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相对于中原而言,东北为边疆地区,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人口迁移相当频繁,总的趋势是北部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南下,中原汉族人口不断北上,双方往往交汇于辽河流域下游,形成一个既不同于中原也不同于边远地区的文化过渡带。
     明朝时期,在东北南部设辽东都指挥使司,进行直接管理,在北部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进行羁縻统治。明代末期,清朝兴起,努尔哈赤为造成人口优势,把北部各族人口大量南迁。占领辽沈地区以后,又继续南迁人口,同时从蒙古和朝鲜半岛,特别是从中原大量迁移人口进入辽沈地区,使辽沈地区的人口数量达到历史新高。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辽沈地区的人口大部迁往中原,东北南部地区人口只剩三万人左右,北部和西部的土著也不过二十余万。顺治六年(1649年),清朝政府开始向辽沈地区迁移人口,顺治十年(1653年),正式颁布“辽东移民招垦令”,鼓励向辽沈地区移民。从顺治十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的二百五十余年时间里,在东北移民这个问题上,清朝决策者一直处在开发与封禁的矛盾之中,正是这个矛盾推动着清朝东北移民政策的变化。如果按照时间划分,我们可以大略把东北移民政策变化过程划为如下几个阶段:从顺治十年(1653年)到康熙六年(1667年),清朝对东北移民的基本政策是鼓励招民开垦,虽然也修建柳条边对移民范围进行限制,但以鼓励为主,这个时期移民开始迁徙东北;从康熙七年(1668年)到乾隆初年,清朝对东北移民基本采取不作为的政策,因此移民迁入的速度较慢;从乾隆初年到嘉庆初年,清朝对东北采取严格的封禁政策,可就在这个时期,东北移民大批涌入,东北南部奉天和热河地区从人口输入区转变为人口输出区;嘉庆道光时期,清朝统治者面临封禁与开发两难处境,严格封禁已不可能,但又不甘心完全对移民开放,所以采取在封禁中开发,
    
    在开发中封禁的政策;咸丰初年以后,东北移民的步伐已经到达松花
    江北,清朝统治者的封禁范围基本限于围场参山,到同治光绪年间,
    困场参山也厂始放垦,甲午战后,东北终于对移民全面开放。经过二
    百五十余年时间,清朝东北移民政策经历了招民开垦到严格封禁,再
    到全面开放的全过程。
     随着移民的不断迁入,东北的社会结构也在变迁。政治结构卜的
    旗民二元行政管理体制山于民署权限的逐渐扩张而过渡到民署为主的
    一元化行政管理体制;土地占有体制上旗地与民地的二元结构也随着
    民地的增长而山旗向民转化;在文化结构上,通过寺庙建设完全可以
    反映出民间信仰结构与移民源之间的密切关系,是移民的信仰结构与
    当地信仰结构相互包容,从而在东北形成有别于中原的新的文化体系。
     随着移民的不断迁入,东北区域的功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通过
    移民活动,东北从历史卜的粮食输入区变为粮食输出区,农产品商品
    率大大提高,交通运输迅速发展,城市蓬勃兴起,到清朝木年,东北
    己经完成了自身的经济一体化。同时东北作为边疆地区,山于移民不
    断地向北推进,到清朝木年,己经到达黑龙江边。东北移民活动虽然
    不都是出于巩固边疆这个直接的目的,但是,东北移民活动的客观效
    果则直接服务于巩固边疆这个目的,排除列强对东北边疆威胁这个因
    素,历史卜从来没有一个时期有如清朝那样把东北边疆建立在如此稳
    定的基础之上。
     清朝初年,东北的文化过渡带还停留在历朝形成的大致范困之内,
    但是,随着移民的不断迁入,这个过渡带不断向北推移,到清朝木年,
    已经到达黑龙江等边远地区,东北社会基本完成了它内地化的变迁过
    程。
Compared with Central China, Northeast was a borderland. For a few thousand years, there had been great migrations of people and the trend was that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from the north kept moving down while the Han people from Central China continued migrating up. The two met each other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Liao River valley and formed a cultural transition belt differing from Central China and border areas.
