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传统中国社会,“民间”话语一直是一个被压抑、被遮蔽的所在。它虽长期沉潜在底层,却源源不断地为文人传统提供着自由鲜活的精神文化资源,并在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与过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以“民间”话语为研究视角,以五四新诗(1916-1924)为考察对象,通过对“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相关问题的系统考察和重新梳理,来发掘和揭示民间话语的现代意义和文学价值。
     第一章民间话语及其现代性意义的生成。主要从汉语语法构词和中国社会历史的角度,对前现代中国社会的“民间”话语作知识学的考察和学理性的分析。通过考察和分析,我们将“民间”作为一个流动的、开放性的、多元性的概念来看待。而且,在晚清至五四中国社会的近现代转型中,民间话语十分有效地与近现代启蒙思想、新的民族国家想象等结合起来,成功实现其现代性意义的生成与转换。
     第二章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的“破”与“立”。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我们注意到五四“文学革命”对于民间话语的借用。在五四新与旧、现代与传统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作为中国文化“小传统”的“民间”,其实起到了某种调适和缓冲的作用。在五四白话新诗的倡导和建设中,胡适、俞平伯等白话新诗的理论建设者都十分注意挖掘、彰显“民间”话语的审美传统,并加以现代的改造,最后熔铸到五四白话新诗的理论建构中来。
     第三章北大歌谣运动与五四新诗资源的本土探寻。北大的征集歌谣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自始至终都紧密地配合着五四新诗的发展。刘半农、周作人、胡适等现代歌谣论者,均寄希望于能从歌谣这种中国本土的文化资源中寻得新诗创作的借鉴。五四新诗的创作实践证明,民间歌谣对五四新诗的现代性精神、平民化品格、感染性语言、多样化诗体等的形成和建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第四章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的平民化、大众化走向。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之后,五四新诗出现精神和艺术危机,并预示着新的转型。在“劳工神圣”、“到民间去”等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五四新诗中的现实一脉,走向了“平民化”、“大众化”的社会书写,“民间”话语的构成主体“民众”被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五四后新诗的平民意识、大众趣味、革命精神逐步地被放大和凸显,民间也由一个普泛意义的社会文化概念衍变为一个政治意义的意识形态概念。
     通过对五四社会历时文化语境的深入考察和认真辨析,我们发现民间话语在五四新诗的现代性发生、新诗资源的本土化探寻、以及五四后新诗的平民化、大众化取向等环节中,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调适和催化作用。但同时,本文也注意民间话语的多样性、有限性等给五四新诗带来的一些问题和引发的一些思考。据此,我们对“五四”新诗、中国现代民间话语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复杂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Folk discourse has always been repressed and screened in ancient China. Lying in the lowest rung of society, it has incrementally and continually been nourishing Chinese writers with vivid and fresh resources thus formulating another Chinese tradition. It is playing a vital role in the current transfer and transition period of Chinese socity and culture. In view to this, the thesis associates folk discourse with the previous culture transfer and transition period—the May 4th (1916-1924), attempting to comb and expound the movement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anti-tradition by studying new poetry in the movement form the angle of folk discourse.
     Chapter One Folk discourse and The generation of its modernity. This chapter is a study on the knowledge of folk discourse and an academic analysis of it in pre-modern period of China. The study and analysis provides an angle for us to treat folk as a fluid, open and multiple notion. Folk discourse combined together with the modern enlightenment and the expectation of a new nation from the period of the late-Qing Dynasty to the May 4th, thus generating its modernity.
     Chapter Two Folk discourse and "Destroying" and "Establishing" in the May 4th New Poetry. In retrospection to the May 4th, we will notice the movement's heavy borrowing of folk discourse, as a "minia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 which actually functioned as an adapting and relieving element when the new and old, modernity and tradition were in severe clash. Its aesthetic tradition was utilized and emphasized in the advocating and constructing of the May 4th New Poetry by Hu Shi and Yu Pingbo etc. who transformed it with modern notion and fused it into the theory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poetry.
