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宪政文化的萌生与社会政治转型的相关性研究(1840-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化进程主要包括经济上的转变和政治上的转变。与西方国家甚至与日俄等国的近代化相比,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转型显得迟缓且困难重重,遭受的灾难也持久深重。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与掠夺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近代中国的自身构造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视。在全球化视野下,以宪政与富强、救亡之间的关系为主线,始终把宪政文化的进展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相联系,并找出各个分期的理论高度,进而探求宪政文化进展与社会政治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是本文选题的背景和学术价值。
     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交待了选题缘由,目前的研究现状并简要评析,研究方法、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列出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观点。第二章从词源上分析宪政一词的含义和演变,分析归纳了三种代表性的宪政观,从而提出了一种文化视阈下的宪政观;进一步分析了宪政的基本特征,落脚到近代以来中国语境下的宪政期盼。第三章从文化论及宪政文化的概念、基本特征、基本功能;主要分析宪政文化的生成因素和生长逻辑。第四章分析了宪政文化孕育与谋求改良为主题的社会政治转型阶段(1840-1898)。鸦片战争到戊戌政变为近代中国宪政文化的孕育期,也是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开端。第五章分析了宪政文化萌芽与走向共和为主题的社会政治转型阶段(1898-1919)。戊戌政变失败,标志以改良图谋富强的愿望和道路被扼杀,但毕竟宪政因子逐步普及,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转型。第六章分析了宪政文化的初步生成与以民主建国为主题的社会政治转型阶段(1919-1949)。经过国共两党为主要力量的政治抗衡,宪政文化在反复中初步生成,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创立,标志着宪政文化初步生成,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最终实现了政治转型。作为本文的理论总结部分,第七章从宪政文化生长和社会政治转型的两个方向上总结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包括: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主要是经济和政治转型;政治转型道路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特殊发展道路;宪政文化的初步生成需要长久的历史进化,这一过程伴随着宪政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和传统政治结构的冲突。政治转型不同阶段与宪政文化生长阶段相对应。史论结合,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宪政文化与社会政治转型相伴而生、相辅相成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从宪政以及宪政文化的角度来观照这一问题,从视角上是一种创新,也是一个挑战。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从宪政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近代社会转型的成果还没有见到。从经济变迁,从政治制度演变,从人的主体性等多角度来探视社会转型的成果已经比较多在研究中涉及到中西方宪政文化生长的比较,在观念的对照下对当代中国宪政文化的语义、功能、宪政文化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及建设路径进行一些具体研究,在当前的中国宪法学理论、比较宪法学、政治文化学等领域研究中有一定的开拓性。
     二是在研究内容上,把宪政文化的孕育、萌芽和初步生成与近代政治转型的三个时期之间寻求到了一种对应关系,这在学术界尚属首次。具体地,宪政文化孕育与谋求改良为主题的政治转型期(1840-1898)相对应;宪政文化萌芽与走向共和为主题的政治转型期(1898-1919)相对应;宪政文化的初步生成与以民主建国为主题的政治转型期(1919-1949)相对应。
     三是通过对近代中国宪政文化的生长和政治转型历程的透视,总结出宪政文化与社会政治转型相伴而生、相辅相成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这是本文在宪法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相关学科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从宪政文化对政治转型的影响分析认为宪政文化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深层动因;宪政文化牵引和促成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从社会生活方式、政治制度设计、民众心态、领袖心理等方面宪政文化预示和引导了近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从政治转型对宪政文化的影响分析认为政治转型需要宪政文化提供合法性证明,并不断丰富宪政文化的内涵。社会组织是政治转型和宪政文化生成的桥梁。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宪政文化基本理论研究欠系统。在社会政治转型中对于社会组织的历史史实把握不够,功能描述也不够充分。
Since1840,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has undergone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s. Compared with the modernization in Japan and Russia, even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hina is relatively slow and meets more difficulties, so that the suffering is more severe and lasting. Besides the invasion and plunder of the imperialists, such factors as the structure and cultural tradition in China cannot be ignored. The main aim of the dissertation is to combine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hina society and politics, tak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prosperity and national salvation as a principal line in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Therefore, the theories of each stage can be found out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The study of these issues will be the background of choosing this topic and its academic value.
