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采摭西汉文章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探讨《汉书》采摭西汉文章这一论题,兼及《汉书》与《昭明文选》、《文馆词林》(残卷)和《古文苑》中西汉文章之比较。目的有二,一是研究《汉书》采摭西汉文章的情形,二是欲探讨史家与选家录文观念的差异。
     本文所谓采摭,取采择摘录之义;所说的西汉,指的是从刘邦建汉到光武登基这二百三十年的历史时期;所说的文章,指的是西汉人创作的文字成品,既包括诏令奏议等应用文,也包括辞赋歌谣等非应用文。
     本文前四章研究《汉书》采摭西汉文章的相关问题。《汉书》中西汉材料的来源是探讨《汉书》采摭西汉文章的基础,为此,笔者将其划作取材于续补《太史公书》诸作和取材于其他诸家之作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又认为《汉书》中西汉历史的取材,还采摭了大量的其他资料,文字材料如国家档案、政府公文、皇帝诏令、群臣奏议、汉人诗赋、百家杂说、史书术数、兵书方技等,口碑材料如歌谣谚语和传说等。如此之多的材料,除班氏勉力搜集之外,东汉统治者的搜求图籍、立五经博士等文化建设也功不可没。
     班固大量采摭西汉文章入其《汉书》,从文献的角度看,保存了西汉一代的多种史料;从文体的角度讲,汇聚了西汉一代的多数文体,中国古代的文体在此一时期已基本全备。《汉书》采摭的这些文章,充分反映了西汉文体的发展概况,应用性文体居于主流,与政治的关系也相当紧密,诗赋等文学性文体居于次要位置。《汉书》重视采摭应用性文体的倾向和其切于世用的选文意识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史家、文选家、评论家及作家。
     讨论《汉书》采摭西汉文章的主要方法,贾谊的《新书》,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及《报任安书》,《东方朔别传》,扬雄的《自序传》,桓宽的《盐铁论·杂论》,褚少孙补缀的《封三王策》和改编的《答客难》,刘歆的《七略》,《汉书》的部分诏令奏议等便是我们作此比较的坚实文献。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汉书》采摭西汉文章的主要方法有缀合短章成篇、重复剪裁文章、提示撰作因果、改编作者文章和删削篇中文辞五种。隐藏在这些采摭方法背后的,便是班固的选编倾向,主要体现为:干预现实政事,传述皇朝历史,佐证述者评论,寓示文章观念。
     《史记》中采摭了200篇左右的西汉文章,其采摭特点主要为:多载诏令奏议,详述国家政事;载录书牍文章,连缀历史叙述;择录歌诗辞赋,再现当代现实;摘编其它文章,展现时代变化。笔者从纪、表、书、志、传中重复篇章的分析入手,将《汉书》采摭西汉文章的情况与《史记》进行比较,探究班马在采摭意图上的异同,从而发掘两人所处时代社会思潮之异同。
     五六两章兼论《汉书》与三部总集中西汉文章之比较。第五章论述三部总集中的西汉文章及其价值。《文选》共收西汉文章49篇,通过这些文章的选编,昭明太子于其中蕴含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即情感表现要真实,文章内容应向善,文章形式要华美,文体辨析宜求异。《文馆词林》是一部分类汇辑先秦至初唐诗文的总集,《文馆词林》(残卷)共收9篇西汉文章,皆为皇帝的诏书,全部是从《汉书》摘录而来。其文献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面:可用来证明该书的版本价值,可用来校勘《汉书》的衍文脱文,可用于研究古汉语中的假借现象。《古文苑》也是一部先唐文章总集,其采摭之西汉文章共有72篇,它们的文献价值主要在辑佚、保存和校勘方面。
     第六章论述《汉书》与三部总集中西汉文章之比较。首论《汉书》与《文选中西汉文章的比较:取资《汉书》,《文选》中的西汉文章才具有可靠来源;借助《汉书》,《文选》中的西汉文章才拥有确切作年;《汉书》未录而首载《文选》的文章,丰富了西汉作家的作品宝库;对比《汉书》录文,《文选》忽视了西汉诏令奏议的巨大价值。再论《汉书》与《文馆词林》中西汉文章的比较:《汉书》是《文馆词林》中西汉文章的材料来源;对照阅读《汉书》的录文,《文馆词林》中的西汉诏书才更具价值。末论《汉书》与《古文苑》中西汉文章之比较:依据《古文苑》中的西汉文章,可以补证《汉书·艺文志》的相关著录;凭借《汉书》记载,可以判定《古文苑》中西汉文章的真伪;借助《汉书》撰述,可以辨正《古文苑》中文章的相关问题。
     《汉书》继承了《史记》采摭文章的做法,大量采摭西汉文章传述历史,借助所录文章来叙述事件、褒贬人物,较为含蓄地发挥了史著的社会功能。其后的《汉纪》,再到《资治通鉴》,编年体史家择录的西汉文章更加偏重于干预现实的应用性文章,而文学性文章则渐渐淡出史家视野,这一方面与史家的历史传述思想大有关系,另一方面也间接体现着不同时代的社会思潮。西汉的文章在本文所论的三部总集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录,与《汉书》采摭的西汉文章相比,《文选》忽视了诏令奏议类文章的巨大价值,注重的是文章华美的形式和音韵的和谐;1000卷的《文馆词林》则不同,它至少收录诏令奏议类文章203卷,在可以确知文体或内容的388卷中,占了一半以上,这些应用性文章的实用性和教化性被置于重要位置。如果不是仅有30卷残本,原来它所收的此类西汉文章应该还会更多,它与《汉书》采摭的西汉文章的关系还会更加紧密。《古文苑》具有补遗《汉书》中未录之西汉文章的性质,它可以弥补《汉书》没有采录有些西汉文章的缺陷,扩大西汉文章的网罗范围,丰富西汉文章的品类,拓宽学者的研究视域。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thesis how to be collected and recorded articles of Western Han by Han Shu , also on Articles of Western Han in the three collections. There are two purposes: Firstly, it studies the conditions of Han Shu’s collecting and recording articles of Western Han. Secondly, it wants to discuss different ideas between historians and choosers.
