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传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身份认同”(identity)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的研究主题之一,在大众文化的叙事文本——电视剧中同样显示了其作为问题的重要性。而框架分析(frame或framing)作为一种理论与方法近年来在传播学领域也应用十分广泛。电视剧在创作上不断走向成熟与壮大的过程中,电视剧的传播框架也在从传者到受众这一经典的传播过程中自然生成。那么,电视剧的传播框架是如何表征女性?而这样的表征又体现了怎样的关于性别的身份认同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所在。框架分析在本文的运用尽管部分借鉴了传播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但更多取自于其来自文化社会学的批判意义与其意识形态意义。
     电视剧表征女性时,在观念与意识形态层面形成了和谐框架、本位框架、男权框架与冲突框架等框架类别。这些框架潜在于作为表现形式的题材、主题、形象与叙事等层面,因此这些形式因素则构成另一重框架,即题材框架、主题框架、形象框架和叙事框架,这些框架的形成体现了创作者对女性形象的选择与建构。透过这些框架可见:电视剧所建构和传播的每一个女性形象都来自于创作者曾有的社会与文化经验,因此可以说,正是社会与文化创造了性别,同时创造了性别的身份认同。
     在题材框架中,创作者对历史、军事、婚恋、刑侦等题材的选择不仅促成了电视剧的类型化,更在模式化的剧情中建构了符合历史与现实规范的女性形象,从而使女性认同始终在既有的框架中进行,无法僭越固有的成见。
     主题框架从更深层次涉及了创作者的主观意念与价值取向。通过对一些热播主题的电视剧的文化分析,可以看出在或宏大或日常的主题表述中,女性主体性建构与身份认同的艰难。
     形象框架一章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文化研究理论对女性形象的建构进行多层面的理论探讨,从而揭示女性在个体角色与社会角色间的艰难选择。
     叙事框架是关于电视剧叙事特征的分析。创作者通过对叙事功能的充分把握,表达了电视剧的原型叙事与大众叙事等叙事类型对女性形象建构的权威话语。
     电视剧的性别传播框架不仅于以上几种,但以上传播框架大致能够代表创作者在进行电视剧创作时对社会与文化现实进行选择与建构的主要方面,这些框架所表述的性别秩序也大体能够体现出关于性别身份认同的主要观念。
Since the 1990s, "status identific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subjects in social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narrative texts of the popular culture------teleplays, statusidentification has also showed its significance in this question. However, frame analysis, as a kind of theory and method, has been quite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mass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eleplay creation's continuous maturation and grandness, the media framing of teleplays is naturally generated from the sponsors to the audiences during the classic course of the mass media. Then, how does the media framing of teleplays express females, and how can such expression embody the status identification related to gender, these questions are essential to the research problems in this thesis. The employment of frame analysis in the thesis partly uses the methology significance of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for reference, but more comes from the critical significance of its cultural social science and the ideology significance.
     When teleplays reveal females, harmonious frames, standard frames, male frames and conflict frames will be formed in the sense of concept and ideology. These frames are hidden in the senses of expressive forms, such as theme matters, subjects, images, narration, etc., which therefore forms another frame, that is, the frames of theme matters, subject frames, images frames and narrative frames, the formation of which exhibits the creators' choice and composition of female images. It is obvious from these frames that every female image composed and promulgated by teleplays are from the creators' ever social and cultural experience. Hence, we can say that it is just the society and the culture that create the gender as well as the status identification of gender.
     In the frames of theme matters, the subjective choices of history, military, marriage, detection and so on can not only contribute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eleplays, but compose the female images according with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norms in patternized scenarios, so that the female identity is being carried all the time in the existing frames without arrogating the intrinsic prejudices.
     Subject frames involve the originator's subjective motif and value tropism in a deeper sense. Some 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teleplays with popular subjects shows the difficulty in the composition of subjectivity and the identity of status in magnificent or daily descriptions.
     The chapter of images frames employs the combination of content analysis research method and cultural research theory to probe into the composition of female images extensively, therefore reveals females' tough choices between the individual role and the social role.
     Narrative frames relates to the analysis of teleplays'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sufficient grasp of the narrative functions, the originator utters authoritative discourses, which reveals female images influenced by archetype and public narration of teleplays.
