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关系协调视域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治机制是一个国家政治权力运行的过程和机理,它设定了不同政治主体参与政治系统的方式、可能途径及其过程。民主政治机制是现代社会利益关系协调的重要方式。经济转轨引发的利益分化及利益诉求多元化在我国已经并长期存在,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正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形态,这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必须面对的社会生态环境,既对现有政治机制的利益协调能力提出了挑战,又为其优化提供了动力。经济利益关系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又对经济利益关系产生不可替代的能动反作用,能否在利益分化过程中实现社会和谐,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体系的承受能力和对社会利益关系的把握及调控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将取决于政治机制的民主发展程度。
     本文在分析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当前利益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以及利益矛盾新态势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阶级分析方法以及民主思想,以论证利益关系协调、民主政治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为前提,以实现利益关系协调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双向实践互动为研究着眼点,以“公民政治权利的程序化实现、社会力量的体制式均衡吸纳、党和国家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为横向分析坐标,以“国家民主、政府民主和社会民主”为纵向分析层面,探讨如何通过政治资源有效配置和政治制度合理安排,实现社会利益分配和利益矛盾解决的最大公平,寻求政治体制既能充分吸纳广泛政治参与,又能维持其有序性和稳定性,保证民主发展和社会和谐同时实现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对策。
     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利益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利益关系协调机制调整与生产力发展相同步,坚持党的领导与保证不同阶层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扩大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相兼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的基本路向是: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实现权力结构优化,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与完善利益整合机制,协同发展竞争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方式。
     本文认为民主机制可以分为国家、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具体展开。
     就国家民主层面,应当通过完善选举、代表和会议等方面的机制,来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在政治系统中应当具备的第一位作用,疏通代议民主机制利益表达的通道,强化人民代表的利益代表性,增强人民代表大会的利益整合效率。作为社会和国家沟通的重要渠道,以及人民代表大会的有效补充,人民政协民主政治机制在利益诉求表达和整合乃至于国家重大事务决策中有着特有的优势。基于社会变迁的现实,其完善应当从“优化界别设置,提高界别内部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政协各项决议的效率”等方面入手。
     推动政府民主机制的改进是利益关系得以公正协调的程序保证。现实中很多利益矛盾和群体性冲突往往是政府不恰当的行政决策和执行行为诱发的,行政透明化和民主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我国政府体制改革,应当在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民主与分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的开放性,提高政府的民意回应能力,形成公职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和强势群体俘获政府的预防机制,构建公众参与型的公共政策决策议程结构和执行模式。
     利益关系协调还需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社会力量,积极推动公民社会成熟,扩大社会公共领域空间,发展社会民主。只有社会建设的推进,才能真正形成遏制资本和制约权力的现实力量和社会基础。就我国而言,在社会民主机制的建构中,应当充分提升“基层自治民主体系”等原有社会自治制度资源的效率,在合理界定国家(政府)与社会自治组织权力关系的基础上,强化农村村委会、工会组织及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利益关系协调功能,构建农村利益矛盾、劳资纠纷矛盾以及社区利益矛盾的化解机制,在利益关系协调上形成国家(政府)与社会自治组织互补且合作的良性关系。
The Stratum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luralistic Interests caused by the Stratum Differentiation exist in China for long-term.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the different stratums is becoming the main manifestation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which is the social ecology environment. We must face the environment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It is not only a challenge to the coordination abilit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but also provides the impetus for its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The essence of stratum differentiation is the changes in the economic interest. The economic decides the politics, on the other sides, the politics's effect to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is Irreplaceable. Whether achieving the social harmony in the process of stratum differentiation will largely depends on the capacit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ability of grasp and control the interest of different stratum.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is capability will depend on 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democracy. Therefore, setting up the democratic mechanism to coordinate th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stratums is the important targe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the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optimization.
     In this thesis, the analysis is on the basis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current interest as well as the new trend of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 and integrated use of the Marxist class hierarchy analysis method as well as democratic idea as theoretical guidance. This paper makes the argumentation the internal logic associated between interest coordin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as a precondition.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achieving the mutual practice interactive between the interest coordin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On one side, the thesis researchs from the "realizing the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n program, balanced and systematic absorbing the social forces, indentifying the legality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s political authority." On the other side, it also researchs from " the democratic of country, the democratic of government and the democratic of social". From these two sides, this paper analysis how to realize fair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ocial interests and conflicts of interest by arranging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assigning the political resources. This paper seeks a political system which can fully absorb the broa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lso can maintain the order and stability of itself.
     In the context of class differentiation, in ord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t interests,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al mechanisms mus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matching the coordination of interes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uniting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to ensure that the different sectors of the people are the masters, combining the promoting of the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fully accounting the expand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as well as others principles. The specific way forward mechanis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optimizing the power structure based on the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building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democratic political mechanism, smoothing the channels of expression of interest and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 integration of interests, joint developing the competitive democracy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democratic mechanism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of the country,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he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al mechanism of should commence from these specific.
