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当代小说中抗战历史图景的时代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意在考察现当代小说中抗战历史图景的时代变迁问题。抗日战争一直是现当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但是作为一个恒定地发生过的历史事实,几十年来不同时代的小说对它的叙述中所呈现出的抗战历史图景却并不相同,甚至是完全迥异的。本文就是要通过考察战时以来的小说中抗战历史图景的时代差异,来探讨关于抗战的小说叙述在不同时代有如何的不同,这种不同又是如何叙述出来的,以及为什么如此叙述,发现抗战图景发生时代变迁的动因、状貌和轨迹,在这个过程中解决目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三章。
     绪论部分首先是阐述了历史、叙事与抗战图景之间的关系。由于历史事件的呈现是叙事的结果,而叙事总是要受到时代主导意识形态的牵制,所以不同时代的叙事对于同一段历史的阐释和理解就会发生差异,从而为这段历史营造出各自不同的图景。抗战叙事亦是如此。其次是阐述了“革命”是理解抗战文学和抗战历史图景变迁的关键词。抗战历史图景的变迁与各个时代的文艺观念、创作环境以及意识形态的诉求等所构成的整体语境及其变迁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无产阶级的“革命”理念无疑是这个整体语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规约着抗战叙事。“革命”话语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抗战叙事及其营造的抗战历史图景亦因之而变迁。由于革命与抗战的密切关系,革命话语和革命语境的时代变迁是本文的重要切入角度和理论线索。第三是对有关研究的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思路、对象、方法以及目的进行了介绍。主要是:结合对抗日战争的时限和“抗战文学”概念的厘定,把七十余年来凡是以抗日战争为表现对象的小说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均视为研究对象;目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局限于战时和断代史研究而较少通史研究、对文革期间的作品缺乏关注、抗战文学的研究难以获得独立的地位、对关于抗战的文学叙事和抗战图景的时代变迁缺乏系统和深入的探讨等等,本文在对抗战图景历时性变迁的探讨中力图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在论述中主要关注抗战力量的构成和变化、一些具体场景的浮沉变迁、叙述中所呈现出来的抗战的性质。
     第一章探讨了战时关于抗战的小说叙述在抗战与革命话语的双重制约下所提供的抗战历史图景。第一节主要论述了部分战时抗战小说努力把抗日战争叙述为一场跨越国家民族界限的阶级革命,但是在民族救亡的峻急需求和民族矛盾上升的时代背景下,阶级意识难于实现对民族意识的跨越,这种努力不能不面临着叙事的难题。马克思和毛泽东等人的革命理论是这种叙事努力的理论渊源。第二节从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现实存在出发,分析了“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是坚持阶级理念的努力,重点选取抗战小说中关于农民、知识分子、土匪、国军的抗日斗争的叙述,考察和论述了它们如何从阶级观念出发,对谁在抗战进行论证,使革命和阶级理念纠缠在它们所营造的抗战图景之中。第三节从抗战对革命的制约出发,分析了有的战时抗战小说摆脱了革命理念和阶级意识的纠缠,叙述出了联合抗战、民间抗战、两种政治力量主导下的抗战,把抗战营造成为民族御侮的救亡图景。第四节主要是探讨在革命和抗战话语制约下的觉醒和人性人道场景,并对启蒙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二章探讨了抗战结束至文革结束期间的小说叙述对抗战历史图景的革命化的营造。第一节是本章的引论,从抗战小说和抗战文学研究中“革命”对“抗战”的修饰入手,分析了关于抗战的文学叙述被覆盖于关于革命的文学叙述的具体表征和现实政治需求,论述了这个时期关于抗战的文学叙述并非为了叙述抗战,而是以“革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抗战历史进行革命化的组织与叙述。第二节到第四节分别探讨抗战结束到十七年时期地小说把抗战叙述为一场革命的三个手段。第二节主要是通过分析党对抗战的领导、工农兵的抗战如何被强化突出和国民党、地主等其它阶级的抗战如何成为抗战的弃物,具体论述了这个时期的抗战小说作品如何通过选择性叙述追求本质真实,营造革命化的抗战历史图景。第三节从建国初期关于历史的革命记忆和合法化论证的现实需求入手,考察了抗战小说如何通过上溯和后延、通过突出阶级斗争、通过把抗日战争放在阶级斗争的框架中展开,把抗战历史覆盖于革命历史,把抗战历史图景叙述为革命历史图景。第四节主要是通过分析战时小说中存在的民间抗战、人性人道潜流等非革命性的抗战场景和工农、地主、土匪、地主等非革命性抗战力量在这个时期的小说中被革命化,探讨革命化的抗战历史图景的营造。第五节探讨的是建国前后和十七年期间的小说所营造的革命化的抗战历史图景并非一个十分纯粹的革命图景。由于《讲话》的理论空间、批判运动之间的间歇等原因而产生的罅隙使得革命化的叙事努力在覆盖、简化抗战历史图景时仍然存留了一些非革命化的抗战场景。第六节是对文革期间抗战小说的专论,讨论了这个时期的抗战小说如何向样板戏靠拢,继续革命化的努力,从而使革命化抗战历史图景的营造达到了极致。
     第三章探讨的是新时期以来的抗战小说如何叙述抗战,重构抗战历史图景。第一节是本章的引论,通过讨论新时期以来引起革命话语被质疑和解构的诸多因素和革命理念及其影响的存留、阐明1985和1995这两个重要年份,论述了重述抗战的时代语境。第二节论述了以往革命化的抗战叙述如何在文革结束初年的反思小说中被不经意地反思和质疑,进而以往的革命化抗战历史图景如何被后来的作家所解构和重构,并且结合典型作品的具体分析,通过它们对革命理念影响下的阶级革命场景和抗战场景所进行的解构的比较,进一步分析了解构和重构能达到什么样的极致,又有什么样的限度。第三节通过分析以往特别是文革时期的革命化叙述中的弃物如何被重新拾起和重新表现,来探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中关于抗战的文学叙述如何重述和重构了什么样的抗战历史图景。第四节探讨的是新时期以来的作家在其小说创作中所表达的关于民族觉醒的两种不同的文学记忆。一种是肯定了民族觉醒,营造了以遍地英雄为特征的全民抗战的历史图景。这是以摆脱革命话语的制约、重拾以往革命化抗战图景的弃物为前提的。另一种则是在历史与现实的链接中对民族觉醒问题的焦虑思索。第五节探讨的是革命化的抗战叙述和抗战图景在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和文学活动中的存留问题。
     结语除对本文的意旨和内容进行简约的概括之外,对研究和撰写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的解决方法和存在的遗憾进行了说明,对文中个别具体问题的处理做了交待,并提出了一些与本论题有关的需要学界和本人在今后的研究中共同思考和深入探讨的几个问题。
This thesis for the Doctorate discusses the times changes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scenes in the contemporary novels.The Anti-Japanese War has been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contemporary novels.Though the war is a constant history fact once happened, the scenes of it described by the novels of different times is not the same in the recent several decades, and even entirely different.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difference, probes what is the difference, probes how and why it is described, discovers the reasons, appearances and trails of the times changes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scenes in literature, In addition, this thesis tries to solve those defects of the studies concerned.
