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是关于汉语语义范畴系统的一个专题研究,主要讨论了汉语中的方式范畴。
     汉语句法语义范畴的研究,是“从语法意义入手探求语法形式”这一研究思路的直接表现,也是与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西方理论相呼应的具有汉语特色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以“语义语法”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基础,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为指导,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方法,贯彻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以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为主要语例来源,对方式范畴的框架和本体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汉语的方式范畴系统。
     本文的主要成果,归纳起来有以下7点:
     1.第一次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汉语中重要的句法语义范畴——方式成分的性质,指出了方式范畴是一种原型范畴,方式范畴由语义论元范畴和语义角色范畴构成,并从形式和语义两个方面严格区分了方式和工具、材料的界限。
     2.根据原型范畴理论,研究了方式范畴的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的特点,并论证了内部成员在典型性上的程度差别。
     3.根据方式成分跟VP的关系,把方式范畴分为致使类方式和非致使类方式两个大类,致使类方式又分为有意致使和无意致使两个次类。根据动作的主体对方式成分控制度的不同,把方式范畴分为可控方式和非可控方式,可控方式又分为自主方式和非自主方式。从而第一次多方面、多角度建立了方式范畴的语义系统,大大深化了对方式范畴内涵的认识。
     4.通过对介词引导的方式状语述题化和话题化条件制约的观察,认为介词引导的方式状语可以分为偶发型方式和规约型方式两种语义类。
     5.本文按照动词能否带方式格的情况把动词分为方式动词和非方式动词,然后根据所带不同方式格的情况把方式动词分为绝对方式动词和相对方式动词,从而建立起方式动词这样一个语义小类。
     6.通过对能充当方式宾语名词性质的研究,发现能充当方式宾语的名词是基本词汇的下位词。
     7.通过对方式介词语义次类的研究,发现表示方式的介词有使用义、依据义、凭借义、表现义四个语义类。
     本文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证明了语义范畴理论对汉语研究的价值,证明了从语法意义入手探求语法形式这一研究思路对汉语研究的科学性,而且在实践上为计算机处理和识别自然语言、对对外汉语教学等都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This paper is a research about Chinese semantic categories system, in which the mainly discussing subject is manner category.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semantic categories system is a direct representation of a research method which means "beginning with grammatical meaning research to explore grammar form". And this researc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lso fitting the theories of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A Chinese Manner category will be sketched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Semantics grammar and Cognitive grammar are used in this paper.
     In a word, the main achievements in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manner category is studied systemic and roundly. We have found manner category is a prototype category. Manner category is made up of argument category and semantic role category. We discriminate manner category, instrument category and material category from meaning and form.
     (2)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ototype -based category, we study the features of typical manner category member and non-typical manner category member and discuss degree hierarchy of the typic member and un-typical.
     (3) We have divided manner category into causative manner and non-causative manner, causative manner is divided into intentional causative manner and non-intentional causative manner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manner category and Vp. We have divided manner category into control manner and non-control manner. So we set up the semantic system of manner category for the first time and deepened the knowledge of the manner category.
     (4) This paper analyzes rhemization and topicaliczation's restrictions of manner case. According to this, manner case is divided into common manner and occasional manner.
     (5) The verb in modern Chinese is classified two parts 'manner-verb' and 'no manner-verb' according to the ability of combing manner case in this paper, then manner-verb is classified two parts 'absolute manner-verb' and 'relative manner-verb' according to combing different manner case.
     (6) We found the nouns of manner object are sub-basic level category word.
     (7) We found manner preposition have four sub-meaning, which is "shiyong"(使用), "pingjie"(凭借), yiju(依据) and "biaoxian"(表现).
     This article not only verifies theoretically effectiveness of semantic category, but also testify the research thinking of "beginning with grammatical meaning research to explore grammar form".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article are helpful to compute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引文
[1]关于自然范畴和语言范畴的论述引用的是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一书中的观点。
    [2]见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P35
    [3]鲁川、林杏光1989《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汉语学习》,第5期.
