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员经济犯罪及防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转折时期,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宋代的社会问题也很突出,官员经济犯罪的屡禁不止便是其中之一。官员经济犯罪是指政府官员利用职权,以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为目的,在其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和参与经济活动中实施的违反法律规定,侵害社会经济关系,破坏经济秩序,依法应受到处罚的犯罪行为。官员经济犯罪对国家政权有着很大的危害性,能否对其进行有效预防和惩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宋代官员经济犯罪涉及范围广、参与人员多、社会危害大。本文全面考察了宋代官员经济犯罪的各种类型,将其分属两个领域进行研究,分别是公共管理中的官员经济犯罪和经济运行中的官员经济犯罪。公共管理中的经济犯罪包括贪污贿赂、假公济私、额外征敛等;经济运行中的经济犯罪主要是非法经商、强买强卖、偷逃税款、金融犯罪等。
     宋代统治者对官员经济犯罪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机制。在制度建设上,一是注重完善法制建设,使得打击经济犯罪有法可依;二是加大监察力度,通过健全监察机构、完善监察措施等举措,对官员经济犯罪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三是加强财政监审,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次、多渠道的财政监督系统,减少国有财产被侵犯的机率;四是通过加强考核制度,鞭策和激励各级官员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五是进一步完善任官回避制度,防止官员徇私枉法、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
     宋政府注重廉政建设,通过严格选拔、官箴教育、法律考试等措施提高官员的素质,通过社会舆论等加强对官员的监督,通过增加俸禄、致仕优待等优抚政策调动官员为官行政的积极性。还特别注重对赃罪多发领域和重点群体的防范,增强了防范的针对性。
     本文对宋代官员经济犯罪的惩治方式及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宋代在吸收前代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使惩治措施更加完善,但由于封建制度本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这一机制没有得到有效地运转,而是经历了由严而宽、由重而轻的变化曲线,使得打击和防范官员经济犯罪的实际成效大打折扣。
     宋代对官员经济犯罪的防治既有成效,也有不足。本文对宋代官员经济犯罪及其防治进行研究和总结,对当今防范和惩治官员经济犯罪也将有所裨益。
During the time of Song Dynasty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cultural progress had arrived at a higher level than before. This highly developed civilization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later dynasties and was responsible for a major turning point in Chinese feudal society. Nonetheless, a social problem such as official economic crime was obvious-wide-spread in the Song dynasty. Ancient official economic crime was a commonplace social phenomenon in feudalistic autocratic politics, which means that officer's brok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order to give themselves and others economic benefits. This in turn made inroads into the social economy and destroyed the economic order. These officers were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and supervised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of the state. Their crimes deserved severe penalties. Official crime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it seriously damaged the state political power. The extent of official economic crime and the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 of the economic crime determines the rise or fall of a country.
     This crime was never stopping. It was extensive and involved many people and damaged the society to the core. Facing the wave of official economic crime, the governors including Taizu and Taizong initiated a well-organized system to punish the officers who perverted justice for a bribe. The preventive and punitive measures had decreased the official crime which relieved the social disruption and increase productivity. Although the effect of the measure did not meet the governor's original intention, it did control the crime for a certain term and to certain degree. So,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official economic crime and preventive mechanism of the Song dynasty is not only helpful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the Song dynasty declined from prosperity to ruin, but may also be helpful to prevent and punish the official economic crime in our own time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official economic crimes of Song dynasty is classified into two fields:public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operation. The public management section deals with corruption, stealing, use of public office for private gain and extra taxation; in the economic operation deals with illegal business, enforced buying and selling, evading paying taxes and financial crimes.
     The governors had active measures and made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the preventative mechanism from the official economic crime of Song dynasty. Firstly, paying attention to make legal system so that there would be laws to follow when punishing the economic crimes; secondly, preventing the economic crimes through the setting up supervising organizations and strict selection and use of the supervising officers; thirdly, protecting national resources from encroachment, strengthening financial audit by a system with many grade from central to basic level; fourthly, encouraging officers to be honest and do their duty by enforcement examination institution; fifthly, constructing the perfect avoiding system for preventing officers abusing the law and practice favoritis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clean politics, Song government raised 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s of all officials by implementing Guanzhen education system and legal examinations. The Song government also sought to supervise officials strictly by instituting better evaluation schemes and social public opinion; inspired officers with enthusiasm to work hard through the use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 increasing salary (Fenglu) and Zhishi, and so on. Besides, the Song government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ncidental departments and focal groups and had a good effect.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penal procedures and practice to eliminate official economic crimes are discussed. The Song government used three kinds of penaltie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former dynasties. The mechanism was not coherent and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feudal institution itself. Some changes, from strict to lenient, from severe to relaxed, that reduce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the punishment meted out to officials who committed economic crime.
     Both the successes and deficiencies we can find in th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punish the official economic crime of Song dynasty, and the main experiences are discussed.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for the government in present times.
引文
①吴晗:《论贪污》,参见《吴晗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1页。
    ②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第138页。
    ③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页。
    ④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通论》,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页。
    ①王春瑜主编:《中国反贪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单远幕、刘益安等:《中国廉政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③郭成伟:《社会犯罪与综合为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①姜锡东:《宋代商人与商业资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18页。
    ②郭东旭:《宋代法制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
    ③方宝璋:《宋代财经监督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④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五卷·宋》,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⑤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六卷·宋代》,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⑥张希清等:《宋朝典章制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⑦黄惠贤、陈锋主编:《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⑧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⑨贾玉英:《宋代监察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⑩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1 何忠礼:《宋代政治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 戴建国:《宋代刑法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 郭东旭:《论宋代防治官员经济犯罪》,《宋史研究论文集》1994年年会编刊,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97页。
    14 汀圣铎:《宋朝如何抑制官员贪赃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第97-102页。
    ①张学松、刘双:《论宋代官吏贪墨的手段、危害及社会根源》,《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第48-54页。
    ②何忠礼:《宋代官吏的俸禄》,《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第102-115页。
    ③宋晞:《宋代官府、官吏兼营商业及其影响》,《宋史研究集》第二十三辑,国立编译馆印行,第317-337页。
    ④黄启吕:《论中国古代的职务经济犯罪及历代对其危害的认识》,《求索》2001年第2期,第113-117页。
    ⑤黄启吕:《试论中国古代的反贪立法》,《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第110-115页。
    ⑥王云裳:《论宋代军队的赢利性经营》,《辽宁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第37-45页。
    ⑦史继刚:《两宋对私盐的防范》,《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2期,第9-20页。
    ⑧罗益章:《宋代官吏的私盐贩卖》,《盐业史研究》1995年第2期,第67-74页。
    ①[宋]吕祖谦:《宋文鉴》卷六一《诸禁绝登科进十论财聚妻》,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05页。
    ②[宋]包拯:《包拯集校注》卷三《请先用举到官》,杨国宜校注,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221页。
    ③[清]赵翼:《甘二史札记》卷二四《宋初严惩赃吏》,中国书店1987年版。
    ④[宋]王柏:《鲁斋集》卷七《上王右司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以下简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元]佚名撰:《宋史全文》卷三三,理宗嘉熙四年十月丁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8页。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太祖乾德五年正月辛丑,中华书局2004年版(以下简称《长编》),第187页。
    ②《长编》卷十三,太祖开宝五年十二月甲寅,第292页。
    ③《长编》卷十四,太祖开宝六年五月庚申,第300页。
    ④《长编》卷十五,太祖开宝七年二月乙巳,第318页。
    ①《长编》卷十六,太祖开宝八年五月壬申,第339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二五七《王仁赡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958页。
    ③《长编》卷二一,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十月丁亥,第480页。
    ④《宋史》卷三一八《赵概传》,第10366页。
    ⑤《长编》卷一〇八,仁宗天圣七年七月辛酉,2518页。
    ⑥[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十六《王永年诬告叔皮谋作乱》,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24页。
    ⑦《长编》卷二五五,神宗熙宁七年八月癸酉,第6233-6234页。
    ⑧《长编》卷三九五,哲宗元祐二年二月己亥,第9636-9637页。
    ⑨《宋史》卷四七二《蔡京传》,第13724页。
    ⑩《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62页。
    11 [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一〇六《朱勔传》,文海出版社1979年版,第1623页。
    12 《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62页。
    ①《宋史》卷四七〇《王黼传》,第13682页。
    ②[宋]陈东:《少阳集》卷一《登闻检院上钦宗皇帝书》。
    ③《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60页。
    ④《宋史》卷三六三《李光传》,第11336页。
    ⑤[宋]王庭硅:《卢溪文集》卷二七《与胡待制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一《戊申封事》,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05页。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八,高宗建炎三年九月辛酉,文海出版社1986年版,第1101页。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刑法》六之三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711页(以下简称《宋会要》)。
