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流行歌曲演唱风格发展脉络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探讨的是关于中国当代流行歌曲演唱风格的问题。论文以流行歌曲的历史为纵轴,以相关文化及社会学知识等为横轴,把中国当代流行歌曲及其演唱风格放在这个坐标系中考察,以期获得明晰、全面的认识。
     (1)与历史联系起来,试图梳理出流行歌曲及其演唱风格过去的发展面貌,在历史中把握它们的主要脉络。
     中国当代流行歌曲是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声乐新形式,具有历史必然性。其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发轫期,②成长期,③初步繁荣期。在这个过程中,它的演唱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标志着中国声乐审美的现代转型。
     (2)与相关文化以及社会学知识联系起来,试图整理出影响流行歌曲及其演唱风格的综合因素,在社会大文化的平台上把握它们的形态和意义。
     综合起来,影响流行歌曲演唱风格的因素主要有:①政治因素,②经济因素,③歌者自身素质,④传媒力量,⑤社会文化心理,⑥海外流行歌曲,⑦现代科技。流行歌曲文化也是和大众文化、青少年亚文化紧密联系在—起的,把流行歌曲及其演唱风格放在其中进行考察,会有更清晰的认识。笔者还对流行歌手进行了分类,不同歌手类型对演唱技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This research is focusing on the singing styl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pop song. This thesis puts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pop song and it's singing style into this coordinate, with the history of pop song as ordinate and the realistic social culture influence as abscissa, trying to acquire clear and all-round cognition.
    (1) With regard to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pop song's singing style, this thesis tries to comb its historical features, thereby, to grasp its main trail.
    Chinese contemporary pop song is a new form of vocal music. It emerged with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 progress of Chinese society, so it is inevitable as pop song develop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pop song can be divided roughly into three stages : (Dthe embryonic stage, ﹖he developing stage, ﹖he preliminary prosperous stage.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the singing style has changed greatly. This series of changes marks the aesthetic conceptions of Chinese vocal music evolving into a new stage.
    (2) Connecting with relative social culture, this thesis tries to find out the comprehensiv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inging style of pop song, to grasp its forms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social culture level.
    In conclusion,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inging style of pop song are as follows: (1)Political factor, (2)economic factor, (3)character of the singer, (4)media power, (5)social culture in mental state, (6)oversea pop song, (7)modern technology. Besides, pop song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public culture and adolescent sub-culture. Linking pop song and the singing style with these factors, a clearer cognition will be obtained.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divides pop singers into several kinds, for a singer of different type has different singing technique.
引文
1、《新中国音乐史》,居其宏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光天化日下的流行》,金兆钧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3、《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纪事》,汉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
    4、《西洋声乐发展概略》,李维渤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
    5、《中国流行音乐20年》,付林编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1、《我听到了幸福》,李皖著,三联书店,2003年.
    2、《自由风格》,崔健、周国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内心的噪音》,颜峻著,外文出版社,2001年.
    4、《珍藏罗大佑》,放歌编著,伊犁人民出版社,2000年。
    5、《将你的灵魂接在我的线路上:大众文化中的流行音乐》,郝舫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6、《请跟我来:通俗音乐欣赏》,陈国权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7、《今古尚书全译》,江灏、钱宗武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1、《音乐社会学概论》,曾遂今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2、《中国大众音乐》,曾遂今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3、《大众传煤与大众文化》,潘知常、林玮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4、《双重视城: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帆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5、《网络艺术》,许行明、杜桦,张菁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6、《中国电视文艺学》,张凤铸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1、《声乐艺术美学》,余笃刚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2、《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新议》,(奥)爱·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
    3、《音乐美的构成》,(日)渡边护著,张前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
    4、《音乐美学教程》,张前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5、《音乐美学》,王次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6、《音乐美学通论》,修海林、罗小平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7、《反美学——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潘知常著,学林出版社,1995年.
    8、《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潘如常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9、《现代艺术哲学》,(美)H·G·布洛克著、藤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大探索:文艺哲学的现代转型》,林兴宅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世纪之交中国美学的转型》,邢建昌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2、《澄明美学:非主流之观察》,刘士林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周宪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4、《二十世纪中国美学》,封孝伦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流行歌曲演唱的探讨与研究》,潘乃宪著,上海世界出版公司,1999年.
    2、《通俗唱法歌唱要领》,刘天礼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3、《通俗歌曲演唱与伴奏》,钱建明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
    4、《流行声乐演唱新概念》,付林编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5、《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杨禾易著,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
    6、《声乐表演教程》,张锦华编著,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
    7、《音乐能力心理学》,[苏联]B·M·捷普洛夫著、孙晔泽,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8、《音乐心理学》,罗小平,黄虹著,三环出版社,1989年.
