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刑法思潮下的未遂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犯罪未遂问题作为犯罪的一种未完成形态,一直是中外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折中的刑法现代思潮为主线,以二元论的研究范式为指导,系统地阐述了文章在未遂犯的基础理论,障碍未遂的一般理论,障碍未遂的特殊问题以及不能犯问题上的观点。
     本文重视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于未遂犯的基础理论以及障碍未遂理论上,重视整个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的比较,在不能犯问题上,重视我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的比较,通过对台湾地区不能犯立法转变的分析得出对大陆刑法有益的启示。
     本文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尤其是在障碍未遂的特殊问题这一章中,在论述问题的基础理论的同时,配以台湾或大陆的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解读,从而使得出的结论更具有实践理性。
     本文共分六大部分:
     引言部分对未遂犯制度的研究现状予以简单的介绍,并指出在现代刑法思潮下重新审视未遂犯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是对现代刑法思潮的概述,这是为以后研究未遂犯所做的理论性的铺陈。第二章是未遂犯的概述,探讨了未遂犯制度的历史沿革、概念分类、处罚根据与处罚范围等问题。第三章是障碍未遂犯的一般理论,主要探讨了障碍未遂犯的概念、构成要件(实行着手和没有既遂)、司法认定与处罚等问题。第四章是障碍未遂犯的特殊形态——共同犯罪中的未遂问题,主要探讨了共同正犯的未遂、教唆犯的未遂和帮助犯的未遂。第五章是不能犯,主要探讨了不能犯的概念种类、可罚性、构成要件以及危险性的判断等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章现代刑法思潮的概述
     第一节刑法发展的历史轨迹概览。本文通过考察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现代刑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蒙昧的古代刑法到黑暗的中世纪刑法再到理性的近代刑法最终归于折中的现代刑法的过程。
     第二节折中刑法的本体论展开。本文认为,折中刑法在犯罪论领域中表现为相对的罪刑法定原则、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和人格责任论(包括规范责任论),在刑罚论中体现为并和主义。
     第三节折中刑法的价值论确证。本文认为,现代的折中刑法的价值基础是“中庸”思想。正是因为刑法研究单线范式具有不可避免的弊端,才提倡一种折中的研究范式。
     第四节对第一章的观点进行了小结。
     第二章未遂犯概述
     第一节未遂犯的缘起与发展。处罚未遂犯的做法最早可以追溯至古代的罗马法,但现代意义上的未遂犯理论及未遂犯制度在刑法立法中的明文规定,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成果。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未遂犯理论也出现了客观未遂论与主观未遂论相对峙的局面。
     第二节未遂犯的概念与分类。未遂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包括中止未遂犯,而后者仅指障碍未遂犯。本文采用的是狭义的未遂犯概念,但是,鉴于不能犯与障碍未遂犯之间的特殊关系,将不能犯也一并纳入讨论的范围。
     第三节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客观的未遂论将行为对法益所造成的客观危险作为处罚未遂的依据,主观的未遂论则在行为人的主观犯意中寻求未遂犯的处罚依据。二者均有缺陷,于是产生了折中的未遂论。折中的未遂论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折中未遂论以主观的未遂论为立足点,辅以客观的可罚性基准,如印象说;第二类折中未遂论是以客观的未遂论为基准,兼顾主观的未遂论的内容,即认为未遂犯的处罚根据首先是实现犯罪的现实危险性,其次必须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内容。本文赞成后一种观点。英美刑法理论则是从刑罚根据论的角度寻找未遂犯的处罚根据。我国台湾地区刑法理论对此问题与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的观点相同。相比之下,我国大陆地区刑法理论则有所不同,通说认为,行为符合修正的犯罪构成以及其背后的社会危害性理论是未遂犯的处罚根据。本文基于折中未遂论的立场,综合形式判断(构成要件)和实质判断(无价值),初步认为,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在于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形式客观说)具有危险性(实质客观说)。
     第四节未遂犯的处罚范围。在成立可能性上,本文认为,过失犯中不存在未遂犯;间接故意犯罪也不应当存在未遂犯;结果加重犯中,分为两种情况,在基本犯既遂但是加重结果尚未发生时,只存在结果加重犯是否成立的问题,而不存在是否未遂的问题。在基本犯未遂但加重结果已发生的情形,应当结合刑事立法中结果加重犯与基本犯是相同罪名还是异种罪名来区别对待;不作为犯,笔者原则上认为不应当存在未遂犯;危险犯,也应当区别对待,本文认为具体危险犯不存在未遂犯,而抽象危险犯存在未遂犯。在未遂犯的规定模式上,有概括规定式、概括列举结合式与混合与区别规定式,我国大陆地区刑法的普遍概括式并不合理。
     第三章障碍未遂犯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障碍未遂犯概述。关于障碍未遂犯的性质,本文并不同意将未遂犯视为(具体或抽象)危险犯的见解。关于障碍未遂犯的构成要件,本文采取“实行的着手”与“没有既遂”两要件说。
     第二节实行的着手。是否着手实行犯罪是未遂犯与预备犯的区别所在。关于实行的着手的学说,客观未遂论主张客观说,具体包括“形式客观说”与“实质客观说”(其中又包括“实质的行为说”与“实质的结果说”);主观未遂论主张主观说,其内部又分为纯粹的主观说和修正的主观说。折中未遂论主张折中说,其内部又可分为主观的客观说与个别的客观说。本文主张以客观说为主、辅以主观说的折中说。在具体犯罪形态认定上,对于不作为犯的着手,主要是研究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着手问题。本文认为,只有当违反作为义务的行为产生了发生结果的具体危险时,才是不作为犯的着手;对于间接正犯的着手,本文持个别化说,即原则上应当持利用者说,特殊情况以被利用者说进行修正;对于原因自由行为的着手,本文赞同原因行为说;对于隔离犯的着手,本文持个别化说。
     第三节没有既遂。关于既遂标准,一直存在“结果说”、“行为说”、“目的说”与“构成要件说”之争。本文秉持折中的立场,当然持综合的构成要件说。
     第四节几种常见犯罪的未遂问题的司法认定。对杀人罪、放火罪、强奸罪、抢劫罪、盗窃罪等几种常见犯罪的着手、既遂标准加以分析。第五节障碍未遂犯的处罚。对于障碍未遂犯的处罚有同等主义、必减主义与得减主义,得减主义应当被支持。此外,未遂的程度也影响着对行为人的量刑。
     第四章障碍未遂犯的特殊形态——共同犯罪中的未遂问题
     第一节共同正犯的未遂。关于共同正犯的着手,应当采取全体的解决说;关于共同正犯的既遂与未遂能否并存的问题,即使是亲手犯,也应当持否定说。
     第二节教唆犯的未遂。关于教唆犯的性质,本文赞同限制从属性说;关于教唆未遂的问题,本文主张只有在正犯着手实行的情形下,才有处罚教唆犯的可能。这一结论已经从我国台湾地区修法中得以印证,它也必将影响到我国大陆地区刑法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帮助犯的未遂。在帮助犯的成立条件上,本文主张限制的从属说,即只有在正犯实施符合构成要件且违法的行为时,帮助犯才有成立的余地;在帮助犯是否存在未遂问题上,本文赞同肯定说,并认为帮助犯的未遂犯只存在于正犯者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而未遂时;在帮助犯的未遂的成立范围上,只有正犯(障碍)未遂或中止的形态,帮助犯才是(障碍)未遂。
     第五章不能犯
     第一节不能犯概论。不能犯尚无统一的概念,但它与迷信犯、误想犯不同。一般将不能犯划分为方法不能犯、客体不能犯、主体不能犯,但主体不能犯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第二节不能犯之可罚性问题比较研究。在大陆法系刑法立法与理论中,德国、法国认为不能犯可罚,意大利、日本认为不能犯不可罚;在英美法系刑法立法与理论中,一般承认不能犯的可罚性;我国大陆地区刑法理论通说将不能犯视为犯罪未遂的一种类型(不能未遂犯),具有可罚性;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对于不能犯的立法则经历了从可罚到减免处罚再到不罚的过程。
     第三节不能犯的构成要件。可罚的不能犯与障碍未遂犯构成要件一致,不可罚的不能犯的构成要件的核心就在于行为没有危险性。因而,危险性的判断成为整个不能犯理论的核心。
     第四节不能犯的危险性判断。按照主观说与客观说两大阵营的界分,不能犯的危险性判断的主要学说可分为纯粹的主观说与抽象危险说,客观的危险说(绝对不能、相对不能说)、修正的客观危险说与具体危险说等。上述学说在危险的判断资料、判断时间、判断标准上存在形式的差异,在对刑法规范的构造、刑法的基本立场、违法性的实质以及违法性的根据的理解上存在实质的不同。本文基于折中的立场,赞同具体危险说,反对抽象危险说与修正的客观危险说。
The criminal attempt, as an unaccomplished form of crime, has long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academic circle. This article, basing on the compromised theory of modern criminal law and the dual paradigm of study, has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d opinions on the basic theory of attempted offence, the general and special principles of obstacle attempted offence and impossibility.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comparative method in study. When talking about the basic theory of attempted offence and obstacle attempted offence, it stresses the comparative opinions between the whole civil law system and common law system countries. When talking about impossibility, it stresses the comparative opinions between mainland and Taiwan and gives mainland some beneficial revelations through the analyses of Taiwan’s legislation.
     This article also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path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especially in the chapter of special problems of obstacle attempted offence, it analyses cases in Taiwan or mainland in detail while discussing the basic theories so that the conclusion seems to be rational.
     This article is composed by six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simply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tudy on criminal attempt, and fingers out the importance of reconsider it under the trend of modern criminal law thought.
     Chapter I is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trend of modern criminal law thought, which is a cover for the following criminal attempt study.
     Chapter II is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attempted offence, in which it talks about the history, the concept, the basement and the scope of punishment.
     Chapter III is the general theory of obstacle attempted offence, in which it mainly talks about the concept, the elements of constitution and punishment etc. Chapter IV is the special form of obstacle attempted offence——criminal attempt in joint crime, in which it mainly talks about the attempt in joint principal offender, instigator and accessory offender.
     Chapter V is impossibility, in which it mainly talks about the concept, punishability, elements of constitution and danger judgment of impossibility. The details are as follows:
     Chapter I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trend of modern criminal law thought
     Section I General review on the history of criminal law.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criminal law has experienced a long process from an obscurantic one in ancient time to a dark one in middle ages to a rational one in modern times and finally to a compromised one in present.
     Section II The ontology of the compromised criminal law.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compromised criminal law can be concluded as the relative principle of nullum crimen sine lege, the dual theory of conduct without value and the theory of personality responsibility in the field of criminal part and the dualism in the field of penal part.
     Section III The axiology of the compromised criminal law.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value of compromised criminal law lies in the idea of“mean”. The compromised paradigm is advocated because the unitary paradigm has some unavoidable defects.
     Section IV Summary. This part sums up opinions in Chapter I.
     Chapter II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attempted offense
     Section I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attempted offense. The punishment of attempted offense might date back to Roman law,but modern theory and system of attempted offense was established during Bourgeoisie fighting against the Feudalis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the discussion between objectivism and subjectivism appeared.
     Section II The conception and sorts of attempted offense. Criminal attempts are of two varieties: attempted offense in a broad sense which includes discontinuous attempted offense and obstacle attempted offense; attempted offense in a narrow sense which is just obstacle attempted offense. This article advocates the latter one, but due to the special relation between impossibility and obstacle attempted offense, impossibility is also brought into discussion.
