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军东征”看199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心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九十年代初,文学作品加入市场经济浪潮,制造出一系列畅销文学,“陕军东征”、“布老虎”系列、“长篇热”等都是代表。文学作品的畅销背后有复杂原因,特别是在当时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复杂历史情境中,更显得有研究意义。而作为文学创作者、推动者的各方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的辗转、追寻,对自我身份的质疑、焦虑和重新定位、自我构建,在其中所体现出的心态变化,对文学的走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陕军东征”这一典型案例,参考布尔迪厄关于文学场域的理论,分析文学生产机制中各方势力的相互作用,尤其要仔细分析作为关键因素的知识分子心态的转变以及在文学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考察市场经济通过各个因素对文学的影响。在考察中,笔者力求还原历史情境,客观、真实地评析“陕军东征”这一文学现象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九十年代的畅销文学并不是个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曾经多次出现文学作品畅销的现象。但是,九十年代文学作品的畅销却具有特殊性——市场运作。中国政府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调整发展策略,将经济发展放在国家政策的首位,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转型,促进全民发展经济。经济浪潮对原本就贫寒的写作者是一种吸引,而政府政策中关于取消对出版单位的补贴和版税制度的实施,成为广大知识分子加入市场竞争的直接推动力,影响了出版者、写作者对作品的考量态度。“陕军东征”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出现,开始就带有了市场化的味道。写作者出于对读者欢迎度的考虑,对作品内容和写作方法对做了调整;出版者面对销量、经济效益的压力,对出版作品有了挑选新标准,并在销售中发挥了助推作用。虽然“陕军”作品得到了普通读者的追捧,在评论界的反响却是复杂的。针对畅销文学的市场化运作和性描写内容,文艺评论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甚至引发了集体大讨论——“人文精神大讨论”。在此,众人争论的焦点已经不仅仅是文学的走向问题,更牵涉到一个知识分子更为关心的、更具有切身利益的问题:知识分子该何去何从?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和争论,是对知识分子身份和自我认同的重新建构,其中展现出的知识分子心态变化,为当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对知识分子在此时心态转变的研究,可以为九十年代文学以及当前文学发展给出一种解释的可能。
     笔者认为,对“陕军东征”等畅销文学作品,不应简单地用“堕落”、“合谋”等具有强烈贬抑性词语下定论,也不应过分抬高其地位,此类文学现象的出现是知识分子在当时情况下的选择,而此类现象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还有待长期观察。知识分子在此期间所表现出的无奈、挣扎以及此后的不同选择,也是中国文学走向今天雅、俗文学或者说大众文学与精英文学分裂的起点,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In the early 1990s, Chinese literature stepped into marketing age. The writers and the publish houses made lots of literary outlets sell well, such as "shanjundongzheng", "bulaohu" series and "changpianre". There was a complex situation when these works be well sold, especially at what time Chinese social change historically.as writers and publishers of literature works, intellectual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is matter. The fast-developing market economy made intellectuals confused, but they had to struggle to survival. It means they have to find new ways to make value of themselves, and to compromise to market economy seemed like a good choice. But it was difficult for intellectuals to get off their high horses, so when running after market and money, they experienced challenge and reconstruct of their status. What they had experienced and what they had chosen? It is important for our Chinese literature study.
     Here, we will try to deep into the "shanjundongzheng" series, research the interaction of every aspects, by Pierre Bourdieu's theory about literature produce field. Especially, we will focus more attention on intellectuals, the linchpin of literature produce. In research, I will try to back to history where all these things happened, and try to find the correct position of "shanjundongzheng" series.
     First of all, we have to concede that these well-sold literature works are not only exist in 1990s. Actually, there were many literature works sold very well in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But, marketing make the 1990s novels very different. Chinese government started to develop economy in late1970s to early 1980s, and stopped subsiding to publish house. All of these pushed writers and publishers, who was poor all the time, to market directly and affected the direction and contents of literature works indirectly. If books sell good, there would be more income for intellectuals.Writers were considering:whether readers like my book or not? And publishers were faced with the pressure of selling and economic benefit. So, writers chose to write what readers like and publishers chose to push books to buyers by marketing ways. "Shanjundongzheng" series were given to birth in this background, and were the first batch of literature works sold by marketing. Although the works of "shanjundongzheng" got good public praise in readers, but to literature researchers, the assessment was complicated. There were arguments among researchers about literature works being sold by marketing ways. Some researchers thought that it was a good thing that literature works being read by more persons. In this way, not only writers and publishers can earn money but also readers'level would get developed. But the other researchers insisted that intellectuals had degraded and this situation would course depravity of literature. These arguments were called "humanistic spirit discussion". Researchers were not only discussed about the future of literature, but also the future of intellectuals. The experiences and choices of them affected the direction of literature developing, and the study of these is important for Chinese literature account.
