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帮助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片面帮助犯成立与否,在中外刑法理论和实务中备受争议。笔者从解释学的角度,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进行重新理解和诠释,对片面帮助犯成立与否进行辨析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就目前而言,最为妥当的做法是通过共犯制度为片面帮助犯提供处罚依据。
     全文共36,000余字;除引言和结论外,正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片面帮助犯的概述。国内外关于片面帮助犯的论争主要存在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观点,其争论的焦点是成立片面帮助犯是否必须要有行为人的意思联络。笔者辨析得出:传统共犯理论对共同故意只能是双向意思联络的理解是狭隘的、不完整的;单向意思联络也是共同犯罪故意的表现形式。然后,笔者从片面帮助犯的定义出发,探讨片面帮助犯的概念界定,指出其特征,进而将片面帮助犯的性质定位于共同犯罪。
     第二部分是研究片面帮助犯的存在范围。笔者从主观方面、表现形式、参与共同犯罪的时间以及行为实施的方式等四个方面来说明片面帮助犯只限于故意,片面帮助行为只包括物质帮助,事前的帮助和事中的帮助,作为和不作为都可成为片面帮助犯的行为表现方式。
     第三部分从主、客观两方面探讨片面帮助犯的构成要件。主观上,片面帮助犯必须具有片面帮助故意;客观上必须具有片面帮助行为,且片面帮助犯的加功、协力行为必须有利于实行行为的实施或完成。
     第四部分分析片面帮助犯的停止形态和罪数形态。在停止形态上,一般来说,实行犯是预备、未遂、既遂,则片面帮助犯也是预备、未遂、既遂,但片面帮助犯的停止形态有可能与实行犯不一致;片面帮助犯的未遂形态和中止形态也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罪数形态上,笔者主要探讨了片面帮助犯与连续犯、结合犯和牵连犯的问题。在片面帮助犯中,如果片面帮助者分别实施了数个帮助行为,必须考虑片面帮助者的主观方面才能确定其罪数;如果数行为之间存在牵连或结合关系,则要分情形讨论其罪数问题。
     第五部分是片面帮助犯的认定和处罚。在认定上,笔者指出了片面帮助犯与片面共犯、帮助犯、同时正犯以及间接正犯等相关犯罪形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处罚上,首先,笔者论述了片面帮助犯的处罚根据在于片面帮助行为促进了法益侵害,表现为主观根据是帮助故意、客观根据是帮助行为两个方面。其次,笔者建议,片面帮助犯作为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并指出了具体处罚片面帮助犯时应注意的事项,以适应司法实践之需。
     总之,片面帮助犯的客观存在,迫切要求人们更新共犯观念,创新共犯理论。肯定片面帮助犯成立共同犯罪不仅源于社会现实和司法实践之需,而且突破了传统共犯理论的思维定势,为共犯理论的纵深发展推开了一扇新窗。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is subjected to great controversy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lane of criminal law in China and abroad. From the angle of hermeneutics, according to principle of a legally prescribed punishment for a specified crime and principle of suiting punishment of crime, the author reinterprets complicity in criminal law and discrimin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Finally, the autho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it's better to lay punitive foundation for unilateral accessory through complicity system for the time being.
     The full text covers more than 36,000 words, and the main body concludes five parts except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first part is the summary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There are two types of theories on unilateral accessory in China and abroad, one is positive theory and the other is negative theory. And the point at issue is the contact of intention among actors essential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traditional complicity theory and concludes that it is a narrow and incomplete view that only double-sided contact of intention is common intent in it. One-sided contact of intention is also the form of the intent of complicity. Afterward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definition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the author probes into the demarcat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points out its features and determines the nature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on complicity.
     The author studies the range of existence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in the second part. From the subjective aspect, only intention exists in unilateral accessory; and from the form of expression, the act of unilateral aid only infers to physical aid; and from the time of participation in complicity, unilateral accessory includes two kinds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one is unilateral accessory before the perpetration of a crime, the other is unilateral accessory during the perpetration of a crime; and from the track of act, both action and inaction can be the form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In the third part, the author inquires into the important constructive conditions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from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pects. From the subjective aspect, the intention of unilateral aid is indispensable to unilateral accessory; and from the objective aspect, the act of unilateral aid is essential to unilateral accessory, and the participation and aid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must be beneficial to the execution or fulfillment of the executor.
