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明翰学派的电视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伯明翰学派将电视放在了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语境来研究,并纳入了符号学、意识形态等理论资源以及民族志等研究方法,形成了从电视技术到电视形式、从电视符号到电视文本、从电视制作者到电视受众等涉及电视方方面面的一个庞杂体系。它的电视观念是进入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在几十年中各自的研究成果逐渐累积中构成,这些研究成果相互独立、各有偏重,但也有承继性和相关性。因此,本文根据伯明翰学派的成员对电视研究理论的贡献程度和影响程度,按照他们进入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时间作为历时轴线,选择了雷蒙·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戴维·莫利、约翰·费斯克等四位学者的电视研究理论分别进行个案研究。在个案研究的同时,本文也关注他们彼此之间的理论联系,并从中寻找出他们的共性。从个性和共性两个角度,达到理论创新。
     雷蒙·威廉斯将社会的、历史的分析引入电视研究,使其遏制了技术决定论的泛滥。本文从电视的历史观、电视的效果观、电视的形式观对其电视理论做了梳理分析,指出威廉斯以政治分析学为基础,建构和发展了一个完整的、具有批判意识的电视研究框架。霍尔的“编码/解码”不仅超越传播学在传统实证主义影响下,将电视研究置于“发送”到“接收”的线性传播模式,也颠覆了自法兰克福学派以来对受众评价的消极倾向,符号、话语、权力等一系列社会学语汇被引入了电视研究。莫利引入民族志研究方法,将讯息的符号学分析和对受众的社会学分析结合起来,并且将传统的“文本化分析”转到了“受众的接受分析”,重新解释了讯息的解码过程,并重构了受众的概念,被认为是新受众研究的起点。约翰·费斯克的电视理论不是结论性的理论成果而是方法论和研究对象、重心和范国的转变。电视被置于宏观和社会的背景中,以更加饱满的角色成为研究的对象。他被称为“伯明翰学派电视理论的集大成者”。
     伯明翰学派并不是一个体系非常严谨的学术派别,不同学者研究的侧重和理论主张也存在差别,但从文化研究角度来讲,他们却拥有一脉相承的特点。本文认为文本、话语与权力、意识形态、受众是伯明翰学派电视观的主要特色,他们继承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精神,对美国实证主义的电视研究发起挑战,并对传统的电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产生了巨大影响。当熟,由于伯明翰学派学术路径后期发展的局限,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它的电视研究。在电视文本分析、电视受众研究、民族志研究方法,伯明翰学派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Birmingham school put television research into a historical, social, cultural context to study, absorbed widely from range of semiotics, ideological hegemony theory to ethnographic and other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formed from the television symbol to the television text, from the television technology to television form, from television producers to the television audience in all aspects of a complex system of television studies. Its television concept gradually formed after the scholars of CCCS accumulated their research achievements for decades, and these research we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with focused differently, but also they were inheritance and correlation.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members of Birmingham school in the theory of television research contribution degree and effect degree, the paper put the time when they entered the CCCS as the diachronic axis, and chose Raymond Williams, Stuart Hall, David Morley, John Fiske, the four scholars as case studies. Meanwhile, this paper is also concern about the theory of contact between them, and tries to find out their common. From two angles of individuality and generality, the paper tries to achieve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Raymond Williams introduced the historical and society viewpoint into television research, curbed the spreading of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This paper cards Williams's television view from the television history view, the effect of television, television form view, points out Williams put political analysis as the foundation, construct and develop a complete and critical consciousness of television research framework. Hall's'"encoding/decoding" model surpassed positivism research for the television communication "sender--information-recipient" linear propagation models, at the same time, it subverted the Frankfurt school's negative audience theory, introduced discourse, symbol, power, social relations into television research. Molly introduced the methods of ethnographic research, combined the message to the audience a semiotic analysis and sociological analysis, turned the traditional "text analysis" to "accept" the audience, reexplained the decoding process in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ed the concept of the audience,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a new audience research starting point. Not the conclusion, but the change of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object, focus and scope, the television theory of John Fiske was placed in the macroeconomic and social background by himself, with full rol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He was known as the "master of Birmingham school television theory"
     As a loose academic factions, the members of Birmingham school emphasized the theory of different figures and criticized the existence of "alienation", but the realistic consciousness and critical spirit were their common from first to last through.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ext, discourse and power, ideology, the audience is the main feature of television view of Birmingham school, they inherited the Frankfurt school's critical spirit, challenged television study of American positivism, and provided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television studies on traditional and influenced it greatly. Of course, the Birmingham school academic path development limited in late-stage, which inevitably effected their television studies. Birmingham school also has certain limitation in the television text analysis, research of television audience, ethnographic research methods.
引文
①Stuart Hall, "The Emergence of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Crisis of the Humanities",1990, October, vol.53, p11
    ②陈光兴:《媒体/文化批判的人民民主逃逸路线》,台北:唐山出版社,1992年版,第142-143页。
    ①从1964年中心成立到1974年霍加特正是辞职的10年间,中心的全职教员始终只有霍尔和霍加特两个人。1980年霍尔离任时,中心在读的硕士和博士生多达40人,但正式教员始终只有3人。1979年,理查德·约翰逊(Richard Johnson)继任后开创的历史研究给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影响。90年代以后,乔治·拉朗(Jorge Larrain)在官方的压力下将文化研究中心与社会学系合并,成立了文化研究社会学系。至此,文化研究从研究生课程扩大到本科教学的领域。2002年,由于种种原因,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遭到校方的解散,伯明翰学派遂走出历史舞台,但其掀起世界领域的文化研究热潮并为退去。
    ②黄卓越、邹赞:《追述与反思:伯明翰学派与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卓越教授访谈》,《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7期,第4页。
    ③包括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历任主任霍加特、霍尔、约翰逊和拉朗;还包括那些铍称作“伯明翰帮”(Birmingham Mafia)的在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毕业的硕士和博士,主要有:菲尔电科恩(Phil Cohen),托尼·杰斐逊(Tony Jefferson),保尔·威利斯(Paul Willis)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安吉拉·麦克卢比(Angela Mcrobbie),劳伦斯·格罗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戴维·莫利(David Morley)保罗·吉尔罗伊(Paul Gilroy)等
    ④参见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版,第9-10页。
    ⑤黄卓越、邹赞:《追述与反思:伯明翰学派与文化研究——北京语高大学博士生倒是黄卓越教授访谈》,《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7期,第4页。
    ①参见黄卓越等:《英国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72-274页。
    ①王臻:《伯明翰学派电视研究概论》,《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6月卷,第34页
    ②格罗斯伯格、冯应谦、陈韬文:《文化研究往哪里去?》,《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09年,第10期。
    ③易前良:《美国“电视研究”的学术源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6页。
    ①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见Graeme Turner,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An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3, Back cover.
    ② Graeme Turner,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An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3, p231.
    ① Philip Smith, Cultural Theory:An Introduction,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1, p154.
    ② Nick Stevenson, Understanding Media Culture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5, p46.
    ③ Nick Stevenson, Understanding Media Culture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5, p77.
    ①[美]降·莱博:《思考电视》,葛忠明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5-66页。
    ①[英]尼吉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水喜、鲍贵、陈光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②约翰·费斯克:《英国文化研究与电视》,见[美]罗伯特·艾伦:《重组话语频道》(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2页。
    ③ John Storey,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Arnold,1999, p77-97.
    ④ John Storey, Cultural Studies &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Theories and Methods,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Ltd.,1996, p9-28.
    ⑤ Jeff Lewis, Cultural Studies:the Basics, London:Sage Publication Ltd.,2002, p109-142, p260-267.
    ⑥ Janet Wasko, (ed.),A Companion to Television,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5, p15-28.
    ⑦ Janet Wasko, (ed.), A Companion to Television,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5, p29-50.
