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现实:回族的国家认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相对中国其他少数民族而言,回族社会性群体事件发生率相对较高,社会上存在对回族及伊斯兰教的刻板印象。在这样的语境中,关于回族的国家认同及伊斯兰教社会功能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而且重要。论文从回族社会与国家互动的视角,基于云南著名回族社区S区、N镇等个案点的调查研究,探讨回族的国家认同问题,解读回族社会如何通过伊斯兰文化再生产,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历史、现状与趋向,回应中国现实的民族宗教问题,以提升学术界对回族的国家认同、伊斯兰教社会功能及其与国家相适应理论方法的探讨。论文以参与式调查与深度访谈的人类学学科方法为主,综合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等跨学科理论方法。
     论文从历史、文化、现实三个维度进行论述,认为回族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是回族社会与国家互动关系的主流,是回族伊斯兰教社会功能的主要方面;提出伊斯兰教对回族的国家认同具有双向度效用的核心论点。通过S区、N镇与国家互动的历史考量,阐释了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影响回族社会与国家关系、以及伊斯兰教双向度效用性质的决定性因素;论文基于回族日常生活的文化表达、社区情境、全球化背景三层面,对当代乡土回族的国家认同进行文化建构和阐释,对回族社会分层、场域与国家认同关系进行分析,对宗教、族群、国家交融的回族国家认同的现代性进行探讨,提出伊斯兰文化再生产是回族调适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论文通过对回族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探讨,认为宗教与社会相和谐、经济发展是强化回族国家认同的现实基础。
     论文对回族的国家认同进行了文化层理论建构,提出伊斯兰教对回族国家认同的双向度效用,回族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关系模式,及回族民间教育文化圈与伊斯兰文化再生产模式。这些都是本文的创新点。
Compared with other Chinese ethnic groups, the social group incidents have higher occurrence probability, therefore, to a certain extent Hui ethnic group and Chinese Islam left the public an unreal impression even be misunderstood. In this context, research on the Hui and Islam, 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he paper takes two famous Hui communities N and S as field ca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ommunity and the state,to discuss national identity of Hui ethnic group, to interpret the Hui community how is right with China’s society on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by reproduction of Islamic culture. By responding to the realities of social problems of China's religion, advances theories and methods on national identity of Hui ethnic group and social function of Islam in China which compatible with government’s policies. Participated investigation and deep interview are used as main methods, and combining with sociology, political science and other cross-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he paper provides a central statement that Islam holds an effect of bi-direction to national identity of Hui ethnic group, and spells out that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Hui community and state is the main trend through history, culture and reality. It represents that the policy towards ethnic groups and religions is a decisive factor for affe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i community and state, and the bi-directional effect of Islamic religion.
     Based on the expression of Islamic culture in daily life, community context and globalization,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for rural culture of Islam are made. Through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cial stratification, field and national identity to explain the modernity of national identity of Hui, which is blended with the identities for religion, ethnic group and state as the unit of individuals and ethnic groups. Finally proposes that the reproduction of Islamic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way and means of adjustment for national identity of Hui. And by focusing on the rural modernity construc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harmonious development with religion and society is a solid foundation in reality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Hui.
     In this paper, culture of Hui’s national identity is theoretically constructed and interpreted, and Islamic bi-directional effect on Hui’s national identity are presented, as well as model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Hui community and state. And also discusses cultural circle of Hui’s civil education, mode of reproduction of Islamic culture and modernity of Hui’s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se views are all innovative points of this paper.
引文
①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第549页。
    ①曾强:伊斯兰教政治化现象的一种解读,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9期。
    ①吴泽霖:《人类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年,第348页。
    ②埃里克·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③George H.Mead ,Mind , Self , and Society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4年。
    ④S.E.Taylir L.A.Peplau D.O.Sears:《社会心理学》(第十版),谢晓非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6页。
    ①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②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
    ③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④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⑤Joel S. Migdal: St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tates: State - Society Relations and State Capabilities in the Third World,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17.
    ⑥余冰:国家与社会交互关系:社区及其组织研究的一种路径,载《学术研究》2007年第5期。
    ①郭艳: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年。
    ②黄岩:试论全球化与国家认同,载《前沿》2007年第11期。
    ③黄岩:浅析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④许纪霖: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6期。
    ⑤汪波:民族国家与现代民族的“政治性”、“国民性”,载《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⑥祁进玉:历史脉络中的国家观与国家认同意识变迁———以土族为个案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载《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2007年第3期。
    ⑦祁进玉:国家认同与公民身份的生成场域:学校教育的衍生功能,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6期。
    ⑧解志苹吴开松: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认同的重塑———基于地域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载《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①解志苹吴开松: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认同的重塑———基于地域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载《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②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90-93页。
    ①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
    ②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
    ③Pierre L.Van Den Berghe:The Ethnic Phenominon,New York,Elsevier,1981.
    ④Abner Cohen:Custom and Politics in Urban Afric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9.
    ⑤Paul R.Brass: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Theory and Comparison,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1991.
    ⑥弗里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高崇译,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⑦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21页。
    ①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3页。
    ②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载《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③周建新:《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258页。
    ④梁海宏:宗教认同结构变迁与宗教活动的工具理性倾向,载《社会学》1998年第2期。
    ①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15页。
    ②李晓霞:试析维吾尔民众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③周庆智:文化差异——对现存民族关系的一种评估,载《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6期。
    ④管志翔:宗教信仰与族群边界———以保安族为例,载《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①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载《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②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
    ③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载《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
    ④张永红、刘德一: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⑤张友国: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⑥庞金友: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论争,载《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⑦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
