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期间道教修炼方式与道教女性观之变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是在宗教学与女性学交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论文把部分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置于汉唐社会大背景下,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女性的视角)去审视和解读已有的资料并对相关史料进行综合分析,将女性还原到当时的社会性别制度中,将道教女性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相结合,去发掘历史上被漠视、被埋没了的女性的宗教活动及其宗教经验。通过对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道教修炼方式的演变与道教女性观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的考察,对这一时期道教修炼方式演变发生的原因、演变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由汉至唐期间女修制度的逐步形成过程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修道女性的修炼特点。
     汉魏晋南北朝隋唐道教修炼方式的演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笔者首先考察了东汉末道教初创时期在道教流行区域全民信道的状况,分析当时女性参与道教的宗教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并由此出发,考察了当时女性参与道教过度仪式的情况以及该仪式所反映的该时期道教的女性观。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双修的考察则侧重于道教双修方式的演变,以及由于官方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导致的主流女性观念的变化以及社会两性地位的变化。隋唐时期道教女修制度的完善使唐代女子清修和住观修行的情况大量出现,本文主要探讨了这一时期女性修道情况不同于前朝的新特点。
     道教修炼方式由双修向清修方向的演变过程中,女性退出了双修而转向清修,并在唐代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女修制度。女性在退出双修的同时,也退出了原本就分量有限的社会与宗教中的组织或领导工作。这种状况使修道女性的地位更加边缘化,她们只能在社会性别制度框架中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修道女性的宗教角色这种双重身份的夹缝中生存。
     道教修炼方式的转变使道教的女性观随之发生变化。女性从男性修炼者的宗教导师和修炼伙伴变成了他们修炼成仙的障碍。道教对女性的崇拜已不存在于现实之中,而是残存于其想象的世界、神话的世界当中。
     通过对由汉至唐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修道女性的考察,勾勒出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道教与女性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出道教修炼方式的演变与道教女性观的变化、与修道女性地位的变化、与主流社会性别观念的变化之间呈现出的相关性和互动性特征。
     研究表明,道教女性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矛盾性和复杂性。道教修炼方术的演变过程正是道教女性观念复杂性和矛盾性的一种集中体现。较之其他宗教而言,道教对于女性的这种矛盾心理使道教在对待女性方面,体现出更加宽容的情怀。较之女性在其他组织(如家庭或其他社会组织)中所处的境遇而言,女性在道教内享有相对较高的地位。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说:在道教里,妇女不再是“添加”的成分,而是中国道教的有机组成部分。修道女性和男性一起共同传承和发展了中国的道教,虽然女性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This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conducted between religion and gender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gender, the author tries to study, to understand, and to analyze synthetically some main early Daoist classics and other relevant materials together with the social background at the time. Based on the social gender system, she tries to discover the women's ignored or concealed religious activities and experiences in history by connecting the women believing in and practicing Daoism and the social conditions at the time. By investigating the releva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Daoist practices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Daoist views on wom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directions of these changes,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men's Daoist cultivations between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The change of the Daoist cultivation in this long historical period is the focus of the author. She reviews the popularization of Daoism in the areas influenced by early Daoism (between the end of the Eastern Han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Wei and Jin period ) and introduces the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as well as Daoist activities in that period. Based on it,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ritual for passing at the time and analyzed Daoist views on women reflected in it.
     The observation on the Daoism ambisextrous Integrated Cultivation in the Wei, 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focuse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eans of cultivation-from ambisextrous integrated cultivation to mono-sexual cultivation, the diversification of authoritative and orthodox views on women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official ideology, and the shift of positions between man and woman.
     In the course of cultivation shift, women developed the quite mature system of mono-sexual cultiv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while women retreated from social work or work of the Daoist hierophant.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women have to survive on the fringe of the society between their social roles as a daughter, a wife, or a mother in the social gender system and the religious role as a Daoist believer.
     Daoist views on women have changed with the changes of Daois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omen have become the obstacles of men's cultivation and refinement and attainment of immortality from the religious masters or hierophants. Daoism's worship for women has fade away from reality and existed in the imaginary and mythological world of Daoism.
     Such analysis on women practicing Daoism in such a long period of time unfolds the interac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Daoism and women in this period and the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of Daoist views on women. It exposes as well the pertinence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Daois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changes of Daoist views on women, of the positions of Daoist women, and of the social views on wome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Daois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does reveal the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of Daoist views on women. Compared with other religions or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the world, the conflicted psychology of Daoism for women contributes to the fact that Daoism treats women with lenience and women take relatively higher position in Daoism than in other societies. Therefore, we may say that women are part of Chinese Daoism rather than anything appended. Women and men practicing Daoism transmit and develop Chinese Daoism together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women have paid so much for it.
