[J].南大周刊(第116期)1931年10月20日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474-1475.
    ①周恩来同志1951年9月29日在京津高等学校教师学习报告会上的讲话
    ②笑萍.轮回教育[A].王文俊,梁吉生.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755.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近代天津十二大教育家[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4).28.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近代天津十二大教育家[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4).29.
    ①郑致光.张伯苓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6).78.
    ①陈佩德.永远的怀念——记我的父亲陈裕光(末刊稿)[J].2002年8月20日
    ②陆海鸣.南京民国建筑的营造厂[N].扬子晚报,2002年12月6日
    ①王运来.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4-15.
    ②纽约大学承认[J].金陵光,1913年4月第1期
    ③陈裕光.自传[Z].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人事档案,编号P-2(2),1958.
    ①陈裕光.教育目标[J].金陵大学校刊,1937年4月12日
    ②陈裕光.本校举行60周年纪念志盛[J].金陵大学校刊,1948年11月13日
    ①戴邦彦.金大的学分制[A].金陵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册[C].123.
    ②张宪文.金陵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0-31.
    ①张宪文.金陵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2-33.
    ①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校史编写组.金陵大学史料集[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111-112.
    ②王运来.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29.
    ①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校史编写组.金陵大学史料集[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152.
    ②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校史编写组.金陵大学史料集[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149.
    ①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校史编写组.金陵大学史料集[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148-149.
    ①毕业论文目录[J].金陵大学校刊(1941级毕业专刊),1941年6月23日
    ②张宪文.金陵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10-313.
    ①张宪文.金陵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85.
    ②张宪文.金陵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84-387.
    ③农学院30周年纪念[J].金陵大学校刊,1943年3月1日
    ①陈裕光.回忆金陵大学[J].高教研究与探索,1987年第2期
    ②王运来.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13.
    ①范谦衷.颂陈校长范寄哀思[A].金陵大学南京校友会编.金陵大学校友通讯(第5期),1989(6).
    ①吴立保.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85.
    ①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463-464
    ②遂夫.厦门大学新校长到后之消息[N].申报,1921年7月11日
    ③《厦门大学布告》第3卷第2期(民国十三年至十四年),厦门大学印刷所印,21-22.
    ④《中央大学的使命》,见罗家伦著《中央大学之回顾与前瞻》,第7-8页
    ①朱学波.吴贻芳[Z].《江苏文史资料》编辑发行,1993.59.
    ②陈希文.郑洪年一年来国难中之教育言论[Z].上海:国立暨南大学秘书处,1933.40.
    ③厦门大学校史委员会.厦大校史资料(第1辑)[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231.
    ④湖南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湖南师范大学五十年[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8.
    ①王志刚.地方高校特色建设访谈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5).20.
    ②廖世承.我国中等学校教师的概况[J].教育杂志,1926年,第17卷第7期
    ①中国教育学会学校管理研究会.论学校管理[J].陕西省出版事业管理局,1984,(2):134.
    ①郭石明.社会变革中的大学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8).120.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1)[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1.
    [3]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史稿[Z].北京:中华书局,1981.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3编教育[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
    [7]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8]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9]王文俊.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10]厦门大学校史委员会.厦大校史资料第1辑[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11]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Z].北京:中华书局,1981.
    [12]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九十年[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天津文史资料第八辑[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14]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局,1934.
    [15]《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南大百年实录(中卷)·金陵大学史料选[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复旦大学志第一卷1905-1949[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17]湖南省档案馆馆藏国师档案《本院人事登记表》,卷宗号61一1一23,《本院教职员调查表》卷宗号61一1一31
    [18]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金陵大学史料集[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9]厦门大学校史委员会.厦大校史资料第1辑[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20]湖南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湖南师范大学五十年[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2]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5]萧超然等.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26]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中)[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7]何炳松.何炳松文集第二卷[Z].商务印书馆,1997.
    [28]暨南大学校史资料编委会.暨南校史资料选辑第2辑[Z].广州: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3.
    [29]梅贻琦.梅贻琦日记(1941-1946)[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近代天津十二大教育家[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32]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1辑[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33]陈裕光.私立北平辅仁大学一览(民国26年度)[Z].北京:辅仁大学印书局印,1937.
    [34]刘湛恩.刘湛恩文集[Z].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5]陈裕光.自传[Z].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人事档案,编号P-2(2),1958.
    [36]谭熙鸿.十年来之中国经济[Z].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37]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Z].台北:宗青图书公司,1977.
    [38]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校史编辑委员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资料[Z].北京大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3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97辑[Z].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
    [40]金陵大学总务处.私立金陵大学要览[Z].南京:金陵大学总务处编,1947.
    [41]陈希文.郑洪年一年来国难中之教育言论[Z].国立暨南大学秘书处,1933.