     So-called collect and record in this paper mean choose and extract; So-called Western Han includes historical periods which had 130 years, from Liu Bang builded Western Han to Liu Xiu ascended the throne. So-called articles consist in final character products, which includes practical writings like imperical edicts and memorials to throne , and also includes impractical writings, such as ci, fu and folk-song.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study relevant problems about Han Shu’s collecting and recording articles of Western Han.The sources of materials about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n Han Shu is the foundation of discussing Han Shu’s collecting and recording articles of Western Han,So I mainly explicates the following three respects: Tai Shi Gong’s Shu, aditions and corrections of Tai Shi Gong’s Shu and other ones. I also think materials of western han history collected and recorded a large number of the other materials,character materials such as national archivals, government documents, imperial edicts, chancellors’memorials to throne, poetry and fu of Han dynasty, momoka‘s fragmentary argumentation, history and shushu books, books on military science ,Fang Ji and so on, word-of-mouth materials like folk-song, proverbs, legends and so on . Except for Ban Gu, So many collected materials should be owed to Eastern Han rulers’s cultural construction, such as collecting books and designing doctors for five classics.
     Ban Gu picked up a large number of articles of Western Han Dynasty to Han shu, For the literature field, it has preserved many kinds of historical datas of Western Han Dynasty. For the literary style , Han Shu gathered most of literary styles in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styles has already basically completed during this period. The articles of Han Shu which reflected fully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literary style's development overview, the utility literary style was mainstream, it also be close with the political relations. The poetry , Fu and other literary styles resided in the secondary position. The tendency of collecting and recording utility literary styles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choosing the articles seriously affect the later generations’s historians, articles evaluators, the critics, and the writers.
     When we Discuss main methods of Han Shu’s collecting and recording articles of Western Han, XinShu,Sima Qian’s Preface, A Letter From Sima Qian To Ren An, DongFang Shuo’s Stories,YangXiong’s Preface,Huan Kuan’s A Debate On Salt And Iron, Feng San Wang Ce Patched and Ansering Guest’s Challenging by Chu Shaosun, LiuXin’s Qi Lue . Some imperial orders and chancellors’memorials to throne and so on from Han Shu were the solid literatures of this comparison. Based on this, I thought that Han Shu includes five methods:gathering short articles into a completed article, tailoring articles redundantly, prompting writes’causes and effects, reorganizing the authors’articles and deleting the language. What hides behind the methods of collecting and recording was Ban Gu’s collection tendency. It mainly manifests: intervention to realistic politics, narration of dynasty history, the evidence of commentary, showing the article ideas.
     Historical Records collected and recorded about 200 articles of Western Han. Its characteristic mainly includes: lots of the imperial orders and chancellors’memorials to throne , detailing country politics; recorded the letter articles ,putting historical narrations together; selected records of the song, poem, Ci and Fu, reappearancing the contemporary reality, editting other articles, showing times’change.I analysis redundant articl from Ji, Biao, Shu, Zhi and Biography .I have made the situation comparison of collecting and recording between HanShu and Historical Records, to inquire Ban and Ma’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llecting and recording intentions. therefore, it will help us to excavate thought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ir ages .
     The chapters of 5 th and 6 th concurrently compares articles of Han Shu with three collections’. The 5th chapter elaborates Western Han Dynasty articles’value of three collections . Literary Selections collected and recorded 49 articles of Western Han Dynasty. Prince ZhaoMing contained own article ideas by the collection of articles, namely , the emotion performance should be real, the article content should be benifical to the hearts of mankind, the article form should be gorgeous,the discriminations of the literary style should be different. The chapters of 5 th and 6 th concurrently compares articles of Han Shu with three collections’. The 5th chapter elaborates Western Han Dynasty articles’value of three collections . Literary Selections collected and recorded 49 articles of Western Han Dynasty. Prince ZhaoMing contained own article ideas by the collection of articles, namely , the emotion performance should be real, the article content should be benifical to the hearts of mankind, the article form should be gorgeous,the discriminations of the literary style should be different.“Wen Guan Ci Lin”is a collections of poems and articles from Pre-Qin to the beginning of Tang dynasty . It recorded nine articles of Western Han Dynasty, which were emperor's imperial edicts,completely extracting from Han Shu . Its literature value mainly manifests in three aspects: it could be used to prove the book’s edition value, and used to collate writing deviations of Han Shu .Meanwhile, it may used to study the phenomenon of“jiajie”in the ancient Chinese. GuWen Yuan is also a collections of Pre-Tang articles, it recorded 72 articles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ir literature value mainly lies in editing the lost articles, preserving and collating.
     The sixth chapter elaborates the comparion Han Shu with the Western Han’s articles of three collections. Firstly, we discuss the comparison Han Shu with Literary Selections: what comes from Han Shu, the articles of Literary selections is reliable . we can make clear of the accurate year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rticles in Literary Selections with the help of Han Shu .the articles which Han Shu didn’t record but carried in Literary Selections enriches the work treasures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 Contrasting the articles which Han Shu recorded , Literary Selections have neglected the huge value of the imperial orders and chancellors’memorials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Secondly, We compares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rticles of Han Shu and Wen Guan ci lin. Han Shu is a material origin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rticles in Wen Guan ci lin. Comparing the recorded articles of Han Shu,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of emperor's imperial edicts in Wen Guan ci lin are more valuable . Finally, We compares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rticles of Han Shu and GuWen Yuan . Basing o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rticles of GuWen Yuan, we can make up and prove relatead articles of HanShu·Literary and arts . Basing on Han Shu records, we can determine that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rticles of GuWen Yuan were true or false ,and with the aid of Han Shu, we can clarify that the related questions on the articles of GuWen Yuan were right or wrong.
     Han Shu has inherited the methods of collecting and recording articles in Historical Records , it collected and recorded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rticles massively to narrate the history.With the aid of the articles to narrate the events, to make judgment on people, it displayed historical works’social function . Later, the annalistic style historians selects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rticles which records even more to stress in the intervention reality utility articles, but literariness articles fade out gradually the historian’s vision. on the one hand, there was the relations greatly with the history narration thought of historians’. on the other hand ,it indirectly manifested the different time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parts of Western Han Dynasty's articles which come from three collections .To compare with the Western Han Dynasty's articles which come from Han Shu , Literary selections have neglected the articles’huge value of imperial orders and chancellors’memorials to throne, it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is the article gorgeous form and the sound harmony; WenGua cilin which contains 1000 volumes is different, it includes 203 volumes which have the articles of imperial orders and chancellors’memorials to throne, in the content 388 volumes which we could certainly know the literary style, it has accounted more than 50%, these utility article's usability and the enlightenment were put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f we don't have 30 volumns incomplete books, we could believe that this kind of Western Han’s articles will be more, it will have mor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rticles of Han Shu . GuWen Yuan has the addendum function to Han Shu about hving not recorded the Western Han’s articles, it could make up the flaw of Han Shu which did not collect and record some articles, it could expand the Western Han articles’scope, enrich the Western Han articles’category, to expand the research sight.
