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员阶层的兴起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副题名:民国时期上海职员的生活与教育研究
  • 作者:刘德恩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教育史
  • 学位年度:2004
  • 导师:丁钢
  • 学科代码:040103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4-04-01
摘要
本文试图从职员发展的角度着眼,在考察职员生活史的基础上,揭示教育与职员发展的关系。鉴于可供参考的职员生活史料很少,本项研究最主要的方法是口述史调查。从十多位上海职业老人调查所得资料,主要用来反映职员个人生活史细节和深层问题,而间接的史料调查和统计资料则主要作为反映职员阶层的整体状况。其他的相关记录和研究资料,则主要用于对照和解释说明。
     资料所反映的近代上海职员群体的一般状况是,民国时期的职员已经成为仅次于工人的第二大社会群体,20世纪30年代末作为一个阶层已经形成。他们在经济上处于小康水平,即基本生活开支之外还有剩余;政治上比较温和,更接近于改良主义;他们基本上都受过小学以上的教育,但阶级意识还不十分清晰。此外,职员分散地分布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共部门中,群体结构显得不太均衡,大多数为中低级职员,以男性为主。就所属行业而论,商业职员最多,工业部门的职员中纺织业占绝对优势。
     论文的主体是以个案分析为例,展示民国时期上海职员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他们主要是工程技术人员、护士和医生、以及商业职员。工程技术人员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尽管他们多数只有中等文化程度,但已经发挥着重要的技术职能,并形成了珍视技术价值的意识倾向。同时教育与生涯发展的关系在他们身上得到较为明显的体现,他们所接受的理论密切结合实践的教育方式很有借鉴意义。
     西医界的护士和医生的西化程度是最明显的。大多接受过严格的专业教育,工作的要求和待遇都相当高,并形成了尊重生命、敬业乐群的职业精神。她们的教育和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商业职员的情况最为复杂多样。他们所受的教育从小学到专科学校不等,有的来自商科学校,有的受过学徒训练,也有业余学校毕业的。他们的就业方式也同样复杂,有的靠社会关系很容易觅得职位,有的则经过几年的努力才找到满意的工作,也有半路改行而来的,甚至还有毕业后找不到相关的工作而被迫改从他业的。在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商业职员似乎并未能够充分发掘和张扬自己的商业文化。
     以上三类职员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动荡的影响,而战争的影响尤其巨大。他们基本上都接受过专门教育,对自己的职业价值也基本能够认可。不过三类职员各自的行业个性也比较明显。
     最后一章里对这项研究的内容作了总结,并重新审视了研究方法和今后的研究课题。结论认为,职员群体已经构成了一个独立的阶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但是这一阶层的发展却比较缓慢,以至并未导致整个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这主要为中国半世纪的动荡的社会条件所限定。虽然教育与职员发展有一定的适应性,但这只是低水平的适应,并不能实现教育与职员的重大发展,说明只有充分重视和发展经济事业,职员阶层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In the view of white collars' development, began with field investigation of old white collar' life history, the author want to indic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white collar' life and education. For little related data, the author had to find more data by himself-by dictation survey, by statistics work from some related literature, etc.
    By the end of 1930s, the white collars of shanghai had developed one class-the second largest class, only after the working class. Most of them lived a bit rich life, received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or more and stood neither side of revolutionary classes or ruling classes. But the white collars distributed un-evenly. Almost all of tern were males, and most of them worked in commerce and in spinning. Few of them were in high position of the company.
    By cases analysis, the thesis indicates 3 groups of white collars-technicians, nurses, and clerks.
    With the demand of professional skills, technicians, all of them received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or more. And there were a good relation between the theories and the practices in the education. They had been played in important positions, and respected the value of technology.
    The nurses received even more strict education. They had to learn hardly and work hardly too. But almost all of them were satisfied with their profession, for they could get a job easily and had a very high salary.
