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对巴金所有的小说创作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进行重新的解读和研究。认为巴金的小说主要塑造了四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一类是在《灭亡》、《爱情三部曲》等小说中塑造的一群面对信仰的人,其中有如暴雨般鲁莽的、杜大心式的信仰者、如浓雾般迷茫的、周如水式的信仰者、如电般灿烂的、佩珠式信仰者等人物形象。第二类是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刻画的一群在新旧时代之间的人物形象,其中有遗传了太多的封建文化的因子而在新时代到来之际只能默默凋零的如梅、枚等人物形象,也有如觉慧、曾树生、鸣风等勇敢而痛苦的叛逆者形象;以及新旧时代交接之际饱受双重人格煎熬的觉新等人物形象。第三类人物形象是巴金在抗战三部曲《火》、《雪》等小说中塑造的一群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物形象。比如《雪》中的在黑暗中撒播火种的赵科员,如在《火》中,在抗战的战火中燃烧并奉献自己的文淑、王东、刘波等人物形象;比如在自己的教育和编辑岗位上默默放光指引大众的田惠世等人物形象。第四类人物形象是巴金在《人间三部曲》中塑造的一群无奈的小人物形象。如杨老三、杨木华、朱云标、曾树生与汪文宣。这些人物形象有些是受到封建遗毒的戕害,另一些则是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无论如何挣扎求存,仍然找不到出路。
     这些人物形象都非常典型地呈现了某一种特别的类型。巴金所塑造的这些人物形象,有很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绝无仅有的。尤其,巴金在小说中前所未有地塑造了无政府主义信仰者的群像,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堪称经典的“觉新”形象。
     本文的特别之处,在于从人物形象特征的角度指出了巴金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独特贡献。而我们在巴金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当中,也可以清楚地解读到巴金的思想和关怀。从早期表现无政府主义信仰者,到之后抗战小说中,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意识,到后期关心新旧社会转折之交的小人物的命运。我们可以理解到巴金关怀国家和命运前途的良知。这是自屈原以来,一直到五四现实主义传统,一直到今天的精英知识分子,一代一代相传不息的知识分子精神。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restudy how Ba Jin's characters are molded in his novels.There are four main types of personalities portrayed.The first type are strong characters,as seen from novels like Love Trilogy and Destruction. Personalities like Du Daxin were as crude and rash as torrential rain;those like Zhou Rushui were as confused and hazy as foggy nights.Others,like Peizhu, were as magnificent as lightning.The second type are those featured in The Torrent Trilogy.These characters grew up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era.Characters like cousin Mei inherited too much feudal tradition and can only quietly wither away.On the other hand,characters like Juehui, Shusheng and Mingfeng,were brave and rebellious.There are also characters like Juexin who suffered deeply because of his dual personality during that transition period.
     The third kind who sacrificed themselves for their faith is featured in Fire and Snow.Zhao in Snow,sowed the seed of fire in the dark;others like Wehshu, Wangdong,Liubo in Fire sacrificed in the flames of war against aggression.Tian Huishi contributed quietly as an educator and editor,like a few other characters as well.
     In World Trilogies,Ba Jin portrayed the fourth kind of people who have no choice but to compromise.They are Yang Laosan,Zhu Yunbiao,Yang Muhua, Zeng Shusheng and Wang Wenxuan.While some of these characters were ruined by the harmful tradition of the feudal society,the others struggled to survive in the adverse environment.