     There are seven chapters. The author explained the reason choosing the topic, summarized research, methodology, breakthrough and shortcomings, and listed the structure and main points in Introduction part;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stitutionalism based on the word origin and generalized three representative views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so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has been put forward. In addition, the author further 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stopped at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expectation in modern context;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mainly analyzed the formation factors and growing logic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on the basis of elaborating culturalism and the definition,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transformation stage of society and politics from1840to1898, which focused on embryo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and its improvement. Gestation of modern Chines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from the Opium War to Wuxu Reform Movement, is the beginning of another massive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author illustrated the transformation stage of society and politics from1898to1919, which focused on the sprout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and moving to republic. The failure of Wuxu Reform Movement throttled general expectations of achieving prosperity through reform at that time. However,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became popular. Meanwhile, feudal monarchy was overthrown, and aspirations of republic were achieved, which marked the second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in the sixth chapter, the author described the transformation stage of society and politics from1919to1949, which focused on newly generated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and national construction with democracy. In a fierce political rivalry betwee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Kuomintang,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developed with difficulty. The founding of the theory of Mao Zedong's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indicated that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had come into being and led to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showed the success of the third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As to the concluding part, the author in seventh chapter expla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and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The main points and conclus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s as: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China is a kind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has stepped on the different way compared with their special road to development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initial generation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needs a long lasting process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along with the crash between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structure; the topic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were different. Combing the history and theory, the author finally drew a conclusion that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and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were accompanied by and complemented each other, which were the tendency and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The breakthrough of this paper lay at the followings:
     1.The author was using a new studying perspective. It was an innovation and challenge to start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He had not found any article which focused on the study of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among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The researches into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changes, evolution of political system and human subjectivity began to involve in the comparison of initial generation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between in China and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While, some specific studies on the semantics, functions and restricting factors of development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and its constructing path had been carried out with the comparison of views, which could be seen as a pioneer study in the field of current science of Chinese Constitutional Law,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Law and Political Culture.
     2.In research contents, the author tried to find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bryo, sprout and generation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and the three modern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s, which is the first trial in academic circle. Specifically speaking, the embryo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stage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theme of seeking improvement (1840-1898); the sprout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stage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theme of moving to republic (1898-1919); the initial generation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stage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theme of constructing nation with democracy (1919-1949).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processes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the author dre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and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were accompanied by and complemented each other, which were the tendency and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This is a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some relevant principles, such as Science of Constitutional Law,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Cultural Philosophy.
     3.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on the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was an incentive and a foundation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helped to bring about and guide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China.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called on and predicte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n such aspects as social way of living, design of political system, public psychology and leaders'psychology. The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required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being a foundation. What's more, its connotation could be revised and richened constantly. And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was the bridge of the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generation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The shortcoming of this paper stayed at the point that the research into the foundamental theories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ulture was not systematic. The author didn't collect enough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scription of its functions was not adequate.
引文
① 中央编译局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室.对列宁关于“爱国主义”的一处论述的译文的订正,光明日报[N],1985年10月13日.
    ① 曾宪义、张晋藩.中国宪法史略[M].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280页.
    ② 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政治动乱的产生,不是由于缺少现代性,而是由于试图获取现代性。也就是说,一个传统的社会可能会愚昧无穷,却可以是稳定的。相反,处在向现代化转变中的传统社会却充满了暴力和动荡。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③ 在圣经中,利维坦主要指一种强大怪兽。在英国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一书中,指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政府,但这一利维坦具有半人半兽的品质,既保护人,也吃人。人们的理想就是把利维坦关到笼子里。
    ④ 王怡.宪政主义:观念与制度的转捩[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①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译者语.
    ① 张文显、信春鹰.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J].比较法研究,1990(1).
    ① 刘琳磷、万文华.宪政国家与宪政文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
    ② 杜雷、张明娣.建设宪政文化对我国建设宪政国家的重要意义[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3).
    ③ 高殉.宪政文化:我们的追求[J].法学论坛2004(4).
    ④ 辛国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文化思考[EB/OL]. http://courses.cqjtu.edu.cn/jpkc/yjkc/mds/llwz-05.htm.
    ⑤ 李琦.孙中山对西方近代宪政文化之扬弃[J].法学评论1994(3).
    ① 徐稚玲.宪政、宪政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① 具体可参见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5-514页;郑师渠.社会的转型与文化的变动:中国近代史论[M].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84页.
    ② 参见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黄晓京、彭强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和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① 具体参见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M].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3-694页.