引文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① 郑慧:《民主制度与民主机制之辨》,《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
    ① 转引自陈红太:《当代中国政府体系和政治研究法》,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② 文晓明,王立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① 李景鹏:《权力政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② 李景鹏:《权力政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06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② 《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4页。
    ②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级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③ 李强:《社会分层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① Weber,M.1994a."Class,Status,Party",Pp.113-122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edited by David B. Grusky. Boulder: Westview Press Inc.
    ① [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转引自Raymond Aron著《社会学主要思潮》,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238页。
    ② [德]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4页。
    ① [法]涂尔干:《社会分工》,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64页。
    ① 苏阳,冯仕政,韩春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阶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①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① [美]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
    ①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② 俞良早:《经典作家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理论及其当代发展》,《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4页。
    ① [美]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① [美]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页。
    ③ 郁建兴:《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学说新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
    ① 《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③ 同上,第222页。
    ④ 同上,第16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② 同上,第155页。
    ③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页。
    ⑤ 何俊志:《对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有关论述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1期。
    ⑥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3页。
    ② Samule P. Huntington, The Third Wave,Dem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91, p.6-9.
    ① 程竹汝:《当代中国政治的科学发展:寻求民主实现形式的最优次序与发展重心》,《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2期。
    ② 侯才:《马克思的后政治民主模式及其实践》,《学习时报》2004年5月17日。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① 李春玲归纳了不同学者的阶级阶层划分模型,包括传统阶级阶层分类模式、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分类模式、多元指标分层模式、利益群体分类模式及新马克思主义和新韦伯主义分类模式等。参见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87—9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9页。
    ② 陆学艺:《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7期。
    ③ 同上。
    ① 特指我国私营企业中的雇佣工人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及机关编制外的雇佣人员。
    ② 董少林,吴波:《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结构及其内在矛盾》,《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3期。
    ① 陆学艺:《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7期。
    ②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辩证看务实办》,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③ 《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① 参见刘渝琳,梅斌:《行业垄断与职工工资收入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1期。
    ② 李强:《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学术界》,2000年第3期。
    ③ 龚维斌:《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① 国家统计局自2000年公布全国基尼系数为0.412之后,在长达十年时间里基本上未对国内的基尼系数公开官方数据,在2011年12月公布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中含糊地提到,2010年的基尼系数比2000年略高。2013年1月18日,在举行的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终于公布了从2003年到2012年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79、0.473,0.485、0.487、0.484、0.491、0.490、、0.481、0.477、0.474,10年间呈现出先高后低的态势,但都在0.47以上变动。而官方公布的数据与民间数据又存在着较大差异,2012年12月9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京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参见《京华时报》,2012年12月10日。
    ② 李迅雷:《中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经济参考报》,2010年5月10日。
    ③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以“你看好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吗”为题,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405名网友,实施的在线即时调查,调查显示,在公众眼中,最有可能阻碍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问题依次有:“贫富分化严重”(75.4%)、“权力不受制约”(59.4%)、“利益集团坐大”(52.8%)、“生态环境恶化”(52.6%)、“弱势群体利益受侵害”(50.3%)、“经济发展减速”(31.3%)、“国际环境紧张”(28.2%)、“人口红利消失”(27.0%)等。参见《万人民调:未来十年公众最焦虑贫富分化阻碍国家发展》,《中国青年报》,2012年11月06日07版。2012年,央视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收入改善位居榜首,缩小贫富差距列在次席;新华网全国“两会”调查显示,缩小贫富差距排在22个选项之首。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辩证看务实办》,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① 郭红霞:《转型期我国阶级阶层关系调研报告》,《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② 汝绪华:《基于均衡阶层话语权的社会稳定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3期。
    ③ 有关详情和讨论参见腾讯评论:《内地小学辍学率退至十年前辍学主体移至低年级》。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叫停了实施十余年的“撤校并点”政策。http://view.news.qq.com/a/20121121/000002.htm.
    ④ 有关详情和有关讨论参见腾讯新闻:http://news.qq.com/zt2012/gznt/.
