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楚辞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楚辞学历时两千余载,以汉代楚辞学成就最高,也最具特色。汉代楚辞学是中国楚辞学的肇始,是中国两千余年楚辞研究的源头,同时也是中国楚辞学的巅峰。这一时期的楚辞研究以形式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成果的卓越性和权威性为后世历代楚辞学难望项背。
     从楚辞学发展史看,汉初宫廷楚声的兴起是汉代楚辞学的准备期;西汉前期是汉代楚辞学的创立期;西汉后期是汉代楚辞学的发展期;东汉前期是汉代楚辞学的转型期;东汉后期是汉代楚辞学的巅峰期。学术的演进往往以伟大学者的伟大成果问世为标志。在汉代四百余年的楚辞学史上,众多楚辞学名家以卓越的学术建树和独特的骚学风格推动汉代楚辞学的发展。汉初贾谊在屈原精神感召下创立骚体文学,开创了汉代乃至后世百代对屈原及楚辞一种特殊的接受形式;刘安以《离骚传》开楚辞章句训诂与义理阐释之先河,实现了汉代文人对楚辞从口诵、摹拟到章句训释和义理阐发的跨越,奠定了汉代楚辞学的基础;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最早也最全面地保存了屈原史料,揭橥了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的骚怨精神;刘向完成了《楚辞》的最终编辑和命名;扬雄较早地认识到赋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具备有“铺张扬厉”、“侈丽宏衍”的独特语言风格和审美特质,开后世楚辞美学批评之先河;班固突破了自汉初刘安《离骚传》开创的屈骚人格批评模式,充分肯定《离骚》的艺术成就,抓住了楚辞文学形式美的特征,表现出自觉的文学审美批评意识,标志着汉代楚辞学的正式转型;王逸的《楚辞章句》在吸收两汉传注体训诂长处的基础上,既博采众长又不囿旧说,在对楚辞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成就全面肯定的基础之上注重审美批评,对楚辞中纷繁复杂的文学意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审美阐释,成为汉代楚辞学集大成之作,造就了中国楚辞学史上一座永恒的丰碑。
     就汉代楚辞学的背景与特色而言,汉代学术思想融汇了先秦诸子各家各派的思想,主要表现为政治思想上的内圣外王和学术思想上的儒道合糅。汉代知识分子直承春秋战国时期文士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同时在汉代大一统帝国的政治体制下,又不得不养成“明哲保身、全身远祸”的心态特征,从而造就了他们亦儒亦道、亦进亦退、与时变化的心态结构。因此,“依诗释骚”和“儒道杂糅”这种看起来相互矛盾的学术特征和文人心态在两汉楚辞学领域“和谐”地并存着。儒家价值观成为汉代楚辞学者评价屈原人格及其作品的标准,而道家思想又在潜移默化中支配着他们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判,正是这种儒道思想的交融和矛盾斗争,推动了汉代楚辞学的发展。
     以屈原作品为主要代表的楚辞对汉代文化影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汉代文学的滋润,这种影响是巨大而深透的,两汉四百年的文学可以说是在楚辞光辉的照耀下发展和壮大的。楚辞的思想和风格决定着汉代文学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带动了新文体的产生。楚辞从形式到思想内容都成为汉代文人争相模拟和仿效的对象,因此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骚体文学。骚体文学是楚辞的衍生物,无论是体制内容、艺术风格还是抒情言志特色都深深地烙上了楚辞的痕迹;汉代乐府诗是在楚骚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文人五言诗和七言诗在抒情和表达技巧上也深受楚辞的影响;建安诗歌中慷慨任气、直面人生风格特征更是对屈原作品强烈入世精神的直接继承。楚辞对汉赋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汉赋创作的范本和准的。汉赋在体制形式和表现方法上都和楚辞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汉代骚体赋不仅形式上接受楚辞的体式,而且在思想内容和抒情方式上也继了楚辞的传统,并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汉大赋中排比铺陈的艺术表现方法和铺张扬厉的语言风格也与楚辞密切相关;楚辞抒发“怨情”的特色为汉代抒情小赋所继承;楚辞“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和“咏物写怀”的比兴特色为汉赋所借鉴。
During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Chu Ci history,the achievement ofChu Ci in the Han Dynasty are most highest and distinctive. The research of Chu Ci duringthe Han Dynasty was the beginning and the source of Chinese Chu Ci, is also the peak ofChinese Chu Ci.During this period, the form of Chu Ci academic was diverse andcomprehensive, excellence and authority. The Study of Chu Ci in the later generations isbehind of this period.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u Ci, the songs of Chu Ci in early HanDynasty palace is the preparation period of Han Chu Ci academic, the early Western HanDynasty is the founding stage period,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is the period ofdevelopment period,the early Eastern Han Dynasty is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and the lateEastern Han Dynasty is the peak period of the Han Chu Ci academic. Sign of academicdevelopment is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of outstanding scholars. In more than fourhundred years of Han Chu Ci history, many famous scholars of Chuci with uniqueacademic style and achievemen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an Chu Ci study.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spirit of Qu Yuan, Jia Yi created the Sao style literature inthe early Han Dynasty. This literary form is the special acceptance form to accept Qu Yuanand Chu Ci by people in the Han and later dynasties. Liu An created the word, sentenceand ideological explanation of Chu Ci, and has developed by leaps and bounds in the studyof Chu Ci from reading, imitation to explain the thought crosses by writing the Li SaoZhuan, established the basis of the Han Chu Ci study. Sima Qian is the earliest man inpreserved Qu Yuan historical data completely in A biography of Qu Yuan, and hadrevealed the effect of angry emotion on Chinese literature. Liu Xiang completed the finalediting and naming of "Chu Ci". Yang Xiong has realized early that with other literaryforms Fu has unique style of language aesthetics and aesthetic qualities, created aestheticcriticism of Chu Ci. Ban Gu broke the personality assessment model Initiated by Liu An'sLi Sao Zhuan in early Han Dynasty, affirmed "Li Sao" artistic achievement fully, sized the literary beauty of form feature of Li Sao, shown the literary aesthetic evaluationconsciousness, and Marks a shift form in the study of Han Dynasty ChuCi formally. WangYi's achievement in Chu Ci study is the highest in the Han Dynasty. His "Chuci Zhangju"is a highest peak in Chinese Chu Ci forever. Wang Yi absorb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HanDynasty "annotations" in the form of academic research. Broad learning other people'sstrengths and not limited to the existing achievement. Affirmed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the artistic achievements of Chu Ci,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aesthetic criticism. And hasaesthetic interpretation systematical of the complex literary image in Chu Ci.
     In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n Chu Ci, the academicthought of Han Dynasty is inclusive of pre Qin ideological factions variously. Its mainperformance is that Confucianism in the interior and Taoism in the external, and the fusion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on the academic thought. Intellectual of Han Dynastyinherited the period and enterprising spirit of Warring Age’s Intellectual. At the same time,unity of the Han Empire political system, have to develop "mentality characteristic beworldly-wise and play safety”. Therefore, they formed both Confucianism, and Taoism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this reason,there are two seemingly contradictoryacademic features and literati mentality in the Han Chu Ci,that is, according to the book ofsongs interpreted Chu Ci and he fus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Mainly representative by Qu Yuan’s poem,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ChuCi’s influence to Han Dynasty is it’s influence to Han literature. This kind of influence ishuge and deep.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four hundred years of Han Literaturecan be said to be in the light of the glorious of Chu Ci. Ideology and artistic style of Chu Cidecide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an Literature, to produce new style. Literati inHan dynasty imitate Chu Ci from form to content. Therefore, there is a new kind of specialliterature style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Sao style literature. Sao style literature is thederivative, both institutional content, artistic style and lyr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deeplybranded with Chu Ci. Yuefu Poems of Han dynasty is conceived in Chu Ci, absorb thenutri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rt from Chu Ci. The five word poem and poem are allinfluenced by Chu Ci in the lyrical and presentation skills. The excitement emotion and thecharacteristics for reflect the reality of Jianan poetry is inherited Chu Ci’s spirit of enteringthe real life. Chu Ci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formation of Han Fu, and become themodel and standard in Hanfu creation. Han Fu directly derived from Chu Ci, influenced by Chu Ci in the expression form and artistic. The Fu of Sao not only received Chu Ci style,but also inherited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the lyric style of Chu Ci, and reflects thecharacteristics of progressing with the times. The artistic performance method ofparallelism description and the beauty of the language style in Han Fu is also closelyrelated with Chu Ci. To express the "complaint" characteristics of Chu Ci is inherited bylyric Fu in Han Dynasty. The symbolism and metaphor characteristics of Chu Ci arereferenced by Han Fu.
引文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③[梁]刘勰:《辨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页.
    ④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0页.
    ⑤梁启超:《屈原研究》,《晨报副镌》1922年11月18-24日.
    ⑥王洲明:《陆侃如先生的楚辞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138-144页.
    ①翟振业:《楚辞研究新思维》,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5-86页.
    ②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③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④胡适:《读楚辞》,《读书杂志》第1期,1922年9月3日.
    ⑤陆侃如:《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33-335页.
    ⑥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①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彭林整理:《观堂集林》(上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②黄中模:《谁是“刘安作<离骚>”论的始作俑者?—评许笃仁的<楚辞识疑>》,《中州学刊》1984年第4期,第71-75页.
