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大学预科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近代大学预科制度确立于1902年,废止于1922年,大学预科实践的时间虽较制度为长,前后相加亦不过多出十余年的光景,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可视为昙花一现。然而作为沟通中学与大学的中介,大学预科直接关系到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各自发展与相互沟通,实为影响中国近代学制建设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考察了近代大学预科制度与实践的沿革,希望能对近代中学、大学教育史研究的深入有所帮助,为当今中学、大学的衔接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1902年亟待复办的京师大学堂缺乏应入中学毕业生源,直接催生了中国近代大学预科制度。近代大学预科制度是以日本为师建立起来的,除京师大学堂设大学预备科外,各省于省会设立的大学预备科称为“高等学堂”,从学校名称到学科分类、课程设置,都与日本“高等学校”如出一辙。执政者如此形式主义地将日本经过几十年摸索而形成的高等学校制度全盘照搬,看似决心极大,但实际上却流于纸上谈兵,在中学教育刚刚起步,尚未成为大学生源基地的阶段,清末高等学堂仅起到了暂替中学堂的作用。
     民国建立之初,清末高等学堂种种名实不符的弊端已充分显现出来,但鉴于中学教育尚不能与大学教育直接沟通,故民初学制对大学预科制度的调整是,废除清末设于各省的高等学堂,大学预科须附设于大学,不得独立。大学预科附设大学的制度调整明确了大学预科的学段归属,使得大学预科逐渐摆脱了清末等同中学堂的境地,大学预科的主要任务亦由中学补习转变为高等专门教育之预备。但因中学教育的薄弱,民初大学预科的发展仍是有限的。
     近代大学预科是因中学毕业生源不足而直接催生的,至20世纪20年代前后,伴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源较之清末已有了一定的保障,如仍坚持设立大学预科,必在时间、经费等诸多方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成为拖慢高等教育发展的包袱,再加上学界在新学制的模仿对象上弃日选美,美制并无大学预科设置,故1922年的“新学制”废除大学预科,中学施行“六三三制”,规定由高级中学承担大学预科的功能。制度的确立并未在实践中即时生效,因大学的强势与中学的积弱,大学固守预科的情形屡见不鲜,直至1930年,在教育部反复重申废止大学预科令后,大学预科的废止才得到彻底执行。
     近代大学预科产生、演变、废止的全程在北京大学预科得到了清晰地、完整地展现,作为中国近代大学预科教育的领头羊,北京大学预科一直以附设于大学的形式,借助了北京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切实承担了为北京大学本科输送合格、优质生源的使命。
     从历史渊源角度看,近代大学预科源于欧洲,确切地说,始于中世纪大学的文学院。自12世纪至18、19世纪,依据中世纪大学四学院模式建成的大学均将文学院作为医、法、神三个高级学院的预备教育机构。自18、19世纪始,伴随着大学日益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文学院作为大学预科的效能也逐渐消减,原由文学院承担的预备教育逐渐交由独立于大学之外的中等教育机构负责。旨在为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的文法学校经由英国传至美国,先于大学产生,在大学产生后,自动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至19世纪中叶,已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大学预科功能亦已由中学承担的西方三级学校系统传入中国,20世纪初,中国仿照西方三级学制骤然建立起一个从学前教育到研究院教育,从普通教育到实业技术教育的十分完整的教育体系,却难以落于实处,近代大学预科的出现即是为解决因三级学校教育处于同一起跑线,彼此间无法衔接而产生的生源不足问题,原本为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但从近代大学预科的发展全程看,它确实起到了暂时连结上下学段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保证了大学的发展,但于学制中独立设置大学预科的做法,一方面有延长修业年限之弊,另一方面与中学、大学直接沟通的教育发展趋向相背,故从其产生之日起便面临着被废除的结局。今日之中国,存在从侨务政策、民族政策角度考虑而开设的,不彰于学制的大学预科,中学以升学为主要职能的倾向亦未更改,近代大学预科的历史经验值得关注。
The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y Foundation was established in]902,repealed in1922. University Foundation exists in practice more than ten years longer than the system time, in the Chinese modern education process can be regarded as short-lived. As the intermediar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secondary schools and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Found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al system.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Foundation system and practice, and hope to help on the deepening of the convergence of secondary schools and university provide some historical reference.
     In1902, Imperial University urgent need to re-commissioning, but lack of secondary school graduates can ascend to the source, which directly gave birth to the modern Chinese University Foundation. The modern University Foundation system is based on Japan as a template, Imperial University set up University Foundation, University Foundation established by the provincial capitals, called "High School" from the name of the school to discipline classification, curriculum, are exactly the same with Japan's "High School". System of "High School" in Japan after decades of exploration, to completely copy can only be limited empty talk. In the fledgling stag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has not become the source base stag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High School" only played the role temporarily for school.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the drawbacks of the "High School" has been fully revealed, but in view of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still can't communicate directly with university education, the early Republican educational system provides for the repeal of the "High School" in the provinces, the University Foundation to be attached to the university, not be independent. Adjust the University Foundation system has clear the stage of education, making the University Foundation turning away from the position equivalent to the middle school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main task of the University Foundation also increased from middle school tutorial into higher specialized education to prepare. Secondary education is weak,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Foundation is limited.