    ① 有学者持类似的看法,具体参见钱福臣.美国宪政生成的深层背景[M].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② 韩大元.亚洲立宪主义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③ [美]列奥纳德·斯威德勒,走向全球伦理普世宣言,见孔汉思、库舍尔编:全球伦理——世界宗教会议宣言[C],何光沪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8-152页.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卷三)[M].吴寿澎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29页.
    ②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卷三)[M].吴寿澎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08页.
    ③ 同上,第3页.
    ① 具体参见徐国利.关系视野中的宪政与民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9页.
    ② 尚书·说命,监同鉴.
    ③ 管子·七法.
    ④ 周礼·秋官·小司寇.
    ⑤ 司马迁.史记.
    ⑥ 学者萧功秦经过研究,认为这是清末社会政治转型中的一个基本矛盾。见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62-263页.
    ① 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注[1]
    ② 蒋碧昆.宪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③ [美]哈罗门·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式[M].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732页.
    ⑤ 许崇德.宪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① 张庆福.宪法学基本原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② 张文显、信春鹰.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比较宪法国家讨论会热点述评[J].比较法研究1990(1).
    ③ [英]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1-72页.
    ① [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2、3卷)[M].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8-449页.
    ② [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4页.
    ③ John Rawls,Justice as Fairness:A Restatement,Harvard UniversityPress,2001.p.145.
    ④ John Rawls,Justice as Fairness:A Restatement.p.145.
    ① [美]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M].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页.
    ② [美]斯蒂·M·格里芬.美国宪政:从理论到政治生活[M].法学译丛1999年,第4期.
    ③ 郭道晖.宪政简论[J].法学杂志1993年,第5期.
    ④ 张志昌.宪政文化的学理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7-28页.
    ⑤ 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M].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532页.
    ⑥ 韩大元.亚洲立宪主义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①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M]上册·美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② [意]乔万尼·萨托利.宪政疏议.王焱等译.载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C].三联书店1995年版.
    ③ [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M].周叶谦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6页.
    ④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28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5页.
    ① 此观点参考了王三秀.走向良治的宪政建构:以宪法性国家权力分析为基点[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② 王怡.宪政主义:观念与制度的转捩[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卷三)[M].吴寿澎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7页.
    ② Hannah arendt,between past and future: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newyork:the Viking press,1968,p.221.
    ③ [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M].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
    28页.
    ① 参见徐秀义、韩大元主编.现代宪法学原理[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1年版,第47-49页.
    ② 参见谢维雁.从宪法到宪政[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117页.
    ① 转引自顾越利主编.法学案例教程[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① Bentham,Answer to the Declaration,quoted from Hart,Essays in Jurisprudence and Philosoph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 181-182.
    ② 任东来.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③ Benjamin Contant,Political Writings,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Blancamaria Fonta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p 175.
    ① 林则徐.拟谕英咭唎国王檄.林文忠公政书.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135-136页.
    ① 王韬.弢文录外编[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②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吏治上”.
    ③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达民情.
    ④ 王韬.弢园尺牍·与方路山观察[M].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7页.
    ①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3[M].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页.
    ① 严复.严复集[M]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页.
    ②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等.孙中山全集[M]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1页.
    ①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等.孙中山全集[M]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页.
    ②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等.孙中山全集[M]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8页.
    ① 转引自复旦大学学报编辑部.断裂与继承[C],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
    ② [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78页.
    ③ 公丕祥.东方法律文化的历史逻辑[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④ 夏征农主编.辞海[Z].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365页.
    ⑤ [英]泰勒.文化之定义.顾晓鸣译,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C].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① [美]克鲁克洪等.文化与个人[M].高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② 吴克礼.文化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③ 张岱年.学术文化随笔[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137页.
    ① 萧萐父.中国传统哲学概观(一个论纲)[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② 刘琳磷、万文华.宪政国家与宪政文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
    ③ 杜雷、张明娣.建设宪政文化对我国建设宪政国家的重要意义[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5).
    ① 高殉.宪政文化:我们的追求[J].法学论坛2004(4).
    ② 辛国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文化思考[EB/OL]. http://courses.cqjtu.edu.cn/jpkc/yjkc/mds/llwz-05.htm。
    ③ 李琦.孙中山对西方近代宪政文化之扬弃[J].法学评论1994(3).
    ④ 徐稚玲.宪政、宪政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① 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页.
    ① 桑保军.中国法文化四阶段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6).
    ① [美]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贺卫方等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57页.
    ① 具体参见李荣善.文化学引论[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6-192页.
