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正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间接正犯在德日刑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层出不穷的间接正犯不断冲击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由于间接正犯系统理论的缺失,使得需要刑法理论予以指导的司法实践经常处于迷茫之中。因此,在立足于传统刑法理论基础并遵守罪行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建立系统的间接正犯理论无疑是我国刑事理论与司法实践中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从剖析间接正犯概念入手,对间接正犯这种特殊犯罪形态中的诸多疑难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每一疑难问题在分析论证基础之上尽量确立一个明确的结论,以期为立法提供借鉴,为司法提供指导,为间接正犯理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抛砖引玉。本文除导言外,共分为七章。
     论文的第一部分为导言,对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间接正犯的研究现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进行了总结。
     论文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对间接正犯的有关概况进行了阐述说明。在介绍分析正犯的学说与间接正犯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对本文中的正犯采限制正犯说,界定了本文中间接正犯的概念,概括出间接正犯实现犯罪的间接性、非共犯性、承担刑事责任的直接性和独立性以及支配性四个显著特征,并进一步对间接正犯的性质的各种学说进行了评析。笔者对间接正犯所下的定义以及将间接正犯确定为一种特殊犯罪形态的观点,为以后各章研究间接正犯相关问题提供了前提基础。
     本文第三部分由第二、三、四、五章组成,主要对间接正犯的具体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笔者在论文的第二章中,从被利用的人与行为入手,分利用无责任能力者、利用他人无特定犯罪故意之行为和利用他人有故意之行为三种情形,对可能成立间接正犯的情形作了最大限度的探讨分析与论证。笔者认为利用无责任能力者应该构成间接正犯,而不应构成教唆犯;利用他人无特定犯罪故意之行为中的利用他人既无故意又无过失之行为、利用他人无故意但有过失之行为以及利用他人对特定犯罪无故意但对其他犯罪有故意之行为三种情形,均可构成间接正犯;而利用他人故意之行为应当具体情形具体分析,其中利用他人有故意但无特定身份之行为应当成立间接正犯,而利用他人有故意但无特定目的之行为,如果特定目的是犯罪的构成要件,则利用者不构成教唆犯而构成间接正犯,如果特定目的不是犯罪的构成要件而只是加重责任要件,则利用者不构成间接正犯。
     在论文的第三章中,笔者对可能限制间接正犯成立的亲手犯与身份犯进行了分析。笔者在肯定亲手犯概念的基础上,赞同不亲自实施刑法分则罪状所要求的实施行为者不构成间接正犯。身份犯中的身份仅指定罪身份,笔者在对有身份者教唆、帮助无身份者实施纯正身份犯,以及无身份者教唆、帮助有身份但无责任者实施纯正身份犯,利用者是否构成间接正犯的各种学说进行阐述并进行评析后,认为身份犯主要是对刑法规定义务之违反,有身份者教唆、帮助无身份者实施纯正身份犯,只是利用者实施犯罪的方式的改变,其对刑法规定义务之违反并未改变,故利用者构成间接正犯;而无身份者教唆、帮助有身份但无责任者实施纯正身份犯,无身份的利用者由于身份的欠缺,故其不具有刑法对该身份所要求的特定义务,因此,无身份者无法构成该身份犯,当然不构成该身份犯的间接正犯。
     论文的第四章对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进行了研究,其中间接正犯的着手是本章的重点。立足于对刑法中五种行为学说的介绍与评析,笔者对刑法中的行为进行了界定,概括出意思支配、身体动静与社会意义是刑法中行为三个必备要素。刑法中的实行行为,在形式上必须符合各种具体构成要件,在实质上具有各种具体的构成要件中所保护的法益的现实危险性。尽管关于实行行为的着手理论学说概括起来有客观说、主观说和折中说,但三种实行行为着手理论学说均有明显缺陷。笔者认为,由于犯罪是行为人主观意思与客观行为的危险结合,因此认定实行行为的着手应该从行为人主观意思与客观的具体危险两方面来进行,并且独立分开进行。而间接正犯是由利用者的利用行为与被利用者的结果惹起行为复合而成立的犯罪,从利用行为还是被利用行为不同角度,导致间接正犯实行行为的着手学说有利用行为说(主观说)、被利用行为说(客观说)及个别化说(折中说)。笔者立足于认定实行行为的着手应该从行为人主观意思与客观的具体危险两方面来进行的学术观点,对被利用行为说(客观说)合理性予以了论证。基于相似的理由,确立并论证了被利用行为说才是间接正犯实行行为终了的合理学说。
     论文第五章对间接正犯中的认识错误进行了探讨。国外刑法理论对于刑法中的事实认识错误如何处理的学说,主要有具体符合说、抽象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法定符合说得到大多数学者和日本司法判例的认可。间接正犯的错误包括利用者的认识错误、被利用者的认识错误以及不知情的被利用者中途知情三种情形。间接正犯中利用者的认识错误是指利用者误认被利用者的工具的性质,大陆法系刑法学者对如何处理利用者认识错误的观点总结为主观说、客观说与折中说,笔者以刑法间接正犯、教唆犯概念本身含义为基础,对客观说合理性进行了论证。间接正犯中被利用者的认识错误包括实施过限、实施不足与实施异化,笔者认为,对被利用者的实施过限部分,由于利用者缺乏故意,不承担间接正犯的故意责任,但不排除承担过失责任的可能。被利用者的实施不足,如果仅是行为内容或侵害结果实施不足,应以间接正犯未遂论处,如果是行为内容与侵害结果均不足,则对侵害结果的不足按间接正犯未遂论处,对行为不足的未实施的行为,按照间接正犯的预备论处。被利用者的实施异化分为非重合性异化与重合性异化,非重合性异化中,利用者对期望之罪构成间接正犯预备,对异化后之罪,原则上不承担刑事责任,但不排除特殊情况下承担过失犯的刑事责任。重合性异化包括趋重异化与趋轻异化,趋重异化中,利用者对轻行为承担间接正犯的预备责任,如果对重行为有过失,承担重行为的过失责任;而对趋轻异化,利用者应以重罪的间接正犯未遂论处。本文讨论的不知情的被利用者中途知情的情形是指:被利用者在开始实施被利用的行为后知情,在能够停止被利用行为、摆脱利用者的支配的情况下,又基于自己犯罪意图,继续实施完剩余的行为。对此如何处理,大陆法系刑法理论有间接正犯说、间接正犯未遂说、教唆犯说。笔者认为,如果知情前被利用者已经实施了主要被利用行为,对利用者按间接正犯未遂来处理,如果知情后被利用者实施了主要被利用行为,对利用者按教唆犯来处理,如果被利用者知情前后所实施的被利用行为相当,在间接正犯未遂与教唆犯中择一重处罚即可。
