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区汉语学习者“是”字句习得情况调查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是”字句句式多、功能强,是汉语的常用句式。留学生在习得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汉语界对这种句式的习得情况一直没有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本文在前人和时贤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八种“是”字句句式,以亚洲地区主要是东南亚及日本、韩国地区的汉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对“是”字句进行了细致的偏误分析和习得调查。本文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八种“是”字句句式的常见偏误作了归纳,对偏误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和建议。在调查问卷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对八种“是”字句句式的习得难度作了估计,对“是”字句在汉语教材中的编排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对《语法大纲》和《22类句式》中有关“是”字句的结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末总结了“是”字句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习得的因素。
"SHI sentence" has a variety of sub patterns and functions, 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grammar in modern Chinese. In learn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have problems in using "SHI sentence", but there is no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s and study on i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is paper sets eight sub patterns of "SHI sentence" as the object and chooses Chinese learners from Asia especially from Southeast Asia Japan and Korea as the sample. On the basis of study on "SHI sentence" in modern Chinese, this paper makes meticulous error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s on its acquisi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earners' written work, it summarizes the typical and regular errors of each sub pattern, searches out the error causes and offers the relative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s. Making use of the data from questionnaire, it makes estimation of the difficult degree of learning of the eight sub patterns, analyses the arrangement of "SHI sentence" in Chinese learning texts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And it points out the unreasonable conclusions in Grammar Syllabus and Twenty-two Patterns, and summarizes the usual errors of "SHI sentence" and the elements influencing its acquisition.
引文
① 周有斌 “是”字句研究述评,《汉语学习》1992,6,第32页。
    ② 郑蔓威 《现代汉语“是”字句》,黑龙江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9页。
    
    
    ③ 张伯江、李珍明 “是NP”和“是(一)个NP”,《世界汉语教学》2002,3,第68页。
    ④ 胡建刚 述语为“有”、“是”、“在”的存在句的语义、句法分析,《华文教学与研究》2001,2,第50页。
    ⑤ 王初明 《应用心理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第45页。
    ⑥ 李炳生“是”字句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7,1,第87页。
    ⑦ 朱德熙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中国语文》1987年,4,第328页。
    ⑧ 刘殉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94页。
    [1] 陈建民 《现代汉语句型论》,语文出版社1986。
    [2] 程美珍 《汉语病句辨析九百例》,华语教学出版社1997。
    [3] 狄运昌 《怎么说得对?》,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4] 丁声树等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80。
    [5] 范晓、杜高印、陈光磊 《汉语动词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6] 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增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版。
    [7] 李临定 《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86。
    [8] 刘殉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9] 刘英林主编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0] 刘月华等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1] 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
    [12] 吕叔湘主编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
    [13]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 《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1月第1版。
    [14] 佟慧君 《外国人学汉语病句分析》,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15] 王初明 《应用心理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16] 徐子亮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17] 郑蔓威 《现代汉语“是”字句》,黑龙江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9页。
    [18] 陈瑶 现代汉语反问性“还不是x”小句研究,《江汉大学学报》 1998,1。
    [19] 范伟关于“这是……”利“这个是……”用法差异的认知解释,《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3。
    [20] 高尚义、马永红 “是”字句辨析,《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4。
    [21] 胡晓慧 “是”字句的节律特征和语音停延规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4。
    [22] 高玉楼 “没有…是(不是)…”句式所表达的命题,《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8,1。
    [23] 金立鑫 “Posi.有N”和“Posi.是N”,《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5,3。
    [24] 景士俊X是X句补析,《语文学刊》 1995,1。
    [25] 景士俊谈X是X句的类型,《语文学刊》 1994,4。
    [26] 李芳杰 大主语或小主语是“的”字结构的主谓谓语句,《武汉人学学报》(哲社版)1998,4。
    [27] 李芳杰 的字结构位于句首的判断句,《世界汉语教学》 1997,1。
    