     Chapter Three The Peking University Ballad Movement and the seeking for local resources of the May 4th New Poetry.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Peking University Ballad Movement closely coordinated with the creation of the May 4th New poetry from the start to finish. Regarding ballads as Chinese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the great modern ballad writers like Liu Bannong, Zhou Zuoren and Hu Shi etc. all desired to obtain inspir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ballads when creating the new poetry. The ballads, with the evidence from the practice of creating the May 4th, determines the forming and constructing of the May 4th New Poetry in its modern spirit, civil characteristic, appealing language and diversified verse styles.
     Chapter Four The Popularity orientation of folk discourse and the May 4th New Poetry. The May 4th New Poetry underwent a crisis period in spirit and art after the waning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which foreboded a transition. Its realistic branch, with the social influences like "divine manual workers" and "joining the common people", focused on "ordinariness" and "popularity" thus "ordinary people", the subject of folk discourse, had been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After the May 4th movement, some elements of the new poetry like the awareness of folks, the popularity and the evolution spirit were gradually enlarged and emphasized thus launching folk forward from a general social cultural concept to a political ideological notion.
     When thoroughly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the culture context of the May 4th chronologically, we found the adaptation and promotion of folk discourse in the May 4th New Poetry in terms of its generation of modernity, the seeking for local resources, and the pursuit of emphasizing ordinariness and popularity. Meanwhile, the thesis also discusses some questions and problems in the May 4th New Poetry triggered by the variety and limitations of folk discourse to which we owe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May 4th New poetry, Chinese modern folk discourse and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引文
①Robert Redfiel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p70。
    ①梅光迪1916年3月19日致胡适的信。见罗岗、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①胡适:《(<歌谣>复刊词》,载1936年4月4日《<歌谣>周刊》第2卷第1期。
    ②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为1958年5月4日在台北中国文艺协会八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辞。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95页。
    ①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①弗朗索亚·菲雷(F.Furet):《从叙述史学到面向问题的史学》。见陈启能主编,《八十年代的西方史学》(史学理论从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3-236页。
    ②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③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①汉语大字典编委会,《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
    ②张分田:《政治文化符号视角的“民”字核心词义解读》,载《人文杂志》,2007年第6期。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文军、赵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①勒庞(1841—1931),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著有《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②甘阳:《“民间社会”概念批判》,见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③详细论述可参见[法]塞奇·莫斯科维奇著,《群氓的时代》,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④刘光汉(师培):《论谣谚》。见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史诗歌谣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⑤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⑥胡适:《白话文学史》,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5页。
    ①袁宏道:《叙小修诗》,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212页。
    ①李开先:《市井艳词序》,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
    ②冯梦龙:《叙山歌》,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页。
    ①顾颉刚:《山歌·序》,上海传经堂排印本,1935年版。见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07-714页。
    ②见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96-297页。与李调元在《粤东笔记·粤俗好歌》中的表述大致相同。有关论述可参见罗香林编《粤东之风》,上海北新书局1928年版,第25、82页。
    ③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见吴振清等编,《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④郭延礼:《黄遵宪的“民歌情结”及其与诗歌创作的关系》,载《文史哲》,2006年第2期。
    ①嘉应州儿歌。“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放个鲤鱼八尺长,长个拿来抄酒食,短个拿来取姑娘。”