    ⑧秦裕华:区分民族文化认同与宗教认同,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⑨史炳军、马朝琦:危机与回应: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载《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5期.
    ⑩刘海涛:论“族群”建构与“民族国家”认同,载《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11徐红霞:略论宗教的族群认同和族际排斥功能,载《前沿》2005年第9期。12李继利: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载《青海民族研究》年第1期。13陈志明著: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马来西亚为例(上) ,罗左毅译,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14陈志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马来西亚为例(下) ,罗左毅译,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15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载《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16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51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21—22页。
    ②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99页。
    ③张友国: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④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第118页。
    ⑤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5-246页。
    ⑥王建娥:族际政治民主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载《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①丁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载《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②胡云生:三重关系互动中的回族认同,载《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③杨志娟:族群认同与民族的界定———以回族为例,载《回族研究》2000年第4期。
    ④杨文炯:回族形成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载《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①Clifford Geertz:Islam Observed,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
    ②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①梁丽萍:宗教的政治参与及其影响———以伊斯兰教为例,载《西亚非洲》2007年第1期。
    ②戴继诚:宗教与国家安全,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
    ③黄心川:论中国历史上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载《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1期。
    ④何其敏:论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载《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4期。
    ⑤范若兰等:《伊斯兰教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⑥卢光盛:东南亚的伊斯兰教:现状与特点,载《南洋问题研究》2001第3期。
    ⑦哈全安:伊斯兰世界的宗教与国家,载《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⑧陈建民:全球化与伊斯兰教文明的冲突,载《阿拉伯世界》2002年第4期。
    ⑨朱威烈:伊斯兰文明与世界,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
    ⑩梁丽萍:宗教的政治参与及其影响———以伊斯兰教为例,载《西亚非洲》2007第1期。11冯晓峰:从伊斯兰教的主要内容看其社会政治影响,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第2期。12曾强:伊斯兰教政治化现象的一种解读,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9期。13吴云贵:伊斯兰教与中东政治,载《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1期。14吴云贵:伊斯兰教与中东政治,载《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1期。
    ①Raphael Israeli: Islam in China-Religion,Ethnicity,Culture,and Plitics,Lexington Books,2002.
    ②Dru.C.Gladney: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①Jonathan N.Lipman: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 in Northwest China,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②Michael Dillon:China's Muslim Hui Community: Migration.Settlement and Sects, Curzon Press,1999.
    ③张宗奇:《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整合》,东方出版社,2006年。
    ④束锡红、刘天明、刘光宇:《西北回族社会现代化实践的新探索》,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⑤谢玉杰、束锡红、马明良:《伊斯兰思想与回族社会的协调发展》,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⑥罗惠鹮:《伊斯兰教社会功能研究——以几个穆斯林社区的对比调查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⑦南文渊:回族伊斯兰教政治思想的演变,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⑧金宜久: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载《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1期。
    ⑨范可:国家政治与泉州回民的穆斯林认同,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⑩丁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载《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11南文渊:试论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人生观教育,载《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第4期。12南文渊:回族伊斯兰教政治思想的演变,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①南文渊:伊斯兰教对回族教育的影响,载《青海民族研究》1992年第3期。
    ②南文渊:试谈回族伊斯兰教文化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载《青海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③李学忠:试论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思想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载《回族研究》2003年第3期。
    ④周燮藩:伊斯兰教伦理:传统形式及其现代意义,载《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4期。
    ⑤田忠福: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之我见,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杜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⑥喇敏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根本利益,载《回族研究》2005年第3期。
    ⑦从恩霖:伊斯兰教与和谐社会构建,载《中国宗教》2005年第3期。
    ⑧尤努斯·冯勇:浅谈和谐社会中的伊斯兰教及其走势,载《中国穆斯林》2006年第4期。
    ⑨顾世群:伊斯兰教经济伦理原则及其特点探析,载《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⑩邓碧波: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载《中国宗教》2004年第1期。11卢明道.伊斯兰教倡导精诚团结,载《中国穆斯林》2004年第6期。12张秉民,王玉琴:伊斯兰婚姻家庭关系的合理性,载《中国穆斯林》2004年第2期。13马明良:伊斯兰教的普世价值,载《中国宗教》2004年第12期。14孙力,马伟:试论伊斯兰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载《回族研究》2005年第3期。15黑保旭,张景国:伊斯兰教的生态和谐理念,载《中国宗教》2005年第6期。16马克林:宗教伦理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载《开发研究》2002年第5期。17杨静:试论伊斯兰教特色及其后果,载《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3期。18霍文杰:论伊斯兰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19唐文峰,陈德荣:挖掘和弘扬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载《湖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20桂榕:宗教、权力、文化——云南S区回族新农村建设的人类学研究,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9年总第6辑。21桂榕:伊斯兰教建构回族和谐社会的地方性知识解读——以云南S区为例,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22马燕坤:试论国家行为在回族社会形成中的作用———以云南昭通为例,载《西北第二民族学
    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3马燕坤:试论国家认同的文化建构在回族社会中的作用—以滇东北鲁甸为例,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24姚继德:回儒对话:云南伊斯兰学派个案的历史考察,载《思想战线》2006年第5期。
    ①南文渊:回族伊斯兰教政治思想的演变,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①李松茂:云南回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大理回学研究》1997年1期,内部资料,第4-5页。
    ①夏光南:《元代云南史地丛考》,中华书局,1943年,第199-200页。
    ②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82-283页。
    ③马颖生:《大理回族与伊斯兰教》,载《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④王胞生:《云南剑川石宝山波斯国人刻像刍议》,载《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
    ⑤夏光南:《元代云南史地丛考》,中华书局,1943年,第82-83页。
    ①《宋史·外国列传》“占城”条记
    ②杨兆钧:《云南回族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③杨兆钧:《云南回族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68页。
    ①杨兆钧:《云南回族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9、93页。
    ①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hzfqcontent_16500335.htm
    ①纳文汇、马兴东:《回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3-35页。
    ②高发元:《云南回族50年》,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7-158页。
    ③高永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29-30页。
    ④阿拉伯语音译,穆斯林群体之意。
    ⑤马强:《流动的精神社区——人类学视野下的广州穆斯林哲玛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8-15页。
    ①孙振玉:《回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①参考:昆明市宗教事务局、昆明市伊斯兰教协会:《昆明伊斯兰教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米寿江、尤佳:《中国伊斯兰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①S回族史料编写组:《S回族史料》,1989年,第65-66页。
    ②S回族史料编写组:《S回族史料》,1989年,第83-84页。
    ①S区委、区政府:《S区的昨天·今天》,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154页。
    ②参考S回族史料编写组:《S回族史料》,1989年,第137-148页。
    ①江应樑:滇南S区回教农村农村调查,载《云南社会历史调查》(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页。
    ②马绍美:今日S区调查报告,载《云南社会历史调查》(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页。
    ①TH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TH县少数民族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3页。
    