     论文第六章对间接正犯与共犯的区别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章中的共犯指狭义共犯,即教唆犯和帮助犯,区别正犯与共犯的学说有主观说、客观说和犯罪支配说。笔者认为,由于犯罪支配说依据行为人主客观上是否处于支配来区分是正犯还是共犯,而犯罪是行为人主客观的综合体现,故犯罪支配说是合理的学说。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片面共犯犯罪构成上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非犯罪构成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停止形态、罪名、承担刑事责任的差异上。
     论文第七章研究了间接正犯的立法与司法状况,介绍了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韩国有关间接正犯的立法、司法以及意大利关于间接正犯的立法,阐述了英美法系刑法中与间接正犯相似的无罪代理人制度,并总结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发展的眼观从法史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刑法与间接正犯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提出中国大陆刑法应引入间接正犯概念,并对中国大陆间接正犯立法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进而对中国大陆刑法间接正犯的立法模式提出了建议。
The indirect principal is a very important theory in the German and Japanese criminal la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ore and more indirect principals are impacting the theory of our traditional criminal law. Because of the short of the indirect principal theory system, the justice practice which needs the instruction of criminal law theory always in the sea .So at the premise of keeping a foothold in traditional criminal law theory and obeying the principal of a legally prescribed punishment for a specified crim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is a difficult and important assignment to set up a systemic theory of indirect principal in the area of our criminal theory and justice practice. This article is drafted to beginning with the analyse of the concept of indirect principal to develop a deeper study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doubts from the special form of indirect principal, trying to establish a clear theory of each problem , to draw lessons for the lawmaking ,and supply derection to the justice . Except the introduction, this text is de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for the topic, introduces the status for researches in relation to domestic and overseas indirect principal and describes the research methods, creations and research values related to this paper in the introduction hereunder.
     The second part is chapter one, an overview of the indirect principal is described to illustrate. In the doctrine of the principal, the definition of indirect principal representation of committing describ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principal committing to adopt restrictions that define the indirect principal, in this article the concept of indirect principal to generalize the indirect achievement of the crime, non-accomplice nature, undertake the direct and independent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 as well as four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dominance, and further indirect principal, the nature of the various doctrines of the assessment. The author gives the definition under the indirect principal, as well as indirectly committing the crime, identified as a special form of study in subsequent chapters of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direct principal based on the premise.
     The third part consists of chapter two, chapter three, chapter four and chapter five, special research on concrete question about indirect principal is done in this part.