引文
①[清]严可均校辑《全晋文》卷四九《傅子补遗》,中华书局,1958年,1740页。
    ②[唐]刘知几著赵吕浦校注《史通新校注》,重庆出版社,1990年,77页。
    ③[唐]刘知几著赵吕浦校注《史通新校注》,重庆出版社,1990年,304页。
    ①[唐]刘知几著赵吕浦校注《史通新校注》,重庆出版社,1990年,77页。
    ②[唐]刘知几著赵吕浦校注《史通新校注》,重庆出版社,1990年,307页。
    ③[清]董浩辑《全唐文》卷五七七《柳宗直西汉文类序》,中华书局,1985年,5831页。
    ④[宋]倪思刘辰翁评《班马异同评》三十五卷,嘉庆丁酉福建刻本。
    ⑤[明]焦竑辑李廷机注李光缙汇评《两汉萃宝评林》(上卷),四库未收书辑刊编撰委员会编,北京出版社,2000年,一辑21-521。
    ①[明]焦竑辑李廷机注李光缙汇评《两汉萃宝评林》(上卷),四库未收书辑刊编撰委员会编,北京出版社,2000年,一辑21-501。
    ②[明]焦竑辑李廷机注李光缙汇评《两汉萃宝评林》(上卷),四库未收书辑刊编撰委员会编,北京出版社,2000年,壹辑21-501。
    ③[清]王鸣盛著《十七史商榷》卷七,商务印书馆,1959年,57页。
    ④[清]钱大昕著陈文和点校《嘉兴钱大昕全集》卷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460页。
    ①[清]赵翼著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中华书局,2005年,30-31页。
    ①李景星著《四史评议·汉书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131页。
    ②李景星著《四史评议·汉书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198页。
    ①李景星著《四史评议·汉书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215页。
    ②黄曙辉编校《刘成炘学术论集·史学编上》《汉书知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97页。
    ③黄曙辉编校《刘成炘学术论集·史学编上》《汉书知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02页。
    ④黄曙辉编校《刘成炘学术论集·史学编上》《汉书知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04页。
    ⑤黄曙辉编校《刘成炘学术论集·史学编上》《汉书知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11页。
    ①冉昭德:《班固与〈汉书〉》,《历史教学》,1962年第4期。
    ②白寿彝:《司马迁和班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3年第4期。
    ③郭预衡:《班固的思想和文风》,《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
    ④徐朔方著《史汉论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193页。
    ⑤韩兆琦、吕伯涛著《汉代散文史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225页。
    ⑥褚斌杰编著《中国文学史纲要》(先秦两汉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306页。
    ①吴福助著《汉书采录西汉文章探讨》,台湾文津出版社,1988年。
    ②赵淡元主编《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年,123页。
    ③聂石樵著《两汉文学史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347-348页。
    ④[韩]朴宰雨著《〈史记〉〈汉书〉比较研究》,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2页。
    ⑤[韩]朴宰雨著《〈史记〉〈汉书〉比较研究》,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328-329页。
    ①许殿才:《〈汉书〉典雅优美的历史记述》,《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1期。
    ②伏俊琏:《由〈汉书·东方朔传〉谈史家据本人文章改写本传》,《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1年第4期。
    ③陈其泰著《再建丰碑:班固和〈汉书〉》,三联书店,1994年。
    ④陈其泰、赵永春著《班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75-376页。
    ①王洲明著《中国文学精神》(先秦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77-178页。
    ②罗书华:《〈汉书〉引文的方式与特点》,《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七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③何涛:《从〈史记〉、〈汉书〉看史书的“记言”功能》,《时代文学》,2009年第3期。
    ①王利器:《汉书材料来源考》,《文史》第二十一辑,中华书局,1983年。
    ②[韩]朴宰雨著《〈史记〉〈汉书〉比较研究》,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67页-161页。
    ③[清]浦起龙撰《史通注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④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6页。
    ⑤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余嘉锡杨树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632-640页。
    ⑥王利器:《汉书材料来源考》,《文史》第二十一辑,中华书局,1983年,1-20页。
    ①赵生群著《史记文献学丛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43页。
    ②赵生群著《史记文献学丛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37页。
    ③赵生群著《史记文献学丛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48-53页。
    ④《史记·匈奴列传》,2919页。
    ⑤《汉书·艺文志》,1714页。
    ⑥《汉书·艺文志》,1714页。
    ⑦《汉书·张汤传》,2657页。
    ⑧《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3239-3240页。
    ①[汉]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中华书局,2001年,1006页。
    ②[汉]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中华书局,2001年,1381-1402页。
    ③当时新序》一书是完整的,时至今日,可辑得轶文五十六条。
    ④[汉]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中华书局,2001年,3240页。
    ⑤《汉书·高帝纪》,81页。
    ⑥《汉书·刘向传》,1948页。
    ①《史记·匈奴列传》,2919页。
    ②《汉书·地理志下》,1640页。
    ③《汉书·艺文志》,1701页。
    ④曾贻芬崔文印:《两汉时期历史文献学的初步形成》,《史学史研究》,1988年第2期。
    ①《汉书·五行志上》,1317页。
    ①《汉书·律历志上》,979页。
    ②《汉书·律历志上》,979页。
    ③《汉书·律历志上》,955页。
    ④《汉书·律历志上》,956页。
    ⑤[汉]王充著刘盼遂集解《论衡集解》卷二十《须颂篇》,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405页。
    ⑥《赵尹韩张两王传》,3239页。
    ⑦《汉书·扬雄传》,3583页。
    ①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42页。
    ②[汉]王充《论衡》,《论衡》注释小组,《论衡注释》,中华书局,1979年,793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班彪传》,1324页。
    ④《汉书·元帝纪》,298页。
    ⑤《汉书·元帝纪》,299页。
    ⑥《汉书·成帝纪》,330页。
    ⑦《史记·匈奴传》,2919页。
    ①《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2785页。
    ②刘昭《后汉书注补志序》,2页。
    ③孙亭玉著《班固文学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341-342页。
    ④[清]陈汉章撰《缀学堂初稿》卷二,光绪间自刊本。
    ⑤郑鹤声著《汉班孟坚先生固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
    ①朱维铮:《班昭考》,《中华文史论丛》第八十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42页。
    ②王利器:《汉书材料来源考》,《文史》第二十一辑,中华书局1983年,,19页。
    ①《楚汉春秋》,《隋书·经籍志》著录九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已不见著录,大概亡佚于南宋。清人洪颐煊辑有《楚汉春秋佚文》数十条,数百字。
    ②白寿彝主编许殿才著《中国史学史·秦汉时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10页。
    ③白寿彝主编许殿才著《中国史学史·秦汉时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11页。
    ④王先谦《汉书补注》:此王莽所著。
    ①所谓“刑名”,亦称“刑名之学”或“刑名法术之学”,简称“刑名”。刑指刑法,名指名分。先秦法家主张确定名分,依法治国。《商君书·定分》:“名分定,势至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后世泛指法家思想及其治国主张为刑名之学。又因法家治国,强调法术,故亦称刑名法术之学。
    ②严可均认为《州箴》十二,《官箴》二十一,凡三十三箴,四箴亡,侍中、太史令、国三老、太官令多阙文。说见其辑校《全汉文》卷五十四《上林苑令箴》后案语。
    ①顾实著《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30页。
    ①《惜誓》见《楚辞章句》,《旱云赋》见《古文苑》,《虡赋》也载《古文苑》,残甚。
    ②《长门赋》见《文选》,《美人赋》见《古文苑》。
    ③刘向《别录》言淮南王有《熏笼赋》,其《屏风赋》见《艺文类聚》。
    ④《楚辞章句》及《文选》载淮南小山《招隐士》一篇,王逸以为小山是淮南王宾客,萧统以为是刘安。
    ②[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校雠通义校注·内篇三》,中华书局,1985年,1066页。
