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学视域下的中国文化理论建设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引文
[1]成中英.中国哲学的综合创造与创造综合[J].安徽师大学报,1996(2).
    [2]刘仲林.中国需要重大文化创新[J].创新科技,2011(2).
    [3]邬昆如.哲学入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程宜山.综合创新,自成一家[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3-4).
    [5]李毅寇清杰刘仲林等.综合创新论与“马魂、中体、西用”——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探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6).
    [6]于惠玲.近20年来“综合创新”文化观研究述评[J].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5).
    [7]郭淑新.胡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8]刘仲林.中国需要重大文化创新[J].创新科技,2011(2).
    [9]刘仲林.第三种文化、中国文化和创造文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3).
    [10]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11]李连科.中国哲学百年论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2]马克锋.文化思潮与近代中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13]陈来.对新文化运动的再思考—从五四后期的梁说起[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0(1).
    [14]喻承久.中西认识论视域融合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张岱年.心灵与境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许明马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17]卢兴赵中国.“综合创新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走向”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8(3).
    [18]方克立.综合创新之路的探索与前瞻[J].哲学动态,2008(3).
    [1]王京安许斌.“李约瑟之谜”研究述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方克立.钱学森之问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0(4).
    [3]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4]朱良志.试论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以“生”字为中心[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02).
    [5]田薇.本体论的转换、沉浮及其社会文化根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6).
    [6]熊十力.熊十力集[J].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7]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8]刘志一.科学技术史新论[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185.
    [9]赵国杰.“李约瑟难题”求解述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1).
    [10]涂元季刘莹.钱学森故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
    [11]陈华新.集大成得智慧—钱学森论教育[M].北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2]李维武.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
    [13]林永柏.李约瑟难题的教育学初解[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
    [14]田闯.“李约瑟问题”及其求解[J].法制与社会2008(9).
    [15]李志峰.“钱学森难题”与研究生教育观念的世纪反思——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4).
    [16]涂元季等.大学要有创新精神[J].中国科技奖励,2010(12).
    [17]冉隆锋.钱学森之问:对高等教育现实状况的拷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
    [18]姜岩.破解李约瑟难题[N].北京日报,2003-03-19.
    [19]钱学森.大学要有创新精神[J].法制资讯,2009(11).
    [20]成中英.中国哲学的综合创造与创造综合[J].安徽师大学报,1996(2).
    [21]刘仲林.意之所在,不言而会—老庄意会认识论初探[J].中国哲学史,2003(8).
    [22]红丽.道家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J].求实,2003(10).
    [23]朱良志.理学的生命哲学观及其对中国画学的影响[J].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1996(11).
    [24]刘仲林.儒道释易四家会通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
    [25]潘世东邱紫华.“天人合一”在中国文化中的终极理想设定[J].中国文化研究,2000(8).[27]
    [1]熊十力.新唯识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郭齐勇.试论熊十力哲学的性质,江汉论坛,1983(12).
    [3]刘仲林.古道今梦—中华精神第一义探索:新精神[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4]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下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5]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M].台北:台湾成均出版社,1984.
    [6]黄克剑.方东美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7]方东美.生生之德[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
    [8]蒋国保、周亚洲.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9]罗光.生命哲学[J].哲学与文化,1996(02).
    [10]罗光.生命哲学(订定版)[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7.
    [11]罗光.生命哲学[M].台北:学生书局,1988.
    [12]罗光.生命哲学[J].哲学与文化,1996(02).
    [13]罗光.生命哲学[M].台北:学生书局,1990.
    [14]金岳霖.论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5]张耀天等.罗光生命哲学视野中的“动态生命观”[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16]梁漱溟.朝话,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17]梁漱溟.我的自学小史,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18]冯契.中国近代哲学史(下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9]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20]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1]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熊十力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2]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23]梁漱溟.人心与人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24]刘敏敏.方东美生命哲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1(6).
    [25]郭齐勇李明华.试论熊十力哲学的性质[J].江汉论坛,1983(8).
    [26]卫建勋.熊十力教育哲学思想探微[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11).
    [27]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天津:南开大学,2010(5).
    [28]曾春海.罗光对儒家形上学之诠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
    [29]陈欣雨.信仰与理性:罗光生命哲学[J].现代哲学,2013(3).
    [30]薛君.梁漱溟生命哲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5).
