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理论的知识谱系及其在中国的流变与重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20世纪西方话语理论为研究对象,旨在梳理和探讨话语理论的知识谱系及其经由跨语际旅行来到中国后的流变与重构历程,以期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提供观照和反思。本文力求实现三个研究目标:一是全面考察20世纪西方话语理论的发展演变历程;二是辨析话语理论在中国文学研究和批评中的流变与重构;三是探讨话语理论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从知识谱系学的研究视角入手,本文注重对作为知识体系的话语理论的产生和建构的动态历史的描述,并在强调话语理论的多元性和异质性的同时也力图勾勒出贯穿在话语理论发展史中的主要线索和内在理路。
     除绪论和结语外,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围绕从语言到话语的转向以及话语与意识形态理论两个中心论题展开论述。索绪尔关于语言/言语的划分为话语理论的萌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语境下,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和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在从语言转向话语的早期理论规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列维—斯特劳斯在神话研究中发现了超越语言和言语的第三层面即话语层面,并对作为话语的神话的构成单位进行分析,“话语语言学”的构想在他这里初露端倪。本维尼斯特看到了结构语言学存在的局限,通过关于话语世界的描述、对历史陈述和话语的区分以及对话语主体性问题的探讨策动了从语言到话语的转向。在对话语与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中,阿尔都塞和佩肖的话语和意识形态理论对法国话语分析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的建构与性质、意识形态与主体问题以及有关意识形态话语的讨论为话语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思考线索。佩肖则在吸收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之上致力于建立新的话语和意识形态理论。
     第二章以福柯的话语理论为重点考察对象,试图把握和理解福柯视野中的话语思想的整体面貌。首先,福柯关注的重心从语言转向话语,陈述和话语形成是其话语理论的核心概念。话语的特性具体表现为话语事件、话语实践和话语的实证性。话语的生产受到排斥程序、内部控制原则和针对说话主体的控制原则的限制。其次,话语、权力与知识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动态复杂的关系网络。通过对话语与权力的互动、权力/知识的共生体以及话语与知识的关联这三个层面的分析,福柯对话语问题的重新思考和阐述得以清晰地呈现。另外,福柯从三个方面解释了意识形态概念难以运用的原因:意识形态与真理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必然和主体相关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因此福柯摒弃了意识形态概念。最后,福柯认为从作者在话语中的一般功能出发,作者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并进而在话语领域内对“作者—功能”的四个特征做出总结。
     第三章探讨了女性主义与后殖民研究对福柯话语理论的吸收、挪用和改造。女性主义对于福柯话语理论的运用与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政治诉求紧密相连,在挪用“话语”概念的同时也对其加以改造。女性主义学者对权力/知识问题的关注与她们在当下知识体系中的现实处境密切相关,福柯的权力/知识观促使女性主义学者摆脱的旧的知识生产模式,并对父权制中许多“知识真理”提出质疑。女性主义学者在评价福柯的权力/抵抗观时往往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的对其提出质疑和批评,另一些学者则充分肯定福柯的权力/抵抗观对女性主义的积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有效的抵抗策略或途径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后殖民研究同样从福柯的话语理论中获益良多,萨义德通过运用福柯的话语概念以及权力/知识理论对东方主义批评进行了重新定位,赋予其东方学研究不同于此前殖民主义批评的全新视角和批判力度。同时,他与福柯之间也在诸多方面存在矛盾、分歧和偏离。针对关于萨义德的东方学研究的争议和批判,罗伯特·扬认为有必要重新考察萨义德阐释、运用话语概念的方法,他提出应该回到福柯对话语概念的源初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将“殖民话语”重新理论化。
     第四章梳理了话语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和流变。话语理论在中国文学研究和批评领域中的传播始于学界对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思潮的翻译与评介。20世纪80年代对福柯话语理论的研究大多以译介和评述的形式呈现,且并未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90年代以后,对话语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关于重新语境化后"discourse"术语翻译问题的讨论;对作为关键词的“话语”概念的厘清和辨析;话语范式在中国文学研究和批评中的运用。在对话语理论的接受过程中,异域和本土、彼时与当下的语境和时空的错位使学界在取得了一些批评实绩的同时也表现出若干问题。首先,在中国文化现实的影响下,学界对话语理论的吸纳和接受视野相对单一化和同质化;其次,话语理论的引入更新了中国文学研究和批评观念,学界从话语视角切入对文学的本质属性做出重新界定,话语分析为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第三,学界展开对话语理论本土化的反思,发掘和清理中国传统文论中的话语思想,并提出建构中国话语研究范式的设想,以期实现话语研究的多元对话。
     第五章阐发了话语理论之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借鉴和反思意义。本文认为话语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入思路径。在话语理论的观照下,文学批评被视为一种生产性的话语实践,实践性和生产性成为批评话语的内在品格,文学批评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中被建构起来的。探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既要考察“文学批评”概念在中国的生成,又要辨析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批评的争议和诘责,本文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重新审视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场,探讨当代中国社会的整体文化语境、学术背景和文学观念、当代文学制度、批评话语的生产方式和批评主体的存在方式发生了的变化,和这些变化如何影响、规约甚至决定了当代文学批评的现实生态。在对当代文学批评生态的审理和探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当代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从批评家的文化认同和话语立场、批评家的知识更新和理论创新以及文学批评中的价值判断与责任伦理等方面对全球化时代批评主体的话语策略作了新的探讨和反思。此外,批评话语的实践性使其总是向现实问题敞开,当代文学批评家应该始终保持对批评对象的一种“距离观照”,坚持对文学和文化的批判意识和反思精神,从而走上真正的“批评之路”。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make an overall study of the genealogy of discourse theory in the West in the20th century and its recep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China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new perspectives and insightful reflection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This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achieve three goals:firstly, it examines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theory; secondly, i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cep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theo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studies and criticism; thirdly, it explores the inspirations and revelations of discourse theory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Adopting the genealogical research method, the dissertation elaborates on the dynamic history of the emergence and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theory as a system of knowledge, through which the diversity and heterogeneity of discourse theory will be highlighted and the main threads and inner connections of its history of development will be revealed.
     The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five parts in addition to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Chapter Ⅰ concentrates on the turn to discourse from language and theory of discourse and ideology. Saussure's langue-parole distinction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emergence of discourse theory. In the theoretical context of structural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structural anthropologist Levi-Strauss and linguist Beveniste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theoretical programme of turning from language to discourse. Levi-Strauss discovers the third level of language beyond langue and parole, that is, the level of discourse, and analyzes structurally the constitutive units of myths as discourses, which makes him precursor of the hypothesis of "the linguistics of discourse". Having realized the limitations of structural linguistics, Beveniste explores the discursive worl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histoire and discourse and subjectivity of discourse, which gives an impetus to the turn to discourse from language. Althusser and Pecheux's theory of discourse and ideology exerts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French Discourse Analysis. Althusser's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on and nature of ideology, the relation between ideology and subject and ideological discourse provides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insigh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theory. Based on Althusser's theory of ideology, Pecheux endeavors to construct a new theory of discourse and ideology.
     Chapter Ⅱ make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Foucault's discourse theory as a whole. The first point to note is the shift of attention in Foucault from language to discourse, and statement and discursive formation are two key concepts in his discourse theory. Discourse is characterized by discursive event, discursive practice and discursive positivity, and the production of discourse is constrained by procedures of exclusion, inner procedures and rarefaction of the speaking subjects. Furthermore, discourse interacts and interweaves with power and knowledge, forming a dynamic and complex network of relations. Only through in-depth examination of this network can Foucault's reconsideration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discourse be made clear. Another point worth mentioning is Foucault's illust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He believes that ideology is difficult to use because of three reasons: the opposition between ideology and truth, the connection of ideology with subject and relation between ideology and economic base, which leads to his rejection of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Finally, Foucault argues that author is till a question to be resolved, and he further sums up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author-function" in the field of discourse.
