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博客——作家身份转换的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1世纪初的中国互联网络传播造就了一个“名人”辈出的时代,博客是网络时代造星运动的主要动力之一。博客20世纪术出现于美国,激起了全世界的兴趣与关注。受之影响,中国博客于21世纪初兴起,它的兴起无疑是与全球化进程在中国以及亚洲全面推进相联系的。本文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博客大军中的作家博客。网络中的新生事物博客则对文学作品重要创造者——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博客是指网民通过注册获得使用资格的一种网络空间,网民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言论、观点等供他人浏览。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名人纷纷在网上开通了自己的博客。中国的作家也积极地加入了博客“大军”。作家开通博客的内在原因是博客有助于作家最大限度的展现自我、有助于提升作家的公众形象、有助于扩大作家的读者群,能使作家最终获得经济利益。外在原因是商业网站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赢得受众眼球。
     本论文首先把博客从一个现象发展过程中剥离出来,这样很容易能提出它的定义、分类等特征,而后,从文化研究理论和传播理论学两个不同视角出发构成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对材料的理解:这将标示出本文所具有的三个研究侧面,在博客大众书写中对作家身份的分析、作家博客发布情况的分析和作家与读者互动交流关系的分析、作家博客的受众心理分析,并将之作为论文的研究核心。在这样的思考背景下,作为论文的逻辑前提,旨在对中国博客的基本概念与状况进行清晰地梳理,以寻找博客的话语、互动性等特点对中国著名作家的影响。接下来,本文主要通过对作家博客的全面分析和调查,试图探讨读者(粉丝)对作家博客有什么态度。因此,主要探讨作家博客的发布特征,通过对博客写作三个特点的分析(博客写作的大众性、自由性、游戏性),来思考两个研究课题:博客对作家的影响与作家对博客写作的态度。
     再接下来,本文还交代作家的身份在博客大众书写中呈示的情况,分析作家在博客上身份受限的的特殊性,还站在传播理论学角度考察作家与读者之间关系存在的影响,通过作家写博客目的的分析,试图探讨作家与读者在博客互动交流中面临着的问题。本文的阐述重点是对作家博客现状以及作家个体博客身份的分析与思考,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不成熟,但希望能借此而求教于学界专家。
引文
[1]孙坚华:《什么是博客》,< http://news.ccidnet.com/zhuanti/2005Blog/>
    [1]方兴东:《博客的“四零条件”:与个人主页、BBS的根本差异》,< http://column.bokee.com/print.9656.html>
    [1]Harmanci,Reyhan 'Time to get a life - pioneer blogger Justin Hall bows out at 31',San Francisco Chronicle.2005-02-20
    [2]李宝文:《博客的产生、意义、注册与管理》、<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6/30873/archives/2006/93111.shtml>
    [1]参阅CNNIC、< http://www.cnnic.cn/html/Dir/2007/12/27/4954.htm>
    [2]高雁:《中国博客文化传播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第12页。
    [1]高雁:《中国博客文化传播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第9页。
    [1]杜畅:《名人博客的传播学思考》,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第3页。
    [2]余华:《文学随笔:一个作家的力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32270100003b.html>
    [1]叶芝蕙:《博客与传统出版的比较及互动研究》,北京印刷学院,2007年。
    [2]刘佳:《中国名人博客发展概论》、 《西北大学》,2007年。
    [1]冯秋红:《访谈余秋雨》.《大学时代》.2006年。
    [1]黄卓越:《中国博客的兴起与公共空间的私人化问题》。东京大学演讲;Ubiquitous Media:Asian Transformation 2007年7月。
    [1]黄长怡:《经纪人制度:谁来养活作家经纪人》,《南方都市报》,2007年12月23日。
    [2]王跃文:《不敢看孩子的作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402f601008bx3.html
    [3]李红:《博客上的名誉侵权研究》、《兰州大学》,2007年。
    [1]赵波:< http://blog.sina.com.cn/u/1191967613>
    [1]安妮宝贝:《回复Rubeary》、<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56f800100059s.html>
    [1]《新浪首届中国博客大赛9月26日火热开场》、< http://tech.sina.com.cn/i/2005-09-26/1204729113.shtml>
    [2]聂茂、李君:《论名人博客的精神特质及其影响》,《中南大学学报》,2008年2月。
    [1]程义峰、杨玉华:《写博客,就像回到民间文学创作状态》,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9月2日。
    [1]Turner,Graeme.British Cultural Studies:An Introduction.London:Routledge,2003.pg.220
    [2]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60页。
    [1]《万事由来》、< http://book.qq.com/a/20040827/000521.htm>
    [2]葛红兵、郜元宝:《精英的终结与作家身份的重建》,《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1]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8页,
