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中亲师教育观念冲突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以及基础教育的基础,对保证儿童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来说,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因此,开展家园合作,将两个对儿童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环境联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还可视为一种促进儿童和谐、全面发展的有效保障。因为对儿童的发展抱有相同的目的,使得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有可能采用合作的方式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然而在家园合作的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家长都拥有对儿童行使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明确和保护,导致双方无法建立起和谐、统一的合作关系,在教育活动中表现为教师与家长之间教育观念的冲突。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当前家园合作过程中: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和家长能够为顺利开展家园合作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努力;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家园合作中亲师双方的配合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论文以社会学角度对家园合作中亲师教育观念冲突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指出家园合作教育中冲突的中介性、隐蔽性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家园合作中亲师教育观念冲突的表象和本质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家园合作中亲师教育观念冲突的建议。由于家园合作中亲师教育观念冲突具有隐蔽性,尽管冲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与教师教育素质的不断提高,但如果不进行积极有效的解决,就有可能使家园双方关系紧张或矛盾升级,造成破坏性的结果,而承担这种结果的只能是作为中介方的儿童。
     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学者们对亲师教育观念冲突的关注,最终推动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友好关系、默契的合作关系,解决家园合作中的教育难题,促进学前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Home- school cooper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education reform. Former researches centered on how to achieve better cooperation while the conflicts between home and teacher were taken only a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With different concepts in education from the two sides, the conflicts do exist especially at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due to mental and physical features of the children and the gap between reality and expectation in both parent's and teachers'minds. To know and understand the conflicts is the key to effec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home and school.Various reasons contribute to the conflicts in home-school cooperation.
     Research of the conflicts should be conducted with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which people's ideals are shaped. The approaches used in this paper includ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theory analysis. The paper attempts to find out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conflicts between parents and school in the pre-school years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sociology. The paper is also written in hope that it can contribute to a better cooper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of chileren's that whose order and advice should be followed, parents' or teachers'.
引文
①方明、晨云.家园共育:世界幼教改革的大趋势——也谈幼儿教育现代化[J].学前教育研究,1998.(8):4-5
    ②李生兰.比较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
    ③李毅译.全球幼儿教育大纲——21世纪国际幼儿教育研讨会文件(上)[J].幼儿教育,2001.03:4
    ④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3.S1:07
    ①苏霍姆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07
    ①孙洪磊、任悦.天津抽样调查:四大问题困扰幼儿身心发展[EB/OL]. http://news.sina.com.cn/o/2005-01-10/10234778085s.shtml
    ②汪芳.武都区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09
    ③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03:28
    ①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4
    ①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出版社,1999:152-155
    ①裴娣娜.对教育观念变革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1.(2):5
    ②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8
    ①[美]L·科塞.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前言
    ②何景熙、王建敏.西方社会学史纲要[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134
    ③[美]L·科塞.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前言
    ④郑全全、余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59
    ①樊富珉、张翔.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综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82
    ①胡芳.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11.2:26
    ①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81
    ②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教育科学院学报,2002(6):52
    ①李天顺.以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奠基未来[J].人民教育,2011.11:25
    [1]朱家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虞永平.学前课程的多视角透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4]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虞永平、张辉娟、钱雨等.幼儿园课程评价(第2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6]张澜.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发展课程初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渊莘.主题活动和角色游戏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幼儿园科学探究的教与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朱小娟.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8
    [10]波曼(Lisa Burman)、汪寒鹭、李艳菊、陈妍.老师,你在听吗?: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师幼对话[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11]胡慧闵、郭良菁.幼儿园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刑利娅、张燕.幼儿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3]大宫勇雄、李季湄.提高幼儿教育质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4]刘云艳.幼儿园教学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5]卡西·纳特布朗(Cathy Nutbrown)、刘焱、刘丽湘.读懂幼儿的思维:幼儿的学习及幼儿教育的作用(第3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6]克莉丝哎希(Chris Athey)、刘焱、潘月娟.拓展幼儿的思维:父母与教师的合作(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7]莎拉科(Olivia Natividad Saracho)、阮婷、钱琼.幼儿园教师与儿童的认知风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8]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9]徐立芬.家园合作共育新苗——幼儿家长及教师读本[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0]王德清.教学艺术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21]李季嵋、肖湘宁.幼儿园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2]卢乐山.学前教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3]吕建国.家庭生态与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24]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5]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6]刘众.学前教育原理[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7]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8]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9]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0]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1]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2]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3]张博.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4]赵石屏.家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5]王海英.学前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1]张素蓉.中、美、英家长教育权利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9(3)
