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1978年这个历史始点出发,本文以苏南苏北两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线索,从农户、地方企业、社会网络、基层政府四个主体结构成分考察两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差异问题,通过对1978年以来苏南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描述和综合对比,归纳形成关于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初步认识,并尝试探索通向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就未来江苏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文章共有七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交待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导语,剖析了1978年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就1978年农村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产生的包括社会结构变迁在内的巨大变化做出概要分析;第三部分总结苏南农村三十年的发展道路,揭示了苏南农村社会当中强势有力的基层政府、走向市场的农民、不断演进的乡村企业和日趋完善的社会网络等四个主要方面和苏南农村发展的基本特征;第四部分总结苏北农村三十年的发展道路,将苏北农村社会主体概括为索取型的基层政府、保守传统的农民、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和相对封闭的社会网络四个方面,并回顾了苏北农村在谋求发展过程中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在第五部分,对苏南苏北农村经济进行了比较,既对比了两地基层政府、农户、乡村企业和社会网络,也对两地在总体社会结构特征和经济发展成效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属于延伸与讨论性质,文章从理论层面深入讨论了社会各个结构主体的经济功能,明确了社会结构特别是以企业及相关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前文关于苏南苏北的分析和关于社会结构惯性的认识,指出未来江苏省农村制度变革的基本导向:包括构建法治政府、塑造企业家精神、培育社会资本和推进农村现代化等。最后一部分为附录,提供了江苏省地理图和一个概要的省情介绍。
From the start point of the year of 1978, the paper tracks down the road map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nan rural and Subei rural in Jiangsu Province, makes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kinds of r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side of individual peasant, rural business, social network and local government. On the basis of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about Sunan and Subei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aper give a general apprehen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n raise some proposal for the future approach of Jiangsu rural, including Sunan and Subei.
     There are seven parts in the paper. The first part is some forwards, mainly about the background and meanings of the research work, as well as the basic approach and the planning. The second part points out that the year of 1978 is a milestone for the peasants, and analyses the great affection of the 1978 reform of the countryside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 third part talks about the thirty years development of Sunan rural, which can be seen as the final result of the powerful local government, market-driven peasants, competitive rural companies and developed social network. The fourth part focus on the thirty years development of Sunan rural, via this part, we can get close to the zigzag way that Subei peseants once went along, just because of lack of good circumstances as Sunan. The fifth part is about differentiations analyzing, here, we see the main gap between Sunan and Subei rural, especially between their local governments, peasants, rural companies and social network. The sixth part goes further; it gives explanation on the economic function of main social sects,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role of social network playing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lso gives constructive proposal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Jiangsu rural. The final part is appendix, which offers a map and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引文
[1]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奥尔森:《权力与繁荣》,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4]奥斯特罗姆,菲尼,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选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5]奥斯特罗姆,施罗德,温:《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6]鲍曼:《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白钢:《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博恩斯坦《比较经济体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
    [9]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1]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2]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93年版。
    [13]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4]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5]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6]陈翰笙:《陈翰笙文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7]陈吉元等:《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18]陈桂隶,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陈宗胜等:《新发展经济学:回顾与展望》,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版。
    [20]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学意义》,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2]多普菲:《演化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3]发展研究所综合课题组:《改革面临制度创新》,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24]樊纲:《渐进之路:对经济改革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5]冯尔康:《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6]冯芷艳,姚梅,王晓毅:《中国村庄的文化传统与企业管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27]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费孝通:《行行重行行》,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0]弗罗门:《经济演化: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2]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3]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4]顾松年等:《苏南模式研究》,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
    [35]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
    [36]哈伯勒:《繁荣与萧条》,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37]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