    [4]见邵敬敏《关于语义范畴的理论思考》,《汉语语义语法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袁毓林2002《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6]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p184。
    [7]关于方式范畴的语义小类见后面一节。
    [8]自然工具范畴和语言工具范畴的确定以及之间的关系参看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p90。
    [9][10]自主动因、非自主动因、自主被字句、非自主被字句,见邵敬敏(2005)《“致使把字句”和“省略被字句”及其语用解释》
    [11]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P~(318)
    [12]吕叔湘《语文常谈》《吕叔湘文集第5卷》
    [13]储泽祥2000《名词及相关结构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14]见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P55
    [15]见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P55
    [16]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层级和配位方式研究》,见袁毓林、郭锐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7]同上
    [18]动词、名词兼类表见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第169页。
    [19]石毓智2001《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第十一章《现代汉语的工具格标记“用”的功能扩展》
    [21]沈家煊(2005)《也谈能性述补结构“V得C”和“V不C”的不对称》,《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
    [22]本部分的分析方法参考了刘月华对状语的功能及分类的思考和分析,见刘月华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第507页。
    [23]见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朱德熙文集》(第二卷),P33。
    [24]见沈家煊《“有界”与“无界”》
    [25]见沈家煊《“有界”与“无界”》
    [26]见沈家煊《“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1995年第5期。
    [27]关于句子主语和言者主语,请参看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 与研究》2001第4期。
    [28]本节思考问题的路线受到邵敬敏先生《试论名词重叠AABB式语义意义及其他》一文的启发。
    [29]“离散性”的解释见石毓智(1996)《试论汉语的句法重叠》,《语言研究》第2期。
    [30]见马庆株《拟声词研究》,《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
    [31]这一部分关于“有界”和“无界”的分析参考了沈家煊《“有界”与“无界”》的相关论述。
    [32]见沈家煊《“有界”与“无界”》,《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沈家煊卷)P168。
    [33]马庆株《拟声词研究》
    [34]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5][36]这里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的解释受到石定栩先生《关于“有标记”的歧解》一文的启发。
    [37]见刘月华《状语的分类和多项状语的顺序》,《语法研究和探索》(一)
    [38]史金生2003《情态副词的类别和共现顺序》,《语言研究》第4期
    Alice C.Harris&Lyle Campbell 2007 Historical Syntax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世界图书出版社。
    安托尼.阿尔诺,克罗德.朗斯洛2001《普遍唯理语法》,湖南教育出版社。
    曹小云2000《略论中古前期的几个介词》,《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曹志彪1992《非副词性的指名性状语浅析》,《汉语学习》,第2期。
    陈平1988《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陈昌来1998《汉语语义结构中工具成分的性质》,《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陈昌来2001《工具主语和工具宾语异议》,《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陈昌来2001 《介词与介引功能》,学林出版社。
    陈昌来2003《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
    陈小明1995《方式宾语初探》,《天津师大学报》第2期。
    陈一民1996《介词新探-关于介词与动词的划界及定位问题》,《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陈前瑞2003《现实相关性与复合趋向补语中的“来”》,《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吴福祥,洪波主编,商务印书馆。
    崔希亮2005《欧美学生汉语介词习得的特点及偏误分析》,《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戴浩一著,黄河译1988《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国外语言学》第1期。
    戴耀晶1997《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董金环1991《形容词状语的语义指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
    [英]戴维克里斯特尔2002《现代语言学词典》,商务印书馆。
    丁声树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
    丁桂英2006《现代汉语中“以”的几种用法》,《重庆工学院学报》第3期。
    董秀芳1998《古汉语中介宾位置上的零形回指及其演变》,《当代语言学》第4期。
    鄂巧玲2001《AA式形容词状语的考察分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1期。
    方环海、甘露2006《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概观》,《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方绪军1997《前有介词短语的二项连动结构的结构关系的依据》,《汉语学习》第5期。
    方梅2000《从“V着”看汉语不完全体的功能特征》,《语法研究和探索(九)》,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范晓2006《关于汉语宾语问题的思考》,《汉语学习》第3期。
    菲尔墨2002《“格”辨》(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冯春田2000《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冯胜利1996《论汉语的韵律结构及其对句法构造的制约》,《语言研究》第1期。
    傅远碧2001《“动宾+的+中心语”中“中心语”的语义类型》,《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傅雨贤、周小兵、李炜、范干良、江志如 1997《现代汉语介词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
    高顺全2002《动词虚化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高红娜2004《“按”“照”及其他》,《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增刊第1期。
    高增霞2004《从语法化角度看动词直接作状语》,《汉语学习》第4期。
    高增霞2005《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体标记“在”和“着”的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第4期。
    高俊霞2006《现代汉语方式宾语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郭锡良1998《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第1期。
