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视角的秦简牍文和楚简帛文构形差异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由於新材料的不斷發現以及相關研究的步步深入,戰國時代不同地域文字構形比較已成爲古文字研究中的一個前沿課題。鑒于既有此類研究限於個別單字構形的個案比較,本文嘗試從構件的角度來進行系統定量的比較。根據構件系統比較對文字材料豐富完備程度的要求,本文把比較的對象限定爲秦簡牘和楚簡帛文字兩種材料。
     具體比較研究的思路是:以秦簡牘文和楚簡帛文直接構件作爲考察範圍,整理出二者相對特異者。在此基礎上,完成這些特異構件實際參與構字的精確計量,從而從構字元素的層面來完成兩者差異的量化評估,揭示秦、楚文字不同的發展趨向。
     本論文由四個部分和附表組成。
     第一部分,緒論。綜述秦簡牘文和楚簡帛文的現有研究情況,以及概述論文材料的來源以及字表的製作。
     第二部分,對秦簡牘文、楚簡帛文中存在的特異構件進行整理辨析。將特異構件分析爲傳承特異構件和新增特異構件兩個類型。在此基礎上,整理出秦簡牘文特異構件96個,楚簡帛文特異構件311個。
     第三部分,分別從不重複字形層面、文獻用字層面、結構功能層面和新增特異構件四個方面對秦簡牘文和楚簡帛文特異構件的影響力進行計算評估,並在此基礎上勾勒出秦、楚簡文字的構形差異程度。統計數據表明:第一,在不重複字形層面,秦簡牘文和楚簡帛文特異構件影響力不大,二者構形差異度小,而在文獻用字層面更是如此。第二,在結構功能層面,秦簡牘文和楚簡帛文特異構件都比較側重於表音構件系統;而相較秦簡牘文而言,楚簡帛文中會意特異構件和表音特異構件更爲發達;相較楚簡帛文而言,秦簡牘文中象形特異構件、指事特異構件和無理特異構件更爲發達。第三,以新增特異構件這個視角來看,在不重複字形層面和文獻用字層面,秦簡牘文和楚簡帛文在戰國時段各自出現的特異構件所造成的影響力則更小。從新增特異構件的功能分佈看,相較秦簡牘文而言,戰國時段出現的楚簡帛文表音特異構件更爲發達;而相較楚簡帛文而言,戰國時段出現的秦簡牘文象形特異構件、指事特異構件、會意特異構件和無理特異構件更爲發達。
     第四部分,從特異構件產生的原因來分析秦、楚簡文字發展的不同趨向。從漢字本體來考察,形成楚簡帛文特異構件的原因,比秦簡牘文特異構件的成因要相對複雜一些。除了傳承異形、局部變異、另造新形和構件訛變是兩者都有的原因以外,楚簡帛文特異構件的成因還有增加構件和省減構件兩類。通過對各類原因所形成的特異構件在不同層面上的分佈情況的量化統計,發現秦簡牘文在發展過程中,對傳統文字體系進行了較大的改易,總體趨於簡化,注重應用性,而且漢字生成機制的無理性增強;而楚簡帛文在發展過程中,保持了較強的傳承性,通過一些調整和新造來保持漢字與語言發展的同步,試圖維持漢字生成機制的理據性,總體上趨於繁化。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as turbulent time in Chinese history,which wasalso an important stage of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characters evolution.At thisstage,Chinese characters took on a new look in form by reforming itself based onan inheritance from traditional standardized form.More prominently,due toseparatist regimes,Chinese characters in different areas and states of dukes andprinces also forme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form.Therefore to investigate theconnec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ose charact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authentic description and dynastic study on characters during this period,whichwill in turn perfect the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s evolution.Since Qin bambooslips and Chu bamboo slips and silk books are the most abundant and the richestamong all the unearthed literature during this period,my thesis has chosen them astwo research objects,using both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way,in order to findtheir connections and differences in characters forms,and to reflect their differentdevelopment trend,thus to provide important material and data basis forconstruction of a more complete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s evolution.
