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艺术精神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艺术与哲学,是传统资源向现代文明转型的积极参与者。探寻道家思想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进一步彰显道家艺术精神,而且也可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资源与参照。“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艺术精神”在哲学与美学、哲学与艺术的跨学科视野指引下,采取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辩证综合相统一的方法,注重发掘道家思想与园林艺术的“事实联系”,系统研寻二者在艺术精神方面的共通性。由于道家哲学(主要是庄子哲学)内在地具备“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艺术精神的脉络,以及通向自然山水的理论逻辑,所以道家思想对包括士人园林在内的中国山水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时期,道家思想以玄学的面目实现了山水审美意识的自觉,并进而促成园林艺术的变革,奠定了其后一千多年中国园林艺术的基本特点。道家思想与园林艺术精神的共契,主要包括崇尚“自然”和追求“意境”两方面。前者表现为道家自然主义审美理想与园林“自然”艺术精神的关系;后者表现为“唯道集虚”的宇宙时空观与园林“意境”的追求、创造,以及道家“虚静”论、观照法与园林“意境”的实现。
Art and philosophy are active participant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egacies from traditional form to modern styl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ism and traditional arts, can not only display the artistic spirit of Taoism, but also provide resources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towards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philosophy and ar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actual connections of Taoism and Chinese gardening, aiming at systematically studying their commonality in terms of the artistic spirit through chronological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horizontal dialectical synthesis. As Taoism (mainly the philosophy of Chuang-tzu) has inherent theoretical logic leading to the artistic spirit and natural landscape, Taoism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art of Chinese landscape.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Taoism has realized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landscape aesthetics and facilitated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gardening in the form of metaphysics, thus setting up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gardening during the next one thousand years. The mutual spirit shared by Taoism and Chinese gardening, mainly refers to the worship of Ziran(natural) and the pursuit of Yijing(artistic conception). 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alistic and aesthetic ideal of Taoism and one of the artistic spirits of Chinese gardening, Ziran(natural); the latter is the identity of Weidaojixu, which is the view on space time, and the pursuit and creation of Yijing(artistic conception), together with the Taoist view of Xujing(open and peaceful mind) and the realization of Chinese gardening's Yijing(artistic conception).
引文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王卡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版。
    《老子道德经解题及读法》,钱基博述,中国书店1988年版。
    《老子辩》,钱穆著,中国书店1988年版。
    《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老子注译及评介》,陈鼓应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
    《老子的文化解析》,萧兵、叶舒宪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老子诗学宇宙》,许结、许永璋著,黄山书社1992年版。
    《庄子集释》,郭庆藩撰,中华书局2004年版。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庄子发微》,钟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庄子序跋论评辑要》,谢祥皓、李思东辑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庄老通辨》,钱穆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刘笑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庄子范畴心解》,涂光社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徐克谦著,中华书局2005年版。
    《老庄新论》,陈鼓应著,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庄子与中国美学》,刘绍瑾著,岳麓书社2007年版。
    《从超迈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陶东风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庄子美学》,张利群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古代精神现象学——庄子思想与中国艺术》,杨安俞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庄子的文化解析——前古典与后现代的视界融合》,叶舒宪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庄子与现代主义》,张石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庄子思想及其艺术精神研究》,郑峰明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版。
    《庄子思想之美学意义》,董小蕙著,(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
    《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包兆会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道家与中国哲学》(全六册),孙以楷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赵明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易传与道家思想》,陈鼓应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园冶注释》,(明)计成著,陈植注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版。
    《园冶图说》,(明)计成著,赵农注释,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长物志校注》,(明)文震亨著,陈植校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
