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与拓展——新时期以来抗战小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新时期以来抗战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该时期小说创作美学风格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该题材小说总体上呈现出了拓展与变异的趋势。
     新时期以降,由于脱离了战争对文艺的影响,在客观上拥有了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从而能够把“抗战”作为审美现象予以透视和反思。一些反映人物内在意识和生命觉醒的小说大量涌现,特别表现在对普通生命的关注,体现了作家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人物性格的饱满和丰盈来源于性格的复杂构成,来源于对内在矛盾冲突的深刻揭示。可以说,愈来愈多有见识的作家开始意识到应该研究人、研究人的性格以及人的整个内心世界。高扬性格的两元组合,发挥作家创作的主体性,深入到人性深处予以探索,成为新时期抗战题材小说很重要的价值追求。
     论文首先从审美意识多元化的角度来入手,着重从精神冲突与人性拓展、对战争环境之下个体生命的美学观照、淡化战争以及道德寻根的角度来展开论析。艺术的潜能来源于对生命潜能和人性潜能的挖掘,如果说审美意识的多元昭示着一种美学观念的进步,那么,在对具体人物的塑造上必然有全新的拓展。在论文的第二章中,从个案入手,对小说文本中呈现出来的汉奸、鬼子、英雄、群众、地主等五大类形象予以分析,重在指出形象的嬗变体现出的人性关怀和道德睿智,而这些形象的性格构筑展示出了丰富的美学内涵。在以往的抗战题材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汉奸形象往往都是一种陪衬,模式化”的性格塑造显得很单薄,缺乏对汉奸形象的深入反省与思考。新时期以来,针对汉奸形象的塑造,一些作家重点对其内在精神予以刻画。汉奸现象背后凸显的是精神性的困境,也反映了文化领域中道德资源建设的匮乏与贫瘠。对其认识不应该仅仅作为是“战时”特有的现象,与其说它具有历史性和偶然性,毋宁说它更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只不过呈现的面貌不一样罢了。关于日本“鬼子”的形象,往往是极端残忍而毫无人性的代名词。在文学当中,也大都被描写成面目狰狞的魔兽形象。在战时历史中,文学要成为动员和组织群众的有效手段,这就需要在道义上加以抨击,要彻底地贬抑敌人。其现实性的存在要加以根本否定,其存在的非法性只有归结为事先的死亡。而在诅咒其死亡最直接的名称,无疑事先把它变成“非人”的“鬼子”。抗战叙事中的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已经成为一场与魔鬼的战斗,实际上敌人已经被定义化、被概念化了。新时期以来,由于高扬人道主义的精神,对于战争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即使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描述,也有了更多的人性的透视。作家开始以更开阔的视野来描写日本侵略者,其性格中出现了“狞厉”与“温良”的两元结合。以人性的视野和人道主义精神来进行审美创作,是新时期以来对“鬼子”形象进行艺术革新的理念所在。
     以往关于英雄形象的塑造,无论是国仇家恨还是家庭纠葛,最终都要抹上革命意识形态的价值色彩,从而为革命所规训和改造。换言之,英雄形象的塑造皆是为革命服务的。新时期以来,一大批作品突破了这种僵化的英雄塑造模式,对英雄性格的构筑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倾向,大致经历了由单一向多元、由共性向个性,由“神话”迈向世俗的过程。另外,一些作家对群众形象予以重新思考,反省其性格结构中的深层次原因,在民族心理、人格构成以及精神内质等方面予以深入剖析。揭示群众形象的深处痼疾,着重从麻木看客、斗争哲学等角度来批判其精神惯性,这无疑是启蒙精神的再次回归。
     论文还分析了地主形象的新演变。建国后,文学创作进一步体制化和规范化。阶级属性成为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唯一属性,在对任何人物的叙事中都要突出其阶级本质,这成为作家或读者把握和理解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对于地主形象的叙述也是如此。新时期以来,由于社会生活进入多元化状态,逐渐抛弃了阶级学说对人性和文化的缩略和简化,作家开始注重地主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努力挖掘地主身上的人性内涵。地主和其家族生活内部所负载的文化细节得到了符号化的放大与定型,成为作家们从传统反思突入人性深层开掘的物质载体。因此,地主形象的塑造中,也出现了丰富而多元的性格。论文分析了这些形象各自的美学特质以及巨大变异,进一步探讨了英雄形象构筑的不足。抗战小说的发展有赖于细部拓展和思想深化,因此从悲剧意识的角度切入能够更深入地论证美学精神的新气象。论文的第三章从悲剧意识的角度来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历史悲剧的内涵,同时对历史悲剧的解构、悲壮与崇高等美学特质予以剖析。接下来又进一步论述了社会悲剧以及生命悲剧的文本内涵,并进一步指出了悲剧精神的深化是该时期小说能够得到拓展的根本原因。如果说,没有对生命的悲悯与敬畏,没有对战争机器的鞭挞和否定,也就不可能在生命语境的角度来解读战争和反思战争。在对性格悲剧和历史革命悲剧等内容论述的基础之上,论文还探讨了心灵悲剧为何遗缺的问题。研究抗战小说必须把它纳入到整个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脉络之中,既不能人为的拔高,也不能偏颇武断地否定。作为研究者客观而公允地看待问题,历史地分析抗战小说的革命主题,并严肃地对待其美学观念的持续性、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抗战小说必然和革命叙事有着难以割舍的紧密联系。论文最后一章探讨了革命理念重铸的问题。在对新时期一些小说史诗风格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成就是主要的。在对这些小说的论述中,笔者也换了一种解读方法,站在了中西方战争场域的视角上探讨了一些不足,以此来深化自己的一些思考。当然,在革命理想的守护或信念依持下,小说中塑造出的人物性格容易僵化和机械,这是必须予以指出的。在论文的结尾处总结了论文的一些欠缺和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还探讨了该题材小说创作所面临的困境,具体指出缺乏对战争的反思与人类命运的思考是制约该题材小说向纵深发展的两大要素。
The paper points out Novels about resistance to Japan in the New Term appearing a trend of expansion and variation, and there being aesthetic in the local inertial delay problem by the basis of the aesthetic style of these novels. New Dynasty, due out on the art of war, objectively have a relatively open space, thus able to "resistance" as an aesthetic perspective and reflect on the phenomenon to be. Some figures reflect the awakening of consciousness and life within the novel in large numbers, especially reflected in the concerns of ordinary life, reflects the writer valuable humanitarian spirit. Abundance of character and full of character from the complex composition, from the profound inner conflicts revealed. It can be said, more and more knowledgeable writers are beginning to realize: Research, research, and human personality throughout the inner world. Praise the character combination of two dollars to play the main body of writers, in-depth exploration into the depths of human nature to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new era novels War pursuit of value. Firstly the paper starts by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aesthetic sense of diversity, focusing on the spirit conflict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e aesthetic reflection to the individual life under the environment, and diluting the war and moral roots perspectives. War novels in the past, we often see is a traitor to foil the image, pattern "of the character creation looked very thin, the lack of traitors and thought the image of in-depth reflection. New Era,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traitor Some writers focus on their inner spirit to be characterized. deep thinking behind a traitor is spirituality highlights the plight of the area also reflects the cultural and moral resources, lack of construction and poor. their knowledge should not be merely as a "wartime" unique phenomenon, not so much that it has historical and accidental, rather it is more long-term and stable, but not the same face presented nothing more. on the Japanese "devils" image, often extremely cruel and inhuman synonymous. in literature, but also mostly been portrayed as grim images of Warcraft. In wartime history, literature, mobilize and organize the masses to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which need to be criticized morally, to completely denigrate the enemy. The rea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fundamental to be denied, its existence is only attributed to the illegal nature of the death in