    [31]刘江船.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理论特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6).
    [32]陈奇娟.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1).
    [33]张忠民.和谐的努力与幻灭—略论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J].社会科学,2008(5).
    [34]周祥林.梁漱溟乡村理论建设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5).
    [1]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J].新青年,1919:81.
    [2]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3]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6]张澜张振华.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北方论丛,1996(02)
    [7]张君劢.科学与人生观[M].合肥:黄山书社,2008.
    [8]黄玉顺.科玄之争再评价[J].中国哲学史,1999.
    [9]陈崧.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0]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集,第1辑[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0.
    [11]李衍增.论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的文化背景[J].唯实,2006(10).
    [12]杨铨.中国近三十年之社会改造思想[J].东方杂志,1924(21).
    [13]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4]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5]李下.辩证唯物论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J].求是,2000(1).
    [16]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7]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
    [18]新中社.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19]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第2卷[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0]郑观应.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1]杨昌济.杨昌济文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22]马克锋.文化思潮与近代中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23]王之春.清朝柔远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
    [24]蔡元培.蔡元培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
    [25]张斌峰.殷海光文集,第4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26]任定成.在科学与社会之间[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
    [27]冒荣.中国科学社与“科玄之争”[J].科学1999(3).
    [28]丁文江.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励的人生观[J].努力周报,1923(49)
    [29]张君励.人生观,张君励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30]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
    [31]任鸿隽.人生观的科学或科学的人生观[J].努力周报1923(53)
    [32]梁启超.欧洲心影录节录,饮冰室专辑[M].上海:中华书局,1936.
    [33]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34]陈来.对新文化运动的再思考—从五四后期的梁说起[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0(1).
    [35]孙树芳.西学东渐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
    [36]杨荣.论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37]皮明庥.近代西学东渐三个阶段及其社会影响[J].江汉论坛,1986(7).
    [38]王敏.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0(7).
    [39]宋富安.启蒙: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历史主题[J].江汉论坛,1996(3).
    [40]吴玉才.五四时期的陈独秀与中国现代化地位的改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1]王宪明.中国近代史的性质、特质与主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6).
    [42]易升运.论龚自珍和魏源思想的异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6).
    [43]陈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境遇与发展思路[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4).
    [44]初文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教育[J].理论学习,2003(7).
    [45]刘伟利刘龙昌.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略论[J].船山学刊,2010(4).
    [46]黄玉顺.“科玄之争”再评价[J].中国哲学史,1999(2).
    [47]黄玉顺.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6).
    [48]汤建荣.评张君励的人生观[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1(6).
    [49]任定成.中国学者的科玄之战[J].出版参考,2003(1).
    [50]彭国兴.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关于科学社会功能认识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4(6).
    [51]黄玉顺.论西方近代哲学的转向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性质[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5).
    [52]郭建波刘进.论“五四”时期梁漱溟的文化观[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6).
    [53]董光璧.传统科学向近代科学转变过程中中西文化冲突[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3).
    [54]陈来.对新文化运动的再思考—从“五四”后期的梁漱溟说起[J].南昌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
    [55]陈来.论梁漱溟早期的中西文化观[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5).
    [56]李衍增.马克思主义东渐中国的文化释读[J].传承,2010(5).
    [57]董春华.在文化建设中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2(6).
    [58]王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J].湖南社会科学,2011(3).
    [59]马克锋.试论近代文化建设的几种模式[J].教学与研究,2003(9).
    [60]宋婧.20世纪3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文化宣言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4
    [61]田然.国学大师张岱年[J].文史哲,1995(7).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上下部)[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0.
    [2]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3]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2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4]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5]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6]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7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7]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8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8]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3]杨晓光.文化消费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2006(4)
    [14]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5]恩格斯.自然辫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6]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7]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3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18]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19]阎丽.董子·春秋繁露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0]苏颖.黄帝内经灵枢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1](美)杰里夫·里夫金.吕明等译.嫡—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2]刘仲林.中国新哲学宣言—在中国哲学大会上的发言[J].天津师范大 学学报,2006(4).
    [23]刘鄂培.兼和—张岱年哲学思想的精髓[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7).
    [24]周俊文.荀子“天人相分论”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2(5).
    [25]熊乡江熊次江.论张岱年伦理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J].求索,2008(12).