    ③刘向《别录》中载向有《芳松枕赋》、《合赋》、《麒麟赋》、《角杖赋》、《行过江上弋雁赋》、《行弋赋》、《弋雌得雄赋》七篇。《九叹》九篇载《楚辞章句》,《雅琴赋》(残)见《文选》注,《请雨华山赋》(残)载《古文苑》,凡十九篇。
    ④《九怀》见《楚辞章句》,《洞箫赋》见《文选》,《甘泉宫赋》见《艺文类聚》,《碧鸡颂》见《后汉书·西南夷传》注。
    ⑤《覈灵赋》(残)见《文选》注,《蜀都赋》、《太玄赋》及《逐贫赋》见《古文苑》。
    ⑥王嘉《拾遗记》录有汉武帝《落叶哀蝉曲》一首。
    ①[唐]杜佑《通典》卷九十引录了《礼经奏议》的一段内容,其文为:戴圣曰:“大夫在外者,三谏不从而去,君不绝其禄位,使其嫡子奉其宗庙,言长子者重长子也。承宗庙宜以长子为文。”萧太傅曰:“长子者,先祖之遗体也。大夫在外不得亲祭,故以重者为文。”宣帝制曰:“以在,故言长子。”可以看出,评议礼经的异同,还是以维护封建礼制为目的的。
    ②王先谦《汉书补注》:此经选论也。
    ③石渠阁,汉初萧何营造,收藏有秦朝遗存图籍及西汉前期天下所献秘书。
    ①《后汉书·儒林列传》,2545页。
    ①《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24页。
    ①[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34页。
    ②《汉书·武五子传》,2767页。
    ③《汉书·武五子传》,2767-2768页。
    ④《汉书·游侠传》,3709页。
    ⑤[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著《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278页。以下仅注页码。
    ①《蔡中郎集》,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136页。
    ②闵更尧《中国古代公文简史》,档案出版社,1988年,39页。
    ③《汉书·景十三王传》,2432页。
    ④《文心雕龙译注·诏策》,285页。
    ①《汉书·晁错传》,2290页。
    ②《汉书·晁错传》,2290页。
    ③《汉书·晁错传》,2290页。
    ④《汉书·董仲舒传》,2498页。
    ⑤《汉书·杜钦传》,2673页。
    ⑥《蔡中郎集》,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136页。
    ①《古文辞类纂评注》,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②《文心雕龙译注·奏启》,315页。
    ③《文心雕龙译注·奏启》,323页。
    ①《汉书·萧望之传》,3284-3285页。
    ②《汉书·韦贤传》,3131页。
    ③《文心雕龙译注·议对》,327页。
    ①《文心雕龙译注·议对》,334页。
    ②《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1398页。
    ①《汉书·王褒传》,2826页。
    ②《汉书·王褒传》,2827页。
    ③刘师培《左庵文论·文心雕龙颂赞篇》,罗常培整理,《国文月刊》1940年第1卷第9期。
    ①《汉书·高帝纪》,104页。
    ②《汉书·郦寄传》,2089页。
    ③《史记·晁错传》,2748页。
    ④《汉书·晁错传》,2303页。
    ①《文心雕龙译注·檄移》,294页。
    ②洪迈《容斋随笔》,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63页。
    ③《汉书·叙传》,4225页。
    ①《文心雕龙译注·封禅》,299页。
    ②《文心雕龙译注·封禅》,299页。
    ①费锡璜《汉诗总论》。
    ②《汉书·礼乐志》,1048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95页。
    ④郭建勋《先唐辞赋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1页。
    ⑤《史记·乐书》,1178页。
    ①《汉书·礼乐志》,1060页。
    ①《文心雕龙译注·明诗》,140-141页。
    ②《汉书·外戚传》,3937页。
    ③《汉书·外戚传》3951页。
    ④《汉书·杨敞传》,2896页。
    ①《汉书·冯奉世传》,3305页
    ②《汉书·息夫躬传》,2188页
    ①《汉书·艺文志》,1701页。
    ②《汉书·艺文志》,1756页。
    ①吴福助著《<汉书>采录西汉文章探讨》,台湾文津出版社,1988年,69页。在本页所列的注中,吴先生将“卷”与“篇”视作相等之单位,今故从之。
    ②陈柱著《中国散文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111页。
    ③《汉书·贾谊传, 2230页。
    ④《汉书·贾谊传》,2265页。
    ①[汉]贾谊著,李尔钢译注《新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203页。
    ②《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56页。以下仅注页码。
    ③《汉书》,3075页。
    ④《汉书》,3075页。
    
    ①《汉书》,3075页。
    ②《汉书》,3077页。
    ③《汉书》,3077页
    ①《汉书》,3079页
    ②《汉书》,3137页
    ③《汉书》,3139页
    ④《汉书》,1030页。
    ⑤《汉书》,1031页。
    ⑥《汉书》,1032页。
    ⑦《汉书》,1033页。
    ⑧《汉书》,1033页。
    ⑨《汉书》,1030页。
    ⑩《汉书》,1032页。
    ①《汉书》,1030页。
    ②《汉书》,1075页。
    ③《汉书》,3144页。
    ④《汉书》,2651页。
    ⑤《汉书》,2950页。
    ⑥《汉书》,2648页。
    ①《汉书》,3515页。
    ②《汉书》,3522页。
    ③《汉书》,3534-3535页。
    ④《汉书》,3535页。
    ⑤《汉书》,3535页。
    ①《汉书》,3540-3541页。
    ②《汉书》,3557页。
    ③《汉书》,3565—3566页。
    ④《汉书》,3575页。
    ⑤《汉书》,4265页。
    ⑥《史通全译》(下),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272页。
    ①《汉书》,2860页。
    ②《汉书》,2863页。
    ③《汉书》,2841页。
    ④《汉书》,2847页。
    ⑤《汉书》,2851页。
    ⑥《汉书》,2858页。
    ⑦《汉书》,2860页。
    ⑧《汉书》,2863页。
    ①《汉书》,2873页。
    ②《汉书》,3279页。
    ③《汉书》,3905页。
    ④《汉书》,3279页。
    ⑤《汉书》,3819页。
    ⑥《汉书》,4051页。
    ①[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十三《桓子新论》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537页。
    ②《汉书》,3585页。
    ③《汉书》,3585页。
    ④[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十三《桓子新论》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537页。
    ⑤《汉书》,3585页。
    ①汪绍楹校本《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31页。
    ②《汉书》,1701页。
    ③《汉书·楚元王传》,1969页。
    ④《初学记》,484页。
    ⑤《贾谊集》,84页。
    ⑥《汉书》,1153页。
    ⑦《汉书》,1153—1154页。
    ①《贾谊集》,82页。
    ②《贾谊集》,80页。
    ③《贾谊集》,80页。
    ④《史记》,3300页。
    ⑤《史记》,3321页。
    ①《史记》,3319页。
    ②《文选》,576页。
    ③《文选》,581页。
    ④《史记》,2112页。
    ⑤《史记》,2112页。
    ⑥马飞百注释《盐铁论简注》,中华书局,1984年,426页。
    ①《汉书》,1698页。
    ①岑仲勉著《黄河变迁史》,第八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①《汉书》,4070页。
    ②《汉书》,2908页。
    ③《汉书》,2922页。
    ④《汉书》,2922页。
    ⑤《汉书》,2804页。
    ⑥《汉书》,2809页。
    ⑦《汉书》,2814页。
    ①《汉书》,2814页。
    ②《汉书》,2822页。
    ③李景星著《四史评议·汉书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218页。
    ④李景星著《四史评议·汉书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227页。
    ⑤《汉书》,1955页。
    ⑥《汉书》,2371页。
    ⑦《汉书》,2372页。
    ①《后汉书·班彪列传》,1329页
    ②《汉书》,3246页。
    ③《汉书》,3269页。
    ④《汉书》,3510页。
    ⑤《汉书》,3594页。
    ①《汉书》,2920页。
    ②《汉书》,1645页。
    ③《汉书》,2364页。
    ④《汉书》,4179-4180页。
    ①《汉书》,3557页。
    ②《汉书》,3583页。
    ①《史记评林》引。
    ①《史记评林》引。
    ②《史记·淮南王传》,3079页。
    ③《史记·淮南王传》,3080页。
    ①[清]蒋彤《丹棱文钞》。
    ②《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877页。
    ③《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者年表序》,801页。
    ①《史记·高祖本纪》,394页。
    ②《汉书·高帝纪》,82页。
    ③李景星著《四史评议·史记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 15页。
    ④《汉书·文帝纪》,135页。
    ⑤《史记·孝文本纪》,437页。
    ⑥《史记·孝文本纪》,437页。
    ①《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364页。
    ②《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364页。
    ①《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803页。
    ②《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803页。
    ③《汉书·诸侯王表序》,394-396页。
    ④《汉书·王子侯表序》,427页。
    ⑤《汉书·王子侯表序》,427页。
    ⑥《汉书·武帝纪》,170页。
    ⑦李景星著《四史评议·汉书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26页。
    ①《汉书·郊祀志》,1189页。
    ②《汉书·郊祀志》,1191页。
    ③《汉书·郊祀志》,1270-1271页。
    
    ①《史记·天官书》,1342页。
    ②《史记·天官书》,1451页。
    ③《史记·天官书》,1344页。
    ①李景星著《四史评议·汉书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78页。
    ②《史记·贾生传》,2503页。