     Not only is Ba Jin's portrayal of anarchism and its followers in his novels unique,Juexin's double nature(from The Torrent Trilogies) is also a first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Ba Jin's contribution to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highlighted in this paper.His portrayal of anarchism,the patriotism of the Chinese displayed in times of war,and on how ordinary people coped with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society,show Ba Jin is someone who truly cares about the fate of his nation.From Qu Yuan,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realists,to the young intellects of today,the patriotism and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are,and will continue to be,thriving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引文
(1) 中国第二历史党档案馆编:《中国无政府主义和中国社会党》,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2-14页。
    (2) 徐开垒:《巴金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45-47页。
    (3) 徐开垒:《巴金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45-47页。
    (4) 巴金:《短简(一)我的幼年》《巴金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4月版,第4页。
    (5) 巴金:《短简(一)我的幼年》《巴金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4月版,第4页。
    (6) 徐开垒:《巴金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130-131页。
    (7) 徐开垒:《巴金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70-71页。
    (8) 彭小花编:《巴金的知与真》东方出版社,2006年1月,第37-38页。
    (9) 巴金:《我的幼年》,李存光编《巴金研究资料》上卷,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10) 陈丹晨:《巴金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5页。
    (11) 陈丹晨:《巴金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7页。
    (12) 徐开垒:《巴金传》,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7月,第78,79,80页。
    (13) 徐开垒:《巴金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页。
    (14) 徐开垒:《巴金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17页。
    (15) 陈丹晨:《巴金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89页。
    (16) 陈丹晨:《巴金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03页。
    (17)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6页。
    (18)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57页。
    (19)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76页。
    (20)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84页。
    (21)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96页。
    (22)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86页。
    (23)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327页。
    (24)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390页。
    (25)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347页。
    (26)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390页。
    (27)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409页。
    (28) 刘恩义 王幼麟:《巴金与萧珊》,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1-12页。
    (29)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6页。
    (30)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412页。
    (31) 陈丹晨:《巴金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89-90页。
    (32)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257-258页。
    (33)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176-177页。
    (34)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180页。
    (35)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181页。
    (36)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181页。
    (37)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181页。
    (38)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181页。
    (39)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237页。
    (40)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238页。
    (41)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270页。
    (42)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270页。
    (43)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64-65页。
    (44)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55页。
    (45)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366-367页。
    (46)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121页。
    (47)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264页。
    (48) 巴金:《<爱情三部曲>总序》,《雾》,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4月版。
    (49)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274页。
    (50)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247页。
    (51)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300页。
    (52)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63页。
    (53)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364页。
    (54)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412页。
    (55)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274页。
    (56) 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323页。
    (57)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4页。此为1934-1936年间作者自己的看法。现在我喜欢的作品是《家》(1931),《憩园》(1944)和《寒夜》(1946)(1981年注)。
    (58)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6页。
    (59) 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8页。
    (60) 陈思和:《巴金的意义》,参阅陈丹晨编:《巴金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411页。
    (61) 此为凡宰地在自传中所说的话,转引自巴金《谈<灭亡>》《巴金全集》第2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381页。)
    (62) 陈思和:《主持人的话》《关于巴金<电>的讨论》),(杭州)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00页。
    (63) 陈思和:《主持人的话》,《关于巴金<电>的讨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99页。
    (1) 参看李存光《巴金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
    (2) 贾植芳顾问,唐金海、张晓云主编:《巴金年谱》四川成都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
    (3) 陈丹晨:《巴金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4) 巴金:《巴金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
    (5) 巴金:《巴金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
    (6) 巴金:《巴金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4页。