     In addition to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is text is totally divided into 3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includes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it elabor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history, narrative and the war. Because history affairs' present is the result of narrative which is always subject to the predominant social ideology, the different times' narratives about the same history affair are different, so they create different scenes of the same affair. So does the narrative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Secondly, The introduction elaborates "revolution" is the key word which can be used to comprehend the Anti-Japanese literature and the times variation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scenes in literature. The times variation has perplexing relations with the total times context and its changes of which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ide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ideology changes with the variation of times, so the narrative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war scenes it creates also change. Because the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and the war,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ideology and its variation is the important point and clues of the thesis.Thirdly, The introduction elaborates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concerning research and the thinking, objects, methods and purpose of study of this thesis. The objects are the novels describe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related literature phenomenon which are called the Anti-Japanese literature in recent more than 70 years. The defects in present research are mainly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general history is very seldom, those novels created in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are seldom studied, the study of the Anti-Japanese literature is not independent etc. This thesis tries to solve them. This thesis mainly concern about the composing and variety of the army resisting aggression, the variation of some concrete scenes of the war described in the novels, the change in nature of the war in the novels.
     Chapter 1 inquired into the Anti-Japanese War scenes the wartime novels describe under the dual restriction and influence coming from proletarian revolution ideology and the context of the war against invading. Section 1 mainly discusses some wartime novels tries to describe the Anti-Japanese War as a rank revolution which national and race boundary, but because the class consciousness can not crosses over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under the times background when the national salvation is very urgent and the national contradiction ascend rapidly, the effort must be encounter many difficulties of narrative. The revolution theories of Karl Marx and Mao Zedong are the origins of the effort. Section 2 analyzes the contestation of the two slogans is effort which insists a rank principle from the realistic existence of the rank antinomy and the class struggle, selects those narratives about the struggle and battle of the farmers, intellectuals, bandits and Kuomintang army against the invasion of Japanese, investigates and discusses how they try to expound and prove who resist aggression on the basis of class viewpoint, make the Anti-Japanese War scenes entwined by the revolution and rank principle. In term of the comprehension about how the context of the war against invading restrict proletarian revolution and rank principle, Section 3 analyzes some novels how to shake off the fetters of revolution and rank principle and narrate the scenes of resisting aggression by alliance, nongovernmental resisting aggression, resisting aggression led by the two political parties. Section 4 mainly inquires into the scenes of awakening and the humanity influenced and restricted by proletarian revolution ideology and the context of the war against invading,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enlightenment.
