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韩国宪法法院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韩国宪法法院制度建立至今不过二十余年,但在宪政建设方面发挥了令人瞩目的作用。本文分别从历史源流、制度内容与制度实效等方面对韩国宪法法院制度作了探讨。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韩国宪法法院制度的流变,分析了韩国宪政建设的困境与出路;其次,从制度分析的角度述评了韩国宪法法院的宪法地位、组织、审判权及其行使程序;最后,从制度实效的角度总结了韩国宪法法院在韩国宪政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韩国经验对后发国家建立完善宪法审查制度的启示,同时指出韩国宪法法院制度的不足。
     第一章在介绍韩国政治转型之前的宪法审查制度的发展与流变的基础上,对韩国宪政建设的困境作了探讨。作为第一个实施宪法法院制度的亚洲国家,韩国近现代宪法的发展及宪法法院制度的建立却远非一帆风顺,经历了近百年的挫折方取得成功。韩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政治转型之前的宪政建设始终处于困境之中,宪法审查制度仅仅作为专制政权的民主点缀而存在,难以发挥保障宪法实施的作用。对此,本文从文化传统、殖民地历史与战后朝鲜半岛局势等方面分析了韩国宪政建设的困境,解释了宪法审查制度难以发挥作用的原因。
     第二章分析了韩国的政治转型与宪法法院制度的确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间,韩国经济发展带动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威权主义统治合法性基础的消减,最终促成威权主义统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型。政治转型为韩国宪政建设提供了出路,宪法法院制度正是韩国政治转型的产物。韩国宪法法院审判权的生成凝结着高度的政治智慧,融合了韩国宪政建设的历史基础和现实需求,较好把握了制度移植与本土化的关系,奠定了宪法法院制度成功的基础。
     第三章分析了宪法法院的宪法地位,述评了宪法法院的组织体系。宪法法院制度是对西方传统的三权分立体制突破与重构的产物,形成了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权力——宪法审查权。所以,韩国宪法法院是独立于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之外的政治性的国家权力行使机关、宪法保障机关和宪法审判机关,它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表现为宪法文本上的静态关系和宪政实践中的动态关系。韩国宪法法院以法官为中心的组织体系,凸显了以审判权行使为第一要务的组织原则,并辅以高水平专业化的审判研究人员和精简高效的行政辅助人员,为宪法审查权的行使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第四章述评了韩国宪法法院的审判权及其行使程序。韩国宪法法院的审判权范围适当、分类清晰、功能明确,基本反映了政治转型以来韩国宪政建设的现实需求,主要包括法律合宪性审判权、弹劾审判权、政党解散审判权、权限争议审判权和宪法诉愿审判权。宪法法院的审判程序与所作的决定是司法技术智慧的结晶。宪法法院的一般审判程序属于宪法法院程序法规范的总则部分,而特别审判程序是宪法法院适用于特定审判权行使的专门程序,属于宪法法院程序法规范的分则部分。决定是审判权行使的成果,韩国宪法法院在实践中对决定形式作了必要的移植和创新,形成了变形决定制度,使宪法法院制度更好地满足宪政建设的现实需求。
     第五章从制度实效的角度总结了韩国宪法法院在韩国宪政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以韩国民主化转型为契机而确立的宪法法院制度,在巩固民主政治、树立法治权威和人权保障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成为韩国政治转型与宪政发展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宪法法院以其实际行动改善着国民对宪法与法律的态度和对民主政治的认识,提升了国民的法治观念,激励着国民对人权保障的诉求。
     在结语中,作者在总结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点启示性结论:首先,后发国家应依托本国宪政建设的现实条件建立与完善宪法审查制度,脱离现实盲目进行制度移植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其次,后发国家宪法审查制度的设计宜采取中央化模式;第三,后发国家应注重加强宪法审查的专业化程度;第四,后发国家宪法审查制度的完善应以宪政建设的现实需求为导向,突出对制度实效的追求。在看到韩国宪法法院制度成功一面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指出它的不足:第一,宪法法院的审判权范围相对受限;第二,宪法诉讼的程序性门槛仍嫌过高;宪法法院的决定执行力缺乏刚性的制度保障。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1988,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 has gained significant reputation on constitutionalism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 system mainly in the aspects of backgrounds, contents and actual effects. First of all,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evolvement of Korean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system and analyse the embarrassment and outlet with which Korea are confronted in its constitutionalism construction; secondly, the paper reviews the constitutional status, organization, jurisdiction and procedure of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 lastly, the paper analyses the function of Constitutional Court in Korea's constitutionalism construc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democratic politics,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On the base of the above-mentioned research, the author brings forward several revelatory remarks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syste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author also points out the defect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 system.
     Chapter One is about the evolvement of Korean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system and the embarrassment confronted by Korea before its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started in the late 1980s. As the first Asian country which adopted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system, Korea's effor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onstitutionalis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are far away from plain sailing, but suffering numerous frustrations. Before its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started in the late 1980s, Korea's constitutionalism construction had been always stayed with embarrassments. As a result, the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systems that stipulated in the constitution could not fullfil its systemtic function and only existed as the democratic ornaments of dictatorship.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 embarrassments could be traced in Korea's culture tradition, colonial history and the har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of Korean peninsula after World War II.
     Chapter Two mainly analy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urrent constitution court of Korea on the backgrounds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60s to 1980s, Korea's social change brought about by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began to chanllenging the legality of authoritarianism, and later promoted the Korea's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from authoritarianism to democracy. Therefore, we may say that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is one of the outcomes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The creation of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s jurisdiction is one of the keypoints to its success, which contains high political wisdom, accommodates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s and contempory needs of Korean constitutionalism, and well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stem transplantation and localization.
     Chapter Three reviews the constitutional statu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system is an outcome of the diss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dtional western system of checks and balances, which gives birth to the newly state power of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besides the original legislative, administrative and judicial power. In addition,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is a political institution that is independent from the legislative, administrative and judicial institutions and fullfils the function of protecting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and implementing the constitution through adjudic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the author then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and other state institutions from two perspectives, one is their static relationship that exists in the constitution context, and the other is their dynamic relationship that comes into being in the constitutionalism practice. The organization framework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 shows obvious U.S.-style characters, in which the justice is the center.
     Chapter Four is about the jurisdiction and procedure of the court.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Act,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is empowered to adjudicate on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statutes at the request of ordinary courts, on impeachment motions, on dissolution proceedings of political parties, on competence disputes between agencie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or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and on constitutional complaints as provided by law.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 well meets the real needs of Korean's constitutionalism construction since the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for its suitable coverage, clear classification and definite functions. The procedure and the decis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reflect the wisdom of judicial techniques. The general adjudication procedure is applicated in all kinds of the jurisdictions; well each kind of the special adjudication procedures could only be applicated in its corresponding jurisdiction. The decision is the product of the jurisdiction and bears the weight of the whole system.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 has made significant technical innovation on its decision by transplanting other countries' practice into the Korean system.
     The Fifth and final Chapter analyses the function of Constitutional Court in Korea's constitutionalism construction.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system established i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has exerted its notable functions in the aspects of democratic politics,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therefore, it has been considering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Korea's development of constitutionalism. In the passed two decades, the practice of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 has changed the Korean people's attitude twards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law, improved their understanding on the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rule of law, and also encouraged their pursuance of better human rights situation.
     In the epilogue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proposes four revelatory remarks: firstly, it is crucial to establish the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system relying on the real condition of a country's constitutionalism construction; secondly, the centralized mode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system is a better choice for thos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rdly,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enhance the spe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sm of its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system; and finally, the efforts to improve its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system should be oriented by the real needs of the constitutionalism construction and pursue the actual effects. Besides its successful side,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 system still has obvious defects that are urgent to be correctted: firstly, the the Court's jurisdiction is comparatively too narrow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secondly, the procedural doorsill of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is too high to a certain extent; thirdly, the Court's decision is lack of institutional protection in the aspect of binding force.