    9、《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韩宝强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10、《音乐声学:音响,乐器,计算机音乐、MIDI,音乐厅声学原理及应用》,龚镇雄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年.
    1、《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陈映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2、《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音乐社会学概论》,曾遂今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3、《大众文化批评》,许文郁、朱元忠、许苗苗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通俗文化理论导论》,(英)斯特里纳蒂著、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5、《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陈龙著,学林出版社,2001年.
    6、《上海酒吧:空间、消费语言想象》,包亚明、王宏图、朱生坚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7、《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陈晓明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8、《当代中国文艺思想史》,李慈健、田锐生、宋伟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9、《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四部),杜书瀛、钱竞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0、《艺术文化学》,丁亚平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
    11、《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修订版],孟繁华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12、《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1、《艺术心理学新论》,吕景云,朱丰顺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
    2、《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梁一儒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2、《现代社会心理学》,时蓉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3、《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
    4、《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朱传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5、《公共关系心理学》,周晓虹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6、《社会心理学》,林秉贤著,群众出版社,1985年.
    1、《人民需要轻音乐和抒恃歌曲》,王惊涛,《北京音乐报》1979年12月1日.
    2、《1992年流行音乐鸟瞰》,曾遂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年鉴》编辑部编《中国音乐年鉴(1993)》,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年.
    3、《谈流行歌曲的欣赏和教学》,赵晓爱,《内蒙古教育》1996年第7期.
    4、《“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王思琦,《音乐艺术》2003年第3期.
    5、《闪亮的日子—台湾歌坛百张最佳专辑回顾(5)》,张鹏编写,《音像世界》1998年第2期.
    
    
    6、《通俗音乐美学探析》,李传华,《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2期.
    7、《80年代中国内地流行歌曲崛起的社会动因》,钱彤,《乐府新声》2002年第4期.
    8、《现代城市与流行音乐文化》,施依秀,《音乐艺术》2003年第3期.
    9、《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合法化进程》,石艳艳,《艺术广角》2002年第1期.
    10、《流行音乐批判》,陈志昂,《音乐研究》1989年第4期.
    11、《流行音乐再批判》,陈志昂,《人民音乐》1990年第5期,
    12、《流行歌曲百年流交与青年文化世纪轨迹(上)》,陈茜、谢海光,《成人高教学刊》1996年第5期.
    13、《论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刘成思,陈阳,《成人高教学刊》1996年第5期.
    14、《1988年城市职工心态录》,朱庆芳,《了望》1989年第2期.
    15、《试谈通俗歌曲演唱的特点》,颜家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16、《通俗歌曲与当代青年音乐审美的需求》,黄汉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
    17、《国家话语·现代化话语·后现代话语——对当代流行音乐的一种文化释读》,刘忠,《乐府新声》2001年第4期.
    18、《从艺术社会学的视角看当代中国的流行音乐》,陈炼,《学术季刊》1997年第3期.
    19、《台湾流行歌曲30年概览(1969-1998)》,http://yunxin. vicp. net:9080/1b/cgi-bin/topic, cgi?forum=13&topic=1198&show=150, 2003-06-09.
    20、《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概况》,金兆钧撰文,http://hymx. 51. net/cgi-bin/topic. cgi?forum=12&topic-79&replynum-last#bottom, 2003-08-12.
    21、《中国流行乐10年回顾》,黑马,www. cmsh. com. cn/school/publish/meiwai/02. htm, 2003-08-13.3
    
    
    22、《飙升飙落与第一次反思》,金兆钧,http://www. yuanct. com/dong/yinyue/yueping/jin/5. htm, 2003-08-16.
    23、《世界音乐》,尤静波,http://www. popmusic. net. cn/course/music/01/15. htm, 2004-01-22.
    24、白恳《中国的犯罪、青少年犯罪与威慑政策》,http://www. xmdaily. com. cn/csnn0111/ca23832. htm, 2003-08-16.
    《牛津简明音乐辞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
    《简明音乐词典》,志敏、国华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音乐知识手册》(3),薛良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
    《国际现代艺术辞典》,余秋雨主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文艺研究新词典》,李鹏程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流行歌词写作新概念》,付林编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中国现代优秀歌曲2000首(1978——1990)》(分通俗歌曲、抒情歌曲、影视歌曲三卷),李雨辰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
    《翠花,上酸菜——雪村自述》,雪村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因主要参阅就有数十种之多,故此处只能列出最具代表性的曲谱。特此说明。)
    本文查阅了《人民音乐》、《音乐研究》、《歌曲》、《音像世界》、《通俗歌曲》、《音乐生活》、《音乐爱好者》、《北京音乐报》和《音乐周报》等众多杂志、报纸,以及庞大的网络流行音乐信息、乐评,无法在此一一注出.本文还搜集了大量流行歌曲的音响、声像材料,无法在此注出.一一特此说明.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