    ③汤炳正:《<离骚>决不是刘安的作品:再评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求索》1984年第3期,第73-82页。
    ④翟振业:《楚辞研究新思维》,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①周建忠:《当代楚辞研究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4页.
    ①方铭:《游国恩先生的楚辞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25页.
    ②易重廉《中国楚辞学史》于1991年在湖南出版社出版;李中华、朱炳祥《楚辞学史》于1996年由武汉出版社出版.
    ③李大明《汉楚辞学史》于1994年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于2004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增订本.
    ①汤炳正:《汉楚辞学史序》∥李大明:《汉楚辞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492页.
    ③熊铁基:《汉代学术的历史地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45-59页.
    ①周建忠:《楚辞与楚辞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页.
    ②周建忠:《楚辞研究同步进行说》,《职大学报》1999年第2期,第15页.
    ③周建忠:《当代楚辞研究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0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6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7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029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028-2029页.
    ④皓瑗:《西汉的统治思想和学派的变化》,《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7年第2期,第83-88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289页.
    ①张强:《论西汉前期的天人思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98-102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692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692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692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721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699页.
    ③赵吉惠:《中国儒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25页.
    ④侯外庐、赵纪彬:《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0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420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843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118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3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0页.
    ④[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1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06页.
    ②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③王继训:《先秦秦汉阴阳五行思想之探析》,《管子学刊》2003年第1期,第47-51页.
    ④[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89页.
    ①向世陵:《汉魏晋学术的走向与玄学的兴起》,《文史哲》2003年第5期,第71-76页.
    ②庄大钧:《汉晋之际学术现象探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132-136页.
    ③程荣:《汉魏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17页.
    ④李中华:《汉魏学术思潮与建安文学的繁荣》,《武汉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第60-64页.
    ⑤彭林:《战国至汉初学术思想变迁趋势之鸟瞰》,《北京师大学报》1992年第2期,第35-42页.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45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91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8页.
    ④[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8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689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49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692页.
    ③[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064页.
    ①[清]洪亮吉:《春秋十论》∥转引自李宏:《楚辞与南阳汉画像石刻》,《江汉考古》1987年第3期,第87-91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0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3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89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91页.
    ④[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45页.
    ⑤[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陆侃如:《文心雕龙注释》,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126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9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1页.
    ③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2-33页.
    ④[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45页.
    ①周建忠:《楚辞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139页.
    ②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87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82-2503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①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87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82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503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子部·儒家类·扬子法言·卷二.
    ④[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3页.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2-33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诗文评类,文章缘起.
    ①该书《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九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九卷,《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均有所载.
    ②李大明:《汉楚辞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③[梁]刘勰:《文心雕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42页.
    ④[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页.
    ⑤[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历代诗话续编》本,第165页.
    ⑥乔力:《先秦两汉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35页.
    ⑦[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721页.
    ⑧[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3页.
    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台北里仁书局1984年版,第376页.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3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403-404页.
    ③鲁迅:《汉文学史刚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2页.
    ④[明]胡应麟:《诗薮》(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49页.
    ⑤[清]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0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62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页.
    ③[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吴平、回达强:《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7146页.
    ①[梁]刘勰:《文心雕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89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143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91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1748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8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③[梁]刘勰:《文心雕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页.
    ①李大明:《汉楚辞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91页.
    ③杨燕起:《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16-617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9页.
    ②[梁]刘勰:《文心雕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9页.
    ①[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055页.
    ①[梁]刘勰:《文心雕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89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1748页.
    ③刘永济:《屈赋通笺》,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8页.
    ①纪晓建:《刘向编辑楚辞考论》,《南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第65-70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72页.
    ①[明]李贽:《焚书》(卷五),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7-198页.
    ②[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241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别集类·望溪集,卷三.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页.
    ⑤[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子部·儒家类·扬子法言,卷二.
    ⑥[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83页.
    ⑦曾永义,何庆明:《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资料汇编》,台北“国立”编译馆1978年版,第198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8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8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56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1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4页.
    ④[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17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页.
    ①翟振业:《楚辞研究新思维》,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3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26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482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485页.
    ④汤炳正:《楚辞类稿》,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90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27页.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31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09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风俗通义·卷一.
    ①[清]严可均:《全三国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260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子部·类书类·北堂书钞·卷一百.
    ③[美]康达维著、陈广宏译:《道德之旅:张衡的<思玄赋>》,《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6期,第114-121页;1997年第1期,第123-128页.
    ①[美]康达维著、陈广宏译:《道德之旅:张衡的<思玄赋>》,《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6期,第114-121页;1997年第1期,第123-128页.
    ②许结:《张衡<思玄赋>解读——兼论汉晋言志赋之承变》,《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6期,第108-117页.
    ①[梁]刘勰著、陆侃如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568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8页.
    ③翟振业:《楚辞研究新思维》,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①据郭沫若推算,屈原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即楚宣王三十年辛巳。见《沫若文集》12卷之《屈原考》.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91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92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92页.
    ⑤[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22页.
    ⑥贾谊被贬长沙四年之后,汉文帝又召见了他。但已不是让他参与政治,而是闻之以鬼神之事。这对政治抱负宏大的贾谊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唐李商隐有诗《贾生》云:“宣室求贤防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188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65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6页.
    ④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卷二),台湾学生书局2000年版,第200页.
    ⑤班固自注:汉制,似贾谊所条.
    ⑥[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页.
    ⑦黄金明:《屈原作品的传播与西汉拟骚之作》,《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第4期,第93-97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181页.
    ②《文选》称之为《吊屈原文》.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22页.
    ①曾永义、何庆明:《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资料汇编》,台北“国立”编译馆1978年版,第198页.
    ②[清]刘熙载著,袁津琥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1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503页.
    ④董仲舒《士不遇赋》云:“观上世之清晖兮,廉士亦茕茕而靡归。……若伍员与屈原兮,固亦无所复顾,亦不能同彼数子兮,……孰若反身于素业兮,莫随世而轮转。”班固《离骚序》云:“且君子道穷,命也。……故大雅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今若屈原,露才扬已,……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总集类,唐文粹,卷十一.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92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22页.
    ④[梁]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1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96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26页.
    ③刘光汉:《贾生鵩赋多佛家言》,《国粹学报》第1卷第1期,1905年2月刊.
    ④[清]何焯:《义门读书记》∥《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引,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页.
    ⑤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①[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7页.
    ③此指《吊屈原赋》.
    ④此指《惜誓》.
    ⑤[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吴平、回达强:《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7145页.
    ①游国恩:《游国恩楚辞论著集》(第三册),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69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③[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72页.
    ①[清]刘熙载著,袁津琥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29页.
    ②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第109页.
    ③[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1979年版,第172页.
    ④[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72页.
    ①[清]刘熙载著,袁津琥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1页.
    ②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③[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59页.
    ④[清]刘熙载著,袁津琥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1页.
    ⑤王运熙,顾易生:《中国历代文论选·清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1页.
    ①[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二),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页、1754页.
    ③漆子扬:《刘安及宾客著述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第38-41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2页.
    ③汤炳正:《楚辞成书之探索》∥汤炳正:《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85-109页.
    ①姜亮夫:《楚辞通故》(第二辑)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204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8页.
    ③戴志钧:《<离骚传>存留文字考辨》∥戴志钧:《论骚二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版.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45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史部·编年类·前汉纪,卷十二.
    ④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序目),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⑤[梁]刘勰著,陆侃如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126页.
    ⑥[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056页.
    ⑦[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①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2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82页.
    ②[梁]刘勰著,陆侃如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126页.
    ③汤炳正:《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1-3页.
    ④李大明:《两汉<楚辞>训解佚说考》,《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第7-17页.
    ①谷口洋:《<史记·屈原列传>与刘安<离骚传>》,《云梦学刊》1993年第4期,第8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3页.
    ①[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年版,第1025页.
    ②张继海:《淮南王作<离骚传>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6期,第12-15页.
    ③裘锡圭:《神乌傅初探》∥连云港市博物馆编:《尹湾汉墓简犊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④张继海:《淮南王作<离骚传>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6期,第12-15页.
    ①朱炳祥:《“词语扇面”论——兼评现代楚辞学史上两场重大学术争论》,《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9期,第25页。相关观点又见黄中模《现代楚辞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②黄中模:《现代楚辞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③胡适:《读<楚辞>》,《读书杂志》第1期,载《努力周报》1922年9月3日.
    ④黄中模:《现代楚辞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
    ①黄中模:《谁是“刘安作<离骚>”论的始作俑者?——评许笃仁的<楚辞识疑>》,《中州学刊》,1984年第8期,第28页.
    ②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77页.
    ③吴明贤:《<九歌>为司马相如所作辨误》,《四川师院学报》1984年第3期,第30-33页.
    ④黄中模:《现代楚辞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990年版,第十章∥朱炳祥:《“词语扇面”论——兼评现代楚辞学史上两场重大学术争论》,《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9期,第66-70页.
    ①黄中模:《谁是“刘安作<离骚>”论的始作俑者?—评许笃仁的<楚辞识疑>》,中州学刊,1984年第4期,第71-75页.
    ②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简介》,《文物》1983年第2期,第21-24页.
    ③汤炳正:《<离骚>》决不是刘安的作品,再评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求索》1984年第3期,第73-82页.
    ④李大明:《汉楚辞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1748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二),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页.
    ③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①[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二),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②[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页.