    [42]《各学院概况》,上海市档案馆,国立暨南大学档案全宗,Q240-1-677
    [43]竺可桢.竺可桢日记[Z].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
    [44]《国立东南联合大学学生学术团体登记》,上海档案馆,档案号Q240-1-505
    [45]国立暨南大学《关于导师导生名册及导师分组表等》,上海档案馆Q240-1-61
    [46]毛泽东选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7]政协金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编委会.何炳松与故乡图文集[Z].金华:政协金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编委会编,2006.
    [1][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M].刘敬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M].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美]杰西·格·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年)[M].曾钜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4]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复旦大学志第一卷(1905-1949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5]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四、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7]吴洪成.中国教会教育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8]吴洪成.中国近代教育思潮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9]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0]张海鹏.中国近代史[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
    [11]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卷一、二、三、四)[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张生等.金陵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朱汉国.中华民国史第一册论[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6.
    [14]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39.
    [15]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6]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7]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18]张彬.中国教育史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9]唐爱民.当代西方教育思潮[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0]黄延复、钟秀斌.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校长梅贻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21]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22]吴立保.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3]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文汇出版杜,2003.
    [24]崔恒秀.民国教育部与大学关系之研究:1912-1937[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25][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M].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6]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腾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7]刘玉良.大学的精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
    [28][美]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吴有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9]浙江大学教育研究室.浙大教育文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
    [30]南开大学校长办公室.张伯苓纪念文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31]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2]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33]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34]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5]孙岳、吴为公等.吴贻芳纪念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36]眭依凡.学府之魂:中外著名大学校长教育理念第一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37]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8]吴洪成.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39][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40]黄延复.梅贻琦先生纪念集[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41]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人物志》(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42]黄延复、钟秀斌.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校长梅贻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3]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44]中国现代教育家编委会.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5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45]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6]梁吉生.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47]郑致光.张伯苓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48]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49] There is another China: essays and articles for Chang Poling of Nankai[M]. New York:King's Crown Press,1948.
    [50]程斯辉.中国近代教育管理史[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
    [51]王运来.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52]金陵大学南京校友会.金陵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53]张宪文.金陵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4]钟叔河,朱纯.过去的大学[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55]李扬汉.章之汶纪念文集[C].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
    [56]罗家伦先生文存编辑委员会.罗家伦文存[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国史馆,1989.
    [57]刘寅生谢巍何淑馨.何炳松纪念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8]马兴中.暨南往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59]台北浙江大学校友会.国立浙江大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5.