     In the fourth part,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pattern of suspension and quantity of crime pattern in unilateral accessory crim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pattern of executor is in line with the pattern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if the pattern of executor is preliminary, abortive and accomplished, then, the pattern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is also preliminary, abortive and accomplished. However, the pattern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could be different from the pattern of executor. And the abortive and accomplished pattern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have their own features. On the pattern of quantity of crime, the author mainly probes into three problems: one is the problem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and continuing offense, the other is the problem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and integrated offense and the third is the problem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and implicated offense. In the crime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only by consideration of subjective aspect can we determine the quantity of crime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And we should discuss the quantity of crime according to various conditions, if there is integrated relationship or implicated relationship among several acts.
     The fifth part covers how to determine and punish unilateral accessory. From the aspect of determina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rela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unilateral accessory and one-sided accomplice, accessory, coincident principals and indirect principals. To begin with, from the aspect of punishmen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at the punitive foundation for unilateral accessory is the act of unilateral aid infringes on legal interests, in the form of subjective foundation, the intention of unilateral aid; and objective foundation, the act of unilateral aid. And then,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unilateral accessory should be culpable of lighter punishment, mitigation of punishment below the minimum statutory prescript and remit punishment according to principal offender, after all, unilateral accessory is accessory. Simultaneously, the author points out som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order to fit in with the needs of judicial practice if unilateral accessory be punished.
     In a word,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urgently demands that people should update the ideology of complicity and innovate the theory of complicity. Regarding unilateral accessory as complicity, not only originates from social reality and the needs of judicial practice, but also breakthroughs the fixed made of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complicity theory and opens a new window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mplicity theory.
引文
2[日]植松正:《再订刑法概论·Ⅰ总论》,劲草书房,1974年版,第381页。转引自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5页。
    3[日]久礼田益喜:《日本刑法总论》,日文版,第328页。转引自陈兴良,同注12,第101页。
    4[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成文堂,1978年版,第334页。转引自马克昌、罗平,同注11,第5页。
    5[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成文堂,1978年版,第334页。转引自马克昌,同前注2,第517页。
    6[日]大塚仁:《刑法注解》,青林书院新社,1977年版,第437页。转引自高铭暄、赵秉志:《刑法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357页。
    7[日]牧野英一:《日本刑法》,日文版,第395页。转引自陈兴良,同注12,第101页。
    8[日]阿部纯二;“犯罪论(八)片面从犯”,廖正豪译,《刑事法杂志》(台湾),第28卷,第4期,第81页。
    9 英美刑法理论认为,共同犯罪的基本问题是研究同谋犯在什么条件下要对犯罪构成行为的实行者(主犯)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反过来。所以,关于共同犯罪的共同犯罪意图这一要件并不一定要求实行者认识到是否有他人在帮助自己,因为有或者没有,都不影响定罪和量刑(外国刑法通常只规定从犯可从轻处罚而不规定主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要求帮助者认识到他是在帮助他人实施犯罪。这种被帮助人不知情的犯罪帮助者称为潜在同谋犯。潜在同谋犯规则并不违反共同犯罪要求共同犯罪意图这个原则,只不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共同犯罪意图。这就是说,“共同”犯罪意图是指犯罪意图的“相同性质”,而未必都要“彼此知道”,只要帮助者知道他在帮助别人犯罪就算是具备了共同犯罪意图。储槐植:《美国刑法》(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9页。
    10 同上注,第159页。
    11 马克昌、罗平,同前注4,第5页。
    12 陈兴良:《共同犯罪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13 肖扬:《中国新刑法学》,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14 蒲全方:“‘片面共犯'应予否定”,《法学与实践》,1986年第6期,第35页。
    15 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16 高格:“关于共同犯罪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第1期,第65页。
    17 赵秉志:“‘片面共犯'不能构成共同犯罪”,《检察日报》,2004年,第3版。
    18 张明楷:《犯罪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535页。
    19 张明楷:《刑法学》(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页。