     Section III The justification of punishment of attempted offense. In civil law system, the justification of punishment interpreted by objectivism lies in the objective danger made by the act to legal interests, while the one interpreted by subjectivism insists it is the mens rea of the actor. However, both are so imperfect that compromised theory arises. Compromised theory can be classified by two kinds according to object part or subject part is superior. The first category is that objectivism is primary and subjectivism is subsidiary, e.g. impression theory. The second category is that subjectivism is primary and objectivism is subsidiary, and this theory insists that the basement of punishment for attempted offense is first the real danger of crime accomplishment and then the mens rea of the actor. This article adopts the latter one. In common law system, the justification of punishment of attempted offense lies in the justification of penalty. Theories of criminal law of Taiwa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ones in civil law system in this aspect; however, viewpoints in Chinese criminal law vary a lot. The general view argues that the foundation of punishing attempted offense lies in the offender’s act fulfilling with the modified constitution and the theory of social harm. This paper, basing on formative judgment (elements of constitution) and substantial judgment (no-value), initially puts forward that the justification of punishment is that the offender’s act which fulfills with the modified constitution has danger to violate legal interests.
     Section IV The scope of punishing attempted offense. Attempted offense shall not exist in negligent offense, indirectly intentional crime and omission offense. In the case of result-aggravated offense, if basic crime has been accomplished but aggravated result has not occurred, no attempted offense shall exist; if basic crime has not been accomplished but aggravated result has occurred, it shall be analyzed concretely by considering whether aggravated crime and basic crime belong to the same accusation. In the case of dangerous offense, concrete dangerous offense has no attempted offense while abstract dangerous offense has it. The patterns of provision for regulating attempted crime have the generalized one, the specialized one and the mixed one. In this aspect, Chinese criminal law’s regulation is unreasonable.
     Chapter III General theories of obstacle attempted
     Section I General views on obstacle attempted offense. As to the character of obstacle attempted offense, this paper does not agree with the opinion that considers the attempted offense as a kind of (concrete or abstract) dangerous offense. As to the elements of its constitution, this paper adopts the two-element model which includes the commencement of implement and the unaccomplished offense.
     Section II Commencement of implement. It is the key point to distinguish attempted offense and preparatory offense whether the act commences. Among theories of commencement of implement, objectivism claims for the objective theory which includes formal one and substantial one, and the latter can also be classified by theory of act and theory of result; Subjectivism claims for the subjective theory in which pure subjective theory and modified subjective theory are hotly discussed. Compromised theory, basing on eclecticism, is composed of subjective one and individual one. This paper advocates the compromised theory in which objective theory is primary while subjective theory is accessorial.
     As to the shapes of concrete crimes, the issue of commencement of implement of omission offense is chiefly discussed. This paper holds that omission offense could only commence when an omission which violates the duty to act has caused a concrete danger. As to the judgment for commencement of indirect principle offender, this paper holds exceptional theory, that is, the criteria of the man who utilizes is principle, and the one of the man who is utilized is exceptional. As to the judgment for commencement of actia libera in causa, this paper holds the causal behavior theory. As to the judgment for commencement of partition offense, this paper holds the exceptional theory.
     Section III Unaccomplished offense.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standard of accomplished offense, for example, the theory of result, the theory of act, the theory of purpose and the theory of elements of constitution. Basing on the compromised stand, this paper advocates the comprehensive one which is surely the theory of elements of constitution.
     Section IV The legal assertion of attempted offense of several common crimes. This part analyzes the criteria of commencement and accomplishment for some common crimes such as crimes of homicide, fire, rape, robbery and theft etc.
     Section V The punishment of obstacle attempted offense. There are different models on punishing obstacle attempted offense, such as equality one, compulsive reduction one and selective reduction one, and the last one should be advocated. Besides, the extent of attempt affects sentencing too.
     Chapter IV The special form of obstacle attempt——criminal attempt in joint crime
     Section I Attempt of joint principal offender. As to the commencement of joint principal offender, all-solution theory should be adopted; attempt offense and subjective crime of joint principal offender can not coexist, even in the case of personally committing crime.
     Section II Attempt of instigator. As to the character of instigator, this paper holds restrictive hypotaxis theory. As to attempt of instigator, this paper holds that only when the principal offender starts to commit a crime can the instigator be punished. This conclusion has been verified by the amendment of Taiwan criminal law and it will surely bring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criminal law.
     Section III Attempt of accessory offender. As to the elements of accessory offender, this paper holds restrictive hypotaxis theory, that is, only when the principal offender has done some illegal acts fulfilling the crime constitution can the accessory offender be possible to be punished. As to whether attempt of accessory offender exists, this paper holds positive opinion, and considers that attempt of accessory offender forms only when the principal offender has started to commit a crime but not accomplished. As to the scope of obstacle attempt of accessory offender, only when principal offender does not accomplish or abandon the crime can accessory offender be obstacle attempted crime.
     Chapter V Impossibility
     Section I Conspectus of impossibility. There is no united concept of impossibility, but it differs from superstition offence and wrong-thinking offence. Generally speaking, impossibility can be classified by means impossibility, object impossibility and subject impossibility, however subject impossibility will not talked about in this article.
     Section II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punishability of impossibility. In the legislations and theories of civil law countries, Germany and France consider impossibility be punishable while Italy and Japan prescribe that impossibility is unpunishable. In common law system, impossibility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punishable. In China’s mainland, impossibility is one type of criminal attempt (impossible attempted crime) which is punishable. In Taiwan, impossibility is changed from being punished to being impeccable.
     Section III The elements of constitution of impossibility. Punishable impossibility has the same elements of constitution with obstacle attempted offence, while the core of elements of constitution of unpunishable impossibility lie in that the act has no danger. Therefore, the judgment of danger has become the core of the whole impossibility theory.
     Section IV The judgment of danger of impossibility.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theory, the main theories on the judgment of danger of impossibility can be classified as pure subjective theory, abstract danger theory, objective danger theory, modified objective danger theory and concrete danger theory etc. These theories differ a lot on the material, time and criteria of danger judgment, and have substantial difference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riminal law form, the basic stand, the essential and basement of illegality. Based on a compromised stand, this article agrees with the concrete danger theory and rejects abstract danger theory and modified objective danger theory.
引文
①[德]亚图·考夫曼着:《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导言部分。
    ①何勤华、夏菲主编:《西方刑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9-60页。
    