     In chapter two, starting from the person and behavior being used, to sub-use people who has no obligation, the people who have non-intentional acts and the people who has intentional acts three cases, the author analyses and demonstrates the possible establishment maximum of an indirect principal. Demonstrated the people who use no obligation people t should constitute an indirect principal not an instigator; The use of other non-intentional acts of the three cases, namely, the use of others is neither intentional nor negligent acts, the use of others, but no intentional fault of the behavior and the use of another person without a specific intent crime, but for other crimes are intentional acts, the user may constitute indirect principal; The use of intentional acts of others, including two kinds of cases, should be a concrete analysis of specific situations, in which there is deliberate use of another person without the specific identity of the behavior should b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direct principal, while the use of another person without the specific purpose of intentional acts, if the specific purpose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crime, then the user does not constitute a form of instigator but an indirect principal , if a particular purpose is not a crime constituent element but merely increases the responsibility element, then the user does not constitute an indirect principal .
     Chapter three is about the research for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direct principal, including personal crime and the status crime. On the base of the concept of personal crime, the author agree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visions of criminal law requir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s does not constitute an indirect principal. The status of this chapter only refers to convicted status , those who have the status instigate and help to implement pure status crime, those who have no status instigate and help the people in status but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re status crime, after has elaborated the doctrines of indirect principal ,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 status is mainly committed the breach of its obligations under the criminal law, those who has the status abet and help to implement a pure status crime , only means a change in the way of committing crime, not a change about the breach of obligations under the Criminal Code , so the author thinks they are all indirect principals; those who has no status to abet and help the people who has the status but not guilty the implement the pure status crime, for the lack of the status, who has no the specific obligations required, so those who has no the status can not constitute the status and constitute an indirect principal of the status crime.
     Chapter four is about the research on the act of perpetrating of the indirect principal behavior, in which indirect principal commencing is the focus of this chapter. Based on the doctrine of criminal law in the five kinds of behavior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behavior of the Penal Code, the author defines and summarized the meaning dominance, physical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dynamic and static behavior of three essential elements of criminal law. The act of perpetrating in criminal law must comply with specific conditions that constitute in the form and a variety of specific element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legal interests protected by the reality of risk in essence. Despite the act of perpetrating on the set theories summarized as an objective theory, the subjective theory and the compromise theory, but the three theories have obvious shortcomings. Since crime is a combination of subjective meaning and objective dangerous of behavior, commencing should be identified with the subjective meaning and the specific objective risk,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independent separately. The indirect principal is a crime by the available behavior and the behavior being used, based on different angles, it results in the use of behavior theory (subjective theory), behavior being used theory (objective theory) and individual theory (compromise theory). Based on the view that the commencing of the act of perpetrating should be proceed with the subjective meaning and the specific objective risks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e theory of behavior being used (objective theory) is rational theory. Based on similar reasons,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e theory of behavior being used is rational theory for indirect principal ending.
     Chapter five is about the recognizing errors of indirect principal. How to deal with the recognizing errors, there are the concrete coincidence theory, the abstractive coincidence theory and the statutory coincidence in foreign criminal law, the statutory coincidence has been accepted by most scholars and judicial precedents in Japan. The recognizing errors of indirect principal include the recognizing errors for user, recognizing errors misunderstanding for those whose behavior be used and those who begins to know the reality midway. The recognizing error for user refers to the user mistakes the nature of the people who be used as a tool, how to deal with the recognizing error, there are three theories, i.e., subjective theory, objective theory and compromise theory in civil law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abettor indirect principal, the author has demonstrated the objective theory to be rational. The recognizing errors for those whose behavior be used includes excrescent execution, deficient execution and different execution, for the excrescent execution, the user doesn’t undertake any intent responsibility of indirect principal because of the lack of intention, but maybe undertake negligence liability. If the deficient execution is only the content of the act or the violation result, the user should be the unaccomplished offender of indirect principal, if the content of the act and the result are both deficient, the user is preparatory crime of indirect principal for the former, the user is the unaccomplished offender of indirect principal for the latter. The different execution is divided into non-overlapping alienation and overlapping alienation, in non-overlapping alienation, the user is preparatory crime of indirect principal for the expected crime, and is innocent to the crime of alienation as a principle, but negligence liability does not be ruled out. Overlapping alienation includes the aggravation trend alienation and the lighten alienation, for the former, the user should take the liability for the lighten behavior as a preparatory crime of indirect principal, if has negligence for the aggravation behavior, should bear negligence liability; for the latter, the user should be punished as a felony unaccomplished offender of indirect principal. In this paper those who begins to know the reality midway refers to those who knows the reality after he has begun his behavior and he can cease to be used, based on his own criminal intent continues to finish his behavior. How to deal with this situation, there are three doctrines in civil law system, i.e., indirect principal theory, the unaccomplished offender of indirect principal theory and the abettor theory. In my opinion, if those who are used have implemented the main act, the user should be an unaccomplished offender of indirect principal, after having known this, those who are used continue to do so, the user should be an abettor, if those who are used have finish the behavior as much as the undone behavior, the more severer punishment can be selected from the unaccomplished offender of indirect principal and the abettor.
