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社团政策与民众运动控制(1927-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国民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出于稳定政权和维护国民党执政统治的需要,对其政纲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致力于以党建国、一党专政的制度建构,强化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渗透和扩张,力图建立较为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并对民众团体予以监督、控制,将其纳入国家体系。为便于控制民众,南京国民政府按照职业及地域情况对各种民众团体进行全面整顿和严厉管制,以控制社会团体的形式来达到控制社会的目的。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南京国民政府通过社团实施对民众的控制不仅仅是国家对社会实施控制的一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国民政府使用现代管理方式治理社会的一种尝试,同时也是对基层社会的一种改造和重构。为此,南京政府建立后,以社团立法和民众训练两种“硬、软”方式对民众实施渗透和控制,其目标为:消解民众运动的革命性,淡化民众的政治意识,限制其活动领域,力图使民众团体和民众运动契合于国民党作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使民众真正成为三民主义“党治”规约下的顺民。
     在“党治”原则下,国民党政府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欲以相关的法律来规范和控制社团,进而达到控制民众,重构社会和巩固政权的目的,以立法框定民众的活动范围,用法律划定的界限来约束和规范民众的活动空间。从社会控制的轻重缓急着眼,社团立法指向明确,数量较大,涵盖范围较广,针对性较强,体现了国民党政府巩固统治的宏观要求和控制社会的微观要求的统一。通过社团立法,国民党政府可以掌控社团的分布、监控社团的活动、引导社团的发展方向,为社团的运作设定了制度空间,从发展经济、规范社团发展、稳定社会秩序角度来看,国民政府的社团立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在当时的社情背景下已能代表我国社团立法现代化的基本趋势。但从整体上讲,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决定了其社团立法的先天性缺陷,其单方面管控民众的立法意图和目的决定了党、政府和社会之间无法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发展关系,只能是将社团置于一种附庸的地位,扭曲了社团的正常发展轨道,最后也扭断了北伐期间形成的那种党民簇拥、党民合力的关系。
     南京国民政府一方面在以法律建构的“硬控制”手段对民众进行约束和控制外,另一方面还积极构建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以对民众实施训练的“软控制”方式加强对民众的“三民主义”灌输,意图达到从外在的法律控制到内在的思想归一的有效社会控制目的。
     国民党在二届四中全会上撤销了农民、工人、青年、商人、妇女五部,标志着国民党与民众之间的组织纽带被割断,在随后的二届五中全会和“三大”上,进一步从制度层面调整和改变了大革命时期的民众运动政策,完成了其从革命语境下动员式的“运动民众”到党治理念下管控式的“民众运动”的政策调整过程,并系统阐述其民众运动方案,确定今后民众运动的方针,欲图通过对民众进行广泛的训练,将国民党的主义和政纲政策灌输给民众,并在各级党部和政府的组织训练后,达到合“个力”为“群力”,化“民力”为“党力”的目的。为此,还设立专门机构——训练部和民众训练委员会来组织和领导对民众的训练工作,为确保训练达到目的,从指导原则、思想到训练方案及训练的形式、训练所使用的方法及训练材料都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同时对训练中的党政部门关系及分工也做出了规定:对于民众团体,“党部指导、政府监督”,双轨治理,而党权高于政权,以确保“以党治国”政策的实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党在实施对民众的训练时,特别强调对民众“三民主义”的灌输和渗透,一方面希冀应对来自中共对自己权威的挑战,达到民众对中共“免疫”的目的,同时亦能有效动员及组织广大民众反抗日本愈益严重的侵略,表明国民党在执政后特别重视对“三民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通过各级党部和政府以社团为工具对广大民众的训练和教育,意图达到一种国民党对国家和社会的强力掌控、民众对国民党“朝圣膜拜”的目的。
     国民党政府在实施对社团和民众控制的过程中,从内、外两方面强化对各类社团的渗透和控制,在表面上,各级政府以公开的形式加强对各类社团的监管,同时,在内部以秘密的党团形式加强对各类社团的强力渗透,由于党政之间存在各种矛盾和问题,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控制失衡的问题。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对社团的控制有所放松,并开始动员民众进行抗战。
     民国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中央权威流失和社会失范危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很弱,以民众团体的形式来对社会和民众加以控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这也反映了国民政府预图展现其作为现代国家政权控制社会的一种方式。然而国民党及政府用社团立法和民众训练“软、硬”两种手段对民众实施的控制方式,只是强调其国家机器对民众的施控,单方面强调民众对国家政权的奉献和拥戴,忽视甚至剥夺民众的权利及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从执政之日开始,国民党政权即开始了与民众日渐疏离的过程,其在抗战期间所赢得的民心也随着其发起内战与自身的腐败、政策脱离中国大众的实际状态而逐渐流失殆尽,受种种客观环境、自身原因及历史传统等深层次因素制约与影响,国民政府对民众的控制不但没收到预期效果,最终却以“民心流失”和“民众疏离”为结果而告失败。
In April1927,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stabilityof regime and maintaining the KMT ruling domination, when the KMT came intopower, its political program and policy were adjusted to construct the system thatone-party dictatorship and strengthen the penetra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state powerin society accordingly,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more effective social control mechanismto the public association and incorporate them into the state system. In order to controlthe people,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rectificationand strict control to the public associ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occupation andgeographical situation,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society by the control to the publicassociation.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spublic controlling by the public association is not only a society control way for thestate, to a certain extent, also reflects its trying on social governance by modernmanagement mode, but also a social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to the grassrootsassociation.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njing government, it strengthened itspower on civilians infiltration and control by association legislation and public trainingthe two “hard and soft” way. Its target is digesting the revolutionary of mass movement,weakening the citizens' political awareness, limiting the activity field, so that make thepublic association and people movement corresponds to the ideology that the KMT asa ruling party and the people really become the people under the three people'sprinciples.
