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的宗教之维—巴赫金狂欢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宏大的宗教文化历史背景下,此文考察了狂欢与宗教(主要是多神教和基督教)丰富的渊源关系及巴赫金狂欢理论内容中的宗教性主题和宗教文化意义,并试图通过狂欢理论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的个案分析,强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进行一种跨文学、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影响研究的理论尝试。宗教是狂欢得以产生的基本起源,也是巴赫金狂欢理论形成体系规模的理论生发点。如果从史的角度来考察,学界有关狂欢与宗教的探讨可以在此达成共识,即狂欢源于宗教。若对此再加以细化考量,狂欢同宗教的渊源关系不容质疑:一方面狂欢源于多神教,一方面狂欢源于基督教。狂欢可谓是多神教和基督教综合作用的产物,这在欧洲文化史上都有着清晰的记载。巴赫金博古通今,在其代表性的学术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和《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中,直接陈述的宗教观念是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间接表达的宗教理想是其重要叙事策略。诸如:巴赫金的宗教人生,反映了鲜明的宗教意识;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影响,成为其理论得以产生的宗教背景;对话理论和酒神理论成为其可供挖掘的理论资源之一;狂欢的笑和宗教禁忌、狂欢的身体和宗教美学、狂欢的形象和宗教圣贤、狂欢的戏仿和宗教文本等,都通过狂欢理论的内容要素同宗教主题取得了紧密的联系,张扬着宗教精神诉求,构建了文学与宗教文化亲和中的乌托邦理想,从而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宗教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批驳其超离现实的虚幻性同时,肯定了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宗教内涵和对文学研究和宗教研究的重要价值。
     全文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概述巴赫金狂欢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狂欢与宗教关系的历史渊源追溯、宗教与巴赫金思想体系的建构问题、国内外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研究现状和本论文研究方法及相关术语的范围界定,进一步厘清狂欢理论中基本概念的客观含义,进一步明确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研究对象、论证方法、研究原则和基本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说明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巴赫金狂欢理论同宗教的联系有着历史和逻辑两方面的依据。如果从史的角度来考察,学界有关狂欢与宗教的探讨可以在此达成共识,即狂欢源于宗教。在巴赫金的著作中,以新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为论证方法、以民间立场为研究原则、以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三个关键词为基本范畴、以宗教层、文化层、文学层为具体的分析结构,从而体现出一种理论建构的体系性特征。关于巴赫金的研究现状问题,东西方各不相同。巴赫金研究在其故乡最突出的研究特色就是——俄罗斯的巴赫金研究注重俄国本土精神文化内涵的挖掘,明显地走着一条“本土化”的研究路线。比如,探讨狂欢同古罗斯之笑的关系、研究狂欢同中世纪的历史渊源、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等。在西方不仅首次发现了巴赫金,而且对巴赫金的研究更多的是迎合当时文论思潮的话语解读,表现为解读视角与20世纪西方文论关键词的某种契合及其相关焦点问题的论争。西方的巴赫金研究明显不同于俄罗斯的巴赫金研究。二者的一个很重要的不同之处就是——西方的巴赫金研究并不注重俄国本土精神文化内涵的挖掘,而是在还未充分理解巴赫金概念及其内涵之前,就已经强化了诠释其理论的“拓展与挑战”的学术情绪。在我国,巴赫金研究与俄国的“本土化”路线和西方的“他者化”路线截然不同,巴赫金狂欢理论研究可以说已经大致走出搜集整理的初级研究阶段,向着渊源探索、文化寻根和中西文化比较的更高研究阶段迈进。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巴赫金的宗教人格及其挥之不去的宗教情结。从微观角度把握巴赫金的宗教人生和“非宗教的宗教追求”。巴赫金关注狂欢与宗教并不偶然,有着主观和客观的环境因素。主观在于本身的基督徒身份和世界观,客观在于俄罗斯东正教的氛围,巴赫金学术研讨兴趣起初就是围绕着宗教哲学来展开的。若从巴赫金的宗教身份来考证的话,巴赫金本人是一个基督徒,而且终身信仰宗教。可以说,巴赫金的一生,凝结了挥之不去的宗教情结。在童年,巴赫金就受到了俄国东正教的熏陶。一个没有宗教意识的思想家,是绝对创作不出具有宗教内涵的理论的。巴赫金是一位拥有宗教意识的思想家。在他的学术人生和研究理论中,不时闪现宗教的真知灼见。早期,巴赫金关于主体的哲学和美学思考,就具有浓厚的新康德主义色彩。巴赫金同本国宗教思想家的对话与交流,更是其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宗教渊源和学理基础。巴赫金在其狂欢理论的论述中,无论在思维方式,还是在理论借鉴和影响上,都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这主要是对对话理论和酒神理论的承接与发展。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侧重论述对话理论和酒神理论是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宗教哲学基础。一方面,就对话理论来讲,从哲学的高度而言,对话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从语言的角度而言,语言的本质是对话,对话是与独白相对立并存的两种言语方式;不管巴赫金的“他人”与“我”具有怎样的基督教人格论意义,也不管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彰显怎样的自由精神,仅是巴赫金的这种对话理想,就已经承继了宗教话语“我/你”关系的阐释问题。当伊凡诺夫从酒神迷狂状态中总结出了“我”和“你”关系在超越个体经验的集体无意识中所具有的“绝对平等”性质时,巴赫金在对话基础上的兼收并蓄,完全使得狂欢-宗教之间的对立和共存成为对话后的必然结果。也正是在对话这个层面上,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始终以对话哲学为基础,不断延伸深化,形成同上帝的长久对话取向。另一方面,就酒神理论来讲,酒神理论是巴赫金狂欢理论的重要基础来源之一。从始作俑者角度讲,德国的尼采和俄罗斯的维·伊凡诺夫是其直接影响者。若从酒神理论对巴赫金的影响来讲,巴赫金从中汲取的主要是宗教的生死哲学观,而远非酒神的短暂狂欢。一段源于神话的故事,在经尼采和伊万诺夫的形而上升华诠释后,强烈地影响了巴赫金的理论起点和价值取向。尼采的酒神理论和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之间,存在着无比亲密的“对话关系”:一方面巴赫金从神话世界中索取理论资源,通过话语的置换,用“狂欢”取代了“酒神”,将尼采倡导的酒神精神发展成自己独特的狂欢精神;另一方面巴赫金又在遵循酒神理论精髓的同时,在阐释语境、宗教态度、精神所指上,与尼采存在明显的不同,并最终将尼采“梦与醉”的审美艺术理想转换为走向“两种生活”的宗教精神诉求,实现了一种“从神到人的超越之路”。在俄罗斯本土,伊凡诺夫有关酒神理论的宗教阐释视角,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巴赫金狂欢理论中的某些论说。显然,俄罗斯本土文化的亲和性与地域沟通的便利性,无疑强化了巴赫金对酒神理论的深层次解读和理解,而对酒神理论的接受就更加偏重于宗教层面。第二,侧重论述巴赫金狂欢理论产生的宗教背景基础,这以西方基督教文化影响和俄罗斯的“白银时代”为代表,尤其是从宏观角度叙述俄罗斯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宗教背景。诸如拜占庭文化影响的东正教传统,割舍不掉的基督教文化渊源,宗教哲学复兴的“白银时代”等。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巴赫金狂欢理论的要素及其宗教主题。通过狂欢的“笑”论与宗教冲突问题、狂欢的身体与宗教亲和问题、狂欢的形象与宗教圣贤的问题、狂欢的戏仿与宗教文本问题四个方面内容来论述狂欢理论同宗教文化的内在联系与文化内涵。其间,笑是狂欢同宗教关系的一个基本要素。在巴赫金狂欢理论中,狂欢之“笑”与渎神游戏唇齿相依,狂欢之“笑”与宗教禁忌互动共生,狂欢之“笑”与宗教态度相辅相成,由此巴赫金极力批驳那些将诙谐与宗教相对立的观念,提倡二者的亲和与关联。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中,由于同宗教的亲和关系,狂欢的身体是走出了禁欲的樊篱,突破了西方传统哲学的二元论认知,拥有了一种宗教文化内涵,一种“宗教价值”和一种宗教美学蕴涵。在狂欢理论的阐释中,巴赫金史无前例地将小丑、傻瓜和骗子列入文学形象体系之中,并且认为这些形象具有世界性的文学意义,同时,巴赫金又赋予“小丑”和“傻瓜”一种神秘的内涵。这同古老神话中的文化英雄——造物主,及俄罗斯传统中的“圣愚”,都有着亲缘关系,并在巴赫金所言及的颠覆、“贬低化”、“加冕和脱冕”和“他者”的视野中,获得了独特的宗教性内涵,拥有着宗教圣贤的文化原型。若从正统文学的角度来审视的话,狂欢化文学无疑是“下里巴人”对“阳春白雪”的勇敢挑战。但是,若从宗教的视角来考察的话,这不为人正视的“小丑”和“傻瓜”,恰是由宗教中的“文化英雄”和“圣愚”原型演化而来。因为,无论是“文化英雄”,还是“圣愚”现象,都绝非为单一的“敌基督教的”文化,反而是一种亲基督教的文化。在狂欢的戏仿和宗教文本的论述中,巴赫金强调了“梅尼普体和狂欢化”对宗教文本创作的影响、“基督文学”中的“狂欢化”因素和“拉丁语诙谐文学”与“神圣的戏仿”的密切关系,更为直接地表述了狂欢同宗教文学创作之间的文化联系。
     第五部分,主要论述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精神诉求问题。不可否认,“理想世界是宗教和文学的永恒主题”。作为宗教,都含有一种否定现实人生的怀疑态度。如佛教的追求来世、基督教的救赎意识,最终在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选择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心理的安慰。在狂欢理论中,从表面看,巴赫金对狂欢活动中的物质存在大加描摹,但从深层次讲,他在颠覆现有存在的众多束缚中,始终期盼一种人的精神存在和精神彼岸,一种十分抽象的宗教精神上的东西。在诸如“交替与更新”、“肯定与否定”、“第二种生活”等看似对立的二元论概念中,巴赫金都赋予其精神解放的深刻内涵,从而在人性追问中,显出人类生命诉求间的原初样态,在狂欢中寻找人终极的归宿,在颠覆中期盼人的精神解放,凸显一种宗教精神诉求。
     第六部分,主要论述巴赫金狂欢理论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宗教史研究中的宗教反馈问题。巴赫金狂欢理论宗教性维度的价值还不仅在于它同宗教传统、宗教观念的关联。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狂欢理论也拓展了人们对宗教传统和宗教观念的理解,甚至使“狂欢”本身成为带有某种宗教意味的元素,以至于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宗教史研究中,不时地反馈着由“狂欢”带来的新鲜视点。在中国的当代文学研究中,出现了狂欢化文学创作和对狂欢理论进行宗教视角的探讨和研究。在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中,尤其是在俄国文学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和法国文学的拉伯雷研究中,巴赫金狂欢理论丰富了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并且为如上文学作品宗教层面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可资运用的话语资源和方法论基础。同时,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远远超出文艺学和哲学的范畴,一定程度上介入到宗教史研究的学理层面,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宗教史理解的多元性特征,深深影响了宗教史中的狂欢研究和笑研究,诸如儒思·蔻斯、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等,就将巴赫金的狂欢思想同基督教相联系,同宗教史相沟通,在充分认识到狂欢的宗教价值的同时,进行了有益的吸收和改造,从而使宗教史研究呈现出较之从前截然不同的理论风貌。
     总之,狂欢与宗教的关系复杂而暧昧,其文化亲和中的乌托邦理想日益成为学人予以褒奖的论题。而狂欢与宗教的暧昧关系问题,狂欢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亲和问题,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巴赫金的宗教观问题和生命哲学问题,也将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互通中,在当代学者的阐释中获得新的内涵。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狂欢在宗教方面的意义和影响都是很大的。巴赫金狂欢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宗教视角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学术课题。
By other's faults, wise men correct their own. The dissertation aims at a theoretic and comparative study in cross-literature and cross-cultur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vast religious culture. It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nival and religions (mainly the polytheism and the Christianity), themes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s of the religion in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It’s the commencement of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that the carnival is originated from the religion. Historically, the academia has already reached a consensus, in which the carnival is derived from the religion. By scrutinizing, we can find a definite relation of its origin: the carnival is derived from polytheism as well as the Christianity. To some extent, the carnival is the synthetic product by mixing polytheism and the Christianity, which has been clearly proved in the European cultural history. In his seminal works of Dostoyevsky’s Poets and Rabelais’s novels and Folk Culture during Middle-age and Renaissance, Mikhail Mikhailoviech Bahktin, who is erudite and well-informed, directly put religious thoughts as the crucial components, and regards embedded religious ideals as its important narrative strategies. For instance, Bakhtin’s religious life reflects his prominent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Influences from the Christian culture and Russia’s“Silver Times”serve as its religious background for his theory; Discourse Theory and Dionysiac Theory are taken as one of the theoretic resources which can be further delved into. Carnival elements in content forge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ligious theme: carnival laughs and religious taboos, carnival body and religious aesthetics, carnival images and saints of the religion, carnival parodies and religious texts; In doing so,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appeals pervade, constructing a in the intimacy between the literature and the culture, and having an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in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though criticizing Bahktin’s illusion, i.e. a detachment of the reality, gives applause to religious connotations in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and values in the study of the religion. This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contents of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including the origin of the carnival and the relig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igion and Bakhtin’s frame of work,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of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in addition to his research methods. The author clarifies some key term’s defining boundaries, and elaborates its research objects, approaches, principles, etc, to explain the framework of the dissertation in terms of contents and theories. On a historical and logical basis is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connected with the religion. Historically, the academia has already reached a consensus, in which the carnival is derived from the religion. The new reasoning approach of dualistic way of thinking, the research principle in the folklore, the basic domain limited into three key words, carnival day, carnival style and carnivaleque, combined with the concrete analyzing structure on the religious, cultural and literary level, contributes to some kind of systematic features of theory constructing in Bakhtin’s works. The study on Bakhtin nowadays differs from western to oriental states. One prominent feature of the study on Bakhtin in his homeland is—paying more attention on the discovery of Russia’s local denotations of the spiritual culture, and distinctively practicing a route of“localization”, for instance, by discussing the relation of carnivals and laughs, researching on historical relations between carnivals and the Ages, and studying extended issues, such as intellectuals’fate. The western world not only discovers Bakhtin, but also studies him in line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in discourse towards trends of literary thoughts of the day. It distinguishes itself as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the angle of reading and key words of 20th century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and contests of related issues. The western study on Bakhtin is marked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Russia. One important distinction is that western study on Bakhtin has no concern about Russia’s local spiritual culture. Rather, they have already intensified the theory’s academic aspects of“expansion and challenge”before the fully understandings of Bakhtin’s definitions and connotations. Markedly distinguished from Russia’s“localization’and western“otherness”, the research on Bakhtin in China is stepping beyond the elementary stage of data collection and settlement, and striving upward to discover origins, cultural roots, and comparison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 second chapter holds a microscopic view by describing Bakhtin’s religious personality and his religious complex,“un-religiously religious pursuit”. Bakhtin’s concern with the carnivals and the religion is not accidental, but derived from subjective elements and objective environments. With his Christian identity and religious tendencies as subjective elements and objectively influenced by Russia’s Orthodox, Bakhtin develops his academic interest initially beginning with the religious philosophy. Considered from the religious identity, Bakhtin is a Christian, and also, a lifelong believer of the religion. To some extent, Bakhtin’s life is permeated with the overwhelming religious complex. Russian Othodox acts as the edification for Bakhtin’s childhood. An ideologist without the religious thought is totally insulated from creating theories full of religious connotations. As an ideologist with religious thought, Bakhtin enlightens his academic life and research theories with religious philosophy. Bakhtin’s early thought on philosophical and aesthetic aspects of the subjects takes on the thick Neo-Kantian color. Bakhtin’s 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on with Russia’s other religious ideologists is one of his more important academic activities.
     The third chapter explains religious origins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Bakhtin builds his theory with a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no mater in terms of thinking patterns or its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influences. It’s a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Theory and Dionysiac Theory. Firstly, the paper focuses upon the claim that Discourse Theory and Dionysiac Theory are philosophical and religious foundations of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On the one hand, dialogue, in a philosophical sense and within a boundary of discourse theory, is human’s basic way of exist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s, the dialogue is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Dialogue and monologue, coexisting and opposing, are two speech patterns. No matter to what extent the religiously humanistic significance that Bakhtin’s“others”and“I”have, and to what extent the free spirit is presented in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it is only his ideal of dialogue that inherits the interpretation of“I”and“others”in the religious discourse. When Ivanov concludes that“absolute equality”exists in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in“I”and“others”from Dionysiac Theory, Bakhtin’s absorption and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dialogue, totally impels contradictions and co-existences between the carnival and the religion become inevitable after the dialogue. It is also on the level of dialogue that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insists upon the basis of the dialogic philosophy, continuously enriches itself, and develops into an eternal direction of dialogue with the God.
     On the other hand, Dionysiac Theory is an important source for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to which Nietzsche and Ivanov are both directly contributing. The Dionysiac Theory enlightens Bakhtin’s philosophy of birth and death, rather than temporary carnival. A passage from the mythology, after Nietzsche and Ivanov’s metaphysical and refined interpreting, has greatly influenced Bakhtin’s theoretic commencement and his value-orientations.
     Between Nietzsche’s Dionysiac Theory and Bakhtin’s carnival an extreme intimacy of“dialogic relation”exists. On the one side, Bakhtin borrows resources from the mythological world, and permutes“Dionysus”with the“Carnival”by way of“displacement”in discourse, and at last, develops Nietzsche’s Dionysian spirit into his unique carnival spirit; on the other side, Bakhtin apparently leads a different way from Nietzsche ranging from interpreting contexts to religious attitudes and spiritual orientations in the following souls of the Dionysiac Theory. He eventually transforms Nietzsche’s aesthetically artistic ideal of“Traum und Rausch”(“Dream and Drunk”) into a religious spiritual demand of“leading two lives”, and fulfills“a transcendental journey from the God to the man”.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Russia, Ivanov’s explanation of Dionysiac Theory has also influenced some parts of Bakhtin’s theory. Apparently, Bakhtin’s intimacy with Russian local culture and convenience in communications has strengthened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Dionysus Theory in a deep level, which contributes to Bakhtin’s religious preference in his theoretic acceptations.
     Secondly, focusing on the religious basis for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the paper lays emphasis upon the influence of Christian culture and Russia’s“Silver Time”,and in particular macroscopically discusses Russia’s unique religious background; including the Orthodox tradition under Byzantium culture, Christian culture origin and“Silver Time”in philosophy renaissance. Generally speaking, Orthodox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ussia’s social life and spirit in terms of scale and culture. It exerts an enormously immeasurable influence over Russian’s humanistic culture,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and arts.
     The fourth chapter explains crucial elements and its religious theme in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It elaborates on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tween Carnival Theory and the religious culture,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laughs and religious conflicts, carnival bodies and the religious intimacy, carnival images and religious saints, carnival parody and religious texts. Among them, laughter is a basic element in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ligion. Bakhtin’s carnival is closely next to profaneness, taboos and religious attitude, and thus, he zealously argues against opposing jocosity with the religion, and calls for intimacy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wo parties. Deriving from its intimacy with the religion, the carnival human bodies unbridle their asceticism and break through the dualist acquisition in the western philosophy tradition; thus it embraces some essence of religious culture, a portion of“religious value”and sort of religious esthetics. In the Carnival Theory, Bakhtin describes clowns, fools and cheaters in literatures, and endows them with sort of mysterious connotations as well as worldwide literary meanings. They are of the same kinship with heroic figures like the Creator, the Devine Fool in Russian tradition, and have obtained special religious meanings in Bakhtin’s topple, debasement,“crown and de-crown”and“others”. In the context of the Orthodox literature, the carnival literature can be considered as a challenge of“high literature”against the“low literature”. But if regarded from a religious perspective, the degraded fool and clown develops from the prototype of the“cultural hero”and“divine fool”in religion, because neither the cultural hero nor the divine fool is a single anti-Christian culture. On the contrary, they belong to a pro-Christian culture. In carnival parodies and religious text-telling, Bakhtin emphasizes impacts of“Mennippean and Carnivalesque”upon religious texts, relationships between“carnival”elements in Christian literature and“Latin Satire”together with“sacred parody”, and more directly presents cultural links between the carnival and the making of religious literature.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describes the religious resort in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Ideal world is the eternal theme to the religion and the literature. Religion tends to negate the real world, such as the return of life in Buddhism, the idea of redemption in Christianity, in order to eventually obtain spiritual fulfillments and psychological comforts. Less caring the physical presence, or not at all, Bakhtin subverts the existing fetters. He always expects human’s spiritual presence and the“spiritual otherness”, one extremely abstract religious spirit. Among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binary oppositions, such as the“alternation and upgrade”,“affirm and negate”,“a second life”, Bakhtin endows them with connotations of spiritual emancipations and exposes human’s original resort towards the human personalities. He is seeking human’s“ultimate home”in the carnival, the spiritual emancipation in the subversion, the Dionysiac increasingly fierce spirit in the carnival, together with a kind of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resort.
     The sixth chapter discusses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and its influences in China. The value of Bahktin’s Carnival Theory lies in its religious tradition and ideas. Moreover,it goes so deep as to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religious culture and ideas, and find the carnival itself as some elements in a religious background. In this way, ideas concerning the carnival in China’s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come up now and again with fresh views brought about by the carnival. Bahktin’s Carnival Theory enriches perspectives on China’s research on Dostoevsky and Rabelais, and adds useful language resources and methodology foundations on the religious aspects of the literary works. Far beyond the literary arts and the philosophy,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touches upon the religious history studies; it also shows the plural featur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religious history with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ver carnival and laughs research; for example, Ruth Coates have connected Bakhin’s Carnival Theory with the Christianity and the religious history, and they have made useful adjustments on the foundations of carnival’s religious value, which helps the research on religious history with different features and styles.
     In a wor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nival and religions are complex and ambiguous, among which the utopia ideals in the cultural intimacy become heated issues for scholars. Issues around ambiguou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arnival and the religion, intimacy between the carnival culture and the religious culture, and the broadened topic concerning Bakhtin’s religious view and life philosophy, will obtain new meanings during communication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scholars’interpretations. Thus,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carnival is immeasurably important in terms of religious significance and its impact. The religious research of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in the literary study is worthwhile for a deep exploration academically.
引文
1А.П.Валицкая,Д.П.Бак,К.Г.Исупов,В.Л.Махлин,О.Е.Осовский поставитель:Проблемы бахтинологии\Бахтинолог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переволы публикации,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Алетейя, 1995г,с.1.
    2А.П.Валицкая,Д.П.Бак,К.Г.Исупов,В.Л.Махлин,О.Е.Осовский поставитель:Проблемы бахтинологии\Бахтинолог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переволы публикации.,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Алетейя, 1995г,с.10.
    3Peter Hitchcock,Interview with David Shepherd,in Bakhtin/ Bakhtin:Studies in the Archive and Beyond,ed. Peter Hitchcock(Duke University ,1998).转引自梅兰著:《巴赫金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年 5 月版,第 18 页。
    4T.zvetan.Todorov,“Viaggio nellacritica americana”,lettera,4(1987),12.
    5理查德·罗蒂:《实用主义的影响》(Consequences of Pragmatism,Minneapolis,Uniw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2),p.151.
    6[意]安贝托·艾柯等著:《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第 32 页。
    7[意]安贝托·艾柯等著:《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第 33 页。
     8[意]安贝托·艾柯等著:《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第 119 页。
    9[美]汤普逊:《理解俄国:俄国文化中的圣愚》之《中译本前言》,杨德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 页。
    10[意]安贝托·艾柯等著:《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第 4 页。
    11[意]安贝托·艾柯等著:《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第 4 页。
    12[意]安贝托·艾柯等著:《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第 105 页。
    13张志刚著:《宗教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9 页。
    14梅兰著:《巴赫金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版,第 9 页。
    15刘华:《矛盾与悖论:巴赫金的〈镜中人〉》,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6 期,第 160 页。
    16[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第 29 页。
    17[英]爱德华·泰勒著:《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重译本)之《总序》,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 月版。
    18[英]爱德华·泰勒著:《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重译本),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 月版,第 1 页。
    19[英]爱德华·泰勒著:《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重译本),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 月版,第 756 页。
    20金亚娜、刘琨、张鹤等著:《充盈的虚无:俄罗斯文学中的宗教意识》,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年 10 月版,第 17 页。
    21参见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张筠蕾的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欧洲狂欢节的起源》中的相关论述,载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22[俄]格奥尔基·弗罗洛夫斯基著:《俄罗斯宗教哲学之路》,吴安迪、徐凤林、隋淑芬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版,第 9 页。
    23[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 1997 年 2 月版, 第419-420 页。
    24王建刚:《狂欢:巴赫金对话理论现实取向的世俗化》,载《浙江学刊》1999 年第 5 期,第 105 页。
    25“封斋前的星期二”或“封斋前三天”。——译者注,在德语国家则被称为“Fastnacht” “大斋期前夜”。——译者注
    26[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 页。
    27[俄]格奥尔基·弗罗洛夫斯基著:《俄罗斯宗教哲学之路》,吴安迪、徐凤林、隋淑芬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版,第 9 页。
    28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57 页。
    29杨慧林:《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神学进路》,参见刘光耀、杨慧林主编:《神学美学》(第 1 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6 年 12 月版,第 90 页。
    30夏忠宪著:《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65 页。
    31蒋世杰:《〈浮士德〉:充满生命狂欢的复调史诗》,载《外国文学评论》1994 年第 2 期,第 82 页。
    32王平:《漫话巴西狂欢节》,载《世界文化》2002 年第 4 期,第 38 页。
    33参见 Julio Caro Baroja, EL Carnival: Analisis Historico-Culturel, Madrid: Taurus, 1965, p. 144. 独裁统治着弗朗哥曾于 1937-1975 年以“狂欢节是异教传统”为借口禁止在西班牙举行狂欢节,卡罗·巴罗哈针对此指出“狂欢类型的节日并非异教的专利,在基督教内部也存在着颠覆性的疯狂节日。”Peter Burke,Popular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Europe,pp.192-199, pp.207-243.彼得·伯克认为,狂欢节与基督教内部的疯狂节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卡罗·巴罗哈的观点详见 Max Harris,Carnival and other Christian Festivals: Folk Theology and Folk Performance, pp. 7-9.
    34Eamon Duffy, The Stripping of the Altars: Traditional Religion in England 1400-1580,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 16. 转引自 Max Harris, Carnival and other ChristianFestivals: Folk Theology and Folk Performance, p. 141.
    35Max Harris, Carnival and other Christian Festivals: Folk Theology and Folk Performance, pp. 7-9, 139-144.
    36参见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张筠蕾的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欧洲狂欢节的起源》中的相关论述,载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37关于宗教的划分,有下列几种类型:按历史时期来划分,包括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近现代宗教);按神灵数量来划分,有一神教、多神教、二元神教等等;从政治意义上而言,宗教有国教、非国教、异教、民间宗教与秘密宗教等等;按地域划分,则包括民族宗教、世界宗教等等。参见张广智主编:《世界文化史》(古代卷),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8 月版,第 26 页。
    40[英]约翰·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4 月版,第 133 页。
    41[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著:《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 月版,第 112 页。
    42[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之《导言——问题的提出》,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 页。
    43[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之《导言——问题的提出》,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 页。
    44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50 页。
    45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50 页。
    46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50 页。
    47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3 页。
    48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4 页。
    49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5 页。
    