     The gender media framing of teleplays comprises more than the categories mentioned above, which can approximately represent the main aspects of choices and composition in social and cultural reality during the originator's teleplay creation. The gender order revealed by these frames can also embody the main concepts of the status identification related to gender in general.
引文
[1]转引自陆扬 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第13页,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 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汪凯 刘晓红译)第517页,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Dennis K.Davis & Stanley J.Baran:《大众传播与日常生活》(苏蘅译)第94页,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2]同上,第151页。
    [1]潘知常、林玮主编:《传媒批判理论》第289页,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转引自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1][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第111页,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转引自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第23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第186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马克思恩克斯全集》27卷第47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第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第491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2]王晓路等著:《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第27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转引自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2]以上观点参照陶家俊的《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3][荷]瑞恩·赛格斯:《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化身份建构》,《跨文化对话(2)》第90、91页,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4]同上。
    [1]蒋欣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身份/认同》,《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2期。
    [2][英]阿雷思·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译)第225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同上225页。
    [4]王晓路等著:《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第27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王政、陈雁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第11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王政、陈雁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第2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法]阿兰·李比雄:《多元文化世界的互相认知》,《跨文化对话(11)》第24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3月版。
    [1]万俊人:《“致中和”:文化对话与文化互镜》,《跨文化对话(2)》第117页,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2]陈阳:《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4期。
    [1]泰勒:《承认的政治》,陈清侨主编:《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文化研究论文集》第3-4页,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同上,第4页。
    [1]泰勒:《承认的政治》,陈清侨主编:《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文化研究论文集》第4页,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英]斯图亚特·霍尔主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 陆兴华译)第376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第97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1][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第11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张爱玲文集·霸王别姬》第1卷第8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转引自沈敬国 王依军:《情爱婚姻论》第214页,广州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
    [2][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第327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参见方成:《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第212-21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第156页,三联书店1989年版。
    [1][德]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第39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同上,第40页。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6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美]爱德华·萨伊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第254页,三联书店1999年版。
    [1]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第5页,三联书店1995年版。
    [2]《别林斯基论文学》第86页,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
    [3]周星:《世俗化、真实化、平民化——论当前电视剧的创作倾向》,《当代电视》1999年第9期。
    [1][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第257页,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2][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第257页,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1]马宁:《新主流电影:对国产电影的一个建议》,《文汇电影时报》1999、4、2。
    [1]《李少红谈女性视角》,《中国文化报》2002年2月27日。
    [2]同上。
    [1]张卫、应雄:《走出定势——与李少红谈李少红的电影创作》,《当代电影》1995年第4期。
    [2]余韶文:《武则天与太平一个女人的两面——导演李少红解析<大明宫词>》,《大明宫词》剧本第1-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同上。
    [1][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第141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2][英]约翰·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黄涵 周丽华译)第6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转引自王艳芳:《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第17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芭芭拉·约翰逊:《我的怪物/我的自我》,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第8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张爱玲文集·谈跳舞》第4卷第159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转引自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第1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解玺璋:《新女性的神话:重新拥有自己——95电视剧女性形象评述》,当代电影1996年第5期。
    [2][英]斯图亚特·霍尔主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 陆兴华译)第374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顾彬:《关于“异”的研究》第4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版。
    [1]罗国杰、宋希人:《西方伦理思想史》第5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第3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苏]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第230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 方文译)第4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2][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第216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美]弗洛姆:《自为的人》(万俊人译)第78页,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2]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第3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转引自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第2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转引自[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第247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第1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women in the media》,http://www.beautyindustry.com.