     In the principle of party building the government, the KMT government hasformulated and promulgated a serie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order to regulate andcontrol the public association by the relevant laws to control the people, reconstruct thesocial to consolidate the regime, build a frame for the public activities, and use the law to restrict and regulate the boundaries of public activity space. From the view of theorder of priority for the social control, the association legislation had clear direction,large amount, wide covering range, strong pertinence, reflecting the unities of theKMT government’s macro requirement to consolidate the ruling domination and themicro requirement to control the social. From the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economy, normative association development, stable social order, the nationalgovernment's legislation of association played a certain positive role. By the legislationof association, the KMT government can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association,monitor their activities, guid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association, set thesystem space for the association operation, and represent the basic trends of thelegislation of association in China at that context of the social conditions. But on thewhole, the nature of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determined the birth defect ofthe association legislation. Because of the unilateral intent to control people it was hardto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arty,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derthese circumstances, the public communities only were placed in a minor position, as aresult that the normal development track was distorted. Finally the relationship wasbroken that the party and people joined forces formed during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After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was established, on one hand the Nanjingnational government controlled the people with law as the“hard control”, on the otherhand built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as the “soft control” with the Three People'sPrinciples as the core actively, and strengthened the indoctrination of the ThreePeople's Principles to the people by the way of training them, in order to the effectivesocial control from the external legal control to the inner thoughts normalized.
     On the4th Plenum of the2nd KMT Central Committee, the farmers department,the workers department, the youth department, the businessman departments, thewomen department, were removed, as a result that the ligament between the KMT andthe public was cut off. On the5th Plenum of the2nd KMT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3rd KMT party congress, the mass movement policy in the Great Revolution wasadjusted and changed fur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 policy changing process was completed from mobilization type in the revolutionary context tomanagement type under the concept of party government. The MKT systematicallyelaborated its mass movement scheme, defined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the massmovement, in order to instill its doctrines and platforms to the public, after the peopletrained proverbially at all levels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make the"each force" change into the "group force", the "people force" change into the "partyforce". Therefor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training purpose it also set up specialinstitutions (the Training Department and the Public Training Committee) to organizeand lead the to people's training work, and stipulated from the guiding principles, thethought to the training plan and the training forms, the methods used for training andtraining materials clearly and specifically, at the same time, stipulated the relationshipand the divis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at in the trainingclearly that for the mass organizations, guided by the party, supervised by thegovernment, controlled by the dual governance while the party power higher than thegovern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that "Governing theCountry Through the Party”. In particular, in the public training, the KMT put moreattention on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indoctrination and penetration to the people, inorder to hope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 to its authority from the Communist Party ofChina and acquire immunity on one hand, meanwhile mobilize and organize the broadmass against the more serious aggression from Japan effectively on the other hand. Itindicated that special attention was given to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after theKMT held power in order to make the state and society gripped and the people worshipand pilgrimage it by all levels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trained the people using theassociation as a tool.
