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行政改革进程中的公共预算管理模式初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不断加强,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公众对政府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呼声日高,政府规模相对过大与工作效率低下的矛盾日益突出。多次行政改革反复经验使我们明白规模缩减并不是问题的主要矛盾。要想控制支出规模、提高效率,公共预算是关键。现阶段财政改革的重点已由收入转向支出,公共预算应变革自身以适应财政变化,即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势下的公共预算管理模式。从财政支出的发展趋势入手,借鉴西方典型国家公共预算改革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得出这种新的公共预算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应以效绩预算为方向,并变革公共预算会计核算基础,同时加强预算监督力度,以这三项作为公共预算改革的重点。诚然,在模式建立的过程中,以往的行政文化、部门利益、法制建设等方而都将对这一改革产生阻力,需要我们转变理财观念、健全法制建设并重新整合预算权力,从而最终建立一种合理规范的新形势下的公共预算管理模式。
With the developing of the social economy ,the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strengthened more and more.The following reality is that the voice of the people to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slow efficiency is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elative big sca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low efficiency of their work is outstanding increasingly.
    So many times of the administration reform teaches us that reducing the scale is not the main contradiction. To control the scale and raise the efficiency, public budget is the key. At present, the finance reform has turned its press from incoming to expenditure. So public budget ought to change itself to fit this transformation, that is to say establish a new public budget model is very necessary.
    Starting with the trend of the finance expenditure and using the experience of west typical country, we can get this new model.Its direction will be the achievement budget and we ought to change the base of the public budget account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ought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e. During the case, administration culture in the past and department benefit and legality construction will prevent the reform.we ought to change conception to the manage money matters and improve the legality construction and conform the budget power in order to set up a reasonable and standard public budget model.
引文
[1] 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财政论[M] ,商务印书馆,1993年9月第一版
    [2] 詹姆斯·M·布坎南 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3] 史蒂文·科恩威廉·埃米克:新有效公共管理者——在变革的政府中追求成功[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4] 劳伦·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收入与支出,借贷与平衡[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5] 拉比尔·S·巴塞:情境管理[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6] 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财政与公共事务[M] ,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7] 张弘力:公共预算[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8]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9] 贾康 阎坤:中国财政:转轨与变革[M]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10] 吕元礼 谢志强:权利与个性[M]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11] 田大山:公共经济学[M] ,团结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12] 魏娜 张璋:公共管理中的方法和技术[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13] 马海涛:公共财政学[M] ,中国市计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14] 郭小聪:政府经济职能与宏观管理[M]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
    
    
    [15] 曾繁正:财政管理学[M] ,红旗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16] 赵立波:政府行政改革[M]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17] 乔林碧 王耀才:政府经济学[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18] 朱凯蕾:EASY谈效率[M] ,中国友谊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19] 叶汉生:“复式预算”呼唤“复式财政”[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五期
    [20] 郑备军:欧美国家三维一体的财政监督大扫描[J] ,中国改革,2001年第八期
    [21] 张丽华:我国的财政改革:改良还是革命?[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年第三期
    [22] 陈工 袁星候:实行部门预算改革面临的矛盾及化解[J] ,财政研究,2001年第五期
    [23] 张弘力:建立我国公共预算的基本思路[J] ,财政研究,2001年第九期
    [24] 刘寒波:政府预算组织结构效率的理论[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二版
    [25] 高培勇:“量入为出”与“以支定收”——关于当前财政收入增长态势的讨论[J] ,财贸经济,2001年第八期
    [26] 焦建国: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的着眼点在哪里[J] ,金融早报,2000年第三期
    [27] 周伟华:美国九十年代的财政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 ,时代财会,2001年第六期
    [28] 李炜光: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之理论探源[J] ,现代财政,2001年第二期
    [29] 高培勇:构建中的中国公共财政框架[J] ,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一期
    [30] 姜维壮:对财政支出管理的儿点看法[J] ,中国财经报,2001年第一期
    
    
    [31] 冯文成: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思想[J] ,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43期
    [32] 董苏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 ,财政与税务,2002年第二期
    [33] 陈艳利:我国预算编制有关问题及改革建议[J] ,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二期
    [34] 马蔡琛:中国预算管理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1,税务与经济,2002年第六期
    [35] 河北省财政集中支付考察团:香港的公共财政管理及借鉴[J] ,四川财政,2002年第二期
    [36] 李建兴: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从《预算草案报告》看财税改革[J] ,人民日报,2002年第五期
    [37] 项怀诚:当前财政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五期
    [38] 袁星候:中西预算编制方法的比较与启迪[J] ,财政与税务,2002年第四期
    [39] 喻建屏:关于国库集中收付实现形式的探讨[J] ,财政研究,2002年第十二期
    [40] 荆州市沙市区财政局:推行预算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运行水平[J] ,湖北财税,2002年第十二期
    [41] 财政部《我国公共财政职能定位与层次划分》课题组: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特征及职能层次[J] ,财经论丛,2002年第十二期
    [42] 胡文改:由“大一统财政”转向“公共财政”[J] ,人民政协报,2002年第十二期
    [43] 徐瑞娥: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观点[J] ,经济纵横,2002年第十一期
    [44] 郑建新 柯永果:公共财政再分析[J] ,财政研究,2002年第十一期
    [45] 季洪跃: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体制研究[J] ,
    
    
    [46] 李茂生:科学认识财政基本问题逐步建立现代公共财政[J] ,财贸经济2002年第三期
    [47] 李成:构件公共财政的五大难题[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48] 冯瑞菊:构建公共财政税收体系的若干思考[J] ,经济经纬,2001年第三期
    [49] 贾康:公共财政导向下的预算改革fJ]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2年第九期
    [50] 钱梅生:实行财政预算信用分类管理[J] ,上海财经,2001年第九期
    [51] 王炜:政府预算改革:我国构件公共财政框架的关键[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第五期
    [52] 王银梅:法国财政监督的特征及启示[J] ,中国产经新闻,2001年第一期
    [53] 张国庆: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两难抉择”及其应对理路,北京行政学院学报[J] ,2001年第五期
    [54] 石亚军:应对WTO挑战的行政改革,公共行政[J] ,2002年第五期
    [55] 张国庆:21世纪初中国行政改革的十大关系及政策选择,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J] ,2001年第六期
    [56] 丁友良::寻找政府与市场的平衡点——中外行政改革的基本共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J] ,2001年第二期
    [57] 周国辉:公众监督的缺陷分析及其对策,唯实[J] ,2001年第五期
    [58] 李鹏飞:论传统行政文化对政府机构改革的影响,学术论坛[J] ,2001年第三期
    [59] 张雅林:适度政府规模与我国行政机构改革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J] ,2001年第三期
    [60] 史记政:府规模理念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 ,200103
    [61] 李平:政府领导体制与行政效率研究,政治学研究[J] ,2001
    
    年第一期
    [62] 庄垂生/黄大兴:论政府规模及其增长——来自公共选择的启示,求实[J] ,2001年第一期
    [63] 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行政论坛[J] ,2000年第四期
    [64] 王浦劬:经济体制转型重的政府作用[M] ,新华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65] 韩继志:政府机构改革[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66] 杨冠琼:当代中国行政管理模式沿革研究[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
    [67] 陈瑞声:中国改革全书[M] ,大连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