     Chapter 2 discusses those novels created in the period from the en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to the end of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how to narrative the war scenes as revolution scenes. Section 1 is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is chapter. It elaborates the "revolution" modifies the Anti-Japanese War, analyses that how and why the narrative of the war are covered over with the narrative of revolution, expounds the narrative of the war during this period does not intent to narrative the war, but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the war as a period of revolution history, the war scenes as revolution scenes. Section 2-section 4 respectively inquires into the three means by which those novels describe the war as a revolution. Section 2 analyses how the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re strengthened, the struggle and battle of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are projected, the struggle and battle of other classes such as Kuomintang, landlord are abandoned, expounds how the novels created during this period describe the war scenes as revolution scenes by selective narrative. Section 3 discusses the revolution remember concerning history and the realistic political need of argument about decriminalization, studies the novels how to covered over the war with the revolution, how to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the war as a period of revolution history by expanding the narrative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the frame of class struggle, by outstanding class struggle, by tracing back and postponing. Section 4 discusses how the revolutionary war scenes were constructed in the novels by elaborating how those non-revolutionary scenes such as nongovernmental resisting aggression, phenomenon of humanity, how those non-revolutionary forces resisting aggression such as workers, peasants, landlords and bandits. What section 5 expounds is that the revolutionary Anti-Japanese War scenes in the novels created during the seventeen year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re not very pure. Because of many reasons such as the theoretical space of Talks at the Yan' an Forum of Literature and Art, the corruptions between those political criticize movement in the realm of literature and art, some cracks exists which make some non-revolutionary scenes still exit when the Anti-Japanese War scenes are tried to be covered with revolutionary scenes. Section 6 specially discusses the Anti-Japanese novels created during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It expounds that those novels tries to keep up with the model operas, make the efforts of revolutionizing the war scenes come to an extreme.
     Chapter 3 discusses the Anti-Japanese novels created from the end of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on how to re-narrate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re-constructed the scenes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Section 1 is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is chapter. It expounds the times context in which the Anti-Japanese war are re-narrated by explaining the factors which make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ideology be queried and to some extent still exist, explaining 1985 and 1995 are two important annual years. Section 2 discussed how some novels wrote in the first years of the new period query the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about the war, how the revolutionary war scenes are deconstructed and reconstructed by later writers. It makes further analyze about what extent the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come to and what limit the deconstructed and reconstructed have b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econstruction the class revolution scenes encounter and the war scenes encounter. Section 3 discusses the narrative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those novels created in the new period and then on how to re-narrate and reconstruct the Anti-Japanese war scenes and what scenes are reconstructed by analyzing how those throw-out thrown away in former works, especially those in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are re-picked up and re-narrated. What section 4 discussed are the two kinds of entirely different literature memories about the national awakening from the Anti-Japanese war what writers express in their novels from the new period on. One affirms the awakening and proves it by constructing the spectacular view of total nation's resisting invasion in novels, which based on shaking off the restriction of proletarian revolution ideology and re-picking up those throw-out. Another is the anxious pondering about the national awakening in the chain of the history and the today reality. What section 5 discusses is the existence of revolutionary scenes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the literary works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The conclusion carries on the brief summary to this thesis's gist and contents, explains the methods and discounts of settling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studying and writing, gives an account of methods of handling with some certain concrete questions. In addition, it puts forward some questions related to this thesis which are necessary to be studied further and commonly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引文
① 伍晓明:《<当代叙事学>后记》,[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② [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25页。
    ①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王逄振、陈永国译:《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② 孟悦:《叙事与历史》,《文艺争鸣》,1990年第5期。
    ① 孟悦:《叙事与历史》,《文艺争鸣》,1990年第5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3页。
    ②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③ 参见朱新义:《马克思民族殖民地问题的思想与中国革命》,《襄樊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④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29页。
    ①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① 老舍:《四世同堂(第1部)·惶惑》,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6年版,第159页。
    ② 胡风:《胡风全集》(第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02页。
