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结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转换速度不断加快。广东作为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方式和途径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就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研究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就业结构不仅可以验证其变动轨迹与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的一致性,而且,在劳动力供求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可以为扩展就业、实现劳动力出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顺利转移提供政策思路,促使二元结构快速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化。
     本文利用就业结构效应模型、结构偏差系数、相关系数矩阵、就业扩张弹性、就业结构熵数等对广东省的就业结构变化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研究。
     考察广东省就业结构效应变化的轨迹可以发现,广东省的就业结构总效应并没有收敛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表明广东省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广东省的第一产业仍然沉淀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生产率较低的第一产业,广东省的就业结构效应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就业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一方面,信息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企业创新使得广东整体就业结构不断软化,核心就业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产业构成的地域差异使得就业的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存在地域差异。根据产业结构判断广东省正处于由下中等收入地区向中等收入地区过渡的过程中,而按照就业结构相似系数推断广东省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地区向上中等收入地区过渡的过程中,就业结构表现出一定的超前性。
     通过分析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并与其他国家和省市进行比较我们得到,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演变经历了两个时期:(1)结构补偿期(1978年—1990年);(2)调整提高期(1990年—2004年)。从1990年开始,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不断降低,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已非常明显,广东省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就开始下降,是低层次上的转换,其为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拓展就业空间的任务远未完成;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逐步向零靠拢,与国际标准理论值相比,处于标准范围内。这种趋势表明第三产业整体还不够发达,城市化水平较低,代表工业化进程方向和市场发育程度的新兴部门发展严重滞后,吸收劳动力能力较低。
     在对广东就业结构变动考察时发现,广东省就业结构的转换升级不仅提高了就业水平,即不仅具有通常所说的就业增长效应,而且具有重要的劳动力流动的发展效应。
     最后,作者围绕论文的几个结论就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of economy in China, economy structure changes quickly. As one of the relatively developed provinces along the coast, Guangdong's structure of industry is of representativeness in the way of upgrade and transformation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has typicalness. To research its employment structure not only can validate the consistency of changing tracks to the petty—clark theorem, but also may provide policy thought for expanding employment and achieving labor force diversion from the primal and secondary industry to tertiary industry and urge dualistic Configuration to unitary structur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nge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by using the model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effect、 structure warp coefficient and Correlative coefficient matrix. Through reviewing the changing tracks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Guangdong,it concludes that the total employment structure effect doesn't converge at lower level, but takes on the uptrend continuously.It shows relative labor productivity still has large gap between the primal industry and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The primal industry still has plenty of residual labor. Employment structure effect doesn't bring into play sufficiently.
    The character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Guangdong indicates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intenerate the total employment structure and enhance the ratio of kernel employment; in another, the unequilibrium of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zone difference of industry configuration produce zone disparity in section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of employment.According to industry structure,Guangdong is in the process from low income zone to middle income zone, however, in the light of similar coefficient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it is in the process from middle income zone to upper-middle income zone.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Guangdong has certain excess.
    By analyzing structure warp coefficient of three industry and comparing it with other countries and provinces, we find the evolvement of structure warp coefficient of industry comes through two periods:(1)the phase of structure compensation;(2)the phase of adjustment and enhancement. From 1990, structure warp coefficient of secondary industry falls lastly and it decreases post of employment apparently. The employment proportion of secondary industry began to drop when it didn't reach a higher level and it was transformation of lower degree, moreover, it hasn't accomplished the task of expanding employment space for the primal industry labor force. The structure warp coefficient of tertiary industry moves to zero step by step and it is in the standard range comparing with standard value of international theory. This trend shows underdevelopment of tertiary industry, lower urbanization level, evolution lag of new pattern section standing for the direction of industry process and extent of market growth and less capacity of absorbing labor force.
    At last,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to develop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引文
[1] 张炳申著:《劳动力市场配置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2] 张炳申主编:《产业组织、企业制度与支持系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石磊著:《中国产业结构成因与转换》,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 龚仰军著:《产业结构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 罗润东著:《中国劳动力就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阿瑟·刘易斯著:《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7] 李江帆主编:《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
    [8] 杨公朴等著:《产业结构:上海的抉择和优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9] 赵履宽、杨体仁、姚先国、王建新等编:《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年版.
    [10] 邓伟根著:《区域产业经济分析》,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11] 李薇辉、薛和生主编:《劳动经济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12] 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托斯主编,卢昌崇、王询译:《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13] 王昕主编:《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理论·比较·选择》,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14] 杨先明、徐亚非、程厚思著:《劳动力市场运行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年12月第1版
    [15] 蔡昉、都阳、王美艳著:《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16] 刘伟主编:《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17] 杨公朴主编:《产业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18] 徐林发著:《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19] 江世银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20] 李培林主编:《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1]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2] 宋海林著:《中国产业结构协调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23] 郭克莎、王延中主编:《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24] 郭克莎著:《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3年12月第1版
    [25] 毛健著:《产业结构变动与产业政策选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9月版
