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小说语言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小说语言,部分是由于独特的战时地缘政治,部分是由于对五四以来的文学遗产的不同认识,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取径。本文以史论结合、内外兼顾、立足文本的方法,通过文本细读,揭示中国现代小说语言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发生的传承、新变、转折。
     在第一章中,我们将先厘清“欧化”在文学中的定义,并通过简单的讨论,观察它的限度。接着,我们将以路翎的小说语言为中心,探讨欧化的文学语言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现代体验,这种现代体验又如何表现为“矛盾诗学”。
     在第二章中,我们以“化欧”为研究中心,观察作家如何将欧化语言与汉语对接,而形成较成熟的文学语言。我们首先以师陀的小说中对人称代词的圆熟运用为例做详细讨论,随后指出这种现象的历史内涵;其次,以萧红的小说中时体标记“了”字的运用为例,揭示现代文学语言中如何书写时间。
     在第三章中,我们以“化古”为研究课题,以沈从文为中心,考察他的小说创作如何从文言的世界中走出,而进入书写的困境,又如何在与传统的对接,包括复句与无主句中,完成对现实与“梦”的书写。
     在第四章中,我们涉及较为复杂的口语问题,而又将它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讨论。首先是以知识分子口语为中心的写作,以师陀、钱锤书为例讨论小说语言一致化的问题,以卞之琳为例,讨论现代文学中少见的知识分子口语写作;其次,以周立波的转向为例,讨论作家如何进行非母语的方言写作,而这种方言写作又如何在历史进程中遭遇困境,以及方言写作本身是否能有主体性的问题。
     在经过这些讨论之后,希望能够较详细地描绘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小说语言的面貌,并揭示一些值得引起重视、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Language styles of novels in the1940s take different forms partly due to the unique wartime geopolitics, partly due to the diversified understanding of the literary heritage since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dopting the method of text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is devoted to revealing the heritage, new changes and turning points of the languag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novels in1940s by integrating both historical knowledge and literary theories and encompassing both foreign and native influences.
     In Chapter1, we first clarify the definition of "Europeanization" in literary studies and briefly discuss its limitation. Then, centering around the language of Lu Ling's novels, we proceed to explore in what sense the Europeanization of literary language can be deemed as a modern experience and how this modern experience is presented as "contradictory poetics."
     Chapter2focuses on the incorporation of European influences and describes how writers endeavor to interconnect the Europeanized language and conventional Chinese usages to conceive a more mature literary language. We first discuss in detail the use of personal pronouns in Shi Tuo's novels and the historical connotation of the phenomenon; secondly we examine how the concept of time is characterized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language taking the usage of "le" in Xiao Hong's novels as an example.
     The main theme of Chapter3is how to incorporate the influence of classical Chinese. The study investigates how Shen Congwen is confronted with a dilemma in his writing after forsaking classical Chinese and how he reconnects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 again. The linguistic phenomenon examined i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reality and dream with complex sentences and null subject sentences.
     We deal with the more complex problems of the spoken language in Chapter4. The discuss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devoted to the spoke language of intellectuals, taking Shi Tuo and Qian Zhongshu's works as examples of the consistency of literary language while treating Bian Zhilin's works as a rare style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Zhou Libo's change of language style to explore how to write in a non-native dialect, the difficulties of dialectal writing in the course of history and the main issues of dialectal writing per se.
     Through the discussion, the dissertation aims to present a more detailed picture of the novel language in1940s, and thus reveals the problems worthy of attention as well as further exploration.