    [26]李国明.张岱年文化综合创新论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5(6).
    [27]杨亚利.论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J].理论学刊,2007(4).
    [28]金周昌.张岱年兼和哲学的和平论构想[J].江汉论坛,2013(2).
    [29]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5).
    [30]迟成勇.论张岱年人生哲学思想[J].南昌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3).
    [31]刘婷.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5).
    [32]罗芳.论张岱年的哲学观[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5).
    [33]李长学于树云等.荀子的天人相分与现代的天人相通[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34]周俊文.荀子“天人相分论”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2(5).
    [35]滕福星.人与自然关系现代意义下的批判[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5).
    [36]姜广辉.试论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J].人文杂志,1982(12).
    [37]黄伯红.荀子的天人关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6).
    [38]魏来.“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8(4).
    [39]陈豪殉.论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
    [40]刘仲林.中国新哲学宣言—在中国哲学大会上的发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41]冯国瑞.文化研究的开拓者[J].高校理论战线,2005(07).
    [42]李亮.继承五四和扬弃五四[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4).
    [43]王杰张友谊.张岱年“综合创新”论[N].光明日报,2004-07-13.
    [44]赵四学刘仲林.论中国文化理论建设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创新[J].求索,2012(9).
    [45]夏雪.对传统文化现代姿态的探索—张岱年“文化综合创新论”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6]于惠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综合创新之路[J].天津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47]钱耕森.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评张岱年的“综合创新”的文化观[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
    [48]王迎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6).
    [49]傅长珍.新文化建构模式的探索—论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文化观[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9(12).
    [50]梁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6).
    [1]方克立.二十一世纪,能否淡化东化与西化之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02).
    [2]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3]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4]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6]金岳霖.论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7]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8]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9]刘仲林.古道今梦—中华精神第一义探索:新精神(张岱年·序)[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10]刘仲林.古道今梦—中华精神第一义探索:新认识(蒙培元·序)[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11]刘仲林.古道今梦—中华精神第一义探索:新思维(刘大椿·序)[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12]刘仲林.亲证中国哲学大智慧[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13]刘仲林.中国文化与中国创造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05)
    [14]刘仲林.创造性思维的互补结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4(04)
    [15]郭有通.创造心理学[M].台湾:正中书局,1983.
    [16]袁本涛.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02)
    [17]吴宏翔.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9).
    [18]纪宝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教学与研究,2008(04).
    [19]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1]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2]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M].人民出版社,1984.
    [2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
    [2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6]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C].2006-1.
    [2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8]黄治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1983.
    [29]新安晚报:大众与学子同学共修的大学—记中科大“中华文化大学堂”,2011-5-18:C02.
    [30][美]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31]赵四学刘仲林.论中国文化理论建设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创新[J].求索,2012(9):207.
    [32]王忠刘仲林.创造精神应作为文化的核心—兼论中国新文化的模式建构与实施途径[J].社会科学家,2007(5).
    [33]刘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创新[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4).
    [34]纪宝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教学与研究,2008(4).
    [35]张冉.文化自觉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11).
    [36]乐黛云.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J].浙江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
    [37]乐黛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重构[J].文史哲,2008(5).
    [38]乐黛云.中国需要真诚的文化自觉[J].文化学刊,2009(1).
    [39]吴月红冉昆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念与路径[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40]赵四学刘仲林.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五创一体”法探微[J].科技管理研究,2014(9).
    [1]张岱年.中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岱年.心灵与境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0.
    [5]张岱年.张岱年全集(1-8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6]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7]刘仲林.亲证中国哲学大智慧[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8]刘仲林.古道今梦—中华精神第一义探索(新精神)[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
    [9]刘仲林.古道今梦—中华精神第一义探索(新认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
    [10]刘仲林.古道今梦—中华精神第一义探索(新思维)[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
    [11]刘仲林.中华文化精修入门[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12]中国哲学史编写组.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3]许全兴.中国现代哲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4]秦燕.中国思想文化概论[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15]刘静芳.综合创造的哲学与哲学的综合创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6]王文章.中国先进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
    [17]刘俊哲.理论的弘扬与创新(上、下)[M].成都:巴蜀出版社,2008.
    [18]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O.
    [19]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0]李维武.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1]郭淑新.胡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2]艺衡.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3]栾玉广.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方法[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24]舒炜光.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5]邬昆如.哲学入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6]刘鄂培.张岱年哲学研究[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0.
