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结构及其角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国立大学校长,是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者和标志性人物。对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的研究,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
     本文在大量已有的个别性研究基础上,尝试对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进行专门的整体性研究,文献研究法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本文所搜集的文献主要包括年鉴、民国档案汇编、大学校史、人物传记等,尽可能翔实地地将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这一群体展现出来。对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进行全面细致地研究,能为当今大学校长办大学教育提供历史的参考。
     本文研究的“国立大学校长”,特指从1912年至1949年之间中华民国的国立大学校长。在短暂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诸多变迁,社会环境恶劣,政治秩序混乱,帝国主义虎视眈眈,然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中国的高等教育却艰难而曲折地前行,取得了令今人仍然羡慕不已的成就,这与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的内在品质与积极作为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经历、任职前的工作经历、性别与籍贯、任期、任职原因、离职原因、离职后的工作经历、办学理念、长校行为等方面全面展示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的特质。
     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是指由教育部(或大学院)批准设立、由国库提供经费保障的大学。中国近代国立大学的发展经历了起始阶段、快速增长阶段、过渡探索阶段、整顿规范阶段、内迁阶段、调整恢复阶段,共出现了43所国立大学、142位国立大学校长。
     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是由政府或者最高领导人任命的、具有简任官及以上官等的群体,总辖国立大学全部事务,享有国立大学教职员中的最高待遇。本文归纳认为,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是一群有着丰富的国内外高等教育经历、获得较高学位、以文理法工科为主的群体;他们在任职前有丰富的高等学校工作经历,并辅之以相应的政府部门工作经历;这一群体以男性为主,与任职国立大学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地方性”特征;这一群体任职的平均年龄为45岁,平均任职期限为37个月。
     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在行政序列上也是政府部门的一个重要职位,其任命须经过政府的行政程序,行政起着主导的作用。但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高等教育的体制所决定,大学师生在校长的人选上往往也能起到不寻常的作用。得罪政府或者得罪大学师生均有可能导致失去该职位。
     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驱者,他们有着特定的高等教育理念,并且以这种理念指导着自己的办学行为。他们普遍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大学教育主要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主张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他们的办学理念具有学术性、国家性和民主性特征。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在任职过程中需要对外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对内协调与教师、学生及其他内部组织团体之间的关系,他们的长校行为具有法律规定性、相对独立性和模糊性特征。
     中国近代国立大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国立化”的过程。在国立化进程中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经历着诸多角色冲突,突出表现为作为行政官员和国立大学长校人的角色冲突、作为国立大学规划者和办学经费筹措者的角色冲突、作为学者和行政管理者之间的角色冲突。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中扮演的核心角色是:在作为教育者的基础上努力塑造教育家的角色。正是基于对教育家角色的追求,树立了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崇高形象。
The principals in Chinese modern national universities are primary part of the the principals in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ies.They are practitioners and iconic figur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The study of them has become a current issue in present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Based on the existing individual and group studies,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make a group study on the principals in Chinese modern national universities with a documental study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The documents collected cover yearbooks, collection of files, history of universities, and biographies of famous people, etc., fully revealing the groups of the principals in Chinese modern national universities, which offers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today’s principals.
     The study covers the period of 1912 to the year of 1949, just before the building of PRC. During these 30 years, China underwent social transforms in bad situations and political disorder, and was threatened by the imperialists. Under such a bad circumstanc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yet had gain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still admired by people today, which was proved to be inseparable to the inner qualities and behaviors of those principals in Chinese modern national universities.
     The dissertation gives an overall exhibition on the special qualities of those principals, including their higher education, working experiences before the post, nationalities, terms of office, reasons for the post and the resign, their ideas and actions of running school, etc..
     Set up by the permission of the Education Ministry, funded by state treasury, the Chinese modern national universities (or university colleges) underwent the beginning and fast development, transition and exploration, reorganization, moving to inner places, adjustment and reviving period, with all together 43 universities built and 142 principals appeared.