    50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8-169 页。
    51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9 页。
    52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9 页。
    53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14 页。
    
    54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50 页。
    55张开焱著:《开放人格——巴赫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年 5 月版,第 242 页。
    56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0 页。
    57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1 页。
    58张开焱著:《开放人格——巴赫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年 5 月版,第 243 页。
    59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0 页。
    60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0 页。
    61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1 页。
    62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1 页。
    63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2 页。
    64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2 页。
    65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2 页。
    66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2 页。
    67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 页。
    68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4 页。
    69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2-173 页。
    70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0 页。
    71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0 页。
    72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7 页。
    73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0-161 页。
    
    74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54 页。
    75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54-355 页。
    76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5 页。
     77王正龙等编著:《文学理论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7 月版,第 11 页。
    
    78《与俄罗斯文论家谈巴赫金》,载《中华读书报》2005 年 2 月 2 日版。
    79《与俄罗斯文论家谈巴赫金》,载《中华读书报》2005 年 2 月 2 日版。
    80Ruth,Coates, Christianity in Bakhtin:God and Exiled Author,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9.
    81С.Франк.С Нами Бог.Париж.1946.
    82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88 页。
    83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89 页。
    84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 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89-590 页。
    85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90 页。
    87夏忠宪著:《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11 月版,第 187 页。
    88Ruth.Coates,Christianity in Bakhtin:God and Exiled Author,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89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之《序》,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0 页。
     90参见 Ruth·Coates,Christianity in Bakhtin:God and the Exiled Author,Cambridge1998,p127.
    98[俄]B·瓦赫鲁舍夫著:《围绕巴赫金的“狂欢化” 理论的悲喜剧游戏》,夏忠宪译,载《俄罗斯文艺》1999 年第 3 期,第 57 页。
    99[俄]B·瓦赫鲁舍夫著:《围绕巴赫金的“狂欢化” 理论的悲喜剧游戏》,夏忠宪译,载《俄罗斯文艺》1999 年第 3 期,第 57 页。
    100[俄]B·瓦赫鲁舍夫著:《围绕巴赫金的“狂欢化” 理论的悲喜剧游戏》,夏忠宪译,载《俄罗斯文艺》1999 年第 3 期,第 57 页。
    101[俄]B·瓦赫鲁舍夫著:《围绕巴赫金的“狂欢化” 理论的悲喜剧游戏》,夏忠宪译,载《俄罗斯文艺》1999 年第 3 期,第 57 页。
    102夏忠宪著:《俄罗斯的巴赫金研究一瞥》,载《俄罗斯文艺》1995 年第 4 期,第 64 页。
    103夏忠宪著:《俄罗斯的巴赫金研究一瞥》,载《俄罗斯文艺》1995 年第 4 期,第 64 页。
    104夏忠宪著:《俄罗斯的巴赫金研究一瞥》,载《俄罗斯文艺》1995 年第 4 期,第 64 页。
    107参见 2004 年 6 月 18 日由湘潭大学在中国湖南长沙举办的国际研讨会所编印的《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预印集)》。
    109The Dialogics of Critigue:M.M.Bakhtin and Theory of Ideology,Lon donand New York,1992.
    110David KD anow,The Thought of Mikhail Bakhtin,Macmillan,1991.
    111Ruth.Coates,Christianity in Bakhtin:God and Exiled Author,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10.
    112Ruth.Coates, Christianity in Bakhtin:God and Exiled Author,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10.
    113参见 B.C.瓦赫鲁舍夫:《围绕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的悲喜剧游戏》,夏忠宪译,载于《俄罗斯文艺》,1999 年第 3 期。
    114[英]马尔科姆·琼斯著:《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赵亚莉、陈红薇、魏玉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版,第 33 页。
    115Ruth·Coates.Christianity in Bakhtin:God and the Exiled Author,Cambridge1998,p.2.
    116Ruth·Coates.Christianity in Bakhtin:God and the Exiled Author,Cambridge1998,p.3.
    117Quoted in Ben Highmore,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London:Verso,2002),p.122.转引自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2005 年 12 月版,第 63 页。
    118M.E.Gardiner,Critiques of Eueryday Life,trans,(London:Routledge,2000),pp.98-99. 转引自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2005 年 12 月版,第 63 页。
    119转引自[澳大利亚]约翰·多克著:《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文化史》,吴松江、张天飞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9 月版,第 268 页。
    120[美]帕特里奇著:《狂欢史》之《作者前言》,刘心勇、杨东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 页。
    121[美]帕特里奇著:《狂欢史》之《译者序》,刘心勇、杨东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2 页。
    122转引自[澳大利亚]约翰·多克著:《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文化史》,吴松江、张天飞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9 月版,第 273 页。
    123转引自[澳大利亚]约翰·多克著:《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文化史》,吴松江、张天飞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9 月版,第 273 页。
    124Gardiner,Michael,http://www.ualberta.ca/~di/csh/csh10/bakhtin.html,2001 年 3 月 25 日下载。
    125转引自梅兰的《国外巴赫金研究概况》,载《外国文学研究》2001 年第 4 期,第 119 页。
    126[美]约翰·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 9 月版,第 122页。 俄国学者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如俄国布拉考夫热斯科(Blagovezhensk)教育学院的欧科豪夫(Pavel Ol'khov)认为巴赫金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一部分,但又超越了它。他指出,巴赫金把自己的对话主义看作对日益乏味和教条化的苏联官方意识形态的反应,并以此此表达他希望官方的辩证法能回到其对话的本源的愿望(。参见Adlam,Carol ed.,Face to Face:Bakhtin in Russia and the West,Sheffield,England:Sheffield Academic Press,1997,p.27.)欧科豪夫的观点,也能透露出当前俄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又如,在 1983 年,戴尔涅尔(Тэрнер)曾认为,在把“另一种精神向度的紧张感”(《острое чувство иных духовных измерений 》)带入生活的时候,节庆性的仪式也起着支持社会价值体系和统一社会思想的作用。(参见Л.С.Дмитриева.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праздничной культуры в работах М.Бахтина. “Проблемы бахтинологии\Бахтинолог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переволы публикации”)
    127Ruth.Coates, Christianity in Bakhtin:God and Exiled Author,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129[挪威] 英格威尔特·萨利特·基尔胡斯著《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9 月版,第 127 页。
    130[英]彼得·伯克著:《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杨豫、王海良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
    131Caryl.Emerson, “Keeping the Self-Intact During the Culture Wars:A Centennial Essay for Mikhail Bakhtin”,in New Literary History,Vol.27,No.1,1996,p.107-126. 转引自梅兰的《国外巴赫金研究概况》,载《外国文学研究》2001 年第 4 期,第 119 页。
    132[美]约翰·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 9 月版,第 2 页。
    133[英]约翰·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4 月版,第 133 页。
    134[英]约翰·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4 月版,第 133 页。
    135董小英:《巴赫金与后现代情结》,载《外国文学动态》1998 年第 5 期,第 37 页。
    136参见 Bell Michael Mayerfeld and Gardiner, Michael, eds., Bakhtin and the human sciences: on Last Words,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1998, pp. 5-7. 转引自梅兰的《国外巴赫金研究概况》,载《外国文学研究》2001 年第 4 期,第 120 页。
    137梅兰:《国外巴赫金研究概况》,载《外国文学研究》2001 年第 4 期,第 119 页。
    138参见巴赫金,《问题》从 124 页开始,有关狂欢节和梅尼普斯的论述。
    139转引自[美]尼娜·铂利堪·斯特劳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女性问题》之《导言》,宋庆文、温哲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1 月版,第 6 页。
    140参见 Bauer, Dale, Gender in Bakhtin’s Carnival, in Feminism:an Anthology of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Warhol, Robyn R.and Herndl, Diane P., eds., NewBrunswick: Rutgers Uiversity Press, 1991. 转引自梅兰的《国外巴赫金研究概况》,载《外国文学研究》2001 年第 4 期,第 120 页。
    141Michael Holquist, Dialogism: Bakhtin and His World,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142转引自[美]尼娜·铂利堪·斯特劳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女性问题》之《导言》,宋庆文、温哲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1 月版,第 6 页。
    143戴尔·鲍尔(Dale Bauer)主编:《女性主义,巴赫金和对话体》(Feminism,Bakhtin,and theDialogic),奥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1991 年版。
    144转引自[美]尼娜·铂利堪·斯特劳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女性问题》之《导言》,宋庆文、温哲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1 月版,第 5 页。
     145金元浦主编:《多元对话时代的文艺学建设》,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2 年版。
    146柳若梅:《中俄文化交流新的一页——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侧记》,载《中国俄语教学(季刊)1999年第 1 期,第 59 页。
    147曾军著:《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6 月版。
    148郝斌:《2007“跨文化视界中的巴赫金”全国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载《俄罗斯文艺》2007 年第 4 期,第 94 页。
    149钱中文:《论巴赫金的交往美学及其人文科学方法论》,载《文艺研究》1998 年第 1 期,第 79 页.
    150《中国教育报》,2003 年 4 月 4 日第 7 版。
    151钱中文:《论巴赫金的交往美学及其人文科学方法论》,载《文艺研究》1998 年第 1 期,第 79 页.
    152刘康:《“巴赫金研究:西方与中国”研讨会综述》,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94 年第 2 期,第 122 页。
    153马理:《双面的雅努斯——试析巴赫金美学人类学主体性的涵义问题》,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6 期。
    154戴春梅的硕士论文《论巴赫金狂欢化思想的文艺学意义》,曲阜师范大学 2007 年。
    155周卫忠:《从狂欢、对话的未完成性看巴赫金的真理观》,载《温州大学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2期。
    156凌建候:《狂欢理论与史学考证》,在《俄罗斯文艺》2008 年第 1 期,第 59 页。
    157凌建候:《狂欢理论与史学考证》,在《俄罗斯文艺》2008 年第 1 期,第 59 页。
    158熊进平、陈平辉:《论巴赫金小说诗学的能指与阈限》,载《抚州师专学报》1999 年第 4 期,第 46 页。版。
    161在该论著中,夏忠宪总结了俄罗斯巴赫金研究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对巴赫金的哲学思想的研究投入较多,而对其理论的出发点——文艺学本身尚需深化的问题研究不够。对有些问题的分析有人为的政治化、宗教化之嫌。”(见夏忠宪的《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7 页。)
    162夏忠宪著:《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65 页。
    163夏忠宪著:《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65 页。
    164王建刚著:《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9 页。
    165王建刚著:《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9 页。
    166王建刚著:《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1 页。
     167廖炳惠:《论述与对话:巴克定逝世十周年》,台北《中外文学》第十四卷第四期,1985 年版。
     168张广智主编:《世界文化史》(古代卷),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8 月版,第 25-26 页。
    169[美]弗雷德里克 ·斯特伦著:《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金泽,何其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11 月版,第 3 页。
    170[法]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梁东、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7 月版,第 42 页。
    171吕西安·戈尔德曼著:《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4 页。
    
