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无犯意人实现犯罪目的行为之定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刑法典中虽然没有对正犯与共犯的概念做出规定,但是从学理上看依然存在实行犯与非实行犯的区分。这种区分方式虽然没有延续以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区分正犯与共犯的方式,但是从实质上来看二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我国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来看,应当说是以单独的直接实行犯为模型而建立的,但是在总则规定中又对非实行犯(如教唆犯)进行了概括性的规定,其实质上与将共同犯罪划分为正犯、共犯并无二致。由此只要谈到共犯理论,我国刑法理论中也避免不了进行正犯与共犯的探讨。在共犯理论中素有依据单一正犯体系之扩张正犯论与依据区分共犯体系之限制正犯论之争。以意、奥为代表的单一正犯体系下,针对共同犯罪并不做正犯与共犯的区分,而以德、日为代表的区分制体系下,对正犯与共犯进行严格区分。我国通说亦主张应当对正犯与共犯进行区分。但在区分正犯与共犯体系下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观点,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共犯独立性说与共犯从属性说。在共犯从属性说影响下,间接正犯的概念则被提出。此概念提出之后,在不同理论学说之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扩张正犯理论下并无间接正犯存在的余地,即使在限制正犯论之下也有共犯独立性说对其进行排斥。即便如此,如今间接正犯已在德、日刑法中取得了立法明确规定的地位。在德、日刑法研究的影响下,间接正犯的问题也进入了我国学者以及司法实务的视野。不过,对于间接正犯的地位究竟只是共犯从属性说范畴下之“替补者”或是说其本身当属正犯,以及间接正犯成立之范围无论是在德、日刑法理论中还是在我国刑法理论中,都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由于我国共犯理论的影响,学界对于间接正犯的性质、范围、认定等相关问题仍存在一定争议,间接正犯并未在我国刑事立法中取得明确的界定,因而在司法实务中遇到间接正犯类型的案件时存在不同的处理意见,主要是以直接正犯处理、教唆犯处理、间接正犯处理这三种意见。无论以哪种意见处理,都必须论证将行为人的行为解释为符合刑法分则具体罪名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合法性,那么作为对是否是犯罪行为的一种论证,间接正犯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其存在是否具有不被其他理论包摄的特殊性。鉴于此,本文仍然选择从扩张正犯论与限制正犯论对现实案例的不同影响,探求间接正犯存在的价值。
Although there is no regulation about the concept of perpetrator and accomplice in China's Criminal Code, academically speaking, there still exist som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rincipal criminals and joint offenders. The method of the continental legal system which represented by Germany and Japan doesn't extend in this distinction, bu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the two are essentially inextricably linked. From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of China's Criminal Code,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ar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direct principal criminals, but in general provisions, it also conducted a general regulation about the joint offenders (such as the instigator). Its essence is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partitioning of the complicity which is divided by perpetrator and accomplice. Thus, when talking about an accomplice theory, the discussion of the perpetrator and accomplice can’t be avoided in the theory of our criminal law. In the theory of accomplice, there always exist an argument between the expansion of the perpetrator theory and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perpetrator theory, which the former is based on the system of the Single perpetrator while the latter is based on the distinction of the accomplice system. Under a single perpetrator system which represented by Italy, Austria, crime is not done for the common distinction between perpetrator and accomplice, while under the distinction system which represented by Germany and Japan, there is a strictly distinction between perpetrator and accomplice. Chinese Tong-saying also advocat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perpetrator and accomplice.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on how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petrator and accomplice when distinguish these two systems, the representative viewpoints is the theory of accomplice independence and the theory of accomplice dependence. The concept of indirect perpetrator was rais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heory of accomplice dependence. A no small controversy was caused among the different theories after this concept was put forward. Under the theory of the expansion of the perpetrator, there is no room for Indirect Criminal, even under the theory of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perpetrator, there is a theory of the accomplice independence is against it. Perpetrator is enjoying a clear status of legislation now in the Penal Code of Germany and Japa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riminal law study in Germany and Japan, indirect perpetrator problems also step into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China's scholars and the vision. However, there is controversy on