     Appointed by government or the highest leaders, the principals in Chinese modern national universities administered all the affairs of the universities and enjoyed the highest treatment. Majored in arts, science, law and engineering, they got rich experiences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higher academic degrees, most of them were males and had once worked i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ging at 45, and posting 37 months in average.
     The post of the principals in Chinese modern national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it did not work without the students’approval. Any offence to government or students would result in the loss of the post, which proved to be an important base for his later career development.
     The principals in Chinese modern national universities are the pioneers in Chinese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They had gained rational cognition towards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ir ideas on academic freedom and professor-running school had become the main the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odern national universities, full of strong sense of academics, nationality and democracy. During their tenures of office, they needed to adjust the external relations with the government, internal relations with teachers, student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by their administrating behaviors, which was legal, independent and fuzzy.
     During the“nationalized”process of the universities, the principals of the Chinese modern national universities went through many role conflicts: the conflict between administrative officers and principals in national universities, the conflict between designers and money raisers for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academic researchers and the administrators, etc.. The key role played by the principals of the Chinese modern national universities in the Chinese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period has been proven to be the role of an educator, in persuade of which, they had established the lofty images of the principals of the Chinese modern national universiti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引文
1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1—4.
    1吴定宇主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30.
    5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22.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65.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74.
    8蒋致远主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法规,台湾:宗青图书公司印行,1934:61.
    1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36.
    2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122——123.
    3 1947年北洋大学师生发起了“要校长、要经费”的护校运动后,教育部任命刘仙洲为校长,但刘仙洲认为“现在的政府腐败到了极点,谁也办不好教育。北洋的症结在于经费困难,不解决经费问题,绝不去北洋”,后北洋大学师生几次恳请,均未就任。资料来源于: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397——398.
    4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五编·高等教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124.
    5桂崇基1932年1月8日被任命为国立中央大学校长,还未到任就因学生反对而辞职。资料来源于王德滋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8.
    6 1932年6月28日行政院议决由教育部政务次长段锡朋代理中央大学校长。段锡朋到校就职时,遭到学生强烈反对,部分学生甚至扭打段锡朋,砸毁其轿车,导致蒋介石下令解散中央大学。资料来源于王德滋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9.
    7这里的校长是指正式的校长,不包括代理校长。
    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72——74.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08.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68。其中,“其但设一科者”中“但”字疑为笔误,应为“单”字,未考证。笔者注。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05.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73-174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71-172.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74.
    7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35.
    8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36.
    9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37.
    10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43.
    1周川、黄旭主编,《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
    2谢泳,《1949年前中国国立大学校长与政府的关系》,《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0期。
    3邓小林、唐莉,《略论近代国立大学校长之任职资格与教师聘任》,《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1汤志钧、陈祖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16.
    2汤志钧、陈祖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36.
    3该处表达遵照原文,在《大学令》和《修正大学令》中均用“硕学闳材”。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71.“人材”是原文表达,笔者注。
    5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9.
    6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
    1季啸风主编,《中国高等学校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128—1131.
    1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
    2正式校长与代理校长在大学中的角色是一样的,都是实际的长校人。
    3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35.
    4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35.
    5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37.
    6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783.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65.
    2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45.
    3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80.
    4邓小林、唐莉,《略论近代国立大学校长之任职资格与教师聘任》,《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5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139.
    6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1895年10月——1949年1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132.
    7王德滋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80.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73.
    2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43.
    3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
    4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65.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33.
    2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一次第二册·乙编,台湾:宗青图书公司印行,1934:61.
    3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780——782.
    1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7——78.
    2吴定宇主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33——34.
    1清华大学校史研究,《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138——139.
    1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783.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09.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14.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74——175.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407.(见《学位授予法》第五条)
    3该学科分类主要参考1929年8月公布的《大学规程》,略作修改。资料来源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74——175.
    1张晓唯,《大家精要:蔡元培》,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14.
    1张晓唯著,《大家精要:蔡元培》,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30.
    2张晓唯著,《大家精要:蔡元培》,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35.
    3张晓唯著,《大家精要:蔡元培》,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59.
    4萧超然等编著,《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53.