     The existing studies on configur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aracters on Qinbamboo slips and characters on Chu bamboo slips and silk books lay particularemphasis on discussing individual character forms by exemplification,whileignore the quantitative and exhaustive investigation on components which areactually the basic units in configuration system.Therefore,in terms of the contentunder comparison,the thesis goes to the level of components.Taking characters onQin bamboo slips and Chu bamboo slips and silk books as the scope ofinvestigation,it sorts out specific components of the two character types.Specificcomponents refer to direct components of a certain character type which aredifferent in form and structure from another.Based on above knowledge,the thesisalso makes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n how influential these specific componentsare in character-building,therefore to reveal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Qinand Chu character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parts and an appendix table.
     Part one is the exordium,which gives a summary of the current researchconditions of the characters on Qin bamboo slips and Chu bamboo slips and silkbooks,as well as the material source and character tabulation.
     Part two focuses on the arrangement and discrimination of the specificcomponents in characters on Qin bamboo slips and Chu bamboo slips and silkbooks.It divides the specific components into two types:inherited specificcomponents and new specific components.It also sorts out 96 specific componentsin characters on Qin bamboo slips and 311 in characters on Chu bamboo slips andsilk books.
     Part three makes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n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specific components in the above two character systems.Taking frequency asparameters,the thesis respectively describes the proportion of the specificcomponents in characters in two systems from four aspects:not-repeated characters,literature used characters,structural functions and new specific components,whichreveals the influence of the specific components in their own character system,aswell as the difference degree between characters on Qin bamboo slips andcharacters on Chu bamboo slips and silk books as the numbers of both the specificcomponents and all the components are clearly known.The results show theproportions of the specific components in characters on both Qin bamboo slips andChu bamboo slips and silk books are small,with weak character-building ability,low occurrence frequency and minor influence in their own system,therefore thedifference degree between the two character types is also quite low.
     Part four analyzes diffe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characters on Qin bambooslips and characters on Chu bamboo slips and silk books by reasoning causes of thespecific components.From an ontological view,the causes of the specificcomponents in the former are more complicated than in the latter.Inheritancetransformation,partial transformation,creating a new form and erroneous transformation being the causes of both,increasing components and reducingcomponents are the causes which can only be found in characters on Chu bambooslips and silk books.According to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of the distribution ofdifferently caused specific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levels,we find in thedevelopment of characters on Qin bamboo slips,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 systemhad been adapted to meet the needs of practical use,the character formationmechanism became more irrational and the characters became simplified in general;whi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s on Chu bamboo slips and silk books,thesense of inheritance was much maintained,some adjustment and creation of newcharacters had been made to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thecharacter formation mechanism remained rational,and the characters became morecomplicated in general.
引文
①由于该论文在台湾地区收藏,故未能亲见。
    ②黄锡全:《楚系文字略论》,《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第99-108页。
    ③李运富:《从楚文字的构形系统看战国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第35-39页。
    ④张传旭:《楚文字形体演变的现象和规律》,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①李运富:《从楚文字的构形系统看战国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第38页。
    ①具体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3期)和《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
    ①被排除的字形及其具体出处详见《附录:睡虎地秦简文被排除字形出处表》。
    ②被排除的字形及其具体出处详见《附录:楚简帛文被排除字形出处表》。
    ③详参楼兰:《睡虎地秦墓竹简字形系统定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21-27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8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页。
    ①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235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60页。
    ①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216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70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85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75页。
    ①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0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007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868页。
