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经验的后世影响(1942-1966)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现代中国汉语文学史上,左翼小说革命叙事在主体重构、叙事修辞、美学成规等方面形成自己独有的叙事经验,“红色经典”小说与之有着客观存在的历史承袭。这种难以割舍的血缘联系,实证了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的后世影响和“典范”意义,也标志着“红色经典”小说经典性的全然缺失。
     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与农民的深度结盟,引发作家抛却“国民性”批判的道德优越和教化常态,对以农民为主体的工农大众的精神品格做了极为大胆的艺术处理,导致了农民文化人格的变异与阶级身份的冲突。作家也因“诗人”到“战士”的身份置换,决定其社会职责由“艺术”到“政治”的角色错位,完成了小说对知识精英皈依工农大众的自我救赎的精细描述。其次,以二元冲突作为叙事修辞,将阶级观念、政治理性渗透到小说中。父子农民的代际冲突注入阶级内涵,子辈以“革命之子”的阶级身份,在精神上和父辈断裂,父辈最终实现了向子辈的思想认同。“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也有新质:革命者的自我约束心理机制和情爱资源配置模式。再次,革命预设的正义观念,让暴力复仇获得了道义上的合法性;革命附加的美好愿景,又让英雄传奇获得了审美上的合理性。这一宏大叙事突显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实用功利主义的“战斗精神”特质。出现以上三大影响的原因在于:知识精英作家在革命风潮的强劲裹挟下,在对革命、民众的心灵阵痛和精神焦虑中迷失了自我;而顺利接班的工农大众作家,文学素养和理论储备又普遍先天不足,这就为其小说创作借用与承袭左翼小说革命叙事提供了内在契机。
     因此,重新辨析“左翼文学”的概念命题,全面还原“红色经典”文学的创作资源,科学理性地揭示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经验对“红色经典”文学的深刻影响,客观务实地评价这种影响的政治功利性审美、文化现象,真实再现中国作家对于革命理念认知的复杂心路历程,不仅构成本文的研究缘起,而且还将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积极地拓展左翼文学、“红色经典”文学研究的思维空间。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narration of revolution in left-wing novels has formed its own unique narrative experience in the aspects such as subject reconstruction, narrative rhetoric, and aesthetic conventions, which the Red Classics novels objectively and historically inherited. The kinship which was hard to cut proved that the narration of revolution in left-wing novels had profound impacts and "model" significances; meanwhile it also marks the lost of classic in the Red Classics.
     These are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close alliance of the Chines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and farmers caused writers to discard the "national "critical superiority of morality and moralized convention. They made a very bold artistic treatment of the spirit character of the broad masses of workers and peasants, resulting in the alienation of peasants'cultural personality and the conflicts of class identity. The change of writers'identity from "poets" to "warriors" determined the role dislocation of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from "art" to "politics", so in their novels they precisely described that many intellectuals were willing to be peasants or workers as self-salvation. Secondly, they used dualistic characteristics as narrative rhetoric, and made the concept of class and political rationality permeated the novels. The intergenerational conflict between father and son in rural areas was filled with class connotation. The young generation had the class identity of "the son of the revolution", who fell apart with his father.And finally son's ideas were favored by his father.The narrative model of "revolution plus love" also had new connotation:revolutionary's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self-restraint and the allocation model of love resource. Thirdly, the idea of justice presupposed by revolution made violence and revenge morally legal; the additional bright vision portrayed by revolution led to the aesthetic rationality of saga.The grand narration highlights the "fighting spirit" quality of practical utilitarianism in proletarian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Why did the three impacts of the above exist? The reason shows below:In the strong wave of revolution, the intellectual elite writers lost themselves in the mental pain and anxiety for the revolution and the broad masses; the later writers who used to be workers and peasants lacked literary background and literary theory, which became the basic reason why their novels borrowed and imitated the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of the left-wing novels.
     Therefore, the re-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left-wing literature, full restoration of the creative resources of the Red Classics literature, scientifical and rational revealment of the profound impacts the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experience in left-wing novels made on the Red Classics, pragmatic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aesthetic and cultural phenomena of its political utility, and exact reproduction of cognitive complexity of the revolutionary idea the Chinese writers had, all of which not only consist of the origin of the study of text, but also become a new academic growing point, actively expanding the thinking space of the study of the left-wing literature and "Red Classics" literature.