    [27]黄克剑 王欣编.梁簌溟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28]黄克剑 钟小霖 编.方东美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29]黄克剑 林少敏 编.牟宗三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12.
    [30]刘大椿.超越科学大战—科学与社会关系中迷失的话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6.
    [31]刘大椿.科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2]刘大椿.科学哲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3]冯契.智慧,冯契文集,第九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4]李连科.中国哲学百年论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5]马克锋.文化思潮与近代中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36]郭齐勇.大家精要:熊十力[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
    [37]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8]李正乐简隆德等译.人的创造力[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
    [39]喻承久.中西认识论视域融合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0]许明马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41]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11-12.
    [42]陈锐.马一浮与现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3]熊十力.熊十力全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44]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6]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7]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8]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49]张岱年.张岱年文集,第3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50]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下)[M].人民出版社,1984.
    [51]阎丽.董子·春秋繁露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2]苏颖.黄帝内经灵枢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3]郭贵春.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6]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57]金岳霖.论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58]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62]任定成.在科学与社会之间[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
    [63]张君励.人生观,张君励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64]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
    [65]梁启超.欧洲心影录节录,饮冰室专辑[M].上海:1936.
    [36]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熊十力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41.
    [67]陈来.张岱年及其七十年的哲学因缘[J].河北学刊,2003(3);
    [68]陈洁.先秦时期儒家“礼”“乐”思想及现代意义[J].求索,2011(8).
    [69]陈来.张岱年先生的儒学关[J].中国哲学史,2004(3).
    [70]段文明.张岱年:当代国学大师[J].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
    [71]段文明.当代国学大师张岱年[J].中华文化论坛,2002(3).
    [72]成中英.中国哲学的综合创造与创造综合[J].安徽师大学报,1996(2).
    [73]方克立.二十一世纪,能否淡化东化与西化之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2)
    [74]方克立.读书心得二则[J].光明日报,2003(2).
    [75]刘仲林.儒道释易四家会通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
    [76]刘仲林.中国需要重大文化创新[J].创新科技,2011(2).
    [77]刘仲林.第三种文化、中国文化和创造文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3).
    [78]刘仲林.创造性思维的互补结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4(4).
    [79]刘仲林.中国文化与中国创造学[J].天津师大学报,1998(5)
    [80]刘仲林.东西方创造教育的特质与会通[J].教育与现代化,2003(4)
    [81]刘仲林.为“述而不作”正名[N].光明日报,2011,11-04(第015版)
    [82]刘仲林.张岱年“知本达至”思想初探[A].中国哲学的诠释与发展——张岱年先生九十寿庆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3]刘仲林.中国新哲学宣言—在中国哲学大会上的发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4).
    [84]刘仲林.科学创造性思维中的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1983(2).
    [85]刘仲林.创造性思维的互补结构:一种跨学科性课题的探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4(4).
    [86].刘仲林.中国哲学与文化创新之源张岱年“综合创新论”钩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1).
    [87]金丽刘仲林.创造观:中西哲学会通建设的新视点[J],江淮论坛,2013(1).
    [88]金丽刘仲林.创造观院中西哲学会通建设的新视点[J].江淮论坛,2013(6)
    [89]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C].2006-1.
    [90]袁本涛.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
    [91]吴宏翔.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9).
    [92]刘冠军.创新与内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6).
    [93]陈来.对新文化运动的再思考—从五四后期的梁说起[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0(1).
    [94]刘鄂培.兼和—张岱年先生哲学思想的精髓[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4).
    [95]范学德.遥忆岱年先生[J].社会科学论坛,2004(2).
    [96]葛兆光.道统、系谱与历史—关于中国思想史脉络的来源与确立[J].文史哲,2006(3).
    [97]王振钰.道统维护与思想启蒙的悖结—论李贽“童心说”的双重使命及内在困境[J].太平洋学报.2009(7).
    [98]王忠刘仲林.创造精神应作为文化的核心—兼论中国新文化的模式建构与实施途径[J].社会科学家,2007(5).
    [99]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C].2006-1.
    [100]王业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J].中国文化研究,2000.
    [101]赵四学刘仲林.论中国文化理论建设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创新[J].求索,2012(9):207.