advance. And the curse of death in the name of the most direct, no doubt prior to turn it into "inhuman" and "devils." war narrative the struggle with the Japanese invaders, has become a battle with the devil, in fact, the definition of the enemy has been, is conceptualized. New Era, the Praise the humanitarian spirit, have a more in-depth for the war thinking, even if For a description of the Japanese aggressors, but also have more human perspective. writers began to describe a broader perspective to the Japanese aggressors in their character to a "Ning Li" and "gentle" the combination of two dollars. Writers Creative ideas, great changes have occurred, the mutation for the literature, it is meaningful to develop. to human vision and the spirit to carry out humanitarian aesthetic creation, since the new period of "Devil" image of the artistic innovations the concept of lies.
     In the past, shaping the way on the hero, whether it is the country enemies hate or family disputes, ultimately the value of the color cast revolutionary ideology, which for the revolu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iscipline. In other word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ero are all services for the revolution. New Era, a large number of works of the heroic breakthrough of this rigid shape model built on the heroic character of the tendency of showing a wide range, generally experienced from single to multiple, from the common to the personality, the "myth" into the secular process. In addition, some writers on the image to the masses think, reflect the character structure of the deep-seated reasons, in the nation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composition and quality, etc. to be within the spirit of deep analysis. Image reveals the depths of the masses of chronic illness, focusing on spectators from the numbness, the angle of philosophy of struggle to criticize the spirit of inertia, this is once again return to the spirit of the Enlightenment.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image of the new evolution of the landlord. After the founding of literature to further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Class property as characters in literature the only property of any character in the narrative should highlight their class nature, which became the writer or the reader to grasp and understand the main form of characters, the narrative for the image of landlords as well. New Era, due to diversification of the state into social life, and gradually abandoned the doctrine of human nature and culture classes abbreviated and simplified, writers began to focus on the landlord as a man of the side, efforts to tap the landlords of Human Nature. Landowners and their family life within the culture of the details of the load has been symbolic of the amplification and shaping, a writer who broke into the human nat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reflective material carriers dug deep. Therefor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andlord, also appeared rich and diverse character. Potential of the arts derives from potential of life and potential mining. Providing that the diverse aesthetic sense means progress aesthetic concepts, the specific character must have a new development.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four images in the text——the traitors, devils, heroes, and people are analyzed, focusing on human caring and moral wisdom inside these images. At the same time, these images show the aesthetics from charact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esthetic qualities of these images and their great variability, and explores the deficiencies of heroic image. The developments of novel ideas depend on expanding and deepening the detail, so the tragic sense from perspective of more in-depth can demonstrate aesthetic spirit of the new weather.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paper proves out the tragic sense is the root cause to deepen the spirit of the tragedy of the novel, including with the character of the tragedy, historical tragedy and other aesthetic qualities. It is impossible to interpret and reflect the war in the context of life without compassion of life and fear, whipping the war machine. Why the spiritual tragedy was dissented? the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is problem by the basis of character tragedy and history tragic. Researching novels about being warring to Japan in the new term must be pu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the new context of the whole being. Neither artificially high level nor arbitrarily deny are adopted. Researchers have to look at the issue objectively and fairly, analyze historically the revolutionary and their aesthetic continuity, stability.Because the novels about resistance to Japan in the new term and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have a close relation. The la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that is to recast the revolutionary concept. The novels about resistance to Japan in the new term make a great progress with its epic style. The author stands the Western perspective to discuss these novels in the finally in order to deepen his own thinking. Thus, a rigid and mechanical personalities are created by virtue of the guardian of the revolutionary ideals. In the end, the paper summed up the progress and the plight. It specifically pointed out the lack of reflection on war and the fate of mankind which are two elements to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s.
引文
1列夫·托尔斯泰著《战争与和平》,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11页
    2列夫·托尔斯泰著《战争与和平》,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94页
    