     Chapter III investigates the ways in which Foucault's discourse theory is drawn, used and modified by feminist and post-colonial theorists. Feminist theorists have tried to make Foucault's discourse theory work to serve their unique female perspective and political ends. Feminist theoriststs' concern with the issue of power-knowled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current situation in system of knowledge, so they strive to get rid of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and question the truth of knowledge in patriarchy under the illuminations of Foucault's views on power/knowledge. Their opinions are divided on Foucault's power/resistance, among which some criticize Foucault's views, while others recognize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Foucault's views on feminism, and discuss the effective resistant strategies feminists may adopt. Post-colonial studies also draw heavily on Foucault's discourse theory. Foucault's theory of discourse and power/knowledge provide fresh perspective and in-depth criticism for Said's study of orientalism, on the other hand, contradictions and dissonances also exist between Said and Foucault. Young believes that it is of great necessity to re-examine the way Said makes use of and interprets discourse theory, and he proposes re-theorizing "colonial discourse" through returning to Foucault's mode of discourse.
     Chapter IV examines the recep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theory in China. The dissemination of discourse theory in Chinese literary studies and criticism begins with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structural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to China. In1980s, studies on Foucault's discourse theory are mainly in the form of translation and reviews, which produce little impact on academic circles. Since1990s, scholars are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discussions of discourse theory from three aspects:the issue of term translation of "discourse" after recontextualization, clarification of "discourse" as a key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discourse paradigm in Chinese literary studies and criticism. During the course of reception, discourse theory has been put to use, domesticated and reconstructed because of the displacement of contexts, time and space. Foucault's discourse theory has been reduced to the theory of discourse/pow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which embodies the limited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Meanwhile, scholars try to redefine literature from the angle of discourse theory, and discourse analysis provides the guidance of method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as well. Domestication of discourse theory in China is also manifested in the exploration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discourse studies paradigm.
     Chapter V explores the illuminations and revelations of discourse theory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ry criticism can be regarded as a productive discursive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theory. As discursive practice, literary criticism is actually constructed in a certain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While reflecting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we should first of all examine how the concept "literary critic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nd then analyze its contemporary characteristics. Besides, the author adopts the method of discourse analysis to survey the discursive fiel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discusses the way overall cultural context,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literary conception, literary institutions, mode of production of critical discourse, mode of existence of critical subject have changed, and how these changes influence, constrain and even decid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Based on the preceding discussions, the dissertation further explores the discursive strategies critics may take in reaction to globaliz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critics'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scursive stand, the issue of knowledge renewal and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value judgment and ethic responsibility in literary criticism. Contemporary critics should maintain a distance from their object of criticism, and insist on critical awareness and reflective spirit,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y be well on the way to "the critical path".
引文
① 出自"The analysis of discourse, is necessarily,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in use."参见 Brown, G and Yule, G.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pl.
    ② [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页。此外,在《话语理论与实践读本》一书导言中著者也提到“社会科学中的非常显著的‘转向话语’("the very evident 'turn to discourse' found across the social sciences")参见Wetherell, M., Taylor, S. and Yates, S. J. eds. Discourse theory and practice:A Reader. 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3:p3,
    ③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470-471页。
    ① [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另参见[法]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武佩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 廖炳慧:《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③ 参见Harris, Wendell V. Dictionary of Concepts in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ory. New York:Greenwood Press, 1992,p.66-67.
    ④ [德]曼弗雷德·弗兰克:《论福柯的话语概念》,见陈永国译,汪民安、马海良编:《福柯的面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⑤ Bennett, Tony and Morris, Meaghan. eds. New Keywords:A Revised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2005:p.92.
    ⑥ [德]哈杜默德·布斯曼:《语言学词典》,陈慧瑛、温仁百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1-112页。
    ① Hawthorn, Jeremy. A Glossa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pp.87-88.
    ② [德]曼弗雷德·弗兰克:《论福柯的话语概念》,陈永国译,汪民安等编:《福柯的面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③ See Hawthorn, Jeremy. A Glossa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pp.83,353.
    ④ 参见[法]乔治—埃利亚·萨尔法蒂:《话语分析基础知识》,曲辰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0页。
    ① [英]拉曼·赛尔登等著:《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89页。也参见Genard Genette, "Boundaries of Narrative", New Literary History,1976,8(1):pp.8-13.
    ② [法]保罗·利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6-137页。
    ③ 巴尔特一般被认为是符号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而其《历史的话语》一文标志着他迈出了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第一步,在这篇论文中他对历史话语的分析并不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而是历史哲学性的。该文虽然在1970年就已经译为英语,但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出现在历史哲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其影响往往局限于文学研究领域。参见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4-426页。
    ④ [法]罗兰·巴尔特:《历史的话语》,李佑蒸译,见[英]汤因比等著:《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张文杰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⑤ [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贝。
    ① [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② [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6页。
    ③ See Groden, Michael, The Johns Hopkins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4:p.263.
    ④ 参见George L. Dillion撰写的“话语理论”词条。See Groden, Michael, The Johns Hopkins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4:p.265.
    ⑤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73页。
    ① 参见[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英文参见Culler, Jonathan, Literary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14-15。
    ② 关于这两种话语研究路径或流派的论述可参见以下两种文学术语辞书Makaryk, Irena R. eds. Encyclopedia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Approaches, Scholars, Term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3, pp.535-537. Childs, Peter and Fowler, Roger. The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New York:Routledge,2006, pp.57-61.此外,必须指出的是法国话语研究路径也常常被称为“福柯式的话语研究路径”(Foucaultian Approach),笔者认为这种命名方式虽然意在强调福柯对话语理论发展的重要贡献和核心地位,但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法国话语研究路径中其他重要的理论资源。
    ③ [英]麦克唐纳:《言说的理论》,陈璋津译,台北:远流,1990年版,译序,第6页。
    ④ Torfing, Jacob. New Theories of Discourse:Laclau, Mouffe and Zizek.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9.
    ① David Howarth, Discourse, Buckingham& 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② Sara Mills, Discourse,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4.
    ③ Jaworski, Adam and Coupland, Nikolas eds. The Discourse Reader.2nd Edition. New York:Routledge,2006.
    ① Wetherell, M., Taylor, S. and Yates, S. J. eds. Discourse theory and practice:A Reader.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2003.
