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司法疑难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共同犯罪,意指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法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而且,共同犯罪一般具有聚合性、组织性等特征,较之单个人犯罪其社会危害性更为严重。因为,不论从实施行为或是从形成犯罪心理的角度看,犯罪都会因为多个行为人适当的力量联合与分工而变得更为容易。
     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和以英国、美国为主体的英美法系在共同犯罪的认定和处罚等问题上均有较大差异。在国内,关于共犯理论的争鸣也是百花齐放。比如区分正犯与共犯,坚持关系论立场的有客观说和主观说,坚持构成要件论的则有扩张的共犯概念说与限制的正犯概念说,还有以目的的行为论立场来区分正犯与共犯的学说。共犯的本质也有多种学说的对立,比如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共犯从属性说和共犯独立性说等。
     笔者在文中结合贯穿始终的事实评价和价值评价这两条主线,逐次解析,并从刑法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视角,仔细审视共同犯罪理论中的疑难问题,考证当代刑法学中的共犯理论,揭示了该理论研究的热点及对策。
     一、揭示共同犯罪的表征,即:(1)犯罪主体的该当性,即犯罪主体必须是二个以上的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依法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2)主观方面的合意性,即要求各犯罪行为人之间有事前、事后或事中的意思联络,在意志上表现为希望、放任的复合,以及共同过失和单方意思联络或表示;(3)客观方面的趋向性,即各犯罪行为人实行的犯罪行为有共同的趋向性,对特定的法益构成不法侵害。
     二、根据行为控制理论提出“制约者身份说”。行为的认定不应以实现构成要件的多少来确定,而应以对于全部构成要件实现的控制程度来决定。因此,正犯成立的关键并不在于行为人在多大程度上直接通过自己的行为实现了该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而在于他的行为对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全部实现是否产生了决定性或重大的作用。它对于我们目前认定不同身份者共同犯罪的性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三、通过案例解析“共犯关系脱离说”。为弥补刑事立法关于共犯中止规定的不足,借鉴日本刑法学者大塚仁提出“共犯的脱离”,确立了共同犯罪中止的理论基础。
     四、确立法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驳单位犯罪就是共同犯罪。
     五、厘清共同犯罪结果加重犯的刑事责任,阐释共同犯罪中转化犯的定义和分类。在部分行为人的故意超出了共同故意的范围,造成了重结果,那么,未直接致害人不承担故意的责任,但均存在过失责任。因此,仍应当承担结果加重犯的刑事责任。当然,在明确了行为人的两种罪过形式后,量刑的时候就应当体现责任主义的原则,对过失责任和故意责任区别对待,未直接致害者相对于直接责任人一般应从宽的处罚。结合共同犯罪中结果加重犯、实行犯过限等理论,阐述共同犯罪中转化犯的定义和分类。
Joint crime,which refers to more than two natural or legal persons of comm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iminal acts.Moreover,joint crime generally has polymeriz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compared with individuals of their social harm of crime more serious.
     Germany,France symbolizing the civil law and the United Kingdom,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main body of common law show prominence diversity in perspective of joint crime and punishment and other issues.In China,on the theory of an accomplice is the contention of the flourishing.
     In the article,the author run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act evaluation and appraisal value of the two main lines,successive analysis,and from the objective of the Criminal Code and the subjective perspective,expatiate the theory of joint crime problems that have cropped contemporary research complicity in criminal law theory, the theoretical study reveals the hot and countermeasures.
     Ⅰ.The characterization reveals joint crime,namely:(a) The main crime is satisfied that crime is the main must achieve more than two statutory age of responsibility,the ability of the natural or criminal liabil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established a legal personality of the unit;(b) The desired subjective nature,which would require the perpetrator beforehand,between,or after the contact point in the matter,will appear in the hope that the laissez-faire compound;(c) The trend of objective,namely, the perpetrator of the crime is a common trend of the benefits of a specific law against illegal.
     Ⅱ.By the conduct control theory,insist "restricted status." The act should not be identified in order to achieve a number of elements to determine,and should be for all the elements to achieve a degree of control to decide.It identified different for us now as joint crime,the nature of the methodology make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Ⅲ.Analytical,"an accomplice divorc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To make up for the suspension of criminal legislation,provide an accomplice on the lack of criminal law scholars from Japan,"complicity from the relationship" defining common crime suspension theoretical basis.