    (7) 巴金:《巴金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4页。
    (8) 转引自朱文轶:《“五四文人”巴金》,《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10月27日。
    (9) 李存光:《巴金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第94页。
    (10) 刘慧英:《巴金从炼狱走来》,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04-205页。
    (11) 李存光:《巴金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第325-329页。
    (12) 李存光:《巴金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第335-338页。
    (13) 巴金:《创作回忆录》中的《文学生活五十年(代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14) 刘慧英:《巴金从炼狱走来》,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03页。
    (15) 李存光:《巴金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第337页。
    (16) 巴金:《十年一梦》,《真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2月版。
    (17) 刘慧英:《巴金从炼狱走来》,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04-205页。
    (18) 巴金:《巴金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357-358页。
    (19) 巴金:《十年一梦》,《真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
    (20)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忏悔意识》,《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64页。
    (21) 陈思和:《第二节 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随想录>》,《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 巴金:《创作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2) 巴金:《创作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3) 巴金:《创作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4) 巴金:《巴金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324页。
    (5) 巴金:《巴金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243页。
    (6) 巴金:《巴金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200页。
    (7) 巴金:《巴金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265页。
    (8) 巴金:《巴金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255页。
    (9) 巴金:《巴金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263页。
    (10) 巴金:《雪》,《巴金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04-405页。)
    (11) 巴金:《雪》,《巴金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04-405页。)
    (12) 巴金:《巴金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369页。
    (13) 巴金:《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9页。
    (14) 巴金:《火》第一部,《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8页。
    (15) 巴金:《火》第二部,《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3页。
    (16) 巴金:《火》第二部《后记》,《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374页。
    (17) 巴金:《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46页。
    (18) 巴金:《致树基·代跋》,《火》第三部,《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619-620页。
    (19) 巴金:《后记》,《火》第三部,《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613页。
    (20) 巴金:《火》第三部,《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411页。
    (21) 借用郑振铎同志的译文,转引自巴金《火》第三部,《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421页。
    (22) 巴金:《火》第三部,《巴金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428页。
    (23) 巴金:《致树基·代跋》,《火》第三部,《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620页。
    (24) 巴金:《后记》,《火》第三部,《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614页。
    (25) 陈思和:《知识分子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177页。)
    (26) 巴金:《巴金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8月版,第286-287页。
    (27) 巴金:《致树基·代跋》,《火》第三部,《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620页。
    (28) 巴金:《砂丁·序》,《巴金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5页。)
    (29) 巴金:《砂丁·新版后记》,《巴金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5页。
    (30) 巴金:《砂丁·序》,《巴金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5页。
    (31) 巴金:《砂丁·新版后记》,《巴金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2页。
    (32) 巴金:《致树基·代跋》,《火》第三部,《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620页。
    (1) “共名”,请参考陈思和:《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文化状态》,《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1-89页。
    (2) 转引自朱文轶:《“五四文人”巴金》,《三连生活周刊》,1995年10月27日。
    (3) 转引自《“五四文人”巴金》,《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10月27日。
    (4) 巴金:《新年的梦想》,《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1933年1月1日。
    (5) 李存光:巴金《谈人生》,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1-2页。
    [1]刘慧贞.一泓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水——论巴金的思想信仰和道德人格[J].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
    [2]李子慧.同曲异工的和鸣——冰心、巴金早期创作“爱的哲学”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学报,1994年,第3期.
    [3]曾冬水.也论巴金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的主导面[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1994年6月,第25卷第2期.
    [4]孙丽君.中西文化交合点:巴金思想的人道意识[J].淄博学报,1996年,第一期.
    [5]林莹.论巴金对人性问题的探讨[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9.第十卷第3期.
    [6]魏绍馨.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对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再认识[J].齐鲁学刊,1999年,第3期.
    [7]邓经武.20世纪巴蜀文学与西方文化[J].成都社会科学院,刊号20004.
    [8]范越.重回“五四”——再读巴金的《家》[J].家庭生活指南杂志社,哈尔滨2002(2).
    [9]金永辉,李书生.巴金文化人格内涵的再审视[J].潍坊学院学报,2002年2月。第2卷第一期2002-2.
    [10]叶振忠.巴金与“五四精神”[J].(湖北十堰市委党校)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第23卷第一期人文社会科学版.
    [11]贾蕾.论基督教文化对巴金的影响[J].理论学刊,2004-3,第3期总第121期.
    [12]陈思和.巴金的意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四期.
    [13]高旭东,贾蕾.巴金与基督教.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三期.
    [14]刘喜录.灵魂的自救与被救.理论观察,2000年第三期.
    [15]李春雨.文化生活出版社与中国新文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6]徐小敏.试论巴金在文化生活出版社时期文学编辑与文学创作的关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7]李子慧.同曲异工的和鸣——冰心、巴金早期创作中“爱的哲学”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1994年第3期.
    [18]曾冬水.也论巴金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的主导面[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6月,第25卷地2期.
    [19]刘慧贞.一泓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水——论巴金的思想信仰和道德人格[J].中州学刊1991年地6期.