    ①[英]J·W·塞西尔·特纳着、王国庆等译:《肯尼刑法原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②陈盛清:《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0页。
    ①何勤华、夏菲主编:《西方刑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卷,第545页。
    ③[法]孔多塞着、何兆武、何冰译:《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8页。
    ④[美]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上),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16页。
    ⑤[法]孔多塞着、何兆武、何冰译:《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2页。
    ⑥[美]约翰·麦·赞恩着,刘昕、胡凝译:《法律的故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页。
    
    ①[英]凯伦·法林顿着,陈丽红、李臻译:《刑罚的历史》,希望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②张小虎:《刑法的时代轨迹及未来趋势》,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第77页。
    ①日本学者认为,封建刑法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干涉性,即刑法干涉到个人生活的所有领域,包括干涉个人的私生活;二是恣意性,即对何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事前并无法律的明文规定,通常由一定的人恣意裁量;三是身份性,即同样的行为由于行为人、被害人的身份不同,而导致处罚的有无与轻重;四是残酷性,这是指刑罚方法大部分是死刑与身体刑。参见[日]平野龙一:《刑法总论》,有斐阁1972年版,第5页,转引自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②相关论述内容可参见[意]贝卡里亚着,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第11页、第20页、第47页、第49页。
    ③关于费尔巴哈刑法思想更丰富的内容请参见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87-105页。
    ④关于边沁刑法思想更丰富的内容请参见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65-87页。
    ⑤关于小野清一郎、泷川幸辰刑法思想更丰富的内容请参见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302-318、318-335页。
    ⑥参见[日]木村龟二:《刑法总论》,有斐阁1978年增补版,第30页以下,转引自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①参见[日]平野龙一:《刑法总论I》,有斐阁1972年版,第11页以下,转引自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①以上转引自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②参见[意]加罗法洛着,耿伟、王新译:《犯罪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页以下。
    