引文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346页。
    ①王富仁:《关于左翼文学的几个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②王培元:《左翼文学是如何被消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③孟繁华:《左翼文学与当下中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④如艾晓明的《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张大明的《不灭的火种:左翼文学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方维保的《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曹清华的《中国左翼文学史稿(1921-193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等等。具体而言,艾著运用史料发生学和比较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源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证和分析,但囿于思潮研究的性质,对于小说文本少有关注。张著对三十年代左翼文学运动的组织、活动、理论、创作进行了全景式清理,不足之处是某些论断缺乏小说文本的有效支撑。方著着重讲述了左翼文学发生的历史与文化契机、革命文学的浪漫主义话语原则、30年代左翼叙事文学主题的革命-浪漫-颓废三重变奏、革命话语与现代知识主体、家族伦理与阶级神话、革命话语与性别政治等内容;但没有看到蒋光慈等人小说创作的重大意义,因而对左翼文学如何生成红色意义缺乏更为令人信服的详细论证。曹著把时间限定在“左联”存在及其之前理论铺垫的年代,将“左翼文学”视作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空间中的“话语事件”,这一话语事件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等等关键词向现代中国汉语文学的引入以及上海的文化出版市场构成这两重因素造就的、容纳左翼作家与读者的“公共空间”,但同样没有看到左翼文学的兴起对于后世文学的深刻影响。
    ①[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318页。这本是韦勒克、沃伦直言西方学者对于“浪漫主义”的简单理解时所用批评话语,我在此处借用此表述来概括学界中人对于左翼文学的印象共识。
    ②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222页。
    ③丁帆:《论“社会剖析派”的乡土小说》,《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①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第113页。
    ②《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241-242页。
    ①宋剑华:《红色文学经典的历史范本——论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的文本价值与后世影响》,《河北学刊》2008年第5期。
    ②茅盾:《关于“创作”》,《茅盾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第278页。
    ③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第159-160页。
    ④茅盾:《关于“创作”》,《茅盾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第278页。
    ⑤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七》,《蒋光慈研究资料》,方铭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第200页。
    ①就我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显示,“红色经典”概念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红色经典丛书”,重版《青春之歌》、《红旗谱》、《林海雪原》等一批“十七年”长篇小说。学院派最早的概念界定可能是:“红色经典,是指1942年以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下,文学艺术工作者创作的具有民族风格、民族做派、为工农兵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些作品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以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主要内容”。(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第55页。)最为官方的概念界定来自国家广电总局2004年5月25日下发的《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文件将“红色经典”定义为:“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名著”。(载《中国艺术百科全书》第9卷,徐寒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491页。)
    ②樊星:《“红色经典”与我们的时代》,《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③杨经建:《论“红色经典”的经典性意义和经典化定位》,《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④陈思和:《我不赞成“红色经典”这个提法》,《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8期。
    ⑤刘勇:《“红色经典”:虚假的命名?》,《文艺评论》2007年第4期。
    ⑥如程光炜的《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李杨的《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和《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董之林的《追忆燃情岁月:五十年代小说艺术类型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黄子平的《“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以及唐小兵编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等。
    ①温儒敏:《现代文学传统及其当代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
    ②除了通过对丁玲的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的文本比对,能发现她存在历史承袭的模仿行为之外,我们还能从丁玲的只言片语和她从事的左翼文学活动中发现蛛丝马迹。可参见张冀、杨洪承:《“咆哮了的桑干河”——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对(咆哮了的土地>的模仿》,《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①[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214页。
    ②[法]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意义分析研究》,转引自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第947页。
    ③陈平原:《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中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第1128页。
    ①[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第459页。夏志清先生指称的“新文学”,时间跨度为1917-1949,和内地学界通行的对现代文学起讫时间的界定一致。
    ③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9页。
    ①在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意识到了这一跨语际书写可能带来的偏差:“以新名词附会野蛮之古义,——如译republic为‘共和’,于是附会于‘周召共和’矣,译ethics为‘伦理学’,于是附会于‘五伦’矣。”(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钱玄同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164页。)傅斯年也已认识到:“自思想转为言语,经一度之翻译,思想之失者,不知其几何矣。文辞本以代言语,其用乃不能恰如言语之情。自言语转为文辞,经二度之翻译,思想之失者,更不知其几何矣。”(傅斯年:《文学革新申义》,《傅斯年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第10页。)
    ②[美]杰罗姆·B·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单正平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第174页。
    ③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蔡元培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8,第568页。
    ④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蔡元培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8,第574页。
    ⑤[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第22页。
    ⑥参见宋剑华、张冀:《启蒙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①鲁迅:《书信·250408致许广平》,《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75页。
    ②参见张冀:《晚清民初尚武思潮的缘起与五四激进主义发生》,《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
    ③郭沫若:《我们的文学新运动》,《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第4页。
    ④恽代英:《文学与革命》,《恽代英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第532-533页。
    ⑤蒋光慈:《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第141页。
    ①郭沫若:《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第19页。
    ②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李何林全集》第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第102页。
    ③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郑振铎全集》第3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第535页。
    ④蒋光慈:《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第154页。
    ⑤郭沫若:《文艺家的觉悟》,《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第31页。
    ⑥郭沫若:《革命与文学》,《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第37-43页。
    ⑦鲁迅:《而已集·(尘影)题辞》,《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571页。
    ⑧郑伯奇:《(寒灰集>批评》,《郑伯奇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第94页。
    ⑨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04页。
    ⑩郭沫若:《英雄树》,《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第45-46页。
    ①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39页。
    ②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21页。
    ③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第172页。
    ④鲁迅:《(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小引》,《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22页。
    ⑤杨洪承:《意识形态与“左联”的信仰系统构成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⑥宋剑华:《1926-1930: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转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5期。
    ⑦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郁达夫文集》第6卷,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3,第261页。
    ⑧鲁迅:《且介亭杂文·(草鞋脚)小引》,《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1页。
    ①鲁迅:《二心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92页。
    ②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胡适文集》第1卷,欧阳哲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38页。