    《闲情偶寄》,(清)李渔著;江巨荣、卢寿荣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浮生六记》,(清)沈复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履园丛话》,(清)钱泳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
    《说园》,陈从周著,山东画报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梓翁说园》,陈从周著,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园林》,陈从周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年版。
    《园林谈丛》,陈从周著,上海文化出版社1980年版。
    《园综》,陈从周、蒋启霆选编,赵厚均注释,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陈植、陈公驰选注,陈从周校阅,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
    《造园史纲》,童嶲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版。
    《江南园林志》,童嶲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园林建筑》,冯钟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园林艺术概观》,宗白华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园林与中国文化》,王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翳然林水:棲心中国园林之境》,王毅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园林美学》(第二版),金学智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苏州园林》,金学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造园史》,张家骥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造园论》,张家骥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六朝园林》,吴功正著,南京出版社1992年版。
    《唐代园林别业考录》,李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禅与园林艺术》,任晓红、喻天舒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静读园林》,曹林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园林艺术论》,曹林娣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园林艺术通论》,章采烈著,上海科学设计出版社2001年版。
    《心境的栖园中国园林文化》,周武忠著,济南出版社2004年版。
    《园林美学》,梁隐泉、王广友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城市园林生态学》,许绍惠,徐志钊编著,辽宁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
    《园林艺术情感与自然的交融》,张路红著,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立体诗画中国园林艺术鉴赏》,阮浩耕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壶中天地:道与园林》,朱铭、董占军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居所的匠心中国居住文化》,陈平著,济南出版社2004年版。
    《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鲍世行,顾孟潮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魏晋风流与私家园林》,吴世昌,《罗音室学术论著》(第一卷),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学文月刊》1934年(1—2))
    《中华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王振复,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与玩好》,(美)杨晓山著;文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林泉高致》,(宋)郭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美学》,(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北京大学哲学史美学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李泽厚、刘纲纪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上、下),李泽厚、刘纲纪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美学三书》,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发生论》,涂光社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赵志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樊美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刘寅生、袁英光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
    《人间词话》,王国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叶嘉莹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宗白华全集》,宗白华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人性论史》,徐复观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诗学》,(美)叶维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西比较文艺学》,饶芃子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比较诗学》,饶芃子著,陕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
    《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蒋述卓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复古与复元古》,刘绍瑾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绘画思想史》,邓乔彬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绘画精神体系》,姜澄清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胡晓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山水方滋庄老未退——从玄言诗的兴衰看玄风与山水诗的关系》,葛晓音著,见《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朱良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修订版),朱良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唐君毅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撰,刘孝标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论魏晋自然观》,章启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蒋星煜著,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年版。
    《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张立伟著,三联书店1995年版。
    《隐士与解脱》,冷成金著,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士人处世之道》,王继儒、王墨秋著,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仕与隐》,王德保著,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孙立群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李建中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玄学与魏晋社会》,李建中、高华平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插图珍藏本),楼庆西著,三联书店2001年版。
