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鸾抗战言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抗战时期,中国的言论局面受到国民党中央当局、地方当局、日本以及租界(殖民)当局等多种势力的控制,总体趋于严格,这直接制约着抗战言论的传播;与此同时,国民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低,部分国民漠视舆论、昧于时事等因素则影响着抗战言论传播的效果。当然,也存在不少有利于抗战言论传播的积极因素,如,国统区一息尚存的形式上的自由,租界较为宽松的言论环境,国民的抗战热情,等等。
     张季鸾尽管不满于当时的言论控制局面,但出于抗战的考虑,他却赞成战时新闻统制。只是这种统制应有其限度:从态度上讲,新闻检查人员应出于善意,本着“能放则放”的原则;从范围上讲,新闻检查仅限于外交军事等重大事宜;从方法上讲,新闻检查应有其程序与内容的规定性,而不应漫无边际、肆意妄为。除了主张报界应接受当局的新闻统制之外,他还强调,报界同仁应本着热诚为国、忠于主张、勇于发表、谦谨立言的精神,积极参与抗战宣传。
     在并不理想的传播环境中,张季鸾出于对国族高度的使命感,一直在忘我地为救亡而呼号:首先,在对我层面,张季鸾提出了“以当局为中心”,在局部抗战时期坚持“能缓则缓,当抗则抗”,全国抗战时期厉行“抗即到底”的“自卫之策”。其次,在对敌层面,张季鸾不遗余力的驳斥敌论——“东洋门罗主义”、“反日”说、“反共”说以及“文化”与“人道”说。再次,在对友层面,张季鸾以国家利益为准绳,广泛求友于世,有时,甚至不顾国际正义,奉行绝对的现实主义外交哲学,也正是如此,他对外援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任何外援都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国际社会援华与否,一切以他们的利益为转移,因此,我们不能依靠外援,不能等待外援,不能埋怨外援,要以切实的行动争取外援。
     张季鸾传播这些言论的渠道并不仅仅限于《大公报》等大众传媒,还有人际传播渠道以及组织传播渠道。在张季鸾看来,大众传播渠道应为人民共有,作为职业报人,对此渠道的利用应秉持“不党、不卖、不盲、不私”的信念,心怀悲天悯人之情。因此,张季鸾在《大公报》上的立言,通常是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出发,既力排私见,也有时力排众议。“大义”之言不得不发,而往往又时虑不测,因而,曲笔致意便成了张季鸾的一个特色。在人际传播渠道,作为公众人物的他,则既有自由的抒发,也不得不有所保留,但他却一贯坦诚。另外,他已意识到,组织传播渠道,也是能兜售自己主张的传播渠道,因而,他在完成组织使命之余,也不忘将自己的抗战主张渗透进去。
     对这些传播渠道所连接的传播对象,张季鸾认识颇深。他认为,在当时中国,整个的社会风气不良——不知气节廉耻。至于国际间的传播对象,在张季鸾看来,其心理在言利害。此外,对日本,从其体制到其国民性,张季鸾尤有感触:他认为,在日本的国家法制上,“军人有独立行动之权”;日本国民性,第一是贪婪,第二是嫉妒,第三是取巧,等等。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张季鸾对内采取了“明耻”与“复仇”的传播策略,对外,则除了诉诸利害而外,还特别注重向各友邦揭示日本的国民性,特别注重态度的宽容与冷静。
     当时,各界对张季鸾抗战言论反应不一,分裂派反感张季鸾的“当局中心论”,国民党之外的其他党派则既有所期待又不满其表现。然而,全国大多数的人对“当局中心论”是拥护的,此论的巧妙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西安事变”的险局,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则表明了“当局中心论”颇合众望。国人对“能缓则缓”言论的反应则成截然不同的两派:一派攻击,一派推崇。若将此两派进行比较,推崇派还是居于上风,攻击派不过是逞一时之气,随着时局的发展,有些当时的激进派后来也不得不承认张季鸾头脑之冷静。上述两种言论,在当时都曾引起过强烈的反对和激烈的攻击,唯独“战即到底”的言论不曾激起公开的反对,同时,还有力地打击了所谓的“低调”,此外,还深获军事家蒋百里的赞许,也与当局及中共持久抗战的主张基本一致。
     张季鸾去世后,人们给予他的诸多哀荣,大体上是客观的。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China's expression situation wascontrolled by the Kuomintang central authorities, local authoritie s, Japan, as well asConcession (colonial) authorities and a variety of forc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wastightening, which directly restricted the spread of the war expression. At the same time,the low national economy and cultural level, public opinion of indifference, ignoranceof current affairs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ed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expression uponAnti-Japanese War. However, there were still many positive factors that favor the spreadof the speech upon Anti-Japanese War, such as the formal freedom inKuomintang-controlled areas (although it had only a spark of life left), relative liberalexpression atmosphere in Concession, the National Anti-Japanese War enthusiasm, andso on.
     Although Zhang Jiluan was not content with the situation of expression control, forthe consideration of Anti-Japanese War, he was in favor of the wartime news control.Nevertheless, the control should have its limits: In attitudes, the press censorship shouldbe well-intentioned, and the spirit of the principle should be “can be put down to putdown”; In scope, there should be restrictions to diplomatic and military, and othersignificant matters; From a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there should be provisions ofprocedure and content, and should not be boundless, nor do what one wishes withoutrestraint. In addition to advocating that the press should accept news control ofauthorities, he also stressed that the press colleagues should hold the spirits ofenthusiasm for the country, loyalty to advocate, courage to express, humility to express,and should actively get involved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propaganda.
     In less than ideal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with high sense of mission for thenation, Zhang Jiluan had been in ecstasy calling sign for national salvatio n: First of all, on “me” level, Zhang Jiluan proposed a "self-defense policy" that should “center on theauthorities”, adhere to the policy of “ease if it can be eased, fight if it can be fought”during the period of local Anti-Japanese War and “fight to the end” during the period ofNational Anti-Japanese War. Secondly, on the “enemy” level, Zhang Jiluan spared noeffort to refute the enemy objections—“Toyo Monroe Doctrine”,“anti-Japanese” theory,“anti-communist" theory, as well as "culture” and “humane" theory. Thirdly, on the“friends” level, Zhang Jiluan took national interests as the criterion, and widely madefriends all over the world. Sometimes, he pursued the absolute realism diplomaticphilosophy, even in defiance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 It was his sense that made him avery clear understanding of external assistance: Any external assistance was established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ests. Whethe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as willing toprovide assistance to China or not transferred according to their interests. Therefore, wecannot rely on external assistance, nor wait for external assistance; we cannot complainabout external assistance, instead, we should take practical action to obtain externalassistance.
     In order to spread these remarks, Zhang Jiluan not only made use of the massmedia, such as Ta Kung Pao, but also made full us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channels as well as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channels. From his point of view,mass communication channels should be owned by the people. As a professionalnewspaper man, to use mass communication channels, we should uphold the belief of“non-party, non-private, non-marketing, and non-blind”, and harbor compassionate feelingfor all mankind. Hence his predications in "Ta Kung Pao" usually came from the nation'spoint of view, and prevailed over both prejudices, sometimes even overrode alldissenting views. Since words of great significance must be spoken, a nd uncertaintyshould often be considered, therefore, implicitly expression had become a feature ofZhang Jiluan’s remark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s a public figure, he was both free to express, and also had some reservations, but he had always been frank.In addition, he realized that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channels could be a way topeddle his claims. Thu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organization's mission, he did notforget to penetrate his assertion of Anti-Japanese War into organizationalcommunication.
     Zhang Jiluan had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objects connected to thesecommunication channels. He held that the whole social morality at that time in Chinawas unfavorable which meant that people did not know integrity or sense of shame. Asfor the objects of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Zhang Jiluan insisted that it was theinterest that they talked about psychologically. In addition, when talking about Japanfrom its system to nationals, there was something melting inside him: He believed thatmilitary had the right of “independent action” according to the country's legal system inJapan; Japanese nationals included greed, jealousy, tricky,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this understanding, Zhang Jiluan took “consciousness of shame” and "retaliation" asdomestic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whil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reveal Japanesenationals to friendly nations, as well as paid attention to the attitude of tolerance andcalm in external communication, apart from resorting to interest issues.