    ③刘半农:《(初期白话诗稿>序目》,《刘半农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第274页。
    ④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445页。
    ⑤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121页。
    ⑥[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第55页。
    ①朱鸿召:《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第5页。
    ②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第184页。
    ③丁玲:《序<到前线去>》,《丁玲全集》第9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第101页。
    ④何其芳:《我歌唱延安》,《何其芳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174页。
    ⑤艾青:《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艾青选集》第3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第590页。
    ⑥刘家栋:《陈云在延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第100页。
    ⑦黄昌勇:《王实味年谱简编》,《王实味传》,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282页。
    ⑧李向东、王增如:《丁玲年谱长编》上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第145、149页。
    ①《湘赣边界各县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卷,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第192页。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系该决议的一部分,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根据手头所能掌握的资料,不能证实这个决议案完全由毛泽东一人起草,但可合理推断的是,决议案经过了毛泽东的首肯。
    ②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76页。
    ③《“中国文艺协会”的发起》,汪木兰、邓家琪编,《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第134页。
    ④毛泽东:《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461页。
    ⑤毛泽东:《五四运动》,《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523页。
    ⑥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530页。
    ⑦毛泽东:《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581-583页。
    ①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39年7月),《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第99页。
    ①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张闻天文集》第3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第39页、第57-59页。
    ②《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第1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第1-3页。
    ③鲁迅:《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38-239页。
    ④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1942年2月,毛泽东一周之内连续做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两场演说,至此,以清算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为主要目的的延安整风运动正式开始。根据胡乔木的回忆,“整风运动的主要对象,是党的高中两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88页。)
    ①丁玲:《我们需要杂文》,《丁玲全集》第7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第58-59页。
    ②丁玲:《“三八”节有感》,《丁玲全集》第7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第60页。
    ③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艾青选集》第3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第572-573页。
    ④萧军:《论同志之“爱”与“耐”》,《萧军全集》第11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第535-536页。
    ⑤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王实味文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135-136页。
    ①王实味:《零感两则》,《王实味文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139-140页。
    ②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658页。
    ③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第483页。
    ④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449页。
    ⑤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805、808页。
    ①梁漱溟:《中国问题之解决》,《梁漱溟全集》第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第217-218页。
    ②史铁儿(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俄国文学史及其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125、136页。
    ③瞿秋白译:《海上述林》上卷,鲁迅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第236-237页。
    ①《秦邦宪(博古)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第514页。
    ②本章此部分的大量引文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813-832页。
    ③具体情况如下:1、谈到“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时,提及“象鲁迅所批评的梁实秋一类人”;2、谈到文艺界的宗派主义时,提及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关于联合战线建立的必要条件的论述;3、谈到文学艺术的源泉时,提及“鲁迅在他的遗嘱里……万不可做的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4、谈到延安文艺界存在的一种问题:“还是杂文时代,还要鲁迅笔法。”;5、谈到知识分子必须解决个人和群众关系时提及鲁迅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并作发挥。
    ①袁盛勇:《“党的文学”:后期延安文学观念的核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
    ②丁玲:《关于立场问题我见》,《丁玲全集》第7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第67、69页。
    ①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丁玲全集》第7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第71、72、75页。
    ②毛泽东:《致丁玲、欧阳山》,《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第233页。
    ③陈涌:《我的悼念》,《周立波研究资料》,李华盛、胡光凡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第153页。
    ④严文井:《我所认识的周立波》,《周立波研究资料》,李华盛、胡光凡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第104页。
    ⑤林蓝:《(周立波鲁艺讲稿)校注附记》,《周立波鲁艺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第161页。
    ①周立波:《后悔与前瞻》,《周立波研究资料》,李华盛、胡光凡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第66页。
    ②何其芳:《改造自己,改造艺术》,《何其芳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第38-39页。
    ③艾思奇:《谈延安文艺工作的立场、态度和任务》,《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第231-232页。
    ④[澳]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29页。
    ①李泽厚:《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瞥》,《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232页、第241-242页。
    ②[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4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第349-350页。
    ③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唐小兵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66页。
    ①[美]杰克·贝尔登:《赵树理》,《赵树理研究资料》,黄修己编,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第32页。
    ②李普:《赵树理印象记》,《赵树理研究资料》,黄修己编,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第19页。
    ③赵树理谈到自己小说的语言曾说:“我既是个农民出身而又上过学校的人,自然是既不得不与农民说话,又不得不与知识分子说话。有时候从学校回到家乡,向乡间父老兄弟们谈起话来,一不留心,也往往带一点学生腔,可是一带出那等腔调,立时就要遭到他们的议论,碰惯了钉子就学了点乖,以后即使向他们介绍知识分子的话,也要设法把知识分子的话翻译成他们的话来说,时候久了就变成了习惯。说话如此,写起文章来便也在这方面留神……”(赵树理:《也算经验》,《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25页。)
    ④杨献珍:《(小二黑结婚)出版经过》,《赵树理研究资料》,黄修己编,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第88页。
    ①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486-498页。
    ①宋剑华:《论“赵树理现象”的现代文学史意义》,《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②赵树理:《艺术与农村》,《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39、140页。
    ③周扬:《(赵树理文集>序》,《周扬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第233页。
    ④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498页。
    ①茅盾:《关于<李有才板话>》,《茅盾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第340页。
    ②郭沫若:《读了(李家庄的变迁)》,《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第144页。
    ③茅盾:《论赵树理的小说》,《茅盾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第368-369页。
    ④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赵树理研究资料》,黄修己编,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第197-201页。
    ①[德]T. W.阿多诺:《艺术与社会》,《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周宪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第74页。
    ②赵树理的小说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均出版于毛泽东《讲话》以后,表面看来是学习《讲话》精神的直接产物;但实际上,从《有个人》(1933)开始,他的传统评书“讲故事”的农民话语的独特风格就已经形成。所以,“《讲话》传到太行山根据地以后,他读了非常兴奋,他认为毛主席批准了他的主张。,,(史纪言:《赵树理同志生平纪略》,《赵树理研究资料》,黄修己编,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第76页。)
    ③孙犁:《谈赵树理》(1978),《孙犁文集》第3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第317-318页。
    ①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640、653、645页。