    ①单正华:《梳理、反思与借鉴:四种受众研究解读的当代价值——评位迎苏素<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第4期,第3页。
    ②杨东篱:《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③张华:《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时统宇:《从法兰克福到伯明翰——电视批评理论的西方思想资源再析》,《现代传播》,2002年第4期,第10-16页。
    ②王臻:《伯明翰学派电视研究概论》,《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6月卷,第34-36页。
    ③蔡骐:《文化研究学派与电视研究》,《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4期,第66-73页。
    ①蔡骐、谢莹:《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传媒研究》,《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3期,第43-49页。
    ②高金萍、孙利军:《伯明翰学派电视研究的关键概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卷,第138-141页。
    ①位迎苏:《伯明翰学派传媒文化研究的嬗变》,《河北学刊》,2008年第5期,第181-183页
    ②位迎苏:《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8期,第92-94页。
    ③丁云亮:《伯明翰学派对媒介批评理论的贡献》,《今传媒》,2012年第3期,第16-19页。
    ④方伟:《论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河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⑤景深:《传播学视野下的伯明翰学派大众文化理论分析》,上海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①汪振城:《当代西方电视批评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232页。
    ②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9页。
    ③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④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62页。
    ⑤高金萍:《西方电视传播理论评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皈,第142-172页。
    ⑥易前良:《美国“电视研究”的学术源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6-180页。
    ①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229页。
    ②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0-111页。
    ③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176页。
    ④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140页。
    ⑤陆扬:《文化研究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38页
    ⑥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口.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8-159页
    ⑦陆扬:《大众文化理论》,复口.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6-92页。
    ⑧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7-88页,第111-132页
    ⑨陶东风:《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⑩黄卓越等:《英国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①[美]隆·莱博:《思考电视》,葛忠明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6-67页。
    ①汪振城:《当代西方电视批评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
    ②[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向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1页。原文为“如果不了解法兰克福学派的著作,那么无论如何都很难理解对通俗文化的分析”
    ③[德]霍克海默、[德]阿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1页
    ④霍克海默、王凤才:《社会哲学的现状和社会研究所的任务》,《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第123
    ①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随社会研究所先行到了美国,阿多诺与1938年底才抵达美国,本雅明则大部分时间住在巴黎,当1940年巴黎沦陷时他在逃亡的途中绝望自杀。
    ②王凤才:《批判与重建——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③[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3页。
    ④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①转引自[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27页
    ②[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27页
    ③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④[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6页。
    ⑤陈学明:《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论述评》,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80页。
    ⑥[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1页。
    ①[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前言第7页。又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单向度的人》将此句译为“塑造了整个言论和行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领域。以技术为中介,文化、经济和政治融合成一个无所小在的体系”。两种译法对关键词翻译不同,由句式可产生的理解也会不同,笔者将两种译法摘于此,希望使原句能有更为贴切的解读。
    ②[德]霍克海默、[德]阿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
    ③[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一),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④[德]霍克海默、[德]阿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⑤邵培仁、李梁:《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90页。
    ⑥[德]霍克海默、[德]阿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⑦[德]霍克海默、[德]阿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页
    ①[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②[德]霍克海默、[德]阿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
    ③转引自邵培仁、李梁:《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92页。
    ④[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前言第1页。
    ⑤参见[美]马尔库塞:《甲向度的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8-9页。
    ⑥[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9页。
    ①[德]阿多诺:《美学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
    ②[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6页
    ③[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49页。
    ④[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3页
    ⑤邵培仁、李梁:《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95页。
    ①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63页。
    ②转引自董学文、荣伟:《现代美学新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05页。
    ③[德]霍克海默、[德]阿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
    ①[德]霍克海默、[德]阿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②[德]霍克海默、[德]阿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页
    ③[德]霍克海默、[德]阿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④[德]霍克海默、[德]阿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⑤[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①[德]霍克海默、[德]阿尔诺:《启蒙辩证法》,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② T. W. Adorno:How to Look at Television, Quarterly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Vol.8, No.3 (Spring,195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13-215.
    ③ Stefan.M.D:Adorno:A Biography, Cambridge:Polity Press,2005, p349.
    ④ T. W. Adorno:Television and the Patterns of Mass Culture, Mass Culture, edited by Bernard Rosenberg and David Manning White, The Free Press,1957, p474-488。此版同名翻译在国内较为知名,由王小婴翻译,载于《外国美学》第9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⑤ T.W. Adorno:How to Look at Television, Quarterly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Vol.8, No.3 (Spring,195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13.
    ① T. W. Adorno:How to Look at Television, Quarterly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Vol.8, No.3 (Spring,195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16.
    ② T. W. Adorno:How to Look at Television, Quarterly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Vol.8, No.3 (Spring,195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16.
    ③ T. W. Adorno:How to Look at Television, Quarterly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Vol.8, No.3 (Spring,195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19.
    ④陆扬:《电视与大众文化》,《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36页。
    ① T. W. Adorno:How to Look at Television, Quarterly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Vol.8, No.3 (Spring,195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26.
    ② T. W. Adorno:How to Look at Television, Quarterly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Vol.8, No.3 (Spring,195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26.
    ③ T. W. Adorno:How to Look at Television, Quarterly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Vol.8, No.3 (Spring,195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26.
    ④王小婴翻译的《电视与大众文化模式》(载于《外国美学》第9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一文中,将其翻译为“陈规化”。笔者认为“刻板化”更贴切一些,这与传播学者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的“刻板成见”中的“刻板”有相似之处,它是指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
    ①[德]霍克海默、[德]阿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2 T. W. Adorno:How to Look at Television, Quarterly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Vol.8, No.3 (Spring,195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33.
    3 T. W. Adorno:How to Look at Television, Quarterly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Vol.8, No.3 (Spring,195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35.
    4 T. W. Adorno:How to Look at Television, Quarterly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Vol.8, No.3 (Spring,195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35.
    ②转引自陆扬:《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9页。
    ①参见谢少波、王逢振:《文化研究访淡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②赵斌:《理解大众文化》导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③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①参见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24页。
    ②转引自黄望:《<银幕>理论的发生与展开》,收录于皇卓编著:《英国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43页。
    3 Stuart Hall, "The Emergency of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Crisis of the Humanities", Library Intranet of Birmingham University,2006-9.script:Cultural studies would not have occurred, and certainly would not have surivived the 1970s, without the enormous program of translation of European work undertaken in the late 60s and'70s by New Left Review.
    ①“愤怒的青年”是二战后在英国出现的文学运动,得名于莱斯利·艾伦·保罗(Leslie Allen Paul)所著自传体小说《愤怒的青年》(Angry Young Men,1951)和约翰·奥斯本(John Osborne)的剧本《愤怒的回顾》(Look Back in Anger,1956)。这些作品深刻的反映了战后整整一代人所积聚的不满情绪,以及被漠视的少数人对过时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事件的极度失望。可以说“愤怒的青年”给英国文学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
    ②王佐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第593页
    ③和磊:《论伯明翰学派的建立》,《社科纵横》,2011年第5期,第173页。
    ④笔者注:也有翻译为《文化的用途》。
    ⑤ Stuart Hall:Cultural Studies:Two Paradigms, A Cultural Studies Reader, History. Theory, Practice. Ed by Jessca Munns and Gita Rajan, London and New York,1995, p196.
    ①刘婧:《伯明翰学派早朗领军人物文论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第34页。
    ② Raymond Williams:"Culture is Ordinary", Ann Cray ed. Studying Culture:An Introductory Reader, London:Arnold, 2002, p6.
    ③ Richard Hoggart, Speaking To Each Other VI:About Society, London:Chatto & Windus,1970, p160.
    ④ Stuart Hall and Paddy Whannel, The Popular Art, Boston:Beacon,1967, p38.
    ⑤ Stuart Hall, "Television as a Medium and Its Relation to Culture". CCCS stencilled paper.1975, no.34.
    ①黄瑞祺:《批判社会学——批判理论与现代社会学》,台北:三民书局,1996年版,第10页
    ② Stuart Hall, "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Return of the 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in Mechael Gurevitch, Tony Bennett, James Curran and Janet Woollacott(eds.),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London:Methuen & Co.,Ltd, p59.
    ②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15页。
    ③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①参见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9页。
    ②参见陆扬:《大众文化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3-64页
    ③参见李明海、郝朴宁:《中外电视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9页。
    ④James Curran、Jean Seaton:《英国新闻史》,栾轶玫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⑤James Curran、Jean Seaton:《英国新闻史》,栾轶玫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①参见马庆平:《外国广播电视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169页。
    ①陈犀禾:《当代美国电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②参考李明海、郝朴宁:《中外电视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以及高金萍:《西方电视传播理论评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③[爱尔兰]肖恩·麦克布莱德等:《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15页。
    ④马庆平:《外国广播电视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页。
    ① H. Fairlie, TV:idiot box, Encounter (August 1959).
    ② G. Wyndham Goldie, TV report, Listener (23 October 1968).
    ① R. Hoggart, The Uses of Literacy, London:Chatto & Windus,1957, p16.
    ② R. Williams, Communications, (revised edn), London:Chatto & Windus,1966, p10.
    ③ James Curran, Jean Seaton, Power Without Responsibility (seventh edition), Oxon:Routledge,2010, p166.
    ④转引自James Curran, Jean Seaton, Power Without Responsibility (seventh edition), Oxon:Routledge,2010, p169.
    Sir Hugh Greene, The future of broadcasting in Britain, Granada Guildhall Lecture,1972, p24.
    ①[波]约翰·哈特利:《文化研究简史》,金城出版社,季广茂译,2008年版,第95页
    ② Terrence Hawkes, Shakespeare's Talking Animals:Language and Drama in Society, London:Edward Arnold,1973. p240.
    ③ Williams, Raymond, Drama from Ibsen to Brecht, London:Chatto & Windus,1968, p399.
    ④ Alan O'Connor, ed, Raymond Williams on Televis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9, p11.
    ①[美]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引自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口.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9页。
    ② Eil A. Rubinstein:"Television Violence: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ldren and the Faces of Television, Academic Press,1983,p114.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美]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13页
    ①[英]克里斯·纽博尔德:《文化研究中的文化霸权研究方法》,选自[英]奥列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著:《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405页。
    ① 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Classics 2003, NY:Routledge, pⅦ.
    ② Gripsrud, Jostein,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Flow:Key Metaphors in TV Theory", Geraghty, Christine and Lusted, David:Television Studies Book, NY:Arnold,1998, p27.
    ③ Alan O'Connor, ed, Raymond Williams on Televis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9, p216.
    ① Ederyn Williams, " Foreword to The Second Edition ", in 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Classics 2003, NY:Routledge, pⅩⅦ.
    ② John Corner, Critical Ideas in Television Studies, Oxford England:Clarendon Press,1999, p9.
    ①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Classics 2003, NY:Routledge, p5.