     At that time, all circles passed different reactions on Zhang Jiluan’s Anti-JapaneseWar expression. The separatists felt objectionable towards his theory of “centering onthe authorities”, while other party groups except Kuomintang all looked forward anddissatisfied with his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majority of the country did support histheory of “centering on the authorities”. It was the clever dissemination of this theorythat to a large extent resolved the insurance bureau of the "Xi'an Incident". With thepeaceful settlement of the Xi'an Incident ", it indicated that the “centering on theauthorities” theory was quite consistent with expectations. However, people’s reactionsto the speech of “ease if it can be eased, fight if it can be fought” divided into two distinct groups: one attack, while the other respected. When comparing these twogroups, the respected group still gained the upper hand, while the attacked group justcharged campe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situation, some radical later had toadmit Zhang Jiluan minds of calm. These above two remarks have caused strongopposition and fierce attacks at that time, only the remarks—“fight to the end” had notamused public opposition. Instead, it was a powerful blow to crack down on so-called“undertone”. Moreover, it won the enthusiastic approval of Jiang Baili, a famousmodern Chinese militarist strategist, and it wa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lastingAnti-Japanese stand of authorities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fter the death of Zhang Jiluan, many people gave posthumous honors to him,which are by and large objective.
引文
①刘大年:《民族的胜利人民的胜利》,载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总序》,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第2页。
    ②何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序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3页。
    ③《中国抗日战争史》编写组:《中国抗日战争史》,人民出版社,2011,第4页。
    ④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第93-94页。
    ①杨奎松:《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九州出版社,2009,第246页。
    ②这里的民营报人仅指以民间资本办报的中国报人。
    ③陈之迈语,其他两位是傅斯年、丁文江。据刘宪阁:《傅斯年笔下的张季鸾》,《青年记者》,2012.4。
    ④傅国涌:《张季鸾驳斥希特勒》,《新世纪周刊》,2008.33。
    ⑤傅国涌:《遥想季鸾当年》,来源网址:http://www.eyii.com/news/past/200989/8813.html.
    ①贺善徽:《大公报的抗战言论》,收录于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第76页。
    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页。
    ③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第94页。
    ④王尔敏:《史学方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84页。
    ⑤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03-304页。
    ⑥[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10-11页。
    ①[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11页。
    ①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大公报》社评向采不署名制,执笔非一人,久之则难辨认究属谁之手笔”(胡霖:《季鸾文存序》(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但是,我们还是能够判定《季鸾文存》里所录社评基本系张季鸾的手笔。因为,1946年《季鸾文存》出版之时,参与撰写社评的《大公报》同仁都还健在,他们不可能大量地将自己撰写的文章归于张季鸾名下,只可能是偶有差池;并且,以后几次再版,一些曾参与《大公报》社评写作的人,也未曾提出多少意见。
    ①刘宪阁:《中日关系视角——报人张季鸾研究》“内容摘要”,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①傅斯年语,见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雷颐点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3页。持类似观点者还有蔡元培等学者,蔡氏谓:“史学本是史料学”,见王尔敏:《史学方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18页。
    ②周谷城语,引自王尔敏:《史学方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20页。就连反对科学史学观的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也表示,“历史学与其他各门科学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历史学家无权宣称有任何一点知识,除非是当他能够首先是向他自己、其次是向他任何一个既能够、而又乐意追随他的论证的人证明它所依据的基础。”见[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249页。
    ③王尔敏:《史学方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22页。
    ④刘知己在《史通史官建置》云:“夫为史之道,其流有二。何者?书事记言,出自当时之简;勒成删定,归于后来之笔。”引自赵吕甫校注:《史通新校注》,重庆出版社,1990,第666页。
    ⑤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46页。
    ①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46页。
    ④本观点借鉴了杜维运对“比较方法”应用于历史研究所持的见解,参见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64-82页。
    ⑤[德]哈特穆特凯博:《历史比较研究导论》,赵进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106页。
    ①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91页。
    ②单正平:《中国语境中的文本分析——兼论一种新的批评倾向》,《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③李金铨:《新闻史研究:“问题”与“理论”》,《国际新闻界》,2009.4。
    ①参考Lasswell, H.D.:“TheStructure and Function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In Bryson,L.:“TheCommunication of Ideas: Religion and Civilization Series”, Harper and Row,1948, P.37-51.
    ②参考McQuail, D.,Windahl, S.:“Communication Models”, Longman,1981, P.40.
    ①胡政之:《中国为什么没有舆论?》,《国闻周报》,1934年第11卷第2期。
    ②“胡政之致胡适信”,见王瑾,胡玫:《胡政之文集(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第1137页。
    ③茅盾:《读报有感》,《月报》,1937年第1卷第6期。
    ④《中国的新闻检查》一文发表于1935年7月号的美国《现代历史》杂志,今已有中译本,见《新闻研究资料》,1984.2。
    ⑤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第167页。
    ①《上海日报公会宣言》,《申报》,1931.12.12。
    ②蔡铭泽:《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团结出版社,1998,第122页。
    ③石君讷:《国民党的新闻检查(1934—1945)》,《新闻研究资料》,1985.1。
    ④张莉:《南京国民政府新闻出版立法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第57页。
    ⑤胡适:《汪蒋通电里提起的自由》,《国闻周报》,1934年第十一卷第五十期。
    ⑥《国府通令全国切实保障正当舆论》,《中华法学杂志》,1935年第6卷第11—12期。
    ⑦张莉:《南京国民政府新闻出版立法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第54页。
    ①张莉:《南京国民政府新闻出版立法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第61页。
    ②张季鸾:《改善取缔新闻之建议》,《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93页。
    ③参考萨空了:《由华北之检查新闻谈到新闻检查问题》,《报学季刊》,1935年第1卷第2期。
    ①《本报特别启事》,天津《大公报》,1930.4.24。
    ②“胡政之致胡适信”,见王瑾,胡玫:《胡政之文集(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第1137页。
    ③据《大公报》1936年12月3日的报道称:“(《独立评论》)近二二九号中载张熙若教授一文,论及时事,昨晚十一时许,有警察数人,至该社询问主办人,职员等答以主办人胡适之君近方由美国归国,刻尚在沪,警察遂告知该职员,独立评论应暂勿发刊云云。”
    ④周天度等:《中华民国史(第八卷上)》,中华书局,2011,第155页。
    ⑤郑玉纯:《从“华北五省自治”的策划到“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的始末》,《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4。
    ①秦德纯于二战后,在远东国际法庭上作证时所讲。见郑玉纯:《从“华北五省自治”的策划到“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的始末》,《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4。
    ②马长林:《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对上海公共租界的侵夺》,《上海地方志》,2001.6。
    ③南开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中共党史研究组:《华北事变资料选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第103页。
    ④参考马长林:《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对上海公共租界的侵夺》,《上海地方志》,2001.6。
    ⑤《司法公报》,1936年第125期。
    ⑥闾小波:《<新生>事件与杜重远遇害》,《炎黄春秋》,1995.11。
    ②参考方蒙:《<大公报>与现代中国——1926—1949大事记实录》,重庆出版社,1993,第264—265页。
    ②周天度等:《中华民国史(第八卷下)》,中华书局,2011,第859页。
    ③张莉:《南京国民政府新闻出版立法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第61页。
    ④张季鸾:《本报复刊十年纪念之辞》,《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03页。
    ①曾虚白:《中国新闻史》(五版),台北三民书局,1984,第352页。
    ②[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152页。
    ③孙本文:《中国人口之繁衍及其统计之分析》,《文化先锋》,1944年第4卷第9期。