    《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李春青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山水与美学》,伍鑫甫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山水文化》,李文初、蒋述卓、刘绍瑾、王景霓、魏中林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王鲁湘:《饮之太和独鹤与飞——试论道家审美理想与中国艺术精神》,《学术月刊》,1988年第3期。
    王振复:《中国园林文化的道家境界》,《学术月刊》,1993年第3期。
    陈望衡:《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精神》,《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①高尔泰:《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原载《美是自由的象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参见李天道主编《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1页。
    ①张节末:《禅宗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庄子“人生—艺术哲学”的提法,源于庄子哲学“为人生”的出发点以及庄子思想导向审美的特征。详情参见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
    ①“四可”之说原是宋代郭熙关于山水画创作的重要观点,其《林泉高致》云:“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此处借用“四可”来说明中国园林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园林与绘画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不在本文论述范围内,故不作细述。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0页。
    ③如王毅的《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就曾以较大篇幅,深入探讨宋明理学的宇宙观、人格观、思维方式等与中国园林境界、园林审美及“写意”手法的关系。
    ④王振复:《中华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①王银桃:四川大学硕士论文《道家哲学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文化》(2000)。由于该论文属内部资料,未对外公开,笔者仅获得其标题、目录情况。
    ①包兆会:《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258页。
    ②刘绍瑾、侣同壮:《二十世纪庄子文艺思想研究回顾》,《暨南学报》,2003年第6期。
    ③刘绍瑾:《视界大融合——论二十世纪的庄子美学研究》,《中国美学》总第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④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版。
    ⑤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广州: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⑥参见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国古代时空意识的特点》、《道家与古代时空意识》等文。
    ⑦李文初、蒋述卓、刘绍瑾、王景霓、魏中林:《中国山水文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①童嶲:《造园史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版。
    ②张家骥:《中国造园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③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初版,1999年第二版。
    ④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①任晓红、喻天舒:《禅与园林艺术》,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②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③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论》,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④吴功正:《六朝美学史》,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⑤余开亮:《六朝园林美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⑥宗白华等:《中国园林艺术概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关于中国美学史上“两次突破”的观点,参见张节末先生《禅宗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②“山水精神”与“潜在山水精神”的提法,最早见于刘绍瑾负责撰写的《中国山水文化》(李文初、蒋述卓、刘绍瑾、王景霓、魏中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编第三章。
    ③参见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42页。
    ①章启群:《怎样探讨中国艺术精神?——评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几个观点》,《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②李维武:《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阐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③徐复观:《儒道两家思想在文学中的人格修养问题》,《徐复观最后杂文集》,台北: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178页。
    ①自1994年陈尚君、汪涌豪撰文考证《二十四诗品》非司空图所作后,十余年来学界就《二十四诗品》的作者归属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目前尚无定论。为方便论述,本文沿用传统说法,将《二十四诗品》视作司空图作品。
    ②“人格—心灵哲学”的概念,参见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庄玄禅宗漫述》,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自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①刘绍瑾:《论中国文艺美学的古今对接之途》,《思想战线》,2007年第2期。
    ②侣同壮:《庄子美学研究指瑕》,《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34页。
    ③宗白华:《中国美学思想专题研究笔记》,《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05页。
    ④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①贡献卓著者如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该书第二章“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庄子的再发现”,全面论述了庄子思想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共契。
    ②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③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2页。
    ④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页。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1页。
    ③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6-87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自序第1页。
    ③张伯伟:《禅与诗学》(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2页。
    ④李文初、蒋述卓、刘绍瑾、王景霓、魏中林:《中国山水文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页。