    [38]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何梦笔:《网络、文化与华人社会经济行为方式》,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40]胡必亮:《中国村落的制度变迁与权力分配》,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41]胡惠林:《文化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胡汝银:《低效率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3]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4]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三联书店2002年版。
    [45]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版。
    [46]黄希源:《中国近现代农业经济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7]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经济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
    [48]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
    [49]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
    [50]加塔克,英格森特:《农业与经济发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51]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52]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3]科斯,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54]克拉克,费尔德曼,克特勒:《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5]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6]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7]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58]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59]拉尔:《发展经济学的贫困》,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0]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年)》,三联书店2003年版。
    [61]李富阁:《江苏经济50年(1949-1999)》,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2]李培林:《村落的终结》,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3]李小建:《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4]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5]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版。
    [66]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7]刘树成:《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
    [68]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69]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70]刘仲藜:《奠基——新中国经济五十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7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72]陆大道,薛凤旋,金凤君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73]陆学艺:《三农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4]陆学艺等:《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5]陆学艺:《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76]陆子修:《农村问题答案不在农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7]罗必良:《经济组织的制度逻辑》,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78]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9]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0]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1]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83]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4]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5]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6]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7]潘维:《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8]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89]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90]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9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92]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3]单树模,王庭槐,金其铭:《江苏省地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94]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5]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6]史晋川:《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7]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98]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版。
    [99]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00]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01]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2]世界银行:《中国:战胜农村贫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03]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04]索洛等:《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05]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6]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07]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8]汪和建:《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09]王梦奎:《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0]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1]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
    [112]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13]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
    [114]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15]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6]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三联书店2001年版。
    [117]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18]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19]徐滇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0]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1]杨勋,刘家瑞:《中国农村改革的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2]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23]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24]张厚安,徐勇:《中国农村村级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5]张军:《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26]张军:《制度、组织与中国的经济改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7]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1999年版。
    [128]张群:《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9]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0]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31]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32]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33]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34]周晓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5]邹东涛:《中国经济体制创新——改革年华的探索》,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6]邹东涛:《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1]蔡昉:《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与市场机制的启动》,《农业经济问题》,1991年第1期。