    ①《宋会要》职官七三之一七,第4025页。
    ①《宋会要》职官七三之六一,第4047页。
    ②《宋史》卷四二二《李知孝传》,第12623页。
    ③[宋]李昴英:《文溪集》卷八《再论史丞相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史》卷四〇七《杜范传》,第12282页。
    ⑤《长编》卷十七,太祖开宝九年十月庚子,第377页。
    ⑥《长编》卷一七三,仁宗皇祐四年八月甲戌,第4165页。
    ⑦[宋]周必大:《文忠集》卷二九《尚书工部郎中欧阳公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长编》卷四四九,哲宗元祐五年十月庚戌,第10795页。
    ⑨《长编》卷四四二,哲宗元祐五年五月壬午,第10638页。
    ①《长编》卷四四六,哲宗元祐五年八月乙未,第10729页。
    ②[宋]胡寅:《斐然集》卷十五《缴湖南勘刘式翻异》,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八《按唐仲友第三状》,第830页。
    ④《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八《按唐仲友第三状》,第833-834页。
    ⑤《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八《按唐仲友第三状》,第836页。
    ①《宋会要》食货二七之三七,第5174页。
    ②《宋会要》食货二七之四四,第5277页。
    ③《长编》卷十八,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二月丁未,第398页。
    ④《宋会要》食货二八之二九,第5293页。
    ⑤《宋会要》食货二七之四三至四四,第5277页。
    ⑥[宋]黄震:《黄氏日抄》卷八〇《约束诸场折纳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宋会要》食货二六之三六,第5271页。
    ①《宋会要》食货四二之二,第5562页。
    ②《宋会要》食货四二之四,第5563页。
    ③《宋史》卷一七五《食货上三》,第4253页。
    ④《宋会要》食货四四之六,第5586页。
    ⑤《宋会要》食货四三之一二,第5578页。
    ⑥《宋会要》食货四四之六,第5586页。
    ⑦《宋史》卷一七五《食货上三》,第4253页。
    ⑧《宋会要》食货四四之一六,第5591页。
    ⑨[宋]蔡襄:《蔡襄集》卷二二《论兵十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90页。
    ⑩《宋史》卷一九四《兵八》,第4843页。
    11 《宋会要》食货三九之六,第5491页。
    12 《宋会要》食货六二之一O,第5953页。
    ①《宋史》卷一七五《食货上三》,第4251页。
    ②《宋会要》食货六二之八,第5952页。
    ③《宋史》卷一九四《兵八》,第4843页。
    ④《宋史》卷一九四《兵八》,第4843页。
    ⑤《宋会要》食货六二之五八,第5977页。
    ⑥《宋大诏令集》卷一八一《军令·抚恤军人诏》,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54-655页。
    ⑦[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五四,文海出版社1962年版。
    ⑧[宋]岳珂:《金佗梓编》卷九《遗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〇《任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史》卷三八五《龚茂良传》,第11845页。
    ③《宋会要》职官七三之六,第4019页。
    ④[宋]黄斡:《勉斋集》卷三三《王珍减克军粮断配》,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十六《四川宣总司抗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08页。
    ⑥《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八《纲马水陆路》,第431页。
    ⑦《长编》卷一O七,仁宗大圣七年三月癸亥,第2502页。
    ⑧[宋]王炎:《双溪类稿》卷二三《上户部薛侍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⑨《双溪类稿》卷二二《上宰执论造甲》。
    ⑩《宋会要》职官一六之九,第2726页。
    11 《宋会要》职官一六之一七,第2730页。
    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七《治道》。
    ②《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四《理财》。
    ③《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四《法令》。
    ④《文献通考》卷二三《国用考》。
    ⑤《蔡襄集》卷三九《右班殿直监慈湖都铁冶务程君墓志铭》,第714页。
    ⑥《宋会要》食货二六之三六,第5251页。
    ⑦《宋会要》食货二七之四一,第5276页。
    ⑧[宋]袁燮:《絜斋集》卷十八《运判龙图赵公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会要》食货二七之一五,第5263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九,高宗绍兴二十八年正月壬申,第5789-5790页。
    ③《宋史》卷一八一《食货下三》,第4428页。
    ④《宋史》卷一八一《食货下三》,第4429页。
    ⑤[宋]包恢:《敝帚稿略》卷一《禁铜钱申省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苏洵:《嘉祐集笺注》卷五《申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⑦《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七,第394页。
    ①《宋史》卷二九〇《曹利用传》,第9708页;另见《宋会要》职官六四之二九,第3835页。
    ②[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奏乞将先减省诸州公用钱却令依旧》,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5页。
    ③《包拯集校注》卷四《请罢天下公用回易札等》,第257页。
    ④[宋]张方平:《张方平集》卷二三《请减省河北徭役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43页。
    ⑤《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文集卷第九·上执政书》,第213页。
    ①《宋史》卷一八五《食货下七》,第4517页。
    ②《宋会要》食货六四之一一三至一一四,第6156页。
    ③《宋史》卷三九四《陈自强传》,第12034页。
    ④《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七,第394-395页。
    ⑤[宋]黄岩孙:《仙溪志》卷四《宋人物》,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宋史》卷四二一《常楙传》,第12597页。
    ⑧《宋史》卷四四九《李诚之传》,第 3244页。
    ①《宋史》卷四一一《蒋重珍传》,第12352页。
    ②[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〇六《朱子三》,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642页。
    ③《宋会要》职官六四之四三,第3842页。
    ④[宋]彭本川:《太平治迹统类》卷十《仁宗平侬智高》,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参见朱瑞熙:《宋代官员公费用餐制度概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第55页。
    ①《宋会要》职官七一之一四,第3978页。
    ②《宋会要》职官七二之四三,第4009页。
    ③《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七《财赋四·公使库》,第395页
    ④《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二《知县淫秽贪酷且与对移》,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2页。
    ⑤《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十二《御笔严监司互送之禁》,第695页。
    ⑥《长编》卷一〇〇,仁宗天圣元年五月戊子,第2323页。
    ⑦《宋会要》食货五〇之三,第5658页。
    ⑧《庆元条法事类》卷十一《职制门八·差借舟船》,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页。
    ①《宋史》卷四三九《和岘传》,第13014页。
    ②《宋会要》职官六四之二四,第3832页。
    ③《长编》卷一一〇,仁宗天圣九年七月丁卯,第2564页。
    ④《长编》卷一七六,仁宗至和元年七月戊子,第4268页。
    ⑤《长编》卷三三八,神宗元丰六年八月辛卯,第8149页。
    ⑥《宋会要》食货四三之一四,第5579页。
    ⑦《长编》卷九一,真宗天禧二年闰四月戊申,第2111页。
    ⑧《长编》卷一三二,仁宗庆历元年七月乙酉,第3148页。
    ①《长编》卷十八,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一月丙寅,第392页。
    ②《宋史》卷二五五《张永德传》,第8917页。
    ③《宋史》卷二八八,《孙沔传》,第9690页。另见《长编》卷一九O,仁宗嘉祐四年七月甲辰,第4578页。
    ④《长编》卷一四六,仁宗庆历四年二月辛丑,第3538页。
    ⑤《包拯集校注》卷一《请追任弁官》,第35页。
    ⑥《清献集》卷六《奏状论陕西官员古留禁军有妨教图阅》。
    ⑦《长编》卷四四九,哲宗元祐五年十月戊戌,第10788-10789页。
    ⑧《宋会要》刑法二之九六,第6543页。
    ⑨《宋史》卷三一《高宗八》,第592页。
    ⑩《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〇〇,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六月戊寅,第6651-6652页。
    11 《宋会要》刑法二之一三五,第6563页。
    ①《宋会要》职官七〇之三四,第3961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八,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正月壬辰,第6162-6163页。
    ③《文忠集》卷一四六《奏池州副都统制郝政施为宋善》。
    ④《文忠集》卷一四六《与蔡戡咨目》。
    ⑤《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九《按唐仲友第四状》,第848-849页。
    ⑥《张方平集》卷十三《刍荛论·武备论》,第166页。
    ⑦《宋会要》职官一六之一五,第2729页。
    ⑧《长编》卷一〇〇,仁宗天圣元年五月辛巳,第2323页。
    ⑨《长编》卷二四七,神宗熙宁六年九月壬戌,第6014页。
    ⑩《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九,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四月癸酉,第6591-6592页。
    ①[宋]司马光:《传家集》卷四八《乞省览农民封事札子》
    ②[宋]窦仪等:《宋刑统》卷十三《户婚律·差科赋役不均平及擅赋敛加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1页。
    ③《宋刑统》卷十三《户婚律·婚嫁妄冒》,212页。
    ④《文献通考》卷十九《征榷六》。
    ⑤《长编》卷十五,太祖开宝七年七月己巳,第322页。
    ⑥《宋史》卷一六〇《选举六》,第3741页。
    ⑦《长编》卷八七,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六月辛巳,第1994页。
    ⑧《宋史》卷二〇〇《刑法二》,第5001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三,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八月壬午,第5896页。
    ②《黄氏日抄》卷七三《辞省札发下官田所铸铜印及人吏状》。
    ③《宋名臣奏议》卷一四九《上哲宗五事》。
    ④《宋会要》食货一〇之二一,第4987页。
    ⑤《朱子语类》卷一〇《论兵》,第2708页。
    ⑥《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九《弭盗》。
    ⑦《宋会要》食货六二之三O,第5963页。
    ①《建年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二,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六月丙申,第5930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六,高宗建炎四年八月丙戌,第1365页。
    ③《宋史》卷四三八《黄震传》,第12992页。
    ④《历代名臣奏议》卷六〇《治道》。
    ⑤《宋史》卷四二三《吴泳传》,第12626页。
    ⑥[宋]吕午:《左史谏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宋]徐元杰:《楳埜集》卷一《四月十二日进讲》,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宋]吴潜:《许国公奏议》卷一《奏论都城水灾乞修省以消变异》,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史》卷四三四《陈傅良传》,第12887页。
    ②《长编》卷一四三,仁宗庆历三年九月丁丑,第3452页。
    ③《文忠集》卷一〇〇《再论置兵御贼札子》。
    ④[宋]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十三,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第326页。
    ⑤[宋]洪迈:《容斋续笔》卷五《盗贼怨官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⑥《宋史》卷四六八《方腊传》,第13660页。
    ⑦《鹤林玉露》卷十
    ⑧《宋史》卷四四七《陈遘传》,第13182页。
    ①《宋史》卷一八六《食货下八》,第4541页。
    ②《宋会要》食货一七之一〇,第5088页。
    ③《宋会要》食货一七之一O,第5088页。
    ④《宋会要》食货一七之一O,第5088页。
    ⑤《宋会要》食货一七之一一,第5089页。
    ⑥《宋会要》食货一七之一二,第5089页。
    ⑦《宋会要》食货一七之一三,第5090页。
    ⑧《宋会要》食货一之一七,第4810页。
    ⑨《长编》卷一七一,仁宗皇祐三年九月乙酉,第4108页。
    ⑩《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库务门一·商税》,第555页。
    11 《长编》卷一九〇,仁宗嘉祐四年七月甲辰,第4578页。
    ①[宋]刘挚:《忠肃集》卷七《劾沈希颜非法聚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会要》食货一七之一二,第5089页。
    ③《宋会要》食货一七之一七,第5092页。
    ④[宋]陈襄:《古灵集》卷七《与福建运使安度支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何薳:《春渚纪闻》卷六《东坡事实·赝换真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8页。
    ⑥《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会计》,第4362页。
    ⑦《宋会要》食货一七之三〇,第5098页。
    ⑧《宋会要》食货一匕之三七,第5102页。
    ⑨《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〇《理财》。
    ⑩《宋会要》食货一七之一五,第5091页。
    ①《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库务门一·商税》,第548页。
    ②《宋会要》刑法二之一〇二,第6546页。
    ③《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库务门一·商税》,第548页。
    ④《宋史》卷一八六《食货下八·商税》,第4547页。
    ⑤《宋会要》食货一七之三七,第5102页。
    ⑥《宋会要》食货一八之一,第5108页。
    ⑦《宋会要》食货一七之四七,第5107页。
    ⑧《宋会要》食货一八之四,第5109页。
    ⑨《宋会要》食货一八之二四,第51119页。
    ⑩《宋会要》食货一八之二五,第5120页。
    ①《宋会要》食货一七之四二,第5104页。
    ②《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库务门一·商税》,第555页。
    ③[宋]员兴宗:《九华集》卷七《议国马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史》卷一八六《食货下八·市易》,第4556页。
    ⑤[宋]晁说之:《景迂生集》卷一《元符三年应诏封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史》卷二五五《张永德传》,第8917页。
    ②《长编》卷七,太祖乾德四年五月乙丑,第170页。
    ③《宋史》卷二五五《张永德传》,第8917页。
    ④《长编》卷六五,真宗景德四年五月乙丑,第1458页。
    ⑤《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废贪赃》。
    ⑥[宋]罗从彦:《豫章文集》卷五《遵尧录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宋文鉴》卷一〇六《议官》,第1479页。
    ⑧《长编》卷四三二,哲宗元祐四年八月己未,第10429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三,高宗绍兴二十二年九月癸卯,第5221页。
    ②《宋史》卷三八八《陈良祐传》,第11902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五,高宗绍兴五年二月乙酉,第2714页。
    ④郭正忠:《宋代盐业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姜锡东:《宋代商人与商业资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史继刚:《两宋对私盐的防范》,《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2期;罗益章:《宋代官吏的私盐贩卖》,《盐业史研究》1995年第2期。
    ⑤李华瑞:《宋代酒的生产与征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⑥李晓:《宋代的茶叶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方健:《宋代的茶盐司考略》,《徐规教授从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⑦《文献通考》卷十七《征榷考四》。
    ①漆侠:《宋代经济史》下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977页。
    ②[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三O《淮南道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文忠集》卷三四《朝散大夫直秘阁陈公从古墓志铭》。
    ④《宋会要》食货二七之三三,第5272页。
    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五,高宗绍兴十二年六月壬午,第4571页。
    ⑥[宋]章如愚:《山堂群书考索》后集卷五六《榷盐》,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18页。