    172徐田秀:《陀思妥耶夫斯基宗教意识分析》,载《湖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 2 期,第 177 页。
    173Carol Adlam, ed., Face to Face: Bakhtin in Russia and the West, Sheffield, Englan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7, p. 24. 转引自梅兰的《国外巴赫金研究概况》,载《外国文学研究》2001 年第 4 期,第 117 页。
    174[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著:《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 月版,第 162 页。
    175Турбин В.Н,Карновал:религия,полигика ,теософия// Бахтинский сборник Вып 1 ,М,1990 ,С.25 转引自赵晓彬:《洛特曼与巴赫金》,载《外国文学评论》2003 年第 1 期,第 15 页。
    176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 155-156 页。
    177赵晓彬:《罗特曼与巴赫金》,《外国文学评论》2003 年第 1 期,第 15 页。
    178舍勒著:《死·永生·上帝》(孙周兴译)之《总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0 月版。
    179И.А.Есаулв.Полифония и соборность(М.М.Бахтин и Вяч.Иванов).Составитель Н.Д.Тамарченко.Словник Бахтинского тезауруса.М.Российск.гос.гуманит.ун-т.1997г.с133.
    
    180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9 页。
    181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29 页。
    182季明举:《巴赫金及其理论的斯拉夫主义性质》,载《俄罗斯文艺》2008 年第 1 期,第 48 页。
    183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80 页。
    184季明举:《巴赫金及其理论的斯拉夫主义性质》,载《俄罗斯文艺》2008 年第 1 期,第 48 页。
    185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82 页。
    186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之《序》,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187晓都:《巴赫金“寻根”》,载《外国文学评论》,1994 年第 4 期。
    188指权威的声音与具有内在说服力的统一。——引者注。
    189[英]马尔科姆·琼斯著:《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赵亚莉、陈红薇、魏玉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版,第 217 页。
    190梅兰:《对象世界与关系世界——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与巴赫金狂欢化思想比较》,载《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 年第 2 期。
    191[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著:《米哈伊尔·巴赫金》之《前言》,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2 月版,第 162 页。
    192[俄]别尔嘉耶夫著:《俄罗斯思想》,雷永生、邱守娟译,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6 页。
    193张开焱著:《开放人格——巴赫金》,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0 年 5 月版,第 25 页。
    194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56 页。
    195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56 页。
    196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56 页。
    197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89 页。
    198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90 页。
    199魏少林:《巴赫金与巴赫金难题》,载《江淮论坛》2000 年第 3 期,第 73 页。
    200[俄]孔金、孔金娜著:《巴赫金传》,张杰、万海松译,东方出版中心 2000 年 6 月版,第 13 页。
    201[俄]孔金、孔金娜著:《巴赫金传》,张杰、万海松译,东方出版中心 2000 年 6 月版,第 13 页。
    202И.А.Есаулв.Полифония и соборность(М.М.Бахтин и Вяч.Иванов).Составитель Н.Д.Тамарченко.Словник Бахтинского тезауруса.М.Российск.гос.гуманит.ун-т.1997г.с133.
    203在此次调查中,位居前 20 名的哲学家依次为:别尔嘉耶夫、洛谢夫、弗洛连斯基、布尔加科夫、马马尔达什维利、伊里因、伊里因科夫、弗兰克、阿斯姆斯、巴赫金、列宁、洛斯基、舍斯托夫、罗札诺夫、索罗金、吉米列夫、普列汉诺夫、施别特、波格丹诺夫。详细情况参见《俄罗斯哲学会通报》,1999 年第四期;转引自:安启念著:《俄罗斯向何处去——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 11 月版,第 18 页。
    204夏忠宪著:《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11 月版,第 3 页。
     205[意]安贝托·艾柯等著:《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书店,第 44 页。
    
    206[德]哈贝马斯:《道德意识和交往行动》,美因兹—法兰克福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76 页。
    207王先霈、王又中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2006 年 5 月版,第 303 页。
    208王先霈、王又中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2006 年 5 月版,第 304 页。
    209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88 页。
    210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99-200 页。
    211[西班牙]雷蒙·潘尼卡:《宗教内对话》,王志成、思竹译,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9 页。
    212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 74-75 页。
    213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40-341 页。
    214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哑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86 页。
    215张欣:《从对话看宗教因素对巴赫金小说理论的影响》,载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第 9 页。
    216[西班牙]雷蒙·潘尼卡:《宗教内对话》,王志成、思竹译,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 年版。
    217Ruth Coates, Christianity in Bakhtin: God and Exiled Author,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8
    218程金海:《复调理论中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宗教意味》,载《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 8 月,第 58-59 页。
    
    220汪剑钊编选:《别尔嘉耶夫集:一个贵族的回忆和思索》,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第 16 页。
    221汪剑钊编选:《别尔嘉耶夫集:一个贵族的回忆和思索》,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第 30 页。
    222周国平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12 月版,第 71 页。
    223[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尼采读本》之《导言》,周国平选编·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版,第 5 页。
    224[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尼采读本》,周国平选编·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版,第 231 页。
    225[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尼采读本》,周国平选编·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版,第 232 页。
    226[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尼采读本》,周国平选编·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版,第 232 页。
    227[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尼采读本》,周国平选编·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版,第 232 页。
    228夏忠宪著:《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65 页。
    229黄世权:《两种美学乌托邦:酒神精神与狂欢精神——论尼采美学与巴赫金美学的对话关系》,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 7 月版,第 83 页。
    230[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尼采读本》,周国平选编·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版,第 2 页。
    231[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尼采读本》,周国平选编·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版,第 3 页。
    232[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尼采读本》,周国平选编·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版,第 3-4 页。
    233[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尼采读本》,周国平选编·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版,第 4 页。
    234[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尼采读本》,周国平选编·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版,第 4 页。
    235[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尼采读本》,周国平选编·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版,第 4 页。
    236[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尼采读本》,周国平选编·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版,第 5 页。
    237[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尼采读本》,周国平选编·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版,第 5 页。
    238[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尼采读本》,周国平选编·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版,第 5 页。
    239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86 页。
    240黄世权:《两种美学乌托邦:酒神精神与狂欢精神——论尼采美学与巴赫金美学的对话关系》,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 7 月版,第 84 页。
    241黄世权:《两种美学乌托邦:酒神精神与狂欢精神——论尼采美学与巴赫金美学的对话关系》,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 7 月版,第 84 页。
    242黄世权:《两种美学乌托邦:酒神精神与狂欢精神——论尼采美学与巴赫金美学的对话关系》,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 7 月版,第 84 页。
    243娄奕娟著:《从神到人的超越之路:尼采和巴赫金》,载《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年 3 月版,第 11 页。
    244参见巴赫金著:《巴赫金二十年代文集》,基辅 NEXT 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48 页。转引自夏忠宪著;《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84 页。
    245参见巴赫金著:《巴赫金二十年代文集》,基辅 NEXT 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48 页。转引自夏忠宪著;《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84 页。
    246黄世权:《两种美学乌托邦:酒神精神与狂欢精神——论尼采美学与巴赫金美学的对话关系》,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7 期,第 82 页。
    247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09 页。
    248张冬梅:《俄罗斯文化中酒神精神的体现》,载《俄罗斯研究》2005 年第 1 期,第 91 页。
    249[俄]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雷永生、邱守娟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29 页。
    250秦勇:《论酒神理论对巴赫金躯体思想的影响》,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 期,第 95页。
    251Сорокин П.А.Основные черты русской нации в двадцатом столетии. О россии и русской Философской культуре, М,1990г,с.483.转引自王志耕著:《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2 月版,第 12-13 页。
    252Бердяев Н. А. Истоки и смысл русского коммунизма. М.,1990г., с.8. 转引自王志耕著:《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2 月版,第 12 页。
    253Бердяев Н. А. Истоки и смысл русского коммунизма. М.,1990г., с.8. 转引自王志耕著:《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2 月版,第 13 页。
    254[西班牙]雷蒙·潘尼卡:《宗教内对话》,王志成、思竹译,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40 页。
    255[俄]叶·米·斯科瓦尔佐娃:《文化理论与俄罗斯文化史》,王亚民等译,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52 页。
    256[俄]叶·米·斯科瓦尔佐娃:《文化理论与俄罗斯文化史》,王亚民等译,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52 页。
    257[俄]格奥尔奥·弗洛罗夫斯基著:《俄罗斯宗教哲学之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8月版,第 11 页。
    258[俄]恰达耶夫著:《箴言集》,刘文飞译,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3 页。
    259[俄]格奥尔奥·弗洛罗夫斯基著:《俄罗斯宗教哲学之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8月版,第 9 页。
    260[俄]格奥尔奥·弗洛罗夫斯基著:《俄罗斯宗教哲学之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8月版,第 7-47 页。
    261白晓虹:《俄罗斯文化的初始因素》,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 年 1 月 31 日《理论月刊·专论》版。
    262龚方震:《拜占庭的智慧》,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 页。
    263王云龙著:《作为俄罗斯特殊性基因的东正教论析》,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 年第 1 期,第
    264[俄]孔金、孔金娜著:《巴赫金传》,张杰、万海松译,东方出版中心 2000 年 6 月版,第 12 页。
    265金亚娜、刘琨、张鹤等著:《充盈的虚无:俄罗斯文学中的宗教意识》,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年 10 月版,第 1 页。
    266金亚娜、刘琨、张鹤等著:《充盈的虚无:俄罗斯文学中的宗教意识》,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年 10 月版,第 30 页。
    267安启念著:《俄罗斯向何处去——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1 月版,第28 页。
    268白晓虹:《俄罗斯文化的初始因素》,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 年 1 月 31 日《理论月刊·专论》版。
    269[英]马尔科姆· 琼斯著:《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赵亚莉、陈红薇、魏玉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版,第 29-30 页。
    270[俄]尼·别尔嘉耶夫著:《自由的哲学》,董友译,广西释放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3 月版,中译本之《前言》第 3 页。
    271张开焱著:《开放人格——巴赫金》,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0 年 5 月版,第 4 页。
    272张冰著:《白银时代俄国文学思潮与流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年 7 月版,第 6 页。
    273汪剑钊编选:《别尔嘉耶夫集:一个贵族的回忆和思索》,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第 108 页。
    274汪剑钊编选:《别尔嘉耶夫集:一个贵族的回忆和思索》,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第 110 页。
    
    275[俄]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记》,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50 页。
    276《列宁全集》(第 1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62 页。
    277赫克:《俄国革命前后的宗教》,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 页。
    278林精华著:《西方视野中的白银时代》,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9 页。
    279转引自:洛斯基:《俄国哲学史》,贾泽林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3 页。
    280[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译,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17 页。转引自童庆炳、马新国主编的《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0 月版,第 2493 页。
    