    ②同上,第242页。
    ③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61页。
    ①秦桦林、淩瑜:《“习以不可改也”——楚简《恒先》中有关“语言符号的强制性”的思想》,简帛研究网,2005年1月26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299。
    ②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126页。
    ①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②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573页。
    ③陈伟:《〈慎子曰恭俭〉校读》,简帛网,2007年7月1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37。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31页。
    ①构件“雚”上部讹作“宀”形。
    ②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68页。
    ③林志鹏:《上博楚竹书〈竞建内之〉重编新解》,2006年2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4。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68页。
    ②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361页。
    ③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9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65页。
    ②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240页。
    ③同上。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239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674页。
    ②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09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124页。
    ②同上,第378页。
    ①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②范常喜:《〈上博五·三德〉札记六则》,简帛网,2006年5月1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48。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82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881页。
    ①张富海:《上博简五〈鲍叔牙与隰朋之谏〉补释》,简帛网,2006年5月1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38。
    ②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578页。
    ③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46页。
    ④同本页脚注2,第342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71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891页。
    ②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797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4页。
    ②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8页。
    ①陈伟:《〈王子木跖城父〉校读》,简帛网,2007年7月2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45。
    ②白于蓝:《读上博简(二)札记》,《江漠考古》,2005年第4期,第71-72页。
    ③黄德宽、何琳仪、徐在国:《新出楚简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76-377页。
    ④构件“晋”中,以“=”来代替“日”旁。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段圈楚竹者(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5页。
    ②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04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67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728页。
    ②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16页。
    ③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29页。
    ④同本页脚注1,第392页。
    ①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518页。
    ①构件“侵”省“人”旁作“帚”。
    ②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8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85页。
    ②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873页。
    ③同上,第3874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80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676页。
    ②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755页。
    ①徐宝贵:《楚墓竹简文字考释》,《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第47页。
    ②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4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194页。
    ②构件“昆”从“臼”从“云”声。(具体见黄德宽、何琳仪、徐在国:《新出楚简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24页。)
    ③出处同上,第24页。
    ④对于该二字有歧释。刘钊认为“(?)”二字不识,但第一字从“爿”声,故或读为“(?)腑”。(具体见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3页。)黄德宽、徐在国认为第一字是“葬” 字异体,何琳仪根据字形判断第二字为“忧”字。(具体见黄德宽、何琳仪、徐在国:《新出楚简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页、61页。)
    ①该字或释为“鸢”。(具体见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2页。)
    ②李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7页。
    ①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4页。
    ②同上,第40页。
    ③林志鹏疑此字所从声符即“猒”之省变,故以音近读为“恬”、“铦”及“厌”(上古音皆属谈部)等字。简文于此当读为“厌”,训为迫。(具体见林志鹏:《上博楚竹书〈竞建内之〉重编新解》,简帛网,2006年2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4。)
    ④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757页。
    ①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0页。
    ②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06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68页。
    ②张新俊:《新蔡葛陵楚墓竹简文字补正》,《中原文物》,2005年第4期,第83页。
    ①宋华强:《新蔡简所见卜龟考》,简帛研究网,2005年12月2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songhuaqiang004.htm。
    ①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692页。
    ②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③同本页脚注1,第3691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47页。
    ②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73页。
    ①徐宝贵:《楚墓竹简文字考释》,《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第47页。
    ①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14-415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44页。
    ②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07页。
    ③具体见陈伟武:《旧释“折”及从“折”之字平议——兼论“慎德”和“悊终”问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51-256页。陈剑:《说慎》,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二○○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7-214页。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29页。