     In the process that the KMT government controlling the association and thepublic it strengthened the penetration and control to the various association on insideand outside two respects. Outwardly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strengthened opensupervision to the various types of associ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KMTstrengthened the penetration by the secret organizations to the various types of association. Because the various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existed between the partyand the government, inevitably there were some control problems out of balance. Afterthe overall Anti-Japanese War broke out, The KMT government loosened the control tothe association somewhat and began to mobilize people for the war.
     Since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re was a social crisis in Chinese society that thelosing of the authority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social anomie. While the statesocial control was very weak, with the form of association to control the society andthe public were an effective way and this also reflected one way that the nationalgovernment wanted to control the society as a form of modern state power. However,the control method that the KMT and its government used by the associationlegislation and public training the two “hard and soft” way only emphasized thecontrol to the public from the state machine, and the public devotion and support to thenational government, neglected even deprived the rights of citizens and the basicconditions for the survival. When the KMT came into power, its government began thealienation process with the people increasingly, while the support of the people that itwon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drained gradually, because of initiatingcivil war, the corruption and the policy divorced from the actual state of the Chinapublic. The government did not receive the expected result in the public control, andeventually failed in the way of "morale loss" and "people alienation" because of avariety of objective environment factors, its own reasons and historical traditions andso on.
引文
①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自序。
    ②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66页。
    ①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92-93页。
    ①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①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09页。
    ①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②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97页。
    ③蒋介石《整理党务计划案》1928年2月12日《中央日报》。
    ①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03页。
    ②陈福霖:《孙中山与中国国民党改组的起源》,见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第10辑,台北,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第61页。
    ③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22、23页。
    ④《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18页。
    ⑤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03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蒋介石年谱初稿》,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年,第587页。
    ②蒋介石《党员要站在党和主义地位上讲话》,《民国日报》,1928年8月8日。
    ①《孙中山全集》,第六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9—571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六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83—584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六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87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六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88-589页。
    ①刘大禹:《个人权力之争还是政治态度之争》,《民国档案》,2009年第4期,第37页。
    ①庹平:《蒋介石研究——解读蒋介石的政治理念》,北京,团结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页。
    ②王兆刚:《国民党训政体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67页。
    ③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6页。
    ④江沛迟晓静:《中国国民党“党国”体制述评》,《安徽史学》,2006年第1期,第112页。
    ①靳迎春:《论清末社团群崛起的原因》,《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第42页。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59页。
    ②丁进军编选:《清末宪政编查馆拟定政事结社集会律》,《历史档案》1994年第4期。
    ①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16、19页。
    ②王永玺:《中国工会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第166页。
    ①杨天石:《中华民国史》第六卷(1926-1928),北京:中华书局,1981-1982,第195、196页。
    ②杨天石:《中华民国史》第六卷(1926-1928),北京:中华书局,1981-1982,第217、218页。
    ①《申报》,1927年3月22日。
    ①王奇生:《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第73、74页。
    ②顾孟余:《武汉二届三中全会提案大纲之说明》,蒋永敬编:《北伐时期的政治史料——1927年的中国》,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第111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10、513、516页。
    ②《蒋介石等于中国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关于党务之提案》,《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28年版,第179页。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26页。
    ①《王子壮日记》(1935年3月19日)第2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编印,266-268页。
    ②汪宝瑄:《革命的国民党与革命的民众》,《革命民众》第5期。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13页。
    ④建平:《停止民众运动》,《革命评论》,1928年,第15期。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记录》(第5期),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7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
    ①《申报》,1928年8月8日,第6张。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34页。
    ③德征:《党部政府民众三者之关系》,《民国日报》,1927年8月10日,第1张第4版。
    ④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634、635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63-764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82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129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7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61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31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32-235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37-239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记录》,(第5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231-234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记录》,(第5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231-234页。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62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63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64页。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764页。
    ①行政院公布《人民团体整理办法》(1934年5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92-693页。
    ②上海市档案馆编:《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页。