    ② 具体参见刘进田、李少伟.法律文化导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77页,第101页。
    ③ 李龙、豆星星.论宪法与政治文明[J].现代法学2004(1).
    ④ 参见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修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① 欧阳景根.宪政挫折的分析框架[J].新视野2004(6).
    ② 王振亚等.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① 章育农、陈宗瑜.廉政建设[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①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① 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9页.
    ② [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M].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① 学者蔡拓有相应的解释,具体参见蔡拓.契约论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② [美]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M].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6-7页、第11页.
    ① [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30页.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第129页.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M].日知、力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页.
    ② [古希腊]亚里十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③ [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M].沈叔平、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4页.
    ④ 同上,第214-215页.
    ① [英]詹姆斯·哈林顿.大洋国[M].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7页.
    ② [英]洛克.政府论[M](下册).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6页.
    ①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7页.
    ② [美]潘恩.潘恩选集[M].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9页.
    ① 相关内容参见季金华.宪政的理念与机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63页.
    ① 具体可参见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1999(5);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陆学艺.社会结构的变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林默彪.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J].社会主义研究,2004(6);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2)等.
    ① 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03页.
    ①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纺织.
    ① 王询、于秋华.中国近现代经济史[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第98页.
    ① 王相钦.中国近代商业史稿[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
    ①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伍晓鹰、许宪春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页。安格斯·麦迪森的另外一本著作.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园960-2030年)[M],其第一章“中华帝国的集约与粗放式增长”中也有相应的论证.伍晓鹰、马德斌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① [唐]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卷一).
    ② [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四).
    ③ [元]杨奂.正统八例总序.山遗稿》(卷上).
    ①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6页.
    ② 刘世军.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转型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①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江苏人民出版社版,第37-38页.
    ②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M](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③ [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161页.
    ①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M](第7版).下册.董书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0-582页.
    ② 张学仁等.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① 在华夏中心论的支持下,睁眼看世界的先驱魏源认为如奉行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三大主义,必能玩众夷于股掌之上,全球会出现以中华为中心,“一喜四海春,一怒四海威”的秩序,这实际上一种文化民族主义。参见魏源.圣武记.海国图志序言.岳麓书社,1999年版.
    ②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22.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12-813页.
    ③ 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M].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7-38页.
    ④ 殷啸虎.中国近代宪政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⑤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⑥ 夏东元编.盛世危言·议院.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13页.
    ①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重民中.
    ② 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M].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③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页.
    ① 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M].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①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1[M].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9页.
    ②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15[M].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3页.
    ①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1[M].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6页.
    ① 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① 严复.宪法大义.卢云昆选编.严复文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53页.
    ② 同上,第253页.
    ① 严复.辟韩.卢云昆选编.严复文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36页.
    ② 同上,第65页.
    ③ 严复.论世变之亟.卢云昆选编.严复文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① 严复.宪法大义.卢云昆选编.严复文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页.
    ② 同上,第255页.
    ③ 严复.宪法大义.卢云昆选编.严复文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54页.
    ④ 同上,第254页.
    ⑤ 同上,第265页.
    ① 严复.宪法大义.卢云昆选编.严复文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55页.
    ① 唐光华.政治文化的沉思者—白鲁恂[M].台湾允晨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79-80页.
    ② 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① [美]德克雷.徐继畲及其《瀛环志略》.任复兴译,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第162页.
    ②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
    ③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① 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M].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①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M]第3卷.张汇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83页.
    ①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M],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43页.
    ① 侯宜杰,20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8-359页.
    ①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M],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6页.
    ①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M].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6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5-326页.
    ①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M].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0页.
    ②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3卷[M].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7页.
    ③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3卷[M].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83-284页.
    ④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3卷[M].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81页.
    ①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5卷[M].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19页.
    ②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M].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9-330页.
    ③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5卷[M].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13页.
    ④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1卷[M].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38页.
    ①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9卷[M].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3页.
    ① 列宁全集第18卷[M].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52页.
    ① 蒋永敬.革命党对清季立宪运动的批评—民报与新民丛报关于立宪论战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近代历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的维新运动—变法与立宪研讨会[C].1982,第125—133页.
    ①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9卷[M].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0-351页.
    ① 荣孟源等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73页.
    ① 储安平.中国的政局[J].观察第2卷第2期,1947年3月18日.
    ①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J].新青年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15日.