    ①参见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57-59页。
    ②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1617页。
    
    ①周光权:《刑法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融合》,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151页。
    ②[日]大冢仁着,冯军译:《犯罪论的基本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①参见甘添贵:《刑法总论讲义》,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再版,第263页以下。
    ②[意]贝卡里亚着、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3页。
    ①[日]大冢仁着,冯军译:《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②参见[德]亚图·考夫曼着,刘幸义等译:《法律哲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236-237页。
    ③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
    ④参见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第29页以下。
    ①[德]弗兰茨·冯·李斯特着,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页。
    ②在笔者看来,坚定地持规范违反说的现代刑法学家也只有雅科布斯教授孤单的一人。因为在论述规范违反说与法益侵害说的位阶关系时,只有雅科布斯教授一贯地坚定地认为规范违反说要高于法益侵害说。“不是规范违反说作为法益保护说的前置阶段,恰恰相反,法益保护只不过是为了确证规范的有效性而采取的一个概念而已。”参见[德]雅科布斯:《刑法保护什么:法益还是规范效力》,王世洲译,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1期,第96页。
    ③熊琦:《德国刑法法益学说之发展》,载林亚刚主编:《刑事法论坛》(第三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4页。
    ①黎宏:《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现状和展望》,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6期,第120页。
    ②王安异:《刑法中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③黎宏:《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现状和展望》,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6期,第121页。
    ④王安异:《刑法中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⑤参见李海东:《日本刑事法学者(下)》,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9年版,第332-333页。
    
    ①参见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2页。
    ②参见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160页。
    ③[意]加罗法洛:《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6页。
    