    ⑦《宋会要》食货二八之十七,第5287页。
    ⑧《长编》卷一九六,仁宗嘉祐七年二月辛巳,第4739页。
    ⑨[宋]徐鹿卿:《清正存稿》卷一《上殿奏事第二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⑩《长编》卷十八,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三月乙亥,第401页。
    11 《长编》卷一五一,仁宗庆历四年八月戊申,第3687页。
    12 《长编》卷一一O,仁宗天圣九年七月丁卯,第2564页。
    13 《宋会要》食货二五之二一,第5225页。
    ①《宋会要》食货二八之一七,第5287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七,高宗绍兴三年八月戊申。
    ③《宋会要》食货二八之一三,第5285页。
    ④《宋会要》职官七二之三四,第4005页。
    ⑤《宋会要》职官七二之五五,第4015页。
    ⑥《宋会要》职官七三之一〇,第4021页。
    ⑦《宋会要》职官七三之六一,第4047页。
    ⑧《宋会要》职官七四之四三,第4072页。
    ⑨[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五《佞倖盘荒》,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⑩《文溪集》卷八《再论前奏史丞相疏》。
    11 《清正存稿》卷一《九月朔有旨令伺侯内引壬子入国门是日内引奏札第四札》。
    ①《宋会要》食货二六之一九,第5243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高宗绍兴二年十二月甲午,第2035页。
    ③《宋会要》刑法二之一二六,第6558页。
    ④《宋会要》职官七三之六四,第4048页。
    ⑤[宋]苏辙:《苏辙集》卷四六《论禁宫酒札子》,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08-809页。
    ⑥《长编》卷四七二,哲宗元祐七年四月丁卯,第11269页。
    ⑦《宋史》卷三八一《洪拟传》,第11750页。
    ⑧《宋大诏令集》卷二〇五《吕溱落职分司制》,第767页。
    ⑨《宋会要》职官四五之九至一〇,第3395-3396页。
    ⑩《宋史》卷一八五《食货下七》,第4520页。
    11 《宋会要》食货二O之一八,第5141页。
    ①《宋会要》食货二〇之二二,第5143页。
    ②《宋史》卷三八一《洪拟传》,第11750页。
    ③《宋会要》职官七二之二五,第4000页。
    ④《宋史》卷三二二《吴中复传》,第10442页。
    ⑤《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七,第395页。
    ⑥《宋会要》职官七三之六,第4019页。
    ⑦《长编》卷五,太祖乾德二年八月辛酉,第131页。
    ⑧《文献通考》卷十八《征榷考五》。
    ⑨《宋史》卷一八三《食货下五》,第4478页。
    ⑩《宋史》卷二五五《张永德传》,第8917页。
    ①[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五,文渊四库全书本。
    ②《长编》卷一四六,仁宗庆历四年二月辛丑,第3538页。
    ③《长编》卷二八九,神宗元丰四年四月丙午,第7063页。
    ④《文忠集》卷一四六《与蔡戡咨目》。
    ⑤[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63页。
    ⑥《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一,第3364页。
    ⑦《宋会要》刑法二之五四至五五,第6522-6523页。
    ⑧《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三,第3365页。
    ①《宋会要》职官四四之四,第3365页。
    ②《宋会要》职官七二之一二至一三,第3994页。
    ③《宋会要》蕃夷五之四四,第7788页。
    ④《宋史》卷二五五《张永德传》,第8917页。
    ⑤《长编》卷六五,真宗景德四年三月壬寅,第1447页。
    ⑥《长编》卷七七,真宗大中祥符五年正月丁酉,第1752页。
    ⑦《宋史》卷一八六《食货下八》,第4563页。
    ⑧《宋会要》食货三八之三二,第5482页。
    ⑨《宋会要》兵二七之二一,第7257页。
    ⑩《长编》卷一二二,仁宗宝元元年十二月甲戌,第2888页。
    ①《长编》卷一八五,仁宗嘉祐二年二月甲戌,第4471页。
    ②《长编》卷二一〇,神宗熙宁三年四月壬午,第5108页。
    ③《宋会要》食货三八之三二,第5482页。
    ④《长编》卷二一〇,神宗熙宁三年四月壬午,第5108页。
    ⑤《宋会要》兵二九之一五,第7300页。
    ⑥《宋史》卷二五五《张永德传》,第8917页。
    ⑦《长编》卷八五,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七月乙丑,第1941页。
    ⑧《宋会要》职官五一之一七,第3544页。
    ⑨《宋会要》职官五五之一六,第3544页。
    ⑩《宋会要》职官七O之三七,第3963页。
    ①《建年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四,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六月丙戌,第5261页。
    ②《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四九,孝宗乾道六年十一月丁丑,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第1845页。
    ③《庆元条法事类》卷二九《禁榷门二·钱银过江北》,第417页。
    ④《宋会要》刑法二之一一八,第6554页。
    ⑤《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纪二》,第658页。
    ⑥《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三》,第678页。
    ⑦《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三一,第3379页。
    ⑧《宋会要》职官七三之一三,4023页。
    ⑨《宋会要》职官五一之四一,第3556页。
    ①《宋史》卷一八六《食货下八》,第4560页。
    ②陈高华、吴泰:《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1-182页。
    ③《宋史》卷一八六《食货下》,第4560页。
    ④《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三,第3365页。
    ⑤《宋史》卷一八六《食货下八》,第4561页。
    ⑥《文献通考》卷二〇《市籴考一》。
    ⑦《文忠集》卷二九《尚书工部郎中欧阳公墓志铭》。
    ①《宋史》卷二七七《张鉴传》,第9417页。
    ②《宋会要》食货六七之二,第6253页。
    ③《鹤林玉露》卷二
    ④《敝帚稿略》卷一《禁铜钱申省状》。
    ⑤《宋会要》刑法二之一四四,第6567页。
    ⑥《敝帚稿略》卷一《禁铜钱申省状》。
    ⑦[明]胡我琨:《钱通》卷二六《条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宋史》卷一八〇《食货下二》,第4398-4399页。
    ⑨《朱子语类》卷一一一《论财》,第2722页。
    ⑩《宋史》卷一八〇《食货下二》,第4399页。
    ①《敝帚稿略》卷一《禁铜钱申省状》。
    ②参见王曾瑜:《宋代的铜钱出口--兼谈泉州发掘的宋船铜钱》,《锱铢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版,第168页。
    ③《宋史》卷四〇五《王居安传》,第12250页。
    ④《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二《理财》。
    ⑤《敝帚稿略》卷一《禁铜钱申省状》。
    ⑥《张方平集》卷二六《论钱禁铜法事》,第411页。
    ⑦《建年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〇,高宗绍兴十三年十二月乙酉,第4745页。
    ⑧《宋史》卷一八六《食货下八》,第4566页。
    ⑨《朱子语类》卷一一一《论财》,第2722页。
    ⑩《敝帚稿略》卷一《禁铜钱申省状》。
    11 《宋会要》刑法二之一五八,第6574页。
    ①《宋会要》刑法二之一四四,第6567页。
    ②《宋史》卷一八〇《食货下二》,第4396-4397页。
    ③《敝帚稿略》卷一《禁铜钱申省状》。
    ④《宋会要》刑法二之一二四,第6557页。
    ⑤《宋会要》职官七二之一四,第3995页。
    ⑥《宋会要》职官七四之四三,第4072页。
    ⑦《宋会要》职官七三之四六,第4039页。
    ⑧《包拯集校注》卷一《请勘阎十良》,第28页。
    ①《长编》卷四三九,哲宗元祐五年三月戊辰,第10570页。
    ②《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九《理财》。
    ③《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三O。
    ④《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八《按唐仲友第三状》,第835-836页。
    ⑤《宋会要》职官七二之三四,第4005页。
    ⑥《宋会要》刑法二之一三六,第6563页。
    ⑦《宋会要》职官七五之三一,第4089页。
    ⑧[宋]真德秀:《政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⑨《宋史》卷一八六《食货下八·市易》,第4555页。
    ①[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刘安世:《尽言集》卷五,《论章惇强买朱迎等田产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939-3940页。
    ④[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晁补之:《鸡肋集》卷六二《朝散郎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杜公行状》,四部丛刊本。
    ⑥《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一九,第3373页。
    ⑦《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三三至三四,第3380页。
    ⑧[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⑨《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二六,第3376页。
    ①《宋会要》食货三八之二四,第5478页。
    ②[宋]罗浚:《宝庆四明志》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二七,第3377页。
    ④《宋会要》职官七四之四,第4052页。
    ⑤《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三三,第3386页。
    ⑥《宋会要》食货三八之二四,第5478页。
    ⑦[宋]真德秀:《西山文集》卷四三《提举吏部赵公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长编》卷一七,太祖开宝九年十一月庚午,第384页。
    ①《长编》卷一八,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丙寅,第393页。
    ②《文献通考》卷一四《征榷一》。
    ③[宋]杨万里:《杨万里集笺校》卷六九《得临漳陛辞第二札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917页。
    ④《宋会要》食货四二之一,第5562页。
    ⑤《宋会要》食货四二之九,第5566页。
    ⑥《长编》卷八七,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八月甲午,第2006页。
    ⑦《长编》卷二一,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八月甲戌,第478页。
    ⑧《宋史》卷二六〇《米信传》,第9023页。
    ⑨《宋会要》职官六四之二〇至二一,第3830-3831页。
    ⑩《涑水纪闻》卷十《杨忱监蕲洲酒税》,第199页。
    ①《长编》卷四四九,哲宗元祐五年十月戊戌,第10788-10789页。
    ②《宋会要》食货一八之二五,第5120页。
    ③《清正存稿》卷一《九月朔有旨令伺侯内引壬子入国门是日内引奏札第四》。
    ①《宋刑统》卷二六《杂律·私铸钱》,第407页。
    ②《庆元条法事类》卷二九《榷禁门二·私铸钱》,第419页。
    ③[宋]王迈:《臞轩集》卷一《乙未馆职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会要》职官六八之一三,第3914页。
    ⑤《宋史》卷一八一《食货下三》,第4403页。
    ⑥《宋史》卷一八一《食货下三》,第4406页。
    ⑦《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第685页。
    ①[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十四《官会折阅》。
    ②[宋]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80页。
    ③《宋会要》刑法六之三七至三八,第6712页。
    ④参见《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九《按唐仲友第四状》,第851-853页;《按唐仲友第六状》,第866-867页。
    ⑤《宋会要》职官七五之三八,第4093页。
    ⑥《宋刑统》卷二六《杂律·受寄财物辄费用》,第413页。
    ⑦《庆元条法事类》卷八O《杂门·出举债务》,第902页。
    ⑧《长编》卷二八〇,神宗熙宁十年正月戊寅,第6855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一,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七月己丑。
    ②《宋会要》职官七二之二九,第4002页。
    ③《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一《御边》。
    ④《宋会要》刑法二之一二三,第6557页。
    ⑤《宋会要》刑法二之一三五,第6563页。
    ⑥《长编》卷一三二,仁宗庆历元年七月己酉,第3146页。
    ⑦《长编》卷一四三,仁宗庆历三年九月丁卯,第3432页。
    ⑧《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第532页。
    ⑨《长编》卷二八五,神宗熙宁十年十月良辰,第6972页。
    ①《长编》卷七八,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七月乙酉,第1776页。
    ②《宋会要》职官六四之三〇,第3835页。
    ③《宋史》卷二〇〇《刑法二》,第4997页。
    ①郭东旭:《论宋代防治官员经济犯罪》,《宋史研究论文集》1994年年会编刊,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郭东旭:《宋代财政监督法述论》,《河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③方宝璋:《宋代财经监督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④汪圣铎:《宋朝如何抑制官员贪赃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⑤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316页。
    ①[明]唐顺之:《文编》卷三二《申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三九《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③《历代名臣奏议》卷五五《治道》。
    ④《历代名臣奏议》卷九六《经国》。
    ⑤[宋]叶适:《叶适集》卷四《实谋》,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67页。
    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〇〇,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十月丁卯,第6673页。
    ⑦《临川文集》卷三九《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⑧《宋刑统》卷二六《杂律·国忌私忌》,第406页。
    ①《宋刑统》卷一一《职制律·枉法不枉法脏》,第176页。
    ②《宋刑统》卷一一《职制律·枉法不枉法赃》,第176页。
    ③《宋刑统》卷一一《职制律·枉法不枉法赃》,第177-178页。
    ④《宋刑统》卷一一《职制律·受所监临赃》,第178页。
    ⑤《宋刑统》卷一一《职制律·受所监临赃》,第178-179页。
    ⑥《宋刑统》卷二六《杂律·坐赃》,第406页。
    ①参见《宋刑统》卷一一《职制律》,第174-184页。
    ②《宋刑统》卷二六《杂律·剩给传送》,第421页。
    ③《庆元条法事例》卷九《职制门六·馈送》,第171页。
    ④《庆元条法事例》卷三六《库务门一·仓库受乞》,第565页。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六《职制门三·批书》,第82页。
    ⑥《庆元条法事类》卷六《职制门三·权摄差委》,第100页。
    ⑦《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馈送》,第169页。
    ①《庆元条法事类》卷十《职制门七·吏卒接送》,第189页。
    ②《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馈送》,第166页。
    ③《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馈送》,第170页。
    ④《庆元条法事类》卷十《职制门七·差借监临》,第175页。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四八《赋役门二·科敷》,第664页。
    ⑥《庆元条法事类》卷四八《赋役门二·科敷》,第664页。
    ⑦《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馈送》厩库敕,第168页。
    ⑧《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馈送》,第167页。
    ⑨《庆元条法事类》卷十《职制门七·舍驿》,第176页。
    ①《宋史》卷一六四《职官四》,第3869页。
    ②《宋会要》职官五九之三,第3718页。
    ③《宋会要》食货五六之三三,第5789页。
    ④《宋史》卷二二《徽宗四》,第415页。
    ⑤《宋会要》职官五五之一七,第3607页。
    ⑥《宋史》卷一六〇《选举六》,第3763-3764页。
    ⑦《宋会要》职官四五之二九,第3405页。
    ⑧《庆元条法事类》卷六《职制门三·权摄差委》,第99页。
    ⑨《庆元条法事类》卷五《职制门二·到罢》,第56页。
    ⑩《宋史全文》卷三三,理宗嘉熙三年八月辛卯,第2233页。
    ①《宋史》卷二七〇《许仲宣传》,第9268页。
    ②《长编》卷一〇七,仁宗天圣七年三月甲申,第2505-2506页。
    ③《宋史》卷二七〇《董枢传》,第9279页。
    ④《宋史》卷三〇五《薛映传》,第10090页。
    ⑤《长编》卷一七六,仁宗至和元年七月戊辰,第426页。
    ⑥《宋会要》职官六六之九至十,第3872-3873页。
    ⑦《长编》卷三九五,哲宗元祐二年二月戊戌,第9636页。
    ⑧《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八,高宗建炎三年九月辛酉,第1101页。
    ⑨《宋会要》职官七一之一四,第3978页。
    ①《宋会要》职官七三之六〇,第4046页。
    ②《宋会要》职官七三之六五,第4049页。
    ③《宋会要》职官七五之七,第4077页。
    ④《宋史》卷四五《理宗五》,第887页。
    ⑤《宋史》卷四六《度宗》,第893页。
    ⑥《文献通考》卷二三《国用考一》。
    ⑦《长编》卷十八,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七月戊寅,第408页。
    ⑧《宋会要》职官四五之四,第3393页。
    ⑨《长编》卷十七,太祖开宝九年十一月庚午,第385页。
    ①《文献通考》卷六一《职官十五》。
    ②《长编》卷六五,真宗景德四年二月壬申,第1445页。
    ③《长编》卷六六,真宗景德四年七月癸巳,第1477页。
    ④《长编》卷八三,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十二月戊午,第1905页。