    ② 史忠义:《若干词义辨析》,见苏波特尼克:《言语行为哲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③ 相关研究成果有:[英]汤姆·哈根:《话语语言学与第二外语的教学》,张允文译,《当代语言学》1978年第6期,第29-31页;[苏]T.M.尼柯拉耶娃:《话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问题》,梁达摘译,《当代语言学》1979年第2期,第22-26页;王福祥:《谈谈话语语言学与俄语教学》,《中国俄语教学》1982年第1期;何兆熊:《话语分析综述》,《外国语》1983年第4期,第5-10页;莫旭强:《研究语言的语言学——介绍纪尧姆学派关于语言和话语关系的论述》,《现代外语》1984年第1期,第8-13页:陈平,《<话语分析手册>第二卷:<话语的各个方面>述评》,《国外语言学》1987年第2期,第70-78页;陈平,《话语分析说略》,《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3期,第4-19页;唐光才:《话语语言学在中国》,《内蒙古师大学报》1988年第2期,第72页等。
    ④ 20世纪80年代,有三位国内学者分别撰文对柯特哈德的代表作《话语分析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进行述评或书评译介:黄宏煦:《柯特哈德<话语分析导论>述评》,《国外语言学》1982年第4期,第7-18页;[英]Tony O'Brien《<话语分析导论>评介》,王家衡译,《国外语言学》1988年第3期,第120-121页;王宗炎:《评柯尔萨德<话语分析导论>》,《现代外语》1989年第2期,第1-6页,由此可见其影响。
    ⑤ 相关成果有:戴敏汝:《戴伊克的话语宏观结构论(上)》,《国外语言学》1988年第2期;戴敏汝:《戴伊克的话语宏观结构论(下)》,《国外语言学》1988年第3期;施旭:《冯·戴伊克的话语理论及其最新发展》,《外国语》1989年第6期。
    ① 《话语》,《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第9期第62页。
    ② 参见秦秀白:《话语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4期,第75-78页。这是关于冯·戴伊克主编的论文集"Discourse and Literature"的一篇书评,该论文集收入论文12篇,主要围绕对话语和文学作品进行结构分析这一中心论题展开。
    ① R. Keith Sawyer, "A Discourse on Discourse:An Archeological History of an Intellectual Concept", Cultural Studies, 2002, (16)3:pp.433-456.
    ②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页。
    ③ Foucault, Michel.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 A. M. Sheridan Smith.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2, p.15.
    ④ [法]福柯:《两个讲座》,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
    ⑤ [法]福柯:《两个讲座》,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页。
    ⑥ [法]福柯:《两个讲座》,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页。
    ① [法]福柯:《两个讲座》,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
    ② [法]福柯:《两个讲座》,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222页。
    ③ 莫伟民:《莫伟民讲福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④ 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后现代知识论的“终结”》,《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第60页。
    ① [英]麦克唐纳:《言说的理论》,陈璋津译,台北:远流,1990年版,第11页。
    ② [英1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③ [法]埃米尔·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3页。
    ① [法]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2页。
    ②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2页。
    ③ 在不同译本和研究中译法不同,又译为言语体系,言语行为,群体言语、泛言语活动以及语言机能。参见申小龙:《<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④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5页。
    ⑤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页。
    ⑥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5页。
    ⑦ 参见[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82页。
    ⑧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0页。
    ⑨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① 出自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关于《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笔记,本维尼斯特指出人们对这则笔记知之不多。参见[法]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5页。
    ② [英]拉曼·赛尔登等著:《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③ [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5页。
    ④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5页。
    ⑤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8页。
    ⑥ [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⑦ David Howarth, Discourse, Buckingham & 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p.17.
    ⑦ [德]曼弗雷德·弗兰克:《论福柯的话语概念》,陈永国译,汪民安等编:《福柯的面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① [日]渡边公三:《列维—斯特劳斯:结构》,周维宏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② [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页。
    ③ [德]曼弗雷德·弗兰克:《论福柯的话语概念》,陈永国译,汪民安等编:《福柯的面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
    ① See David Howarth, Discourse,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pp.23-26.
    ② [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页。
    ② See David Howarth, Discourse,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p.32.
    ④ [德]曼弗雷德·弗兰克:《论福柯的话语概念》,陈永国译,汪民安等编:《福柯的面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⑤ See David Howarth, Discourse,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p.34.
    ① 参见周宪:《文学理论:从语言到话语》,《文艺研究》2008年第11期,第10页。也见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② 赵一凡:《结构主义》,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③ [法]埃米尔·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97页。
    ④ [法]埃米尔·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60页。
    ① [法]埃米尔·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61页。
    ② [法]埃米尔·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65页。
    William, Glyn. French Discourse Analysis:The Method of Post-structur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9, pp.30-31.
    ③ [法]埃米尔·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70页。
    ① 参见[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② [法]埃米尔·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93页。
    ③ 王论跃:《本维尼斯特的语言学思想》,见埃米尔·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58页。
    ④ [法]埃米尔·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97页。
    ① [法]埃米尔·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01页。
    ② [法]保罗·利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5页。
    ③ William, Glyn. French Discourse Analysis:The Method of Post-structur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9, pp.175.
    ③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④ [英]拉曼·赛尔登等著:《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① [英]拉曼·赛尔登等著:《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② 赵一凡:《阿尔都塞与话语理论》,《读书》1994年第2期,第98-99页。
    ③ [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4页。
    ④ [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4页。
    Macdonell, Diane. Theories of Discourse.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P.35.
    Pecheux, Michel. Language, Semantics and Ideology.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82, p.98.
    ② 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③ [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0页。
    ④ [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3页。
    ① 此处英文为Ideology, then,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men and their 'world', that is, the (overdetermined) unity of the real relation and the imaginary rela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ir conditions of existence.参见Althusser, Louis. For Marx, trans. Ben Brewster. The Penguin Press,1969, pp.233-234.
    ②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30页。
    ③ [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1、364页。
    ④ Macdonell, Diane. Theories of Discourse.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p.37.
    ① [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2页。
    ② 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页。
    ① [日]今村仁司:《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朱建科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231页。
    ② [旧]今村仁司:《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朱建科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页。
    ③ William, Glyn. French Discourse Analysis:The Method of Post-structur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9, pp.75.
    ① 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6页。
    ②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Pecheux, Michel. Language, Semantics and Ideology.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82, p.174.
    ① Pecheux. Michel. Lansuage. Semantics and Ideology.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82. p.9.
    ② Diane Macdonell, Theories of Discourse,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p.3.
    ③ [英]麦克唐纳:《言说的理论》,陈璋津译,台北:远流,1990年版,第64页。
    ④ [英]拉曼·赛尔登等著:《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① [英]麦克唐纳:《言说的理论》,陈璋津译,台北:远流,1990年版,第54页。
    ① 此处英文为In almost all discourse analytical approaches, Foucault has become a figure to quote, relate to, comment on, modify and criticize.参见 Jorgensen, Marianne and Phillips, Louise.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2, p.12.
    ② [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5页。
    ③ Foucault, Michel.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 A. M. Sheridan Smith.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2, p.48.
    ④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3页。
    ⑤ 此处英文为It is this more that renders them irreducible to the language (langue) and to speech. It is this 'more' that we must reveal and describe参见 Foucault, Michel.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 A. M. Sheridan Smith.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2, p.49.
    ⑥ [瑞士]菲利普·萨拉森:《福柯》,李红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8页。
    ⑦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5页。
    ①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3-94页。
    ②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9页。
    ③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8页。
    ④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10页。
    ⑤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15页。
    ①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0页。
    ② [美]休伯特·德雷福斯,保罗·拉比诺:《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诠释学》,钱俊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62页。
    ③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6页。
    ④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5页。
    ⑤ 此处英文为all the possible volume that is opened up to it of right by the systems of formation of its objects, its enunciations, and its concepts 参见 Foucault, Michel.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 A. M. Sheridan Smith.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2, p.67.