    ② 李大钊.民彝与政治[J].民彝创刊号,1916年5月15日.
    ③ 吴虞.吴虞集[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页.
    ④ 胡适、陈独秀.答易宗夔[J].新青年第5卷第4号,1918年10月15日.
    ①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J].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
    ② 陈独秀.实行民治的基础[J].新青年,第7卷,第1号.
    ③ 夏勇.中国民权哲学[M].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336页.
    ① 陈独秀.告北京劳动界.北京晨报1919年12月,第1版.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02页.
    ②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73页.
    ③ 谢振民编著.中华民国立法史(上)[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8页.
    ④ 确定训政时期党政府人民行使政权治权之分际及方略案[J].中央党务月刊第10期,1929年5月.
    ① 荆知仁.中国立法史[M].台湾经联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399页.
    ① 中央政治会议暂行条例[J].东方杂志第25卷第19号,1928年11月.
    ②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563-564页.
    ① 林伯渠.林伯渠文集[M].华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
    ① 国民大会闭幕了[N].大公报.1946年12月26日.
    ①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81页.
    ② 列宁全集第29卷[M].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页.
    ③ 胡华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参考资料[M].商务印书馆1951年版,第227-228页.
    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苏维埃中国.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第17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文件选编第10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第74贝.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4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8页.
    ④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52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页.
    ① [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魏晓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② 同上,第128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页.
    ④ 张晋藩.中国宪法史略[M].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358-360页.
    ① 林伯渠.林伯渠文集[M].华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27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45页.
    ③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689-698页.
    ④ 毛泽东等.我们对于国民参政会的意见[N](1938年7月5日).新华日报(汉口)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M].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572页.
    ② 林伯渠,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N].解放日报(延安),1944年9月22日.
    ③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六)[M].安徽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5页.
    ①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62-63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2-733页.
    ③ 同上,第735页.
    ① 黄炎培.八十年来,附延安归来[M].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48-149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7页.
    ③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5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8-1069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7页
    ① 石柏林.论孙中山对中国民主政体的构想及其意义与影响[J].政治学研究1996(2).
    ② 金太军.论毛泽东的政体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1999(3).
    ③ 郑雅兰.论毛泽东的宪政思想及其嬗变[J].零陵学院学报2003(4).
    ① 王逍.孙中山平等观评述[J].浙江师大学报1997(4).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6-1317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0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5页.
    ① 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49年9月21日).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M].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322页.
    ② 同上,第322页.
    ① 同上,第321页.
    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日报,1949年9月30日。
    ③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二部[M].章建刚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3页.
    ①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15页.
    ② 董必武.董必武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6-247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① 周恩来.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0页。
    ②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4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2页.
    ② 周恩来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6页.
    ① 周恩来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8页.
    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日报.1949-9-30.
    ①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20[M].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页.
    ② 范忠信.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法理学的主题和特征[J].法学评论.2001,(4).
    ① [美]E·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4页.
    ①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页.
    ② 魏源.海国图志[M]上册.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1611页.
    ①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9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年1991版,第1070—1071页.
    ② 同上,第1069页.
    ①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M]》,现代儒学的回顾和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2页.
    ② 吴明刚.1933福建事变始末[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268页.
    ③ 邹韬奋.民众自己起来吧[J].生活,1933-11-25..
    ④ 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6页.
    ① 论日胜为立宪之兆[J].东方杂志,1905(6).
    ② 宋教仁.清太后之宪政谈[J].醒师.1905(1).
    ③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99页.
    ④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M]. 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43页。
    ①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B].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29页.
    ① 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① 草放.试论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及其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1981(4).
    ①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10[M].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页。
    ②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7[M].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0页。
    ③ 孙中山.三民主义[M].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86页.
    ① 王永祥.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M].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89页.
    ② 王金铻.中国现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史[M].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版,第545—546页.
    ① 周光辉.论宪政的基本精神及其思想蕴涵[J].社会科学战线1994(6)
    ① 杨海坤主编.宪法学基本论[M](序).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
    ① 孙中山选集[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8页.
    ② 王栻编.严复集(一)[M].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页.
    ①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1[M].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0、83页.
    ②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1[M].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8页.
    ③ 载泽.宪政初纲·奏议[O].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第4-7页.
    ④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33册[B].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3页.
    ① 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② 谭嗣同全集[M].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37--339页.
    ① 翦伯赞,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下册)[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年版,第4页.
    ①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M].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7页.