    ②黄遵宪:《山歌题记》,吴振清等编,《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84页。
    ③吴振清等编,《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④吴振清等编,《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84-385页。
    ①以上两段引语皆出子黄遵宪《与朗山论诗书》一文,见吴振清等编,《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2页。
    ②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作于1922年3月3日,载于1923年2月《申报》五十周年纪念刊《最近之五十年》。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2页。
    ③1902年,黄遵宪致梁启超信,谈及梁主编《新小说》上的一些诗作。原文见《黄遵宪集》,第494页。
    ①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18—120页。
    ②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①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309页。
    ②邹容:《革命军》,见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页。
    ③佚名:《说国民》,载《国民日报》,1901年第2期。
    ④见严复《论世变之亟》(王拭主编,《严复集》(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和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等文。
    ⑤黄遵宪:《日本国志·礼俗志一》,吴振清等点校整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19-820页。
    ⑥梁启超:《新民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⑦蒋观云:《海上观云集初编·风俗篇》,上海广智书局,1902出版。
    ①蒋观云在《神话历史养成人物》一文指出,“一国之神话与一国之历史,皆于人心上有莫大之影响。……鼓荡之有力者,恃乎文学,而历史与神话,其重要之首端矣。”见苑利主编,《20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神话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②《<歌谣>周刊·发刊词》,见1922年12月17日《<歌谣>周刊》第一号。
    ③周作人:《歌谣》,见《周作人自编文集·自己的园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①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四),载1922年1月《文学旬刊》第26期。
    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18年《新青年》上刊发的胡适、沈尹默的同题新诗《人力车夫》,由此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人力车夫派”,刘半农、鲁迅、顾颉刚、郁达夫、老舍等也曾创作过“人力车夫”题材的作品。
    ③董作宾:《为<民间文艺>敬告读者》,载《民间文艺》1927年11月1日创刊号。
    ④《民俗·发刊辞》,载《<民俗>周刊》(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编印)1928年3月21日第1期。
    ⑤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载《创造月刊》1928年2月1日第1卷第9期。
    ⑥见《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执行委员会的决议》,载《文学导报》,1931年11月15日第1卷第8期。
    ⑦本刊同人:《发刊诗》,载中国诗歌会编辑《新诗歌(旬刊)》1933年2月11日第1卷创刊号。
    ①何思敬:《民俗学的问题》,载《<民俗>周刊》,1928年第1期。
    ①鲁迅称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作家大多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他们寓居于现代都市北京,其作品却“隐现着乡愁”,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详见《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二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5年版。
    ②五四乡土小说家台静农有一本小说集《地之子》,1930年代诗人李广田有一首诗题为《地之子》,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地之子”仿佛己成为一个象征,喻示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乡土中国的关系。更为详尽深入的论述,可参见赵园著《地之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沈从文在多篇文章中,反复声称自己是一个“乡下人”,“有着根深蒂固的乡巴佬性情”,“保守,顽固,爱土地。”(《习作选集代序》,见《沈从文选集》第5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9页)。
    ①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载《歌谣周刊》,1923年第6期。
    ②胡适:《白话文学史》,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5页。
    ③参见陈思和的《民间的沉浮——对抗战到文革文学的一个尝试性解释》(《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王光东的《“民间”的现代价值——中国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等文。
    ④钟敬文:《晚清革命派著作家的民间文艺学》,见《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08页。
    ①李大钊:《青年与农村》,原载1919年2月20-23日《晨报》,见《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46-150页。
    ②李渊庭、阎秉华,《梁漱溟先生年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8页。
    ③甘蜇仙:《到民间去》,载1922年7月25日《晨报副镌》。
    ④云菱:《小评坛·(一)去向民间》,载1922年3月15日《诗》第1卷第3号。
    ⑤田汉:《我们的自己批判》,载《南国》第2卷第1期,收入《田汉文集(14)》,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①以王瑶、丁易、刘绶松、唐弢为代表的1980年代以前的新文学史研究模式。
    ②以严家炎、王富仁、钱理群、汪晖等位代表的八九十年代现代文学史研究模式。
    ①[美]希尔斯著:《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②傅铿:《传统、克里斯玛和理性化——译序》,见希尔斯著:《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①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载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6号。
    ②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载1919年1月15日《新青年》第6卷第1号。
    ③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载1919年1月15日《新青年》第6卷第1号。
    ④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载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6号。
    ⑤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载1917年1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5号。
    ①Robert Redfiel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p70.