    In the Ming Dynasty, two headquarters were set up in the south and north of Northeast respectively to administrate it. At the turn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Qing Dynasty, Nuerhachi moved many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the north down in the hope of having an upper hand in population. Migrants occupied Liaoning and then moved on down. Meanwhile, a large population were moved to Liaoning from Mongolia, Korean Peninsula, and especially Central China, making the population in Liaoning reaching an ever high. In 1644, the Qing Dynasty entered Shanshai Pass, leaving the number of the population in the south of Liaoning and the north and west reduced to approximately 30,000 and no more than 200,000 respectively. In 1653, the government encouraged people to move to Liaoning to open up wasteland. During the following years, the decision-makers in the Qing Dynasty had been in a dilemma of developing and banning Northeast from development. It was the contradiction that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policies on migration in Northeast to change. The processes of changing migration polic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hases: Phase 1(1653-1667), the Qing Dynasty basically encouraged people to move to Northeast to open up wasteland and people did; Phase 2 (from Year 7 of Rang Xi to the early period of Qian Long), the Qing Dynasty adopted a passive policy, and the speed of migration slowed down; Phase 3(from the early period of Qian Long to the early period of Jia Qing), the Qing Dynasty banned Northeast from development. But just during this period, a large population poured in and Fengtian and Rehe in the south of Northeast became from migrant importing areas migrant exporting ones; Phase 4(periods of Jia Qing and Dao Guang), the Qing Dynasty rulers were in a
    
    
    
    dilemma of developing and banning. Total banning was impossible, and they were reluctant to open Northeast to migrants. Therefore, they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banning and banne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Phase 5: After the early period of Jian Feng, migrants had moved to the north of the Songhua River, and what the rulers banned were only enclosed fields and hills. Towards the period of Tong Zhi and Guang Xu, enclosed fields and hills were allowed to be opened up. After the Jiawu War, Northeast was eventually open to migrants.
    With migrants constantly moving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in Northeast also changed. In political structure,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by both Flag and People's Office became a People's Office dominated one with People's Office expansion; More land was taken over by people from Flag in terms of land system structure; Culturally, building temples fully demonstrated the close tie between people's faith structure and migrants' sourc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igrants' faith structure and local faith structure. Thus, a new cultural system different from that in Central China took shape in Northeast..
    With migrants continuously moving in, the functions of Northeast region also changed gradually. Through migrants' activities. Northeast became from a grain importing region a grain exporting one, more produces were sold, transportation developed rapidly, and cities sprang up. By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Northeast had been unified economically. Meanwhile, as a borderland, with migrants constantly moving in. by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Northeast had reached the Heilong River. Not all migrating activities were to stabilize the borderland directly, but those activities did stabilize the borderland and eliminate the threat to Northeast, a border area from the Great Powers. Never before had Northeast, a borderland been
引文
1 《满文老档》,李林译,辽大历史系1978年内部本。
    2 《满文旧档》,李林译,辽大历史系1979年内部本。
