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性别意识领域是一个亟待发现和梳理的领域,长期处于性别无意识的研究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对文本意义阐释与文学史建设的合理性。本论文从性别立场出发,借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与西方叙事学分析方法,以客观公允求实的学术态度,重新切入中国现代男作家的个人生活与书写文本(以小说为主,兼顾少量戏剧),考察其现实、创作与批评中的具体性别表述、女性观念与男性思维、两性关系与形象塑造、情节模式与人物类型等诸方面,辨识隐藏于各种故事叙事之下的话语权力,从而发掘出他们显性理念与深层意识之间的悖离性矛盾,打开一个历来被男权文化所折叠的阐释与批判层面。是以命名为“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
     绪论中首先界定了何为中国现代男作家们的“想象性书写”,实际就是指其在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虚构性想象及叙述。这种“想象”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一,对女性形象的异化书写;其二,对女性主体性意识的隔膜与误解;其三,对女性能指的工具性运用。接下来又分析了何为女性的“边缘性阅读”,它第一应该是“批评性阅读”,女性读者应该自觉地从一个“赞同型读者”变成一个“抗拒性读者”;其次,应该是一种“解构”行为,对经典文本“权威阐释”的解构。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一直是文学批评领域的一个认识盲区,所以论文又较为细致地理清了“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两个概念。在介绍了国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论文的研究范围被具体化:时间段限于中国现代文学时期;放弃女性文学文本,专门解读与反思男性作家,尤其是现代经典男性作家的“文”、“言”、“行”,以期总结出“历史中间物”们深层的不自知也不轻易为人所知的男权集体无意识。最后,作者提出论文主旨意在“重读”与“发掘”,希望凭借翔实的现实考察与文本分析,辨析现代男作家们的男性性别主体的局限性,边缘性地界定他们创作中对女性形象的想象色彩,从而真正做到在话语和阅读中尊重性别和个体差异,为文学研究提供一种多元化平等化的文化视阈。
     上编主要整理和解读了中国现代男作家的“言”与“行”。第一节通过对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中诸多男性精英知识分子们言论意见的梳理,发见了其被男性价值尺度左右的潜层意义。作为一种从“妇女解放”到“解放妇女”的微妙转换,这场“妇女解放”运动只是以男性为主体的、以男性为依托的一次“女性被运动”。第二节探讨了中国现代男作家们如何在婚恋生活这个最能体现真正两性关系价值观的领域,表现出了在传统男性意识与现代文化意识之间的摇摆与挣扎。第三节则通过梳理现代文学领域中著名男性评论家们的女性文学批评言论,包括在文学批评过程中男批评家与女作家之间的关系模式,总结出诸多潜在的性别意识。在现代文学批评中,存在着不易察觉的性别等级意识,不仅批评的标准和方法是有性别的,而且男性的女性文学批评也有着同样的性别目的。
     下编是论文重点所在,从四个方面全面梳理了中国现代男作家的文学叙述,进一步反思与解构其“表层文本”下的“深层意识”。
     第一节论述分析了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指出在历史中女性一直是处在文学表述的被动地位,这个事实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同样存在。现代男作家们创造的女性形象虽然丰富多彩,但她们在男性文本中其实始终处于一种“被看”、“被说”、“被用”的“被动式”状态。正是在这些“被动态”的女性形象中,我们看到了在新旧叙事系统中同样根深蒂固的男性中心意识的痕迹。
     第二节论述分析了他们笔下的人物类型,指出在现代男性叙事里两性人物类型在文本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论文首先作了一个概念的转换,包括概念关系之间的重新定义,将两种对立的叙述学人物观整合到一处,然后以具体的文本分析论证出男性人物多是“心理性”的人物,而女性人物则呈现出客体化、表象化、“物化”的描写特征,作为“功能化”的符号,成为男性欲望的目标或确认自我的辅助品。这种叙事结构与塑形方式上的厚此薄彼中,隐含了明显的性别歧视。
     第三节论述分析的是他们笔下的两性关系,提出在现代男性叙事作品中,很难发现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相反,男女之间常见的是一种二元对立的相处模式——“助”与“毁”。这种“毁”“助”之间的绝对主体和主题一定是男性,而女性则或是充当了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扶助之手,从现实生活、肉体欲望、精神追求上满足了男性的多方面利益与需求;或是成为他们人生经历中的毁灭之门,将他们从社会地位、生命意志到主体自尊都拉入地狱。这种两性关系模式流露出一种隐含的单向性的审美关系,实际卫护的是传统的性别秩序。
     第四节论述分析的是他们笔下的情节模式。论文从现代男作家文本中挑选出三个出现频率极高的情节叙述因子:出走、成长、贞节,通过对其的文本比照与研究,概括出一些男作家们在叙事策略与叙事结构安排上的表层特征与深层潜在。如针对男性人物叙述的“出走”模式多倾向于社会性、政治性和历史性,而针对女性叙述的“出走”模式却多倾向于个体性、情感性乃至宿命性;在男性作家的“成长”模式中,大量出现的将女性形象“男性化”处理的叙事策略;以及对女性贞节观念的功利性分化与评价等。所有这些都指向了父权制的性支配思想在我们文化深处所形成的那种顽固的“性别无意识”。
     在结语部分,论文再一次总结了中国现代男作家们的深层性别意识与其表层性别观念、性别宣言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异性与矛盾性。指出在20世纪初中国的大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现代男作家们的性别意识其实应该受到了四方面的不同影响。其一,是伴随着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来自苏联的无产阶级女性观;其二,是伴随着欧风美雨而来的西方女权主义女性观;其三,是伴随着日本的现代化崛起而接触的日本文化女性观;其四是中国几千年男权文化传统的女性观。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男性作家性别意识的复杂性,使得他们远未达到一种超越传统偏见与男性中心的自在自为境界。
I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is the field which urgently waits to be discovered and combed. It is the gender unconsciousness for a long time in the study that influences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text explanation and the literature history construction. Proceeding from the gender standpoint, the dissertation borrows the feminine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narrative analysis method. Objectively, realistically, fairly and justly, the author cuts into Chinese modern male writers’individual life and the written text (By novel primarily, refer to both few plays) from a new point of view. Through the inspections of their personal lives,the creations and the criticism, the paper analyses the male authors’gender expressions, such as feminine ideas and masculine thoughts, sexual relations and image molds, plot patterns and character types, together with various literary aspects. By discovering and recognizing the discourse power in the each kind of story, the thesis not only excavat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ir external idea and internal consciousness, but also opens an explanative and critical level which has been always folded by the paternal culture. By stating above all, the thesis takes its name as“imaginary writing”and“marginal reading”.