    ①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9页。
    ②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5页。
    ③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6页。
    ④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8页。
    ⑤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7页。
    ⑥ [瑞士]菲利普·萨拉森:《福柯》,李红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7页。
    ①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9页。
    ② [法]福柯:《话语的秩序》,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③ [法]福柯:《话语的秩序》,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④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1-192页。
    ⑤ [法]福柯:《话语的秩序》,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⑥ [法]费德希克·格霍:《福柯考》,何乏笔、杨凯麟、龚卓君译,台北:麦田出版,2006年,第89页。关于福柯忽略实践的批评,格霍指出,一些人对于福柯的斥责尤其集中于他忽视了实践维度,而他的《知识考古学》一书事实上就是针对这些攻击的直接回应;另外还可参见《莫伟民讲福柯》中提到的萨特对福柯的指责,“但福柯没有告诉我们使人感兴趣的,即每个思想如何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被建构起来,人们如何能从一个思想过渡到另一个思想。要做到这一点,他就必须让实践、历史介入进来,但实践、历史恰恰就是他所拒斥的。”莫伟民:《莫伟民讲福柯》,第206页。
    ①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0页。
    ②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0页。
    ③ [美]休伯特·德雷福斯、保罗·拉比诺:《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诠释学》,钱俊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80页。
    ④ Foucault, Michel.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 A. M. Sheridan Smith.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2, p.162.
    ⑤ 此处英文为'that whole domain of institutions, economic processes, and social relations on which a discursive formation can be articulated" See Foucault, Michel.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 A. M. Sheridan Smith.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2, p.164.
    ⑥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02页。
    ①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2页。
    ②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6页。
    ③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8页。
    ④ 汪民安:《福柯的界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
    ⑤ [法]福柯:《话语的秩序》,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9-10页。
    ① [法]福柯:《话语的秩序》,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② Sara Mills, Discourse,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4, p.65.
    ③ [法]福柯:《话语的秩序》,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④ [法]福柯:《话语的秩序》,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⑤ [法]福柯:《话语的秩序》,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⑥ Foucault, Michel. "The Order of Discourse", in Young, R.ed. Untying the Text:A Poststructuralist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1981, p.224.
    ⑥ [法]福柯:《话语的秩序》,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① 此处英文为:"it is in discourse that power and knowledge are joined together" See Foucault, Michel.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l:An Introduction, trans. Robert Hurley. New York:Vintage Books,1978, p.100.
    ② [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8页。
    ③ [法]福柯:《话语的秩序》,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④ [法]福柯:《性的历史》,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⑤ [法]福柯:《权力与性》,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第42-43页。
    ① [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0页。
    ② [法]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③ [法]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3页。
    ④ [法]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⑤ [法]福柯:《两个讲座》,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8页。
    ① [法]福柯:《权力的眼睛》,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
    ② [法]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③ [法]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④ [瑞士]菲利普·萨拉森:《福柯》,李红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页。
    ⑤ [法]福柯:《权力的地理学》,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206页。
    ① [美]休伯特·德雷福斯、保罗·拉比诺:《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诠释学》,钱俊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50页。
    ② [法]福柯:《权力的阐释》,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③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9页。
    ④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0-216页。
    ⑤ [美]休伯特·德雷福斯、保罗·拉比诺:《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诠释学》,钱俊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50页。
    ① [法]福柯:《对真理的关怀》,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
    ②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51页。
    ③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2页。
    ④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51页。
    ⑤ 也译作“权力—知识”,法文原文为pouvoir-savoir,英文原文为power/knowledge 。
    ⑥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0页。
    ⑦ [法]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⑧ [美]休伯特·德雷福斯、保罗·拉比诺:《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诠释学》,钱俊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72页。
    ① [法]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② 此处英文为Couldn't the interweaving of effects of power and knowledge be grasped with greater certainty in the case of a science as "dubious" as psychiatry? 参见 Foucault, Michel.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ed. Colin Gordon. The Harvester Press,1988, p.109.
    ③ 参见[美]休伯特·德雷福斯、保罗·拉比诺:《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诠释学》,钱俊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52页。
    ④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8页。
    ⑤ See Foucault, Michel.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ed. Colin Gordon. The Harvester Press,1988, preface, viii.
    ⑤ 参见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565页。
    ① 此处英文为there is no knowledge with a particular discursive practice; and any discursive practice may be defined by the knowledge that it forms. See Foucault, Michel.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 A. M. Sheridan Smith.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2, p.183.
    ②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03页。
    ③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05页。
    ④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18页。
    ⑤ Foucault, Michel.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1:An Introduction, trans. Robert Hurley. New York:Vintage Books,1978, P.100.
    ① [法]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6-47页。
    ② [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0页。
    ③ 这两处英文分别为"the ensemble of truths which are to be discovered and accepted "和 "the ensemble of rules according to which the true and the false are separated and specific effects of power attached to the true" See Foucault, Michel.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ed. Colin Gordon. The Harvester Press,1988, p.132.
    ④[法]福柯:《权力与性》,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⑤ [法]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6-67页。
    ① 该词法文为dispositif,英文为apparatus。德雷福斯和拉比诺指出,dispositif在英语中找不到合适的对等语,福柯的英文译者选择了apparatus这个词,意在凸显福柯的实用性关注,即概念应该作为工具为分析服务。在《权力的眼睛》中,译者将其译为“机器”,这一翻译是否能传达法文原文的内涵仍有待商榷。
    ② Foucault, Michel.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ed. Colin Gordon. The Harvester Press,1988, p.196.
    ③ [法]福柯:《游戏的赌注》,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182页。
    ④ [法]福柯:《游戏的赌注》,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这一观点是在访谈中由米勒提出的。
    ③ David Howarth, Discourse, Buckingham& 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 p.79.
    ⑤ [法]福柯:《权力与性》,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页。
    ④ See Mi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ed. Colin Gordon. The Harvester Press,1988, p.118.
    ① 嘶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等著:《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② 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③ [法]福柯:《权力的阐释》,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④ [法]福柯:《话语的秩序》,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⑤ Foucault, Michel.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ed. Colin Gordon. The Harvester Press,1988, p.133.
    ① 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447页。
    ② [法]福柯:《权力的眼睛》,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③ [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6页。
    ④ [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6-57页。
    ⑤ Stuart Hall, "Foucault:Power, Knowledge and Discourse", in Jaworski and Coupland, eds. The Discourse Reader, London:Routledge,1999, p.80.
    ⑤ [美]休伯特·德雷福斯、保罗·拉比诺;《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诠释学》,钱俊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72页。
    ① [美]休伯特·德雷福斯、保罗·拉比诺:《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诠释学》,钱俊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72页。
    ② [美]休伯特·德雷福斯、保罗·拉比诺:《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诠释学》,钱俊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77页。
    ③ [法]福柯:《权力的眼睛》,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页。
    ④ 莫伟民:《莫伟民讲福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⑤ See Sara Mills, Discourse,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4, p.32.
    ⑤ [法]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⑥ [美]休伯特·德雷福斯、保罗·拉比诺:《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诠释学》,钱俊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81页。
    ① 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438页。
    ② [法]福柯:《两个讲座》,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页。
    ③ Mi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1972-1977, Gordon ed., Brighton:Harvester,1980, p.119.
    ③ [法]福柯:《权力与性》,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④ [法]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2-63页。
    ⑥ See Sara Mills, Discourse,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4, p.26.
    ⑤ 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281页。
    ① 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95页。
    ② 此处英文为:It may help to view ideology less as a particular set of discourses, than as a particular set of effects within discourses. Eagleton, Terry, Ideology:An Introduction, London:Verso,1991, p.194.
    ③ Foucault, Michel. "What is an author?" See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7, p. 119.