    ⑤《长编》卷一七四,仁宗皇祐五年正月庚戌,第4191页。
    ⑥《长编》卷二一三,神宗熙宁三年七月乙巳,第5179页。
    ⑦参见贾玉英《略论唐宋地方监察体制变革》,《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一辑,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146-147页。
    ⑧《宋史》卷一六七《职官七》,第3964页。
    ①《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九《用人》。
    ②《宋会要》职官四五之八,第3395页。
    ③《宋会要》职官四五之九,第3395页。
    ④参见贾玉英:《宋代监察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8-409页。
    ⑤《长编》卷四,太祖乾德元年四月乙酉,第88页。
    ⑥《宋会要》职官四七之二,第3419页。
    ⑦《宋会要》职官四七之,第3423页。
    ⑧《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六二《建官》。
    ⑨[宋]施宿:《会稽志》卷三《通判廨舍》,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⑩《文忠集》卷九七《再论按察官吏状》。
    11 《宋会要》职官四五之二二,第3402页。
    ①《宋会要》职官四五之一六,第3399页。
    ②《长编》卷七,太祖乾德四年十一月癸巳,第181页。
    ③《长编》卷七,太祖乾德四年十一月癸巳,第181页。。
    ④《文忠集》卷一二七《归田录下》。
    ⑤《文忠集》卷一二七《归田录下》。
    ⑥《文忠集》卷二一《尚书度支郎中天章阁待制王公神道碑铭》。
    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八《用人》。
    ①《宋会要》职官一七之一一,第2739页。
    ②《长编》卷三四二,神宗元丰七年正月壬戌,第8230页;《宋会要》职官一七之一三,第2740页。
    ③《宋史》卷二二《徽宗四》,第408页。
    ④《宋会要》职官六四之四四,第3842页。
    ⑤《宋史》卷三三七《范镇传附范祖禹传》,第10796页。
    ⑥《宋会要》职官一七之三五,第2751页。
    ⑦《宋史》卷一六《神宗三》,第302页。
    ⑧《宋会要》职官一七之九,第2738页。
    ⑨《长编》卷四九四,哲宗元符元年二月辛丑,第11756页。
    ⑩《宋会要》职官四五之二〇,第3401页。
    11 《宋会要》刑法三之三九,第6597页。
    12 《宋会要》职官四五之二〇,第3401页。
    13 《宋会要》职官四五之四三,第3412页。
    ①《长编》卷十七,太祖开宝九年十一月庚午,第385-386页。
    ②《宋会要》食货四九之七,第5637页。
    ③《宋会要》职官四五之一三,第3397页。
    ④《文献通考》卷六一《职官考十五》。
    ⑤《长编》卷一一四,仁宗景祐元年五月庚午,第2676页。
    ⑥《长编》卷三一O,神宗元丰三年十二月丙戌,第7529页。
    ⑦《宋史》卷二〇《徽宗二》,第376页。
    ⑧《宋会要》职官四一之一三五,第3234页。
    ⑨《宋会要》职官四五之五,第3393页。
    ⑩《宋会要》职官四一之一三五,第3234页。
    11 《宋会要》食货五四之五,第5740页。
    12 《宋会要》食货四九之四〇,第5653页。
    ①[宋]林駉:《古今源流至论》续集卷七《郡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会要》食货三七之三六,第5466页。
    ③《宋会要》职官四七之三七至三八,第3436-3437页。
    ④《庆元条法事类》卷四《职制门一·职掌》,第32页。
    ⑤《庆元条事类》卷七《职制门四·监司巡历》,第118页。
    ⑥《庆元条法事类》卷七《职制门四·监司知通按举》,第129页。
    ⑦《庆元条法事类》卷七《职制门四·监司知通按举》,第128页。
    ⑧《宋会要》选举二七之一,第4662页。
    ⑨《长编》卷三,太祖建隆三年二月庚寅,第61页。
    ①《宋会要》选举二七之一,第4662页。
    ②《宋会要》选举二七之一,第4662页。
    ③《宋会要》选举二七之八,第4666页。
    ④《宋会要》选举二七之九至十,第4666-4667页。
    ⑤《长编》卷六六,真宗景德四年七月癸巳,第1477页。
    ⑥《宋会要》选举二七之一〇,第4667页。
    ⑦《长编》卷七一,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四月癸卯,第1604页。
    ⑧《长编》卷九一,真宗天禧二年四月丙子,第2108页:《宋会要》选举二七之一七,第4670页。
    ⑨《九朝编年备要》卷七,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四月。
    ⑩郭东旭:《宋代法制研究》,第104页。
    ①《长编》卷一五一,仁宗庆历四年七月丙戌,第3670页。
    ②《宋会要》选举二七之二九,第4676页。
    ③《宋会要》选举三一之四,第4725页。
    ④《宋史》卷二八《高宗本纪》,第529页。
    ⑤《宋会要》选举三O之三,第4710页。
    ⑥《宋会要》选举三四之四五,第4797页。
    ⑦《宋会要》选举三四之五三,第4801页。
    ⑧《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四七,孝宗乾道五年十月辛宋,第1792页。
    ⑨《两朝纲目备要》卷二,光宗绍熙四年十二月甲午,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⑩《庆元条法事类》卷十四《荐举总法·职制敕》,第288页。
    11 《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第791页。
    12 《宋史》卷四五《理宗五》,第883页。
    ①《庆元条法事类》卷七《职制门四·保官》,第114页。
    ②《长编》卷四五五,哲宗元祐六年二月丙辰,第10912页。
    ③《宋史》卷二七六《滕中正传》,第9387页。
    ④《宋史》卷三一八《赵概传》,第10364页。
    ⑤《长编》卷二九八,神宗元丰二年六月乙丑,第7261页。
    ⑥《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五七,孝宗淳熙六年二月庚寅、癸巳,第2138页。
    ⑦《宋史全文》卷二四,孝宗乾道二年九月丙午,第1681页。
    ⑧《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七《举主》。
    ①《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一《法令》。
    ②《宋刑统》卷二四,第381页。
    ③《长编》卷七二,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十一月甲子,第1642页。
    ④《宋大诏令集》卷一九二《诫约按察官诏》,第707页。
    ⑤《长编》卷一O四,仁宗天圣四年二月甲寅,第2401页。
    ⑥《长编》卷一二四,仁宗宝元二年八月丙寅,第2920页。
    ⑦《长编》卷一二五,仁宗宝元二年闰十二月甲辰,第2949页。
    ①《宋史》卷十一《仁宗三》,第227页。
    ②《宋史》卷一六一《职官一》,第3790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八,高宗建炎三年十月丙子,第1113页。
    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高宗绍兴二年十二月辛卯,第2033页。
    ⑤《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一五,高宗绍兴四年五月丁巳,第1033页。
    ⑥《宋会要》职官四五之二〇,第3401页。
    ⑦《宋史》卷一六〇《选举六·考课》,第3765页。
    ⑧《两朝纲目备要》卷十二,嘉定二年五月丁酉。
    ⑨《庆元条法事类》卷七《职制门四·监司知通按举》,第129页。
    ⑩《庆元条法事类》卷四八《赋役门二·科敷》,第665页。
    11 《庆元条法事类》卷二七《库务门二·勘给》,第598页。
    12 《宋史》卷四五《理宗五》,第876页。
    ①《宋史》卷二九二《张观传》,第9765页。
    ②《宋会要》职官六四之三〇,第3835页。
    ③《长编》卷一一一,仁宗明道元年十一月庚寅,第2592页。
    ④《宋会要》职官六四之四四,第3842页。
    ⑤《宋会要》职官六四之四八,第3844页。
    ⑥《宋会要》食货四九之一八,第5642页。
    ⑦《长编》卷三三五,神宗元丰六年五月辛巳,第8063页。
    ⑧《长编》卷三四二,神宗元丰七年正月癸丑,第8224-8225页。
    ①《宋代法制研究》,第358页。
    ②《宋史》卷一六三《职官三》,第3861页。
    ③《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48页。
    ④《宋会要》职官五之二六,第2475页。
    ⑤《宋会要》食货五六之二七,第5786页;《宋会要》刑法三之六八,第6611页。
    ⑥《宋会要》食货五六之一九,第5782页。
    ⑦《宋会要》刑法三之六七,第6611页。
    ⑧《宋史》卷一六二《职官二》,第3809页。
    ⑨《宋史》卷一六二《职官二》,第3809页。
    ①《宋会要》食货五六之一二,第5778页。
    ②《宋会要》食货五六之一一,第5778页。
    ①《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56页。
    ②《宋史》卷一六三《职官三》,第3861页。
    ③《宋史》卷一六三《职官三》,第3861页。
    ④《宋史》卷一六七《职官七》,第3964页。
    ⑤《宋会要》食货一一之一一,第4998页。
    ①《庆元条法事类》卷三〇《财用门一·上供》,第440页。
    ②《宋会要》食货四九之三六,第5651页。
    ③《长编》卷二九一,神宗元丰元年八月庚午,第7126页。
    ④《长编》卷三O九,神宗元丰三年闰九月庚子,第7495页。
    ⑤《宋会要》食货五四之五,第5740页。
    ⑥《宋会要》食货四九之四O,第5653页。
    ⑦汪圣铎先生认为:“在宋代,州郡财政的第一负责人通常是知州而不是通判,但如武臣节度使以下至刺史署理州政或兼知州及重臣知判府时,则通判成为州郡财政的主要负责人。通判通常不是州郡财政的首脑,却握有对州郡财政的监察权”(汪圣铎:《宋代通判理州财事考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⑧《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第8932页。
    ⑨《长编》卷九,太祖开宝元年五月丁未,第202页。
    ①《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48页。
    ②《长编》卷十二,太祖开宝四年十月丙戍,第272页。
    ③《长编》卷八二,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三月庚辰,第1873页。
    ④《宋会要》食货五三之七,第5723页。
    ⑤《宋会要》职官四七之六〇至六一,第3448页。
    ⑥《宋会要》职官五七之五〇,第3676页。
    ⑦《宋会要》食货六二之六〇,第5978页;又见《宋会要》食货五四之七,第5741页。
    ⑧《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一《仓官自擅侵移官米》,第30页。
    ⑨《宋史》卷一六七《职官七》,第3974-3975页。
    ①《宋会要》职官四七之六七,第3451页。
    ②《宋会要》食货三五之二七,第5421页。
    ③《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七《库务门二·勘给》,第579页。
    ④《宋会要》职官六四之二二,第3831页。
    ⑤《宋会要》食货三五之二七,第5421页;另见六四之九九,第6149页。
    ⑥《长编》卷五,太祖乾德二年十二月辛未,第139页。
    ①《宋会要》食货七〇之八五,第6413页。
    ②《宋会要》食货七〇之五六,第6398页。
    ③参见郭东旭:《论宋代防治官吏经济犯罪》,《宋史研究论文集》1994年年会编刊,第80页。
    ④《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四《国初至绍熙天下岁收数》,第298页。
    ⑤《宋史》卷一六三《职官三》,第3862页。
    ⑥《长编》卷三二,太宗淳化二年四月辛巳,第714页。
    ⑦《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50页。
    ⑧《宋会要》食货三九之三一,第5504页。
    ①《庆元条法事类》卷三〇《财用门一·钱会中半》,第470页。
    ②《庆元条法事类》卷一七《文书门二·架阁》,第358页。
    ③《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七《库务门二·勘给》,第599页。
    ④《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七《库务门二·给纳》,第579页。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七《库务门二·勘给》,第601页。
    ⑥《庆元条法事类》卷三〇《财用门一·上供》,第440页。
    ⑦《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七《库务门二·籴买粮草》,第576页。
    ⑧《庆元条法事类》卷三〇《财用门一·上供》,第440页。
    ⑨《宋会要》食货三五之三八,第5427页。
    ⑩《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库务门一·场务》,第544页
    11 《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库务门一·承买场务》,第545页。
    12 《庆元条法事类》卷三〇《财用门一·上供》,第440页。
    ①《宋会要》食货一一之一六,第5000页。
    ②《宋会要》食货五一之三二,第5690页。
    ③《庆元条法事类》卷四八《赋役门二·税租账》,第643页。
    ④《庆元条法事类》卷三〇《财用门一·上供》,第442页。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三O《财用门一·上供》,第441页;《财用门一·经总制》,第451页。
    ⑥《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1页。
    ⑦《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4页。
    ⑧《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0页。
    ①《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0页。
    ②《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60页。
    ③《长编》卷二九一,神宗元丰元年八月庚午,第7126页。
    ④《宋会要》职官四三之六,第3276页。
    ⑤《宋会要》职官四五之四,第3393页。
    ⑥《宋会要》食货六四之八八,第6143页。
    ⑦《宋会要》职官四八之一九,第3465页。
    ⑧《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七《库务门二·籴买粮草》,第570页。
    ⑨《庆元条法事类》卷三〇《财用门一·总经制》,第463页。
    ⑩《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理欠》,第511页。
    11 《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2页。
    ①《宋刑统》卷一五《厩库律·输课税逗留湿恶》,第246页。
    ②《宋刑统》卷一五《厩库律·财物应入官私》,第245页。
    ③《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49页。
    ④《庆元条法事类》卷四八《赋役门二·簿账欺弊》,第652页。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2页。
    ⑥《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48页。
    ⑦《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48页。
    ⑧《宋会要》职官五之二三至二四,第2474页。
    ①《宋史》卷二六七《李惟清传》,第9217页。
    ②《宋会要》食货五六之一七至一八,第5781页。
    ③《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58页。
    ④《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59页。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5页。
    ⑥《庆元条法事类》卷四八《赋役门二·簿账欺弊》,第654页。
    ⑦《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6页。
    ①《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6页。
    ②邓小南:《宋代文官制度诸层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③《宋史》卷一六〇《选举六》,第3758页。
    ④《宋会要》职官五九之六,第3720页。
    ⑤《山堂群书考索》后集卷一五《官制门考课类》,第545页。
    ①《宋史》卷一六〇《选举六》,第3760页。
    ②《宋史》卷一六〇《选举六》,第3762页。
    ③《宋会要》职官五九之一〇,第3722页。
    ④《宋会要》职官四五之一,第3391页。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七《职制门四·监司知通按举》,第129页。
    ⑥《庆元条法事类》卷七《职制门四·监司巡历》,第116页。
    ①《九朝编年备要》卷十二《严监司选》,仁宗庆历三年十月。
    ②《庆元条法事类》卷五《职制门二·考课》,第69页。
    ③《宋会要》职官四五之一六,第3399页。
    ④《宋史》卷二五《高宗二》,第469页。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七《职制门四·监司知通按举》,第129页。
    ⑥《宋史》卷一六一《职官一》,第3790页。
    ⑦《宋史》卷一六三《职官三》,第3840页。
    ⑧《包拯集校注》卷二《上殿札子》,第98页。
    ⑨《宋会要》职官一一之一,第2623页。
    ①《宋会要》职官五九之一,第3722页。
    ②《宋会要》职官一一之七,第2626页。
    ③《宋会要》食货二四之一九,第5204页。
    ④《宋会要》职官四八之七八,第3494页。
    ⑤《宋会要》食货二四之一九,第5204页。
    ①《宋会要》食货二六之四,第5235页。
    ②《宋会要》食货二六之三,第5235页。
    ③《宋会要》食货二六之七,第5237页。
    ④《宋会要》职官四八之七八,第3494页。
    ⑤《宋史》卷一八五《食货下七》,第4537-4538页。
    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高宗绍兴十六年九月壬辰,第4925-4926页。
    ⑦《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三一,第3379页。
    ⑧《宋史》卷一六三《职官三》,第3863页。
    ⑨《宋会要》食货四九之一三,第5640页。
    ①《宋会要》职官四三之一六二,第3354页。
    ②《宋史》卷三O四《周渭传》,第10056页。
    ③《宋史》卷三三三《葛宫传》,第10704页。
    ④《长编》卷二七九,神宗熙宁九年十一月庚申,第6820页。
    ⑤《文献通考》卷十八《征榷考五》。
    ⑥《宋会要》食货三四之一六,第5396页。
    ⑦参见王菱菱:《宋代矿冶业研究》,第418页。
    ⑧[宋]汪藻:《浮溪集》卷二七《赠左中大夫致仕陈君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⑨《宋会要》职官三之一三二至一三三,第3339-3340页。
    ⑩《宋会要》食货三四之二三,第5400页。
    11 《长编》卷十六,太祖开宝八年三月乙未,第337页。
    12 《宋史》卷三四O《苏颂传》,第10861页。
    ①《长编》卷二八三,神宗熙宁十年七月壬申,第6939页。
    ②《宋会要》职官六九之一九,第3939页。
    ③《宋会要》刑法六之三八,第6712页。
    ④《宋史》卷四一《理宗一》,第801页。
    ⑤《宋史》卷二九九《张若谷传》,第9929页。
    ⑥《长编》卷四六九,哲宗元祐正月乙酉,第11207页。
    ⑦《长编》卷五〇四,哲宗元符元年十一月戊申,第11999页。
    ⑧《宋会要》职官四三之一七九,第3363页。
    ①《宋会要》职官四三之一二七,第3337页。