    
    [28] 李秀 略论是字句,《语文学刊》 1997,5。
    [29] 刘劼生 “一V是NP”句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5。
    [30] 刘乃仲 也说“是”字句的几点质疑,《社会科学战线》 2000,6。
    [31] 刘雪春 “是+NP1+V的+NP2句”分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1。
    [32] 龙佩珊 A是A结构的词趣特征,《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0,4。
    [33] 陆俭明 “这是……”和“这个是……”,《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2。
    [34] 罗乐瑜 试说主谓句“是……的”格式的构成和用法,《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4,2。
    [35] 罗庆铭 是这样的,《学汉语》1995,6。
    [36] 孟建安 “是……的”格式中“的”隐现情况考察,《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37] 年玉萍 试析“是……的”句式,《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1。
    [38] 史继林 也说“是”的词性和功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第22卷。
    [39] 宋守云 也谈“这是……”和“这个是……”,《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3。
    [40] 宋玉柱 论存在句系列,《语法研究与探索(七)》,商务印书馆1995。
    [41] 田泉 “是”、“的”合用及单用非句法功能初探,《汉语学习》 1996,5。
    [42] 吴中伟 “桌上是一本书”和“桌上有一本书”,《学汉语》 1994,5。
    [43] 伍巍 “是”的任指性探讨,《语文研究》2001,3。
    [44] 肖娅曼 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4。
    [45] 肖娅曼 判断词“是”是分化而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4。
    [46] 谢永玲 也说“是”字句,《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1999,2。
    [47] 谢质彬 多余的“是”,《语文建设》 2000,1。
    [48] 玄玥 焦点问题研究综述,《汉语学习》 2002,4。
    [49] 岳中奇 “是W/P”的结构分析与“是”和“的”的词性考辨,《语文学刊》 1997,6。
    [50] 朱德熙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
    [51] 张伯江、李珍明是NP和是(一)个NP,《世界汉语教学》2002,3。
    [52] 张和友 “NP1+是+VP的+NP2”句浅谈,《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2。
    [53] 张济卿 也谈“Posi.有N”和“Posi.是N”,《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4。
    [54] 张静从“是……的”结构看语法单位的同一性和示差性,《郑州大学学报》(人文版) 1963,3。
    [55] 张谊生 “就是”的篇章衔接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世界汉语教学》 2002,3。
    [56] 张谊生 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中国语文》 2000,1。
    [57] 朱斌 “是“字句的多对应性然否对照和否然对照之考察,《语文学刊》 2001,1。
    [58] 朱斌 “是”字句然否和否然连用之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5。
    [59] 陶红印 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当代语言学》1999,3。
    [60] 范伟 现代汉语个体量词语法特点的认知解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2。
    [61] 周有斌 “是”字句研究述评,《汉语学习》1992,6。
    [62] 周有斌 讨论“主+谓(单个形容词)”形容词谓语句,《淮北煤师院学报》1995,3。
    [63] 齐沪扬、王爱红 形容词性短语与形容词的功能比较,《汉语学习》2001,2。
    [64] 石毓智 论“的”的语法功能的同一性,《世界汉语教学》2000,1。
    
    
    [65] 朱德熙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中国语文》1987年,4。
    [66] 陈若凡 留学生使用“能”、“会”的偏误及教学对策,《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1。
    [67] 陈小荷 跟副词“也”有关的偏误分析,《世界汉语教学》 1996,2。
    [68] 戴庆厦、关辛秋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法“空缺”,《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5。
    [69] 高宁慧 留学生的代词偏误与代词在篇章中的使用原则,《世界汉语教学》 1996,2。
    [70] 李大忠 “使”字兼语句偏误分析,《世界汉语教学》 1996,1。
    [71] 李大忠 偏误成因的思维心理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2。
    [72] 李晓琪 母语为英语者习得“再”、“又”的考察,《世界汉语教学》 2002,2。
    [73] 刘蕾 叹词习得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2。
    [74] 鲁健骥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4,1。
    [75] 钱旭菁 日本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世界汉语教学》 1997,1。
    [76] 施家炜 外国留学生22类现代汉语句式的习得顺序研究,《世界汉语教学》 1998,1。
    [77] 束定芳 外语学习主体研究漫谈,《外语教学》 1995,3。
    [78] 孙德金 外国留学生汉语“得”字补语习得情况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6。
    [79] 王红斌 李悲神 汉语篇章零形回指习得过程的分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1999,2。
    [80] 王建勤 “不”和“没”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世界汉语教学》 1997,3。
    [81] 王绍新 超单句偏误引起的儿点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4。
    [82] 王育华 汉语“是……的”句式教学,《语言与翻泽》 1994,4。
    [83] 熊文新 留学生“把”字结构的表现分析,《世界汉语教学》 1996,1。
    [84] 杨成凯 高谓语“是”的语序及篇章功能研究,《语法研究与探索(七)》,商务印书馆1995年。
    [85] 于飞 语言习得顺序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浙江大学学报》 1997,3。
    [86] 余文青 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凋查报告,《世界汉语教学》 2000,5。
    [87] 袁博平 汉语中的两种不及物动词与汉语第二语言习得,《世界汉语教学》 2002,3。
    [88] 赵金铭 外国人语法偏误句子的等级序列,《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2。
    [89] 赵立江 留学生“了”的习得过程考察与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7,2。
    [90] 朱全红 表示应答的“是”与“Yes”的病例分析,《语言文字应用》 1999,2。
    [91] 周建民 文学作品语言对书面语习得与习得的影响,《语言文字应用》1996,1。
    [92] 荣晶 汉语语序研究的理论思考及其考察,《语言文字应用》2000,1。
    [93] 刘颂浩 论“把”字句运用中的回避现象及“把”字句的难点,《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2。
    [94] 石定栩 理论语法与汉语教学——从“是”的句法功能谈起,《世界汉语教学》2003,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