引文
1文贵良.回归与开拓:语言—文学汉语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关键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郜元宝.“文学的国语”怎样炼成——《围城》的语言策略[J].学术月刊,2011(1)。
    2张新颖.没有凭借的现代搏斗经验[J].当代作家评论,2001(5);现代困境中的语言经验[J].上海文学,2002(2)。
    3章敏.论沈从文文学语言的蜕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3)。
    4叶琼琼.论穆旦诗歌语言[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5周志强.汉语形象中的现代文人自我——汪曾祺后期小说语言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虽然论述对象的时间界限在现代文学之外,但方法和主题也有一定启发性。
    6刁宴斌.现代汉语史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初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修订本)[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7。
    1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2周作人.《燕知草》跋[A],见《永日集》[M].北新书局,1929。
    3师陀.我的风格[A].师陀全集[M].第五卷.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340。
    4同上。
    1文贵良.文学汉语:想象与实践[J].华文文学.2005(5)。
    2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某种程度上是我们米能发现问题和未能发现切入问题的途径。例如,老舍被公认为将口语与欧化语言完美结合的作家,他四十年代的代表作毫无疑问是继续以这种语言方式写作的《四世同堂》,但他在抗战初期也实践了大量的通俗化文学创作,虽然最后结论是自认失败,但这番创作实践,显然存在着值得探讨的空间。又例如,茅盾说自己的文学语言也经过了逐步褪去欧化语言的过程,他在四十年代的创作如《霜叶红于二月花》则可以看出有意借镜于传统文学包括传统语言的意图,这对茅盾文学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新变的意义。又例如,巴金被视为欧化程度极高的作家,但在如《憩园》这样的小说中,文字和叙述都变得干净多了,是否也可以从小说语言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呢?这些都是有意思的问题,但本文不能详加分析,只能在这里一笔带过。
    1王力.王力文集[M].(第一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433。
    2周逢琴.论现代散文文体的欧化[J].宜宾学院学报.2007(4)。
    3文贵良.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193。
    1王力.王力文集[M].第一卷:433。
    2余光中.从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A].余光中集[M].第七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294页。
    1余光中.从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A].余光中集[M].第七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294页。
    2引例取自陈亚明.张爱玲小说语言的欧化成分[J].小说评论.2008(5)。
    3也有观点认为“被”字句是在本已有之的现象上发展起来的,具体参见贺阳.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8:8.2。对虚义动词“进行”的讨论见刁宴斌.现代汉语虚义动词研究[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4。
    4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下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144。
    5 Gunn, E. M. Rewriting Chinese:Style and Innov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Prose,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77。
    6 Gunn, E.M. Rewriting Chinese:Style and Innov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Prose:76。
    4“我写白话新体诗,要说是‘欧化’,那么也未尝不‘古化’。……就我自己论,问题是看写诗能否‘化 古’、‘化欧’。”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A],卞之琳文集[M].中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59。
    1 Peyraube, A. Westernization of Chinese Grammar in the 20th Century:Myth or Reality? [J].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2000(28):1-26.
    2贺阳.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M].第1章、第10章。
    3见颜同林.方言与中国现代新诗[M].北京:三联书店,2008,第一章第四节“乐山方言与《女神》”。
    1这里我们只是以例举的形式考察了单个的篇目,如果将研究扩大到胡风的其他篇章,或许会产生更复杂的结论。
    2路翎.一九四五年三月十三日自重庆[A].路翎.致胡风书信全编[M].徐绍羽整理.大象出版社,2004:106。
    1路翎.市侩主义底路线[J].《希望》.1945,1(3),此据张业松.路翎批评文集[G].珠海出版社,1998。
    2路翎.市侩主义底路线[J].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3中国现代文学馆.姚雪垠小传[A].姚雪垠代表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1。
    4巴赫金.巴赫金全集[M].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40。
    5路翎.市侩主义底路线[J].
    6可参看本文第四章第二节。
    1路翎.致胡风书信全编:15,28,36,46,65。
    2例如他就曾将“市侩”的“侩”写成“脍”,见:一九四五年七月六日自重庆[A].致胡风书信全编[M]:111。
    3路翎.市侩主义底路线[J].