    Clerks varied greatly with cases. Their education were elementary, middle, secondary and third level schools. Some of them come from apprenticeship, some from commerce schools, some from part-time schools. They found job easily or difficultly, depending on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mpanies. The changes in the career were great, some got out of commerce, and some others got in.
    All of the 3 groups were affected by the wars and big social movement. These social events stopped their education, or made them lost job. Even so, every group had their own character.
    In conclus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white collars had developed a single class politically, economically, and culturally. But this class had grown very slowly because of long-time social convulsion. Only with peace and great striving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the class grow well.
引文
丁方镇(1996),上海绸布零售商店三大祥,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经济工商编:商业;交通;邮电;旅游;其它,13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1986),上海邮政职工运动史料(第一辑):一九二二年--一九三七年,内部资料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海市纺织品公司棉布商业史料组(1979),上海市棉布商业,北京:中华书局。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海市橡胶工业公司史料工作组(1979),上海民族橡胶工业,北京:中华书局。
    上海市冶金工业局厂史写组(1975),炉火熊熊:上海冶金工人斗争史片断,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市建筑工程局工会(1976),幢幢“洋楼”有血泪:上海市建筑工人家史选,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市总工会宣教组(1975),铁锤砸碎旧世界:上海工人家史选(三),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市轻工业局厂史写组(1975),长夜惊雷:上海轻工业工人解放前斗争史片断,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上海市百货业大新公司党史资料征集组(1986),上海大新公司职工运动史料:1936-1949。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1984),印刷职工运动资料,内部资料。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商务印书馆职工运动史编写组(1991),上海商务印书馆职工运动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上海华联商厦党委,上海永安公司职工运动史编审组(1991),上海永安公司职工运动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1983a),江南造船厂厂史:1865-1949,北京:中华书局。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1983b),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83),上海永安公司的产生、发展和改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马克斯·韦伯著,彭强、黄晓京译(200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马荫铨(1985),华生电器制造厂的创办和发展,上海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4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马敏(1995)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
    马超俊等(1966),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华大典编印会、中国劳动福利出版社。
    中共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委员会(1999),上海邮政职工运动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1999),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商业工作委员会,上海店员和职员运动史:1919-194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中共上海华联商厦委员会(1991),上海市百货业永安公司党史资料征集组(1990),上海永安公司职工运动史料:1918-1949,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华护理学会(1997),南丁格尔奖章中国得主,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中华护理学会(2003),中华护理学会简介,http://www.cna.org.cn/guanyuxuehui/jianjie 1.html.
    中华职业学校(1933),中华职业学校十五周年纪念刊,1933年5月。
    
    
    中华职业教育社(1917),教育与职业,1917年10月创刊号,永久特别社员姓氏录、特别社员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1987),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22辑,中华书局出版社,附录“《中华民国人物志》中的《人物传记》名单。
    中国法制建设公司(1950),本公司职员保证书及职员履历表,1946年2月至1950年9月,上海档案信息馆。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0),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医学编,http ://www.cpst.net.cn/kxj/zgkxjszj/CX/yxb/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58a),大隆机器厂的发生、发展和改造——从一个民族企业看中国机器制造工业,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58b),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海关学会(1990),海关职工革命斗争史文集,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今田高俊著,赵华敏译(1991),社会阶层与政治,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孔令仁、李德征主编(1991),中国近代企业的开拓者》,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履亨口述,宋钻友整理(2000),一个洋行职员的经历,史林,第3期
    王永贤主编(1991),上海成人教育史:1949~1989,,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先明(1996),晚清士绅基层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动,《历史研究》,第1期。
    王先明(1997),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苂(1914),现今教育无实效之原由及应行政改良之点,教育杂志,卷1,第2号
    王奇生(1999),民国时期县长的群体构成与人事嬗递——以1927年至1949年长江流域省份为中心,历史研究,第2期。
    王治心(1959),中国基督教史纲,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王振忠(1999),徽州商业文化的一个侧面——反映民国时期上海徽州学徒生活的十封书信,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王绣瑛(1994),我的母校——协和护校,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华文史资料文库》文化教育编,17卷17-20,教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王笛(1996),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第1期。
    邓中夏(1990),中国职工运动简史:1919-1926,上海书店。
    邓家栋(1987),协和医学院的创办经过,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话说老协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邓铁涛,程之范主编(2000),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韦息予(1933),设立工作学校的建议,教育杂志,卷20,12号
    冯筱才(2001),,中国商会史研究之回顾与反思,《历史研究》,第5期.