    ① 李培林认为,现在收入差距的关键问题,固然有不均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不公问题。解决不公问题,必然触及现有的利益格局,触及一些既得利益集团,这是改革的难点所在。不下决心触及现有利益格局,为国家长治久安解决好分配问题,就会造成问题的积累,甚至导致哪个社会阶层都不满意。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辩证看务实办》,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② 参见段若鹏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5-286页。
    ③ 吴忠民:《形成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社会分层中的公正规则初探》,《东岳论丛》,2005年第1期。
    ① 蒋俊明:《社会分层对社会和谐的双重影响》,《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② 参见严海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新变化的政治分析》,《江淮论坛》,2006年第4期。
    ① 张翼:《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动趋势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① 参见杨永久,焦少林:《社会转型、利益博弈与制度成长——以<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为个案的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② 杨永久,焦少林:《社会转型、利益博弈与制度成长——以<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为个案的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③ 参见孙立平:《利益博弈新手段社会观察》,《经济观察报》,2005年6月13日。
    ④ 参见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3页。
    ⑤ 朱力:《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学海》,2009年第1期。
    ① 宋宝安,于天琪:《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影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② 景跃进:《演化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挑战与前景》,《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① 参见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3页。
    ② 于建嵘指出:“目前的群体性社会冲突事件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由吏治腐败造成的官民矛盾才是这些事件频繁发生的直接诱因,而官民矛盾的实质就是当前的公权力代表组织和机构的权限过大,缺乏一种制衡其被滥用的力量才是深层次原因。”于建嵘:《群体性事件症结在于官民矛盾》,《中国报道》2010年第1期,转自《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book/zhuanti/qkjc/txt/2010-01/13/content_19228539.Htm.
    ③ 典型案例有:2004年5月,为了完成珠泉商贸城拆迁工作,湖南省嘉禾县委、县政府办联合发文,要求全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做好拆迁对象中自己亲属的“四包”工作,规定有关责任者如不能落实,将实行“两停”处理————暂停原单位工作、停发工资,并在当地体育场上贴出了“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的标语。http://news.sina.com.cn/c/2004-05-15/15582539081s.shtml.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旷-4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② 同上,第545页。
    ③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7页。
    ① 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基本上仍然是邓小平指出的“权力过分集中”、“民主太少”的苏式政体。虽然这一观点值得商榷,但是权力集中确实是我国现有政治系统的主要特征。参见王占阳:中国急需发展低度民主(上),《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期。
    ② 李路路:《和谐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协调》,《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5期。
    ③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度计划的经济体制实际上也是一种权力经济,或者说是权力高度集中在生产领域的必然反映。
    ④ 徐勇:《民主:一种利益均衡的机制》,《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
    ① 参见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
    ② 黄文扬主编:《国内外民主理论要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81页。
    ① 黄文扬主编:《国内外民主理论要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82页。
    ② 参见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261页。
    ① 吴鹏森:《培育中国特色的中间阶层构建一个和谐的小康社会》,《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① 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6页。
    ① 王淑琴:《公民权利正当性的政治学分析》,《学术论坛》,2006年第9期。
    ① 孙江平:《权利失衡与结构断裂》,《经济观察报》,2004年11月15日第T00版。
    ② [美]汤姆·L·彼彻姆著:《哲学的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1页。
    ① 阎孟伟:《公民权利和贫富分化问题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基本理念》,《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9期。
    ① 作为分析工具存在的阶层可以看做是一种政治分析中的利益坐标,把某个阶层的政治倾向、态度及可能采取的政治行动与其所处的特定经济利益地位联系起来加以观察。比如对中产阶阶层的分析,从其利益关系的现状得出了其具有“政治上后卫”保守性格的结论。
    ②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① 参见杨永久,焦少林:《社会转型、利益博弈与制度成长——以<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为个案的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① 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① 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② 同上,第1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2页。
    ② 于幼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1页。
    ③ 王俊拴:《当代中国政治体系权威性建构的基本特色》,《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2期。
    ①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07月02日。
    ①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①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①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②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③ 同上,第50—85页。
    ① 黄星:《维稳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人民日报》,2012年07月19日。
    ①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18日,人民网一人民日报,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
    ① 参见:[匈]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8页。
    ② 政府的“苏丹化”是美国政治学家林兹根据古代“苏丹王”统治的模式而提出的新概念,常被用来表证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时有出现的政治权力失控和滥用状态。参见:萧功秦《从转型政治学看三十年中国变革》,《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5期;《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地方庇荫网政治》,《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中国转型期地方庇荫网形成的制度因素》,《文史哲》,2005年第3期;《中国后全能型的权威政治》,《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0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
    ② 蒋俊明:《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的作用及其建设》,《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 曹鹏飞:《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转型及其趋势》,《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② [美]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47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② 以下三个方面可能阻碍了政府对市场放权的力度:一是经过财政承包制和分税制改革等一系列的分权化改革使地方政府成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利益主体,从而削弱了政府放权的动力;二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指引下,GDP增长速度逐渐成为政绩考核体系的核心指标,经济发展成为最大政治,政府不敢放松对经济和市场的控制,为了增强GDP的增长速度,政府仍然掌握了大量的经济职能,甚至直接干预经济的运行;三是面对改革和转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政府更愿意采用行政干预进行直接控制则,而见效慢、力度小的宏观调控和法治等间接管理手段则往往被弃用。
    ③ 参见蒋俊明:《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的作用及其建设》,《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8-72页。
    ②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版,第179页。
    ③ 同上,第209页。
    ④ [德]托马斯·海贝勒,[德]根特·舒伯特:《城乡公民参与和政治合法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226页。
    ⑤ 王锡锌:《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15页。
    ① 参见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页。
    ②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① 赵树凯:《“底层研究”在中国的应有意义》,《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②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版,第205、212页。
    ① 蒋俊明:《论社会阶层分化中实现社会和谐的政治对策》,《中州学刊》,2007年第4期。
    ① 黄卫平,陈文:《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理论探讨》,2005年第6期。
    ② 同上。
    ③ 参见蒋俊明:《发展协商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④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oin Elst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1.