    ①参考李兴华:N镇伊斯兰教研究,载《回族研究》2005年第4期。
    ②李兴华:N镇伊斯兰教研究,载《回族研究》2005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93页。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48页。
    ③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会及其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40—241页。
    ①参考桂榕:伊斯兰教建构回族和谐社会的地方性知识解读——以云南S区为例,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宗教、权力、文化——云南S区回族新农村建设的人类学研究,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9年总第6期。
    ②牛喜霞、谢树芳:新农村建设:重建农村社会资本的路径选择,载《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③徐晓军:转型期中国乡村社区记忆的变迁,载《社会科学》2001年第12期。
    ①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2-201页。
    ①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②同上,01-103页。
    ③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Wilfred Cantwell Smith):《宗教的意义与终结》,董江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④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1页。
    ①尤中:《云南民族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51页。
    ②白亮诚:《云南回教教育社会状况》,刊《月华》第9卷第13期。
    ③赵灿:《经学系传谱》,杨永昌、马继祖标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4、44、93页。“巴巴”是波斯语对伊斯兰学问造诣极深、品德高尚的穆斯林宗教人士或政教领袖的尊称。
    ①江应樑:滇南S回教农村调查,载《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17页。
    ①姚继德等:《云南伊斯兰教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3-75页。
    ②阿拉伯语伊斯兰教法官的音译。
    ③自元以来,“回回”词义有所扩大,中国史籍多用于泛称伊斯兰教信仰者及其国家。参见金宜久:《伊斯兰教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8页。
    ④吴建伟:元代定州重建礼拜寺记,载《回回旧事类记》,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90页。
    