     Chapter six is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direct principal and the accomplice. Accomplice in this article refers to the accomplice in the narrow sense, i.e., the abettor and the accessory; the doctrine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principal and the accomplice include subjective theory, objective theory and the crime control theory. The crime control theory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principal and the accomplice based on the doer’s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because the crime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the crime control is a reasonable doctrin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direct principal ,the abettor and the one-side accomplice in crime constitute is mainly on the subject of crime, subjective elements, objective circumstances of a crime, The difference is also reflected in the stop form of crime, the accusation, criminal liability.
     Chapter seven is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direct principal about th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The present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situations in Germany, Japan, Korea, and Italy are introduced, the innocent agent system similar to the indirect principal in the Anglo-American legal systems is described,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re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direct principal and the criminal law in Chinese mainland is sorted with a developing insight from the law history angle, the author suggests the concept of indirect principal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china,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indirect principal in legislation, and provides the mode Indirect on the indirect principal in Chinese mainland.
引文
1 [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27页。
    2 [德]杜里奥·帕多瓦尼著,陈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注评版),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谢晖:《法律规范之为法学体系的核心》,载《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6期。
    1 [德]李斯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62页。
    2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75页。
    3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4 [日]山中敬一著:《刑法总论》II,成文堂1999年版,第734页。
    5 [俄]斯库拉托夫等主编,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7?78页。
    1 [德]耶赛克等著,西原春夫监译:《德国刑法总论》(第5版),成文堂1999年版,第505页。转引自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4页。
    2周光权:《关于正犯的三个主要问题》,载刘宪权主编《刑法学研究》(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3 [德]耶赛克等著,西原春夫监译:《德国刑法总论》(第5版),成文堂1999年版,第507页。转引自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4页。
    1周光权著:《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页。
    2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778页。
    1 [德]约翰内斯·韦塞尔斯著,李昌珂译:《德国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页。
    2黎宏著:《日本刑法学精义》(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页。
    1 [日]木村龟二主编,顾肖荣、郑树周等译:《刑法学词典》,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32-333页。
    2 [日]大塚仁著:《犯罪论的基本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76页。
    3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01-802页。
    4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2页。
    1陈兴良、周光权著:《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0页。
    1 [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德]埃贝哈德·施密特修订,徐久生译,何秉松校订:《德国刑法教科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63页。
    2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01页。
    3 [日]川端博著,余振华译:《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4页。
    4肖中华:《片面共犯与间接正犯观念之破与立》,载《云南法学》2000年第3期。
    5 [日]木村龟二主编,顾肖荣、郑树周等译:《刑法学词典》,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35页。
    1韩忠谟著:《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2郭君勋著:《案例刑法总论》,台北三民书局1983年版,第404页。
    3陈兴良:《间接正犯·以中国的立法与司法为视角》,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5期,第6页。
    4王成祥:《间接实行犯探析》,载《零陵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85页。
    5马荣春著:《刑法诸问题的新界说》,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页。
    1马克昌著:《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页。
    1邹世发:《间接正犯特征探微》,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第63页。
    2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01页。
    1 [韩]李在祥著,[韩]韩相敦译:《韩国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6页。
    2林维著:《间接正犯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1参见[日]高桥则夫著,王昭武译:《间接正犯》,载马克昌、莫洪宪主编:《中日共同犯罪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2陈志刚:《论间接正犯的正犯性·以中国立法和司法为视角》,载《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6页。
    1 [日]川端博著,余振华译:《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3页。
    2黎宏著:《日本刑法学精义》(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6页。
    3参见[日]川端博著,余振华译:《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3页。
    1 [日]川端博著,余振华译:《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2页
    2 [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改订版),有斐阁1986年版,第148页。
    3 [日]川端博著,余振华译:《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2页
    4 [日]高桥则夫著,王昭武译:《间接正犯》,载马克昌、莫洪宪主编:《中日共同犯罪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5 [德]约翰内斯.韦塞尔斯著,李昌珂译:《德国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02页。
    1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02页。
    2 [日]川端博著,余振华译:《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2页。
    1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3页。
    2周光权著:《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1页。
    1黎宏著:《日本刑法学精义》(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6页。
    2 [日]西原春夫著:《刑法总论》(改订准备版)(下卷),成文堂1995年版,第365页。
    1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7页。