引文
1 参见任晓:《韩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1-3页。
    2 参见卓南生著:《汉城20年风云录》,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2月第1版,第94页。
    3 Jongcheol Kim,Some Problems with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System,in Journal of Korean Law,Vol.1,No.2,2001,p.19.
    4 亨廷顿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即三次民主化浪潮。他认为,第一次民主化浪潮发生于1828年至1926年,起源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终止于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的崛起,这是一次历时较长的民主化浪潮;第二次民主化浪潮发生于1943年至1962年,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终止于威权主义政治的兴起,这是一次民主化的短波;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开始于1974年葡萄牙结束独裁统治。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0月第1版,第15-26页。
    5 因民主化运动而走上转型道路的国家主要是70年代南欧的希腊、西班牙,拉美的厄瓜多尔、秘鲁,80年代东欧的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拉美的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亚洲的韩国、蒙古等国。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0月第1版,第21-25页。
    6 在东欧,绝大多数国家借鉴欧洲大陆的宪法审查模式建立了以宪法法院作为宪法审查机关的宪法审查制度,个别国家借鉴北欧的普通法院审查模式建立了类似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虽然存在模式差异,但是都毫无例外地建立了宪法审查制度;在亚洲,韩国、蒙古建立了宪法法院作为宪法审查机关;在拉美,多受美国影响而建立起普通法院司法审查制度。参见王卫明著:《东欧国家违宪审查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3月第1版,第7页。
    7 参见韩大元:“韩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3期,第113-116页。
    1 1948年7月12日,《大韩民国宪法》由“制宪国会”表决通过。后伴随着韩国政治的动荡,宪法也一再被修改。距今最近的修改即第九次修宪发生在1987年,修改后的宪法于1987年10月29日通过,1988年2月25日正式实施。参见曹中屏、张琏瑰等编著:《当代韩国史:1945-2000》,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71-72页。
    2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v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66.韩国曾于1960年6月15日修改宪法,设立宪法法院,但并未发挥作用即于1961年5月16日因朴正熙发动的军事政变而终止。纵观实行宪法法院制度的亚洲国家,蒙古宪法法院设立于1992年,泰国宪法法院设立于1998年,巴林宪法法院设立于2002年,印尼宪法法院设立于2003年。故即使从1989年设立宪法法院起算,韩国也是第一个实施宪法法院制度的亚洲国家。参见胡建淼主编:《世界宪法法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359、368、563、625页。
    3 参见[韩]李丙寿著,许宇成译:《韩国史大观》,台北:正中书局,1961年11月第1版,第441-442页。
    4[韩]李丙寿著,许宇成译:《韩国史大观》,台北:正中书局,1961年11月第1版,第481页。
    5[韩]姜万吉著,陈文寿译,《韩国近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187-190页。
    6 参见郭定平著:《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39页。
    7[韩]姜万吉著,陈文寿译,《韩国近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1997年6月第1版,第195-196 页。
    8 参见韩大元:“韩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中外法学》1997年第3期,第111-117页。
    9 参见[韩]《朝鲜日报》网站:“建国60周年大事记<4>1948年制定公布《宪法》”,网址:http://chinese.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8/06/18/20080618000026.html,访问时间:2008年7月18日。
    10 参见[韩]《朝鲜日报》网站:“建国60周年大事记<4>1948年制定公布《宪法》”,网址:http://chinese.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8/06/18/20080618000026.html,访问时间:2008年7月18日。
    11 参见李丽霞:“法治观念在韩国的历史演进”,《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58-62页。
    12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70.
    13 参见曹中屏、张琏瑰等编著:《当代韩国史:1945-2000》,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117-121页,154-157页,172-183页。
    14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71.
    15 从公元七世纪新罗王国吞并高句丽和百济,实现朝鲜半岛政治统一时起算。
    16 Young Ho Lee.“The Politics of Democratic Experiment:1948-1974”.In Edward Reynolds Wright.Korean Politics in Transition,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5.p25.
    17 张勉的轻信和疏忽大意以及美国的默认是朴正熙成功发动军事政变的前提。民主党内部的派系争斗使得国家政治难以正常化发展并尽快走出李承晚独裁统治的阴影,而张勉领导的政府政治经验十分欠缺,对美国支持的依赖程度更甚于李承晚政权,对军队不能实现有效控制、更未加以防范。张勉政府任由美国干涉内政、对前政权“选举舞弊”案的免诉处理以及面对诸多问题软弱无力,激发了国民的愤怒和反抗,反美情绪到处蔓延,学生运动领袖倡导的“南北学生会谈”运动引发美国的极大不安,而张勉政权的束手无策也令美国对其丧失信心并有意扶植强势人物掌权。
    18 Young Ho Lee.“The Politics of Democratic Experiment:1948-1974”.In Edward Reynolds Wright.Korean Politics in Transition,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5.p21.
    19 参见赵炜编著:《韩国现代政治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第12页。
    20 朴正熙统治韩国从1961年5月16日发动政变开始,到1979年10月26日被刺杀身亡结束。
    21 See Sunhyuk Kim,“Patronage Politics as an Obstacle to Democracy in South Korea:Regional Networks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Howard Handelman and Mark Tessler,eds.,Democracy and Its Limits:Lessons from Asia,Latin America and the Middle East.Notre Dam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99,p115.
    22 参见曹中屏、张琏瑰等编著:《当代韩国史:1945-2000》,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225-242页。
    23 1960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82美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数据参见张象:“20世纪历史剧变的综览”,载《世界历史》1999年第4期,第10页。
    24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78-79.
    25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81.
    26 参见陈欣新:“韩国违宪审查制度”,载中国法学网,网址:http://www.iolaw.org.cn/showArticle.asp?id=307,访问时间:2008年7月25日。
    27 戴超武:“基辛格-尼克松的'宏大构想'、尼克松主义与冷战转型”,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23页。
    28 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10月第1版,第19页。
    29 施雪华著:《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441页。
    30 韩大元:“韩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3期,第112页。
    31 参见[韩]《朝鲜日报》网站:“建国60周年大事记<35>韩国民主主义的黑暗期”,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8/07/29/20080729000031.html,访问时间:2008年8月 28日。
    32 参见[韩]《朝鲜日报》网站:“建国60周年大事记<37>朴正熙时代落下帷幕”,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i_dir/2008/08/19/20080819000040.html,访问时间:2008年9月1日。
    33 参见曹中屏、张琏瑰等编著:《当代韩国史:1945-2000》,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329-350页.
    34 参见郭定平著:《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4-7页。
    35 参见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第1版,第29页。
    36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
    37 参见郭定平著:《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7页。
    38 数据参见任晓著:《韩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4页。
    39 参见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载《科学中国人》2003年第4期,第9页。
    40 传说中的檀君王俭是古朝鲜城邑国家的首领,于公元前2333年在今平壤即位,国号朝鲜。参见[韩]李基白著,厉帆译:《韩国史新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9月第1版,第15页。王忠和著:《朝鲜王庭史》,团结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5页。
    41 箕子是商朝贵族,周灭商后于公元前1043年被周武王封至朝鲜半岛为诸侯。箕子及其后人统治朝鲜四十余世,将中原文明带到朝鲜,推动了古朝鲜社会的进步。参见王忠和著:《朝鲜王庭史》,团结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0-13页。
    42 潘畅和:“儒学与当代韩国”,载《当代韩国》1996年第4期,第50页。
    43[韩]朴正熙著,陈琦伟等译:《我们国家的道路》,华夏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153页。
    4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45[韩]朴正熙著,陈琦伟等译:《我们国家的道路》,华夏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158页。
    46 所谓“文化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打破官僚主义和形式化行政,实现庶政刷新;任用朝鲜人为官吏并改善其待遇,废除民族差别;承认言论出版集会自由,达到民意畅达;改善教育、产业、交通、警察、闻声、社会制度:增进民众福利;实施地方自治制度:尊重朝鲜文化和习俗等。文化政治的欺骗性不言而喻:表面上废除了宪警制度,实际上却大幅度增加了普通警察的警力;制定《治安维持法》,强化思想控制和对社会运动的镇压;通过任用朝鲜人为官吏,扩大亲日势力,分裂民族解放力量。参见[韩]姜万吉著,陈文寿译,《韩国近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12-14页。
    47 参见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文津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第20页。亦参见[韩]姜万吉著,陈文寿译,《韩国近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12-14页。
    48 参见潘伟杰:《现代政治的宪法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33-35页。
    49[韩]姜万吉著,陈文寿译,《韩国近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38页。
    50 王旭峰:“后殖民之后:理论的反思与重构”,载《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第132页。
    51 参见韩大元著:《东亚法治的历史与理念》,法律出版社2000年07月第1版,第144页。
    52 韩大元著:《东亚法治的历史与理念》,法律出版社2000年07月第1版,第144页。
    53 参见[韩]朴炳光:“韩国统一政策的历史演变”,载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3页。
    1 参见郭定平著:《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l版,第9.10页。
    2 参见[韩]尹大奎著,方秀玉译:“韩国立宪主义的历史与现状”,载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0年8月号(总第60期),第23-25页。
    3 参见任晓:《韩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4页。
    郭定平:《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77页。
    4 数据来源:韩国银行《经济统计年报》(1983)。转引自郭定平:《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78页。
    5 参见郭定平:《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81-82页。
    6 参见[韩]赵利济、金赢亨著,孔德诵、董桂兰译:《韩国经济腾飞的政策剖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33-434页。
    7 Dong Won-mo,the Democratization of South Korea:What Role Does the Middle Class Play,in James Cotton,ed.,Korea Under Roh Tae Woo:Democratization,North Policy and Inter-Korean Relations,Canberra:Allen & Unwin,1993,p.83.
    8 See Dong Won-too,the Democratization of South Korea:What Role Does the Middle Class Play,in James Cotton,ed.,Korea Under Rob Tae Woo:Democratization,North Policy and Inter-Korean Relations,Canberra:Allen & Unwin,1993,p.88.
    9 Manwoo Lee,"Anti-Americanism and South Korea's Changing Perception of America'[A].in Manwoo Lee,Ronald D.McLaurin and Chung in Moon,eds.,Alliance Under Tension:The Evolution of South Korean-U.S.Relations[C].Seoul:Kyungnam University Press,1988,p.16.
    10 参见:[韩]《朝鲜日报》网站:“建国60周年大事记<44>人民力量终结暴力统治”,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8/10/30/20081030000036.html,访问时间:2008年10月30日。
    11 参见:[韩]《朝鲜日报》网站:“建国60周年大事记<45>1987年首次实行总统直选”,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8/10/31/20081031000026.html,访问时间:2008年10月31日。
    12 See James M.,Dae Kyu-yoon,"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Transforming the Jurisprudence of the Vortex?"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40(1992),0.76.
    13 1970年韩国最高法院作出《国家赔偿法》违宪的判决,后审理该案并主张违宪的法官1972年任期届满时全部未能续任,而该判决也被修改。
    14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91.
    15 See Jibong Lim,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 Standing at The Crossroads:Focusing on Real Cases and Variational Types Of Decisions,Loyola of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Vol.24,June 2002,p.332.
    16 韩大元著:《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2版,第37页。
    17 See Jibong Lim,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 Standing at The Crossroads:Focusing on Real Cases and Variational Types Of Decisions,Loyola of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Vol.24,June 2002,p.327.
    18 Jongcheol Kim,Some Problems with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System,in Journal of Korean Law,Vol.1,No.2,2001,p.19.
    19 James M.West,Edward J.Baker,The 1987 Constitutional Reforms in South Korea.'Electoral Processes and Judicial Independence,Harvard human Rights Yearbook.Vol 1.Spring 1988.p 163-165.
    20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Seoul,2001),p.31.
    21 数据统计周期为1988年9月1日至1989年8月31日。数据来源:韩国宪法法院网站:http://english.ccourt.go.kr/home/english/decisions/statisties/stat enh.isp,访问时间:2008年9月20日.