    ②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第162页。
    ③毛泽东的即兴讲话,见《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637页。
    ④转引自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655页。
    ⑤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655、662页。
    ①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十年来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的报告提纲》,《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663-664、667、671、674页。
    ②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684页。
    ③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659页。
    ①胡慧翼、温儒敏:《第一次“文代会”与新文学传统的规范化阐释》,《河北学刊》2008年第3期。
    ②《大会宣言》,1949年7月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第148-149页。
    ③胡乔木:《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改造思想?》,《文艺报》1951年第4期。
    ④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84页。
    ①[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第25页。
    ②[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203页。
    ③这一表述参见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④参见宋剑华、张冀:《苦涩与风流:试论革命样板戏的现代性诉求》,《长江学术》2006年第4期。
    ⑤《人民日报》1967年5月31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明确圈定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八个革命样板戏”,并声称“宣告了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破产”。另《红旗》杂志1974年第4期发表初澜署名文章《京剧革命十年》中又列了如下作品名字: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革命现代舞剧《沂蒙颂》、《草原儿女》和革命交响乐《智取威虎山》等。
    ①胡志毅:《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②[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第227页。
    ③《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中说,“文艺界在建国以来,却基本上没有执行,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现实主义的深化’论、反‘题材决定’论、‘中间人物’论、反‘火药味’论、‘时代精神汇合’论,等等,就是他们的代表性论点,而这些论点,大抵都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早已批判过的。电影界还有人提出所谓‘离经叛道’论,就是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经,叛人民革命战争之道。在这股资产阶级、现代修正主义文艺思想逆流的影响或控制下,十几年来,真正歌颂工农兵的英雄人物,为工农兵服务的好的或者基本上好的作品也有,但是不多;不少是中间状态的作品:还有一批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我们一定要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第632-633页。)
    ④鲁迅:《二心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95页。
    ①[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59页。
    ②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第437页。
    ①何其芳:《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指南》,《何其芳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241页。
    ②洪子诚:《当代文学概说》,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第97页。
    ③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164页。
    ①[荷]D.佛克马、E.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120页。
    ②即通常所说的“封建社会”。冯天瑜教授从“封建”这一看似不证自明的语词的古今义转换、中西义对接进行“知识考古”,“由词义史之‘考’导入思想文化史之‘论’”,从而厘定“封建”系概念的泛化与误植,并设想以“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取代“封建社会”。见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本人认同这一研究思路和命名新说,故用此表述。
    ③蔡元培:《劳工神圣——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庆祝协约国胜利大会上的演说词》(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六日),《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第219页。在这篇演说词中,蔡元培对“劳工”这样界定:“我说的劳工,不但是金工、木工等等,凡用自己的劳力作成有益他人的事业,不管他用的是体力、是脑力,都是劳工。所以农是种植的工,商是转运的工,学校职员、著述家、发明家,是教育的工,我们都是劳工。我们要自己认识劳工的价值。”
    ①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1360页。
    ②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李大钊全集》第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第102页。
    ③守常(李大钊):《青年与农村》,《李大钊全集》第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第179-180页。
    ①守常(李大钊):《土地与农民》,《李大钊全集》第4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第619页。
    ②瞿秋白:《苏维埃俄罗斯之经济问题》,《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第275-276页、第278页。
    ③陈独秀:《中国农民问题》,《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第312-313、315-318页。
    ①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第366-367页。
    ②陈独秀:《造国论》,《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第208页。
    ③邓中夏:《革命主力的三个群众——工人、农民、兵士》,《邓中夏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第39页。
    ④邓中夏:《论农民运动》,《邓中夏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第51页。
    ⑤邓中夏:《中国农民状况及我们运动的方针》,《邓中夏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第53页。
    ①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6-8页。
    ②毛泽东:《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中国农民》第1期,1926,第19-20页。
    ③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问题丛刊>序》,《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37-39页。
    ④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21页。
    ⑤[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49-150页。
    ⑥《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82页。
    ①《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693页。
    ②[俄]列宁:《在全俄东部各民族共产党组织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104页。
    ③参见宋剑华、张冀:《启蒙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④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八》,《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29页。
    ①郁达夫:《农民文艺的提倡》,《郁达夫文集》第5卷,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第282页。
    ②郁达夫:《农民文艺的实质》,《郁达夫文集》第5卷,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第284页。
    ①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8页。
    ②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51-58页。
    ①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第170-171页。
    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652-653页。
    ②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976、978-979页。
    ③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第192页。
    ①曾廉:《应诏上封事》,《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卷,赵靖、易梦虹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452页。
    ②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8-9页。
    ①宋剑华:《(林海雪原>:“兵”的传奇与“兵”的神话》,《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①转引自姚丹:《“事实契约”与“虚构契约”——从作者角度谈(林海雪原)与“历史真实”》,《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
    ②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67页。
    ③截至1944年,陕甘宁边区的公营企业有130家,职工7,338人。见侯天岚:《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公营工业》,《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
    ④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1368页。
    ①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604页。
    ②《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07页。
    ①毛泽东:《纪念白求恩》,《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621页。
    ①[美] 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李玉琪、袁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第43页。
    ②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52页。
    ③姚文元:《从阿Q到梁生宝——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看中国农民的历史道路》,《新松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第12页。
    ④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谢冕、洪子诚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第594页。
    ①严家炎:《关于梁生宝形象》,《知春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第276页。
    ②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第171页。
    ①汉学家本杰明·史华慈曾对五四的文学语言如此评价:“‘白话文’成了一种‘披着欧洲外衣’,负荷了过多的西方新词汇、甚至深受西方语言的句法和韵律影响的语言,它甚至可能是比传统的文言文更远离大众的语言。”([美]本杰明·史华慈:《<五四运动的反省>导言》,《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第9页。)
    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第396页。