    2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07页。
    3参见[日]山中敬一著:《刑法总论Ⅱ》,成文堂2000年版,第780页。
    1 [日]川端博著,余振华译:《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4页。
    2 [日]木村龟二著:《刑法总论》(增补版),有斐阁1984年版,第401、402页。
    3 [日]大塚仁著:《注解刑法》(增补第2版),青林书院新社1977年版,第376页。
    1黎宏著:《日本刑法学精义》(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8页。
    2 [日]川端博著,余振华译:《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6页。
    3 [日]西原春夫著:《刑法总论》(改订准备版)(下卷),成文堂1995年版,第360页。转引自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5页。
    1 [日]大谷实著:《刑法讲义总论》(第4版),成文堂1994年第4版,第424页。
    1 [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郑军男译:《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6页。
    2 [日]中山研一著:《刑法总论》,成文堂1989年版,第476页。
    3 [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郑军男译:《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7页。
    1转引自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6页。
    2 [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郑军男译:《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8页。
    3参见[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郑军男译:《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9页。
    1 [日]福田平著:《全订刑法总论》,有斐阁2004年版,第264页。
    2 [日]大塚仁著:《犯罪论的基本问题》,有斐阁1982年版,第350页。
    3张明楷著:《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1参见吴飞飞:《身份犯的间接正犯构成?兼论身份犯与亲手犯的交叉关系》,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3月号,第11?12页。
    1参见吴飞飞:《身份犯的间接正犯构成?兼论身份犯与亲手犯的交叉关系》,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3月号,第12页。
    2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0页。
    1 [韩]李在祥著,[韩]韩相敦译:《韩国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7页。
    1参见[韩]李在祥著,[韩]韩相敦译:《韩国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8页。
    1 [韩]李在祥著,[韩]韩相敦译:《韩国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8页。
    2转引自陈洪兵:《间接正犯行为媒介论》,载《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12月第十四辑,第142页。
    1柯耀程著:《刑法总论释义修正法篇》(上),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83?384页。
    1阎二鹏著:《共犯与身份》,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200页。
    2 [日]大塚仁著,冯军译:《刑法概说》(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5页。
    3马克昌著:《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7?588页。
    4杜国强著:《身份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页。
    1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2 [日]大谷实著:《刑法讲义总论》,成文堂1994年版,第470页。
    3于振华:《共犯与身份之比较考察》,载甘添贵等编:《共犯与身份》,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79页。
    1郑善印:《刑法第31条第1项之适用及其范围》,载甘添贵等编:《共犯与身份》,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173页。
    2陈兴良著:《刑法适用总论》(上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13页。
    1参见韩忠谟著:《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223页。
    1李海东著:《刑法原理入门》,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2参见[日]正田满三郎著:《刑法体系总论》,良书普及会1979年版,第70页。
    3韩忠谟著:《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1 [日]牧野英一著:《日本刑法》(第64版)(上卷),有斐阁1939年版,第470-472页。转引自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1-642页。
    2林山田著:《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6年版,第107页。
    1 [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郑军男译:《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页。
    2 [德]约翰内斯·韦塞尔斯著,李昌珂译:《德国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3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69页。
    1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69-270页。
    2 [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郑军男译:《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
    3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页。
    1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2转引自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页。
    1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2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276页。
    3 [德]约翰内斯·韦塞尔斯著,李昌珂译:《德国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1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169页。
    2童德华著:《外国刑法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3 [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郑军男译:《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4参见自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1 [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郑军男译:《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页。
    2参见自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3童德华著:《外国刑法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4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1 [日]山中敬一著:《刑法总论Ⅰ》,成文堂1999年版,第139页。转引自童德华著:《外国刑法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1参见[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郑军男译:《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112页。
    2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页。
    1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3页。
    2赵秉志、赵国强主编:《中国内地与澳门刑法之比较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页。
    3张明楷著:《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4 [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34页。
    1 [日]西原春夫著:《刑法总论》(改订版)(上卷),成文堂1995年版,第100页。
    2 [德]克劳斯·罗克辛著,王世洲译:《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3 [德]约翰内斯·韦塞尔斯著,李昌珂译:《德国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1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126页。
    2童德华著:《外国刑法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3 [日]前田雅英著:《刑法总论讲义》(第4版),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年版,第114页。
    4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1黎宏著:《日本刑法精义》(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2赵秉志主编:《外国刑法原理(大陆法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1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页。
    2黎宏著:《日本刑法精义》(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88页。