    1林凌:《论九十年代抗战小说》,《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2房福贤:《抗战文学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东岳论丛》,2005年第5期
    3朱德发:《关于抗战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齐鲁学刊》,1988年第2期
    
    1黄修己:《对“战争文学”的反思》,《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2周政保:《战争小说的审美与寓意构造》,《解放军文艺》,2003年第5期
    1孟繁华:《中华读书报》,2005年9月15日
    1刘再复著《性格组合论》,安徽文艺出版社,第287页
    2尤凤伟著:《尤凤伟文集》,第3卷,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521页
    
    
    1尤凤伟著:《尤凤伟文集》,第3卷,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539页
    2尤凤伟:《当代》,1994年第4期
    
    1尤凤伟著:《尤凤伟文集》,第3卷,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522页
    2刘再复著《性格组合论》,安徽文艺出版社,第234页
    3陈思和:《鸡鸣风雨》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1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77页。
    1王火著:《战争与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1朱秀海著:《音乐会》,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年。
    1周梅森:《周梅森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
    1石钟山:《遍地鬼子》,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
    
    1叶兆言:《叶兆言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第12页
    2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5页
    3冯骥才:《冯骥才分类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1高建群:《大顺店》,《小说家》,1995年第1期
    
    1叶楠:《花之殇》,《十月》,1995年第4期
    2谢颐丰:《激荡山河》,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
    
    1石钟山:《残枪》,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2严歌苓:《小姨多鹤》,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雷蒙德·威廉斯:“情感结构”,《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1宗璞:《南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迟子建:《伪满洲国》,《长篇小说选刊》,2005年第1-2期
    2苗长水:《冬天与夏天的区别》,《解放军文艺》,1988年第4期
    1苗长水:《季节桥》,《解放军文艺》,1986年第8期
    
    1苗长水:《染坊之子》,《解放军文艺》,1989年第2期
    2苗长水:《染坊之子》,《解放军文艺》,1989年第2期
    3朱晓进,《找寻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独特角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第1-2页
    
    1雷达:《传统的转化》,《文学评论》1990.2
    2沈从文:《从文自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
    3雷达:《传统的转化》,《文学评论》1990.2
    
    1雷达:《传统的转化》,《文学评论》1990.2
    2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三联书店,2008年
    
    1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16页
    2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第343-344页
    3周志雄著:《人性之美与抒情派文学》,《河北学刊》,2002年第3期
    4周志雄著:《人性之美与抒情派文学》,《河北学刊》,2002年第3期
     1《人民日报》1991.1.3
    1辛列平:《汉奸》,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年版
    1辛列平:《汉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29页
    
    1罗素著:《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第94页
    2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6页
    
    1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28页
    2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87页
    1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69页
    1金观涛:《在历史的表象背后》,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1陈晓明:《缺少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入剖析》,《中华读书报》,2005年6月25日
    
    1陈放:《最后一幅肖像》,《芒种》,1989年第2期
    2显晔:《战争中的男人和女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车凤银:《文峰游击队》,作家出版社,2004年
    2徐贵祥著:《八月桂花遍地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刘国强:《日本八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迟子建:《伪满洲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1《武士道》新渡户稻造著: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9页
    
    1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3页
    2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第70页
    3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第29页
    
    1孟繁华:《英雄文化的现代焦虑》,《光明日报》,2003年6月6日
    2海登·怀特著《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56页
    1莫言:《红高粱》,《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
    1张清华《论新历史主义影响下的小说创作》,《河北学刊》,2003年第3期
    
    1陈颖著《中国战争史论》,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第69页
    2阎欣宁:《天节台》,《收获》,1994年第3期
    1郑敏:《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版
    1张者:《零炮楼》,作家出版社,2008年
    2孟繁华:《民间传奇与文化矛盾——评张者的长篇小说《零炮楼》》,新浪读书http://book.sina.com.cn,2005年09月27日
    
    1海登·怀特著《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2梁丰:《铁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1谢颐丰:《气血飞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
    2白烨:《特殊的抗战奇绝的新变——读谢颐丰的长篇小说《气血飞扬》》,《北京日报》,2007年6月20日
    
    1梁启超:《无名之英雄》,《饮冰室合集》第6卷第85页,中华书局,1989年
    2都梁:《亮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权延赤:《狼毒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
    
    1赵勇:《透视大众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第95页
    2《文坛风景线》,长春文联主办,2009年第2期第11页
    1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0页
    2何艳萍:《从精神性的角度来看英雄主义》,《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美)恩斯特·贝克尔:《拒斥死亡》,林和生译,华夏出版社,第23页
    2(美)恩斯特·贝克尔:《拒斥死亡》,林和生译,华夏出版社,第298页
    1(美)恩斯特·贝克尔:《拒斥死亡》,林和生译,华夏出版社,第3页
    2谈歌:《野民岭》,《小说林》,1995年第4期
    
    1谈歌:《野民岭创作谈》,《河北学刊》,1996年第4期
    2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13页
    