    ①余英时:《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见《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9—130页。
    ②余英时:《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见《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③有关“民间”如何与“传统”发生联系的详细论述,可参见李丹的《一个关键词的前世今生——陈思和的“民间”概念的理论旅行与变异》一文,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7期。
    ①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84-296页。
    ②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①胡适:《寄陈独秀·附二:文学革命八条件》,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8-19页。
    ②胡适:《寄陈独秀》,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5-17页。
    ①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9-29页。
    ②胡适:《逼上梁山》,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17页。
    ①该文脱稿于1933年12月3日,原载1934年1月1日《东方杂志》第31卷第1期,后收入胡适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印刷公司,1935年版。
    ②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97页。
    ③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97页。
    ①罗岗、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160页。
    ②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200-201页。
    ③罗岗、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④罗岗、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⑤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201页。
    ①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②罗岗、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③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61页。
    ①愈之:《论民间文学》,原载1921年1月《妇女杂志》第7卷第1号。见王文宝编,《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②愈之:《论民间文学》,原载1921年1月《妇女杂志》第7卷第1号。见王文宝编,《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③见曹伯言编,《胡适日记全编(2)》,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92页。
    ①转引自张家康:《胡适“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文史精华》,2005年第12期。
    ②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原载1926年3月16日《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见蔡清富、穆立立编,《穆木天诗文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63页。
    ①这是陈独秀答胡适书信中的话,原载1917年5月1日《新青年》第3卷第3号,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1-32页。
    ②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载1918年4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4号。
    ③这是愚庵(康白情)对胡适的评语,见北社编《新诗年选》,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出版。
    ④胡适:《尝试集·自序》,作于1919年8月1日,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出版。
    ①胡适:《<尝试集>自序》,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82页。
    ②“南社”的柳亚子在致杨杏佛的信中,这样评价白话新诗:“文学革命非不可不倡,而彼所言殊不了了。所作白话诗直是笑话。中国文学含有一种美的性质。纵他日世界大同,通行‘爱斯不难读’,中文中语尽在淘汰之列,而文学犹必占美术中一科,与希腊罗马古文颉顽。何必改头换面为非驴非马之恶剧耶!”见胡适《归国记(二则)》,收入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8页。
    ③俞平伯:《社会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载1919年10月30日《新潮》第2卷第1号。
    ④李思纯:《诗体革新之形式及我的意见》,载1920年12月15日《少年中国》第2卷第6期。
    ⑤这些诗论主要包括:刘半农的《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1917),胡适的《谈新诗——八年来的一件大事》(1919),俞平伯的《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1919)、《诗底进化的还原论》(1922),1920年《少年中国》的“诗学研究号”(先后刊有宗白华《新诗略谈》、康白情的《新诗之我见》、李思纯的《诗体革新之形式与我的意见》等)、郭沫若的《论诗三札》(1920),以及《时事新报·学灯》关于《尝试集》的诗学讨论,《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关于“散文诗”的讨论,闻一多、梁实秋的《<冬夜><草儿>评论》等。
    ⑥阿兰·鲍尔德著,《民谣》(文学批评术语丛书),高丙中译,昆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①有关“自然”的详细论述,可参看罗钢:《一个词的战争——重读王国维诗学中的“自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②阿兰·鲍尔德著,《民谣》(文学批评术语丛书),高丙中译,昆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③据陈均的统计,胡适的《谈新诗》一文使用“自然”共29次,除1次为引用,1次用作状语外,其余27次具有具体的话语含蕴。详见陈均著,《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④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①胡适:《尝试集·再版自序》,见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19页。
    ②郭沫若:《论诗三札》,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59页。
    ③郭沫若:《论诗三札》,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51页。
    ④关于“真”的详细论述,参看陈良运:《论“真”的美学内涵》,《东南学术》,2002年第6期。
    ①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北新书局,1927年版。
    ②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载1917年7月1日《新青年》第3卷第5号。
    ③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北新书局,1927年版。
    ④冯梦龙:《叙山歌》,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页。
    ①郭沫若:《论诗三札》,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