    ① 例如康丽娜:《抗战文学研究回顾》,《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① 例如高文波:《抗战文学简论》,《佳木斯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② 例如安源:《抗战文学:研究视野之扩展》,《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③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4页。
    ④ 例如张振鹍:《抗日战争:八年还是十四年?》,《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1期。
    ① 张志忠:《“抗日题材文学”的价值与意义》,《深圳特区报》,2005年8月21日。
    ② 何休:《论“抗战文学”的特点》,《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① 吴勇利:《超逸主流话语的另类叙事》,《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① 陈思广:《战争本体的艺术转化——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战争小说创作论》,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8页。
    ② 此处引用据《烽火·第四期》原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2年7月出版的影印本《抗战文学期刊选辑·第一辑》与此稍有不同,例如“腿子”,影印本为“躯干”(见第92页),应是影印之误。
    ① 吴义勤:《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① 周志雄:《中国当代小说情爱叙事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6页。
    ② [美]戴卫·赫尔曼著,马海良译:《新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① [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
    ② 茅盾:《八月的感想——抗日文艺一年的回顾》,载1938年8月16日《文艺阵地》第1卷第9期。
    ① [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78页。
    ② [美]R·韦勒克著,丁泓、于徵译:《批评的诸种概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76页。
    ③ 程文超,郭茹冰:《中国当代小说叙事演变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可重点参阅其前言部分。
    ①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86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③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234页。
    ④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24页。
    ⑤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86页。
    ①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139页。
    ②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57页。
    ③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168页。
    ④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181-182页。
    ⑤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181页。
    ① 孙宝禄:《红旗飘扬在黑土地上》,《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②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194页。
    ① 东方未明(茅盾):《“九·一八”以后的反日文学》,《文学》,第1卷第2号。参见《茅盾全集》(第十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6-479页。
    ②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86页。
    ①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120页。
    ①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4页。
    ② 毛泽东:《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9页。
    ③ 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75页。
    ④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3-514页。
    ① 参见《新文化需要统一战线——代发刊词》,载1936年2月1日《新文化》创刊号。
    ② 波(茅盾):《需要一个中心点》,载1936年5月1日《文学》第6卷第5号。
    ③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5页。
    ④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4页。
    ① 毛泽东:《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2页。
    ② 参见毛泽东:《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87-400页。
    ③ 毛泽东:《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85页。
    ④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8页。
    ⑤ 毛泽东:《反对投降活动》,《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71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04-605页。
    ② 参见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7、639页。
    ③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5页。
    ① 参见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159页。
    ② 参见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6、633-646页。
    ① 郭沫若:《嵬苗的检阅》,载1936年9月10日《文学界》第1卷第4号。
    ② 周扬:《现阶段的文学》,载1936年6月25日《光明》第1卷第2号。
    ③ 周立波:《关于“国防文学”》,载1935年12月21日《时事新报·每周文学》。
    ① 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7页。
    ② 刘小清:《红色狂飙——左联实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8页。
    ③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2页。
    ④ 鲁迅:《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载1936年7月1日《现实文学》第1期。
    ⑤ 《关于<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给本刊的信》附记,载1936年7月10日《文学界》第1卷第2号。
    ⑥ 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载1936年8月15日《作家》第1卷第5号。
    ① 鲁迅:《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载1936年7月1日《现实文学》第1期。
    ② 参见周扬:《现阶段的文学》和辛人:《论当前文学运动底诸问题》,前者载1936年6月25日《光明》第1卷第2号,后者载1936年8月1日《现实文学》第2期。
    ③ 毛泽东:《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1页。
    ④ 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6页。
    ① 例如:清华大学革命大批判写作小组:《“国防文学”就是卖国文学》,《红旗》,1970年10月第10期。
    ② 徐行:《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文学》,载1936年5月5日《新东方》第1卷第3期。
    ③ 周扬:《关于国防文学——略评徐行先生的国防文学反对论》,载1936年6月5日《文学界》创刊号。
    ①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6页。
    ② [美]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① 何其芳:《关于现实主义·序》,上海:海燕书店,1950年版。
    ②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2页。
    ③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2页。这里之所以引用“农民这个名称所包括的内容,主要地是指贫农和中农。”旨在说明富农的抗战没有在抗战小说中得到突出叙述的根据。
    ④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5页。
    ① 端木蕻良:《大地的海》,上海:生活书店,1938年版,第374页。
    ②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1页。
    ③ 毛泽东:《五四运动》,《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9页。
    ④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2页。
    ⑤ 辛人:《论当前文学运动底诸问题》,载1936年6月25日《光明》第1卷第2号。
    ① 骆宾基:《边陲线上》,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8页。
    ② 丁玲的小说《在医院中时》,1941年发表于延安的文艺刊物《谷雨》创刊号,次年在重庆的《文艺阵地》上重新发表时改题为《在医院中》。
    ①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3页。
    ① 梅益:《新水浒·序》,谷斯范:《新水浒》,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② 王西彦:《王西彦选集·自序》(第1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③ 何容:《关于暴露黑暗》,载1939年7月16日《文艺月刊》第3卷第7期。
    ④ 张道藩:《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载1942年9月1日《文化先锋》创刊号。
    ⑤ 张道藩:《作家们的新认识与新任务》,载1943年3月27日《中央日报》。
    ① 巴人:《地下·序》,见程造之:《地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② 程造之:《地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6页。
    ① 端木蕻良:《大江·后记》,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版,第300页。
    ① 参见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第12-13页。
    ①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01页。
    ② 端木蕻良:《大江·后记》,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版,第294页。
    ① 房福贤:《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① 田军(萧军): 《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40页。