    ③无论是《狂人日记》(1917)的文化反思,还是《药》(1919)的批判理性,无不饱含着鲁迅对于启蒙话语深度绝望的生命体验,对于“改造国民性”艺术追求的强烈质疑。“狂人”病愈后务实地去“赴某地候补”、“猛士”夏瑜的“血”吊诡地成为愚昧国民华小栓治疗肺病的“药”,都真实再现了专注思想启蒙的知识精英的悲壮宿命。到了1927年,面对“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在黄埔军校的激情演讲中,更是直接表达出崇尚暴力的狂热思想:“学文学对于战争,没有益处,……中国现在的社会情状,止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42页。)同年,又在杂文中明确表示:“现在倘再发那些四平八稳的‘救救孩子’似的议论,连我自己听去,也觉得空空洞洞了……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而已集·答有恒先生》,同前揭注,第476-477页。)
    ④宋阳(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489页。
    ⑤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39页。
    ①文贵良:《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第36页。
    ②丁玲:《我的创作生活》,《丁玲写作生涯》,黄一心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第16页。
    ③见译者傅铿为《论传统》专门书写的“译序”——《传统、克里斯玛和理性化》,[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第3-4页。
    ④“《金光大道》所描写的生活情景和人物,都是我亲自从五十年代现实生活中吸取的,都是当时农村中发生过的真实情况。”(浩然:《关于(艳阳天>(金光大道)的通讯与谈话》,《浩然研究专集》,孙大佑、梁春水编,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第181页。)
    ①[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蔡海榕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第46页。
    ②[俄]特罗茨基:《文学与革命》,韦素园、李霁野译,未名社,1928,第4页。
    ③如1930年4月29日的左联大会提出:“革命的文学家在这个革命高潮到来的前夜,应该不迟疑地加入这艰苦的行动中去,即使把文学家的工作地位抛去,也是不足惜的。”(《左翼作家联盟的两次大会记略》,见《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马良春、张大明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第140-141页。)1930年8月,左联号召“全体盟员到工厂到农村到战线到社会的地下层去”,“使文学的影响所到的地方,凝结坚强的斗争意志”,“汇合一切革命的感情来充实革命的发展。”(《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第152页。)1932年11月,左联又提出“宣传苏维埃革命以及煽动与组织为苏维埃政权的一切斗争”,“必须将那些‘身边琐事’的,小资产阶级智识份子式的‘革命的兴奋和幻灭’,‘恋爱和革命的冲突’之类等等定型的观念的虚伪的题材抛去”,“在方法上,作家必须从无产阶级的观点,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来观察,来描写。”(《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第179、181-182页。)
    ①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全集》第2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第411页。
    ②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第10页。
    ③李大钊:《青春》,《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第71页。
    ④[俄]特罗茨基:《文学与革命》,韦素园、李霁野译,未名社,1928,第9页。
    ⑤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第171页。
    ①毛泽东:《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1185页。
    ①张闻天:《知识阶级与民众势力》,《张闻天早期文集:1919.7-1925.6》,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第217页。
    ②画 室(冯雪峰):《革命与智识阶级》,《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131、133页。
    ①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就派员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党代表,开展革命的政治工作。南昌起义部队在连以上也设立了党代表。1928年7月中共六大决定,军队“实行政治委员和政治部制度”。《古田会议决议》(1929)对政治委员的职责作了原则规定,纠正了政治机关隶属于军事机关的做法。而在长期的革命战争环境下,军事主官主要负责组织训练、指挥作战,因而成为绝对的“一把手”,政治主官处于辅助的地位,这是历史事实。
    ②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俄译本前言》,《丁玲全集》第9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第48页。
    ①[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谢林和启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第393页。
    ①邵燕祥:《狂欢不再》,《’99中国年度最佳随笔》,杜渐坤、陈寿英选编,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第79页。
    ②李泽厚:《试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下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484-485页。
    ①[美]威廉·H·布兰察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戴长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第315页。
    ①吴玉章:《以思想革命来纪念抗战五周年》,《吴玉章文集》上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第241页。
    ②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第62页。
    ③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第162页。
    ④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第273页、第279页。
    ⑤[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第351页。
    ⑥《高尔基自传》,汪介之编,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第319页。
    ⑦宋剑华先生从人物的原型和小说的刻画两个方面厘定了许、江二人的知识精英身份。见《(红岩>:知识分子的凤凰涅槃》,《河北学刊》2009年第5期。
    ①[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1页。
    ②[美]华尔特·R.菲希尔:《叙事范式详论》,《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美]大卫·宁等著,常昌富、顾宝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55页。
    ③[美]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方晓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第54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第8页。
    ①[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第165页。
    ②转引自李卓:《齐家之道——中日孝道之比较》,载《家族文化与传统文化》,李卓主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第83-84页。
    ①[法]让·皮埃尔·威尔南:《(奥狄浦斯王)谜语结构的双重含义和“逆转模式”》,载《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研究》,陈洪文、水建馥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第505-506页。
    ②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04页。
    ③[法]伊·巴丹特尔:《男女论》,陈伏保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第144页。
    ④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第74页。
    ⑤陈独秀:《一九一六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第103页。
    ⑥傅斯年:《万恶之原》,《傅斯年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第308页。
    ①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吴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第63-64页。
    ②吴虞:《说孝》,《吴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第177页。
    ③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34页。
    ④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郁达夫文集》第6卷,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3,第261页。
    ⑤陈千里:《凝视“背影”——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父亲形象的文学塑造与文化想象》,《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①贺仲明:《论三十年代文学中的“父亲”形象》,《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①[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119页。
    ①林语堂:《中国人》(全译本),郝志东、沈益洪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第61页。
    ②此处借用伦理学的“道德反哺”概念命题,即用“道德的反向社会化”和“道德后育”来归纳“上一代人接受下一代人道德价值观的过程,或者说,是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发挥道德影响的过程。”(廖小平:《面向道德之思:论制度与德行》,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58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第69页。
    ②茅盾:《几种纯文艺的刊物》,《茅盾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第498页。
    ①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1366页。
    ②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第144页。
    ①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第125页。
    ②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谢冕、洪子诚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第598页。
    ①严家炎的系列论文包括:《(创业史>第一部的突出成就》(《北京大学学报》1961年第3期)、《谈(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文学评论》1961年第6期)、《关于梁生宝形象》(《文学评论》1963年第3期)、《梁生宝形象和新英雄人物创造问题》(《文学评论》1964年第4期)。宋炳辉《“柳青现象”的启示——重评长篇小说(创业史)》(《上海文论》1988年第4期)一文也认为:“正因为梁三老汉这个人物比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农民贫困屈辱的历史,以及因为这种贫困屈辱而形成的落后狭隘、裹足不前的性格侧面,同时又表现了中国农民勤劳、朴实的性格侧面,他反而成为《创业史》中概括变革中农民心理的复杂变化过程最生动、最典型的形象。”
    ②严复:《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27页。
    ③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全集》第3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总第655-656页。
    ①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7、58页。
    ②毛泽东:《为陕北公学成立与开学纪念题词》,《毛泽东论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第41页。
    ③周扬:《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的任务》,《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248页。
    ④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467页。
    ⑤刘白羽:《新的艺术,新的群众》,《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82、85页。