    ④范小梵:《回望当年——翻阅旧日记所感》,载范小梵:《风雨流亡路:一位知识女性的抗战岁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序言前第1页。
    ⑤曾虚白:《中国新闻史》(五版),台北三民书局,1984,第407页。
    ⑥《中国文盲数目》,《福建教育通讯》,1940年第5卷第15期。
    ⑦孙本文:《中国人口之繁衍及其统计之分析》,《文化先锋》,1944年第4卷第9期。
    ①《上海识字运动调查》,原载《中华邮工月刊》,1935年第1卷第5—6期。引自李文海等:《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第370页。
    ②综合参考:《上海人口与面积之调查》,《银行周报》,1933年第17卷第8期;《上海人口总数》,《银行周报汇编》,1942年年第26卷第7—8期。
    ③邹韬奋:《中国看报人民的数量》,《生活》,1931年第6卷第22期。
    ④《我国受中等教育之人数与世界各国之比较》,《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23卷第1期。
    ⑤参考《最近三年度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概况》,《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月刊》,1936年第2卷第7期。
    ①张季鸾:《归秦杂记(一)》,天津《大公报》,1932.6.17。
    ②徐芳:《表达民意的歌谣》,《歌谣》,1937年第3卷第13期。
    ③田涛:《百年记忆:民谣里的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第354页。
    ④徐芳:《表达民意的歌谣》,《歌谣》,1937年第3卷第13期。
    ①徐芳:《表达民意的歌谣》,《歌谣》,1937年第3卷第13期。
    ②参考张季鸾:《青年思想的出路》,《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6页。
    ③张季鸾:《归秦杂记(五)》,天津《大公报》,1932.6.22。
    ④以下两段引文依次见黄柏莉:《你好吗?我很想你:许多许多年前的老情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第65页、第142页。
    ①[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八)》(影印本)(下),中华书局,1980,第1767页。
    ②君达:《舆论》,《独立评论》,1932年第24期。
    ③安:《舆论误国》,《人言周刊》,1934年第1卷第1—25期上册。
    ④张履谦:《相国寺民众读物调查》,原载开封教育实验区出版部1934年版,引自李文海等:《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第531—532页。
    ⑤廖世承:《一个时事测验报告》,《中华教育界》,1933年第20卷第7期。
    ①陈纪滢:《陈纪滢文存》,许骥编,华龄出版社,2011,第84页。
    ②张季鸾:《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宣告解散感言》,《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30页。
    ③张季鸾:《本报移渝出版》,《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92页。
    ④张季鸾:《自卫之策》,《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96页。
    ⑤《中央日报》社评:《国难最前线的言论界》,《中央日报》,1935.12.5。
    ①张季鸾:《国府当局开放言论之表示》,《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页。
    ②张季鸾:《王宠惠日内入京》,《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86—187页。
    ③张季鸾:《消释内忧之道》,《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97页。
    ④张季鸾:《抗战与报人》,《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53页。
    ⑤张季鸾:《关于言论自由》,《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60页。
    ⑦张季鸾:《改善取缔新闻之建议》,《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94页。
    ⑧张季鸾:《粤局解决后之政府责任》,《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00页。
    ①张季鸾:《论言论自由》,《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40页。
    ②张季鸾:《祝岁之辞》,《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33页。
    ③张季鸾:《今后之大公报》,《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90页。
    ④张季鸾:《统一国论之必要及其方法》,《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54页。
    ⑤张季鸾:《改善取缔新闻之建议》,《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93页。
    ⑧张季鸾:《论言论自由》,《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41页。
    ⑨“胡适写给张季鸾的信”,收录于胡适:《胡适日记全编》(6),安徽教育出版社,曹伯言整理,2001,第537页。
    ⑩张季鸾:《改善取缔新闻之建议》,《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94页。
    ①张季鸾:《论言论自由》,《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41页。
    ②张季鸾:《改善取缔新闻之建议》,《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94页。
    ③展江:《战时新闻传播诸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第80页。
    ④张季鸾:《勉全国公务员工》,《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9页。
    ⑤张季鸾:《感谢卫国军人》,《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7页。
    ⑥梁士纯:《战时的舆论与宣传》,《民族公论》,1938年第1卷第4期。
    ⑧范小梵:《回望当年——翻阅旧日记所感》,载范小梵:《风雨流亡路:一位知识女性的抗战岁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序言前第1页。
    ⑨[德]鲁登道夫:《总体战》,戴耀先译,解放军出版社,1988,第115页。
    ①张季鸾:《本报移渝出版》,《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93页。
    ②张季鸾:《抗战与报人》,《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52页。
    ③陶希圣:《关于张季鸾与王芸生的几件事》,载朱传誉:《张季鸾传记资料》(影印本),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第80页。
    ④张季鸾:《抗战与报人》,《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52页。
    ⑤胡济生:《忆我的父亲胡政之》,载周雨:《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第272页。
    ①张季鸾:《抗战与报人》,《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52页。
    ⑤张季鸾:《论言论自由》,《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40页。
    ⑥《大公报》社评:《敬悼季鸾先生》,重庆《大公报》,1941.9.8。
    ①章乃器:《季鸾先生不死》,重庆《大公报》,1941.9.26。
    ②李侠文:《季鸾先生的精神——敬悼此一代报人之长往》,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榆林市委员会:《张季鸾先生纪念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第40页。
    ③管翼贤:《新闻学集成(第七辑)》(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63页。
    ⑤朱镜宙:《哀张季鸾先生》,重庆《大公报》,1941.9.26。
    ⑥王芸生:《季鸾先生的风格与文境》,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榆林市委员会:《张季鸾先生纪念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第33-34页。
    ⑦《国民政府褒扬令》,重庆《大公报》,1941.9.27。
    ①[日]矢原谦吉:《谦庐随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76页。
    ②张季鸾:《今后之大公报》,《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91页。
    ③《大公报》社评:《敬悼季鸾先生》,重庆《大公报》,1941.9.8。
    ①管翼贤:《新闻学集成(第七辑)》(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62页。
    ②“张季鸾给胡适的信”,收录于胡适:《胡适日记全编》(6),安徽教育出版社,曹伯言整理,2001,第537页。
    ③徐铸成:《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第155页。
    ④李侠文:《季鸾先生的精神——敬悼此一代报人之长往》,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榆林市委员会:《张季鸾先生纪念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第40页。
    ⑤朱镜宙:《哀张季鸾先生》,重庆《大公报》,1941.9.26。
    ①王芸生:《季鸾先生的风格与文境》,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榆林市委员会:《张季鸾先生纪念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第32-33页。
    ②只加了一条按语,表露其心迹:“惟事关外交军事,是非是一事,利害又是一事,如在个人,匹夫受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生死荣瘁,何足介意。独关国家问题,影响悠久,非尽可以置利害于不顾。矧事实上战事上业已开始,则战术战略,更当求其实际有效,吾人认为须作整个的行动者,意即在此。”见1932年1月19日的天津《大公报》。
    ①徐铸成:《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第157页。
    ②张季鸾:《对于国事之共同认识》,《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64页。
    ③庄志龄,宣刚:《废止内战同盟成立情况史料一组》,《档案与史学》,1999.06。
    ④蒋介石1933年1月20日日记,《蒋介石日记(1931-1945)》(DVD),九洲音像出版公司,2008。
    ①《汪行政院长及蒋军事委员长去岁七月所发之俭电》,《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公报》,1934年第7卷第2期。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国青年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第246页。
    ③张季鸾:《对于国事之共同认识》,《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64页。
    ⑤天津《益世报》社论:《组织国防政府一致对外》,天津《益世报》,1932.2.1。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救国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第90页。
    ⑦记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1932年创刊号。
    ①孙子和:《民国政党史料》,台北正中书局,1981,第462页。
    ③张季鸾:《人民与政府》,《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8页。
    ④茅家琦等:《中国国民党史(上)》,鹭江出版社,2009,第315页。
    ⑤《本报特别启事》,天津《大公报》,1930.4.24。
    ⑥《大公报》社评:《领袖人才与国家命运》,天津《大公报》,1930.6.21。
    ①张季鸾:《政治之正轨与常道》,《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1-23页。
    ②张季鸾:《望军政各方大觉悟》,《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55页。
    ③徐铸成:《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第157页。
    ④L. Sophia Wang:“TheIndependent Press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TheCase of theDagong bao in RepublicanChina”,“Pacific Affairs”, Vol.67, No.2(Summer,1994).