    ①钱穆:《庄老通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26页。
    ②分别见《老子》第十七、二十三、二十五、五十一、六十四章。
    ③若依通行本,则有八处。其中《天运》篇中有“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此句被苏舆、马叙伦、于省吾等诸多学者认为乃是郭象注文羼入,今从而删之不论。详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8页。
    ④最早持这一看法者当以钱穆先生为代表,后继者均祖述其观点。参见钱穆:《庄老通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26页;王焱:《老庄盛言“自然”吗》,《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⑤参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⑥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2页。
    ①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9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③因此,陈鼓应先生分析认为老子之“道”有三种:形而上的实存意义的“道”,规律性的“道”以及作为人生准则的“道”。详见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3页。
    ④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版,第48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80页。
    ②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3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页。
    ③关于“元古”的理解,参见刘绍瑾:《复古与复元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④刘绍瑾:《复古与复元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①(德)夏瑞春编;陈爱政等译:《德国思想家论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页。
    ③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④详见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版,第19-32页。
    ①“所谓‘即自的超越’,是即每一感觉世界中的事物自身而看出其超越的意味,落实了说,也就是在事物的自身发现第二的新的事物。”详见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2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66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6页。
    ③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48页。
    ④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⑤这种偏离是老庄思想在后世传承影响过程中,源于现实的需要而被改造与重新阐释的结果。这一点将在第二章有关庄老玄学的历史演进与中国隐逸文化的发展中,加以分析论述。
    ①这一影响始自东汉末年。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5页。
    ①闻一多:《古典新义》,见《闻一多全集》第二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79-280页。
    ②李文初:《说自然》,《文艺研究》,1985年第3期。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0页。
    ④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页。
    ②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③“园林”一词,较早见诸文字,大约是在西晋的诗文中,唐代诗人亦多用。在秦汉以前,园林的名称并不明确,多是以苑、囿、园、圃等名之。
    ④道家思想集结为文本形式(即《老子》和《庄子》),大致是在战国。
    ①关于中国园林的起源时间,以有文字记载的殷末周初(公元前11世纪左右)为起点较为合理。(参见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①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②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9页。
    ②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2页。
    ①《左传》中就有很多关于当时诸侯国兴建宫苑的记载,详情参见《襄公三十一年》、《昭公七年》、《昭公二十年》、《哀公元年》等篇。
    ②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①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9页。
    ②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山川颂》就充分表现其深受儒、道思想观念的影响。
    ①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页。
    ②学者阮忠认为,“西汉是庄子影响的潜行期”。(参见阮忠:《庄子创作论》,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本文借用“潜行”一词以说明两汉道家思想的传播状况。总体而言,在儒学、经学盛行的两汉时期,老庄之学只能是“潜行”的,甚至有“沉寂”之状,但实际并未中断。尤其西汉中期以后,由于经学迂滞僵化以及“君道秕僻,朝纲日陵”(《后汉书·儒林列传》)等原因,老庄思想的发展由潜而渐显。(关于老学、庄学在秦汉时期发展状况,参见黄钊《道家思想史纲》,熊铁基等《中国老学史》、《中国庄学史》)
    ③此说实源于钱钟书《管锥编》论仲长统《乐志论》“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一节。钱先生认为,据荀爽“悦山乐水,家于阳城”之语,“参之仲长欲居山涯水畔,颇徵山水方滋,当在汉季”。敏泽先生则进一步指出,所谓“山水方滋”于汉末,应指当时士人以山水为“不得已之慰藉”,而非 山水之美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参见钱钟书:《管锥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642页。)
    ①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一卷,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499页。
    ②袁广汉私园“构石为山”不应理解为人工叠石,而只能说这山是石山。参见张家骥:《中国造园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4页。
    ①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二节。
    ①这种士人“不得已之慰藉”(敏泽语),在汉末又多表现为求仙、归隐等行为。
    ②持道家哲学“为人生”观点的代表,有徐复观、陈鼓应等。
    ①王振复:《中国园林文化的道家境界》,《学术月刊》,1993年,第9期。
    ②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7页。
    ①张家骥:《中国造园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②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3页。
    ①王振复:《中国园林文化的道家境界》,《学术月刊》,1993年,第9期。
    ②胡晓明:《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作者序。
    ③王振复:《中国园林文化的道家境界》,《学术月刊》,1993年,第9期。
    ①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②关于汉晋之际士人的群体、个体自觉,、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其中士之个体自觉尤其值得关注,“所谓个体自觉者,即自觉为具有独立精神之个体,而不与其他个体相同,并处处表现其一己独特之所在,以期为人所认识之义也。执此义以求之,则东汉之末,此类人物极众”。
    ③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47页。