引文
①禹建湘:《女性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第72页,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②赵嫒媛、王子彦:《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第35页,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5期。
    ①顾晓玲:《女性主义的突围与困惑》第23页,载《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①陈晓明:《序》,载《伤心太平洋》,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转引自顾晓玲《女性主义的突围与困惑》(《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第23-26页)。
    ①[美]Suzanne E. Cahill: Transcendence &Divine Passion: The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in Medieval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1993。
    ②#12
    ③詹石窗《道教与女性》,1990年5月。
    ④杨莉博士论文《道教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研究》,2000年(未刊本)。
    ⑤吴碧珍硕士论文《唐代女仙传记之研究——以“墉城集仙录”为主的考察》,台北,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1998年。
    ⑥钟来因《长生不死的探求——道经(真诰)之谜》,文汇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①李素平:《女神、女丹、女道》,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7月。
    ②[美]Stephen R.Bokenkamp《天师道婚姻仪式“合气”在上清灵宝学派的演变》,载《道家文化研究》第16辑,三联书店,1999年4月。陈静:《身体的感觉:(女金丹)第二戒规的分析研究》,2006年第三届道教与当代世界国际研讨会论文。
    ③林安梧《道家思想中的“女性主义”》,台北《宗教哲学》第四卷第三期,1998年7月。李丰懋《西王母五女传说的形成及其演变》,台湾文殊出版社《东方宗教研究》1987年第1期。孙亦平《论“太平经”的妇女观及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道家文化研究》第16辑,三联书店,1999年4月。
    ④陈云:《教与女性研究述评》,《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谷玛利《中国妇女与道教》,《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①《后汉书·刘焉传》、《三国志·张鲁传》和《华阳国志·汉中志》(《华阳国志》卷2)并载其事。“道书”,《后汉书》作“符书”。《三国志》卷8《张鲁传》裴松之注引鱼豢(三国时人)《典略》、《后汉书·刘焉传》李贤注同。
    ②《三国志》卷8。
    ③《后汉书》卷71。
    ①《三国志》卷8《张鲁传》裴松之注引鱼豢《典略》。
    ②《后汉书》卷8。
    ③《后汉书》卷75。
    ①葛洪《神仙传》,据湖南艺文书局清光绪二十年刊本。
    ②《太平御览》卷671。
    ③然而《典略》的史料来源似乎别有所辟,它不提张陵之事,而以张修作为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修被杀后张鲁才在汉中掌教权,因民信行修业而加以增饰。
    ④《三国志》卷31。
    ⑤《后汉书》卷75。
    ①《后汉书》卷71。
    ①《后汉书》卷71,一说“方”即“坊”。
    ②据传说,“治”多是神仙修道度世之处。如昌利治——“李八百初学道”处;涌泉治----“昔马明生学道成仙,太上老君至此化形”;稠梗冶----“昔轩辕黄帝学道之处”;云台治----张天师其夫人白日升天之地;平刚----“昔李阿于此山学道成仙”;北邙治——“昔务成子于此学仙得道”;等等。
    ③《后汉书》卷75。
    ④释明概《决对傅奕废佛僧事》,见《广弘明集》卷12。
    ①《无上秘要》卷23,《道藏》第25册,第64-65页;《道藏》第22册,第204-210页。《云笈七签》所引《张天师二十四治图》即以《无上秘要》所引《正一炁治图》为依据。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道士令狐见尧《正一真人二十四治图》一卷。
    ②见《三洞珠囊》卷7,《道藏》第25册,第296页。
    ③《道藏》第25册,第64页;《道藏》第22册,第204页。
    ④陆修静《道门科略》作“置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
    ⑤陆修静《道门科略》,见《道藏》第24册《陆先生道门科略》第779页。
    ⑥二十四治的名称与分布是:阳平治,鹿堂治,鹤鸣治, 漓沅山治,葛璝山治,以上在蜀郡界;更除治,秦中治,真多治,昌利治,隶上治,以上在广汉郡界;涌泉治,在遂宁郡界;稠梗治,北平治,本竹治,平盖治,平刚治,以上在键为郡界;蒙秦治,在越巂郡界:云台治,在巴西郡界:浕口治,后城冶,公慕治,以上在汉中郡界;主簿治,玉局治,在成都南门左;北邙治,在东汉都城雒阳~⑧。其中阳平治(治在今四川彭县)、鹿堂治(治在今四川绵竹)和鹤鸣山治(治在今四川大邑)三治最为重要,阳平一治最大。《二教沦·明典真伪》释道宣注云:“依张鲁《蜀记》,凡有二十四治,而阳平一治最为大者,今道士上章及奏符厌,皆称阳平,重其本故也。”天师传下的嗣教印即为“阳平治都功印。”
    ⑦《后汉书·刘焉传》说:“张鲁以璋癎弱,不复承顺。璋怒,杀鲁母及弟,而遣其将庞羲等攻鲁,数为所破。鲁部曲多在巴土,故以羲为巴郡太守。鲁因袭取之,遂雄于巴汉。”
    ⑧见《云笈七签》卷二十八,《道藏》第22册,第204---210页。
    ①据《三国志》卷8《张鲁传》记载:“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 《后汉书·刘焉传》也有类似的说法。
    ②《陆先生道门科略》,《道藏》第24册,第779页。
    ③同上,第780页。
    ④见吉川忠夫《静室考》,《东方学报》第59册,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7。
    ⑤《三国志》卷8《张鲁传》注引《典略》。
    ①《陆先生道门科略》,《道藏》第24册,第780页。
    ①葛洪《神仙传》卷4,据湖南艺文书局清光绪二十年刊本。
    ②《道藏》第22册,第746页。
    ①《道藏》第18册,第237页。汤用彤《康复札记》曰:“今《道藏》洞神部戒律类有戒经七种,……其中《老君音诵戒经》、《正—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女青鬼律》等三种恐均系寇谦之的著作,恐均出于《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因其中文句虽在辗转抄录过程中或有错落或有后人增改者,然而各经的内容与《释老志》所载寇谦之思想基本相同。请参阅《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
    ②#12
    ①《道藏》第18册,第212页。
    ②《道藏》第6册,第79页。
    ③《后汉书》卷71。
    ①《要修科仪戒律钞》,《道藏》第6册,第966页。《要修科仪戒律钞》,题“三洞道士朱法满撰”。朱法满,唐玉清观道士。此书乃道教科仪戒律之类抄,所辑道典主要有《明真科》、《太真科》、《四极明科》、《千 真科》、《玄都律》、《升玄经》、《本际经》、《太平经》等。参见成书年代大体相近的《玄都律文》,《道藏》第3册,第957页。
    ①《道藏》第3册,第462页。
    ②《三天内解经》卷上,《道藏》第28册,第414页。