    ①参见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385页。
    ②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讲的与目的刑论相对称的报应刑论均指绝对的报应刑论。
    ③以上引自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1页。
    ①蔡墩铭:《现代刑法思潮与刑事立法》,汉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7页。
    ②张明楷认为,我国现行刑法采取的就是并合主义立场,并肯定了这种立场选择的合理性。参见张明楷:《新刑法与并合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103-113页。
    ③[美]庞德着:《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4版,第55页。
    ④本文对“折中”与“折衷”不做区别,在同一意义上使用。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4页。
    ②朱熹:《四书集注·中庸》,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29、32页。
    ③《管子·小匡》。
    ①参见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版,第370-371页。
    ②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③转引自王安异:《德日刑法中的思考方法浅析》,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70-71页。
    ④转引自王安异:《德日刑法中的思考方法浅析》,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70页。
    ①参见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②参见王安异:《德日刑法中的思考方法浅析》,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71页。
    ③参见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④[苏]A·H·特拉伊宁着,王作富等译:《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6页。
    ①王安异:《德日刑法中的思考方法浅析》,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71页。
    ②郭泽强:《主观主义与中国刑法关系论纲——认真对待刑法主观主义》,载《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4期,第464页。
    ③参见周光权:《法治视野中的刑法客观主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①储槐植:《提倡折衷——法学研究范式检讨》,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90页。
    ①野村稔着,全理其、何力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25页。
    ①转引自赵秉志着:《犯罪未遂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
    ②转引自张德友着:《不能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99页。
    ③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着,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①[美]博登海默着,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4页。
    ①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35-38页。
    ①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40页。
    ②Roxin, a.a.O., Rn.46.转引自高金桂:《不能未遂判断之走向》,载《东海大学法学研究》2006年第二十四期,第63页。
    ①参见高金桂:《不能未遂判断之走向》,载《东海大学法学研究》2006年第二十四期,第65页。
    ②详见高金桂:《不能未遂判断之走向》,载《东海大学法学研究》2006年第二十四期,第64页。
    ③事实上,托马斯·魏根特教授已经开始反思在德国占据绝对主流地位的主观主义未遂理论,并主张对客观主义未遂理论予以重视。详见[德]托马斯·魏根特着,樊文译:《刑法未遂理论在德国的发展》,载《法学家》,2006年第4期,第142-151页。
    ④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39页。
    ①参见[美]H·L·A·哈特着、王勇等译:《惩罚与责任》,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22-123页。
    ②参见[英]迈克尔·杰斐逊着,《朗文法学教材系列·刑法》(英文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92页。
    ③参见[美]阿诺德·H·阿洛伊着,《刑法原理》(英文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④林山田:《刑法通论》(九版),作者发行,2005年版,第444页。
    ⑤2005年修法说明。
    
    ①参见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②参见[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③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年版,第6页。
    
    ①参见李洁:《犯罪结果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226页。
    ②齐文远、夏勇:《现代刑事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5-76页。
    ③李海东:《刑法学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代自序第8页。
    ①李海东:《社会危害性与危险性:中、德、日刑法学的一个比较》,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48页。
    ②陈兴良:《社会危害性理论》,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1期,第15-16页。
    ③张明楷:《刑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8页。
    ④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⑤张明楷:《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关系》,载陈明华、郎胜、吴振兴主编:《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基本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此外,如后所述,在不能犯的问题上,张教授也主张基于一
    ①参见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页。
    ①王安异:《刑法中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9页。
    
    ①参见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页。
    ②廖正豪:《过失犯论》,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140-141页。
    ③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57页。
    ①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57-358页。
    ②王觐:《中华刑法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同时期的另一著名刑法学者许鹏飞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认识因素相同,都应当有构成未遂犯的可能。参见许鹏飞着:《比较刑法纲要》,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36页。
    ③许玉秀:《客观的故意概念一评德国的间接故意理论》,载于《政大法学评论》第48期,第81页。
    ④[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着,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15页。
    ⑤[意]杜里奥·帕多瓦尼着、陈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原理》(注评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0页。
    ①案例如下:“甲起意杀乙,置毒饼内送乙,乙未食,甲对乙自成谋杀人之未遂罪,如乙之饼贻送丙食,及丁之尝食,甲亦预见而不违背本意,则甲对丙丁亦有杀人之间接故意(刑法(l日)第206条第2项),应成杀人未遂罪。若应注意而不注意或虽预见之而确信其不发生,丙丁既因食饼而病,则甲对于丙丁自属过失伤害人,应与预谋杀乙未遂之行为,依刑法(旧)第74条处断,若无上述之故意及过失,即对于丙丁不成罪”。参见韩忠谟着:《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147页注释“参阅下列各例”第10例(1930年院字第3号解释)。
    ②[美] Richard G. Singer and John Q. La Fond,Criminal Law,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版。
    ③参见高铭暄主编:《新中国刑法研究综述》(1944-1985),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1页以下。
    ④[苏]别利亚耶夫、科瓦廖夫主编:《苏维埃刑法总论》,中译本,第210页。高铭暄主编:《新中国刑法研究综述》(1944-1985),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1页。
    
    ①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②徐厚道:《心理学概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①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8页。
    ②李邦友:《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③[日]野村稔着,全理其、何力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27页。
    ④民国47年台上字第920号判例。
    ①转引自洪福增:《刑法之理论与实践》,刑事法杂志社1988年版,第167页。
    ②详见蔡蕙芳:《结果加重犯之未遂问题》,载《自由·责任·法——苏俊雄教授七秩华诞祝寿论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20页。
    ③参见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18页。
    ④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18页。
    
    ①金泽刚:《犯罪既遂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②参见李邦友:《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③李海东主编:《日本刑事法学者》(上),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93页。
    ④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19页。
    ⑤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20页。
    ⑥苏俊雄:《刑法总论II》,作者自版1997年初版,第362-363页。
    ①[意]杜里奥·帕多瓦尼着、陈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原理》(注评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页。
    ②林山田:《刑法通论》(下)(九版),作者自版,2005年版,第239页。
    ③参见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页。
    ④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3页。
    ⑤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308-309页。
    
    ①赵秉志:《犯罪未遂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201页。
    ②[日]前田雅英着,董璠舆译:《日本刑法各论》,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14页。
    ①鲜铁可:《新刑法中的危险犯》,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第119页。
    ②[日]福田平、大家仁着:《日本刑法总论讲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9页。
    ③陈撰生、洪福增:《刑法总则》,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168页。
    ④[意]杜里奥·帕多瓦尼着、陈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原理》(注评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页。
    ⑤林山田:《刑法通论》,三民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第107页。
    ①转引自林东茂:《抽象危险犯的法律性质》,载蔡墩铭:《刑法争议问题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80页。
    ②转引自马克昌着:《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6页
    ③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1页。
    ④但是在主观主义色彩浓厚的德国刑法中,其第221条第2项则设立未遂犯。
    