     Modern University Foundation is due to the lack of sources of secondary school graduates. Before or after the1920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students source compared to the late Qing Dynasty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protection. Still insist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versity Foundation, will cause unnecessary waste of time, funding and other aspects, become a burden to slow dow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1922,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the abolition of the University Foundation, secondary school to implement "6:3:3" system, the provisions of matriculation functions borne by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is not in practice with immediate effect, due to the strong and weak secondary of the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stick to the matriculation situation not uncommon until1930, reiterate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bolished the matriculation order, the abolition of University Foundation to be completely implementation.
     Peking University Foundation is complete to show the generation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Foundation. As the leader of modern University Foundation education in China, Peking University Foundation matriculation in the form attached to the university, with Peking University's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effectively fulfill the mission of Peking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qualified, high-quality student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modern University Foundation from Europe, rather,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began in 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Since the12th century to the18th and19th centuries,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s medicine, law, God, three senior college preparator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18th and19th centurie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special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as worn off as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university, originally assumed by th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preparatory education gradually handed over to independent secondary education agencies.
     Grammar schools spread to the United States via Britain, the first university in the university is to produce automatically become a university preparatory school. To the mid-19th century, after centuries of Western three school system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pre-university functions bome by the secondary school. Early20th century, a very complete education system from pre-school to postgraduate education from general education to the Industrial Technical education,it is hard to fall in the real office. The emergence of the University Foundation due to grade school education at the same starting line, unable to converge with each other arising from the lack of students originally desperation expedient. It does play a temporary link to and from school the role to ensur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but set University Foundation, on the one hand, to extend the length of schooling, on the other hand, contrary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econdary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it is faced with the ending was abolished from the date from. Now, there is University Foundation due to the policy on affairs concerning national, the tendency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ies for the main functions had not been changed,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University Foundation is worth learning.
引文
①李均:《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史略》,《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1期,第99-103页。
    ②周春岳:《大学改制之商榷》,《太平洋》,1917年第1卷第9期,第1-5页。
    ③蔡元培:《读周春岳君“大学改制之商榷”》,《太平洋》,1917年第1卷第10期,第1-3页。
    ④舒新城:《对于新学制草案本身的讨论》,《新教育》,1922年第13卷第2期,第1-21页。
    ⑤胡适:《对于新学制的感想》,《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第186-191页。
    ⑥经亨颐:《新学制研究》,张彬编:《经亨颐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64-268页。
    ⑦李石岑:《新学制草案评议》,《教育杂志》,1922年第14卷号外(学制课程研究号),第1-7页。
    ⑧陈兼善:《新学制中高级中学的两个难题》,《教育杂志》,1924年第16卷第8期,第1-2页。
    ①国联教育考察团著,国立编辑馆译:《中国教育之改进》,南京:国立编译馆1932年,第156-157页。
    ②早在民国时期,近代教育史料整理便已开始,1928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了舒新城编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此书于1961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整理再版发行,第三章第一节收录了喻长霖《京师大学堂沿革略(节录)》,简要提及了京师大学堂预科;第四章第一节则收录了“癸卯学制”和“壬子癸丑学制”,明确了大学预科在学制中的一席之地;第五章第六节则收录了1902年至1917年有关高等教育的章程、法令,此时段关于大学预科的政策规定也收编其中。朱有瓛主编的《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则囊括了此书中有关大学预科的所有资料。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也在论及高等教育时收录了一些大学预科的介绍、
    ①郑登云编著:《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82-95页。
    ②霍益萍著:《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0-82页。
    ③民初三所国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有: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1卷),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李义丹主编:《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校史简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山西大学校史有:山西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山西大学史稿:1902-1984》,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郭贵春,倪生唐主编:《山西大学百年校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北京大学校史资料较前二者丰富,主要有国立北京大学志编纂处编:《国立北京大学校史略》(国立北京大学编纂处铅印本)1933年。北京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大学六十年》(非卖品),1958年。萧超然等编著:《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1988年,此书增订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王学珍等主编:《北京大学纪事:1898-199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杜勤,睢行严著:《北京大学学制沿革:1949-1998》,北京大学教务处印1998年。郝平著:《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000年)对北京大学预科史料的囊括最为全面。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54页。
    ②斯日古楞:《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制度述评》,《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12-115页。
    ③斯日古楞:《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制度述评》,《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12-115页。
    ④张雅平,张轩:《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蠡述》,《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88-91页。
    ⑤王伦信:《论清末高等学堂与民初大学预科的中学性》,《教育史研究》,2002年第3期,第24-27、81页。
    ①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发表于《教育史研究》2002年第3期的《论清末高等学堂与民初大学预科的中学性》一文是其在博士论文“清末民初大学预科(高等学堂)的中学性”一节基础上的整理扩充。
    ②斯日古楞:《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制度述评》,《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12-115页。
    ③斯日古楞:《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制度述评》,《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12-115页。
    ④张雅平,张轩:《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蠡述》,《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88-91页。
    ①操太圣,木戈:《香港预科教育制度述评》,《教育研究与实践》,1977年第1期,第69-72页。何红卫,何修文:《香港与内地大学预科教育之比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30-133页。
    ①《国立大学及独立学院附设先修班办法》,《教育通讯》,1946年第7期,第24页。
    ②王同仁主编译:《英汉辞海》(中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4125页。
    ①卫道治,吕达主编:《英汉教育大词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61-261页。
    ②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2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第275页。
    ③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四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2806页。
    ④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十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28页。
    ①王倘主编:《中国教育辞典》,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第548-549页。