    ③《道藏》第18册,请参见杨联陞《老君音诵诫经校释》,见《杨联陞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④《老君音诵诫经》,《道藏》第18册,第210、213页。
    ①《道藏》第3册,第456-463页。
    ②《道藏》第1册,第210-217页。
    ③《道藏》第6册第618页。
    ④这些经书,可能就是原天师道的房中术经书。请参阅钟来因《长生不死的探求——道经(真诰)之谜》第77页,文汇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⑤《道藏》弟6册,第935-936页。
    ① 《道藏》弟6册,第935-936页。
    ② 同上,第78页。
    ③ 同上,第933页。
    ④ 同上,第28页。
    ⑤ 同上,第30页。
    ⑥ 同上,第75页。
    ⑦ 同上,第78页。
    ⑧ 同上,第30页。
    ⑨ 同上,第933页。
    ①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37页,中华书局1960。
    ② 同上,中华书局1960。
    ③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8,第150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④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7页,中华书局1960。
    ⑤ 《女青鬼律》卷3,《道藏》第18册,第245页。
    ⑥ 同上,第242页。
    ① 见《洞真黄书》,《道藏》第33册,第591-596页。
    ② 《道藏》第18册,第216页。
    ③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修订本)第一卷,第182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① 王卡:《<黄书>考源》第65-73页,《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二期。
    ② 请参阅朱越利《道藏分类题解》,第341页,华夏出版社,1996。
    ③ 朱越利:《黄书考》,《中国哲学》第十九辑,岳麓书社,1998。
    ④ 请参阅小林正美著、李庆译:《六朝道教史研究》第342~34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 《上清黄书过度仪》,《道藏》第32册,第735页。
    ② 同上,第736页。
    ① 《上清黄书过度仪》,《道藏》第32册,第736页。
    ② 《元辰章醮立成历》卷下,《道藏》第32册,第715页;《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历》:《道藏》第32册,第717-719页。
    ③ 另请参阅宋《景祐遁甲符应经》。该书卷中述六甲、十干、六丁配神。其中十干配神有类似名称,甲神作“王文卿”,乙神作“龙文卿”,丙神作“唐仲卿”,丁神作“季田往”,戊神作“司马羊”,己神作“纪游卿”,庚神作“邹元阳”,辛神作“高子张”,壬神作“王禄卿”,癸神作“受子光”。
    ④ 《上清黄书过度仪》,《道藏》第32册,第737页。
    ① 《上清黄书过度仪》,《道藏》第32册,第737页。
    ② 《道藏》第32册,第737-738页。又参《洞真黄书》第一章第三节,《道藏》第33册,第592-593页。
    ③ 《黄书》多“男左旋,女右旋”之说。《医心方》卷二八《房内·和志》引《洞玄子》“夫天玄左而地右回,春夏谢而秋冬袭。……故必须男左转而女右回,男下冲女上接,以此合会,乃谓天平地成矣”是类似说法。
    ④ 此节章题缺,内容较乱。疑即下章“支干数”节“六咽”句后“蹑纪下”,“下”是衍文。又“阳蹑纪左卧”节下脱“阴卧纪左卧”节,其后所接“阴蹑纪右卧”和“阳蹑纪右卧”节错在下章“支干数”节内。又节末“甲因起”以下是从下“自导”节窜入。
    ⑤ 见《道藏》第32册,第739页。“复还左,偃卧思神,左无上气(正青),右玄老气(正黄),太上气正白,贯臣妾身,六甲五藏支干中,上升昆仑山。”
    ⑥ 《道藏》第32册,第739页。
    ① 形式类似马王堆房中书《合阴阳》所述“戏道”。
    ② “龙行上覆”,即男上位[案:《玄女经》“九法”作“龙翻”,下文作“龙覆”。
    ③ 《上清洞真黄书》,《道藏》第32册,第739页。
    ④ 同上,第740页。
    ⑤ 《道藏》第32册,第740-741页。
    ⑥ 《道藏》第32册,第741页。请参见李零:《中国古代方术续考》,载《东汉魏晋南北朝房中经典流派考(下)》,第377-379页,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① 《道藏》第32册,第741页。
    ② 同上,第742页。
    ③ 同上,第742页。请参见李零:《中国古代方术续考》,载《东汉魏晋南北朝房中经典流派考(下)》第377-379页,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① 请参阅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第59-61页,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8月。
    ① 《道藏》第32册,第737页。
    ① 《道藏》第32册,第736页。
    ② 同上,第737页。
    ③ 同上,第737页。
    ④ 同上,第742页。
    ① 同上,第742页。
    ② 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③ 王明:《太平经合校》上册,第73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④ 同上,第678页。
    ⑤ 同上,第35-36页。
    ⑥ 王明:《太平经合校》下册,第727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⑦ 同上,第393页。
    ① 王卡:《<黄书>考源》,《世界宗教研究》,第65-73页,1997年第二期。
    ② 请参见拙作《<黄书>中的“气”》,《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第66-69页,2003年第6期。
    ① 王明:《太平经合校》下册,第59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② 《道藏》第18册,第211页。
    ① 《道藏》弟6册,第935-936页。
    ② 《道藏》第33册,第665页。
    ③ 《道藏》第18册,第211页。
    ④ 同上。
    ⑤ 《道藏》第32册,第735-743页。参见王卡《<黄书>考源》第65-73页,载《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二期。
    ① 《道藏》第6册,第964页。
    ② 同上,第77页。
    ③ 同上,第78页。
    ④ 同上,第73页。
    ⑤ 同上,第76页。
    ⑥ 同上,第78页。
    ⑦ 同上,第19页。
    ⑧ 同上,第29页。
    ⑨ 同上,第933页。
    ⑩ 同上,第935-936页。
    11 同上,第933页。
    ① 孟子与告子谈论人的本质问题时,告子曰:“食,色,性也。”见《孟子·告子上》。《礼记·礼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性与食欲一样,都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本性,这是早期儒家(不同于宋明理学)关于性的观念之一。
    ① 《上清黄书过度仪》,《道藏》第32册,第742页。
    ② 《大般涅槃经》,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
    ③ 《大般泥洹经》,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④ 《大般涅槃经》,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