    ②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Classics 2003, NY:Routledge, p5.
    ③[英]雷蒙·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31页。
    ④蔡骐、谢莹:《文化研究学派与电视研究》,《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4期。
    ① 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Classics 2003, NY:Routledge, p12.
    ② 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Classics 2003, NY:Routledge, p13.
    ③参见Louise M. Benjamin, In Search of the Sarnoff'Radio Music Box Memo,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37, Routledge,1993, p325-335.
    ④作者注:德国纳粹时期,纳粹党将广播放在街道上,把民众强行组织起来集体收听。
    ⑤参见Francis Wheen, Television:a history, London:Century,1985, p15.
    ⑥作者注:1930年8月,法恩斯沃斯申请的专利获得批准。这引起了美国无线电公司经理萨尔诺夫的注意,他出价10万美元购买专利和服务,遭到扣绝,因为法恩斯沃斯希望能赚取更大的利润,然而美国无线电公司已为开发自己的系统投入了成千上万的资金,而且就要准备申请专利了,因此他们起诉了法恩斯沃斯,无休止的竞争和诉讼也由此开始。三年之后,法恩斯沃思最终胜诉。但萨尔诺夫以多次上诉的方式,拖延了专利的使用时间。一直到1939年,他才最终同意为10年间使用法恩斯沃思的专利支付100万美元。
    ①[英]雷蒙·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38页。
    ②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Classics 2003, NY:Routledge, p25.
    ③作者注:我个人认为翻译为“流动的私人化”也许更浅显易懂些,只是碍于这个概念已约定俗成的被广泛使用,因此本文姑且沿用之。
    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Classics 2003, NY:Routledge, p19.
    ②[德]霍克海默、[德]阿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07-108页
    ③转引自法]帕特里斯·费里奇:《现代信息交流史——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页。
    ④[法]帕特里斯·费里奇:《现代信息交流史——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页。
    ⑤英国统计局:《社会动向》,转引自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James Curran、Jean Seaton:《英国新闻史》,栾轶玫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⑦[法]菲利普·阿里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James Curran、Jean Seaton:《英国新闻史》,栾轶玫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Peter J.S.Dunnett, The World Television Industry:An economic analysis, NY & London:Routledge,1990, p19.
    ⑩李明海、郝朴宁:《中外电视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①[法]帕特毕斯·费里奇:《现代信息交流史——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页。
    ②[英]雷蒙·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版,导读。
    ③本部分以《不是技术能够决定的——简论雷蒙·威廉斯对麦克卢汉的批评》为题发表于《传媒观察》,2012年第7期,第10-12页。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页。
    ②[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③[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④[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页。
    ⑤ Mcluhan, Marshall. Understanding Meida:The Extensions of Man. (First McGraw-Hill Paperback Edition), NY: McGraw-Hill,1964, p8.
    ⑤[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29-30页。
    ①转引自李明海、郝朴宁:《中外电视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3负。
    ②[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
    ③转引自李明海、郝朴宁:《中外电视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④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①郭镇之:《关于麦克卢汉的思想——与埃里克麦克卢汉博士的一次访谈》,《现代传播》,1999年第4期,第18页。
    ①[英]尼克·斯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97页。
    ②[英]雷蒙·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5页
    ④Norbert Wiener, Cybernetics:conti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转引自戴维·莫利《传媒、现代性和科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4页。
    ③转引自戴维·莫利《传媒、现代性和科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5页。
    ①本节发表于《新闻知识》2012年第10期,第24-26页。
    ②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Classics 2003, NY:Routledge, p1.
    ②杨击:《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①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Classics 2003, NY:Routledge, p 121.
    ①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Classics 2003, NY:Routledge, p123.
    ①[英]雷蒙·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154页。
    ①[英]雷蒙·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162页。
    ②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Classics 2003, NY:Routledge, p133.
    ①陆梅林、陈桑等译:《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382负。
    ② 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Classics 2003, NY:Routledge, p 133.
    ③ Williams,R. (1974). "Drama in A Dramatized Society" in Alan O'Connor, ed, Raymond Williams on Televis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9, p5.
    ①[英]雷蒙·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119页。
    ①《<团长>引发收视恶战 四大卫视疯狂打》,中国娱乐网,http://ent.cn.real.com/15/20090309/20188.shtml,2012年4月10日。
    ①参见Patersion,R. "Suitable Schedule for the Family", in Goodwin A. and Whannel G. (ed). Understanding Television, London:Routledge,1990, p31-32; see also Fisk,(1987). J.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Methuen, p102; Phillippe Perebinossoff. Brian Gross. Lynne S. Gross.《电视、广播和网络的节目编排》,大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262页。
    ②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Classics 2003, NY:Routledge, p96.
    ① 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Classics 2003, NY:Routledge, p97.
    ① Lynn Spigel, "Introduction." to Raymond Williams.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Hanover NH: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1992, xxv.
    ①参见Altman, R. Television/sound, in Modleski T. (ed.), Studies in Entertainment:Critical Approaches to Mass Culture.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Indianapolis University Press,1986, p39-44.
    2 Jostein Gripsrud,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Flow":Key Metaphors in TV Theory", Geraghty, Christine and Lusted, David. The Television Studies Book. NY:Arnold 1998, p28-29.
    ① len Ang. Desperately Seeking the Audience, London:Methuen,1991, p41.
    ② Tania Modeleski, "The Rhyhms of Reception:Daytime TV and Women's Work", in Kaplan, Ann.(ed). Regarding Television:Critical Approaches, LA:The Film Institute,1983, p71.
    ③ Nick Brown, "The Political of the Television Super Text", 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Studies,1984, No.3, p176.
    ①转引自易前良:《美国‘电视研究’的学术源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6页。
    ② Jane Feuer, "The Concept of Live Television:Ontology as Ideology." in E. Ann Kaplan.ed. Regarding Television, Los Angeles:American Film Institute,1983, p15.
    ③ Jane Feuer. "The Concept of Live Television:Ontology as Ideology," in E. Ann Kaplan.ed. Regarding Television, Los Angeles:American Film Institute,1983, p16.
    ②作者注:strip(?)了以翻译为“狭长的一块”,这里的“带”就涵盖这个意义,指的是领域、区域的意思,和“温带”、“热带”的“带”同意
    ⑤ Horace Newcomb and Paul M. Hirsch. "Television as a Cultural Forum." in Horace Newcome, ed., Television:The Cricical View,5th edi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p503-515.
    ①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Methuen,1987, p105.
    ②赵进:《创意江南春:让资本驻足门前》,中国经营报,2012年1月9日,第63版。
    ①张亮:《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电视》,《文艺研究》,2008年第4期,第1 85页。
    ②Raymond Williams, Communication, London:Chatto & Windus,1966, p124.
    ①[英]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②武桂杰:《霍尔与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①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7页。
    ②John Storey, Cultural Studies &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6, p9.
    ① McQuail, D.& Windahl, S., Communication Models, London:Longman,1981,p10.
    ② McQuail, D.& Windahl, S., Communication Models, London:Longman,1981,p10.
    ③ McQuail, D.& Windahl, S., Communication Models, London:Longman,1981,p14.
    ①陈静:《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及其理论实践》,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43页。
    ②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51页。
    ①[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1页。
    ②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①[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9页
    ②[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页。
    ③[英]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50页
    ④[英]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页。
    ⑤[英]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页。
    ⑥[英]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56页。
    ① Stuart Hall, "Encoding, Decoding", The Culture Studies Reader, eds, Simon During, London & NY:Routledge,2007, p509.
    ①陈静:《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及其理论实践》,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43页
    ②[英]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利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52页。
    ①霍尔在文章中提到的广播足英文"broadcasting"的直译,它并不指狭义的广播的意思.还涵电视的概念在其中,就比如BBC,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英国广播公司,尽管被称为广播公司,但它的电视业务远远超过了广播,它的电视产品成为它的主营收入。
    ②[英]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52页。
    ③陆扬:《文化研究概论》,复口.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页。
    ④[英]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56页。
    ⑤[英]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页。
    ①池岩:《在终结与重建之间: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框架分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第82页。
    ② Williams, R. The Long Revolution, London:Chatto & Windus Ltd.,1961, p48.
    ②[英]霍尔:《图片邮报的社会眼》,转引自[澳]马克·吉布森:《文化与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7页。
    ④ Hall, Stuart, "The Social of Picture Post",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2,1972, p100.
    ⑤ Hall, Stuart, "The Social of Picture Post",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2,1972, p95.
    ① Hall, Stuart, "The Social of Picture Post",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2,1972, p195-96.
    ②武桂杰:《霍尔与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6页。
    ③ Louis Althusser,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New Left Books,1971, p148.
    ④参见[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选自于《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1页。
    ①姜华:《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的葛兰西转向》,《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128页。
    ②[英]霍尔:《‘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在媒介研究中受抑制后的重返》,选自[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439页。
    ① Stuart Hall, Dorothy Hobson, Andrew Lowe and Paul Willis (eds.):Culture, Media, Language, London:Routledge, 1992,p36.