    22 参见韩大元、莫纪宏主编:《外国宪法判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72-73页。
    23 莫纪宏主编:《违宪审查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17页。
    24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Seoul,2001),p.100-101.
    25 宪法法院通过数个判决确立了“用尽其他救济途径”的例外原则:若通过行政诉讼或其他的前置救济途径没有求得救济的可能性,或前置救济程序本来就不明确因而难以期待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允许当事人提起宪法诉愿诉讼。详见本文第三章。
    26 参见刘复晨:“韩国:2008五大法律关键词”,载《法制日报》2009年1月9日第9版。
    27 参见胡建淼主编:《世界宪法法院制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17-20页。
    28 参见[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59年10月第1版,第185-186页。
    29 林来梵、刘练军:“论宪法政制中的司法权”,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第67页。
    30 林来梵、刘练军:“论宪法政制中的司法权”,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第67-68页。
    31 政治问题法治化意指政治问题通过法治的方式和途径加以解决,一方面在立法上将相关政治问题纳入法律制度,另一方面通过法律的适用以实现实际政治问题的解决。因此,政治问题法治化并不仅限于通过司法权行使途径,也包括代议机构的行使途径。
    32 See William MARBURY v.James MADISON,1 Cranch 137,5 U.S.137,1803 WL 893(U.S.Dist.Col.),2 L.Ed.60.
    33 林来梵、刘练军:“论宪法政制中的司法权”,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第69页。
    34[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12月第1版,第310页。
    35[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12月第1版,第111页。
    36 Richard A.Posner,The Meaning of Judicial Self-Restraint,59 Indiana Law Journal.1,(1983).
    37 See Baker v.Carr,369 U.S.186,82 S.Ct.691,7 L.Ed.2d 663.
    38 参见倪正茂著:《比较法学探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284页。
    39 参见韩大元:“韩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3期,第112页。
    40 韩大元:“韩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3期,第111页。
    41 See Jibong Lim,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 Standing at The Crossroads:Focusing on Real Cases and Variational Types Of Decisions,Loyola of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Vol.24.June 2002.p.333.
    42 韩大元:“韩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3期,第112页。
    43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91.
    44 关于甲、乙类宪法诉愿的界定见本文第四章。
    1[韩]权宁星著:《宪法学原论》,汉城:法文社1995年版,第952页。转引自韩大元著:《东亚法治的历史与理念》,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188页。
    2[韩]许营著:《韩国宪法论》,汉城:博英社1988年版,第810页。转引自韩大元著:《东亚法治的历史与理念》,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188页。
    3 胡建淼主编:《世界宪法法院制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344页。
    4 参见韩大元编著:《韩国国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21页。
    5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Constitutional Justice in Korea,(Seoul,1990),p.12.
    6 韩国总统府2006年3月31日表示,今后邀请立法、司法及行政负责人到总统府出席活动时,入场顺序将调整为国会议长、大法院院长、宪法法院院长、国务总理和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委员长。而在此前宪法法院院长是后于国务总理入场的。青瓦台发言人金晚洙在当天下午的记者会上对此解释为“大法院和宪法法院同是司法部门,因此决定给予相同礼遇”。参见刘复晨:“韩提高宪法法院总统府仪典礼遇”,《法制日报》2006年4月3日第4版。
    7 See John Locke,Treaties and Civil Government and 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New York:Irvington Publishers Inc.,1979,p.156.
    8 参见杜钢建:“韩国宪法审查制度研究”,载《求索》2002年第3期,第49-50页。
    9 如弹劾审查的前提是国会通过对被弹劾者的弹劾动议,法律合宪性审查的前提是普通法院提交审查法律合宪性的请求。为了实现对宪法法院的必要制约,宪法法院法官的提名权由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行使,所有宪法法院应由总统任命。
    10 参见季卫东著:《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29页。
    11 参见季卫东著:《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35页。
    12 较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泰国发生的连续多起针对执政党的示威运动,引发严重政治危机,最终均由宪法法院的决定而使两任总理前后下台。韩国2004年因国会弹劾总统而引发的政治危机也是如此。
    13 参见杜钢建:“韩国宪法审查制度研究”,载《求索》2002年第3期,第49-50页。
    14 韩大元:“论宪法解释程序中的合宪性推定原则”,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2期,第5页。
    15 参见韩大元编著:《韩国国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16-120页。
    16 《韩国宪法法院法》规定的宪法诉愿审查有两种,甲类宪法诉愿审查是指因公权力的行使或不行使(普通法院的判决除外)侵害其受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的公民若已用尽其他法律规定的所有救济程序,则可以向宪法法院提起宪法诉愿审查以获得救济;乙类宪法诉愿审查是指当事人审查 法律合宪性的请求被普通法院驳回后,可直接起诉至宪法法院要求审查。
    17 截止2008年12月底,韩国宪法法院共计收案16848件,其中甲类宪法诉愿案14368件,法律合宪性具体审查案595件,弹劾案1件,政党解散案0件,权限争议案54件,乙类宪法诉愿案1830件。除甲类宪法诉愿案以外,法律合宪性审查案占97.78%。数据来源:韩国宪法法院网站:http://english.ccourt.go.kr/home/english/decisions/statistics/stat_eng.jsp,访问时间:2009年2月8日。
    18 关于宪法判决的类型,一般可理解为“违宪”和“合宪”两种。宪法审查的“变种”判决类型由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首创。联邦宪法法院认为,违宪的法律是“因其与基本法不一致而自始无效”的。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基本性的和重要的定律,既没有在德国《联邦基本法》也没有在《联邦宪法法院法》或其他现行法中被明确地作为规范而得以规定下来。所以,联邦宪法法院的决定并不撤销违宪的法律,只是(宣示性的)对其自始无效性作出确认;进而,尽管没有法律授权,联邦宪法法院在实践中也作出了对于法律的部分自始无效性判决,以及判决一部法律是违宪的,但是不对其自始无效性作出确认。对这些“变种”判决,宪法法院强调,是立法者的形成自由权阻止了宪法法院作出自始无效性宣告(而代之以“变种”判决)。立法者有权同时也负有义务来清除违宪的状态,并不是联邦宪法法院的裁判使得合宪状态得到了恢复——如同其撤销自始无效的法律所形成的效果一样;相反,立法者必须作为,以清除违反平等原则的违宪法律。对此,宪法法院不能越权。参见[德]克劳斯·施莱希、斯特凡·科里奥特著,刘飞译:《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地位、程序与裁判》,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400-403页,412页,425页。
    19 指任何一种法律只要存在解释为符合宪法的可能性时不应宣布为违宪。该原则的理论构成和意义主要有:一是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具有比较强的事实确定能力,其立法决定具有较充实的经验;二是根据民主政治的原理,应尊重立法者的决定。参见韩大元:“论宪法解释程序中的合宪性推定原则”,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2期,第5页。
    20 该案原告是一对夫妇,他们根据《韩国生计保护法》享受生计保护。1994年1月,韩国保健福祉部部长签署发布了“1994年生计保护事业指南”,规定每人每月的生计保护标准是65000韩元。原告认为,这一生计保护标准不足以使他们达到最低生活水平,以宪法规定的追求幸福权和享受人的生活的权利被侵害为由向宪法法院提起宪法诉愿诉讼。See “Livelihood Protection Standard Case”(94 Hun-Ma 33,May 29,1997),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418-421.此案争点在于宪法规定的国民追求幸福权和享受人的生活的权利以及国家所负有的相应义务的性质,以及在此前提下,1994年生计保护标准是否违宪的问题。宪法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具体生计保护标准属于由立法机关或立法委托的行政机关以裁量权作出决定的事项,属于立法机关“行为规范”下的决定事项;而宪法法院的“审查规范”是国家机构是否履行了《宪法》规定的义务,只有国家未进行生计保护的立法或立法内容明显超越宪法允许的自由裁量范围才存在违宪的可能。裁定驳回原告起诉。参见韩大元、莫纪宏主编:《外国宪法判例》,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299-301页。
    21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152.
    22 胡肖华:“违宪审查原则论”,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40页。
    23 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8月第1版,第315页。
    24 See “National Assembly Candidacy Deposit Case”(88 Hun-Ka 6,September 8,1989),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Seoul,2001),p.172-174.
    25 See“Legislative Railroading Case”(96 Hun-Ra 2,July 16,1997),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313.
    26 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64-165页。
    27 原告是供职于一家法务士事务所的职员,期望通过执业法务士资格考试而成为执业法务士并一直为该考试作准备。原告提出最高法院制定的规则——《<执业法务士法>实施细则》第3条第1款第1项违反了《执业法务士法》第4条第1款第2项关于定期组织执业法务士资格考试的规定,把是否组织该考试的决定权赋予最高法院行政部部长。最高法院行政部部长以退休的法院、检察院公务员可以满足执业法务士的岗位需求为由决定不组织考试。原告认为《<执业法务士法>实施细则》剥夺了国民平等参加考试的平等权,向宪法法院提起审查《<执业法务士法>实施细则》第3条第1款合宪性的宪法诉愿诉讼。宪法法院于1990年10月15日作出判决,确认最高法院的规 则可以成为宪法诉愿诉讼的对象并认定《<执业法务士法>实施细则》第3条第1款侵犯了国民的平等权与职业选择自由,宣告其违宪。See"Rules implementing the Certified Judicial Scriveners Act Case"(89 Hun-Ma 178,Oct.15,1990),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343-347.
    28 The Korea Times,Nation's High Courts Clash Over Jurisdictional Domain,Nov.11,1990.
    29 See "Deeming Title Trust as Gift Case"(89 Hun-Ma 38,July 21,1989),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Seoul,2001),p.189-191.
    30 See "Actual Transaction Price-based Transfer Profits Tax Case"(94Hun-Ba40,etc.,November 30,1995),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Seoul,2001),p.222-225.
    31 韩大元、莫纪宏主编:《外国宪法判例》,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486-487页。
    32 1992年,被告,汉城市铜雀区税务局长,决定对原告以其妻子名义购入物产并出售给第三人的行为,根据《所得税法》第23条第4款和第45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课征转让所得税,原告不服并向汉城高等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被驳回后又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最高法院审理过程中,宪法法院于1995年11月30日在另一案(94 Hun-Ba 40,Nov.30,1995)中作出了《所得税法》第23条第4款和第45条第1款第1项“限定违宪”的判决,但最高法院无视宪法法院的决定,以宪法法院“限定违宪”的判决对普通法院不具有约束力以及上述被宪法法院宣告违宪的规定不违反宪法的税收法律主义为由坚持认为其有效并于1996年4月9日判决驳回原告的上诉(Sup.Ct.95 Nu 11405,Apr.9,1996)。原告认为最高法院的判决以“被宪法法院宣告为违宪的法律为依据”而作出,侵害了自己的宪法权利,并以此为由向宪法法院提起宪法诉愿诉讼,要求对《宪法法院法》第68条第1款、最高法院的判决和税务局长的课税行为一并进行宪法审查并宣告它们违宪。See "Constitutional Review of Judgments Case"(96 Hun-Ma 172 et al.,Dec.24,1997),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532-539.
    33 该“限定违宪”判决的效力体现在:当普通法院因适用“已被宪法法院决定违宪的法律”而作出的裁判“侵害国民基本权利”时,宪法法院可以对该类裁判进行宪法审查。
    34 韩大元、莫纪宏主编:《外国宪法判例》,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486-487页。
    35 最高法院原本以拒绝承认“限定违宪”判决之约束力作为驳回“《所得税法》案”的依据,但驳回该案的判决不仅被宪法法院最终认定无效,还在一定程度上失守了“普通法院判决不受宪法审查”的阵地。
    36 所谓规则成本指为制定或变更法律规范所需要付出的政治、人力、物力等各种社会资源。宪法法院通过判决改变了《宪法法院法》的规定,扩张了宪法法院的审判权范围,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审查普通法院的判决。在保障宪法和宪政秩序的同时,避免了通过立法修改不得不耗费的规则成本。
    37 参见韩大元编著:《韩国国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8页。
    38 相当多数的法律是由行政机关起草并提交给国会通过的,所以当宪法法院宣告该类法律违宪,多数情况下向国会提交符合宪法法院决定的法律修正案草案的任务仍然会落到行政机关头上。当然,行政机关不会如此被动,而会在适当的场合以适当的方式--在宪法法院的审理过程中,原本起草该法律的行政机关将会和代表政府的司法部一起--表达自己的观点。故行政机关如何理解和适用宪法也会对宪法法院的审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39 参见应松年、薛刚凌:“论行政权”,《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第57页。
    40[日]阿部照哉等编著,周宗宪译:《宪法》(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87页。
    41 韩国宪法第76条第1、2款分别规定了总统紧急状态下可发布总统令:“限于因内患、外患、天灾、地变或重大的财政、经济危机,为国家的安全保障或维持平安的秩序而有必要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没有多余的时间可等待国会召开时,总统可作出最低所需的财政、经济处分或就此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限于因有关国家安危的重大交战状态,为保卫国家而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并且召开国会不可能时,总统可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同时第3、4、5款对总统紧急权的行使作了限制,要求总统令发布后要尽快向国会报告并获得其认同;未获国会认同时,该总统令立即失效,因该总统令而修订或废止的法律恢复其效力;上述事项必须及时公开。上述规定表明以颁布总统令为主要行使方式的总统紧急权的实质是当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临时打破立法与行政间的分 权界限,给予总统特别立法权以恢复正常的宪政秩序的一种特别措施。
    42 法国的统治行为理论,是根据不具有违宪立法审查权的最高行政法院的判例建立起来的。在美国,由于违宪立法审查权欠缺宪法上明文的根据,自马伯利诉麦迪逊案件以来,有关违宪立法审查制的一般理论都比较强调对“政治部门”的司法界限或者自我抑制,形成了独特的政治行为理论日本的统治行为理论,也不是宪法上明文规定的,而是经过判例的积累,由学术界总结归纳出来的。在日本,判例和通说都将统治行为视为司法权的界限。换言之,统治行为所指称的事项本来是法律问题,可以进行法律判断,但由于其高度政治性而被置于法院审查的范围之外。日本最高法院曾经通过判例承认了有关《日美安保条约》和“众议院解散”的“统治行为”。参见杨建顺:“公共选择理论与司法权的界限”,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3期,第13页。
    43 See "Dispatching National Armed Forces to lraq Case"(2003 Hun-Ma 814 et al.,Apr.29,2004),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288-290.
    44 英国法学家韦德认为,基于分权原则而反对授权立法的人“想当然地以为它们是两种形式上根本不同的权力的看法是错误的。它们之间的有些主要区别是明显的。但是,企图在两者之间划出一个清晰的界限,则是比较早期的政治学理论中的一个因不切实际而无法实现的宿愿”,“问题的关键在于行政立法在实践当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不在于理论上难以使其合法化”。参见[英]威廉·韦德著,徐炳等译:《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558页。
    45 参见柳砚涛、刘宏渭:“立法授权原则探析”,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4期,第41页。
    46 参见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上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300-302页。
    47 杨建顺著:《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347页。