    ② 闵杰.戊戌学会考[J].近代史研究1995(3).
    ① 章炳麟.章太炎全集(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2页.
    ①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二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198页.
    ②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2[M].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4-66页.
    ③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527页.
    ①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3[M].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0页.
    ② 孙中山全集第5卷[M].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32页.
    ③ 孙中山全集第6卷[M].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1页.
    ④ 刘军宁.共和 民主 宪政.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M].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列宁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列宁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0]毛泽东选集1—4,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3]刘少奇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4]董必武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3]陈裕.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迟云飞.宋教仁与中国民主宪政[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7]方敏.“五四”后三十年中国人对若干民主问题的认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何信全.儒学与现代民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韩秀桃.司法独立与近代中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1]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强世功.法律人的城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13]荆知仁.中国立法史[M].台北:台湾经联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
    [14]李明辉.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6]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7]刘诚.现代社会中的国家和公民—共和主义宪法理论为视角[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8]刘训练.共和主义的复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9]刘小枫.中国文化的特质[M].上海:三联书店1990.
    [20]刘泽华.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21]苗润田.解构与传承—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M].齐鲁书社,2002.
    [22]秋风.立宪的技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3]任桐.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大公报》政治改良言论述评(1927—1937)[M].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24]俞可平.社会和谐与政府创新[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
    [25]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6]王人博.宪政的中国之道[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7]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28]秦前红、叶海波.社会主义宪政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9]王焱.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0]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1]夏勇.中国民权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4.
    [32]夏勇.人权概念起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3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34]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5]徐秀义、韩大元.宪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36]许纪霖.共和、社群与公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7]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8]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9]张君劢.宪政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0]张晋藩.中国宪法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41]张千帆.宪法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42]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3]朱志敏.五四民主观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4]侯宜杰.20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5]许崇德主编.中国宪法参考资料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6]夏东元编.郑观应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47]蔡定剑.宪法精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48]田克勤.国共两党与中国政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9]赵晓呼.政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0]王永祥.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1]朱福惠.宪法至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2]许传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法律发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3]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4]吴虞.吴虞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55]夏勇.中国民权哲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
    [56]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57]刘世军.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转型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8]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59]王询、于秋华.中国近现代经济史[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60]王相钦.中国近代商业史稿[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61]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2]钱福臣.美国宪政生成的深层背景[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63]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64]蒋碧昆.宪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65]许崇德.宪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6]张庆福.宪法学基本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67]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68]韩大元.亚洲立宪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
    [69]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美国宪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70]李荣善.文化学引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71]刘进田、李少伟.法律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72]王三秀.走向良治的宪政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3]王怡.宪政主义:观念与制度的转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74]顾越利编.法学案例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75]何勤华.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76]复旦大学学报编辑部.断裂与继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7]公丕祥.东方法律文化的历史逻辑[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78]吴克礼.文化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9]胡华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参考资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1.
    [80]张岱年.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81]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2]王振亚等.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3]章育农、陈宗瑜.廉政建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84]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85]费正清.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6]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0.
    [87]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8]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9]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90]陈锡祺.孙中山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91]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9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陶骅译,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93][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94][美]施密特.梅然译,美国政府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6][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董书慧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上、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7][美]马克.赛尔登.魏晓明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8][英]昆廷·斯金纳.彭利平译,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9][美]塞缪尔·P·亨廷顿.王冠华等译,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
    [100][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程逢如译,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1][美]C.H.麦克尔文.翟小波译,宪政古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02][美]道格拉斯·拉米斯.刘元琪译,激进民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3][美]弗雷德里克·沃特金斯.李丰斌译,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04][美]埃尔斯特、[挪]斯莱格斯塔德编.潘勤、谢鹏程译,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8.
    [105][美]路易斯·亨金、阿尔伯特·罗森塔尔.郑戈、赵晓力、强世功译,宪政与权利[M].上海:三联书店,1997.
    [106][美]路易斯·亨金.邓正来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6.
    [107][英]阿克顿.侯健等译,自由与权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8][美]郝大维、安乐哲.何金俐译,通过孔子而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9][英]厄奈斯特·巴克.卢华萍译,希腊政治理论:柏拉图及其前人[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10][美]本杰明·史华兹.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11][美]费约翰.李恭忠、李里峰等译,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M].上海:三联书店,2005.