    ③左思、陆机均作过《招隐诗》,见《文选》卷二.
    ④王康琚有《反招隐诗》,见《文选》卷三.
    ⑤[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子部·御纂朱子全书,卷六十六.
    ⑥[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5页.
    ⑦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8页.
    ⑧[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5页.
    ⑨[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①[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5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子略,卷四.
    ③马庆洲:《论<天问>对<淮南子>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60-62页.
    ①[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三),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5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2页.
    ③陈广忠:《论<楚辞>、刘安与<淮南子>》,《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4期,第86-91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293页.
    ②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
    ③[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293页.
    ①徐克文:《司马迁与屈原》,《辽宁大学学报》1984年第5期,第74-78页.
    ②汤炳正:《楚辞成书之探索》∥汤炳正:《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85-109页.
    ①谷口洋:《<史记·屈原列传>与刘安<离骚传>》,《云梦学刊》1993年第4期,第8页.
    ②戴志钧:《千古第一知音——屈原之与司马迁论略》,《云梦学刊》,1998年第2期,第1-6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91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08页.
    ①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前言》,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503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947页.
    ④[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①戴志钧:《千古第一知音——屈原之与司马迁论略》,《云梦学刊》1998年第2期,第1-6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689页.
    ②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0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82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314页.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经部·诗类·诗经集传,卷一.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子部·类书类·佩文韵府,卷六十四之一.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子部·杂家类·杂篡之属·说郛,卷五十八上.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八),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③罗福颐:《临沂汉简所见古籍概略》∥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古文字研究》(第11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39页.
    ④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载《秦汉魏晋出土文献》丛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⑤廖名春:《从唐勒赋的出土论宋玉散体赋的真伪》,《求索》1991年第4期,第99-102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86页.
    ①[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二),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三),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页.
    ③[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四),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④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云:“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⑤汤炳正:《楚辞成书之探索》∥汤炳正:《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85-109页.
    ⑥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简介》,《文物》1982年第2期,第21-24页.
    ⑦廖群:《“行吟泽畔”:屈辞传播方式考索》,载《中国楚辞学》(第十七辑),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96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82页.
    ②[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卷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页。
    ③陆侃如:《汉人论楚辞》,《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2期,第29-45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82页.
    ⑤[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卷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70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300页.
    ②[梁]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64页.
    ①戴志钧:《千古第一知音——屈原之与司马迁论略》,《云梦学刊》1998年第2期,第1-6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页.
    ③[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26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81页.
    ①许结:《离骚学与中国古代文论》,《西南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第65-70页.
    ②蔡景康:《明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5页.
    ③[清]程廷祚:《骚赋论》(中)∥《青溪集》卷三,黄山书社2004年版.
    ④洪本健:《解题汇评古文观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293页.
    ②[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58页.
    ①[明]赵南星:《离骚经订注·自序》∥戴锡琦、钟兴永:《屈原学集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②张大可:《<史记>百家汇评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604页.
    ③杨燕起:《史记集评》,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512页.
    ④[清]李晚芳:《读史管见》(卷二)∥杨燕起:《史记集评》,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512页.
    ⑤戴志钧:《共同悲剧命运异代相连高峰——屈原之与司马迁论略》,《学术交流》2000年第1期,第115-121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页.
    ②[清]章学诚撰,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6页.
    ③[清]萧穆:《敬孚类稿》,黄山书社1992年版.
    ④[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08页.
    ⑥戴志钧:《千古第一知音——屈原之与司马迁论略》,《云梦学刊》1998年第2期,第1-6页.
    ⑦[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①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63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28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1页.
    ④[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66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67页.
    ②即《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1页.
    ④[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1页.
    ⑤踪凡:《刘向父子的汉赋研究》,《文献》2001年第1期,第12-23页.
    ⑥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09页.
    ⑦杨勇:《刘向、刘歆父子的典籍编辑初探》,《汉中师院学报》1989年第1期第69-73页.
    ①邱明华:《刘向、刘歆著述考》,《社会科学动态》1998年第11期,第95-98页.
    ②[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21页.
    ③曹玉兰:《刘向、刘歆父子整理文献之功》,《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年第5期,第126-128页.
    ①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5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33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70页.
    ④[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29-1930页.
    ①[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六),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5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49-1950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66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8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48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50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58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58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57-1958页.
    ④易重廉:《中国楚辞学史》,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
    ①据《汉书楚元王传》,刘向在宣帝明帝时因言黄金事和反对外戚宦官专权而两次下狱,曾“著《疾谗》、《擿要》、《就危》及《世颂》,凡八篇,依兴古事,悼己及同类也。”
    ②[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70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页.
    ①[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2页.
    ②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7页.
    ③黄灵庚:《<楚辞>十七卷成书考辩》,《复旦学报》2008年第3期,第2-9页.
    ①章太炎:《訄书》∥金开诚:《屈原辞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19页.
    ②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页.
    ③朱东润:《楚歌及楚辞》//《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336页.
    ④[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46页.
    ⑤王云渠:《<楚辞>非刘向所集一个新证据》,《北平晨报》1932年1月12、14、15、18日.
    ⑥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7页.
    ⑦朱东润:《读<楚歌及楚辞>》//《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407页.
    ⑧汤炳正:《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85-109页.
    ⑨金开诚、葛兆光:《古诗文要籍叙录》,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页.
    ①董乃斌:《中国文学史学史》(卷一),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35页.
    ②董运庭:《论楚辞流传与“屈原一家之书”的<楚辞>结集》,《云梦学刊》2005年第3期,第28-34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
    ④戴锡琦、钟兴永:《屈原学集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678页.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74页.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③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④林维纯:《刘向编集<楚辞>初探》,《暨南学报》1984年第3期,第86-92页.
    ⑤力之:《<楚辞>研究二题》,《云梦学刊》1999年第1期,第6-7页.
    ⑥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①王以宪:《刘向与“九体”之骚》,《创作评谭》2005年第6期,第36-39页.
    ②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页.
    ④杨勇:《刘向、刘歆父子的典籍编辑初探》,《汉中师院学报》1989年第1期,第69-73页.
    ①[清]戴震:《屈原赋注》,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34页.
    ②汤炳正:《<楚辞>编纂者及其成书年代的探索》,《江汉论坛》1963年第10期,第49-57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8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143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91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91页.
    ①[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3页.
    ①[晋]郭璞注:《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3页.
    ②[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73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91页.
    ④[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六),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7页.
    ⑤[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八),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①马茂元:《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页.
    ②王以宪:《刘向与“九体”之骚》,《创作评谭》,2005年6期,第36-39页.
    ③[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六),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7页.
    ④刘永济:《屈赋通笺》,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8-169页.
    ⑤李大明:《汉楚辞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⑥[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八),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①[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八),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②王以宪:《刘向与“九体”之骚》,《创作评谭》2005年6第期,第36-39页.
    ①刘永济:《屈赋通笺》,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9页.
    ②林维纯:《刘向编集<楚辞>初探》,《暨南学报》1984年第3期,第86-92页.
    ③[宋]朱熹:《楚辞辩证》(上)∥文清阁:《楚辞要籍选刊》,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第623页.
    ④[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72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总集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九.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总集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九.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总集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九.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总集类·古文苑,卷五.
    ①何沛雄:《汉魏六朝赋家论略》,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第4页.
    ②张宜迁:《<遂初赋>与两汉之际赋学流变》,《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15-18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4页.
    ②张震泽:《扬雄生平、作品评价及其他有关问题》,《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第91-95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7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9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5页.
    ④王以宪:《扬雄著作系年》,《湘潭大学杜会科学学报》1983年第3期,第96-104页.
    ①[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64页.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论衡·卷二十九.
    ②[梁]刘勰著,陆侃如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127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页.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62-418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62-404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62-429页.
    ①[明]李贽:《焚书·续焚书》(卷五),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196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总集类·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六十九.
    ③[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241页.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别集类·望溪集,卷三.
    ②黄中模:《扬雄的<反离骚>及其引起的论争》,《江汉论坛》1982年第5期,第39-44页.
    ③黄中模:《扬雄的<反离骚>及其引起的论争》,《江汉论坛》1982年第5期,第39-44页.
    ④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⑤[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83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5页.
    ②颜师古注云:“钦,敬也。”又引李奇释“累”字曰:“诸不以罪死曰累。…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累也。”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6页.
    ①转引自卫仲璠:《<扬子法言>论屈原章析义》,《安徽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第33-36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史部·史评类·史通,卷八.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总集类·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六十九.
    ④[明]李贽:《焚书·续焚书》(卷五),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196页.
    ⑤[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版社1995年版,第213页.
    ①易健贤:《从<反离骚>到<剧秦美新>——<楚辞集注>的两个误区》,《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70-76页.
    ①冯小禄:《从模拟论扬雄<反骚>的范式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129-134页.
    ②何根德:《一个“反离骚”的文化现象》,《云梦学刊》1993年第1期,第1页.
    ①王以宪:《扬雄著作系年》,《湘潭大学杜会科学学报》1983年第3期,第96-104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83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86页.
    ④[清]汪荣宝:《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9页.
    ⑤卫仲璠:《<扬子法言>论屈原章析义》,《安徽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第33-36页.
    ①[清]汪荣宝:《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9页.
    ②陆侃如:《汉人论楚辞》,《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第29-45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子部·儒家类·扬子法言,卷二.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91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5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6页.