    5胡适著、李子英译,《教育家张伯苓》,转引自梁吉生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372.
    6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南开大学校史》(一九一九——一九四九),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321.
    7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南开大学校史》(一九一九——一九四九),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325.
    1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南开大学校史》(一九一九——一九四九),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325——326.
    2梁吉生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2.
    3梁吉生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333.
    1王德滋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69——270.
    
    1王德滋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80.
    2周建超,《论严复与近代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历史档案》, 2003年第1期。
    3黄书光,《马相伯教育理想与政治追求的双重变奏》,《教育评论》,2003年第6期。
    1王文俊、梁吉生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243.
    2见本文“第三章”的论述。
    3赖琏,《西北工学院与西北大学——抗战时期兼长西北两大学的回忆》,转引自西北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西北大学史稿》(上卷,1902——1949),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274.
    4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1895年10月——1949年1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395.
    5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1895年10月——1949年1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398——399.
    1 1923年因“彭允彝事件”,“痛心于政治修明之无望,不忍为同流合污之苟安,尤不忍在此种教育当局之下支持教育残局,以招国人与天良之谴责”,提出辞职。资料来源于: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51.
    2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68.
    3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84.
    1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1895年10月——1949年1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132——133.
    2浙江大学校史编写组编,《浙江大学简史》(第一、二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33.
    3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98.
    4王德滋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7——158.
    5广西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广西大学校史》,桂林:广西大学学报编辑部,1988:77.
    6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四川大学史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256.
    7张晓唯著,《大家精要:蔡元培》,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93.
    8武汉大学校史编辑研究室编,《武汉大学校史简编》(1913——1949),黄冈:湖北省英山县印刷厂,1983:49.
    1王德滋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7.
    2陆敏恂主编,《同济大学百年志》(1907——2007)·上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11.
    3《山东大学百年史》编委会编,《山东大学百年史》(1901——2001),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55.
    4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四川大学史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168.
    5《河南大学校史》编写组编,《河南大学校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59.
    6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1895年10月——1949年1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351.
    7萧超然等编著,《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8——40.
    8萧超然等编著,《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40——42.
    9王德滋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8.
    1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四川大学史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256——257.
    2广西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广西大学校史》,桂林:广西大学学报编辑部,1988:78——79.
    3西北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西北大学史稿》(上卷,1902——1949),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275.
    4西北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西北大学史稿》(上卷,1902——1949),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277——278.
    1西北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西北大学史稿》(上卷,1902——1949),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283.
    1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资料来源于: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825.
    2周川、黄旭主编,《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92.
    3周川、黄旭主编,《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88.
    4梅贻琦,《梅校长到校视事召集全体学生训话》,资料来源于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219.
    5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四川大学史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109.
    6朱宗顺,《蒋梦麟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
    7谢长法,《任鸿隽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4期。
    1黄书光著,《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52.
    2梁吉生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3.
    3梅贻琦,《梅校长到校视事召集全体学生训话》,资料来源于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219.
    
    1张晓辉主编,《百年暨南史》(1906——2006),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41.
    2张晓辉主编,《百年暨南史》(1906——2006),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41.
    3何长胜主编,《湖南大学校史》(976——1996),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208.
    1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四川大学史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178——180.
    2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8.
    3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23——224.
    4欧七斤,《黎照寰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445.
    2马冠武,《马君武办学的理论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3浙江大学校史编写组编,《浙江大学简史》(第一,二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154.
    4钟伟良,《近代大学“学术自由”的形成、发展与新思考》,《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第4期。
    5萧超然等编著,《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65.
    1萧超然等编著,《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65——66.
    2张晓唯著,《大家精要:蔡元培》,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74.
    3吴洪成著,《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300.
    4张正峰,《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的特点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1萧超然等编著,《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60.
    2周川、黄旭主编,《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96.
    3清华大学校史研究,《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104.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74.
    
    1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4——105..
    2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5——106.
    3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6.
    1何长胜主编,《湖南大学校史》(976——1996),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209.
    1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3.
    2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5.
    1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四川大学史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270.
    2王德滋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8.