    281[俄]孔金、孔金娜著:《巴赫金传》,东方出版中心 2000 年 6 月版,第 12 页。
    282[俄]孔金、孔金娜著:《巴赫金传》,东方出版中心 2000 年 6 月版,第 12 页。
    283汪剑钊编选:《别尔嘉耶夫集:一个贵族的回忆和思索》,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第 22 页。
    284[俄]别尔加耶夫著:《俄罗斯共产主义的渊源和思想》,莫斯科出版社 1990 年俄文版,第 8 页。转引自王志耕著:《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2 月版,第 81 页。
    285汪剑钊编选:《别尔嘉耶夫集:一个贵族的回忆和思索》,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第 26 页。
    286[俄]别尔嘉耶夫著:《自我认识——思想自传》,雷永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27-128页。
    287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02 页。
    288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03 页。
    289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58 页。
    290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64 页。
    291郝斌:《2007“跨文化世界中的巴赫金”全国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载《俄罗斯文艺》2007 年第 4 期,第 94 页。
    292[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6 页。
    296[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90 页。
    297[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87 页。
    298[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86 页。
    299圣餐礼是基督教主要的仪式之一。根据《圣经新约》记载,耶稣与使徒共进最后的晚餐时,对饼和酒进行祝祷,称其为自己的身体与血。他将这些食物分给在座的使徒食用,告诉他们自己的血肉是为了替众人免罪而付出的,并要求后世门徒通过食用饼和酒来纪念他,由此,教会形成了圣餐礼的习俗。请参见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2006 届张筠蕾的研究生硕士论文《试论欧洲狂欢节的起源》,第 25 页。
    300[挪威] 英格威尔特·萨利特·基尔胡斯著《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9 月版,第 98 页。
    303[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 页。
    304[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 页。
    305[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 页。
    306[澳]约翰·多克著:《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文化史》,吴松江、张天飞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年 9月版,第 235-236 页。
    307王建刚:《狂欢:巴赫金对话理论现实取向的世俗化》,《浙江学刊》1999 年第 5 期,第 105 页。
    308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5 月版,第 860 页。
    309[英]彼得·伯克著:《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杨豫、王海良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第 179 页。
    310单世联著:《西方美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11 月版,第 9 页。
    311[美]布洛克:《文化人类学与当代文学批评》,转引自周宪等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90 页。
    312[英]J.G.弗雷泽著:《金枝》(下),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6 年 9 月版,第548-550 页。具体内容为:“许多民族曾经每年都有一个放肆的时期,这是法律和道德的一贯约束都抛开了,全民都纵情地寻欢作乐,黑暗的情欲得到发泄,这些,在较为稳定、清醒的日常生活中,是绝对不许可的。人类天性中被压制的力量这样突然爆发,常常堕落为肉欲罪恶的狂欢纵饮,这种突然爆发大都是在一年结束的时候,而且像我所指出的,常常与农业季节相关联,特别是在播种和收获的时候。所有这种放纵时期中最著名的一个,也是在现代语言中给这种时期拟订的总的名称,就是萨图纳里亚——农神节。这个著名的节日是在每年的 12 月里,即罗马历一年的最后一个月里,民间认为这是纪念萨图恩的欢乐盛世的。萨图恩是播种和收获的神,在很古的时候他活在人世上,是意大利的一个为人正直、予
    318[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7-8 页。
    319[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 1997 年 2 月版,第398 页。
    320[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 1997 年 2 月版,第398 页。
    321[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 1997 年 2 月版, 第398-399 页。
    322[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 1997 年 2 月版,第411 页。
    323兰克:《罗马及日尔曼民族史》,第 2 版,第 95 页;维拉利:《萨沃那罗拉》第 2 卷,第 463 页以下。——作者注。
     324[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 1997 年 2 月版,第411-412 页。
    325原文为:Christian motifs in Bakhtin’s carnival writings; The fate of Christian motifs in Bakhtin’s work. 参见Ruth Coates, Christianity in Bakhtin: God and Exiled Author,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126-176.
    326[挪威]英格维尔特著:《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上海人民 2005 年 9 月出版,
    327巴赫金常用这个词表示事物正反两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体性,根据上下文具体情况可译为双重性的(双重性)或正反同体的(正反同体性)。——译者注
    328参见 Сергей Аверинцев.“Бахтин и русское отношение к смеху”,载《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预印集)》2004 年 6 月版。
    329[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85 页。
    330[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86 页。
    331雅各伯(Helmut C.Jacobs): 《挪威利的愉悦与笑》(Heiterkeit und Lachen im Novellino),刊载于塔派特(Birgit Tappert)和荣格(Willi Jung)主编的《愉悦的模仿——希尔特先生 65 周岁纪念文集》 (Heitere Mimesis. Festschrift fu Willi Hirdt zum65. Geburtstag),第 66 页,图宾根和巴塞尔出版社 2003年版。转引自[德]顾彬:《圣人笑吗?——评王蒙的幽默》,王霄兵译,载《当代作家评论》2004 年第 3期,第 74 页。
    332[德]顾彬:《圣人笑吗?——评王蒙的幽默》,王霄兵译,载《当代作家评论》2004 年第 3 期,第 75页。
    333单世联著:《西方美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11 月版,第 631 页。
    334[德]顾彬:《圣人笑吗?——评王蒙的幽默》,王霄兵译,载《当代作家评论》2004 年第 3 期,第 74页。
    335参照库尔秋斯(Ernst Robert Curtius)《欧洲文学和拉丁中世纪》(Europaische Literarur und lateinisches Mittelalter),第 421-423 页,图宾根和巴塞尔 1993 年。转引自[德]顾彬:《圣人笑吗?——评王蒙的幽默》,王霄兵译,载《当代作家评论》2004 年第 3 期,第 74-75 页。
    336Н.Д.Тамарченко,"Эстетика словесн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 : Бахтин и русская религиозная философия,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гуманитар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01г,с.184.
    337[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16 页。
    338参见 Сергей Аверинцев.“Бахтин и русское отношение к смеху”,载《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预印集)》2004 年 6 月版。
    339Ruth Coates, Christianity in Bakhtin: God and the Exiled Author, Cambridge, 1998, p. 127.
    340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6 页。
    341参阅 E.M.梅列金斯基《英雄史诗的起源》(莫斯科,1963 年,特别是第 55—58 页)一书关于滑稽替身极为有趣的分析以及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该书还附有资料索引。——作者注
    342[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7 页。
    343[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4 页。
    344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6 页。
    345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54 页。
    346[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5 页。
    347[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5 页。
    348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1 页。
    349 [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5 页。
    350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 54 页。
    351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 54 页。
    352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 54 页。
    353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 33 页。
    354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 55 页。
    355[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9 页。
    356[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0 页。
    357《与俄罗斯文论家谈巴赫金》载《中华读书报》2005 年 2 月版。
    358[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0 月版,第 78 页。
    35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0 月版,第 74 页。
    360Peter Burke: Popular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Europe, Maurice Temple Smith Ltd, 1978, pp. 186-189. 转引赵勇:《民间话语的开掘与放大》,载《外国文学研究》2002 年第 4 期 , Peter Burke: Popular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Europe, Maurice Temple Smith Ltd, 1978, pp. 186-189.
    361[美]约翰.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 9 月版,第 110页。
    362法朗士:《黛依丝》,傅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 年版。
    363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44 页。
    364[美]迈克·西姆斯著:《亚当之脐——人体的自然和文化史》,周继岚译,九州出版社 2006 年 1 月版,第 14 页。
    365转引自[美]迈克·西姆斯著:《亚当之脐——人体的自然和文化史》,周继岚译,九州出版社 2006 年 1月版,扉页。
    366转引自[美]迈克·西姆斯著:《亚当之脐——人体的自然和文化史》,周继岚译,九州出版社 2006 年 1月版,扉页。
    367奥斯卡·王尔德(1854 年—1900 年):英国 19 世纪未 20 世纪初名噪欧美的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主要作品有《深渊书简》、《瑞丁监狱之歌》等。转引自[美]迈克·西姆斯著:《亚当之脐——人体的自然和文化史》,周继岚译,九州出版社 2006 年 1 月版,前言第 5 页。
    368[美]迈克·西姆斯著:《亚当之脐——人体的自然和文化史》,周继岚译,九州出版社 2006 年 1 月版,前言第 1 页。
    369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48 页。
    370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44 页。
    371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48 页。
    372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56 页。
    373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53 页。
    374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53 页。
    375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55 页。
    376刘华:《矛盾与悖论:巴赫金的〈镜中人〉》,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6 期,第 163 页。
    377巴赫金:《有据的平静问题》,见《文本对话与人文》,第 519 页。按原书编者注,“这一报告可以认为是从〈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一文中摘取出来,以建构宗教的哲学。”转引自刘华:《矛盾与悖论:巴赫金的〈镜中人〉》,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6 期,第 163 页。
    378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53 页。
    379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52 页。
    380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53 页。
    381秦勇:《论酒神理论对巴赫金躯体思想的影响》,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 期,第 98页。
    382梅兰著:《巴赫金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版,第 219 页。
    383陈浩:《论巴赫金文化诗学中的原型观念及其局限性》,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 年第 5 期,第页。
    384[美]约翰.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 9 月版,第 122页。
    385Н.Д.Тамарченко."Эстетика словесн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Бахтин и русская религиозная философия.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 2001г.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гуманитар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с.160.
    386Н.Д.Тамарченко."Эстетика словесн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Бахтин и русская религиозная философия.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 2001г.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гуманитар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с.160.
    387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著:《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 2 月版,第 112 页。
    388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著:《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 2 月版,第 113 页。
    389[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可尔?霍奎斯特著:《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 月版,第 394 页。
    390[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可尔?霍奎斯特著:《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 月版,第 402 页。
    391刘康:《全球化/民族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1 月版,第 146 页。
    392[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 180 页。
    393王伟:《娱乐文化中的身体》,《电影译介》,第 102 页。
    394[英]马尔科姆· 琼斯著:《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赵亚莉、陈红薇、魏玉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版,第 233 页。
    395[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88 页。
    396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 56 页。
    397[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2 页。
    398Н.Д.Тамарченко:"Эстетика словесн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 : Бахтин и русская религиозная философия,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Россий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гуманитар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01г,с.160.
    399[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0 页。
    400[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1 页。
    401转引自[美]迈克·西姆斯著:《亚当之脐——人体的自然和文化史》,周继岚译,九州出版社 2006 年 1月版,第 1 页。
    402[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1 页。
    403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01 页。
    404[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12 页。
    405[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之《导言——问题的提出》,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 9 页。
    406[俄]尼·托尔斯泰:《斯拉夫多神教概观》,莫德里克出版社 2003 年版。转引自凌建侯:《从狂欢理论视角看疯癫形象》,载《国外文学》2007 年第 3 期,第 109 页。
    407[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7 页。
    408[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7-108 页。
    409[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8 页。
    410[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8 页。
    411 [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136 页。
    412 [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136 页。
    413[美]汤普逊:《理解俄国:俄国文化中的圣愚》之《中译本前言》,杨德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 页。
    414[美]汤普逊:《理解俄国:俄国文化中的圣愚》,杨德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3 页。
    415[美]汤普逊:《理解俄国:俄国文化中的圣愚》,杨德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3 页。
    416黄柏青、李作霖:《“狂欢化”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原因》,载《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 年 7 月版,第 33页。
    417[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3 页。
    418[俄]尤里·曼:《狂欢节及其周边》,载《文学问题》1995 年第 1 期,第 161-165 页。转引自凌建侯《从狂欢理论视角看疯癫形象》,载《国外文学》2007 年第 3 期,第 109 页。
    419[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03 页。
    420[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03 页。
    421凌建侯:《从狂欢理论视角看疯癫形象》,载《国外文学》2007 年第 3 期,第 109 页。
    422凌建侯:《从狂欢理论视角看疯癫形象》,载《国外文学》2007 年第 3 期,第 109 页。
    423[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之《导言——问题的提出》,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 1 页。
    424[俄]尤里·曼:《狂欢节及其周边》,载《文学问题》1995 年第 1 期,第 161-165 页。转引自凌建侯《从狂欢理论视角看疯癫形象》,载《国外文学》2007 年第 3 期,第 109 页。
    425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8 页。
    426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7 页。
    427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7 页。
    428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7 页。
    429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7-178 页。
    430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94-195 页。
    431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94 页。
    432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5 页。
    433王志耕著:《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2 月版,第 129 页。
    434[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 页。
    435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8 页。
    436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8 页。
    437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8 页。
    438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99 页。
    439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87 页。
    440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8 页。
    441[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 页。
    442[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17 页。
    443《万福.马利亚》。——译者注
    444[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 页。
    
    445[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4 页。
    446[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4-115 页。
    447刘继保:《<红楼梦>理想世界的宗教背景》,载《社会科学辑刊》2004 年第 1 期,第 128 页。
    448转引自刘光耀、杨慧林主编:《神学美学》(第 1 辑),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6 年 12 月版,第 95 页。
    449郝斌:《2007“跨文化世界中的巴赫金”全国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载《俄罗斯文艺》2007 年第 4 期,第 94 页。
    450[美]伊琳娜·帕佩尔诺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杜文娟、彭卫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1 月版,第 14 页。
    451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3 页。
    452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2 页。
    453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0 页。
     454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0 页。
    455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6 页。
    456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9 页。
    457汪剑钊编选:《别尔嘉耶夫集:一个贵族的回忆和思索》,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第 418 页。 458陆扬著:《死亡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11 月版,第 208 页。 459陆扬著:《死亡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11 月版,第 209 页。 460陆扬著:《死亡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11 月版,第 209 页。
    461笑思:《西方思想中的“个人—社会”模式及其宗教背景》,《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5 期,第 38 页。
    462原文为:Смех и катарсис у Бахтина в связи с антиэсхатологизмом его трактовки исторического времени.Смех в концепции книги о Рабле-----источник равновесия и целостности средневекой культуры,поучительный образец синтеза в кризиза в кризисной культурной ситуации начала XXв. 参 见Н.Д.Тамарченко,"Эстетика словесн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 : Бахтин и русская религиозная философия,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гуманитар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01г,с161.
    463[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10 页。
    464饶本忠:《论犹太教末世论》,载《宗教学研究》2007 年第 3 期 ,第 211 页。 465陆扬著:《死亡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11 月版,第 209 页。
    466《以赛亚书》(Книга пророка Исаии),26:19
    467《但以理书》(Книга пророка Даниила),12:2-3
    468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22 页。
    
    469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22 页。
    470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3-164 页。
    471汪剑钊编选:《别尔嘉耶夫集:一个贵族的回忆和思索》,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第 26 页。
    47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西苑出版社 2004 年 7 月版,第 119 页。
    473[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杨君游译,华夏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57 页。
    474胡山林著:《文学艺术与终极关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1 月版,第 36 页。
    475[英]海伦·加德纳:《宗教与文学》,江先春、沈弘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27-128 页。
    476钟敬文:《文学狂欢化思想与狂欢》,载《光明日报》1999 年 1 月 28 日版。
    477转引自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2 月版,第 63-64 页。 478万建中:《狂欢:节日饮食与节日信仰》,载《新视野》2006 年第 5 期。
    479[英]约翰·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4 月版,第 133 页。
    480[英]保罗·韦斯、冯·沃格特:《宗教与艺术》,何其敏、金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44 页。
    481[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可尔?霍奎斯特著:《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 月版,第 389 页。
    482周宪:《20 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1 月版,第 447 页。
    483Ruth Coates, Christianity in Bakhtin: God and the Exiled Author, Cambridge, 1998, p. 127.
    48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0 月版,第 113 页。
    485转引自周小仪著:《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94 页。
    486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之《修改本前言》,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1 年 12 月版,第 9 页。
    487娄奕娟:《从神道人的超越之路:尼采和巴赫金》,载《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年 3 月版第11 页。
    
    488[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 页。
    489[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 页。
    490[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 页。
    491[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 页。
    492[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3 页。
    493[英]约翰·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4 月版,第 132 页。
    494[英]马尔科姆·琼斯著:《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赵亚莉、陈红薇、魏玉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版,第 226 页。
    495[英]马尔科姆·琼斯著:《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赵亚莉、陈红薇、魏玉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版,第 119 页。
    496[英]马尔科姆·琼斯著:《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赵亚莉、陈红薇、魏玉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版,第 119 页。
    497[意]安贝托·艾柯等著:《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书店,第 83 页。
    498[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 页。
    499[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9 页。
    500Л.С.Дмитриева.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праздничной культуры в работах М.Бахтина.Проблемы бахтинологии\Бахтинолог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переволы публикации,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Алетейя, 1995г,с.28.
    501[俄]格奥尔基·弗罗洛夫斯基著:《俄罗斯宗教哲学之路》,吴安迪、徐凤林、隋淑芬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版,第 9 页。
    502[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2 页。
    503张冰:《艺术与生活的双重变奏——〈拉伯雷和他的世界〉读后》,载《读书》1991 年第 8 期,第 122页。
    504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0 月版,第 224 页。
    505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1-162 页。
    506[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3-104 页。
    507[英]马尔科姆·琼斯著:《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赵亚莉、陈红薇、魏玉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版,第 119 页。
    508[俄]巴赫金:《拉伯雷和他的世界》,海伦娜·伊斯沃尔斯基译,布卢明顿,1984,第 10 页。转引自:[英]马尔科姆·琼斯著:《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赵亚
    莉、陈红薇、魏玉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版,第 118 页。
    509[美]约翰·费斯克著:《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48 页。
    510单世联著:《西方美学初步》之《结束语:不再美的艺术与走向美的生活》,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11月,第 632 页。
    51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0 月版,第 8 页。
    512А.Герцен.Избранные сочинении философия Том2,М,1940,с.298.转引自类永生著:《东西文化碰撞中的人:东正教与俄罗斯人道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年 6 月版,第 29 页。
    513张冰:《艺术与生活的双重变奏——〈拉伯雷和他的世界〉读后》,载《读书》1991 年第 8 期,第 124-125页。
    51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0 月版,第 9 页。
    515张中载著:《笑文化的颠覆性和英国社会转型期的笑文化》,载《外国文学》1999 年第 3 期,第 82 页。
    516[美]约翰·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24页。
    517洪晓:《狂欢:自由生命的张显——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载《巢湖学院学报 》2004 年 第 5 期,第 55页。
    518[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0 月版,第 2 页。
    519韦伯·马克斯:《儒教与道教》,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57 页。
     520[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41 页。
    52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0 月版,第 82 页。
    522转引自利文斯顿 J.C(James C.Livingston))著:《现代基督教思想:从启蒙运动到第二届梵蒂冈公会议》,何光沪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802 页。
    523[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7 页。
    524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7 页。
    525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之《修改本前言》,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1 年 12 月版,第 9 页。
    526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7 页。
    527转引自[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0 月版,第12 页。
    528阎真:《想象催生的神话——巴赫金狂欢理论质疑》,载《文学评论》2004 年第 3 期。
    529王一芝、龚胜勇:《论“丑”的美学价值》,载《安康学院学报》2007 年第 2 期。
    530柯汉琳:《丑的哲学思考》,载《文艺研究》1994 年 3 期,第页。
    531[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0 页。
    532[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2 页。
    533邱紫华:《论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 年第 1 期,第 70 页。
    534邱紫华:《论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 年第 1 期,第 67 页。
    535[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5 页。
    536[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1 页。
    537[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5-106 页。
    538[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6 页。
    539[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之《导言——问题的提出》,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 12 页。
    540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40 页。
    541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之《序》,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1 页。
    542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之《序》,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1 页。
    543刘素民:《“我—你”关系中的人:“超越的存在”——20 世纪西方“人学”的宗教观》,载《学术研究 》2007 年 第 8 期,第 38 页。
    544刘素民:《“我-你”关系中的人:“超越的存在”——20 世纪西方“人学”的宗教观》,载《学术研究》2007 年第 8 期,第 42 页。
    545黄柏青、李作霖:《“狂欢化”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原因》,载《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 年 7 月版,第 30页。
    546此处部分引用了宋春香硕士论文《棱镜的折光——论新时期巴赫金思想的中国化历程》中的相关内容。
    547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50 页。
    548巴赫金著:《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莫斯科文艺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03 页。
    549巴赫金著:《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莫斯科文艺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12 页。
    550王志耕:《日瓦戈与圣愚》,载《外国文学评论》2006 年第 2 期,第 36 页。
    