    ⑤张炽章:《烟霞草堂从学记》,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榆林市委员会:《张季鸾先生纪念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第132页。
    ⑥方光华等:《关学及其著述》,西安出版社,2003,第4页。
    ⑦张炽章:《烟霞草堂从学记》,载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榆林市委员会:《张季鸾先生纪念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第130页。
    ①徐铸成:《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第157页。
    ②张季鸾:《目前政治上之亟务》,《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88页。
    ③张季鸾:《祝岁之辞》,《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31页。
    ④吉林省档案馆:《九一八事变》,档案出版社,1991,第180页。
    ⑤张季鸾:《对日须为整个的行动》,《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68-69页。
    ①张季鸾:《目前政治上之亟务》,《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87页。
    ②张季鸾:《警告政府国民反省》,《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89页。
    ③张季鸾:《自卫之策》,《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96页。
    ④原载《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档案》,引自潘喜廷等:《东北抗日义勇军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第515页。
    ⑤陈清晨:《东北义勇军之考察》,《申报月刊》,1932年第1卷第3号。
    ⑥《中国抗日战争史》编写组:《中国抗日战争史》,人民出版社,2011,第61页。
    ⑦《益世报》社论:《为沪战告国人》,天津《益世报》,1932.1.30。
    ⑧张季鸾:《祝岁之辞》,《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31页。
    ①张季鸾:《沈钧儒等一案公判》,《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63页。
    ②参考徐铸成:《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第19-20页。
    ③王造时在悼念张季鸾的文章中写道:“(张季鸾)知我们除要求抗日外,此心无他。他为此来过苏州,到过南京,爬过庐山。我们的耿耿忠诚能逢鉴谅,与他不无关系。他为什么这样热心?决不是单纯为着私人的友谊。”见王造时:《吊念张季鸾先生》,《大公报》,1941.9.28。
    ④张季鸾:《祝岁之辞》,《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33页。
    ⑤张季鸾:《统一国论之必要及其方法》,《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87页。
    ⑥张季鸾:《祝岁之辞》,《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53页。
    ①《申报》时评:《日本对华强硬政策与抗日运动》,《申报》,1931.10.7。
    ②《申报》时评:《抗日救国运动中军人之责任》,《申报》,1931.9.30。
    ③《益世报》社论:《如何应付日本之侵略》,天津《益世报》,1931.9.19。
    ④《益世报》社论:《反日运动之建议》,天津《益世报》,1931.9.19。
    ⑤《益世报》社论:《可以战矣!》,天津《益世报》,1932.1.26。
    ⑥《益世报》社论:《应立即出兵收回东北失地》,天津《益世报》,1932.2.21。
    ⑦《申报》时评:《我国惟一之生路》,《申报》,1932.2.1。
    ⑧《申报》时评:《收回失地与讨伐伪国》,《申报》,1932.2.26。
    ⑨《中央日报》社论:《中日纠纷非调停方法所能解决》,《中央日报》,1932.3.10.
    ①周雨曾在《大公报史》中这样记述道:“(1931年)9月21日(《大公报》)发表张季鸾写的《救国救灾》的社评,鼓吹甘地的不抵抗主义”“张季鸾执笔写了一篇《转祸为福在共同努力》的社评,(1931)11月26日刊出,正式反对主战论”。分别见周雨:《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第82、84页。
    ②张季鸾:《兴亡歧路生死关头》,《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75页。
    ③张季鸾:《国联与各公约之命运》,《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84页。
    ④王造时:《吊念张季鸾先生》,重庆《大公报》,1941.9.28。
    ⑤张季鸾:《日军竟声明全线总攻》,《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25页。
    ⑥沈钧儒的回忆,见徐铸成:《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第20页。
    ⑦张季鸾:《美国新总统今日就职》,《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21页。
    ①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第327页。
    ②胡健中:《我对张季鸾先生的观感》,载朱传誉:《张季鸾传记资料》(影印本),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第92页。
    ③张季鸾:《今后的对日问题》,《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45页。
    ④张季鸾:《行政院对外宣言》,《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95页。
    ⑤张季鸾:《国家真到严重关头》,《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62页。
    ①张季鸾:《对日须为整个的行动》,《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69-70页。
    ②张季鸾:《学生与政治》,《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30页。
    ③张季鸾:《国家真到严重关头》,《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63页。
    ④《益世报》社论:《对日应战之必要》,天津《益世报》,1931.11.23。
    ⑤何谓“国士”?在张季鸾看来,“为国士者,应随时准备为祖国同胞受任何牺牲”。张季鸾:《学生与政治》,《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32页。
    ⑥张季鸾:《中国之前途》,《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14-215页。
    ①张季鸾:《今后的对日问题》,《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45页。
    ②张季鸾:《自卫之策》,《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97页。
    ④张季鸾:《勉驻平政委会诸委员》,《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27页。
    ⑤贺善徽:《大公报的抗日言论》,载周雨:《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第67页。
    ⑥张季鸾:《打倒北平伪组织》,《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41页。
    ⑦《汪精卫先生抗战言论集》,引自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第六卷)》,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第796-797页。
    ①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档案,档号:002-040100-00008-017,引自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第九卷上)》,中华书局,2011,第243页。
    ②张季鸾:《最低调的和战论》,《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35-36页。
    ③张季鸾:《置之死地而后生》,《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38-39页。
    ⑤张季鸾:《自卫之策》,《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98页。
    ①张季鸾:《中日问题之根本讨论》,《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14-115页。
    ②张季鸾:《沪战与国民的觉悟》,《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5页。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张季鸾报告与山崎会谈中日关系致陈布雷函》,《民国档案》,1999.3。
    ①George H. Blakeslees:《辟所谓日本门罗主义》,汤鸿庠译自美国《外交季刊》,载《大道月刊》,1933年第1卷第2期。
    ②横田喜三郎:《亚洲门罗主义之批评》,王明章译自日本《中央公论》,载《外交月报》,1933年第3卷第2期。
    ①孙中山:《对神户商业会议所等团体的演说》(1924.11.28),载陈旭麓、郝盛潮:《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116-117页。
    ②胡汉民:《再论大亚细亚主义》,《三民主义月刊》,1934年第4卷第3期。
    ③李本义:《论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思想》,《江汉论坛》,2005.11。
    ④参考史桂芳:《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与中日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127-128页。
    ⑤George H. Blakeslees:《辟所谓日本门罗主义》,汤鸿庠译自美国《外交季刊》,载《大道月刊》,1933年第1卷第2期。
    ⑥相异之处甚多,主要表现在:其一,美国“门罗主义”的提出是为了防止欧洲重新涉入美洲大陆的事务而损害美国的利益;而日本“东洋门罗主义”的提出则是为了防止其他列强干涉其对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侵略。其二,美国的“门罗主义”不特别强调利益尤其是政治利益的特殊与优先,基本上以维持现状为着眼点,不反对欧洲诸国的既得利益;而日本的“东洋门罗主义”则特别强调日本在华利益的特殊性,以改变现状为着眼点,排挤列强固有势力。参考横田喜三郎:《亚洲门罗主义之批评》,王明章译自日本《中央公论》,载《外交月报》,1933年第3卷第2期。
    ①徐公肃:《所谓亚洲门罗主义》,《外交评论》,1932年第1卷第2期。
    ③参考George H. Blakeslees:《辟所谓日本门罗主义》,汤鸿庠译自美国《外交季刊》,载《大道月刊》,1933年第1卷第2期。
    ④张季鸾:《日本所谓东洋门罗主义》,《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06页。
    ⑤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第282页。
    ①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第283页。
    ③《有田“东亚门罗主义”演说》,《日本评论》,1940年第12卷第1期。
    ④张季鸾:《驳有田声明》,《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61-162页。
    ①张季鸾:《日本所谓东洋门罗主义》,《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05-106页。
    ②室伏高信读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的感想,张伯筠译自日本《大众经济》,载天津《大公报》,1932.11.29。
    ③张季鸾:《日本所谓东洋门罗主义》,《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07页。
    ④张季鸾:《驳有田声明》,《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61-162页。
    ⑤George H. Blakeslees:《辟所谓日本门罗主义》,汤鸿庠译自美国《外交季刊》,载《大道月刊》,1933年第1卷第2期。
    ①参考陈觉:《“九一八”后国难痛史(上)》,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第144页。
    ③邹念之译自日本外务省编:《外交年表并主要文书(下)》,引自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第一卷)》,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第313页。