    ④[梁]刘勰著,陆侃如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127页.
    ①[梁]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218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4页.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子部·儒家类·扬子法言,卷六.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子部·儒家类·扬子法言,卷二.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80页.
    ④[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子部·儒家类·扬子法言,卷八.
    ⑤[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十一.
    ⑥[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总集类·宋文鑑,卷一百二十六.
    ①林贞爱:《扬雄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202页.
    ②林贞爱:《扬雄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经部·训诂之属·方言·自序.
    ①刘君惠:《扬雄<方言>研究》,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14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经部·训诂之属·方言·自序.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经部·小学类·方言提要.
    ④邓文彬:《中国古代方言学的建立与扬雄<方言>的地位和影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第180-182页.
    ⑤陈立中:《论扬雄<方言>中南楚方言与楚方言的关系》,《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5期,第60-63页.
    ⑥谢荣娥:《论扬雄<方言>的“楚”与“南楚”》,《求索》2009年第8期,第193-196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30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46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213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213页.
    ②崔富章:《班固笔下的屈原》,《深圳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81-86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31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22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89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90页.
    ④[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08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56页.
    ④[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45页.
    ⑤[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1页.
    ⑥[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91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8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2页.
    ①[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3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子部·杂家类·杂学之属,颜氏家训·卷七.
    ④[梁]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5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3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页.
    ④黄中模:《屈原问趁论争史稿》,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7月版,第31页.
    ①陆侃如:《汉人论<楚辞>》,《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第29-45页.
    ②黄中模:《屈原问趁论争史稿》,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4-55页.
    ③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9、97页.
    ④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37、348页.
    ⑤[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0页.
    ①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3页.
    ②朱家亮:《班固评屈的文学批评价值》,《学术交流》2008年第10期,第165-168页.
    ③孙亭玉:《对班固“露才扬己”说的再认识》,《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97-99页.
    ④姚静波:《试析班固对屈原之批评》,《中国典籍与文化》第39期,第9-12页.
    ⑤吴瑞霞:《关于司马迁与班固对屈原批评的思考》,《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
    100-102页.
    ①李诚:《论班固评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第22-29页.
    ②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页.
    ③姚静波:《试析班固对屈原之批评》,《中国典籍与文化》第39期,第9-13页.
    ④赵逵夫:《<楚辞>中提到的几个人物与班固刘勰对屈原的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第50-56页.
    ①崔富章:《班固笔下的屈原》,《深圳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81-86页.
    ②[宋]朱熹:《四书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③李诚:《论班固评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第22-29页.
    ①[宋]朱熹:《四书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史部·别史类·通志·卷九十二.
    ③[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3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l983年版,第51页.
    ①黄中模:《屈原问题论争史稿》,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②蒋方:《王逸与班固的屈原评价之争》,《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26-29页.
    ③吴瑞霞:《关于司马迁与班固对屈原批评的思考》,《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
    100-102页.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23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530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5页.
    ①李诚:《论班固评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第22-29页.
    ②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6页.
    ①朱家亮:《班固评屈的文学批评价值》,《学术交流》2008年10期,第165-168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50页.
    ①吴瑞霞:《关于司马迁与班固对屈原批评的思考》,《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
    100-102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别集类·升菴集,卷五十二.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子部·儒家类·扬子法言,卷二.
    ④[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91页.
    ①李诚:《论班固评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第22-29页.
    ②朱家亮:《班固评屈的文学批评价值》,《学术交流》2008年10期,第165-168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18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七),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③[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七),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5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18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18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3页.
    ③[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三),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9页.
    ①易重廉:《中国楚辞学史》,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63页.
    ②王齐洲:《王逸和<楚辞章句>》,《文学遗产》1995年2期,第23-30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别集类·弇州四部稿.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73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74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4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
    ③汤炳正:《<楚辞>编纂者及其成书年代的探索》,《江汉学报》1963年第10期,第49-57页.
    ④汤炳正:《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107-108页.
    ⑤唐李贤注《后汉书·王逸传》曰:“张华《博物志》曰:王子山与父叔师到泰山,从鲍子眞学算,到鲁赋灵光殿,归度湘水溺死。文考,一字子山也。”
    ⑥[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74页.
    ①查屏球:《文学的阐释与阐释的文学》,《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第133-138页.
    ②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③吕思勉:《文字学四种》,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7-8页.
    ④蒋天枢:《楚辞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3页.
    ①[德]白马:《<楚辞章句>评注类型研究》,《职大学报》2009年第1期,第24-26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二),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③[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三),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页.
    ①[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八),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七),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74页.
    ②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7页.
    ③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44-145页.
    ④查屏球:《文学的阐释与阐释的文学》,《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第133-138页.
    ⑤蒋天枢:《楚辞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6页.
    ①曹建国:《<楚辞章句>韵体注考论》,《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第118-125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郡斋读书志·卷四上.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74-1975页.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74页.
    ①邓声国:《<楚辞章句>流传及版本考》,《兰台世界》2008年第16期,第60-61页.
    ②黄灵庚:《关于王逸<楚辞章句>的校理》,《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第54-62页.
    ①[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3-34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4-35页.
    ①孙光:《汉宋楚辞研究的历史转型》,河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5月,第55页.
    ②陈松青:《王逸的楚辞创作与批评》,《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49-54页.
    ③龚敏:《以<诗>释<骚>》,《船山学刊》2004年第4期,第121-124页.
    ④王齐洲:《王逸和<楚辞章句>》,《文学遗产》1995年第2期,第23-30页.
    ⑤[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74页.
    ①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2-33页.
    ③[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4页.
    ④[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6页.
    ⑤[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三),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6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1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1页.
    ③冯小禄:《从模拟论扬雄<反骚>》的范式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129-134页.
    ④李大明:《汉楚辞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①[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308页.
    ②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③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④[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七),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⑤[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页.
    ⑥[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二),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页.
    ①[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三),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四),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页.
    ③[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五),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④[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六),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⑤[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七),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⑥[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子部·杂家类·杂考之属,东观余论·卷下.
    ⑦王齐洲:《王逸和<楚辞章句>》,《文学遗产》1995年第2期,第23-30页.
    ①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8-51页.
    ②杨白桦:《楚辞选析》,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③姜书阁:《屈赋楚语义疏》,齐鲁书社1983版,第59-108页.
    ④王延海:《楚辞释论》,大连出版社1997版,第9-12页.
    ⑤[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三),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页.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别集类·震泽集·卷十四.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①[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3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③[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二),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④[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三),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页.
    ⑤[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四),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⑥[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五),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2页.
    ⑦[汉]王逸:《楚辞章句》(卷六),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页.
    ⑧[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七),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1页.
    ①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②周建忠:《楚辞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139页.
    ③周建忠:《楚辞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139页.
    ④[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卷四)∥吴平、回达强:《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7006页.
    ⑤[清]林云铭:《楚辞灯》∥吴平、回达强:《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7557页.
    ①周建忠:《楚辞与楚辞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7页.
    ②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86-87页.
    ③[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页.
    ④蒋凡、顾易生:《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37、647页.
    ⑤陈松青:《王逸的楚辞创作与批评》,《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49-54页.
    ①王齐洲:《王逸和<楚辞章句>》,《文学遗产》1995年2期,第23-30页.
    ②陆侃如:《汉人论<楚辞>》,《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6期,第29-45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50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3页.
    ③[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4页.
    ④[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5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页.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2-3页.
    ③黄灵庚:《关于王逸<楚辞章句>的校理》,《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夏之卷,第54-62页.
    ④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1页.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3页.
    ②郭建勋:《论骚体文学研究在当代楚辞学中的定位》,《中国楚辞学》(第四辑),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③冯小禄:《论汉代拟骚体的“龙蛇”人生哲学》,《船山学刊》2010年第3期,第77-80页.
    ①熊良智:《拟骚作品的接受与传播》,《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74-80页.
    ②康金声:《论汉代的骚体赋》,《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第18-27页.
    ③曲德来:《汉赋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页.
    ①康金声:《论汉代的骚体赋》,《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第18-27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1748页.
    ③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④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8页.
    ①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
    ②郭建勋:《楚辞与中国古代韵文》,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③冯浩菲:《中国古籍整理体式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151页.
    ④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①冯小禄:《从模拟论扬雄<反骚>的范式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129-134页.
    ②冯小禄:《论汉代拟骚体的“龙蛇”人生哲学》,《船山学刊》2010年第3期,第77-80页.
    ①马茂元:《楚辞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②熊良智:《拟骚作品的接受与传播》,《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74-80页.
    ③谢无量:《楚辞新论》,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200页.
    ④[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0页.
    ⑤李大明:《汉楚辞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2页.
    ①赵逵夫:《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大光破章故训传>发微》,《古典文献论丛》,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4-61页.
    ②李大明:《汉楚辞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页.
    ①王浩:《汉代楚辞传播与拟骚诗传体性质的形成》,《五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35-30页.
    ②王浩:《汉代拟骚诗在文体层面对屈骚的继承与新变》,《辽东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91-95页.
    ③游国恩:《游国恩楚辞论著集》(第三册),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72页.
    ①黄金明:《屈原作品的传播与西汉拟骚之作》,《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第4期,第93-97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6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8-269页.
    ②金国永:《试论西汉王褒》,《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4期,第108-204页.
    ①王浩:《汉代楚辞传播与拟骚诗传体性质的形成》,《五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25-30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63-2864页.