     I think, it not correct to define "shanjundongzheng" series with "degrad". There were complicated situation when these works got into market, so we have to back to history, to think all of aspects, and estimate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of that time in history.
引文
1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3页.
    1陈思和等.《理解九十年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53~154页.
    1陈思和等.《理解九十年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54~155页.
    2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3页.
    3陈忠实后来提到:“至今确凿无疑地记得,是中篇小说《蓝袍先生》的写作,引发出长篇小说《白鹿原》的创作欲念的。……这是1985年的秋天。”见:陈忠实.《寻找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页.
    1皮埃尔·布尔迪厄.《场的逻辑》.见:《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42页.
    2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62~270页.
    3皮埃尔·布尔迪厄.《场的逻辑》.见:《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41页.
    1皮埃尔·布尔迪厄.《场的逻辑》.见:《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47页.
    1腾讯:1984年,女部长的花裙子惹风波http://book.qq.com/a/20090602/000022.htm2011年1月10日访问。
    2陈忠实.《寻找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35页.
    3《编者的话》.《上海文学》.1995年,第1期:1~2页.
    1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1l页.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3514.htm2011年1月17日访问。
    2邵燕君.“附录”.见:《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电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312页.
    1邵燕君.“附录”.见:《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312页.
    2同上。
    1陈忠实.《寻找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3~4页.
    问。在此,笔者还是将引起较大轰动的韩小蕙的文章作为“陕军东征”这一概念的出生地。
    1白烨.《作为文学、文化现象的陕军东征》.《小说评论》,1994年,第4期:65页.
    1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25页.
    1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简明读本)》.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508~509页.
    1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422~423页.
    2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简明读本)》.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508~509页.
    3陈忠实.《寻找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56~57页.
    1陈忠实.《寻找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58页.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09页.
    2李运抟.《裂变中的守成与奔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61~262页.
    1梁晓声.《关于<浮城>的补白》,《光明日报》,1994.转引自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简明读本)》.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520页.
    2陈忠实.《寻找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93页.
    3陈思和等.《理解九十年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44页.
    1陈忠实在《寻找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中反复提到“人物文化心理结构”理论对他的影响。陈忠实.《寻找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47~98页.
    1陈思和等.《理解九十年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72~73页.
    2陈忠实.《寻找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78
    1陈忠实.《寻找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79页.
    2陈忠实.《寻找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68页.
    3韩小蕙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有作者向她诘问,要求加入“陕军东征”代表作品行列中的问题。见:网易:“陕军东征”的说法是准最先提出的?httpp://news.163.com/2001w05/12577/2004w05 1084946420793.html2011年1月10日访问。
    1陈忠实.《寻找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70~171页.
    2老村.《骚土》.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年.454页.
    3 1994年“与《白鹿原》《废都》成为发行量最大的三本书”,见老村.《骚土》.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年.454页.
    1陈晓明.《人文关怀:一种知识与叙事》.见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版社,1996年.121页.
    1王晓明,张宏,徐麟等.《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见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1页.
    2王晓明,张宏,徐麟等.《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见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15页.
    3王晓明,张宏,徐麟等.《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见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2页.
    4陈晓明.《人文关怀:一种知识与叙事》.见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 社,1996年.121页.
    1陈晓明.《人文关怀:一种知识与叙事》.见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121页.
    2张志忠.《人文精神二辩》.见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172页.
    3雍青.《寻找一种言说的方式——1990年代文学批评话语转型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110页.
    4王蒙.《人文精神问题偶感》.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110~113页.
    1王晓明,张宏,徐麟等.《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见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17页.
    2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23页.
    3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北京:文汇出版社,1996年.封面.
    4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262~270页.
    1张汝伦,王晓明,朱学勤等.《人文精神: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见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25页.
    2张汝伦,王晓明,朱学勤等.《人文精神: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见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28页.
    3张汝伦,王晓明,朱学勤等.《人文精神: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见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29页.
    1王晓明,张宏,徐麟等.《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见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3页.