    郭志菊2002《古汉语介动用法和与之相应的介词结构》,《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4期。
    郭志良1987《有关AABB重叠式的几个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郭继懋1999《再谈量词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汉语学习》第4期。
    郭继懋2001《“怎么”的语法意义及“方式”“原因”和“情状”的关系》,《汉语学习》第6期。
    郭姝慧2004《使”字句的成句条件》,《语文研究》第2期。
    郝文成1982《介词“以”的省略》,《河北大学学报》第1期。
    胡安顺1991《“以”的“率领”、“执拿”意义及其动词性质》,《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第1期。
    胡晓萍2000《<论语)(孟子)中介词“以”用法之分析》,《绥化师专学报》第4期。
    胡媛媛2007《欧美学生汉语依据类介词结构习得顺序研究》,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胡建刚2007《现代汉语复谓结构与动态语义格》,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胡裕树、范晓主编1994《动词研究综述》,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胡裕树、范晓主编1995《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1997《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伯荣主编1998《动词分类和研究文献目录总览》,《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颖2003《从认知角度谈同等谓语句》,《外语学刊》第2期。
    何洪峰2005《“拿”字语法化的考察》,《语言研究》第4期。
    何洪峰2006a《语法研究中的方式范畴》,《语言研究》第4期。
    何洪峰2006b《汉语方式状语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何元建、王玲玲2002《论汉语使役句》,《汉语学习》第4期。
    贺阳2004《从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现象看间接语言接触》,《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
    侯友兰1998《量词重叠的语法语义分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3期。
    华玉明1994《试论量词重叠》,《邵阳师专学报》第3期。
    金昌吉 1995《动词后的介词短语及介词的虚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金昌吉1996《谈动词向介词的虚化》,《汉语学习》第2期。
    金允经1996《被字句中“被+Np”的特点》,《汉语学习》第3期。
    金玧廷2000《现代汉语介词结构和否定词之间的语序关系》,《语文研究》第3期。
    孔昭琪2001《按还是“以”》,《语文建设》第5期。
    黎锦熙1992《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
    李临定1983《宾语使用情况考察》,《语文研究》第2期。
    李临定1984《动词的宾语和结构的宾语》,《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李临定1985a《介词短语使用漫谈》,《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李临定1985b《工具格和目的格》,《语法研究和探索》(三),商务印书馆。
    李临定1986《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
    李临定1988《语义的隐含性和制约性》《语法研究和探索》(四),中国语文杂志社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临定1993《介词“格”例析》见《李临定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
    李晓琪,章欣2006《“据……看/说”及其相关格式》,《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李杰群1999《(商君书)中的常用介词考察》,《古汉语研究》第2期。
    李宇明2000《汉语量范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梅2001a《析现代汉语NV式状中偏正短语》,《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李梅2001b《浅论现代汉语情态方式副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第8期。
    李劲荣2006《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的认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晋荃1983《浅谈非时地名词充当状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李杰2005《试论现代汉语状语的情感功能》,《甘肃高师学报》。
    李杰2005《现代汉语动态状语和静态状语的语用特征》,《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李迅2006《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第6期。
    李青1999《论状语、补语对受事主语变换为受事宾语的限制》,《大连大学学报》第5期。
    梁霞1996《按照、根据》,《学汉语》第11期。
    刘鑫民2003《时序原则和动元、状元的配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刘慧清2005《名词作状语及相关特征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刘月华1983《状语的分类和多项状语的顺序》,《语法研究和探索》(一),吕叔湘,朱德熙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月华等2001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
    刘丹青2002《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当代语言学》第4期。
    刘丹青2004《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刘耀华1995《<左传>“以+宾”结构与动词关系》,《汉字文化》第3期。
    刘芳2002《语义指向动词中心语的状语的考察》《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刘芳2003《状语语义指向分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期。
    刘慧清2005《名词作状语及其相关特征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陆丙甫1998《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中国语文》第5期。
    陆丙甫2001《从宾语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当代语言学》第4期。
    鲁川、梁镇韩1986《汉语信息语法》,《河南财经学院学报》第2期。
    鲁川1987《介词是汉语句子语义成分中的重要标志》,《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鲁川1988《汉语句子的语义成分和语用成分》《语法研究和探索》(四),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鲁川1994《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中国物质出版社。
    鲁川2005《“预想论”:现代汉语顺序的认知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陆俭明,沈阳2002《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罗庆云2005《(诗经)的介词“以”》《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2期。
    吕叔湘主编2001 《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2004《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2004《现代汉语语法要点》,(《现代汉语八百词(总序)》《吕叔湘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2004《语文常谈》,《吕叔湘文集》(第5卷),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2004《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