     Ⅳ.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legal status in the crime,crime is the common units refuting crime.
     Ⅴ.Clarify the criminal Consequential Aggravated Criminal joint crime,the establishment of joint crimes commit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引文
5 赵秉志.外国刑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06-210.
    6 此处对人的定义涵涉法律拟制人,即法人。
    7 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8.
    8 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M](上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515.
    9 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3.
    10 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8.
    11 内藤漾.西德新刑法的成立[M].台湾:成文堂,1977:51页.
    12 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1,46-47.
    14 京师刑事法治网,伍柳村之学术思想概要,2007年12月5日。
    15 赵秉志.外国刑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11.
    16 牧野英一.日本刑法[M](上).东京:有斐阁,1939:444-445.
    17 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9.
    20 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05-306.
    21 例如以下特殊情形:1、共犯人的危害行为有的表现为作为,有的表现为不作为;2、共犯人的故意有的表现为直接故意,有的表现为间接故意;3、有的成立犯罪既遂,有的成立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4、有的成立基本罪,有的成立轻罪、重罪。
    22 何秉松.刑法教科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48-49.
    31 王作富,庄劲.共同犯罪与构成身份新论[J].北京:法学专论,2003:(11)。
    32 大谷实.共犯与身份[J].北京:法学评论,2005:(4).
    33 樊凤林,宋涛著.职务犯罪的法律对策及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245.
    34 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71.
    35 转引自中国刑事法律网“在线调查”第九期,2007年4月5日。
    36 陈兴良.刑法疑难案例评释[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48-49.
    37 甘添贵.刑法之重要理念[M].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162.
    38 大谷实.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49.
    39 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474.
    43 周道鸾.刑法的修改和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120-121.
    44 陈泽宪.新型单位犯罪的认定与处罚[M].北京:中同检察出版社,1997:91-92.
    45 许朝阳.单位犯罪相关问题诌议[M].北京:人民检察出版社,1999:22.
    46 龚培华.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92.
    47 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M](上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613-623.
    48 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7.
    49 何泽宏.单位犯罪研究[J].北京:现代法学,1998(1):54.
    50 阮方民.论单位犯罪的概念与构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45.
    51 赵秉志.刑法新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2-43.
    52 马克昌.刑法理论探索[J].北京:结果加重犯比较研究,1995:301.
    53 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M].(上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670.
    54 马克昌.刑法理论探索[J].北京:结果加重犯比较研究,1995:308.
    55 结果加重犯中的重结果,至少由过失产生是通说,但是否可以由故意产生有争论。如马克昌教授认为,结果加重犯的结果只能由过失产生,他认为如“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规定,是结果加重犯与结合犯的结合。即实际上这种情况又分为两种情形:1、结果加重犯,即致人重伤死亡的结果是由过失产生的:2、结合犯,即致人重伤死亡的结果是由故意产生的,是抢劫罪与杀人罪的结合,或抢劫罪与伤害致死的结合(参见马克昌著论文《结果加重犯比较研究》)。但赵秉志教授则不同意抢劫罪是结合犯的观点(参见赵秉志主编《侵犯财产罪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73-78页)。笔者认为,现有的司法解释规定:“行 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是承认致人死亡、重伤的后果可以出于故意,亦可出于过失。为方便司法实践的角度,既然对这两种情况是规定在同一个法条中,应当采取简洁明了的理论,认为结果加重犯的重结果可以由故意或过失构成。
    56 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254;野村稔著.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403.
    57 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03: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501.
    58 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502;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著.德国刑法教科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820,834-835.
    59 陈朴生.刑法总论[M].台北:正中书局,1969:168.
    60 王仲兴.论转化犯[J].广州:中山大学学报.1990(2).
    61 杨旺年.转化犯探析[J].北京:法律科学.1992(6).
    62 陈兴良.转化犯与包容犯:两种立法例之比较[J].北京:中国法学.1993(4).
    63 赵巍.论转化犯[J].北京: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6).
    64 洪福增.刑法理论之基础[M].北京:刑事法杂志社印行,1977:35.
    65 陈世伟.共同犯罪行为新论[J].石家庄:河北法学,2007(5):53-54.