    ①毛泽东:《给杨绍萱、齐燕铭的信》(1944),《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第88页。
    ②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687页。
    ③陈荒煤:《为创造新的英雄典型而努力》,《荒煤选集》第2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第445页。
    ④参见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文艺报》1953年第19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文艺报》1960年第13-14期)。
    ⑤[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第32页。
    ①旷新年认为:“普罗文学创造了新文学的奇迹,它创造了新文学的流行时尚和畅销书,形成了新文学的规模生产和普遍模式,并且迅速地拓展了新文学的读者大众。”(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第88页。)
    ②[美]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郭冰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第13页。
    ③[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启示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第425页。
    ①蒋光慈:《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第68页。
    ②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流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第19页。
    ③钱杏邨:《一九三〇年一月创作评》,《拓荒者》第1卷第2期。
    ①冯宪章:《<丽莎的哀怨>与<冲出云围的月亮>》,《拓荒者》第1卷第3期。
    ②华汉:(阳翰笙):《读了冯宪章的批评以后》,《拓荒者》第1卷第4、5期合刊。
    ③即《咆哮了的土地》,1932年3月由上海湖风书局出版。
    ④茅盾:《<地泉>读后感》,《茅盾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第331-332页。
    ①易嘉(瞿秋白):《革命的浪漫谛克——评华汉的三部曲》,《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第459页。华汉1933年5月对此也表示认同,并有自我反省:“我在创作方法上所走的道路,并不是唯物辩证法的现实主义,乃是……所谓革命的罗曼谛克。”“革命的罗曼谛克的特征,是不能深刻的去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过程,只主观的把现实的残酷斗争,理想化,神秘化,高尚化,以至于罗曼谛克化。”(阳翰笙:《谈谈我的创作经验》,《阳翰笙选集》第4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第114-115页。)
    ②钱杏邨:《<地泉)序》,《阳翰笙研究资料》,潘光武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第337页。对于这一点,华汉在其小说《转换》中也通过书店老板之口,发表了一通关于“革命+恋爱”小说的言论:“你家最好在写恋爱故事的时候,加上一点儿革命,那销路的既好,同时也可保险了,不然,就写现在被禁这几部样的也好,能够再写肉麻些,想来销路还要更不坏,……”。
    ③郑伯奇:《(地泉)序》,《阳翰笙研究资料》,潘光武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第329页。
    ④华汉(阳翰笙):《(地泉>重版自序》,《阳翰笙研究资料》,潘光武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第244-245、248页。
    ⑤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第95页。
    ⑥郁达夫:《光慈的晚年》,《郁达夫文集》第3卷,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第205页。
    ①李银河:《性的问题》,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第3页。
    ②转引自刘绍铭等编:《武侠小说论》上卷,香港: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1995,第223页。
    ③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145页。
    ①转引自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索解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叙事文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第62页。
    ②茅盾:《“革命”与“恋爱”的公式》,《茅盾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第337-339页。
    ③茅盾:《女作家丁玲》,《茅盾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第436-437页。
    ④何丹仁(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丁玲研究资料》,袁良骏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第250页。在这篇论文中,冯雪峰还指出:“在现在,新的小说家,是一个能够正确地理解阶级斗争,站在工农大众利益上,特别看到工农劳苦大众的力量及其出路,具有唯物辩证法的作家:这样的作家所写的小说,总算是新的小说。”(第247页)我的疑问在于,较之丁玲的《水》,之前就连载的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应该更加吻合,冯雪峰为何视而不见呢?存疑待考。
    ①[美]詹明信:《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523页。
    ②[美]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郭冰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第30页。
    ③恽代英:《马克思主义者与恋爱问题》,《恽代英文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第692页。
    ①[美]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第96页。
    ①周作人:《人的文学》,《周作人文集》,陈为民编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226-227页。
    ②《罗兰·巴特谈中国之行》,汪民安译,《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29日。
    ③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第126页。詹姆逊的原文是:“第三世界的文本,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趋力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
    ④[美]王德威:《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事》,台北:麦田出版社,2004,第74页。
    ①余岱宗:《革命的想象:战争与爱情的叙事修辞》,《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①[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37、38页。
    ②[英]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第42页。
    ①[美]波利·扬-艾森卓:《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杨广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43页。
    ①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17页。
    ①李鸿章:《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撒折》(同治十一年五月十五),《李鸿章全集》第2册,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第874页。
    ②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The Chinese Renaissance)(英汉对照版),欧阳哲生、刘红中编,邹小站、尹飞舟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第153页。
    ③参见张冀:《晚清民初尚武思潮的缘起与五四激进主义发生》,《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
    ①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全集》第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第232-233页。
    ②陈独秀:《(共产党>月刊短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第50页。
    ③蔡和森:《关于中国革命问题致毛泽东同志的两封信》,《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91、196、202页。
    ④恽代英:《与李琯卿君论新国家主义》,《恽代英文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第656页。
    ⑤瞿秋白:《<瞿秋白论文集>自序》,《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415页。
    ⑥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第21-22页。毛泽东是中国最为激赏并一直践行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战略家和实干家。在他看来,整个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农民的阶级斗争史:“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总计大小数百次的起义,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上所仅见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588页。)同年同月,他又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几千年来总是说,压迫有理,剥削有理,造反无理。自从马克思主义出来,就把这个旧案翻过来了,这是一个大功劳。这个道理是无产阶级从斗争中得来的,而马克思作了结论。根据这个道理,于是就反抗,就斗争,就干社会主义。”(毛泽东:《在延安各界庆祝斯大林六十寿辰大会上的讲话》,1939年12月21日。)这些言论,后来对解放区和十七年时期的主流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李泽厚:《试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147-148页。
    ②郭沫若:《我们的文学新运动》,《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第4页。
    ③麦克昂(郭沫若):《桌子的跳舞》,《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第57、62页。
    ④麦克昂(郭沫若):《英雄树》,《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第45页。
    ⑤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35-36、39-40、42、43、45页。
    ①钱杏邨:《幻灭动摇的时代推动论》,《海风周报汇刊》第14-15期,1929。
    ②钱杏邨:《力的文艺·(情盗>》,《阿英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第76页。
    ③钱杏邨:《力的文艺·<强盗>及<尼伯龙根之歌>》,《阿英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第109、108页。
    ④《前言》,《流沙》(半月刊)创刊号,1928年3月15日。
    ⑤钱杏邨:《<达夫代表作>后序》,《郁达夫研究资料》,王自立、陈子善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第309页。
    ⑥钱杏邨:《郭沫若及其创作》,《郭沫若论》,黄人影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第19页。
    ⑦[斯洛伐克]玛利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陈圣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第136页。
    ⑧钱杏邨:《一九三〇年一月创作评》,《拓荒者》第1卷第2期。
    ⑨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
    ①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13、15、16页。
    ①[苏]M.巴赫金:《拉伯雷研究》,《巴赫金全集》第6卷,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8页。
    ②[苏]M.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全集》第5卷,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60页。
    ③[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文良文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第151页。