    古楳(1934a),发展乡村教育的中心问题,古楳,《中国教育之经济观》,上海民智书局,1934年2月初版。
    古楳(1934b),中国教育与生产问题,载古模《中国教育之经济观》,上海民智书局,1934年2月初版。
    史兵(1985),中国工人运动史话,第一集,工人出版社。
    史兵等(1983-1985),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工人出版社,1-2集1983年,3集84年,4集85年
    叶文心(1989),从《生活周刊》看三十年代的上海小市民,载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往世界之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田正平、肖朗(1999),中国近代教育家群体特征综论,教育研究,第11期。
    
    
    田正平、周志毅(1997),黄炎培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任不寐(2001),灾变论——寻找另外一个中国,第3章2、3节,www.sixiang.com
    任桐君(1989),一个女教师的自述,北京:三联书店。
    刘云杉(2002),帝国权力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3期;教育科学出版社年。
    刘明逵(1985),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刘明逵(1993),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19.第一卷.第二册,中国工人阶级的早期斗争和组织,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刘泽华主编(1998),中华文化通志,第4典,制度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5章4节和6章4节
    刘桂林(1999),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德恩(2002),层次高移、模式转换:护理教育现状调查与改革建议,《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期
    刘燕萍(2002a),基督教与护理,护理发展史——刘燕萍文集,http://www.huliw.com/ad/lyp/lyp.htm.
    刘燕萍(2002b),解放前的协和护校,同上。
    刘燕萍(2002c),外籍护士对中国近代护理的作用与影响,同上。
    刘燕萍(2002d),我国护理发展中的一次变革,同上。
    刘燕萍(2002e),我国护士学校注册初期概况,同上。
    刘燕萍(2002f),我国特聘护士的兴起,同上。
    刘燕萍(2002g),姚秀缤,40年代赴美进修的中国护士,同上。
    刘燕萍(2002h),中国红十字会与护理,同上。
    孙啸凤(1934),解决职业问题的具体办法,中国社会,第2期。
    庄泽宣(1930),教员学生最好一律取消,《生活》周刊,1930年7月13日第5卷第28期。
    朱正口述,朱晓整理(1999),小书生大时代:朱正口述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邦兴、胡林阁、徐声(1984),《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上海人民出版社。
    朱英(1996)商业革命中的文化变迁:近代商人与“海派”文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朱英(1997),《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英(1998),试论近代市民社会产生的模式》,《开放时代》,第3期。
    朱翔(2001),中国人才时期与人才地理研究,人文地理,第16卷,第5期。
    朱榕(2001),上海木业同业公会的近代化——以震巽木商公所为例,史料研究,档案与史学,第3期。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世界富豪故事100篇,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江恒源(1939),学制改革论,正中书局。
    汤清着(1987),中国基督教百年史,香港:道声出版社。
    汤蒂因(1983),金笔缘:一个女工商业者的自述,北京:三联书店。
    米尔斯著,杨小东等译(1987),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西里尔·E·布莱克等(1984),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份进行比较的研究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
    许涤新主编(1988),中国企业家列传,第1-2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许涤新主编(1989),中国企业家列传,第3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许涤新主编(1990),中国企业家列传,第4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许涤新主编(1991),中国企业家列传,第5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许涤新主编(1993),中国企业家列传,第6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严中平主编(1989),中国近代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严昌洪(2000),近代商业学校教育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9卷第6期
    何清儒(1944),中国青年职业问题,上海:上海青年协会。
    佚名(1935),大学毕业生出路问题之严重,教育杂志,卷22,第8号。
    佚名(1965),资本家的罪恶:工人家史选,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佚名(2001),圣经(新世界译本),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1984 (English), 2001 (Simplified Chinese).