    ①[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着,罗结珍译:《法国刑法总论精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②[日]大谷实着,.黎宏译:《刑事政策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③[意]菲利着,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①林山田:《刑罚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2页。
    ②参见张明楷:《刑法第140条“销售金额”的展开》,载《清华法律评论》(第2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
    ①[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着,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15页。
    ②李海东:《社会危害性与危险性:中、德、日刑法学的一个比较》,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①林山田:《刑法通论》(上)(九版),作者发行,2005年版,第444-445页。
    ②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7-168页;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290页。
    ③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47页。
    ④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客观未遂论主张客观说与折中说。
    
    ①转引自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55页。
    ②转引自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56页。
    
    ①高金桂:《论不能未遂与未遂教唆》,载《月旦法学杂志》2006年第3期,第202-203页。
    ②转引自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60页。
    ③转引自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61页。
    
    ①转引自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61页。
    ②转引自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51页。
    ③转引自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51页。
    ①林山田:《刑法通论》(上)(九版),作者发行,2005年版,第447页。
    ②关于这三种理论的详细内容可参见黄惠婷:《预备行为与未遂行为之区别》,载《月旦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第161-164页。
    ③转引自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63页。
    
    ①川端博着、余振华译:《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7-303页。
    ②参见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57-59页。
    ①[日]野村稔着,全理其、何力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39页。
    ②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79页。
    ③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80页。
    ④川端博着、余振华译:《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4页。
    ⑤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81页。
    
    ①参见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94-97页。
    ②参见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99-101页。
    ③参见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106页。
    
    ①以上转引自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82-92页。
    ②川端博着,余振华译:《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6页。
    ①以上转引自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108-114页。
    ②川端博教授也提出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质说的立场。参见川端博着,余振华译:《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5-306页。
    ①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134页。
    ②[苏]A.H.特拉伊宁着,王作富等译:《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2-253页。
    ③杨大器:《刑法总论释论》,大中国图书公司1992年版,第173页。
    ④褚剑鸿:《刑法总则论》(增订十二版),1998年版,第235页。
    ⑤高铭暄:《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6页。
    ⑥张明楷:《刑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页。
    ⑦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133页。
    ⑧陈朴生:《实用刑法》(重订再版),1993年版,第221页。
    ⑨周冶平:《刑法总论》(六版),1981年版,第310页以下。
    ①侯国云:《“构成要件说”作为犯罪既遂判定标准的不合理性》,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02页。
    ②[德]弗兰茨·冯·李斯特着,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337页。
    ③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133-134页。
    ④林山田:《刑法通论》(九版),作者发行,2005年版,第446页。
    ⑤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务》(四版),1994年版,第307页。
    ⑥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①88年台上字第4413号。
    ②黄惠婷:《刑法第173条之放火罪》,载《台湾本土法学杂志》2002年第41期,第72页。
    ①当然,我国台湾也有学者认为此时尚难以认定为强奸罪之强暴,并不具有强奸之迫切危险。参见陈朴生:《实行之着手(一)》,载《军法专刊》1995年6月期,第3页。
    ②68年台上字第198号。
    
    ①转引自黄惠婷:《预备行为与未遂行为之区别》,载《月旦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第168页。
    ②“最高法院”81年法律座谈会编刑事类提案第35号。
    
    ①黄惠婷:《预备行为与未遂行为之区别》,载《月旦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第170-171页。
    ②84年台上字第4341号。
    ③参见蔡枢衡:《中国刑法史》,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①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2页。
    ①赵秉志:《刑法总论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541页。
    ②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202-203页。
    ③韩忠漠着:《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199页。
    ④张灏:《中国刑法理论及运用》,三民书局1970年版,第219页。
    ⑤林山田:《刑法通论》(下册)(九版),作者发行,2005年版,第82页。
    ①高铭暄:《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3页;王作富主编《中国刑法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
    ②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399页。此外在早期的司法实践中也持类似的观点,参见《人民法院案例选》,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年第3辑,第42页。
    
    ①叶高峰:《共同犯罪理论及其运用》,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4页。
    ②陈家林:《共同正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283页。
    ③甘添贵:《刑法之重要理念》,瑞兴图书出版1996年版,第205页。
    
    ①[日]浅川幸辰着,王泰译:《犯罪论序说》,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②[日]西田典之着,刘明祥、王昭武译:《日本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8页。
    ①转引自韩忠漠:《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192页。
    ②韩忠漠:《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页。
    ③[日]大越义久:《共犯的处罚根据》,成文堂1981年版,第6页。转引自刘凌梅:《帮助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①[日]野村稔着,全理其、何力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20页。
    ②[意]杜里奥·帕多瓦尼着、陈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原理》(注评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③参见陈雄飞:《英美法系教唆犯罪论要》,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2期,第110-120页。
    ①王觐:《中华刑法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①王觐:《中华刑法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页.
    ②陈谨昆:《刑法总则讲义》,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217页。
    ③参见陈子平:《正犯与共犯》,载《二〇〇五年刑法总则修正之介绍与评析》,台湾刑事法学会出版2005年版,第185-186页。
    ④转引自陈子平:《正犯与共犯》,载《二〇〇五年刑法总则修正之介绍与评析》,台湾刑事法学会出版2005年版,第164-165页。
    ①参见郑逸哲:《修法后的‘正犯与共犯’构成要件适用与处罚(上)》,载《月旦法学教室》2005年第40期,第74-75页。
    ②黄荣坚:《“未遂犯”之基本逻辑——评刑法未遂概念相关之修正》,载《台湾本土法学》2005年第68期,第126-129页。
    ③林山田:《刑法通论》(上册)(九版),作者发行,2005年版,第524页。
    ①伍柳村:《试论教唆犯的二重性》,载《法学研究》1982年第1期。
    