    [102]赵四学刘仲林.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五创一体”法探微[J].科技管理研究,2014(9).
    [10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5]吴宏翔.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9).
    [106]纪宝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教学与研究,2008(04).
    [107]张澜张振华.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北方论丛,1996(02).
    [108]冒荣.中国科学社与“科玄之争”[J].科学1999(3).
    [109]丁文江.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励的人生观[J].努力周报,1923(49)
    [u0]任鸿隽.人生观的科学或科学的人生观[J].努力周报,1923(53)
    [111]汤一介.论新轴心时代的文化建设[J].探索与争鸣,2004(01).
    [112]赵国杰.李约瑟难题求解述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1).
    [113]卢兴赵中国.“综合创新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走向”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8(3).
    [114]方克立.综合创新之路的探索与前瞻[J].哲学动态,2008(3).
    [115]林永柏.李约瑟难题的教育学初解[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
    [116]田闯.“李约瑟问题”及其求解[J].法制与社会2008(9).
    [117]李志峰.“钱学森难题”与研究生教育观念的世纪反思——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4).
    [118]涂元季等.大学要有创新精神[J].中国科技奖励,2010(12).
    [119]冉隆锋.钱学森之问:对高等教育现实状况的拷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
    [120]姜岩.破解李约瑟难题[N].北京日报,2003-03-19.
    [121]钱学森.大学要有创新精神[J].法制资讯,2009(11).
    [122]成中英.中国哲学的综合创造与创造综合[J].安徽师大学报,1996(2).
    [123]刘仲林.意之所在,不言而会—老庄意会认识论初探[J],中国哲学史,2003(8).
    [124]林晓梅.玩世与超越——试析道家的人生态度[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4(5).
    [125]朱良志.理学的生命哲学观及其对中国画学的影响[J].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1996(11).
    [126]潘世东邱紫华.“天人合一”在中国文化中的终极理想设定[J].中国文化研究,2000(8).
    [127]李欣复.评李泽厚、黄仁宇不同的“西体中用”论[J].齐鲁学刊,2000(2).
    [128]红丽.道家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J].求实,2003(12).
    [129]纪宝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教学与研究,2008(4).
    [130]郭齐勇李明华.试论熊十力哲学的性质[J].江汉论坛,1983(8).
    [131]乐黛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重构[J].文史哲,2008(5).
    [132]乐黛云.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
    [133]乐黛云.中国需要真诚的文化自觉[J].文化学刊,2009(1).
    [134]陈欣雨.信仰与理性:罗光生命哲学[J].现代哲学,2013(3).
    [135]史炳军.评梁漱溟改造中国乡村社会的理论与实践[J].人文杂志,2002(7).
    [136]刘江船.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理论特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6).
    [137]郑建功.梁漱溟对中国问题特殊性研究[J].浙江学刊,2007(7).
    [138]张忠民.和谐的努力与幻灭—略论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J].社会科学,2008(5).
    [139]徐福来.孔子人生哲学与乡村建设——梁漱溟对儒学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
    [140]孙树芳.西学东渐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
    [141]杨荣.论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142]皮明庥.近代西学东渐三个阶段及其社会影响[J].江汉论坛,1986(7).
    [143]王敏.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0(7).
    [144]宋富安.启蒙: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历史主题[J].江汉论坛,1996(3).
    [145]吴玉才.五四时期的陈独秀与中国现代化地位的改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
    [146]王宪明.中国近代史的性质、特质与主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6).
    [147]易升运.论龚自珍和魏源思想的异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6).
    [148]曾春海.罗光对儒家形上学之诠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
    [149]初文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教育[J].理论学习,2003(7).
    [150]刘伟利刘龙昌.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略论[J].船山学刊,2010(4).
    [151]黄玉顺.“科玄之争”再评价[J].中国哲学史,1999(2).
    [152]黄玉顺.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6).
    [153]迟成勇.论张岱年人生哲学思想[J].南昌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3).
    [154]任定成.中国学者的科玄之战[J].出版参考,2003(1).
    [155]王忠刘仲林.创造精神应作为文化的核心—兼论中国新文化的模式建构与实施途径.[J].社会科学家,2007(5).
    [156]黄玉顺.论西方近代哲学的转向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性质[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5).
    [157]郭建波刘进.论“五四”时期梁漱溟的文化观[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6).