    马庆株1987《名词性宾语的类别》,《汉语学习》第5期。
    马庆株1987《拟声词研究》,《语言研究论丛》第四辑。
    马庆株1988《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安徽教育出版社。
    马庆株1990《数词、量词的语义成分和数量结构的语法功能》,《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安徽教育出版社。
    马贝加1992a《介词“照”的产生》,《温州师院学报》第1期。
    马贝加 1992b《方式介词“凭、据、随、论”的产生》,《温州师院学报》第2期。
    马贝加1995《汉语中“趁着”义介词探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马贝加1996a《介词“因”辨义》,《语文研究》第2期。
    马贝加1996b《介词“缘”的产生及其意义》,《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马贝加2000《对象介词“将”的产生》,《语言研究》第4期。
    马贝加2003《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
    孟琮1988《关于主语的语义类》,《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商务印书馆。
    孟琮等1999《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
    贾彦德1992《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金玧廷2000《现代汉语介词结构和否定词之间的语序关系》,《语文研究》第3期。
    金昌吉 1995《动词后的介词短语及介词的虚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金昌吉1996《谈动词向介词的虚化》,《汉语学习》第2期。
    贺义宏2005《非时地名词语作状语的形式和语义分析》,《皖西学院学报》第1期。
    贺阳1996《性质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语文研究》第1期。
    黄大祥2005《量词为名量的“A1一量A2一量”格式》,《河西学院学报》第3期。
    黄大祥2006《量词为动量的“A1一量A2一量”格式初探》,《河西学院学报》第1期。
    朴世晶[韩]2005《连动式和动词作状语的差异和联系》,《兰州学刊》第2期。
    朴正实2003《动词做状语的构成方式及语义特征》,《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彭育波2004《v1着v2结构多角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蔺璜1997《现代汉语介词的语法作用》,《语文研究》第2期。
    任鹰2005《现代汉语非受事宾语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尚平2005《“介词+着”现象考察》,《语言文字应用》第S1期。
    邵敬敏1981《拟声词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邵敬敏2000 《“语义价”与“句法向”及其相互关系》,《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
    邵敬敏2001《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邵敬敏2003《语义语法说略》,《暨南学报》第1期。
    邵敬敏、罗晓英2004《“别”字句语法意义及其对否定项的选择》,《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邵敬敏2005《论从意义到形式的语法研究新思路》,《南京师大学报》第1期。
    邵敬敏、赵春利2005《致使“把”字句和省略“被”字句及其语用解释》,《汉语学习》第4期。
    邵敬敏2007《汉语语义语法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
    邵敬敏、马古占2008《网络时代汉语语法嬗变的动态观》,《语言文字应用》(待刊稿)。
    石毓智2001《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李讷2001《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2003《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动补结构的产生及其影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2006《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
    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
    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2002《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沈家煊卷),安徽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2006《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石定栩2006《关于“有标记”的歧解》,《当代语言学》第1期。
    史彩霞2004《介词的添加与语序的变化》,《语文学刊》第5期。
    税昌锡、邵敬敏2006《语义语法的理论与实践》,暨南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宋玉柱1981《关于量词重叠的语法意义》,《现代汉语语法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
    随利芳2002《现代汉语的工具成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
    孙德金1995《现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孙德金1997《现代汉语动词状语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孙洪威 2004《“按”“照”“按照”》,《学汉语》第1期。
    谭景春1995《材料宾语和工具宾语》,《汉语学习》第6期。
    太田辰夫著 蒋绍愚、徐昌华译1987《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力1980《汉语史稿》(重排本),中华书局。
    王力1985《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
    王立弟、顾阳1999《“宾语指向”的状语修饰语》,见陆俭明主编《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王占华2000《“吃食堂”的认知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王占华2001《工具动词及相关的句法、语义结构》《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王茜2003《方式副词“赶紧”、“赶快”和“赶忙”的共时比较研究》第1期。
    王志厚1982《名词作状语种种》,《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王邱丕、施建基1990《程度与情状》,《中国语文》第6期。
    王临惠1991《试论现代汉语中的“致动”动词》,《语文研究》第4期。
    王应凯1994《介词源流考》《西安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王琥娥1995《“以”的介词词性与动词语义辨》《陕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王纯清2000《汉语动宾结构的理解因素》《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王亚西2002《汉语常用同义介词比较研究--简论对外汉语介词教学》,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兆鹏2002《现代汉语的使动用法》,《汉字文化》第4期。
    王小溪2003《现代汉语非时地名词作状语微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王鸿滨2003《<春秋左传>介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王鸿滨2004《上古汉语介词的发展与演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王文娟2006《析“用+NP”格关系》,《忻州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文炼1994《论名词修饰动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吴继光1999《动作方式和动作凭借》,《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吴继光2000《有凭动词和无凭动词》,《语法研究和探索》(九)商务印书馆。