    ①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1902-1929)》,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390页。
    ②《上海市商协第一次代表大会》,《申报》,1928年3月5日。
    ③朱英:《20世纪中国民间社团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4),第71页。
    ④《上海特别市商人团体整理委员会成立记》,《商业月报》第9卷第5号。
    ⑤《申报》1929年5月24日。
    ①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1902-1929)》,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391页。
    ②马俊超:《中国劳工运动史》(第三册第四编)商务印书馆1981年台北版,第807页。
    ③《农会法(1937年2月)》,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55),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83页。
    ④《农会法(1937年2月)》,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55),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85页。
    ⑤《省党部特别市党部及县市党部指导农会组织条例(1931年2月)》,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69),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1、7、8页。
    ①许闻天编著:《中国农民运动概述》,国民党中央社会部1940年印行,第119、122页。
    ②中国社团研究会编:《中国社团发展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第488页。
    ③刘绍棠:《民国大事日志》,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385页。
    ④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12页。
    ⑤《全国教育会宣言》,《中央日报》,1925年5月30日。
    ①《民训会第三次会务会议记录》,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民众训练委员会档,全宗号720,案卷号2。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634、635页。
    ①何汉文:《如何树立党在农村中的基础》,《中央周刊》第1卷第30期,1939年3月。
    ②中国社团研究会编著:《中国社团发展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第489页。
    ①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06-407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20页。
    ②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33),黄山书社1999年,第33页。
    ③胡汉民:《训政大纲提案说明书》,1928年9月15日。引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7页。
    ④王桧林:《中国现代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7页。
    ⑤李宗黄:《县各级组织纲要》,重庆:正中书局,1941年,第9页。
    ①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02页
    ②《民国日报》,1928年6月9日。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34页。
    ④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63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11-513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634-635页。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63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63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63-764页。
    ②王云五总编:《中华民国现行法规大全》,第1335——1336页,《修正人民团体组织方案》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③《中华民国法律汇编》,上海:中央印书店,1935年,第4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63页。
    ①中国社团研究会编著:《中国社团发展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第492页。
    ②中国社团研究会编著:《中国社团发展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第488页
    ①彭南生:《行会制度的近代命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页,。
    ②黄逸峰等:《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71-372页。
    ①中央党务月刊(第2期),246-247页。
    ②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33),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第195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225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43页。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44页。
    ④罗隆基:《训政应该结束了》,《独立评论》第171号,1935年10月6日。
    ①《中央党务月刊》(第2期),第246页。
    ②《中央党务月刊》(第2期),第247页。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19页。
    ④《申报》,1928年8月8日,第6张。
    ⑤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41页。
    ⑥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42-743页。
    ⑦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33),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第195页。
    ①《国民党省市党部指导民众运动工作纲要》(1932年9月8日中央第37次常会通过),《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第46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93页。
    ①《文化团体组织大纲施行细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56页。
    ②《指导海外侨民组织团体办法》,见王云五总编:《中华民国现行法规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470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63-764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97页。
    ③《人民团体中党员组织工作通则(密件)》,四届中执会第47次常务会议备案,1932年11月17日,载于《中央党务月刊》,第52期,801页。
    ①人民团体组织指导员任用规则》,见王云五总编:《中华民国现行法规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336页。
    ②《人民团体组织指导员任用规则》,见王云五总编:《中华民国现行法规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336页。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63-764页。
    ①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69),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194页;《民众运动法规方案汇编》(上册),第114-115页。
    ②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28),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60-61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49-650页。
    ①《监督慈善团体法》(1929年6月国民政府公布),《特种社团法规方案》,第34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③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68),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196页。
    ①王云五总编:《中华民国现行法规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336页。
    ②王云五总编:《中华民国现行法规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335页。
    ①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69),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195页。
    ②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55),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85-86页。
    ③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42),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68-69页。
    ④《杭州市档案馆藏档》(3-2),第456页。转引自杨焕鹏:《国民政府时期国家对人民团体的控制——以浙江省为中心》,《东方论坛》2004年第5期,第94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②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编印:《学生妇女文化团体组织原则宣传大纲》,1930年2月,第4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①《革命文献》,第79辑,第94页。
    ②《中央日报》,1929年6月27日。
    ③《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第8期),第155页。
    ④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69),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201页。
    ⑤王云五:《中华民国现行法规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334-1335页。
    ⑥王云五总编:《中华民国现行法规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339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32-34页。
    ②《加强人民团体内党的组织及活动案》,1941年4月1日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修正通过,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692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④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19页。