    1苏策:《寻找包璞丽》,《中国作家》,1992年第1期
    2张华亭:《葬海》,《小说家》,1991年第1期
    1罗素:《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第164页
    
    1刘恪:《红帆船》,《十月》,1990年第2期
    2陶少鸿:《法西斯菌》,《当代》,1996年第2期
    
    1池莉:《预谋杀人》,《中国作家》,1992年第2期
    2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
    1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30页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2余华:《一个地主的死》,《钟山》,1993年第1期
    
    1费秉勋:《谈白嘉轩》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白鹿原》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62
    2黄福彩:《红兜肚》,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
    3刘醒龙:《圣天门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刘醒龙:《文学反的是腐朽》,《西安晚报》,2005年11月8日
    
    1赵一凡编著:《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453页
    2周梅森:《周梅森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
    
    1项小米:《英雄无语》,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年
    2张艺声:《民族圣战文学的悲剧意识》,《台州师专学报》,1995年第10期
    
    1张廷竹:《中国无被俘空军》,《东海》,1993年第11期
    2张廷竹:《幺叔的葬礼》,《青年文学》,1995年第1期
    3张廷竹:《泪洒江天》,《十月》,1994年第4期
    4张廷竹:《泪洒江天》,《十月》,1994年第4期
    1张廷竹:《泪洒江天》,《十月》,1994年第4期
    2张廷竹:《书生意气》,《芒种》,1995年第1期
    
    1别林斯基:《戏剧诗》,《古典文艺理论译丛》,(3),第138页
    2高行健:《高行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http//blog.sina.com.cn.s/blog-4d15f0920100
    3海伦·加德纳著《文学与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0页
    1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译林出版社,2007年,117页
    1倪景翔:《龙凤旗》,北京十月出版社,1995年
    1房福贤:《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黄河出版社,1999年版,176页
    2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译林出版社,2007年,117页
    3黎汝清:《皖南事变》,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
    
    1朱向前:《九十年代:转型期的军旅小说》,《文艺报》,2000年10月24日
    2黎汝清《生与死·后记》,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版
    1程梦辉《西方悲剧学史》上海三联出版社,332页
    1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第61页
    2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译林出版社,第40页
    3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译林出版社,第54页
    1张鹰:《反思中国当代军事小说》,解放南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98页
    2雅斯贝尔斯:《悲剧知识》,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版,第474页
    3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的中篇小说》,《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时代出版社,1953年
    4王筅编:《世界著名作家访谈录》,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60页
    5柳鸣九主编:《二十世纪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5页
    
    1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译林出版社,第28页
    2乔良:《灵旗》,《解放军文艺》,1986年第10期
    
    1(美)恩斯特·贝克尔:《拒斥死亡》,林和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2(德)雅斯贝尔斯:《存在与超越——雅斯贝尔斯文集》,徐信华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132页
    1别林斯基:《评莱蒙托夫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丁旸明:《悲日》,济南出版社,2005年版
    2摩罗:《寻找另一种文学模式》,见《不死的火焰》,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1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3页
    2帕斯卡尔:《思想录》,商务印书馆,第434页
    
    1《皖南事变》黎汝清著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5月北京第5版第1页
    2以赛亚·伯林著《俄罗斯思想家》,译林出版社
    1孟繁华:《抗战文学作品:对人性的挖掘还欠深度》,《中华读书报》,2005年9月7号
    
    1谢林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商务印书馆,第40页
    2以赛亚·柏林著:《俄罗斯思想家》,译林出版社,第38页
    3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3页
    
    1马克斯·韦伯著:《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21页
    2马克斯·韦伯著:《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26页
    
    1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7页
    2别尔嘉耶夫著:《论人的使命》,上海三联出版,第299页
    3别尔嘉耶夫著:《论人的使命》,上海三联出版,第295页
    1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台湾世友出版公司,第5页
    
    1马加:《血映关山》,《马加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2柳溪:《战争启示录》,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1柳溪:《战争启示录》,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1黎汝清:《生与死》,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
    1艾煊:《乡关何处》,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1万中原:《孤岛少年》,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吴子斌、李宜德:《少年从军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王火:《战争与火》,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2温靖邦:《虎啸八年》,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
    1王火:《战争与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周而复:《长城万里图·雾重庆》第六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3柳溪:《战争启示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4李尔重:《新战争与和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1周而复:《长城万里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2李尔重:《新战争与和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3周尔复《谈长城万里图的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
    4转引自房福贤《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黄河出版社,第175-176页
    
    1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9页
    2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周尔复:《谈长城万里图的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
    