     The introduction defines what“imaginary writing”is of Chinese modern male writers, which is the made-up imagination and narration of the image of women in their literary works. This "imagination" shows many aspects: First, an alienation writing to the image of women; Second, an unfamiliarity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female subjectivity; Third, a tool using of women intensions. Then the thesis analyzes what“marginal reading”of women is: first being a“critical reading”, the female reader should be conscious of changing from an“assenting reader”to a“resisting reader”; Second, being a“deconstruction”behavior, which means deconstructing the authority interpretation to the classical texts. For the literary critic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literature has always been an awareness of blind spots, so the paper has cleared the Sex and Gender as two terms in more details.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related research in China, the paper limited its study scope: the time period is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abandoning female literary texts while specializing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introspection of male writers’works, especially the“expression”“action”and“narration”of modern classic male writers; summing up their in-deep mal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as the“historical intermediates”. The paper intends to“the re-reading”and“the excavation”. With the help of a full and accurate inspection to the reality and the text, it wants to discriminate the paternal limitation of modern male writers' and the imagination color that they created to the female images. The aim of this academic paper is to respect the gender and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the words and reading and provide a cultural visual threshold for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on the base of multiplicity and equalization.
     The first chapter collates and interprets Chinese modern male writers’“expression”and“action”. In section I through combing Chinese modern elite intellectuals’statements in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the potential significance level of its scale of man values is discovered. Transforming from the“women's liberation”to“emancipating women”subtly, Chinese modern women's liberation is actually a male-subjected, a male-based movement. In Section II Chinese modern male writers’struggl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modern culture in their love and marriage is expressed, which fully embodies the values of sexual relations. Through combing the criticism of famous modern male literary critics to female works, including the pattern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the third section sums up a lot of potential gender consciousness. In the field of modern literary criticism, there is some hierarchy of gender consciousness----not only the standards and methods of criticism have been“gendered”, but also the purposes of criticism hav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key part of the paper, which further introspects and deconstructs the deep consciousness in the superficial texts of Chinese modern male authors’narration from the four-round.
     Section I discusses and analyses their female characters. Women had been in a passive position in the literary expressions in history and this fact also exists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Modern men writers had created all sorts of female images vividly, but they had always been in a kind of“being watched”, "being said”,“being used”state actually and passively. It is in these passive female characters that we have seen the same vestiges in the both new and old narrative rooted in the male-centered consciousness.
     Section II discusses and analyses their character types. In the modern male narrative, men and women play the different roles in the texts. Firstly, the paper makes a conversion of concepts, including re-defin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conforming two opposite character concepts of Narrative into one place. Then it demonstrates that male characters are mostly“psychological”ones while the female characters are“functional”symbols with the specific text analysis. The latter had become the target of male desire or confirmation of their self-definition with the features of“object”、“superficiality”and“materialization”in the descriptions. This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favoritism imply significant gender discrimination.