    ①杨兆钧:《云南回族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78-79页。
    ②大理白族自治州回族学会:《大理回族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①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9-70页。
    ①参考陈麟书、陈霞:《宗教学原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479-510页。
    
    ①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知出版社,1997年,第136-139页。
    ②马晓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载《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年第4期。
    
    ①杜家骥:《清朝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9-230页。
    ②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载《青海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
    ①S回族史编写组:《S回族史料》,1989年,第58页。
    ②《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667页。
    ③杨学琛:《清代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244-245页。
    ④S回族史料编写组:《S回族史料》,1989年,第60-61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69页。
    ②参考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6-129页。
    ①参考姚继德、李荣昆、张佐:《云南伊斯兰教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9-160页。
    ①参考S区委、区政府:《S区的昨天·今天》,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309-315页。
    ①马绍美:今日S区调查报告,载《云南社会历史调查》(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页。
    ①余振贵雷晓静:《中国回族金石录》,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00-701页。
    ②“以儒诠经”为中国回族伊斯兰教术语,专指明清两朝由回族伊斯兰经师王岱舆、马注、刘智和马复初四人为代表的用中国儒家思想诠释伊斯兰教哲学教义的研究、翻译、著述和教学活动。
    ③S区委、区政府:《S区的昨天·今天》,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154页。
    ①除特别注明,本部分关于S地方的史料主要来自S区委、区政府编的《S区的昨天·今天》,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63-84页。
    ②余振贵雷晓静:《中国回族金石录》,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97页。
    ③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研究集刊》1982年第1期。
    
    ①《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第325页。
    ②赵济:《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纪实》,载《云南文史从刊》1987年第3期。
    
    ①杨兆钧:《云南回族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99页。
    ②《TH纳姓(纳速拉丁)二房族谱》,1996年印,内部资料,第197页。
    
    ①云南省TH县N镇回族乡乡史编写组:《N镇乡史通讯》(5),1994年10月5日编印。
    ②峨山县文明清真寺管理委员会:《云南省峨山文明清真寺志》,民间印制,2000年,第191—192页。
    ①马绍美:今日S区调查报告,载《回族学术论文选编》2006年5月,内部资料。
    ②S回族史编写组:《S回族史料》,1989年,第313页。
    ③参考玉溪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玉溪市乡镇简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1-284页。
    ④玉溪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玉溪市乡镇简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1-286页。
    ①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0-131页。
    ①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载《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
    ②鲍曼、齐格蒙特:《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5页。
    ①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上卷,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427页。
    ①Raphael Israeli: Islam in China-Religion,Ethnicity,Culture,and Plitics,Lexington Books,2002,pp.297-299.
    ②Raphael Israeli: Islam in China-Religion,Ethnicity,Culture,and Plitics,Lexington Books,2002,pp.294.
    ①南文渊:回族伊斯兰教政治思想的演变,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①梁丽萍:宗教的政治参与及其影响———以伊斯兰教为例,载《西亚非洲》2007第1期。
    ①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3-8页。
    