    1荷马:《伊利亚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303页,商务印书馆
    
    1王火:《战争与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2雷马克:《西线无战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1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刘再复:《性格组合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页
    [1]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别尔嘉耶夫:《自我认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柏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尼布尔:《人的本性与命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尼采:《悲剧的诞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思想》,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0]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11]海伦·加德纳:《宗教与文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德日进:《德日进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第2版
    [13]约翰·卡洛尔:《西方文化的衰落》,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4]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版
    [15]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怀特海:《宗教的形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17]雅各布·布克哈特:《世界历史沉思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8]卡莱尔:《英雄与英雄崇拜》,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9]刘小枫:《诗化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舍斯托夫:《舍斯托夫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
    [21]马克斯·舍勒:《舍勒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22]索洛维约夫:《神人类讲座》,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3]刘再复:《性格组合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世界出版集团,2005年版
    [26]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病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7]西蒙娜·薇依:《重负与神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马克斯·舍勒:《哲学与世界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9]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2]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恩斯特·卡西尔:《人论》,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34]奥古斯丁:《恩典与自由》,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5]谢林:《对人类自由的本质及其相关对象的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36]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7]保罗·蒂里希:《基督教思想史》,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38]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9]钱理群:《拒绝遗忘》,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李新宇:《走过荒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丹纳:《艺术哲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3]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45]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版
    [46]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47]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48]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爱伦堡:《捍卫人的尊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0]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51]李建军:《文学因何而伟大》,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5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53]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三联书店,2002年版
    [1]支宇:《历史还原·元叙述·文体混杂——邓贤长篇纪实文学研究》,《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10期
    [2]林凌:《论九十年代抗战小说》,《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3]李东雷:《论新历史小说的叙事角度》,《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年第11期
    [4]房福贤:《论新时期抗战史小说的史诗表现形式》,《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
    [5]房福贤:《论新时期抗战小说的本体美学意识及其表现》,《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6]房福贤:《战时民族病态现象的现代反思——新时期抗战小说的爱国主义审美变奏》
    [7]赵建国的论文《新时期电影对抗日战争的阐释》,《延安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8]赵朕:《血与火的歌吟——论管桦抗战题材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
    [9]钱庆国:《新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故事片形态演变》,《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0]朱兵:《中国抗日战争的史诗性画卷——读柳溪的【战争启示录】》,《当代文艺评论》,2003年第4期
    [11]陈顺宣,张艺声:《民族抗战文学的悲剧意识——评张廷竹抗日系列短篇小说》,《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12]张艺声:《民族圣战文学的悲剧意识——评张廷竹抗日系列短篇小说》(《台州师专学报》,1995年2月)
    [13]巩燔:《浅析草莽英雄抗战题材小说思想意义的独特性》,《小说研究》
    [14]张志忠:《强化与超越——略论90年代战争文学的新趋向》,《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5]刘忠:《无望的救赎与皈依——“新历史小说”再评价》,《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16]王启凡:《新历史小说——众语喧哗下解构主义精神的独语》,《辽宁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7]张进:《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悖论性处境》,《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8]高文波:《文化视野中的抗战文学》,《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19]刘东方:《同“途”殊“归”为哪般——中国当代抗战文学与西方反法西斯战争文学风格相异的原因分析》
    [20]张清华:《莫言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以《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为例》,《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1]宋嘉杨,靳明全:《壮歌久不作——抗战文学的当代思考》,《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22]禹建湘:《对话还是对抗——比较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张承志的“抗战文学”论》,《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23]陶东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24]朱德发:《关于抗战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齐鲁学刊》,1988年第2期
    [25]安源:《抗战文学:研究视野之扩展》,《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6]张象:《反法西斯战争与人类命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年后的思考》,《理论与现代化》,1995年第8期
    [27]尤冬克:《“生存意识”与抗战文学——谈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北方论丛》,1998年第4期
    [28]王向远:《日本的侵华文学与中国的抗日文学——以日本士兵形象为中心》,《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29]房福贤:《抗战文学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东岳论丛》,2005年第5期
    [30]丛晓峰:《新时期抗日战争题材小说鸟瞰》,《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31]林为进:《为了明天,记住今天——谈近年抗战题材长篇小说》
    [32]林凌:《探索与突破——评<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
    [33]高守亚:《凝聚着民族魂的爱国交响乐》,《六盘水师专学报》,1995年2期
    [34]李祖德:《小说、战争与历史——有关“抗战小说”中的个人、家族与民族国家》,《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4期
    [35]李焕星:《<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形象塑造》,《艺圃》,1995年第2期
    [36]李跃庭:《当代“抗战文学”历史叙述中的主题位移——以小说《生存》的流变为中心》,《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3期
    [37]黄修己:《对“战争文学”的反思》,《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38]吴福辉:《战争、文学和个人记忆》,《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39]林凌:《二十世纪抗战文学为什么没有经典作品》,《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4期