    佚名(2002),上海邮政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克柳切夫斯基著;徐昌翰译(1990),俄国各阶层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吴广义、范新宇(1988),苦辣酸甜:中国著名民族资本家的路,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吴广义、范新宇(1999),中国民族资本家列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吴长翼(1997),中华职业教育社八十年,教育与职业,1-11期
    吴玉琦(1991),中国职业教育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吴建华(1998),日本农业和交通运输的近代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1期。
    吴建雍等(1997),北京城市生活史,北京:开明出版社。
    吴拯寰(1984),旧上海商业中的邦口,上海文史馆、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资料,上海社会科学院。
    吴淼(2002),“三农”问题的根在哪?——《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的探寻,,中国研究,2002年9月(http://www.nows.com/c)
    寿充一、寿墨聊、寿乐英(1996),近代中国工商人物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张友渔(1982),报人生涯三十年,重庆:重庆出版社。
    张仲礼、熊月之、沈祖炜等(2002),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丽艳(2002),1927-1937年上海律师业发展之论析,许昌师专学报,第1期
    张志东(1998),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近代史研究》,第2期。
    张剑(1997),二三十年代上海主要产业职工工资级差与文化水平,史林,第4期。
    李一氓(1992),模糊的荧屏:李一氓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玉良(1990),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路路(2002),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蔺田主编(1994),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念群(1995)“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中国案例——有关两本汉口研究著作的论评,《中国书评》1995年5月。
    杨懋春著;张雄等译(2001),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汪宁(2001),俄罗斯“中产阶级”论析,东欧中亚研究,第2期。
    肖华锋(2001),19世纪后半叶美国中产阶级的兴起,文史哲,第5期。
    邵公文(1993),从学徒到总经理——书店生涯回忆,朝华出版社。
    邵祖恭(1934),反职业教育论,南京:京华印书馆。
    邹依仁(1980),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邹韬奋(1923),中国之职业教育,同上,274-289页。原载1923年2月申报馆成立五十周年纪念特刊《最近五十年》。
    邹韬奋(1995a),教育革命的彻底主张,《韬奋文集》第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邹韬奋(1995b),教育革命的应声,同上,193-196页。
    邹韬奋(1995c),现有教育制度的罪恶,同上,143-145页。
    陆梅(1998),中产阶级的概念及理论回顾,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第3期。
    陈小雅(1999),三个文化格局的嬗变过程—一当代中国文化格局的嬗变,http://www.asiademo.org/1999/10/19991008b.htm
    陈东原(1928,),女教职员之研究——根据江苏各县职员登记之结果,《教育杂志》卷20第9号
    陈礼江(1933),改进职业教育的几个原则,,教育杂志,卷20,12号.
    陈礼江(1935),改造中国教育的几个先决问题,教育杂志,卷22,5号.