    ②郑振铎:《<雪朝>短序》,作于1922年1月13日,诗集《雪朝》是朱自清、徐玉诺、刘延陵、周作人、郭绍虞、郑振铎、俞平伯、叶绍钧八人合集,1922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③俞平伯说,“我平素很喜欢民歌儿歌这类作品,相信在这里边,虽然没有完备的艺术,却有诗人底真心存在。
    ①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香港昭明出版社,1975年版,第36页。
    ②胡适:《逼上梁山》,载1934年1月1日《东方杂志》第31卷第1期。
    ③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载1917年5月1日《新青年》第3卷第3号。
    ④刘半农:《扬鞭集·自序》,见赵景深原评、杨扬辑补《半农诗歌集评》,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①康白情:《新诗底我见》,载1920年3月15日《少年中国》第1卷第9期。
    ②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该文作于1936年9月4日。见王永生主编《中国现代文论选》(第一册)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7页。
    ③胡适:《评新诗集·康白情的<草儿>》,载1922年9月3日《读书杂志》第1期。
    ①废名:《谈新诗·十<湖畔>》,见废名著,陈子善编订,《论新诗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7页。
    ②俞平伯:《<草儿>序》,作于1920年12月15日,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版。
    ③康白情:《<草儿>自序》,作于1921年10月5日,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版。
    ④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93页。
    ⑤俞平伯:《诗底进化的还原论》,载1922年1月《诗》第1卷第1号。
    ⑥吴小如:《俞平伯诗全编·序言》,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⑦北社编,《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诗坛略纪》,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版。
    ①主要有:新诗社编《新诗集》(1920年1月),胡适的《尝试集》(1920年3月),郭沫若的《女神》(1921年8月),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儿》(1922年3月),湖畔诗社的《湖畔》(1922年4月),朱自清、周作人、俞平伯、刘延陵等八人合集《雪朝》(1922年6月),徐玉诺的《将来之花园》(1922年8月),汪静之的《蕙的风》(1922年8月)等。
    ②《诗》,月刊,1922年1月15日创刊于上海,由叶绍钧、朱自清、刘延陵、俞平伯等文学研究会会员创办,刘延陵、叶绍钧具体负责编务,中华书局印行。该刊以发表新诗创作为主,兼及译诗和诗论,先后发表新诗作品近400首、译诗100多首,诗歌评论20余篇,吸引并扶掖了一批新诗人,对早期新诗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①刘半农:《中国之下等小说》,连载于1918年5月21-25,27-31日,6月1、3、4日《北京大学日刊》
    ②刘半农:《瓦釜集·代自叙》,见《半农诗歌集评》,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113页。
    ①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北新书局,1927年版。
    ②“我是一个生长南方的人,所谓‘网鱼漉鳖,在河之洲;咀嚼菱藕,捃拾鸡头;蛙羹蚌矅,以为膳羞;布袍茫履,倒骑水中’,正是我小时候最有趣的生活……”见刘半农,《半农杂文二集·北大河》,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145-146页。
    ③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④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北新书局,1927年版。
    ⑤顾颉刚:《我和歌谣》,《民间文学》,1962年第6期。
    ①胡适:《<歌谣>复刊词》,载1936年4月4日《<歌谣>周刊》第2卷第1期。
    ②何植三:《歌谣与新诗》,载1923年12月17日《<歌谣>周年纪念增刊》。
    ③俞平伯:《诗底进化的还原论》,载1922年1月《诗》第1卷第1号。
    ④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北新书局,1927年版。
    ①郭绍虞:《村歌俚谣在文艺上的位置》,载1920年8月21日《晨报·艺术谈》,见1923年4月1日《<歌谣>周刊》第12号。
    ②台静农:《山歌原始之传说》,载1925年6月28日《歌谣周刊》第97期。
    ③鲁迅:《摩罗诗力说》,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④周作人:《平民文学》,载1919年1月19日《每周评论》第5号。
    ⑤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载1917年7月1日《新青年》第3卷第5号。
    ⑥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北新书局,1927年版。
    ⑦周作人:《歌谣》,见《周作人自编文集·自己的园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⑧周作人:《地方与文艺》,《周作人子编文集·谈龙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①章洪熙:《中国的情歌》,载1923年12月17日《<歌谣>周年纪念增刊》。
    ②顾颉刚:《山歌·序》,上海传经堂排印本,1935年版。见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13页。
    ①周作人:《平民文学》,载1919年1月19日《每周评论》第5号。
    ②俞平伯:《诗底进化的还原论》,载1922年1月《诗》第1卷第1号。
    ③参见阿兰·鲍尔德著,《民谣》(文学批评术语丛书),高丙中译,昆仑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④阿兰·鲍尔德著,《民谣》(文学批评术语丛书),高丙中译,昆仑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⑤孙少仙:《研究歌谣应该打破的几个观念》,1924年1月27日《<歌谣>剧刊》,第43号。
    ⑥郭绍虞:《村歌俚谣在文艺上的位置》,载1920年8月21日《晨报·艺术谈》,见1923年4月1日《<歌谣>周刊》第12号。
    ⑦钟敬文:《江苏歌谣集·序》,《民众教育》季刊第2卷第1号。转引自洪长泰著,《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页。
    ⑧刘半农:《瓦釜集·代自叙》,见《半农诗歌集评》,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113页。
    ①刘半农:《瓦釜集·代自叙》,见《半农诗歌集评》,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113页。
    ①刘半农:《吴歌甲集·序五》,见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②胡适:《吴歌甲集·序一》,见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第9页。
    ③沈兼士:《吴歌甲集·序二》,见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第14页。
    ④俞平伯:《吴歌甲集·序三》,见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第16-17页。
    ⑤钱玄同:《吴歌甲集·序四》,见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第25页。
    ①钱玄同:《吴歌甲集·序四》,见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第24页。
    ②刘半农:《扬鞭集·自序》,见《半农诗歌集评》,第2页。
    ③参见彭秋芬:《“自造一完全直译之文体”——刘半农的诗歌实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期。
    ④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载1917年5月1日《新青年》第3卷第3号。
    ⑤苏雪林:《<扬鞭集>读后》,见《苏雪林文集》(第三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400页。