    ④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第205页。
    ①关海庭:《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278-279页。
    ②魏朝勇:《革命、暴力与正义——蒋光慈文学世界中的政治想象》,《开放时代》2006年第1期。
    ③如《暴风骤雨》中萧队长就说,“地主没一个不喝咱们穷人的血。斗争地主,是要回咱们自己的东西。道理在咱们这面。……破封建,斗地主,只管放手,整出啥事,有我撑腰。”
    ①唐小兵:《暴力的辫证法:重读(暴风骤雨)》,《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11页。
    ①转引自[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33-34页。
    ①转引自黎保荣:《暴力与启蒙:晚清至20世纪40年代文学“暴力叙事”现象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宋剑华指导,2009。
    ②鲁迅:《坟·杂忆》,《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38-239页。
    ③[英]托马斯·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卡莱尔讲演集》,张峰、吕霞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第24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第107、126、108页。
    ①[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第269页。
    ①蒋光慈:《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第71页。
    ②蒋光慈:《(短裤党)写在本书的前面》,《蒋光慈研究资料》,方铭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第33页。
    ③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122页。
    ①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的写作经过》,《晋阳学刊》1980年第1期。
    ②[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第268页。
    ①孙犁:《论战时的英雄文学——在冀中(前线报>文艺小组座谈会上的发言》(1941),《孙犁文集》第4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第334、335页。
    ②1958年在讨论《林海雪原》等小说时,批评家王燎荧指出,有“这样一种特殊类型的小说”,“它比普通的英雄传奇故事要有更多的现实性,直接来源于现实的革命斗争”,“又比一般的反映革命斗争的小说更富于传奇性,使革命英雄行为更理想地富于英雄色彩”,因而可以将它们称为“革命英雄传奇”。(王燎荧:《我的印象和感想》,原载《文学研究》1958年第2期,收入《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5卷,洪子诚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269页。)这是“革命英雄传奇”概念的首度出现。其实,这一概念的内涵完全可以往前延伸,将左翼小说革命叙事中的英雄传奇因子和解放区的所谓“新英雄传奇”全部涵括在内。
    ③孙楷第:《中国白话小说的发展与艺术上的特点》,转引自董之林:《热风时节:当代中国“十七年,,小说史论(1949-1966)》上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第43页。
    ④[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66页。
    ①[英]吉利恩·比尔:《传奇》,邹孜彦、肖遥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3,第70页。
    ①[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113页。
    ①[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第270-271页。
    ②姚文元:《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文学——同何直、周勃辩论》,《人民文学》1957年9月号。
    ③[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252页。
    ①如马烽、西戎后来回忆道:“在那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我们和吕梁山区的人民群众一块战斗,共同生活,亲历了革命征程中的“血”与“火”……总觉得应该把敌后抗日军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下,与日本帝国主义、汉奸走狗斗争的英雄事迹记载下来,谱以青史,亢声讴歌,弘扬后世,变为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人民群众从中受到应有的鼓舞、教益和启迪。”(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的写作经过》,《晋阳学刊》1980年第1期。)刘知侠也坦承:“书中所有的战斗场面都是实有其事的”。(刘知侠:《铁道游击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第501页。)曲波说《林海雪原》忠于革命历史,他“只不过把英雄们的斗争事迹作了一点文字的记载而已。”(曲波:《关于(林海雪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第587页。)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②[美]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本文》,《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165、167、170页。
    ③[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59页。
    ①[美]J.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43页。
    ②主流意识形态此间也在大力提倡新的英雄人物的时代要求。周扬就在第二次全国文代会上指出:“英雄人物的光辉灿烂的人格主要表现在对敌人及一切落后现象决不妥协,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那种高尚品质上,他之所以能打动千百万群众,成为他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也就在于他所表现的那种先进阶级的道德的力量。”(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一九五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周扬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第252页。)
    ③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之前言部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第2页。
    ④代迅:《世纪末的回眸与前瞻——中国当代战争文学散论》,《文艺评论》1995年第5期。
    ①《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603页。
    ②何大白(郑伯奇):《文学的大众化与大众文学》,《郑伯奇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第144页。
    ③郭沫若:《革命与文学》,《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第43页。
    ④郁达夫:《<大众文艺>释名》,《郁达夫文集》第7卷,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3,第314-315页。
    ⑤沈端先:《文学运动的几个紧要问题》,《拓荒者》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
    ⑥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366页。
    ⑦冯乃超:《大众化的问题》,《大众文艺》第2卷第3期,1930年3月。
    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239-240页。
    ②鲁迅:《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67-368页。
    ③茅盾:《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及其它》,《茅盾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第554页。
    ④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500页。
    ⑤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667页。
    ⑥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798页。
    ⑦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817-818页。
    ①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文学运动史料选》第3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第52页。
    ②鲁迅:《书信·300503致李秉中》,《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33页。
    ③唯一的例外恐怕只有宋剑华先生。他注意到“左联”的成立和小说《咆哮了的土地》的连载这种时间上的重叠所蕴含的实际意义,参见宋剑华:《红色文学经典的历史范本——论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的文本价值与后世影响》,《河北学刊》2008年第5期。
    ④paradigm:内地学界普遍翻译为“范式”,台港学界则翻译为“典范”。“典范”比“范式”更能表达“范例”、“示范”之意,因此,我取台版译法。
    ④[美]Thomas·S·Kuhn:《科学革命的结构》,傅大为、程树德、王道还译,台北:允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5,第278页。
    ①[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311页。
    ②[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3页。
    ③[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第5、18、28页。
    ④[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黄灿然、李桂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第3页。
    ⑤[法]拉康:《关于(被窃的信)的研讨会》,《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第6页。
    ①宋剑华:《代序:阅读记忆与文学创作》,《生命阅读与神话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文本的重新释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第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2、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01。
    6、[俄]特罗茨基:《文学与革命》,韦素园、李霁野译,未名社,1928。
    7、[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
    8、[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981。
    9、[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1、[美]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方晓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12、[美]Thomas·S·Kuhn:《科学革命的结构》,傅大为、程树德、王道还译,台北:
    允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5。
    13、[美]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14、[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5、[英]托马斯·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卡莱尔讲演集》,张峰、吕霞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16、[英]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7、《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8、[英]吉利恩·比尔:《传奇》,邹孜彦、肖遥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3。