     Section III discusses and analysis their sexual relations. The thesis present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equal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the sexes in the narrative of modern men writers, on the contrary, is comm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teract in a binary opposition–“help”and“destroyed”. The absolute subject and the theme of this relationship must be men, while women in their lives, or as a hand of support on the road, from the real life, bodily desire and spiritual pursuit to meet more men interests and needs; or as the door of destruction in their experiences, from the social status, self-will and self-esteem to be dragged into hell. This pattern reveals an implicit one-way relationship in the aesthetic, an actual defense of the traditional gender order.
     Section IV discusses and analyses their plot patterns. The paper selects three plot motifs with high frequency from the texts of modern male writers: Departure, Growth and Chastity. With the comparison and research of texts, it summarizes some superficial features and deep potential in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and arrangements of modern male writers. For example, the descriptions for the male characters’“Departure”are more inclined to social,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while women account for the“Departure”mode is more inclined to individuality, emotion and even predestination; In the“Growth”mode of male writers, a large number of female images are dealt with“masculine”narrative strategy; And the utilitarian differentiations and evaluations to female“Chastity”, etc. All these point to the dominant ideology of patriarchy in our culture that formed deep in the persistence of“gender unconscious.”
     In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paper once again sums up many differences existing between the modern male writers’deep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their superficial ideas and declarations of gender.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within the great social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Chinese modern male writers’gender consciousness should be a matter of four different effects. First, accompanied by the spread of the communist ideology, proletarian view of women from the Soviet Union; Second, accompanied by European and American culture, concept of feminism from the Western; Third, accompanied by the rise of modern Japan, Japanese culture view of women in contact; The fourth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iew of wome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ogether they constitute the complexity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modern male writers, making them far beyond the realm of freedom from the traditional bias and the male-centered reach.
引文
①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p.15.
    ②伊莱恩·肖瓦尔特.走向女权主义诗学[A].新女权主义批判[C],纽约:兰登书屋,1985,p.128.
    ①埃莱娜·西苏.从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A].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p.232-233.
    ②保尔·科利.在话语和行动中想像[A].比较文学形象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p.46-49.
    ①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p.110.
    ②李小江.性沟[M].北京:三联书店,1989,p.14.
    ③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p.19.
    ①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M].北京:三联书店,1995,p.44.
    ②李小江.夏娃的探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p.239.
    ①参见褚孝泉.编者前言·拉康选集[C].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p.7.
    ②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p.53.
    ①Jonathan Culler. On D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C]. London and Henley,1985,p.53.
    ②17世纪女性主义者保玲欠尔语,转引自西蒙·波伏娃.第二性[C].桑竹影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5,p.10.
    ③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8,p.29.
    ①罗宾·R·沃霍尔.歉疚的追求:女性主义叙事学对文化研究的贡献[A].戴卫·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C].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p.239.
    ①王政.美国女性主义对中国妇女史研究的新角度[A].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C].北京:三联书店,1995,p.273.
    ②参见王政的《“女性意识”、“社会性别意识”辨析》(《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1期)、王宇的《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和刘思谦的《性别理论研究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等相关文献。
    ③琼·斯科特(John W. Scott).性别,历史分析中一个有效的范畴[A].妇女,最漫长的革命[C].李银河主编.北京:三联书店,1997,p.168.
    ①林树明.社会学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及性别诗学[J].社科新视野,2006:(6).
    ②刘思谦.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J].文艺理论研究. 2003:(1).
    ①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p.1.
    ①李玲.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性别意识反思[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5).
    ①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p.28.
    ①李大钊.妇女解放与Democracy[J].少年中国,第4期。
    ②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③周作人.北沟沿通信[A].谈虎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p.274.
    ④胡适.贞操问题[J].新青年,第五卷第一号。
    ⑤茅盾.恋爱与贞操的关系[J].民国日报·妇女评论,1921.8.31.
    ①鲁迅.我之节烈观[J].新青年,第五卷第二号。
    ②茅盾.从《娜拉》说起[A].茅盾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p.140.
    ③周作人.周作人散文类编(5)[Z].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P.103.
    ①周作人.周作人散文类编(5)[Z].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P.20.
    ②鲁迅.娜拉走后怎样[A].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③鲁迅.关于妇女解放[A].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①林语堂.妇女生活[A].中国人[M].郝志东、沈益洪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p.149-161.
    ②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5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p.163.
    ③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5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p.227.