    2陈思和等.《理解九十年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34页.
    3高瑞泉,袁进,张汝伦等.《人文精神寻踪》.见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北京:文汇出版社,1996年.41页.
    1陈思和等.《理解九十年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47页.
    2王蒙.《人文精神问题偶感》.见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北京:文汇出版社,1996年.113页.
    1陈思和等.《理解九十年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5页.
    2陈思和等.《理解九十年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45页.
    [1]韩小蕙.《陕军东征》.《光明日报》,1993年,5月25日:第二版.
    [2]肖云儒.《论陕军东征》.《人文杂志》,1993年,第5期:26~31页.
    [3]五湖.《也炒陕军东征》.《小说评论》,1994年,第1期:72~73页.
    [4]雷达.《1993年的长篇现象》.《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4~11页.
    [5]旻乐.《赝品时代——关于“陕军东征”及当代文化笔记》.《文艺评论》,1994年,第3期:66~71页.
    [6]白烨.《作为文学、文化现象的陕军东征》.《小说评论》,1994年,第4期:61~65页.
    [7]赵遐秋.《评“陕军”笔底性狂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7~11页.
    [8]田中阳.《黄土地上的文学精魂——从区域自然地理坏境对文学的影响观陕西作家群》.《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1期:14~16页.
    [9]张志忠.《陕军东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上)》.《文艺评论》,1998年,第2期:37~45页.
    [10]张志忠.《陕军东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下)》.《文艺评论》,1998年,第3期:37~46页.
    [11]黄洪旺.《论“陕军东征”的艺术特征与追求》.《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第3期:51~52页.
    [12]《编者的话》.《上海文学》,1995年,第1期:1~2页.
    [1]贾平凹.《废都》.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
    [2]陈忠实.《白鹿原》.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
    [3]程海.《热爱命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
    [4]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5]老村.《骚土》.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年
    [6]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7]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8]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9]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吴秀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9月.
    [11]陈忠实.《寻找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8月.
    [12]李运抟.《裂变中的守成与奔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简明读本)》.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陈思和等.《理解九十年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15]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6]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7]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8]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20]雍青.《寻找一种言说的方式——1990年代文学批评话语转型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
    [21]陶东风.《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23]黎德化.《新时期人与文化的反思》.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
    [24]梁颖.《三个人的文学风景——多维视镜下的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比较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5]陈舒劼.《价值的焦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述》.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
    [26]邵建.《知识分子与人文》.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
    [27]陈媛媛.《社会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媒介形象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论文集:
    [1]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
    [2]陈传才,周忠厚.《文坛西北风过耳——“陕军东征”文学现象透视与解读》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3]钱中文.《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北京:知识产
    权出版社,2009年.
    学位论文:
    [1]何璐:《超越雅俗——“陕军东征”现象解读》[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网址:
    [1]老村.我如何写成骚土http://ent.sina.com.cn/r/m/2004-02-14/1936302461.html 2010年8月12日访问
    [2]网易.十七年后解禁 《废都》标志文本变低调http://news.163.com.09.0729/08/5FCK3SLD000120GR.html 2010年8月12日访问
    [3]网易.“陕军东征”的说法是谁最先提出的?http://news.163.com/2004w05/12557/2004w05 1084946420793.html 2010年8月12日访问
    [4]网易.当代中国文学商品化的起源http://cultre.163.com/editor/news/041026041026 100410.html2010年8月12日访问
    [5]新浪.贾平凹《废都》传奇:一部禁书的再版艰辛之路http://ent.sina.com.cn/s/m/2009-07-28/08062627598.shtml2010年8月12日访问
    [6]华商网.改革开放三十年:“陕军东征”路上的性风波htpp://www.hsw.cn/news/2008-0/14/content 10142571.htm 2010年8月12日访问
    [7]《白鹿原》盗版猖獗http://www.chinasaily.com.cn/dfpd/2010djjmbhcq/2010-12/14/contcnt11697784.htm 2011年1月10日访问
    [8]老编辑解密《废都》当年遭禁内幕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750636/2011年1月10日访问
    [9]百度百科.http://baikc.baidu.com/vicw/48598.htm2011年1月10日访问
    [10]百度百科http://baikc.baidu.com/vicw/113514.htm2011年1月10日访问
    [11]腾讯:1984年,女部长的花裙子惹风波http://book.qq,com/a/20090602/000022.htm2011年1月10日访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