    [112][美]墨子刻.颜世安等译,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13][美]张灏: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14][美]格里德.鲁奇译,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15][美]列文森.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16][美]列文森.刘伟等译,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117][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8][美]列奥·施特劳斯.彭刚译,自然权利与历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3.
    [119][英]K.C.惠尔.翟小波译,现代宪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20][英]沃尔特·白芝浩.夏彦才译,英国宪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21][英]戴雪.雷宾南译,英宪精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122][英]F.A.哈耶克.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法律、立法与自由[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123][英]戴维·赫尔德.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24][英]J.C.亚历山大.邓正来译,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25][法]马克·夸克.佟心平、筱娟译,合法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26][英]F.A.哈耶克: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M].上海:三联书店,1997.
    [127][德]马克斯·韦伯.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28][日]小野川秀美.林明德、黄福庆译,晚清政治思想研究[M].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2.
    [129][日]松本三之介.李冬君译,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30][法]孟德斯鸠.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31][美]德克雷.任复兴译,徐继畲及其《瀛环志略》[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0.
    [132][英]F.A.哈耶克.王明毅等译,通向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33][英]F.A.哈耶克.邓正来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第2、3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34][美]罗尔斯.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35][美]路易斯·亨金.邓正来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6.
    [136][美]H.W.埃尔曼.贺卫方等译,比较法律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1990.
    [137][意大利]乔万尼·萨托利.王焱等译,宪政疏议[M].上海:三联书店,1995.
    [138][美]克鲁洪等.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39][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高铦、高戈译,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韩英军.中国近代民权的话语特性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J].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94.
    [3]刘轶强.评维新派的“民权”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8(3).
    [4]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3(2)
    [5]徐怀东、张茂泽.评维新派的“民权”说——兼析西方“人权”理论在近代 中国的命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6]王人博.宪法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J].江苏社会科学2006(5)
    [7]王人博.有关“宪法是什么”的迷思[J].律师文摘2006(3)
    [8]王人博.宪政的中国语境[J].法学研究2001(2)
    [9]王人博.论民权与人权在近代的转换[J].现代法学1996(3)
    [10]姜义华.论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双向运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11]朱志敏.论五四时代民主观念的特点[J].近代史研究1991(6)
    [12]茅海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清军装备与训练[J].历史研究1986(4).
    [13]欧阳景根.宪政挫折的分析框架[J].新视野2004(6).
    [14]张文显、信春鹰.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比较宪法国家讨论会热点述评[J].比较法研究1990(1).
    [15]郭道晖.宪政简论[J].法学杂志1993(5).
    [16]萧萐父.中国传统哲学概观(一个论纲)[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17]刘琳磷、万文华.宪政国家与宪政文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
    [18]杜雷、张明娣.建设宪政文化对我国建设宪政国家的重要意义[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3).
    [19]高殉.宪政文化:我们的追求[J].法学论坛2004(4).
    [20]李琦.孙中山对西方近代宪政文化之扬弃[J].法学评论1994(3).
    [21]徐稚玲.宪政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2]李龙、豆星星.论宪法与政治文明[J].现代法学2004(1).
    [23]冯洁.从“民主”到“民权”—谈西方民主思想对近代改良派民权思想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5月.
    [24]李庆霞.社会转型中国的文化冲突[D].黑龙江大学,2004年5月.
    [25]赵国伟.走向宪政—中国现代民主的演变历程[D].吉林大学,2005年12月.
    [26]刘小妹.中国近代宪政理论的特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4月.
    [27]许和隆.冲突与互动:转型社会政治发展中的制度与文化[D].苏州大学,2006年4月.
    [28]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4月.
    [29]徐道稳.中国社会政策转型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5月.
    [30]吕小康.社会转型与秩序变革: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学阐释[D].南开大学,2009年4月.
    [31]国怀林.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发展阶段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4月.
    [32]郑率.蒋介石与民末宪政[D].吉林大学,2009年5月.
    [1]Karl-Heinz Pohl(ed.):Chinese Thought in a Global Context, Leiden: Brill,1999.
    [2]Andrew J Nathan:Chinese Democrary, New York:1985.
    [3]David Strand:Rickshaw Beijing: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4]John Rawls:Justice as Fairness:A Restate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145.
    [5]Hannah arendt:between past and future: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york:the Viking press,1968.
    [6]Bentham:Answer to the Declaration, quoted from Hart, Essays in Jurisprudence and Philosoph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7]Benjamin Contant:Political Writing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Blancamaria Fonta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