    20 姜伟:《犯罪形态通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248页。
    21 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页。
    22 田鹏辉:《片面共犯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23 许立颖:“片面共犯问题的思考”,《泉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5期,第144页。
    24 左坚卫、周加海:“片面共犯问题的理论缺陷与立法建议”,《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第2期,第60-61页。
    25 刘凌梅:《帮助犯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页。
    26 聂立泽、苑民丽:“‘片面共犯'评析”,《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45页。
    27 王俊平、张红战:“对片面共犯问题的再思考”,《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第25页。
    28 夏勇:“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研究视角刍议”,《法商研究》,2003年第2期,第23页。
    29 陈兴良:《法治的使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59页。
    30 限制正犯论认为,“正犯只能是自己实施了构成要件该当行为之人,而那些仅通过非构成要件该当的行为对结果的产生起一定原因作用之人,不能构成正犯。”[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特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82页。
    31 王志远:“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片面共犯理论的尴尬及其反思”,《法学评论》,2006年第6期,第49页。
    32 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上),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页。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特根,同前注29,第817页。
    [日]野村稔:《刑法总论》,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 425页。
    林山田:《刑法通论》(下),台北:台湾法学院图书部,2000年版,第125页。
    储槐植,同前注9,第159页。
    [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李贵方、孙力、齐文远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149页。
    马克昌,同前注2,第517-519页。
    33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71页。
    34 《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88页。
    35 《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年6月,第756页。
    36 《新华大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第1版,第33页。
    37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4页。
    38 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53页。
    39[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2页。
    40 姜伟,同前注20,第248页。
    41 蔡墩铭:《刑法总论》,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240页。
    4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
    43[美]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44 高铭暄、马克昌,同前注15,第171页。
    45 马克昌,同前注37,第719页。
    46[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成文堂,1999年版,第851页。
    47[日]野村稔:《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29页。
    48 刘凌梅,同前注24,第105-106页。
    49 林山田:《刑法通论》,台北:三民书局,1986年版,第325页。
    50 韩广道:“论片面帮助犯的成立要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2期,第39页。
    51 徐文转:“试论片面共犯”,《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15页。
    52 同上注,第15页。
    53 韩广道,同前注49,第41页。
    54 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只有当行为人着手实行犯罪时,才会对法益带来实质的危险性。因此,在刑(?)立法上,多数国家以“处罚未遂犯为原则,处罚预备行为为例外。”根据这一刑事立法思想,对于只能通过实行(?)为才能给法益带来危险的帮助行为,要求其效果至少必须持续至正犯着手时,就是很自然的结论。
    55 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50 李元簇:“预备犯之研究”,蔡墩铭主编:《刑法总则论文选辑》(下),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546页。
    57 陈兴良,同前注12,第358页。
    58 林东茂主编:《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07页。
    59[日]福田平、大塚仁:《日本刑法总论讲义》,李乔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1-182页。
    60 陈兴良,同前注12,第385页。
    61 褚剑鸿:《刑法总则论》,5版,台北:有盈印刷有限公司,1984年,第288页。我国刑法规定的盗窃罪与域外刑法规定的盗窃罪有别,我国刑法规定的盗窃罪要求“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才构成犯罪,因而一人连续多次盗窃,不一定成立连续犯。
    62 张明楷,同前注21,第375页。
    63 日本刑法分则规定了强盗罪(第236条)与强奸罪(第177条),其第241条规定:“强盗犯强奸女子的,处无期或者七年以上惩役;因而致女子死亡的,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该条所规定的罪名为强盗强奸罪与强盗强奸致死罪。显然,强盗强奸罪就是强盗罪与强奸罪的结合。
    64 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187页。
    65 张明楷,同前注21,第378页。
    66 甘添贵:《罪数理论之研究》,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12页。
    67 吴振兴,同前注63,第276页。
    68 张明楷,同前注21,第323页。
    69[日]曾根威彦:《刑法总论》,成文堂2000年第3版,第278页。何秉松:《刑法教科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440页。
    70[日]山口厚:《刑法总论》,有斐阁2007年第2版,第346页。转引自张明楷,同前注21,第323页。
    71[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年第4版,第455页、第461页。同上注,第323页。
    72 李光灿、马克昌、罗平:《论共同犯罪》,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73 张明楷,同前注21,第323页。
    74 马克昌:“共同犯罪理论中若干问题探讨”,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8页。
    75 李海东,同前注53,第185页。
    76 刘凌梅,同前注24,第7页。
    77 学者李海东指出:“当几个行为人在没有共同犯罪决定的情况下共同导致了一个构成要件结果的发生,就是刑法中的相邻犯。相邻犯在故意犯罪中比较罕见,但在过失犯罪中却经常发生。但是,相邻犯不是共同正犯,即使利用他人的过失而实施一个故意行为的,也是相邻犯。相邻犯是与共同正犯相对应的各种其他形式犯罪的统称,而不是一个具有独立理论意义的概念,因为它所表示的只是数个单个行为的偶然的组合。相邻犯只有在认定数个部分行为对于一个结果发生的因果关系时,才具有刑法上的意义。”李海东,同前注53,第181页。[苏]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33页。
