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唆犯的处罚根据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于教唆犯究竟为何应受处罚,在学界素有争论,通过对教唆犯处罚根据论的各学说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各种处罚教唆犯理论的差异,可以看到折中惹起说既关注教唆犯自身固有之不法,又兼顾教唆行为必须通过被教唆人来实施犯罪行为,才能形成对法益的现实侵害或威胁,所以在教唆犯处罚根据的各种学说之中,折中惹起说更为妥当。而且根据折中惹起说解释我国刑法对于教唆犯的处罚规定,也更符合我国刑法之立法目的。此外,明确教唆犯的处罚根据,对教唆犯性质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以往学说理论上对教唆犯成立犯罪时的独立性、从属性或者二重性的探讨,大多没有从教唆犯处罚根据理论出发,所以会得出教唆犯应具独立性或二重性等不合理之结论。结合教唆犯之处罚根据,反思我国现行刑法对教唆犯处罚规定的应有解释方式,澄清教唆犯的处罚范围,并进一步检讨我国刑法第29条第2款的不合理之处,进而提出建议对其进行修改与完善。
There has been controversial in criminal law theory circle about why the abettor should be punished. By researching on the theories of punishment foundation of the abettor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various theories, it’s clearly that the compromised causing theory is more appropriate and more in lin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criminal law in China, because this theory not only focuses on the abettor’s own inherent lawlessness, but also doesn’t neglect that the instigates behavior could aggrieve or threaten the law benefit realistically only by the instigated person’s criminal act, and it’s more suitable to the the purpose of our country criminal law legislation. Making sure the theory of punishment foundation of the abettor, there is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researching on the nature of the abettor.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abettor’s character is unattached to the actors or the abettor has the two-fold characters ,always comes from that most of the theories previous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abettor are no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unishment foundation of the abettor. By studying the theory of punishment foundation of the abettor, there is clearly that Chinese criminal law in paragraph 2 of article 29 has its shortcomings, so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the details revised and perfected.
引文
①[德]Hellmuth Mayer.Das Strafrecht des Teilnahme,1967,S.326ff.参见陈洪兵.共犯论思考[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8页.
    ②[日]泷川幸辰.犯罪论序说[M].王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4页.
    ③[日]江家义男.刑法总论[M].千仓书屋,1952年.第190页.参见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02~503页.
    ④[德]Hans Welzel,Das Deutsche Strafrecht,11.Aufl.1969,S.115.参见陈洪兵.共犯论思考[M].人民法院出版,2009年.第10页
    ①[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M].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3页.
    ②[德]Klaus. Lüderssen,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1967,S.25f.117ff.参见陈洪兵.共犯论思考[M].人民法院出版,2009年.第14页.
    ③[日]葛原力三.共犯的处罚根据和处罚界限(上)[J].法学教室,2004年,第2期.第63页以下.参见陈洪兵.共犯论思考[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④[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舍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M].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829~830页.
    ⑤[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M].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9页.
    ⑥[德]Vgl.Walter Gropp,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2.Aufl.,2001,S.356.转引自陈洪兵.共犯论思考[M].人民法院出版,2009年.第22页.
    ①[日]松宫孝明.刑事立法和犯罪体系[M].成文堂,2003年.第279~280页.参见杨金彪.共犯的处罚根据[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5页.
    ②[德]Claus Roxin,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in:Festschrift Für Walter Stree und Johannes Wessels zum 70. Beburtstag,1993,S.365ff.参见陈洪兵.共犯论思考[M].人民法院出版,2009年.第23页.
    ③[日]井田良.刑法总论的理论构造[M].成文堂,2005年.第317~318页.
    ④参见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8~299页;黎宏.日本刑法精义[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第226~227页;马克昌.外国刑法学总论(大陆法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30~331页.
    ⑤魏东.教唆犯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3~265页.
    ⑥彭泽君.论教唆犯的处罚根据[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26~29页.
    ①张忠国.教唆犯处罚根据之新解[J].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4期.第28页.
    ②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99页以下.
    ③杨金彪.共犯的处罚根据[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4页以下.
    ④张明楷.论教唆犯的性质[J].刑事法评论,2007年,第2期.第77页以下.
    ⑤陈洪兵.共犯论思考[M].人民法院出版,2009年.第2页以下.
    ⑥阎二鹏.共犯处罚根据之我见——以结果无价值为中心的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11月.第105~109页.
    ⑦李凤梅.教唆行为:共犯行为抑或实行行为[J].法学杂志,2009年,第1期.第85~88页.
    ①陈子平.共同正犯与共犯论——继受日本之轨迹及其变迁[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第324~336页.
    ①如意大利刑法典第110条规定:当数人共同实施同一犯罪时,对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均处以法律为该犯罪规定的刑法,以下各条另有规定者除外。
    ②如德国刑法典第第26条规定:故意教唆他人使之故意实施违法的,是教唆犯。
    ③参见李洁.中日共犯问题比较研究概说[M].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第110页.另见陈兴良.共同犯罪论(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9页.另见刘宪权主编.刑法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9页.
    ①张明楷.论教唆犯的性质[J].刑事法评论,2007年,第2期.第76~77页.
    ②[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舍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M].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781页.
    ③[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M].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359-360页.
    ④[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M].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5页.
    ⑤参见李文燕主编.中国刑法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5页.另见陈兴良.本体刑法学[M].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20页.
    