    48 该案原告在某宾馆开设了一个赌局,被控因违反内政部制定的《特别所得规章》和《博彩、有奖活动及其他投机活动控制法》而在一审、上诉审中被判处15万韩元的罚金。他不服判决并上诉至最高法院的同时,要求对《博彩、有奖活动及其他投机活动控制法》的合宪性进行审查。经查,《博彩、有奖活动及其他投机活动控制法》第5条规定:根据本法许可活动之范围、流程、组织者与活动参加者的关系及其他实施本法所必要的规定可由行政部门另行制定规章。该法第9条规定:违反本法及相关规章的行为可处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150万韩元以下的罚金或短期入狱。宪法法院的决定指出,本应由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不得授权其他机构在下位规范规定(禁止授权原则),且不得作概括性授权(明确性原则),故《博彩、有奖活动及其他投机活动控制法》关于授权行政机关制定规章的内容违宪。See“Blanket Delegation of Punishment for Speculative Activities Case"(91 Hun-Ka 4,July 8,1991),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501-505.
    49 《地方税法》第112条第2款规定对“高档娱乐设施”和“基于奢侈目的使用土地”的行为课以75%的税率,但何谓“高档娱乐设施”和“基于奢侈目的使用土地”则授权由总统令进行规定。宪法法院认为该授权不符合“税收法定主义”原则且过于笼统,侵害了公民财产权的基本权利,宣告其违宪。
    50 制约表现为两点:一是普通法院的判决被排除在宪法诉愿的审查范围之外:二是提起宪法诉愿必须“穷尽其他前置救济途径”。参见《宪法法院法》第68条第1款。
    51 被宪法法院认为构成例外而受理其宪法诉愿诉讼请求的案例主要有:检察机关拒绝当事人申请复制案件材料案(90 Hun-Ma 133,May 13,1991),国际集团解散案(89 Hun-Ma 31,July29,1993),防暴警察班长下令驱散特定集会人群案(91 Hun-Ma 80,Dec.28,1995),监狱管理机关审查在押人员信件案(92 Hun-Ma 144,July 21,1995),被告律师在嫌疑人被控后庭审前申请获得检察机关调查记录被拒案(94 Hun-Ma 60,Nov.27,1997),犯罪嫌疑人要求审问期间有律师在场的请求被拒案(2000 Hun-Ma 138,Sept.23,2004)等。
    52 韩国检察机关属于政府行政机关。
    53 韩国宪法法院的统计表明,2008年之前针对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而提起的宪法诉愿诉讼的数量占宪法法院全部受案数量的48%左右。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121.
    54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13.162-163.
    55 宪法第111条第2款规定:“宪法法院由九名符合资格条件的法官组成”。这表明,法官是宪法 法院的核心,宪法法院的其他下设机构和人员及其活动都是为配合法官活动而存在。
    56 图片参见韩国宪法法院网站,网址:http://english.ccourt.go.kr/home/english/organization/organization.isp,访问日期:2008年12月2日,
    57 参见莫纪宏主编:《违宪审查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14页。
    58 参见[韩]《朝鲜日报》.网站:“社论:总统滥用人事权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严重伤害”,网址:http://chinese.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6/11/28/20061128000013.html,访问时间:2008年12月1日。
    59 参见刘复晨:“卢武铉撤回宪法法院院长提名”,载《法制日报》2006年11月29日第4版。
    60 参见[韩]《朝鲜日报》网站:“社论:宪法法官不应一味地遵从政府的意愿”,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5/11/25/20051125000032.html,访问时间:2008年12月1日。
    61 参见[韩]《朝鲜日报》网站:“社论:总统滥用人事权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严重伤害”,网址:http://chinese.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6/11/28/20061128000013.html,访问时间:2008年12月1日。
    62 See Seung Dae KIM,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and International Constitutional Law on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Jurisprudence,Report of 4~(th) Meeting of the Joint Council on Constitutional Justice,Baku,16-17 June 2005.转引自莫纪宏主编:《违宪审查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15页。
    63 参见刘复晨:“韩国:2008五大法律关键词”,载《法制日报》2009年1月9日第9版。
    64 参见莫纪宏主编:《违宪审查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16-317页。
    2 在所有可能违反宪法的行为中,立法违宪导致的不良后果和对法治的危害无疑是最深刻而广泛的,建立宪法审查制度的法理基础首先就是在“法律与宪法之间的一致或不一致”问题的讨论上展开的。美国违宪司法审查制度建立的依据就在于对“一部违宪的国会立法是否成为国家法律?”问题的否定回答;近代欧洲宪法法院制度的设计者凯尔森也指出:“它(法律)之所以有效力只是因为它符合宪法;如果它与宪法有抵触,它就不可能是有效力的。一个法律的效力的唯一理由就是它曾在宪法所规定的方式下创立。”他认为,“根据宪法,一个法律可以因特殊理由以异常方式废除”,这种“异常方式”可以是授予专为‘废除'法律而成立的特殊机关--宪法法院。所以,对法律规范合宪性的审查历来是任何建立起有效宪法审查制度的国家宪法审查的重点与核心,对其他行为的审查则属于完善宪法审查范围的必要补充。参见李步云主编:《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397页。
    [奥地利]凯尔森著,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第175-177页。
    3 参见[德]克劳斯·施莱希、斯特凡·科里奥特著,刘飞译:《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地位、程序与裁判》,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123页。
    4 参见[德]克劳斯·施莱希、斯特凡·科里奥特著,刘飞译:《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地位、程序与裁判》,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132-133页。
    5[奥地利]汉斯·凯尔森著,张千帆译:“立法的司法审查--奥地利和美国宪法的比较研究”,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第1期。
    6 有观点认为:依照遵循先例原则,“实际上,当联邦最高法院宣布一部法律违宪后,后来的法院也就不能再适用了,事实上也就宣布了它的死刑,使它永远归于无效。虽然,它还在法典中放着,但已不再发生效力。”(参见李步云主编:《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419页。)有观点进一步指出:“遵循先例规则完全不是一项绝对原则”,美国“最高法院有可能对完全一样的立法在一个案例中宣布合宪,而在另一个案例中宣布违宪,或反过来。且这类事例在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奥地利]汉斯·凯尔森著,张千帆译:“立法的司法审查--奥地利和美国宪法的比较研究”,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第1期。)可见,美国司法审查的效力主要还是体现在个案中。
    7 凯尔森认为,普通法院“可能只是有权在它认为该法律是危险法律是就拒绝将它适用于具体案件,而其他机关却仍然负有适用该法律的义务”;宪法法院可以是宪法授权的、专门为“废除”法律而成立的特殊机关,所以宪法法院作出的决定具有普遍约束力。参见[奥地利]凯尔森著,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第177页。
    8 有学者基于“一旦宪法法院判决某项立法违宪时,其判决具有取消该法律并使之无效的效力”的认识,提出韩国“宪法法院的审判功能不仅表现为对宪法诉讼的具体案件进行审判,而且对立法的合宪性进行抽象审查”,也就是说以决定是否具有“普遍效力”来区分具体审查与抽象审查。参见杜钢建:“韩国宪法审查制度研究”,载《求索》2002年第3期,第50页。
    9 参见[德]克劳斯·施莱希、斯特凡·科里奥特著,刘飞译:《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地位、程序与裁判》,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135页。
    10 对于其审查方式是“具体”还是“抽象”,韩国宪法法院也曾做过分析。它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公民个人并没有具体的案件起诉至普通法院,但认为某部法律侵犯了他的宪法权利,因而根据《宪法法院法》第68条第1款规定的“凡因公权力的行使或不行使(普通法院的判决除外)侵害其受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的任何人,若已用尽其他法律规定的所有救济手段,还可以向宪法法院提出宪法诉愿诉讼”之规定向宪法法院提起宪法诉愿诉讼,宪法法院应否受理?宪法法院接着表达了它的观点:它已在1990年的一个决定中对“公权力”作了解释,认为立法权是公权力的一种,所以只要当事人的宪法权利受到立法的侵害,就可以提起宪法诉愿并被受理且当事人(因为没有所以)不需要寻求其他前置救济。但宪法法院并没有说明这种审查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不过,根据德国“抽象审查”应在“无利害关系的前提下提出”的特点,韩国宪法法院此种情况下的审查仍然是具体审查。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91.
    11 参见韩大元:“韩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3期,第116页。
    12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抽象的规范审查权行使的“结果上通常只能同机构争议一样,有时候被作为政治取向的胜利或失败来处理”,这使得宪法法院极易卷入政治漩涡而又无权拒绝。参见[德]克劳斯·施莱希、斯特凡·科里奥特著,刘飞译:《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地位、程序与裁判》,法律出 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135-136页。
    13 包括德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宪法审查制度都受到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影响,所以有观点认为,韩国有关规范审查的制度是模仿美国制度而定,在一定程度上又同时受到德国的影响。See Jibong Lim,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 Standing at The Crossroads:Focusing on Real Cases and Variational Types Of Decisions,Loyola of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Vol.24,June 2002,p.335.
    14 See “Cases on Excessiveness of Statutory Punishments”(2002 Hun-Ba 24,Nov.27,2003;2003Hun-Ka 12,Dec.16,2004;2005 Hun-Ba 35,Dec.28,2006),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566-569.
    15 See also “Aggravated Punishment for Crime of Intimidation Case”(2003Hun-Ka12,December 16,2004),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Decision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2004),(Seoul,2006),p.203-206.
    16 数据截止日期:2008年12月31日。来源:韩国宪法法院网站:http://www.ccourt.go.kr/home/english/decisions/statistics/stat_eng.jsp,访问日期:2009年1月20日。
    17 截止2008年12月31日,宪法法院收到的直接请求审查法律合宪性的案件中,依照《宪法法院法》第41条提起的有595件,依照《宪法法院法》第68条第2款提起的(乙类宪法诉愿)有1830件。数据来源与访问时间同前注。
    18 参见李步云主编:《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416页。
    19 郭锐、吴可亮:“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一种基于民主化序列的分析范式”,载《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20 2004年,韩国政府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展开延长进口关税税则延期实施日期的谈判,以调整韩国的承诺时间表。谈判过程中,韩国政府与美国、印度、埃及等国政府签订了一些让步协议以期获得这些国家支持韩国的延期。但是政府在向国会提交经谈判修改后的承诺时间表以期获得国会批准时,没有一并提交上述让步协议。于是,部分议员以总统签署和批准协议未获得国会同意侵害国会的同意权和议员的审议表决权为由提起权限争议诉讼。宪法法院以七票的多数意见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理由是原告不适格。See “Competence Dispute Between Legislators and the Government”(2005 Hun-Ra 8,July 26,2007),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335-338.
    21 参见莫纪宏主编:《违宪审查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22页。
    22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171-176.
    23 胡锦光主编:《违宪审查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93页。
    24 参见孙笑侠:《程序的法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15页。
    25 参见左卫民:“司法程序的基本特征:传统型与现代性之比较”,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113页。
    26 参见孙笑侠:《程序的法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26,33-34页。
    27 例如第一共和国时期将宪法审查权分散由宪法委员会、弹劾法院、国会等机构行使;第二共和国时期的宪法审查制度未曾实施就因政变而完结;第三共和国时期统治者则多次通过发布戒严令排除最高法院的管辖权;第四共和国时期则将决定是否提起法律合宪性审查的权力交给最高法院,宪法委员会成了没有炮弹的摆设,而且“紧急总统令”被排除在宪法审查范围之外成为《宪法》外的权力;第五共和国则延续了第四共和国的制度。有关韩国宪法审查制度的历史详见第一章。
    28 韩国1961年通过的《宪法法院法》共计26条,其中第10条至第24条对程序问题作了简要的原则性规定,因其未能施行故没有提供实践经验。
    29 参见刘兆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总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331-333页。
    30 参见胡建淼主编:《世界宪法法院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168页。
    31 参见韩大元译:“韩国宪法法院法”,载《外国法译评》1994年第3期,第98页。本文关于韩国《宪法法院法》相关条文和用词的译法多参阅该文。
    32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120.
    33 截止2008年12月31日,韩国宪法法院受理的16868件案件中,556件因当事人的申请而终止审理占3.3%,其中106件为法律合宪性审查案,6件权限争议案,444件宪法诉愿案。
    34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129.
    35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121.
    36 参见刘志刚:“司法审查视野中的诉的利益”,载《复旦学报》2005年第6期,第129页。
    37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119.
    38 截止2007年底,公开开庭审理的法律合宪性案件有36件,宪法诉愿案71件。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125.
    39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126-127.
    40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127.
    41 参见胡建淼主编:《世界宪法法院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103、169页。
    42 参见韩大元:“宪法诉愿程序的价值”,载《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第98页。
    43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124.
    44 参见史庆璞:《美国宪法与政府权力》,台北:三民书局2001年版,第41页。转引自胡锦光主编:《违宪审查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45页。
    45 该案原告系汉城石油公司的会长,在为其公司购买一块农田的所有权时,由于卖方不同意将农田所有权转让给公司,于是原告就以个人名义先买下再转让至其公司名下。由于原告难以取得出售土地的许可证(无法出售给公司),其转让行为就被龙山税务局根据《继受税法》第32条第2款第1项之规定——“对于应当强制登记的财产,因所有权转移而作登记或变更时,若发现实际所有权人和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一致,则视为自登记之日起由实际所有权人赠与给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视为赠与,并征收相应的赠与税。于是原告提起了宪法诉愿诉讼,请求宪法法院审查《继受税法》第32条第2款第1项的合宪性。See “Deeming Title Trust as Gift Case”(89Hun-Ma38,July 21,1989),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Seoul,2001),p.189-191.
    46 韩国宪法法院与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变形决定的对应关系大致是:“宪法不合致”对应“限于对违宪的规范作出不一致性宣告”、“限定违宪”对应“仍然还合宪的宣告”、“限定合宪”对应“对于法律的合宪解释”。
    47 参见[德]克劳斯·施莱希、斯特凡·科里奥特著,刘飞译:《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地位、程序与裁判》,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397-460页。
    48 该案是对《地方议会议员选举法》中要求“参选人缴纳选举保证金”的条款的合宪性审判,宪法法院对该案的决定和前述案件的决定方式和内容是一样的,但对决定理由的说明有所不同。
    49 See “Prohibition of Labor Dispute by the Public Sector Laborers Case”(88Hun-Ma5,March 11,1993),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Seoul,2001),p.252-254.