    [40]邵国义:《革命:理解抗战文学的关键词》,《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41]逄增玉:《九十年代“抗战文学”的历史记忆与现实诉求》,《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6期
    [42]石世明:《论抗战文学的政治阐释与理性冲突》,《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3]曹万生,李琴:《中国“抗战文学”特点之再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4]高文丹:《巩向光的魅力——由巩向光谈英雄形象的塑造》,《长治学院》,2008年第6期
    [45]马立新:《红色理性与英雄形象》,《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6]徐亚东:《革命英雄传奇:英雄话语与英雄形象塑造》,《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47]赵莉:《从中国当代战争小说英雄形象的变迁看军旅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48]孙骏:《当代英雄主义文学内在精神的变迁》,《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49]蔡丽平:《当英雄走下神坛——试论《导火线》对完美英雄的颠覆》,2007年9月上半月刊
    [50]贺金茹:《荷马史诗英雄观与英雄形象探析》,《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年第3期
    [51]李郁香:《论转型期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崇高美及英雄形象塑造》,《大庆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52]周维东,柯晓兰:《政治的底层与生命的底层——谈抗战文学对“底层写作”的启示》,《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53]李延:《抗战文学研究在台湾》,《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54]康丽娜:《抗战文学研究回顾》,《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55]秦弓:《抗战文学研究的概况与问题》,《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4期
    [56]潘洵等:《“抗战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57]马小朝:《中西悲剧精神的英雄主义》,《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58]韩莓:《在战争理性与人情温情之间——当代革命题材小说创作论略》,《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59]边国立:《在现实主义的旗帜下:影视革命传奇英雄形象漫议》,《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60]刘进军:《由“神”到“人”的英雄人生——论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的英雄形象》,《东岳论丛》,2009年第6期
    [61]孙先科:《英雄主义主题与“新写实小说”》,《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
    [62]潘天强:《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63]周燕芬:《英雄主义及其反动——20世纪崇高文学风格概观》,《唐都学刊》,2003年第3期
    [64]刘荣林:《英雄主义激情的理与智》,《云梦学刊》,2003年第11期
    [65]李锦云:《英雄主义和国家文化形象的树立》,《电影评介》2004年第4期
    [66]王寰鹏:《英雄主义的叙事模式和喻义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4期
    [67]王肇亨:《英雄主义文学的失落与呼唤》,《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第4期
    [68]邱坤荣:《“英雄话语”·“理想英雄”——思想解放条件下和社会转型期中的军旅小说“英雄主义叙事”》,《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69]金雪:《“英雄形象”审美意蕴的缺失》,《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70]卢珊:《20世纪美国战争小说的英雄主义困境解读》,《北方论坛》,2008年第3期
    [71]何艳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英雄主义”》,《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72]齐瑾:《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73]王俊德:《传奇英雄形象的文化成因》,《滁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74]禹建湘:《被消解了的英雄主义》,《娄底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75]段盛斌:《英雄主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浅析》,《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76]贾中华:《<奥吉·玛琪历险记>与当代文学中的反英雄形象》,《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77]冯雁:《中国当代抗战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78]赵沛、齐万良:《英雄主义的文化辨说》,《西域研究》,1999年第4期
    [79]贾艳艳:《英雄主义的美与力》,《福建论坛》,2004年第1期
    [80]张宏梁:《英雄形象复位与发展的审美价值》,《求是学刊》,1998年第2期
    [81]杨莹:《英雄形象的重塑》,《科协论坛》,2007年第5期
    [82]陈颖:《呼唤英雄,寻求崇高》,《许昌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83]刘本锋:《讴歌英雄:时代对文学的呼唤》,《求是》,1997年第7期
    [84]王春霞:《新时期军事文学关于人的思索》,《唐都学刊》,1997年第2期
    [85]唐韵:《新时期军旅小说中“英雄主义写作”的嬗变》,《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86]段江:《简论九十年代军旅小说中军人性格的深层塑造》,《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87]徐亚东:《落潮中的探索与发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88]唐韵:《英雄主义写作,或几个关键词》,《解放军文艺》,2000年第11期
    [89]王爱松:《军事文学的三种形态》,《昆仑》,1997年第3期
    [90]王新国:《理智与情感的此消彼长及其在文本中的体现》,《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91]陈颖:《工农兵:当代英雄崇拜的主体及其消遁》,《集美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92]宋剑华:《反思与解构:论新时期文学革命英雄神话的破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93]宋剑华:《关于军事文学的几点思考》,《昆仑》,1997年第3期
    [94]周政保:《战争小说的审美与寓意构造》,《解放军文艺》,2003年第5期
    [95]朱向前:《90年代军旅小说的三个问题》,《解放军文艺》,1999年第2期
    [96]韩瑞亭:《创新和探索中的军旅长篇小说》,《解放军报》,2003--7—22
    [97]张鹰:《英雄话语与悲剧形态》,《小说评论》,2001年第5期
    [98]张鹰:《现实主义:矛盾中的二律悖反》,《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99]张鹰:《历史的选择和选择的历史》,《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00]刘永丽:《当代文学中英雄主义的发展演变》,《天府新论》,2003年第4期
    [101]赞歌:《开掘历史之域的英雄主义精神》,《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02]段江:《梁大牙:一个另类英雄》,《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6期
    [103]张懿红:《边界消失:评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4期
    [104]洪山:《理性的声音与艰难的旅程》,《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05]汪守德:《对历史的另一种读法》,《解放军文艺》,1998年第2期
    [106]孟繁华:《“英雄文化”的现代焦虑》,《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07]蔡海泽:《对军事文学阵地的坚守与扩张》,《解放军文艺》,2003年第3期
    [108]吴培显:《“红色经典”创作得失再评价》,《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09]魏石当:《新时期小说中的英雄悲剧》,《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10]程光炜:《牺牲的意义——关于50—70年代战争题材小说英雄形象的重新思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11]丁增武:《死亡,英雄及时代性——关于当代军旅文学创作的几点思考》,《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12]张震:《叛逆的青春,别样的英雄——简析新锐军旅小说英雄形象的塑造》,《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13]刘荔:《浅析军事片中“英雄”形象的嬗变》,《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14]寇国庆,乔春雷:《十七年文学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建构困境的反思——从“文学趣味”谈起》,《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苏文光编:《抗战文学纪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文天行等编:《抗战文艺报刊篇目汇编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3]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中、下卷),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4]吴野、文天行主编:《大后方文学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艾芜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三编·小说》(第一、二、三、四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6]秦贤次编著:《抗战时期文学史料》,台北:文讯月刊杂志社,1987年版