    ①具体组织系统关系可参见第三章第40页图表:3-2民众团体组织系统表。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6、20页。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26页。
    ④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665页。
    ①徐秀丽:《中国国民党党团述论(1924-1949)》,载《历史研究》2012年第1期,。
    ①《中央党务月刊》(第52期),第801-803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16-417页。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177-178页。
    ①(日)土田哲夫:《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党员成分的特征和演变》,《民国研究》,2002年第6期。
    ②张静如、卞杏英:《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4-75页。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43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57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92页。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909-910页。
    ④徐秀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国家与民间组织》,《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64页。
    ①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第179页。
    ①佚名:《覃振谈整理党务实施办法》,《中央日报》,1932年1月4日。
    ②遁公:《集权与分职》,《现代评论》第6卷第150期,1927年10月22日。
    ①国民党社会部档案(京),转引自纪亚光:《论国民政府时期的社团管制》,《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02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634、635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635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635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635-636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94-797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15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08页。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09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34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1-22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①《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5-38页。
    ①《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9-41页。
    ①《中央党务月刊》,1932年,第23期,第15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8、341页。
    ①《叶楚伧演讲党政相互的关系》,1928年6月9日《中央日报》。
    ②贺岳僧:《论改良党务工作》,《独立评论》第173号,1935年10月20日。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57页。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4页。
    ①何汉文:《如何树立党在农村中的基础》,《中央周刊》第1卷第30期,1939年3月。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③汪精卫:《党治之意义》。1930年2月23日,《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第30册),第92页。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2页。
    ⑤佚名:《覃振谈整理党务实施办法》,《中央日报》,1932年1月4日。
    ①邓云特:《中国灾荒史》,北京: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86页。
    ①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10月版,第1284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87页。
    ②《立法院公报》第107期,第56页。
    ③《立法院公报》第107期,第249页。
    ①蒋总统集编辑委员会:《蒋总统集》,第一册,国防研究院,1963年,第971页。
    ②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10页。
    ③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395页。
    ①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委员会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及重要会议汇编》(二)1941年版,第356页。
    ②《安徽政治》,第4卷,第7期。
    ③黄国升:《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电影的舆论动员》,《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10期,第86页。
    ①沙东迅:《抗日战争时期广东当局的民众动员和舆论宣传》,《广东史志》,2003年第3期,第21页。
    ②《中央日报》,1938年3月14日。
    ③沙东迅:《抗日战争时期广东当局的民众动员和舆论宣传》,《广东史志》,2003年第3期,第21页。
    ①黄国升:《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电影的舆论动员》,《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10期,第86页。
    ②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回忆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70-71页。
    ①吕晓勇:《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战争动员评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83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09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06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07-508页。
    ①郑成林:《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商会的管理与控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52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468-469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478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01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692-693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81页。
    ③《立法院公报》,第107期,第56-57页。
    ①《立法院公报》,第107期,第36页。
    ②《社会部核准备案之全国人民团体统计》截止至中华民国33年12月底,见中国社团研究会编:《中国社团发展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第493页。
    ①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九十六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版,第278页。
    ②中央社会部二十九年度工作计划》,秦孝仪:《革命文献》第九十六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版,第309页。
    ③《中央社会部二十九年度工作计划》,秦孝仪:《革命文献》第九十六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版,第333页。
    ④《立法院公报》,第110期,第39页。
    ⑤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469页。
    ①国民党社会部档案(九)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卷宗53,4221—4222页。
    ②国民党社会部档案(十)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卷宗56,1846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469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05页。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17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20页。
    ②《群众》周刊,1938年第2卷第5期。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17-519页。
    ④《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40年9月16日国民政府修正公布),四川大学马列教研室中共党史科研组编:《国民参政会资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⑤《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40年9月16日国民政府修正公布),四川大学马列教研室中共党史科研组编:《国民参政会资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①汉口《大公报》,1938年6月18日。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6册),国防大学出版社内部出版发行1986年版,第100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475-476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476页。
    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6册),国防大学出版社内部出版发行1986年版,第100页。
    ④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18-520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482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480页。
    ③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483页。
    ④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488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500页。
    ②纪亚光:《论国民政府时期的社团管制》,《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2年,第402页。
    ①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158页。
    [1]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M].