    ① 《大智度论》,或曰《摩诃般若释论》。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5卷《释经论部(上)》。
    ② “相”,同想。
    ③ 《方广大庄严经》,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诏译。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155部。
    ④ 《后汉书》卷30下。
    ① 王明:《太平经合校》下册,第4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② 同上,第294、37页。
    ③ 见《上清黄书过度仪》,《道藏》第32册,第737页。
    ① 杨莉《道教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研究》(未刊本)第28-29页。
    ①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第65页,三联书店,北京,2003年8月。
    ② 同上,第66页。
    ③ 同上。
    ④ Stephen R.Bokenkamp:《天师道婚姻模式“合气”在上清、灵宝学派的演变》,载《道家文化研究》第16辑,第241-248页,三联书店,1999年4月。
    ① 《道藏》第18册,第216页。
    ② 《道藏》第3册,第418页。
    ③ 朱越利:《六朝上清经的隐书之道》,《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2期,第10页。
    ① 《真诰》卷5,《道藏》第20册,第516页。
    ② 同上。
    ③ 《释老志》,见《魏书》卷114。
    ④ 《道藏》第18册,第211页。
    ⑤ 同上,第216页。
    ⑥ 《道藏》第6册,第37页。
    ① 《道藏》第6册,第78页。
    ② 《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表》,《道藏》第9册,第840页。
    ③ 《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册,第47-49页。
    ① 《道藏》第20册,第497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第522页。
    ④ 同上。
    ⑤ 同上,第497页。
    ① 《道藏》第22册,第711页。
    ②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6,第129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③ 《抱朴子内篇·极言》,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13,第245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④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8,第150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37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第71页,三联书店,北京,2003年8月。
    ② 请参见朱越利:《六朝上清经的隐书之道》,《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2期,第1-11页。即1.太上之隐书《郁仪文》和《结磷章》,2.太上之隐书《八素真经》,3.太上之隐书《八素飞经》,4.《玉清隐书》,5.《太丹隐书》6.《太宵隐书》7.《七玄隐书》,8.《玉佩隐书》。在这八类隐书中,前六种存于《道藏》中,后两类中的第七《七玄隐书》,今存一种,但是并非真经。第八类《玉佩隐书》今不存。前六类隐书今共存二十三种。
    ① 《混元八景真经》卷4,《道藏》,第11册,第445页。
    ② 《真诰》卷2,《道藏》第20册,第497页。
    ③ 《真诰》卷1,同上,第496页。
    ④ 《真诰》卷2,同上,第499页。
    ⑤ 《真诰》卷1,同上,第496页。
    ⑥ 《真诰》卷1,同上,第495页。
    ⑦ 《真诰》卷2,同上,第502页。
    ① “恒,久也。咸,夫妇之道。夫妇之道终身不变者也。”见清陈梦雷《周易浅述》卷4,《四库全书》本。
    ② 《真诰》卷2,《道藏》第20册,第499页。
    ③ 《真诰》卷1,同上,第496页。
    ④ 《真诰》卷1,同上,第495页。
    ① 《真诰》卷7,《道藏》第20册,第528页。
    ② 《诗经·毛诗·扬之水》:“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① 《真诰》卷9,《道藏》第20册,第539页。
    ② 《真诰》卷20,同上,第610页。
    ③ 《真诰》卷5,同上,第516页。
    ① 《真诰》卷5,《道藏》第20册,第516页。
    ② 《真诰》卷2,同上,第497页。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⑤ 同上。
    ① 《真诰》卷1,《道藏》第20册,第491页。
    ② 《真诰》卷6,《道藏》第20册,第522~523页。
    ③ 关于此,《真诰》中还有不少记载,限于篇幅,不再引用。
    ① 《真诰》卷2,《道藏》第20册,第497页。
    ② 同上,第503页。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① 《云笈七签》卷56,《道藏》第22册,第387页。
    ② [美]柏夷(Stephen R.Bokenkamp):《天师道婚姻仪式“合气”在上清灵宝学派的演变》,《道家文化研究》第16辑,第247页,三联书店,1999年4月版。
    ③ 《道藏》第33册,第790页。
    ④ 同上。
    ⑤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云:“人存心胃口之中,有一女人如婴儿之形,无衣服也。正立胃管门口,号曰九天玄女。承注魂液仰喻口中鸡子黄之五色气也。常漱满口中内外上下,以舌回吸日气,五色津液满口,吞之。存使津液下入玄女之口矣。”见《道藏》第33册,790页。
    ① 《道藏》第33册,第427页。
    ② 《道藏》第6册,第639页。
    ① 见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载《全唐诗》第6册,第6145页,中华书局,1960。
    ② 张崇富博士论文《上清派修炼思想研究》第71页。
    ① 《释老志》,见《魏书》卷114,第8册,第3051页。
    ② 《道藏》第18册,第211页。
    ③ 《真诰》卷10,《道藏》第20册,第551页。
    ④ 《真诰》卷9,同上,第540页。
    ⑤ 《真诰》卷10,同上,第552~553页。
    ⑥ 同上,第553页。
    ① 《真诰》卷10,《道藏》第20册,第545页。
    ② 《真诰》卷13,同上,第570页。
    ③ 同上,第569页。据《洞仙传》记载,杜契,字广平,三国时京兆杜陵人,杜契跟随介琰学道,受黄白术,能隐形遁迹。相传杜契后居茅山之东,与弟子采伐山场,货易市里。后入洞中得仙。知名女弟子孙寒华,为杜契二弟子之一,少时密与杜契通情。
    ④ 《道藏》第6册,第616页。又见于《真诰》卷10,《道藏》第20册,第545页。
    ⑤ 《真诰》卷6,《道藏》第20册,第526页。
    ⑥ 原文如此。笔者以为“夫”字当为“人”字。后文“学生之人”可证。
    ① 《真诰》卷10,《道藏》第20册,第551页。
    ② 同上。
    ③ 《真诰》卷9,《道藏》第20册,第541~542页。
    ④ 《道藏》第33册,第659页。
    ⑤ 《道藏》第6册,第614页。《真诰》卷之五《甄命授第一》也有同样记载。
    ① 《道藏》第33册,第645页。
    ② 《真诰》卷6,《道藏》第20册,第526页。
    ① [法]Catherine Despeux(卡特琳·载斯帕),《中国古代的女仙:道教和女丹》(Immortelles de la Chine Ancienne:Taoisme at alchimie feminine),日译本《女のタォィスム:中国女性道教史》第31页,三浦国雄监修,门田真知子译,人文书院,1996。