    吴继光2001《与用事成分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语言学报》(第十期)商务印书馆。
    吴继光2003《现代汉语的用事成分和工具范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吟、邵敬敏2001《试论名词重叠AABB式语法语义及其他》,《语文研究》第1期。
    芜崧2002《也谈现代汉语中“以”的用法》,《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吴清2003《从“以”的演化轨迹看汉语虚词的发展》,《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期。
    吴金花2005《汉语动词介词化动因考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武振玉2005《金文“以”字用法初探》,《北方论丛》第3期。
    吴立红2006《汉语程度副词组合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肖伟良1983《试论动词作动词的状语》,《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薛风生撰 耿振生译1996《古代汉语的动补结构和“以”字短语的语法功能》,《古汉语研究》第2期。
    徐克年 肖水生1983《谈谈带“着”的介词》,《汉语学习》第6期。
    徐杰1986“工具范畴”和容纳“工具”范畴的句法结构,《华中师大学报》第5、6期。
    徐杰1993《汉语语法描写十论》,河南教育出版社。
    徐山2006《状语形容词句式的两种源句》,《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徐默凡2004《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邢福义1991《汉语里宾语代入现象之观察》,《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邢福义1997《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盛桓2003《常规关系与句式结构研究--以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句式为例》,《外国语》第2期。
    延勃等1983《哲学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
    闫克2007《现代汉语介词配价初探》,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杨树森1996《关于介词用肯定否定形式提问的一点看法》,《语言与翻译》第1期。
    杨宁1996《语法配价、参与者、价语及介词性价语》,《语文研究》第3期。
    杨炳钧2001《介词的功能语言学解释》,《外国语》第1期。
    杨洪升、杨武元2005《使动式在现代汉语中的生命力》,《北方论丛》第2期。
    杨丽姣2006《汉语介词的主题标志功能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姚凤仪1998《论名词何以用作状语》,《西安教育学报》第3期。
    于广元1999《介词短语的句法、语义、语用漫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于宝娟2000《量词、数量短语重叠后的语义及句法功能》,《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于智荣、梁开云2002《不能无故剥夺动词作宾语的权利》,《古汉语研究》第1期。
    袁宾1992《近代汉语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袁毓林1998a《汉语动词的配价层级和配位方式研究》,见袁毓林、郭锐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1998b《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1998c《现代汉语二价名词研究》,《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1998d《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1999《袁毓林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2002《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袁毓林2003《一套汉语动词论元角色的语法指标》,《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袁婕,车谦1998《汉语和藏语的状语》,《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4期。
    詹卫东2001《确立语义范畴的原则和语义范畴的相对性》,《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张敏1997《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国外语言学》第2期。
    张福德1997《(史记)中的“以”字析论》,《古汉语研究》第1期。
    张国宪1983《略谈现代汉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张国宪1991《谓词状语语义指向浅说》,《汉语学习》,第2期。
    张国宪2006《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
    张爱民1996《形容词重叠式作状语与作其它成分的比较》,《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张伯江 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谊生2000《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
    张家文2001《古汉语介词“以”支配成分的移位和省略》,《古汉语研究》第4期。
    张旺熹2004《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机制》,《汉语学习》第1期。
    张旺熹2006《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云秋2006《现代汉语受事宾语句研究》,学林出版社。
    章新传2004《(史记动词作状语考察》,《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第1期。
    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
    赵淑华1996《介词与介词分类》,见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郑贵友1995《“制作类”句子中的动宾双系形容词状语》,《汉语学习》第6期。
    郑贵友1995《动主双系的形容词状语》,《汉语学习》第3期。
    郑贵友1999《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的“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崇仁1991 《试论动词作状语及连动式的界定》,《川北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周小兵1997《介词的语法性质和介词研究的系统方法》,《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周国光,张林林2003《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有斌2002《性质形容词谓语句中状语初探》,《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周国辉2003《格语法与汉语非常规谓宾结构》,《外语与外语教学》第7期。
    周红2005《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周静2007《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周娟2007《现代汉语动词与动量词组合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朱德熙1999《语法讲义》,《朱德熙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
    朱景松1992《与工具成分有关的几种句法结构》,《安徽师大学报》第3期。
    朱彦2004《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