    ①一方面,老、庄的动机的确是在全生避害,这一点在老子那里还较为明显地表现为计议之心,但到了庄子却以其体验的工夫,因忘己而超出于利害荣辱之外,把世俗的利害荣辱在“道”的境界(也即是艺术精神的境界)中化掉了;另一方面,老子的反人文、返朴还纯,实际是要求人间世与自然更接近,而庄子人生哲学则是要人入世而能超世。所以,道家并无避世的主张。(有关庄子非避世的讨论,详见王叔岷《庄学管窥》,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但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说:“固然他们(按:老庄)绝无意排除‘人间世’,庄子并特设《人间世》《应帝王》两篇,但人间世毕竟是罪恶的成分多……面对此一世界而要‘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齐物论》),在观念中容易,在与现实相接中困难。……涵融在道家精神中的客观世界,实在只合是自然的世界。”(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102页)因此,所谓道家“避世”或“出世”的提法,需要加以分辨和说明,应当从其内在逻辑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是趋于避世这一意义而言。
    ②如下文即将提到的:道家思想对汉末以后隐遁之风的助推,使其成为隐逸行为的重要理论基础。
    ③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1页。
    ①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②王晓毅:《中国文化的清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6页。
    ③如:《后汉书·逸民传》:台佟“隐于武安山,凿穴为居,采药自业”;矫慎“少好黄老,隐遁山谷,因穴为室”;《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裴松之注引《魏略》:隐士焦先“饥不苟食,寒不苟衣,结草以为裳,科头徒跣。……自作一瓜庐,净扫其中,营木为床,布草蓐其上。”
    ①《招隐士》作者署名为淮南王刘安,实为其门客淮南小山作。见王逸《楚辞章句》。
    ②尽管《归田赋》以“归田”为名,但根据赋中描写看来,主要怡情场景仍介于未经人工改造的自然山水和田园之间。
    ③仲氏《乐志论》中构想的隐居环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园林,仅属于具有一定朴素园林特征的庄园,也即周维权先生所说“园林化的庄园”。(参见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75页。)
    ①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页。
    ②故后世如董其昌、尤侗等人,皆讥仲氏此论为“若退而望甚奢,异于饭蔬饮水枕肱者”。参见钱钟书:《管锥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642页。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1页。
    ②同上,第292页。
    ①如前文所注,此处及其后所谓道家“出世”的提法,当指其内在逻辑发展或其对后世的影响是趋于避世。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③日青木正儿著,隋树森译:《中国文学概说》,重庆: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第38页。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见《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538页。
    ②王瑶:《中古文人生活》,上海:棠棣出版社,1952年版,第80、90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④这从张衡、仲长统的文章(引文见前)中都可以明显看出。这一趋势继续发展到魏晋,终以“人的觉醒”(或“人的发现”、“人的自觉”)主题出现。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1页。
    ②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2页。
    ③当时一些社会批评家,如王充、王符等,纷纷从道家思想中寻找武器,揭露和批判当时的黑暗现实。
    ④参阅董志安:《汉赋中所见<老><庄>史料述略》,《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⑤仲氏文中所引,表现其所受道家影响还包括养生方面(按:“玄虚”分别出自《老子》第一、三章的“玄之又玄”与“虚其心,实其腹”;“呼吸”谓咽气养生,出自《庄子·刻意》:“吹煦呼吸,吐故纳新”;“至人”出自《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张衡赋中所表现,亦是如此。然而,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说,此处“养生之旨既在于求内在自足,而非徒自然生命之延续,则当与旧日导引之徒有所不同,正足为士大夫内心自觉之说明,又从可知矣。”(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页)
    ①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1-82页。
    ②儒、道之“隐”的区别也在于儒、道人生态度的区别,可参看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
    ③尽管在张衡和仲长统那里,这种隐居环境的变化还只是以理想的形式存在,但魏晋南朝以来士人园林的兴盛则予以实现和证明。
    ①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0-191页。
    ②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4页。
    ①岁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②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页。
    ④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2页。
    ①参见汤一介、孙尚扬撰《<魏晋玄学论稿>导读》,第3页。(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①钱钟书:《管锥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642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5页。
    ③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④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①本文关于玄学分期、观点及代表的认识,主要参考综合汤用彤、徐复观等先生及《世说新语·文学》刘注的内容。(汤用彤:《魏晋思想的发展》,见《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页;《世说新语·文学》刘注:“(袁)宏以夏侯太初,何平叔、王辅嗣为正始名士,阮嗣宗、嵇叔夜、山巨源、向子期、刘伯伦、阮仲容、王濬冲为竹林名士,裴叔则、王夷甫、庾子嵩、王安期、阮千里、卫叔宝、谢幼舆为中朝名士。”)
    ②关于汉魏之际士的新自觉,可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251-302页。其中,余英时先生以仲长统《乐志论》为例,分析认为士之个体自觉表现在四个方面:避世思想、养生与老庄、经济背景、山水怡情。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3页。
    ④参见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见《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⑤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2-294页。
    ①魏晋士人在老庄思想影响下纵情山水的例子,多不胜数。参见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1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6页。
    ③汪裕雄,桑农:《艺境无涯——宗白华美学思想臆解》,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④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6页。
    ⑤语出孙绰《太尉庾亮碑》:“公雅好所托,常在尘俗之外,虽柔心应世,蠖屈其迹,而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全晋文》卷六二)。
    ⑥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②永嘉南渡后,江南山水吸引士人竞相登临驻足,如沈约《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载:谢灵运“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进登蹑”就是一例。
    ③有关玄学对山水审美的感召与促进作用,可参见《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四章“魏晋玄学与山水画的兴起”中相关内容及《中国山水文化》(李文初、蒋述卓、刘绍瑾、王景霓、魏中林:《中国山水文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135页,第211-217页。