    ②参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前高第16页。
    ①[英]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②周康梁:《做最牛的主持人:解码英国经典电视节目》,南方日报社,2010年版,第38页
    ③“全景”节目的介绍参见于周康梁:《做最牛的主持人:英国电视名主持和他们的节目》,南方日报社,2009年版,第41-49页和BBC网站:“全景”节目的历史,http://news.bbc.co.uk/2/hi/programmes/panorama/3120392.stm
    ④根据麦克罗比的提示,这篇文章最初是由“媒体小组”写成,后来由霍尔、考奈尔(I.Connell)和克梯(L.Curti)改写。
    ①《英国大选结束工党继续执政》,《人民日报》,1974年10月14日,第6版。
    ② Media Group(Hall,S., Connell, I, and Curti, L.), "The 'Unity' of Current Affairs Television", CCCS Selected Working Papaers V2. Routledge,2007,p332.
    ①[英]霍尔:《‘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在媒介研究中受抑制后的重返》,选自[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435页
    ② Media Group(Hall,S., Connell, I, and Curti, L.), "The 'Unity' of Current Affairs Television", CCCS Selected Working Papaers V2, Routledge,2007,p340.
    ①Media Group(Hall,S., Connell, I, and Curti, L.), "The 'Unity' of Current Affairs Television", CCCS Selected Working Papers V2, Routledge,2007,p341.
    ②转引自James Curran、Jean Seaton:《英国新闻史》,栾轶玫译,清华大学出版设,2005年版,第139页。
    ①李庆本:《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东岳论从》,2010年第1期,第90页。
    ① Stuart Hall. Dorothy Hobson, Andrew Lowe and Paul Willis (eds.):Culture, Media, Language, London:Routledge, 1992,p36-37.
    ①赵李红:《张召忠:荧屏论战二十年》,《北京日报》,2012年8月21日,第19版。
    ①转引自[英]霍尔:《‘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在媒介研究中受抑制后的重返》,选自[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439页
    ②[英]霍尔:《‘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在媒介研究中受抑制后的重返》,选自[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443页。
    ③[英]霍尔:《‘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在媒介研究中受抑制后的重返》,选自[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444页。
    ④李媛媛:《斯图亚特·霍尔传媒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65页。
    ①[英]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59页
    ②[英]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页
    ③[英]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页
    ①见凤凰卫视2011年10月21日《名人面对面》节目。
    ② Stuart Hall, "Encoding, Decoding", The Culture Studies Reader, eds, Simon During, London & NY:Routledge,2007, p516.
    ②[英]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64页。
    ③[英]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65页。
    ①见2012年7月24日铁道部就甬温动车事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②[英]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65页。
    Kate_Kay:新浪徽博,2012年5月31日10:49,http://weibo.com/katckay。
    ①武桂杰:《霍尔与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页。
    ② Stuart Hall, "Reflections upon the Encoding/Decoding Model:An Interview with Stuart Hall", Viewing, Reading, Listening:Audience and Cultural Reception, eds. Jon Cruz and Justin Lewis, Boulder:Westview,1994, p256.
    ②武桂杰:《霍尔与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页。
    ④ Stuart Hall, "The White of Their Eyes:Racist Ideologies and the Media", Black and White Media:Black Images in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ion, ed. Karen Rose, Polity Press,1996, p20.
    ③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140页
    ④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140页。
    ①转引自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3-274页。
    ②[英]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54页。
    ③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86页。
    [德]汉斯·罗伯特·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等译,辽宁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① Pertti Alasuutari(ed), Rethniking The MediaAudience:The New Agenda, SgaePublieations,1999,p3.
    ②[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③转引自[德]汉斯·罗伯特·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等译,辽宁出版社,1987年版,出版者前言第11页。
    ④李思屈:《霍尔传播模式与接受美学》,《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197页。
    ⑤[英]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54页。
    ⑥[英]斯道雷:《文化研究与研究大众文化》,见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①郜赞:《论斯图亚特·霍尔对文化研究的理论贡献》,新疆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31页。
    ② Virginia Nightinggale, Studying Audiences:The Shock of the Real, Routledge,1996, p1.
    ②[英]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③新闻策划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狭义的新闻策划是新闻业务中的④战役”策划,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计与规划。也就是指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筹划。此处主要指狄义的新闻策划。
    ①邹赞:《论斯图亚特·霍尔对文化研究的理论页献》,新疆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31页
    ②[美]迈克尔·古列维奇、派迪·斯堪内尔:《赢得经典?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选自伊莱休·卡茨等:《媒介研究经典文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6页。
    ③[美]迈克尔·古列维奇、派迪·斯堪内尔:《赢得经典?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选自伊莱休·卡茨等:《媒介研究经典文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4页。
    ④金惠敏:《积极受众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①戴维·莫利1949年出生于英国。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经历了激烈的政治运动,其中英国矿工工会的罢工几乎使整个国家的经济陷入停滞,正准备攻读博士学位的莫利对媒体关于产业冲突的报道和表现显示出浓厚的兴趣。1972年,几近辗转,他找到了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斯图亚特·霍尔,最终以游学的方式在CCCS)戊为霍尔的博士生。1974年他与下课业论文《对媒介受众的再概念》,预示着他的研究方向逐渐偏向受众领域。
    ②也有中文翻译为“举国上下”和“国内焦点”
    ①臧海群、张晨阳:《受众学说:多维学术视野的观照与启迪》,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①[丹]克罗斯·布鲁恩·詹森、[瑞典]卡尔·埃里克·罗森格瑞:《受众研究的五种传统》,选自[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毕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②参见金惠敏、邹赞:《雅努斯神话:媒介、美学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金惠敏教授访谈》,《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1期,第6页。
    ③林福岳:《阅听人地理学——以民族志方法进行阅听人研究之缘起与发展》,《新闻学研究》,1996年,第52期,第167页。
    ④参见支庭荣、张蕾:《传播学研究方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277页。
    ①陈欣:《从理查德·霍加特看文化研究的跨学科学术传统》,《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329页。
    ②郭建斌:《民族志方法:一种值得提倡的传播学研究方法》,《新闻大学》,2003年夏,第43页
    ③蔡骐、常燕荣:《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引自支庭荣、张蕾:《传播学研究方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7页。
    ①蔡骐、常燕荣:《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第21页。
    ②茨纳尔:《重写英国:性别与阶级的文化政治》,转引自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26页。
    ③[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研究:一种学术实践的政治,一种作为政治的学术实践》,载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
    ④蔡骐:《文化研究学派与电视研究》,《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4期,第70页。
    ①参见[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205页。
    ②西尔维斯通在其1990年发表的同名文章中解释道:“中国的国画讲求意境,要画一条鲤鱼,中国的画师会提醒你,光是知道鲤鱼的形态,研究它的解剖学特征,或是懂得它的生理结构是不够的,他们告诉我们,必须要考虑到鲤鱼每天早上寻找食物时穿过的芦苇,它隐蔽自己的长方形石头,或是它跃出水面时掀起的波纹。这些要素并不仅仅足鲤鱼的环境,也不仅仅是它的生长空间,也不是仅供作画取景用的天然背景。它们属于鲤鱼本身……鲤鱼必须被理解成影响世界或被世界所影响的某一种力量。”(黑体为引加)
    ③[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④参见Jeff Evans, The Guinness Television Encyclopedia, Enfield:Guinness,1995.
    ⑤[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①转引自Charlotte Brunsdon, David Morley, Everyday Life:Nationwide, 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1978, p6.
    ②是BBC播出时间最长的新闻调查节目,本文在第二章有详细介绍。
    ③[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92-93页。
    ①张艳:《戴维·莫利的电视文化理论》,新疆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第20页。
    ①[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②[英]约翰·费斯克:《英国文化研究和电视》,罗伯特·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0页。
    ③[英]约翰·费斯克:《英国文化研究和电视》,罗伯特·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0页。
    ④吕鹤颖、蒋磊:《2010年文化研究重要著述评述》,选自陶东风主编《文化年度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18-339页。
    ⑤陈江柳:《受众研究的新范式》,《新闻世界》,2010年第8期,第255页。
    ①[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
    ②[英]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张髡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9页。
    ③马丁·阿洛:《受众位置的再受确定》,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汪凯、刘晓红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676页。
    ④金惠敏、邹赞:《雅努斯神话:媒介、美学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金惠敏教授访谈》,《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1期.第6页。
    ⑤[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0页。
    ①Morley,D., Family Television:Cultural Power and Domestic Leisure, London:Commedia,1986, p48.
    ①[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9-130
    ① Morley,D., Changing Paradigms in Audience Studies, in Seiter, Ellen, Borchers, Hans, Kreutzner, Gabrielle, Warth, Eva-Maria(eds) Remote Control: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Power, London:Routldege,1989,p38.
    ①[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新受众研究之方法》,选自[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616页。
    ①Charlotte Brunsdon, Woman Watching Television, media culture 4,1986, p105.
    ①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27页。
    ③Brown M.E.:《女权主义文化电视批评——文化、理论与实践》,选自[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497页
    ①Women's Studies Group (ed). Women Take Issue:Aspects of Women's Subordination. London:utchinson,1978, p90.
    ②[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③Graeme Turner, British Culture Studies:An Introduction, Taylor & Francis:Routledge, p129.