    ⑥沈从文:《论刘半农的<扬鞭集>》,1931年2月15日《文艺月刊》第2卷第2号。(见《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26页。)对这首诗极为赞赏者还有痖弦,见《早春的播种者——刘半农先生的生平与作品(节录)》,收入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①渠门:《读<瓦釜集>以后捧半农先生》,原载1926年10月16日《北新》第1卷第9期。见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7页。
    ②胡适:《北京的平民文学》,原载1922年10月1日《读书杂志》第2期。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422页。
    ①沈从文:《论刘半农的<扬鞭集>》,载1931年2月15日《文艺月刊》第2卷第2号。见《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26页。
    ②苏雪林:《<扬鞭集>读后》,见《苏雪林文集》(第三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404-405页。
    ③刘锡诚:《歌谣研究会与启蒙运动——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第一个流派》,《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3期。
    ①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载1919年7月《每周评论》第31期。
    ②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在1919年8月《每周评论》第32期。
    ③《本志宣言》,载1919年12月1日《新青年》第7卷第1期。
    ④刘半农:《瓦釜集·代子叙》,作于1921年5月20日伦敦,见《半农诗歌集评》,第115页。
    ①周作人:《新诗》,作于1921年5月。见《周作人自编文集·谈虎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②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载1923年12月22日《中国青年》第10期。见北京大学等编《文学运动史料(一)》,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94-395页。
    ③周作人:《新诗》,见《周作人自编文集·谈虎集》,第27—28页。
    ④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载1923年12月22日《中国青年》第10期。见北京大学等编《文学运动史料(一)》,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95页。
    ①沈玄庐:《诗与劳动》,载1920年5月1日《星期评论》劳动纪念号。
    ②刘半农:《瓦釜集·代自叙》,见《半农诗歌集评》,第113页。
    ③载1920年2月8日《星期评论》第36号。见王铁仙编《新文学的先驱——<新青年><新潮>及其他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42-344页。
    ①载1920年1月11日《星期评论》第8号,见王铁仙编《新文学的先驱》,第340-341页。
    ②载1920年1月11日《星期评论》第8号,见王铁仙编《新文学的先驱》,第347-349页。
    ③载1920年1月11日《星期评论》第8号,见王铁仙编《新文学的先驱》,第350页。
    ④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诗话》,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5页。
    ①俞平伯:《诗底进化的还原论》,载1922年1月15日《诗》第1卷第1期。
    ②刘延陵:《美国的新诗运动》,载1922年2月15日《诗》第1卷第2期。
    ③云菱(刘延陵):《小评坛·(一)去向民间》,载1922年3月15日《诗》第1卷第3号。
    ④刘延陵:《现代的平民诗人买丝翡耳》,载1922年3月15日《诗》第1卷第3号。
    ⑤叶绍钧:《诗的泉源》,载1922年4月15日《诗》第1卷第4号。
    ⑥叶圣陶:《文艺谈·五》,转引自黄志雄著,《文学研究会诗歌论》,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
    ①李大钊:《“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载1919年9月15日《少年中国》第1卷第3期。
    ①《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征集团员启》,载1919年3月7日《北京大学日刊》。见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5页。
    ②《平民教育讲演团纪事》,载1919年4月11日《北京大学日刊》。见《五四时期的社团(二)》,第142页。
    ③《丰台讲演组活动的详细报告》,载1919年4月27、28日《北京大学日刊》。见《五四时期的社团(二)》,第165-167页。
    ④《长辛店讲演组的报告见》,载1920年4月13日《北京大学日刊》。见《五四时期的社团(二)》,第167-168页。
    ①鲁迅:《娜拉走后怎样》,见《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②沈泽民:《文学与革命的文学》,载1924年11月6日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
    ③郭沫若:《我们的文学新运动》,载1923年5月27日《创造周报》第3号。
    ④秋士:《告研究文学的青年》,载1923年11月17日《中国青年》第5期。
    ⑤邓中夏:《文学与社会改造》。此文为1921年邓中夏在保定师范学校的讲稿,转引自华济时《邓中夏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贡献》。
    ⑥邓中夏:《新诗人的棒喝》,载1923年12月1日《中国青年》第7期。
    ①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载1923年12月22日《中国青年》第10期。
    ②定远:《诗人与诗》,载1924年2月9日《中国青年》第17期。
    ③郭沫若:《革命与文学》,1926年5月16日《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
    ①沈泽民:《文学与革命的文学》,载1924年11月6日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
    ②郭洙若:《革命与文学》,载1926年5月16日《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
    ③蒋光慈:《自题小照》,作十1922年10月,见《新梦·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1页。
    ①鲁迅:《门外文谈》,见《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②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③李新宇:《泥沼前的误导》,《文艺争鸣》,1999年第3期。
    ④李新宇:《泥沼前的误导》,《文艺争鸣》,1999年第3期。
    ⑤朱自清:《真诗》,见《新诗杂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⑥何其芳:《关于新诗的百花齐放问题》,《处女地》,1958年第7期。
    ⑦何其芳:《关于现代格律诗》,《中国青年》,1954年第10期。
    ①胡适:《<词选>自序》,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71页。
    《新青年》
    《文学旬刊》
    《诗》(中国新诗社,1922-1923年)
    《北京大学日刊》(1918-1920)
    《<歌谣>周刊》(全三册),东方文化书局(影印),1982年版。
    《星期评论》
    《中国青年》
    娄子匡主编,《民俗丛书》,(台湾)东方文化供应社,1970-1980年版。
    冯梦龙:《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中华书局,2005年版。
    顾颉刚等著,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刘经菴:《歌谣与妇女》,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罗香林:《粤东之风》,北新书局,1928年版。