    551王志耕:《日瓦戈与圣愚》,载《外国文学评论》2006 年第 2 期,第 36 页。
    552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 3 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10 月版,第 358 页。
    553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 3 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10 月版,第 358 页。
    554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 3 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10 月版,第 355 页。
    555钱中文:《理论之树是可以常青的》,载《巴赫金全集》,第 1 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10 月版,第18 页。
    556张素玫:《对话与狂欢:巴赫金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载《当代文坛》2005 年 第 5 期,第 7 页。
    557凌建侯:《从狂欢理论视角看疯癫形象》,载《国外文学》2007 年第 3 期。
    558张素玫:《对话与狂欢:巴赫金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载《当代文坛》2005 年 第 5 期,第 8 页。
    559李战子、向平:《当代中国新话语之一——〈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巴赫金式解读〉》,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 年 第 6 期,第 21 页。
    560黄柏青、李作霖:《“狂欢化”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原因》,载《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 年 7 月版,第 30页。
    561程金海:《复调理论中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宗教意味》,载《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 8 月版,第 55 页。
    562程金海:《复调理论中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宗教意味》,载《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 8 月版,第 56 页。
    563王志耕著:《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2 月版。
    564季明举:《巴赫金及其理论的斯拉夫主义性质》,载《俄罗斯文艺》2008 年第 1 期,第 48-53 页。
     565程正民:《文化诗学:钟敬文和巴赫金的对话》,载《文学评论》2002 年第 2 期,第 6 页。
     566吕新雨:《解读 2002 年“春节联欢晚会”》,载《读书》2003 年第 1 期,第 93 页。
    