    50 宪法法院作出“宪法不合致”宣告的理由是:宣布该法违宪和失效将导致已经按高税率缴税的纳税人和未缴税人之间的公平问题,进而致使宪法秩序和国家财政秩序陷入混乱;调整不合宪的高税率和修正税收中的不平等是国会的权力。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Case 36.Land Excess-Profits Tax Act”,in A Brief Look at The Constitutional Justice in Korea.)韩国宪法法院网站:http://english.ccourt.go.kr/home/english/decision_etc/decisionBrief.htm。访问日期:2009年1月10日。
    51 See“Land Excess-Profits Tax Act Case”(93 Hun-Ba 1 et al.,July 27,1995),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166.
    52[韩]郑效植:“300万海外韩国人将从2012年总选开始获选举权”。载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网址:http://chinese.joins.com/gb/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14984,访问日期:2009年1月24日。
    53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168.
    54 该案原告《东亚日报》总裁及其旗下《东亚女性》杂志的主编。在一起由前“韩国小姐”因主 张《东亚日报》旗下的《东亚女性》杂志1988年6月的一起报道损害了她的名誉而提起的民事诉讼中,前“韩国小姐”要求赔偿并公开道歉。当《东亚日报》一方要求审查《民法典》第764条关于诽谤行为应承担道歉的民事责任形式的规定被汉城地方法院拒绝后,提起了宪法诉愿,认为民法典的规定违背了公民“良心自由”的宪法权利。(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218-220.)
    55 参见陈欣新:“韩国转型时期的司法审查”,载中国法学网,网址: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948,访问日期:2009年1月25日。
    56 韩国实行二元宪法审查模式:宪法第107条第1款规定宪法法院有权对法律进行合宪性审查,第2款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对行政法规、规则和命令进行合宪性审查。
    1 参见李龙著:《宪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44页。
    2 如李承晚为谋求连任和延长任期曾两次修改宪法,朴正熙为谋求第三次连任以及在第三次连任后任期的无限延长也曾两次修改宪法;全斗焕为使其政权合法化,通过修宪象征性地拉开与前独裁政权的距离;民主转型之前除50年代初和80年代末的短暂时期外,执政党均控制了议会多数,议会多数党完全听命于行政机关:常以“国家安全”为理由,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甚至限制宪法的适用;非法搜查、拘捕、刑讯屡见不鲜,1987年一名大学生在扣押其间被拷打致死,还有“光州惨案”等。参见[韩]尹大奎著,方秀玉译:“韩国立宪主义的历史与现状”,载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0年8月号。
    3 参见陈峰君:“亚洲两种政治模式的异同与趋同”,载《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1期,第60页。
    4 参见[韩]申平著,许身健译:“韩国宪法裁判的基本原理”,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8期,第90页。
    5[韩]金浩镇:《韩国政治研究》(日文版),三一书房1993年版,第67页。转引自郭定平著:《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39页。
    6[韩]尹益洙:“韩国由权威主义向政治民主化转型的回顾与思考”,载《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113页。
    7 See Alexander Bickel,The Least Dangerous Branch:The Supreme Court at the Bar of Politics.2nd.New He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p.29.
    8[韩]尹大奎著,李海霞译:“通往韩国宪政主义的新路径”,载《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48页。
    9[韩]尹大奎著,方秀玉译:“韩国立宪主义的历史与现状”,载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0年8月号。
    10 李敦球在2000年审视韩国民主政治的不足时曾提出:政党体制不稳定导致民主政治脆弱的一个直接原因、政党内部家长式的党首一人体制是政治民主化的一大障碍、以地域主义为代表的各种亲缘关系是阻碍韩国政治民主化最顽固的社会根源、南北对峙局面还未消除是妨碍韩国民主化进程最主要的外部干扰。参见李敦球:“韩国民主政治的变迁与走向”,载《国际论坛》2000年第2期,第74-75页。在今天看来,这些问题依然存在。韩国学者崔钟库认为:“由于南朝鲜与北朝鲜为敌,实现完全的言论自由和人权是不可能的。”[韩]崔钟库:“韩国的宪法与民主”,载《法学家》1993年第1期,第59-60页。而直到今天南北对峙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变,最近还有加剧的趋势。韩国学者许营认为:不管是自夸已实现民主化的过去(金泳三)文民政府时期,还是现今的(金大中)国民政府时期,根本上两者并无多大差异。文民政府时期的政治改革和司法工作都没能公正地依法实行。尤其是“12·12”事件和“5·18”的主谋者的起诉决定和处罚过程中,不是以法治而是以政党的利益、政党的策略进行处理,严重破坏了法的权威,造成公民对法治主义的抗拒心。参见[韩]许营:“没有法治主义,没有书籍革命”,载《新东亚》1998年1月号,第130-136页。转引自[韩]金富灿:“韩国法治主义的意义及界限”,载《法制现代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6页。
    11 参见郭定平著:《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21-122页。
    12 参见张华青:“民主政治的内涵及形态结构”,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第76-77页。
    13 地域主义的形成源自朴正熙统治时期大力提拔岭南出身的军官和政府高级官吏,形成了后来在韩国政治中有巨大影响力的“大邱系”,而对湖南地区采取歧视和压制的态度并大力宣扬,导致不同地域之间的政客和居民的相互敌视。参见郭定平著:《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57-58页,第96页,第162-164页。
    14 1987年总统选举和1988年国会选举中,地域主义表现明显:总统选举中,岭南地区92%的选票投给了两位岭南籍的总统候选人(卢泰愚和金泳三),而湖南地区89%的选票则投给了湖南人金大中。国会选举实际上成为两个地区间的竞争:卢泰愚和金泳三领导的民正党取得了岭南地区66个席位中的63个,金大中的和平民主党取得了湖南地区37个席位中的36个。民正党在湖南地区没有获得任何一个席位,而和平民主党在岭南地区也交了白卷。1992年总统选举所暴露的地区感情对立和1988年相比有增无减。金泳三的总得票率是42%,但在庆尚地区的得票率却高达68.8%,其中在他的家乡庆尚南道和釜山市的得票率分别是71.5%和72.6%,而他在全罗地区的得票率只有4.2%,在光州市则仅有2.1%;金大中获得了约33%的选票,其中在他的家乡全罗地区获得了90.8%的选票,在光州则高达95.8%,超过了1987年总统选举时的94.5%。参见林震:“论韩国民主化进程中的地域冲突问题”,载《东北亚论坛》2004年第3期,第64-65页。1997年当选的金大中和2002年当选的卢武铉分别在湖南地区拿到91.3%和93.2%的选票,2007年当选的李明博在湖南地区得票低于10%,而在岭南地区得票超过60%,曾任首尔市长的他在首都地区得票也超过50%。参见詹小洪:《解读韩国总统大选特征》,载东方网:http://news.eastday.com/w/20071226/ula3313017.html,访问日期:2009年3月2日。
    15 在1960-1988年之间,中央政府的部长和副部长中,35%来自岭南地区,12%来自湖南地区:同时,韩国军队晋升的将军中,31%来自岭南地区,13%出自湖南地区;七八十年代的国会议员中,30.8%出自岭南地区,14.5%出自湖南地区。在威权主义主导下的经济领域悬殊更大,全国财阀集团所属公司的50%以上为岭南人所有,只有不到5%为湖南人所有,在制造业和商业领域,岭南人控制了40%,汉城和京畿人控制了40%,包括湖南人在内的其他人只控制了20%。全斗焕执政时期,韩国内阁部长和副部长中岭南庆尚道出身者与湖南全罗道出身者之比为4.5比1,卢泰愚执政时期为2.5比1,金泳二的文民政府时期这一比例仍为2.1比1。参见郭定平著:《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62-164页。
    16 See “National Assembly Candidacy Deposit Case”(88 Hun-Ka 6,September 8),1989,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Seoul,2001),p.172-174.
    17 参见韩大元:《韩国国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80页。
    18 See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Seoul,2001),p.177.
    19 See "Excessive Electoral District Population Disparity Case"(95Hun-Ma224,etc.,December 27,1995),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Seoul,2001),p.176-179.
    20 See "Population Disparity in Electoral Redistricting Case'(2000 Hun-Ma 92 et al.,Oct.25,2001),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280-283.
    21 See "National Seat Succession Case"(92 Hun-Ma 153,Apr.28,1994),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311-313.
    22 韩大元、莫纪宏主编:《外国宪法判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426页。
    23 See "Registration Requirement of Political Parties Case"(2004 Hun-Ma 246,Mar.30,2006),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309-311.
    24 参见董向荣:“韩国政党政治的发展与演变”,载《当代韩国》2006年第2期,第53页。
    25 See "Legislative Railroading Case"(96 Hun-Ra 2,July 16,1997),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313-316.
    26 参见孙笑侠:“法治国家及其政治构造”,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第16-18页。
    27 参见温晓莉:“亚洲现代法治论衡(下)”,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第29页。
    28 参见朴秉濠:“传统的法、法意识和现代法的关系”,载《从历史的脉络看现代韩国文化的方向》,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1979年版,第178-198页。转引自[韩]金富灿:“韩国法治主义的意义及界限”,载《法制现代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3页。
    29 杨心宇主编:《现代国家的宪政理论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12月第1版,第15页。
    30 参见The History Introduction to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韩国宪法法院网站关于宪法法院历史的介绍),网址:http://english.ccourt.go.kr/home/english/introduction/history.isp,访问日期:2008年11月1日。
    31 See "Kukje Group Dissolution Case"(89 Hun-Ma 31,July 29,1993),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353-356.
    32 See "Chosun Railroad Stock Case"(89 Hun-Ma 2,Dec.29,1994),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353-356.
    33 See "Patrilineality as Basis for Nationality Case"(97 Hun-Ka 12,Aug.31,2000),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426-429.
    34 See "Exclusion of Overseas Koreans with Chinese Nationality Case"(99 Hun-Ma 494,Nov.29,2001),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439-431.
    35 See "Blanket Delegation of Punishment for Speculative Activities Case"(91 Hun-Ka 4,July 8,1991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501-505.
    36 See "Rules implementing the Certified Judicial Scriveners Act Case"(89 Hun-Ma 178,Oct.15,1990),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343-347.
    37 吴东镐:“论韩国宪法法院的权限及功能”,载《延边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第66页。
    38 参见[韩]庾龙源:“军、警、官加强安全警戒以防万一”,载《朝鲜日报》网站,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4/03/12/20040312000015.html,访问时间:2009年3月2日。
    39 杨亮庆:“为什么宪法法院说了算”,载《中国青年报》,2004年5月17日。
    40 参见[韩]《朝鲜日报》网站:“大国家党:尊重宪法裁判所的裁决”,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4/05/14/20040514000012.html,访问时间:2009年3月2 日。
    41 参见[韩]《朝鲜日报》网站:“卢武铉:相信宪法裁判所做出不同的裁决”,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4/03/12/20040312000022.html,访问时间:2009年3月2日。
    42 参见[韩]《朝鲜日报》网站:“青瓦台:虚心接受宪法裁判所的决定”,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4/05/14/20040514000016.html,访问时间:2009年3月2日。
    43 杨春福:“韩国法治化进程中人权的法律保护及其启示”,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6期,第120页。
    44 参见韩大元:《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2版,第292-294页。
    45 参见任晓:《韩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1-3页。
    46 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第155-156页。
    47 参见赵虎吉:《揭开韩国神秘的面纱:现代化与权威主义:韩国现代政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20页。
    48[韩]金玄卿:“韩国实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简介”,载《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4期,第110页。
    49 韩大元:“论宪法诉愿程序的价值”,载《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第95页。
    50 施启扬著:《西德联邦宪法法院论》,中国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10月第1版,第264页。
    51 参见赵嵩:“韩国人权保障机制的发展--对韩国保障人权的若干法律制度的考察”,载《当代韩国》2001年第2期,第12页。
    52 参见杨春福:“韩国法治化进程中人权的法律保护及其启示”,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6期,第120页。
    53 See "Praising and Encouraging under National Security Act Case"(89 Hun-Ka 113,Apr.2,1990),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214-217.
    54 See "Motion Pictures Pre-Inspection Case"(93 Hun-Ka 13 et al.,Oct.4,1996),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227-230.
    55 See "Excessive Bodily Search Case"(2000 Hun-Ma 327,July 18,2002),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554-556.
    56 See "National Assembly Candidacy Deposit Case"(88Hun-Ka6,September 8,1989),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Seoul,2001),p.172-174.
    57 See "Excessive Electoral District Population Disparity Case"(95Hun-Ma224,etc.,December 27,1995),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Seoul,2001),p.176-179.
    58 See "Overseas Koreans' Right to Political Participation"(2004 Hun-Ma 644 et al.,June 28,2007),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oul,2008),p.331-335.
    59[韩]郑效植:“300万海外韩国人将从2012年总选开始获选举权”,载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网址:http://chinese.joins.com/gb/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14984,访问日期:2009年1月24日。
    60 参见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61 See "The Act on Special Cases concerning Expedition,etc.of Legal Proceedings Case"(88Hun-Ka7,January 25,1989),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Seoul,2001),p.86-188.