    ④[英]Hobson, Dorothy:《肥皂剧》,叶欣怡、林俊普译,弘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3页
    ①[英]Hobson, Dorothv:《肥皂剧》,叶欣怡、林俊普译,弘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165页。
    ①“个人即政治”足女权运动的一个著名口号,由女权主义活动家卡萝·汉尼奇在1969年提出。女权主义把父权制作为两性不平等的根源,她们强调任何女性(个体)所遭遇的歧视、权益侵犯及其解决都具有政治性质,即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法律、政策的贯彻直接相关联的。这一口号体现了女性主义对日常生活与政治之间、社会变化与妇女利益之间直接面深刻关系的理解。
    ②布朗斯顿认为肥皂剧就象它的名字“肥皂”那样充满了可鄙的、平庸的的隐喻,它不会引起严肃批评的注意力,这种类型的节目是处在美学层次的最低端。因为肥皂剧确实能为女性提供确定的快乐和自我肯定,作为对美学判断的性别研究,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因此将其纳入研究范围。
    ③ Charlotte Brunsdon, Screen Tastes, London:Routledge,1997, p38-43.
    ④ Charlotte Brunsdon, "Crossroads:Notes on Soap Opera", Kaplan, Regarding Television,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1983, p81.
    ①Charlotte Brunsdon, Identity in Feminist Television Criticism, Charlotte Brunsdon, Julie D'Acci, Lynn Spigel, ed, Feminist Television Criticism, Oxford:Charedon,1997,p121.
    ②夏洛特·布朗斯顿:《没有涵盖全部女性特质:英国90年代的女性和电影》,李二仕译,《当代电影》,2001年第2期,第74页
    ③夏洛特·布朗斯顿:《没有涵盖全部女性特质:英国90年代的女性和电影》,李二仕译,《当代电影》,2001年第2期,第74页。
    ①伊丽莎白·朗格:《女性主义与文化研究》,载于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6页。
    ②参见杨慧峰:《2010年北京语高大学国际文化讲坛论点选登》,光明网,http://culture.gmw.cn/2010-11/17/content_1394899.htm,2010年11月17日。
    ③ Kevin Robins,'Reimagined Communications', in J.Comer and S.Harvey (eds) Enterpriseand Heritage, London: Routledg,1991,p.145.
    ①吴明靖:《戴维·莫利与媒介研究》,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年,第29页。
    ②[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③戴维·莫利:《媒体研究中的消费理论》,载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60页。
    ④戴维·莫利:《媒体研究中的消费理论》,载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61页。
    ①[英]戴维·莫利:《传媒、现代性和科技》,郭大为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7页
    ②戴维·莫利:《媒体研究中的消费理论》,载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85页。
    ③[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①转引自[英]戴维·莫利:《传媒、现代性和科技》,郭大为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3页。
    ②“黑箱效膨”是营销学中的一个概念,也称消费者黑箱,是指消费者在受到外部刺激后所进入的心理活动过程。由十它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不透明的东西,故称之为消费者黑箱。
    ③见《电视进化论22条-听电视》,载于《新周刊》,2010年3月15日第319期。
    ④[英]戴维·莫利:《传媒、现代性和科技》,郭大为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0页。
    ⑤ David Morlev:《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315页。
    ①参见[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241页。David Morley:《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317-319页。
    ②[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③[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99页。
    ①[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99页。
    ②汪辉、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5页。
    ③[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认同的空间》,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①[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13页。
    ②[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页。
    ③[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15页
    ④ David Morley:《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413页。
    ①[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新受众研究之方法》,选自[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616页。
    ①[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①[英]戴维·莫利:《媒体研究中的消费理论》,载罗俐、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全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82页。
    ①John Fiske的中文译名,有约翰·费斯克、约翰·菲斯克、约翰·费西克等几种译法,为了统一,本文在叙述及引文内容中使用流传较广的约翰·费斯克,但在引文名录中,为了索引的有效,依旧尊重原文翻译,选用译者的各式翻译。
    ②[澳]约翰·哈特利:《文化研究简史》,季广茂译,金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287页
    ③[澳]约翰·哈特利:《文化研究简史》,季广茂译,金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287页
    ④有《解读电视》(Reading Television,与JohnHartley合著)、《传播研究导论》(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澳洲神话》(Myths of Oz;与 Bob Hodge及Graeme Turner合著)、《电视文化》(Television Culture)、《英国文化研究与电视》(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nd Television)、《后现代主义与电视》(Postmodernism and Television)等等
    ⑤[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陈立旭:《重估大众文化的创造力——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②陆道夫:《文本/受众/体验——约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③参见黄卓越、邹赞:《追述与反思:伯明翰学派与文化研究》,《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7期,第5页。
    ①黄继刚:《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新疆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5页。
    ②参见[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①Fredric Jameson,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New Left Review 146,1984, p60.
    ①让·鲍德里亚:《仿真与拟象》,马海良译,载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大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贝。
    ②参见唐郭丽:《凯尔纳与英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31页。
    ③[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张鲲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76-377页。
    ④[澳]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
    ⑤[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①也有被翻译为“有啥用啥的艺术”、“为我所用的艺术”、“周旋的艺术”等。
    ②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东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③[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④转引自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东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①转引自陈立旭:《重估大众文化的创造力——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325页。
    ②[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③John Fiske, Myths of OZ:Reading Australian Popular Culture, Boston:Allen & Unwin,1987, p4.
    ①[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张鲲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页。
    ②[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张鲲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页。
    ①[美]约翰·费斯克:《大众经济》,载吴余主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4页
    ①收视资料见百度百科:《越狱》,http://baike.baidu.com/view/36434.htm
    ①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and NY:Methuen,1987, p108.
    ①转引自自陈立旭:《重估大众文化的创造力——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页。
    ①陈立旭:《重估大众文化的创造力——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页。
    ①[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②John Fiske,Television Culture,London & NY:Routledge,1987,p311.
    ②王小莓:《中国好声音背后的对赌与金矿》,《理财周报》,2012年第254期,第A14页。
    ①Fiske, J.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Unwin Hyman,1989, p25.
    ②赵娜,谭天:《<中国好声音>:释放正能量》,《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9期,第19页。
    ③[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① 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 NY:Routledge,1987, p313.
    ②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15-116页。
    ③ 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 NY:Routledge,1987, p326.
    ④ 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 NY:Routledge,1987, p324.
    ①[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张鲲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65页
    ②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 NY:Routledge,1987, p323.
    ②转引自陆道夫:《析约翰·菲斯克的两种经济电视理论》,《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3月,第2期,第102页。
    ①参见陆道夫:《析约翰·菲斯克的两种经济电视理论》,《很那社会科学》,2004年3月,第2期,第104页。
    ①刘海龙:《从费斯克看通俗文化研究的转向》,《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4期,第56页。
    ①参见[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284页。
    ② 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 NY:Routledge,1987, p48.
    ③莫利(Morley, D)的《文本、读者、主体》(1980)一文、尼尔(Neale, S.)和威勒曼(Willeman, P.)分别在《银幕》杂志刊登的《宣传》(1977)与《主体性笔记:围攻之下对爱德华·布兰尼根的阅读》(1978)等文章对文本主体观点提出挑战,并提出社会主体与文本主体的区别。
    ④[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张鲲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7页
    ①转引自陆道夫:《文本/受众/体验——约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②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 NY:Routledge,1987, p65.
    ②[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①参见肖小穗:《传媒批评:揭开公开中立的面纱》,黑龙江大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110负。
    ②[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③[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页。
    ④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⑤[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①[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贝。
    ② 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 NY:Routledge,1987, p242.
    ③转引自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 NY:Routledge,1987, p242.
    ①高松鹤:《<江南style>:神曲是怎样炼成的?》,《中国新闻周刊网》之《深度中国》,第716期,10月26日,http://insight.inewsweek.cn/report-7644-page-2.html。
    John Fiske,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Winchester:Unwin Hyman,1989, p84.
    ③高松鹤:《<江南style>:神曲是怎样炼成的?》,《中国新闻周刊网》之《深度中国》,第716期,10月26日,http://insight.inewsweek.cn/report-7644-page-2.html。
    'John Fiske,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Winchester:Unwin Hyman,1989, p87.
    ①[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②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London: Routledge,1984, p472.
    ②[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①见北京时间2006年6月27日凌晨,中国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2006德国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意大利对澳大利亚队比赛直播录影。具体内容::“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他继承了意大利的光荣传统。法切蒂、卡布里尼、马尔蒂尼在这一刻灵魂附体……球进了!比赛结束了!意大利队获得了胜利。他们没有再一次倒在希丁克的球队面前。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马尔蒂尼今天生日快乐!……这个胜利属于意大利,属于卡纳瓦罗.属于布冯,属于马尔蒂尼,属于所有热爱意大利足球的人!”
    ①参见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 NY:Routledge,1987, p223-239.
    ②[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154页
    ①[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②转引自陆道夫:《文本/受众/体验——约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页。
    ③[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④[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J.Fiske & J.Hartley:《解读电视》,郑明椿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90页。
    ① J. Fiske & J. Hartley, Reading Television, Oxon:Routledge,2003, p64-65.
    ②参见J. Fiske & J. Hartley《解读电视》,郑明椿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65页。J. Fiske & J. Hartley, Reading Television, Oxon:Routledge,2003, p66-67.
    ① J.Hske & J.Hartley,Reading Television,Oxon:Routledge,2003,p63.
    ② J.Fiske &J.Hartley,Reading Television,Oxon:Routledge,2003,p100.