    [20]贾蕾.论基督教文化对巴金的影响[J].理论学刊2004年3月第3期.
    [21]金永辉 李书生.巴金文化人格内涵的再审视[J].潍坊学院学报,2002年2月,第2卷第1期.
    [22]周立民.巴金在朝鲜战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2期.
    [23]邓素林.孝子贤孙的伦理情结——谈巴金笔下高觉新双重人格的根由[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3期.
    [24]贾玉民.巴金的生活之路对其走上文学道路的影响[J].焦作大学学报,2001年12月第4期.
    [25]杨剑龙.用我这枝写惯黑暗和痛苦的笔改写新人新事——论巴金17年的散文创作[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2年8月,第35卷地3期.
    [26]黄小珍.浅谈巴金对中西文化的扬弃[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2年第3期。
    [27]吕若涵.革命在巴金的历史叙事中[J].东南亚学术,2002年第4期.
    [28]王治华.对觉新形象的再认识[J].抚州师专学报,2002年3月第21卷第1期.
    [29]莫丽君.顺从中有正直,妥协中见反抗——论《家》中觉新二重性格及成因[J].沈阳教育学报第7卷第2期.
    [30]祁小绒.难以摆脱的“家园”——论巴金家庭题材小说的内容特征[J].咸阳师范学报,2006年2月,第21卷第1期.
    [31]龚明德.侄外孙写‘四外公',巴金(外一则)[J].百家书话,2006年第3期出版史料.
    [32]曾绍义.巴金与现代人学——《随想录》新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44卷.
    [33]春雨.萌芽、煤、雪——谈巴金的小说《雪》[J].当代矿工,2003年,第11、12期.
    [34]李家平.潘际炯与巴金的《随想录》[J].纵横2001年第12期.
    [35]杨丽丽.无政府主义的信仰者到杰出的民主主义战士——从巴金的创作活动看其思想的转变过程[J].洛阳大学学报,2000年9月,第15卷第3期.
    [36]刘福根,王新玲.巴金忏悔意识的流变[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37]刘世楚.宗教文化对巴金思想性格的影响[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4期.
    [38]范伟.巴金人格结构的觉新性和觉慧性[J].红海学刊,2001,年第三期.
    [39]范伟.论巴金“家庭故事”与“团体故事”的同构性[J].齐鲁学刊,2001年,第6期.
    [40]轩群英.浅论巴金代表《家》的抒情风格[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41]贾玉民.家庭、环境、时代和巴金成才之路[J].焦作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2]邱雪松.《寒夜》人物形象中的阴影——论巴金创作的男权意识[J[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年7月,第7卷第4期,.
    [43]陈仕诗.对一个命题的注释性考辨——什么是巴金所说的“鲁迅的道路”[J [J].湖北教育学报,2006年4月,第23卷第4期.
    [44]李树槐.论巴金小说的情感叙事[J].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45]曹书文.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觉慧形象新论[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1月,第11卷第1期.
    [46]唐志伟.巴金文艺思想之我见[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7卷第2期,2000年4月.
    [47]轩群英.浅谈巴金代表作《家》的抒情风格[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第五卷第六期.
    [48]林科吉.“家”的破亡与中国现代知识者的窘困——读巴金的《寒夜》[J].2002年12月,第1卷第4期。
    [49]王启鹏.巴金的“无技巧”和苏轼的“平谈”文学创作观[J].蕙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1期,2001年3月.
    [50]魏绍馨.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对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再认识[J].齐鲁学刊1999年,第3期.
    [51]桂敏.母爱异化下的爱情悲剧——论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27卷第8期,2006年8月.
    [52]代晓冬.血泪控诉深深咏叹——试论《家》中的青年女性形象[J].四川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1期2007年2月.
    [53]阎浩岗.不同生命欲求之间的冲突——重读《寒夜》[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31卷.
    [54]丁富云.新旧文化嬗变的历史画卷——巴金《家》的解读[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9月第21卷第3期.