    66 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50-151.
    67 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782.
    1.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05-306页;
    2.龚培华.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92页;
    3.赵秉志:外国刑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06-210、211页;
    4.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7页;
    5.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74、501页;
    6.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58-159页;
    7.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3页;
    8.马克昌.刑法理论探索[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第234-245页;
    9.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502、515、613-623、670、页;
    10.陈兴良.刑法疑难案例评释[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8-49页;
    11.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3页;
    12.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46-67页;
    13.赵秉志.刑法新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43页;
    14.何秉松.刑法教科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第48-49页;
    15.樊凤林,宋涛.职务犯罪的法律对策及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45页;
    16.甘添贵.刑法之重要理念[M].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第162页;
    17.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
    18.《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刷馆,2002年,第245页;
    19.周道鸾.刑法的修改和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第120-121页;
    20.陈朴生.刑法总论[M].台北,正中书局,1969年,第168页;
    21.陈泽宪.新型单位犯罪的认定与处罚[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第91-92页;
    22.洪福增.刑法理论之基础[M].台北:刑事法杂志社印行,1977年,第35页;
    23.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30-36页;
    24.韩忠谟.刑法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38页;
    25.马克昌.结果加重犯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第301、308页;
    26.马克昌.关于共犯的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36-158页;
    27.孙国祥.过失犯罪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28-198页;
    28.胡鹰.过失犯罪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20页;
    29.阴建峰,周加海.共同犯罪适用中疑难问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26页;
    30.赵廷光.中国刑法原理(总论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0-25页;
    3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782、834-835页;
    32.[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316页;
    33.[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第3-6页;
    34.[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 第28页;
    35.[法]雅克·博里康.法国的犯罪—犯罪人二元论体系介绍[J].维普资讯网;
    36.[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0-151页;
    37.[日]大塬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03页;
    38.[日]野村稔.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386-389页;
    39.[日]大谷实.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49页;
    40.[日]大谷实.共犯与身份[M].北京:法学评论.2005(4):第36页;
    41.[日]牧野英一.日本刑法(上)[M].东京:有斐阁,1939年,第444-445页;
    42.[日]内藤谦.西德新刑法的成立[M].东京:成文堂,1977年,第51页。
    1.肖中华.论共同犯罪成立是否以符合同一犯罪构成为前提.中国刑事法杂志[J].1999(6);
    2.龚培华,肖中华.刑法疑难争议问题与司法对策[J].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3.肖中华.刑法目的解释和体系解释的具体运用.法学评论[J],2006(5);
    4.阮齐林.应然犯罪构成与法定犯罪构成[J].维普资讯网;
    5.王充.中日犯罪论体系的比较与重构[J].维普资讯网;
    6.陈兴良.论犯罪构成要件的位阶关系.法学[J].2005(4);
    7.周光权.犯罪构成理论与价值评价的关系[J].发表在主题研讨“不断走进犯罪构成理论”;
    8.陈家林.析共同正犯的几个问题.法律科学[J].2006(1);
    9.范金学.德沃金视野中的法律:走向整体性法律解释之路[J].维普资讯网;
    10.向明华.关于法律解释学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求索[J].2004(11);
    11.黎宏.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不必重构.河北法学[J].2005(4);
    12.陈劲阳,李晓英.犯罪论体系理论史上问题思考模式论要.社会科学战线[J].2006(5);
    13.李洁.中日共犯问题比较研究概说.现代法学[J].2005(3);
    14.陈兴良.转化犯与包容犯:两种立法例之比较.中国法学[J].1993(4);
    15.何泽宏.单位犯罪研究.现代法学[J].1998(1);
    16.阮方民.论单位犯罪的概念与构成[M].法律出版社,1999;
    17.王作富,庄劲.共同犯罪与构成身份新论.法学专论[J].2003(11);
    18.许朝阳.单位犯罪相关问题诌议[M].人民检察出版社,1999;
    19.王仲兴.论转化犯.中山大学学报[J].1990(2);
    20.杨旺年.转化犯探析.法律科学[J].1992(6);
    21.赵巍.论转化犯.法制与社会发展[J].1997(6);
    22.陈世伟.共同犯罪行为新论.河北法学[J].200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