    [158]董光璧.传统科学向近代科学转变过程中中西文化冲突[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3).
    [159]陈来.对新文化运动的再思考—从“五四”后期的梁漱溟说起[J].南昌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
    [160]陈来.论梁漱溟早期的中西文化观[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5).
    [161]李衍增.马克思主义东渐中国的文化释读[J].传承,2010(5).
    [162]董春华.在文化建设中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2(6).
    [163]王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J].湖南社会科学,2011(3).
    [164]马克锋.试论近代文化建设的几种模式[J].教学与研究,2003(9).
    [165]宋婧.20世纪3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文化宣言的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4
    [166]田然.国学大师张岱年[J].文史哲,1995(7).
    [167]刘鄂培.兼和—张岱年哲学思想的精髓[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7).
    [168]彭国兴.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关于科学社会功能认识研究[D].西安:西北大 学,2004(6).
    [169]熊乡江熊 次江.论张岱年伦理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J].求索,2008(12).
    [170]钱耕森.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评张岱年的“综合创新”的文化观[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
    [171]杨亚利.论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J].理论学刊,2007(4).
    [173]金周昌.张岱年兼和哲学的和平论构想[J].江汉论坛,2013(2).
    [173]于惠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综合创新之路[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174]傅长珍.新文化建构模式的探索—论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文化观[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9(12).
    [175]冯国瑞.文化研究的开拓者[J].高校理论战线,2005(07).
    [176]滕福星.人与自然关系现代意义下的批判[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5).
    [177]李长学 于树云等.荀子的天人相分与现代的天人相通[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178]姜广辉.试论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J].人文杂志,1982(12).
    [179]夏雪.对传统文化现代姿态的探索—张岱年“文化综合创新论”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80]王杰 张友谊.张岱年“综合创新”论[N].光明日报,2004-07-13.
    [181]张小平.张岱年学术思想及其独特价值[J].哲学动态,2003(13).
    [182]魏来.“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8(4).
    [183]黄伯红.荀子的天人关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6).
    [184]吴月红 冉昆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念与路径[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185]刘婷.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5).
    [186]陈豪珣.论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D].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
    [187]罗芳.论张岱年的哲学观[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5).
    [188]王尚银.论梁漱溟的现代思想[D].曲阜师范大学,2008(4).
    [189]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5).
    [190]李国明.张岱年文化综合创新论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5(6).
    [191]李亮.继承五四和扬弃五四[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4).
    [192]周俊文.荀子“天人相分论”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2(5).
    [193]王迎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6).
    [194]梁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6).
    [195]杨晓光.文化消费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2006(4).
    [196]汤建荣.评张君励的人生观[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1(6).
    [197]刘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创新[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4).
    [198]张冉.文化自觉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11).
    [199]陈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境遇与发展思路[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4).
    [200]卫建勋.熊十力教育哲学思想探微[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11).
    [201]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天津:南开大学,2010(5).
    [202]刘敏敏.方东美生命哲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1(6).
    [203]裴小敏.创学视野下的创造过程哲哲[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204]王忠.中国传统创造思想论纲[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205]毛天虹.创造视角下的两种文化交融[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206]汪寅.科学原始创新问题初探[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207]金丽.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大众实践[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208]简洪江.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209]杨疾超.古代书法批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5).
    [210]薛君.梁漱溟生命哲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5).
    [211]陈奇娟.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1).
    [212]周祥林.梁漱溟乡村理论建设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1(5).
    [213]周俊文.荀子“天人相分论”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2(5).
    [214][苏]彼果斯洛夫斯基编.普通心理学[M]魏庆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15][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M].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16][德]韦特海默.创造性思维[M].林宗基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217][美]A.H.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18][美]保罗.阿本德.反对方法[M].周昌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219][美]彼得.圣吉等.第五项修炼-实践篇[M].张兴等译.东方出版社,2002.
    [220][德]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221][英]w.I.B.贝弗里奇著.科学研究的艺术[M].陈捷译.北京:北京科学出版,1979.
    [222]波珀(Popper,K.R.).科学发现的逻辑[M].查汝强,邱仁宗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223][英]W.C.丹皮尔.科学史[M].李街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75.
    [224][日]汤川秀树.创造力与直觉[M].周东林译.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25][日]市川龟久弥.创造性的科学:图解等价变换理论入门[M].东京:日本放送出版协 会,1970.