    ②王焕勋主编:《实用教育大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610页。
    ③中国百科大词典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百科大词典》(第9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6614页。
    ①桑兵著:《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13页。
    ①陈青之著:《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页。
    ①[明]李之藻编刻,吴组湘主编:《天学初函》(影印本),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4年,第27-59页。
    ②[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五 子部 杂家类存目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080页。
    ③朱谦之著:《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6页。
    ①[英]博伊德,金合著,任宝祥、吴元训主译:《西方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03页。
    ①裴化形著,王昌社译:《利玛窦司铎和当代中国社会》(第2册),上海:东方文艺出版社1943年,第216页。
    ②[清]梁启超编.《西政丛书》(第五册),慎记书庄石印本1897年,第7-13页。
    ①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一二九九·子部·西学译著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11-712页。
    ②[日]森有礼编,林乐知、任廷旭译:《文学兴国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4-25页。
    ①[日]森有礼编,林乐知、任廷旭译:《文学兴国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2-54页。
    ②[日]森有礼编,林乐知、任廷旭译:《文学兴国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72-75页。
    ①薛福成著:《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291页。
    ②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47页。
    ①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99页。
    ②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00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691页。
    ①[清]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七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2页。②[清]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七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6-108页。
    ③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160页。
    ①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82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90页。
    ①关于谁是中国第一所真正近代意义上的大学,至今仍有争论,研究者对此问题的不同说法,大体包括以下几种:1.京师同文馆为近代中国创建之始。丁韪良:《同文馆记》,《教育杂志》,1927年第19卷第4号;吴宣易:《京师同文馆略史》,《读书月刊》,1931年第2卷第4期:毕乃德:《同文馆考》,《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23卷第2期;孟宪承著:《大学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等均持此观点。2.盛宣怀于1895年创办的天津中西学堂,后衍化成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为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董宝良著:《中国教育史纲》(近代之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刘克选、方明东主编:《北大与清华——中国两所著名高等学府的历史与风格》,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金以林、丁双平著:《大学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等持此观点。3.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是近代大学之始。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金林祥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六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书中认为天津中西学堂的头等学堂与南洋公学的上院,仅为我国大学的雏形,综合性质的大学则当以京师大学堂的创办为标志。陈旭麓、方诗铭、魏建猷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简明中国近现代史词典》(上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杨金鼎主编、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中国文化史词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刘华:《论京师同文馆的高等教育性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等著作或论文都将京师大学堂解释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对“大学”、“高等教育”词条的解释是“近代大学的设立,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熊明安、曾成平、黄培松、杨淑佳著:《教育学名词浅释》,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同样持此说法。王杰:《校史编研:当代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认为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而北京大学则为中国第一所综合大学。分别持三种观点的学者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出了,笔者认同金林祥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六卷)的观点,即从学校办学宗旨、组织建构、课程设置、教师任用、学生程度等方面分析,创办于1895年的天津中西学堂的头等学堂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使我国有了大学的雏形,综合性质的大学则当以京师大学堂的创办为标志。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90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94页。《北洋周刊》第70期谈及“本院沿革”时表示头等学堂初办时共分四门:一曰法律学门;二曰士木学门,三曰采矿冶金学门,四曰机械工学门。
    ④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90-491页。
    ⑤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97页。
    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97-498页
    ①朱荐戈著:《中华近代通鉴教育专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第102页。
    ②张绍祖编著:《津门校史百汇》,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90-491页。
    ④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501页。
    ⑤转引自王杰:《关于北洋大学的几点考证》,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220-225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99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93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511页。
    ①交通大学校史撰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页。
    ②交通大学校史撰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2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513页。
    ④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522页。
    ①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十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124-3125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523页。
    ③龚德隆主编:《中华教育经典》(上卷),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29页。
    ④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30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32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32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32页。
    ①[清]姚锡光著:《东瀛学校举概》,王宝平主编:《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②[清]张大镛著:《日本各校纪略》,王宝平主编:《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36页。
    ①[清]罗振玉著:《扶桑两月记》,王宝平主编:《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2-225页。
    ①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60-167页。
    ②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96页。
    ③[清]吴汝纶著:《东游丛录》,王宝平主编:《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0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99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70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60页。
    ②中华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局1934年,第12-13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54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60页。
    ③陈桂生:《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67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59、570页。
    ②[清]张大镛著:《日本各校纪略》,王宝平主编:《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79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38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44页。
    ④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23页。
    ①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98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63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37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65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28页。
    ④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⑤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25页。
    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26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38-639页。
    ①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63页。
    ②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四册),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第195页。
    ③王云五:《蔡孑民先生与我》,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45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0年,第21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0年,第22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2-24页。
    ①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46页。
    ②教育部:《教育部订定临时教育会议章程》,《教育杂志》,1912年第4卷第4期,第93页。
    ③教育部:《教育部订定临时教育会议章程》,《教育杂志》,1912年第4卷第4期,第94-95页。
    ④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49 页。
    ①钱曼倩,金林祥主编:《中国近代学制比较》,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1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0年,第19页。