    [3]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M].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蒋介石年谱初稿[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2.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7]上海市档案馆编.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8]民训会第三次会务会议记录,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民众训练委员会档[M],全宗号720,案卷号2.
    [9]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M].合肥:黄山书社,1999.
    [10]王云五.中华民国现行法规大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11]南京图书馆藏.省党务训练所课程纲要[M].中央训练部1828.
    [12]中华民国法律汇编[M].上海:中央印书店,1933.
    [13]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1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下)[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1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甘肃省党务整理委员会工作报告[M].全宗号711.1935年
    [16]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全集[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
    [17]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M].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
    [18]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编印.学生妇女文化团体组织原则宣传大纲[M],1930.
    [19]李云汉主编.中国国民党党务发展史料——中央常务委员会党务报告[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95.
    [20]蒋永敬编.北伐时期的政治史料——1927年的中国[M].台北:台北正中书局,1981.
    [2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政府行政院公报[M].档案出版社,1994.
    [2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北京:中共党校出版社.1989.
    [23]于建嵘主编.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4]民众训练委员会.民众团体整理委员会规程汇刊.民国十七年.
    [24]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公报(1927-1937)
    [25]中央党务月刊(1928-1945)
    [26]国民党政府社会部档案
    [27]中央民众训练部公报
    [1]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2]王奇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庹平.蒋介石研究——解读蒋介石的政治理念[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1.
    [7]王兆刚.国民党训政体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1902-1929)[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和社会.自由职业群体在上海的兴起(1912-1937)[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11]朱英.近代中国商会、行会及商团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2]朱英、魏文享主编.近代中国自由职业者群体与社会的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3]冯筱才.北伐前后的商民运动(1924-1930)[M].台北:商务印书馆,2004.
    [14]王永玺.中国工会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15]杨天石.中华民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1-1982.
    [16]杨天石.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7]刘绍棠.民国大事日志[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9.
    [18]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19]王桧林.中国现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0]李宗黄.县各级组织纲要[M].重庆:正中书局,1941.
    [21]黄逸峰等.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22]田湘波.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3]张静如、卞杏英.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4]中国社团研究会编著.中国社团发展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
    [25]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26]王向民.民国政治与民国政治学—以1930年代为中心[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27]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8]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M].台北:及人书局,1966.
    [29]马超俊.中国劳工运动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2.
    [30]甘乃光.中国国民党的几个根本问题[M].上海:三民公司,1927.
    [31]甘乃光.以党建国[M].中山大学训育部编辑科编印.1927.
    [32]胡汉民.国民党民众运动的理论[M].出版地点及时间不详.
    [33]胡汉民.中国国民党批评之批评[M].出版时间及地点不详.
    [34]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M].上海:民智书局,1929.
    [35]萨孟武.三民主义政治学[M].上海:新生命书局,1933.
    [36]袁平凡编著.中国民众运动之史的发展[M].出版地不详,1930.
    [37]戴季陶.三民主义之哲学的基础[M].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翻印,1940.
    [38]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上、下)[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39](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0](英)约翰·洛克著、杨思派译.政府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1](美)约翰·麦克里兰著、彭淮栋译.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2](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43](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李盛平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44](美)裴宜理著,刘平译.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5](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46](美)易劳逸著,陈谦平译.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7](加)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
    [48](澳)费约翰著,李恭忠、李里峰等译.唤醒中国[M]: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北京:三联书店,2004.
    [49](日)家近亮子著、王士花译.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0](日)深町英夫著.近代广东的政党、社会、国家:中国国民党及其党国体制的形成过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民国日报
    [2]大公报
    [3]申报
    [4]中央日报
    [5]现代评论
    [6]独立评论
    [7]政治周报
    [8]商业月报
    [9]星期评论
    [10]向导周报
    [11]中央周刊
    [1]朱英.20世纪中国民间社团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2]朱英.国民党推行商民运动的方略[J].江汉论坛.2004(7).
    [3]朱英.国民党与商民运动的兴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4]朱英.北伐之前商民运动在广东的发端[J].学术研究.2009(5).
    [5]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9(1).
    [6]朱英.国民革命时期的武汉店员工会[J].江汉论坛.2010(2).
    [7]朱英.近代上海商民运动中的店员工商界之争[J].社会科学.2010(5).
    [8]冯筱才.江浙商人与1924年的“齐卢之战”[J].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3期,2000年6月.