    [2]蔡昉:《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蔡继明:《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举措——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12期。
    [4]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以苏北窑村为例考察村庄秩序重构的一项经验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6期。
    [5]陈吉元,胡必亮:《中国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6]陈劲松:《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7]陈闻君:《对农民贫困问题的制度性反思》,《经济经纬》,2004年第3期。
    [8]陈昭锋:《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研究》,《江苏经济探讨》,1997年第9期。
    [9]储东涛,新望:《新苏南的脚步》,《决策咨询》,2002年第8期。
    [10]储小平:《职业经理与家族企业的成长》,《管理世界》,2002年第4期。
    [11]董磊明:《传统与擅变—苏南乡镇企业改制后的村级治理》,《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12]董召荣,姜长云:《农户内在因素对农户类型选择和分化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杜科版》,1996年第1期。
    [13]戴先杰等:《吴文化与江苏经济》,《人文地理》,2001年第8期。
    [14]范从来:《苏南模式的发展与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管理世界》,1995年第4期。
    [15]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异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管理世界》,2001年第7期。
    [16]冯兴元:《市场化——地方模式的演进道路》,《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1期。
    [17]傅晨,狄瑞珍:《贫困农户行为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2期。
    [18]傅光明:《政府运行成本过高的深层原因与改革思路》,《改革》,2002年第4期。
    [19]福山:《社会资本、公民社会与发展》,《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0]高燮初:《略论吴文化的特色》,《江海学刊》,1996年第6期。
    [21]顾建平:《可支配收入、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市场分割——透视苏南等发达地区弱势劳动力的贫困问题》,《管理世界》,2002年第9期。
    [22]顾松年:《再造苏南乡镇企业的机制优势》,《苏南乡镇企业》,1997年第1期。
    [23]顾松年:《“苏南模式”的争论和不同模式观——兼论农村模式研究向区域模式研究拓展延伸》,《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8期。
    [24]海贝勒:《中国农村基层的社会变化》,《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1期。
    [25]贺雪峰:《论民主化村级治理的村庄基础》,《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26]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27]贺雪峰,仝志辉:《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4期。
    [28]洪银兴:《“苏北大发展”与南北经济一体化》,《现代经济探讨》,2001年第6期。
    [29]洪银兴,陈宝敏:《苏南模式的新发展——兼与温州模式比较》,《改革》,2001年第4期。
    [30]黄少安:《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31]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的角色转换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32]黄士冲:《农民收入的经济学分析》,《农业经济》,2002年第3期。
    [33]江文胜:《中国农村改革: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科学决策》,2004年第10期。
    [34]蒋伏心:《苏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现代经济探讨》,2001年第4期。
    [35]姜亦华:《吴文化的开放精神》,《学海》,1997年第3期。
    [36]金太军,汪波:《模式化悖论与比较制度优势——以“苏南模式”变迁为例》,《文史哲》,2007年第3期。
    [37]金祥荣:《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和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38]康晓光:《论中国反贫困的制度创新》,《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39]李稻葵:《转型经济中的模糊产权理论》,《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40]李俊超,张志彪等:《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江海学刊》,1995第1期。
    [41]李猛:《迈向关系—事件的社会学分析:一个导论》,《国外社会学》,1997年第1期。
    [42]李宁宁:《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婚姻价值观——现代化初期苏南人价值观研究之一》,《学海》,1996年第6期。
    [43]李宁宁:《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人生价值观——现代化初期苏南人价值观研究之二》,《学海》,1997年第6期。
    [44]李小平:《欠发达地区企业家生成环境的缺陷及治理—对江苏省苏此地区的案例含析》,《财政研究》,2004年第6期。
    [45]李岳云等:《发达地区纯农户经营行为的特征》,《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46]梁鸿:《苏南富裕农村社区的贫困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9期。
    [47]林坚:《试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经济研究》,1987年第8期。
    [48]林毅夫,姜烨:《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金融研究》,2006年第1期。
    [49]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学科发展》,《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50]林毅夫:《9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问题与展望》,《管理世界》,1994年第3期。
    [51]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
    [52]林毅夫等:《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经济研究》,1993年第3期。
    [53]林毅夫,蔡昉等:《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地区差异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54]刘佛丁:《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的工业化》,《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55]刘平青,陈文科:《资本结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来龙”与“去脉”》,《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3期。
    [56]刘世锦:《经济体制创新的条件、过程和成本》,《经济研究》,1993年第3期。
    [57]刘元春:《论路径依赖分析框架》,《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期。
    [58]刘兆德,谢红彬等:《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经济发展及空间差异研究》,《经济地理》,2003年第23期。
    [59]卢现祥:《我国制度经济学研究中的四大问题》,《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60]罗必良:《中国农村改革的制度经济学思考》,《农业经济研究》,1995年第2期。
    [61]罗守贵,曾尊固等:《苏南地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探索》,《地理研究》,2001年第20期。
    [62]骆友生,张红宇:《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的农地制度创新》,《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
    [63]马福顺:《对贫困农户行为特征的实证分析》,《中国贫困地区》,1997年第6期。
    [64]梅建明:《转型时期农户兼业经营状况分析》,《财经研究》,2003年第8期。
    [65]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改革》,1995年第3期。
    [66]欧向军,陈修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经济地理》,2004年第24期。
    [67]欧向军,朱传耿:《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发展战略演变初探》,《人文地理》,2005年第2期。
    [68]潘必胜:《产权结构、交易方式与苏南的制度变迁》,《学海》,2002年第6期。
    [69]普罗斯特曼:《中国农业的规模经营:政策适当吗?》,《中国农村观察》,1996年6期。
    [70]仇方道,朱传耿,孔令平等:《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及时空特征分析》,《经济地理》,2004年第24期。
    [71]邱泽奇:《乡镇企业改制与地方威权主义的终结》,《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72]欧向军,陈修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经济地理》,2004年第24期。
    [73]欧向军,朱传耿:《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发展战略演变初探》,《人文地理》,2005年第2期。
    [74]潘必胜:《产权结构、交易方式与苏南的制度变迁》,《学海》,2002年第6期。