    ③黄曙辉编校《刘咸炘学术论集》(史学编),《太史公书知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7页。
    ①《汉书·贾谊传赞》,2265页。
    ②《史记·晁错传》2746页。
    ③李景星著《四史评议·史记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92页。
    ①《史记评林》引。
    ②《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赞》,2633页。
    ③《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赞》,2838页。
    ④《史记会注考证》引。
    ⑤《汉书·司马相如传赞》,2609页。
    ⑥《史记·太史公自序》,3317页。
    ⑦李景星著《四史评议·史记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109页。
    ①《汉书·叙传》,4255页。
    ②《汉书·叙传》,4255页。
    ③引自评注《昭明文选》。
    ④章学诚著严杰、武秀成译注《文史通义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927页。
    ①逯钦立遗著,吴云整理《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61页。
    ①章太炎著《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5页。
    ②[梁]萧统编, [唐]李善注, [清]胡克家校刻《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131页。
    ①王立群著《〈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266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 [清]胡克家校刻《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142页。
    ③[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五八八,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④[唐]虞世南编[清]孙星衍校影宋原本《北堂书钞》,卷一〇〇。
    ⑤汪绍楹校订《艺文类聚》卷五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20页。
    ①王立群著《〈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266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清]胡克家校刻《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183页。
    ③[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五八八,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④曹道衡、傅刚著《萧统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14页。
    ①傅刚著《〈昭明文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80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清]胡克家校刻《文选》卷六,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96页。
    ③[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清]胡克家校刻《文选》卷二六,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380页。
    ④[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清]胡克家校刻《文选》卷一,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34页。
    ⑤[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清]胡克家校刻《文选》卷二七,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385页。
    ①伏俊琏:《由〈汉书·东方朔传〉谈史家据本人文章改写本传》,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1年第4期,29-30页。
    ②《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2863页。
    ③[清]周寿昌著王云五主编《汉书注校补》,商务印书馆,1936年。
    ④《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2860页。
    ⑤[清]周寿昌著王云五主编《汉书注校补》,商务印书馆,1936年。
    ⑥《汉武故事》,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76页。
    ⑦[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清]胡刻家校刻《文选》卷六,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636页。
    ①也有可能如前所揭,昭明太子直接将其父《历代赋》录有郭璞注的这两个单篇作品选入《文选》中。这种来源的推测,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之前是没有办法做到唯一的。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清]胡克家校刻《文选》卷六,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2页。
    ③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页。
    ④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7页。
    ⑤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3页。
    ⑥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215页。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273页。
    ②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329页。
    ③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340页。
    ④《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2503页。
    ⑤《汉书》卷一《高帝纪下》,74页。
    ①《昭明太子集》,《四库全书》本。
    ②伏俊琏:《<汉书·艺文志>的文学思想》,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6期,126-131页。
    ①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36页。
    ②《谢灵运传论》,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215页。
    ③《文心雕龙·时序》,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284页。
    ④《诗品·序》,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308页。
    ⑤《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2738页。
    ①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214页。
    ②参阅骆鸿凯《文选学》书末“选学书著录”。
    ③《文选序》,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329页。
    ④《汉书》卷三十《艺文志》,1756页。
    ①《楚辞章句序》,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50页。
    ②《文心雕龙·辨骚》,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57页。
    ③《文选序》,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329页。
    ④《读文选》,《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第四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另外,《文选序》中虽未言及宋玉,但选文时还是有宋玉的两篇作品《九辨》和《招魂》。
    ⑤胡晓明著《文选讲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52页。
    ①《汉书·文帝纪》,136页。
    ②《汉书·文帝纪》,142页。
    ③《汉书·武帝纪》,142页。
    ④《汉书·元帝纪》,163页。
    ⑤《汉书·文帝纪》,136页。
    ⑥《汉书·武帝纪》,142页。
    ①《汉书·灌夫传》,2389页。
    ②《汉书·杨仆传》,3660页。
    ③[唐]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中华书局,2001年,400页。下仅注页码。
    ①《文馆词林》,307页。
    ②《汉书·宣帝纪》,253-254页。
    ③《文馆词林》,329页。
    ④《汉书·哀帝纪》,340页。
    ①《汉书·李寻传》,3193页。
    ②《文馆词林》,375-376页。
    ③《汉书·元帝纪》,288页。
    ④《汉书·贾山传》,2332页。
    
    ①《文馆词林》,307页。
    ①[南宋]章樵注二十一卷本《古文苑》,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8页。
    ②转引自王晓鹃《<古文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273页。
    ③转引自王晓鹃《<古文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281页。
    ④转引自王晓鹃《<古文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39页。
    ⑤王晓鹃《<古文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0页。
    ⑥王晓鹃《<古文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24页。
    ①本文提及的《古文苑》均为章樵注二十一卷本,若有例外,将在文中注明。