    ④ [法]福柯:《作者是什么?》,逢真译,见王逢振、盛宁、李自修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参见注释2,第448页。
    ⑤ [法]福柯:《作者是什么?》,逢真译,见王逢振、盛宁、李自修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49页。
    ① [法]福柯:《作者是什么?》,逢真译,见王逢振、盛宁、李自修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51页。
    ② 参见托马斯·恩斯特:《福柯、文学与反话语》,见[德]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编:《福柯的迷宫》,朱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2页。
    ③ [法]福柯:《作者是什么?》,逢真译,见王逢振、盛宁、李自修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54页。
    ④ [法]福柯:《作者是什么?》,逢真译,见王逢振、盛宁、李自修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52页。
    ⑤ [法]福柯:《作者是什么?》,逢真译,见王逢振、盛宁、李自修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53页。
    ① [法]福柯:《作者是什么?》,逢真译,见王逢振、盛宁、李自修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54页。
    ② [法]福柯:《作者是什么?》,逢真译,见王逢振、盛宁、李自修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58页。
    ③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2页。
    ④ [法]福柯:《两个讲座》,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5页。
    ① [法]福柯:《古典时代疯狂史》,林志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6页。
    ② 张宽:《话语》,《读书》1995年第5期,第134页。
    ① 参见[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② 刘晗:《20世纪西方话语理论研究——从巴赫金到哈贝马斯》,南京大学,2008年,第71页。
    ③ Munif, Yasser. Discourse. See Michael Ryan. The Encyclopedia of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 Maiden &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11, p.163.
    ④ See Diamond, Irene and Quinby, Lee. eds.Feminism and Foucault:Reflections on Resisitance. Bost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8, Introduction x.
    ① 此处英文为"discursive relations do not constitute the entirety of possible social, political relations." Cain, Maureen. Foucault, Feminism and Feeling:What Foucault can and cannot Contribute to Feminist Epistemology. in Caroline Ramazanoglu. ed. Up Against Foucault: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p.79.
    ② 此处英文"was there a female knowledge which was silenced, or is the problem a deeper one, that a knowledge of the relationships in which women are placed was never allowed to be formulated consciously at all?" Cain, Maureen. Foucault, Feminism and Feeling:What Foucault can and cannot Contribute to Feminist Epistemology. in Caroline Ramazanoglu. ed. Up Against Foucault: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p.75.
    ③ 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① Sara Mills, Discourse,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4, p.84.
    ② Sara Mills, Discourse,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4, p.84.
    ③ Smith, Dorothy E. Texts, Facts and Femininity:Exploring the Relations of Ruling.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0, p.163.
    ④ Smith, Dorothy E. Texts, Facts and Femininity:Exploring the Relations of Ruling.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0, p.161.
    ⑤ Sara Mills, Discourse,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4, p.76.
    ① Sara Mills, Discourse,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4, p.91.
    ② 此处英文为"deploys a 'neutral' domain in which speech and writing may vary the system of their opposition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ir functioning." Foucault, Michel. Politics and the Study of Discourse, in G. Burchell, C. Gordon and P.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Hemel Hempstead:Harvester Wheatsheaf,1991, p.63.
    ③ 此处英文为"identify the emergence of feminist discourse, the moment at which it became possible for it to make sense to claim that women are oppressed 'as women'." Rasom, Janet. Feminism, Difference and Discourse:The Limits of Discursive Analysis for Feminism, in Caroline Ramazanoglu. ed. Up Against Foucault: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p.132.
    ④ 此处英文为"acknowledges the presence of the speaker in what is spoken. Feminism is premised on a particular sort of effort of attention to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women, which is why it does matter 'who is speaking'." Rasom, Janet. Feminism, Difference and Discourse:The Limits of Discursive Analysis for Feminism, in Caroline Ramazanoglu. ed. Up Against Foucault: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p.144.
    ① 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② [法]福柯:《对真理的关怀》,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
    ③ 此处英文为"I have used 'power-knowledge', rather than the more familiar'power/knowledge' formulation, to highlight the need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fic relations between power and knowledge in any particular context." McNeil, Maureen. Dancing with Foucault:Feminism and Power-knowledge, in Caroline Ramazanoglu. ed. Up Against Foucault: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3, Notes 1 p.169.
    ④ 此处英文为"It is therefore not a matter of describing what knowledge is and what power is... but rather, a nexus of knowledge-power has to be described so that we can grasp what constitutes the acceptability of a system..." Butler, Judith. Undoing Gender.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2004, p.27.
    ① 此处英文为"linking together as tightly as possible the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power relations, institutions, and knowledge, to the movements, critiques, and experiences that call them into question in reality." Foucault, Michel. Politics and Ethics:An Interview. Paul Rabinow ed. The Foucault Reader.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4, p.374.
    ② McNeil, Maureen. Dancing with Foucault:Feminism and Power-knowledge, in Caroline Ramazanoglu. ed. Up Against Foucault: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3, p.150.
    ③ McNeil, Maureen. Dancing with Foucault:Feminism and Power-knowledge, in Caroline Ramazanoglu. ed. Up Against Foucault: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3, p.153-154.
    ④ McNeil, Maureen. Dancing with Foucault:Feminism and Power-knowledge, in Caroline Ramazanoglu. ed. Up Against Foucault: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3, p.157.
    ① McNeil, Maureen. Dancing with Foucault:Feminism and Power-knowledge, in Caroline Ramazanoglu. ed. Up Against Foucault: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3,p.158.
    ② [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宋素凤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页。
    ③ McNeil, Maureen. Dancing with Foucault:Feminism and Power-knowledge, in Caroline Ramazanoglu. ed. Up Against Foucault: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3, p.168.
    ① David Howarth, Discourse, Buckingham& 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p.84.
    ② Quoted in Grimshaw, Jean. Practices of freedom, in Caroline Ramazanoglu. ed. Up Against Foucault: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p.51.
    ③ Caroline Ramazanoglu. ed. Up Against Foucault: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pp.20,23.
    ④ Weedon, Chris.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7, p.131.
    ⑤ Weedon, Chris.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7, p.110.
    ① 此处英文为:" refusal to recognize those differences, and to examine the distortions which result from our misnaming them and their effects upon human behavior and expectation." quoted in Sawichi, Jana. Disciplining Foucault:Feminism, Power and the Body.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1, p.18.
    ② [法]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③ [法]福柯:《权力与性》,见《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7页。
    ④ 此处英文为"mobilize individuals from diverse sites in the social field and thereby use differences as a resource." Sawichi, Jana. Disciplining Foucault:Feminism, Power and the Body.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1, p.26.
    ⑤ 此处英文为"if we redefine our differences, discover new ways of understanding ourselves and each other, then our differences are less likely to be used against us." Sawichi, Jana. Disciplining Foucault:Feminism, Power and the Body.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1, p.45.
    ① 此处英文为:"to live on the edge, accepting both the power and the peril of discourse, engaging in a battle for truth with a conscious preference for the oppressed." Welch, Sharon. The Truth of Liberation Theology:"Particulars of a Relative Sublime ". in Diamond, Irene and Quinby, Lee. cds.Feminism and Foucault:Reflections on Resisitance. Bost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8, p.226-227.
    ② Sawichi, Jana. Disciplining Foucault:Feminism, Power and the Body.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1, p.8-9.
    ① 此处英文为"This is a much used word in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in post-colonial criticism is mostly employed in such terms as colonial discourse, which is specifically derived from Foucault's use of the concept." Ashcroft, Bill, Griffiths, Gareth and Tiffin, Helen. 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8, p.70.