    ①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4页。
    ②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101-102页。
    ①马明良:《伊斯兰文化新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8-219页。
    ②指《古兰经》第96章第4至5节。本文凡引用古兰经章节均以此格式表示。本文所引用《古兰经》章节内容以规范准确意译为原则,没有固定参照译本。
    ①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9页。
    ①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篔兰统霭婕牛?008年,第12-13页。
    ②爱德华·萨义德:《报道伊斯兰》,阎纪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84-85页。
    ③同上,第210-211页。
    ④同上,第215页。
    ①世界穆斯林学者联盟:《伊斯兰宣言》,民间译本,第126-127页。
    
    ①马明良:《伊斯兰文化新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2-103页。
    ②张金勇:《张金勇论文集》,民间印制,2009年12月10日。
    
    ①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②李学忠:试论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思想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载《回族研究》2003年第3期。
    ③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4页。
    ①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册),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2-275页。
    ①陈学明:《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论述评》,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8页。
    ①丹尼斯·朗:《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②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44页。
    ③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篔兰统霭婕牛?008年,第14页。
    ④阿拉伯语音译,分别是“主持礼拜之人”、“讲解教义之人”、“呼喊做礼拜的宣礼员”之意。
    ①何其敏:论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载《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4期。
    ②冯晓峰:从伊斯兰教的主要内容看其社会政治影响,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第2期。
    ①王爱平:权力的文化网络: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一个重要概念———读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载《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②柯雄、肖红:公共权力异化的利益诱因与道德制约,载《前沿》2004年第11期。
    ①石奕龙:《应用人类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94-398页。
    ①仝志辉、贺雪峰: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兼论选举后村级权力的合法性,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1期。
    ①相关数据来源于GJ市S区公所提供资料,2008年8月2日。
    
    ①相关数据来源于GJ市S区公所提供资料,2008年8月2日。
    
    ②《TH纳姓(纳速拉丁)二房族谱》,民间印制,1996年,第10页。
    
    ①王岱舆:《正教真诠》,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8页。
    ②刘智:《天方典礼》,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29、12页。
    ①参考马寿千:《马寿千回族史志论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56-358页。
    ①相关数据根据2008年10月、2009年2月两次田野调查资料得出。
    ①桂榕:回族婚俗变迁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N镇为个案,载《学术探索》2009年第5期。
    ①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载《青海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
    ②参考云南省编辑组编:《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88-190页。
    ③《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第667页。
    ④参考云南省编辑组编:《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88-190页。
    ①余振贵雷晓静:《中国回族金石录》,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97页。
    ②赵济: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纪实,载《云南文史从刊》1987年第3期。
    ③李正清:《昭通回族文化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5-156页。
    ①张金勇:《张金勇论文集》,民间印制,2009年12月,第4页。
    ①峨山县文明清真寺管理委员会:《云南省峨山文明清真寺志》,民间印制,2006年,第268页。
    ②纳文汇、马兴东:《回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42-45页。
    
    ①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60页。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念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6页。
    ③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8页。
    ④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①陆学艺:《内发的村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70页。
    ②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①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3-194页。
    ②郑莉: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③阿格尼丝·郝勒:《现代性理论》,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年,第2-4页。
    ④韩震:现代性与认同问题的思考,载《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6期。
    ①张静:《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5-48页。
    ①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0页。
    ②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
    ③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④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商务印书馆,1962年。,
    ⑤英克尔斯等:《从传统人到现代人———6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年。
    ⑥哈贝马斯:《交往的行动理论》,重庆出版社,1994年。
    ⑦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
    ⑧朱荣贤:现代化理论研究综述,载《学术论坛》2005年10期。
    ①杜红:对宗教与现代化问题的思考,载《宁夏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②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89页。
    ③范若兰等:《伊斯兰教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4-18页。
    ④凯马尔·H.卡尔帕特:《当代中东的政治和社会思想》,陈和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37页。
    
    ①G. H.詹森:《战斗的伊斯兰》,高晓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1页。
    ②杜红:伊斯兰教与伊斯兰国家的现代化,载《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1期。
    
    ①范若兰等:《伊斯兰教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1-32页。
    ②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5页。
    
    ①梁中堂:关于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1期。
    ②杜红:伊斯兰教与伊斯兰国家的现代化,载《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1期。
    ①丁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载《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①梁丽萍:《政治社会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62-66页。
    ②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74页。
    ③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4—245页。
    
    ①努尔曼·马贤、伊卜拉欣·马效智:《伊斯兰伦理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420-423页。
    ②金宜久:宗教在当代社会的蜕变,载《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2期。
    ③阿马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李风华、陈昌升、袁德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①张金勇:《论阿訇的素质》,大理穆专学术成果丛书(4),民间印制,2006年,第41页。
    ①敬海新:前我国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综述,载《学术论坛》2006年第12期。
    ②罗贵榕:共领域的构成及其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载《学术界》2007年第3期。
    ③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73页。
    ①参考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346-359页。
    ①张静:《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9—192页。
    
    ①敬海新:前我国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综述,载《学术论坛》2006年第12期。
    ②姚继德、李荣昆、张佐:《云南伊斯兰教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8页。
    ①姚继德、李荣昆、张佐:《云南伊斯兰教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3页。
    ①李正清:《昭通回族文化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2-63页。
    ②峨山县文明清真寺管理委员会:《云南省峨山文明清真寺志》,民间印制,2006年,第204页。
    