    [7]文天行、王大明、廖全京编:《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资料汇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8]艾克思等编:《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北京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9]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上海“孤岛”文学作品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10]苏文光编:《国统区抗战文学研究丛书:文学理论史料选》,四川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1]文天行编:《国统区抗战文艺大事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12]林海默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3]刘增杰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4]文天行著:《国统区抗战文学运动史稿》,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5]钱理群编:《沦陷区文学大系》,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6]徐怀中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7]王嘉良、叶志良著:《战时东南文艺书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8]苏光文著:《大后方文学论稿》,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陈青生著:《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0]徐翔、黄万华著:《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版
    [21]文天行等编:《中国抗战文学概览》,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胡凌芝著《蹄下文学面面观》,长春出版社,1990年版
    [23]孔庆东著:《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4]张洪涛:《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25]章伯锋、庄建平主编:《抗日战争》,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的《文史资料存稿选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出版
    [27]章开沅编译:《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8] (德)约翰·拉贝:《拉贝日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9]章开沅:《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1938)》,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0]朱成山主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外籍人士证言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1]纪廷栋翻译:《东史郎战地日记》,红旗出版社,1999年出版
    [32]张宪文主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辑合编:《日军侵华暴行实录》,北京出版社1995年7月版
    [34]北京档案馆编:《日本侵华罪行实证》,人民出版社,1995年
    [35]辽宁省档案馆编:《日本侵华罪行档案新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6]中央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
    [37]纪道庄、李录主编:《侵华日军的毒气战》,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
    [38]李晓方编:《泣血控诉--侵华日军细菌战炭疽、鼻疽受害幸存者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9]居之芬、庄建平主编的《日本掠夺华北强制劳工档案史料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0]何天义主编:《二战掳日中国劳工口述史》,齐鲁出版社,2005年版
    [41]万仁元、方庆秋主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机密作战日记》,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
    [42]政协云南省文史委编辑:《滇军出滇抗战记》,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3]王恩茂:《王恩茂日记(抗日战争上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44]杨迪:《抗日战争在总参谋部——一位作战参谋的历史回眸》,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5]宋原放主编,吴道弘辑注:《中国出版史料》,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46]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社史料》,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47]政协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抗战时期西南的科技》,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48]申泮文著:《天津旧南开学校覆灭记》,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9]王瑞璞主编:《抗日战争歌曲集成》,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
    [5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邬正港、傅绍昌编:《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2]强重华编:《抗日战争时期重要资料统计集》,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53]张劲夫:《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安徽的经历》,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4]刘大年:《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5]朱亚民:《我与浦东抗日游击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6]李新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7]刘家国:《浴血奋战:抗日英雄八路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8]岳思平:《八路军抗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9]郭雄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0]毛磊著:《武汉抗战史要》,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1]刘庆等编著:《国民党抗日殉国将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2]贾绣君:《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3]陈小功:《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战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4]张宪文主编:《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5]张宏志:《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6]马振犊:《惨胜——抗战正面战场大写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7]石柏林:《国民党抗战内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8]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9]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70]江天翼:《评抗战前夕国民党抗日准备》,《复旦学报》,1995年第2期
    [71]都京中:《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2期
    [72]俞辛:《九一八事变时期的张学良和蒋介石》,《抗日战争研究》,1991年第1期
    [73]金再及:《南京政府对“一二八”事变的方针》,《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
    [74]余子道:《“一面抵抗一面交涉”与淞沪抗战》,《军事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
    [7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
    [76]余子道:《绥远抗战述论》,《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第4期
    [77]韩信夫:《台儿庄大捷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
    [78]王桧林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全书》,山西人民出版社
    [79]陈小功:《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战场》,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
    [80]江于夫:《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前国民党抗战问题再探》,《史学月刊》1992年第3期
    [81]李隆基、王玉祥主编《坚持抗战苦撑待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2]刘大年主编:《中国复兴枢纽》,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83]萨苏:《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密中国抗战》,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
    [84]陈诚:《陈诚回忆录——抗日战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5]萨苏:《尊严不是无代价的——从日本史料揭密中国抗战》,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
    [86]武汉地方志办公室编撰:《武汉抗战史料》,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88]北京市档案馆编:《绝对真相:日本侵华期间档案史料选》,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89]杜聿明等著:《正面战场: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
    [90]韩永利:《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1941年—1945年》,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美」王斑著孟祥春译《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上海三联书店
    [2]「美」夏志清著刘绍铭编译《中国现代小说史》,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79年版
    [3]「美」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1]邵国义:《论中国现当代小说中抗战图景的时代变迁》
    [2]陈颖的博士论文《中国战争小说史论》
    [3]郭剑敏的博士论文《革命·历史·叙事——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小说的历史生成》
    [4]孟智慧的硕士论文《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抗日战争小说》
    [5]徐文广:《中国现代战争小说创作论》
    [1]房福贤:《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黄河出版社,2002年版