    [55]李树槐.论巴金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模式[J].中国文学研究(现代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56]陈敬中.生命的歌者——论巴金小说的生命意识[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1期.
    [57]胡景敏.巴金的自我叙述与(随想录)的经典化[J].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2期.
    [58]郑心灵.巴金思维特征新论[J].中州学刊,2006年9月,第5期.
    [59]吕周聚.论巴金的道德人学思想[J].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60]辜也平.读者接受与巴金研究的新视角[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61]黄小珍.小说<家>长子、幼子形象与传统文化意识[J].福州师专学报,2002年8月,第22卷第4期.
    [62]傅松.雾浓霜重中的悲剧女性——评<寒夜>中的曾树生[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63]杨道龙.论<寒夜>的悲剧艺术[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26卷.
    [64]郭广兰.简论巴金<家>中的觉新性格特征[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第24卷第4期.
    [65]王军.面对<寒夜>一种性别关系的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9期.
    [66]李晓红.从<家>出走和从<国>出走——巴金前期小说创作的动因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67]于振环 王成娟、于振红.巴金家庭小说的创作特色[J].语文学刊,2001年.第4期.
    [68]张玉军.巴金小说的存在主义因素[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1年8月,第17卷第4期.
    [69]赵洪善.巴金的主体经验与悲剧观念的联系[J].滨州师专学报第18卷第4期2002年9月.
    [70]张来锁.青春的赞歌——浅谈巴金的处女作<灭亡>[J].集宁师专学报,2001年3月,第23卷第1期.
    [71]范伟.出走与回<家>——巴金人格的精神困境[J].东方论坛,2001年,第3期.
    [72]林玲.从一场论战看巴金的道德观[J].哲学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73]王玉林.浅析巴金小说的悲剧特色[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3卷第3期.
    [74]曹书文.论巴金小说创作中的“家族情结”[J].学术论坛2001年.第5期.
    [75]方舫仙.新世纪巴金研究一议[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76]陈复新.巴金<随想录>原罪意识管窥[J].丽水学院学报,第28卷第1期.
    [77]陈思和.巴金提出忏悔的理由[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78]王文云,李斌.转折与超越——重读巴金<憩园>[J].语文学刊,2001年,第5期.
    [79]王琳.论巴金家庭小说中的三重困境[J].西昌学院学报,2007年3月,第19卷第1期.
    [80]周芳芸.从巴金创作看自我感悟的重要性[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
    [81]杨春风.灵魂深处的悲歌——<寒夜>中汪母心理隐秘探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2期.
    [82]赵爱英.巴金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生成与终结[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83]靳新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巴金<家>中受害的三女性[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26卷第2期.
    [84]宋强.巴金与<英雄儿女>[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1卷第1期.
    [85]曾绍义.巴金晚年思想的再思考——重读<随想录>和<再思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4卷第2期.
    [86]刘永莉.巴金.在历史和文化之间艰难地行进[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2年5月.
    [87]张立.<寒夜>的多重思想意蕴及其不同的解读方法[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年,第2期.
    [88]祁小绒.难以摆脱的“家园”——论巴金家庭题材小说的内容特征[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2月,第21卷第1期.
    [89]赵学勇,梅晓红.巴金的启蒙主义思想—<随想录>精神指归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12期.
    [90]李丹宇.巴金<寒夜>研究新视角综览[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1期2006年2月.
    [91]高爱珍.从热烈走向深沉——谈巴金解放前创作风格的演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5年12月第26卷第6期.
    [92]李颖、张玲.《论“激流三部曲”中觉新三兄弟[J].枣庄师专学学报,2000年12月第17卷第6期.
    [93]樊建科.《巴金<激流三部曲>中三个体系人物特征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9卷第2期,2007年4月.
    [94]张慧敏.《巴金的忧患意识在觉慧形象上的反映——试论<家>中高觉慧的形象[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第20卷第3期,2004年6月.
    [95]姚健.《论巴金家庭小说的主体意识[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48卷第4期.
    [96]王明科.《从外向转为内向.巴金小说文化反思的现代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月第2期.