    ③颜崑阳:《汉代“楚辞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意义》//陈平原、陈国球:《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①[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页.
    ②[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5页.
    ③[清]程廷祚:《骚赋论》∥《青溪集》卷三,黄山书社2004年版.
    ①[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27页.
    ②[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38-639页.
    ③康金声:《论汉代的骚体赋》,《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第18-27页.
    ④[明]黄汝亨:《楚辞序》∥《楚辞》,明万历尚友轩刻本,第1页.
    ⑤[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页.
    ⑥王浩:《汉代拟骚诗对屈骚主题的重现与衍变》,《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75-78页.
    ①黄金明:《屈原作品的传播与西汉拟骚之作》,《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第4期,第93-97页.
    ②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八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①[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1748页.
    ②郭建勋:《骚体赋的界定及其在赋体文学中的地位》,《求索》2000年第5期,第96-100页.
    ③郭建勋:《骚体赋的界定及其在赋体文学中的地位》,《求索》2000年第5期,第96-100页.
    ④于浴贤:《从骚体赋看汉人对屈骚的接受和传播》,《北方论丛》2006年第5期,第32-38页.
    ⑤于浴贤:《从骚体赋看汉人对屈骚的接受和传播》,《北方论丛》2006年第5期,第32-38页.
    ⑥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⑦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
    ①曲德来:《汉赋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65页.
    ②郭建勋:《骚体赋的界定及其在赋体文学中的地位》,《求索》2000年第5期,第96-100页.
    ③[梁]萧统编、[唐]李善注:《六臣注文选》,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6页.
    ④叶幼明:《辞赋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7-98页.
    ⑤李炳海:《跋涉遐路感今怀古——汉代纪实性述行赋品评》,《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3期,第38-45页.
    ⑥褚斌杰、谭家健:《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4页.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290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23页.
    ①苏慧霜:《论屈原作品和骚体纪行赋》,《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91-98页.
    ②许结:《张衡<思玄赋>解读——兼论汉晋言志赋之承变》,《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6期,第
    108-117页.
    ③许结:《张衡<思玄赋>解读——兼论汉晋言志赋之承变》,《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6期,第
    108-117页.
    ①于浴贤:《从骚体赋看汉人对屈骚的接受和传播》,《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32-38页.
    ②谢无量:《楚辞新论》,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5页.
    ③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2-73页.
    ④陈功文:《论汉晋音乐赋对楚辞的继承及衍变》,《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第49-52页.
    ⑤许结:《离骚学与中国古代文论》,《西南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第65-70页.
    ⑥孙梅:《四六丛话》,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62页.
    ①曹明刚:《赋学概论》,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②马正学:《宣情寄志,联类己身——两汉骚体赋与文人不遇心态》,《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第7-79页.
    ③湛芬:《汉唐文化思想与文学特征之比较》,《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69-73页.
    ④蒋文燕:《疏阔悲凉苍茫隽永——读刘歆<遂初赋>和班彪<北征赋>》,《名作欣赏》2004年第6期,第62-64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05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04-1705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62页.
    ④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72页.
    ⑤[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页.
    ⑥康达维:《东征赋考》∥南京大学中文系:《辞赋文学论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195页.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六臣注文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4页.
    ②扬颖:《班昭<东征赋>中的情志》,《古典文献研究》(第十四辑),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61-72页.
    ③何沛雄:《赋话六种》,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31页.
    ④冯良方:《汉骚赋“悲士不遇”主体论》,《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第50-56页.
    ⑤王连儒:《吊屈咏骚传统与汉晋文人士大夫心态变异》,《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90-96页.
    ⑥马正学:《宣情寄志,联类己身——两汉骚体赋与文人不遇心态》,《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第77-79页.
    ⑦郭建勋:《骚体赋的界定及其在赋体文学中的地位》,《求索》2000年第5期,第96-100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①[梁]萧统:《昭明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①蒋文燕:《疏阔悲凉苍茫隽永——读刘歆<遂初赋>和班彪<北征赋>》,《名作欣赏》2004年第6期,第62-64页.
    ①马正学:《两汉骚体赋与文人不遇心态》,《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第77-79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491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492页.
    ④[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5页.
    ⑤[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总集类·宋文鉴·卷二十九.
    ⑥[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鸡肋集·卷三十六.
    ①[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250页
    ②[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75页.
    ①孙晶:《汉代骚体赋的发展演变》,《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308-312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70页.
    ③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93页.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文薮·卷二.
    ①李中华、朱炳祥:《楚辞学史》,武汉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
    ②郭建勋:《论骚体文学研究在当代楚辞学中的定位》,《中国楚辞学》(第四辑),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82-93页.
    ①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38页.
    ②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楚辞>》,《中国韵文学刊》1987年总第1期,第78-79页.
    ①于浴贤:《从骚体赋看汉人对屈骚的接受和传播》,《中国楚辞学》(第九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第47-62页.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②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35页.
    ③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38页.
    ④[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页.
    ⑤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第75、76页.
    ⑥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页.
    ⑦[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14页.
    ①蒋之翘:《七十二家评楚辞》∥吴平、回达强:《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15978页.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③黄金明:《屈原作品的传播与西汉拟骚之作》,《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第4期,第93-97页.
    ④颜崑阳:《汉代“楚辞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意义》//陈平原、陈国球:《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⑤[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88页.
    ⑥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①郭建勋:《论楚辞在形制与表现上对文体赋的影响》,《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15-21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③[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72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08页.
    ⑤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9页.
    ⑥[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页.
    ⑦程千帆:《先唐文学源流论略·诗三百篇与楚辞第一》,《武汉师范学报》1981年第1期,第62-75页.
    ①王洲明:《<诗>骚对汉代诗歌影响对比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第24-31页.
    ②徐志啸:《汉代拟骚诗产生与兴盛的原因》,《贵州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第102-104页.
    ①郭杰:《屈原的诗学》,《深圳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第52-59页.
    ②[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页.
    ③郭建勋:《楚辞与歌、赋、诗、词》,《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1期,第63-69.
    ④郭建勋:《楚辞与歌、赋、诗、词》,《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1期,第63-69.
    ⑤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页.
    ①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9页.
    ②孟修祥:《论楚辞对汉诗的影响》,《云梦学刊》2003年第5期,第9-13页.
    ③苏慧霜:《从郭茂倩<乐府诗集>初探汉唐乐府与楚辞的关系》,《云梦学刊》2011年第4期,第35-42页.
    ④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79页.
    ①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79页.
    ②孟修祥:《论楚辞对汉诗的影响》,《云梦学刊》2003年第5期,第9-13页.
    ①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7页.
    ②支菊生:《浅论楚辞在中国古代诗体演变中的地位》,《天津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第86-90页.
    ③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上海古藉出版社1981年版,第64页.
    ④朱自清、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清华大学学报》1934年第4期,第1010-1014页.
    ①张伯伟:《钟嵘<诗品>“《楚辞》系列”通说》,《中国韵文学刊》1993年第1期,第36-47页.
    ②[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55页.
    ①赵敏俐:《论两汉诗人思想变革及其意义》,《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第1期,第76-82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卷十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9页.
    ③王洲明:《<诗>骚对汉代诗歌影响对比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第24-31页.
    ④[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版社1995年版,第141页.
    ⑤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①黄霖、蒋凡:《中国历代文论选》(宋金元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页.
    ②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手稿》,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③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44-45页.
    ④吴相洲:《陈思情采源于骚——论曹植在实现汉乐府向文人抒情五言诗转化过程中对屈赋的继承》,《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103-108页.
    ⑤吴相洲:《陈思情采源于骚——论曹植在实现汉乐府向文人抒情五言诗转化过程中对屈赋的继承》,《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103-108页.
    ⑥[清]宋徵璧:《抱真堂诗话》∥周建忠:《曹植对屈赋继承与创新的动态过程》,《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第83-87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14页.
    ②[明]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③郑振铎:《文学大纲》,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年版,第188页.
    ④[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三),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3页.
    ⑤[清]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6页.
    ⑥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商务印书管1953年版,第1页.
    ⑦[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
    ①曹虹、程章灿:《程千帆推荐古代辞赋》,广陵书社2004年版,第1页.
    ②章炳麟著,庞俊、郭诚勇疏证:《国故论衡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30页.
    ③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90页.
    ④陈良运:《中国历代赋学曲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页.
    ②[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鸡肋集·卷三十六.
    ④[元]祝尧:《古赋辩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69页.
    ①陈良运:《中国历代赋学曲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17页.
    ②[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③[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④章炳麟:《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0-91页.
    ⑤朱维铮:《刘师培辛亥前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20页.
    ①[宋]洪迈:《容斋五笔》(卷七),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12页.
    ②吕慧鹃、刘波、卢达:《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53页.
    ③郭建勋:《楚辞与歌、赋、诗、词》,《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1期,第63-69页.
    ④张松如:《中国诗歌史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1页.
    ⑤麻守中:《中国古代诗歌体裁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5页.
    ①[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页.
    ②陈良运:《中国历代赋学曲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64页.
    ③陈良运:《中国历代赋学曲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78页.
    ④刘晓梅:《论班马评屈原、屈赋及汉赋的分异》,《南京高师学报》1996年第1期,第18-22页.
    ⑤褚斌杰:《楚辞》,《文史知识》1981年第5期.