    陈达(1929),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
    陈达(1993),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市镇工人生活,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陈志凌主编(2001),中共党史人物传精选本,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陈明远(2000a),20年代知识阶层经济状况:北京教育界和学者群体,社会科学论坛,第5期
    陈明远(2000b),20年代知识阶层经济状况:上海的作者群体,社会科学论坛,第7期。
    陈星光(2001),旧邮政职员的录用与考核,湖北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湖北文史资料》,第2期。
    陈耿光(1935),中国农村与教育改造,《教育杂志》,卷22,11号
    周谈辉(1985),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台北:国立教育资料馆。
    国际劳工局中国分局(1949),上海技术训练与技术教育,民国38年5月。
    实业部中国劳动年鉴编纂委员会编(1934),中国劳动年鉴,上海:实业部劳工司。
    岩间—弘著,甘慧杰译(2003),1940年前后上海职员阶层的生活情况,史林,第8期。
    林焱,吴励生(2001),“革命”时期的话语理论分析,载吴励生,叶勤著,论操作与不可操作.王小波小说讨论并致友人,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林耀华著,庄孔韶、林余成译(1989),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
    细谷俊夫著,肇永和、王立精译(1984),技术教育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罗元铮(1998),中华民国实录:民国元--三十八年,吉林人民出版社。
    茅以升(1984),茅以升文集:教育解放科学工作群众化》,科学普及出版社。
    郑大华(2000),《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出版社。
    金宝善(1996),旧中国的西医派别与卫生事业的演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华文史资料文库,文化教育编,卷16(20-16),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俞子夷(1930),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我的三个疑问,一个缪见.教育杂志,卷17,1号
    柳渝主编(1997),中国百年商业巨子,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胡传揆(1987),从旧协和到新协和,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话说老协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胡兆量、王恩涌、韩茂莉(1988),中国人才地理特征,经济地理,第1期。
    费路路(1989),爱国职业教育家费起鹤,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37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郝延平(1988),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的桥梁》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闻友信、杨全梅(2000),职业教育史,海口:海南出版社。
    唐少杰(2001),“人有病,天知否?”:基督教反照下的中国革命伦理演进及源流问题,开放时代,8月号
    夏中义(2000),九谒先贤书,上海文化出版社。
    徐天武(1936),初中毕业后服务概况,《青年界》6卷1期。
    徐鼎新、钱小明(1991),上海总商会史(1902-1929)》,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兰特(1964),社会主义与中间阶级,北京:商务印书馆。
    耿喜波(2000),谈英国东印度公司与俄美公司职员的状况,黎明职业大学学报,第3期
    聂毓禅(1987),协和医学院的护士学校,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话说老协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袁志平(1998),上海解放初期的工人失业问题及其成功解决,党史文汇,第8期。
    郭晖(1999),李素华主编,中国轻工业职工的劳动与工资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郭道扬(1988),中国会计史稿(下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陶水木(2000),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陶行知(1984),新教育,《陶行知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陶希圣(1935),教育与官僚主义,教育杂志,,卷22,8号
    陶鹤山(1998),论中国近代市民群体的产生和发展,东方论坛,第4期。
    顾准(1939),上海职员与职员运动,《职业生活》第1卷第1-4期。
    屠良章(1997),黄炎培的教育思想和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朱宗震、陈伟忠主编,黄炎培研究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曹锦清(2000),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梁家麟(1998),福临中华——中国近代教会史十讲,香港:天道楼。
    盛朗西(1930),十年来江苏中等学校毕业生出路统计,教育杂志,卷17,4号、5号。
    章开沅、马敏、朱英主编(2000),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黄炎培(1982),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
    黄炎培等(1917),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东方杂志,1917年,卷4,7月号。
    黄嘉树(1987),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傅惠(1986),国立第一助产学校与杨崇瑞校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30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彭泽益(1957),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北京:三联书店。
    彭家礼(1934),职业运动的回顾与前瞻,中国社会,第2期。
    渡边雅男著,陆泽军等译(1998),现代日本的阶层差别及其固定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游鉴明访问,吴美慧等纪录(1994),走过两个时代的台湾职业妇女访问纪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舒新城(1933),六十年来中国教育思想总评,教育杂志,卷20第9号。
    董善元(1986),张秉贵柜台生涯五十年,北京:工人出版社。
    谢咏梅(2000),日本近代技术引进过程中的制度安排,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卷第4期。
    谢咏梅(2002),中日近代技术引进中政府行为之比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卷第2期。
    雅诺维奇,费希尔编,秦仲立译(1976),苏联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变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韩起澜(1989),,论对上海苏北人的偏见,载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往世界之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简冠三(1935),由经济的立场观察中国的近代教育,教育杂志,卷22,10号