    19、[美]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李玉 琪、袁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20、[荷]D.佛克马、E.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1、[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2、[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3、[苏]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5、6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4、[美]J.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5、[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6、[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7、[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8、[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9、[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0、[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1、[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蔡海榕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2、[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3、[美]波利·扬-艾森卓:《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杨广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4、[美]威廉·H·布兰察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戴长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5、[澳]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6、[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文良文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7、[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8、[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39、[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黄灿然、李桂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40、[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1、[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2、[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3、[斯洛伐克]玛利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陈圣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44、[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45、[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46、[美]杰罗姆·B·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单正平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47、[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8、[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9、[美]王德威:《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事》,台北:麦田出版社,2004。
    50、[美]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郭冰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51、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2、3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52、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53、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The Chinese Renaissance)(英汉对照版),欧阳哲生、刘红中编,邹小站、尹飞舟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4、胡适:《胡适文集》第1卷,欧阳哲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5、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3、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1988。
    56、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3、4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57、鲁迅:《鲁迅全集》第1、3、4、6、7、10、11、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8、邓中夏:《邓中夏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9、恽代英:《恽代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0、瞿秋白:《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2、张闻天:《张闻天早期文集:1919.7-1925.6》,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
    63、张闻天:《张闻天文集》第3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64、博古:《秦邦宪(博古)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6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6、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67、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68、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69、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0、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下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71、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2、李银河:《性的问题》,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73、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992。
    74、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3、5、6、7卷,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1983。
    75、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76、郑伯奇:《郑伯奇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77、钱杏邨:《阿英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78、瞿秋白:《俄国文学史及其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9、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80、茅盾:《茅盾全集》第19、20、24、3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997。
    81、周扬:《周扬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994。
    82、王实味:《王实味文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83、丁玲:《丁玲全集》第7、9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84、何其芳:《何其芳文集》第2、4、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84。
    85、艾青:《艾青选集》第3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86、萧军:《萧军全集》第11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87、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88、孙犁:《孙犁文集》第3、4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89、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90、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2、洪子诚:《当代文学概说》,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93、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94、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5、董之林:《追忆燃情岁月:五十年代小说艺术类型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
    96、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7、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8、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9、杨洪承师:《废墟上的精灵:前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的理路(1898-1918)》,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0、宋剑华师:《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101、宋剑华师:《生命阅读与神话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文本的重新释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102、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103、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04、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105、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106、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07、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08、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09、文贵良:《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110、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1、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2、胡志毅:《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3、《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114、《苏区文艺运动资料》,汪木兰、邓家琪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115、《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马良春、张大明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116、《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谢冕、洪子诚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17、《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
    118、《蒋光慈研究资料》,方铭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119、《阳翰笙研究资料》,潘光武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120、《周立波研究资料》,李华盛、胡光凡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121、《赵树理研究资料》,黄修己编,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
    122、《浩然研究专集》,孙大佑、梁春水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
    123、李向东、王增如:《丁玲年谱长编》上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124、黄昌勇:《王实味传》,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125、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126、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7、《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