    ②[北魏]郦道元著,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卷九,839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③[北魏]郦道元著,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卷三十三,2748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④[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五,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216页。
    ①《汉书·成帝纪》,324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清]胡克家校刻《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130页。下仅注页码。
    ①《文选》,274页。
    ②《文选》,310页。
    ③《文选》,831页。
    ④《汉书·贾谊传》,2226页。
    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497页。
    ⑥《文选》,198页。
    ①《汉书·邹阳传》,2353页。
    ②《史记·邹阳传》,2469页。
    ③[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班彪传》,中华书局,1965年,1323页。下仅注页码。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清]胡克家校刻《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142页。
    ②刘跃进著《秦汉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324页。
    ③《汉书·叙传上》,4207页。
    ④《后汉书·隗嚣传》,521-522页。
    ⑤陆侃如著《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4页。
    ⑥《汉书·王褒传》,2829页。
    ⑦《汉书·元后传》,4015页。
    ⑧《文选》,385页。
    ①易小平《西汉文学系年》,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56页。
    ②刘跃进著《秦汉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124页。
    ③《文心雕龙译注·明诗》,140页。
    ④[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中华书局,1985年,76页。
    ⑤[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626页。
    ①《文选》,433页。
    ②《文选》,444页。
    ③《文选》,390页。
    ④萧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103-104页。
    ①陆侃如著《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40页。
    ②刘跃进著《秦汉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316页。
    ③《汉书·王莽传》,4111页。
    ④《汉书·王莽传》,4125页。
    ⑤《汉书·王莽传》,4129页。
    ⑥《汉书·王莽传中》,4129—4130页。
    ⑦[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清]胡克家校刻《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227页。
    ①龙文玲《长门赋作者与作年》,《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126-127页。
    ②简宗梧《汉赋史论》,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57页。
    ③《文选》,636页。
    ④《文选》,636页。
    ⑤《汉书·郊祀志》,1248页。
    ⑥《汉书·武帝纪》,210页。
    ⑦《汉书·武帝纪》,211页。
    ⑧《文选》,716页。
    ⑨《汉书·宣帝纪》,262页。
    ①《汉书·宣帝纪》,262页
    ①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年,18-38页。
    ②《文馆词林》,240页。
    ③《史记·孝文本纪》,431页。
    ④《文馆词林》,240页。
    ⑤《史记·孝文本纪》,431页。
    ⑥《史记·孝文本纪》,431页。
    ⑦《史记·孝文本纪》,431页。
    ⑧《史记·孝文本纪》,431页。
    ⑨《汉书·文帝纪》,129页。
    ①《汉书·元帝纪》,283页。
    ②《汉书·武帝纪》,169页。
    ③《汉书·武帝纪》,162页。
    ④《汉书·武帝纪》,162—163页。
    ⑤《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2777-2786页。
    ⑥《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2786页。
    ①《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2787-2788页。
    ②《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2776页。
    ③《文馆词林》,329页。
    ④《汉书·李寻传》,3192-3193页。
    ①《汉书·李寻传》,3193-3194页。
    ②《汉书·李寻传》,3195页。
    ③《汉书·哀帝纪》,345页。
    ①《汉书·元帝纪》,288页。
    ②《汉书·元帝纪》,288页。
    ③《汉书·五行志》,1427页。
    ①[宋]韩元吉刻九卷本《古文苑》,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末2页。
    ①龚克昌《骚赋作家贾谊》,《中州学刊》,1985年第4期。
    ②张强《贾谊赋考论四题》,《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
    
    ①[明]解缙等编《永乐大典》,中华书局,1986年,第5202页。
    ②踪凡《严可均<全汉文>辑录汉赋之阙误》,《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129页。
    ①马积高著《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中华书局,2001年,44页。
    ②马积高著《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中华书局,2001年,224—225页。
    ③丁宏武:《考古发现对<西京杂记>史料价值的印证》,《文献》, 2006年2期。
    ④赵逵夫:《汉王朝的兴衰与汉赋的发展及转变》,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⑤《文心雕龙译注·才略》,561页。
    ⑥[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清]胡克家校刻《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249页。
    ⑦[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清]胡克家校刻《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104页。
    ⑧《汉志·诗赋略》,1753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2年,97页。
    ②游国恩著《游国恩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352-379页。
    ③曹道衡、刘跃进著《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5年,450页。
    ④曹道衡、刘跃进著《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5年,451页。
    ⑤伏俊琏:《<柏梁台诗>再考证》,见《中国古典文学与文献研究》(第三辑),说苑出版社,2004年,331页。
    ⑥王晖:《柏梁台诗真伪辨》,《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①《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1030页。
    ②《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1136页。
    ③《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724页。
    ④《汉书·武帝纪》,168页。
    ⑤《汉书·诸侯王表》,411页。
    ⑥《史记·平津侯列传》,2950页。
    ⑦《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411页。
    ①《汉书·公孙弘传》,2620页。
    ②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02页。
    ③《汉书·武帝纪》, 171页。
    ①为叙述方便,其前1、2、3、4、5等数字系笔者所加,该勅收在韩元吉刻九卷无注本《古文苑》卷五,章樵注二十一卷本《古文苑》卷十。总共五则,今据二十一卷本,兼以《殷芸小说》校之,移录如上。
    ②武丽霞罗宁《<殷芸小说>考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82页,83页。
    ③刘跃进著《秦汉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70页。
    ①刘跃进著《秦汉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70页。
    ②《汉书》卷四十三,2113页。
    ③《汉书》卷一《高帝纪下》,71页。
    ①《汉书》卷四十二《张周赵任申屠传》,2095页。
    ②《汉书》卷四十《张陈王周传》,2035-2036页。
    ③《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4035页。
    ④[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200页。
    ①《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4013页。
    ②《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4035页.
    ③《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4035-4036页。
    ④李景星著《四史评议·汉书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258页。
    ①《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3585页。
    ①《汉书·董仲舒传》:“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于后世。”这段话学术界有不同理解,我以为,“《闻举》、《玉杯》”以下篇章是举例性质,是说在这123篇当中,有关“《春秋》事得失”的复数十篇,《蕃露》仅是123篇中的一篇,后人采掇佚篇,至宋有82篇之多,以《蕃露》总其名。
    ②《隋志》实际著录的是一卷。