    3 《宫中档康熙朝奏折》9辑,台湾故宫博物院1973年影印本。
    4 《宫中档乾隆朝奏折》65辑,台湾故宫博物院1983年影印本。
    5 《宫中档光绪朝奏折》26辑,台湾故宫博物院1973年影印本。
    6 《乾隆廷寄》10册,佚名辑,台湾广文书局1974年版。
    7 《清代黑龙江历史档案选编》(光绪元-7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 《清代黑龙江历史档案选编》(光绪8-15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 《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上谕奏折),吉林省档案馆1981年内部本。
    10 《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译编》,辽宁省档案馆等编,辽沈书社1984年版。
    11 《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上、中、下三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12 《办理札萨克图蒙荒案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13 《办理札萨克镇国公蒙荒案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14 《办理图什业图蒙荒案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15 《督办赴洮南新城齐齐哈尔沿途日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16 《清代东北阿城汉文档案选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
    17 《光绪京报》光绪10-34年,东北师大图书馆藏本。
    18 《崇德三年满文档案译编》,季永海 刘景宪译,辽沈书社1988年版。
    19 《盛京刑部原档》,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译,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20 《镶红旗档》(雍正朝),刘厚生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1 《光绪朝黑龙江将军奏稿》,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3年版。
    22 《皇朝道咸同光奏议》(1、2、3、4),王延熙等辑,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本。
    23 《盛京奏议》(抄本),佚名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年复印本。
    24 《天聪朝臣工奏议》,辽大历史系1980年内部本。
    25 《满族家谱选编》,李林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26 《明清史料》丙编第一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制,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
    27 《清代中俄关系史料选编》(上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
    28 《史料丛编》九种,“奉天等省民数谷数汇总黄册”。
    29 《史料旬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制。
    
    
    1 《康熙起居注》3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
    2 《明实录》(十三朝),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版。
    3 《清实录》(十一朝),中华书局1987年版。
    4 (清)蒋良骥撰《东华录》1册,32卷。
    5 (清)王先谦撰《东华录》7—10册。
    6 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12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
    7 王钟翰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女真史料选编》,辽大历史系1979年内部本。
    8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9 (东汉)班固著《汉书》,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0 (宋)范晔著《后汉书》,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1 (西晋)陈寿著《三国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2 (五代)刘昫等撰《旧唐书》,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3 (元)脱脱等撰《辽史》、《金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4 (宋)李心传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5 (明)宋濂等撰《元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 (明)王在晋撰《三朝辽事实录》17卷,1988年影印本。
    2 (清)管葛山人著《山中闻见录》11卷,1985年影印本。
    3 (清)鄂尔泰等修《八旗通志》(初集)8册,东北师大出版社1985年版。
    4 (清)乾隆敕撰《钦定八旗通志》(乾隆五十年)342卷。
    5 (清)鄂尔泰等纂《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乾隆九年)82卷,辽沈书社1989年版。
    6 (清)乾隆官修《清朝通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7 (清)乾隆官修《清朝文献通考》2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8 (清)席裕福等纂《皇朝政典类纂》50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9 (清)昆冈等编《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1221卷。
    10 (清)国史馆编《清史列传》10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版。
    11 (清)徐世昌等编《东三省政略》2册,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
    12 (清)杨宾撰《柳边纪略》,辽沈书社1983年版,辽海丛书本。
    13 (清)张穆著《蒙古游牧记》,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1971年版。
    14 (清)杨士奇著《扈从东巡日录》,辽沈书社1983年版,辽海丛书本。
    
    
    15 (清)西清著《黑龙江外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6 (清)昭梿著《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
    17 (清)谈迁著《北游录》,中华书局1960版。
    18 (清)吴锡麒著《热河小记》12帙,“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六辑。
    19 (清)萨英额著《吉林外记》,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
    20 (清)方拱乾著《绝域纪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一辑。