    ②《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鼓铸》,第526页。
    ③《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鼓铸》,第524页。
    ④《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鼓铸》,第527页。
    ⑤《宋会要》职官四三之一六〇,第3353页。
    ⑥《宋史》卷一八O《食货下二》,第4397页。
    ⑦《宋会要》职官四三之一六六至一六七,第3356-3357页。
    ⑧《宋会要》职官四三之一七四,第3360页。
    ⑨《宋会要》食货四三之六,第5575页。
    ⑩参见汀圣铎:《两宋财政史》,第870-872页。
    ①《长编》卷一二七,仁宗康定元年六月辛亥,第3022页。
    ②《长编》卷二五三,神宗熙宁七年五月甲辰,第6191页。
    ③《长编》卷三三四,神宗元丰六年三月辛卯,第8035页。
    ④《长编》卷九一,真宗天禧二年四月己巳,第2107页。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四七《赋役门一·匿免税租》,第632页。
    ⑥《庆元条法事类》卷四七《赋役门一·匿免税租》,第631页。
    ①《庆元条法事类》卷八《职制门五·亲嫌》,第151页。
    ②《长编》卷六三,真宗景德三年六月丙子,第1405页。
    ③《宋会要》职官六三之二,第3813页。
    ④《东轩笔录》卷五。
    ①《宋会要》职官六三之三,第3814页。
    ②《长编》卷四六七,哲宗元祐六年十月壬申,第11151页。
    ③《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〇《去邪》。
    ④《宋会要》职官一一之三,第2624页。
    ⑤《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二《用人》。
    ⑥《庆元条法事类》卷八《职制门五·亲嫌》,第149页。
    ⑦《长编》卷二三,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戊寅,第531页。
    ⑧《宋会要》职官四八之三一,第3471页。
    ①《宋会要》职官四五之九,第3395页。
    ②《宋会要》职官四八之三二,第3471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五,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十月丙子,第5646页。
    ④《宋会要》职官八之四二,第2578页。
    ⑤[宋]张守:《毘陵集》卷八《再辞免札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刑统》卷二九《断狱律·不合拷讯者取众证为定》,第475页。
    ⑦《宋会要》刑法三之五二至五三,第6603-6604页。
    ⑧《宋会要》刑法三之五三,第6604页。
    ⑨《宋会要》刑法三之五五,第6605页。
    ⑩《宋会要》刑法三之七〇,第6612页。
    ①《宋会要》刑法三之七〇,第6612页。
    ②《庆元条法事类》卷八《职制门五·亲嫌》,第150页。
    ③《庆元条法事类》卷八《职制门五·亲嫌》,第149-150页。
    ④《庆元条法事类》卷八《职制门五·亲嫌》,第151页。
    ⑤《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再进前所陈十事》,第540页。
    1 《周礼·天官冢宰》。
    2 《临川文集》卷八四《周礼义序》。
    3 《临川文集》卷八二《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4 《杨万里集笺校》卷八八《驭吏上》,第3496页。
    5 《长编》卷二,太祖建隆二年九月戊子,第54页。
    ①《长编》卷一二,太祖开宝四年五月乙未,第268页。
    ②《长编》卷四七二,哲宗元祐七年四月甲戍,第1127页。
    ③[宋]胡宿:《文恭集》卷八《举台官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八《用人》。
    ⑤《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五《用人》。
    ⑥《传家集》卷三八《乞简省举御条约上殿札子》。
    ⑦《宋大诏令集》卷一六五《令陶谷以下举堪藩府通判官诏》,第629页。
    ⑧《宋大诏令集》卷一六五《令荐堪充转运知通沼》,第630页。
    ①《宋会要》职官四一之一二二,第2227页。
    ②《长编》卷一八九,仁宗嘉祐四年五月辛亥,第4565页。
    ③《长编》卷四九一,哲宗绍圣四年九月乙丑,第11656页。
    ④《宋史》卷二六《高宗本纪》,第485页。
    ⑤《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一七,高宗绍兴五年闰二月壬子。
    ⑥《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二十,高宗绍兴六年七月甲午。
    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五,高宗绍兴十年四月庚午。
    ⑧《宋史》卷三五《孝宗三》,第678页。
    ⑨《宋史全文》卷二七(下),孝宗淳熙十二年二月丁卯,第1902-1903页。
    ⑩《宋会要》职官四五之三五,第3408页。
    ①《宋大诏令集》卷一七八《幕职官置俸户沼》,第639页。
    ②《容斋续笔》卷一《戒石铭》。
    ①《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一《论州县官僚》,第5页。
    ②《长编》卷二,太祖建隆二年五月戊寅,第46页。
    ③《宋会要》选举一三之一一,第4473页。
    ④《宋史》卷三三〇《王吉甫传》,第10638页。
    ⑤《长编》卷二〇,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十一月丙戌,第464页。
    ⑥《长编》卷二六六,神宗熙宁八年七月辛巳,第6530页。
    ⑦《长编》卷二八九,神宗元丰元年四月丁卯,第7071页。
    ⑧《宋会要》选举一三之一一,第4473页。
    ⑨《宋会要》选举一三之一一,第4473页;《宋会要》刑法一之六二,第6492页,文字略有不同。
    ①《长编》卷六八,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庚午,第1520页。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七,神宗熙宁三年三月丙辰。
    ③《长编》卷二四四,神宗熙宁六年四月丙申,第5941页。
    ④《长编》卷二五三,神宗熙宁七年五月癸亥,第6199页。
    ⑤《长编》卷三三一,神宗元丰五年十二月丙子,第7991页。
    ⑥《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一三《试刑法》,第268-269页。
    ①《长编》卷一一,太祖开宝三年七月壬子,第247页。
    ②《长编》卷四七,真宗咸平三年六月丁卯,第1021页。
    ③《临川文集》卷三九《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七,高宗绍兴三年七月庚午,第2193页。
    ②参见《宋史》卷一七二《职官十二》,第4142页。
    ③《容斋续笔》卷七《小官受俸》。
    ④[宋]谢维新:《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六《俸禄》。
    ⑤《甘二史札记》卷二五《宋制禄之厚》。
    ①参见《中国反贪史》下卷,第662页。
    ②关于宋代公使钱和公用钱,大陆学者俞宗宪、台湾学者林天尉、日本学者佐伯富和曾我部静雄等都有过研究,观点也不尽相同。俞宗宪和佐伯富认为二者系同一概念,笔者赞同这一观点。
    ③《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七《公使库》,第394页。
    ④参见《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上海辞出版社1984年版,第66页。
    ⑤《长编》卷二七三,神宗熙宁九年二月乙未,第6681页。
    ⑥《传家集》卷二三《论以公使酒食遗人刑名状》。
    ⑦《长编》卷三三七,神宗元丰六年七月壬戍,第8129页。
    ①《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馈送》,第169页。
    ②《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馈送》,第167页。
    ③《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馈送》,第168页。
    ④《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馈送》,第168页。
    ⑤《长编》卷一七二,仁宗皇祐四年三月丁未,第4136-4137页。
    ⑥《长编》卷一七二,仁宗皇祐四年三月丁未,第4138页。
    ⑦《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馈送》,第163页。
    ⑧《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迎送宴会》,第163、164页。
    ⑨《宋史》卷七《真宗二》,第140页。
    ①《宋会要》刑法二之三五,第6513页。
    ②《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迎送宴会》,第161页。
    ③《长编》卷一一五,仁宗景祐元年十月癸酉,第2705页。
    ④《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迎送宴会》,第162页。
    ⑤《长编》卷六六,仁宗景德四年七月癸巳,第1477页。
    ⑥《长编》卷一O九,仁宗天圣八年正月辛巳,第2536页。
    ⑦《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迎送宴会》,第161页。
    ⑧《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迎送宴会》,第162页。
    ⑨《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迎送宴会》,第163页。
    ⑩《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迎送宴会》,第163页。
    ①《宋会要》职官七七之三〇,第4147页。
    ②《宋会要》职官五七之三九至四〇,第3671页。
    ③《宋会要》职官五七之四五至四六,第3674页。
    ④《宋会要》职官五七之四八,第3675页。
    ⑤《宋会要》职官五七之五八,第3680页。
    ⑥《长编》卷一七五,仁宗皇帝皇祐五年闰七月甲戌,第4223页。
    ①《长编》卷一八〇,仁宗至和二年八月辛卯,第4364页。
    ②《长编》卷二〇八,英宗治平三年四月己丑,第5049页。
    ③《长编》卷三五三,神宗元丰八年三月庚申,第8464-8465页。
    ④《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二二,高宗绍兴八年二月丙寅,第1424页。
    ⑤《宋会要》职官七七之二八,第4146页。
    ⑥《宋史》卷一七〇《职官十·致仕》,第4089页。
    ⑦《宋会要》职官一一之六三至六四,第2654页。
    ①《长编》卷一二三,仁宗宝元二年六月戊辰,第2909页。
    ②《宋史》卷十《仁宗二》,第205页。
    ③《宋刑统》卷十《职制律·驿使稽程门》,第169页。
    ④《宋刑统》卷十《职制律·驿使稽程门》,第168页。
    ⑤《长编》卷七,太祖乾德四年五月乙丑,第170页。
    ⑥《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第8933页。
    ①《长编》卷一八,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丙寅,第393页。
    ②《宋会要》食货六二之三,第5950页。另见《长编》卷三〇,太宗端拱二年十月癸酉,第687页,文字略有不同。
    ③《宋会要》食货一七之二〇,第5093页。
    ④《宋会要》刑法二之一一,第6501页。
    ⑤《长编》卷一〇〇,仁宗天圣元年三月辛巳,第2323页。
    ⑥《宋会要》食货三九之一五,第5496页。
    ⑦《长编》卷一六六,仁宗皇祐元年二月辛巳,第3988页。
    ⑧《长编》卷二七三,神宗熙宁九年二月辛卯,第6679页。
    ⑨《宋会要》食货二四之一七,第5203页。
    ⑩《长编》卷四一三,哲宗元祐三年八月丙申.第10041页。
    ①《宋会要》食货三〇之三一,第5334页。
    ②《宋会要》食货二二五之一五,第5222页。
    ③《宋会要》刑法二之五九,第6525页。
    ④《宋会要》食货一七之三O,第5098页。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五《职制门二·奉使》,第46页。
    ⑥《庆元条法事类》卷二八《榷禁门一·酒曲》,第396页。
    ⑦《西山文集》卷四一《刘文简公神道碑》。
    ⑧《宋史》卷一六七《职官七》,第3983页。
    ⑨《文献通考》卷二三《国用考一》。
    ①《宋会要补编》卷三八二。
    ②《宋会要》食货四九之七,第5637页。
    ③《宋会要》食货五三之七,第5723页。
    ④《宋史》卷一九九《刑法一》,第4977页。
    ⑤《宋会要》食货六四之九九,第6149页。
    ⑥《长编》卷一,太祖建隆元年五月甲辰,第15页。
    ⑦《宋刑统》卷十九《贼盗律·故烧人舍屋因盗财物》,第304页。
    ⑧《宋会要》食货四一之二七,第5550页。
    ⑨《宋史》卷四《太宗一》,第56页。
    ⑩《宋会要》食货六二之二,第5949页。
    11 《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48页。
    ①《宋史》卷一九七《食货下一》,第4348页。
    ②《长编》卷二七二,神宗熙宁九年正月甲申,第6667页。
    ③《宋会要》食货五二之一O,第5704页。
    ④《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库务门一·仓库约束》,第558页。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四《职制门一·职掌》,第30页。
    ⑥《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库务门一·仓库约束》,第557页。
    ⑦《庆元条法事类》卷六《职制门三·差出》,第95页。
    ⑧《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迎送宴会》,第163页。
    ⑨《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库务门一·仓库约束》,第557页。
    ⑩《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理欠》,第512页。
    11 《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一《财用门二·应在》,第492页。
    12 《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鼓铸》,第525页。
    13 《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鼓铸》,第526页。
    ①《宋会要》食货五一之二一,第5685页。
    ②《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库务门一·场务》,第541页。
    ③《宋会要》食货五六之四一,第5793页。
    ④《文献通考》卷五《田赋考五》。
    ⑤《宋会要》食货五四之八,第5741页。
    ⑥《宋会要》食货六二之六四,第5980页。
    ⑦《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七《库务门二·给纳》,第577页。
    ⑧《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4页。
    ①《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一《财用门二·封桩》,第477页。
    ②《宋会要》食货五一之二二,第5685页。
    ③《庆元条法事类》卷四七《赋役门一·税租簿》,第634页。
    ④《庆元条法事类》卷一七《文书门二·架阁》,第357页。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2页。
    ⑥《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库务门一·场务》,第542页。
    ⑦《庆元条法事类》卷一六《文书门一·文书》,第346页。
    ⑧《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4页。
    ⑨《庆元条法事类》卷一七《文书门二·架阁》,第358页、359页。
    ⑩《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3页。
    11 《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4页。
    12 《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七《库务门二·给纳》,第577页。
    ①《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一《仓官自擅侵移官米》,第30页。
    ②《宋史》卷一六二《职官二》,第3810页。
    ③《宋会要》食货五一之二一,第5685页。
    ④《宋会要》食货卷五一之二八至二九,第5688-5689页。
    ⑤《宋史》卷一七二《职官十二》,第4145页。
    ①《庆元条法事类》卷五《职制门二·到罢》,第56页;又见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3页。
    ②《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4页。
    ③《九华集》卷七《议征税疏》。
    ④《宋史》卷一六七《职官七》,第3983页。
    ⑤《宋会要》食货五一之二三,第5686页。
    ⑥《吏部条法残本·吏部七》,载《永乐大典》卷一四六二〇。
    ⑦《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3页。
    ⑧《庆元条法事类》卷六《职制门三·批书》,第82页。
    ⑨《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7页。
    ⑩《宋刑统》卷二七《杂律·私发官文书印封》,第440页。
    11 《庆元条法事类》卷一七《文书二·毁失》,第367页。
    ①《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1页。
    ②《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一《财用门二·封桩》,第477页。
    ③《宋会要》刑法二之一一,第6501页。
    ④《宋会要》食货二六之二九,第5248页。
    ⑤《长编》卷四七五,哲宗元祐七年七月庚戌,第11326页。
    ⑥《宋史》卷一七五《食货上三》,第4253页。
    ⑦《长编》卷二一四,神宗熙宁三年八月癸未,第5223页。
    ⑧《文献通考》卷二五《国用考三》。
    ⑨《宋史》卷一七五《食货上三》,第4259页。
    ⑩《宋会要》食货四四之六,第5586页。
    11 《宋会要》食货四四之八,第5587页。
    12 《宋会要》食货四四之一八,第5592页。
    ①《宋会要》食货四四之三,第5584页。
    ②《宋会要》食货四三之七,第5576页。
    ③《宋会要》食货四四之一七,第5591页。
    ④《宋会要》食货四二之五,第5564页。
    ⑤《宋史》卷一七五《食货上三》,第4253页。
    ⑥《宋会要》食货四七之一四,第5619页。
    ⑦《宋会要》食货四二之八,第5565页。
    ⑧《宋会要》食货四二之十,第5566页。
    ①《宋会要》食货四四之一八,第5592页。
    ②《宋会要》食货四四之一九,第5592页。
    ③《宋会要》食货四四之一四,第5590页。
    ④《庆元条法事类》卷三〇《财用门一·上供》,第442页。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三〇《财用门一·上供》,第440页。
    ⑥《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点磨隐陷》,第500页。
    ⑦《宋会要》食货四三之七,第5576页。
    ⑧《宋会要》食货四五之八,第5598页。
    ⑨《长编》卷二九一,神宗元丰元年八月己未,第7123页。
    ①《宋会要》食货四三之一九,第5582页。
    ②《宋会要》刑法四四之三O,第3378页。
    ③《宋会要》职官五五之三九,第3618页。
    ④[宋]魏了翁:《鹤山集》卷一O三《馆御策一道》,四部丛刊本。
    ⑤[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二