    4参见:郜元宝.我怎么“研究”起语言来[A].汉语别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张新颖.20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三联书店,2001:第三章。
    1鲁迅.无声的中国[A].鲁迅全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胡绳.评路翎的短篇小说[J].大众文艺从刊,1948:第一辑“文艺的新方向”。此据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美)舒允中.内线号手:七月派的战时文学活动[M].上海:三联书店,2010:第五章。
    4袁可嘉.诗与晦涩[N].原载1946年11月30日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此据: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
    1鲁迅.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A].鲁迅全集[M].第三卷:550。
    2分见郜元宝.1942年的汉语[A].见:郜元宝.《汉语别史》[M];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第七章。
    3穆旦.三十诞辰有感[J].原载《文学杂志》,1947年第2卷第4期。
    4张新颖.双重见证[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
    5文贵良.路翎的欧化:语言创伤与生命开放[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9(5)。
    1贺阳.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M]:174—181。
    2郑敏.诗人与矛盾[A].杜运燮、袁可嘉、周与良.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30。
    1原载1945年5月《希望》第1集第2期。
    2不过在现代文学中以“发生”来代“产生”可以找到大量例子,即使在一些名家笔下亦然。我们可以认为是出于对母语的不熟悉,也可以认为这种“不规范”本身即展示出现代文学语言的自由选择度。
    1原载1948年5月《蚂蚁小集》之二
    1刘西渭.三个中篇[J].原载1946年8月《文艺复兴》第二卷第一期,此据:杨义等.路翎研究资料[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舒允中.内线号手:七月派的战时文学活动[M]:118。
    1刘西渭.三个中篇[J]。
    2谢伟民.路翎小说二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90(1)。
    3(俄)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方珊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21。
    4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M].上海:三联书店,1999:第4章。
    5舒允中.内线号手:七月派的战时文学活动[M]:140。
    1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342。
    2可参看郜元宝.“胡适之体”与“鲁迅风”[A].汉语别史[M]。
    3李长之.李长之文集[M].第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85。
    1魏志成.翻译语言与民族语言——论汉语文学语言中的翻译语言成分[J].鹭江大学学报,1996,3。
    1参见文贵良.路翎的欧化:语言创伤与生命开放[J]对分析性话语对自我构建的论述。
    2胡绳.评路翎的短篇小说[J]。
    3路翎.致胡风书信全编[M]:47。康、唐字形近似,疑是笔迹不清致整理者错辨。
    1文贵良.路翎的欧化:语言创伤与生命开放[J]。
    1参见梁秉钧.穆旦与现代的“我”[A].见: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姜涛.冯至、穆旦四十年代诗歌写作的人称分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99(4)。
    2引文见刘禾.跨语际实践[M].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216。“大仗”的说法出自鲁迅的《忆刘半农君》。
    1王红梅.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临时指代功能[J].汉语学习,2008(4)。
    2刘禾.跨语际实践[M]:210。
    3人称代词“虚指”的活用现象,也有人称之为变指,见刘振平.“距离效应”与人称代词的变指[J].苏州大学学报,2009(1)。
    4师陀“泛指”的语言策略、叙事策略已受到相当的关注,但在我们看来,这些研究未能澄清其语言基础,多少存在一些遗憾,而这也是我们愿意尝试去弥补的。
    5王红梅.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临时指代功能[J]。
    1李建军.复数第一人称代词的功能指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2)。
    1张春泉.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J].浙江大学学报,2005,35(3)。
    2引自危令敦.一生二,二生三——论《灵山》的多人称叙述[A].见:王德威、陈思和、许子东.一九四九以后——当代文学六十年[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340—341。
    1王红梅.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临时指代功能[J]。
    2师陀省略主语的现象后文将稍微详细提到,具体情况拟另文探讨。
    3师陀.芦焚散文选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72。
    1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选译本)[M].王东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250—258。虽然本氏讨论的是屈折语,但现代汉语在跨语际实践中产生的可译性,使得他的很多结论同样可以适用于现代汉语。
    2王论跃.本维尼斯特的语言学思想[A].见:普通语言学问题(选译本)[M]:356页。
    3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选译本)[M]:289,271。
    1引自危令敦.一生二,二生三——论《灵山》的多人称叙述[A].见:王德威、陈思和、许子东.一九四九以后——当代文学六十年[C]:343。
    2师陀.果园城记·序[A].果园城记[M].上海出版公司,1946。
    3简金芝.论师陀的创作心理变迁[D],山东大学,2007:22。
    4转引自危令敦.一生二,二生三——论《灵山》的多人称叙述[A].见:王德威、陈思和、许子东.一九四九以后——当代文学六十年[C]:347。
    1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选译本)[M]:294。
    2卢建红.现代杞人的“自我之旅”——解读师陀的《夏侯杞》[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2)。