    21 (清)屠寄著《黑龙江舆图说》(光绪二十五年),台北广文书局1968年影印本。
    22 (清)《黑龙江通省舆图总册》(同治三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3 (清)徐宗亮著《黑龙江述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4 (清)特普钦著《黑龙江将军特普钦诗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5 (清)宋小濂著《北徼纪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6 (清)锡良著《锡良遗稿》2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
    27 (清)张凤台撰《长白汇征录》(宣统二年)4册,民国铅印本。
    28 (清)刘树封撰《长白山江冈志略》(宣统元年),民国铅印本。
    29 (清)杨同桂著《沈故》,辽沈书社1985年版,辽海丛书本。
    30 (清)王履泰著《双城堡屯田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
    31 (清)博明希哲著《凤城琐录》,辽沈书社1985年版,辽海丛书本。
    32 (清)佚名著《嘉庆东巡纪事》,辽沈书社1985年版,辽海丛书本。
    33 (清)宋小濂著《宋小濂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
    34 (朝鲜)李民寏著《栅中日录》,辽大历史系1978年内部本。
    35 (朝鲜)朴趾源著《热河日记》2册,台北国立编译馆1956年影印本。
    36 (朝鲜)申忠一著《建州纪程图录》,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70年版。
    37 (朝鲜)佚名撰《沈馆录》,辽沈书社1984年版,辽海丛书本。
    38 (朝鲜)宣若海著《沈阳日记》,辽沈书社1984年版,辽海丛书本。
    39 (朝鲜)柳得恭著《滦阳集》,辽沈书社1984年版,辽海丛书本。
    40 (朝鲜)李濬著《燕途纪行》,转引自陈尚胜等著《朝鲜王朝(1393-1910)对华观的演变》,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 (朝鲜)闵镇远著《燕行录》,转引自陈尚胜等著《朝鲜王朝(1392-1910)对华观的演变》,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 (朝鲜)李宜显著《燕行杂识》,转引自陈尚胜等著《朝鲜王朝(1392-1910)对华观的演变》,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3 (英)G.拉文斯坦著 陈霞飞译《俄国人在黑龙江》,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44 (日)箭内互著,陈捷、陈清泉译《元代经略东北考》,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45 (日)周藤吉之著《清代满洲土地制度研究》昭和19年东洋学丛书本。
    46 (日)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7 (日)大庭修著,徐世虹译《江户时代:日中密话》,中华书局1997年版。
    48 刘星昌 徐恒晋译《鞑靼漂流记》,辽大历史系1979年内部本。
    49 (俄)E.B.冈索维齐著《阿穆尔边区史(俄国如何占领阿穆尔并如何在那里站稳脚跟)》,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50 (苏)阿尔谢尼耶夫著《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51 (俄)纳达罗夫著《《北乌苏里边区现状概要》及其它》,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52 (苏)麦利霍夫著《满洲人在东北(十七世纪)》,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53 (美)何炳棣著《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三联书店2000年版。
    54 《清史编年》12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5 杨树森著《清代柳条边》,辽宁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56 金毓黻著《静晤室日记》10册,辽沈书社1993年版。
    57 金涛著《承德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8 李林著《满族宗谱研究》,辽沈书社1992年版。
    59 邓景福主编《营口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年版。
    60 于阜民编《营口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1 赵文林等著《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2 周远廉著《清朝开国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3 乌廷玉等编著《清代满洲土地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
    64 傅波主编《抚顺地区清前遗迹考察纪实》,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5 路遇著《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66 李澍田编《东北屯垦史料》,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67 乌云毕力格 成崇德等著《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内蒙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8 于本源著《清王朝的宗教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9 刘小萌 定一庄所著《萨满教与东北民族》,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70 孟森著《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1959年版。
    71 刘谦著《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考》,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72 杨旸等著《明代努尔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73 薛虹、李澍田主编《中国东北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74 张博泉著《东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75 《赵俪生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6 (清)熊希龄著《东三省移民开垦意见书》,宣统年间铅印本。
    77 王士仁著《哲盟实剂》,民国二年铅印本。
    78 (日)稻叶君山著、杨成农翻译《满州发达史》,《东北丛刊》1930-1931年。
    79 钟悌之编辑《东北移民问题》,上海日本研究社1932年版。
    
    
    80 王海波编辑《东北移民问题》,中华书局1933年版。
    81 朱惠芳 董一忱著《东北垦殖史》,长春从文社1947年版。
    82 萧一山著《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吉林图书馆藏稿本。
    83 吴希庸著《近代东北移民史略》,1941年石印本。