    [9]冯筱才.劳资冲突与“四一二”前后江浙地区的党商关系[J].史林.2005(1).
    [10]冯筱才.上海下层民众对“五四运动”的反应:以“日人置毒”风潮为中心[J].社会科学研究.2005(3).
    [11]魏文享.农会组织与国民党党农关系的重建(1927-1949)[J].江汉论坛.2008(6).
    [12]魏文享.农会与农政:近代农会组织与农业重建(1927-1949)[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13]徐秀丽.中国国民党党团述论(1924-1949)[J].历史研究.2012(1).
    [14]徐秀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国家与民间组织[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15]徐秀丽.中国传统社会的社团及其与现代社团的区别[J].文史哲.2009(2).
    [16]徐秀丽.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5).
    [17]张平、韩建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政治动员问题研究述评[J].燕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18]丁进军编选.清末宪政编查馆拟定政事结社集会律[J].历史档案.1994(4).
    [19]刘大禹.个人权力之争还是政治态度之争[J].民国档案.2009(4).
    [20]江沛迟晓静.中国国民党“党国”体制述评[J].安徽史学.2006(1).
    [21]建平.停止民众运动[J].革命评论.1928(15).
    [22]靳迎春.论清末社团群崛起的原因[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23]汪宝瑄.革命的国民党与革命的民众[J].革命民众.第5期.
    [24]王奇生.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J].近代史研究.2000(2).
    [25]张志东.近代中国商会与政府关系的研究:角度、模式与问题的再探讨[J].天津社会科学,1998(6).
    [26]郭德宏.中国现代民众研究述评[J].党史研究资料.2004(1)(2).
    [27]郭德宏.论民众史观[J].史学月刊.2009(11).
    [28]秦英君.论蒋介石的“训政”思想[J].史学月刊.1988(4).
    [29](台)蒋永敬.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实施训政的背景及挫折—军权、党权、民权的较量[J].近代史研究.1993(5).
    [30]谢晓鹏.蒋介石与孙中山训政思想之比较[J].史学月刊.1994(2).
    [31](日)土田哲夫.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党员成分的特征和演变[J].民国研究.2002(6).
    [32]周楠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国民党工会状况分析[J].湘潮(下半月).2008(2).
    [33]陈志波.南京国民政府社团立法研究(1927-1937)[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
    [34]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0.
    [35]严海建.南京建政初期国民党青年运动政策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2012(1).
    [36]蔡勤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工商业团体的管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7).
    [37]郑成林.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商会的管理与控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6).
    [38]赵玉霞.从“以党治国”到专制独裁—试论1928-1937年国民党政府的“以党治国”[J].齐鲁学刊.2001(4).
    [39]胡悦晗.走向失衡:战后国民政府的社团管理(1945-1949)—以武汉工会会务纠纷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2).
    [40]田湘波、叶利军.中国国民党与民众团体关系之研究(1927-1937)[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41]陈志波.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南京国民政府社团立法[J].广西社会科学.2011(3).
    [42]严宏.政党与民间组织的关系:一种比较的视角[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
    [43]朱海嘉.抗战时期国民党职业团体政策研究——以重庆市党部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0.
    [44]纪亚光.论国民政府时期的社团管制[C].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2(7).
    [45]杨焕鹏.国民政府时期国家对人民团体的管制——以浙江省为中心.东方论坛[J].2004(5).
    [46]李峻.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民众动员[J].南京社会科学.1995(12).
    [47]周明侠.当代中国社会控制模式转型与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07(1).
    [48]徐家良.危机动员与中国社会团体的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4(1).
    [49]吕晓勇.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战争动员述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5).
    [50]申燕、龙汉武、邬家能.略论抗战时期国民党民众动员政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5(9).
    [51]续总成.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农工政策和实践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2).
    [52]曹成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党基层控制政策的新趋向—兼论中共相关政策对其的影响[J].民国档案,2007(4).
    [53]邓亦武、张木森.国民党以党治国政治体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5).
    [54]张皓.1928-1937年国民党“以党治国”政治体制运作的基本轨迹[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4).
    [55]郑大华.国民党训政制度对孙中山训政理论的继承和背离[J].史学月刊.2004(8).
    [56]白纯.国民党“以党治国”理念的发展脉络(1928-1937)[J].江苏社会科学.2003(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