    ⑥[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9页.
    ①郭建勋:《楚辞与歌、赋、诗、词》,《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1期,第63-69页.
    ②蒋天枢:《论学杂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关于汉赋的分类,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认为:“汉赋有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之分,分
    别代表了汉赋不同发展阶段的主流形式。”赵逵夫《赋体溯源与先秦赋述论》则认为:“汉代的
    赋大体可分为四类:由楚歌、楚辞演变而来的骚体赋,由行人辞令和议对演变而来的文赋,由屈
    原《橘颂》、荀子《赋篇》中的五首讔和《遗春申君书》演变而来的诗体赋和题材取自寓言故事
    和传说、风格诙谐幽默的俗赋。”
    ①王运熙、顾易生:《中国历代文论选清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1页.
    ②王洲明:《从汉代的拟骚创作看屈原对汉代文学的影响》,《山东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第40-49页.
    ③[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559页.
    ④[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常振国:《历代诗话论作家》(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0页.
    ⑤[清]刘熙载著,袁津琥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4页.
    ⑥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⑦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杂文》∥赵万里:《唐写本文心雕龙残卷校记》,《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版)1926年第1期.
    ①郑振铎:《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上的影响》//《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143页.
    ②钱钟书:《管锥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73页.
    ③[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8页.
    ④[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版社1995年版,第561页.
    ⑤[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版社1995年版,第134页.
    ⑥[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⑦[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页.
    ⑧[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482页.
    ①坚白:《司马相如赋和楚辞》,《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第37-40页.
    ②[明]焦竑:《与友人论文》∥《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24册),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③沈伯俊:《从屈原到司马相如》,《西华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第40-44页.
    ④李天道:《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⑤[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页.
    ①[明]王世贞著、罗中鼎校注:《艺苑卮言校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86页.
    ②钱钟书:《管锥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50页.
    ③[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057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3页.
    ⑥[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05页.
    ⑦[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页.
    ⑧章炳麟:《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⑨廖平:《楚辞讲义》∥李希运:《<远游>作者辩》,《山东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第64-68页.
    ①郭沫若:《屈原研究》∥魏红珊:《郭沫若与屈原研究》,《郭沫若学刊》1999年第2期,第71-76页.
    ②陆侃如:《中国诗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③胡小石:《远游疏证》∥胡小石:《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93-104页.
    ④[清]姚鼐:《古文辞类纂》,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182页.
    ⑤邓以蛰:《邓以蜇美术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页.
    ①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7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4-55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页.
    ③[南朝·宋]刘义庆编、蒋凡等评:《世说新语》,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68-769页.
    ④[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52页.
    ①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58页.
    ②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46页.
    ③王运熙:《论建安文学的新面貌》,《郑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第59-70页.
    ①[梁]刘勰:《文心雕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49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7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总集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二十三.
    ①[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70页.
    ②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46页.
    ③李中华:《汉魏学术思潮与建安文学的繁荣》,《武汉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第60-64页.
    ④[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8页.
    ⑤刘师培:《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
    ⑥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46页.
    ⑦[明]王世贞著、罗仲鼎校注:《艺苑卮言校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31页.
    ⑧[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482页.
    ①[梁]刘勰:《文心雕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77页.
    ②[汉]班固:《离骚赞序》∥严可均:《全后汉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11页.
    ③吴讷、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1页.
    ④王世贞:《艺苑卮言》∥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62页.
    ①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②徐公持:《建安七子论》,《文学评论》1981年第4期,第134-144页.
    ①[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89页.
    ②黄侃:《诗品讲疏》∥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87页.
    ③[梁]萧统编、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20页.
    ④杜道明:《刘勰论建安风骨》,《新疆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第86-94页.
    ①郭伯恭:《魏晋诗歌概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66-67页.
    ②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63页.
    ③[梁]刘勰:《文心雕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50页.
    ④杜道明:《刘勰论建安风骨》,《新疆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第86-94页.
    ⑤鲁迅:《近代木刻选集(2)·小引》,1929年3月21日,《朝花》周刊,第12期.
    ⑥曹丽芳:《论建安士风之嬗变》,《山西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第62-65页.
    ①[梁]刘勰:《文心雕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49页.
    ②[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03页.
    ③徐公持:《建安七子论》,《文学评论》1981年第4期,第134-144页.
    ④[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83页.
    ⑤陈祖美:《建安风骨与三曹诗风》,《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第87-88页.
    ⑥[清]朱乾:《乐府正义》,乾隆五十四年香堂刻本.
    ①[梁]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33页.
    ②[清]方东树:《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77-78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51页.
    ④[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3页.
    ⑤[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31页.
    ⑥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⑦[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页.
    ①案:此处之《离骚》当是屈原作品之总称.
    ②[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广陵书社2009年版.
    ③[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④[清]方东树:《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72页.
    ①[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②[清]朱乾:《乐府正义》(卷十四)∥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三曹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2页.
    ③[清]宋长白:《柳亭诗话》(卷三),《丛书集成续编》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④[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⑤[清]朱乾:《乐府正义》(卷十二),乾隆五十四年香堂刻本.
    ⑥林庚:《陈子昂与建安风骨——古代诗歌中的浪漫主义传统》,《文学评论》1959年第5期,第138-148页.
    ①郭建勋:《论建安骚体文学情感指向的主要层面》,《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第24-29页.
    ②郭建勋:《骚体赋的界定及其在赋体文学中的地位》,《求索》2000年第5期,第96-100页.
    ①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84页.
    ②郭建勋:《论建安骚体文学的转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第60-66页.
    ③王双:《论建安时期骚体赋的特征》,《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4-46页.
    ④[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五十一.
    ①[梁]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11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85页.
    ①徐公持:《“魏晋之赋首”——读王粲<登楼赋>》,《文史知识》1983年第2期.
    ②王双:《论建安时期骚体赋的特征》,《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4-46页.
    ③[梁]刘勰:《文心雕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96页.
    ④[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楚辞类·楚辞集注__楚辞后语·卷四.
    ⑤赵松元:《“王粲登楼”与登楼怀乡的传统》,《中国韵文学刊》1996年第1期,第82-86页.
    ⑥见《古文眉诠》卷三十八.
    ①黄水云:《论<洛神赋>与<楚辞>之关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第70-74页.
    ②[清]丁晏:《曹植铨评》(卷五),金陵书局1873(同治十年)刻本,第83页.
    ①[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页.
    ②[清]丁晏:《曹植铨评》(卷五),金陵书局1873(同治十年)刻本,第83页.
    ③刘师培:刘《申叔遗书》,1936年宁武南氏排印本,第17页.
    ④徐公持:《曹植》∥吕慧鹃:《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页.
    ⑤《中国楚辞学》(第六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7-381页.
    ⑥[清]刘熙载著、王气中笺注:《艺概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3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82页.
    ①[梁]刘勰:《文心雕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6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1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0-131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页.
    ⑤[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9页.
    ①陈松青:《王逸的楚辞创作与批评》,《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49-54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5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④[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一),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第33-35页.
    ⑤傅勇林:《两汉经学之争与屈骚阐释》,《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3期,第88-92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页.
    ②[清]余萧客:《文选纪闻》,《碧琳琅馆丛书》本.
    ③杜松柏:《楚辞汇编》(第七册),台湾新文丰出版社1986年版,第6-7页.
    ④蒋天枢:《楚辞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①杜松柏:《楚辞汇编》(第二册)台湾新文丰出版社1986年版,第3-4页.
    ②[清]钱澄之:《屈诂》∥吴平、回达强:《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6398页.
    ③陈子展:《楚辞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7-408页.
    ④王泗源:《楚辞校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①李大明:《汉楚辞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页.
    ②李大明:《汉楚辞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页.
    ③[清]梁章钜:《文选旁证》,清光绪八年吴下重刊本.
    ④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第49页.
    ②[梁]刘勰:《文心雕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第2页.
    ④[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楚辞类·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原序.
    ①游国恩:《游国恩楚辞论著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页.
    ②[汉]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第49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115页.
    ④[梁]刘勰:《文心雕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①[梁]刘勰:《文心雕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50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765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49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祐·文忠集.卷五十一.
    ③[清]纳兰性德:《通志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④[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28页.
    ①踪凡:《刘向父子的汉赋研究》,《文献》2001年第1期,第12-23页.
    ②王德华:《<离骚>称“经”考辨》,《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第28-32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集部·别集类·弇州四部稿.
    ①熊良智:《<离骚>称“经”的文化考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第44-51页.
    ②[梁]刘勰:《文心雕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③熊良智:《<离骚>称“经”的文化考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第44-51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页.
    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65页.
    ③熊良智:《<离骚>称“经”的文化考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第44-51页.
    ④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①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第39-40页.
    ②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页.
    ③汤炳正:《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85-109页.
    ④黄金明:《典籍的传播与西汉拟骚之作》∥《中国楚辞学》(第十二辑),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75-95页.
    ⑤[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页.
    ①汤炳正:《楚辞类稿》,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90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92页.
    ①[清]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②邓新华:《从汉儒评<骚>看两汉文学接受的异化》,《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190-190页.
    ③殷光熹:《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思想战线》1988年第3期,第47-53页.
    ④李大明:《汉楚辞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页.
    ⑤[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子略·卷四.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115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482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503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503页.
    ①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213页.
    ④陈君《班固<幽通赋>探微》,《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3期,第38-44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49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6-237页.