    [75]普罗斯特曼:《中国农业的规模经营:政策适当吗?》,《中国农村观察》,1996年6期。
    [76]仇方道,朱传耿等:《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及时空特征分析》,《经济地理》,2004年第24期。
    [77]邱泽奇:《乡镇企业改制与地方威权主义的终结》,《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78]萨缪斯:《制度经济学的现状》,《经济译文》,1997年第1期。
    [79]沈山,安宇等:《1980年代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研究回顾与展望》,《经济地理》,2005年第3期。
    [80]沈正平,马晓冬等:《苏北与相关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1年第8期。
    [81]盛洪:《市场化的条件、限度和形式》,《经济研究》,1992年第11期。
    [82]时明国,裴荆城:《不同地区农户经营行为比较分析》,《调研世界》,2000年第4期。
    [83]宋林飞:《“苏南模式”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
    [84]宋林飞:《“苏南模式”的社会机制与经济机制》,《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85]宋婧,杨善华:《经济体制变革与村庄公共权威的蜕变——以苏南某村为案例》,《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86]宋时歌:《权力转换的延迟效应——对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转变过程中的精英再生与循环的一种解释》,《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87]苏良军,黄渝祥:《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年第1期。
    [88]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89]汤茂林,姚士谋:《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与现状特征研究》,《经济地理》,1999年第4期。
    [90]唐绍欣:《传统、习俗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91]田国强:《中国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改革》,《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92]童庐,吴从环:《组织重建:乡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93]万广华:《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94]汪海:《江苏区域发展差异50年演变进程的回顾与评析》,《现代经济探讨》,1999年第2期。
    [95]王海,陶普曼:《经济与社会变迁对中国乡村的政治影响》,《中国研究》,1995年第1期。
    [96]王怀明,宋怡:《我国农民素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1期。
    [97]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4年。
    [98]王思斌:《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4期。
    [99]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100]王秀清:《中国农业增长(1981-1995):需求角度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5期。
    [101]魏后凯:《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分解》,《经济研究》,1996年第11期。
    [102]伍山林:《制度变迁效率评价:以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为例》,《经济研究》,1996年第8期。
    [103]伍山林:《中国农作制度变迁的的政治经济学:从农户行为与政府偏好角度进行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8期。
    [104]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105]吴承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第5期。
    [106]吴群,徐萍:《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07]吴毅:《公共空间》,《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108]新望,刘奇洪:《苏南、温州、珠江模式之反思》,《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7期。
    [109]徐从才,晏维龙等:《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差距与趋势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1年第6期。
    [110]杨德才:《彻底的制度变迁与三农问题化解》,《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11]杨开忠,陶然等:《解除管制、分权与中国经济转轨》,《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12]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经济研究》,1994年第5期。
    [113]杨瑞龙:《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114]杨善华:《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15]杨学成,赵瑞莹:《转型时期农民兼业问题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3期。
    [116]杨雪冬:《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范式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3期。
    [117]姚洋:《中国农村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118]叶克林:《初论苏北新型工业化》,《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增刊。
    [119]张杰,尚长风:《我国农村正式与非正式金融的分离和融合:金融管制视野下的一个解释》,《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4期。
    [120]张建君:《政府权力、精英关系与乡镇企业改制:比较苏南和温州的不同实践》,《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121]张军:《农村金融与乡镇企业民营化:一个文献综述》,《改革》,2003年第4期。
    [122]张军等:《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改制的一个分析框架》,《经济研究》,2000年8期。
    [123]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改革》,1996年第5期。
    [124]张曙光:《农村问题的根源:个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关系混淆》,《农民发展专题》,2003年第11期。
    [125]张晓山等:《农村股份合作企业——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改革》,1997年第6期。
    [126]张维迎:《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127]张宇燕:《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改革》,1994年第2期。
    [128]翟学伟:《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结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终结》,《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29]赵洪阳:《江苏省地区差异格局浅析》,《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130]折晓叶:《社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上海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131]郑家喜,蔡根女:《农村私营企业家族化原因探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32]周桂华,周建农等:《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江苏农业经济》,2004年第1期。
    [133]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134]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135]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管理世界》,1997年第5期。
    [136]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化论解释》,《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137]周直:《关于苏南模式与制度创新——当代中国现代化动力案例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9期。
    [138]邹亦民等:《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思考》,《经济研究》,1999年3期。
    [1]Beaud,Miche,“A History of Capitalism 1500-1980”, Monthly Review Press,1983.
    [2]Chandler, A.D.,“Strategy and Structure”, the MIT Press, 1962.
    [3] Chao, Kang,“Man and Land in Chinese History: An Economic Analysi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4]Chen, Hongyi,“The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of China’s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5]Cyert, R., J.March,“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Prentice-Hall, 1963.
    [6]Cyert,R.M., James March,“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Prentice-Hall,1987.