    ④周天度等:《中华民国史(第八卷上)》,中华书局,2011,第155页。
    ⑤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第一卷)》,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第660页。
    ①张季鸾:《愿日本国民反省》,《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52页。
    ②陈觉:《“九一八”后国难痛史(下)》,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第1598页。
    ④本段所引均出自该文,见张季鸾:《反日与存华》,《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61-163页。
    ①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第一卷)》,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第29页。
    ①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第一卷)》,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第695页。
    ②张季鸾:《愿日本国民反省》,《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51页。
    ③张季鸾:《中日国交之前途》,《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67页。
    ①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日本共产党的六十年(1922-1982年)》,段元培等译,人民出版社,1986,第71页。
    ②“程天放以德国宣布承认伪满偏袒日本请即召回大使以示抗议致外交部电”,原藏中华民国外交部档案,引自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六编:傀儡组织(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第156页。
    ③张季鸾:《‘文化’及‘人道’》,《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55页。
    ④“程天放以德国宣布承认伪满偏袒日本请即召回大使以示抗议致外交部电”,原藏中华民国外交部档案,引自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六编:傀儡组织(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第156页。
    ⑥Bernd M artin:《德国与国民党中国(1927-1941》,李济民译,载张寄谦:《中德关系史研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166页。
    ①吴景平:《从胶澳被占到科尔访华——中德关系(1861-1992)》,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第192页。
    ②张季鸾:《“文化”及“人道”》,《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54页。
    ③张季鸾:《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64页。
    ①[清]阮元:《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卷六)》(影印本)(下),中华书局,1980,第2521页。
    ②丘吉尔坦陈:“在过去二十五年(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前的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英]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三卷上)》,韦凡译,商务印书馆,1975,第566页。
    ④张季鸾:《几点基本认识》,《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67页。
    ⑤张季鸾:《应尽先注意西北建设》,《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28页。
    ⑥翁文灏:《如何开发西北》,《独立评论》,1933年第40期。
    ⑦戴季陶:《西北建设》,《新亚细亚》,1932年第4卷第5期。
    ①张季鸾:《如何完成西北干路?》,《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03页。
    ②徐公肃:《中俄复交以后之赤化问题》,《时代公论》,1933年第1卷第52期。
    ③张季鸾:《如何完成西北干路?》,《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04页。
    ④王芸生:《季鸾先生的风格与文境》,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榆林市委员会:《张季鸾先生纪念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第32页。
    ⑤张季鸾:《国联与各公约之命运》,《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81-82页。
    ①张乃根:《国际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第6-7页。
    ②张季鸾:《日本外交与其国民性》,《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12页。
    ③[美]詹姆斯L麦克莱恩:《日本史》,王翔,朱慧颖译,海南出版社,2009,第381页。
    ①鲁迅:《鲁迅文集(第十一卷)二心集》,丁华民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第119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九一八事变后顾维钧等致张学良密电选(上)》,《民国档案》,1985.1。
    ④张季鸾:《望军政各方大觉悟》,《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55页。
    ①张季鸾:《警告政府国民反省》,《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90-91页。
    ②张季鸾:《兴亡歧路生死关头》,《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75页。
    ③[英]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下卷)》,封振声译,商务印书馆,1964,第43页。
    ④张季鸾:《国家真到严重关头》,《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60-61页。
    ①赵可金:《外交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第38页。
    ②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之“李鸿章引狼入室”节,武汉出版社,2012,第91-95页。
    ③胡适:《一个代表世界公论的报告》,《独立评论》,1932年第21期。
    ④室伏高信读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的感想,张伯筠译自日本《大众经济》,载天津《大公报》,1932.11.29。
    ⑤周鲠生:《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1932年第3卷第1期。
    ①《中央日报》社论:《报告书披露后国联之行动如何?》,《中央日报》,1932.10.8。
    ③张季鸾:《国联今后之责任》,《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17页。
    ⑤《国际联盟条约修正案》,《法政学报》,1919年第11期。
    ①[英]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下卷)》,封振声译,商务印书馆,1964,第41页。
    ②孤立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反对美国介入欧洲战争及亚洲和拉丁美洲事务;反对美国卷入纠缠不清的联盟和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反对为卷入外国战争特别是欧洲战争而做的军事准备;主张加强立法限制总统行使外交的权力。”见赵文莉:《孤立主义势力对美国远东政策的影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③徐公肃:《所谓亚洲门罗主义》,《外交评论》,1932年第1卷第2期。
    ④美国国务卿史汀生1932年1月7日给中日两国政府所发照会的主要观点,史称“不承认主义”,又称“史汀生”主义。参考U.S. Department of State:“PapersRelating to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Diplomatics Papers,1932, Vol.Ⅲ,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8, p.8.
    ⑤张季鸾:《美国新总统今日就职》,《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21页。
    ⑥徐公肃:《所谓亚洲门罗主义》,《外交评论》,1932年第1卷第2期。
    ①徐公肃:《所谓亚洲门罗主义》,《外交评论》,1932年第1卷第2期。
    ②韩莉:《新外交旧世界:伍德罗威尔逊与国际联盟》,同心出版社,2002,第293页。
    ③陶文钊:《中美关系史(上):1911-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132-133页。
    ①于右任:《悼张季鸾先生》,重庆《大公报》,1941.9.7。
    ②刘永平:《于右任诗集》,团结出版社,1996,第405页。
    ①陈布雷:《追念张季鸾先生》,载陈布雷:《陈布雷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9,第98页。
    ②周恩来、邓颖超两先生挽联,重庆《大公报》,1941.9.27。
    ③《季鸾先生对报业的贡献》,《新华日报》,1941.9.26。
    ④王造时:《吊念张季鸾先生》,重庆《大公报》,1941.9.28。
    ⑤徐铸成:《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第20页。
    ①王芝琛:《浅识张季鸾先生》,《书屋》,2000.7。
    ②张季鸾:《本报复刊十年纪念之辞》,《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05页。
    ①张季鸾:《大公报一万号纪念辞》,《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31页。
    ②“星期论文”的主要撰稿者之一,胡适,于1935年12月5日在写给张季鸾的信中曾表示:“伯仁实由我们而受大损害”,见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第537页。
    ③陈纪滢:《胡政之与大公报》,香港掌故出版社,1974,第158页。
    ①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人民出版社,2003,第5页。
    ②[日]矢原谦吉:《谦庐随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77页。
    ③参考“孔祥熙呈报张季鸾在北平采访宋哲元秦德纯等情形之筱电”,原藏《总统府机要档案》,引自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六编):傀儡组织(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第56页。
    ④[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组织传播》,陈昭郎译,台湾编译馆,1983,第10页。
    ①蒋介石1940年8月31日日记,见《蒋介石日记(1931-1945)》(DVD),九洲音像出版公司,2008。
    ①张季鸾:《政治之正轨与常道》,《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2-23页。
    ②《反蒋运动》,第274页。引自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上)》,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第192页。
    ③张季鸾:《中国岂堪被人零割》,《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10页。
    ①张季鸾:《中国岂堪被人零割》,《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09-110页。
    ②陶希圣:《邀游于公卿之间的张季鸾先生》,载朱传誉:《张季鸾传记资料》(影印本),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第86页。
    ③王造时:《吊张季鸾先生》,重庆《大公报》,1941.9.28。
    ④程沧波:《我所认识的张季鸾先生》,载朱传誉:《张季鸾传记资料》(影印本),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第74页。
    ①John Stewart:“Bridges Not Walls: A Book abou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 cGraw-Hill,1999, P.363.