    [226](苏)A.H阿诺尔多夫.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文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227][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28][美]成中英.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229]Kuhn,T.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1962.
    [230]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1958.
    [231]Merton,R.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M].2nd ed.New York:Fress,1957.
    [232]Ghiselin,Brewster. The Creative Proces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5.
    [233]Sternbeg, R. J.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M]. 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1988
    [234]Finke,R.A. Ward T.B. & Smith S.M. Creative Cognition: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1992.
    [235]M.Polanyi. Personal Knowledge [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1958.
    [236]Stefik,M.Stefik,B.Breakthrough:Stories and strategies of Radieal Innovation[M].London: The MIT Press,2004.
    [237]Paulus,P.Nijsted,B.Group Creativity:Innovation Through Collabor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2003.
    [238]Amidon D.M. Innovation strategy for the knowledge eeonomy-the ken Awakening[M] Boston:Butterworth Heinemann,1997.
    [239]Barnes,B.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Sociological Theory[M].Lond:Routledge& Kegan Paul,1974.
    [240]Bell,D.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M].New York:Basic Books,1973.
    [241]Bloom,A.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M].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87.
    ① 刘志一.科学技术史新论[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185.
    ① 赵国杰.“李约瑟难题”求解述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1):4.
    ① 涂元季、刘莹.钱学森故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448.
    ① 陈华新.集大成得智慧—钱学森论教育[M].北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23.
    ① 李维武.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3.
    ① 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21.
    ① 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405.
    ① 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355.
    ② 熊十力.熊十力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238.
    ③ 熊十力.熊十力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237.
    ④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28.
    ⑤ 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355.
    ① 熊十力.十力语要初续[M].香港:香港东升印务局版,1949:3.
    ② 熊十力.新唯识论(语体文本)附“初印上中卷序言”[M].重庆:重庆商务印书馆版,1944.
    ① 熊十力.新唯识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5:247.
    ② 熊十力.熊十力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238.
    ① 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熊十力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41.
    ② 熊十力.熊十力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83:124-125.
    ③ 熊十力.熊十力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83:237.
    ④ 熊十力.熊十力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83:124-125.
    ① 刘仲林.古道今梦—新精神[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126.
    ① 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5:94.
    ② 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M].台北:台湾成均出版社,1984:98.
    ③ 黄克剑.方东美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276.
    ④ 黄克剑.方东美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277.
    ① 方东美.生生之德[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79:150.
    ② 蒋国保周亚洲.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57.
    ③ 新士林学派是目前在台湾学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哲学流派。它以经院哲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在坚持天主信仰的前提下探讨中国文化与基督宗教传统的会通之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两岸学术交流的加强,新士林学派已开始受到祖国大陆学界的关注。
    ④ 黎建球.辅仁学派之哲学基础,哲学与文化[J].2005(1):4.
    ① 罗光.生命哲学[J].哲学与文化,1996(2):1264.
    ① 罗光.生命哲学(订定版)[M].台北:学生书局,1996:1.
    ① 罗光.生命哲学(订定版)[M].台北:学生书局,1996:1977.
    ① 罗光.生命哲学[M].台北:学生书局,1988:203.
    ② 罗光.生命哲学,哲学与文化[J].1996(2):1268.
    ① 罗光.生命哲学[M].台北:学生书局,1990:208.
    ② 罗光.生命哲学[M].台北:学生书局,1990:209.
    ① 金岳霖.论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00.
    ② 刘仲林.古道今梦—新精神[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139.
    ① 梁漱溟.朝话,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126.
    ① 梁漱溟.我的自学小史,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679.
    ② 梁漱溟.我的自学小史,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679.
    ③ 冯契.中国近代哲学史(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808.
    ①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377.
    ②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637.
    ③ 梁漱溟.朝话,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93.
    ④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376.
    ⑤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352.
    ① 梁漱溟.朝话,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1990:95.
    ②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264.
    ① 梁漱溟.中国一一理性之国,梁漱溟全集,第四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467.
    ② 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4.
    ③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452.
    ④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181.
    ⑤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186.
    ①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61O.
    ②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611.
    ③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613.
    ①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五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945.
    ②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620.
    ③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550-551.
    ①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J].新青年,1919:81.
    ① 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35.
    ① 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35.
    ① 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32.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8.
    ①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253.