    3杨佩祯等主编,《东北大学八十年》,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157.
    4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47.
    1萧超然等编著,《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60.
    2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7.
    3萧超然等编著,《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60——61.
    4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四川大学史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105.
    5广西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广西大学校史》,桂林:广西大学学报编辑部,1988:63.
    6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1895年10月——1949年1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93.
    7王德滋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0.
    1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783.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65.
    3萧超然等编著,《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55.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74.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71——173.
    6广西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广西大学校史》,桂林:广西大学学报编辑部,1988:63.
    7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四川大学史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181.
    1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四川大学史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161——163.
    2木芹等编著,《云大早期的历史文化》,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71.
    3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九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46.
    4《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45.
    1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265——266.
    1西北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西北大学史稿》(上卷,1902——1949),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278.
    1张晓唯,《大家精要:蔡元培》,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62——63.
    2贺崇铃主编、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九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6.
    1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四川大学史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 180.
    1该部分的内容在黄晓通的《张学良与东北大学之“国立化”进程》一文基础上修改而成。具体见:黄晓通,《张学良与东北大学之“国立化”进程》,《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南开大学校史》(一九一九——一九四九),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325——326.
    1见苏州大学崔恒秀2008年博士论文:《民国教育部与大学关系之研究》(1912——1937)。
    1 [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7.
    1萧超然等编著,《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79.
    2张正峰,《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的特点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1殷爱荪、周川主编,《校长与教育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273——276.
    2浙江大学校史编写组编,《浙江大学简史》(第一,二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33——34.
    3西北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西北大学史稿》(上卷,1902——1949),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275——276.
    4西北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西北大学史稿》(上卷,1902——1949),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278.
    1.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版;
    2.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3.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版;
    4.宋恩荣、章咸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版;
    5.汤志钧、陈祖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1月版;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版;
    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版;
    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9月版;
    1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9月版;
    1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教育总述,台湾:宗青图书公司印行,1934年版;
    2.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乙编·教育法规,台湾:宗青图书公司印行,1934年版;
    3.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台湾:宗青图书公司印行,1934年版;
    4.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教育统计,台湾:宗青图书公司印行,1934年版;
    5.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一编·总述,台湾: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6.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五编·高等教育,台湾: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7.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十三编·战区教育,台湾: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8.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十四编·教育统计,台湾: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1.顾明远主编,《世界教育大事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
    2.顾明远总主编,《中国教育大系:20世纪中国教育(一)》(修订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顾明远总主编,《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修订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