    ③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095页。
    ④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0年,第10页。
    ①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73-674页。
    ①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226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3页。
    ①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64页。
    ①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97页。
    ②转阴自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3页。
    ③[德]巴留岑:《德意志大学之特色》,《教育杂志》,1910年第2卷第11期,第89-94页。
    ④贺国庆著:《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2页。
    ①黄炎培:《吾师蔡孑民先生哀悼辞》,梁柱著:《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页。
    ②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79页。
    ③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1页。
    ④蔡元培:《大学改制之事实及理由》,《教育杂志》,1917年第9卷第10期,第25-28页。
    ①张晓唯著:《旧时的大学和学人》,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年,第189页。
    ②周春岳:《大学改制之商榷》,《太平洋》,1917年第1卷第9期,第1-5页。
    ①周春岳:《大学改制之商榷》,《太平洋》,1917年第1卷第9期,第1-5页。
    ②蔡元培:《读周春岳君“大学改制之商榷”》,《太平洋》,1917年第1卷第10期,第1-3页。
    ①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上海:开明书店1934,第31页。
    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现版社2007年,第821页。
    ①吴霓著:《中国古代私学发展诸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69页。
    ②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65、824-826页。
    ①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28-830页。
    ②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05页。
    ①山西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山西大学百年校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0-35页。
    ②山西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山西大学百年校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658页。
    ③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01页。
    ④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24页。
    ⑤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82页。
    ⑥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L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43页。
    ①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43页。
    ②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25页。
    ③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29-830页。
    ④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32页。
    ①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21-422页。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58页。
    ②李贵连等编:《百年法学——北京大学法学院院史(1904-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14页。
    ①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31页。
    ②王李金:《山西大学堂的“英国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9期,第9-12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79页。
    ②孙越崎:《回忆在北洋大学的读书生活》,左森,胡如光编:《回忆北洋大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4-48页。
    ③朱王仑:《母校北洋六年的大学生活》,左森,胡如光编:《回忆北洋大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7-75页。
    ①孙越崎:《回忆在北洋大学的读书生活》,左森,胡如光编:《回忆北洋大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4-48页。
    ②孙辅世:《回忆北洋往事》,左森,胡如光编:《回忆北洋大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3-66页。
    ①山西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山西大学百年校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2-33页。王李金:《从山西大学堂到山西大学(1902-1937)》,山西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87-88页。
    ①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97-98页。
    ②李义丹主编:《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校史简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页。
    ③黄远庸著:《黄远生遗著》(据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藏本影印),台北:华文书局1938年,第182-185页。
    ④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60页。
    ①黄远庸著:《黄远生遗著》(据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藏本影印),台北:华文书局1938年,第184页。
    ②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84页。
    ③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32页。
    ④孙越崎:《回忆在北洋大学的读书生活》,左森,胡如光编:《回忆北洋大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4-48页。
    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84-85页。
    ①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40页。
    ②张晓唯著:《旧时的大学与学人》,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年,第189页。
    ③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77页。
    ④郑登云编著:《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4年,第213页。
    ①郑登云编著:《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14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8页。
    ③吴惠玲,李壑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史料》(第一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23-279页。李铁虎编著:《民国北京大中学校沿革》,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第72-77页。忻福良主编:《上海高等学校沿革》,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4-149页。蒋志远主编:《第一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台湾:宗青图书出版公司1991年,第14-180页。
    ①南通大学是从各专业、各科系开始创办的。1901年正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在请得清廷“特旨”后正式批准张謇倡办通海垦牧公司包括在垦区建立弄学堂的详细的计划章程,此农学堂为培养近现代农业人才的小型农科学校,于1907年开学授课,最初附设于通州师范学校,1909年,该农科脱离通州师范分为高等农业学校和初等农业学校两所学校,1913年,此两校分别改称甲种、乙种农业学校,1919年,甲种农校改称南通大学农科,又称南通农科大学。1912年3月19日,私立南通医科学校成立,当年暑假后,学校改称南通医学专门学校。纺织科的前身是1912年4月,张謇、张警两兄弟借资生铁厂和大生纱厂的房舍倡办的纺织染传习所,次年,传习所迁往新校舍,定名为南通纺织专科学校,1927年,该校改名为南通纺织大学。据张謇之子张孝若确认:“到民国九年,我父又将各专门学校程度提高,建筑了宏大的校舍,添置了必要的设备,一齐合并起来,称为‘南通大学’。”(张孝若著:《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北京:中华书局1930年第221页。)1920年,南通政府上报表《南通县学事年报》中就列有该年度以南通大学冠名的部分院校的统计数据。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页。
    ④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79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年,第174-175页。
    ①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1页。
    ②毛礼锐,沈冠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8页。
    ③李露:《论“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民初教育立法的影响》,《学术论坛》,2000年第3期,第125-128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4页。
    ①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50-851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8页。
    ③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61页。
    ④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61页。
    ⑤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61-562页。
    ①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68页。
    ②谢长法主编:《中国中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67页。
    ③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69页。
    ④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63页。
    ⑤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48-550页。
    ⑥潘文安:《对于汤总长中学教育方针之赘言》,《教育杂志》,1914年第6卷第8期,第153-158页。
    ①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61页。
    ②瞿葆奎主编,李其龙,孙祖复选编:《教育学文集·联邦德国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742页。
    ①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53-854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8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集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95页。
    ②邰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教育参考资料选辑第五种),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第8页。
    ③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73-175页。
    ④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65页。
    ①李桂林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17页。
    ②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62-863页。
    ③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65-870页。
    ①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71-873页。
    ②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74页。
    ③金曾澄:《广东提出学制系统草案之经过及其成立》,《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第175-186页。
    ④金曾澄:《广东提出学制系统草案之经过及其成立》,《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第175-186页。
    ①金曾澄:《广东提出学制系统草案之经过及其成立》,《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第175-186页。