    ⑥《长编》卷一三九,仁宗庆历三年二月己亥,第3347页。
    ⑦《长编》卷一五三,仁宗庆历四年十二月己酉,3726页。
    ⑧《长编》卷一六〇,仁宗庆历七年二月丁未,第3862页。
    ⑨《宋史》卷一六九《职官九》,第4040页。
    ⑩《宋史》卷一六九《职官九》,第4041页。
    11 《宋史》卷一五八《选举四》,第3711页。
    ①《宋会要》职官五五之四五,第3621页。
    ②《宋会要》选举一二之一一,第4453页。
    ③《宋史》卷一五七《选举三》,第3675页。
    ④《宋史全文》卷三三,理宗淳祐二年九月癸未,第2247页。
    ⑤《宋史》卷一六〇《选举六》,第3756页。
    ⑥《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三,第3365页。
    ⑦《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三三,第3380页。
    ⑧《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三,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六月丁未,第5588页。
    ①《宋会要》职官七一之一三,第3978页。
    ②《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三,第3365页。
    ③[宋]周煇:《清波杂志·别志》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史》卷十《仁宗纪二》,第193页。
    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二,高宗绍兴二十一年正月乙未,第5143页。
    ⑥《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一至二,第3364页。
    ⑦《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九,第3368页。
    ⑧《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一一,第3369页。
    ⑨《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一九,第3373页。
    ⑩《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六,高宗绍兴十年闰六月癸酉,第4290页。
    11 《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二六,第3376页。
    12 《宋史》卷一八六《食货下八》,第4566页。
    ①《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三四,第3380页。
    ②《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库务门一·商税》,第548页。
    ③《宋会要》刑法三之一一,第6583页。
    ④《宋刑统》卷二四《斗讼律·越诉》,第379页。
    ⑤《宋刑统》卷二四《斗讼律·越诉》,第379-380页。
    ⑥《燕翼冶谋录》卷四。
    ⑦《宋大诏令集》卷一九八《禁越诉诏》,第729页。又见《宋会要》刑法三之十,第6582页。
    ⑧《宋会要》刑法三之一一,第6583页。
    ①《宋会要》刑法三之一五,第6585页。
    ②《宋会要》职官三之六二,第2428页。
    ③《宋会要》刑法二之五八至五九,第6524-6525页。
    ④《宋会要》刑法二之九一,第6541页。
    ⑤《宋大诏令集》卷二〇二《置杖不如法决罚过多许越诉许御笔》,第752页。
    ⑥《宋史》卷二一《徽宗三》,第398页。
    ⑦《宋会要》刑法二之八二,第6536页。
    ⑧《宋会要》刑法六之六一,第6724页。
    ⑨《宋会要》刑法二之九一,第6541页。
    ①《宋会要》刑法三之三三,第6594页。
    ②《宋会要》刑法三之二九,第6592页。
    ③《宋会要》刑法三之九二,第6592页。
    ④《宋会要》刑法三之二五,第6590页。
    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九,高宗绍兴元年十一月乙巳,第1707页。
    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〇,高宗绍兴五年六月辛未,第2954页。
    ⑦《宋会要》刑法三之二六,第6590页。
    ⑧《宋会要》刑法三之二五,第6590页。
    ⑨《宋会要》食货七〇之四六,第6393页。
    ⑩《宋会要》食货一〇之七,第4980页。
    ①《宋会要》食货一〇之二〇,第4978页。
    ②《庆元条法事类》卷三〇《财用门一·钱会中半》,第469页。
    ③《庆元条法事类》卷三〇《财用门一·钱会中半》,第470页。
    ④《宋会要》职官四七之三七至三八,第3436-3437页。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二九《榷禁门二·钢铁金银出界》,第414页。
    ⑥《宋会要》刑法二之一二六,第6558页。
    ⑦《庆元条法事类》卷四七《赋役门一·受纳税租》,第617页。
    ⑧《庆元条法事类》卷四七《赋役门一·阁免税租》,第629页。
    ①《庆元条法事类》卷四七《赋役门一·拘催税租》,第612页。
    ②《宋会要》食货六九之五二,第6355页。
    ③《宋会要》食货六九之五二,第6355页。
    ④《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库务门一·商税》,第556页。
    ⑤《宋会要》食货一七之三三,第5100页。
    ⑥《宋会要》食货一七之三三至三四,第5100页。
    ⑦《宋史》卷一七八《食货上六》,第4343页。
    ①《长编》卷三,太祖建隆三年八月乙未,第71页。
    ②《宋会要》兵二七之一,第7247页。
    ③《长编》卷十三,太祖开宝五年三月乙酉,第282页。
    ④《宋史》卷三《太祖三》,第44页。
    ⑤《长编》卷一八,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月辛卯,第411页。
    ⑥《宋史》卷五《太宗二》,第87页。
    ⑦《长编》卷二三,太宗太平兴国七年二月庚午,第513页。
    ⑧《宋会要》食货四二之五,第5564页。
    ⑨《宋会要》食货三九之一五,第5496页。
    ①《长编》卷二一七,神宗熙宁三年十一月辛亥,第5282页。
    ②《长编》卷二七一,神宗熙宁八年一二月已酉,第6647页。
    ③《长编》卷二七三,神宗熙宁九年二月辛卯,第6679页。
    ④《宋会要》食货四三之一二,第5578页。
    ⑤《宋会要》食货四五之九,第5598页。
    ⑥《庆元条法事类》卷四七《赋役门一·受纳税租》,第618页。
    ⑦《宋会要》刑法六之三八,第6712页。
    ⑧《庆元条法事类》卷二九《榷禁门二·钢铁金银出界》,第414页。
    ⑨[宋]叶梦得:《避暑漫抄》卷二。
    ①[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一一《书端州郡齐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包拯集校注》卷四《请罢天下科率》,第259页。
    ③《包拯集校注》卷四《请罢天下科率》,第259页。
    ④《包拯集校注》卷三《乞不用赃吏》,第230页。
    ⑤《包拯集校注》卷三《乞不用赃吏》,第231页。
    ⑥《宋史》卷三一六《包拯传》,第10318页。
    ①参见《中国反贪史》下卷,第713-714页,。
    ②《宋文鉴》卷六一《论十风》,第912页。
    ③《鹤林玉露》卷十四。
    ④《宋史》卷四三二《石介传》,第12834页。
    ⑤《宋史》卷三三一《祖无择传》,第10659页。
    ⑥《东轩笔录》卷十二。
    ⑦《鹤林玉露》卷十四。
    ①《宋诗纪事》卷一〇〇《宣和民谣》。
    ②《宋诗纪事》卷一〇〇《宣和间谚》。
    ③[宋]朱弁:《曲洧旧闻》,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④《鸡肋编》卷下《铜脸铁脸》,第92页。
    ⑤《鸡肋编》卷下《铜脸铁脸》,第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9页。
    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六,第147页。
    ③《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45页。
    ④《九朝编年备要》卷一,太祖建隆二年四月癸巳。
    ⑤《宋史》卷一《太祖一》,第9页。
    ⑥《宋史》卷一《太祖一》,第9页。
    ⑦《宋史》卷二《太祖二》,第22页。
    ⑧《长编》卷六,太祖乾德三年十月己末,第159页。
    ⑨《宋史》卷二《太祖二》,第32页。
    ①《长编》卷十二,太祖开宝四年四月壬辰,第263页。
    ②《宋史》卷三《太祖三》,第39页。
    ③《长编》卷十六,太祖开宝八年六月丁未,第342页。
    ④《长编》卷十九,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二月丙寅,第423页。
    ⑤《长编》卷十九,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壬子,第433页。
    ⑥《长编》卷十九,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四月辛巳,第427页。
    ⑦《长编》卷二一,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十月丁亥,第480页。
    ⑧《长编》卷二二,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十一月丁酉,第504页。
    ⑨《长编》卷二三,太宗太平兴国七年二月甲申,第514页。
    ⑩《宋史》卷四《太宗一》,第73页。
    11 《宋史》卷五《太宗二》,第75页。
    12 《九朝编年备要》卷四,太宗淳化元年正月庚寅。
    13 《长编》卷三二,太宗淳化二年三月己巳,第714页。
    14 《宋史》卷一《太宗一》,第12页。
    15 《宋史》卷四《太宗一》,第57页。
    16 《宋史》卷六《真宗一》,第117页。
    ①参见《宋代法制研究》,第244页。
    ②《宋会要》刑法四之五五,第6649页。
    ③《长编》卷四九九,哲宗元符元年六月丙戌,第11875页。
    ④《文献通考》卷一六八《刑考七》。
    ⑤《长编》卷三,太祖建隆三年十一月己亥,第73页。
    ⑥《长编》卷五,太祖乾德二年十一月甲申,第135页。
    ⑦《长编》卷十五,太祖开宝七年二月癸巳、三月癸卯,第318页。
    ⑧《长编》卷十七,太祖开宝九年十二月己未,第387页。
    ⑨《长编》卷八七,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六月辛巳,第1994页。
    ①《宋史》卷七《真宗二》,第121页。
    ②《宋史》卷八《真宗三》,第159页。
    ③《长编》卷七〇,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九月辛未,第1563页。
    ④《文献通考》卷一六八《刑考七》。
    ⑤《长编》卷一八八,仁宗嘉祐三年十二月壬寅,第4535页。
    ⑥《宋会要》刑法四之三六,第6639页。
    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四,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四月辛巳,第5251页。
    ⑧《长编》卷八,太祖乾德五年二月癸酉,第189-190页。
    ①《宋会要》刑法六之一二,第6699页。
    ②《宋会要》刑法六之一五,第6701页。
    ③《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O。
    ④《庆元条法事类》卷七六《当赎门·追当》,第813页。
    ⑤《宋刑统》卷二《名例律·越诉以官当徒除名免官免所居者》,第36页。
    ⑥《宋刑统》卷二《名例律·以官当徒除名免官免所居者》,第30页。
    ⑦[宋]赵升:《朝野类要》卷五《勒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庆元条法事类》卷九《职制门六·馈送》,第167页。
    ②《宋刑统》卷十五《厩库律·假借官物不还》,第243页。
    ③《长编》卷五,太祖开宝七年三月癸卯,第318页。
    ④《宋史》卷三《太祖三》,第42页。
    ⑤《宋会要》职官六九之一七,第3938页。
    ⑥《宋史》卷二七《高宗四》,第497页。
    ⑦《宋史》卷三四《孝宗二》,第641页。
    ⑧《宋会要》职官七一之二二,第3982页。
    ⑨《宋会要》职官七二之一四,第3995页。
    ⑩黄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54页。
    11 《朝野类要》卷五《勒停》。
    ①《包拯集校注》卷一《请法外断魏兼》,第33页。
    ②《宋会要》职官六五之一,第3847页。
    ③《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五三,孝宗淳熙元年九月丁未。
    ④《宋会要》职官七四之二八,第4064页。
    ⑤《宋刑统》卷二《名例律·以官当徒除名免官免所居官》,第33页。
    ⑥参见张希清等著:《宋朝典章制度》,第142页。
    ⑦《宋史》卷二五五《张永德传》,第8917页。
    ⑧《宋会要》职官六四之四九,第3845页。
    ⑨《宋会要》职官六五之二二,第3857页。
    ①《宋会要》职官七三之一二至一三,第4022-1023页。
    ②《宋会要》职官七〇之二九,第3959页。
    ③《宋会要》职官七O之三四,第3961页。
    ④《宋会要》职官七六之三〇,第4110页。
    ⑤《长编》卷三〇四,神宗元丰三年五月甲戌,第7406页。
    ⑥《宋会要》职官六六之六,第3871页。
    ⑦《长编》卷四八〇,哲宗元祐八年正月庚寅,第11418页。
    ⑧《宋会要》职官七二之二八,第4002页。
    ①《宋会要》职官七二之四一,第4008页。
    ②《宋会要》职官七二之九,第3992页。
    ③《宋会要》职官七二之五七,第4016页。
    ④《宋会要》职官七三之一七,第4025页。
    ⑤《宋会要》职官七四之三,第4052页。
    ⑥《宋会要》职官七三之三二,第4032页。
    ⑦《宋会要》职官七三之四六,第4039页。
    ⑧《宋史》卷四五《理宗五》,第888页。
    ⑨《宋刑统》卷四《名例律·赃物没官及征还官主并勿征》,第62页。
    ①《宋史》卷二七O《苏晓传》,第9259页。
    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六《建炎至嘉泰申严赃吏之禁》,第147页。
    ③《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六《建炎至嘉泰申严赃吏之禁》,第147页。
    ④《宋史》卷一七四《食货上二》,第4217页。
    ⑤《宋会要》职官七九之四,第4211页。
    ⑥《宋会要》职官七九之五,第4212页。
    ⑦《甘二史札记》卷二四《宋初严惩赃吏》。
    ⑧《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十二,第218页。
    ⑨《庆元条法事类》卷七六《当赎门·罚赎》,第819页。
    ①《长编》卷二四六,神宗熙宁六年七月戊辰,第5984-5985页。
    ②《长编》卷三〇四,神宗元丰三年五月甲戌,第7406页。
    ③[宋]张嵲:《紫微集》卷十五《替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朝诸臣奏议》卷九七《上仁宗论近年赏典太优刑章稍纵》,第1045页。
    ⑤《长编》卷十九,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六月己巳,第431页。
    ①《长编》卷八o,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正月丙午,第1815页。
    ②《宋史》卷二五《高宗二》,第453页。
    ③《宋会要》刑法四之六二,第6652页。
    ④《两朝纲目备要》卷十五,仁宗嘉定八年六月甲申。
    ⑤《两朝纲目备要》卷十六,仁宗嘉定十六年正月戊申。
    ⑥参见汪圣铎:《宋朝如何抑制官员贪赃的几个问题》,第98页。
    ⑦《长编》卷八〇,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正月丁未,第1815页。
    ⑧《长编》卷一〇八,仁宗天圣七年八月己亥,第2521页。
    ①《永乐大典》卷一四六二〇《吏部七》。
    ②《宋会要》刑法二之五五,第6523页。
    ③《长编》卷九四,真宗天禧三年八月庚戌,第2166页。
    ④《长编》卷九五,真宗天禧四年四月壬辰,第2188页。
    ⑤《长编》卷一八一,仁宗至和二年九月丁丑,第4374页。
    ⑥《长编》卷一四一,仁宗庆历三年五月己巳,第3373页。
    ⑦《长编》卷二六一,神宗熙宁八年三月己未,第6365页。
    ⑧《长编》卷三二九,神宗元丰五年九月己亥,第7938页。
    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三,第587页。
    ①参见汪圣铎:《宋朝如何抑制官员贪赃的几个问题》,第99页。
    ②《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第10810页。
    ③《宋会要》职官一一之六,第2625页。
    ④《宋会要》选举二五之二,第4633页。
    ⑤《宋会要》职官一一之七,第2626页。
    ⑥《宋会要》职官一一之八,第2626页。
    ⑦《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奏重定臣僚转官及差遣体例》,第574页。
    ①《宋会要》职官一一之一二,第2628页。
    ②《长编》卷一四四,仁宗庆历三年十月壬戌,第3485页。
    ③《长编》卷一七三,仁宗皇祐四年九月甲辰,第4171页。
    ④转引自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5页。
    ⑤《永乐大典》卷一四六二八《吏部十五》。
    ①《吏部条法·关升门》。
    ②[宋]张纲:《华阳集》卷一九《转封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四《隆兴至嘉泰积考改官沿革》,第750页。
    ④参见汪圣铎:《宋朝如何抑制官员贪赃的几个问题》,第99页。
    ⑤《长编》卷一〇四,仁宗天圣四年闰五月辛未,第2410页。
    ⑥《宋会要》选举一〇之二一,第4422页。
    ⑦《宋会要》职官七七之三二,第4148页。
    ⑧《宋会要》职官七七之三三,第4149页。
    ⑨《长编》卷一二三,仁宗宝元二年六月戊辰,第2909页。
    ①《长编》卷一四五,仁宗庆历三年十一月辛巳,第3496页。
    ②《宋史》卷一七O《职官十》,第4092页。
    ③《宋会要》职官五七之三九至四〇,第3671页。
    ④《宋会要》职官五七之四五至四六,第3674页。
    ⑤《长编》卷一O八,仁宗天圣七年五月庚午,第2513页。
    ①《甘二史札记》卷二四《宋初严惩赃吏》。
    ②《涑水纪闻》卷一《王明不受民赂遗》,第18页。
    ③[明]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除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史》卷二《太祖二》,第28页。
    ⑤《宋史》卷二《太祖二》,第34页。
    ⑥《宋史》卷四《太宗一》,第59页。
    ⑦《宋史》卷五《太宗二》,第81页。
    ⑧《宋会要》刑法五之三,第6671页。
    ①《长编》卷八六,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三月癸丑,第1977页。
    ②《宋史》卷四二六《循吏》,第12691页。
    ③《长编》卷一二,太机开宝四年十一月壬戌,第275页。
    ④《九朝编年备要》卷一,太祖建隆二年四月癸巳。
    ⑤《宋史》卷三《太祖三》,第43页。
    ⑥《长编》卷一九,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六月己巳,第431页。
    ⑦《宋史》卷四《太宗一》,第56页。
    ⑧《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68页。
    ⑨《长编》卷一八,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丙寅,第392-393页。
    ⑩《长编》卷一九,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四月辛巳,第427页。
    ①《长编》卷一九,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庚戌,第433页。
    ②《长编》卷二二,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十一月丁酉,第504页。
    ③《长编》卷十二,太宗开宝四年十月庚午,第270页。
    ④《长编》卷二六,太宗雍熙二年八月癸巳,第597页。
    ⑤《甘二史札记》卷二四《宋初严惩赃吏》。