    4.季啸风主编,《中国高等学校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
    5.李盛平主编,《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4月版;
    6.刘英杰主编,《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版;
    1.北京农业大学校史资料征集小组编著,《北京农业大学校史》,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
    2.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一),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3.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三),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4.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1895年10月——1949年1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
    5.重庆大学校史编写组编,《重庆大学校史》,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4年9月版;
    6.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复旦大学志》(1905——194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7.贺崇铃主编、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九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
    8.《河南大学校史》编写组编,《河南大学校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
    9.湖南大学校史编审委员会编,《湖南大学校史》(上册:976——1949),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版;
    10.《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1月版;
    11.刘长汉主编、广西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广西大学校史》,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
    12.木芹、木霁弘编著,《云大早期的历史文化》,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3.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南开大学校史》(一九一九——一九四九),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4.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版
    15.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版;
    16.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版;
    17.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三卷(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版;
    18.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三卷(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版
    19.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四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版
    20.《山东大学百年史》编委会编,《山东大学百年史》(1901——2001),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21.山西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山西大学百年校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3月版;
    22.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四川大学史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版;
    23.《同济大学百年志》编纂委员会编,《同济大学百年志》(上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24.《同济大学百年志》编纂委员会编,《同济大学百年志》(下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25.王德滋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6.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27.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28.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29.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0.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三卷:1937——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1.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四卷:1946——194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2.吴定宇主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33.武汉大学校史编辑研究室,《武汉大学校史简编》(1913——1949),黄冈:湖北省英山县印刷厂,1983年版;
    34.西北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编,《西北大学史稿》(上卷:1902——1949),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35.萧超然等编著,《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
    36.杨佩祯、王国钧、张五昌主编,《东北大学八十年》,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37.张晓辉主编,《百年暨南史》(1906——2006),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38.浙江大学校史编写组编,《浙江大学简史》(第一、二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1.陈平原著,《大学何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2.程斯辉著,《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3.程星著,《细读美国大学》(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版;
    4.董云川著,《找回大学精神》(修订本),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5.方延明主编,《与世纪同行——南京大学百年老新闻(1902——2001)》,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6.冯友兰等著,《联大教授》,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7.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1—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8.黄启兵著,《中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9.黄书光著,《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版;
    10.[加拿大]许美德著、许洁英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11.金林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12.李敖著,《胡适评传》,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4月版;
    13.梁吉生主编,《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14.梁吉生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5.刘平章主编,《刘文典传闻轶事》,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6.罗荣渠著,《史学求索》,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2月版;