    ④茅盾.解放的妇女与妇女的解放[J].妇女杂志,1919,5(11).
    ⑤茅盾.爱伦凯的母性论[J].东方杂志,1920.17(17).
    ①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A].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C].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40,p. 205.
    ②严家炎.论五四作家的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J].现代中国,2001,(1):11.
    ③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p.28.
    ④陈晓兰.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p.85.
    ①胡适.贞操论·序[A].转引自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270.
    ②周作人.药堂杂文·观世音与周姥[A].转引自舒芜.女性的发现——知堂妇女论略述[J].中国社会科学,1988:(6).
    ①周作人.北沟沿通信[A].周作人散文:(2)[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p.419.
    ②苏青.我国的女子教育[A].苏青文集(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p.6-7.
    ①苏青.母亲的希望[A].苏青文集(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p.76.
    ①参见萧延中、朱艺编.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台湾学者论五四[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②鲁迅.致赵其文[A].书信·250411·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442.
    ①陈龙泉.郭沫若与张琼华[A].沙湾文史:(6)。转引自王剑鸣.无希望的爱恋是温柔的——中国现代作家婚恋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3. p.74.
    ②郭文友.千秋饮恨——郁达夫年谱长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p.716-717.
    ③参见江勇振.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M].新星出版社,2006.
    ①所引内容参见鲁迅、景宋.两地书·原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②沈敦忠. 20世纪初一个典型的文化案例——鲁迅婚恋的文化解读[J].邵阳学院学报,2004:(12).
    ①许广平.从女性的立场说“新女性”[J].鲁迅风,1939.
    ②参见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J].鲁迅回忆录(上)[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③鲁迅.致李秉中[A].书信·280409·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 619.
    ④鲁迅.致萧军[A].书信·350729·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 179.
    ①张兆和.后记[A].从文家书—从文兆和书信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①张福贵、黄也平、李新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审判[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p.75.
    ①张福贵、黄也平、李新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审判[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p.83.
    ①参见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p.35.
    ②鲁迅.随感录·四十[A].热风·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323.
    ①东流.许广平与朱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10-22(07).
    ②许广平.从女性的立场说“新女性”[J].鲁迅风,1939.10.
    ③朱寿桐.解构文学史的学术霸权—文学史写作的多样性[J].长春:文艺争鸣,2005:(2),p.78-82.
    ①金燕玉.茅盾的女性文学批评[A].花雨·飞鸟集[M].广州: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p.419.
    ①余仁凯等.草明葛琴研究资料[Z].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p.580.
    ②茅盾.冰心论[A].茅盾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p.146-167.
    ①茅盾.庐隐论[A].茅盾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p.109-117.
    ②茅盾.女作家丁玲[A].茅盾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p.432-437.
    ①黄英.现代中国女作家[M].北新书局,1931,p.91-92.转引自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312.
    ②黄英.现代中国女作家[M].北新书局,1931,p.91-92.转引自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39-41.
    ③黄英.现代中国女作家[M].北新书局,1931,p.96.转引自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312.
    ④黄人影.当代中国女作家论[C].上海华光书局,1933,p.51-52.转引自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314.
    ①茅盾.《呼兰河传》序[A].茅盾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p.341-349.
    ②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p.100-101.
    ③茅盾.关于《遥远的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p.592.
    ①以群.校后记[A].郁茹《遥远的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p.598.
    ②此引文及以下未注引文均出自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A].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①柯灵.遥寄张爱玲[A].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②此引文及以下未注引文均出自张爱玲.自己的文章[A].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①张爱玲.自己的文章[A].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p.181.
    ①余仁凯等.草明葛琴研究资料[Z].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p.382.
    ②余仁凯等.草明葛琴研究资料[Z].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p.228.
    ③张爱玲.谈音乐[A].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④张爱玲.自己的文章[A].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p.181.
    ①转引自罗钢、刘象愚.前言: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A].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②刘传霞.论中国文学现代性叙事与性别意识建构[J].云南社会科学,2006:(6).
    ①李小江.夏娃的探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p.239.
    ②陈晓兰.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p.237.
    ①刘传霞.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p.56.
    ①苏珊·格巴.“空白之页”与女性创造力问题[A].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p.162.
    ①南帆.躯体修辞学:肖像与性[J].文艺争鸣,1996:(4).
    ②孟悦.两千年:女性作为历史的盲点[J].上海文论,1989:(3).
    ①姚玳玖.想像女性——海派小说(1892-1949)的叙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186.
    ②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274.
    ①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p.11.
    ②南帆.文学的维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p.165.
    ①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P.375.
    ②Mary M·Tallbot.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M].朱坤领等译,Polity Press,2001,p.125.