    钟敬文:《歌谣论集》,北新书局,1928年版。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吴振清等编,《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唐沅、韩之友等编,《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影印本,1-10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北京大学等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贾植芳、苏兴良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上)》,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王永生编,《中国现代文论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陈绍伟编,《中国新诗集序跋选:一九一八-一九四九》,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8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
    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8年版。
    吴奔星、李兴华选编,《胡适诗话》,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钟叔和编,《周作人文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王仲三笺注,《周作人诗全编笺注》,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赵景深原评、杨扬辑补,《半农诗歌集评》,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
    诸孝正、陈卓团编,《康白情新诗全编》,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乐齐、孙玉蓉编,《俞平伯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孙玉蓉编:《俞平伯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萧斌如编,《刘大白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刘大白:《刘大白诗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王铁仙编,《新文学的先驱——<新青年><新潮>及其他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王训昭选编,《爱的歌声——湖畔诗社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王训昭选编,《湖畔诗社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罗岗、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阿兰·鲍尔德:《民谣》,高丙中译,昆仑出版社,1993年版。
    [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朝戈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英]奈拉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美]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胡怀琛:《中国民歌研究》,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钟敬文编:《歌谣论集》,北新书局,1928年版。
    胡适:《白话文学史》,新月书店,1927年版。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胡怀琛:《中国民歌研究》,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朱自清:《中国歌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吕肖奂:《中国古代民谣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
    周玉波:《明代民歌研究》,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王光荣:《歌谣的魅力》,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吴平、邱明一编,《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985年版。
    钟敬文:《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钟敬文子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巴蜀书社,1995年版。
    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文宝编,《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8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高有鹏:《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黄永林:《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巴蜀书社,2006年版。
    刘晓春:《一个人的民间视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刘颖:《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民俗学语境》,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李小玲:《胡适与中国现代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常峻:《周作人文学思想及创作的民俗文化视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王元忠:《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吴同瑞、王文宝、段宝林编,《中国俗文学七十年——“纪念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创刊七十周年暨俗文学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美】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格尔茨(Geertz, C.):《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英]F.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法]古斯塔夫·庞勒:《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英】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杨豫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法】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法】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导言》,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法】让·贝西埃、[加]伊·库什纳、[比]罗·莫尔捷、[比]让·韦斯格尔伯主编,《诗学史》(上、下),史忠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二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利里安·弗斯特:《浪漫主义》,李今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维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运动》,李国英等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等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增订再版本),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陆杨、王毅著:《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刘康:《全球化/民族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和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程歗:《晚清乡土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夏晓红:《晚清社会与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昌切:《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欧阳哲生:《新文化的源流与趋向》,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蒋梦麟:《西潮·新潮》,岳麓书社,2000年版。