    3诗语独白要求语言的纯一,而这正是《果园城记》的语言追求。参见第四章第一节。
    4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选译本)[M]:255。
    1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选译本)[M]:255。
    2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选译本)[M]:255。
    3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选译本)[M]:256。
    1对于当时批评家指出的他的“诗意”,师陀一概加以否认。直到晚年才有所松动。见刘增杰.未刊稿的发现——《师陀全集》补遗[A].所收师陀信件中对李健吾当年批评的认可。见:中国近现代文学转捩点研究[C].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1此据《果园城记》[M],上海出版公司初版,1946,全句为:“我抬头望了望前面,一种深深的哀痛突然侵领了我,这个小城的城外多么静啊!”在《文艺杂志》上发表时此句为:“突然问我望了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是多么静呀!”见:《文艺杂志》,1942年第4期。
    2也即巴赫金所说的“混合语式”。见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A].巴赫金全集[M].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王任叔.评《谷》及其他[J],原载1937年8月1日《文学》第九卷第二期,此据:刘增杰.师陀研究资料[G].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230。
    4杨洪.《无名氏》[J],原载1941年1月25日《现代文学》第二卷第四期,此据:师陀研究资料[G]:24。
    1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选译本)[M]:270-271。
    1“我们所称的混合语式,是指这样的话语:按照语法(句法)标志和结构标志,它属于一个说话人,而实际上是混合着两种话语、两种讲话习惯、两种风格、两种‘语言’、两种表意和评价的视角。……不同声音、不同语言的分野,就发生在一个句子整体之内。”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A].巴赫金全集[M].第三卷:87页。
    2当然,这里还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即《果园城记》里人物语言与叙述语言的一体化和一致化,而这与师陀之前的小说语言特点是截然不同的。参见本文第四章第一节。
    1刘禾.跨语际实践[M]:100-102。
    2基本指称情况如前文所描述,这里不具体展开。
    3小说中,“人家说”“有人说”“据说”(包括“据……说”)分别出现了5次、3次、6次。
    1可以比较:“那么,”你可能要问,“难道他就这样完了吗?就在这里了却他的一生吗?”(《孟安卿的堂兄弟》)
    2这种叙述手法更为娴熟地使用在《无望村的馆主》这部小长篇中。
    3参见吕叔湘.近代汉语指示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1。
    4见白春香.赵树理小说叙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倪燕.讲故事的人——师陀小说叙事技巧研究[D],清华大学,2004:21。
    1危令敦.一生二,二生三——论《灵山》的多人称叙述[A]:344。
    2徐志摩.巴黎的鳞爪[A]徐志摩全集[M].第二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83。
    3陈洁在《梁遇春与“新文学中的六朝文”》中就提出,“梁遇春的翻译基本上以直译为特征,有时候直译也会与原文产生—些偏差,却在译文中产生出新的艺术效果。从译文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翻译体文学中留下的英文语法的痕迹。比如,'but you will say'译为‘你又要说’,'you may guess'译为‘你们可以猜出’,'I say'译为‘我说’,这些在英文中常用的句式,译成中文就有与读者对话的感觉。”见:夏晓虹、王风等.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C].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328。
    4茅盾的例子和分析都引自赵毅衡.小说叙述中的转述语[J].文艺研究,1987(5)。
    5李建军.复数第一人称代词的功能指称[J]。
    1王力.王力文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471-472。
    2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上文的翻译句,在我们现在的语感里,直译句的可接受程度未必比意译句要低。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欧化如何以隐蔽的方式进入我们的文学理解之中。
    3王力.王力文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483。对这种“我们”的运用的争议,有一段有趣的插话。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中,鲁迅批评梁实秋:“上节所引的梁先生的文字里,有两处都用着一个‘我们’,颇有些‘多数’和‘集团’气味了。自然,作者虽然单独执笔,气类则决不只一人,用‘我们’来说话,是不错的,也令人看起来较有力量,又不全于一人双肩负责。”在鲁迅看来,用“我们”作为言论主语,既不打自招地指示出其背后的“集团”气味,又是一种可以推脱责任的狡猾策略。其实,这很可能仅仅是因为语言资源不同而产生的过激之见。梁实秋等欧美派对西语的“我们”是一种很自然的袭用,而第一外语是日语的鲁迅,对这种语言形式则不免有所隔膜。当然,产生这种隔膜的深层意识,还是鲁迅所持守的高度警醒的独立个体意识。
    4卢惠惠.古代白话小说句式运用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157。
    1王力.王力文集(第一卷)[M]:446。
    2朱自清也曾在多篇文章中指出这一点,最详细的论述见《新语言》和《论句子的主词及表句》二文。他支持胡适以来的增加主语的欧化追求,并且将现代文学中仍然常见的无主语现象称之为“熟语”的惰性。
    3师陀.我的风格[A].师陀全集(第五卷)[M]:340。当然,欧化是在很多层面上的,这里只是指出其中的一点。
    4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参见贺阳.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3.3,6.4.1。
    2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诗学践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9—50。
    1王德威.写实小说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97。
    2陈忠.汉语时间结构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22。
    3陈忠.汉语时间结构研究[M]:38。
    4转引自:谢信一.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A].见:戴浩一、薛凤生.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246。