    1参见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8-529页。
    1参见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0-532页。
    1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2页。
    2张永江、舒洪水著:《论间接正犯的着手》,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3月第21卷第2期。
    3 [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上卷)》(改订版),成文堂1995年版,第323页。
    4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4页。
    1 [日]日本刑法学会编:《刑法讲座》(4),有斐阁1973年版,第8页。转引自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5页。
    1 [日]团藤重光著:《刑法纲要总论》,创文社1990年版,第355页。
    2 [日]大冢仁著,冯军译:《刑法概说(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3张明楷著:《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第95页。
    4 [韩]李在祥著,[韩]韩相敦译:《韩国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页。
    1何荣功著:《论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6期,第110页。
    2 [日]西原春夫著,戴波、江溯译:《犯罪实行行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页。
    1何荣功著:《论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6期,第110页。
    2张明楷著:《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第95页。
    3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4转引自刘士心著:《间接正犯理论中的特殊问题》,载《刑事法评论》第19卷,第342页。
    1 [日]竹田直平著:《间接正犯》(昭和八年),转引自[日]西原春夫著,戴波、江溯译:《犯罪实行行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页。
    2 [日]大塚仁著,冯军译:《刑法概说(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156页。
    1参见[日]西原春夫著,戴波、江溯译:《犯罪实行行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页。
    2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页。
    1刘士心著:《间接正犯理论中的特殊问题》,载《刑事法评论》第19卷,第342-343页。
    2张明楷著:《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第97页。
    1张明楷著:《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8页。
    2陈兴良:《间接正犯》,载陈兴良、周光权著《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5页。
    3参见林维著:《间接正犯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152页。
    1参见黎宏著:《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116页。
    1甘添贵著:《刑法之重要理念》,台北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96页。
    2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119页。
    3赵秉志著:《犯罪未遂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21页。
    4林维著:《间接正犯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页。
    1刘士心:《间接正犯理论中的特殊问题》,载《刑事法评论第1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0页。
    1马克昌著:《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6页。
    2陈子平著:《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页。
    3刘明祥著:《刑法中错误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1 [日]木村龟二主编,顾肖荣、郑树周等译:《刑法学词典》,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262页。
    2马克昌著:《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7页。
    3刘明祥著:《刑法中错误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1黎宏著:《日本刑法精义》,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94页。
    2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1转引自刘明祥著:《刑法中错误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98页。
    2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8页。
    1刘宪权主编:《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2陈兴良著:《刑法哲学》(修订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1陈瑾昆著:《刑法总则讲义》,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93页。
    2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66页。
    3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41页。
    4刘士心:《间接正犯理论中的特殊问题》,载《刑事法评论第1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5页。
    1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12页。
    2吴振兴著:《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130页。
    1参见刘明祥著:《刑法中错误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98页。
    2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3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1刘士心:《间接正犯理论中的特殊问题》,载《刑事法评论第1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2页。
    1陈子平著:《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9页。
    2甘添贵著:《刑法之重要理念》,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204页。
    3陈子平著:《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9页。
    4 [日]高桥则夫:《间接正犯》,载马克昌、莫洪宪主编:《中日共同犯罪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
    5陈子平著:《刑法总论》(2008年增修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9-330。
    1陈子平著:《刑法总论》(2008年增修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0页。
    2甘添贵著:《刑法之重要理念》,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205页。
    3参见刘士心:《间接正犯理论中的特殊问题》,载《刑事法评论第1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0页。
    1参见黎宏著:《日本刑法学精义》(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53页。
    1周光权著:《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2 [日]日本刑法学会编:《刑法讲座》(4),有斐阁1973年版,转引自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5页。
    3 [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郑军译:《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39页。
    4 [日]日本刑法学会编:《刑法讲座》(4),有斐阁1973年版,转引自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5-626页。
    1 [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郑军译:《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39页。
    2周光权著:《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6页。
    1 [德]约翰内斯·韦塞尔斯著,李昌珂译:《德国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1页。
    2黎宏著:《日本刑法学精义》(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页。
    1周光权著:《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6页。
    2 [日]井田良:《刑法总论理论构造》,成文堂2005年版,转引自周光权:《关于正犯的三个主要问题》,载刘宪权主编《刑法学研究》(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1周光权著:《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2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788页。
    1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2 [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郑军男译:《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6页。