    ②参考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人民出版社,2003,第4-6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张季鸾报告与山崎会谈中日关系致陈布雷函》,《民国档案》,1999.3。下述楷体部分引文皆出自该文。
    ①杨天石认为:“张自1938年起,即在香港和日方各色人物联系,刺探消息,供蒋介石决策参考”。见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2)》,华文出版社,2010,第104页。
    ②蒋介石1940年8月31日日记,见《蒋介石日记(1931-1945)》(DVD),九洲音像出版公司,2008。
    ①蒋中正:《以气节廉耻为立党立国之本》,《中央党务月刊》,1930年第18期。
    ②张季鸾:《论提倡气节廉耻》,《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5页。
    ③原载《平山县志料集》卷十,引自田涛:《百年记忆:民谣里的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第270-271页。
    ①郑仓元、陈立旭:《社会风气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第133页。
    ②田涛:《百年记忆:民谣里的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第271页。
    ③参考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及其变化》,《中州学刊》,2004.6。
    ④张季鸾:《民国二十年国庆辞》,《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57页。
    ⑤张季鸾:《中国文明在那里?》,《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5-7页。
    ⑥张季鸾:《秀山堂一夕谈》,《国闻周报》,1934年第11卷第33期。
    ①《张序》,收录于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第13-14页。
    ②张季鸾:《望军政各方大觉悟》,《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54页。
    ③张季鸾:《救东三省辟伪独立》,《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65页。
    ④张季鸾:《哀匪军》,《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09页。
    ⑤张季鸾:《我之新生活运动观》,《国闻周报》,1934年第11卷第15期。
    ①[清]阮元:《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卷六)》(影印本)(下),中华书局,1980,第2478页。
    ②胡适:《惨痛的回忆与反省》,《独立评论》,1932年第18期。
    ③张伟:《都市电影传媒:民国电影笔记》,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第28-29页。
    ④杜牧:《杜牧集》,欧阳灼校点,岳麓书社,2001,第81页。
    ⑤张季鸾:《绥北大捷之意义》,《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12页。
    ⑥汉语世界作此解,见《辞源(修订本)》(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79,第165页;在英语世界,亦有“hatred”(仇恨)等对应的词汇。
    ⑦张季鸾:《为匹夫匹妇复仇》,《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43页。
    ①张季鸾:《春节念受难同胞》,《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45页。
    ②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引自黄汝城集释:《日知录集释》,世界书局,1936,第307页。
    ③[清]阮元:《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卷六)》(影印本)(下),中华书局,1980,第2471页。
    ④[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九)》(影印本)(上),中华书局,1980,第408页。
    ⑤[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09)》,中华书局,1974,第7966页。
    ⑥吴梅村:《圆圆曲》,引自《吴梅村诗选》,叶君远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第127页。
    ⑦今人对“冲冠一怒为红颜”之说颇有异议,但多不否认,吴三桂降清有泄私愤的因素。
    ①于右任:《寿张季鸾》,引自《于右任诗集》,刘永平编,团结出版社,1996,第234页。
    ②张季鸾:《望军政各方大觉悟》,《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55页。
    ③张季鸾:《勉驻平政委会诸委员》,《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27页。
    ④《国民政府公报》,1936年第2177号,引自[美]林郁沁:《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陈湘静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第164页。
    ①李萱华,陈嘉祥:《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重庆出版社,2006,第287页。
    ②张季鸾:《中国之前途》,《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14页。
    ①张季鸾:《中德关系大变化》,《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52页。
    ③张季鸾:《几点基本认识》,《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67-168页。
    ④张季鸾:《国家真到严重关头》,《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62页。
    ⑤殷燕军:《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366页。
    ⑥张季鸾:《国家真到严重关头》,《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62页。
    ⑦张季鸾:《日本之法西斯蒂运动》,《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85页。
    ①张季鸾:《备战中之日本外交》,《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37页。
    ②张季鸾:《日本外交与其国民性》,《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10-111页。
    ③蒋百里,戴季陶:《日本人与日本论》,凤凰出版社,2009,第42-43页。
    ①张季鸾:《闻鹿地亘氏讲演感言》,《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70页。
    ②参考[日]山本文雄:《日本大众传媒史(增补版)》,诸葛蔚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42、157页。
    ③室伏高信读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的感想,张伯筠译自日本《大众经济》,载《大公报》,1932.11.29。
    ④张季鸾:《日本外交与其国民性》,《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10-114页。
    ①[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第1-2页。
    ②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三编:战时外交(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第391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外交,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第219页。
    ④《中央日报》社评:《论苏日协定》,1941.4.15。
    ⑤据王芝琛称,该文为王芸生所撰。见王芝琛:《一代报人王芸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第74页。
    ⑥王芸生:《苏日中立条约》,重庆《大公报》,1941.4.15。
    ⑦《委座与苏联潘大使谈话记略》(1941.4.19),蒋中正档案-革命文献-抗战时期第42册:对苏外交,文件87。
    ⑧“指示”见王芝琛:《一代报人王芸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第74页。
    ⑨张季鸾:《勉中苏文化协会》,《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40页。
    ①张季鸾:《愿日本国民反省》,《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49-51页。
    ②张季鸾:《促日本国民急切反省》,《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79-80页。
    ③陈纪滢:《胡政之与大公报》,香港掌故出版社,1974,第138页。
    ①张季鸾:《促日本国民急切反省》,《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81页。
    ③[日]池田德真:《宣传战史》,朴世俣译,新华出版社,1984,第79页。
    ①[英]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第359页。
    ②“孔祥熙呈报张季鸾在北平采访宋哲元秦德纯等情形之筱电”,原藏《总统府机要档案》,引自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六编:傀儡组织(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第56页。
    ①“吴鼎昌转呈张季鸾电报萧振瀛等在华北应付日人情况之巧电”,原藏《总统府机要档案》,引自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六编:傀儡组织(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第57页。
    ②张季鸾:《勿自促国家之分裂》,《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75-176页。
    ③“胡适致张季鸾信”,收录于胡适:《胡适日记全编》(6),安徽教育出版社,曹伯言整理,2001,第537页。
    ④《华北日报》,1935.11.12,引自南开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中共党史研究组:《华北事变资料选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第312页。
    ⑤有学者认为,“宋哲元通电不仅是对国民党五全大会的冲击,更严重的是动摇了国民政府对华北的宗主地位,冲击了国民政府的政策。”参考Aron Shai:“Origins of The War In The East, Britain, China and Japan1937-1939.”引自刘子健:《通向芦沟桥:1935年日本对华政策及其演变》,载陈世松:《宋哲元研究》,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第140页。
    ⑥[日]岛田俊彦等编:《现代史资料》第8卷,第131页,引自周天度等:《中华民国史(第八卷上)》,中华书局,2011,第376页。
    ⑦“一周国内外大事述要”,《国闻周报》,1935年第十二卷第四十八期。
    ①当然,导致《大公报》遭受停邮处分的原因并非仅此一点,这只是直接原因,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②“张季鸾致胡适信”,收录于胡适:《胡适日记全编》(6),安徽教育出版社,曹伯言整理,2001,第537页。
    ③“胡适致张季鸾信”,收录于胡适:《胡适日记全编》(6),安徽教育出版社,曹伯言整理,2001,第537-538页。
    ④《中央日报》消息:《五十六中委提议:大公报仍照常邮寄》,《中央日报》,1935.12.7。
    ⑤《中央日报》社评:《国难最前线的言论界》,《中央日报》,1935.12.5。
    ①《申报》时评:《天津大公报被扣之波折》,《申报》,1935.12.6。
    ②《大公报》消息:《宋对报界表示听命中央》,天津《大公报》1935.12.5。
    ③参见陈世松:《对宋哲元抗日事迹的考察——兼论宋哲元的历史地位》,载陈世松:《宋哲元研究》,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第16-18页。
    ④顾颉刚:《顾颉刚日记》(卷三),中华书局,2011,第417页。
    ①《中央日报》社评:《讨逆——我们的十字军》,《中央日报》,1936.12.17。
    ②张学良口述,[美]唐德刚撰写:《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第9页。
    ③程沧波:《我在本报的一个阶段——时代环境与宣传政策》,《中央日报》,1957.3.20。
    ①《益世报》社论:《以国家为前提》,天津《益世报》,1936.12.15。
    ②《益世报》社论:《一个解决陕变的建议——召集救亡大会》,天津《益世报》,1936.12.16。
    ③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关于我们对西安事变态度的声明》,《学生报道》,1937年创刊号。
    ④张学良口述,[美]唐德刚撰写:《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第127页。
    ⑥王鹏:《<大公报>与西安事变》,《文史精华》,2002.5。
    ①陈布雷:《陈布雷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9,第159页。
    ②《大公报》社评:《望张杨觉悟》,天津《大公报》,1936.12.16。
    ③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引自黄汝城集释:《日知录集释》,世界书局,1936,第307页。
    ④参考徐铸成:《报海旧闻》(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第81页。
    ⑤张季鸾:《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季鸾文存(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225-227页。
    ①[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第402页。
    ①杨尔瑛:《张季鸾的思想与轶事》,载朱传誉:《张季鸾传记资料》(影印本),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第90-91页。
    ②管翼贤:《新闻学集成(第七辑)》,上海书店,1989,第162页。
    ③陈纪滢:《胡政之与大公报》,香港掌故出版社,1974,第223页。
    ⑤《申报》时评:《悼张季鸾先生》,《申报》,1941.9.7。
    ⑥《新华日报》短评:《张季鸾先生对报业的贡献》,《新华日报》,1941.9.26。
    ①徐铸成:《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修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第130页。
    ②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第九卷上)》,中华书局,2011,第401页。
    ③《毛泽东关于国民党取消新四军番号后形势与对策的报告》(1941年1月18日),引自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444页。
    ④穆欣:《周恩来《致大公报书》发表前后(中)——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新闻界》,1998.05。
    ①周恩来:《答<大公报>社论》,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7,第309-312页。