    ③冯建三:《译者导论——受众的抗拒神话》,载于其译著《大众文化神话》导论部分,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10页。
    ①[英]吉姆·麦克盖恩:《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②[英]吉姆·麦克盖恩:《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③[英]吉姆·麦克盖恩:《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①[英]吉姆·麦克盖恩:《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2-83页。
    ② James Curran, David Morley and Valerie Walkerdine (eds.), Cultural studies and Communications, London:Edward Arnold,1996, p3.
    ①Graeme Turner:《英国文化研究导论》,唐维敏译,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页。
    ②[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页
    ③Alan O'Connor, ed, Raymond Williams on Televis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9, p216.
    ①[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②[美]隆·莱博:《思考电视》,葛忠明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0-71页
    ③Williams, Raymond, the Long Revolution, London:Chatto & Windus,1961, p10-13.
    ① Hoggart, Richard, Speaking To Each other Volume I:About Society, London:Chatto & Windus,1970, p158.
    ② Hoggart, Richard, Speaking To Each other Volume I:About Society, London:Chatto & Windus,1970, p154.
    ①刘娜:《传媒的权力——浅析若干西方著名学者关于‘权力’的思考》,载于《新闻与传播评论(2006-2007年卷)》,武汉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②[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①转引自[澳]马克·吉布森:《文化与权力:文化研究史》,王加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②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7页。
    ③[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①[德]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黄勇、薛明译,1987年版,第68页
    ②道格拉斯·凯尔纳:《错失的联合——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吴志峰译,载于许纪霖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
    ③道格拉斯·凯尔纳:《错失的联合——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吴志峰译,载于许纪霖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①参见陈立旭:《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第44页。
    ②潘知常、袁力力:《文化研究:传媒作为文本世界——西方传媒批判理论研究札记之一》,《现代传播》,2003年第1期,第10页。
    ③参见陈力丹:《谈谈传播学批判学派》,《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4期,第33-38页。
    ④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为社会学辩护》,周红云、陶传进、徐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①[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8-46页。
    ②[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电视的真相》,魏礼庆、王丽丽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Ⅳ页。
    ③转引自涂颖哲:《文化研究学派的传播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24页。
    ④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旭、冯冰编译,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0页
    ①[美]汉诺·哈特:《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
    ②[美]汉诺·哈特:《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3页。
    ③参见社中杰:《试论六十年代以来传播主流学派效果研究的转向》,《现代传播》,2000年第4期,第32-33页。杜中杰在此文中提出了三次转向,即①由“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②从“态度改变”转向“认知”:③由“心理动力模式”转向“文化规范模式”。由于转向“认知”角度更多是受心理学发展变革的影响,因此本文末列出。
    ④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03页。
    ①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②[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批评理论与文化研究:未能达成的接合》,载于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③伯明翰学派早期的确关注大众文化的经济体制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关注意识形态与文本生产之间的关系。霍加特在《究竞什么是文化研究》一文中提出文化研究的三种模式:基于生产的模式:基于文本的研究:对活生生的文化的研究。威廉斯提倡的“文化唯物主义”认为文化分析应该在文化产生和形成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中进行。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就足以马克思的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的流通模式为原型的。
    ①[美]尼古拉斯·加思海姆:《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载于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②参见涂颖哲:《文化研究学派的传播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22页。
    ①参见杨东篱:《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43-253页。
    ②[美]隆·莱博:《思考电视》,葛忠明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8页。
    ① Graeme Turner:《英国文化研究导论》,唐维敏译,台湾亚太图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6-210页。
    ②[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60页
    ③詹姆斯·海:《后记:与其说是答案,不如说是问题》,载于罗伯特·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4页。
    ④赵斌:《社会分析和符号解读:如何看待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大众文化》,《理解大众文化》导言,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⑤ Morris, Meaghan. "The Banality of Cultural Studies", in Patricia Mellenkamp(ed.), Logics of Television.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1988, p14-26.
    ①孙绍谊:《乔治·拉伦与伯明翰学派研究》,包亚明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页。
    ②张华:《f伯明翰学派何去阿从?——对伯明翰学派嫡系传人Gargi Bhattacharyya博士的访谈》,载于张华:《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述评》,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5页
    ③ Stuart Hall,'The Emergence of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Crisis of the Humanities',1990, October, vol.53, p22.
    ①张华:《伯明翰学派何去何从?——对伯明翰学派嫡系传人Gargi Bhattacharyya博士的访谈》,载于张华:《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述评》,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5页。
    ②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1]阿多诺.1988.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阿格尔.1991.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阿利埃斯,杜比.2008.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4]艾伦.2008.重组话语频道[M].牟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艾特肯.2012.我们能相信BBC吗?[M].北京:新星出版社.
    [6]巴拉达特.2010.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M].张慧芝,张露璐泽.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7]巴特.1999.神话——大众文化诠释[M].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巴尔特.1999.符号学原理[M].王东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9]巴尔特.2008.罗兰·巴尔特文集——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鲍德里亚.2001.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1]包亚明.2005.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2]波斯特.2000.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3]博伊德-巴雷特,纽博尔德.2004.媒介研究的进路[M].北京:新华出版社.
    [14]曹卫东.2006.思想的他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5]陈光兴.1992.媒体/文化批判的人民民主逃逸路线[M].台北:唐山出版社.
    [16]陈嘉映.2003.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7]陈立旭.2009.重估大众文化的创造力——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
    [18]陈龙.2001.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陈士部.2010.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历史演进[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陈犀禾.1998.当代美国电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1]陈旭光.2010.影视受众心理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2]陈学明.1993.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论述评[M].重庆:重庆出版社.
    [23]陈韬文,黄煜,马杰伟等.2011.与国际传媒大师对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4]陈永国.2009.视觉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5]CURRAN J, SEATON J.2005.英国新闻史[M].栾轶玫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6]戴伊克.1993.话语心理社会[M].施旭,冯冰编译.北京:中华书局.
    [27]迪金森等.2006.受众研究读本[M].单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8]董学文,荣伟.1990.现代美学新维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9]段鹏.2008.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0]多克.2001.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吴松江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31]多斯.2012.结构主义史[M].季广茂泽.北京:金城出版社.
    [32]费里奇.2008.现代信息交流史——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3]菲斯克.2001.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34]菲斯克.2005.电视文化[M].祁阿红,张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35]费斯克.1995.传播符号学导论[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36]费斯克.2008.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M].许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7]费斯克.2006.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38]费斯克等.2004.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
    [39]FISKE J,HARTLEY J.1993.解读电视[M].郑明春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40]高金萍.2008.西方电视传播理论评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1]葛兰西.2000.狱中札记[M].曹雷雨,姜丽,张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2]格雷著.2009.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M].许梦云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43]古德温,惠内尔.2001.电视的真相[M].魏礼庆,王丽丽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44]郭庆光.1999.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5]哈贝马斯.1994.交往行动理论(一)[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46]哈贝马斯.1999.作为“意识形态”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泽.上海:学林出版社.
    [47]哈特.2008.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8]哈特利.2008.文化研究简史[M].季广茂译.北京:金城出版社.
    [49]胡芝莹.2001.霍尔[M].台北:台湾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50]怀特LA.1988.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51]黄凤祝.2009.城市与社会[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52]黄卓越等.2011.英国文化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
    [53]黄瑞祺.1996.批判社会学——批判理论与现代社会学[M].台北:三民书局.
    [54]霍尔.2003.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55]霍克海默,阿尔诺.2006.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6]霍伊尼斯.2009.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M].邱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7]HOBSON D.1993肥皂剧[M].叶欣怡,林俊普译.台北:弘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58]吉登斯.2003.为社会学辩护[M].周红云,陶传进,徐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9]吉布森.2012.文化与权力:文化研究史[M].王加为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0]贾磊磊.2005.影像的传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1]姜华.2006.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
    [62]杰.1996.法兰克福学派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63]金惠敏.2010.积极受众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64]金惠敏.2005.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65]卡茨,彼得斯,利比斯等.2011.媒介研究经典文本[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6]凯尔内著.2004.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67]柯惠新,王锡苓,王宁.2010.传播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68]莱博.2005.思考电视[M].葛忠明译.北京:中华书局.
    [69]李明海,郝朴宁.2007.中外电视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70]李艳.2008.电视包装与编排[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71]李幼蒸.1996.结构与意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2]李兆前.2011.范式转换: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3]利波维茨基.2007.空虚时代——论当代个人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4]利文斯通.2006.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M].龙耘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75]刘海龙.2008.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6]刘啸霆.2008.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7]刘自雄,闫玉刚.2007.大众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78]陆道夫.2008.文本/受众/体验——约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79]陆梅林,陈桑.1988.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
    [80]陆扬.2008.大众文化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81]陆扬.2010.文化研究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82]陆扬.王毅.2000.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三联书店.
    [83]陆扬、王毅.2010.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84]罗德曼.2010.认识媒体[M].邓建国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85]罗钢,刘象愚.2000.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6]罗钢,王中忱.2003.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87]马尔库塞.1987,爱欲与文明[M].黄勇,薛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88]马尔库塞.1988.单向度的人[M].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89]马尔库塞.2008.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90]马庆平.1997.外国广播电视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91]麦格雷.2009.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M].刘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2]麦克布莱德等.1981.多种声音,一个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93]麦克盖恩.2001.文化民粹主义[M].桂万先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94]麦克卢汉.2011.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
    [95]麦克罗比.2007.文化研究的用途[M].李庆本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96]麦奎尔.2006.受众分析[M].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7]麦奎尔,温德尔.2008.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98]麦奎根.2011.文化研究方法论[M].李朝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99]蒙福德.2004.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M].林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00]默克罗比.2001.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01]莫利.2001.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M].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102]莫利.2005.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史安斌泽.北京:新华出版社.