    1王琳.从激愤的感叹到悲凉的陈述——论萧红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情感形式的演变[J].文艺争鸣,2011(3)。
    1参见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1—198。
    1屈承熹.汉语篇章语法[M].潘文国等译.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55-56。
    2胡风在建国初期所作长诗题为《时间开始了》。
    1分别是:“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我破产了!’”(第一章第七节)“这是多少年前的了!这是你大姑在家里边玩的……”(第三章第三节)
    2陈忠.汉语时间结构研究[M]:43。
    1文贵良.《呼兰河传》的文学汉语及其意义生成[J].文艺争鸣,2007,7。
    1正如“呼吸”一词所象征的,大量以“了”字结句,还能产生一种回旋的呼应的韵律感(在《呼兰河传》中还有大量同韵的“的”字结句等)。这令人想起胡适的白话诗(以及不少早期的白话诗)也大量使用“了”等虚词为韵以形成新诗的新韵。我认为,这种韵律感对促进小说的“诗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1(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M].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15—25。
    2参见厉梅.抗战文学中的风景描写与民族认同[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3)。
    3李默.论“新文艺笔法”[J],原载1942年2月10日《杂志》第10卷第5期:易庵.新文艺的形式与内容[J],原载1943年4月10日《杂志》第11卷第1期。此据:封世辉.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评论卷[G].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4(日)坂井洋史.忏悔与越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23。
    5丁三.文艺的表现技术[J],原载1943年5月10日《杂志》第11卷第2期,此据:封世辉.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评论卷[G]。
    1张新颖.沈从文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9。
    2王德威.写实小说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91。
    1王德威.写实小说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M]:292。
    2王德威.写实小说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M]:297。
    1王德威.写实小说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M]:291。
    2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道:“‘单独’是一个耐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现的第一个条件。”沈从文在《从徐志摩作品学习“抒情”》一文里引用了这段话。见《沈从文全集》第16卷,257页。
    1(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M]:30—31。
    2(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M].“中文版作者序”:1。
    1瞿秋白.鬼门关以外的战争[A].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62。
    1余光中.早期作家笔下的西化中文[A].余光中集(第七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273。
    2孙叶林、董正宇.语言资源的整合和自由境界的抵达——《边城》新论[J].名作欣赏,2009(8)。
    1但是在摹拟口语语气的小说中,叙述语言大量使用“啦”却是一个既简便又有效的手段,有机会的话我们将做进一步的探讨。这里要补充的是,沈从文极爱用感叹号收尾,也因此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替代语气词的功能。前文所述沈将“内陆的海呀”改为“内陆的海!”实是出于他的用语习惯。
    1瞿秋白.再论大众文艺答止敬[J].原载1932年8月《文学月报》第1卷第3期。此据:文振庭.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131。
    1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340—342。
    2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下编第五章。
    3吴汝纶《答严复书》,转引自钱基博.中国现代文学史[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324。
    4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09。
    1朱德熙.句子和主语[J].世界汉语教学,1987(1)。转引自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246。
    1原载香港《大风》第92—94期,1941年6月20日、7月5日、7月20日,这里依据的是裴春芳辑录并发表在《十月》(2009年第2期)上的文本。
    2发表于1932年7月1日《现代》第1卷第3期。
    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1900—1937)[M].北京:三联书店,2008,第六章。
    2“绿的梦”是《摘星录》的副标题。
    1郜元宝.音本位与字本位——中国文学中的“说”与“写”[A].见:郜元宝.汉语别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2鲁迅.写在《坟》后面[A],鲁迅全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姚雪垠.抗战文学的语言问题[A].姚雪垠.《小说是怎样写成的》[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
    2可以参看本章第三节对姚雪垠如何学习故乡口语的分析。
    3姚雪垠.抗战文学的语言问题[A].姚雪垠.《小说是怎样写成的》[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
    1姚雪垠.抗战文学的语言问题[A].姚雪垠.《小说是怎样写成的》[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
    1原载1937年6月15日《文丛》第1卷第1期。
    2《还乡》,原载1937年5月15日《文丛》第1卷第3期。
    3可参看第二章第一节的相关论述。
    1修订本为《芦焚短篇小说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可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的是,在《果园城记》写作的同时,师陀在话剧剧本《大马戏团》中,就大量地采用了方言作为对白的内容,而他对方言口语的生动运用在当时受到了一致的好评。可以说《果园城记》是一个经过“剔除净化”的文本。