    ①皓瑗:《西汉的统治思想和学派的变化》,《南京师大学报》1977年第2期,第83-88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290页.
    ②彭林:《战国至汉初学术思想变迁趋势之鸟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第35-42页.
    ①高尔泰:《论美·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54页.
    ②向世陵:《汉魏晋学术的走向与玄学的兴起》,《文史哲》2003年第5期,第71-76页.
    ①王锡荣:《试论屈原思想——兼与郭沫若同志商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2年第2期,第37-54页.
    ②饶宗颐:《文辙——文学史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91年版.
    ③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83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67页.
    ②[清]钱澄之:《庄屈合诂·自序》∥吴平、回达强:《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6390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7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2页。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③魏以远:《从汉赋看两汉的道家思想》,《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第106-110页.
    ①冯小禄:《论汉代拟骚体的“龙蛇”人生哲学》,《船山学刊》2010年第3期,第77-80页.
    ②魏以远:《从汉赋看两汉的道家思想》,《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第106-110页.
    ③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页.
    ④马正学:《两汉骚体赋与文人不遇心态》,《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第77-79页.
    ①魏以远:《从汉赋看两汉的道家思想》,《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第106-110页.
    [意]安东尼奥·阿马萨里:《中国古代文明——从商朝甲骨刻辞看中国上古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毕庶春:《辞赋新探》,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德]白马:《<楚辞章句>评注类型研究》,《职大学报》2009年第1期。
    [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宋]晁补之:《鸡肋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清]陈延焯:《白雨斋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清]程廷祚:《青溪集》,黄山书社,2004年版。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褚斌杰、谭家健:《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崔富章:《四库提要补正》,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曹虹、程章灿:《程千帆推荐古代辞赋》,广陵书社,2004年版。
    曹明刚:《赋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蔡靖泉:《楚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
    程荣:《汉魏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陈平原、陈国球:《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陈子展:《楚辞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陈良运:《中国历代赋学曲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陈祖美:《建安风骨与三曹诗风》,《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陈广忠:《论<楚辞>、刘安与<淮南子>》,《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4期。
    陈松青:《王逸的楚辞创作与批评》,《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陈功文:《论汉晋音乐赋对楚辞的继承及衍变》,《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程千帆:《先唐文学源流论略》,《武汉师范学报》1981年第1期。
    褚斌杰:《楚辞》,《文史知识》1981年第5期。
    崔富章:《班固笔下的屈原》,《深圳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曹建国:《<楚辞章句>韵体注考论》,《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
    曹丽芳:《论建安士风之嬗变》,《山西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
    曹玉兰:《刘向、刘歆父子整理文献之功》,《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年第5期。
    [清]董浩:《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清]丁晏:《曹植铨评》,金陵书局,同治十年(1873年)刻本。
    [清]戴震:《屈原赋注》,中华书局,1999年版。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董乃斌:《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董乃斌:《中国文学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戴志钧:《论骚二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戴锡琦、钟兴永:《屈原学集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杜松柏:《楚辞汇编》(第七册),台湾新文丰出版社,1986年版。
    邓以蜇:《邓以蜇美术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日本]稻田耕一郎:《屈原否定论系谱》,《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戴志钧:《千古第一知音——屈原之与司马迁论略》,《云梦学刊》1998年第2期。
    戴志钧:共同悲剧命运异代相连高峰——屈原之与司马迁论略》,《学术交流》2000
    年第1期。邓文彬:《中国古代方言学的建立与扬雄<方言>的地位和影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邓声国:《<楚辞章句>流传及版本考》,《兰台世界》2008年第16期。
    董运庭:《论楚辞流传与“屈原一家之书”的<楚辞>结集》,《云梦学刊》2005年第3期。
    杜道明:《刘勰论建安风骨》,《新疆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英]弗雷泽:《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费振刚:《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方铭:《战国文学史》,武汉出版社,1996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冯浩菲:《中国古籍整理体式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冯良方:《汉骚赋“悲士不遇”主体论》,《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冯小禄:《从模拟论扬雄《反骚》的范式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冯小禄:《论汉代拟骚体的“龙蛇”人生哲学》,《船山学刊》2010年第3期。
    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简介》,《文物》1982年第2期。
    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楚辞>》,《中国韵文学刊》1987年总第1期。
    傅勇林:《两汉经学之争与屈骚阐释》,《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3期。
    [日]冈村繁著、陆晓光译:《周汉文学史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晋]郭璞注:《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台北里仁书局,1984年版。
    高尔泰:《论美》,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葛晓音:《八代诗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版。
    郭建勋:《楚辞与中国古代韵文》,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郭建勋:《汉魏六朝骚体文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
    郭建勋:《扬雄及其<反离骚>之再认识》,求索》1989年第4期。
    郭建勋:《论建安骚体文学的转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郭建勋:《论建安骚体文学情感指向的主要层面》,《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
    郭建勋:《论楚辞在形制与表现上对文体赋的影响》,《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
    郭建勋:《楚辞与歌、赋、诗、词》,《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1期。
    郭建勋:《论骚体文学研究在当代楚辞学中的定位》,《中国楚辞学》(第四辑),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郭建勋:《骚体赋的界定及其在赋体文学中的地位》,《求索》2000年第5期。
    郭杰:《屈原的诗学》,《深圳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谷口洋:《<史记·屈原列传>与刘安<离骚传>》,《云梦学刊》1993年第4期。
    龚敏:《以<诗>释<骚>》,《船山学刊》2004年第4期。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
    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胡小石:《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黄侃:《文选评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黄中模:《现代楚辞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黄中模:《屈原问题论争史稿》,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黄镇伟:《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南方出版社,2008年版。
    侯外庐、赵纪彬:《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中华书局,1948年版。
    何沛雄:《汉魏六朝赋家论略》,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
    何沛雄:《赋话六种》,三联书店香港书店,1982年版。
    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胡适:《读<楚辞>》,《努力周报》1922年9月3日《读书杂志》第1期。
    皓瑗:《西汉的统治思想和学派的变化》,《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7年第2期。
    何根德:《一个“反离骚”的文化现象》,《云梦学刊》1993年第1期。
    黄中模:《谁是“刘安作<离骚>”论的始作俑者?—评许笃仁的<楚辞识疑>》,《中州学刊》1984年第4期。
    黄中模:《扬雄的<反离骚>及其引起的论争》,《江汉论坛》1982年第6期。
    黄金鹏:《品第与流别——钟嵘诗歌美学史观的独特视角》,《深圳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黄灵庚:《关于王逸<楚辞章句>的校理》,《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
    黄灵庚:《楚辞》十七卷成书考辩》,《复旦学报》2008年第3期。
    黄水云:《论<洛神赋>与<楚辞>之关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黄金明:《典籍的传播与西汉拟骚之作》,《中国楚辞学》(第十二辑),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黄金明:《屈原作品的传播与西汉拟骚之作》,《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第4期。
    [明]焦竑:《澹园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
    [明]蒋之翘:《七十二家评楚辞》,明天启六年刻本。
    [清]纪昀:《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清]纪昀:《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87年版。
    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姜亮夫:《楚辞通故》,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中华书局,1961年版。
    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金开诚、葛兆光:《古诗文要籍叙录》,中华书局,2005年版。
    蒋天枢:《楚辞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版。
    蒋天枢:《楚辞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蒋天枢:《论学杂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蒋凡、顾易生:《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江林昌:《夏商周文明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姜书阁:《屈赋楚语义疏》,齐鲁书社,1983年版。
    金国永:《试论西汉王褒》,《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4期。
    坚白:《司马相如赋和楚辞》,《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蒋文燕:《疏阔悲凉苍茫隽永——读刘歆<遂初赋>和班彪<北征赋>》,《名作欣赏》2004年第6期。
    蒋方:《王逸与班固的屈原评价之争》,《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美]康达维著、陈广宏译:《道德之旅:张衡的<思玄赋>》,《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6期。
    康金声:《论汉代的骚体赋》,《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88年版。
    [南朝·宋]刘义庆编、蒋凡等评:《世说新语》,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版社,1995年版。
    [明]李贽:《焚书》(卷五),中华书局,1975年版。
    [明]凌稚隆:《史记评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清]李景星:《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版。
    [清]刘熙载著、袁津琥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
    [清]梁章钜:《文选旁证》,清光绪八年吴下重刊本。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陆侃如:《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师培:《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刘永济:《屈赋通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刘君惠:《扬雄<方言>研究》,巴蜀书社,1992年版。
    吕思勉:《文字学四种》,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李中华、朱炳祥:《楚辞学史》,武汉出版社,1996年版。
    李大明:《汉楚辞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天道:《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上海古藉出版社1981年版。
    林贞爱:《扬雄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林梅村:《秦汉魏晋出土文献丛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吕慧鹃:《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连云港市博物馆:《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刘光汉:《贾生鵩赋多佛家言》,《国粹学报》1905年第1卷第1期。
    梁启超:《屈原研究》,《晨报副镌》1922年11月18-24日。
    陆侃如:《汉人论楚辞》,《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
    林庚:《陈子昂与建安风骨——古代诗歌中的浪漫主义传统》,《文学评论》1959年第5期。
    林维纯:《刘向编集<楚辞>初探》,《暨南学报》1984年第3期。
    李中华:《汉魏学术思潮与建安文学的繁荣》,《武汉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李大明:《两汉<楚辞>训解佚说考》,《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李诚:《论班固评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李炳海:《跋涉遐路感今怀古——汉代纪实性述行赋品评》,《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3期。