    雷洁琼(1987),北京协和医学院与燕京大学,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话说老协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廖世承(1929),中华职业教育社十年小史,廖世承《中国职业教育问题》,商务印书馆。
    廖世承(1930),愿全国教育家反省,教育杂志,卷17,4号
    臧永昌(1985),中国职工教育史稿:1915~1983,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蔡景峰等主编(2000),中国医学通史,现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裴华(1925),女学生的家庭状况,《妇女界》11卷第6期。
    裴宜理著,刘平译(2001),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樊卫国(2001),近代上海经济社会功能群体与社会控制,上海经济研究,第10期。
    潘序伦(1986),潘序伦回忆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潘序伦(1996),立信会计学校的创办和发展,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华文史资料文库·文化教育编》卷17,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霍杰、刘燕萍(2002),西方护理是怎样传入中国的,护理发展史——刘燕萍文集 http://www.huliw.com/ad/lyp/lyp.htm
    霍益萍、田正平(1986),试论中国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3期。
    Allen, Barbara (1988). Talking About the American Past: Oral History and American Studies, in Stricklin, David & Sharpless, Rebecca (eds.) The Past Meets the Present." Essays on Oral History,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Martens, Betsy Van der Veer (2000). Theories at Work."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ir Career Patterns, School of Information Studies, Syracuse University. http ://web.syr.edu/~bvmarten/icis.html
    Broklyn, N. Y. (1965). Seven years in red China's prison. Watchtower, Dec. 15th,. p. 756-767.
    Carroll, Glenn R. & Mosakowski, Elaine M. (1987).The Career Dynamics of Self-Employment.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ttp://repositories.cdlib.org/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37&context=iir
    Charlton, Thomas L.(1985). Oral History for Texans (Second Edition), the Texas Historical Commission.
    Hiroshima Peace Cultural Center and NHK (2003,Eds.). The Voice of Hibakusha, AJ Software & Multimedia, http://www.inicom.com/hibakusha/
    Hoffman,Alice M., Hoffman,Howard S.( 1994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Oral History: The Case for Memory. Jeffrey, Jaclyn & Edwall,Glenace(Eds),Memory and History: Essays on Recalling and Interpreting Experience.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n.
    Jeffrey, Jaclyn & Edwall,Glenace( 1994 ,Eds. ),Memory and History: Essays on Recalling and Interpreting Experience.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n.
    Lien, Ling-ling(2001),Searching for the New Womanhood Career Woman in Shanghai, 1912-1945 (Thesis for docror degree). Irv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erry, Elizabeth J.(1993), Shanghai on strike: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abo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sen, Karin Anna et al (2003,Eds), The Network Society and the Demand of Educational Chances. Uppsala: Pedagogiska Institutionen Uppsala University.
    Schein, Edger H. (1978), Career Dynamics: Match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Needs. Reading,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1942), Provisional lndex of Cost of Living of Chinese Salaried Employees in Shanghai.上海市档案馆藏, U1-10-16-21~38, U1-10-58-1~16、18.
    Stricklin, David & Sharpless, Rebecca (1988,Eds.). The Past Meets the Present: Essays on Oral History.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Wigginton, Eliot (1988). Reaching across the Generations: The Foxfire Experience. in Stricklin, David & Sharpless, Rebecca(eds.). The Past Meets the Present: Essays on Oral History.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Inc.
    Wood, Linda P. et el. (1995, Eds.) what did you do in the war, Grandma, http://www.stg.brown.edu/projects/WWII_Women/
    Xu, Xiaoqun (2000), Chinese Professionals & the Republican State : The Rise of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Shanghai, 1912-193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片岡栄美(1990),三世代间学歴移动构造与变容。菊池城司编,教育社会移动,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
    根岸佶(1951),上海,东京:日本评论社。
    根岸佶(1998),,中国,东京:大空社。
    仁井田陛(1951),中国社会,东京:岩波书店。
    户田羲郎(1950),中国工业劳动论,嚴松堂书店,昭和25年9月5日。
    内藤考至(2001),构造誇:階層社会心理,东京:高文堂出版社2001年2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