    [1]巴兰、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延展与未来》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1]武翩翩、韩晓雪:《作家博客成为新的文学现象》,《文艺报》2006年5月13日。
    [1]陈壁生:《池莉的博客何以成了“疯人院”》,《新快报》,2006年7月5号。
    [2]希牧:《演戏与看戏》,《当代人》,2007年01期。
    [1]熊彦清:《白烨身陷博客困局》,《中华读书报》,2006年3月15日。
    [2]《池莉:开博是个天真错误网络太直接无法消受》,广州日报,2006年7月24日。
    [3]苏楠:《名人博客兴衰现象浅析》,《青年记者》,2007年11月下。
    [1]余华:《读者决定作家》,中华读、< 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00828/200008280013.Html>
    1.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
    2.杨敦显:《博客:信息社会的导航者》、天府新论,2004年
    3.李宝文:《博客的产生、意义、注册与管理》,2005年
    4.余明阳:《网络传播中的博客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颜纯钧:《博客和个人媒体时代》、《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3)
    6.高雁:《中国博客文化传播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李勇:《知识博客》、《武汉大学》,2005年
    8.程义峰、杨玉华:《写博客,就像回到民间文学创作状态》,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9月2日
    9.张敏:《广播夜间谈话节目研究》、《西北大学》,2007年
    10.黄艳:《“博客实名”让人欢喜让人忧》、《青年记者》,2007,(Z1)
    11.李红:《博客上的名誉侵权研究》、《兰州大学》,2007年
    12.廖璐:《偶像剧·受众·消费文化初探》、《郑州大学》,2007年
    13.定莹莹:《泛偶像化时代的博客》、《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4.胡剑鸣:《余华小说暴力因素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
    15.韩阳:《“老徐”拉开博客书序幕》、《出版参考》,2006,(10).
    16.郭国昌:《“博客”的文学空间有多大》、《中国校园文学》,2007,(03).
    17.李恒:《博客写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浙江大学》,2006年
    18.刘佳:《中国名人博客发展概论》、《西北大学》,2007年
    19.金兼斌:《博客--个人网络出版的理想、现实与未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
    20.蒋原伦、张柠 主编:《媒介评论》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新星出版社,2006年
    22.叶芝蕙:《博客与传统出版的比较及互动研究》,北京印刷学院,2007年
    23.莫平:《个人博客:视界拓展的媒介工具--从传播学角度剖析博客对个体存在意义的影响》,四川大学,2006年
    24.从继承、谢红军:《Blog文化》,《福建电脑》,2007年3期
    25.叶剑松:《博客与文学的碰撞--从余华博客看博客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山花》,2006年
    26.伍安春:《博客文化对青年一代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
    27.殷瑜、殷俊:《名人博客现象分析》,今传媒(学术版)》,2006年08期
    28.聂茂、李君《名人博客的传播特征分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6年06期
    29.希牧:《演戏与看戏》,《当代人》,2007年01期
    30.王中云:《博客的自我表现意识与传播伦理规范--大众博客时代的自律与他律》,《新闻界》2006年第5期
    31.袁跃兴:《文化视点》,《当代人》,2006年06期
    32.金琰:《杂家说“博”》,《走向世界》2006年04期
    33.鞠健夫、冯秋红:《访谈余秋雨》,《大学时代》2006年11期
    34.孙嘉卿:《文化博客:信息时代的空中花园》,《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12期
    35.武翩翩、韩晓雪:《作家博客成为新的文学现象》,《文艺报》2006年5月
    36.丁丽洁:《作家博客经历“生死疲劳”》,《中国散文网》,《文学报》,2006年4月28日
    1.休·休伊特:《博客--信息革命最前沿的定位》,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2.巴兰、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延展与未来》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Barker,Chris.Cultural studies: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0.
    5.Desavoye,Benoit avec Ducamp Christophe,Mazenod,de Xavier and Moisant Xavier.Les Blogs:Nouveau media pour tous.Paris:M2 Editions,2005.
    6.Hall,R.Scott.The Blog Ahead:How Citizen-Generated Media is Radically Titling the Communications Balance.Morgan James Publishing,2006.
    7.Jones,Steve.Virtual Culture: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Cybersocie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7.