    17.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上册),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5月版;
    18.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中册),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5月版;
    19.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下册),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5月版;
    20.马万华著,《从伯克利到北大清华: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建设与运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1.冒荣,《至平至善鸿声东南——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22.[美]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3.[美]哈里特·朱克曼著,周叶谦、冯世则译,《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9月版;
    24.[美]克拉克·克尔著、王承旭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25.[美]迈克尔·D·科恩、[美]詹姆斯·G·马奇著,郝瑜主译,《大学校长及其领导艺术:美国大学校长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06年4月版;
    26.[美]詹姆斯·杜德斯达著,刘彤、屈书杰、刘向荣译,《21世纪的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27.[美]詹姆斯·杜德斯达、弗瑞斯·沃马克著,刘济良译,《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28.钱理群、高远东编,《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9.吴洪成,《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30.吴立保著,《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31.吴梓明,《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2.[西班牙]奥尔托加·加塞特著,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33.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34.杨东平主编,《大学精神》,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5月版;
    35.殷爱荪、周川主编,《校长与教育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
    36. [英]迈克尔·夏托克著,范怡红主译,《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37.张军著,《民国那些大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
    38.张晓唯著,《大家精要:蔡元培》,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版;
    39.张玉春主编,《百年暨南人物志》,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40.张正峰著,《权力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版;
    41.周川、黄旭主编,《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
    4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江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江阴文史资料》第五辑,江阴:江阴人民印刷厂,1984年版;
    43.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纂委员会编,《南雍骊珠:中央大学名师传略》,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44.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45.朱守良主编,《皖江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研究》,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1 .陈德懋,《胡先骕教育思想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3期;
    2.陈云阁,《爱学术更爱革命真理——周均时烈士传略》,《团结》,2007年第4期;
    3.戴念祖、刘娜,《周均时——一个鲜为人知的烈士物理学家》,《物理》,2009年第10期;
    4.董赞尧,《“做官甚于教学”的翁文灏》,《钟山风雨》,2003年第2期;
    5.杜作润,《乱世掌门吴南轩》,《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第5期;
    6.范秀莲,《李石曾与勤工俭学运动》,《史学月刊》,1991年第2期;
    7.方严,《广东高等师范教育创业者金曾澄先生传略》,广州教育,1985年第5期;
    8.付东红,《追忆医学教育家徐诵明》,《中国卫生人才》,2011年第1期;
    9.傅国涌,《任鸿隽抨击国民党的党化教育》,《文史参考》,2011年第1期;
    10.傅宏远,《杨振声与国立青岛大学》,《云梦学刊》,2009年第5期;
    11.何国华,《许崇清的生平和教育思想简述》,《广州教育》,1988年第4期;
    12.何宗旺,《蒋维乔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3.华成,《马君武传略》,《学术论坛》,1981年第1期;
    14.黄晓通,《张学良与东北大学之“国立化”进程》,《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5.霍益萍,《郭秉文和东南大学》,《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16.江靖,《忆父亲江庸》,《世纪》,2008年第2期;
    17.李涛、陈玉玲,《国立清华大学的现代化、独立化改革——罗家伦与清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8.李维武,《武汉大学与20世纪20年代中国哲学——王星拱与<科学概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9.黎焕颐,《忆江庸老人》,《文史天地》,2001年第11期;
    20.梁山,《许崇清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21.刘业超,《关于雷沛鸿“大学之大”论述的系统概括与现实思考》,《右江民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22.刘宜庆,《赵太侔——鲜为人知的两任山东大学校长》,《人物》,2010年第7期;
    23.刘作忠,《民国奇人顾孟余》,《人物春秋》,2003年第8期;
    24.刘作忠,《“能隐的人物”顾孟余》,《文史春秋》,2003年第2期;
    25.柳浪,《吴南轩校长》,《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6.柳志慎、胡启鹏、李红,《原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胡先骕博士的风范——缅怀永远的老师》,《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7.林庆,《张嘉森》,《民国档案》,1993年第3期;
    28.罗宗文,《张澜先生办成都大学》,《文史杂志》,1999年第6期;
    29.马宝杰,《沈尹默年表》,《书法之友》,1998年第5期;
    30.马冠武,《马君武办学的理论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31.马娟、周川,《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由仿日转向仿美的原因探析》,《煤炭高等教育》,2008年第1期;
    32.马兴中,《郑洪年的华侨教育思想与实践》,《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3.欧七斤,《黎照寰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34.潘云唐,《翁文灏年谱》,《中国科技史料》,1989年第4期;
    35.钱益民,《著名心理学家——郭任远》,《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6.曲凯南,《朱家骅传》,《民国档案》,1991年第4期;
    37.全守杰,《国立四川大学校长任鸿隽办学之道研究》,《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第7期;