    [97]方航仙.《略论巴金晚年的创新思维[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第4期,2003年2月.
    [98]王宇坤.《<憩园>——现代知识者启蒙意向的自省[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第21卷第1期,2005年3月.
    [1]巴金.巴金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
    [2]巴金.巴金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
    [3]巴金.巴金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
    [4]巴金.巴金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
    [5]巴金.巴金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
    [6]巴金.巴金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
    [7]巴金.巴金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
    [8]巴金.巴金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
    [9]巴金.巴金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
    [10]巴金.巴金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
    [11]巴金.巴金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
    [12]巴金.巴金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
    [13]巴金.巴金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
    [14]巴金.巴金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
    [15]巴金.巴金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
    [16]巴金.巴金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
    [17]巴金.巴金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
    [18]巴金.巴金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19]巴金.巴金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20]巴金.巴金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
    [21]巴金.巴金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
    [22]巴金.巴金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23]巴金.巴金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24]巴金.巴金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2月
    [25]巴金.巴金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26]巴金.巴金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2月.
    [27]巴金.创作回忆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28]巴金.谈人生[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29]巴金.巴金七十年文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30]巴金.巴金、没有神[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31]巴金,陈琼芝.巴金自叙[M].北京:世纪风铃丛书,1996年4月.
    [32]巴金.巴金书简——致王仰晨[M].文汇出版社,1997年12月.
    [33]巴金.唐文一.巴金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年1月.
    [34]巴金.许建辉.巴金卷[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3年3月.
    [35]巴金.十年一梦 巴金 真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2月版.
    [36]曹聚仁.文坛五十年[M].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1月.
    [37]陈丹晨.巴金评说七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
    [38]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
    [39]陈思和,辜也平.新世纪的阐释[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40]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41]陈思和,周立民.解读巴金[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
    [42]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3]陈思和.无名时代的文学批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4]陈思和,李辉.巴金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4月.
    [45]丁帆.重回五四起跑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46]窦应泰.巴金最后32个春秋1973-2005[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10月.
    [47]谷苇.一个小老头名字叫巴金[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1月.
    [48]辜也平,何强.巴金诤言[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
    [49]广东鲁迅研究学会.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M].广东人民出办社,2001年3月.
    [50]何乃佳.中国才子地图[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5年1月.
    [51]洪晓楠,吴士余,倪为国.文化哲学思潮简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52]侯会.中华文学五千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3月.
    [53]黄继持.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学[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
    [54]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3月.
    [55]纪申.一个纯洁的灵魂——记病中的巴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
    [56]季羡林,吕薇,张燕瑾.现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57]贾植芳、唐金海、周春东、李玉珍编 巴金专集[M].扬州: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58]老舍,舒济.老舍演讲录[M].三联书店出版.
    [59]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M].2002年12月.
    [60]黎鸣.中国人性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
    [61]李朝全,凌玮清.世纪知交冰心与巴金[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年.
    [62]李存光.世纪良知巴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63]李存光.巴金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
    [64]李辉.云与火的景象[M].新竹市:花神出版社,2001年3月.
    [65]李济生.巴金与文化生活出版社[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11月.
    [66]李小林.巴金家书[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
    [67]李致.我的四爸巴金[M].北京:三联书店刊行,1990年1月.
    [68]梁漱溟.人心与人生[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69]刘复生.巴金卷、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4年2月
    [70]刘慧英.巴金从炼狱走来[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
    [71]刘再复.现代文学诸子论[M].香港:牛津出版社,2002年.
    [72]陆正伟.巴金:这二十年:1986-2005[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73]陆正伟.晚年巴金[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11月.
    [74]欧阳哲生.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75]彭小花.巴金的知与真[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1月.
    [76]沈从文.抽象的抒情[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77]唐金海.石缝草论稿[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
    [78]唐金海,张晓云.巴金的一个世纪[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
    [79]唐金海,周斌.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2003年.
    [80]唐金海,张晓云.巴金年谱[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10月.
    [81]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6月.
    [82]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
    [8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出版社,1998年4月.