    ② 黄卫平,陈文:《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理论探讨》,2005年第6期。
    ①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页。
    ② 同上,第115页。
    ③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① 参见何军:《公众参与:利益表达与利益整合的视角———基于北京市酒仙桥“投票拆迁”的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① 徐勇:《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4期。
    ① 邱家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路径探索——“中国民主的制度结构”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5期。
    ① 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5—76页。
    ① 美国学者欧博文将中国人大代表梳理为三种类型:消极者、代理人和进谏者。“有些代表既不能解释政策,也不反映意见和要求,我将其称之为‘消极者’,实质上是没有角色观念的人。由于选举人并不具有制裁力,上面也没有要求,就使得相当数量的代表将他们的地位视作没有责任的荣誉职位。”“承担政权代理人角色的代表的主要工作是代表国家向人民群众解释政府的法律和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是政府的代言人且并非选民的代言人。扮演进谏者角色的代表们某种程度上既具有政权代理人的色彩,又关心其选区和选民的经济利益和诉求。从现实的政治运行结构来看,各种各样的期望会使人大代表产生角色冲突,部分代表甚至也能够重塑角色以缓和角色紧张,但是,从总体上看,欲使人大代表落实民意代理这一政治角色看来还有不少的路要走。”参见陈明明、何俊志:《中国社会的民主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② 陈明明、何俊志:《中国社会的民主结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121页。
    ① 其实简单地增加底层民众的代表并不一定能够解决底层民众利益代表不够的问题,因为,这里同样存在着代表们代表意识和能力的问题。以下两种情况都可能存在:一是出身于本阶层或本群体的人并不一定能更好地代表本阶层或群体的利益;二是不出身于本阶层或本群体的人也并不一定就不能更好地代表这些阶层或群体的利益。显然,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代表的出身,而在于代表和选民之间能否形成选择和被选择的关系,只有通过这个选择过程,才能使各个阶层选举出能够代表本阶层利益的代表。相关讨论和论述可以参见孙立平:《谁来代表分殊的利益》,《经济观察报》,2008年3月31日。
    ① 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5—76页。
    ① 参见陈寒枫:《国家立法机关会议制度和议事程序比较研究》,载宪法比较研究课题组编:《宪法比较研究文集(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7页。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60页。
    ② 朱海英:《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论解读:三种理论的比较》,《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页。
    ① 虽然某些地方政协中已经出现了为数不多的农民和农民工委员,但是不能根本上改变农民参与政协机制不畅的问题。农业界是我国政协中的单独界别,农民工也可以以这个界别的名义参与到政协中来,但是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农业界别已经不能很好囊括农村日益分化的各个阶层,应当对农业界进行更为详细的划分。否则占有人数比例最大的农民很难获得实质性参与政协的制度支持,这种情况在工人阶层中也同样如此。这种细分还可以遏制农业(包括工业)政协委员精英化的趋势,让更多的农业劳动者、农民工及其他雇佣工人等社会底层的利益代表参与到政协中来。
    ② 汪正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谱写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一学习中共十七大精神的体会》,《江苏政协》,2007年第12期。
    ① 高秉雄,张江涛:《人民政协界别:变迁与改革》,《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62页。
    ①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① 对于国内大部分学者而言,民主行政和行政民主意义相同,往往不加区分地混用。但是有学者指出,这两个概念虽然从字面上看差不多,但是含义却是不同的。行政民主是外部民主,突出的是公民对政府权力运行的外部参与,民主行政是内部民主,突出的是政府组织成员对政府权力运行的内部参与,处理好民主行政与行政民主的关系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参见魏妹:《民主行政与行政民主——兼论中国行政改革的方向与困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② [美]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2页。
    ③ 赵根成:《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4页。
    ① [美]罗伯特·B·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②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18,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
    ③ [英]D·S·皮尤:《组织理论精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13页。
    ④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16页。
    ① 丁煌:《西方行政学术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2页。
    ② 刘重春:《民主行政视野下的问责制》,《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① [美]戴维·奥斯本:《改革政府》,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页。
    ② 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序言。
    ③ R.Kenneth.Godwin.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chers 1997.p29.