    ⑥《长编》卷八五,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闰六月癸巳,第1938页。
    ⑦《长编》卷八,太祖乾德五年二月癸酉,第189页。
    ⑧《长编》卷十七,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十二月己未,第387页。
    ⑨《长编》卷四七,真宗咸平三年五月丁丑,第1015页。
    ⑩《宋史》卷七《真宗二》,第127页。
    11 《九朝编年备要》卷七,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五月。
    ①《长编》卷八四,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正月壬午,第1911页。
    ②《宋大诏令集》卷一九九《禁约不得嘱求公事保庇豪右仍贷今日以前诏》,第735-736页。
    ③《宋史》卷六《真宗一》,第117页。
    ④《长编》卷六八,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四月辛亥,第1535页。
    ⑤《长编》卷八五,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闰六月,第1938页。
    ⑥《长编》卷八〇,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正月丁未,第1815页。
    ⑦《长编》卷八七,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六月辛巳,第1994页。
    ⑧《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六《建炎至嘉泰申严赃吏之禁》,第147页。
    ⑨《宋会要》刑法五之九,第6674页。
    ⑩《长编》卷一〇四,仁宗天圣四年二月甲寅,第2401页。
    11 《长编》卷一O八,仁宗天圣七年八月乙亥,第2521页。
    12 《宋史》卷十《仁宗二》,第205页。
    13 《甘二史札记》卷二四《宋初严惩赃吏》。
    14 《宋文鉴》卷一〇二《责臣》。
    ①《包拯集校注》卷三《请先用举到官》,第221页。
    ②《宋会要》刑法二之三〇,第6510页。
    ③《宋史》卷二〇一《刑法三》,第5017页。
    ④《长编》卷一〇一,仁宗天圣元年十一月戊戌,第2342页。
    ⑤《宋会要》刑法六之一一,第6699页。
    ⑥《宋会要》刑法六之一二,第6699页。
    ⑦《宋会要》刑法六之一五,第6701页。
    ⑧《长编》卷一四七,仁宗庆历四年三月癸酉,第3556页;《宋会要》刑法六之一六,第6701页。
    ⑨《长编》卷一五一,仁宗庆历四年八月戊申,第3687页。
    ⑩张晋藩:《中国古代惩贪治吏的历史借鉴》,《政法论坛》1990年4期,第4页。
    ①[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
    ②《宋史》卷二〇一《刑法三》,第5019页。
    ③《宋会要》刑法二之四四,第6517页。
    ④《宋史》卷二O《徽宗二》,第373页。
    ⑤《宋史》卷二一《徽宗三》,第398页。
    ⑥《宋史》卷二二《徽宗四》,第408页。
    ⑦《宋会要》职官六九之一〇,第3934页。
    ⑧《宋史》卷一七九《食货下一》,第4355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一,高宗绍兴二十六年二月,第5523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四,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八月戊寅,第5612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八,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十月丙申,第5756页。
    ④《宋会要》刑法六之二五,第6706页。
    ⑤《宋史》卷二五《高宗二》,第453页。
    ⑥《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六《建炎至嘉泰申严赃吏之禁》,第147页。
    ⑦《宋史》卷二〇〇《刑法二》,第4991页。
    ⑧《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六《建炎至嘉泰申严赃吏之禁》,第147页。
    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九,高宗建炎四年十一月,第1445页。
    ⑩《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〇,高宗绍兴四年九月丁未,第2535页。
    11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〇〇,高宗绍兴六年四月,第3202页。
    12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〇六,高宗绍兴六年十月,第3393页。
    13 《宋史》卷二〇〇《刑法二》,第4991-4992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三,高宗绍兴七年甲寅,第3591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四,高宗绍兴七年九月丙戌,第3629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四,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八月癸丑,第5630页。
    ④《宋会要》职官三之六一,第2428页。
    ⑤参见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第473页。
    ⑥《宋史》卷三五《孝宗纪三》,第692页。
    ⑦《宋史全文》卷十四下,孝宗乾道三年八月乙未,第1694页。
    ⑧《宋会要》职官七九之四,第4211页。
    ⑨《宋会要》职官七九之五,第4212页。
    ⑩《朝野杂记》甲集卷六《建炎至嘉泰申严赃吏之禁》,第147页。
    11 《宋会要》职官七二之一四,第3995页。
    ①《宋会要》职官七二之二五,第4000页。
    ②《宋会要》职官七二之三四,第4005页。
    ③《宋会要》职官七二之四一,第4008页。
    ④《宋会要》职官七二之五五,第4015页。
    ⑤《甘二史札记》卷二五《宋初严惩赃吏》。
    ⑥《宋史》卷三六《光宗》,第695页。
    ⑦《宋史》卷三八《宁宗二》,第746页。
    ⑧《鹤山集》卷一《答馆职策一道》。
    ⑨《宋季三朝政要》卷三,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147页。
    ⑩《宋史》卷四一《理宗一》,第791页。
    11 《宋史全文》卷三三,理宗嘉熙四年十月丁酉,第2238页。
    ①《宋史》卷四五《理宗五》,第876页。
    ②《宋会要》职官七三之六,第4019页。
    ③《宋会要》职官七三之一O,第4021页。
    ④《宋会要》职官七三之一七,第4025页。
    ⑤《宋会要》职官七三之六一,第4047页。
    ⑥《宋会要》职官七三之六四,第4048页。
    ⑦《宋会要》职官七四之四,第4052页。
    ⑧《宋会要》职官七四之九,第4055页。
    ⑨《宋会要》职官七四之四二,第4071-4072页。
    ①《宋会要》职官七四之四三,第4072页。
    ②《宋会要》职官七五之六,第4077页。
    ③《宋史全文》卷三〇,宁宗嘉定四年闰二月辛亥,第2088页。
    ④《宋史》卷四一《理宗纪》,第799页。
    ⑤《宋史全文》卷三二,理宗端平元年六月丙子,第2195页。
    ⑥《宋史全文》卷三三,理宗淳祐三年四月甲戍、六月庚午,第2250页。
    ⑦《宋史全文》卷三四,理宗淳祐七年四月丁酉,第2276页。
    ⑧《宋史》卷四三《理宗三》,第847页。
    ⑨《宋史》卷四五《理宗五》,第887页。
    ⑩《宋史》卷四三七《真德秀传》,第12961页。
    11 《宋史》卷四六《度宗》,第907页。
    ①《宋史》卷三《太祖三》,第51页。
    ②《叶适集》卷四《财总论二》,第772页。
    ③《长编》卷二六,太宗雍熙二年八于癸巳,第597页。
    ④《长编》卷八五,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闰六月癸巳,第1938页。
    ①《长编》卷一一四,仁宗景祐元年六月癸丑,第2680页。
    ②《宋史》卷二〇〇《刑法》,第4991页。
    ③《长编》卷一一七,仁宗景祐二年七月壬辰,第2745页。
    ④《宋史》卷一五三《服五》,第3562页。
    ⑤《宋史》卷三九《宁宗三》,第762页。
    ⑥《宋史》卷三《太祖三》,第49页。
    ⑦《鹤林玉露》卷二。
    ①《甘二史札记》卷二四《宋初严惩赃吏》。
    ②《燕翼冶谋录》卷三。
    ③《长编》卷二三三,神宗熙宁五年五月乙巳,第5666页。
    ④《宋史》卷四三七《真德秀传》,第12961页。
    ⑤《甘二史札记》卷二四《宋初严惩赃吏》。
    ⑥[宋]孔平仲:《珩璜新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〇《法令》。
    ②《宋史刑法志注释》,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法律研究所编,1979年第1版,第32页。
    ③《宋大沼令集》卷二O二《律外条贯别定赎法诏》,第750页。
    ①《宋史》卷一九九《刑法一》,第4965-4966页。
    ②《张方平集》卷六《刍荛论·政体论》,第87页。
    ③《宋史》卷二《太祖二》,第28页。
    ④《宋史》卷三《太卒祖三》,第40页。
    ⑤《长编》卷十五,太祖开宝七年四月癸卯,第318页;《长编》卷十七,太祖开宝九年十二月己未,第387页。
    ⑥《长编》卷三五,太宗淳化五年二月乙酉,第774页。
    ⑦《宋史》卷五《太宗二》,第95页。
    ⑧《长编》卷四三,真宗咸平元年九月丁丑,第916页。
    ⑨《长编》卷一四五,仁宗庆历三年十一月辛巳,第3496页。
    ①《尽言集》卷一《论命令数易》。
    ②《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二《法令》。
    ③《尽言集》卷一《论命令数易》。
    ④《宋史》卷一八六《食货下八》,第4545页。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库务门一·商税》,第551页。
    ⑥《宋史》卷一九九《刑法一》,第4961-4962页。
    ⑦《宋朝诸臣奏议》卷九七《上仁宗论近年赏典太优刑章稍纵》,第1045页。
    ①《长编》卷十六,太祖开宝八年七月己亥,第343-344页。
    ②《长编》卷十七,太祖开宝九年十月庚子,第377页。
    ③《涑水纪闻》卷三《钱俶贿赵普》,第41页。
    ④《长编》卷三二,太宗淳化二年三月己巳,第714页。
    ⑤《长编》卷五一,真宗咸平五年三月庚戌,第1119-1120页。
    ⑥《包拯集校注》卷一《论内降》,第77页。
    ⑦《长编》卷三三四,神宗元丰六年三月癸卯,第8042页。
    ⑧《长编》卷三三五,神宗元丰六年六月己酉,第8077页。
    ⑨《长编》卷一七一,仁宗皇祐三年九月乙卯,第4109页。
    ①《长编》卷二八五,神宗熙宁十年十月庚辰,第6972页。
    ②《长编》卷四四九,哲宗元祐五年十月庚戌,第10795页。
    ③《长编》卷四五九,哲宗元祐六年六月乙巳,第10989-10992页。
    ④《宋会要》职官四五之七,第3394页。
    ⑤《甘二史札记》卷二五《宋初严惩赃吏》。
    ⑥《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三。
    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高宗绍兴十一年九月乙卯,第4457页。
    ⑧《宋会要》刑法六之三三,第6710页。
    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八《按唐仲友第三状》,第834页。
    ①《杨万里集笺校》卷八九《民政中》,第3536页。
    ②《叶适集》卷三《监司》,第809页。
    ③《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七《理财》。
    ④《宋会要》刑法二之九二,第6541页。
    ⑤《宋会要》刑法二之八三,第6537页。
    ⑥[宋]程班:《洺水集》卷五《监司郡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宋朝诸臣奏议》卷六七《上徽宗论监司不得人而走马奏事》,第745页。
    ⑧《宋会要》刑法二之八二,第6536页。
    ⑨《宋会要》食货二五之一二,第5220页。
    ①《叶适集》卷三《监司》,第810页。
    ②《叶适集》卷三《监司》,第809页。
    ③《杨万里集笺校》卷八九《民政中》,第3536页。
    ④《诚斋集》卷八八《驭吏上》,第3497页。
    ⑤《诚斋集》卷八九《民政中》,第3536页。
    ⑥《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一《壬午应诏封事》,第577页。
    ⑦《朱子语类》卷一一一《论民》,第2716页。
    ⑧《宋史》卷三八七《黄洽传》,第11874页。
    ⑨《两朝纲目备要》卷八,宁宗嘉泰二年五月戊寅。
    ⑩《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六《建炎至嘉泰申严赃吏之禁》,第148页。
    11 《杨万里集笺校》卷八九《民政中》,第3535页。
    ①《宋史》卷四二五《赵景纬传》,第12674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六,高宗绍兴五年闰二月乙卯,第2762页。
    ③《历代名臣奏议》卷四三《治道》。
    ④《历代名臣奏议》卷六二《治道》。
    ⑤王曾瑜:《岳匕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0页。
    ①《杨万里集笺校》卷八八《驭吏上》,第3496-3497页。
    ②《杨万里集笺校》卷八八《驭吏上》,第3496页。
    ③《杨万里集笺校》卷八八《驭吏上》,第3498页。
    ④[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八《五代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史》卷三《太祖三》,第49页。
    ②《宋史》卷三《太祖三》,第49-50页。
    ③《宋史》卷十《仁宗二》,第205页。
    ④《宋史》卷十二《仁宗四》,第250页。
    ⑤《长编》卷五,太祖乾德二年九月辛丑,第133页。
    ①《甘二史札记》卷二五《宋制禄之厚》。
    ②《宋史》卷二《太祖二》,第24页。
    ③《苏颂集》卷十七《论胡俛罪名》
    ①《宋史》卷四七一《曾布传》,第13716页。
    ②《宋史》卷三二八《章粢传》,第10591页。
    ③《宋史》卷四五〇《李芾传》,第13254页。
    [1][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宋]包拯:《包拯集校注》,杨国宜校注,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版。
    [3][宋]包恢:《敝帚稿略》,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4][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5][宋]蔡襄:《蔡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6][宋]晁补之:《鸡肋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1919年版。
    [7][宋]晁说之:《景迂生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8][宋]陈东:《少阳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9][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10][宋]窦仪等:《宋刑统》,吴翊如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1][宋]杜范:《清献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12][宋]方勺:《泊宅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3][宋]范镇:《东斋记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4][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李勇先 王蓉贵点校,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宋]黄震:《黄氏日抄》,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16][宋]洪迈:《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7][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8][宋]洪适:《盤洲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1919年版。
    [19][宋]何蘧:《春渚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0]《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21][宋]胡宿:《文恭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22][宋]孔平仲:《珩璜新论》,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2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24][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86年版。
    [25][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6][宋]李觏:《李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27][宋]李纲:《李纲全集》,王瑞明点校,长沙:岳簏书社2004年版。
    [28][宋]李昂英:《文溪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29][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30][宋]陆游:《陆放翁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1][宋]刘挚:《忠肃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32][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3][宋]楼钥:《攻娩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1919年版。
    [34][宋]吕祖谦:《宋文鉴》,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35][宋]吕午:《左史谏草》,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36][宋]林驯:《古今源流至论》,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37][宋]罗浚:《宝庆四明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38][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39]《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宋辽金元研究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40][宋]彭乘:《墨客挥犀》,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41][宋]司马光:《传家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1919年版。