    62 See "Livelihood Protection Standard case"(94 Hun-Ma 33,May 29,1997),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Seoul,2001),p.239-242.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列宁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蔡定剑.黑白圆方--法治、民主、权利、正义论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曹中屏、张琏瑰.当代韩国史:1945-2000[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6]陈云生.民主宪政新潮--宪法监督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7]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8]董茂云.宪政视野下的司法公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9]郭定平.韩国政治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韩大元.东亚法治的历史与理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1]韩大元.韩国国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2]韩大元.亚洲立宪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13]韩大元、莫纪宏.外国宪法判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何勤华.西方法学流派撮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5]何勤华.法律移植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16]胡建淼.韩国发通论[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17]胡建淼.世界宪法法院制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8]胡锦光.违宪审查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19]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0]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1]焦洪昌.选举权的法律保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2]李步云.宪法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3]李龙.宪法基础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4]李忠.宪法监督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5]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6]刘兆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8]莫纪宏.违宪审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9]倪正茂.比较法学探析[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30]欧爱民.宪法实践的技术路径研究--以违宪审查为中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1]潘伟杰.现代政治的宪法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2]朴键一.中国对朝鲜半岛的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3]秦前红.宪法变迁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4]任晓.韩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5]施启扬.西德联邦宪法法院论[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
    [36]沈宗灵.比较宪法-对八国宪法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7]史庆璞.美国宪法与政府权力[M].台北:三民书局,2001.
    [38]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9]苏力.法治及其本士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40]孙笑侠.程序的法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1]童之伟.国家结构形式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42]童之伟.法权与宪政[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3]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上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44]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5]王人博.法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46]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7]王卫明.东欧国家违宪审查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48]王振民.中国违宪审查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49]王忠和.朝鲜王庭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50]徐爱国.分析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51]许吉.朝鲜-韩国政治文化[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
    [52]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53]杨心宇.现代国家的宪政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54]尹保云.韩国为什么成功[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
    [55]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6]张千帆.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7]张庆福.宪法学基本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58]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59]赵虎吉.揭丌韩国神秘的面纱:现代化与权威主义:韩国现代政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60]赵立新.日本违宪审查制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61]赵炜.韩国现代政治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62]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63]朱福惠.宪法学专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4]卓南生.汉城20年风云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65]卓泽渊.法治国家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6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朋.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67][古希腊]柏拉图,张智仁、何勤华.法律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8][法]孟德斯鸠,张雁深.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69][法]托克维尔,董果良.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70][英]戴雪,雷宾南.英宪精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71][美]路易斯·亨金,郑戈.宪政与权利:美国宪法的域外影响[M].北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72][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73][美]塞缪尔·亨廷顿,张岱山.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74][美]罗科斯·庞德,余履雪.法理学(第一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75][英]丹宁勋爵,刘庸安.法律的正当程序[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76][英]梅因,沈景一.古代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77][荷]亨克·范·马尔塞文、格尔·范·德·唐,陈云生.成文宪法--通过计算机进行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8][韩]姜万吉,陈文寿.韩国近代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79][韩]金镐城,张海滨.当代韩国政府与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0][韩]金大中,冯世则.金大中哲学与对话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81][韩]金大中.二十一世纪的亚洲及其和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82][韩]金泳三,郑仁甲.开创21世纪的新韩国[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83][韩]李丙寿,许宇成.韩国史大观[M].台北:正中书局,1961.
    [84][韩]李基白,厉帆.韩国史新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
    [85][韩]朴正熙,陈琦伟.我们国家的道路[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86][韩]赵利济、金赢亨,孔德诵、董桂兰.韩国经济腾飞的政策剖析[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87][韩]赵利济,张慧智.韩国现代化奇迹的过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88][德]克劳斯·施莱希、斯特凡·科里奥特,刘飞.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地位、程序与裁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89][德]卡尔·施米特,刘锋.宪法学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0][德]卡尔·施米特,刘宗坤.政治的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91][日]阿部照哉等,周宗宪.宪法(上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92][日]大木雅夫,华夏.东西方的法观念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3][英]威廉·韦德,徐炳.行政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94][奥地利]凯尔森,沈宗灵.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95][奥地利]凯尔森,王名扬.共产主义的法律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96][奥地利]凯尔森,张书友.纯粹法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陈峰君.亚洲两种政治模式的异同与趋同[J].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1期.
    [2]陈新.宪法与政治--韩国总统弹劾案的启示[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崔志鹰.韩美关系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观察,1997年第3期.
    [4]崔志鹰.试析韩国市民社会的发展[J].国际观察,2004年第4期.
    [5]戴超武.基辛格-尼克松的‘宏大构想'、尼克松主义与冷战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6]丁明秀.韩国威权政体转型的动因分析[J].理论导刊,2006年第7期.
    [7]董向荣.韩国政党政治的发展与演变[J].当代韩国,2006年第2期.
    [8]杜钢建.韩国宪法审查制度研究[J].求索,2002年第3期.
    [9]胡肖华.违宪审查原则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0]胡玉鸿.法律技术的内涵及其范围[J].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11]郭锐、吴可亮.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一种基于民主化序列的分析范式[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12]韩大元.韩国宪法法院法[J].外国法译评,1994年第3期.
    [13]韩大元.立宪主义与经济发展[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第1期.
    [14]韩大元.韩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J].中外法学,1997年第3期.
    [15]韩大元.论宪法解释程序中的合宪性推定原则[J].政法论坛,2003年第2期.
    [16]韩大元.东亚国家司法改革的宪政基础与意义--以韩国司法改革的经验为中心[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7]韩大元.论宪法诉愿程序的价值[J].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
    [18]侯宇.消极的司法积极主义--意大利违宪审查制度之介评[J].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5期.
    [19]金国熙.论韩国政党政治的法律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0]靳继东.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政治体制及其转型探析[J].东北亚论坛,1999年第2期.
    [21]雷丽平.东北亚国家现代化的韩国模式剖析[J].东北亚论坛,2002年第4期.
    [22]李敦球.韩国民主政治的变迁与走向[J].国际论坛,2000年第2期.
    [23]李丽霞.法治观念在韩国的历史演进[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4]李路曲.东亚政治转型的路径分析[J].当代亚太,2002年第1期.
    [25]李晓华.地缘政治学:历史、观念与特征[J]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1期.
    [26]林来梵、刘练军.论宪法政制中的司法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27]林来梵.宪法学的方法与谋略[J].公法研究,2007年卷.
    [28]林震.论韩国民主化进程中的地域冲突问题[J].东北亚论坛,2004年第3期.
    [29]柳砚涛、刘宏渭.立法授权原则探析[J].法学论坛,2004年第4期.
    [30]刘志刚.司法审查视野中的诉的利益[J].复旦学报,2005年第6期.
    [31]刘志刚.宪法诉讼的人权保障功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5期.
    [32]刘兆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抽象审查权[J].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2期.
    [33]刘兆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具体审查权[J].外国法译评,1998年第3期.
    [34]马新福.东亚法治社会论纲[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3期.
    [35]孟庆义.地缘政治与朝鲜半岛[J].东疆学刊,1999年第2期.
    [36]潘畅和.儒学与当代韩国[J].当代韩国,1996年第4期.
    [37]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J].科学中国人,2003年第4期.
    [38]秦前红、叶海波.论民主与法治的分离与契合[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期.
    [39]宋显忠.宪政与程序保障[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5期.
    [40]孙笑侠.法治国家及其政治构造[J].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
    [41]童之伟.论法治民主[J].法律科学,1998年第6期.
    [42]童之伟.宪法适用应依循宪法本身规定的路径[J].中国法学,2008年第6期.
    [43]王建平.社会转型中的韩国中产阶级[J].当代亚太,2002年第4期.
    [44]王旭峰.后殖民之后:理论的反思与重构[J].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
    [45]温晓莉.亚洲现代法治论衡(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 期.
    [46]吴东镐.论韩国宪法法院的权限及功能[J].延边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47]夏勇.法治是什么--渊源、规诫与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48]谢进杰.作为宪政实践机制的合宪性审查[J].行政与法,2005年第11期.
    [49]杨春福.韩国法治化进程中人权的法律保护及其启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6期.
    [50]杨耕、张其学.后殖民主义:实质、特征及其局限[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
    [51]杨建顺.公共选择理论与司法权的界限[J].法学论坛,2003年第3期.
    [52]杨雪东.政治文明、现代国家与宪政建设[J].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53]尹保云.韩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J].当代韩国,2006年第4期.
    [54]张华青.民主政治的内涵及形态结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55]张象.20世纪历史剧变的综览[J].世界历史,1999年第4期.
    [56]赵嵩.韩国人权保障机制的发展--对韩国保障人权的若干法律制度的考察[J].当代韩国,2001年第2期.
    [57]祝晓宁.韩国公民民主意识培养的成果与经验探讨[J].当代韩国,2004年第4期.
    [58]左卫民.司法程序的基本特征:传统型与现代性之比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59][韩]崔钟库.韩国的宪法与民主[J].法学家,1993年第1期.
    [60][韩]金富灿.韩国法治主义的意义及界限[J].法制现代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韩]金玄卿.韩国实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简介[J].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4期.
    [62][韩]申平、许身健.韩国宪法裁判的基本原理[J].法律适用,2008年第8期.
    [63][韩]许营.没有法治主义,没有书籍革命[J].新东亚,1998年1月号.
    [64][韩]尹大奎、方秀玉.韩国立宪主义的历史与现状[J].二十一世纪,2000年8月号.
    [65][韩]尹大奎、李海霞.通往韩国宪政主义的新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66][韩]郑允才.政治实力派、政治改革以及韩国民主主义[J].当代韩国,2004年第2期.
    [67][韩]尹益洙.韩国由权威主义向政治民主化转型的回顾与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68][奥地利]汉斯·凯尔森、张千帆.立法的司法审查--奥地利和美国宪法的比较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第1期.