    2姚雪垠.抗战文学的语言问题[A].姚雪垠.《小说是怎样写成的》[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
    3郜元宝.“文学的国语”怎样炼成——《围城》的语言策略[J].学术月刊,2011(1)。
    4郜元宝.“文学的国语”怎样炼成——《围城》的语言策略[J].学术月刊,2011(1)。
    1迅雨.论张爱玲的小说[J].原载《万象》第3年第11期,1944年5月1日。
    2张爱玲.自己的文章[J].原载《苦竹》第2期,1944年12月。
    3《海上花落·国语海上花列传Ⅱ》[M].张爱玲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36。
    1王力1943年出版的《中国语法理论》和《中国现代语法》,语例以《红楼梦》为标准,而辅以《儿女英雄传》。
    2这部小说原稿是数十万字的长篇,但在建国初期被作者自己焚毁。现在留存下来的仅有六个片断,即《雁字:人》(1943年《文阵丛刊》);《海与泡沫》(1943年11月《明日文艺》第二期);《桃林:几何画》(1946年9月1日《文艺复兴》第二卷第二期);《山水·人物·艺术》(1946年9月1日《观察》创刊号);《山野行记》(1946年10月12日《观察》第一卷第七期);《春回即景》(1949年4月、5月《小说》第二卷第四、五期)。均收入《卞之琳文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卞之琳.《山山水水》卷头赘语[A].卞之琳文集[M].上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266。
    1姜涛.小大由之:谈卞之琳40年代的文体选择[A].新诗评论[C].第1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6。
    2冰菱(路翎).纪德底姿态[J].原载1945年12月《希望》一集四期。
    3姜涛.小大由之:谈卞之琳40年代的文体选择[A].新诗评论[C].第1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7。
    4《春回即景一》。
    1钱理群.《海与泡沫》的话语分析[J].名作欣赏,1999(1)。又见:钱理群.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2刘祥安.卞之琳:在混乱中寻求秋序[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7:192。
    3卞之琳.《山山水水》卷头赘语[A]。英译本是卞之琳自己翻译的。
    1钱理群.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M]:344。
    1需要补充的是,在这种摹仿和记录中,注意到卞之琳对奥登的Light Verse类型诗歌的借鉴,可能是有意思的。根据张曼仪的研究,卞之琳诗歌创作中对奥登的借鉴、所受的影响,还不是著名的战时十四行诗,而主要是Light Verse类的诗。Light Verse,“轻松诗”,举凡内容入世、笔调机智、幽默、诙谐、讽刺、别出心裁的作品都入此类。奥登曾经编过Light Verse的选集,自己也曾大量写过这种类型的诗。显然,这一样式的诗歌语言,对于小说中对话的语调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见张曼仪.卞之琳著译研究[M].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1989:71。
    1参见聂绀弩在《语言·文字·思想》(大风书店,1937年)中的论述。
    1艾芜、绀弩等.文学创作上的言语运用问题[J],原载《文化杂志》第1卷第5号,1942年1月15日。此据: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G].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同上。
    1艾芜、绀弩等.文学创作上的言语运用问题[J]。
    2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姚雪垠.我怎样学习文学语言[A].姚雪垠.小说是怎样写成的?[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67—76。
    1姚雪垠.我怎样学习文学语言[A].姚雪垠.小说是怎样写成的?[M]:67—76。
    2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65。
    1巴赫金.巴赫金全集[M].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40。
    2冰菱.《淘金记》[J],原载1945年12月《希望》一集四期,此据:张业松.路翎批评文集[G].珠海出版社,1998:34。
    3王力.对解放区小说建构语言共同体的解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3)。
    4陈涌.我的悼念[J].人民文学,1979(11)。
    1唐小兵.暴力的辩证法[A].见: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8。
    2《<暴风骤雨>座谈会记录摘要》[N],原载1948年6月22日《东北日报》,此据: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G].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1周立波.《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N].原载1948年5月29日《东北日报》,此据《周立波研究资料》[G]。
    2周立波.《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N]。
    3吴组缃.文学永远追不上语言[N].原载《时事新报》副刊《青光》,1942年9月5日、11日。
    4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M]:468。
    5(日)坂井洋史.忏悔与越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32。
    6汪晖.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M].下卷第二部.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1522。
    7黄绳.民族形式与语言问题[N].1939年12月15日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
    1唐小兵.暴力的辩证法[A].见: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8。
    1参见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五章第二节“文本的缝隙——难以协调的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我还注意到另一个现象,在初版本里,人物语言的引导语更多地处于引语之前,而在修订本中,很多引导语位置后移了,即由“某某说:‘……’”变为了“‘……’某某说”的形式,而后者是公认的欧化现象。为什么周立波在排斥欧化语言的前提下,反而逆向而动地作了如此改动呢?原因之一可能是这种形式已经极深入极普遍地成为现代文学的基本语言形式,从而“习语化”,而作者不知不觉地就遵循了这个习惯;换言之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表述也是一种“洋气”,是需要排斥的。可作为对比的,当然是赵树理千篇一律的“某某说:‘……”’的固定格式。