    ② 田军(萧军): 《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211页。
    ③ 田军(萧军): 《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61页。
    ④ 田军(萧军): 《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268页。
    ① “为死而生”和下文的“为生而死”,语出胡风: 《生死场·读后记》。原文为:“……这些蚊子一样的愚夫愚妇们就悲壮地站上了神圣的民族战争底前线。蚁子似地为死而生的他们现在是巨人似地为生而死了。”
    ② 萧红: 《生死场》,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164页。
    ① 萧红: 《生死场》,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162-163页。
    ② 萧红: 《生死场》,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156页。
    ③ 萧红: 《生死场》,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198页。
    ④ 萧红: 《生死场》,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140页。
    ⑤ 语出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原文为:“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
    ① 参见房福贤: 《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② 胡风:《胡风全集》(第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02页。
    ③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2页。
    ① 毛泽东:《反对投降活动》,《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2页。
    ② 鲁迅:《半夏小集》,《鲁迅文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① [美]乔治·巴顿著,肖新文等译:《狗娘养的战争》,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② 郁达夫:《战时的小说》,载1938年6月20日《自由中国》第1卷第3号。转引自钱理群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①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177页。
    ②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244页。
    ① 例如,1985年8月4日,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评论》编辑部、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等单位召开的“抗日战争题材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上,这样的批评和指责是许多与会学者的共识。参见石一宁:《抗战题材文学应追寻至高的精神境界》,《文艺报》,2005年8月18日。
    ① 如1939年独立出版社出版的《抗战文艺选》、1939年民革出版社出版的《抗战文艺评论集》、1941年文化供应社出版的《抗战文艺诸问题》、1945年文艺书屋出版的《抗战小说选》、1942年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抗战小说精选·洪流》等等。
    ① 例如,在国统区的茅盾撰写的《八月的感想——抗战文艺一年的回顾》、在延安的艾思奇撰写的《抗战文艺的动向》。
    ② 参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的相关论述。
    ③ 转引自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④ 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
    ① 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
    ② 依而:《小说的民族形式、评书和<烈火金钢>》,《人民文学》,1958年第12期。
    ③ 路葵:《<敌后武工队>的成就和缺点》,《解放军文艺》,1959年,第3期。
    ④ 冯德英:《我怎样写出了<苦菜花>》,《解放军文艺》,1958年第6期。
    ① 参见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3页。
    ② [匈]乔治·卢卡契著,张西平译:《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88页。
    ① 参见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② 冯德英:《关于“三花”的创作答读者问》,《新文学论丛》,1980年第1期。
    ③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5页。
    ② 毛泽东:《对<这是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所作的修改》,《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78-579页。
    ③ [美]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谢亮生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序言第3页。
    ①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9页。
    ① 路文彬,《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中国当代小说历史观的承传与变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80页。
    ② [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3,4页。
    ①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3页。毛泽东在这篇文章里明确地把革命战争界定为“革命的阶级战争和革命的民族战争”。参见第171页。
    ② 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人民文学》,1953年第11期。
    ③ 知侠:《铁道游击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第2页。
    ④ 冯德英:《我怎样写出了<苦菜花>》,《解放军文艺》,1958年第6期。
    ⑤ 雪克:《我写<战斗的青春>感到的几个问题》,《新港》1959年第1期。
    ⑥ 知侠:《铁道游击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第81页。
    ① 知侠:《铁道游击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第434页。
    ② 知侠:《铁道游击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第435页。
    ① 招明:《评<铁道游击队>》,《文艺月报》1954年5月号。
    ① 冯德英:《苦菜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37页。
    ② 冯牧、黄秋耘:《新时代生活的画卷——略谈建国十年来长篇小说的丰收》,《文艺报》,1959年第19期。黄秋耘当时署名黄昭彦。
    ③ 毛泽东:《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87页。
    ① 罗荪:《抗战三年来的创作活动》,转引自《文学运动史料选》(第4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页。
    ① 冯德英:《我怎样写出了<苦菜花>》,《解放军文艺》,1958年第6期。
    ② 孙犁:1963年9月为外文版《风云初记》所写的序言。见牛运清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从书·长篇小说研究专集》(上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4页。
    ③ 知侠:《我怎样写<铁道游击队>的》,《读书月报》,1955年第3期。
    ④ 参见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收入《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秦兆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⑤ 据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丁景唐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史料·索引卷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28,417页。
    ① 周起应(周扬):《文学的真实性》,载1933年5月1日《现代》第3卷第1期。
    ② 周扬的这个报告在1960年7月22日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题为《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1960年9月4日《人民日报》登载这个报告时改题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
    ① 李英儒:《关于<野火春风斗古城>——从创作到修改》,《人民文学》,1960年7月号。
    ①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② 李英儒:《关于<野火春风斗古城>——从创作到修改》,《人民文学》,1960年7月号)
    ① 孙犁:《风云初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版,第6页。
    ① 孙犁:《风云初记》,北京:作家出版社,1963年版,第409页。
    ② 雪克:《战斗的青春》,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版,第574页。
    ③ 冯德英:《苦菜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73-474页。
    ① 知侠:《铁道游击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第600页。
    ② 知侠:《铁道游击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第603页。
    ① 冯德英:《苦菜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2页。
    ①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174页。
    ②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者:奴隶社,发行者: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版,第201页。
    ①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1页。
    ①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31页。
    ② 《风云初记》全本虽由作家出版杜(时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牌)初版于1963年,但它开始创作于1950年,原分三集,第一、二集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于1951年和1953年出版单行本。
    ③ 冯德英:《苦菜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页。
    ①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24页。
    ② 波(茅盾):《需要一个中心点》,载1936年5月1日《文学》第6卷第5号。
    ③ 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23页。
    ④ 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22页。