    ①马寿千:《马寿千回族史志论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页。
    ②杨兆钧:《云南回族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325-326页。
    ①同上,第345页。
    ②玉溪地区民委:《玉溪地区民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176页。
    ③杨兆钧:《云南回族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357页。
    ④S区委、区政府:《S区的昨天·今天》,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31至32页。
    ⑤同上,第80页。
    ⑥林震宇:S区解放前经济发展情况,载《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4页。
    ①江应樑:滇南S区回教农村调查,载《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19页。
    ①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1页。
    
    ①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篔兰统霭婕牛?008年,第153页。
    ②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①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106页。
    ②同上,第134页。
    ①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4-265页。
    [1]古兰经(中阿双语)[M].麦地那法赫德国王古兰经印制厂,伊斯兰教历1407年.
    [2]马坚.古兰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埃及)穆斯塔法·本·穆罕默德艾玛热.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丁士仁.简明圣训学[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5]穆罕默德·胡泽里.穆罕默德传[M].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6]尤素福·格尔达威.当代教法选萃[M].马光明译.罕戈校.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7.
    [7]南札哈·罕来宾.礼法通论——哈乃斐派[M].马敏康译.云南民间资料,2005.
    [8]穆萨·易卜拉欣.古兰学纲要[M].马健康译.云南中振文化信息传播中心印制,内部资料,2001.
    [9]苏优迪.《古兰经》降示背景[Z].无花果译.民间印制.
    [10]陈克礼.从穆罕默德看伊斯兰[Z].民间印制,伊斯兰教历1419年斋月.
    [11]穆罕默德·阿里·哈希姆.使者的品格[Z].绽学明译.民间印制.
    [12]谢海·乃智门丁.古兰经文选注释[Z].民间印制.
    [13]世界穆斯林学者联盟.伊斯兰宣言[Z].民间印制.
    [1]马注.清真指南译注[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
    [2]王岱舆.正教真诠[M].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3]刘智.天方典礼释注[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
    [4]达浦生.伊斯兰六书[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5]吴云贵.当代伊斯兰教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吴云贵.伊斯兰教义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7]王怀德.伊斯兰教教派[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8]金宜久.伊斯兰教的苏菲神秘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9]吴云贵.穆斯林民族的觉醒——近代伊斯兰运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0]马寿千.马寿千回族史志论集[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11]余振贵、雷晓静.中国回族金石录[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
    [12]吴建伟.回回旧事类记[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13]邱树森.中国回族大词典[M].江苏古籍出版社.
    [14]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15]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M].中华书局,2003.
    [16]金宜久.伊斯兰教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17]金宜久.当代伊斯兰教[M].东方出版社,1995.
    [18]金宜久.当代伊斯兰问题[M].民族出版社,2008.
    [19]马明良.伊斯兰文化新论[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20]马克林.回族传统法文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1]努尔曼·马贤,伊卜拉欣·马效智.伊斯兰伦理学[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22]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
    [23]秦惠彬.伊斯兰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4]秦惠彬.中国伊斯兰教基础知识[M].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25]杨启辰.中国穆斯林的礼仪礼俗文化[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26]胡振华.中国回族[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
    [27]杨捷生.伊斯兰伦理研究[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28]米寿江、尤佳.中国伊斯兰教简史[M].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
    [29]马通.伊斯兰思想史纲[M].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3.
    [30]吴艳冬.中国回族思想家评述[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31]马福德.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先驱——瓦哈卜及其思想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2]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3]刘一虹.回儒对话——天方之经与孔孟之道[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34]范若兰等.伊斯兰教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5]束锡红、刘天明、刘光宇.西北回族社会现代化实践的新探索[M].商务印书馆, 2004.
    [36]谢玉杰、束锡红、马明良.伊斯兰思想与回族社会的协调发展[M].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2.
    [37]张宗奇.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整合[M].东方出版社, 2006.
    [38]丁明俊.中国边缘穆斯林族群的人类学考察[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39]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西安市伊斯兰文化研究会.伊斯兰文化论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40]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会及其文化变迁研究[M].民族出版社, 2007.
    [41]罗惠鹮.伊斯兰教社会功能研究——以几个穆斯林社区的对比调查为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42]马强.流动的精神社区——人类学视野下的广州穆斯林哲玛提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3]良警宇.牛街:一个城市回族社会的变迁[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44]白友涛.盘根草—城市背景下的回族社会[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45]丁克家、马雪峰.世界视野中的回族[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46]马平、赖存理.中国穆斯林民居文化[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
    [47]文化.回族婚姻家庭面面观[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48]李进兴.回族文物与回族历史新探[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49]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同心县回族卷[M].民族出版社,1999.
    [50]高占福.怀晴全真集—伊斯兰教与中国回族穆斯林社会[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51]回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M].民族出版社,2009.
    [49]金宜久.伊斯兰教史[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
    [50]杜磊.中国的族群认同:一个穆斯林少数民族的缔造[Z].周传斌、马海云译.2000.
    [1]马建钊等.中国南方回族社会团体资料选编[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
    [2]胡绍华.中国南方民族史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3.
    [3]陈国新.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4]施惟达、段炳昌等主编.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5]杨知勇.在文化深层结构中探索[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
    [6]尤中.云南民族史[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7]昆明民族民俗和宗教调查[M].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5 .
    [8]云南省编辑组.回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M].民族出版社,2009.
    [9]云南省编辑组.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一)[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10]云南省编辑组.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二)[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
    [11]云南省编辑组.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三)[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12]云南省编辑组.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四)[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13]杨兆钧.云南回族史[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14]马占伦.云南回族苗族百村社会经济调查[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15]纳文汇、马兴东.回族文化史[M].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0.
    [16]王连芳.回族工作的回顾与展望[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
    [17]高发元.云南回族乡情调查[M].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2.
    [18]高发元.云南回族50年[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3.
    [19]高发元.郑和论丛[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
    [20]高发元.杜文秀起义论集[C].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21]高发元.云南民族村寨调查——回族[M].通海N地方,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2]高发元.世界的郑和—第二届昆明郑和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C].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3]云南社会科学院.云南伊斯兰文化论文选集[C].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24]姚继德等.云南伊斯兰教史[M].云南出版社,2006年
    [25]昆明示宗教事务局、昆明市伊斯兰教协会.昆明伊斯兰教史[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6]李清升.赛典赤·赡思丁评传[M].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8.
    [27]纳麒.传统与现代的整合[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8]马颖生.马颖生史志论著选[C].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29]崎松.云南回族歌谣[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30]大理白族自治州回族学会.大理回族史[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31]李正清.昭通回族文化史[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32]玉溪地区民委编.玉溪地区民族志[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33]玉溪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玉溪市乡镇简志[Z].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34]政协玉溪市文史委员会.玉溪民族宗教[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5]N地方学校.N地方教育回顾与展望[Z].内部资料.
    [36]N地方回族乡乡史编写组.N地方乡史通讯1-7期[Z].1992-1996.
    [37]纳家营清真寺.纳家营,1-5期[Z].民间资料,2006-2008.
    [38]纳家营清真寺.走进纳古镇[Z].民间资料,2004.
    [39]通海纳姓(纳速拉丁)二房族谱[Z].民间资料,1996年付印.
    [40]张运辉.古城拱北老祖简历史[Z].2005年冬月初八.
    [41]沙甸区回族史编写组.沙甸区回族史料[Z].1989年2月印刷资料.
    [42]沙甸区委、区政府编.沙甸区的昨天、今天[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
    [43]金树荣、张云松.S地方回民风貌影集[Z].2006.
    [44]马绍雄等.巍山回族简史[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45]《临安府志》
    [46]《建水县志》
    [47]《云南通志》
    [48]《续蒙自县志》
    [49]《阿迷州志》
    [50]《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
    [1]胡云生.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2]马克继.云南回族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3]哈正利.族群性的建构与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4]马颖.滇中纳古镇回族文化及其多元教育下的女性角色冲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5]陈碧.民族、宗教与身份认同——福建陈埭丁氏回族的个案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
    [6]海云志.回族村落中的权威与秩序一以宁夏南部地区石村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6.
    [7]赵志霞.回族社会女性宗教生活研究一一以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穆斯林文化学校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3.
    [8]李兴华.纳古镇伊斯兰教研究[J].回族研究,2005,(4).
    [9]王建平.清季云南回回学者对伊斯兰教和儒学的比较研究[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1).
    [10]王建平.明清时期云南地区清真寺的历史考察——兼论伊斯兰教文化的本色化[J].回族研究,2001.
    [11]江应樑.滇南S地方回教农村调查[M].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12]马恒丰.沙甸区回族的宗教文化经济生活[J].回族研究,1994,(2).
    [13]罗惠翾.宗教信仰在乡村回族社会中的功能———以云南沙甸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6).
    [14]马维良.云南回族的对外贸易[J].回族研究,1992,(2).