    [1][韩]朴炳光.韩国统一政策的历史演变.[A]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韩]朴秉濠.传统的法、法意识和现代法的关系.[A]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编.从历史的脉络看现代韩国文化的方向[M].1979.
    [3]刘复晨.韩国:2008五大法律关键词[N].法制日报.2009,1(9):9.
    [4]刘复晨.韩提高宪法法院总统府仪典礼遇[N].法制日报.2006,4(3):4.
    [5]刘复晨.卢武铉撤回宪法法院院长提名[N].法制日报.2006,11(29):4.
    [6]杨亮庆.为什么宪法法院说了算[N].中国青年报.2004,5(17).
    [1]陈欣新:“韩国违宪审查制度”,载中国法学网,网址:http://www.iolaw.org.cn/showArticle.asp?id=307.
    [2]詹小洪:“解读韩国总统大选特征”,载东方网:http://news.eastday.com/w/20071226/u1a3313017.html.
    [3][韩]《朝鲜日报》网站:“建国60周年大事记<4>1948年制定公布《宪法》”,网址:http://chinese.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8/06/18/20080618000026.html.
    [4][韩]《朝鲜日报》网站:“建国60周年大事记<35>韩国民主主义的黑暗期”,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8/07/29/20080729000031.html.
    [5][韩]《朝鲜日报》网站:“建国60周年大事记<37>朴正熙时代落下帷幕”,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8/08/19/20080819000040.html.
    [6][韩]《朝鲜日报》网站:“建国60周年大事记<44>人民力量终结暴力统治”,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8/10/30/20081030000036.html.
    [7][韩]《朝鲜日报》网站:“建国60周年大事记<45>1987年首次实行总统直选”,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8/10/31/20081031000026.html.
    [8][韩]《朝鲜日报》网站:“社论:总统滥用人事权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严重伤害”,网址:http://chinese.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6/11/28/20061128000013.html.
    [9][韩]《朝鲜日报》网站:“社论:宪法法官不应一味地遵从政府的意愿”,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5/11/25/20051125000032.html.
    [10][韩]《朝鲜日报》社论:“不服宪法法院判决是国宪扰乱行为”,2004年10月22日,朝鲜日报》网站,网址: 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4/10/22/20041022000027.html.
    [11][韩]《朝鲜日报》网站:“大国家党:尊重宪法裁判所的裁决”,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4/05/14/20040514000012.html.
    [12][韩]《朝鲜日报》网站:“卢武铉:相信宪法裁判所做出不同的裁决”,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4/03/12/20040312000022.html.
    [13][韩]《朝鲜日报》网站:“青瓦台:虚心接受宪法裁判所的决定”,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4/05/14/20040514000016.html.
    [14][韩]林民赫:“卢爱会举行集会谴责宪法法院”,2004年10月25日,朝鲜日报》网站,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4/10/25/20041025000024.html.
    [15][韩]郑效植:“300万海外韩国人将从2012年总选开始获选举权”,载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网址:http://chinese.joins.com/gb/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14984.
    [16][韩]庾龙源:“军、警、官加强安全警戒以防万一”,朝鲜日报》网站,网址: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4/03/12/20040312000015.html.
    [1][韩]金浩镇.韩国政治研究[M].东京:三一书房,1993年版.
    [2][韩]权宁星.宪法学原论[M].汉城:法文社,1995年版.
    [3][韩]许营著.韩国宪法论[M].汉城:博英社,1988年版.
    [4]John Locke,Treaties and Civil Government and 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M],New York:Irvington Publishers Inc.,1979.
    [5]Alexander Bickel,The Least Dangerous Branch:The Supreme Court at the Bar of Politics[M],2~(nd),New He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
    [6]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Decision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1998.9-1999.12)[M],(Seoul,2001).
    [7]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Decision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2000)[M],(Seoul,2002).
    [8]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Decision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2001)[M],(Seoul,2002).
    [9]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Decision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2002)[M],(Seoul,2003).
    [10]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Decision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2003)[M],(Seoul,2005).
    [11]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Decision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2004)[M],(Seoul,2006).
    [12]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Decision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2005)[M],(Seoul,2007).
    [13]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Decision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2006)[M],(Seoul,2007).
    [14]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Decision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2007)[M],(Seoul,2008).
    [15]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Constitutional Court Decisions(1998-2004)[M],Vol.1.(Seoul,2006).
    [16]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Twenty Yea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 [M],(Seoul,2008).
    [17]Cho Jung-Kwan,from authoritarianism to consolidated democracy in South Korea [D].New Haven:Yale University,1998.
    [18]Cha Dongwook,The role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 in the democratization of South Korea[D],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2005.
    [19]Ginsburg Thomas Benjamin,Growing constitutions:Judicial review in the new democracies(Korea,Taiwan,China,Mongolia,)[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1999.
    [20]Kweon Youngsook,Liberal Democracy without a Working Class? Democratization,Coalition Politics,and the Labor Movement in South Korea,1987-2006[D],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2008.
    [1]Kim Kibom,the Rivision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 Ⅰ[J],Korea Journal,July,1974.
    [2]Kim Kibom,the Rivisions of the Korean Constitution Ⅱ[J],Korea Journal,August,1974.
    [3]Young Ho Lee,the Politics of Democratic Experiment:1948-1974[A].In Edward Reynolds Wright,eds.Korean Politics in Transition[M],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5.
    [4]Hwang Chee Youn,Critics on the Constitutional Complaint against the Ordinary Courts 'Judgments in Terms of Balancing and Proportionality Test in Korean Constitutional Review[A].in th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Ⅶ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stitutional Law[C],Zappeion Megaton,June 2007.
    [5]Sunhyuk Kim,Patronage Politics as an Obstacle to Democracy in South Korea: Regional Networks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A].In Howard Handelman and Mark Tessler,eds.,Democracy and Its Limits:Lessons from Asia,Latin America and the Middle East[M].Notre Dam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99.
    [6]Manwoo Lee,Anti-Americanism and South Korea's Changing Perception of America [A].In Manwoo Lee,Ronald D.McLaurin and Chung in Moon,eds.,Alliance Under Tension:The Evolution of South Korean-U.S.Relations[M].Seoul:Kyungnam University Press,1988.
    [7]James M.,Dae Kyu-yoon,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Transforming the Jurisprudence of the Vortex?[J].Amerie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40(1992).
    [8]Jibong Lim,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 Standing at the Crossroads:Focusing on Real Cases and Variational Types of Decisions,Loyola of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J].Vol.24,June 2002.
    [9]Jibong Lim,Korean Constitutional Court and Due Process Clause[J].Journal of Korean Law,Vol.6,No.1,2006.
    [10]James M.West,Edward J.Baker.The 1987 constitutional Reforms in South Korea:Electoral Processes and Judicial Independence.[J].Harvard human Rights Yearbook.Vol1.Spring 1988.
    [11]Chongko Choi,Traditional Legal Thoughts in Korea[J].Journal of Korean Law,Vol.3,No.1,2003.
    [12]The Korea Times,Nation's High Courts Clash over Jurisdictional Domain[N].Nov.11,1990.
    [13]Seung Dae KIM,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and International Constitutional Law on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Jurisprudence[A],Report of 4th Meeting of the Joint Council on Constitutional Justice[C].Baku.16-17 June 2005.
    [14]Chaihark Hahm,Conceptualizing Korean Constitutionalism:Foreign Transplant or Indigenous Tradition?[J].Journal of Korean Law,Vol.1,No.2,2001.
    [15]Richard A.Posner,the Meaning of Judicial Self-Restraint[J].59 Indiana Law Journal.Vol.1.(1983).
    [16]Kyung S.Park,Korean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American Multi-leveled Scrutiny,and Empiricist Elements in U.S.-Korean Constitutional Jurisprudence[J].Journal of Korean Law,Vol.1,No.2,2001.
    [17]Dae-Kyu Yoon,Constitutional Court System of Korea:The New Road for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J].Journal of Korean Law,Vol.1,No.2,2001.
    [18]Robert J.Hopperton,the Presumption of Validity in American Land-Use Law:A Substitute for Analysis,a Source of Significant Confusion[J].23 B.C.ENVTL.AFF.L.REV.(1996).
    [19]Kyu Ho Youm,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J].Journal of Korean Law,Vol.1,No.2,2001.
    [20]Jibong Lim,Pursuit of Happiness Clause in the Korean Constitution[J].Journal of Korean Law,Vol.1,No.2,2001.
    [21]Woo-young Rhee,Democratic Legitimacy of Law and the Legislative Func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J].Journal of Korean Law,Vol.6,No.1,2006.
    [22]Dong Won-mo,the Democratization of South Korea:What Role Does the Middle Class Play[A].In James Cotton,ed.,Korea under Roh Tae Woo:Democratization,North Policy and Inter-Korean Relations[M].Canberra:Allen & Unwin,1993.
    [23]Jongcheol Kim,Some Problems with the Korean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System [J].Journal of Korean Law,Vol.1,No.2,2001.
    [24]James Fowler,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Korean Democratization[J].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14.No.2,1999.
    [25]Ahn Kyong-Whan,The Rule of Law in South Korea:Insights into the Social Evolution during the Two Decades with the New Constitution(1987-2007)[A],in th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1st Annual BESETO Conference:Legal Approach to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C],College of Law and Law Research Institute,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Seoul,South Korea,14 September 2007.
    [1]The History Introduction to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see http://english.ccourt.go.kr/home/english/introduetion/history.jsp.
    [2]The case data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Website:http://english.ccourt.go.kr/home/english/decisions/statistics/stat_eng.jsp.
    [3]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A Brief Look at The Constitutional Justice in Korea,2~(nd) edition,ebook,see http://english.ccourt.go.kr/home/english/decision_etc/decisionBrief.htm.
    [4]Oh Byungsun,Current Human Rights Situation in Korea,see http://material.ahrehk.net/charter/mainfile.php/east/10,2009-2-25.
    [1] William MARBURY v. James MADISON, 1 Cranch 137, 5 U.S. 137, 1803 WL 893 (U.S.Dist.Col.), 2 L.Ed. 60.
    