    38.宋路霞,《南浔张家多“奇人”——张牟群、张乃燕父子世界游》,《档案春秋》,2009年第1期;
    39.苏全有,《石瑛与民国时期教育》,《武汉文史资料》,2003年第9期;
    40.沈吉生,《经亨颐》,《浙江档案》,1987年第5期;
    41.沈尹默,《沈尹默自述》,《文教资料》,2001年第4期;
    42.盛懿,《论交通大学校长黎照寰的大学理念》,《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第3期;
    43.史贵全,《刘仙洲工程教育思想述评》,《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44.石沉,《赵太侔死亡之谜》,《青岛画报》,2002年第2期;
    45.霜木,《高等教育家邵裴子》,《今日浙江》,2003年第11期;
    46.陶鼎来,《回忆刘仙洲老师》,《机械工程》,1985年第5期;
    47.檀文兴、林家其、邓华祥,《厦门大学首任校长——萨本栋先生》,《中国科技史料》,1981年第3期;
    48.唐纪明,《工读协作严以育人——刘仙洲教育思想摘粹》,《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0年第2期;
    49.田彩凤,《叶企孙先生年谱》,《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50.田彩凤,《叶企孙与清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8年第2期;
    51.王安平,《张澜与国立成都大学》,《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期;
    52.王东杰,《民国高等教育中的国家: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53.王谦,《“民国第一清官”石瑛》,《文史博览》,2005年第5期;
    54 .王茹,《顾毓琇与国立政治大学》,《文史杂志》,1998年第1期;
    55.王世杰,《创刊牟言》,《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1期;
    56.王孙禺、李越、叶赋桂,《大学之道:叶企孙的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纪念叶企孙先生诞辰100周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57.王义遒,《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叶企孙经验的启示》,《高等理科教育》,2008年第6期;
    58.王运来,《罗家伦主持中央大学》,《民国春秋》,1998年第4期;
    59.王治浩,《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刘树杞教授》,《化学通报》,1981年第11期;
    60.吴凯声、丁绪曾,《我所知道的褚民谊》,《钟山风雨》,2003年第1期;
    61.肖庆璋,《郑洪年的华侨教育思想述略》,《上海高教研究》,1988年第3期;
    62.谢长法,《任鸿隽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4期;
    63.熊贤君,《教育开发西北:李蒸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5期;
    64.邢雁,《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纪念著名爱国者、杰出教育家徐诵明诞辰120周年》,《浙江画报》,2010年第12期;
    65.徐百柯,《蒋梦麟:北大“功狗”》,《教师博览》,2005年第4期;
    66.徐伯凤,《旧中国的教育家——朱家骅》,《浙江档案》,2004年第6期;
    67.徐承伦,《“一代完人”王星拱与陈独秀》,《党史纵览》,2005年第4期;
    68 .徐立刚,《顾毓琇》,《档案与建设》,2003年第2期;
    69.许纪霖,《翁文灏:一个科学家的错位》,《读者文摘》,2008年第2期;
    70.许康、杨盛标、胡卫,《胡庶华——杰出的工程、经济科学管理先驱者》,《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71.许小青,《论东南大学的国立化进程及其困境(1919——1927)》,《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72.薛世孝,《爱国进步教育家张仲鲁》,《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73.杨芳、李露,《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及启示》,《高教论坛》,2006年第3期;
    74.杨乐生,《王兴拱与乐山“武大”》,《武汉文史资料》,2005年第5期;
    75.叶企孙,《萨本栋先生事略》,《中国物理学报》,1950年第1期;
    76.赵慧芝,《任鸿隽年谱》,《中国科技史料》,1989年第1期;
    77.赵慧芝,《任鸿隽年谱》,《中国科技史料》,1989年第3期;
    78.赵章靖、刘晓晓,《民国时期“教授治校”体制分析——罗家伦时期的清华大学》,《大学》(学术版),2009年第11期;
    79.翟广顺,《杨振声与国立青岛大学——纪念杨振声逝世50周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80.张德鹏,《张澜创办成都大学》,《明国春秋》,1995年第6期;
    81.张俊宗,《李蒸及其民众教育思想》,《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82.张觅觅,《王世杰与武汉大学的不解情》,《教育》,2009年第20期;
    83.张庆美,《杨振声与山东大学第一个“黄金时期”》,《青年记者》,2011年第11期;
    84.张秋妹,《李石曾》,《民国档案》,1996年第1期;
    85.张友余,《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先驱——胡敦复》,《中国科技史料》,1993年第1期;
    86.张泽麟,《胡庶华的大学教育思想及治校实践》,《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第4期;
    87.张正峰,《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的特点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88.张正峰,《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确立的历史考察》,《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9期;
    89.周川,《大学是学术的堡垒》,《大学》(学术版),2011年第2期;
    90.周川,《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与自由主义精神》,《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91.周济,《萨本栋呕尽心血办教育》,《炎黄纵横》,2006年第1期;
    92.周凌云,《纪念张珽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生物学通报》,1984年第6期;
    93.周乾,《王兴拱与省立安徽大学早期的发展》,《江淮文史》,2007年第1期;
    94.中国林学会,《悼念中国林学会名誉理事长沈鹏飞教授》,《林业科学》,1983年第2期;
    95.朱斐,《郭秉文创办东南大学》,《民国春秋》,1999年第1期;
    96.朱宗顺,《蒋梦麟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
    97.左玉河,《朱家骅:洋博士是把“双刃剑”》,《同舟共济》,2010年第1期;
    1.崔恒秀,《民国教育部与大学关系之研究》,苏州大学,2008年;
    2.何宗旺,《蒋维乔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侯家选,《任鸿隽——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事业的推进者》,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刘萍,《经亨颐人格教育思想探析》,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石猛,《郭秉文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西南大学,2008年;
    6.王东杰,《政治、社会与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国立化”:以四川大学为例(1925一1939)》,四川大学,2002年;
    7.徐文勇,《邹鲁与国立广东大学(1924——1925)》,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姚艳霞,《胡庶华教育思想与实践:以主政湖南大学期间为例》,湖南大学,2006年;
    9.赵俊彦,《民国时期大学区制的历史进程及其命运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
    10.赵尚杰,《罗家伦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西南大学,2010年;
    11.张爱梅,《蒋梦麟教育思想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
    12.章玲苓,《黎照寰与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