    ①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p.1.
    ①所述理论参见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等理论书籍。
    ②陈晓兰.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p.238.
    ①丁帆.男性视阈文化的终结—当前小说创作中的女权意识和女权主义批评断想[A].文学的玄览[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p.478.
    ①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p.22.
    ②陈晓兰.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p.237.
    ③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p.235.
    ④赵园.艰难的选择[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p.264.
    ①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p.37.
    ②Butler Judith.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M]. London:Routledge,1999,p.15.
    ③李玲.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性别意识反思[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5)。
    ①Erlich , V. Russian Formalism: History—Doctrine[M]. New Haven: Yale Univ. Press , 1981 , p.241.
    ②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p.67.
    ①此处所引内容及以下未标注内容,出自中国现代独幕话剧选·第一卷·终身大事[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①中国现代独幕话剧选·第一卷·泼妇[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①王宇.主体性建构:对近20年女性主义叙事的一种理解[J].小说评论,2000:(6)).
    ②赵园.大革命后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群[A].艰难的选择[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p.272.
    ①郁达夫.沉沦[A].郁达夫集·小说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p.47.
    ②姚玳玖.想像女性—海派小说(1892-1949)的叙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216.
    ③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女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p. 432.
    ④李小江.性别与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p. 181.
    ①钱杏邨.张资平的恋爱小说[A].乐华编辑部编:当代中国作家论[C].上海:乐华图书公司,1933,p.285.
    ②成仿吾.《沉沦》的评论[A].《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1923年2月.
    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p.50.
    ②王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p.69.
    ①郁达夫.秋柳[A].郁达夫集·小说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p.98.
    ②郁达夫.茑萝行[A].郁达夫集·小说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p.156.
    ③鲁迅.伤逝[A].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111.
    ①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p.89.
    ②李玲.天使型女性:男性自我拯救的工具[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③巴金.家[M].巴金选集·第一卷[M].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p.256.
    ④巴金.家[M].巴金选集·第一卷[M].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p.258.
    ①参见王一川.修辞论美学[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p.87.
    ②李之鼎.《伤逝》:无意识性别叙事话语[J].鲁迅研究月刊,1996:(5).
    ①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p.11.
    ②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p.324.
    ③郁达夫.十一月初三[A].郁达夫集·小说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p.218.
    ①老舍.四世同堂·老舍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p.127.
    ①卡罗尔·帕特曼.性契约[M].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p.2.
    ①巴金.《电》的序[A].巴金选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p.6.
    ②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p.42.
    ③李玲.巴金前期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4:(3).
    ①许地山.商人妇[A].许地山代表作·春桃[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p.24.
    ②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势[J].上海文论,1992:(4).
    ③赫伯德·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7.
    ①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p.33.
    ②Elisabeth Bronfen. Over Her Dead Body :Death, Femininity and the Aesthetic[M]. Manchester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1992, p. 150.
    ③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p.110.
    ①所引内容及以下未标注内容见郁达夫.迷羊[A].郁达夫集·小说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②所引内容及以下未标注内容见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A].郁达夫集·小说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①彭小妍.刘呐鸥一九二七年日记[J].读书,1998:(10).
    ②所引内容及以下未标注内容见老舍.骆驼祥子[M].老舍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①参见鲁迅.灯下漫笔[A].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215.
    ①李玲.中国现代男性叙事中的恶女人形象[J].文史哲,2002:(4).
    ①所引内容及以下未标注内容见巴金.寒夜[A].巴金选集·第六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①所引内容及以下未标注内容见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①倪文尖.女人“围”的城与围女人的“城”——《围城》拆解一种[A].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2卷[C].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7.
    ②(德)凯茜.试论老舍作品中的女性描写[A].曾广灿等,老舍与二十世纪[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③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p.150-153.
    ④Conell,R·W. Masculinities [M]. Cambridge:Polity,1987. p.74.
    ①曹禺.《雷雨》序[A].曹禺戏剧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p.353.
    ①孙犁.关于《荷花淀》的写作[A].晚华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p.87.
    ①宋美华.千面女英雄——克拉丽莎中的神话架构[J].中外文学,第14卷第8期.
    ②托瑞尔·莫瓦.阁楼里的疯女人[J].上海文论,1989:(2).
    ③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p.138-143.
    ①波利·扬-艾森卓.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M].杨广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p.37.
    ②Aristotle,“Poetic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Masterpieces, vol. 1, New York: Norton, 1973, p. 560.
    ③E. M. Forster, Aspects of the Novel, Harmondsworth: Penguin, reprinted 1966, pp.93-94.
    ①S. Chatman, Story and Discourse, Ithaca:Cornell Univ. Press, 1978, pp.19-20.