    84 李德滨等著《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5 佟冬著《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86 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7 路遇主编《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8 马平安著《近代东北移民问题研究》,国家图书馆藏博士论文。
    1 (明)李辅重修《辽东志》(嘉靖十六年),辽沈书社1984年版。
    2 (明)王之诰重修《全辽志》(嘉靖四十四年),辽沈书社1984年版。
    3 (清)董秉忠等修《盛京通志》(康熙二十三年)32卷,刻本。
    4 (清)宋筠等修《盛京通志》(乾隆元年)20册,刻本。
    5 (清)阿桂等修《盛京通志》(乾隆四十八年)2册,辽海出版社1997年版。
    6 (清)佚名撰《盛京通鉴》(咸丰年间),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7 王树楠等纂《奉天通志》5册,沈阳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版。
    8 (清)和珅等修《钦定热河志》(乾隆四十六年)6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
    9 (清)长顺等修《吉林通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10 张伯英等修《黑龙江志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版。
    11 (清)穆彰阿等修《嘉庆一统志》10册,商务印书馆民国24年影印本。
    12 (清)哈达清格著《塔子沟纪略》,辽沈书社1984年版。
    13 (清)海忠等修《承德府志》(道光年)60卷,刻本。
    14 (清)方拱乾著《绝域记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5 (清)《造送会典馆清册》,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16 (清)《吉林志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17 (清)贾弘文修《铁岭县志》(康熙十六年),辽沈书社1984年版。
    18 (清)冯昌奕修《宁远州志》(康熙二十一年),辽沈书社1984年版。
    19 (清)王奕曾等修《锦县志》(康熙二十一年),辽沈书社1984年版。
    20 (清)杨镳修《辽阳州志》(康熙二十年),辽沈书社1984年版。
    21 (清)刘起凡修《开原县志》(康熙十七年),辽沈书社1984年版。
    22 (清)向惠修《广宁县志》(康熙二十年),辽沈书社1984年版。
    23 (清)黄维翰修《呼兰府志》(光绪三十三年)5册,民国4年铅印本。
    24 (清)骆云修《盖平县志》(康熙二十一年)辽沈书社1984年版。
    25 (清)林傅甲修《黑龙江乡土录》,民国二年刊本。
    
    
    26 (清)刘清书修《长寿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三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7 (清)佚名修《三姓志》(光绪十七年),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
    28 (清)唐宗源修《彰武县乡土志》(光绪三十四年),东北乡土志丛编1985年版。
    29 (清)刘鸣复修《法库厅乡土志》(光绪三十三年),东北乡土志丛编1985年版。
    30 (清)查富玑修《昌图府乡土志》(光绪三十四年),东北乡土志丛编1985年版。
    31 (清)雷飞鹏修《西安县志略》(宣统三年),东北乡土志丛编1985年版。
    32 (清)鹿泉修《辉南厅志》(光绪三十四年),东北乡土志丛编1985年版。
    33 (清)韩耀光修《迁安县志》(同治十二年)19卷,刻本。
    34 (清)王文焘修《蓬莱县志》《道光十九年》8册,刻本。
    35 (清)毕懋第修《威海卫志》(乾隆年)2册,民国18年铅印本。
    36 (清)尹继美修《黄县志》(同治年)4册,光绪铅印本。
    37 (清)张作砺修《招远县志》(顺治十七年)4册,刻本。
    38 (清)陈懋修《日照县志》(光绪十二年)4册,科本。
    39 (清)李祖年修《文登县志》(光绪二十三年)10册,民国23年铅印本。
    40 (清)毕懋第修《威海卫志》(乾隆七年)2册,民国18铅印本。
    41 高凌慰修《临榆县志》(民国)13册,民国18年铅印本。
    42 赵兴德修《义县志》(民国二十年)20册,民国铅印本。
    43 王介公修《安东县志》(民国二十年),民国铅印本。
    44 廷瑞修《海城县志》(民国十三年),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45 王鹤龄等修《义县志补遗》(伪康德七年),伪满铅印本。
    46 程廷恒修《复县志略》(民国九年)6册,民国9年石印本。
    47 徐维淮修《辽中县志》(民国十九年),民国铅印本。
    48 李毅修《开原县志》(民国十八年)12册,民国铅印本。
    49 赵恭寅修《沈刚县志》(民国六年),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50 裴焕星等修《辽阳县志》(民国十六年),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51 孙维善等修《台安县志》(民国十九年)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52 陈荫翘等修《海城县志》(伪康德四年),伪满铅印本。
    53 石秀峰修《盖平县志》(民国十九年),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54 王丕煦等修《莱阳县志》(民国二十四年),民国铅印本。
    55 周铁铮修《朝阳县志》(民国十九年),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56 《凌源县志》,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57 张书翰修《宾县志》(民国十八年),东北师大图书馆油印本。
    58 王利英整理《永吉县乡土资料》,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
    58 杨步墀修《依兰县志》(民国九年),民国9年铅印本。
    60 林桂修《珲春乡土志》(伪康德二年),东北师大图书馆油印本。
    61 佚名修《通化县乡土志》,辽宁图书馆藏抄本。
    
    
    62 崔福坤修《讷河县志》(民国二十年),民国铅印本。
    63 周铁铮修《朝阳县志》(民国十九年),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64 辛天成修《海伦县志》(民国二年),黑龙江省图书馆抄本。
    65 姚祖训修《磐石县乡土志》(伪康德四年),东北师大图书馆藏油印本。
    66 孙镜臣修《瑷珲县志》(民国九年),民国铅印本。
    67 郑士纯修《农安县志》(民国十七年),民国铅印本。
    68 《敦化县志》,东北师大图书馆油印本。
    69 刘焕文修《锦西县志》(民国十八年),作新印刷铅印本。
    70 李际春翻译《关于乌丹县、翁牛特左旗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翁牛特旗政协编辑《翁牛特文史资料》。
    71 青龙县政协编《青龙文史资料》第五辑。1991年内部本。
    72 平泉县政协编《平泉文史资料》第五辑。1994年内部本。
    73 宽城县政协编《宽城文史资料》第一辑。1990年内部本。
    74 阜新县政协编《阜新文史资料》第二辑,1987年内部版。
    75 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编《怀德县文物志》,1985年内部版。
    76 阜新县政协编《蒙古贞文史》第五辑,1990年内部版。
    77 阜新县政协编《蒙古贞文史(1-5辑选编)》1988年内部版。
    78 库伦旗文史委员会编辑《库伦旗文史资料》第一辑,1987年内部版。
    79 营口市政协编辑《营口文史资料》第四辑,1986年内部版。
    80 阿噜科尔沁旗政协编辑《阿噜科尔沁文史资料》第一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