    ① 刘流:《烈火金钢》,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版,第282页。
    ① 知侠:《铁道游击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第71页。
    ① 冯德英:《苦菜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8页。
    ② 冯德英:《苦菜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16页。
    ① 陈亚丁:《革命军事文学——革命英雄主义的文学》(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理事(扩大)会上的发言),《解放军文艺》,1960年第9期。
    ② 何左文:《是英雄的乐章,还是个人主义的悲歌——评刘真同志的小说<英雄的乐章>》,《解放军文艺》,1960年第2期。
    ③ 何左文:《批判海默军事题材小说中的错误倾向》,《解放军文艺》,1960年第12期。
    ④ 陈亚丁:《革命军事文学——革命英雄主义的文学》(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理事(扩大)会上的发言), 《解放军文艺》,1960年第9期。
    ⑤ 参见冯牧:《谈<战斗的青春>的成败得失》,《文艺报》,1959年第11期。
    ① 雪克:《战斗的青春》,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460页。
    ① 雪克:《战斗的青春》,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版,第541-542页。
    ① 刘流:《烈火金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版,第99页。
    ② 冯德英:《苦菜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48页。
    ③ 冯德英:《苦菜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26页。
    ① 冯德英:《苦菜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80页。
    ① 曲波:《桥隆飚》,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8-79页。
    ② 曲波:《桥隆飚》,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9页。
    ③ 曲波:《桥隆飚》,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页。
    ④ 曲波:《桥隆飚》,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97页。
    ⑤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1页。
    ⑥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09页。
    ① 毛泽东:《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87页。
    ② 毛泽东:《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53页。“那几张皮”指毛泽东在此文中所说的帝国主义所有制、封建主义所有制、官僚资本主义所有制、民族资本主义所有制、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毛泽东在文中认为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附着在这五张皮上。这与他关于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或阶层的认识是一致的。
    ③ 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转引自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34页。
    ④ 张立云:《论<战斗到明天>的错误思想和错误立场》,《解放军文艺》,1952年第4期。
    ① 张立云:《论<战斗到明天>的错误思想和错误立场》,《解放军文艺》,1952年第4期。
    ① 孙犁:《风云初记》,北京:作家出版社,1963年版,第107页。
    ② 孙犁:《风云初记》,北京:作家出版社,1963年版,第113页。
    ③ 冯健男:《孙犁的艺术(下)——<风云初记>》,《河北文学》,1962年第3期。
    ④ 孙犁:《风云初记》,北京:作家出版社,1963年版,第415页。
    ① 孙犁:《风云初记》,北京:作家出版社,1963年版,第415页。
    ① 任现品:《一张不断被重现涂写的羊皮纸——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民国叙事》,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① 转引自李慈健等:《当代中国文艺思想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6页。
    ② 参见李慈健等:《当代中国文艺思想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③ 刘真以知识分子为主角、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背景的小说《英雄的乐章》在1959年的出现是一个特殊情况。它本来难以面世,1959年经河北省委批准,康濯等人对她的这篇小说草稿进行批判。1959年第24期《蜜蜂》杂志发表“本刊评论员”文章《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坚决反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潮》,把它作为批判对象强行附发,它才得以与读者见面。
    ① 孙犁:《风云初记》,北京:作家出版社,1963年版,第157页。
    ① 参见该书第三章第四节:分歧的性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② 戈文:《革命样板戏及其经验不容诋毁》,《解放军文艺》,1976年第4期。
    ① 天津汉沽盐场文学创作组(崔椿蕃执笔):《盐民游击队·后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① 天津市图书馆革命大批判组:《不准诬蔑革命战争——怒斥反动小说<战斗的青春>》,《文艺革命》,1969年9月22日。
    ② 参见冯健男:《人民的力量是无敌的—重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河北日报》1979年2月28日。
    ③ 赫鲁晓夫1955年7月11日在布拉格欢迎苏联党政代表团宴会上的讲话。转引自:李瑛、董群:《为帝国主义政策效劳的叛徒嘴脸——评肖洛霍大<一个人的命运>》,《解放军文艺》1966年第7期。
    ④ [苏]赫瓦托夫:《人和历史》,转引自许茵:《<人的命运>:肖洛霍夫创作的又一丰碑》,《南京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
    ① 李瑛、董群:《为帝国主义政策效劳的叛徒嘴脸——评肖洛霍夫<一个人的命运>》,《解放军文艺》,1966年第7期。
    ① 参见曲波:《桥隆飙·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② 向春:《煤城怒火》,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页。
    ③ 向春:《煤城怒火》,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42页。
    ① 向春:《煤城怒火》,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9页。
    ② 向春:《煤城怒火》,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87-788页。
    ① 向春:《煤城怒火》,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页。
    ② 郭澄清:《大刀记》,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5页。
    ③ 郭澄清:《大刀记》,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87页。
    ① 齐建彤:《反“火药味”论反的是世界革命》,《解放军文艺》,1967年第17期。
    ② 勇征:《欢迎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解放军文艺》,1973年第4期。
    ① 参见天津汉沽盐场文学创作组(崔椿蕃执笔):《盐民游击队》,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85页。
    ② 郭澄清:《大刀记》,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689-1690页。
    ① 参见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② 转引自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3页。
    ① 尤凤伟:《关于<生命通道>》,《中篇小说选刊》,1994年第6期。
    ② 《中国作家》,1995年第4期编后记,第213页。
    ① 周而复:《周而复文集》(第22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563页。
    ② 中篇小说《红高粱》初刊于《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后来莫言又陆续发表《高粱酒》(解放军义艺1986年第7期)、《高粱殡》(《北京文学》1986年第8期)、《狗道》(《十月》1986年第4期)等续篇。1987年,作者把这些中篇小说合成为一部情节连贯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后来作家出版社出版《莫言文集》,在第1卷中又称其为长篇小说《红高粱》,且所含中篇也有所变动。为论述方便,避免混淆,本文把这些中篇总称为“红高粱系列”。本文提到《红高粱》,指的是中篇小说《红高粱》。
    ① 参见关于这会议的纪要:《关于战争文学的对话》,《解放军文艺》,1987年第1期。
    ② 张承志:《无援的思想》,《花城》,1999年第1期。
    ① 陶东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② 黎汝清:《生与死·后记》,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
    ③ 林彪语。参见:《历史的审判》,北京:群众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① 国家广电总局于2004年5月25日发出的《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中,在提到“红色经典”时,用括注加以如此说明。
    ② 雷达:《我对红色经典改编问题的看法》,《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6月8日。
    ③ 参见张书恒:《首都文艺界座谈评说改编“红色经典”,批驳戏说现象》,解放军报2004年5月24日。
    ① 1991年第1期《读书》发表了赵一凡撰写的《什么是新历史主义》。1993年新历史主义理论被集中介绍到中国,例如张京缓主编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一书的出版。
    ① 从维熙:《“五老峰”下荡轻舟》,《文艺报》1986年4月12日。
    ② 莫言:《莫言文集·卷一》,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297页。
    ① 转引自房福贤:《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176页。
    ① 冯德英:《我怎样写出了<苦菜花>》,解放军文艺,1958年第6期。
    ② 天津汉沽盐场文学创作组(崔椿蕃执笔):《盐民游击队·后记》,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③ 周而复:《从<长城万里图>看成才道路》,《中国人才》2000年第2期。
    ① 莫言:《莫言文集·卷一》,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① 社论:《撕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遮羞布》,《人民日报》1966年6月4日。
    ① 参见张立云:《论<战斗到明天>的错误思想和错误立场》,《解放军文艺》,1952年第4期。
    ① 何西来:《文艺大趋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