    569刘文飞:《20 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有机构成》,载《外国文学评论》2003 年第 3 期,第 5 页。
    570梁坤:《论俄国小说中的疯子形象》,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 年第 4 期。
    571凌建侯:《从狂欢理论视角看疯癫形象》,载《国外文学》2007 年第 3 期。
    572程金海:《复调理论中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宗教意味》,载《彬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 8 月版,第 55 页。
    573张欣:《“对话”与“狂欢”的宗教哲学背景》,载《多边文化研究——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学术纪要》(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3 月版,第 404-421 页。
    574刘虎:《用温和的爱去征服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伦理学》,载《外国文学研究》1986 年第 1期,第 22 页。
    575何云波:《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道宗教》,载《外国文学研究》1990 年第 4 期,第 50-56 页。
    576何云波:《道德需要与情感愉悦——陀思妥耶夫斯基宗教皈依心理之分析》,载《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 3 期。
    577徐田秀:《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原罪”与“救赎”的悲剧色彩》,载《求索》2004 年第 3 期,第 211 页。
    578鹿国治:《自我忏悔与自我惩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罪观念和赎罪之道》,载《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 第 2 期。
    579吴春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问题》,载《绥化学院学报》2005 年 第 2 期。
    580王志耕:《宗教之维:国内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化诗学研究概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载《国外文学》2006 年第 1 期,第 80 页。
    581王志耕:《宗教之维:国内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化诗学研究概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载《国外文学》2006 年第 1 期,第 87 页。
    582龚伯禄:《论宗教对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孤独的消解》,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 期,第 46 页。
    583徐田秀:《陀思妥耶夫斯基民族宗教的隐喻内涵》,载《世界文学评论》2006 年第 1 期。
    584邵小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救赎》,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5 期。
    585贺立华、姜桂栩《人的有限性与上帝的可能性——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的拯救主题》,载《齐鲁学刊》2007 年第 5 期。
    586杨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神人”论》,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 年第 8 期。
    587郝杰的硕士论文《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主人公命运的宗教阐释》,载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588张素玫:《对话与狂欢:巴赫金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载《当代文坛》2005 年 第 5 期,第 9 页。
    589王锡:《拉伯雷的滑稽》,载《外国文学研究》1981 年第 2 期。
    590吴泽义:《拉伯雷及其〈巨人传〉》,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 年第 1 期,第 49-53 页。
    591张冰:《艺术与生活的双重变奏——〈拉伯雷和他的世界〉读后》,载《读书》1991 年第 8 期,第 128页。
    592张冰:《艺术与生活的双重变奏——〈拉伯雷和他的世界〉读后》,载《读书》1991 年第 8 期,第 125页。
    593张冰:《艺术与生活的双重变奏——〈拉伯雷和他的世界〉读后》,载《读书》1991 年第 8 期,第 128页。
    594夏忠宪:《拉伯雷与民间笑文化、狂欢化:巴赫金论拉伯雷》,载《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第 122 页。
    595王培青:《〈巨人传〉:人性的探索与表现》,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 2 期,第47 页。
    596王培青:《〈巨人传〉:人性的探索与表现》,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 2 期,第47-53 页。
    597季明举:《对话乌托邦——巴赫金“对话”视野中的思维方式革命》,载《俄罗斯文艺》2002 年第 3 期,第 25 页。
    598[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30 页。
    599张柠:《酒的诗学》,载《南方文坛》2000 年第 1 期,第 16 页。
    600张柠:《酒的诗学》,载《南方文坛》2000 年第 1 期,第 17 页。
    601程正民:《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小说和民间诙谐文化》,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 6 期,第 29 页。
    602臧杨柳:《处在边缘的狂欢诗学——从巴赫金〈拉伯雷研究〉说起》,载《广西社会科学》2004 年第6 期,第 117 页。
    603邱紫华:《论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 年第 1 期,第 67页。系 2001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西方美学史”。
    604黄柏青、李作霖:《“狂欢化”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原因》,载《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 年第 4 期,第30 页。
    605黄柏青、李作霖:《“狂欢化”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原因》,载《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 年第 4 期,第32-33 页。
    606任红红:《从比较角度看〈埃涅阿斯纪〉与〈巨人传〉》,载《河西学院学报》2005 年第 1 期。
    607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博士生宋建福的博士论文《〈项狄传〉的狂欢化艺术》,参见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608吴岳添:《从拉伯雷到雨果——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谈起》,载《外国文学评论》2005 年第 2 期。
    609内蒙古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董莉的硕士论文《现代派小说的求索——用巴赫金的理论解读 20 世纪的西方现代派小说》,参见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610赵玮玮硕士论文《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巨人传〉意蕴层次分析研究》,中国期刊网。
    611赵峻:《拉伯雷:文艺复兴时代的青春写作——兼论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局限性》,载《青海社会科学》 2007 年第 6 期,第 63 页。
    612田春凤:《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圣经诠释》,载许志伟主编:《基督教思想评论》2006 年第 1 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版,第 187 页。
    613[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1 页。
    614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 33 页。
    615[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2 页。
    616[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1 页。
    617注:《玫瑰之名》讲述了中世纪一家修道院接连不断有人离奇死去这一特特案件。故事主人公巴斯科维尔的威廉负责调查这起案件。但最终谜底确是为了一本禁书——早已亡佚的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第二部分。
    618[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1 页。
    619张冰:《艺术与生活的双重变奏——〈拉伯雷和他的世界〉读后》,载《读书》1991 年第 8 期,第 123-124页。
    620[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7 页。
    621[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7 页。
    622[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7 页。
    623[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8 页。
    624[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8-9 页。
    625[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9 页。
    626[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2 页。
    627[英]约翰·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 132 页。
    628[德]海德格尔著:《只还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载《外国哲学资料》第五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184 页。
    629张福:《从世界宗教史看宗教的异化及演变规律》,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 6 期,第 36 页。
    630参见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2006 届张筠蕾的研究生硕士论文《试论欧洲狂欢节的起源》,第 2 页,第 22 页,第 24 页。
    631何光沪:《宗教学百年鸟瞰》,载《国外社会科学》2000 年第 2 期,第 3 页。
    632王庆德:《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百年回顾》,载《文史哲》2001 年第 1 期,第 30 页。
    633孔又专:《略论宗教世俗化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载《宗教学研究》2004 年第 1 期,第 174-175 页。
    634崔文静:《宗教的世俗化及其未来发展》,载《法制与社会》2007 年第 4 期,第 690 页。
    635钱小虎:《浅析宗教的世俗化倾向》,载《民族与宗教》2006 年第 1 期,第 39 页。
    636刘永霞:《关于宗教世俗化的几点诠释》,载《宗教学研究》2003 年第 2 期,第 138-141 页。
    637[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127 页。
    638[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130 页。
    639[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130 页。
    640[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133 页。
    641[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第 8 页。
     642[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4—15 页。
    643[英]马尔科姆·琼斯著:《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赵亚莉、陈红薇、魏玉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版,第 29 页。
    644王正龙等编著:《文学理论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7 月版,第 10 页。
     645王正龙等编著:《文学理论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7 月版,第 12 页。
    646[美]默罗阿德·韦斯特法尔:《解释学、现象学与宗教哲学——世俗哲学与宗教信仰的对话》,郝长墀,何卫平, 张建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12 月版,第 253-257 页。
    647卓新平:《欧洲宗教哲学纵览》,载《世界宗教资料》1993 年第 2 期,第 31 页。
    649 Н.Д.Тамарченко."Эстетика словесн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 : Бахтин и русская религиозная философия,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 2001г,Россий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гуманитар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с.160.
    650史铁生著:《病隙碎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70 页。
    651安启念著:《俄罗斯向何处去——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1 月版,第19 页。
    652[俄]巴赫金著:《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8 页。
    653转引自[美]尼娜·铂利堪·斯特劳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女性问题》之《导言》,宋庆文、温哲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1 月版,第 4 页。
    1、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6 卷本),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10 月版。
    2、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李辉凡、张杰译),漓江出版社 1989年版。
    3、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玲译),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8 年版。
    4、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5、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6、巴赫金:《弗洛伊德主义》(佟景韩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 年 7 月版。
    7、巴赫金:《弗洛伊德主义批判》(张杰、樊锦鑫译),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7 年9 月版。
    8、巴赫金:《弗洛伊德主义评述》(汪浩译),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9、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10、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11、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12、巴赫金:《周边集》(李辉凡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13、巴赫金:《哲学美学》(晓河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Бахтин М.М. и Волошинов В.Н., Фрейдизм.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М-Л, 1927г.
    Бахтин М.М. и Медведев П.И.,Формальный метод в литературоведении. Серебряный век, Нью-Йорк, 1982г.
    Бахтин М.М. , Проблемы творчества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Совет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 М., 1963г.
    Бахтин М.М. и Волошинов В.Н.,Марксизм и философия языка. 1929г.
    Бахтин М.М. , Творчество Франсуа Рабле и народная культура средневековья и Ренессанса.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Москва. 1965г.
    Бахтин М.М. ,Вопросы литературы и эстетики.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М., 1975г.
    Бахтин М.М., Проблемы поэтики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Изд. ?Советская Россия?, Москва, 1979г.
    Бахтин М.М., Эстетика Словесн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Изд. ?Искусство?, Москва.1979г.
    1、张杰著:《复调小说理论研究》,漓江出版社 1992 年版。
    2、董小英著:《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4年版。
    3、刘康著:《对话的喧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4、夏忠宪著:《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5、王建刚著:《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 2001 年 12月版。
    6、程正民著:《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0 月版。
    7、文池主编:《俄罗斯文化之旅》,新世界出版社 2002 年 10 月版。
    8、金元浦:《“间性”的凸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 年版。
    9、曾军:《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6 月版。
    10、沈华柱:《对话的妙悟——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5 年 8 月版。
    12、克拉克、霍奎斯特著:《米哈伊尔?巴赫金》,哈佛大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13、[俄]孔金、孔金娜著:《巴赫金传》,张杰、万海松译,东方出版中心 2000年 6 月版。
    14、[法]托多洛夫著:《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张萍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
    15、[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可尔?霍奎斯特著:《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2 月版。
    16、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17、凌建侯:《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18、萧净宇著:《超越语言学:巴赫金语言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 2 月版。
    Barsky, Robert F. and Michael Holquist, eds. “Bakhtin and Otherness.” Discourse social \ Social Discourse(Montreal), Vol.3, N1—2, 1990.
    Berrong, Richad M. Rabelais and Bakhtin: Popular Culture in “Gargantua and Pantagruel ” Lincoln and London: The North Carolina UP, 1986.
    Coates, Ruth. Chrustianity in Bakhtin: God and the Exiled Author,Cambridge,1998.
    Danow, David K. The Thought of Mikhail Bakhtin: From Word to Culture. London: Macmillan, 1991.
    Diaz-Diacaretz, Myriam, ed. The Bakhtin Circle Today (Amsterdam-Atlanta). Vol.1, N2, 1989.
    Gardner, Klinton C. Between East and West: Rediscovering the Gifts of the Russian Spirit. Norvich (Vermont ): Samizdat, 1990.
    Hirshkop, Ken and David Shepherd, eds. Bakhtin and Cultural Theory.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P, 1989.
    Holquist, Michael. Dialogism: Bakhtin and his World, London and New York: Toutlede, 2002.
    Jachia, Paolo. Introduzione a Bachtin. Bari: Laterza, 1992.Jones, Malcolm V. Dostoevstky After Bakhtin: Reading in Dostoevsky’s Fantastie Realism. Cambridge. etc.: Cambridge UP, 1990.
    Kelly, Catriona, Michael Makin and David Shepherd, eds. Discontinuous Discourses in Modern Russian Literature. London _New York: Macmillan, 1989.
    Kinser, Samuel. Rabelais Carnival: Text, Context, Metatext. Berkeley etc.: The California UP, 1990.
    Kleberg, Lars. La chute des etoiles. Triptuque. Bibliothe que Lettre internationale. Paris: chritian Bourgois Editeur, 1990.
    Kuschel, Karl-Josef. Laughter: A Eheological Essay. first British edition published 1994 by SCM Press Ltd, 26-30, Tottenham Road, London Ni 4BZ Phototypeset by In Great Britain by Mackays of Chatham, Kent.
    Lachmann, Renate. Gedachtnis and Literatur: Intertextualitatin aer russiaschen Moderne Moderne.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1990.
    Lodge, David. Afer Bakhtin: Essays on Fiction and Criticism. London and New York.
    Morson, Gary Saul and Caryl Emerson, eds. Rethinking Bakhtin: Extentions and Challenges. Illinois: Northwestern UP, 1989.
    Morson, Gary Saul and Caryl Emerson. Mikhail Bakhtin: Creation of a Prosaics. Stanford: Stanford UP, 1990.
    Patterson, David. Literature and Spirit: Essays on Bakhtin and His Contemporaries Lexington. Kentucky: Kentucky UP, 1988.
    Ponzio, Augusto. Tra semiotica e Letteratura: Introduzione a Michail Bakhtin. Milano: Bom_Piani, 1992.
    Schultz, Emily A. Dialogue at the Margins: Whorf, Bakhtin, and Linguistic Relativity. Madi_son (Wisconsin)_London: Wisconsin UP, 1989.
    Stam, Robert. Subversive Pleasure: Bakhtin, Cultural Criticism, and Film.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9.Tomson, Clive. “Mikhail Bakhtin and the Epistemology of Discourse. ” Critical Studies (Amsterdam-Atlanta), Vol.2, N1—2, 1990.
    Traum, Teuber B. Sprache Korper. Zur Karnavalesken Tradition in der romanischen Literaturaus Fruher Neuzeit. Tubingen: Niemeyer, 1989.
    БелкинА.А. читая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и Чехова(статьи и разборы),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М., 1973г.
    БурсовБ.И.Личность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е отделение изд-ва Совет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 1974г.
    БудановаН.Ф.Достоевский и Тургенев:Творческий диалог. Наука, Л., 1987г. БеловС.В.Роман Ф.М.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Изд. Просвещения, Л.,1979г.
    ВетловскаяВ.Е. Роман Ф.М.Достоевского“Бедные люди”.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М.,1988г.
    Ветловская В.Е. Поэтика романа “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 Наука, Л.,1977г. Гроссман Л. Достоевский за рулеткой. 1987г.
    Гришин Д.В.Достоевский – человек, писатель и мифы. Достоевский и его ?Дневник писателя?. Австралия, Мельбур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1971г.
    Гус.М.С.Идеи и образы Ф.М.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Москва, 1971г.
    Достоевский.материалы и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Т.1-9.?Наука?,Ленинград,1974—1992.
    Достоевский Художник и мыслитель. Сборник статей.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М., 1972г.
    Достоевская А.Г.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М.,1981г.
    Днепров В.Д. Идеи, страсти, поступки. Из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опыта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Совет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 Л.,1978г.
    Достоевский в зарубежных литературах. Наука, Л.,1978г.
    Иванов Вяч.Значение идей М.М. Бахтина о знаке, высказывании и диалоге для современной семиотики.
    Кашина Н.В. Эстетика Ф.М.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Высшая школа,М., 1975г., изд. 2-е, 1989г.
    КулешовВ.И.Жизнь и творчество Ф.М.Достоевского.Очерк.,Дет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М.,1979г. Изд.2-е, 1984г.
    кудрявцев Ю. Г.Три круга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Событийное.оциальное.Философское), Изд.Моск.ун-та, М., 1979г.
    В.Я.Кирпотин. Мир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Этюды и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Совет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 1980г. Изд.2-е, 1983г.
    КурляндскаяГ.Б.Нравственный идеал героев Л.Н.Толстого и Ф.М.Достоевсского. просвещение, М.,1988г.
    Мочульский К. Достоевский. Жизнь и творчество., Париж,1980г. Нечаева В.С. Ранний Достоевский 1821-1849.,Наука, Л.1979г.
    СоловьёвС.М.изобразительные средства в творчестве Ф.М.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Очерки.,Совет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 М.,1979г.
    Семенов Е.И. Роман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Подросток?.(Проблематика и жанр). Наука, Л., 1979г.
    СелезнёвЮ.И. В мире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Современник, М., 1980г.
    Туниманов В.А.Творчество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1854-1862).Наука, Л.,1980г.
    Валицкая А.П,БакД.П,ИсуповК.Г.,МахлинВ.Л,ОсовскийО.Е, поставитель :Проблемы бахтинологии\Бахтинолог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переволы публикации,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Алетейя, 1995г.
    ТамарченкоН.Д.поставитель,Словник.Бахтинского .тезауруса.М.Российск.гос. гуманит.ун-т.1997г.
    ТамарченкоН.Д."Эстетика ловесного.творчества":Бахтин.и.русская.религиозная философия,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гуманитар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01г.
    Бочаров С.Г. М.М.Бахтин:беседы с С.Д.Дувакиным.М.Согласие,2002г.
    Алпатов, Владимир Михайлович,Волошинов, Бахтин и лингвистика. 2005г.
    1、 宋大图:《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者立场》,载《世界文学》1982 年第 4 期。