    ②张季鸾:《读周恩来先生的信》,《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132-136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室:《毛泽东年谱(中)》,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第307-308页。
    ①参考杨奎松:《关于中条山战役过程中国共两党的交涉问题》,《近代史研究》,2010.4。
    ②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461页。
    ③《敬请读者公判》,天津《大公报》,1931.10.10。
    ①陶彬:《质大公报之亲日谬言论》,《时代公论》,1933年第2卷第87期。
    ②徐东林:《对大公报持论态度的批评》,天津《大公报》,1931.10.22。
    ③徐用仪:《致大公报记者书》,天津《大公报》,1932.1.19。
    ①《<致大公报记者书>记者按》,天津《大公报》,1932.1.19。
    ②岳谦厚:《顾维钧外交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第137页。
    ③王文彬:《学习季鸾先生》,重庆《大公报》,1941.9.8。
    ④《敬请读者公判》,天津《大公报》,1931.10.10。
    ①徐东林:《对大公报持论态度的批评》,天津《大公报》,1931.10.22。
    ②[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戴光年译,新世界出版社,2010,第43页。
    ③胡适1935年12月11日日记,收录于胡适:《胡适日记全编》(6),安徽教育出版社,曹伯言整理,2001,第544页。
    ①胡适1935年12月9日日记,收录于胡适:《胡适日记全编》(6),安徽教育出版社,曹伯言整理,2001,第542页。
    ②张太原:《<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103页。
    ③朱镜宙:《哀张季鸾先生》,重庆《大公报》,1941.9.26。
    ④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影印版)》,上海书店,1984,第40页。
    ①张季鸾:《归秦杂记(一)》,天津《大公报》,1932.6.17。
    ②萨苏:《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第292页。
    ③王造时:《吊张季鸾先生》,重庆《大公报》,1941.9.28。
    ④《申报》时评:《悼张季鸾先生》,《申报》,1941.9.7。
    ①[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161页。
    ④周天度等:《中华民国史(第八卷下)》,中华书局,2011,第859页。
    ①[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161页。
    ②张季鸾:《呜呼领袖欲之罪恶》,天津《大公报》,1927.11.4。
    ①陈纪滢:《张季鸾先生与中国报业》,载朱传誉:《张季鸾传记资料》(影印本),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第57页。
    ②胡春惠:《汪精卫与“低调俱乐部”》,《抗日战争研究》,1999.1。
    ③陈仁霞:《陶德曼调停新论》,《历史研究》,2003.6。
    ④陈纪滢:《张季鸾先生与中国报业》,载朱传誉:《张季鸾传记资料》(影印本),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第57页。
    ①陈纪滢:《张季鸾先生与中国报业》,载朱传誉:《张季鸾传记资料》(影印本),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第57页。
    ③梁漱溟:《蒋百里轶事数则》,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海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蒋百里先生纪念册》(内部出版),1993,第119页。
    ④黄仁宇:《日本,Nippon,Japan》,载黄仁宇:《关系千万重》,九州出版社,2007,第158-159页。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年谱组:《毛泽东军事年谱(1927~1958)》,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第245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二版),人民出版社,1991,第442页。
    ③王芝琛:《浅识张季鸾先生》,《书屋》,2000.7。
    ④张季鸾:《这一战》,《大公报》,1938.4.26。
    ⑤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第九卷上)》,中华书局,2011,第173页。
    ①龚德柏:《台儿庄大捷之影响》,《创导半月刊》,1938.11。
    ②沙雁:《台儿庄万岁》,《文艺》,1938.4。
    ③龚德柏:《台儿庄大捷之影响》,《创导半月刊》,1938.11。
    ④据《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对上述所引文字的注释称:“他们从一种侥幸心理出发,希望用几个台儿庄一类的胜仗就能打败日本,免得在持久战中动员人民力量,危及自己阶级的安全。当时国民党统治集团内普遍有这种侥幸心理。”该卷曾由毛泽东本人主持编辑,此注释对毛当时心理的把握应是基本准确的。见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二版),人民出版社,1991,第516页。
    ⑤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第九卷上)》,中华书局,2011,第181页。
    ①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第九卷上)》,中华书局,2011,第184页。
    ③张季鸾:《灭亡的“平和”与奴隶的“平和”》,《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95-96页。
    ④王芸生:《季鸾先生的风格与文境》,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榆林市委员会:《张季鸾先生纪念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第33-34页。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二版),人民出版社,1991,第449页。
    ①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第六卷)》,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第799页。
    ③周佛海:《回忆与前瞻》,《中华日报》,1939.7.22-24,引自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第六卷)》,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第800页。
    ④据罗君强的回忆,引自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第六卷)》,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第800页。
    ⑤方秋苇:《陶希圣与“低调俱乐部”、“艺文研究会”》,《民国档案》,1992.3。
    ⑥据罗君强的回忆,引自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第六卷)》,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第799页。
    ⑦胡春惠:《汪精卫与“低调俱乐部”》,《抗日战争研究》,1999.1。
    ①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第六卷)》,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第801页。
    ②见《胡适来往书信选》,引自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第六卷)》,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第803页。
    ①张季鸾:《灭亡的“平和”与奴隶的“平和”》,《季鸾文存(下)》(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第93-95页。
    ①王栻:《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第981页。
    ①屈原:《离骚》,引自李振华:《楚辞》,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第10页。
    ①关于此,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我们党内有一种情绪,不喜欢孙中山,这种情绪在相当广大的党员中存在着。认真说,这种情绪是不大健全的,是还没有真正觉悟的表现,这是反映了内战时期的情绪”。在此,毛泽东将以党派本位利益看问题、处事情的现象称为内战的情绪,并对其狭隘性进行了批判。笔者以为,历史的研究更应克服内战情绪。引文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第124-125页。
    ①林治波:《张自忠》,昆仑出版社,1999,第93页。
    1、张季鸾:《季鸾文存》,天津大公报馆,1947。收录于周谷城主编:《民国丛书》(第一编第98册),上海书店,1989。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张季鸾报告与山崎会谈中日关系致陈布雷函》,《民国档案》,1999.03。
    3、朱传誉:《张季鸾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榆林市委员会:《张季鸾先生纪念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胡政之:《胡政之文集》,王瑾、胡玫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6、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7、蒋介石:《蒋介石日记(1931-1945)》(DVD),九洲音像出版公司,2008。
    8、陈布雷:《陈布雷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9。
    9、于右任:《于右任集》,刘永平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10、胡适:《胡适日记全编》,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11、中共中央文献室:《毛泽东年谱(中)》,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年谱组:《毛泽东军事年谱(1927~1958)》,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二版),人民出版社,1991。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15、周恩来:《周恩来军事文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人民出版社,1997。
    16、鲁迅:《鲁迅文集(第十一卷)二心集》,丁华民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17、张学良:《张学良口述历史》,[美]唐德刚撰,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
    1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海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蒋百里先生纪念册》,《海宁人物资料》第六辑,1993。
    1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20、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
    21、南开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中共党史教研组:《华北事变资料选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
    22、黄柏莉:《你好吗?我很想你:许多许多年前的老情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
    2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国青年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救国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5、孙子和:《民国政党史料》,台北正中书局,1981。
    26、吉林省档案馆:《九一八事变》,档案出版社,1991。
    27、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2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九一八事变后顾维钧等致张学良密电选(上)》,《民国档案》,1985.1。
    29、顾颉刚:《顾颉刚日记》(卷三),中华书局,2011。
    30、方秋苇:《陶希圣与“低调俱乐部”、“艺文研究会”》,《民国档案》,1992.3。
    31、王栻:《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
    32、李振华:《楚辞》,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33、叶君远:《吴梅村诗选》,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大公报》
    2、《申报》
    3、《中央日报》
    4、《新华日报》
    5、《国闻周报》
    6、《独立评论》
    7、《月报》
    8、《中华法学杂志》
    9、《报学季刊》
    10、《司法公报》
    11、《文化先锋》
    12、《福建教育通讯》
    13、《生活》
    14、《中华教育界》
    15、《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月刊》
    16、《银行周报》
    17、《歌谣》
    18、《人言周刊》
    19、《民族公论》
    20、《档案与史学》
    21、《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公报》
    22、《再生》
    23、《申报月刊》
    24、《大道月刊》
    25、《外交月报》
    26、《三民主义月刊》
    27、《外交评论》
    28、《日本评论》
    29、《新亚细亚》
    30、《时代公论》
    31、《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
    32、《法政学报》
    33、《中央党务月刊》
    34、《学生报道》
    35、《创导半月刊》
    36、《文艺》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雷颐点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赵吕甫校注:《史通新校注》,重庆出版社,1990。
    5、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王尔敏:《史学方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杨奎松:《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九州出版社,2009。
    8、[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八)》(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
    9、徐铸成:《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0、徐铸成:《报海旧闻》(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11、周雨:《大公报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12、陈纪滢:《胡政之与大公报》,香港掌故月刊社,1974。