    ① 吴国光在《解放军文艺》编辑部于1986年11月召开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见这次会议的纪要:《关于战争文学的对话》,《解放军文艺》,1987年第1期。
    ② 周梅森:《多余的话》,《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2期。
    ① 王炳根:《敌人·人格·人道》,《解放军文艺》,1984年第2期。
    ② 宗璞:《南渡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80页。
    ① 石钟山:《遍地鬼子》,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封底页。
    ① 徐贵祥:《写在后面》,《八月桂花遍地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470页。
    ① 徐贵祥:《八月桂花遍地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② 徐贵祥:《八月桂花遍地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③ 徐贵祥:《八月桂花遍地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① 王晓华等编著:《国共抗战大肃奸》(下),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版,第30,12页。
    ② 王晓华等编著:《国共抗战大肃奸》(上),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① 这里对该作品的引用均转引自房福贤:《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297页。
    ② 刘金忠:《故渎》,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页。
    ③ 刘金忠:《故渎》,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版,第53页。
    ④ 刘金忠:《故渎》,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页。
    ① 鲁迅:《半夏小集》,《鲁迅文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第120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 王炳根:《敌人·人格·人道》,《解放军文艺》,1984年第2期。
    ① 《长城万里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六部:《南京的陷落》(1987年),《长江还在奔流》(1988年),《逆流与暗流》(1989年),《太平洋的拂晓》(1991)年,《黎明前的夜色》(1993年),《雾重庆》(1994年。)《新战争与和平》共八部,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其出版时间分别是:第一部1988年,第_二部1989年,第三部、第四部1990年,第五部、第六部1991年,第七部1992年,第八部1993年。
    ① 黎汝清:《生与死·后记》,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
    ② 黎汝清:《生与死·后记》,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
    ① 柳溪:《战争启示录·自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② 马加:《马加文集(5)·北国风云录·序》,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① 柳溪:《战争启示录·自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② 柳溪:《生涯——柳溪中篇小说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36页。
    ① 陈冲:《杂谈“红色经典”》,《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4期。
    ① 此为张法的观点。参见闻言:《专家学者会诊“红色经典”改编问题》,《文艺报》,2005年2月3日。
    ② 参见刘玉凯:《现今时代还需要红色经典吗?》,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张策:《红色大面积袭来》,《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4月26日。
    ① 雷达:《我对红色经典改编问题的看法》,《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6月8日。
    ② 陶东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③ 陶东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④ 萧河:《小说<沙家浜>在宣扬什么》,《浙江日报》,2003年2月18日。
    ⑤ 郝铁川:《小说<沙家浜>不合理不合法》,《文汇报》,2003年4月25日。
    ① 参见王寅:《“沙家浜”新故事》,《南方周末》,2003年7月17日。
    ② 参见甘险峰:《新编小说《沙家浜》引起争议》,《深圳商报》,2003年2月27日。
    ③ 参见陈瑜:《<沙家浜>之争及其相关的文学问题》。《社会科学报》,2003年3月20日。
    ④ 参见王寅:《“沙家浜”新故事》,《南方周末》,2003年7月17日。
    ⑤ 陶东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① 此处所引均出自张石山在发表于《黄河》杂志2005年第4期上的剧本《吕梁英雄传》前面所作的介绍。
    ② 参见王寅:《“沙家浜”新故事》,《南方周末》,2003年7月17日。
    ① 参见甘险峰:《新编小说《沙家浜》引起争议》,《深圳商报》,2003年2月27日。
    ① 参见周而复:《从<长城万里图>看成才道路》,《中国人才》2000年笫2期。
    1、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孔范今:《走出历史的峡谷》,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3、黄万华:《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徐迺翔、黄万华:《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张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6、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郑春:《精神与局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两极透析》,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贺立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与知识分子人格精神》,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朱德发等:《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吴义勤:《长篇小说与艺术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陈思和:《鸡鸣风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6、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17、董健等:《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美]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20、程文超,郭茹冰:《中国当代小说叙事演变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22、房福贤:《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年版。
    23、文天行:《历史在这里闪光——抗战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4、文天行:《中国抗战文学概览》,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苏光文:《抗战文学纪程》,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6、苏光文:《抗战文学概观》,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7、王维国:《河北抗战题材文学史》,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8、屈毓秀等:《山西抗战文学史》,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9、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0、王寰鹏:《左翼至抗战:文学英雄叙事的当代阐释》,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31、张全之:《火与歌——中国现代文学、文人与战争》,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32、陈思广:《战争本体的艺术转化——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战争小说创作论》,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版。
    33、章绍嗣:《抗战文艺散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4、任现品:《一张不断被重现涂写的羊皮纸——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民国叙事》,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35、刘小清:《红色狂飙——左联实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李扬:《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7、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8、路文彬:《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中国当代小说历史观的承传与变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39、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李慈健等:《当代中国文艺思想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2、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43、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4、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6、於可训:《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畅广元主编:《文学文化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9、陶东风:《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钱理群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王喜绒:《20世纪中国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3、刘忠:《20世纪中国文学主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4、张器友:《近五十年中国文学思潮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5、洪子诚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6、何其芳:《关于现实主义》,上海:海燕书店,1950年版。
    57、刘志荣、陈思和等:《百年文学十二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8、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9、林凌:《二十世纪文学图景》,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