    [15]马维良.云南回族华侨与侨乡[J].回族研究,1993,(1).
    [16]马维良.云南回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设想[J].回族研究,1998,(2).
    [17]马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云南回族经济的发展问题[J].回族研究,1993,(4).
    [18]马占伦.滇南农村回族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回族研究,1997,(2).
    [19]马燕坤.试论国家行为在回族社会形成中的作用———以云南昭通为例[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
    [20]马燕坤.试论国家认同的文化建构在回族社会中的作用—以滇东北鲁甸为例[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2).
    [21]姚继德.回儒对话:云南伊斯兰学派个案的历史考察[J].思想战线,2006,(5).
    [22]姚继德.清真寺与云南回族历史文化———对清真寺功能的文化人类学研究[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2).
    [23]胡云生.三重关系互动中的回族认同[J].民族研究,2005,(1).
    [24]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J].青海民族研究,1997,(3).
    [25]南文渊.伊斯兰教对回族教育的影响[J].青海民族研究,1992,(3).
    [26]南文渊.试论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人生观教育[J].青海民族研究,1994,(4).
    [27]南文渊.试谈回族伊斯兰教文化的集体主义价值观[J].青海民族研究,1992,(2).
    [28]南文渊.回族伊斯兰教政治思想的演变[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29]周燮藩.伊斯兰教伦理:传统形式及其现代意义[J].世界宗教研究,2005,(4).
    [30]杨文炯.回族形成的历史人类学解读[J].民族研究,2006,(4).
    [31]杨文炯.明清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境遇下的回族社会———以历史上西安回族社会文化变迁为视点[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6,(5).
    [32]杨文炯.回族社区:“单位”之间的社会互动[J].中国民族报,2006,(5).
    [33]丁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5,(2).
    [34]李学忠.试论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思想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回族研究,2003,(3).
    [35]周建新.回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族际族内通婚[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3).
    [36]马强.20世纪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历史反思[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4).
    [37]杨大庆.再论回族经师阿洪及其经堂教育的历史功绩.伊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
    [38]马平.当代回族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取向[J].回族研究,2003,(4).
    [39]白贵、马骐.论回族发展过程中传媒资源利用的几个问题[J].回族研究,2004,(2).
    [40]杨启辰、拜庆平.论回族经济发展的最佳取向、社会作用和发展趋势[J].西北民族研究,2002,(3).
    [41]龙群、潘欣颂.伊斯兰教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综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2).
    [42]金宜久.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J].世界宗教研究,1995,(1).
    [43]杜红.伊斯兰教与伊斯兰国家的现代化[J].世界宗教研究,1997,(1).
    [44]马平.当代回族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取向[J].回族研究,2003,(4).
    [45]马平、高桥健太郎.关于“尔曼里”的社会人类学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02,(4).
    [46]周传斌、马梅萍.“回回”:历史解释与文化表述[J].回族研究,2002,(1).
    [47]周传斌.后现代视野中的阿拉伯—伊斯兰传统[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4).
    [48]杨怀中.回回民族二元一体的文化结构[J].回族研究,2006,(1).
    [49]杨怀中.中国历史上的四次文化高潮[J].回族研究,1994,(1).
    [50]马惠萍.回族社会的历史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2009,(3).
    [51]骆桂花.社会变迁中的回族文化模式及文化走向[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 ,(3).
    [52]马建武、宋绮辛.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7,(5).
    [53]于贵信.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回族的形成[J].史学集刊,1990,(3).
    [54]沙宗平.清真寺与中东穆斯林的宗教认同[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3).
    [55]范可.国家政治与泉州回民的穆斯林认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1).
    [56]范可.再地方化与象征资本——一个闽南回族社区近年来的若干建筑表现[J].开放时代,2005,(2).
    [57]刘小彪.全球化下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J].阿拉伯世界,2002 ,(2).
    [58]梁丽萍.宗教的政治参与及其影响———以伊斯兰教为例[J].西亚非洲,2007,(1).
    [59]田文林、林海虹.伊斯兰与西方的冲突:一个自我实现的文化预言[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1).
    [60]李平民.全球化与伊斯兰复兴运动[J].阿拉伯世界,2001,(4).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费孝通.云南三村[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3]费孝通.民族与社会[M].人民出版社,1981.
    [4]费孝通.江村经济[M].商务印书馆,2005.
    [5]宋蜀华.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6]宋蜀华.民族学与现代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7]宋蜀华.中国民族学理论探索与实践[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8]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版)[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9]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10]杨堃.民族学调查方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1]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C].民族出版社,1990.
    [12]潘乃谷.社区研究与社区发展(上中下册)[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3]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商务印书馆,2005.
    [14]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6]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7]王铭铭.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8]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9]王铭铭.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6.
    [20]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村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1]郝时远.田野调查实录:民族调查回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2]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23]庄孔韶.人类学经典导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4]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5]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6]黄淑聘.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方法[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7]周星.民族政治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8]周星.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下册)[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29]周平.民族政治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30]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尔访谈录[M].上海人民年出版社,1997.
    [31]翟明安.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上下)[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8.
    [32]翟明安.现代民族学(上下卷)[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8.
    [33]王筑生.人类学与西南民族[M].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8.
    [34]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民族出版社,2007.
    [35]招子明、陈刚.人类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6]和少英.社会文化人类学初探[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37]王明珂.华夏边缘[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8]张静.身份认同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9]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0]朱炳祥.社会人类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1]陈麟书、陈霞.宗教学原理[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42]熊坤新.宗教理论与宗教政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8.
    [43]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44]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5]梁丽萍.政治社会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46]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47]徐琦、莱瑞·赖恩、邓福贞.社区社会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48]李静.民族心理学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5.
    [49]张晓萍.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50]施琳.经济人类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51]陈庆德等.民族文化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2]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53]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54]文军.西方社会学经典命题[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55]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经典读本(上、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6]胡杨.精英与资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7]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问题[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8]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9]卢少华、徐万珉.权力社会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60]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M].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61]郑杭生.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M].1996.
    [62]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6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64]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5]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M].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6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7]卢少华、徐万珉.权力社会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68]汪民安.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69]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0]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华夏出版社,1996.
    [71]高永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72]邢建国.秩序轮[M].人民出版社,1993.
    [73]包心鉴.乡村民主——中国农村自治组织形式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74]张鸣.乡士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75]陆学艺.改革中的农村和农民[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76]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7]贾英健.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78]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79]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得研究路径[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80]李强.中国社会变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1]李小云等.: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2]伍庆玲.现代中东妇女问题[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83]杨学琛.清代民族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84]台湾历史学会编.国家认同论文集[M]
    [8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M].民国八十三年六月.
    [86]关凯.族群政治[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1]迪尔凯姆.迪尔凯姆论宗教[M].华夏出版社,2000.
    [2]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M].华夏出版社,1990.
    [3]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4]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约翰斯通.社会中的宗教——一种宗教社会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7]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著,董江阳译.宗教的意义与终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种种[M].华夏出版社,2008.