    ①此说法见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20页。李天虹或认为此字从“又”“主”声,这是声符化的表现,和新蔡丑字从“丑”从“主”声的造字方法类似。今备一说,存疑待考。(具体见李天虹:《新蔡楚简补释四则》,《第十五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31-134页,2004年4月17-18日。)
    ②李天虹:《释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中的“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62-266页。
    ③陈斯鹏对“(?)”及其所从字有比较好的分析,他认为“(?)”从“戈”“爻”謦,是表护卫义的“卫”的专字,而帛书中的“(?)”字和新蔡中的“(?)”字是它的繁体,加“止”或“又”大概都是为了彰示其动作行为的性质。(具体见陈斯鹏:《战国楚帛书甲篇文字新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45-346页。)
    ①张桂光:《〈郭店楚墓竹简〉释注续商榷》,《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77页。
    ②同上。
    ①魏宜辉《楚系简帛文字形体讹变分析》,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42页。
    ①魏宜辉《楚系简帛文字形体讹变分析》,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42页。
    ②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70页。
    ③构件“苗”形成的轨迹是由“叀”之上部自本体分裂而为“(?)”,再由“(?)”而变作“(?)”。“惠”字上部讹作“苗”,造成了该字在形体上易与“葸”混同。(具体见袁金平:《新蔡葛陵楚简字词研究》。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50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943页。
    ②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中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5页。
    ③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246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43页。
    ①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9页。
    ①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②宋华强:《新蔡简所见卜龟考》,简帛研究网,2005年12月2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songhuaqiang004.htm。
    ③羡符是指不承担具体的表义或表音功能,对字的构成可有可无的构形元素。
    ①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2页。
    ①根据构件是否具有可拆分性,我们将构件分为基楚构件和复合构件。不可再拆分的构件叫基楚构件,可以再拆分的构件叫复合构件。
    ②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5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23页。
    ②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862页。
    ③袁金平:《新蔡葛陵楚简字词研究》,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78-79页。
    ④同上,第80页。
    ⑤张世超等著:《金文形义通解》,日本:中文出版社,1996年,第2055页。
    1、隙振裕、刘信芳:《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2、高明:《古陶文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3、高明:《古文字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高明、葛英会:《古陶文字征》,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5、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1-13册),北京:中华书局,1978—1983年。
    6、郭若愚:《战国楚简文字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
    7、汉·许慎撰,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8、汉·许慎撰,宋·徐铉等校打:《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9、郝茂:《秦简文字系统之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1、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1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1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15、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16、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九店楚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9、黄德宽、何琳仪、徐在国:《新出楚简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21、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22、李国英:《小篆形声字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3、李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4、李零:《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5、李守奎:《楚文字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6、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7、李运富:《楚国简帛文字构形系统研究》,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
    28、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
    29、刘钊:《出土简帛文字丛考》,台湾: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30、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31、刘钊:《古文字考释丛稿》,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
    32、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33、刘志基:《汉字体态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34、刘志基:《铁砚斋学字杂缀》,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5、罗福颐主编:《古(?)汇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36、罗福颐主编:《古(?)文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37、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8、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007年。
    39、启功:《古代字体论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40、清·顾蔼吉:《隶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42、饶宗颐、曾宪通:《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43、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44、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侯马盟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
    45、商承祚:《战国楚竹简汇编》,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
    46、商承柞等:《先秦货币文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杜,1983年。
    47、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48、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49、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
    50、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1、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52、王凤阳:《汉字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53、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54、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55、王子今:《睡虎地秦简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56、徐中舒主编:《汉语古文字字形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57、徐中舒主编:《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年。