    [103]莫利.2010.传媒、现代性和科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04]莫利,罗宾斯.2001.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05]南帆.2001.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06]欧阳宏生.2006.电视文化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07]PEREBINOSSOFF P, GROSS B, GROSS L S电视、广播和网络的节目编排(第二版)[M].2009,北京:人电邮电出版社.
    [108]潘知常,林玮.2002.传媒批判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109]钱乘口.,高倩.2011.英国史新探:全球视野与文化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0]钱乘口..陈晓律.2003.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11]乔瑞金.2006.技术哲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112]让纳内.2005.西方媒介史[M].段慧敏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13]荣耀军.2009.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114]桑塔格.2006.关于他人的痛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15]申凡.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媒介功能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116]施拉姆,波特.1984.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
    [117]史密斯.2008.文化理论——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18]时统宇.2003.电视批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19]石义彬.2003.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20]斯道雷.2007.记忆与欲望的耦合[M].徐德林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21]斯道雷.2010.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M].常江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2]斯道雷.2001.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郭发勇,周辉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23]斯蒂文森.2001.认识媒介文化[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24]斯特里纳蒂.2001.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25]斯威伍德.2003.大众文化的神话[M].冯建三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26]索绪尔.1980.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27]塔洛克.2004.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M].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28]陶东风.2002.文化研究:西方与东方[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29]陶东风.2006.文化研究精粹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0]汪民安.2000.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31]汪民安.2007.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32]汪振城.2007.当代西方电视批评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33]王凤才.2004.批判与重建——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4]王虹.2003.当代英国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35]魏格豪斯.2010.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上、下)[M].孟登迎,赵文,刘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136]威利斯.2005.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吴靖,黄佩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37]威廉斯.2002.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M].阎嘉泽,北京:商务印书馆.
    [138]威廉斯.2011.文化与社会[M].高晓玲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
    [139]威廉斯.1992.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M].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有限公司.
    [140]韦路.2010.传播技术研究与传播理论的范式转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41]沃林.2000.文化批评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
    [142]吴伯凡.1998.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43]武桂杰.2009.霍尔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44]西尔弗斯通著.2004.电视与日常生活[M].陶庆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45]肖小穗.2002.传媒批评:揭开公开中立的面纱[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46]小约翰.1999.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7]谢少波,王逢振.2003.文化研究访谈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8]徐恒醇.1997.理性与情感世界的对话——科技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49]许纪霖.2006.帝国、都市与现代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50]杨东篱.2011.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51]杨击.2006.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52]姚斯.1987.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等译.沈阳:辽宁出版社.
    [153]伊格尔顿.2007.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54]伊格尔顿.2000.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55]易前良.2010.美国“电视研究”的学术源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56]尤战生.2006.流行的代价——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M].济南:出东大学出版社.
    [157]于海.2011.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58]臧海群,张晨阳.2007.受众学说.多维学术视野的观照与启迪[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59]张邦卫.2006.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60]张国良.2003.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61]张华.2008.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62]张艳华.2009.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163]张咏华.2002.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64]张云武.2011.城市化度与生活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65]赵勇.2005.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66]赵国新.2009.新左派的文化政治: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67]支庭荣,张蕾.2008,传播学研究方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68]周葆华.2008.效果研究.大类传受观念与行为的变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69]周康梁.2009.做最牛的主持人:英国电视名主持和他们的节目[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170]周康梁.2010.做最牛的主持人:解码英国经典电视节目[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171]周宪.2005.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2]朱晓军.2009.电视媒介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73]ANG I.1991. Desperately Seeking the Audience[M]. London:Methuen.
    [174]ADORNO T.1991.The Cultural Industry[M]. London:Routledge.
    [175]ALTHUSSER L.1971.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M]. London:New Left Books.
    [176]BOURDIER P.1984.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M].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London:Routledge.
    [177]BRUNSDON C.2010. Law and Order BFI Television Classic[M].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178]BRUNSDON C.2000. The Feminist, the Housewife and the Soap Opera[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79]BRUNSDON C.1997. Screen Tastes:Soap Opera to Satellite Dishes[M]. London:Routledge.
    [180]BRUNSDON C, MORLEY D.1978.Everyday Television:Nationwide[M]. 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
    [181]CORNER J.1999. Critical Ideas in Television Studies[M]. Oxford England:Clarendon Press.
    [182]CURRAN J, SEATON J.2010. Power Without Responsibility (seventh edition) [M]. Oxon: Routledge.
    [183]DAHLGREN P.1995. 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Citizenship, Democracy and the Media[M]. London:Sage.
    [184]DUNNETT P.1990. The World Television Industry:An economic analysis[M]. NY & London: Routledge.
    [185]DURING S.2007. The Culture Studies Reader[M]. London & NY:Routledge.
    [186]ELLIS J.1982. Visible Fictions[M].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87]EVANS J.1995. The Guinness Television Encyclopedia[M]. Enfield:Guinness.
    [188]FISKE J.1987. Myths of OZ:Reading Australian Popular Culture[M]. Boston:Allen & Unwin.
    [189]FISKE J.1987. Television Culture[M]. London & NY:Routledge.
    [190]FISKE J.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M]. Boston:Unwin Hyman.
    [191]FISKE J.1989. Reading the Popular[M]. Boston:Unwin Hyman.
    [192]FISKE J, HARTLEY J.2003.Reading Television[M]. Oxon:Routledge.
    [193]HALL S,1997. 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and The Open University.
    [194]HALL S, HOBSON D, LOWE A, et al (eds.) 1992. Culture, Media, Language[M]. London: Routledge.
    [195]HALLS S, WHANNEL P.1967. The Popular Art[M], Boston:Beacon.
    [196]HAWKES T.1973. Shakespeare's Talking Animals:Language and Drama in Society[M]. London:Edward Arnold.
    [197]HOGG ART R.2004. Mass Media in a Mass Society:Myth and Reality[M]. New York: Continuum.
    [198]HOGGART R.1970. Speaking To Each other Volume I:About Society[M]. London:Chatto & Windus.
    [199]KAPLAN E.(ed).1983. Regarding Television:Critical Approaches[M]. LA:The Film Institute.
    [200]MCLUHAN, MARSHALL.1964. 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M]. New York:First McGraw-Hill Paperback Edition.
    [201]MORLEY D.1980. The-Nationwide" Audience[M]. 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MORLEY D.1981.Interpreting television-a case study, U203 Popular Culture[M], 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203]MORLEY D.1986. Family television:Cultural Power and Domestic Leisure[M]. London: Commedia.
    [204]MORLEY D.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5]MORLEY D, BRUNSDON C.1999. The Nationwide Television Studies[M]. London: Routledge.
    [206]MORLEY D, KUAN-HSING C, ed.1996. Stuart Hall-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M]. London:Routledge.
    [207]NEWCOME H. ed.1994. Television:The Critical View(5th edition)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8]NIGHTINGGALE V.1996. Studying Audiences:The Shock of the Real. London:Routledge.
    [209]O'CONNOR A, ed,1989. Raymond Williams on Television,2nd ed[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10]ROJEK C.2003.Stuart Hall[M]. Cambridge:Polity Press & Black Publishing Ltd.
    [211]SMITH P.2001. Cultural Theory:An Introduction[M].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12]STEFAN M.2005. Adorno:A Biography[M]. Cambridge:Polity Press.
    [213]STEVENSON N.1995. Understanding Media Cultures[M].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214]STOREY J.1996.Cultural Studies &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M].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15]TURNNER G.1998.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An Introduction[M]. London.Routledge.
    [216]TURNNER G.2003.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An Introduction[M]. London:Routledge.
    [217]WHEEN F.1985. Television:a history[M]. London:Century.
    [218]WILLIAMS R.1961. the Long Revolution[M], London:Chatto & Windus.
    [219]WILLIAMS R.1962. Communication[M]. Hannondsworth:Benguin Books,
    [220]WILLIAMS R.1990.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e Form[M]. Second edition. London:Fontana.
    [221]WILLIAMS R,1989. Raymond Williams on Television:Selected Writing[C], NY:Routledge.
    [222]Women's Studies Group (ed).1978. Women Take Issue:Aspects of Women's Subordination[C]. London:utchinson.
    [1]阿尔都塞.2003.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J]//陈越.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 吉林人民出版社:320-375.
    [2]布朗斯顿,李二仕.2001.没有涵盖全部女性特质:英国90年代的女性和电影[J].当代电影(2):74-80.
    [3]陈一.2009.雷蒙·威廉斯的传播思想及其生成脉络简述[J].新闻大学(1):142-151.
    [4]池岩.2011.在终结与重建之间: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框架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77-83.
    [5]崔慧英.2007.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认识与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3):65-68.
    [6]蔡骐.2004.文化研究学派与电视研究[J].中国传媒报告(4):66-73.
    [7]蔡骐,常燕荣.2002.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J].新闻与传播研究(2)16-22.
    [8]蔡骐,谢莹.2004.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传媒研究[J],国际新闻界(3):43-49.
    [9]陈江柳.2010.受众研究的新范式——戴维·莫利的电视受众研究[J].新闻世界(8):254-255.