    1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N],原载《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此据《周扬文集》[M]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496。
    1陆志韦.目前所需要的文字改革[J].1948年9月《观察》第四卷第九期。
    2《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6年2月6日)[S]。
    3详细讨论参见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M].第十章“汉语书面语规范的确立与方言、土语的规训——语言规划与作家创作的新变”。
    4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N].人民日报,1951,6(6):1。
    1政治话语与话语权威,参见:文贵良.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第一章。
    2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J].花城,1998(5)。
    3同上。
    4这三种话语是文贵良在《话语与生存》中提出并详加讨论的。
    5参见:老舍短篇小说不同版本的比较与研究[A],见:谢耀基、陈炽洪.藟缘论集[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6参见:谢昭新.从《鸭嘴涝》到《山洪》的版本修改演化看吴组缃文学思想的发展[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3)。
    7 Kubler, C.C. A study of Europeanized Grammar in Modern Written Chinese [M], Taibei:Student Book
    1陆希治.歪曲现实的“现实主义”——评路翎的短篇小说集《朱桂花的故事》[N],原载《文艺报》1952年第9期,此据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茅盾.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J],人民文学,1960,8。此据:周立波研 究资料[G]:469。
    1黄子平.他结巴了——鲁迅与现代汉语写作[A].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被译介的语境——跨文化交往中的语言、历史与审美[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77。
    [1]巴赫金.巴赫金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日)坂井洋史.忏悔与越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法)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选译本)[M].王东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
    [5](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M].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6]卞之琳.卞之琳文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7]陈忠.汉语时间结构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8]戴浩一、薛凤生.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9]刁宴斌.初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修订本)[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7.
    [10]刁宴斌.现代汉语史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刁宴斌.现代汉语虚义动词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杜运燮、袁可嘉、周与良.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13]范智红.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4]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5]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6]高天如.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17]郜元宝.汉语别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18]郜元宝.遗珠偶拾——中国现代文学史札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9](美)耿德华.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1937—1945)[M].张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20]郭绍虞.语文通论·续语文通论(影印本)[M].上海:上海书店,1991.
    [21]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2](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修订译本)[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3]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4]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25]贺阳.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6]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7]黄曼君、马光裕.沙汀研究资料[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8]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29]李长之.李长之文集[M].第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30]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G].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3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1900—1937)[M].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
    [32]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M].上海:三联书店,1999.