    ②四位提案人中,姚学修毕业于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提案时任广东洁芳女子师范学校主任,徐乙垣为广东省立第一中学校教员,陈独秀时任广东省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教育厅厅长),张石朋亦为广东省立第-中学校教员。
    ①金曾澄:《广东提出学制系统草案之经过及其成立》,《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第175-186页。
    ①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001-1002页。
    ①胡适著:《胡适全集》(第20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94-95页。
    ②胡适著:《胡适全集》(第20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94-95页。
    ③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009-1011页。
    ①蔡元培:《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所议决之学制系统草案评》,《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第125-126页。
    ②袁希涛:《新学制草案与各国学制之比较》,《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第137-174页。
    ③廖世承:《关十新学制一个紧急的问题》,《新教育》,1922年第5卷第4期,第733-743页。
    ④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010页。
    ⑤张彬编:《经亨颐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993年,第266页。
    ⑥陈翊林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书店1930年,第222页。
    ①庄俞:《教育琐谈》,《教育杂志》,1909年第1卷第3期,第13-16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75页。
    ①[美]孟禄著,徐则陵译:《论中国新学制草案》,《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第133-137页。
    ②胡适:《对于新学制的感想》,《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第186-191页。
    ③舒新城:《中学学制问题》,《教育杂志》,1922年第13卷第1期,第1-21页。
    ④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43页。
    ①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教育杂志》,1917年第9卷第7期,第7-17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0年,第385页。
    ③天民:《中学校亟须改革之点》,《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9期,第113-123页。
    ①胡适:《对于新学制的感想》,《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第186-191页。
    ②李石岑:《新学制草案评议》,《教育杂志》,1922年第14卷号外(学制课程研究号),第1-7页。
    ③李石岑:《新学制草案评议》,《教育杂志》,1922年第14卷号外(学制课程研究号),第1-7页。
    ④陶行知:《中国建设新学制的历史》,《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第240-259页。
    ①蔡元培:《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所议决之学制系统草案评》,《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第125-132页。
    ②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一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43页。
    ③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32页。
    ①李桂林,戚名绣,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49页。
    ①荃:《交大预科问题》,《申报》,1930年3月28日,本埠增刊2版。
    ②国联教育考察团著,国立编译馆译:《中国教育之改进》,南京:国立编译馆1932年,第157页。
    ③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台北: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400页。
    ④吴履平主编,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4页。
    ①吴履平主编,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4-115页。
    ①《中学暂行条例》,《大学院公报》,1928年第1卷第4期,第1页。
    ②国联教育考察团著,国立编译馆译:《中国教育之改进》,南京:国立编译馆1932年,第105页。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台北: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351-352页。
    ②袁伯樵著:《中等教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9年,第105-106页。
    ①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四辑),南京:正中书局1939年,第67页。
    ②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五辑),南京:正中书局1939年,第153页。
    ③《国立大学暨独立学院附设先修班办法》,《教育通讯》,1946年第1卷第7期,第24页。
    ①《国立大学暨独立学院附设先修班科目表》,《教育通讯》,1946年第1卷第12期,第23页。
    ①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十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82页。
    ①关晓红著:《晚清学部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1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30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32页。
    ①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5页。
    ②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6页。
    ③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8页。
    ①《清实录》(第五七册)(德宗景皇帝实录(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82页。
    ①[清]朱寿朋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093页。
    ②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1-83页。
    ③萧超然著:《北京大学与近现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38-839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919页。
    ③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32-333页。
    ④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920页。
    ⑤《记事:本国之部》,《教育杂志》,1909年第1卷第2期,第7-8页。
    ①《记事:本国之部》,《教育杂志》,1909年第1卷第10期,第71-72页。
    ②王学珍主编:《北京高等教育记事:1861年-1949年1月》,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①萧超然等编:《北京大学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9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页。
    ③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240页。
    ①顾颉刚:《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70页。
    ②萧超然等编:《北京大学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1页。
    ③萧超然著:《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8页。
    ①萧超然等编:《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1988年,第45-47页。
    ②萧超然等编:《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1988年,第48页。
    ③李志伟著:《北大百年:1898-2008》,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蔡元培:《大学改制之事实及理由》,《教育杂志》,1917年第9卷第10期,第25-28页。
    ①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81页。
    ①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82-484页。
    ②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84页。
    ③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15页。
    ④周宏著:《课程改革》(第3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30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53、770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70页。
    ④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56-757页。
    ⑤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63页。
    ⑥顾卫星:《晚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第60页。
    ①林思桐编著:《中华体育五千年》,西安: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1984年,第171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帅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3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92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72-578页。
    ①吴汝纶:《东游从录》,王宝平主编:《晚清中国人口本考察记集成》,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17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79页。
    ②《学部咨大学堂预备科学生准其单习一国语文》,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56-257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942页。
    ④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35页。
    ⑤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942-943页。
    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944页。
    ①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98页。
    ②李曼丽著:《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1页。
    ③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73页。
    ④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页。
    ⑤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2页。
    ①蔡元培:《大学改制之事实及理由》,《教育杂志》,1917年第9卷第10期,第25-28页。
    ②朱有琳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01、105、112-113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72页。
    ①胡适著,陆发春编:《胡适家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3页。
    ②鲍嵘著:《学问与治理——中国大学知识现代性状况报告(1949-1954)》,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第52页。
    ①《修正大学预科课程》,《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第425期,第3页。
    ①1924年修正的预科规则中取消了学组的提法,但分别升入学系的规定不变。30年代,北京大学又恢复了在各学系之上一级的组织建制,即学院,各学院下分学系。
    ②程厚之:《回忆我在北大的一段学生生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42辑),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57页。
    ①李书华:《七年北大》,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96页。
    ②一岑:《北京大学预科之商榷》,《北京大学学生周刊》,1920年第15期,第12-13页。
    ③舒芜:《家世与童年》,汪军主编:《皖江文化与近世中国:京剧、近代工业和新文化的源头》,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47页。
    ①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9-11页。
    ②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95页。