    ① 李昂《政治与行政、民主与官僚及回应与效率之辩证》,《行政试训》,.2003年第7期。
    ②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② 参见刘志鹏,《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治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③ [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页。
    ④ [美]特里·库拍:《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⑤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71页。
    ① Thomas R. Dye.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 庄德水:《公共政策失败的利益冲突因素分析》,《学术交流》,2010年第1期。
    ③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23页。
    ① [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美]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休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34235,1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页。
    ② 陈庆云:《关于“利益政策学”的思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① 王建容,王建军:《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形式及其选择维度》,《探索》,2012年第1期。
    ② 竺乾威:《地方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③ 毛寿龙:《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有效路径》,《人民论坛》,2011年第1期。
    ④ 徐元善:《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理论探讨》,2009年第5期。
    ⑤ 孙永怡:《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十大困境》,《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期。
    ① 政务公开不仅包括政策结果的公开,还应当包括决策过程和决策依据的公开,否则公众有理由认为,在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存在着权力滥用,被某些利益集团绑架等可能。由过程不公开引发公众对政府部门不信任的具体案例可参见:《生乳新国标定得这么低,老百姓能知道决策过程吗》,《中国青年报》2012年10月24日07版。
    ① [美]埃利诺·奥斯特罗姆,等:《规则、博弈与公共池塘资源》,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0页。
    ① 杨桃源,杨琳:《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意图》,《嘹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Z1期。
    ②萧公权:《宪政与民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① 刘晶:《论政策执行模式的对话性转向与官民互赖性合作关系》,《学海》,2011年第4期。
    ① [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
    ① [美]戴维·拉克斯、詹姆斯·西本斯:《谈判》,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①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20页。
    ②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3页。
    ③ [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5页。
    ① [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3页。
    ② 参见孙力:《社会民主、半国家与民主集中制》,《浙江学刊》,2011年第2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4页。
    ① 《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8页。
    ②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① 吴思红:《农村利益群体的演变及行为方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4期。
    ① 卢福营:《构建合理的村民自治权利救济机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① 徐勇:《对中国村民自治的反思》,《中国老区建设》,2006年第5期。
    ① 王明亮,刘三林,张成科:《论劳资关系协调“三方机制”实施的社会基础及局限》,《求实》,2012年第1期。
    ① [美]约翰·W·巴德:《人性化的雇佣关系——效率、公平与发言权之间的平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② Wall, Nolan.Small Group Conflict:A Look at Equity,satisfaction and Styles of Management,Small Group Behavior,1987,18:188.
    ② 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① Jie Shen: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abour Disputes in China,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abour Dis-putes,The current issue and full text archive of this journal is available at www.emeraldinsight.com/1751-1348.Htm.
    ② 景跃进:《演化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挑战与前景》,《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① 薛永慧:《群体纠纷与群体诉讼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① 王明亮,刘三林,张成科:《论劳资关系协调“三方机制”实施的社会基础及局限》,《求实》,2012年第1期。
    ② 杨文伟,吴忠民:《劳资矛盾研究的进展及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劳资矛盾问题研究述评》,《东岳论丛》,2012年第4期。
    ③ [韩]金秀坤:《韩国劳资关系》,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① 徐建丽:《浙江非公企业劳资矛盾与工会调节作用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① 林尚立:《社区:中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性空间》,《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
    ① 邓伟志:《关于当前中国的社区发展》,《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② 张洪武:《社区治理的多中心秩序与制度安排》,《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① 姚亮:《从社区论坛看各利益主体的博弈》,《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4期。
    ① 张洪武:《社区治理的多中心秩序与制度安排》,《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① 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233页。
    ② 张静:《培育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基础》,《法治论丛》,2006年第2期。
    ③ 夏建中:《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文史哲》,2003年第3期。
    ① 正是业委会政治和法律地位的不明确导致其权力有限,在维权过程中举步维艰。所以,有学者指出,很多积极参与业委会运作的业主在试图带领小区广大业主维权时由于遇到来自物业公司、街道、房管行政部门或者居委会的层层障碍,最终要么以失败告终,要么导致两个业委会并存或者两个物业公司并存的僵持局面。参见刁振娇:《业委会社区治理与公法完善》,《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② [美]罗纳德·J·奥克逊,罗杰·B·帕克斯:《公民声音与企业家精神》,http://www.Wiapp.org/wtpapers/workshopl3.html.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_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①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2日。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版。
    4.《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列宁专题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毛泽东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江泽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18,人民网一人民日报,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
    1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级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李强:《社会分层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李景鹏:《权力政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文晓明、王立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黄文扬主编:《国内外民主理论要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8.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9.王绍光:《民主四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0.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13.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殷陆军编译:《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8.陈明明、何俊志:《中国社会的民主结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9.刘政,程湘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20.陈寒枫:《国家立法机关会议制度和议事程序比较研究》,载宪法比较研究课题组编:《宪法比较研究文集(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赵根成:《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丁煌:《西方行政学术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24.张润书:《行政学》,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版。