    ④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
    ⑤山水“质而有趣灵”、“山水以形媚道”均出自宗炳《画山水序》,宗炳为东晋至南朝刘宋间人物。
    ①(1)至(5)出自《世说新语·言语》。
    ②(6)、(7)出自《世说新语·赏誉》。
    ①“谢灵运以及以前的东晋初年庾阐诸人山水诗的出现,正是玄学盛行以后的产物。”(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页)
    ②钱钟书:《管锥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644页。
    ③本文所说“山水园”是指以山水作为园林主体景观,并加以艺术化创造的园林。
    ①关于私家园林的诞生时间,学界也有不同看法。吴世昌先生认为魏晋以前没有所谓“私家园林”,而周维权、孟亚男、曹林娣等学者则认为汉末官僚、富商、豪强的庄园别墅,已是私人拥有的“私家园林”了。本文认为,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院园林为划分标准的话,东汉中期以后的庄园、山居是除皇家、寺院之外的第三种类型,且属于私人占有,故可以看作是私家“园林”。(参见吴世昌:《魏晋风流与私家园林》,见《罗音室学术论著》,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
    周
    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孟亚男:《中国园林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张法:《中国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②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①张家骥:《中国园林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1页。
    ②园林写意化与小型化审美观念确立的时间当在东晋,参见余开亮:《六朝园林美学》第四章第3、4节。(余开亮:《六朝园林美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①王瑶:《论希企隐逸之风》,见《中古文人生活》,上海:棠棣出版社,1952年版,第90页。
    ②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①《周易》“遁”卦上爻爻辞为“肥遁,无不利。”
    ②嵇康的个性,诚如他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所说:“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这种性格在黑暗政治环境中十分危险,连隐居的孙登也都看出来了。《晋书·嵇康传》:“至汲郡山中见孙登,康遂从之游。登沈默自守,无所言说。康临去,登曰:‘君性烈而才俊,其能免乎?’”关于嵇康的悲剧性格和悲剧人生,参见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第二章第三节上篇“嵇康:悲剧的典型”。
    ①阮籍《大人先生传》:“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
    ②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③余嘉锡:《世说新语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36页。
    ④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⑤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6页。
    ①万绳南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55页。
    ②关于向秀失图的心态分析,参见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第三章第一节。
    ③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8页。《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於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於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④详情参见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①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世说新语·言语》:“竺法深在简文坐,刘尹问:‘道人何以游朱门?’答曰:‘君自见朱门,贫道如游蓬户。’或云卞令。”沈约《宋书·隐逸传》序:“夫隐之为言,迹不外见,道不可知之谓也。若夫千载寂寥,圣人不出,则大贤自晦,降夷凡品。止于全身远害,非必穴处岩栖。……固知义惟晦道,非曰藏身。……贤人之隐,义深于自晦,荷蓧之隐,事止于违人。论迹既殊,原心亦异也。身与运闭,无可知之情,鸡黍宿宾,示高世之美。运闭故隐,为隐之迹不见;违人故隐,用致隐者之目。身隐故称隐者,道隐故曰贤人。”
    ②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4页。
    ①张法:《中国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②《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桓公目谢而笑曰:“郝参军此过乃不恶,亦极有会。”
    ③(美)林顺夫著;张宏生译:《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姜夔与南宋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④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①王瑶:《论希企隐逸之风》,见《中古文人生活》,上海:棠棣出版社,1952年版,第93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2页。
    ①童寯《造园史纲》引言:西亚、欧洲和中国的园林,构成世界三大造园系统。(童寯:《造园史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版。)
    ②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下卷,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645页。
    ③这四字见计成《园冶·屋宇》:“境仿瀛壶,天然图画,意尽林泉之癖,乐余园圃之间。”
    ①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62页。
    ②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真”与自然相通。
    ①漆绪邦:《道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31-32页。
    ②宗白华:《中国美学思想专题研究笔记》,《宗白华全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26页。
    ③刘绍瑾:《中国山水文化与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的形成》,《暨南学报》,1995年第4期。
    ①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②李文初、蒋述卓、刘绍瑾、王景霓、魏中林:《中国山水文化》,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0页。
    ①杨街之《洛阳伽蓝记》:“伦造景阳山,有若自然”;《宋书·戴颙传》:“聚石引水,……有若自然”;北齐魏收《后园宴乐》:“积崖疑造化,导水逼神功”;《南史·谢举传》说梁代谢举的山斋中,“泉石之美,有若自然”;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二十二引《学圃宪苏》言唐懿宗“于苑中取石造山,崎危诘屈,有若天成”;王士禛《居易录》赞扬张然怡园“水石之妙,有若天然”。
    ②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①《南史·颜延之传》:“(颜)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延年终身病之。”钟嵘《诗品》卷中“宋光禄大夫颜延之”条下:“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0页。
    ④刘绍瑾:《自然:中国古代一个潜在的文学理论体系》,《文艺研究》,2001年第2期。
    ①“自然美和人格美——同时被魏晋人发现”,见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9页。
    ②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8页。
    ②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9-270页。
    ①汪裕雄,桑农:《艺境无涯——宗白华美学思想臆解》,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7页。