    ①[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M].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371页.
    ②[日]大谷实.刑法总论[M].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00页.
    ①廖胜芳.反思我国刑法中的共犯规定[N].检察日报.2008年6月5日(第3版).
    ②甲女在生产后,因为害怕凶暴的父亲责罚,所以想要杀死刚出生的婴儿。但是产后无力,于是拜托姐姐乙
    ①朴宗根.正犯论[M].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44~46页.
    ②[日]大谷实.刑法总论[M].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98页.
    ③参见朴宗根.正犯论[M].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47页.
    ①[日]大塚仁.刑法要论(总论)[M].成文堂,1987年.第180页.
    ②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总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24页.
    ③阎二鹏.扩张正犯概念体系的建构[J].中国法学,2009年.第116页.
    ①[日]龟井太郎.正犯与共犯的区别[M].弘文堂,2005年.第77页.
    ②[德]Johannes Wessels.德国刑法总论[M].[韩]许一泰译.世宗出版社,1998年.第249页.转引自朴宗根.正犯论[M].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48页.
    ③[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总论(第1卷)[M].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241页.
    ④任海涛.大陆法系正犯与共犯区分理论评述[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3期.第48~49页.
    ①[日]川端博.刑法讲义总论(中卷)[M].成文堂,1994年.第534页.
    ②例如,唆使15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盗窃时,对于该未成年人的犯罪意思是否能够形成事实上的支配关系,具体很难认定。
    ③[日]大谷实.刑法总论[M].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99页.
    ④[日]立石二六.刑法总论(下卷)[M]成文堂,1998年.第274页.
    ⑤陈子平.刑法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18页.
    ①张明楷.论教唆犯的性质[J].刑事法评论,2007年,第2期.第77页.
    ①[德]Hellmuth Mayer,Das Strafrecht des Teilnahme,1967,S.326ff.参见陈洪兵.共犯论思考[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8页.
    ②陈洪兵.共犯论思考[M].人民法院出版,2009年.第8页.
    ①陈兴良.本体刑法学[M].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46页.
    ②陈兴良.共同犯罪论(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1页.
    ③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三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94页.
    ④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03页.
    ⑤陈子平.共犯处罚根据论[M].台湾三民书局,1992年.第28~30页.
    ①[日]大越义久.共犯的处罚根据[M].青林书院新社,1981年,第100~101页.转引自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03页.
    ②[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M].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3页.
    ③同上注.
    ④[日]中山研一.大塚刑法学的检讨[M].成文堂,1985年.第146页.转引自杨金彪.共犯的处罚根据[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8页.
    ①[日]山口厚.共犯的处罚根据论[J].法学教室,2001年,第12期.第9页.转引自谢佳军.日本刑法教唆犯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41页.
    ②陈洪兵.共犯论思考[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③[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M].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9页.
    ④阎二鹏.共犯论中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J].刑事法评论,2007年,第2期.第98页.
    ⑤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0页.
    ①[德]Klaus. Lüderssen,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1967,S.25f.117ff.转引自陈洪兵.共犯论思考[M].人民法院出版,2009年.第14页.
    ②同上注.
    ③[日]野村稔.刑法总论[M].全理其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395页.
    ④[日]葛原力三.共犯的处罚根据和处罚界限(上)[J].法学教室,2004年,第2期.第63页以下.转引自陈洪兵.共犯论思考[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①[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舍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M].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829~830页.
    ②[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M].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9页.
    ③参见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10页.
    ④换句话说,乙是教唆者又是被害者,因为教唆行为惹起身体法益侵害,所以教唆行为是违法的。但是乙是被害的对象,所以乙的教唆行为没有达到可罚的违法程度。
    ①[日]曾根威彦.刑法的重要问题总论[M].成文堂,1994年.第294页.转引自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11页.
    ②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11页.
    ③参见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11~514页.
    ④杨金彪.共犯的处罚根据[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3~177页.
    ①陈子平.共同正犯与共犯论——继受日本之轨迹及其变迁[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第326页.
    ②[日]高桥则夫.共犯体系和共犯理论[M].成文堂,1988年.第157~159页.转引自杨金彪.共犯的处罚根据[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4~75页.
    ③[日]高桥则夫.共犯体系和共犯理论[M].成文堂,1988年.第157~159页.转引自杨金彪.共犯的处罚根据[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6~77页.
    ①陈子平.共同正犯与共犯论——继受日本之轨迹及其变迁[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第330~331页.
    ②陈子平.刑法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41页.
    ①杨金彪.责任共犯说批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84~85页.
    ②若正犯没有其意志自由,那教唆犯也不会成立,而应当成立间接正犯了。
    ①陈子平.刑法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39页.
    ①参见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11~514页.
    ①陈子平.共同正犯与共犯论——继受日本之轨迹及其变迁[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第331页.
    ①张明楷.论教唆犯的性质[J].刑事法评论,2007年,第21卷.第77页.
    ①[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M].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9页.
    ②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5页.
    ③马克昌主编.外国刑法学总论(大陆法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7页.
    ①平野龙一.刑法总论II[M].有斐阁,1975年.第344页.转引自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303页.
    ②黎宏.日本刑法精义[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第228页.
    ③[日]泷川幸辰.犯罪论序说[M].王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3页.
    ④黎宏.日本刑法精义[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第228页.
    ⑤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285~331页.
    ①[德]Max Emst.Mayer.Der allgemeine Teil des Deutschen Strafrechts,Lehrbuch,Aufl.1923,S.391.转引自韩忠谟.刑法原理[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1~192页.
    ②黎宏.日本刑法精义[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第228页.
    ③伍柳村.试论教唆犯的二重性[J].法学研究,1982年,第l期.第17~18页.
    