    58、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59、殷焕先:《汉字三论》,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
    60、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61、袁仲一、刘钰:《秦文字类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62、臧克和、王平:《说文解字新订》,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63、曾宪通:《长沙楚帛书文字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64、詹鄞鑫:《汉字说略》,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65、张桂光:《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66、张世超等:《金文形义通解》,日本:中文出版社,1996年。
    67、张守中:《包山楚简文字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68、张守中:《郭店楚简文字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69、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70、张守中:《中山王(?)器文字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71、张新俊:《新蔡葛陵楚简文字编》,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
    72、张再兴:《西周金文文字系统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73、赵平安:《隶变研究》,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74、赵学清:《战国东方五国文字构形系统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75、中国社科院文物考古所、湖北文物考古所:《龙岗秦简》,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76、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4年。
    1、白于蓝:《释包山楚简中的“巷”字》,《殷都学刊》,1997年第3期。
    2、白于蓝:《读上博简(二)札记》,《江汉考古》,2005年第4期。
    3、蔡丽利:《新蔡葛陵楚墓卜筮简集释》,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隙秉新、李立芳:《包山楚简新释》,《江汉考古》,1998年第2期。
    5、陈剑:《说“安”字》,《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6、陈剑:《说慎》,《简帛研究二○○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7、陈斯鹏:《“眔”为“泣”之初文说》,《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8、陈斯鹏:《郭店楚简解读四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9、陈斯鹏:《战国楚帛书甲篇文字新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0、陈伟:《〈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零释》,《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
    11、陈伟:《〈慎子曰恭俭〉校读》,简帛网,2007年7月1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37。
    12、陈伟:《〈王子木跖城父〉校读》,简帛网,2007年7月2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45。
    13、陈伟武:《旧释“折”及从“折”之字平议——兼论“慎德”和“悊终”问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4、程燕:《望山楚简文字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15、大西克也:《试论新蔡楚简的“述”(遂)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6、单育辰:《〈曹沬之陈〉文本集释及相关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7、范常喜:《〈上博五·三德〉札记六则》,简帛网,2006年5月1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48。
    18、范常喜:《读简帛文字札记六则》,简帛网,2006年11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tticle.php?id=462。
    19、范常喜:《对于楚简中“丧”字的一点补充》,简帛网,2006年3月1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90。
    20、房振三:《信阳楚简文字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21、冯腾君:《论郭店简〈唐虞之道〉、〈忠信之道〉、〈语丛〉一~三以及上博简〈缁衣〉为具有齐系文字特点的抄本》,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4年。
    22、高开贵,《略论战国时期文字的简化与繁化》,《江汉考古》,1988年第4期。
    23、高明:《古文字的形旁及其形体演变》,《古文字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4、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25、何琳仪、程燕:《郭店简〈老子〉校记(甲篇)》,《简帛研究二○○二、二○○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6、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考述》,《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27、何有祖:《新蔡楚简释读札记》,简帛网,2007年1月1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02。
    28、侯乃峰:《说楚简“夃”字》,简帛网,2006年11月2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70。
    29、胡平生:《云梦龙岗秦简考释校证》,《简牍学研究》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
    30、黄德宽:《汉字构形方式:一个历时戊演进的系统》,《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3期。
    31、黄文杰:《秦系简牍文字译释商榷》,《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32、黄文杰:《睡虎地秦简文字形体的特点》,《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2期。
    33、黄文杰:《说色》,《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34、黄锡全:《楚系文字略论》,《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
    35、季旭升:《上博三周易比卦“有孚盈缶”“盈”字考》,简帛研究网,2005年8月15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jixusheng004.htm。
    36、李家浩:《包山卜筮简218-219号研究》,《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7、李家浩:《包山遗册考释(四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
    38、李家浩:《信阳楚简“乐人之器”研究》,《简帛研究》第三辑,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39、李零:《读〈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五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
    40、李圃:《字素理论及其在汉字分析中的应用》,《学术研究》,2000年第4期。
    41、李守奎:《〈说文〉古文与楚文字互证三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42、李守奎:《江陵九店56号墓竹简考释四则》,《江汉考古》,1997年第4期。
    43、李天虹:《〈包山楚简〉释文补正》,《江汉考古》,1993年第3期。
    44、李天虹:《楚简文字形体混同、混讹举例》,《江汉考古》,2005年第3期。
    45、李天虹:《释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中的“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46、李天虹:《新蔡楚简补释四则》,《第十五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4月17-18日。
    47、李学勤:《秦简的古文字学考察》,《云梦秦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48、李学勤:《青川郝家坪木牍研究》,《文物》,1982年第10期。
    49、李学勤:《释〈诗论〉简“兔”及从“兔”之字》,《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50、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文物》,1959年第7-9期。
    51、李运富:《从楚文字的构形系统看战国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
    52、李运富:《战国文字“地域特点”质疑》,《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53、林志鹏:《上博楚竹书〈竞建内之〉重编新解》,简帛网。2006年2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4。
    54、刘国胜:《信阳长台关楚简〈遗册〉编联二题》,《江汉考古》,2001年第3期。