    2、 夏仲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和小说复调结构问题》,《世界文学》1982 年第 4 期。
    3、 彭克巽:《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与动荡的二十世纪》,载《读书》1983 年第 12 期。
    4、 彭克巽:《“复调小说”及其理论问题——巴赫金的叙述理论之一》,载《文艺理论研究》1983 第 4 期。
    5、 彭克巽:《巴赫金论“复调小说”》,载《文艺理论研究》1984 第 2 期。
    6、 廖炳惠:《论述与对话:巴克定逝世十周年》,台北《中外文学》第十四卷第四期,1985 年版。
    7、 钱中文:《复调小说:主人公与作者——巴赫金的叙述理论》,载《外国文学评论》1987 年第 1 期。
    8、 钱中文:《卢卡奇、巴赫金与小说社会学》,载《第欧根尼》1987 年第 1期。
    9、 钱中文:《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性”——从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诸问题一书说起〉》,载《外国文学评论》1987 年第 1 期。
    10、 钱中文:《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者立场》,载《外国文学评论》1987 年第 1 期。
    11、 彭克巽:《巴赫金的小说创作美学》,载《苏联文学》1988 年第 6 期。
    12、 张杰:《复调小说的作者意识与对话关系——也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外国文学评论》1989 年第 4 期。
    13、 赵一凡:《巴赫金研究在西方》,载《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第 14 辑。
    14、 赵一凡:《巴赫金:语言与思想的对话》,载《读书》1990 年第 4 期。
    15、 张杰:《批评的超越——论巴赫金的整体性批评理论》,载《文艺研究》1990 年第 6 期。
    16、 托尼·贝内特:《俄国形式主义与巴赫金的历史诗学》,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1 年第 2 期。
    17、 郑滨:《巴赫金在 20 年代》,载《俄罗斯文艺》1991 年第 5 期。
    18、 晓河:《巴赫金的“赫罗诺托普”理论》,载《俄罗斯文艺》1991 年第 1期。
    19、 皇甫修文:《巴赫金复调理论对小说艺术发展的意义》,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 年第 3 期。
    20、 [苏]E.B.沃尔科娃、E.A.博加特廖娃:《文化盛世中的巴赫金》,梁朋摘译,载《世界哲学》1992 年第 1 期。
    21、 蒋原伦:《一种新的批评话语——读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载《文艺评论》1992 年第 5 期。
    22、 彭克巽:《巴赫金的学术生涯、艺术哲学和审美视角》,载《国外文学》1993 年第 4 期。
    23、 邵建:《复调:小说创作新的流向》,载《作家》1993 年第 7 期。
    24、 彭克巽:《巴赫金的学术生涯、艺术哲学和审美视角》,载《国外文学》1993 年第 4 期。
    25、 刘康:《一种转型期的文化理论——论巴赫金对话主义在当代文论中的命运》,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 年第 2 期。
    26、 晓郁:《巴赫金学说“寻根”》,载《外国文学评论》1994 年第 4 期。
    27、 姜靖:《巴赫金的对话诗学》,载《国外文学》1994 年第 2 期。
    28、 刘康:《巴赫金和他的世界》,载《国外文学》1994 年第 2 期。
    29、 史安斌:《“巴赫金研究:中国与西方”研讨会综述》,载《国外文学》1994 年第 1 期。
    30、 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5 期。
    31、 姜靖:《“巴赫金研究:西方与中国”研讨会综述》,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2 期。
    32、 胡壮麟:《巴赫金与社会符号学》,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2 期。
    33、 史安斌:《“巴赫金研究:中国与西方”研讨会综述》,载《国外文学》1994 年第 1 期。
    34、 樊星:《巴赫金的“对话主义”与语文教学》,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 1 期。
    35、 夏忠宪:《拉伯雷与民间笑文化、狂欢化——巴赫金论拉伯雷》,载《外国文学评论》1995 年第 1 期。
    36、 吴晓都:《巴赫金与文学研究方法论》,载《外国文学评论》1995 年第 1期。
    37、 晓河:《文本·作者·主人公──巴赫金叙述理论研究》,载《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 年第 2 期。
    38、 夏忠宪:《俄罗斯的巴赫金研究一瞥》,载《俄罗斯文艺》1995 年第 4 期。
    39、 贺志刚:《对话·狂欢·后现代——关于巴赫金的随想》,载《艺术广角》1996 年第 6 期。
    40、 刘凤泉:《社会过程中的文学发展——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方法》学习札记》,载《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 4 期。
    41、 [英]格雷厄姆·佩奇:《巴赫金、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张若桑译,载《文艺理论研究》1996 年第 1 期。
    42、 李凤亮:《复调小说:历史、现状与未来——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及其构建动因》,载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6 年第 2 期。
    43、 陈平辉:《以人为根基建构小说的艺术空间:对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和中国当代小说的思考》,载《文艺理论研究》1997 年第 3 期。
    44、 王建刚:《艺术语/实用语:虚拟的二元对立:巴赫金对俄国形式主义诗语理论的批判》,《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1997 年第 4 期。
    45、 董小英:《一只装满线团的篮子——巴赫金研究俄国现状及发展方向》,载《外国文学动态》1997 年第 4 期。
    46、 董小英:《俄国巴赫金研究现状》,载《外国文学评论》1997 年第 2 期。
    47、 钱中文:《论巴赫金的交往美学及其人文科学方法论》,载《文艺研究》1998 年第 3 期。
    48、 钱中文:《巴赫金:交往、对话的哲学》,载《哲学研究》1998 年第 1 期。
    49、 白春仁:《巴赫金——求索对话思维》,载《文学评论》1998 年第 5 期。
    50、 董小英:《巴赫金与后现代情结》,载《外国文学动态》1998 年第 5 期。
    51、 钱中文:《论巴赫金交往美学及其人文科学方法论》,载《外国文学研究》1999 年第 1 期。
    52、 涂险峰:《复调理论的局限与复调小说发展的现代维度》,载《外国文学研究》1999 年第 1 期。
    53、 涂险峰:《对话的可能与不可能及复调小说》,《外国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1999 年第 2 期。
    54、 熊进萍、陈平辉:《论巴赫金小说诗学的能指与域限》,载《抚州师专学报》1999 年第 4 期。
    55、 钟敬文:《文学狂欢化思想与狂欢》,载《光明日报》1999 年 1 月 28 日第 7 版。
    56、 冯平:《游戏与狂欢——加达默尔与巴赫金两个概念的关系尝试》,《文艺评论》1999 年第 4 期。
    57、 王建刚:《狂欢:巴赫金对话理论现实取向的世俗化》,载《浙江学刊》1999年第 5 期;
    58、 刘子岸:《评巴赫金的‘复调小说’与‘狂欢节化’理论》,《广西师大学报》1999 年第 2 期;
    59、 柳若梅:《中俄文化交流新的一页——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侧记》,载《中国俄语教学(季刊)1999 年第 1 期。
    60、 凌建侯:《话语的对话性——巴赫金研究概说》,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年第 5 期。
    61、 程金海、陈麟:《近 20 年巴赫金研究述评》,载《湖北大学学报》(哲科版)2000 年第 5 期。
    62、 秦勇:《狂欢与笑话——巴赫金与冯梦龙的反抗话语比较》,载《扬州大学学报》2000 年 7 月第 4 卷第 4 期。
    63、 陈太胜:《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文精神》,载《学术交流》2000 年第1期。
    64、 蒋述卓、李凤亮《对话:理论精神与操作原则——巴赫金对比较诗学研究的启示》,载《文学评论》2000 年第1期。
    65、 高建为:《狂欢精神的两个继承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左拉的小说艺术比较》,载《南开学报》2000 年第 1 期。
    66、 王钦峰:《复调小说的两种模式——对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一个补充》,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 4 期。
    67、 秦勇:《狂欢与笑话——巴赫金与冯梦龙的反抗话语比较》,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 4 期。
    68、 段建军:《生命的狂欢——论巴赫金的狂欢文化观》,载《理论导刊》2000年第 9 期。
    69、 董晓:《超越形式主义的“文学性”——试析巴赫金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载《国外文学》2000 年第 2 期。
    70、 范一亭:《试论巴赫金复调对话理论在戏剧领域的移植》,载《国外文学》2000 年第 4 期。
    71、 白春仁:《边缘上的话语——巴赫金话语理论辨析》,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年第 3 期。
    72、 宁一中:《论巴赫金的言谈理论》,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年第 3 期。
    73、 凌建侯:《话语的对话性——巴赫金研究概说》,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年第 3 期。
    74、 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载《文学评论》2000 年第 1 期。
    75、 蒋述卓:《对话:理论精神与操作原则──巴赫金对比较诗学研究的启示》,载《文学评论》2000 年第 1 期。
    76、 陈太胜:《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文精神》,载《学术交流》2000 年第 1 期。
    77、 凌建侯:《巴赫金言语体裁理论评介》,载《中国俄语教学》2000 年第 3期。
    78、 魏少:《巴赫金与巴赫金难题》,载《江淮论坛》2000 年第 2 期。
    79、 沈华柱:《巴赫金语言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对传统语言哲学的批判》,载《九江师专学报》2000 年第 4 期。
    80、 秦勇:《论巴赫金的“死亡”艺术观》,载《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 年第 4 期。
    81、 秦勇:《巴赫金的“戏剧丑角”理论》,载《俄罗斯文艺》2001 年第 2 期。
    82、 黄玫:《巴赫金与俄国形式主义的诗学对话》,载《俄罗斯文艺》2001 年第 2 期。
    83、 刘雨:《巴赫金对话理论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对话性》,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5 期。
    84、 李彬:《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及其对批判学派的贡献》,载《国际新闻界》2001 年第 6 期。
    85、 张兰阁:《过士行的狂欢体戏剧与巴赫金诗学》,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1 期。
    86、 曾军:《在审美与技术之间——巴赫金对形式主义“纯技术(语言)”方法的批评》,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2 期。
    87、 修倜:《“狂欢化”理论与喜剧意识——巴赫金的启示》,载《华中师大学报》2001 年第 3 期。
    88、 钱中文:《交往哲学与诗学——谈巴赫金与哈贝马斯》,载《文艺报》2001年 8 月 28 日第 3 版。
    89、 孙长军:《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中国新时期大众文化研究》,载《江汉论坛》2001 年 10 月刊。
    90、 李衍柱:《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载《文史哲》2001 年第 2 期。
    91、 《从哲学-语言学看巴赫金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2 期。
    92、 《多元文化社会中身份的重建——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看〈看不见的人〉中的身份问题》,载《俄罗斯文艺》2002 年第 2 期。
    93、 《对话乌托邦——巴赫金“对话”视野中的思维方式革命》,载《俄罗斯文艺》2002 年第 3 期。
    94、 《巴赫金“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载《俄罗斯文艺》2002 年第 5期。
    95、 《巴赫金对西方喜剧美学的理论贡献》,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1 期。
    96、 《符号学王国的构建:语言的超越与超越的语言——巴赫金与洛特曼的符号学理论研究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年 41 期。
    97、 苏晖:《巴赫金对西方喜剧美学的理论贡献》,载《华中师大学报》2002年 1 月第 4 卷第 1 期。
    98、 王莉:《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研究在俄国》,载《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 1 期。
    99、 杨德:《谵语与对话》,载《五邑大学学报》2002 年第 1 期。
    100、 程正民:《文化诗学:钟敬文和巴赫金的对话》,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 2 期。
    101、 王宁:《巴赫金之于“文化研究”的意义》,载《俄罗斯文艺》2002年第 2 期。
    102、 曾耀农:《喜剧影片与狂欢化理论》,载《电影艺术》2002 年第 2 期。
    103、 李建军:《在谁的引领下节日般归来——巴赫金的作者与人物关系理论批判》,载《南方文坛》2002 年第 2 期。
    104、 杨琳桦:《“对话”还是“对位”——论复调类型的实用性及其发展的现代维度》,载《浙江学刊》2002 年第 3 期。
    105、 陆道夫:《狂欢理论与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载《外国文学研究》2002 年第 4 期。
    106、 赵勇:《民间话语的开掘与放大——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外国文学研究》2002 年第 4 期。
    107、 杨立民:《走向本土化和现代化的狂欢化研究——巴赫金未完成的果戈理研究》,载《社会科学战线》2002 年第 6 期。
    108、 钱中文:《巴赫金研究的新成果——读程正民的?巴赫金的文化诗学?》,《中华读书报》2002 年 10 月 12 日版。
    109、 《巴赫金的时间哲学——兼及鲁迅文本分析》,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6 期。
    110、 《走向本土化和现代化的狂欢化研究——巴赫金未完成的果戈理研究》,载《社会科学战线》2002 年第 6 期。
    111、 《潜对话:人文知识分子生存方式的独特选择——巴赫金启示录之一》,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5 期。
    112、 《“第三次发现”的巴赫金》,载《外国文学评论》2002 年第 4 期。
    113、 夏忠宪:《民间话语的开掘与放大——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载《外国文学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114、 程正民:《文化诗学:钟敬文和巴赫金的对话》,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 2 期。
    115、 罗婷:《论克里斯特瓦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年第 12 期。
    116、 萧净宇:《从哲学角度论“话语”——巴赫金语言哲学研究》,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5 期。
    117、 雷武锋:《论巴赫金的自我理论及其文化精神》,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4 期。
    118、 王莉:《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研究在俄国》,载《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 1 期。
    119、 胡继华:《诗学现代性和他人伦理——巴赫金诗学中的“他人”概念》,载《东南学术》2002 年第 2 期。
    120、 王珂:《论巴赫金狂欢诗学中文体生成进化论的成因及现实意义》,载《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2 年第 2 期。
    121、 陈桂华:《巴赫金超语言学思想及其话语理论》,载《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第 3 期。
    122、 李建军:《在谁的引领下节日般归来——巴赫金的作者与人物关系理论批判》,载《南方文坛》2002 年第 2 期。
    123、 齐效斌:《被遗忘的语言:意识形态——巴赫金意识形态符号学初探》,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 第 3 期。
    124、 辛斌:《巴赫金论语用:言语、对话、语境》,载《外语研究》2002 年第 4 期。
    125、 张进:《论巴赫金的历史诗学》,载《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第 3期。
    126、 季明举:《对话乌托邦——巴赫金“对话”视野中的思维方式革命》,载《俄罗斯文艺》2002 年第 3 期。
    127、 肖锋:《巴赫金“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载《俄罗斯文艺》2002年第 5 期。
    128、 苏晖:《巴赫金对西方喜剧美学的理论贡献》,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1 期。
    129、 张杰:《符号学王国的构建:语言的超越与超越的语言——巴赫金与洛特曼的符号学理论研究》,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4期。
    130、 夏之放:《巴赫金的时间哲学——兼及鲁迅文本分析》,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6 期。
    131、 杨立民:《走向本土化和现代化的狂欢化研究——巴赫金未完成的果戈理研究》,载《社会科学战线》2002 年第 6 期。
    132、 齐效斌:《潜对话:人文知识分子生存方式的独特选择——巴赫金启示录之一》,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5 期。
    133、 夏忠宪:《“第三次发现”的巴赫金》,载《外国文学评论》2002 年第4 期。
    134、 夏忠宪:《民间话语的开掘与放大——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载《外国文学研究》2002 年第 4 期。
    135、 程正民:《文化诗学:钟敬文和巴赫金的对话》,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 2 期。
    136、 周启超:《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性——巴赫金访谈录》,载《俄罗斯文艺》 2003 年第 2 期。
    137、 陈太胜:《“聚合性”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艺术》,载《外国文学评论》2003 年第 1 期。
    138、 吕新雨:《解读 2002 年“春节联欢晚会”》,载《读书》2003 年第 1期。
    139、 张玉勤:《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与休闲文化研究》,载《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
    140、 秦勇:《巴赫金对“间性”理论的贡献》,载《俄罗斯文艺》2003 年第4 期。
    141、 祖国颂:《透视巴赫金小说理论中“他人话语”的叙述功能》,载《俄罗斯文艺》2003 年第 4 期。
    142、 陈浩:《论巴赫金“狂欢化”诗学中的“原型”观念》,载《俄罗斯文艺》2003 年第 6 期。
    143、 吴菁:《试论巴赫金有关理论对妇女研究的启发与借鉴》,载《妇女研究论丛》2003 年第 6 期。
    144、 马理:《双面的雅努斯——试析巴赫金美学人类学主体性的涵义问题》,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6 期。
    145、 陈素娥:《巴赫金论怪诞现实主义》,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3 期。
    146、 梅兰:《论巴赫金的参与性美学文论范畴》,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3 期。
    147、 曾军:《巴赫金接受与中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载《人文杂志》2003 年第 4 期。
    148、 马理:《边界与体裁——试析巴赫金诗学元方法问题》,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3 期。
    149、 张开焱:《学术中的政治与政治中的学术——以巴赫金为例》,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 年第 2 期。
    150、 赵晓彬:《洛特曼与巴赫金》,载《外国文学评论》2003 年第 1 期。
    151、 李凤亮:《复调: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 年第 1 期。
    152、 郑欢:《话语中的话语者——试论巴赫金的话语者》,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 年第 11 期。
    153、 夏忠宪:《俄罗斯巴赫金研究新探》,载《中国俄语教学》2003 年第 1期。
    154、 秦勇:《“丑角地形学”——巴赫金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理论》,载《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1 期。
    155、 葛金华:《从穆卡洛夫斯基到巴赫金——对一种文学史理解模式:对话文学史观的考察》,载《常熟高专学报》2003 年第 5 期。
    156、 沈华柱:《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述评》,载《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1 期。
    157、 姚爱斌:《对话体:朱光潜与巴赫金》,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4 期。
    158、 秦勇:《论巴赫金的“镜像”理论》,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4 期。
    159、 秦勇:《论巴赫金“丑角地形学”的生成机制》,载《河南社会科学》2003 年第 2 期。
    160、 曾军:《重译与沉默——80 年代中后期对巴赫金关于弗洛伊德主义批判的接受》,载《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 期。
    161、 张勤:《论巴赫金对话主义的话语特征》,载《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年第 1 期。
    162、 娄奕娟:《从神到人的超越之路:尼采和巴赫金》,载《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年第 1 期。
    163、 张玉勤:《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与休闲文化研究》,载《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4 期。
    164、 刘英:《〈女勇士〉中的多重视角:女性主义与巴赫金对话诗学的交融》,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 年第 6 期。
    165、 郑欢:《充满张力的话语场——巴赫金的超语言学语境试析》,载《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1 期。
    166、 吕宏波:《从“言谈”到“对话”——巴赫金的语言哲学与文化理论》,载《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 年第 1 期。
    167、 李健:《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载《皖西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 期。
    168、 徐巍:《巴赫金复调诗学理论对传统小说格局和叙事模式的冲击》,载《榆林学院学报》2003 年第 1 期。
    169、 曾军:《接受的复调——关于巴赫金接受史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载《云梦学刊》2003 年第 1 期。
    170、 秦勇:《论酒神理论对巴赫金躯体思想的影响》,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 期。
    171、 程正民:《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语文教学的对话性——程正民教授访谈录》,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 年第 17 期。
    172、 《钟敬文和巴赫金的对话》,载《中文自学指导》2003 年第 1 期。
    173、 赵丽瑾:《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看卞之琳诗歌中声音的对话性》,载《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1 期。
    174、 张杰:《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非对话性》,载《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 年第 2 期。
    175、 曾军:《巴赫金接受与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以钱中文为个案》,载《河北学刊》2004 年第 1 期。
    176、 马琳:《论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双主体性》,载《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1 期。
    177、 赵宪章:《超文性戏仿文体解读》,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04年第 3 期。
    178、 邱运华:《日常生活艺术化的话语描述问题——巴赫金的审美交往话语理论的建构价值》,载《广东社会科学》2004 年第 2 期。
    179、 沙湄:《“宗教大法官”与巴赫金的诗学问题》,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期。
    180、 吕君芳:《创造普遍和谐的理想世界——关于巴赫金时空观、对话理论、狂欢化理论的解读》,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年第 6期。
    181、 臧杨柳:《处在边缘的狂欢诗学——从巴赫金〈拉伯雷研究〉说起》,载《广西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 期。
    182、 孟楠:《徘徊在匮乏与尴尬之中——从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反思中国当代小说》 ,载《当代文坛》2004 年第 4 期。
    183、 吕君芳:《创造普遍和谐的理想世界——关于巴赫金时空观、对话理论、狂欢化理论的解读》,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年第 6期。
    184、 李霞:《浅论“喜剧高于悲剧”——由巴赫金狂欢节笑文化研究想到的》,载《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年第 2 期。
    185、 沙湄:《“宗教大法官”与巴赫金的诗学问题》,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 3 期。
    186、 阎真:《想象催生的神话——巴赫金狂欢理论质疑》,载《文学评论》2004 年第 3 期。
    187、 洪晓:《狂欢:自由生命的张显——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载《巢湖学院学报》2004 年第 5 期。
    188、 季水河:《学术对话·学理诠释·学科建设——“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综述》,载《俄罗斯文艺》2004 年第 3 期。
    189、 章辉:《读曾军〈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载《河北学刊》2004 年第 4 期。
    190、 周建萍:《追寻“狂欢”——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与当代大众文化现象》,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5 期。
    191、 曾军:《一段问题史:巴赫金的对话思想与中国的文学主体性问题》,载《社会科学》 2004 年第 5 期。
    192、 邱运华:《“日常生活艺术化”的话语描述问题——巴赫金的审美交往话语理论的建构价值》,载《广东社会科学》2004 年第 2 期。
    193、 《“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湘潭召开》,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 5 期。
    194、 曾耀农:《狂欢化雅努斯——兼论巴赫金对诙谐史上拉伯雷的解读》,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年第 5 期。
    195、 季水河:《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综述》,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 5 期。
    196、 龙溪虎:《论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喜剧精神》,载《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 年第5期。
    197、 朱娟娟:《大众化的狂欢世界——试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分析张恨水的小说创作》,载《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年第 3 期。
    198、 刘涵之:《巴赫金超语言思想刍议》,载《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3 期。
    199、 周卫忠:《双重性——巴赫金狂欢诗学的基本哲学立场》,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6 期。
    200、 张巧丽:《中国民间艺术中的怪诞形象——从巴赫金的怪诞现实主义看中国民间艺术形象》,载《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4 期。
    201、 童明辉:《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年第12期。
    202、 王春辉:《巴赫金"狂欢化诗学"浅析》,载《齐鲁学刊》2004 年第 5期。
    203、 马理:《文化双调:作为记忆和图式的狂欢——从大众传播学看巴赫金的文化思想、方法及其意义》,载《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 6 期。
    204、 苍耳:《亡灵间的对话——关于巴赫金》,载《博览群书》2004 年第 8期。
    205、 潘小松:《读巴赫金》,载《博览群书》2004 年第 11 期。
    206、 宋德发:《巴赫金的列夫·托尔斯泰》,载《广东社会科学》2005 年第1 期。
    207、 李亚白:《自由精神的文化拯救——巴赫金与昆德拉小说理论的比较》,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1 期。
    208、 徐勇:《狂欢与逍遥——巴赫金与庄子喜剧精神比较》,载《社会科学家》2005 年第 1 期。
    209、 纳·达·塔马尔钦科:《怪诞美学与小说诗学——论巴赫金的思想与概念体系对当代科学的意义》,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2 期。
    210、 李亚白,李杉婵:《自由精神的文化拯救——巴赫金与昆德拉小说理论的比较》,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1 期。
    211、 徐勇:《狂欢与逍遥——巴赫金与庄子喜剧精神比较》,载《社会科学家》2005 年第 1 期。
    212、 曾军:《中国巴赫金接受二十年》,载《人文杂志》2005 年第 2 期。
    213、 吴岳添:《从拉伯雷到雨果——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谈起》,《外国文学评论》2005 年第 2 期。
    214、 杨亦军:《巴黎圣母院》的狂欢化渊源及其特征——兼论卡西姆多的狂欢化形象,载《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年第 3 期。
    215、 许蕾:《论〈金枝〉中的原始习俗与狂欢节》,载《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 年第 3 期。
    216、 黎青:《试论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快感理论》,载《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年第 4 期。
    217、 赵晓彬:《果戈理:东西方文化的集大成者——巴赫金和洛特曼论果戈理的笑》,载《俄罗斯文艺》2005 年第 4 期。
    218、 张素玫:《对话与狂欢:巴赫金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载《当代文坛》2005 年第 5 期。