    ①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
    ②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416页。
    ③蔡墩铭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49页。
    
    ①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205-207页。
    ②转引自赵秉志、魏东:《论教唆犯的未遂》,载《刑事法学》2002年第2期,第67页。
    ①转引自田鹏辉:《片面共犯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①转引自高金桂:《不能未遂判断之走向》,载《东海大学法学研究》(第二十四期),第76页。
    ②林山田:《刑法通论》(上)(九版),作者发行,2005年版,第483页。
    ③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0页。
    ④蔡圣伟:《不能未遂之研究》,载《刑事法杂志》,1992年第6期。
    ①转引自高金桂:《不能未遂判断之走向》,载《东海大学法学研究》(第二十四期),第77页。
    
    ①转引自高金桂:《不能未遂判断之走向》,载《东海大学法学研究》(第二十四期),第77页。
    ②转引自高金桂:《不能未遂判断之走向》,载《东海大学法学研究》(第二十四期),第78页。
    ①我国台湾学者蔡圣伟教授指出,印象说是主客观混合理论,“本说系从主观理论出发,不过对于未遂行为的可罚性则兼顾行为对于一般社会心理的作用、印象而有所限制。”蔡圣伟:《不能未遂之研究》,载《刑事法杂志》,1992年第6期。
    ②[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着、罗结珍译:《法国刑法总论精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页。
    ①[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着、罗结珍译:《法国刑法总论精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页。
    ②[意]杜里奥·帕多瓦尼着、陈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原理》(注评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0页。
    ③黄风:《最新意大利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①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②各学说的具体内容参见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226-282页。
    ①谢望原主译:《英国刑事制定法精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①郑军男:《不能未遂犯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35-36页。
    ②参见储槐植:《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110页。
    ③储槐植:《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④陈家林:《不能犯初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①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30页。
    ②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247页。
    ①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47页。
    ①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99-300页。
    
    ①民国19年上字第1335号判例。
    ②1985台上字第5710号。
    ③1994台上字第1671号。
    ④台湾“高等法院”暨所属法院(84)法律座谈会刑事类第2号。
    
    ①参见台湾刑事法学会主编:《刑法总则修正重点之理论与实务》,元照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②参见林东茂:《不能犯》,载《月旦法学教室》第38期,第88-94页。
    ①转引自蔡圣伟:《九五年刑事判决评释:不能未遂》,载《台湾本土法学》2007年第2期,第177-178页。
    ①西田典之教授也持相似的看法,他将之概况为“假定性盖然性说”,参见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刘明祥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页。
    ①上述学说的更为详尽的内容可参见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年版,第225-282页。
    ①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285-286页。
    