    3张明楷著:《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李希慧:《论教唆犯的概念及其成立要件》,载《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5魏东著:《教唆犯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6 [日]木村龟二著:《刑法总论》(增补版),有斐阁1984年版,第414页。
    1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9页。
    2陈子平著:《刑法总论》(2008年增修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7页。
    3参见吴振兴著:《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
    4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页。
    1韩忠谟著:《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
    2张明楷著:《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45-346页。
    3张明楷著:《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1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1页。
    2吴振兴著:《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3页。
    3杨诚:《论教唆犯与间接实行犯的理论区别》,载《上海市法学研究生论文集》,上海市研究生法学协会、华东政法学院研究生会1985年版,第154页。
    1 [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4页。
    2 [日]木村龟二编,顾肖荣等译:《刑法学词典》,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61页。
    3杨春洗等著:《刑事法学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64页。
    1刘宪权主编:《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2高格:《关于共同犯罪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第1期,第65页。
    3聂立泽、苑民丽:《“片面共犯”评析》,载《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45页。
    4苏惠渔、刘宪权主编:《刑法原理与适用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8页。
    5马克昌著:《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6页。
    1参见田鹏辉著:《片面共犯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105页。
    2韩广道:《论片面帮助犯的成立要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1期,第41页。
    1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01页。
    2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04、806、810页。
    1林维著:《间接正犯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2 [日]前田雅英著:《刑法总论讲义》(第4版),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年版,第429页。
    1 [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郑军男译:《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4-555页。
    2 [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郑军男译:《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9页。
    3林维著:《间接正犯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1黄风译:《最新意大利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2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陈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注评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
    3赵秉志主编:《英美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1 [英]J·C·史密斯、B·霍根著:《英国刑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98页。
    1赵秉志主编:《英美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105页。
    2刘仁文、王祎等译:《美国模范刑法典及其评注》,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1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2《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5页。
    3陈兴良、周光权著:《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页。
    1韩忠谟著:《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1页。
    2陈家林著:《共同正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3林维:《间接实行犯概念和构成的比较研究》,载《法商研究》,1996年第2期,第76页。
    4陈兴良、周光权著:《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312页。
    1南英、张军主编:《刑事审判参考》(第5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2何庆仁:《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57页。
    1陈兴良、周光权著:《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2页。
    1、[德]李斯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3、[德]耶赛克等著,西原春夫监译:《德国刑法总论》(第5版),成文堂1999年版。
    4、[德]约翰内斯·韦塞尔斯著、李昌珂译:《德国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德]埃贝哈德·施密特修订、徐久生译、何秉松校订:《德国刑法教科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德]克劳斯·罗克辛著、王世洲译:《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日]山中敬一著:《刑法总论》Ⅱ,成文堂1999年版。
    9、[日]井田良:《刑法总论理论构造》,成文堂2005年版。
    10、[日]团藤重光著:《刑法纲要总论》,创文社1990年版。
    11、[日]大塚仁著:《犯罪论的基本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日]川端博著、余振华译:《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改订版),有斐阁1986年版。
    14、[日]西原春夫著:《刑法总论》(改订准备版)(下卷),成文堂1995年版。
    15、[日]山中敬一著:《刑法总论Ⅱ》,成文堂2000年版。
    16、[日]木村龟二著:《刑法总论》(增补版),有斐阁1984年版。
    17、[日]大塚仁著:《注解刑法》(增补第2版),青林书院新社1977年版。
    18、[日]大谷实著:《刑法讲义总论》(第4版),成文堂1994年第4版。
    19、[日]中山研一著:《刑法总论》,成文堂1989年版。
    20、[日]福田平著:《全订刑法总论》,有斐阁2004年版。
    21、[日]大塚仁著、冯军译:《刑法概说》(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日]正田满三郎著:《刑法体系总论》,良书普及会1979年版。
    23、[日]牧野英一著:《日本刑法》(第64版)(上卷),有斐阁1939年版。
    24、[日]前田雅英著:《刑法总论讲义》(第4版),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年版。
    25、[日]西原春夫著、戴波、江溯译:《犯罪实行行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7、[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郑军译:《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韩]李在祥著、[韩]韩相敦译:《韩国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陈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注评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美]博西格诺著、邓子滨译:《法律之门》(第八版),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32、[美]乔治·弗莱彻著、邓子滨译:《反思刑法》,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33、[美]富勒著、郑戈译:《法律的道德性》,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4、[英]J·C·史密斯、B·霍根著:《英国刑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5、[英]边沁著:《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36、[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7、周光权著:《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8、陈兴良、周光权著:《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韩忠谟著:《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0、郭君勋著:《案例刑法总论》,台北三民书局1983年版。
    41、马荣春著:《刑法诸问题的新界说》,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42、张明楷著:《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3、马克昌著:《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4、林维著:《间接正犯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5、张明楷著:《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柯耀程著:《刑法总论释义修正法篇》,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