    ① 《真诰》卷6,《道藏》第20册,第522~523页。
    ② 《真诰》卷2,同上,第497页。
    ① 请参阅钟来因:《长生不死的探求——道经<真诰>之谜》第89页,文汇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② 《真诰》卷2,《道藏》第20册,第502页。
    ③ 同上,第502页。
    ④ 同上,第497页。
    ① 《真诰》卷2,《道藏》第20册,第497页。
    ② 《上清大洞真经》全称《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简称《大洞真经》或《三十九章经》,为六朝古《上清经》之首经。据传,晋兴宁间(363-365年)南岳魏夫人以《大洞真经》等上清经授于杨羲。后世道教上清派一直奉《大洞真经》为根本经典。卷一为《诵经玉诀》,总叙修炼之法。内有思神法、存神图、诵经法、咒文、科仪等。又附《大洞灭魔神慧玉清隐书》。卷二至卷六收经文三十九章,每章为韵一首,据说多是身中百神之名。后附以思神法、存神图、咒语及祝文等。三十九章之后有《回风混合帝一秘诀》,结束全经。
    ③ 《真诰》卷5,《道藏》第20册,第519页。
    ① 《道藏》第1册,第513页。
    ② 《道藏》第1册,第520页。类似经文,请参阅同书第1册第52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530、531、532、533、534、535、536、537、538页。又曰:“因闲气九息,咽气九过,使布满肝腑之中,结作九神。”
    ① 《真诰》卷9,《道藏》第20册,第545页。
    ② 杨立华推定:“最早成书的应是《黄庭经》(即今本《黄庭外景经》)。因此经首句为‘上有黄庭下关元’,而有‘《黄庭》’之名,又因经文中多述‘血肉筋骨脏腑’而有‘内景’之名。此经主旨多言存息保精之事,以及身内之神。经过《黄庭经》与《上清经》的合流,既而有今本《黄庭内景经》。请参阅杨立华《黄庭经重考》,载《道家文化研究》第16辑第261~29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4月版。
    ① 钟来因《长生不死的探求——道经<真诰>之谜》,第227页,文汇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② 《真诰》卷9,《道藏》第20册,第545页。
    ③ 刘师培《读道藏记》谓《道藏》中《上清明堂元真经诀》一卷、《上清三真旨要玉诀》一卷疑皆陶弘景《登真隐诀》之缺卷,可备参考。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亦认为此经为南朝道书。见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第31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7月版。
    ① 《真诰》卷9,《道藏》第20册,第543页。
    ② 同上,第544页。
    ③ 两《唐志》并著录陶弘景《登真隐诀》二十五卷。陶栩《华阳陶隐居本起录》谓《登真隐诀》二十四卷。(《云笈七签》卷107)贾嵩《华阳陶隐居传》及《茅山志》卷九《道山册》并云《登真隐诀》二十四卷。今本仅三卷,则大部均已亡佚。唐宋诸道书、类书征引本书佚文不下数百条。
    ④ 请参阅《道藏》第6册,第606~626页。
    ⑤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又称《赤书玉诀经》、《赤书玉诀》。此经为道教法术之书,传授灵宝十戒(卷上)十二妙诀。王悬河《三洞珠囊》、张君房《云笈七签》引用本书并称《赤书玉诀》。王悬河《三洞珠囊》引用本书,故当系齐梁前之作,乃早期灵宝道经。《三洞珠囊》卷二引本书“元始灵宝告水帝削除罪简上法”数百字,今见该书卷上。
    ⑥ 《道藏》第6册,第184页。
    ⑦ 同上,第198-200页。
    ⑧ 见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第30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7月版。
    ⑨ 《道藏》第6册,第546-552页。
    ① 《道藏》第6册,第552-555页。
    ② 《道藏提要》在对《太上洞房内经注》所作的说明指出,《洞房内经》见于《周氏冥通记》、《无上秘要》、释法琳《辨正论》、《云笈七签》等书。又,《太上洞房内经注》所引《大洞、《黄庭》、《雌一》、《八素》、《九真》等书,皆系早期上清派经典。可知其当即六朝时上清家之《洞房内经》,盖南北朝道士据上清诸经撰成。《宋史。艺文志》“中央黄老君洞房内经一卷”、《茅山志》卷九《上清紫精洞房经》,当即《洞房内经》。篇内言存思洞房三神之法。洞房乃人体九富之一,宫中有中央黄老君、左无英君、右白元君三位神真。此篇详述三元君之名讳、形容、居所、以及存思三君之法,谓行之可以升仙。由此看来,《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与之属同一源流,都言及存神之法。
    ① 《道藏》第6册,第607-608页。
    ② 《道藏》第6册,第614页。《真诰·协昌期第一》的记载与此完全相同,请参见《道藏》第20册第543页。
    ③ 《道藏》第6册,第613页。
    ④ 《道藏》第20册,第548页。
    ⑤ 见《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道藏》第6册,第548页。
    ⑥ 《道藏》第6册,第545页。
    ① 《道藏》第6册,第616页。
    ② 《道藏》第20册,第545页。《真诰》卷13,《道藏》第20册,第566页。
    ③ 《真诰》卷2,《道藏》第20册,第498页。
    ①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道藏》第6册,第642~647页。据《道藏提要》:该经文“屡次引用《太上玉经隐注》。《云笈七签》卷九引《太上玉经隐注》曰:‘《灵宝经》或曰洞玄’云云。今此文见本编,则本书固出唐以前”。
    ①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修订本)第二册,第31-118页,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96年。
    ② 《唐会要》卷50《尊崇道教》。
    ③ 《唐会要》卷50《尊崇道教》,《唐鉴》及《混元圣纪》卷8。
    ④ 《旧唐书·太宗本纪》,第1册第48页。《混元圣纪》卷8作贞观元年,误。
    ⑤ 《混元圣纪》卷8,《道藏》第17册,第857页。《茅山志》卷17载:“贞观九年,太宗为王法主建,号太平观。”见《道藏》第5册,第624页。
    ① 《唐会要》卷50《尊崇道教》、《茅山志》卷17、《南岳小传》、《西岳华山志》卷21及《旧唐书·太宗本纪》。
    ② 《混元圣纪》卷8,《道藏》第17册,第857页。《旧唐书·高宗本纪》(第1册第90页)载:乾封元年(666年)追封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新唐书·皇帝纪》同。另参见《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上;《道藏》第17册,第894页;《资治通鉴》卷201。
    ③ 《旧唐书·高宗本纪》,第1册,第90页。
    ④ 《旧唐书·高宗本纪》,第1册,第111-112页;《改元宏道大赦诏》第1,《全唐文》卷13,第162页;杜光庭《释老君圣唐册号》:《全唐文》卷944,第10册,第9812页。
    ⑤ 《册府元龟》卷53,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版,第589页。
    ⑥ 《唐会要》卷50《尊崇道教》。
    ⑦ 请参阅《册府元龟》卷54《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⑧ 《续高僧传·释慧乘传》,《大正藏》第50卷,第634页。收入《唐文拾遗》卷1。见《全唐文》第11册。