    55、刘国胜:《曾侯乙墓E61忠漆箱书文字研究——附“瑟”考》,《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问学社有限公司,1997年。
    56、刘信芳:《包山楚简近似之字辨析》,《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2期。
    57、刘信芳:《楚简文字考释五则》,《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
    58、刘信芳:《郭店简〈语丛〉文字试解(七则)》,《简帛研究二○○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9、刘钊:《从楚简“娩”的释读谈到甲骨文的“娩(?)”——附释古文字中的“冥”》,《简帛研究二○○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0、刘钊:《谈睡虎地秦简中的“濆”字》,《古汉语研究》,1995年第3期。
    61、马国权:《战国楚竹简文字略说》,《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2、盂蓬生:《“瞻”字异构补释》,简帛网,2007年8月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87。
    63、彭浩:《信阳长台关楚简补释》,《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
    64、齐元涛:《〈说文〉小篆构形系统相关数据的计算机测查》,《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1期。
    65、秦桦林、淩瑜:《“習以不可改也”——楚简《恒先》中有关“语言符号的强制性”的思想》,简帛研究网,2005年1月26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299。
    66、裘锡圭:《读简帛文字资料札记》,《简帛研究》第一辑,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67、裘锡圭:《释中国楚简中的“(?)”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68、施谢捷:《简帛文字考释札记》,《简帛研究》第三辑,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69、施谢捷:《楚简文字中的“悚”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81页。
    70、时兵:《(?)字小议》,《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2期。
    71、史杰鹏:《包山楚简研究四则》,《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
    72、史杰鹏:《上博简〈容成氏〉字词考释二则》,《江汉考古》,2007年第1期。
    73、宋华强:《〈离骚〉“三后”即新蔡简“三楚先”说——兼论穴熊不属于“三楚先”》,《云梦学刊》,2006年第2期。
    74、宋华强:《新蔡简“延”及从“延”字辨析》,简帛网,2006年5月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34。
    75、宋华强:《新蔡简所见卜龟考》,简帛研究网,2005年12月2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songhuaqiang004.htm。
    76、苏建洲:《〈上博(四)·曹沬之陈〉简18“缠”字小考》,简帛网,2006年10月2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41。
    77、苏建洲:《读〈上博(六)·用曰〉笔记五则》,简帛网,2007年7月2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44。
    78、苏杰:《释包山楚简中的“对”字》,《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3期。
    79、孙飞燕:《也谈〈容成氏〉“渫”字》,简帛网,2008年5月1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26。
    80、孙鹤:《秦简牍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81、汤余惠:《包山楚简号后记》,《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2期。
    82、汤余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83、汤余惠、吴良宝:《郭店楚简文字拾零(四篇)》,《简帛研究二○○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84、田地:《信阳长台关楚简遗册研究综述》,《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85、田河:《信阳长台关出土竹书研究概述》,《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86、万业馨:《略论书写方法与战国文字研究》,《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87、王连成:《也谈楚简中的“(?)”字》,简帛网,2006年11月1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47。
    88、王宁:《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部件拆分》,《语文建设》,1997年第3期。
    89、王志平:《〈恒先〉管窥》,简帛研究网,2004年5月8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182。
    90、魏宜辉:《楚系简帛文字形体讹变分析》,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91、吴白陶:《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文物》,1978年第2期。
    92、吴郁芳:《〈包山楚简〉卜(?)简牍释读》,《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2期。
    93、吴振武:《古(?)和秦简中的“穆”字》,《文史》第38辑,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94、萧圣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补正暨车马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95、徐宝贵:《楚墓竹简文字考释》,《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
    96、徐在国:《包山楚简考释四则》,《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
    97、(?)健聪:《楚文字新读二则》,《江汉考古》,2006年第4期。
    98、(?)健聪:《上博楚简(五)零札(二)》,简帛网,2006年2月26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8。
    99、杨泽生:《楚系简牍中从“肉”从“歹”之字考释》,《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3期。
    100、杨宗兵:《秦文字字体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01、姚孝遂:《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发展阶段》,《古文字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02、于成龙:《释(?)——新蔡楚简中的衅礼》,《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4期。
    103、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文物》,1982年第1期。
    104、袁金平:《新蔡葛陵楚简字词研究》,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05、曾宪通:《再说“蚩”符》,《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06、张富海:《上博简五〈鲍叔牙与隰朋之谏〉补释》,简帛网,2006年5月1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38。
    107、张传旭:《楚文字形体演变的现象和规律》,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108、张胜波:《新蔡楚简文字研究概述》,《平顶山学院报》,2007年第3期。
    109、张铁慧:《〈曾侯乙墓竹简释文与考释〉读后记》,《江汉考古》。1996年第3期。
    110、张新俊:《上博楚简文字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11、张新俊:《释新蔡楚简中的“柰(祟)”》,简帛网,2006年5月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36。
    112、张新俊:《新蔡葛陵楚墓竹简文字补正》,《中原文物》,2005年第4期。
    113、赵平安:《“达”字“针”义的文字学解释——从一个实例看古文字字形对于词义训诂 研究的特殊重要性》,《语言研究》,2008年第2期。
    114、赵平安:《释古文字资料中的“(?)”及相关诸字——从郭店楚简谈起》,《中国文字研究》第二辑,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5、赵平安:《释郭店简〈成之闻之〉中的“(?)”字》,《简帛研究二○○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6、赵平安:《战国文字的“(?)”与甲骨文“(?)”为一字说》,《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17、甄真:《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中(仲)弓〉集释》,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8、锺鸣天、左承德:《锉云梦秦简看秦隶》,《书法》,1983年第3期。
    119、周波:《〈九店楚简〉释文注释校补》,《江汉考古》,2006年第3期。
    120、朱德熙:《望山楚简襄的“軗”和“墨”》,《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121、朱德熙、裘锡圭:《战国文字研究(六种)》,《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