    ②B. Tomashevsky,“Thematics,”in L. Lemon & M. Reis, eds. Russian Formalist Criticism, p.68.
    ③马里·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12.
    ①张岚.虚妄的圣殿坍塌之后—论鲁迅小说的女性“出走”[J].浙江社会科学,2003:(1).
    ①鲁迅.娜拉走后怎样[A].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p.160.
    ②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M].北京:三联书店,1995,p.89.
    ①叶圣陶.倪焕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p.168.
    ②巴金.家[M].巴金选集·第一卷,重庆:四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p.415.
    ③柔石.二月[A].柔石小说全集(下)[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p.437.
    ④曹禺.日出[A].曹禺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p.443.
    ①此引文及以下未注引文均出自茅盾.虹[A].茅盾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②此引文及以下未注引文均出自蒋光慈.冲出云围的月亮[A].蒋光慈选集·第2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①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p.39.
    ②阳翰笙.阳翰笙选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p.255.
    ③胡也频.光明在我们的前面[A].胡也频选集(下)[M].福州:福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①赵园.艰难的选择[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pp.262-263.
    ②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p.508.
    ③转引自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p.68.
    ①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p.35.
    ①刘慧英. 20世纪初中国女权启蒙中的救国女子形象[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2).
    ①黄子平.革命·性·长篇小说[J],文艺理论研究,1996:(2).
    ②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p.174.
    ①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P.34.
    ①参见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p.408-409.
    ①凯茜.试论老舍作品中的女性描写[J].老舍研究论文集[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②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M].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p.25.
    ①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桑竹影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5,p.23.
    ②Adrienne Rich,“When We Dead Awaken: Writing as Re-Vision”(1971), On Lies, Secrets and Silence, New York: Norton,1979.
    ①艾莉森·贾格.性别差异与男女平等[A].社会性别研究选译[C].王政、杜芳琴主编,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8,pp.176-178.
    ②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本文[A].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C].张京媛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p.163.
    ③希利斯·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J].文学评论,1997:(4).
    ④王蒙.序[A].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5,p.3.
    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北京:三联书店,1995。
    3.陈晓兰:《女性主义批判与文学诠释》,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
    4.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5.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6.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刘传霞:《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
    8.姚玳玖:《想象女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0.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1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4.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15.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16.陈平原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7.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8.易中天:《中国的男人与女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19.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
    20.萧延中、朱艺编:《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台湾学者论五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21.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2.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3.丁帆:《文学的玄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24.乐华编辑部编:《当代中国作家论》,上海:乐华图书公司,1933。
    25.王剑鸣:《无希望的爱恋是温柔的——中国现代作家婚恋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中国长安出版社,2003。
    26.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7。
    27.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8.祝勇编:《重读大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29.张福贵、黄也平、李新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审判》,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
    30.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1.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32.乐铄:《中国现代女性创作及其社会性别》,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33.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4.宋素凤:《多重主体策略的自我命名: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35.凯特·米利托:《性的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6.波利·扬——艾森卓:《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7.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38.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39.徐岱:《边缘叙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40.伊莱恩·肖瓦尔特:《新女权主义批判》,纽约:兰登书屋,1985。
    41.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三联书店,1995。
    42.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北京:三联书店,1989。
    43.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桑竹影、南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44.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45.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6.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7.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北京:三联书店,1997。
    48.叶舒宪:《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9.王逢振等编译:《性别政治》,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50.伊丽莎白·赖特:《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1.艾莱恩·肖瓦尔特:《妇女·疯狂·英国文化·1830~1980》,陈晓兰、杨剑锋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52.罗婷:《女性主义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53.李小江:《性沟》,北京:三联书店,1989。
    54.李小江等:《文学、艺术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55.李小江:《夏娃的探索》,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56.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
    57.李银河:《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58.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9.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0.戴卫·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1.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2.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63.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64.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5.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6.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7.罗兰·巴特:《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8. W.C.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69.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70.马里·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1.约翰·迪尼:《中西比较文学理论》,刘介民译,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72.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73.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74.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5.郭宏安、章国锋、王逢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6.弗洛伊德:《性爱与文明》,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77.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8.卡罗尔·帕特曼:《性契约》,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9.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80.陈厚成、王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81.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82.陆扬:《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83.李尚信主编:《欧美文学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84.保尔·科利:《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5.拉康:《拉康选集》,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
    86.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
    87.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8.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89.王一川:《修辞论美学》,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
    90.赫伯德·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91.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2.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
    93.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北京:三联书店,1991。
    94. Adrienne Rich,“When We Dead Awaken: Writing as Re-Vision”(1971), On Lies, Secrets and Silence, New York: Norton, 1979.