    ⑨ 《唐大诏令集》卷113《政事·道释·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又见《广弘明集》卷25《叙太宗皇帝令道士在僧前诏表》;收入《全唐文》卷6,第1册,第73页。
    ⑩ 见《犹龙传》卷5,《混元圣纪》卷8,《历代崇道记》,《佛祖统纪》卷39。
    ① 《旧唐书》第1册,第207页。另参见《唐会要》卷49,《新唐书·百宫志》第4册,第1253页,《文献通考》卷55。
    ② 《唐会要》卷50《尊崇道教》。
    ③ 同上。
    ④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4册,第6374页。请参阅《旧唐书》第1册,第99页。
    ⑤ 《旧唐书·礼仪志》第3册第918页。
    ① 《旧唐书》第1册,第199页。另参见《混元圣纪》卷8。
    ② 《旧唐书·玄宗本纪》第1册,第230页。
    ③ [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54,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版,第1册,第605页。
    ④ 《新唐书》卷83,《新唐书》第12册,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650页。
    ① 《新唐书》卷83,《新唐书》第12册,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658~3659页。
    ② 同上,第3663页。
    ③ 同上,第3665页。
    ④ 同上,第3666~3667页。
    ⑤ 同上,第3667页。
    ⑥ 同上,第3667~3668页。
    ⑦ 同上,第3670页。
    ⑧ 计有太平女冠观、咸宜女冠观、金仙女冠观和玉真女冠观等,见李丰桥《唐代公主入道与<送宫人入道诗>》第295页。
    ⑨ 唐弓《唐代的道教》第88-89页。关于入道公主人数,李文对唐文有修正,计有十六位。请参阅李丰楙《忧与游——六朝隋唐游仙诗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第294页。
    ⑩ 详见李丰楙《忧与游——六朝隋唐游仙诗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
    11 《墉城集仙录》所记载之唐代女仙有神姑、徐仙姑、谢自然、王氏女、黄观福、杨正见、王奉仙、董上仙、戚玄符、边洞玄、王法进、花姑、缑仙姑等人。参见杨莉《道教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研究》(未刊本)第35页、第49页。
    ① 王灵妃,见骆宾王诗《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李玄真,见《旧唐书·列女传》,又见《唐书·隐逸传》载朱桃椎(妙通真人)李玄真为女冠;又见王家佑《道教论稿》第206页,巴蜀书社,1987年版。
    ②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道藏》第6册,第835页。胡愔,精通中医理论,乃有唐一代著名女道医。据《新唐书》及《崇文总目》记载,她还着有《黄庭内景图》(《通志·艺文略》作《黄庭五脏内景图》)一卷,《黄庭外景图》一卷,惜失传。
    ③ 杨莉《道教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研究》(未刊本)第72页。
    ④ 诗人薛涛的女冠身份虽无明确记载,但她晚年常着道士服以明心志却是事实。而且薛涛本人有关女冠和修道生活的诗歌可以为证。详见《薛涛诗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① 杨莉《道教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研究》(未刊本)第28-29页。
    ① 杨莉《道教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研究》(未刊本)第29页。
    ②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三<道释类>。另见《旧唐书》之《则天皇后本纪》、《睿宗本纪》,《全唐书》卷六,3—4。请参阅杨莉《道教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研究》(未刊本)第29页。
    ① 《道藏》第24册,第720~734页。
    ② 《道藏》第32册,第166~169页。
    ③ 《中国道教》1993年第三期,第39页。
    ④ 《道藏》第24册,第741~765页。
    ⑤ 《唐六典》卷四。
    ① 据Deseux考,女道观这一比例到了宋代已降至3—5%(Despeux,1986,p.55)。详见杨莉《道教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研究》第29页。
    ② 《新唐书》卷46。杨莉《道教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研究》认为,“依此说则女道观数目远在男道观之上,但两者之和在数据上与‘天下观’数目颇有不和之处”。她赞同Schafer和Despeux的观点,即采用《唐六典》的统计资料,认为唐代女观占当时道观总数的三分之一。台湾的李丰楙则认为当时女道观在500到900所之间。笔者亦认为《唐六典》所载资料与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相合,《唐六典》的数据较为可信。
    ③ 《墉城集仙录》所记载之唐代女仙计有神姑、徐仙姑、谢自然、王氏、黄观福、杨正见、王奉仙、董上仙、戚玄符、边洞玄、王法进、花姑、候仙姑等人。详见杨莉《道教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研究》(未刊本)第35页。
    ④ 见《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4册,1979年。
    ⑤ 《云笈七签》卷116引《墉城集仙录》“边洞玄传”,见《道藏》第22册,第803页。
    ① 杨莉:《道教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研究》(未刊本)第72页。
    ① 《通志》录为三卷,注明唐沈汾撰。
    ② 《太平广记》卷62,中华书局标点本,第二册,第389页。
    ③ 《唐六典》卷四。
    ④ 《新唐书》卷46。杨莉《道教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研究》认为,“依此说则女道观数目远在男道观之上,但两者之和在数据上与‘天下观’数目颇有不和之处”。她赞同Schafer和Despeux的观点,即采用《唐六典》的统计资料,认为唐代女观占当时道观总数的三分之一。台湾的李丰楙则认为当时女道观在500到900所之间。笔者亦认为《唐六典》所载资料与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相合,应以《唐六典》的数据较为合理。
    ① 据《云笈七签》、《太平广记》资料进行统计。
    ① 《云笈七签》卷116引《墉城集仙录》“边洞玄传”,见《道藏》第22册,第803页。《边洞玄传》又见于《广异记》。请参阅《太平广记》卷63,中华书局标点本,第二册,第392页。
    ② 出《纪闻》,见《太平广记》卷62,第二册第389页,未见于《云笈七签》、《墉城集仙录》、《道藏》。
    ③ 出《集仙录》,见《太平广记》卷64,第二册,第398页。
    ① 云笈七签》卷115,见《道藏》第22册,第800页。
    ② 参见《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大历三年(768年),颜真卿刺抚州。按《图经》,南城县有麻姑山,顶有古坛,相传麻姑于此得道。·····自麻姑发迹于兹岭,南真遗坛于龟源,华姑表异于井山”。
    ③ 《云笈七签》卷115,见《道藏》第22册,第800页。
    ④ 颜真卿所撰《抚州临川县井山华姑仙坛碑铭》:“华姑者,姓黄氏,讳令微,抚州临川人也。少乃好道,丰神卓异,天然绝粒。年十二,度为天宝观女道士。年八十,发白面红,如处子状,时人谓之华姑。蹀履而行,奔马不及。闻:魏夫人仙坛在州郭之南,草木榛翳。结庐求之,不得。”
    ⑤ 《颜鲁公文集》卷9,《全唐文》卷340,第4册,第3444~3445页。