    [2]张鹰:《反思中国当代军事小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朱向前:《军旅文学史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4]朱向前:《中国军旅文学50年(1949--1999)》,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1]尤凤伟.《生命通道》,《当代》,1994年第4期
    [2]叶楠.《花之殇》,《十月》,1995年第4期
    [3]贺景文.《孽狱》,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年
    [4]高建群:《大顺店》,《小说家》,1995年第1期
    [5]叶兆言:《日本鬼子来了》,《中国作家》,1991年第4期
    [6]魏人:《天镇老女人》,《青年文学》,1987年第11期
    [7]管桦:《龙争虎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
    [8]苏策:《寻找包璞丽》,《中国作家》,1992年第1期
    [9]一合:《未婚妻》,《中国作家》,1995年第4期
    [10]周梅森:《周梅森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1]王泽群:《集合》,《山东文学》,1996年第3期
    [12]张廷竹:《黑太阳》、《解放军文艺》,1986年第9期
    [13]张廷竹:《酋长营》、《解放军文艺》,1987年第1期
    [14]张廷竹:《支那河》、《解放军文艺》,1988年第7期
    [15]张廷竹:《落日困惑》、《解放军文艺》,1989年第2期
    [16]张廷竹:《笕桥十月》,《收获》,1993年第6期
    [17]张廷竹:《泪洒江天》,《十月》,1994年第4期
    [18]张廷竹:《幺叔的葬礼》,《青年文学》,1995年第1期
    [19]张廷竹:《中国无被俘空军》,《东海》,1993年第11期
    [20]张廷竹:《书生意气》,《芒种》,1995年第1期
    [21]邓贤:《大国之魂》,《当代》,1990年第6期
    [22]邓贤:《日落东方》,《当代》,1995年第1期
    [23]赵凤凯:《土龙洲》,《十月》,1990年第2期
    [24]彭见明:《沧桑金场》,《湖南文学》,1987年第2期
    [25]刘俊杰、戴振宁:《血染卢沟千秋月》,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
    [26]马立国、半岛:《血祭卢沟桥》,中原农民出版社,1996年
    [27]柳风:《血祭太阳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
    [28]张子申、薛春德:《击毙侵华日军将领纪实》,蓝天出版社,1995年
    [29]袁南生:《中日间谍大搏杀》,九州出版社,1994年
    [30]谷跃先:《铁血风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31]莫言:《红高粱》,《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
    [32]谈歌:《野民岭》,《小说林》,1995年第4期
    [33]阎欣宁:《天节台》,《收获》,1994年第3期
    [34]韶华:《三角红黄白》,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年
    [35]孙汝春:《弹痕》,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年
    [36]孙祥书、焦义来:《草莽英雄传》,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
    [37]尤凤伟:《五月乡战》,《当代》,1995年第1期
    [38]余华:《一个地主的死》,《钟山》,1993年第1期
    [39]季宇:《县长朱四与高田事件》,《收获》,1996年第5期
    [40]池莉:《预谋杀人》,《中国作家》,1992年第2期
    [41]王火:《战争与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42]张慧敏:《困马》,《解放军文艺》,1992年第9期
    [43]石钟山:《大炕》,《长江文艺》,1995年第5期
    [44]路远:《神汉》,《当代》,1993年第4期
    [45]刘金忠:《故渎》,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
    [46]倪景翔:《龙凤旗》,北京十月出版社,1995年
    [47]黄家刚:《父子》,《花溪》,1995年第9期
    [48]幸实:《步入辉煌》,《中国作家》,1992年第5期
    [49]柳溪:《战争启示录》,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50]显晔:《战争中的男人和女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51]朱秀海:《音乐会》,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52]于学安、郁家林:《江源血魂》,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
    [53]车凤银:《文峰游击队》,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
    [54]马加著:《北国风云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
    [55]严歌苓:《小姨多鹤》,《人民文学》,2008年第3期
    [56]黎汝清:《生与死》,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
    [57]黎汝清:《皖南事变》,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58]兰晓龙:《生死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59]乔良:《远天的风》,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
    [60]艾煊:《乡关何处》,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61]都梁:《亮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62]权延赤:《狼毒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版
    [63]谢颐丰:《气血飞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64]梁丰:《铁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65]云杉:《追我魂魄》,《长篇小说选刊》,2005年第4期
    [66]迟子建:《伪满洲国》,《长篇小说选刊》,2005年第1-2期
    [67]都梁:《狼烟北平》,《长篇小说选刊》,2006年第4期
    [68]张者:《零炮楼》,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69]辛列平:《汉奸》,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年版
    [70]石钟山:《遍地鬼子》,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71]冯骥才:《石头说话》,《冯骥才分类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2]刘国强:《日本八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3]谭琼辉:《猎日风暴》,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版
    [74]王国威:《枪锋》,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版
    [75]姜金霞:《女枪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6]高大庸:《反抗之真心英雄》,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77]杜青:《奇兵》,海天出版社,2009年版
    [78]令狐冲:《中国狙击手》,华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79]李开云:《战狼突击》,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
    [80]潮吧:《铁血抗日》,现代出版社,2010年版
    [81]铁丝:《那片山河曾经血红》,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版
    [82]冷海:《追风骑兵》,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版
    [83]冷海:《血魂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84]石钟山:《残枪》,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85]张磊:《雪亮军刀》,华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86]瞿旋:《侦察连》,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87]丁丁、王宛平:《狙击手》,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88]宗璞:《南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89]温靖那:《虎啸八年》,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
    [90]绿窗幽梦:《岁月1·浴血淞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版
    [91]绿窗幽梦:《岁月2·国殇金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版
    [92]陈道阔:《武汉会战内幕全解密》,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3]周明:《喋血孤城——衡阳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4]张洪涛:《血祭:中日武汉大会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5]陶纯:《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96]韩信夫:《鏖兵台儿庄》,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97]余戈:《1944:松山战役笔记》,三联书店,2009年版
    [98]王楚英:《军碎1942》,京华出版社,2009年版
    [99]张磊:《逐日神剑:雪亮军刀前传》,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00]业余狙击手:《特战先驱》,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01]朱苏进:《我的兄弟叫顺溜》,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02]倪条汉:《血路》,华艺出版社,2008年版
    [103]丁旸明:《悲日》,济南出版社,2005年版
    [104]吴子斌、李宜德:《少年从军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05]万中原:《孤岛少年》,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06]谢颐丰:《激荡山河》,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
    [107]石钟山.《残枪》,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108]师永刚.《枪》,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
    [109]秋林.《重机枪》,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0]张强、金哥.《敢死连》,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版
    [111]严歌苓.《小姨多鹤》,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2]徐贵祥.《历史的天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113]徐贵祥.《八月桂花遍地开》,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