    [26] 张秀生、卫鹏鹏主编:《区域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第1版
    [27] 张平主编:《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优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28] 王斌著:《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应用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9] 周振华著:《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0] 西蒙·库兹涅茨著:《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31] 冯邦彦著:《香港产业结构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32] 姚裕群著:《市场经济下的就业理论和就业促进》,中国劳动出版社,1996年9月版
    [33] 胡鞍钢等著:《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34] 唐·白劳德、马克·杰克逊著:《劳动经济学—劳动市场的理论与实践》,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年版
    [35] 杨小凯、张永生著:《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 杨小凯、黄有光:著,张玉纲译:《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7] G·J·施蒂格勒著,潘振民译,《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8] 陆铭著:《工资和就业的议价理论—对中国二元就业体制的效率考察》,上海三连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39] 何诚颖:《中国产业结构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40] 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41] 钱纳里等:《发展的形式》,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2] 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3] 迈克尔·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44] 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5] 陈宗胜:《发展经济学:从贫困迈向富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6] 张抗私等编著:《当代劳动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 林毅夫:《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3年版
    [48]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9] 陆铭:《劳动经济学:当代经济体制的视角》,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 戴伯勋、沈宏达主编:《现代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51] 龚仰军、应勤俭编著:《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1] 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经济研究》,1998年3期,16—21页;
    [2] 张炳申、李华民:《智力劳动的分配决定效应及模型》,《经济研究》,2002年7期,19—26页;
    [3] 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经济学动态》,2002年10期,25—28页;
    [4] 张车伟、蔡防:《试论加入WTO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5月,18—23页;
    [5] 杨河清:《论日本就业状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人口与经济》,2001年6期,22—25页;
    [6] 范剑勇、颜燕、王加胜:《改革以来就业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9期,35—39页;
    [7] 夏杰长:《劳动量就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其相关政策选择》,《求索》,2000年3期,30—34页;
    [8] 张炳申:《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学术研究》,1996年7期,20—25页;
    [9] 袁志刚、李哲圭:《上海与汉城就业结构的比较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01年3期,31—35页;
    [10] 陈明森:《自主成长与外向推动:产业结构演进模式比较》,《东南学术》,2003年3期,27—31页;
    [11] 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12期,25—28页;
    [12] 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2001年4期,8—13页;
    [13] 李仲生:《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人口与经济》,2003年2期,21—24页;
    [14] 王诚:《就业结构分析与政策新思路》,《财经科学》,2000年3期,14~17页;
    [15] 夏杰长:《中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1期,18—22页;
    [16] 陈吉元、胡必亮:《中国三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研究》,1994年4期
    [17] 靖学青:《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比较》,《上海经济 研究》,2003年第1期,29—33页;
    [18] 冯玫:《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GDP对其就业水平的影响及启示》,《东北亚论坛》2003年4期,24—27页;
    [19] 邵洁笙:《从主导产业的选择看优化广东产业结构》,《.南方经济》2005年5期,36—39页;
    [20] 刘鲁鱼、胡振宇:《广东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与思路调整》,《广东经济》,2005年7期,45—48页;
    [21] 左正:《广东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11月,19—23页;
    [22] 扶青、董小麟:《广东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南方经济》,1999年第11—12期,40—43页;
    [23] 罗国勋:《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35—39页;
    [24] 王兵:《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26—29页;
    [25] 徐现祥、舒元:《劳动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21—25页;
    [26] 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11—15页;
    [27] 袁志刚、范剑勇:《上海市就业的产业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20—23页;
    [28] 范剑勇、桂琦寒、崔英:《上海市就业结构的产业特征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17—21页;
    [29] 夏业良:《上海市三次产业中劳动力结构及产出效率的比较分析》,《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18—22页;
    [30] 李实:《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35—39页;
    [31] 杨宜勇、李建立:《1999~2001年我国就业形势与对策研究》,《管理世界》,1999年第4期,41—15页;
    [32] 林畅:《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对城市就业与工资率影响的理论探讨》,《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第5期,48—53页;
    [33] 蔡昉:《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4期,31—36页;
    [34] 陈钊:《中国转型中的所有制结构调整:一个动态模拟》,《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第1期,27—31页;
    [35] 陈钊、陆铭:《二元体制下的劳动力就业选择及其对就业效率的影响》,《上海经济研究》,1998年12月,35—39页;
    [36] 蒲艳萍:《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增长影响及国际比较》,《现代财经》,2005年第2期,27—29页;
    [37] 贺斌:《上海及长江流域产业结构比较》,《上海综合经济》,1999年第6期,22—26页;
    [38] 华晓慧:《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31—35页;
    [39] 肖灵机、徐文华、熊桂生:《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制度 解释及制度安排》,《当代财经》,2005年第6期,24—27页;
    [40] 张中华、刘继兵:《经济转型、结构性约束与就业增长—基于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14—18页;
    [41] 胡琦、许峰:《上海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28—32页;
    [42] 刘乃全、孙海鸣:《上海产业结构、人口、就业的互动关系研究》,《财经研究》,2003年1月,31—35页;
    [43] 顾建平、刘葆金:《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动与就业增长》,《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12期,41—46页;
    [44] 叶仁荪:《中国地区就业结构的比较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6期.,31—34页;
    [45] 王知桂、李建平:《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评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2期,33—36页;
    [46] 陆铭、陈钊:《就业体制转轨中的渐进改革措施—国有企业二层次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效率改进》,《经济研究》1998年第11期,25—31页;
    [47] 王诚:《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15—19页;
    [48] 蔡昉:《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14—18页;
    [49] 杨云彦、陈金永:《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27—31页;
    [50] 汪和建:《就业歧视与中国城市的非正式经济部门》,《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25—29页;
    [51] 卢周来:《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透析》,《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第3期,24—28页;
    [52] 周小亮:《劳动力市场城乡歧视及其社会经济效应》,《当代财经》1994年第9期,30—33页;
    [53] 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34—38页;
    [54] 李建伟:《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8年第9期,24—27页;
    [55] 杨宜勇:《城市社区就业发展前景巨大》,《理论与改革》2002年第1期,35—38页;
    [1] Aleksandra Rogut, Tomasz Tokarski, "Regional diversity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and outflows from unemployment to employment in Pol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Bradford" 2002. Vol. 23, Iss. 1; pg. 62, 16 pgs
    [2] Castells, Manuel, Aoyama, Yuko,"Paths towards the informational society: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G-7 countries, 1920-90",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Geneva: 1994. Vol. 133, Iss. 1; pg. 5, 26 pgs.
    [3] Dan O' Donoghue, "Some evidence for the convergence of employment structures in the British urban system from 1978 to 1991" , "Regional Studies. " Cambridge: Apr 2000. Vol. 34, Iss. 2; pg. 159, 9 pgs
    