    ⑥ 《南岳魏夫人仙坛铭》,《全唐文》卷340,第四册,第3453~3454页。
    ① [北宋]王钦若等编 《册府元龟》卷 54 《帝王部·尚黄老》,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版。
    ② 见《太平广记》卷70,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二册,第435--436页。《云笈七签》 卷——五所载与之大同小异。
    ③ 有关麻姑山女性修道事迹又见于颜真卿 《抚州临川县井山华姑仙坛碑铭》_③,《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卷32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4《花姑传》等书籍碑刻史料。
    ④ 陈垣编 《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① 杨莉: 认为在上述女道事迹中,“有十一例可以基本确认就有较为明显的上清背景,即黄观福、花姑、董上仙、王氏、谢自然、裴玄静、缑仙姑、薛玄同、王氏女、鲁妙典及戚逍遥。其主要依据是当事者的自我身份认同(如黄观福明确声称‘女本上清仙人也’)、所接遇之仙真(如花姑、缑仙姑及薛玄同与魏夫人的感通)、所诵读之经典)谢自然、薛玄同、鲁妙典和王氏女等均修《黄庭经》或《大洞真经》),以及所属师门(如王氏拜吴筠为师)等(作者注日:在划归的十一例中,黄观福明确声称‘女本上清仙人也’。花姑多年寻访并修复魏夫人仙坛,得其托梦指点。董上仙所谓‘乡里以其容德,皆谓之上仙之人,故号日上仙’,亦为上清仙人。王氏拜吴筠为师,焚香寂念,独处静室,而吴筠正是茅山上清传人。谢自然得金母四次亲降,且言‘别汝两劫矣’,足见本亦上清中人。裴玄静降会昆仑女仙。缑仙姑修道魏夫人仙坛,有夫人所遣青鸟为伴。薛玄同常年修持黄庭经,得紫虚元君下降传经赐丹。王氏女及鲁妙典均修持黄庭经,得成真仙。戚逍遥诵老子仙经,独修静室,赋诗有言‘王母花前别众真’,亦似上清之人。)请参阅《道教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研究》(未刊本),第88页。
    ② 杨莉:《道教女仙传记 (墉城集仙录) 研究》(未刊本),第88~91页
    ① 《云笈七签》卷116,《道藏》第22册,第803-804页。
    ② 同上,第807页。
    ③ 出《集仙录》,见《太平广记》卷64,第二册,第397-398页。
    ④ 颜真卿撰《抚州临川县井山华姑仙坛碑铭》,《颜鲁公文集》卷9,《全唐文》卷340,第4册,第3444-3445页。
    ⑤ 《颜鲁公文集》卷13,《全唐文》卷338,第4册,第3424页。
    ⑥ 其传又见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5,《道藏》第五册第478页~479页。上述各传内容大略类似。
    ⑦ 《全唐诗》卷304,第10册,第3461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① 《全唐诗》卷336,第1O册,第3765页。《太平广记·谢自然传》也有类似记载。《太平广记》卷66,中华书局标点本第二册,第408-413页,1961年版。
    ② 《新唐书》第5册第1524页。
    ③ 《续仙传》卷上,见《道藏》第5册,第83页。
    ④ 见《太平广记》卷70,第二册第435页。
    ⑤ 出《广异记》,见《太平广记》卷62,中华书局标点本第二册,第390页。
    ⑥ 《太平广记》卷66,中华书局标点本第二册,第408-413页,1961年版。
    ① 《续仙传》卷上,《道藏》第5册,第83页。
    ② 程太虚,《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42有传,称其为果州西充人,居南岷山。“绝粒坐忘,动逾岁月。”有女道士谢自然受法篆。见《道藏》第5册第340页。
    ③ 《云笈七签》所记之《边洞玄传》言其为范阳人。
    ④ 见《太平广记》卷63,中华书局标点本第二册,第392页,1961年版。
    ⑤ 《道藏》第22册,第803-804页。
    ① 见《太平广记》卷70,中华书局标点本第二册,第437--438页,1961年版。
    ② 陈垣编《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③ 见《太平广记》卷63,中华书局标点本第二册,第396页,1961年版。《云笈七签》卷——六记载与此相同。
    ④ 见《太平广记》卷67,同上,第414-416页,1961年版。
    ① 出《墉城集仙录》,见《太平广记》卷70,中华书局标点本第二册,第432页。
    ② 《云笈七签》卷116,《道藏》第22册,第807页。
    ③ 出《续仙传》,见《太平广记》卷70,第二册,第438页。
    ④ 出《续仙传》,见《太平广记》卷70,第二册,第433-434页。
    ① 出《续玄怪录》,见《太平广记》卷68,第二册,第421-423页。
    ② 《太平广记》卷63,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二册,第396页。《云笈七签》卷——六记载与此相同。
    ③ 《太平广记》卷67,同上,第414-416页。
    ④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第10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① 顾晓玲,《女性主义的突围与困惑》第23-26页,载《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1.《道藏》第五、六、十七、十八、二十、二十二、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二、三十三册。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文物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
    2.《二十五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5月。
    3.[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曹础基、黄兰发点校 《南华真经注疏》 (上、下),中华书局,1998年7月版。
    4.陈国符 《道藏源流考》 (上、下册),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版。
    5.陈垣编《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
    6.龙树著、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7.[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五十六至卷七十,中华书局标点本第二册,1961年版。
    8.王明《太平经合校》上、下册,中华书局,1960年2月版。
    9.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中华书局,1985年3月版。
    10.《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7月版。
    11.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修订本)第一至四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2.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版。
    13.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版。
    14.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版。
    15.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8月版。