    ② 此处英文为"certain ways of thinking about language, about truth, about power, and about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all three." Ashcroft, Bill, Griffiths, Gareth and Tiffin, Helen. The Empire Writes Back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2n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2, p.164-165.
    ③ [英]瓦莱丽·肯尼迪:《萨义德》,李自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④ 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⑤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4页。
    ①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22页。
    ②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页。
    ③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页。
    ④ [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和体制之间的批评》,汪民安译,见《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
    ⑤ [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和体制之间的批评》,汪民安译,见《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①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页。
    ②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8页。
    ③ [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陈仲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④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62页。
    ⑤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97页。
    ⑥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2页。
    ① [英]瓦莱丽·肯尼迪:《萨义德》,李自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② [美]丹尼斯·波特:《东方主义及其问题》,见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陈永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47页。
    ③ [美]爱德华·w·萨义德:《理论旅行》,汪民安译,见《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④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422、32页。
    ⑤ 转引自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后殖民理论》,第56-57页。
    ① [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2页。
    ② [英]瓦莱丽·肯尼迪:《萨义德》,李自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③ [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陈仲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④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页。
    ⑤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6页。
    ① [美]丹尼斯·波特:《东方主义及其问题》,见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陈永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② [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1页。
    ③ [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和体制之间的批评》,汪民安译,见《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④ 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福柯集》,第4页。另外还可参见Racevskis, Karlis. Edward Said and Michel Foucault:Affinities and Dissonances in Research in African Literatures. Vol.36(3) Fall 2005, p.94.
    ⑤ [英]巴特·穆尔一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陈仲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① [英]罗伯特·扬:《后殖民主义——历史的导引》,周素凤、陈巨擘译,台北:巨流,2006年版,第391页。
    ② [英]罗伯特·扬:《后殖民主义——历史的导引》,周素凤、陈巨擘译,台北:巨流,2006年版,第396页。
    ③ [英]罗伯特·扬:《后殖民主义——历史的导引》,周素凤、陈巨擘译,台北:巨流,2006年版,第408页。
    ④ [英]罗伯特·扬:《后殖民主义——历史的导引》,周素凤、陈巨擘译,台北:巨流,2006年版,第402页。
    ① [英]罗伯特·扬:《后殖民主义——历史的导引》,周素凤、陈巨擘译,台北:巨流,2006年版,第416页。
    ② [英]罗伯特·扬:《后殖民主义——历史的导引》,周素凤、陈巨擘译,台北:巨流,2006年版,第416页。
    ③ [英]罗伯特·扬:《后殖民主义——历史的导引》,周素凤、陈巨擘译,台北:巨流,2006年版,第417页。
    ④ [英]罗伯特·扬:《后殖民主义——历史的导引》,周素凤、陈巨擘译,台北:巨流,2006年版,第417页。
    ① [美]爱德华·w·萨义德:《理论旅行》,汪民安译,见《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
    ② 参见[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121页。
    ③ 陈晓明、杨鹏:《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④ [比]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6页。
    ⑤ [美]伊迪丝·库兹韦尔:《结构主义时代:从莱维—斯特劳斯到福柯》,尹大贻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15页。
    ① 许崇温:《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5页。
    ② 参见孟悦、李航、李以建:《本文的策略》,广州: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第153-195页。
    ③ 李航:《话语—权力—作者:富科后结构主义理论管窥》,《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第138-144页。
    ① 王逢振:《什么是"Discourse"——一个不可说而又要说的问题》,《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年第2期,第130页。
    ② 施旭:《话语分析的文化转向:试论建立当代中国话语研究范式的动因、目标和策略》,《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134页。
    ③ 参见季羡林:《门外中外文论絮语》,《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第6页。
    ④ 参见金克木:《“话语”世界随笔》,《末班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页。
    ⑤ 参见许宝强等编译:《译后余话》,《社会科学的措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88页。
    ① 参见章国锋的《话语定式》,作为“名词译释”收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一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207页。
    ② 参见史忠义:《中西比较诗学新探》,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8-270页。
    ③ 参见许慎:《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第93页。
    ① 王晓路:《西方汉学界的中国文论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294页。
    ② 参见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编者序。
    ① 王逢振:《什么是" Discourse”——一个不可说而又要说的问题》,《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年第2期,第130-135页;张宽:《话语》,《读书》1995年第5期,第132-134页。
    ② 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4页。
    ① 文贵良:《何谓话语?》,《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第51-58页。
    ②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③ 金永兵等:《当代文学理论范畴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33页。
    ① 参见曹顺庆:《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126-129页。
    ② 曹顺庆、支宇:《在对话中建设文学理论的中国话语——论中西文论对话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途径》,《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138-143页。
    ③ 曹顺庆、王庆:《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的对话》,《当代文坛》2010年第3期,第4-10页。
    ① 此处主要观点的陈述参见《文学批评》2003年第6期的一组题为“‘西方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笔谈,包括龙泉明、赵晓琪的《中国现代诗学与西方话语》,朱寿桐的《西方文学批评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和何锡章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什么会选择西方话语》三篇文章。
    ② 杨俊蕾:《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序言iii。
    ③ 杨俊蕾:《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序言vi。
    ④ 张荣翼:《文学批评中的几种话语权力关系》,《咸宁师专学报》,1998年2月第18卷第1期,第46页。
    ⑤ 周亚琴:《‘话语’意识时代的文学批评》,《北京文学》1997年第5期,第74页。
    ⑥ 参见徐剑英、元玉翠:《文学批评中的权力话语维度》,《求索》2009年第12期,第184-186页。
    ① 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1-2页。
    ② 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2-87页。
    ③ 陈晓明、杨鹏:《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162页。
    ① 参见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279页。
    ② 王岳川:《福柯:权力话语与文化理论》,《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8年第6期,第52-58页。
    ③ 张清民:《话语与权力——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论话语特征分析》,《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42-47页。
    ④ 王蒙:《极限写作与无边的现实主义》,《读书》2002年第6期,第48-55页。
    ⑤ 参见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⑥ 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① 刘小新:《“话语权力”与90年代文论范式转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17页。
    ② 王岳川:《福柯:权力话语与文化理论》,《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8年第6期,第55页。
    ③ 参见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4页。
    ④ 参见赛义德:《理论旅行》,《赛义德自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
    ① 参见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277页
    ② 赵一凡:《阿尔都塞与话语理论》,《读书》1994年,第92-101页。
    ① 转引自周宪编著:《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这里的“话语型构”是该书译者对‘'discursive formation"的另一种译法,即前文中论述福柯的话语理论时提到的核心概念“话语形成”。
    ② 李陀:《一点感想》,《读书》2010年第1期,第43页。
    ③ 汤拥华:《走出“福柯的迷宫”——从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论争谈起》,《文学批评》2009年第5期,第83页。
    ① 童庆炳等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初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6-78页。
    ②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9-60页。
    ③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5-72页。
    ④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① 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134页。
    ② 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③ 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④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是近年来文艺学领域的又一次重要的学术论争,由于论题所限,在此我们无法对此展开辨析。
    ⑤ 参见孙辉:《从语言到话语——当代文学理论批评两度转向之学理逻辑探析》,《暨南学报》2002年第5期,第59-64页。
    ① 周宪:《文学理论:从语言到话语》,《文艺研究》2008年第11期,第5-15页。
    ② 参见黄念然:《话语批评学:关于一种文艺批评新模式的思考》,《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332-335页;张杰:《批评的转向:从语言学走向话语学》,《外国语》1998年第4期,第2124页。
    ③ 严锋:《现代话语》,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④ 参见《读书》2010年第1期上关于《帝国的话语政治》的系列笔谈文章。
    ① 曹顺庆、王庆:《中国文学理论的话语重建》,《文史哲》2008年第5期,第8-11页。
    ② 池昌海:《<周易>的话语思想》,《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138-144页。
    ③ 转引自曹顺庆、杨一铎:《立足异质、融会古今——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综述》,《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167-168页。
    ④ 对中国传统文论的话语思想的发掘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有刘占祥:《<老子>与中国诗学话语》,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版;胡韵:《庄子的言说与中国话语的建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82-87页;钟华:《“言道的悖论”及其策略——<庄子>话语策略新探》,《学术月刊》2006年第10期,第95-101页;戚良德:《<文心雕龙>与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文史哲》2004年第3期,第40-44页;李春青:《试论孔子话语系统中的“文”》,《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18-25页等。
    ⑤ 参见乐黛云为《当代中国话语研究》撰写的创刊贺词,《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第一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① 王晓军:《气骨真当勉规模不必同——英美话语学理论传统及对中国话语学研究的启示》,《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第二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6页。
    ② 参见施旭:《文化话语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③ 刘亚猛:《话语、语义秩序与社会秩序:中西古典思想家对待语言应用的不同态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第二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3页。
    ① [英]麦克唐纳:《言说的理论》,陈璋津译,台北:远流,1990年版,第16页。
    ②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页。
    ③ 参见韦勒克:《文学批评的术语和概念》,见《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④ Day, Gary. Literary criticism:A New History.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8, p.2.