    95. B. Tomashevsky,“Thematics,”in L. Lemon & M. Reis, eds. Russian Formalist Criticism, 1980.
    96. Conell,R·W. Masculinities. Cambridge:Polity,1987.
    97. E. M. Forster, Aspects of the Novel, Harmondsworth: Penguin,reprinted 1966.
    98. Elisabeth Bronfen. Over Her Dead Body: Death, Femininity and the Aesthetic.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2.
    99. Erlich, V. Russian Formalism: History—Doctrine. New Haven: Yale Univ. Press, 1981.
    100. S. Chatman, Story and Discourse, Ithaca: Cornell Univ. Press, 1978.
    101.林树明:《论文学接受的性别倾向—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例》,《文学评论》,2006年5期。
    102.吕颖:《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走向—谈性别诗学的建构前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6期。
    103.刘传霞:《论中国文学现代性叙事与性别意识建构》,《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6期。
    104.林树明:《社会学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及性别诗学》,《社科新视野》,2006年6期。
    105.刘思谦:《性别: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6期。
    106.刘思谦:《性别理论研究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1期。
    107.王宇:《男性文本:女性主义批评不该忘却的话语场地》,《文艺评论》,2003年2期。
    108.王宇:《社会性别想象与男性的自我认同》,《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6期。
    109.王宇:《新时期之初的“男子汉”话语》,《文艺研究》,2006年5期。
    110.罗璠:《西方神话的性别意识形态分析》,《文学评论》,2010年6期。
    111.张凌江:《从包法利夫人看权力话语下本文的两性关系模式》,《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4期。
    112.黎湘萍:《“左撇子”思考》,《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2期。
    113.张清祥:《“他者”叙事的遮蔽——新文学男性大师笔下“女性被讲述”文本剖析》,《北方论丛》,2005年2期。
    114.王进:《父权规训与男性想象:解读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2期。
    115.万莲子:《性别:一种可能的审美维度》,《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6期。
    116.郭培筠:《男性权威话语情境下的女性被讲述—论谢晋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内蒙古师大学报》,1997年1期。
    117.赵树勤、李湘:《男性的镜城与女性的异化》,《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6期。
    118.孙海芳:《沉默与言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地位》,《商丘师院学报》,2004年6期。
    119.许龙:《男权文化镜城中的美丽囚徒》,《嘉应大学学报》,1998年5期。
    120.张莉:《社会性别意识的彰显—论新世纪女性写作十年》,《文艺争鸣》,2010年5期。
    121.李玲:《性别意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春之卷。
    122.李玲:《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性别意识反思》,《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5期。
    123.魏丽明:《男性作家的写作策略》,《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1期。
    124.孔庆东:《脚镣与舞姿——<子夜>模式及其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5期。
    125.孟庆澍:《从女子革命到克鲁泡特金》,《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5期。
    126.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势》,《上海文论》,1992年4期。
    127.申丹:《“话语”结构与性别政治》,《国外文学》,2004年2期。
    128.李玲:《天使型女性:男性自我拯救的工具》,《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期。
    129.张兵娟:《神话及其“表象的叙述”——论电视剧叙事传播中的性别政治》,《中州学刊》,2005年3期。
    130.雷亚平:《批评者批评自己的想象——围绕<围城>的“男权主义”与倪文尖商榷》,《天中学刊》,2009年1期。
    131.王宏民:《中国现代爱情题材小说的性别内涵分析》,《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2期。
    132.周志雄:《性别文化视野中的小说情爱叙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6期。
    133.张岚:《虚妄的圣殿坍塌之后——论鲁迅小说的女性“出走”》,《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1期。
    134.乔以钢、刘堃:《试析<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的性别策略——以冰心早期创作为中心》,《南开学报》,2005年2期。
    135.李继凯:《人际与性际之间——略论鲁迅与茅盾的交友与婚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期。
    136.沈敦忠:《20世纪初一个典型的文化案例——鲁迅婚恋的文化解读》,《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6期。
    137.曹书文:《男权意识与鲁迅的文学创作》,《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期。
    138.邵娜:《林语堂的女性观探源》,《宁波大学学报》,2004年1期。
    139.刘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性别权力——以茅盾的女作家作品论为例》,《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3期。
    140.黄莹秋:《比较<梅雨之夕>与<两只面孔>性别意识》,《安徽文学》,2010年1期。
    141.徐仲佳:《性爱中的女性:20年代男性小说家的物化想象》,《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6期。
    142.杨联芬:《叙述的修辞性与鲁迅的女性观——以伤逝为例》,《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3期。