    ②李文初、蒋述卓、刘绍瑾、王景霓、魏中林:《中国山水文化》,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页。
    ①这种思想还可以进一步引发、扩展开来,要求艺术家从真实的生活感受出发,以真实的自然、社会、人生世界为创作源泉。此处不作细述。
    ②由于南宗画不拘于形迹摹写,笔墨简约、用笔洒脱,以传达自由性情和潇洒情怀为宗旨,故后人称之为“心画”(见邓以蛰:《南北宗论纲》)。
    ③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页。
    ①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9-150页。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5页。
    ②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1页。
    ③陈从周:《园林清议》,见《中国园林》,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86年版,第234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页。
    ③“第二的新的对象”,奥德布李特语。转引自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71页。
    ④“神”的观念,亦出自《庄子》。详情参见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三章第三节。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④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⑤“气韵生动”即是“传神”;要实现艺术之“传神”或“气韵生动”,首先都需要有“艺术性的发见的能力”。“而这种发见的能力,也正是来自庄学的修养,因为庄子由超越而虚、静、明之心,正是 艺术发见能力的主体。”详细内容参见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三章释气韵生动”。
    ①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②徐书城:《中西画法异同辨》,《美术史论》,1985年第3期,第85页。
    ③宗白华:《中国艺术的写实精神》,《宗白华全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23页。
    ④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8-159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页。
    ②张家骥:《中国造园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9页。
    ④汪裕雄,桑农:《艺境无涯——宗白华美学思想臆解》,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31页。
    ⑤漆绪邦:《道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①任晓红,喻天舒:《禅与园林艺术》,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③中国古典园林生态学价值,也即园林美的“绿色启示”,参见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3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②关于“以天合天”,林希逸释曰:“以我之自然,合其物之自然,故曰‘以天合天’。”王先谦曰:“以吾之天,遇木之天。”
    ①李文初、蒋述卓、刘绍瑾、王景霓、魏中林:《中国山水文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70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1页。
    ③日译托尔斯泰著《艺术是什么》,河出文库本,27-28页。转引自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③白居易:《记画》。所谓“得天之和”的“天和”观念正来自《庄子·天道》,乃是指自己主观的精神与客观的自然谐和无间。
    ④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9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7页。
    ②广西桂林雁山别墅石刻对联:“春秋多佳日林园无俗情”,源自陶渊明诗《移居》、《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1页。
    ④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2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页。
    ①任晓红,喻天舒:《禅与园林艺术》,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9页。
    ①“境”的概念引入美学、诗学,是在唐代,其来历则是佛学。参见漆绪邦:《道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15页。
    ②漆绪邦:《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11页。
    ①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7-218页。
    ③张法:《中国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0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0-211页。
    ③张法:《中国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728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3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8页。
    ①宗白华:《徐悲鸿与中国绘画》,《宗白华全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0-51页。
    ②任晓红,喻天舒:《禅与园林艺术》,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239页。
    ③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78页。
    ④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7-78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8页。
    ①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人间词话讲疏》之《自序》,成都:成都古籍书店影印本,1983年版。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0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0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7页。
    ④宗白华:《道家与古代时空意识》,《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页。
    ⑤宗白华:《道家与古代时空意识》,《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83页。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0、131-132、276页。
    ②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258页。
    ①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84页。
    ②金学智先生曾指出,学界对意境美学的研究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意境的“空间性”研究(参见《中国园林美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页)。事实上,此前宗白华先生在多篇文章中已经对这一问题作出了重要开拓。本章第三节对道家时空意识与园林意境表现的关系探索,也得益于宗白华先生的研究。
    ③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87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页。
    ②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宗白华全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27页。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是后来刊于《美学散步》的同名文章的未增定稿。编者注:“原刊于《时事潮文艺》创刊号,1943年3月。”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