    16.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学生书局,1992年,台北。
    17.《道教与女性》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8.钟来因《长生不死的探求——道经〈真诰〉之谜》,上海文汇出版社,1992年。
    19.杨莉博士论文《道教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研究》,2000年。
    20.吴碧珍硕士论文《唐代女仙传记之研究——以“墉城集仙录”为主的考察》,台北, 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1998年。
    21.小林正美著、李庆译:《六朝道教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2.朱越利《道藏分类题解》,华夏出版社,1996。
    2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24.李零《中国方术考续考》,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25.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
    26.杨联陛《杨联陛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7.砂山念《隋唐道教思想史》,东京,平河出版社,1990年。
    28 《道教与传统文化》,中华书局,1992年3月。
    29.王家祜《道教论稿》,巴蜀书社,1987年8月。
    30.牟钟鉴、胡孚琛、王葆弦《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齐鲁书社,1991年11月。
    31.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4月。
    32.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
    33.[法]索安著,吕鹏志、陈平等译《西方道教研究史》,中华书局,2002年11月版。
    34.李玉珍《唐代的比丘尼》,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
    35.[德]E.M.温德尔著、刁承俊译《女性主义神学景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36.卡莫迪(D.L.Carmody)著,徐钧尧、宋立道译《妇女与世界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37.福科(Michel Fouca国t)《性史》(The History of Sexuality),张廷琛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8.[何]高罗佩著,李零、郭晓惠等译《中国古代房内考:中国古代的性与社会》(Sexual Life in Ancient China: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Chinese Sex and Society from ca. 1500B. C. till 1644A. D.),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版。
    39.[德]E.M.温德尔著、刁承俊译《女性主义神学景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40.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台北。
    41.高世瑜《唐代女史》,陕西出版社,1988年版。
    42.刘达临编《中国古代性文化》(上、下卷),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版。
    43.李小江主编《华夏女性之谜:中国妇女研究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12月。
    44.杜芳琴《女性观念的衍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45.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46.禹燕《女性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6月。
    47.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北京出版社,1999年。
    48.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1.[美]Stephen R.Bokenkamp《天师道婚姻仪式“合气”在上清灵宝学派的演变》,载《道家文化研究》第16辑,三联书店,1999年4月。
    2.王卡:《〈黄书〉考源》第65-73页,《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二期。
    3.朱越利:《黄书考》,《中国哲学》第十九辑,岳麓书社,1998。
    4.禹建湘:《女性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5.赵媛媛、王子彦:《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5期。
    6.顾晓玲:《女性主义的突围与困惑》,载《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7.林安梧《道家思想中的“女性主义”》,台北《宗教哲学》第四卷第三期,1998年7月。
    8.李丰楙《西王母五女传说的形成及其演变》,台湾文殊出版社《东方宗教研究》,1987年第1期。
    9.孙亦平《论“太平经”的妇女观及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道家文化研究》第16辑,三联书店,1999年4月。
    10.陈静:《身体的感觉:〈女金丹〉第二戒规的分析研究》,2006年第三届道教与当代世界国际研讨会论文。
    11.陈云:《道教与女性研究述评》,《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
    12.谷玛利《中国妇女与道教》,《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1. Judith Plaskow and Carol P. Christ, ed. Weaving the Vision: New Pattern in Feminist Spirituality. San Francisco: Harper San Francisco, 1989.
    2. Bynum, Caroline Walker; Harrell, Stevan; and Richman, Paula. Gender and Religion: On the Complexity of Symbols. Boston: Beacon Press, 1986.
    3. Suzanne E. Cahill: Transcendence &Divine Passion: The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in Medieval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4. Lagerwey, John. The Taoist Religious Community, ERXIV. 1987.
    5. Michael, Loewe. Ways to Paradise: The Chinese Quest for Immortality. London, Allen and Unwin, 1979.
    6. #12
    7.吉冈义丰《道教经典史论》,道教刊行社,195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