    ①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290页。
    ②李洁:《不能犯的可罚危险判断》,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①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233页。
    ①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261页。
    ②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269页。
    ③比如我国大陆地区著名刑法学家张明楷教授的观点就与前田雅英教授的观点极为类似,参见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99-300页。
    ①李洁:《不能犯的可罚危险判断》,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②详细内容请参见张明楷:《未遂犯》,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年版,第239-25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卷。
    2.何勤华、夏菲主编:《西方刑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陈盛清:《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4.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
    5.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
    7.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8.张明楷:《刑法学》(上),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9.张明楷:《刑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0.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1.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15.王安异:《刑法中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李海东:《刑法学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7.李海东:《日本刑事法学者(下)》,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9年版。
    18.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19.朱熹:《四书集注·中庸》,岳麓书社1985年版。
    20.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版。
    21.周光权:《法治视野中的刑法客观主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蔡枢衡:《中国刑法史》,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23.张晋藩主编:《中国刑法史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4.赵秉志着:《犯罪未遂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5.张德友着:《不能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高铭暄主编:《新中国刑法研究综述(1944-1985)》,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7.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8.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9.李洁:《犯罪结果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0.齐文远、夏勇:《现代刑事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徐厚道:《心理学概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刘之雄:《犯罪既遂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李邦友:《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金泽刚:《犯罪既遂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36.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7.鲜铁可:《新刑法中的危险犯》,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
    38.王作富主编:《中国刑法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9.储槐植:《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版。
    41.谢望原主译:《英国刑事制定法精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人民法院案例选》,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年第3辑。
    43.叶高峰:《共同犯罪理论及其运用》,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4.陈家林:《共同正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陈家林:《不能犯初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郑军男:《不能未遂犯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47.刘凌梅:《帮助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田鹏辉:《片面共犯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49.黄风:《最新意大利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50.王觐:《中华刑法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51.许鹏飞着:《比较刑法纲要》,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52.韩忠漠着:《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3.甘添贵:《刑法总论讲义》,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再版。
    54.甘添贵:《刑法之重要理念》,瑞兴图书出版1996年版。
    55.廖正豪:《过失犯论》,三民书局1993年版。
    56.洪福增:《刑法之理论与实践》,刑事法杂志社1988年版。
    57.苏俊雄:《刑法总论II》,作者自版,1997年初版。
    58.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
    59.陈撰生、洪福增:《刑法总则》,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2年版。
    60.林山田:《刑罚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61.林山田:《刑法通论》(修订版),三民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
    62.林山田:《刑法通论》(九版),作者发行,2005年版。
    63.杨大器:《刑法总论释论》,大中国图书公司1992年版。
    64.褚剑鸿:《刑法总则论》(增订十二版),1998年版。
    65.陈朴生:《实用刑法》(重订再版),1993年版。
    66.周冶平:《刑法总论》(六版),1981年版。
    67.蔡墩铭:《刑法总则论文选辑(下)》,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
    68.蔡墩铭:《现代刑法思潮与刑事立法》,汉林出版社1996年版。
    69.蔡墩铭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70.陈子平:《共同正犯与共犯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
    71.台湾刑事法学会主编:《刑法总则修正重点之理论与实务》,元照出版社2005年版
    72.张灏:《中国刑法理论及运用》,三民书局1970年版。
    73. [苏]A·H·特拉伊宁着:《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王作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
    74. [德]亚图·考夫曼着:《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75. [德]弗兰茨·冯·李斯特着:《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76.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着:《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77. [法]孔多塞着:《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何冰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78. [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79.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着:《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0. [意]贝卡里亚着:《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81. [意]加罗法洛着:《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82.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着:《意大利刑法原理》(注评版),陈忠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3. [日]大冢仁着:《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4. [日]大冢仁着:《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5. [日]大谷实着:《刑事政策学》,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86. [日]大谷实着:《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7. [日]野村稔着:《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8. [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9. [日]前田雅英着:《日本刑法各论》,董璠舆译,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90. [日]福田平、大冢仁着:《日本刑法总论讲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1. [日]浅川幸辰着:《犯罪论序说》,王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92. [日]西田典之着:《日本刑法总论》,刘明祥、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3. [日]曾根威彦着:《刑法学基础》,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94. [日]川端博着:《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余振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 [英]J·W·塞西尔·特纳着:《肯尼刑法原理》,王国庆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96. [英]凯伦·法林顿着:《刑罚的历史》,陈丽红、李臻译,希望出版社2003年版。
    97. [英]迈克尔·杰斐逊着,《朗文法学教材系列·刑法》(英文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98. [美]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上),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99. [美]约翰·麦·赞恩着:《法律的故事》,刘昕、胡凝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0. [美]博登海默着:《法理学法哲学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1. [美]H·L·A·哈特着:《惩罚与责任》,王勇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02. [美]阿诺德·H·阿洛伊着,《刑法原理》(英文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03. [美] Richard G. Singer and John Q. La Fond,Criminal Law,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版。
    1.储槐植:《提倡折衷——法学研究范式检讨》,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赵秉志、魏东:《论教唆犯的未遂》,载《刑事法学》2002年第2期。
    3.陈兴良:《社会危害性理论》,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1期。
    4.张明楷:《刑法第140条“销售金额”的展开》,载《清华法律评论》(第2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张明楷:《新刑法与并合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6.张明楷:《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关系》,载陈明华、郎胜、吴振兴主编:《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基本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黎宏:《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现状和展望》,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6期。
    8.周光权:《刑法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融合》,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9.张小虎:《刑法的时代轨迹及未来趋势》,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0.李洁:《不能犯的可罚危险判断》,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1.伍柳村:《试论教唆犯的二重性》,载《法学研究》1982年第1期。
    12.李海东:《社会危害性与危险性:中、德、日刑法学的一个比较》,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王安异:《德日刑法中的思考方法浅析》,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4.郭泽强:《主观主义与中国刑法关系论纲——认真对待刑法主观主义》,载《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4期。
    15.侯国云:《“构成要件说”作为犯罪既遂判定标准的不合理性》,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6.熊琦:《德国刑法法益学说之发展》,载林亚刚主编:《刑事法论坛》(第三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陈雄飞:《英美法系教唆犯罪论要》,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2期。
    18.王昭武:《共犯的最小从属性说——日本共犯从属性理论的发展与借鉴》,载《法学》,2007年第11期。
    19.郑军男:《不能未遂犯论争——“客观危险说”批判》,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6期。
    20.陈家林:《德国的不能犯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刑事法评论》(第2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林东茂:《抽象危险犯的法律性质》,载蔡墩铭:《刑法争议问题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
    22.林东茂:《不能犯》,载《月旦法学教室》第38期。
    23.陈子平:《正犯与共犯》,载《二〇〇五年刑法总则修正之介绍与评析》,台湾刑事法学会出版2005年版。
    24.高金桂:《不能未遂判断之走向》,载《东海大学法学研究》2006年第24期。
    25.高金桂:《论不能未遂与未遂教唆》,载《月旦法学杂志》2006年第3期。
    26.蔡蕙芳:《结果加重犯之未遂问题》,载《自由·责任·法——苏俊雄教授七秩华诞祝寿论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
    27.黄惠婷:《刑法第173条之放火罪》,载《台湾本土法学杂志》2002年第41期。黄惠婷:《预备行为与未遂行为之区别》,载《月旦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
    28.陈朴生:《实行之着手(一)》,载《军法专刊》1995年6月期。
    29.许玉秀:《客观的故意概念一评德国的间接故意理论》,载于《政大法学评论》第48期。
    30.黄荣坚:《论共犯》,载《刑事法学之理想与探索(第1卷刑法总论)》,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31.黄荣坚:《“未遂犯”之基本逻辑——评刑法未遂概念相关之修正》,载《台湾本土法学》2005年第68期。
    32.陈志辉:《共谋共同正犯与共同正犯之参与行为》,载《月旦法学杂志》2004年第114期。
    33.郑逸哲:《修法后的‘正犯与共犯’构成要件适用与处罚(上)》,载《月旦法学教室》2005年第40期。
    34.蔡圣伟:《九五年刑事判决评释:不能未遂》,载《台湾本土法学》2007年第2期。
    35.蔡圣伟:《不能未遂之研究》,载《刑事法杂志》,1992年第6期。
    36. [德]雅科布斯:《刑法保护什么:法益还是规范效力》,王世洲译,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1期。
    37. [德]托马斯·魏根特着,樊文译:《刑法未遂理论在德国的发展》,载《法学家》2006年第4期。
    38. [日]山口厚着、王充译:《危险犯总论》,载何鹏、李洁主编:《危险犯与危险概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