the two factors, one factor is whether the status of indirect complicity is a "Substitution" in the area of accomplice dependence or it is the principal offender; the other factor is the field of indirect complicity’s establishment. The controversy exists not only in the Criminal Code of Germany and Japan, but also in ours. As the impact of China's complicity theory, there is still controversy in academic about the nature, scope, and identification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of the indirect perpetrator. Indirect perpetrator is not defined clearly in China's criminal legislation, and thus different solutions appear when encountered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in the cases of indirect perpetrator. We mainly deal with the following there views: direct perpetrator, instigator and indirect perpetrator solution. No matter what kind of solution they adopt, they must interpret the perpetrator's conduction to meet the legality which accord with the elements of specific action of criminal charges in specific regulation of Criminal Code. So if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indirect perpetrator to exist when it acts as a proof of committing and whether its existence has special features which other theories do not have. In consideration of this, this article start from the different impact on the practical cases by the theory of the expansion of the perpetrator and the theory of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perpetrator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e existence of indirect perpetrator.
引文
1任海涛:《共同犯罪立法模式比较研究》,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页。
    2林维:《间接正犯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页。
    3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2页。
    4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学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801-802页。
    6田宏杰:《违法性认识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7陈兴良:“违法性认识研究”,《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第141页。
    8陈兴良:“违法性认识研究”,《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第137页。
    9陈兴良主编:《刑法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28页。
    10王礼仁编著:《盗窃罪的定罪与量刑》(修订版),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59页。
    11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09页。
    12崔永峰:“出售他人树木骗取钱财行为之定性”,《人民法院报》刑事审判版,2008年1月20日。
    13刘宪权:“我国刑法理论上的牵连犯问题研究”,《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53页。
    14陈兴良主编:《刑法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15-416页。
    15陈兴良主编:《刑法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30页。
    16任海涛:《承继共犯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30页。
    17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新境遇》(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13页。
    18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第552-553页。
    19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新境遇》(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13页。
    20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96页。
    21陈兴良:《共同犯罪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1页。
    22黎宏:《日本刑法精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253页。
    23林维:《间接正犯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24页。
    24陈兴良:《共同犯罪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6-47页。
    25 [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二版),黎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63页。
    26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新境遇》(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17页。
    27如我国学者陈兴良先生认为“不仅教唆犯具有二重性,而且组织犯与帮助犯等非实行犯都具有这种二重性。”参见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2页。
    28陈世伟:“共同犯罪属性论”,《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2月第11卷第1期。
    29林维:《间接正犯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1页。
    30如我国学者陈兴良先生提出的间接正犯概念:“指利用不为罪或不发生共犯关系的第三人实行犯罪”,详见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新境遇》(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25页。
    31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新境遇》(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21页。
    32陈兴良:“间接正犯——以中国的立法与司法为视角”,《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总第47期,2002年第5期。