    13、陈纪滢:《抗战时期的大公报》,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
    14、陈纪滢:《报人张季鸾》,台北重光出版社,1971。
    15、方蒙:《大公报与现代中国》,重庆出版社,1993。
    16、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二版),武汉出版社,2002。
    17、方汉奇等:《<大公报>百年史》,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18、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19、王芝琛:《1902-2006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20、王芝琛:《一代报人王芸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21、任大援、武占江:《刘古愚评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22、吕效祖:《刘古愚——一个时代的播火人》,作家出版社,2005。
    23、曾虚白:《中国新闻史》(五版),台北三民书局,1984。
    24、蔡铭泽:《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团结出版社,1998。
    25、展江:《战时新闻传播诸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6、《中国抗日战争史》编写组:《中国抗日战争史》,人民出版社,2011。
    27、何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8、李新:《中华民国史》,中华书局,2011。
    29、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0、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1、管翼贤:《新闻学集成》(第五至八册),中华新闻学院,1943。收录于周谷城主编:《民国丛书》(第四编第46册),上海书店,1989。
    3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武汉出版社,2012。
    33、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Ⅱ》,华文出版社,2010。
    34、杨天石:《蒋氏密档与蒋介石真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5、张太原:《<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6、史桂芳:《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与中日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7、殷燕军:《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8、茅家琦等:《中国国民党史》,鹭江出版社,2005。
    39、蒋百里、戴季陶:《日本人与日本论》,凤凰出版社,2009。
    40、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1、田涛:《百年记忆:民谣里的中国》,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42、张伟:《都市电影传媒——民国电影笔记》,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43、范小梵:《风雨流亡路——一位知识女性的抗战岁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44、孙子和:《民国政党史料》,台北正中书局,1981。
    45、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6、萨苏:《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47、林治波:《张自忠》,昆仑出版社,1999。
    48、方光华等:《关学及其著述》,西安出版社,2003。
    49、潘喜廷等:《东北抗日义勇军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50、陈旭麓、郝盛潮:《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51、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
    52、陈觉:《“九一八”后国难痛史(上)》,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53、吴景平:《从胶澳被占到科尔访华——中德关系(1861-1992)》,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54、张乃根:《国际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55、赵可金:《外交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第38页。
    56、韩莉:《新外交旧世界:伍德罗威尔逊与国际联盟》,同心出版社,2002。
    57、陶文钊:《中美关系史(上):1911-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8、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人民出版社,2003。
    59、郑仓元、陈立旭:《社会风气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60、李萱华,陈嘉祥:《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重庆出版社,2006。
    61、王润泽:《张季鸾与<大公报>》,中华书局,2008。
    62、陈世松:《宋哲元研究》,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63、张寄谦:《中德关系史研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4、黄汝城:《日知录集释》,世界书局,1936。
    65、岳谦厚:《顾维钧外交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
    66、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影印版)》,上海书店,1984。
    67、黄仁宇:《关系千万重》,九州出版社,2007。
    68、[日]矢原谦:《谦庐随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李金铨:《新闻史研究:“问题”与“理论”》,《国际新闻界》,2009.4。
    2、单正平:《中国语境中的文本分析——兼论一种新的批评倾向》,《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3、傅国涌:《张季鸾驳斥希特勒》,《新世纪周刊》,2008.33。
    4、傅国涌:《遥想季鸾当年》,来源网址:http://www.eyii.com/news/past/200989/8813.html。
    5、刘宪阁:《傅斯年笔下的张季鸾》,《青年记者》,2012.4。
    6、王芝琛:《浅识张季鸾先生》,《书屋》,2000.7。
    7、穆欣:《周恩来《致大公报书》发表前后——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中)》,《新闻界》,1998.5。
    8、石君讷:《国民党的新闻检查(1934—1945)》,《新闻研究资料》,1985.1。
    9、郑玉纯:《从“华北五省自治”的策划到“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的始末》,《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4。
    10、马长林:《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对上海公共租界的侵夺》,《上海地方志》,2001.6。
    11、闾小波:《<新生>事件与杜重远遇害》,《炎黄春秋》,1995.11。
    12、李本义:《论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思想》,《江汉论坛》,2005.11。
    13、赵文莉:《孤立主义势力对美国远东政策的影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14、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及其变化》,《中州学刊》,2004.6。
    15、王鹏:《<大公报>与西安事变》,《文史精华》,2002.5。
    16、杨奎松:《关于中条山战役过程中国共两党的交涉问题》,《近代史研究》,2010.4。
    17、胡春惠:《汪精卫与“低调俱乐部”》,《抗日战争研究》,1999.1。
    18、陈仁霞:《陶德曼调停新论》,《历史研究》,2003.6。
    19、陈建新;《<大公报>与抗战宣传》,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
    20、李桂生:《<大公报>与抗日救亡的舆论传播——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7。
    21、张莉:《南京国民政府新闻出版立法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德]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序言部分,胡昌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德]哈特穆特凯博:《历史比较研究导论》,赵进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日]池田德真:《宣传战史》,朴世俣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5、[日]山本雄文:《日本大众传媒史》(增补版),诸葛蔚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7、[美]詹姆斯L.麦克莱恩:《日本史》,王翔等译,海南出版社,2009。
    8、[德]鲁登道夫:《总体战》,戴耀先译,解放军出版社,1988。
    9、[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戴光年译,新世界出版社,2010。
    10、[英]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三卷上)》,韦凡译,商务印书馆,1975。
    11、[美]詹姆斯L麦克莱恩:《日本史》,王翔,朱慧颖译,海南出版社,2009。
    12、[英]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下卷)》,封振声译,商务印书馆,1964。
    13、[美]林郁沁:《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陈湘静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14、[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
    15、[英]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6、[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17、[美]罗杰斯:《组织传播》,陈昭郎译,台湾编译馆,1983。
    18、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日本共产党的六十年(1922-1982年)》,段元培等译,人民出版社,1986。
    19、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1968年版),王海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1. Lasswell, H. D.:“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InBryson, L.:“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Religion and Civilization Series”, Harperand Row,1948.
    2. McQuail, D.,Windahl, S.:“Communication Models”, Longman,1981.
    3. L. Sophia Wang:“The Independent Press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The Case ofthe Dagong bao in Republican China”,“Pacific Affairs”, Vol.67, No.2(Summer,1994).
    4. U.S. Department of State:“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States”, Diplomatics Papers,1932, Vol.Ⅲ,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8.
    5. John Stewart:“Bridges Not Walls: A Book abou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McGraw-Hill,1999.
    6. Bernard C.Hennessy:“Public Opinion”(Third Edition),Wadsworth Pub. Co.,1975.
    7. Doob.Leonard William:“Public Opinion and Propaganda”, New York: H. Holt,1948.
    8. Harold D. Lasswell, Daniel Lerner, Hans Speier:“Propaganda and Communication inWorld History”, Honolulu: Published for the East-West Center by the University Pressof Hawaii,1979.
    9. Michael Balfour:“Propaganda in war,1939-1945: Organisations, Policies, andPublics, in Britain and Germany”, London, Boston: Routledge&Kegan Paul,1979.
    10. Susan Dente Ross and Majid Tehranian:“Peace Journalism in Times of War”, NewBrunswick (U.S.A.): 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9.
    11. Doherty, Martin:“Nazi Wireless Propaganda: Lord Haw-Haw and British PublicOpinion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0.
    12. Barbara Norrander, Clyde Wilcox:“Understanding Public Opinion”, Washington,D.C.: CQ Press,1997.
    13. T. Chistopher Jespersen:“American Images of China,1931-1949”,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4. Sheila K. Johnson:“American Attitudes Toward Japan,1941-1975”, Washington: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1975.
    15. Richard Lance Keeble, John Tulloch, Florian Zollmann:“Peace Journalism, War andConflict Resolution”, New York: Peter Lang,2010.
    16. Bruno Lasker, Agnes Roman:“Propaganda from China and Japan, A Case Study inPropaganda Analysis”, New York: American Council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3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