    [2] Baker v. Carr, 369 U.S. 186, 82 S.Ct. 691, 7 L.Ed.2d 663.
    
    [3] Eakin. v. Raub, 1825 WL 1913 (Pa.), 12 Serg. & Rawle 330.
    
    [4] "The Act on Special Cases concerning Expedition, etc. of Legal Proceedings Case"(88 Hun-Ka 7, January 25,1989).
    
    [5] "Deeming Title Trust as Gift Case" (89 Hun-Ma 38, July 21,1989).
    
    [6] "National Assembly Candidacy Deposit Case"(88 Hun-Ka 6, September 8, 1989).
    
    [7] "Praising and Encouraging under National Security Act Case" (89 Hun-Ka 113, Apr. 2,1990).
    
    [8] "Rules implementing the Certified Judicial Scriveners Act Case" (89 Hun-Ma 178,Oct. 15, 1990).
    
    [9] "Blanket Delegation of Punishment for Speculative Activities Case" (91 Hun-Ka 4,July 8, 1991).
    
    [10] "Prohibition of Labor Dispute by the Public Sector Laborers Case" (88Hun-Ma5,March 11, 1993).
    
    [11] "Kukje Group Dissolution Case" (89 Hun-Ma 31, July 29,1993).
    
    [12] "National Seat Succession Case" (92 Hun-Ma 153, Apr. 28,1994).
    
    [13] "Chosun Railroad Stock Case" (89 Hun-Ma 2, Dec. 29, 1994).
    
    [14] "Land Excess-Profits Tax Act Case" (93 Hun-Ba 1 et al., July 27,1995).
    
    [15] "Actual Transaction Price-based Transfer Profits Tax Case" (94Hun-Ba40, etc.,November 30,1995).
    
    [16] "Excessive Electoral District Population Disparity Case" (95Hun-Ma224, etc.,December 27, 1995).
    
    [17] "Motion Pictures Pre-Inspection Case" (93 Hun-Ka 13 et al., Oct. 4, 1996).
    
    [18] "Livelihood Protection Standard case" (94 Hun-Ma 33, May 29,1997).
    
    [19] "Legislative Railroading Case" (96 Hun-Ra 2, July 16,1997).
    
    [20] "Constitutional Review of Judgments Case" (96 Hun-Ma 172 et al., Dec. 24, 1997).
    
    [21] "Patrilineality as Basis for Nationality Case" (97 Hun-Ka 12, Aug. 31,2000).
    
    [22] "Population Disparity in Electoral Redistricting Case" (2000 Hun-Ma 92 et al., Oct.25,2001).
    
    [23] "Exclusion of Overseas Koreans with Chinese Nationality Case" (99 Hun-Ma 494,Nov. 29,2001).
    [24] "Excessive Bodily Search Case" (2000 Hun-Ma 327, July 18,2002).
    
    [25] "Aggravated Punishment for Crime of Intimidation Case" (2003Hun-Ka12, December 16, 2004).
    
    [26] "Dispatching National Armed Forces to Iraq Case" (2003 Hun-Ma 814 et al., Apr. 29,2004).
    
    [27] "Competence Dispute Between Legislators and the Government" (2005 Hun-Ra 8,July 26,2007).
    
    [28] "Registration Requirement of Political Parties Case" (2004 Hun-Ma 246, Mar. 30,2006).
    
    [29] "Cases on Excessiveness of Statutory Punishments" (2002 Hun-Ba 24, Nov. 27,2003;2003 Hun-Ka 12, Dec. 16,2004; 2005 Hun-Ba 35, Dec. 28,2006).
    
    [30] "Overseas Koreans' Right to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2004 Hun-Ma 644 et al., June 28,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