    [1][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外国电影理论文选》第64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2][美]佩吉·麦克拉肯主编:《女权主义理论读本》第24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第4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同上,第119页。
    [5][美]凯尔纳:《媒体奇观》(史安斌译)第3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第10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http://www.sina.com,2003年6月9日。
    [2]http://www.sina.com,2003年6月9日。
    [3]汪民安 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第15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 凌素心译)第35页,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
    [5]同上,29页。
    [6]转引自沈弈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第16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沈弈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第16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第331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0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转引自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第3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2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同上,第28页。
    [1][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第73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英]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第11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沈奕斐:《被建构的性别》第3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而己集》,《鲁迅全集》第三卷第53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仪平策:《中国美学文化阐释》第162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第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第37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第155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本段文字参考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1][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第216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美]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邵牧君译)第46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
    [2][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第15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二卷第416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转引自[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第207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第218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同上,第200页。
    [1]姚扣根:《电视剧写作概论》第16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罗宾·R·沃霍尔:《歉疚的追求:女性主义叙事学对文化研究的贡献》,[美]戴卫·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第23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第6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第16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英]威廉·米勒:《影视叙事结构》(邹韶军译),《电影文学》2000年第2期。
    [1]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第31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
    [2][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第97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1]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第3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转引自李林:《试论民间叙事中的母题》,《安徽文学》2007年版。
    [3]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第31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第1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童庆炳:《“人文精神与大众文化笔谈”——人文精神:为大众文化引航》,《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1][苏]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第1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风格》(郭青春译)第11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风格》(郭青春译)第20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注)第39页,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3]郭建斌、吴飞主编:《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第263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美]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林鹤译)第187页,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年版。
    [2][美]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林鹤译)第46页,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年版。
    [3]郭建斌、吴飞主编:《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第263页,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苗棣等著:《中美电视艺术比较》第105页,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版。
    [1][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第9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2]同上,第102页。
    [1][美]波利·杨-艾森卓《性别欲望》(杨广等译)第3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1]马克斯·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罗绨伦等译,刘小枫编校)第89页,三联书店 1997年版。
    [1][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注)第85页,新华出版社 2004年版。
    [2][美]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顾仁明译)第141页,学林出版社 2000年版。
    [1]转引自陆扬 王毅著:《文化研究导论》第19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第50页,译林出版社 2001年版。
    [1][美]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张承谟译)第392-39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Ashmore,Richard D.and Lee Jussim,eds.Self and Identity:Fudamental Issues.New You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Brewer,Marilynn B.and Miles Hewstone,eds.Self and Social Identity.Malden MA:Blackwell Publishing,2004.
    Butler,Judith.Gender Trouble: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London:Routledge,1990.
    Jenkins,Richard.Social Identity.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4.
    E.Goffman:Framing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New Youk:Harper & Row,1974.
    W.A.Gamson:Goffman's Legacy to Political Sociology,Theory and Society,1985.
    K.M.Carrgee & W.Roefs:The Neglect of Power in Recent Framing Research,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4.
    [美]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林鹤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年版。
    曾庆瑞:《电视剧原理·本质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年版。
    高鑫 吴秋雅:《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学苑出版社 2002年版。
    杨新敏:《电视剧叙事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年版。
    戴清:《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版。
    周月亮 韩骏伟:《电视剧艺术文化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英]惠内尔:《电视的真相:电视文化批评入门》(魏礼庆、王丽丽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版。
    [英]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美]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展明辉 张金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等译),新华出版社 2005年版。
    [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张鲲译),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英]约翰·塔洛克:《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童宁:《电视传播形态》,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王长潇:《当代中国电视文化传播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时统宇:《电视批判理论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年版。
    汪振城:《当代西方电视批评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8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年版。
    [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英]约翰·斯道雷:《文学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美]沃尔特·里普曼:《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 1989版。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美]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 2004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和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英]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汪凯等译),新华出版社 2004年版。
    [英]戴维·莫利:《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臧国仁等:《新闻媒体与公共关系(消息来源)的互动:新闻框架理论的再省》,台湾三民书局 1999年版。
    钟蔚文:《从媒介真实到主观真实》,台北正中出版社 1992年版。
    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3年版。
    潘知常主编:《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 2002年版。
    蒋原伦著:《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
    王学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美]波·里扬—艾森卓:《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杨广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海天出版社 2002年版。
    [英]约翰·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黄涵 周丽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谭琳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版。
    伊庆春 陈玉华主编:《华人妇女家庭地位——台湾、天津、上海、香港之比较》,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版。
    刘霓:《西方女性学:起源、内涵与发展》,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 1995年版。
    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选译》,三联书店 1998年版。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版。
    沙莲香:《中国女性角色发展与角色冲突》,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5年版。
    荒林主编:《两性视野》,知识出版社 2003年版。
    卜卫:《媒介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张锦华:《媒介文化、意识形态与女性》,台湾正中书局 1994年版。
    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化批评》,三联书店 199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