    60、尚礼、刘勇:《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61、洪子诚:《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当代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62、李辉凡主编:《当代苏联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63、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4、[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65、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6、[美]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新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李基林选编:《抗战文学期刊选辑(第一、二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
    2、文天行等编:《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史料选编》,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
    3、楼适夷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一编·文学运动》,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4、蔡仪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二编·理论论争》,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5、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抗日战争》(上、下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7、黄俊英编:《国统区抗战文学研究丛书·小说研究史料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8、苏光文编:《国统区抗战文学研究丛书·文学理论史料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9、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丛书·第1卷·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钟敬之、金紫光主编:《延安文艺丛书·第16卷·文艺史料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樊建川著:《一个人的抗战》,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
    12、祝宏等编:《抗日烽火》,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版。
    13、北京大学等:《文学运动史料选》(第1-5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14、王大明编:《抗战文艺报刊篇目汇编》,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15、丁景唐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第19-20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6、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
    18、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9、陈平原、夏晓虹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0、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吴福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钱理群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3、洪子诚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4、牛运清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长篇小说研究专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5、周伟主编:《惊世之书:百年书窗中的文学风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6、河北大学中文系编:《文艺思想斗争史参考资料》(内部教材),1977年版。
    27、陈寿立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料摘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28、徐迺翔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理论史料集》,北京:中国 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
    29、朱立元等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0、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31、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2、杨扬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8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92年出版。
    34、茅盾:《茅盾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35、茅盾:《我走过的道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6、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37、胡风:《胡风全集》(第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02页。
    38、鲁迅:《鲁迅文集》(第19卷),第120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9、艾芜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三编·小说》,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40、中国作家协会编:《中国抗日战争短篇精粹》,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41、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编:《晋绥革命根据地文艺作品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2、张天翼等著:《抗战小说选》,上海:文艺书屋,1945年版。
    43、李辉凡主编:《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第41-47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44、李瑞腾编:《抗战文学概说》,台北:文讯月刊杂志社,1987年版。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3、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998年出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杨恩长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版。
    7、王晓华等编著:《国共抗战大肃奸》,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版。
    8、涂文学、邓正兵主编:《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张洪涛:《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10、王秀鑫、郭德宏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
    11、张宪文:《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程舒伟:《抗日战争重要问题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刘德军:《抗日战争研究述评》,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14、[日]池田诚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研部译:《抗日战争与中国民众》,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15、秦风、李继锋:《影像与断想:抗战回望》,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
    16、[美]阿里夫·德里克著,王宁等译:《后革命氛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本书编辑组:《历史的审判》,北京:群众出版社,1981年版。
    18、[匈]乔治·卢卡契著,张西平译:《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9、[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页。
    20、[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王逢振、陈永国译:《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美]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谢亮生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2、[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3、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24、马嘶:《1937年中国知识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25、[德]克劳塞维茨著,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64年版。
    26、倪乐雄:《战争与文化——对历史的另一种观察》,上海书店,2000年版。
    27、[美]乔治·巴顿著,肖新文等译:《狗娘养的战争》,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8、刘昶:《人心中的历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9、葛红兵:《障碍与认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30、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赵天才:《革命的时代镜像》,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2、陈颖:《中国战争小说史论》,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3、徐文广:《中国现代战争小说创作论》,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4、郭剑敏:《革命·历史·叙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5、孟智慧:《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抗日战争小说》,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6、赵牧:《后革命时代的革命书写》,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文艺报》、《解放军文艺》、《中篇小说选刊》、《小说选刊》、《人民文学》、《十月》、《收获》、《钟山》、《当代》、《中国作家》、《西北军事文学》、《抗战文艺研究》、《抗日战争研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