    33林维:《间接正犯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页。
    34陈兴良:《共同犯罪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42页。
    35肖中华:“片面共犯与间接正犯观念之破与立”,《云南法学》,2000年第13卷第3期(总第57期),第52页。
    36林维:《间接正犯研究》,第1页。陈兴良:《共同犯罪论》(第二版),第442页。[日]西原春夫:《犯罪实行行为论》,戴波、江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9页。
    37我国学者陈洪兵将被利用者又称之为间接正犯实行行为之媒介,即间接正犯虽然缺乏直接的实行行为但是其实现犯罪构成要件是通过被利用者这一媒介行为实现的。参见陈洪兵:“间接正犯行为媒介论”,《厦门大学法学评论》,第14辑,2007年第122-145页。
    38德国学者洛克辛(Roxin)提出“意思支配说”,指利用者(间接正犯)对被利用者(媒介)存在优越的意思支配。我国也有学者采此种观点,参见陈洪兵:“间接正犯行为媒介论”,《厦门大学法学评论》,第14辑,2007年,第126页。
    39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新径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32页。
    40林维:《间接正犯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8页。
    41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42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新径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40页。
    43对于规范障碍说,我国学者黎宏也持赞同观点,参见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8页。对于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的区分问题上,日本学者西原春夫先生认为:“正犯人具有形成反对不良行为动机的良好行为动机的可能;再换言之,是因为在共犯的意图及其实现之间存在规范障碍。”参见西原春夫:《犯罪实行行为论》,戴波、江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7页。
    [1]任海涛:《共同犯罪立法模式比较研究》,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林维:《间接正犯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田宏杰:《违法性认识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李洁、王志远、王充、王勇:《犯罪构成的解构与结构》,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5]任海涛:《承继共犯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6]张绍谦:《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
    [7]范德繁:《犯罪实行行为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8]姜伟:《罪过形式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新境遇》(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新径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陈兴良:《刑法学适用总论》(上卷)(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陈兴良主编:《刑法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学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6][日]西原春夫:《犯罪实行行为论》,戴波、江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二版),黎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日]牧野英一《日本刑法学通义》,陈承泽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刘明祥、王昭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王礼仁编著:《盗窃罪的定罪与量刑》(修订版),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
    [23]黎宏:《日本刑法精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4]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25]陈兴良:《共同犯罪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7]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陈兴良:“间接正犯——以中国的立法与司法为视角”,《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总第47期,2002年第5期。
    [2]陈兴良:“违法性认识研究”,《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
    [3]崔永峰:“出售他人树木骗取钱财行为之定性”,《人民法院报》(刑事审判版),2008年1月20日。
    [4]马克昌:“日_德刑法理论中的间接正犯”,《法学评论》,1986年第2期。
    [5]刘宪权:“我国刑法理论上的牵连犯问题研究”,《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6]陈世伟:“共同犯罪属性论”,《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2月第11卷第1期。
    [7]肖中华:“片面共犯与间接正犯观念之破与立”,《云南法学》,2000年第13卷第3期(总第57期)。
    [8]刘士心:“论间接正犯之范围”,《法商研究》,2006年第3期(总第113期)。
    [9]肖志锋:“论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犯罪的间接正犯”,《南方论坛》(民主与法制版),2009年第3期。
    [10]陈洪兵:“间接正犯行为媒介论”,《厦门大学法学评论》,第14辑。
    [11]廖北海:“间接正犯成立范围的扩张——以犯罪事实支配理论为视角”,《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12]朴宗根、高荣云:“论间接正犯”,《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3]何庆仁:“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14]郑清:“现行刑法框架下间接正犯问题研究”,《福建法学》(刑事法研究版),2010年第4期(总第104期)。
    [15]赵香如:“大陆法系间接正犯研究思路透析——质疑间接正犯概念之‘替补性’观点”,《河北法学》,2004年第10期。
    [16]邹世发:“间接正犯特征微探”,《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17]肖志锋:“间接正犯的正犯性学说述评”,《法学评论》(双月刊),2009年第3期。
    [18]高铭暄、叶良芳:“再论牵连犯”,《现代法学》,2005年第2期。
    [19]高铭暄:“论牵连犯的几个问题”,《现代法学》,1993年第6期。
    [20]任海涛:“大陆法系正犯与共犯区分理论评述_兼谈对我国共犯形式客观说之反思”,《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3期。
    [21]任海涛:“犯罪参与论诸概念逻辑关系之辨正”,《法学论坛》,2010年第6期。
    [22]肖中华:“论共同犯罪成立是否以符合同一犯罪构成为前提”,《中国刑事法杂志》(刑法理论版),总第42期。
    [23]曹希国:“间接正犯基本理论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24]卫邮松:“间接正犯问题探析”,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25]赤冢纪子:“中日间接正犯理论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3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