    [4] Barth, E., O. Raaum and R. Naylor (2000), "Union Wage Effects: Does Membership Matter?" The Manchester School,Vol.68,No.3
    
    [5]Burda, M. (1993), "Unemployment, Labor Markets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Eastern Europe" , Economic Policy, April 1993,16: 102—128, 132—137.
    
    [6]Dong, Xiaoyuan and Louis Putterman(2002), "China' 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First Reform Decade:An Analysis of a Declining Monopsony" .Economics of Planning, 35(2):109-140.
    
    [7]Chadha, B., F. Coricelli and K. Krajnyak(1993), " Economic Restructuring, Unemployment, and Growth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IMF Staff Papers, December 1993, 40(4) :744-780.
    
    [8]Gibbons, R. (1992), A Primer in Game Theory, Prentice Hall Europe, Simon &Schuster Company .
    
    [9]Knight and Lina Song(1999), Employment Constraints and Sub-Optimality in Chinese Enterprises" .Oxford Economics Papers, 51.
    
    [10]Lane, Timothy D. (1994), "Wage Controls and Employment in Economies in Traisition"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174—187
    
    [11]Leotaridi,M. R. (1998), "Segmented Labour Markers: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 Vol. 12, No.1.
    
    [12]Li, Wei (1997), "The Impact of Ecomomic Reform on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State Enterprises, 1980-1989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05, No. 4, 1080-1106.
    
    [13]Nickell,S. J. and M. andrews(1983), " Unions, Real Wage and Employment in Britain 1951-79 " .Oxford Economic Papers, Vol. 35, Supplement, 183-2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