    219、 汪介之:《巴赫金的诗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流布》,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 年第 5 期。
    220、 李琨:《狂欢化理论与中国古典文学评论》,载《文艺争鸣》2005 年第6 期。
    221、 刘阳:《娱乐狂欢的理性思考——电视娱乐节目媚俗化之批判》,载《中国电视》2005 年第 9 期。
    222、 吴承笃:《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大众文化的启示》,载《东疆学刊》2006 年第 1 期。
    223、 张俊苹:《巴赫金“对话”术语的内涵及现代意义》,载《文艺研究》第 5 期。
    224、 汪介之:《百年俄苏文论在中国的历史回望与文化思考》,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金华)2006 年第 3 期。
    225、 陈奇佳:《笑的力量——论尼采“笑”的理论》,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 年第 10 期。
    226、 曾军:《中国巴赫金接受二十年》,载《人文杂志》2005 年第 2 期。
    227、 胡凤华:《“对话的不可完成性”质疑——巴赫金对话理论解读与评析:以〈檀香刑〉为参照对象》,载《山东外语教学》2005 年第 1 期。
    228、 罗执廷:《西方文论接受研究的一部力作——评〈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载《云梦学刊》2005 年第 2 期。
    229、 吴泽霖:《巴赫金外位性思想的现实意义》,载《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 4 期。
    230、 梁觉聪:《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绿色”沉思》,载《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2 期。
    231、 刘小莉:《巴赫金的形式方法:意义与结构——解读〈文艺学中的形式方法〉》,载《河西学院学报》2005 年第 3 期。
    232、 黄继刚:《巴赫金的“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简评》,载《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
    233、 权绘锦:《巴赫金的对话艺术思维及其意义》,载《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 年第 3 期。
    234、 李琳:《关于巴赫金对话主义的思考》,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年第 4。
    235、 姚文放:《文化在文学领域中的表达——巴赫金的启示》,载《社会科学辑刊》2005 年第 4 期。
    236、 潘月琴:《巴赫金时空体理论初探》,载《俄罗斯文艺》2005 年第 3期。
    237、 邱运华:《巴赫金“意识形态科学”学说与文艺学研究的视野拓展》,载《广东社会科学》2005 年第 3 期。
    238、 李增:《从〈小世界〉看巴赫金狂欢化的反讽》,载《外国文学》2005年第 5 期。
    239、 孙先科:《巴赫金的“语言形象”概念与小说阐释的新范式》,载《文艺理论研究》 2005 年第 4 期。
    240、 张素玫:《对话与狂欢:巴赫金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载《当代文坛》2005 年第 5 期。
    241、 刘俊娜:《巴赫金对话理论之“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年第 5 期。
    242、 汪介之:《巴赫金的诗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流布》,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 年第 5 期。
    243、 吴岳添:《从拉伯雷到雨果——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谈起》,载《外国文学评论》2005 年第 2 期。
    244、 黄继刚:《巴赫金的“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 ,载《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4 期。
    245、 张林栋:《巴赫金狂欢化诗学中的人本主义观照》 ,载《理论学习》 2005年第 12 期。
    246、 秦勇:《文学的空间之维——论巴赫金的文学“地形学”理论》,载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 年第 4 期。
    247、 赵晓彬:《 果戈理:东西方笑文化的集大成者——巴赫金和洛特曼论果戈理的笑》,载《俄罗斯文艺》2005 年第 4 期。
    248、 胡春阳:《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1 期。
    249、 李晓光:《巴赫金怪诞现实主义理论的双重性》,载《柳州师专学报》2006 年第 1 期。
    250、 吴承笃:《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当代大众文化的启示》,载《东疆学刊》2006 年第 1 期。
    251、 权绘锦:《 巴赫金的对话艺术思维及其意义》,载《河西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 期。
    252、 林英德:《巴赫金诗学话语中的“思想形象”论略》,载《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 年第 1 期。
    253、 雍青:《巴赫金接受中的主体性问题与巴赫金形象》,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年第 1 期。
    254、 袁建军:《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中的人本观》,载《新余高专学报》 2006 年第 1 期 。
    255、 韩军:《巴赫金的对话分析与〈地下室手记〉中的现代性问题》,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06 年第 1 期。
    256、 彭笑远、阎大伟:《论巴赫金“人身上的人”》,载《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 年第 3 期。
    257、 杨俊雷:《狂欢》,载《国外理论动态》2006 年第 4 期,第 60 页。
    258、 曾军:《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载《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6 年第 5 期。
    259、 王亚民:《后巴赫金时代——近二十年俄罗斯文化理论发展概述》,载《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6 年第 5 期。
    260、 秦勇:《论巴赫金躯体理论的道德指向》,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 年第 6 期。
    261、 陈玲芬:《论巴赫金的未完成理论及其意义》,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 年第 6 期。
    262、 阎真:《文化史的虚构——巴赫金“狂欢”理论的七大缺失》,载《文艺研究》2006 年第 12 期。
    263、 聂梦:《建立“绝对性对话”的世界——巴赫金对话主义读解》,载《衡水学院学报》2006 年 12 月第 8 卷第 4 期。
    264、 李曙光:《巴赫金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载《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2 期。
    265、 彭笑远:《论巴赫金“人身上的人”》,载《语文学刊》 2006 年第 5期。
    266、 方国武:《试析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诗学特征》,载《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2 期。
    267、 朱崇科:《论卢卡奇和巴赫金“小说理论”的叙述关涉》,载《求索》 2006 年第 9 期。
    268、 张现红:《从巴赫金复调理论看〈法国中尉的女人〉》,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 年第 2 期。
    269、 周卫忠:《“对话的泛音”与狂欢的双重性——巴赫金两大诗学范畴的内在一致性初探》,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3 期。
    270、 刘坤媛:《巴赫金“对话”理论中国化的启示》,载《社会科学战线》2006 年第 4 期。
    271、 黄光惠:《巴赫金对话理论与英语教学》,载《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第 17 期。
    272、 顾广梅:《从巴赫金复调诗学看〈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载《枣庄学院学报》2006 年第 4 期。
    273、 周卫忠:《巴赫金诗学的主体间性之思》,载《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 5 期。
    274、 郭涛:《语言·文本·翻译——试析巴赫金关于翻译的见解》,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 年第 4 期。
    275、 秦勇:《论巴赫金躯体理论的道德指向》,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6 期。
    276、 甘挺:《独白中的对话——关于〈私人生活〉的巴赫金对话式解读》,载《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 年第 4 期
    277、 杨晶:《巴赫金理论思想概述》,载《甘肃农业》 2006 年第 11 期。
    278、 聂梦:《建立“绝对性对话”的世界——巴赫金对话主义读解》,载《衡水学院学报》2006 年第 4 期。
    279、 宋雪:《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看莎士比亚译作在民国时期的传播》,载《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年第 4 期。
    280、 杨桂青:《初论巴赫金道德哲学的教育意义》,载《中国德育》2006年第 10 期。
    281、 来守英:《论谐与狂欢——刘勰与巴赫金“笑”理论之比较》,载《语文学刊》2007 年第 1 期。
    282、 秦勇:《论巴赫金的“躯体时空”学说》,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 1 期。
    283、 牟方华:《一场永无休止的对话——从巴赫金语境对话理论的角度看文学翻译》,载《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 年第 1 期。
    284、 周卫忠:《巴赫金思想的后现代性初探》,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2 期。
    285、 李兵:《接受美学与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关联及互动》,载《贵州社会科学》2007 年第 2 期。
    286、 周卫忠:《双重性—双重人格—双声语——从巴赫金的双重人格论看狂欢与对话理论的逻辑贯通》,载《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 年第 2 期。
    287、 李茂增:《成长的世界图景——论巴赫金的小说“时空体”理论》,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 年第 3 期。
    288、 黄世权:《两种美学乌托邦:酒神精神与狂欢精神——论尼采美学与巴赫金美学的对话关系》,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4 期。
    289、 李曙光:《巴赫金的超语言学理论与交际能力的培养》,载《淮阴工学院学报》2007 年第 2 期。
    290、 张晓玥:《思想遮蔽心灵——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析疑》,载《学术月刊》2007 年第 4 期。
    291、 来守英:《论谐与狂欢——刘勰与巴赫金“笑”理论之比较》,载《语文学刊》2007 年第 1 期。
    292、 渠红丽:《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分析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关系》,载《科技信息》2007 年第 6 期。
    293、 周卫忠:《从狂欢、对话的未完成性看巴赫金的真理观》,载《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2 期。
    294、 李茂增:《成长的世界图景——论巴赫金的小说“时空体”理论》,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 年第 3 期。
    295、 李莉:《论巴赫金思想的独特性》,载《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 1 期。
    296、 周伟华:《论巴赫金语文学思想——倾听与阅读》,载《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 1 期。
    297、 赵丽琴:《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的内涵及支点》,载《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 年第 1 期。
    298、 黄玫:《文学作品中的作者与作者形象——试比较维诺格拉多夫和巴赫金的作者观》,载《俄罗斯文艺》2008 年第 1 期。
    299、 [法]兹维坦·托多罗夫:《对话与独白:巴赫金与雅各布森》,史忠义译,载《俄罗斯文艺》,载《俄罗斯文艺》2008 年第 1 期。
    300、 季明举:《巴赫金及其理论的斯拉夫主义性质》,载《俄罗斯文艺》,载《俄罗斯文艺》2008 年第 1 期。
    1、张杰:《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1992 年。
    2、董小英:《叙事文本的对话性研究:巴赫金与现代小说艺术》,中国社会科学院 1993 年。
    3、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1995 年。
    4、宁一中:《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吉姆老爷》解读》,北京大学 1996年。
    5、刘乃银:《巴赫金的理论和《坎特伯雷故事集》》, 北京大学 1996 年。
    6、凌建侯:《话语的对话本质》,北京外国语大学 1999 年。
    7、苗澍:《巴赫金对话理论与小说《日瓦戈医生》》,北京外国语大学 2000年。
    8、柳若梅:《从巴赫金的审美建构说看马卡宁九十年代创作中的作者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 2000 年。
    9、魏少林:《巴赫金小说理论研究》,复旦大学 2001 年。
    10、曾军:《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南京大学 2002 年。
    11、梅兰:《巴赫金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的关系研究》,南京大学 2003 年。
    12、秦勇:《论巴赫金的躯体理论》,中国人民大学 2004 年。
    13、周卫忠:《巴赫金诗学的双重性思想》,浙江大学 2005 年。
    14、吴承笃:《巴赫金诗学理论概观——从社会学诗学到文化诗学》,山东大学 2006 年。
    15、张素玫:《与巴赫金对话》,华东师范大学 2006 年。
    16、李曙光:《巴赫金超语言学理论的重新语境化及其在书面新闻语篇分析中的应用》,南京师范大学 2007 年。
    1、陈登凯:《狂欢——生命之舞》,西北大学 2001 年;
    2、马军英:《试论康德对王国维和巴赫金美学思想的影响》,郑州大学 2001;
    3、徐巍:《巴赫金复调诗学理论研究》,西北大学 2001 年;
    4、和磊:《边缘化生存》,山东师范大学 2002 年;
    5、王莉:《来自民间广场的狂欢化美学》,辽宁师范大学 2002 年;
    6、王春辉:《论巴赫金的文学观》,曲阜师范大学 2002 年;
    7、李安:《巴赫金论:时空坐标中的狂欢》,广西师范大学 2002 年;
    8、韩振江:《论巴赫金的“怪诞现实主义”》, 河北师范大学 2003 年;
    9、江珊:《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研究》,西北大学 2003 年;
    10、高红梅:《小说本质的流变——从塞万提斯到巴赫金》,东北师范大学 2003年;
    11、张欣:《从对话看宗教因素对巴赫金小说理论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年;
    12、倪慧:《狂欢节的笑声——论巴赫金的民间诙谐文化理论》,浙江师范大学 2004 年;
    13、周军伟:《在独白与虚无之间:巴赫金的生存美学》,陕西师范大学 2004年;
    14、刘满华:《文本与对话——解读巴赫金》,郑州大学 2004 年;
    15、袁建军:《巴赫金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的人本观》,江西师范大学 2003 年;
    16、王立峰:《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河北大学 2004 年;
    17、程军:《巴赫金“对话”美学研究》,安徽大学 2004 年;
    18、孙明:《狂欢化生存》,广西师范大学 2004 年;
    19、李元厂:《美丑并存 庄谐共生——论巴赫金的怪诞丑角理论》,东北师范大学 2004 年;
    20、李杉婵:《巴赫金与昆德拉小说理论的比较》,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5 年;
    21、喻敏良:《论巴赫金对话理论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南京师范大学 2005;
    22、罗益民:《巴赫金未完成性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 2006 年;
    23、祁晓冰:《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人文精神》,东北师范大学 2006 年;
    24、楼育萍:《主体性的对话性构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6 年;
    25、董莉:《现代派小说的求索——用巴赫金的理论解读 20 世纪的西方现代派小说》,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
    26、何卫:《狂欢化:理论与创作》,重庆师范大学 2007;
    27、戴春梅:《论巴赫金狂欢化思想的文艺学意义》,曲阜师范大学 2007;
    28、李英杰:《后现代背景下的大众文化》,天津师范大学 2007;
    29、文浩:《巴赫金主体性思想初探》,湖南师范大学 2007;
    30、陈瑞煊:《巴赫金主体建构理论研究》,广西师范大学 2007;
    31、陈然兴:《形式即边缘》,西北大学 2007;
    1、张开焱:《 学会在开放中封闭》载《文艺报》 2003 年 1 月 28 日版,载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2、钱中文:《巴赫金研究的新成果》,载《中华读书报》2002 年 7 月 17 日版,载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3、钱中文:《各具特色的对话》,载《文艺报》2001 年 8 月 28 日版,载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4、《彼岸的巴赫金》,载《中华读书报》2001 年 3 月 21 日版,载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5、《与俄罗斯文论家谈论巴赫金》,载《中华读书报》2005 年 2 月 2 日版,载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1、彭利元:《语境·对话·翻译——巴赫金语境对话理论对翻译的启示》,载2005 年《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
    2、印松霞:《试论巴赫金对话理论在旅游广告语域中的运用》,载 2005 年《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
    3、张杰:《符号学王国的构建:语言的超越与超越的语言——巴赫金与洛特曼的符号学理论研究》,载 2002 年《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4、齐效斌:《巴赫金符号学思想初探》,载 2002 年《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1、刘光耀、杨慧林主编:《神学美学》(第 1 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6年 12 月版。
    2、周启超著:《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6 月版。
    3、耿幼壮著:《视觉 躯体 文本——解读西方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年 1 月版。
    4、王志耕著:《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2 月版。
    5、何颖著:《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7 月版。
    6、张冰著:《白银时代俄国文学思潮与流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年 7 月版。
    7、王宁著:《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中华书局 2006 年 4 月版。
    8、郭玉生著:《悲剧美学:历史考察与当代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 9 月版。
    9、文池主编:《在北大听讲座——俄罗斯文化之旅》,新世界出版社 2002 年10 月版。
    10、梁工主编:《西方圣经批评引论》,商务印书馆 2006 年 7 月版。
    11、刘晓明主编:《优化人生——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5年 1 月版。
    12、周宪著:《20 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6 月版。
    13、陈荣富著:《文化的演进——宗教礼仪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年12 月版。
    14、孟繁华著:《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12 月版。
    15、赵林著:《西方宗教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4 月版。
    16、赵一凡 张中载 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年 1 月版。
    17、易红霞著:《诱人的傻瓜——莎剧中的职业小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9 月版。
    18、杨哲 杨明新著:《中西喜剧文学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
    19、陆扬著:《欧洲中世纪诗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 年 2 月版。
    20、赵志军著:《文学文本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 12 月版。
    21、叶舒宪主编:《文学与治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年 9 月版。
    22、彭兆荣著:《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12 月版。
    23、乐峰著:《东正教史》(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 6 月版。
    24、李英男 戴桂菊著:《俄罗斯历史之路——千年回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年 9 月版。
    25、梁工主编:《基督教文学》,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 年 1 月版。
    26、金亚娜 刘琨 张鹤等著:《充盈的虚无——俄罗斯文学中的宗教意识》,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年 10 月版。
    27、淼华编:《回眸与前瞻: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二十年(1979-1999)会议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年 3 月版。
    28、傅树政 雷丽平著:《俄国东正教会与国家(1917-194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 2 月版。
    29、张铁夫等著:《普希金新论——文化视域中的俄罗斯诗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4 月版。
    30、陈国亭主编:《俄罗斯国情阅读文萃》,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月版。
    31、蒋承勇著:《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版。
    32、安启念著:《俄罗斯向何处去——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1 月版。
    33、胡山林著:《文学艺术与终极关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1 月版。
    34、文池主编:《俄罗斯文化之旅》,新世界出版社 2002 年 10 月版。
    35、陆扬著:《欧洲中世纪诗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 2 月版。
    36、高旭东著:《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兼评刘晓枫以基督教对中国人的归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5 月版。
    1、[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西苑出版社 2004 年 7 月版。
    2、[英]马尔科姆·琼斯著:《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赵亚莉、陈红薇、魏玉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 1 月版。
    3、[英]劳伦斯:《劳伦斯论文艺》(英中文双语读本),团结出版社 2006 年 4月版。
    4、[挪威]英格威尔特·萨利特·基尔胡斯著:《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
    5、[俄]B.B.科列索夫著:《语言与心智》,杨明天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6 年 5月版。
    6、[俄]格奥尔基·弗洛罗夫斯基著:《俄罗斯宗教哲学之路》,吴安迪、徐凤林、隋淑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1 版。
    7、维克多·特纳著:《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4 月版。
    8、[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 1979 年 7 月第 1 版。
    9、[德]黑格尔著:《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1979 年 7 月第 1 版。
    10、[以色列]西蒙·巴埃夫拉特著:《圣经的叙事艺术》,李锋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7 月版。
    11、[美]W·E·佩顿著:《阐释神圣——多角度的宗教研究》,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6 月版。
    1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 1999 年11 月版。
    13、[美]默罗阿德·韦斯特法尔著:《解释学、现象学与宗教哲学——世俗哲学与宗教信仰的对话》,郝长墀、何卫平、张建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12 月版。
    14、[古希腊]柏拉图著:《柏林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2004 年 1月版。
    15、[美]埃伦·迪萨纳亚克著:《审美的人——艺术来自何处及原因何在》,户晓辉译,商务印书馆 2004 年 1 月版。
    16、[苏联]尼·米·尼科利斯基著:《俄国教会史》,丁士超 苑一博 杜立克译,商务印书馆 2000 年 12 月版。
    17、[美]威廉·巴雷特著:《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杨照明、艾平译,商务印书馆 1995 年 2 月版。
    18、[英]雷蒙·威廉斯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年 3 月版
    19、[俄]C·谢·弗兰克著:《社会的精神基础》,王永译,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年 1 月版。
    20、[美]阿尔伯特·甘霖著:《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赵中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 月版。
    21、[奥]佛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彭舜译,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1月版。
    22、[美]马斯洛著:《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译,九州出版社 2003 年 8 月版。
    23、宁一中著:《狂欢化与康拉德的小说世界》(英文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 月版。
    24、[美]弗洛姆著:《精神分析与宗教》,孙向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1 月版。
    25、[意]安贝托·艾柯等著:《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出版社 2005年 11 月版。
    26、[俄]尼 别尔嘉耶夫著:《俄罗斯思想》,雷永生、邱守娟译,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 年 8 月版。
    27、[美]古斯塔夫·缪勒著:《文学的哲学》,孙宜学、郭洪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0 月版。
    28、李芳、徐红主编:《俄语专业文献选读——人文社科类》,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5 月版。
    29、[加]诺斯洛普·弗莱著:《神力的语言——“圣经与文学”研究续编》,吴持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
    30、[澳]约翰·多克著:《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张天飞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9 月版。
    31、[德]赖因哈德·劳特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沈真等译,东方出版社 1996 年 10 月版。
    32、[美]汤普逊著:《理解俄国:俄国文化中的圣愚》,杨德友译,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9 月版。
    1、雷永生:《宗教沃土上的民族精神——东正教与俄罗斯精神之关系探略》,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 年第 1 期。
    2、淑敏:《组曲性回旋曲式的精作——论舒曼的〈维也纳狂欢节〉》,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 年第 1 期。
    3、王平:《漫话巴西狂欢节》,载《世界文化》2002 年第 4 期。
    4、侯赛军:《索尼娅的真实身份——圣愚》,载《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第 9 月版。
    5、孟令霞:《从“笑”中透视俄汉民族文化差异》,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 1 月。
    6、魏凤莲:《略论古希腊戏剧的宗教性》,载《齐鲁学刊》2004 年第 1 期。
    7、黄伟:《使徒和圣愚:日瓦戈形象原型的跨文化阐释》,载《求索》2004年第 11 期。
    8、郑晓江:《宗教之生死智慧与人类的灵性关怀》,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 年第 4 期。
    9、侯赛军:《浅析圣愚——梅什金人物形象》,载《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第 12 月版。
    10、廖开顺:《中西方狂欢文化比较》,载《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 年第 5 期。
    11、郑冬红:《嘉年华=狂欢节?》,载《天津日报》2005 年 7 月 19 日版。
    12、王志耕:《日瓦戈与圣愚》,载《外国文学评论》2006 年第 2 期。
    13、万建中:《狂欢:节日饮食与节日信仰》,载《新视野》2006 年第 5 期。
    14、肖克凡:《从狂欢节想到的》,载《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 年 5 月 9 日第4 版。
    15、赵荣、张宏莉:《俄国特有圣愚文化现象分析》,载《社科纵横》2007 年2 月版。
    16、何光沪:《宗教学百年鸟瞰》,载《国外社会科学》2000 年第 2 期。
    17、王庆德:《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百年回顾》,载《文史哲》2001 年第 1 期。
    18、孔又专:《略论宗教世俗化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载《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 1 期。
    19、崔文静:《宗教的世俗化及其未来发展》,载《法制与社会》2007 年第 4 期。
    20、钱小虎:《浅析宗教的世俗化倾向》,载《民族与宗教》2006 年第 1 期。
    21、刘永霞:《关于宗教世俗化的几点诠释》,载《宗教学研究》2003 年第 2期。
    22、刘素民《:“我—你”关系中的人:“超越的存在”——20 世纪西方“人学”的宗教观》,载《学术研究 》2007 年 第 8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