    47、阎二鹏著:《共犯与身份》,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48、杜国强著:《身份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0、陈兴良著:《刑法适用总论》(上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1、李海东著:《刑法原理入门》,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2、林山田著:《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6年版。
    53、童德华著:《外国刑法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5、张明楷著:《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
    56、黎宏著:《日本刑法学精义》(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7、黎宏著:《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8、甘添贵著:《刑法之重要理念》,台北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59、赵秉志著:《犯罪未遂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0、陈子平著:《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1、刘明祥著:《刑法中错误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62、陈兴良著:《刑法哲学》(修订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3、陈瑾昆著:《刑法总则讲义》,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64、吴振兴著:《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5、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66、张明楷著:《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魏东著:《教唆犯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8、张明楷著:《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69、杨春洗等著:《刑事法学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0、黄风译:《最新意大利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71、田鹏辉著:《片面共犯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72、刘仁文、王祎等译:《美国模范刑法典及其评注》,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3、《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版。
    74、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5、陈家林著:《共同正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6、郭君勋著:《案例刑法总论》,台北三民书局1983年版,第404页。
    1、[日]木村龟二主编、顾肖荣、郑树周等译:《刑法学词典》,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
    2、[日]日本刑法学会编:《刑法讲座》(4),有斐阁1973年版。
    3、[俄]斯库拉托夫等主编,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刘宪权主编《刑法学研究》(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赵秉志、赵国强主编:《中国内地与澳门刑法之比较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6、刘宪权主编:《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赵秉志主编:《英美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苏惠渔、刘宪权主编:《刑法原理与适用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南英、张军主编:《刑事审判参考》(第5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肖中华:《片面共犯与间接正犯观念之破与立》,载《云南法学》,2000年第3期。
    2、陈兴良:《间接正犯·以中国的立法与司法为视角》,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5期。
    3、王成祥:《间接实行犯探析》,载《零陵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4、邹世发:《间接正犯特征探微》,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5、陈志刚:《论间接正犯的正犯性·以中国立法和司法为视角》,载《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6、吴飞飞:《身份犯的间接正犯构成·兼论身份犯与亲手犯的交叉关系》,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3月号。
    7、陈洪兵:《间接正犯行为媒介论》,载《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12月第十四辑。
    8、张永江、舒洪水著:《论间接正犯的着手》,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3月第21卷第2期。
    9、何荣功著:《论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6期。
    10、刘士心著:《间接正犯理论中的特殊问题》,载《刑事法评论》,第19卷。
    11、李希慧:《论教唆犯的概念及其成立要件》,载《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12、高格:《关于共同犯罪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第1期。
    13、聂立泽、苑民丽:《“片面共犯”评析》,载《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4、韩广道:《论片面帮助犯的成立要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1期。
    15、林维:《间接实行犯概念和构成的比较研究》,载《法商研究》,1996年第2期。
    16、何庆仁:《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17、钱叶六:《间接正犯比较研究—兼论间接正犯的刑事立法与司法》,载《刑法问题与争鸣》,总第九辑。
    18、许发明:《析教唆犯与间接正犯之间认识错误的认定与处理—以部分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为立场》,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1月总第84期。
    19、邵维国:《论被利用者的行为构成犯罪与间接正犯的成立》,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0、徐宇:《论身份犯的间接正犯》,载《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1、肖吕宝:《论我国刑法中间接实行犯的性质》,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8期。
    22、李海滢:《亲手犯问题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3期。
    23、赵相如:《美国刑法中的被利用的实行犯》,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4、马克昌:《日、德刑法理论中的间接正犯》,载《刑法理论探索》,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25、薄振峰、冯凡英:《身份犯之间接正犯初探》,载《政法论丛》,2004年第6期。
    26、潘永建:《间接正犯中的认识错误》,载《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
    27、王涛英:《浅析间接正犯》,载《法学》,2008年第9期。
    28、赵香如:《大陆法系间接正犯研究思路透析—质疑间接正犯概念之“替补性”观点》,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10期。
    29.曹希国:《若干间接正犯存在类型研究》,载《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5期。
    30、张凯、张殿军:《间接正犯之错误探析》,载《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31、朴宗根、高荣云:《论间接正犯》,载《延边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32、谢晖:《法律规范之为法学体系的核心》,载《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6期。
    1、周光权:《关于正犯的三个主要问题》,载刘宪权主编《刑法学研究》(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日]高桥则夫著、王昭武译:《间接正犯》,载马克昌、莫洪宪主编:《中日共同犯罪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于振华:《共犯与身份之比较考察》,载甘添贵等编:《共犯与身份》,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
    4、郑善印:《刑法第31条第1项之适用及其范围》,载甘添贵等编:《共犯与身份》,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
    5、杨诚:《论教唆犯与间接实行犯的理论区别》,载《上海市法学研究生论文集》,上海市研究生法学协会、华东政法学院研究生会1985年版。
    1、赵香如:《间接实行犯的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2、吴飞飞:《间接正犯若干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3、曹星:《间接正犯问题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陈长城:《间接正犯的比较考察》,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日]神山敏雄:《共犯处罚根据与刑法第65条的关系》,载《刑事法杂志》,第38卷第1期。
    2、[日]高桥则夫:《间接正犯的构造》,载《现代刑事法》,2000年第7期。
    3、[日]井田良:《有关共犯的诸问题》,载《现代刑事法》,2002年第11期。
    4、[日]上田健二:《共犯论的再检讨》,载《刑事法杂志》,第37卷第2期。
    5、[日]松宫孝明:《正犯与共犯—根据之界限》,载《刑事法杂志》,第39卷第2期。
    6、[日]松宫孝明:《正犯概念》,载《刑法杂志》,第41卷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