    25.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6.周庆智:《中国县级行政结构及其运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7.萧公权:《宪政与民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30.薛永慧:《群体纠纷与群体诉讼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31.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32.王惠岩著:《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4.张铭、严强:《政治学方法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胡鞍钢:《影响决策的国情报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6.胡鞍钢、胡联合等:《转型与稳定:中国如何长治久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7.沈亚平:《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年):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4年):走向更加安全的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吴忠民:《社会公正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1.陶德麟:《社会稳定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2.聂运麟:《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出版。
    44.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著2010年版。
    45.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年版。
    46.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7.李毅:《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8.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
    49.孙肖远:《利益协调导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利益协调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0.郭建宁:《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51.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出版。
    52.孙力:《利益代表机制的政治分析》,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出版。
    53.李金河,徐锋:《当代中国公众政治参与和决策科学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4.石路:《政府公共决策与公民参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55.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6.敖带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7.陈晓莉:《政治文明视域中的农民政治参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8.刘晓凯:《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兼论30年来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9.靳江好,王郅强:《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矛盾调解机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0.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中国当代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1.李俊伟:《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2.董海军:《唐镇:乡镇社会的利益博弈和协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63.苏阳,冯仕政,韩春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阶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4.段若鹏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5.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1.[德]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法]涂尔干:《社会分工》,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3.[美]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美]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年版。
    5.[美]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6.[美]汤姆·L·彼彻姆著:《哲学的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8.[匈]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9.[美]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美]罗伯特·B·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英]D·S·皮尤:《组织理论精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2.[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上海三联书13。店1999年版。
    14.[美]特里·库拍:《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
    1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版。
    17.[德]托马斯·海贝勒,[德]根特·舒伯特:《城乡公民参与和政治合法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8.[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19.[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0.[美]埃利诺·奥斯特罗姆,等:《规则、博弈与公共池塘资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1.[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美]戴维·拉克斯、詹姆斯·西本斯:《谈判》,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23.[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4.[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25.[美]戴维·奥斯本:《改革政府》,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26.[美]约翰·w·巴德:《人性化的雇佣关系——效率、公平与发言权之间的平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韩]金秀坤:《韩国劳资关系》,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美]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28.[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9.[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英]谢尔顿·克里姆斯基,[英]多米尼克·戈尔丁:《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31.[英]芭芭拉·亚当,[英]乌尔里希·贝克,[英]约斯特·房·龙:《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32.[美]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3.[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34.[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5.美洲开发银行:《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6.世界银行:《2002/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1年版。
    37.[美]瑟罗:《得失相等的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8.[瑞典]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39.[美]爱德华·A·罗斯:《社会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40、[美]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1.[美]诺曼·迈尔斯:《最终的安全:政治稳定的环境基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4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43.[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4.[美]罗伯特·A·达尔著,《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俞良早:《经典作家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理论及其当代发展》,《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2.高秉雄,张江涛:《人民政协界别:变迁与改革》,《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3.蔡林慧:《由线性叠加到多元耦合:村级公共权力监督模式的嬗变》,《江海学刊》2011年第1期。
    4.刘晶:《论政策执行模式的对话性转向与官民互赖性合作关系》,《学海》2011年第4期。
    5.孙力:《社会民主、半国家与民主集中制》,《浙江学刊》2011年第2期。
    6.吴思红:《农村利益群体的演变及行为方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4期。
    7.朱海英:《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论解读:三种理论的比较》,《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8.俞良早:《列宁由理想化民主向现实民主的思想转变》,《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第5期。
    9.俞良早:《经典作家的“渐进发展”理论及其当代发展》,《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10.俞良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工人阶级执政党克服“危险”的理论及当代发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1.俞良早:《经典作家关于落后国家政权与政府的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2.俞良早:《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执政的工人阶级联合其他阶级、阶层的理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3.茆素琼、文晓明:《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及规律》,《学术探索》2012年第7期。