    [9]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译林出版社,2001.
    [10]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译林出版社,1999.
    [11]马尔库斯.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2]利奇.文化与交流[M].华夏出版社,1981.
    [13]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4]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5]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M].民族出版社,2008.
    [16]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商务印书馆, 2006.
    [17]麦克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学常识[M].华夏出版社, 2006.
    [18]阿兰·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6.
    [19]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华夏出版社, 2001.
    [20]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1]爱德华·B.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2]大卫·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23]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4]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华夏出版社,2002.
    [25]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M].华夏出版社,2001.
    [26]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27]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28]休·西顿-沃森.民族与国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29]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30]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新华出版社,2005.
    [31]爱德华·罗斯.社会控制[M].华夏出版社,1989.
    [32]特德·卢埃林.政治人类学导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33]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
    [34]阿马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5]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东方出版社,2008.
    [36]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7]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8]爱德华·埃文斯普里查德.论社会人类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39]爱德华·埃文斯普里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M].华夏出版社,2001.
    [40] 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1]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2]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3]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4]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5]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46]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47]帕森斯.社会学与社会组织[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48]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
    [49]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新华出版社,1997.
    [50]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M].远方出版社,1998.
    [51]格尔哈斯·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52]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华夏出版社,1989.
    [53]基辛.文化社会个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54]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华夏出版社,1988.
    [55]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6]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57]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58]爱德华·萨义德.报道伊斯兰[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59]爱德华·萨义德.戴维巴萨米安:文化与抵抗——萨义德访谈录[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60]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1]阿格尼斯·赫勒.现代性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5.
    [62]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3]史蒂文·瓦格.社会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4]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65]布莱恩·特纳、克里斯·瑞捷克.社会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6]理查德·谢弗.社会学与生活[M].世界图书图版公司,2009.
    [67]雅克·德里达.多重立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68]齐格蒙特·鲍曼.作为实践的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9]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0]爱德华·埃文斯普利查得.论社会人类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71]露丝·里斯特.公民身份;女性主义的视角[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
    [72]D·凯尔纳等.全球化与民族认同[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郭艳.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D].北京:中央党校,2005.
    [2]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06,(6).
    [3]张永红、刘德一.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2).
    [4]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J].求是学刊,2005,(5).
    [5]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
    [6]黄岩.试论全球化与国家认同[J].前沿,2007 ,(11).
    [7]黄岩.浅析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5).
    [8]许纪霖.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 ,(6).
    [9]刘继同.由边缘到主流:国家与社区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核心议题[J].理论研究,2004,(1).
    [10]张友国.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
    [11]祁进玉.国家认同与公民身份的生成场域:学校教育的衍生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2008 ,(6).
    [12]汪波.民族国家与现代民族的“政治性”、“国民性”[J].贵州民族研究,2003 ,(4).
    [13]庞金友.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论争[J].浙江社会科学,2007,(4).
    [14]祁进玉.历史脉络中的国家观与国家认同意识变迁———以土族为个案的历史人类学考察[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2007,(3).
    [15]陈志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马来西亚为例(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5).
    [16]陈志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马来西亚为例(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17]刘海涛.论“族群”建构与“民族国家”认同[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18]史炳军、马朝琦.危机与回应: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J].社会科学家,2006 ,(5).
    [19]秦裕华.区分民族文化认同与宗教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0]徐红霞.略论宗教的族群认同和族际排斥功能[J].前沿,2005,(9).
    [21]李继利.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J].青海民族研究, ,(1).
    [22]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3).
    [23]何其敏.论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J].世界宗教研究,2001,(4).
    [24]黄心川.论中国历史上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J].世界宗教研究,1998,(1).
    [25]哈全安.伊斯兰世界的宗教与国家[J].史学理论研究,2006,(1).
    [26]戴继诚.宗教与国家安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4).
    [27]李怀.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7,(4).
    [28]罗兴佐.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J].学术界,2006,(4).
    [29]余冰.国家与社会交互关系:社区及其组织研究的一种路径[J].学术研究,2007,(5).
    [30]郑杭生洪大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与社会──从文化的角度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协调[J].云南社会科学,1997,(5).
    [31]李姿姿.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J].学术界,2008,(1).
    [32]牛喜霞、谢树芳.新农村建设:重建农村社会资本的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6,(1).
    [33]徐晓军.转型期中国乡村社区记忆的变迁[J].社会科学,2001,(12).
    [34]王爱平.权力的文化网络: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一个重要概念———读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35]江平.社会权力与和谐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4).
    [36]柯雄、肖红.公共权力异化的利益诱因与道德制约[J].前沿,2004,(11).
    [37]仝志辉、贺雪峰.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兼论选举后村级权力的合法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38]王铭铭.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认识论范式的概观与评介[J].中国社会科学,1997,(5).
    [39]王铭铭.民族与国家—从吴文藻的早期论述出发[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2000,(1).
    [40]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J].社会学研究,1997 ,(1).
    [41]王铭铭.范式与超越:人类学中国社会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42]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12).
    [43]马晓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4).
    [1] Dru.C.Gladney.Muslim Chinese: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Marshall Broomhal.Islam in China——A Neglected Problem[Z]. http://e-asia.uoregon.edu.
    [3]Raphael Israeli.Islam in China-Religion,Ethnicity,Culture,and Plitics[M].Lexington books, 2002.
    [4]Clifford Geertz. Islam Observed[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
    [5] Maris Boyd Gillette.Between Meco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0.
    [6]Michael Dillon.China's Muslim Hui Community: Migration.Settlement and Sects[M]. Curzon Press,1999.
    [7]Jonathan N.Lipman.Familiar strangers:A History of Muslim in Northwest China[M].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8]Colin Bell and Howard Newby.Community Studies[M].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 1971.
    [9]Davydd J.Greenwood and William A.Stini.Nature, culture, and human history[M]. New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77.
    [10]Celia M C Michael.‘Everywhere is Allah’s Place’: Islam and the Everyday Life of Somali Women in Melbourne[J].Australia Journal of Refugee Studies Vol.15, No.2 ,2002.
    [11]M. M. Charrad.Policy Shifts: State, Islam, and Gender in Tunisia.1930s-1990s [J]. Social Politics Summer 1997,? 1997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Benjamin f.Soares.Review Article: Rethinking Islam and Muslim Societies in Africa [M].African Affairs,106/423,319–326.
    [13]Richard Sinnott. An Evaluation of the Measurement of National-Subnational and Supranational Identity in Crossnational Survey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Vol. 18 No. 2.
    [14] B. Bennett.Regions in Transition: Applied Anthropology[J].Perspectives Human Evolution Vo1.12 , 1997.
    [15]Sonia Ryang. Ethnography or Self-cultural Anthropology?:Re?ectionson Writing About Ourselve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M].25: 297–320,2000.? 2001 KluwerAcademic publishers.
    [16]Chen Dingding.China’s Participationin the International Humanights Regime:A State Identity Perspective[J].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Vol.2,2009,399–41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