    8.Muggleton,David and Weinzierl Rupert.The Post-Subcultures Reader.Oxford:BERG,2003.
    9.Ryan,Marie-Laure.Narrative as Virtual Reality:Immersion and Interactivity in Literature and Electronic Media.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1.
    10.Silver,David,Massanari Adrienne,and Steve Jones.Critical Cyberculture Studies.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6.
    11.Turkle,Sherry.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7.
    12.Channing,Charlotte.Suggestions to attract readers range from haiku to blogs.An article from:The Masthead.National Conference of Editorial Writers,December 22,2004.
    13.Halavais,A.C.The Slashdot Effect:Analysis of a Large-Scale Public Conversation on the World Wide Web.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2001.
    14.Huffaker,D.A.,& Calvert,S.L.Gender,identity,and language use in teenage blogs.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0(2).,2005.
    15.Himmer,Steve.The Labyrinth Unbound:Weblogs as Literature.An article from:Into the Blogosphere.Retrieved April 13,2007,from < http://blog.lib.umn.edu/blogosphere/labyrinth_unbound.html>
    16.Hourihan,M."What we're doing when we biog." O'Reilly Network.Retrieved April 13,2007,from <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javascript/2002/06/13/megnut.html>
    17.Lampa,Graham.Imagining the Blogosphere:An Introduction to the Imagined Community of Instant publishing.Hamline University.Retrieved April 13,2007,from < http://blog.lib.umn.edu/blogosphere/imagining_the_blogosphere.html>
    18.Nardi,Bonnie,Diane Schiano,Michelle Gumbrecht.Blogging as Social Activity,or,Would You Let 900 Million People Read Your Diary? Proceedings of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2004.Chicago:ACM,November 6-10.Ethnographic study of blogs and bloggers.Retrieved April 15,2007,from< http://home.comcast.net/~diane.schiano/CSCW04.Blog.pdf>
    19.O Baoill,Andrew.Weblogs and the Public Sphere.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Retrieved April 15,2007,from < http://blog.lib.umn.edu/blogosphere/weblogs_and_the_public_sphere.html>
    20.Wei,Carol.Formations of Norms in Blog Community.University of Washington.Retrieved April 15,2007,from < http://blog.lib.umn.edu/blogosphere/formation_of_norms.html>
    21.Welch,Kathleen Ethel.Power Surge:Writing-Rhetoric Studies,Blogs,and Embedded Whiteness.University of Oklahoma.Retrieved April 15,2007,from < http://blog.lib.umn.edu/blogosphere/foreword.html>
    北北 < http://blog.sina.com.cn/u/1224445784>
    北岛 < http://q.blog.sina.com.cn/bdss>
    陈晓明 < http://blog.sina.com.cn/chenxiaoming>
    程青 < http://blog.sina.com.cn/chengqing>
    方方 < http://blog.sina.com.cn/zjfangfang>
    冯骥才 < http://blog.sina.com.cn/fengjicai>
    郭敬明 < http://blog.sina.com.cn/guojingming>
    海岩 < http://blog.sina.com.cn/haiyan>
    韩寒 < http://blog.sina.com.cn/twocold>
    虹影 < http://blog.sina.com.cn/hongyinghongying>
    金庸 < http://blog.sina.com.cn/jinyong>
    孔庆东 < http://blog.sina.com.cn/kongqd>
    李碧华 < http://blog.sina.com.cn/libihua>
    刘震云 < http://blog.sina.com.cn/liuzhenyun>
    陆天明 < http://blog.sina.com.cn/lutianming>
    棉棉 < http://blog.sina.com.cn/mianmian>
    苏芩 < http://blog.sina.com.cn/suqinbk>
    孙甘露 < http://blog.sina.com.cn/sunganlu>
    田原 < http://blog.sina.com.cn/tianyuan>
    王立群 < http://blog.sina.com.cn/wlq>
    谢有顺 < http://blog.sina.com.cn/xieyoushun>
    闫红 < http://blog.sina.com.cn/anhuiyanhong>
    叶永烈 < http://blog.sina.com.cn/yeyonglie>
    易中天 < http://blog.sina.com.cn/yizhongtian>
    余华 < http://blog.sina.com.cn/yuhua>
    余秋雨 < http://blog.sina.com.cn/yuqiuyu>
    张贤亮 < http://blog.sina.com.cn/zhangxianliang>
    张颐武 < http://blog.sina.com.cn/zhangyw>
    郑渊洁 < http://blog.sina.com.cn/zhyj>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