    14.蔡林慧:《国外代议机构的民众诉愿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4期。
    15.魏姝:《民主行政与行政民主——兼论中国行政改革的方向与困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6.蔡林慧:《拓展我国公民监督路径的载体分析》,《理论探讨》2010年第3期。
    17.孙建社:《全球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6期。
    18.王立新:《论深化改革的战略走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9.王立新:《试论我国社会分层中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的建构》,《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20.赵晖:《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1.刁振娇:《业委会社区治理与公法完善》,《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2.郁建兴:《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学说新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
    23.何俊志:《对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有关论述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1期。
    24.程竹汝:《当代中国政治的科学发展:寻求民主实现形式的最优次序与发展重心》,《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2期。
    25.陆学艺:《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7期。
    26.董少林,吴波:《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结构及其内在矛盾》,《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3期。
    27.参见刘渝琳,梅斌:《行业垄断与职工工资收入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1期。
    28.李强:《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学术界》2000年第3期。
    29.龚维斌:《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0.朱平,龚廷泰:《利益分化与整合的功能关系探析》,《学海》2002年第2期。
    31.郭红霞:《转型期我国阶级阶层关系调研报告》,《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32.汝绪华:《基于均衡阶层话语权的社会稳定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33.张群梅:《当前中国阶层流动固化趋向与治理路径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34.蒋俊明:《社会分层对社会和谐的双重影响》,《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 第2期。
    35.严海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新变化的政治分析》,《江淮论坛》2006年第4期。
    36.张翼:《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动趋势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37.朱力:《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学海》2009年第1期。
    38.宋宝安,于天琪:《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影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5期。
    39.王占阳:《中国急需发展低度民主(上)》,《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期。
    40.李路路:《和谐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协调》,《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5期。
    41.徐勇:《民主:一种利益均衡的机制》,《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
    42.杨永久,焦少林:《社会转型、利益博弈与制度成长——以<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为个案的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43.吴鹏森.《培育中国特色的中间阶层构建一个和谐的小康社会》《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4.王淑琴:《公民权利正当性的政治学分析》,《学术论坛》2006年第9期。
    45.阎孟伟:《公民权利和贫富分化问题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基本理念》,《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9期。
    46.王俊拴:《当代中国政治体系权威性建构的基本特色》,《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2期。
    47.陈国权,周盛:《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48.熊光清:《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
    49.要战通:《民主执政的障碍与克服》,《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12期。
    50.夏建中:《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文史哲》2003年第3期。
    51.蒋俊明:《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的作用及其建设》,《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52.曹鹏飞:《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转型及其趋势》,《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53.张华青:《公民文化对政治现代化的意义》,《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54.赵树凯:《“底层研究”在中国的应有意义》,《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55.蒋俊明:《论社会阶层分化中实现社会和谐的政治对策》,《中州学刊》2007 年第4期。
    56.黄卫平,陈文:《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理论探讨》2005年第6期。
    57.何军:《公众参与:利益表达与利益整合的视角——基于北京市酒仙桥“投票拆迁”的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58.徐勇:《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4期。
    59.任中平:《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国家民主与社会民主的关系辨析及发展走向》,《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60.邱家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路径探索——“中国民主的制度结构”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5期。
    61.刘重春:《民主行政视野下的问责制》,《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62.庄德水:《公共政策失败的利益冲突因素分析》,《学术交流》2010年第1期。
    63.李昂:《政治与行政、民主与官僚及回应与效率之辩证》,《行政试训》2003年第7期。
    64.刘志鹏:《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治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65.陈庆云:《关于“利益政策学”的思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66.王建容,王建军:《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形式及其选择维度》《探索》,2012年第1期。
    67.竺乾威:《地方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68.毛寿龙:《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有效路径》,《人民论坛》2011年第1期。
    69.徐元善:《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理论探讨》2009年第5期。
    70.孙永怡:《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十大困境》,《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期。
    71.杨桃源,杨琳:《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意图》,《嘹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Z1期。
    72.吴晓林:《改革开放以来农民阶层的分化与政治整合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73.盛晔:《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动力、过程和结构》,《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74.张彬从:《“解构”走向“结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趋势》,《长白学刊》2006年第4期。
    75.邹宏如:《和谐与冲突的双重变奏——简论阶层分化对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 的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
    76.高红:《中国阶层分化中的社会公正性研究》,《理论探讨》2006年第3期。
    77.刘红凛:《党的利益协调能力——内涵、功能与先进性要求》,《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8期。
    78.杨柳:《从伦理的视角看利益协调机制》,《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79.谢晶莹:《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现代经济探讨》2010第3期。
    80.范明英:《社会发展变革中的社会利益协调与均衡》,《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81.李亚:《多元利益共赢方法论:和谐社会中利益协调的解决之道》,《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8期。
    82.蔡志强:《加强党的思想整合:利益协调与价值引导》,《理论前沿》2009年第22期。
    83.杨少垒:《马克思恩格斯利益协调思想的当代解读》,《求实》2009年第9期。