    陈万雄:《五四文化的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刘桂生、张步洲编纂,《台港及海外五四研究论著撷要》,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批评——西方学者论五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萧延中、朱艺编,《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台港学者论五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余英时等,《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连经出版公司,1999年版。
    汪荣祖编,《五四研究论文集》,连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
    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王元化:《思辨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永芳:《诗界革命与文学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编,《在东西古今的碰撞中——对“五四“新文学的文化反思》,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版。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郑家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岳麓书社,2006年版。
    朱德发:《中国五四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张艳华:《新文学发生期的语言选择与文体流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晓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三卷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王晓明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朱德发、贾振勇著,《批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扬:《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思和:《新文学整体观续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罗钢:《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马良春、张大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谭好哲、任传霞:《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梁实秋:《梁实秋论文学》,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8年版。
    逢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下)南京大学出版社,
    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中华书局,2004年版。
    徐瑞岳:《刘半农评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象》,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版。
    吴晓峰:《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罗成琰等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古今之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谭桂林等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中西之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郭国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王光东等著,《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光东:《新文学的民间传统》,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王光东:《民间的意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谭桂林:《本土语境与西方资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皇甫晓涛:《现代中国新文学与新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黄开发:《文学之用——从启蒙到革命》,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王文参:《五四新文学的民族民间文学资源》,民族出版社,2006年。
    黄志雄:《文学研究会诗歌论》,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朱自清:《新诗杂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潮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泽龙:《反思与重构》,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张德厚、张福贵、章亚听:《中国现代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刘福春:《新诗纪事》,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沈用大:《中国新诗史(1918-1949)》,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祝宽:《五四新诗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陈来生:《史诗·叙事诗与民族精神》,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陈均:《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继业:《新诗的大众化和纯诗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曹而云:《白话文体与现代性——以胡适的白话文理论为个案》,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江锡铨:《中国现实主义新诗艺术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蒙兴灿:《五四前后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光东:《民间文化形态与新文学传统》(2002年,复旦大学博士,导师:陈思和)
    荣光启:《晚清至五四:现代汉诗的发生》(2005年,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导师:王光明)
    赖或煌:《晚清至五四诗歌的言说方式研究》(2006年,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导师:王光明)
    邓晓成:《现代性视域中的大众化诗潮:1917-1949》(2006年,苏州大学博士,导师:范培松)
    颜同林:《方言与中国现代新诗》(2007年,四川大学博士,导师:李怡)
    熊辉:《五四译诗与中国早期新诗》(2007年,四川大学博士,导师:毛迅、赵毅衡)
    邓庆周:《外国诗歌译介对中国新诗发生的影响研究》,(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导师:王光明)
    聂长久:《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研究(1907-1927)》(2008年,吉林大学博士,导师:宝成关)
    姚涵:《从“半侬”到“半农”——刘半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2009年,复旦大学博士,导师:栾梅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