    [10]陈力丹.2000.谈谈传播学批判学派[J].新闻与传播研究(4):33-38.
    [11]陈立旭.2009.大众文化研究转向:费斯克理论之考察[J].文化艺术研究(5)1-14.
    [12]陈欣.2010.从理查德·霍加特看文化研究的跨学科学术传统[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6):329-332.
    [13]陈新民2004.解读戴维·莫利民族志受众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92-96.
    [14]丁云亮.2012.伯明翰学派对媒介批评理论的贡献[J].今传媒(3):16-19.
    [15]杜方伟.2007.论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16]杜中杰.2000.试论六十年代以来传播主流学派效果研究的转向[J].现代传播(4):31-36.
    [17]樊柯.2010.走向文化社会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
    [18]高金萍.2007.20世纪西方电视理论研究述略[J].媒介研究(2):53-62.
    [19]高金萍,孙利军.2007.伯明翰学派电视研究的关键概念[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138-141.
    [20]郭建斌.2003.民族志方法:一种值得提倡的传播学研究方法[J].新闻大学(夏):42-45.
    [21]和磊.2011.伯明翰学派:冰天里绽放的花[J].文学界(4):289-291.
    [22]和磊.2011.论伯明翰学派的建立[J].社科纵横(5):171-174.
    [23]黄继刚.2006.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D].新疆大学硕士论文.
    [24]黄合水.2004.20世纪末国外电视研究的部分热点问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7):52-54.
    [25]黄顺铭.2002.一个诠释的典范:霍尔模式[J].新闻大学(冬):15-19.
    [26]黄卓越.2007.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的后期界定[J],中国图书评论(4):109-110.
    [27]黄卓越.2007.文化研究:追忆与讨论——在伦敦访斯图亚特·霍尔[J].西北师大学报(5):1-7.
    [28]黄卓越,邹赞.2009.追述与反思:伯明翰学派与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十生导师黄卓越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7):3-7.
    [29]胡疆锋.2007.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首都师范大学博十论文.
    [30]霍克海默,王凤才.2011.社会哲学的现状和社会研究所的任务[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5):123-129.
    [31]嵇美云.2002.看似寻常实奇崛——读威廉姆斯著《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J].现代传播(2):119-121.
    [32]金惠敏.2006.听霍尔说英国文化研究——斯图亚特·霍尔访谈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5):41-44.
    [33]景深.2007.传播学视野下的伯明翰学派大众文化理论分析[D].上海大学硕士论文.
    [34]李庆本.2010.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J].东岳论丛(1):86-94.
    [35]李硕.2001.技术决定论浅析[J].哈尔滨亚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27-28.
    [36]李思屈.2001.霍尔传播模式与接受美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93-198.
    [37]李媛媛.2004.斯图亚特·霍尔传媒理论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6)64-67.
    [38]林福岳.1996.阅听人地理学——以民族志方法进行阅听人研究之缘起与发展.新闻学研究(52):167-186.
    [39]刘海龙.2002.从费斯克看通俗文化研究的转向[J].国际新闻界(4):52-57.
    [40]刘婧.2011.伯明翰学派早期领军人物文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41]刘娜.2007.传媒的权力——浅析若干西方著名学者关于‘权力’的思考[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6-2007年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32-39.
    [42]陆道夫.2003.英国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特质论[J].学术论坛(6):139-145.
    [43]陆道夫.2004.析约翰·菲斯克的两种经济电视理论[J].河南社会科学(2)101-105.
    [44]陆道夫,胡疆锋.2006.浅谈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学术传统[J].学术论坛(3):184-186.
    [45]吕鹤颖,蒋磊.2011.2010年文化研究重要著述评述[J]//陶东风.文化年度报告[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18-339.
    [46]潘知常,袁力力.2003.文化研究:传媒作为文本世界——西方传媒批判理论研究札记之—[J].现代传播(1):7-11.
    [47]单正华.2012.梳理、反思与借鉴:四种受众研究解读的当代价值——评位迎苏《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中国传媒科技(4):3-4.
    [48]邵培仁,李梁.2001.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06.
    [49]时统宇.2002.从法兰克福到伯明翰——电视批评理论的西方思想资源再析[J].现代传播 (4):10-16.
    [50]唐郭丽.2008.凯尔纳与英国文化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
    [51]涂颖哲.2005.文化研究学派的传播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硕十论文.
    [52]王小莓.2012.中国好声音背后的对赌与金矿.理财周报(254):A14.
    [53]王一珺.2011.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的消费文化思想[D],兰州大学硕十论文.
    [54]王臻.2004.伯明翰学派电视研究概论[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6):34-36.
    [55]威廉斯,陈越.2000.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1)[J].世界电影(2)64-84.
    [56]威廉斯,陈越.2000.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2)[J].世界电影(3)108-118.
    [57]威廉斯,陈越.2000.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3)[J].世界电影(5)34-50.
    [58]威廉斯,陈越,赵文.2000.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4)[J].世界电影(6)51-66.
    [59]位迎苏.2007.时代的预言者——简论雷蒙·威廉斯的电视文化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2):92-93.
    [60]位迎苏.2008.伯明翰学派传媒文化研究的嬗变[J].河北学刊(5):181-183.
    [61]位迎苏.2008.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8):92-94.
    [62]位迎苏.2010.电视理论的文化探源——试论雷蒙·威廉斯的电视观[J].电影评介(17):78-80
    [63]沃泽尔,洛海蒂,胡正荣.1992.电视暴力研究[J].世界电影(4):153-169.
    [64]吴明靖.2007.戴维·莫利与媒介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硕十研究生学位论文.
    [65]向淑君.2008.雷蒙德·威廉斯的传播思想研究[J].东南传播(12)43-45.
    [66]许继红.2009.威廉斯“文本”与“解码”的传播技术思想研究[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3)58-63.
    [67]徐德林.2008.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68]杨东篱.2008.伯明翰学派与文化研究的演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99-104.
    [69]易前良,金吕庆.2009.雷蒙·威廉斯的电视本体论——“电视研究”的理论奠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4):158-164.
    [70]张华.2003.伯明翰学派何去何从[J].社会科学报:2003-12-25(7).
    [71]张亮.2008.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电视[J].文艺研究(4):91-98.
    [72]张艳.2010.戴维·莫利的电视文化理论[D].新疆大学硕十论文.
    [73]赵娜,谭天.2012.《中国好声音》:释放正能量[J].新闻爱好者(19):17-19.
    [74]ADORNO T.1954.How to Look at Television [J]. Quarterly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8(3) (Spring):213-235.
    [75]BRUNSDON C.1986. Woman Watching Television[J]. Media Culture(4):105.
    [76]BRUNSDON C.1997. Identity in Feminist Television Criticism[J]//BRUNSDON C, D'ACCI J, SPIGEL L, ed. Feminist Television Criticism[M]. Oxford:Charedon:121.
    [77]FISKE J.1996. Postmodernism and Television [J]//CURRAN J, CUREVITCH M(ed).Mass Media and Society[C].London:Arnold:54-63.
    [78]HALL S.1975. Television as a Medium and Its Relation to Culture[J]//CCCS stencilled paper: 34
    [79]HALL S.1980.Cultural Studies:Two Paradigms [J]//BOYLE R. et al,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C]. London:Sage:57-72.
    [80]HALL S.1982. The Rediscovery of'ideology':Return of the Pressed in Media Studies[J]// GUREVITCH M, BENNETT T, CURRAN J, et al.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C]. London: Methuen & Co.,Ltd,:52-86.
    [81]HALL S.1994. Reflections upon the Encoding/Decoding Model:An Interview with Stuart Hall[J]//CRUZ J, LEWIS J. Viewing, Reading, Listening:Audience and Cultural Reception[C]. Boulder:Westview:256
    [82]HALL S.1996. The White of Their Eyes:Racist Ideologies and the Media[J]//ROSE K.Black and White Media:Black Images in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ion. LONDON:Polity Press:20.
    [83]HALL S.2006. The Emergency of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Crisis of the Humanities[J]. Library Intranet of Birmingham University:9.
    [84]JOSTEIN G.1998.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Flow:Key Metaphors in TV Theory[J]// GERAGHTY C, LUSTED D. Television Studies Book[C], NY:Arnold:17-32.
    [85]KELLNER D.2005.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Television from Frankfurt School to Postmodernism[J]//WASKO J. A Companion to Television[C].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9-50.
    [86]Media Group(Hall,S., Connell, I, and Curti, L.).2007. "The 'Unity' of Current Affairs Television"[J]//CCCS Selected Working Papaers V2. LONDON:Routledge:330-345.
    [87]MORLEY D.1989. Changing Paradigms in Audience Studies[J]//Seiter, Ellen, Borchers, et al (eds). Remote Control: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Power[M]. London:Routldege:38.
    [88]NEWCOMB H.2005. The Development of Television Studies[J]//WASKO J. A Companion to Television[C].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15-28.
    [89]ROBINS K.1991. Reimagined Communications[J]//CORNER J, HARVEY S. Enterpriseand Heritage[C]. London:Routledg:145.
    [90]WILLIAMS R.1960. The Magic System[J]. New Left Review(4) (July-August).
    [91]WILLIAMS R.2002. Culture is Ordinary[J]//GRAY A. Studying Culture:An Introductory Reader[C]. London:Arnold:5-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