    84.李琼:《民间组织的利益协调功能及其实践机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85.范铁中:《利益协调: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与路径》,《求索》2007年第6期。
    86.李钟麟:《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协调原则与运行机制》,《学术交流》2007年第5期。
    87.郭建宁:《试论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2期。
    88.王朝明:《转型期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利益协调——基于社会分层的视角》,《社会科学研究》2007第1期;
    89.余育国:《人民政协在利益协调机制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河北学刊》2007年第1期。
    90.唐志龙:《利益协调力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整合价值》,《理论探讨》2006年第6期;
    91.施维树:《关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7期。
    92.邓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利益协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93.吴佩芬:《论利益协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94.王刚:《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协调问题研究》,《理论探讨》2005年3期。
    95.刘天喜:《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协调发展的客观机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96.高兰:《新时期物质利益协调问题探析》,《理论探讨》2003年第6期。
    97.吴家庆:《论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
    98.李锐:《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与政治参与》,《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99.孙岩:《政治和谐视域中的当代中国社会中间阶层政治参与》,《求实》2008年第2期。
    100.赵红卫:《论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长效机制的构建》,《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01.岳世平:《略论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江苏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02.孙立平:《和谐社会需要利益均衡机制》,《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第10期。
    103.吴忠民:《形成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社会分层中的公正规则初探》,《东岳论丛》2005年第1期。
    104.石秀印,许叶萍:《多重博弈下的阶层分化与弱势阶层的抗争》,《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05.黄宇:《公共政策趋中机制的理性思考》,《浙江学刊》2006年第3期。
    106.詹中原:《公共政策问题建构过程中的公共性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4期。
    107.施富兰:《公共政策制定价值研究论纲》,《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08.王春福:《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机制》,《学术交流》2006年1期。
    109.刘伟忠,张宇:《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制定》,《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110.李强彬:《论协商民主与公共政策议程建构》,《求实》2008年第1期。
    111.王春城:《我国社会公正体系建构与公共政策体制保证》,《行政论坛》2008年第6期。
    112.韦朝烈:《社会阶层的新变化与政策选择的合理性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113.何家栋,王思睿:《社会阶层分析与政治稳定研究》,《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4期。
    114.李刚,彭伟:《论阶层博弈背景下的动态政治稳定》,《生产力研究》2009 年第2期。
    115.卢福营:《构建合理的村民自治权利救济机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116.徐勇:《对中国村民自治的反思》,《中国老区建设》2006年第5期。
    117.王明亮,刘三林,张成科:《论劳资关系协调“三方机制”实施的社会基础及局限》,《求实》2012年第1期。
    118.景跃进:《演化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挑战与前景》,《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19.王明亮,刘三林,张成科.《论劳资关系协调“三方机制”实施的社会基础及局限》,《求实》2012年第1期。
    120.杨文伟,吴忠民:《劳资矛盾研究的进展及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劳资矛盾问题研究述评》,《东岳论丛》2012年第4期。
    121.徐建丽:《浙江非公企业劳资矛盾与工会调节作用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122.林尚立:《社区:中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性空间》,《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
    123.邓伟志:《关于当前中国的社区发展》,《江苏社会学》1999年第6期。
    124.姚亮:《从社区论坛看各利益主体的博弈》,《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4期。
    125.张洪武:《社区治理的多中心秩序与制度安排》,《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26.张静:《培育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基础》,《法治论丛》2006年第2期。
    1. Weber,M.1994a."Class,Status,Party",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edited by David B. Grusky. Boulder:Westview Press Inc.
    2. Wall,Nolan.Small Group Conflict: A Look at Equity,satisfaction and Styles of Management,Small Group Behavior,1987.
    3. R.Kenneth.Godwin.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M].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chers 1997.
    4. Join Elster.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5. Samule P. Huntington, The Third Wave,Dem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91.
    6. P.N.Bhagwait.Speech Before All India Law Teachers Conference, (Varanasi,December 27,1979)
    7. John Chamberlin. Provision of Collective Goods as a Function of Group Siz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4.
    8. Terry M Moe. Toward a Broader View of Interest Groups. The Journal of Politics,1981.
    9. Terry M Moe.The Organization of Interest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0. Pamela E.Oliver. Formal Models of Collective Ac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3.
    11. Robert H. Salisbury.an Exchange Theory of Interest Groups,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13, February 1969.
    12. Mark P Petracca. The Politics of Interests:Interest Groups Trans formed.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2.
    13. Clive S.Thomas, ed., Polirtical Parties and Interest Groups:Shaping Democratic Gouernance,Boulder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e,2001
    14. Rob Baggott.Pressure Groups: A Question of Interest. Pavic Press.1994.[112]Duncan Watts.Pressure Groups and explains how they operate.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7.
    15. Ostrom, Elinor.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the Rational Choice Theory of Collective Ac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Review,1998.
    16. Mark P Petracca, Ed:The politics of Interests:Interest Groups Transformed.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2.
    17. Anne Marie Cammisa. Governments as interest group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1995.
    1.贾玉娇: 《利益协调与有序社会》,吉林大学2010年。
    2.卢晓云:《和谐利益论—新时期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协调研究》,复旦大学2009年。
    3.范铁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王郅强:《和谐秩序与利益协调》,吉林大学2006年。
    5.张喜红:《当代中国社会团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06年。
    6.管前程:《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翟波:《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
    8.陈松友:《当代中国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
    9.刘晓凯:《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中的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