    [4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43][宋]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4][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45][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6][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47][宋]苏辙:《苏辙集》,陈宏天、高秀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48][宋]苏洵:《嘉祐集笺注》,曾枣庄、金成礼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9]《宋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50][宋]汪藻:《浮溪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1919年版。
    [51][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52][宋]魏了翁:《鹤山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1919年版。
    [53][宋]王应麟:《玉海》,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版。
    [54][宋]王称:《东都事略》,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9年版。
    [55][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56][宋]王庭硅:《卢溪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57][宋]王迈:《臞轩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58][宋]王柏:《鲁斋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59][宋]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戴建国点校,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0][宋]徐鹿卿:《清正存稿》,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61][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版。
    [62][宋]徐元杰:《棵垫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63][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64][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
    [65][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66][宋]叶适:《叶适集》,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67][宋]员兴宗:《九华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68][宋]杨万里:《杨万里集笺注》,辛更儒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69][宋]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70][宋]岳珂:《桯史》,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71][宋]真德秀:《西山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72][宋]赵汝适:《诸蕃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73][宋]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74][宋]庄绰:《鸡肋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75][宋]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76][宋]周必大:《文忠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77][宋]章如愚:《山堂群书考索》,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78][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全书》第20册,刘永翔、朱幼文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9][宋]朱弁:《曲洧旧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80][宋]张守:《昆陵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81][宋]张方平:《张方平集》,郑涵点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82][宋]张嵘:《紫微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8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84][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85][元]佚名:《宋史全文》,李之亮点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6][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87][明]陶宗仪:《说郛》,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版。
    [88][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89][清]厉鹗:《宋诗纪事》,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90][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91][清]赵翼:《甘二史札记》,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版。
    [2]陈振:《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戴建国:《宋代刑法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戴建国:《宋代法制初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方行:《中国封建经济论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方宝璋:《宋代财经监督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现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7]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
    [8][德]傅海波[英]崔瑞德:《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10]郭东旭:《宋代法制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郭成伟《社会犯罪与综合为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
    [13]黄惠贤、陈锋主编:《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5]何忠礼:《宋代政治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姜锡东:《宋代商人和商业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7]姜锡东:《宋代商业信用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8]贾玉英:《宋代监察制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0]刘建基:《中国古代吏治札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2]孟繁清等:《专制主义与中国封建经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3]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漆侠先生纪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漆侠:《知困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6]漆侠:《宋代经济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27]漆侠主编:《中国改革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8]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9]《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0]单远慕、刘益安等:《中国廉政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31]上海社会科学院编:《宋史刑法志注释》,北京:群众出版社1979年版。
    [32][日]桑原骘藏:《蒲寿庚考》,陈裕菁译,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33]王曾瑜:《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5]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6]王曾瑜:《锱铢编》,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王春瑜主编:《中国反贪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8]王云海主编:《宋代司法制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9]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40]王菱菱:《宋代矿冶业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1]汪圣铎:《两宋货币史》(上、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2]汪圣铎:《两宋财政史》(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43]徐道邻:《中国法制史论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版。
    [44]薛梅卿、赵晓耕:《两宋法制通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5]薛梅卿:《宋刑统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6]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7]周宝珠、陈振主编:《中国历史·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8]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9]张晋藩、郭成伟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宋代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0]张希清等:《宋朝典章制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51]赵晓耕:《宋代法制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2]周密:《中国刑法史》,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53]《中日宋史研讨会中方论文选编》,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韩]曹福铉:《宋朝政府对官吏收受贿赂的政策研究》,《宋史研究论丛》第七辑。
    [2][韩]曹福铉:《宋代官户的商业经营收入研究》,《宋史研究论文集----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编刊》,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版。
    [3][韩]曹福铉:《宋代官户土地占有及其收入》,《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
    [4]蔡罕:《太祖太宗与宋初廉政》,《杭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5]方宝璋:《宋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6]方宝璋:《宋代在财经上对转运使的监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3期。
    [7]郭东旭、郑迎光:《宋朝司法腐败现象简论》,《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8]郭东旭:《宋朝的物价变动与计赃论罪》,《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9]郭东旭:《宋朝以赃致罪法略述》,《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0]郭东旭:《论宋代防治官员经济犯罪》,《宋史研究论文集》1994年年会编刊,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黄启吕:《论中国古代的职务经济犯罪及历代对其危害的认识》,《求索》2001年第2期。
    [12]贺达:《宋代官僚疑难问题之风摭谈》,《河北学刊》1992年第2期。
    [13]韩桂华:《宋代纲运的管理办法》,《宋史研究论文集----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编刊》,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版。
    [14]何忠礼:《宋代官吏的俸禄》,《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
    [15]何忠礼:《宋代的封建统治与赃吏》,《浙江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16]姜锡东:《宋代地主制经济的特权性》,《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增。
    [17]姜锡东:《宋代新兴商人资本交引铺的经营活动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
    [18]贾玉英:《试论王安石变法时期的仓法》,《河南大学学报》1990第1期。
    [19]江晓敏:《宋代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任用、管理与监察》,《南开学报》1994年第1期。
    [20]梁凤荣:《论北宋前期治吏惩贪的特点》,《史学月刊》1996年第5期。
    [21]梁凤荣:《论中国古代防治官吏赃罪的对策》,《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22]李晓:《宋朝的政府购卖制度》,《文史哲》2002年第3期。
    [23]罗益章:《宋代官吏的私盐贩卖》,《盐业史研究》1995年第2期。
    [24]苗书梅:《宋代官吏回避法述论》,《河南大学学报》1991第1期。
    [25]苗书梅:《宋代黜降官叙复之法》,《河北大学学报》1990第3期。
    [26]齐源:《浅论宋初严法治赃吏》,《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
    [27]史旺成:《宋初对官吏贪污受贿的惩处》,《中州学刊》1985年第2期。
    [28]宋采义:《宋代惩治贪官的斗争》,《史学月刊》1990年第5期。
    [29]单玉华:《中国封建社会的倡廉治贪及其历史反思》,《史学月刊》1999年第5期。
    [30]史继刚:《浅谈宋代私盐盛行的原因及其影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31]史旺成:《宋初严法治贪官》,《法学》1983年第7期。
    [32]谭凤娥:《宋代的俸禄制度与宋代的灭亡》,《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3]王曾瑜:《宋朝卖官述略》,《史学集刊》2006年第4期。
    [34]汪圣铎:《宋代卖官鬻爵辨析》,《文史》2006年第4辑。
    [35]汪圣铎:《宋朝官员如何抑制官员贪赃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36]汪圣铎:《宋代钱监管理试析》,《宋史研究论文集----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编刊》,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版。
    [37]王云裳:《论宋代军队的赢利性经营》,《辽宁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38]魏娅娅:《宋代利籴利弊初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3期。
    [39]吴以宁:《人浮政滥的宋代官制》,《史学集刊》1995年第2期。
    [40]姚瀛艇:《论“庆历新政”对宋代吏治的改革》,《史学月刊》1988第1期。
    [41]朱瑞熙:《宋朝官员行政奖惩制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42]朱瑞熙:《宋代官员公费用餐制度概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43]张晋藩:《中国古代惩贪治吏的历史借鉴》,《政法论坛》1990年第4期。
    [44]张邦炜:《宋代官吏经济违法问题考察》,《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1期。
    [45]张邦炜:《宋代“省官益俸”的构想及其实践》,《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46]张邦炜:《宋代禁止官吏经商始于何时》,《中国史研究》1986第4期。
    [47]张学松、刘双:《论宋代官吏贪墨的手段、危害及社会根源》,《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48]张全明:《论宋代税收中的违法处罚》,《江汉论坛》1991年第6期。
    [49]章志远:《略论包拯的惩贪思想与实践》,《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50][日]佐伯富:《关于宋代的公使钱—地方财政研究》,《史林》1971年第53卷1号。
    [51]左连壁:《宋太祖赵匡胤惩贪治吏的启示》,《法学杂志》1995年第3期。
    [1][韩]曹福铉:《宋代官户经济研究》,河北大学1996年博士学位论文。
    [2]陈骏程:《宋代官员惩治研究》,暨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3]王晓龙:《宋代提点刑狱司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4]黄会奇:《唐代职务经济犯罪溯源》,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5]李娟:《西汉官吏经济犯罪现象的文化透视》,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十学位论文。
    [6]郑颖慧:《宋代司法官吏职务犯罪研究》,河北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7]吴原元:《明成化弘治时期经济犯罪探析》,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8]杨桂英:《春秋战国官吏腐败与反腐败述考》,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9]鹿军:《宋代县级公吏职务犯罪考察》,河北大学2005年硕十学位论文。
    [10]江继海:《明代官吏职务犯罪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博十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