    ② 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39.
    ① 张澜 张振华.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北方论丛,1996(02):5.
    ①张君劢.科学与人生观[M].合肥:黄山书社,2008.
    ① 陈来.对新文化运动的再思考—从五四后期的梁说起[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0(1).
    ① 黄玉顺.科玄之争再评价[J].中国哲学史,1999(1):111-113.
    ① 陈崧.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01.
    ②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集,第1辑[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0:66.
    ① 李衍增.论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的文化背景[J].唯实,2006(10):22.
    ② 杨铨.中国近三十年之社会改造思想[J].东方杂志,1924(21):17.
    ③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7.
    ④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① 李下.辩证唯物论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J].求是,2000(1):48.
    ② 李下.辩证唯物论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J].求是,2000(1):48.
    ③ 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28.
    ④ 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36.
    ①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90.
    ② 新中社.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① 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第2卷[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676.
    ② 郑观应.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66.
    ③ 马克锋.文化思潮与近代中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314.
    ① 王之春.清朝柔远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9.
    ② 张岱年.中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21.
    ①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161.
    ② 马克锋.文化思潮与近代中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327.
    ③ 张斌峰.殷海光文集,第4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102.
    ① 张岱年.中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第326页。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0.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67.
    ③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上部)[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0:12.
    ①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上部)[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0:12.
    ②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上部)[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0:12.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73.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2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19.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78.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2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74.
    ③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31.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34.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372.
    ② 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3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3.
    ③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8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451.
    ④ 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3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20.
    ⑤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440.
    ⑥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24.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24.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3.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08.
    ②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8.
    ③ 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3.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卷1[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设,1996:442.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47.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47.
    ③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19.
    ④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19.
    ⑤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2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51.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94.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30.
    ③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47-148.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445.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20.
    ③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98.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63.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63.
    ③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39.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16.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389.
    ③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389.
    ④ 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64.
    ⑤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380.
    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04.
    ① 张岱年.张岱年文集,第3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209.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384.
    ③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383.
    ④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2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617.
    ⑤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468.
    ⑥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7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33.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388.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09.
    ③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393.
    ①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0:196.
    ② 苏颖.黄帝内经灵枢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394.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77.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87-288.
    ③ 刘仲林.中国新哲学宣言—在中国哲学大会上的发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4).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39-240.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64.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65.
    ③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65.
    ④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66.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67.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68.
    ③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68.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69.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29.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29.
    ③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30.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30.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31.
    ③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32-233.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32-233.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35.
    ③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36.
    ① 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26.
    ② 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26.
    ③ 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26.
    ① 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27.
    ② 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26.
    ① 方克立.二十一世纪能否淡化东化与西化之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2).
    ① 刘仲林.中国文化与中国创造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5):140.
    ② 刘仲林.古道今梦—中华精神第一义探索:新精神(张岱年·序)[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2-3.
    ③ 赵四学刘仲林.论中国文化理论建设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创新[J].求索,2012(9):207.
    ①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94.
    ① 金岳霖.论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6.
    ① 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353.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28.
    ③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M].北京:三联书店,1984:101.
    ④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4.
    ① 袁本涛.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02):13
    ① 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C].2006-1.
    ② 刘仲林.古道今梦—中华精神第一义探索:新精神(张岱年·序)[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2.
    ③ 刘仲林.亲证中国哲学大智慧[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8.
    ④ 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37.
    ① 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28.
    ① 刘仲林.创造性思维的互补结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4(4):17.
    ② 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11.
    ① 吴宏翔.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9):33.
    ① 刘仲林.古道今梦—中华精神第一义探索:新认识(蒙培元·序)[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4.
    ① 刘仲林:古道今梦—中华精神第一义探索:新思维(刘大椿·序)[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4.
    ① 梁漱溟:朝话[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77:88-89.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①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32-233.
    ① 黄治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1983:374.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
    ①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① 纪宝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教学与研究,2008(4):6.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① 新安晚报:大众与学子同学共修的大学—记中科大“中华文化大学堂”,2011-5-18:C02.
    ① 刘仲林.亲证中国哲学大智慧[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8.
    ① 刘仲林.亲证中国哲学大智慧[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7.
    ② 金岳霖.论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6.
    ① 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334.
    ① 泰戈尔.人生的亲证[M].商务印书馆,1992: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