    [33]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4]刘琴.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的关联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5]刘祥安.卞之琳:在混乱中寻求秩序[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7.
    [36]刘增杰.师陀研究资料[G].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37]卢惠惠.古代白话小说句式运用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38]鲁迅全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9]吕叔湘.近代汉语指示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40]路翎.致胡风书信全编[M].徐绍羽整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41]钱理群.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42]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3]钱理群.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G].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44]屈承熹.汉语篇章语法[M].潘文国等译.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45]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M].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46]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7]尚杰.中西:语言与思想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8]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9]师陀.师陀全集[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50]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被译介的语境——跨文化交往中的语言、历史与审美[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1](美)舒允中.内线号手:七月派的战时文学活动[M].上海:三联书店,2010.
    [5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3]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香港:昭明出版社,1980.
    [54]谭学纯.文学和语言:广义修辞学的学术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2008.
    [55]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6]王德威.写实小说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7]王德威,陈思和,许子东.一九四九以后:当代文学六十年[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
    [58]王力.王力文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59]王力.王力文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60]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61]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62]文贵良.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63]文振庭.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64]吴晓峰.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65]夏晓虹、王风等.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66]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7]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诗学践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8]徐翔.文学的“民族形式”讨论资料[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69]《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G].小说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70]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71]杨义等.路翎研究资料[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72]姚雪垠.小说是怎样写成的[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
    [73]余光中.余光中集[M].第七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74]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
    [75]赵园.论小说十家[M].北京:三联书店,2011.
    [76]赵黎明.“汉字革命”:中国现代文化与文学的起源语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7]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78]张曼仪.卞之琳著译研究[M].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1989.
    [79]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80]张新华.汉语语篇句的指示结构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81]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三联书店,2001.
    [82]张新颖.双重见证[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83]张新颖.沈从文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4]张业松.路翎批评文集[G].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85]郑敏.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86]朱—凡.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变迁:1905~1936[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87]朱自清.朱自清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88]Gunn, E. M. Rewriting Chinese:Style and Innov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Prose [M].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89]Kubler, C. C. A study of Europeanized Grammar in Modern Written Chinese [M]. Taibei:Student Book Corporation,1985.
    [90]陈亚明.张爱玲小说语言的欧化成分[J].小说评论.2008(5).
    [91]郜元宝.“文学的国语”怎样炼成——《围城》的语言策略[J].学术月刊,2011(1).
    [92]简金芝.论师陀的创作心理变迁[D],山东大学,2007.
    [93]李建军.复数第一人称代词的功能指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2).
    [94]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J].花城,1998(5)。
    [95]厉梅.抗战文学中的风景描写与民族认同[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3).
    [96]卢建红.现代杞人的“自我之旅”——解读师陀的《夏侯杞》[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2).
    [97]倪燕.讲故事的人——师陀小说叙事技巧研究[D],清华大学,2004.
    [98]孙叶林、董正宇.语言资源的整合和自由境界的抵达——《边城》新论[J].名作欣赏,2009(8).
    [99]王红梅.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临时指代功能[J].汉语学习,2008(4).
    [100]王力.对解放区小说建构语言共同体的解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3)
    [101]王琳.从激愤的感叹到悲凉的陈述——论萧红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情感形式的演变[J].文艺争鸣,2011(3).
    [102]魏志成.翻译语言与民族语言——论汉语文学语言中的翻译语言成分[J].鹭江大学学报,1996(3).
    [103]文贵良.文学汉语:想象与实践[J].华文文学.2005(5).
    [104]文贵良.《呼兰河传》的文学汉语及其意义生成[J].文艺争鸣,2007(7).
    [105]文贵良.回归与开拓:语言—文学汉语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关键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06]文贵良.路翎的欧化:语言创伤与生命开放[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5).
    [107]谢伟民.路翎小说二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1).
    [108]张春泉.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J].浙江大学学报,2005,35(3).
    [109]周逢琴.论现代散文文体的欧化[J].宜宾学院学报.2007(4).
    [110]Peyraube, A. Westernization of Chinese Grammar in the 20th Century:Myth or Reality? [J]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2000(28):1-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