    [60]刘乃和.励耘承学录[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992.
    [61]刘寅生、房鑫亮编.何炳松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2]张亚群.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63]《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编委会.中国现代教育家传[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4]金女大南京校友会.金陵女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65]朱学波.吴贻芳[M].南京:《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1993.
    [66]程思辉,孙海英.厚生务实巾帼楷模——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67]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68]周川、黄旭.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
    [69]王文俊、梁吉生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70]王志刚.地方高校特色建设访谈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71]高青海.高青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哲学的创新[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72]纪念陈垣校长诞生110周年学术编委会.纪念陈垣校长诞生110周年学术论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0.
    [73]张彬.中国教育史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74]金女大校友会.永久思念[M].南京:金女大校友会编,1993.
    [1]马雄才.国民经济建设声中农村金融问题之检讨[J].农行月刊,1936年第3卷第4期
    [2]何炳松校长在1935年9月12日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暨南校刊,第143期
    [3]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
    [4]吴贻芳.就职典礼致辞[J].金陵女子大学校刊,1928年第11期
    [5]林文庆演讲,时志记录.林校长之大学责任观[J].厦大周刊,第192期,1928年1月5日
    [6]梅贻琦.抗战期中之清华二续[J].清华校友通讯,7卷1期,1941年5月
    [7]梅贻琦.学习范围务广、不宜过狭[J].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412号,1932年6月1日
    [8]熊庆来.本校之学术生命与精神[J].云大二十七周年纪念特刊,1949年4月20日
    [9]梅贻琦.体育之重要[J].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612号,1934年11月12日
    [10]张伯苓.基督教与爱国[J].南大周刊,1925年第1卷第5-6号
    [11]张伯苓.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J].南开四十周年纪念校庆特刊,1944年10月
    [12]张伯苓.东北事件与吾人应持之态度[J].南大周刊,1931年第114期
    [13]张伯苓.世界、中国、南开[J].南开周刊,1947年复刊第5号
    [14]梅贻琦.教授的责任[J].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432号,1932年9月16日
    [15]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第13卷第1期,1941年4月
    [16]梅贻琦.就职演说[J].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341号,1931年12月4日
    [17]梅贻琦.体育之重要[J].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612号,1934年11月12日
    [18]梅贻琦.致新来校的诸同学[J].清华暑期周刊,第10卷第7、8期,1935年8月24日
    [19]梅贻琦.提倡吃苦耐劳精神[J].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619号,1934年12月6日
    [20]梅贻琦.致全体校友书[J].清华校友通讯,第3卷第1-5期,1936年4月
    [21]黄延复.梅贻琦与清华大学[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第3期
    [22]朱自清.清华的民主制度[J].清华校友通讯,第6卷第9期,1940年4月
    [23]陈裕光.回忆金陵大学[J].高教研究与探索,1987年第2期
    [24]张志刚、王之杰.十一年来之南开大学体育[J].南开大学响导,1930年5月
    [25]赖婷.张伯苓“土货化”办学方针的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1年第2期
    [26]南开大学学生会章程草案[J].南大周刊,第116期1931年10月20日
    [27]纽约大学承认[J].金陵光,1913年4月第1期
    [28]教育目标[J].金陵大学校刊,1937年4月12日
    [29]本校举行60周年纪念志盛[J].金陵大学校刊,1948年11月13日
    [30]毕业论文目录[J].金陵大学校刊,1941级毕业专刊,1941年6月23日
    [31]郝钦铭等.卅年来之金陵大学各农事试验场[J].农业推广通讯,第4卷第11期
    [32]农学院30周年纪念[J].金陵大学校刊,1943年3月1日
    [33]范谦衷.《颂陈校长范寄哀思[J].金陵大学校友通讯,第5期,1989年6月
    [34]曾郭棠演讲,吴江霖等笔记.随林校长南渡所得的感想[J].厦大周刊,第363期,1935年3月1日
    [35]林文庆.陈嘉庚先生提倡教育之目的[J].厦门大学八周年纪念特刊,1929年4月6日
    [36]廖世承.我国中等学校教师的概况[J].教育杂志,1926年第17卷第7期
    [37]本校注重国乐[J].厦大周刊,第149期,1926年5月8日
    [38]辅仁学志弁首[J].辅仁学志,第1卷第1期,1928年12月
    [39]吴幼伊.赴京请愿的经过[J].生活周刊,1931年10月17日
    [40]林文庆演讲,时志记录.林校长之大学责任观[J].厦大周刊,第192期,1928年1月5日
    [41]林文庆著.雷通群达旨.三民主义救国真诠[J].厦大周刊,第237期,1930年9月27日
    [42]朱宗尧.情系母校,情系建阳——暨南大学抗战后期在建阳建校[J].暨南潭讯,第6期,1998年4月
    [43]周高勋.暨大闽北校友在建阳聚会[J].暨南潭讯,第12期,1990年10月
    [44何励生.最近的厦大[J].厦大校刊,第1卷第12期,1937年4月6日
    [45]金生鈜.以教育为志业:教育家的精神实质[J].中国教育学刊,2011(7).
    [46]朱虹、杜学元.对中国教育家的解读[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6期
    [47]林文庆.上星期四周会纪略[J].厦大周刊,第158期,1926年10月9日
    [48]《厦门大学民国十年度报告书·学生课外之动作》1922年
    [49]《厦门大学民国十年度报告书·国文》1922年第5页
    [50]《厦门大学民国十年度报告书·结论》1922年
    [51]《厦门大学民国十年度报告书·教科之范围》1922年
    [52]《厦门大学民国十年度报告书·英文》1922年
    [53]《厦门大学布告》第3卷第2期(民国十三年至十四年),厦门大学印刷所印
    [54]周恩来同志1951年9月29日在京津高等学校教师学习报告会上的讲话
    [53]何炳松:《国立暨南大学二十六年度毕业纪念刊讲词》见暨南大学档案室所藏复印件,档案号:2004-XS12-23
    [54]陈梦韶.医学家林文庆[N].天风海涛,第7辑,厦门日报社1983.
    [55]张伯苓.南开的精神愈益奋励[N].南京中央日报,1937年7月31日
    [56]张伯苓.在武汉南开校友公宴会上的演词[N].大公报,1937年9月27日
    [57]萧乾.五四文艺节感言[N].大公报,1948年5月4日第2版
    [58]遂夫.厦门大学新校长到后之消息[N].申报,1921年7月11日
    [59]陆海鸣.南京民国建筑的营造厂[N].扬子晚报,2002年12月6日
    [60]陈嘉庚先生在中华俱乐部欢迎林文庆先生之演说词[N].南洋商报,1926年2月1日
    [61]林文庆.谈谈大学的图书馆[N].厦大图书馆报,第1卷第2期,1935年10月30日
    [62]国立暨南大学三一年度第一学期纪念周校长报告(1942年11月2日)[R].《何校长报告纪录》(1942年),上海档案馆Q240-1-33
    [63]蔡克勇.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EB/oL](2008-04-20)[2009-05-10]. http//www.wutnews net/newspaper/show.aspx?id=97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