    李宏:《楚辞与南阳汉画像石刻》,《江汉考古》,1987年第3期。
    廖群:《“行吟泽畔”:屈辞传播方式考索》,《中国楚辞学》(第十七辑),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
    廖名春:《从唐勒赋的出土论宋玉散体赋的真伪》,《求索》1991年第4期。
    力之:《<楚辞>研究二题》,《云梦学刊》1999年第1期。
    罗福颐:《临沂汉简所见古籍概略》,《古文字研究》第11辑。
    [美]摩尔根著、杨东莼译:《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明]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麻守中:《中国古代诗歌体裁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马茂元:《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马亚中、钱锡生:《诸子名言释义》,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马正学:《宣情寄志,联类己身——两汉骚体赋与文人不遇心态》,《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马正学:《两汉骚体赋与文人不遇心态》,《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马庆洲:《论<天问>对<淮南予>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孟修祥:《论楚辞对汉诗的影响》,《云梦学刊》2003年第5期。
    [清]纳兰性德:《通志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南京大学中文系:《辞赋文学论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唐]皮日休:《皮子文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潘啸龙:《屈原与楚辞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彭林:《战国至汉初学术思想变迁趋势之鸟瞰》,《北京师大学报》1992年第2期。
    [清]钱澄之:《庄屈合诂》,黄山书社,1998年版。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钱钟书:《管锥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
    裘锡圭:《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曲德来:《汉赋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邱明华、杨俊红:《刘向、刘歆著述考》,《社会科学动态》1998年第11期。
    漆子扬:《刘安及宾客著述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漆子扬:《今本<楚辞>与刘安的关系及版本源流新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饶宗颐:《文辙——文学史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91年版。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
    宋治民:《战国秦汉考古》,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宋公文:《楚史新探》,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书局1994年版。
    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孙梅:《四六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孙亭玉:《对班固“露才扬己”说的再认识》,《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孙晶:《汉代骚体赋的发展演变》,《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孙光:徐文武:《简论王逸、洪兴祖、朱熹楚辞注释的文献征引》,《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沈伯俊:《从屈原到司马相如》,《西华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
    史建桥:《王逸<楚辞章句·天问>的阐释特点》,《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苏慧霜:《论屈原作品和骚体纪行赋》,《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苏慧霜:《从郭茂倩<乐府诗集>初探汉唐乐府与楚辞的关系》,《云梦学刊》2011年第4期。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陶秋英:《汉赋之史的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汤炳正:《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4年版。
    汤炳正:《楚辞类稿》,巴蜀书社,1988年版。
    汤炳正:《<楚辞>编纂者及其成书年代的探索》,《江汉论坛》1963年第10期。
    汤炳正:《<离骚>决不是刘安的作品,再评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求索》1984年第3期。
    [汉]王逸:《楚辞章句》,明隆庆五年朱氏夫容馆刻本。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宋]王安石:《王文公文集》,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清]汪荣宝:《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中华书局,1987年版。
    万光治:《汉赋通论》(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清阁:《楚辞要籍选刊》,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王国维:《老清华讲义——<古史新证>》,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商务印书管,1953年版。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泗源:《楚辞校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王延海:《楚辞释论》,大连出版社,1997版。
    王铁:《汉代学术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青:《汉朝的本土宗教与神话》,台北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版。
    王洲明:《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吴平、回达强:《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
    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吴讷、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吴明贤:《<九歌>为司马相如所作辨误》,《四川师院学报》1984年第3期。
    吴相洲:《陈思情采源于骚——论曹植在实现汉乐府向文人抒情五言诗转化过程中对
    屈赋的继承》,《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吴瑞霞:《关于司马迁与班固对屈原批评的思考》,《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卫仲播:《<扬子法言>论屈原章析义》,《安徽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
    魏以远:《从汉赋看两汉的道家思想》,《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
    王云渠:《<楚辞>非刘向所集一个新证据》,《北平晨报学园》1932年1月12、14、15、18日。
    王锡荣:《试论屈原思想——兼与郭沫若同志商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2年第2期。
    王运熙:《论建安文学的新面貌》,《郑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
    王以宪:《扬雄著作系年》,《湘潭大学杜会科学学报》1983年第3期。
    王以宪:《刘向与“九体”之骚》,《创作评谭》2005年第6期。
    王洲明:《陆侃如先生的楚辞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王洲明:《从汉代的拟骚创作看屈原对汉代文学的影响》,《山东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王齐洲:《王逸和<楚辞章句>》,《文学遗产》1995年2期。
    王琰:《屈骚和汉大赋意象浅论》,《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王德华:《日本金泽文库<文选集注>骚类残卷<离骚经小序>解辨》,《文献》1999年第4期。
    王德华:《<离骚>称“经”考辨》,《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
    王洲明:《<诗>骚对汉代诗歌影响对比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王连儒:《吊屈咏骚传统与汉晋文人士大夫心态变异》,《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王继训:《先秦秦汉阴阳五行思想之探析》,《管子学刊》2003年第1期。
    王振泰:《一颂一赋,为祖为宗——读屈原<桔颂>与曹植<桔赋>札记》,《九江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王承斌:《论钟嵘的<楚辞>观》,《文艺评论》2007年第5期。
    王双:《论建安时期骚体赋的特征》,《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王浩:《汉代拟骚诗在文体层面对屈骚的继承与新变》,《辽东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王浩:《汉代楚辞传播与拟骚诗传体性质的形成》,《五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梁]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梁]萧统编、[唐]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中华书局,2012年版。
    [梁]萧统:《昭明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明]谢榛、[清]王夫之:《四溟诗话姜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清]萧穆:《敬孚类稿》,黄山书社,1992年版。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卷二),台湾学生书局,2000年版。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徐文武:《国宗教概论》,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
    谢无量:《楚辞新论》,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薛正兴:《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版。
    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许结:《离骚学与中国古代文论》,《西南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许结:《张衡<思玄赋>解读——兼论汉晋言志赋之承变》,《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6期。
    徐公持:《建安七子论》,《文学评论》1981年第4期。
    徐志啸:《汉代拟骚诗产生与兴盛的原因》,《贵州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
    徐克文:《司马迁与屈原》,《辽宁大学学报》1984年第5期。
    熊良智:《<离骚>称“经”的文化考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熊良智:《拟骚作品的接受与传播》,《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熊铁基:《汉代学术的历史地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向世陵:《汉魏晋学术的走向与玄学的兴起》,《文史哲》2003年第5期。
    [宋]严羽:《沧浪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
    [清]严可均:《全汉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清]严可均:《全后汉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清]姚鼐著、徐斯异等评注:《评点笺注古文辞类纂》,上海广益书局,1923年版。
    游国恩:《游国恩楚辞论著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
    游国恩:《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袁津琥:《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
    杨白桦:《楚辞选析》,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杨燕起:《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易重廉:《中国楚辞学史》,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姚小鸥:《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叶幼明:《辞赋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杨颖:《班昭<东征赋>中的情志》,《古典文献研究》(第十四辑),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杨勇:《刘向、刘歆父子的典籍编辑初探》,《汉中师院学报》1989年第1期。
    殷光熹:《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思想战线》1988年第3期。
    姚静波:《试析班固对屈原之批评》,《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4期。
    易健贤:《从<反离骚>到<剧秦美新>——<楚辞集注>的两个误区》,《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于浴贤:《从骚体赋看汉人对屈骚的接受和传播》,《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元]祝尧:《古赋辩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清]章学诚撰,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清]章学诚:《章学诚遗书·经解》(下),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章炳麟:《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章炳麟:《訄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成社,1996年版。
    张伯伟:《中华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张震泽:《张衡诗文集校注》,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张松如:《中国诗歌史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赵逵夫:《古典文献论丛》,中华书局,2003年版。
    赵吉惠:《中国儒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翟振业:《楚辞研究新思维》,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周建忠:《当代楚辞研究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周建忠:《楚辞与楚辞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周建忠:《楚辞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家出版社:《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曾永义、何庆明:《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资料汇编》,台北国立编译馆,1978年版。
    查屏球:《文学的阐释与阐释的文学》,《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赵逵夫:《<楚辞>中提到的几个人物与班固刘勰对屈原的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赵敏俐:《论两汉诗人思想变革及其意义》,《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第1期。
    赵松元:《“王粲登楼”与登楼怀乡的传统》,《中国韵文学刊》1996年第1期。
    张震泽:《扬雄生平、作品评价及其他有关问题》,《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张伯伟:《钟嵘<诗品>“<楚辞>系列”通说》,《中国韵文学刊》1993年第1期。
    张强:《论西汉前期的天人思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张继海:《淮南王作<离骚传>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6期。
    支菊生:《浅论楚辞在中国古代诗体演变中的地位》,《天津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
    踪凡:《刘向父子的汉赋研究》,《文献》2001年第1期。
    周圣弘:《王逸<楚辞章句>述评》,《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湛芬:《汉唐文化思想与文学特征之比较》,《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庄大钧:《汉晋之际学术现象探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朱炳祥:《“词语扇面”论——兼评现代楚辞学史上两场重大学术论争》,《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9期。
    朱家亮:《班固评屈的文学批评价值》,《学术交流》2008年第10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