    [2]刘彤、聂懿.解读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执行标准[J].学前教育研究,2008(9)
    [3]胡彩云、李志宇.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9(6)
    [4]刘明.英国家园合作的特点及启示[J].学前课程研究,2008(4)
    [5]陈光玉,何敏.家园通力合作,促进幼儿入园适应——从家长视角得到的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9)
    [6]曹璇.新配方好收效——家园合作,提高外来子女语言表达能力[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1,(2)
    [7]秦云.家园合作提升幼儿的故事编构能力[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0,(6)
    [8]陈丹.幼儿园家长委员会运作的现状与建议——以上海市为例[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6)
    [9]孙姝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资源进行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建议[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3)
    [10]刘艳.家园合作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0,(6)
    [11]于晓威.国外家园合作方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12]余胜美.农村民办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及思考——以广州地区四所农村民办幼儿园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7)
    [13]闫静.浅谈家园合作中家长的被动合作现状及对策[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4)
    [14]吴素慧.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新方式:母亲会所[J].学前教育研究,2011,(7)
    [15]孙春红.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自信心[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1,(5)
    [16]何红漫,邓丽霞.顺应时代要求,建立新型家园合作关系的实践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9,(3)
    [17]林玲.家园合作新形势——家长助教[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3)
    [18]孙春红.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自信心[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1,(1)
    [19]伍忠玲.通过家园合作提高大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探索[J].学园,2009,(12)
    [20]狄忠敏.家园协同式教研沙龙在幼儿园的实践[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1,(1)
    [21]胡芳.中国小留学生父母教育观念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1.02
    [22]杨启光.重叠影响阈:美国学校与家庭伙伴关系的一种理论解释框架[J].外国教育研究.2006.02
    [23]程咸群.高伟华.如何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J].山东教育.2004(23)
    [24]曹丹丹.家园合作问题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3(Z1)
    [25]曹能秀.云南省幼教机构家园合作的现状及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26]方明.推进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素质[J].学前教育研究.2002.(1)
    [27]董薇薇.家园合作案例解析[J].早期教育.2004.(10)
    [28]胡格.家园合作—幼儿素质教育的最佳组合[J].美与时代.2004.10
    [29]侯娟.谈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
    [30]黄志敏.莫立芸.家园共育的教育价值探究[J].幼教园地.2007(5)
    [31]杭金仙.“三位一体”家园共育[J].山东教育.2005(23)
    [32]金绍容,王德清.家长代言人_制度_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有效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7(3)
    [33]金艳.利用社区资源-借助家园合力_促进幼儿全面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7(3-4)
    [34]李飞、张桂春.中美两国家校合作机制差异之比较[J].教育探究.2006(3)
    [35]李平.如何走出家园合作的误区[J].教育导刊.2007(3)
    [36]李秋平.高芳云.家园联心“三步曲”[J].山东教育.2004(23)
    [37]李生兰.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共育的形式及启示_上_[J].幼儿教育,2006(3)
    [38]李生兰.英国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特点及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4.(3)
    [39]李生兰.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幼儿教育.2001(3)
    [40]刘小蕊、庞丽娟.尊重家长权利,促进家长参与—来自美国学前教育法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8(3)
    [41]缪建东.家园合作模式解析[J].早期教育.2003(12)
    [42]马晓芽.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新思路[J].早期教育.2004(4)
    [43]宋剑云.家园合作同步教育[J].文教资料.2005年20期
    [44]沙丽萍.家园合作指导“宝典”[J].山东教育,2005(36)
    [45]沈黎.亲子平行小组:香港家园合作的新模式[J].教育导刊.2007.(2)
    [46]孙道晗.善待家长争取合作[J].学前教育研究,2004(10)
    [47]王雅琴.如何做好家园共育甘肃教育[J].山东教育.2004(9)
    [48]万春娟.张爱花.家园合作培养新入园幼儿自理能力[J].山东教育.2002(30)
    [49]吴志慧.家园社区共育开创幼儿教育新天地[J].早期教育.2002(1)
    [50]肖畅.怎样提高家园合作的效率[J].学前教育研究.2004(4)
    [51]谢宝瑜.家园携手合作同向同步[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3(22)
    [52]叶穗梅.争取家长配合:引导与服务并重[J].学前教育研究.2008(3)
    [53]杨春洪.西方国家家长参与教育的影响因素探析[J].科教文汇,2007(7)
    [54]杨晓春.让孩子不再胆小—家园合作,促幼儿情绪智力的发展[J].教师之友.2005(4)
    [55]杨海丽.沟通—家园同步教育的关键[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1(4)
    [56]周若冰.家园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5(10)
    [57]朱芳红.家园互动的质量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现代幼教.2007.(4)
    [58]郑静妮.浅谈如何加强家园沟通[J].教育导刊.2002(12)
    [59]张晶.浅谈“家园合作”的几种方式[J].黑河教育.2004(5)
    [60]樊富珉、张翔.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61]王维.“家长参与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基础教育,2009(3)
    [1]黎静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家庭合作教育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0
    [2]陈淑华.上海市幼儿园家长教育选择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王蕊.关于家园合作进行英语教育的研究——以河南省开封市六所幼儿园为例[D].河南大学.2011
    [4]刘明.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5]张韵.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园为例[D].西南大学.2009
    [6]陈蓉晖.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7]张瑜.幼儿与家长对幼儿图书偏好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9.
    [8]潘静虹.基于网络的家校互动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9]孙燕.家校合作新途径的行动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05
    [10]孙孝花.从“局外人”到“局内人”[D].浙江师范大学.2005
    [11]汪芳.武都区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12]王峙.幼儿园“家长园地”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3]岳爱峰.1978年以来我国幼儿园与家庭关系政策的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
    [14]张凤敏.幼儿园推展学习型家庭方案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
    [15]徐敏.贵阳市幼儿家庭教育误区的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0
    [16]宋艳红.家长与教师之间冲突的社会学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
    [17]张帆.幼儿教师与家长相互作用的研究硕士[D].华东师范大学.2005
    [18]赵华民.当代美、日、中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
    [19]张达红.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0]张旺.“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重庆市主城区的几个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21]马恒懿.家校合作新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5)
    [22]黄晓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3]程洁.上海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体系中的家长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4]黄娟娟.家长、社区人员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角色与职能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
    [1]Joyce L.Epstein,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your handbook for action-3rd, publisher:Corwin Press, November 26,2008
    [2]Andrew J.Houtenville and Karen Smith Conway, Parent Effort, "School Resource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XLIII,2,May,2007
    [3]Stern, Julian. Involving Parents. London, GBR: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03
    [4]Debbie Pushor, Parent Engagement:Creating a Shared World, Ontario Education Research Symposium, Invited Research Paper, January 18-20,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