    [7] Elvin, Mark,“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8]Evans, Peter, Dietrich Rueschemeyer, Theda Skocpol, eds.,“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1985.
    [9]Evans, Peter,“Embedded Aut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10]HansHendrischke , Feng Chongyi, ed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Provinces: 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Routledge, 1999.
    [11] Jean Oi,“Rural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and Economic Refor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12]Jean Oi, Andrew Walder eds.,“Property Rights and China’s Economic Refor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3]Joyce,W.eds.,“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al Design and Behavior”,Wiley,1981.
    [14]March, J.G., H.Simon,“Organization”, Wiley, 1958.
    [15]Mintzberg,Henry,“Power in and around Organizations”,Prentice-Hall,1983.
    [16]Naughton, Barry,“Growing out of the Pla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1978—199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17]Nelson, Richard R., Sidney G.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18]Zhou, Kate Xiao,“How the Farmers Changed China: Power of the People”, Westview Press, 1996.
    [1]Arkes, H.R., C.Blumer,“the Psychology of Sunk Cost”,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Vol.35,1985.
    [2]Basu, K., Jones, E, Schlicht, E.,“The Growth and Decay of Custom: the Rol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 Economics”,in Economic History Exploration in Economic History, Vol.24, 1987.
    [3]Calvo, G., S. Wellisz,“Supervision, Loss of Control, and the Optimal Size of the Firm”, i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86, 1978.
    [4]Drucker,P.F.,“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i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66,1988.
    [5]Fredrickson, James W., and Anthony Iaquinto,“Inertia and Creeping Rationality in Strategic Decision Proces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al, Vol.32, 1989.
    [6]Hambrick, Donald C.,“Environmental Scanning and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3, 1982.
    [7]Hannan,M.T., J.Freeman,“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49,1984.
    [8]Holmstrom, B., P.Milgrom,“The Firm as an Incentive System”, i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4,1994.
    [9]Huber,G.P.,“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Contributing Processes and the Literatures”, in Organization Science,Vol.2,1991.
    [10]Kelly, D., T.L.Amburgey,“Organizational Inertia and Momentum: A Dynamic Model of Strategic Change”, i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34,1991.
    [11]Lant, Theresa K., and Stephen J.Mezias,“The Role of Managerial Learning and Interpretation in Strategic Persistence and Reorientation”,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3, 1992.
    [12]Levinthal,D.A.,“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2, 1991.
    [13]Long G.Y.and Ng M.K.,“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raprovincial Disparities in Post-reform China: A case of Jiangsu Province”, in Geoforum, Vol.32, 2001.
    [14]March, James 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2, 1991.
    [15]McMillan,J. and Barry Naughton,“How to Re-form a Planned Economy: Lessons from China”, in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s, Vol.8, 1991.
    [16]Mezias,S.J.and Mary Ann Glynn,“The Three Faces of Corporate Renewal: Institution, Revolution and Evolution”,i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4, 1993.
    [17]Milgrom, P.R.,“Employment Contracts,Influence Activities and Efficient Organization Design”, i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6,1988.
    [18]Miller, Danny. and Ming-Jer Chen,“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Competitive Inertia: A Study of the U.S.Airline Industry”, i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39,1994.
    [19]Moscarini,G., M.Ottaviani, L.Smith,“Social Learning in a Changing World”, in Economic Theory,Vol.11,1998.
    [20]Putterman, Louis,“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China’s Township and Village-Owned Enterprises”, in World Development, Vol.25, 1994.
    [21]Ruttan, Vernon W., and Yujiro Hayami,“Toward a Theory of Induce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20, 1984.
    [22]Sachs,J.and T.Woo,“Structural Factors in the Economic Reforms of China,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in Economic Policy, April,1994.
    [23]Walder,Andrew,“Local Government as Industrial Firm: 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i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1, 1995.
    [24]Wei Yehua, Fan C.Cindy,“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in Professional Geography,Vol.52, 2000.
    [25]Wong, Christine,“Fiscal Reform and Local Industrialization: The Problematic Sequencing of Reform in Post-Mao China”,in Modern China,Vol.18,1992.
    [26]Wu,Harry,“Rural to Urban: Migr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n China Quarterly,Vol.139,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