    ①陈世伟.论共犯的二重性[D].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9月.第19~20页.
    ②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55~557页.
    ③高铭暄.刑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1998年.第127页.
    ①陈子平.论共犯之独立性与从属性[J].刑事法评论,2007年,第21卷.第13页.
    ②见本文第9页正犯与共犯区分的“主观说”。
    ①陈兴良.口授刑法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7页.
    
    ①李凤梅.教唆行为:共犯行为抑或实行行为[J].法学杂志,2009年,第1期.第86页
    ②陈兴良.口授刑法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8页.
    ①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63~564页.另见赵秉志.刑法基本理论专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525页.
    ②刘宪权主编.刑法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6页.
    ③参见张明楷.论教唆犯的性质[J].刑事法评论,2007年,第21卷.第89页.另见杨金彪.刑法共犯规定对共犯从属性说的贯彻[J].法学论坛,2006年,第4期.第74页.
    
    ①赵秉志.刑法基本理论专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525页.
    ②陈兴良.口授刑法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1页.
    ③董玉庭.论实行行为[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第2期.第189页.
    
    ①张睿.论独立教唆犯[J].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70页.
    ②钱叶六.教唆行为的实行行为性之否定[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9期.第37页.
    ①陈子平.共同正犯与共犯论——继受日本之轨迹及其变迁[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第331页.
    
    ①陈兴良.口授刑法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8页.
    ②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55~557页.
    [1]陈子平.共犯处罚根据论[M].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92.
    [2]陈子平.共同正犯与共犯论——继受日本之轨迹及其变迁[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
    [3]陈子平.刑法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陈兴良.本体刑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陈兴良.共同犯罪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陈兴良.口授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陈洪兵.共犯论思考[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8]黎宏.日本刑法精义[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9]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0]刘宪权主编.刑法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12]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囯刑法总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3]马克昌主编.外国刑法学总论(大陆法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4]朴宗根.正犯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15]魏东.教唆犯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16]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17]杨金彪.共犯的处罚根据[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18]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9]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20]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1]赵秉志.刑法基本理论专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2]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舍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23] [德]克劳斯·罗克辛著.王世洲译.德国刑法总论(第1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4] [德]李斯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5] [日]野村稔著.全理其等译.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6] [日]大塚仁著.冯军译.刑法概说(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7] [日]曾根威彦著.黎宏译.刑法学基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8] [日]泷川幸辰著.王泰译.犯罪论序说[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9] [日]西原春夫著.戴波,江溯译.犯罪实行行为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0]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讲义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1]陈子平.论共犯之独立性与从属性[J].刑事法评论,2007,(2).
    [32]董玉庭.论实行行为[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2).
    [33]李洁.中日共犯问题比较研究概说[J].现代法学,2005,(5).
    [34]李凤梅.教唆行为:共犯行为抑或实行行为[J].法学杂志,2009,(1).
    [35]彭泽君.论教唆犯的处罚根据[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7).
    [36]钱叶六.教唆行为的实行行为性之否定[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9).
    [37]任海涛.大陆法系正犯与共犯区分理论评述[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3).
    [38]伍柳村.试论教唆犯的二重性[J].法学研究,1982,(1).
    [39]阎二鹏.共犯论中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J].刑事法评论,2007,(2).
    [40]阎二鹏.共犯处罚根据之我见——以结果无价值为中心的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11).
    [41]阎二鹏.扩张正犯概念体系的建构[J].中国法学,2009,(3).
    [42]杨金彪.责任共犯说批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6).
    [43]张明楷.论教唆犯的性质[J].刑事法评论,2007,(3).
    [44]张睿.论独立教唆犯[J].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0,(9).
    [45]张忠国.教唆犯处罚根据之新解[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4).
    [46] [日]葛原力三.共犯的处罚根据和处罚界限(上)[J].法学教室,2004,(2).
    [47]廖胜芳.反思我国刑法中的共犯规定[N].检察日报.2008年6月5日(第3版).
    [48]陈世伟.论共犯的二重性[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9]谢佳军.日本刑法教唆犯理论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