    [84]王富仁.中国的文艺复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85]王幼麟,刘恩义.巴金与萧珊[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10月.
    [86]汪致正.巴金的两个哥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
    [87]汪应果.巴金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
    [88]文洁若,常实君.俩老头儿巴金与萧乾[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年10月.
    [89]吴泰昌.我亲历的巴金往事[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11月.
    [90]吴泰昌.我镜头里的巴金[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1月.
    [91]许祖华.五四文学思想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92]徐开垒.巴金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
    [93]徐开垒.巴金传续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3月.
    [94]徐开垒.巴金续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3月.
    [95]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
    [96]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
    [97]杨牧之.巴金与读书[M].济南:明天出版社,1997年12月.
    [98]余思牧,唐金海,汪应果.巴金与中外文化[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
    [99]赵兰英.感觉巴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0]张大明,陈学超,李葆琰.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册[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
    [101]张慧珠.巴金随想录[M].天津:白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1月.
    [102]张立慧,李今.巴金研究在国外[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10月.
    [103]庄锡华,吴士余,倪为国.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04]张民权.巴金卷、世纪灵魂的呼号与拷问[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年.
    [105]张炜.巴金箴言录[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
    [106]中国第而历史档案馆.中国无政府主义和中国社会党[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107]周忠厚.文艺批评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108]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9][美]爱德华.O.威尔逊,周丹.论人性[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0][美]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6月.
    [11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12][日]山口守坂井洋史.巴金的世界:两个日本人论巴金[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113][俄]别尔嘉耶夫,张白春.论人的使命[M].学林出版社,2000年12月.
    [1]杜悦.呼唤良知的追梦人,永不过时[N].——巴金研究专家陈丹晨访问侧记,2005-12-1,中国教育报.
    [2]唐金海.巴金:文学的青春与文脉[N].社会科学报,2003-12-18.
    [3]佚名.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N].南方都市报.2004-3-18.
    [4]一代文学巨匠的百年历史肖像[N].福建日报,2005-5-12.
    [5]王振春.巴金[N].联合早报,2003-12-8.
    [6]依然.巴金生命的重估[N].联合早报文艺城,2003-12-8.
    [7]陈思和.人文教育使人完美[N].联合早报,2003-12-12.
    [8]徐伏钢.我为巴金拍照[N].联合早报早报星期天,2005-10-23.
    [9]孙爱玲.随想录有感[N].联合早报文艺城,2005-11-7.
    [10]郭松民.巴金为什么如此厌憎钱?[N].联合早报文化视角,2005-11-9.
    [11]〖新〗方伟城.也来谈谈巴金之死[N].联合早报文艺城,2005-11-11.
    [12]〖新〗原甸.作品的光辉与人格的光辉[N].联合早报文艺城,2005-10-20.
    [13]〖新〗南子.他留下丰富的文本[N].联合早报文艺城,2005-10-20.
    [14]〖新〗何启良.生死巴金[N].(诗作)联合早报文艺城,2005-10-20.
    [15]〖新〗长河.巴金作品影响本地一代青年[N].联合早报文艺城,2005-10-20.
    [16]〖新〗庄永康.远去的激流[N].联合早报新期日话题,2005-10-23.
    [17]〖新〗王润华.重回巴金的《家》[N].联合早报文艺城。2005-10-27.
    [18]〖新〗彦火.巴金未尽的梦想[N].联合早报文艺城,2005-10-27.
    [19]〖新〗云柯.现在他们在一起了[N].联合早报文艺城,2005-10-27.
    [20]吴春生.巴金和他的《随想录[N].联合早报文艺城,2003-11-3.
    [21]巴金百年华诞上海隆重庆贺[N].联合早报中国新闻,2003-11-22.
    [22]张曦娜整理.百金百岁传记庆生[N].联合早报文艺城,2003-11-25.
    [23]伍木.仰望伟岸——拜读刘再复长文《巴金的意义》[N].联合早报文艺城,27-11-2003.
    [24]刘再复.巴金的意义[N].联合早报文艺城,2003-11-2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