    ①徐崇钦:《八年回想》,肖卫编:《北大岁月:北大名流与北大精神》,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40-42页。
    ②沈尹默:《我和北大》,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③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代序),陈平原、夏晓红编:《北大旧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9页。
    ④沈尹默:《我和北大》,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⑤陈以爱著:《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2页。
    ⑥萧超然等编:《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8页。
    ①沈尹默:《我和北大》,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②沈尹默:《我和北大》,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③沈尹默:《我和北大》,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①沈尹默:《我和北大》,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②苏勇、樊竞著:《燕园史话》,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年,第80页。
    ①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45-355页。
    ①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52页。
    ①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71-172页。
    ②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11页。
    ③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90页。
    ①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80-382页。
    ①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86-400页。
    ①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41页。
    ②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98-499页。
    ③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00-802页。
    ①李书华:《七年北大》,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99页。
    ②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91页。
    ③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90-492页。
    ①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93-494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40页。
    ①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83-389页。
    ②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49页。
    ③陈明远著:《才·材·财》,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3页。
    ①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 第二卷:1912-1937》(中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13页。
    ②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39页。
    ①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中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11-812页。
    ②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3页。
    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41页。
    ④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25页。
    ⑤吴惠龄编:《北京高等教育史料》(第一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60页。
    ①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95-596页。
    ②《北京大学本年度招生统计》,《教育杂志》,1923年第15卷第12期,第6-7页。
    ③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224页。
    ④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中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81页。
    ⑤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中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80页。
    ①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 第二卷:1912-1937》(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98页。
    ①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中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55-856页。
    ①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中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01-1002页。
    ②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五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02、203、206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49页。
    ①陈桂生著:《学校教育原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9-40页。
    ①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27页。
    ②[清]郑观应著:《盛世危言》,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88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54页。
    ①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153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22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654页。
    ④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32页。
    ⑤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20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70页。
    ②王伦信:《论清末高等学堂与民初大学预科中学性》,《教育史研究》,2002年第3期,第24-27、81页。
    ①王杰,祝士明编著:《学府典章: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初创之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①董任坚:《大学教育概论》,上海:新月书店1933年,第2页。
    ①《蒋梦麟等提议修正之中学教育制度以适应国情案全文》,《湖北教育月刊》,1934年第2卷第1期,第52-55页。
    ②《蒋梦麟等提议修正之中学教育制度以适应国情案全文》,《湖北教育月刊》,1934年第2卷第1期,第52-55页。
    ①潘渊:《中学会考规程之检讨》,《教育杂志》,1936年第26卷第4期,第127-129页。
    ①陆震卷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八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09-510页。
    ①暨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编:《香港高等教育条例(选编)》,《暨南教育》增刊1987年10月,,第163页。
    ②香港教育资料中心编:《香港教育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633页。
    ③杨学为,于信凤主编:《中国考试通史》(卷五),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71页。
    ①杨学为,于信凤主编:《中国考试通史》(卷五),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80页。
    ②1962年,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副秘书哈地(A.V.Hardy)访问香港,研究会考事宜,建议“香港英文中学毕业会考委员会”改良课程修订、命题和审题的工作,并决定于1965年,抽取答毕业会考答卷送往剑桥大学评核。香港大学因此于1965年起承认香港英文中学毕业会考的良好成绩相等于港大普通程度考试及格,成为入学条件的一部分。伦敦大学与剑桥大学也于翌年承认其相等于英国普通教育文凭考试普通程度及格,而其他英、澳、加等国家亦相继予以同样认可。
    ①陆震卷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八卷 中华三人民共和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11页。
    ①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84-585页。
    ①冯生尧主编:《课程改革:世界与中国》,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20页。
    ②冯生尧主编:《课程改革:世界与中国》,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7-118页。
    ①冯生尧主编:《课程改革:世界与中国》,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7-118页。
    1.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2.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2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
    3. 王同仁主编译:《英汉辞海》(中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年。
    4. 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出版公司出版:《韦氏新大学词典》(第9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重印1988年。
    5. 张柏然主编:《新时代英汉大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6. 中国百科大词典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百科大词典》第9卷(第2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7. 王焕勋主编:《实用教育大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8. 卫道治,吕达主编:《英汉教育大词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9.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十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10.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十一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1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朱作仁主编:《教育辞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
    13.吴佳倩主编:《教育学名词辞典》,台北:名山出版社1984年。
    14.王倘主编:《中国教育辞典》,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
    15.陈旭麓、方诗铭、魏建猷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
    16.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简明中国近现代史词典》(上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
    17.杨金鼎主编、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中国文化史词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18.阿部重孝,城户幡太郎等编:《教育学辞典》(Ⅱ),东京:岩波书店1983年。
    19. Carter V. Good. (1945).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1.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2. 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3.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4. 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7年。
    5.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6. 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7. 吴惠龄,李壑编:《北京高等教育史料·近现代部分》,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
    8. 吴惠玲,李壑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史料》(第一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