    ③《古文苑》还有《郊祀对》、《雨雹对》和《山川颂》三篇。
    ④指陈振孙著录的《宋玉集》、《枚叔集》、《董仲舒集》、《刘中垒集》和《扬子云集》。
    ⑤[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461页。
    ①河北省景县地名办公室编,1983年。
    ②[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类书类900册478下,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③黄晖撰《论衡校释·异虚篇》(附刘盼遂集解),中华书局,1990年,217页。
    ④[前蜀]杜光庭撰《墉城集仙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子部258册339页下,齐鲁书社,1995年。
    ①[宋]王溥撰《唐会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政书类607册110页上,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4年。
    ②[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类书类893册464页下,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5年。
    ③[宋]张君房撰《云笈七签》,《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道家类1061册339-340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④《古文苑》收录了先秦至南齐八十五位作家的二百六十四篇作品,体裁二十种,汉代作品为其重点,其中还有四十九篇文章不见于现存南宋以前的文献。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50年影印。
    [清]皮锡瑞撰《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汉]司马迁撰《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清]王先谦撰《汉书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明]凌稚隆辑《汉书评林》[M].光绪甲申重刊本。
    [清]沈钦韩撰《汉书疏证》[Al.续修四库全书[C].第267册。
    [清]周寿昌撰《汉书注校补》[A].《续修四库全书》[C].第267册。
    [汉]荀悦袁宏撰,张烈点校《两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宋]徐天麟撰《西汉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魏征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梁]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汉]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后魏]郦道元著,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
    [唐]刘知几撰,赵吕浦校注《史通新校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宋]倪思撰,刘辰翁评《班马异同评》[M].嘉庆丁酉福建刻本。
    [宋]王溥撰《唐会要》[A],《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C],史部政书类60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
    [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郑樵撰《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清]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清]章学诚,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汉]贾谊著,李尔钢译注《新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清]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清]陈立疏证《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汉]桓宽著《盐铁论》[A].《诸子集成》[C].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汉]王充著,刘盼遂集解《论衡集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
    黄晖撰《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前蜀]杜光庭撰《墉城集仙录》[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C].子部258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
    [宋]张君房撰《云笈七签》[A].《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C].子部道家类106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A].《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C].子部类书类89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汉]贾谊撰,王洲明、徐超校注《贾谊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汉]班固撰,白静生校注《班兰台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陈]徐陵编《玉台新咏》[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梁]任昉著《文章缘起》[M].文渊阁四库全书[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478册
    [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M] .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
    [梁]萧统编, [唐]李善注,[清]胡刻家校刻《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唐]李善等撰《六臣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唐]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唐]欧阳询等编汪绍楹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徐坚编《初学记》[C].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唐]陆德明撰《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王钦若等编纂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C]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C].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宋]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洪迈撰《容斋随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宋]韩元吉刻,九卷本《古文苑》,中华再造善本[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宋]章樵注,二十一卷本《古文苑》,中华再造善本[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明]解缙等编《永乐大典》[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
    [明]吴纳、徐师曾著《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明]焦竑辑,李廷机注,李光缙汇评《两汉萃宝评林》(上卷)[A] .《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清]董浩辑《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C].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
    [清]钱大昕撰《嘉定钱大昕全集》第二册《廿二史考异》[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钱大昕撰《潜研堂集》卷二八《跋汉书》[A].《丛书集成三编》[C].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
    郑鹤声撰《史汉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郑鹤声撰《汉班孟坚先生固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50年。
    岑仲勉著《黄河变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刘师培撰《中国中古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顾颉刚撰《史林杂识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陈直撰《汉书新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吕思勉撰《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逯钦立遗著,吴云整理《汉魏六朝文学论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徐朔方著《史汉论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
    程千帆著《闲堂文蔽》[M].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
    杨树达撰《汉书窥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钱钟书著《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美]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萧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陆侃如著《中古文学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钱钟书著《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韩兆琦、吕伯涛著《汉代散文史稿》[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褚斌杰著《中国文学史纲要》(先秦两汉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李景星著《四史评议·汉书评议》[M].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刘汝霖著《汉晋学术编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吴福助著《汉书采录西汉文章探讨》[M].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88年。