    143.隋爱国:《传统的投影现代的写生—试谈郁达夫小说与明清性爱小说的性别意识》,《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期。
    144.荆云波:《老舍小说创作的女性观》,《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1期。
    145.曹建玲:《超性别书写——鲁迅作品的女性主义立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5期。
    146.程丽蓉:《女性成长故事:两性作家的不同诠释——<遥远的爱>与<虹>、<冲出云围的月亮>比较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期。
    147.张明平:《男权文化的残留与“人之子”的觉醒——解读郁达夫及其笔下主人公“自我坦白”与自我谴责“的悖离》,《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1期。
    148.李洪华:《文学启蒙与宗教情感——论鲁迅、许地山笔下的女性形象》,《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5期。
    149.刘启鹏、刘婷:《谈鲁迅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异化》,《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4期。
    150.罗惜春:《从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其男权意识》,《吉首大学学报》,2009年2期。
    151.曹书文:《男权意识与鲁迅的文学创作》,《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期。
    152.巫小黎:《女性欲望与男性权威的建构——张资平恋爱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阐释》,《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2期。
    153.左怀建:《不同文本不同声音——20世纪40年代男、女作家小说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2期。
    154.曹书文:《当代家族小说的性别审视》,《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3期。
    155.李玲:《巴金前期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5期。
    156.邱雪松:《<寒夜>人物塑造中的阴影——论巴金创作的男权意识》,《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年4期。
    157.姜世安、王兆胜:《女性意识与孙犁的文学创作》,《海南师范学报学报》,2000年4期。
    158.曹书文:《男权意识与女性话语的艺术整合——茅盾小说新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2期。
    159.孙媛:《女性悲剧与男性梦想——论曹禺前期剧作的女性形象》,《唐山学院学报》,2005年2期。
    160.刘炳如:《郁达夫笔下的“妻与妾”——男权视角下的女性想象》,《安徽文学》,2009年4期。
    161.曹而云:《论1927-1937年现代小说的性别意识及话语方式》,《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1期。
    162.周玉宁:《性别冲突下的灵魂悲歌——<伤逝>解读》,《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2期。
    163.陆衡:《<伤逝>的另一种读法》,《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3期。
    164.李玲:《老舍小说的性别意识》,《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3期。
    165.李玲:《<围城>的男性偏见》,《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5期。
    166.张岚:《虚妄的圣殿坍塌之后——论鲁迅小说的女性“出走”》,《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1期。
    167.李玲:《中国现代男性叙事中的恶女人形象》,《文史哲》,2002年4期。
    168.刘传霞:《论现代文学叙事中的女性历史人物》,《江淮论坛》,2005年4期。
    169.马琳:《男性叙事与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的一种模式》,《嘉兴学院学报》,2005年4期。
    170.周琳琳:《论女性主义视角下<边城>的男权意识》,《长城》,2009年4期。
    171.刘传霞:《1931-1945:性别视野中的抗战叙事》,《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5期。
    172.冉小平、雷岩玲:《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关于“强奸”表述的历史文化蕴涵》,《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4期。
    173.刘传霞:《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同性之爱的叙事与性别》,《晋阳学刊》,2006年1期。
    174.卢建红:《性与性别: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小说叙事》,《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2期。
    175.陈其强:《文档碎片——鲁迅、郁达夫的小说》,《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1期。
    176.何云贵:《对性际关系的深沉思考与隐喻表现——<月牙儿>主题解读》,《天府新论》,2001年2期。
    178.陈晓兰:《郁达夫小说中的日本女人》,《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1期。
    179.王政:《“女性意识”、“社会性别意识”辨析》,《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1期。
    180.朱寿桐.:《解构文学史的学术霸权——文学史写作的多样性》,《文艺争鸣》,2005年2期。
    181.宋建军:《男权世界的女性悲剧——试论曹禺作品的女性形象》,《现代语文》,2008年3期。
    182.狄丽英、关艳丽:《男权语境下女性的挣扎与沉沦——合论<金锁记>与<雷雨》,《名作欣赏》,2008年4期。
    183.南帆:《躯体修辞学:肖像与性》,《文艺争鸣》,1996年4期。
    184.孟悦.:《两千年:女性作为历史的盲点》,《上海文论》,1989年3期。
    185.王宇:《主体性建构:对近20年女性主义叙事的一种理解》,《小说评论》,2000年6期。
    186.李之鼎:《<伤逝>:无意识性别叙事话语》,《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5期。
    187.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势》,《上海文论》,1992年4期。
    188.宋美华:《千面女英雄——克拉丽莎中的神话架构》,《中外文学》,第14卷第8期。
    189.黄子平:《革命·性·长篇小说》,《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2期。
    190.希利斯·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文学评论》,1997年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