    ④ 陈晓明:《当代文学批评:问题与挑战》,《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2期,第26页。
    ① [法]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屠友祥、温晋仪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0页、第273页。
    ②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0页。
    ③ 南帆:《文学批评手册:观念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④ 王先霈、胡亚敏主编:《文学批评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绪论,第3页。
    ①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205页。
    ② [美]雷纳·韦勒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见《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③ [美]爱德华·赛义德:《福柯与德里达》,汪民安译,见汪民安、陈永国、马海民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德里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3页。
    ④ [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⑤ [美]爱德华·赛义德:《福柯与德里达》,汪民安译,见汪民安、陈永国、马海民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德里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5页。
    ①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序,第3页。
    ②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2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③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序,第4页。
    ④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序,第4页。
    ⑤ [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杨岂深、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前言,第1页;另外可参见韦勒克:《文学批评的术语和概念》,见《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微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① 王一川主编:《文学批评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② 胡亚敏:《反思与建设同在危机与机遇并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第36页。
    ③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2页。
    ④ 南帆:《文学批评手册:观念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2页。
    ① 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② 王尧、林建法:《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生成、发展与转型》,《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第10页。
    ③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页。
    ④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⑤ 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40-141页。
    ① 方宁主编:《批评的力量》,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② 参见《重估文学批评更要审视环境》,《辽宁日报》2011年7月22日第011版,第2页。
    ③ 林建法:《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2期,第4页。
    ④ 丁宗皓主编:《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98页。
    ① 林建法主编:《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9年文学批评》,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75页。
    ②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③ 格非:《作家与批评家》,见韩忠良主编:《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文学批评》,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61-62页。
    ④ 张学听:《文学批评所应该承载的》,见韩忠良主编:(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文学批评》,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⑤ 赵勇:《学院批评的历史问题与现实困境》,见方宁主编:《批评的力量》,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⑥ 南帆:《90年代的“学院派”批评》,《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第73页。
    ①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② 南帆:《文学批评手册:观念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2页。
    ③ 韩军:《跨语际语境下的中国诗学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页。
    ① 赵慧平:《反思与重建:文学批评的重大课题》,《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2期,第54页。
    ② 参见胡亚敏:《开放的民族主义——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之立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③ 韩军:《跨语际语境下的中国诗学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0页。
    ④ 乐黛云、孟华主编:《多元之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页。
    ⑤ 杜小真主编:《思考他者:围绕于连思想的对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⑥ 张旭东曾提出“穿越西方、回到(中国文化)传统”是较为理想的比较文化研究路径,这里参考了他的思路和观点。
    ⑦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第4-5页。
    ① 雷达:《真正透彻的批评声音为何总难出现》,《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2期,第10页。
    ②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3页。
    ③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第116页。
    ④ 王研:《理论必须批评化批评应该理论化》,《辽宁日报》2011年4月25日,第010版,第3页。
    ① 南帆:《批评如何判断》,《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2期,第12页。
    ②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第115页。
    ③ [美]雷纳·韦勒克:《文学史上进化的概念》,见《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57-58页。
    ④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⑤261页。
    ⑥ 李建军:《批评家的精神气质与责任伦理》,见方宁主编:《批评的力量》,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⑦ [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这里笔者把原来中译本中的“反射性”改译为“反思性”。
    ①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页。
    ② [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页。
    ①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② 李陀:《一点感想》,《读书》2010年第1期,第43页。
    ③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怎样做理论》,朱刚、谷婷婷、潘玉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4页。
    [1][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3][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4][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法]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武佩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法]罗兰·巴尔特:《历史的话语》,李佑蒸译,见[英]汤因比等著:《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张文杰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廖炳慧:《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德]曼弗雷德·弗兰克:《论福柯的话语概念》,见陈永国译,汪民安、马海良编:《福柯的面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9][德]哈杜默德·布斯曼:《语言学词典》,陈慧瑛、温仁百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法]乔治—埃利亚·萨尔法蒂:《话语分析基础知识》,曲辰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英]拉曼·赛尔登等著:《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法]保罗·利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3]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5][法]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7][法]福柯:《古典时代疯狂史》,林志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8][法]福柯:《话语的秩序》,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9][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0][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英]麦克唐纳:《言说的理论》,陈璋津译,台北:远流,1990年版。
    [22]史忠义:《若干词义辨析》,见苏波特尼克:《言语行为哲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3]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24]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莫伟民:《莫伟民讲福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法]埃米尔·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28][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9][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30][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31][日]渡边公三:《列维—斯特劳斯:结构》,周维宏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2][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3]赵一凡:《结构主义》,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34][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5][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6][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日]今村仁司:《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朱建科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8]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9][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40][瑞士]菲利普·萨拉森:《福柯》,李红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1][美]休伯特·德雷福斯,保罗·拉比诺:《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诠释学》,钱俊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42][法]费德希克·格霍:《福柯考》,何乏笔、杨凯麟、龚卓君译,台北:麦田出版,2006年。
    [43]汪民安:《福柯的界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45]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托马斯·恩斯特:《福柯、文学与反话语》,见[德]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编:《福柯的迷宫》,朱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7]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宋素凤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49][英]瓦莱丽·肯尼迪:《萨义德》,李自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0]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51][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52][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53][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4][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和体制之间的批评》,汪民安译,见《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5][美]爱德华·W·萨义德:《理论旅行》,汪民安译,见《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6][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陈仲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8][美]丹尼斯·波特:《东方主义及其问题》,见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陈永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9][英]罗伯特·扬:《后殖民主义——历史的导引》,周素凤、陈巨擘译,台北:巨流,2006年版。
    [60]陈晓明、杨鹏:《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1][比]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2][美]伊迪丝·库兹韦尔:《结构主义时代:从莱维—斯特劳斯到福柯》,尹大贻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63]许崇温:《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4]孟悦、李航、李以建:《本文的策略》,广州: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
    [65]金克木:《“话语”世界随笔》,《末班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66]许宝强等编译:《译后余话》,《社会科学的措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67][德]赫尔曼·海塞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斯人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68]史忠义:《中西比较诗学新探》,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9]许慎:《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70]王晓路:《西方汉学界的中国文论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