    9. 王学珍,张万仓编:《北京高等教育文献资料选编(1861-1948)》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1卷),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
    11.李义丹主编:《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校史简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张绍祖编著:《津门校史百汇》,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13.山西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山西大学史稿:1902-1984》,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4.郭贵春,倪生唐主编:《山西大学百年校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5.国立北京大学志编纂处编:《国立北京大学校史略》(国立北京大学编纂处铅印本)1933年。
    16.北京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大学六十年》(非卖品),1958年。
    17.萧超然等编著:《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18.郝平著:《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9.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20.李义丹主编:《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校史简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李贵连等编:《百年法学——北京大学法学院院史(1904-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交通大学校史撰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
    23.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一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24.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五辑),南京:正中书局1939年
    25.邰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教育参考资料选辑第五种),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
    26. 《清实录》(第五七册)(德宗景皇帝实录(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7.[清]朱寿朋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28.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一二九九·子部·西学译著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9.[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五 子部 杂家类存目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30. 《北京大学日刊》
    31. 《教育通讯》
    32. 《教育杂志》
    33. 《教育周刊》
    34. 《教育部公报》
    35. 《太平洋杂志》
    36. 《中华教育界》
    37. 《中华学生界》
    38. 《新教育》
    39. 《新青年》
    40. 《独立评论》
    41. 《东方杂志》
    42.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43.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
    1. 庄泽宣著:《教育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
    2. 孟宪承著:《教育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3. 孟宪承著:《大学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4. 袁伯樵著:《中等教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9年。
    5. 陈翊林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书店1930年。
    6. 国联教育考察团著,国立编译馆译:《中国教育之改进》,南京:国立编译馆1932年。
    7. 陈桂生著:《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8. 陈桂生著:《学校教育原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9.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制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0.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11.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日本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12.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联邦德国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13.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英国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14.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法国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15.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16.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17.顾树森著:《中国历代教育制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18.钱曼倩,金林祥主编:《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996年。
    19.杜勤,睢行严著:《北京大学学制沿革:1949-1998》,北京大学教务处印1998年。
    20.金林祥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六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21.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
    22.陈青之著:《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23.郑登云编:《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24.金以林,丁双平著:《大学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5.曲士培著:《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26.熊明安编:《中国高等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年。
    27.董任坚著:《大学教育论丛》,上海:新月书店1932年。
    28.伍振骛著:《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台北:三民书局1982年。
    29.甘阳,李猛编:《中国大学改革之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0.金以林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31.涂又光著:《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32.董宝良主编:《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33.霍益萍著:《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4.申晓云主编:《动荡转型中的民国教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35.[加]许美德著,许洁英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36.荀渊著:《从传统到现代——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
    37.王杰,祝士明编著:《学府典章——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初创之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
    38.张雁著:《西方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传入与影响》,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39.方增泉著:《近代中国大学(1898-1937)与社会现代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0.姚国华著:《大学重建》,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年。
    41.杨孔炽,陈宜安,邹海燕,诸惠芳著:《从古典到现代——外国普通中等教育改革历程》,厦门:鹭江出版社2001年。
    42.谢长法主编:《中国中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
    43.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4.贺国庆著:《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45.李兴业编著:《巴黎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46.张泰金著:《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现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
    47.王桂著:《日本教育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
    48.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著:《外国高等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49.黄福涛主编:《外国高等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50.龚德隆主编:《中华教育经典》,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
    51.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二、三、四、五、六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
    52.夏之莲主编:《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3.宋荐戈著:《中华近世通鉴·教育专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54.吴式颖,阎国华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近代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55.郭德侠著:《中国近代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
    56.李佳著:《近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57.李曼丽著:《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58.[英]博伊德,金合著,任宝详,吴元训主译:《西方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59.[加]许美德,[法]玛丽安·巴斯蒂主编:《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60.[日]森有礼编,林乐知,任廷旭译:《文学兴国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61.[日]永井道雄著,王振宇,张葆春译:《近代化与教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
    62.[日]天野郁夫著,陈武元译:《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年。
    63.[瑞士]瓦尔特·吕埃格主编,张斌贤,张弛等译:《欧洲大学史》(第一、二)卷,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
    64.[法]雅克·勒戈夫著,张弘译:《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65.褚宏启著:《走出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教育情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6.[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67.[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著,张弛,郄海霞,耿益群译:《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68.[美]赫钦斯著,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69.[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70.[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71.[英]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72.[美]艾伦·布鲁姆著,缪青,宋丽娜等译:《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73.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四、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74.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980年。