    79 韩忠谟:《刑法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80 美国《模范刑法典》第2.06条第二款规定:存在下列情形时,他人行为在法律上应归责于本人:(a)引起不知情或者不负刑事责任的他人实施行为,并且本人具备成立犯罪所需的可责性;或者(b)本法典或者规定犯罪的法律规
    81[日]大谷实:《刑法总论讲义》,成文堂,1994年版,第410页。转引自马克昌,同前注38,第639页。
    82 冯亚东:“刑法解释应体现立法精神”,《法商研究》,2003年第3期,第67页。
    83 张明楷:“共同过失与共同犯罪”,《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42页。
    84 童德华:《外国刑法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0页。
    85 刘凌梅,同前注24,第240-247页。
    86 黄风译:《意大利刑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87 储槐植,同前注9,第155-156页。
    88 徐久生译:《瑞士联邦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89 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90 同上注,第51页。
    91 赵秉志:《中国刑法实用》,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1]陈兴良:《共同犯罪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陈兴良:《法治的使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储槐植:《美国刑法》(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6]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高铭暄、赵秉志:《刑法论丛》(第3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9]何秉松:《刑法教科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0]韩忠谟:《刑法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姜伟:《犯罪形态通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12]李光灿、马克昌、罗平:《论共同犯罪》,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4]李永升:《刑法学的基本范畴研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刘凌梅:《帮助犯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刘仁文、王炜:《美国模范刑法典及其评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7]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马克昌、莫洪宪主编:《中日共同犯罪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21]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
    [22]肖扬:《中国新刑法学》,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3]张明楷:《犯罪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4]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5]张明楷:《法益初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张明楷:《刑法学》(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7]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8]赵秉志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上、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9]赵秉志:《中国刑法实用》,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0]黄风译:《意大利刑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徐久生译:《瑞士联邦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32]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33][苏]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
    [34][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5][日]福田平、大塜仁:《日本刑法总论讲义》,李乔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6][日]野村稔著,全理其、何力译:《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7][日]野村稔:《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8][日]植松正著,黎宏译:《再订刑法概论·I总论》,劲草书房,1974年版。
    [39][日]中山研一:《刑法的基本思想》,姜伟、毕英达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40][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特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42][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3][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4][美]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甘添贵:《罪数理论之研究》,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46]林东茂主编:《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
    [47]蔡墩铭:《刑法总论》,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版。
    [48]林山田:《刑法通论》,台北:三民书局,1986年版。
    [49]林山田:《刑法通论》,台北:台湾法学院图书部,2000年版。
    [50]褚剑鸿:《刑法总则论》,台北:有盈印刷有限公司,1984年版。
    [1]冯亚东:“刑法解释应体现立法精神”,《法商研究》,2003年第3期。
    [2]高格:“关于共同犯罪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第1期。
    [3]韩广道:“论片面帮助犯的成立要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2期。
    [4]何畔:“片面共犯理论问题研究”,《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5]李洁:“中日共犯问题比较研究概说”,《刑事法学》,2005年第9期。
    [6]马克昌:“共同犯罪理论中若干问题探讨”,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7]马克昌、罗平:“论共同犯罪的概念和要件”,《政法论坛》,1985年第4期。
    [8]聂立泽、苑民丽:“‘片面共犯'评析”,《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9]蒲全方:“‘片面共犯'应予否定”,《法学与实践》,1986年第6期。
    [10]王俊平、张红战:“对片面共犯问题的再思考”,《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11]王志远:“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片面共犯理论的尴尬及其反思”,《法学评论》,2006年第6期。
    [12]夏勇:“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研究视角刍议”,《法商研究》,2003年第2期。
    [13]许立颖:“片面共犯问题的思考”,《泉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5期。
    [14]徐文转:“试论片面共犯”,《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15]张明楷:“共同过失与共同犯罪”,《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6]赵秉志:“‘片面共犯'不能构成共同犯罪”,《检察日报》,2004年第3版。
    [17]左坚卫、周加海:“片面共犯问题的理论缺陷与立法建议”,《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第2期。
    [18][日]阿部纯二:“犯罪论(八)片面从犯”,廖正豪译,《刑事法杂志》(台湾),第28卷,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