    [71]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2]金永兵等:《当代文学理论范畴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3]杨俊蕾:《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75]南帆:《文学批评手册:观念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6]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77]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8]周宪编著:《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9]童庆炳等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初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80]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82]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3]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84]严锋:《现代话语》,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版。
    [85]施旭:《文化话语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6][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87]王先霈、胡亚敏主编:《文学批评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8][美]雷纳·韦勒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见《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89][美]爱德华·赛义德:《福柯与德里达》,汪民安译,见汪民安、陈永国、马海民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德里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0][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91]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92]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2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93][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杨岂深、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94]王一川主编:《文学批评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95]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6]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7]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98]方宁主编:《批评的力量》,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9]丁宗皓主编:《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100]林建法主编:《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9年文学批评》,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101]韩军:《跨语际语境下的中国诗学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2]乐黛云、孟华主编:《多元之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3]杜小真主编:《思考他者:围绕于连思想的对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4][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5]李航:《话语—权力—作者:富科后结构主义理论管窥》,《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
    [106]张宽:《话语》,《读书》1995年第5期。
    [107]刘晗:《20世纪西方话语理论研究——从巴赫金到哈贝马斯》,南京大学,2008年。
    [108]王逢振:《什么是"Discourse"——一个不可说而又要说的问题》,《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年第2期。
    [109]施旭:《话语分析的文化转向:试论建立当代中国话语研究范式的动因、目标和策略》,《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10]季羡林:《门外中外文论絮语》,《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111]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后现代知识论的“终结”》,《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
    [112]周宪:《文学理论:从语言到话语》,《文艺研究》2008年第11期。
    [113]赵一凡:《阿尔都塞与话语理论》,《读书》1994年第2期。
    [114]文贵良:《何谓话语?》,《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115]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16]曹顺庆:《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17]曹顺庆、支宇:《在对话中建设文学理论的中国话语——论中西文论对话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途径》,《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
    [118]曹顺庆、王庆:《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的对话》,《当代文坛》2010年第3期。
    [119]曹顺庆、杨一铎:《立足异质、融会古今——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综述》,《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20]张荣翼:《文学批评中的几种话语权力关系》,《咸宁师专学报》,1998年2月第18卷第1期。
    [121]周亚琴:《‘话语’意识时代的文学批评》,《北京文学》1997年第5期。
    [122]徐剑英、元玉翠:《文学批评中的权力话语维度》,《求索》2009年第12期。
    [123]王岳川:《福柯:权力话语与文化理论》,《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8年第6期。
    [124]张清民:《话语与权力——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论话语特征分析》,《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25]王蒙:《极限写作与无边的现实主义》,《读书》2002年第6期。
    [126]刘小新:《“话语权力”与90年代文论范式转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27]李陀:《一点感想》,《读书》2010年第1期。
    [128]汤拥华:《走出“福柯的迷宫”——从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论争谈起》,《文学批评》2009年第5期。
    [129]孙辉:《从语言到话语——当代文学理论批评两度转向之学理逻辑探析》,《暨南学报》2002年第5期。
    [130]黄念然:《话语批评学:关于一种文艺批评新模式的思考》,《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31]张杰:《批评的转向:从语言学走向话语学》,《外国语》1998年第4期。
    [132]池昌海:《<周易>的话语思想》,《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33]王晓军:《气骨真当勉规模不必同——英美话语学理论传统及对中国话语学研究的启示》,《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第二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4]刘亚猛:《话语、语义秩序与社会秩序:中西古典思想家对待语言应用的不同态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第二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5]陈晓明:《当代文学批评:问题与挑战》,《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2期。
    [136]王尧、林建法:《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生成、发展与转型》,《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
    [137]林建法:《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2期。
    [138]赵勇:《学院批评的历史问题与现实困境》,见方宁主编:《批评的力量》,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9]南帆:《90年代的“学院派”批评》,《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40]南帆:《批评如何判断》,《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2期。
    [141]王研:《理论必须批评化批评应该理论化》,《辽宁日报》2011年4月25日,第010版。
    [142]李建军:《批评家的精神气质与责任伦理》,见方宁主编:《批评的力量》,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3]胡亚敏:《8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回望》,《文艺争鸣》2009年第11期。
    [144]胡亚敏:《反思与建设同在危机与机遇并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145]Brown, G. and Yule, G..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146]Day, Gary. Literary criticism:A New History.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8.
    [147]Wetherell, M., Taylor, S. and Yates, S. J. eds. Discourse theory and practice:A Reader. 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3.
    [148]Harris, Wendell V. Dictionary of Concepts in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ory.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1992.
    [149]Bennett, Tony and Morris, Meaghan. eds. New Keywords:A Revised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Oxford:Blackwell,2005.
    [150]Hawthorn, Jeremy. A Glossa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51]Golden, Michael, The Johns Hopkins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4.
    [152]Culler, Jonathan, Literary Theor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53]Torfing, Jacob. New Theories of Discourse:Laclau, Mouffe and Zizek.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9.
    [154]David Howarth, Discourse, Buckingham& 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155]Sara Mills, Discourse,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4.
    [156]Jaworski, Adam and Coupland, Nikolas eds. The Discourse Reader.2n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2006.
    [157]R. Keith Sawyer, "A Discourse on Discourse:An Archeological History of an Intellectual Concept", Cultural Studies,2002, (16)3.
    [158]Foucault, Michel.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 A. M. Sheridan Smith. New York: Pantheon Books,1972.
    [159]William, Glyn. French Discourse Analysis:The Method of Post-structur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9.
    [160]Macdonell, Diane. Theories of Discourse.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161]Pecheux, Michel. Language, Semantics and Ideology.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82.
    [162]Jorgensen, Marianne and Phillips, Louise.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2002.
    [163]Foucault, Michel. "The Order of Discourse", in Young, R.ed. Untying the Text:A Poststructuralist Reader. 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1981.
    [164]Foucault, Michel.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ed. Colin Gordon. The Harvester Press,1988.
    [165]Foucault, Michel.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1:An Introduction, trans. Robert Hurley. New York:Vintage Books,1978.
    [166]Eagleton, Terry, Ideology:An Introduction, London:Verso,1991.
    [167]Munif, Yasser. Discourse. See Michael Ryan. The Encyclopedia of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 Maiden &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11.
    [168]Diamond, Irene and Quinby, Lee. eds. Feminism and Foucault: Reflections on Resisitance. Bost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8.
    [169]Ramazanoglu, Caroline, ed. Up Against Foucault: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170]Smith, Dorothy E. Texts, Facts and Femininity:Exploring the Relations of Ruling.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0.
    [171]G. Burchell, C. Gordon and P.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Hemel Hempstead:Harvester Wheatsheaf,1991.
    [172]Butler, Judith. Undoing Gender.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2004.
    [173]Rabinow, Paul ed. The Foucault Reader.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4.
    [174]Weedon, Chris.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7.
    [175]Sawichi, Jana. Disciplining Foucault:Feminism, Power and the Bod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1991, p.18.
    [176]Ashcroft, Bill, Griffiths, Gareth and Tiffin, Helen. 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177]Ashcroft, Bill, Griffiths, Gareth and Tiffin, Helen. The Empire Writes Back: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2n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