    75.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76.梁柱著:《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77.张晓唯著:《旧时的大学和学人》,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年。
    78.陈平原著:《北大精神及其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79.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80.萧超然著:《北京大学与近现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81.王学珍主编:《北京高等教育记事:1861年-1949年1月》,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82.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83.萧超然著:《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84.李志伟著:《北大百年:1898-2008》,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
    85.胡适著:《胡适全集》(第20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86.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87.胡适著,陆发春编:《胡适家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
    88.[清]郑观应著:《盛世危言》,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89.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
    90.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91.肖卫编:《北大岁月:北大名流与北大精神》,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年。
    92.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
    93.陈以爱著:《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94.苏勇、樊竞著:《燕园史话》,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年。
    95.陈明远著:《才·材·财》,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96.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五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97.王炳照主编:《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98.吴霓著:《中国古代私学发展诸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99.宋秋蓉著:《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0.宋秋蓉著:《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发展史》,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101.桑兵著:《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2.周宏著:《课程改革》(第3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3.鲍嵘著:《学问与治理——中国大学知识现代性状况报告(1949-1954)》,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
    10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42辑),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105.陈果夫著:《陈果夫先生全集》(第一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52年。
    106.张彬编:《经亨颐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107.国联教育考察团著,国立编辑馆译:《中国教育之改进》,南京:国立编译馆1932年。
    108.王学珍等主编:《北京大学纪事:1898-199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9.[明]李之藻编刻,吴组湘主编:《天学初函》(影印本),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4年
    110.朱谦之著:《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111.裴化形著,王昌社译:《利玛窦司铎和当代中国社会》(第2册),上海:东方文艺出版社1943年。
    112.梁启超编.《西政丛书》(第五册),慎记书庄石印本1897年。
    113.薛福成著:《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114.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5.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七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6.王宝平主编:《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7.刘克选、方明东主编:《北大与清华——中国两所著名高等学府的历史与风格》,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
    118.左森,胡如光编:《回忆北洋大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年。
    119.黄远庸著:《黄远生遗著》(据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藏本影印),台北:华文书局1938年。
    120.李铁虎编著:《民国北京大中学校沿革》,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
    121.忻福良主编:《上海高等学校沿革》,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
    122.吴履平主编,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23.陆震卷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八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4.香港政府布政司署:《香港教育制度全面检讨:香港的教育制度》,香港:香港政府布政司1981年。
    125.吴伦霓霞编:《迈进中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三十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
    126.香港教育资料中心编:《香港教育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127.杨学为,于信凤主编:《中国考试通史》(卷五),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8.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129.冯生尧主编:《课程改革:世界与中国》,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0.关晓红著:《晚清学部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1.Konrad H.Jarausch.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Learning 1860-1930,Expansion Diversification, Social Opening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in England, Germany, 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TUTTGART:Klett-Cotta.1982.
    132. Clark Kerr, Marian L. Gade, and Maureen Kawaoka. Higher Education Cannot Escape History:Issu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lban3,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
    133. Cohen. A.M. and F. B.Jossey-Bass Publishers,Brawer. The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 San Francisco:1996.
    134. Martha Nussbaum. Cultivating humanity:a classical defense of reform in liberal education.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1. 何修文,张训涛:《首届“中国大学预科教育研讨会”综述》,《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77-79页。
    2. 何修文:《中国大学预科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21-142页。
    3. 林锋,席晓靖:《当代预科教育综述》,《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55-58页。
    4. 王建:《浅析大学预科教育》,《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193-195页。
    5. 武金峰:《国外高等学校预科教育一瞥》,《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第93-95页。
    6. 杨玲:《法国大学校预科班学生如何考入精英学校》,《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第9期,第22-25页。
    7. 任长松:《追求卓越——美国高中AP课程述评——兼谈近年来美国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课程·课程·教材》,2007年第12期,第81-86页。
    8. 肖朗:《<文学兴国策>与近代中、日、美文化教育交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14-22页。
    9. 肖朗:《<西学考略>与中国近代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1-17页。
    10.肖朗:《花之安<德国学校论略>》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87-95页。
    11.肖朗:《略论明清西方高等教育的导入》,《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71-80页。
    12.周川:《中国近代大学建制发展分析》,《北京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第87-92页。
    13.斯日古楞:《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制度述评》,《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12-115页。
    14.张雅平,张轩:《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蠡述》,《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88-91页。
    15.王伦信:《论清末高等学堂与民初大学预科的中学性》,《教育史研究》,2002年第3期,第24-27、81页。
    16.操太圣,木戈:《香港预科教育制度述评》,《教育研究与实践》,1977年第1期,第69-72页。
    17.何红卫,何修文:《香港与内地大学预科教育之比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30-133页。
    18.王杰:《校史编研:当代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7-128页。
    19.王杰:《关于北洋大学的几点考证》,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220-225页。
    20.王杰:《北洋大学堂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缘起》,高教探索,2008年第6期,第74-80页。
    21.李均:《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史略》,《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1期,第99-103页。
    22.王李金:《山西大学堂的“英国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9期,第9-12页。
    23.李露:《论“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民初教育立法的影响》,《学术论坛》,2000年第3期,第125-128页。
    24.杨汉清译:《早期哈佛学院的管理制度》,《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年第3期,第68-69页,
    25.王玮:《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早期的医学预科教育(1901-1936)》,《医学教育探索》,2007年第11期,第1083-1093页。
    26.马骥雄:《长非计——对我国学制的一点看法》,《全球教育展望》,1983年第6期,第35-41页。
    27.马骥雄:《论本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5年第1期,第37-45页。
    28.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29.顾卫星:《晚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苏州: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30.王李金:《从山西大学堂到山西大学(1902-1937)——探寻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创立和发展的轨迹》,太原:山西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31.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32.沈文钦:《近代英国博雅教育及其古典渊源——概念史的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33.姚加惠:《高等教育学制比较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