    ④李文初、蒋述卓、刘绍瑾、王景霓、魏中林:《中国山水文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页。
    ⑤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页。
    ①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前者是由现象界的“虚”与“实”提高而得到的形而上的“道”的特性。
    ②《老子·第五章》在“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后面接着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守中”的“中”意即虚静无为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庄子进一步将“中”、“虚”表述为心灵状态,发展成为“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庄子·人间世》)的审美心胸论。这思想影响及于艺术,主要表现在观赏者对意境的体悟与实现中。本文将在后面论及。
    ③宗白华等:《中国园林艺术概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7页。
    ②任晓红,喻天舒:《禅与园林艺术》,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248页。
    ①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页。
    ②汪裕雄,桑农:《艺境无涯——宗白华美学思想臆解》,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页。
    ④张家骥:《中国造园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①宗白华:《中国美学思想专题研究笔记》,《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08页。
    ②宗白华:《道家与古代时空意识》,《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80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4-205页。
    ④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发展》(上),《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方东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9页。
    ⑤宗白华:《道家与古代时空意识》,《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页。
    ⑥宗白华:《道家与古代时空意识》,《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81页。
    ⑦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4页。
    ①屈原《远游》:“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页。
    ③陈从周:《园林谈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④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4页。
    ⑤张家骥:《中国造园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页。
    ①计成《园冶·借景》:“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1页。
    ②详情参见宗白华《美学散步》、叶朗《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该文收入《中国园林艺术概观》)、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张家骥《中国造园论》等。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1页。
    ④庄子的“人生—艺术境界”源自庄子的“人生—艺术哲学”。
    ①任晓红,喻天舒:《禅与园林艺术》,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
    ②任晓红,喻天舒:《禅与园林艺术》,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①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8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2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页。
    ①陈从周:《园林谈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1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7页。
    ③汪裕雄,桑农:《艺境无涯——宗白华美学思想臆解》,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④“静观”见宋代程颢《秋日偶成》:“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⑤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转引自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10页。
    ⑥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页。
    ④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239页。
    ①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34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3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页。
    ④宗白华:《徐悲鸿与中国绘画》,《宗白华全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0、51页。
    ①任晓红,喻天舒:《禅与园林艺术》,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②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405页。
    ①吴功正:《亦论亦文:创新型美学小品——袁中道<爽籁亭记>赏析》,《名作欣赏》,2009年第5期。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1页。
    ③汪裕雄,桑农:《艺境无涯——宗白华美学思想臆解》,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①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0页。
    ③以上引文分别见《老子》第二十五、十六、四十、六十五章。
    ④冯达甫:《老子译注》,转引自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71页。
    ⑤王鲁湘:《饮之太和独鹤与飞——试论道家审美理想与中国艺术精神》,《学术月刊》,1988年第3期。
    ⑥汪裕雄,桑农:《艺境无涯——宗白华美学思想臆解》,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⑦冯友兰语,转引自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4页。
    ①汪裕雄,桑农:《艺境无涯——宗白华美学思想臆解》,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152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3页。
    ③汪裕雄,桑农:《艺境无涯——宗白华美学思想臆解》,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154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5-106页。
    ①张节末:《禅宗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②对于这一点,笔者持赞同态度,但认为不能否认庄子实对艺术有所了解。他的纯粹审美经验的创造,一定程度上也受惠于具体艺术活动或有艺术意味的活动。如本文第一章第一节所述,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对此有所论及,而张节末先生也借“轮扁斫轮”的寓言,说“庄子美学是讲究亲证的”。(张节末:《禅宗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③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④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