    赵淡元主编《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美]汪荣祖撰《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游国恩著《游国恩学术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许结著《汉代文学思想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简宗梧著《汉赋史论》[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
    [韩]朴宰雨著《〈史记〉〈汉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陈其泰著《再建丰碑:班固和〈汉书〉》[M].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郑文著《汉诗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
    聂石樵著《先秦两汉文学史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杨树达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金春峰著《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赵明等主编《两汉大文学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
    朱自清著《经典常谈》[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陈兰村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年。
    郭丹著《史传文学:文与史交融的时代画卷》[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董治安主编《两汉全书》(一、二) [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
    郭绍虞著《中国文学批评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熊礼汇著《先唐散文艺术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张新科著《唐前史传文学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赵生群著《史记文献学丛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周桂钿著《秦汉思想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傅刚著《〈昭明文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曹道衡傅刚著《萧统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葛兆光撰《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马积高著《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刘松来著《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钱穆著《中国文学论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日]冈村繁《冈村繁全集》第一卷《周汉文学史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赵敏俐著《周汉诗歌综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
    陈其泰著赵永春《班固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赵逵夫著《古典文献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古文学史料从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杨海峥著《汉唐<史记>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
    王洲明著《中国文学精神》(汉代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章太炎著《国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徐复观著《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钱穆著《读文选》[A].《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第四册)[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白寿彝撰《史学遗产六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张舜徽撰《汉书艺文志通释》[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程世和著《汉初士风与汉初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曹道衡、刘跃进著《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谭家健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立群著《〈文选〉成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胡晓明著《文选讲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刘跃进著《秦汉文学编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张新科著《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许殿才著《中国史学史》(秦汉时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黄曙辉点校《太史公书知意》[M].《刘咸炘学术论集》(史学编)[C].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韩高年著《诗赋文体源流新探》[M].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
    伏俊琏撰《<人物志>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孙亭玉著《班固文学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伏俊琏著《俗赋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顾实撰《汉书艺文志讲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王启才著《汉代奏议的文学意蕴与文化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何志军《汉代应用文文体研究》[D].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杨东林《汉魏六朝文体论与文体观念的演变》[D],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易小平《西汉文学系年》[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王晓鹃《<古文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吕逸新《汉代文体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冉昭德《班固与〈汉书〉》[J].《历史教学》,1962年第4期。
    白寿彝《司马迁和班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3年第4期。
    郭预衡《班固的思想和文风》[J].《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
    王利器《汉书材料来源考》[J].《文史》(第二十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龚克昌《骚赋作家贾谊》[J].《中州学刊》,1985年第4期。
    曾贻芬、崔文印《两汉时期历史文献学的初步形成》[J].《史学史研究》,1988年第2期。
    赵逵夫《七发主旨与枚乘生平新探》[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王继如《〈汉书〉材料来源考补》[J].《文史》(第四十辑),1994年。
    许殿才《〈汉书〉典雅优美的历史记述》[J].《史学史研究》, 1996年第1期。
    王增文《论梁苑辞赋》[J].《中州学刊》,1996年第5期。
    伏俊琏《由〈汉书·东方朔传〉谈史家据本人文章改写本传》[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1年第4期。
    赵逵夫《汉晋斌管窥》[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伏俊琏《<柏梁台诗>再考证》[J].见《中国古典文学与文献研究》(第三辑)[C],北京:说苑出版社,2004年。
    武丽霞、罗宁《<殷芸小说>考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伏俊琏《<汉书·艺文志>的文学思想》[J].《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4年第6期。
    王晖《柏梁台诗真伪辨》[J].《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张强《贾谊赋考论四题》[J].《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
    朱维铮《班昭考》[J].《中华文史论丛》(第八十二辑), 2006年。
    丁宏武《考古发现对<西京杂记>史料价值的印证》[J].《文献》, 2006年2期。
    踪凡《严可均<全汉文>辑录汉赋之阙误》[J].《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
    龙文玲《长门赋作者与作年》[J].《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
    罗书华《〈汉书〉引文的方式与特点》[J].《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七辑)[C].2008年。
    赵逵夫《汉王朝的兴衰与汉赋的发展及转变》,《西北民族大学学报》[J]. 2009年第2期。
    何涛《从〈史记〉、〈汉书〉看史书的“记言”功能》[J].《时代文学》, 2009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